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2025-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1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然而,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大部分教师仅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德育教育却被忽略了。在大家的心目中都以为德育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事儿,是政治课上的事儿。其实不然,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所在,没有这一项,任何形式的教育即为空谈。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

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英语教师就要充分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因地制宜,切实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1、莫忘在单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单词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素材,如在教学“China”、“Chinese”、“motherland”时,我告诉学生:当今中国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国家,我们应当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你们能用这些词造句吗?学生很快就用英语表达出:WeareChinese.WeloveChina.Weloveourmotherland.无需过多地读写这些单词,学生就能牢记它们,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2、注重语言交际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交际。教材对话中设计了中外学生同校或同班学习的情景,也渗透了很多思想品德方面的因素,如礼貌、友爱、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要抓住对话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如:“Goodmorning!”“Howareyou?”“Hello!”“Nicetomeetyou!”“Thankyou!”“Sorry.”这些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

我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3、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4Reading《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奥运会及世博会志愿者的图片,然后引出了志愿者教师——YangLei,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是否愿意当志愿者。当学到Thefoodwasverysimple——teachersateporridgethreetimesaday时,我让学生说出他们一日三餐吃的是什么,和甘肃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Whatshouldwedo?看着学生严肃的表情,听着“Weshuldworkharder”、“Wewillhelpthem”的话语,我知道我的学生懂得了爱!

二、注重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要精心设计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乐”学而“学”。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如每天的EverydayEnglish和相应的英语展板,不定期举行的英语朗读、英语书写和英语小品比赛,唱英语歌、英语手抄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从而扩大了德育的渗透范围。

三、以身示范,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要通过英语教师自身良好的言行和道德文化素质影响学生的思想。“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那么许多时候便可三缄其口。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响后,教师就要站到教室门口;地上有纸,教师随手捡起;地没有扫,教师带头拿起笤帚……用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用默默的奉献精神去鼓舞学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优秀教师还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

总之,农村英语中的德育教学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2

一、农村中学进行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 从生理发育上看,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快速发育期, 思想比较单纯, 并且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的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又没有完全成熟, 智力发展显著, 自我意识膨胀, 情绪极易波动。他们开始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一定的认识, 会提出许多有关“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理想”等一类问题。可是他们的思想还远远没有成熟,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往往不够全面, 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 并容易做出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行为。这个时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叛逆期。对于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管理起来都比较棘手, 往往会觉得无从入手, 管得轻了不起作用, 管得重了又容易出问题, 中学时期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 管理得当, 学生走向成功, 管理不好, 学生极容易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在农村, 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相当严重, 究其原因, 终归是教育不到位。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 面对学生的错误, 我们不能一味责骂, 而是应该思考, 怎样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使他们顺利跨过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分水岭, 这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 农村中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也需要加强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民在农业劳作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 农业的收入也已不能满足农民对利益的追求, 于是有很多年轻的农民进城打工, 而他们的孩子就不得不离开父母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农村, 上一代人的观念往往比较落后,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恰当, 或者根本不注重孩子的教育, 而远在他乡的父母又往往采取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就用经济补偿的方法, 只一味地给孩子买东西, 却不太关心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有了问题没有人指导, 要么一味蛮横不讲理, 要么胆小懦弱不敢见人, 最终形成扭曲的性格。在学校表现为对于班级事务持冷漠态度, 集体荣誉感差, 法律意识淡薄, 打架斗殴现象多。另外, 网络的普及导致他们时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诱惑。所有这一切都急需在学校教育中加大加深德育工作, 为学生的顺利成长保驾护航。而语文学科其独具的人文特性非常适合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 大多数语言优美, 思想内涵深刻, 又贴近学生的思想, 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思想底蕴。课文中的德育内容也非常丰富, 我们应准确把握这些德育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体验课文的文学之美的同时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性,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 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 在课堂上重视德育, 认真做好德育已是势在必行。

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

首先, 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古语说:“德高为师, 行高为范”,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模仿和崇拜, 教师良好的人格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一个学科, 学生也只有在他喜欢和崇拜的教师面前才真心愿意做一个好学生。教师高尚的人品比任何高明的说教都更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 更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行”。只有当学生喜爱并信赖教师的时候, 我们的德育才能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空泛说教上, 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内化为他们的自身行为规范。所以一个好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向善的方向发展, 能培养一批好的学生。

其次, 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的变化,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新的教学理念更贴近学生的思想, 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中, 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坚持“身心健康第一”, 要求“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抛弃以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观念,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只注重传授知识, 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 有些教师只求高分, 课堂教学围绕考试进行, 教师们按照自己的经验, 哪些内容能使学生考高分, 就注重哪些内容, 只把语文当成一门知识, 而完全忽视课文德育的功能。结果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的只有字词句篇, 完全不能体会课文的思想美, 更不会从中洞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因此, 教师只有不停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积极采取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积极地实施德育。

再次, 要认真钻究教材, 挖掘生动恰当的德育素材。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多为名家经典, 大多数语言优美思想性强, 又包含大量的德育素材。语文课中的德育不像思想教育课那么单一, 多数课文通过具体的形象或场景的描写表达一定的思想, 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这种德育更像润物无声的小雨, 浇灌学生的心灵, 只要教法得当, 很容易达到德育的目的。比如, 《丑小鸭》通过讲述丑小鸭经过种种灾难后仍然没有放弃理想, 执着追求新生活并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教导学生只有不懈的追求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谈生命》也告诉学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另外, 像《落花生》《挖荠菜》《榆钱饭》等课文富有深厚的农村气息, 跟学生的生活环境接近, 从这些课文中学生能体会农村生活的安静美好, 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初中语文课这种形象性的特征, 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这也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方式, 以活泼、直观的手段达到思想渗透的目的。我们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 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前认真备课, 多角度思考, 在备语文教材的同时, 着手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好德育工作, 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 使德育工作尽量做到润物无声。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90-01

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我认为要做到"三改变","两增加"。

1 改变传统英语课堂组织形式 在英语课堂中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较多地创设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改变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在交流、讨论、合作中鼓励学生运用语言,使学生有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2 改变英语学习与现实脱节的状况

曾经听兰州市某中学一位老师的英语课,感触很深。他的课堂中,更多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对话的内容除了教材,更多的是家长里短、时事评论、热播电视剧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口语表达也很流利,课堂教学看似拉家常、聊天,但这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农村的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他们相比,由很大的差距,不可能一下子就赶上他们,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结合农村生活实际,拓展教材内容,给学生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中学习和实践英语。现在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学的学生对英语日常用语也是脱口而出。

3 该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

要注重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习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对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要格外赞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4 增加口语水平测试

曾听同事说,真擔心,我家的孩子是"研究性"人才。既是研究性人才,还担心什么呢?原来是他理论水平很高,但实际操控能力很差。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也存在着样的问题,有些学生英语笔试成绩一直第一,但要用英语让他说句话,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我认为这是光学不说造成的,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课改后,英语考试中增加了听力测试,分值也比较大,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起到了引导作用。所以,我认为,在英语考试中还应增加口语表达测试,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口语水平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5 增加英语实践活动

一是在课堂中,利用教材中的话题,如问候、问路、购物、看病、打电话等,开展分角色对话、表演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际机会。二是组织课本剧表演、英语口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课外英语交流等实践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4

[内容摘要] :

随着“农远工程”的逐步普及,远程教育资源,不但拓宽了农村孩子的知识视野,也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教师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带领学生查阅资料,也会知道许多先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远程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使语文教学产生锦上添花的功效。【关键词】:远程资源 课堂教学 课堂标准 组织教学 突破重点

创新思维 语文素养 拓展视野

【正文】:

长期以来广大的农村课堂教学都是以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学模式,延续着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教与学。陈旧的教学手段,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封闭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狭窄的见识,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从一定意义上讲,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农远工程犹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农村学校的教师,为农村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

展”。而农远教育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语文课程改革,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并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文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有效课堂教学

多年来,农村教师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这样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远程教育资源正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将学生吸引住,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它以强大的交互性,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它能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用它能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化的教学情境,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先设计出课件,一开始首先向学生展示小壁虎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小壁虎,并产生一种想了解小壁虎的兴趣,然后诱导学生进行质疑,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尾巴?结果怎

样?学生顷刻间活跃了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随着疑问一个个被解开,最终教学目的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达到了。

二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破教学中重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农远资源运用到课堂中辅助教学,能够充分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断,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

如《乌鸦喝水》一文,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优劣,创设出来的动画情景,直观展现了课文内容,随着一幅幅动态、形象的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乌鸦遇到困难会想办法,突出了它的聪明;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在瓶子里,从而突出了它的耐心。用这种教学手段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需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利用远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单一的只是传授为主,而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感性材料,激发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向自主式探究的学习转变。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詹天佑》一课时,课文对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单凭课文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探究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如果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列车行车线路图”的动画,学生对“人”字形铁路就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动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积极性,更好的理解课文,从而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远程教育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的情境。以指导学生写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小学生外出旅游行不行”为例,模仿他们的设计,先展示祖国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及游人游览的一些著名景点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为讨论做准备;然后,再分小组进行讨论,按这样的环节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远教资源打破作文教学 “以本为本”的方式,直接利用资源中的场景,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运用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以先用动画形式展示一些想象中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后,再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了。这些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长期以来,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面窄、量少、形式单

一、方法不当,难以形成能力。通过丰富的农远资源,可以使语文课堂有机地向课外延伸。学了《匆匆》一课,我将搜集到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词、歌曲出示出来等让孩子说、读、唱、背,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如,我在教学《黄山奇石》后,利用媒体课件出示了大量的奇石图片让孩子观察、想象、欣赏,孩子们兴趣盎然,这像什么,那像什么,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五、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拓展视野体会乐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在结束课之前出示挂图、卡片对课文总结,或者老师在结尾总结课文。而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声文并茂”的图像更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如在教学课文《鸟的天堂》时在课文的结尾播放关于鸟的天堂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体会到榕树的大、美和那种众鸟高飞的热闹场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美。熏陶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写课后作业的导游词更加得心应手。远程教育资源图文结合,对理解课文有极大的帮助。但也不能以多媒体资源代替老师的讲解,远程资源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远程资源的利用缩短了授课时间,学生在课堂练习也完成了课后作业,远程教育资源以图、文、声、像于一体。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再也不单调,枯燥。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大胆发言,有时还会根据资源中的素材入境表演,学生在轻松中快乐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对语文的教学有重大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远教资源,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更能突破教学难点,起到省时、省力、增效的作用,而且能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5

WZG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普及,德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也在紧紧围绕“巩固两基”这个工作不断深入。本文试图对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成因以及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在当前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大多数远离城市,在那遥远而偏僻的地方,“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发展变化,但部分教师传统的应试观念难以转变,在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造成部分学生“高分缺德”。在校时自高自大、目无尊长,在家不听从父母教导。谦虚谨慎的美德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存在。而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在周六、周日或躲在一起赌博,或上街打游戏机上网,或三五成群地在同学家看电视,偶尔有小偷小摸、抽烟喝酒等违规行为,他们的德育教育颇让我们揪心发愁。

二、剖析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不包分配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曾几何时,读书就是为了考上中专、考上大学。学而优则仕是广大农村青少年跳出“农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捷径,为此他们学习努力,一心想让自己有出息,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自己的父母。然而随着国家不包分配这个政策的落实,对于无靠山又无权力的广大农家子弟来说,此路也似乎成了绝路,不少在校的初中生,即使面临毕业,也在“读书无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松懈自己、不思进取。

(二)学业成绩太差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直升初中,只是为了完成一项法定的义务,大多数都没有继续升学的机会。在初中阶段,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人是十分切合实际的。减轻学生学业的负担,着重培养这些学生学做事,学做人的能力,使他们走入社会后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现在的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口号下盛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使老师对所有学生一律强求,片面追求分数,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学生产生厌学等现象,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当前,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及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形式化、理想化,德育课等于政治课,而政治课本和思想道德规范的培养往往脱钩,德育工作形同虚设;加上社会上市场经济的冲击波,金钱至上的观念逐渐抬头,当地几个开发房地产的老板都是初中未毕业,于是便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加上学生们在家里和社会上看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使学校五天的教育不抵他们回去两天的熏陶。

由于以上的原因,农村初中学生德育问题还较为严重,给学校“两基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开展者——班主任们来说,也是提出了新难题、增加了新重任、引发了新思考(地位)。

三、农村初中班主任要优化德育工作

(一)班主任要积极加强法制校规教育

1.向学生以及家长及时宣传法律知识

农村初中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对于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是很陌生的。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对于学生,教

师向他们宣讲法律,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从而自觉履行义务,如《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向其父母宣传相关法律,使其父母从思想根源上了解送子女入学不仅仅是自己的权利,而且也是在履行义务。

2.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张贴到教室,潜移默化规范他们的言行。

我校把《十字二中安全制度》、《十字二中卫生制度》、“八荣八耻”相关内容张贴到教室,班主任要利用班会时间集中学习,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对遵纪守法的同学,每周给予表扬,对违规的同学进行恰当的批评,逐步规范他们的言行,让遵守相关制度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二)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力度

1.加强课间纪律的管理。

班主任应经常性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特别在课间时间安排行政值日领导和班主任巡视各公共场所,杜绝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讲脏话、丢垃圾等不良现象发生,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2.加强“两操”的管理。

“健康第一”的理念毋庸置疑,强身健体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保证学生有健康体魄,课间操要求行政值日人员和班主任全部到场,每班一名领队在前,确保动作规范到位。中自习下课后,眼保健操时间同样要求班主任到教室,由行政人员检查人数和纪律,将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名单记下并告知班主任。这样不仅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又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意志力也得到提高。

3.加强明礼诚信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周一校会上将上周各班级涌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弘扬正气,而对发生的违规行为则给予批评,限期改正,起到警示作用。并将相关情况记载下来,作为考核文明班级的指标之一。这样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净化了校园风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建立家访制度。

建立家访制度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号召下,班主任每月家访四次以上,任课教师每月家访两次以上。家访有纪录,有针对性,特别是这六大类学生必须家访:①单亲家庭生②离异家庭生③病残生④特困生⑤留守生⑥思想波动大的学生。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体现学校的关爱,也更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6

【论文摘要】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学生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对学习英语没兴趣,抵触情绪高,对学习英语很没信心。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发现改变初中英语教学落后的现象,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赏识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鼓励,激励,表扬等手段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沟通,与自我调节等手段,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 赏识教育鼓励心理暗示沟通自我调节

众所周知,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学生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对学习英语没兴趣,抵触情绪高,对学习英语很没信心。通过反思与研究,我进行过多种尝试,最终,我发现,通过多种鼓励,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可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使英语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什么小小的鼓励会有这么大的力量?究竟如何使用鼓励,才会使收效更大?

我们都知道,鼓励其实就是赏识,就是爱。学会鼓励,就是学会赏识,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抱怨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让孩子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其实,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赏识,赏识是人走向成功的最根本的途径,可以说赏识教育是培养、诱导一个学生走向理想之路的金钥匙。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赏识他的学生。

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问题百出的英语课堂,我充分运用了赏识教育的力量,来使我的课堂教学有所进步,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下面,就结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才能运用好赏识教育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希望和大家共同讨论得到进步。

(一)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需因人而异。

(一).如何表扬优秀学生

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容易得到表扬的,不论是学习的成绩还是学习的习惯,一

第1页

般来说都值得教师对他进行表扬。但是表扬这样的学生也需要技巧。

1、表扬优秀的学生,要做到表扬得既有效力而又不使其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优秀学生,我们要表扬的不单单是他的成绩有多么好,更多的应该是表扬他平时在英语课堂上的用功、平时作业的认真。正因为他的认真、用功,所以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2、表扬优秀的学生,也要把握适当的分寸。优秀的学生一般都是其他学生的榜样,如果树立的榜样太高大了,会让其他的学生觉得自己不能和他们相比,榜样的力量就失去了。比如有几次做练习学生甲做得又快又好,我就趁学生甲还没做完之前抓住机会先表扬学生乙。这样一来,既鼓励了学生乙又让学生甲知道自己如果一松懈就会被别的同学追上,有效的遏止了他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时使优秀学生之间形成了竞争。

3、表扬优秀的学生,多数应当采用含蓄的方式。因为优秀的学生得到表扬的机会比较多,如果任何事情都表扬的话,那么刚开始还会有新鲜感,日子一久以后学生会对老师的表扬产生麻木,这时含蓄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平时的课堂对优秀的学生也不必表扬得面面俱到,有时他们做得好时,只要给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者对他竖一下大拇指这样一个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了。

(二).如何表扬“潜力生”

相对于那些没能达到优秀的学生来说,尽管现在不是优秀学生,但是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优秀学生,所以在这里把他们称为“潜力生”。对于这类学生,我认为表扬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表扬可以适当夸大,但是教师一定要发自真心。教师一旦发现他们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就可以适当地夸大他们的优点,甚至趁机总结一下他们的优点也未尝不可,这类学生不用担心把他们夸上天,要的就是他们在享受那种飘飘然的感觉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因为他们太缺乏这种体验了。但是,不管是实事求是的表扬还是适当的夸大一下他们的优点,教师在表扬的时候必须真正发自内心。在表扬潜力生时让其明白你是真心在表扬他是很重要的。

2、表扬一定要及时。因为没有达到老师认为的“优秀标准”,所以这类学生很容易自卑和自我否定,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很细微的进步也要看在眼里及时表扬。我的学生C就是属于这样的学生。平时上英语课总开

小差,作业情况也是一团糟,而且还有抄别人作业的情况,批评了多次也不见效。但是有一次他在课堂做对了一个简单的题目,我就趁机表扬他说:“其实××同学只要认真学,成绩肯定会比我们这里的很多同学都要好,从今天他答的题目我就看出来其实他是相当会动脑筋的。”结果我表扬过以后,这学生不但在这节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了,而且这样的劲头一直持续了好几节课,跟以前的表现大不一样,让我觉得他简直象变了个人。而且在以后的作业中,我发现凡是那节课的内容他做错的就很少。

潜力生的情况不同于优秀生,可能这次好了过了一会表现又不好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及时表扬而把机会错过去了,那么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就更少了;如果事后发现原来可以表扬一下,然后时过境迁才表扬,不但其他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而且被表扬的学生可能也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这样就起不到效果,更谈不上优化当时的优秀行为了。

(二)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将赏识的力量化为平凡的语言,鼓励学生前行。

我们知道,心理暗示往往会影响人的行为。不同的心理暗示,会导致不同的行为。那么,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促进积极的行为发生。面对问题百出的课堂,我们应该积极的把心理暗示的作用应用到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上,让学生变得勇敢。

除了我们给出的心理暗示之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会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让孩子们记住一句话“我行,我肯定行!”在这句话的暗示下,学生会不停的自我鼓励,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

三.英语课下,爱的教育仍不止息。

1.充分的尊重,信任自己的学生。把激励、理解、宽容作为教育学生进步的主要方法。

作为英语老师,课下除了备课之外,我们还要“备学生”。所谓的“备学生”,就是要通过各种通道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感兴趣的事情,讨厌的事情,才能等。了解之后,就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快乐,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了解学生的无助。总之,要读懂学生,然后制定培养计划。

在学生开心时,和她一起开心;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给他一个宽容的微笑;在学生困难时,给他鼓励;在学生无助时,送他一个温暖的怀抱;在学生成功时,同他一起放飞梦想。只有这样,当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时,学生才知道你是他的亲人,是他们心灵的靠山。慢慢的,他就会相信你,进而就会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成绩就会突飞猛进的。

2.构建心灵桥梁,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关系。

每个孩子的心灵其实都是那么单纯,可是他们又都有自己解不开的一些心结,他们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我们去好好询问一下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毛病,恐怕他们根本就说不上来,所以,与其我们急于去批评他们的时候,在我们火冒三丈的时候,还不如静下来找到孩子们谈一谈,通过沟通,通过了解,帮助他们改掉这些毛病。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调整自我心态,与学生站在同一天枰上。

心态,在赏识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怎样的理解赏识教育,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效果,首先就是要调整好我们自身的心态。其实,心底无私,天地自然宽。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我们将孩子们当作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你会发现,很多话,很多事情其实我们是不会去做的。因为我们不会刻薄的,严厉的,高高在上的去对待自己的朋友。我们总是宽容的对待我们爱的人,那么,爱自己的学生就要多欣赏他们吧!这时候你会发现更多的快乐。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定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素与案例分析丛书(初中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7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 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地展示地理知识, 提供最新地理信息。因此, 这种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资, 农村教学设施逐渐得到改善, 这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外, 随着地理教材中3S (RS, Remote Sensing遥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部分的增加以及现代教学对多媒体应用的普及, 现在教师普遍认为地理与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这就使得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拥有丰富师资物资的城市学生来说, 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意义同样重大, 并且带来的实际效益也更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学生“死读书, 读死书”的现象。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秀的任课教师和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 让一直局限于教室内的接受教育的农村学生呼吸到了新鲜空气。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地理教学积极的影响在以下两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地理题材的趣味性、丰富性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可以使一些教学难点、重点和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直观化。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采取灵活的现代教育技术, 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 生动有趣, 富有启发性、真实性,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 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一个重要特征。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可以不断将丰富的信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印象更为深刻, 认识更为深入, 理解更为透彻, 也更有利于记忆。另外, 现代教育技术更有益于把多种教学方法, 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愉快教学等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改变师生的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1. 经费困难

虽然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国家教育发展的投资, 但是,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仍然没有摆脱经费短缺问题的困扰。早在20世纪80年代, 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已超过了5%, 如:美国 (1983年) 为6.8%, 日本 (1983年) 为5.6%, 加拿大 (1985年) 为7.2%, 原苏联 (1983年) 为6.6%, 就连发展中国家印度在1985年也达到了3.7%, 而我国同期一直徘徊在2%左右, 直到2001年,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才勉强达到3.19%。本来基数就很小的教育经费, 在三级教育结构中又按照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三部分分配, 在倾斜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下为基础教育投入的资金就更显得捉襟见肘[2]。资金不足, 必然使农村基础教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加剧了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2. 定位有偏差

目前, 农村基础教育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 农村学校是以初中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为荣, 是以普通高中能考上多少重点大学生为荣。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所谓的副科, 在当前这种追求升学、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以及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 大部分学校不会把过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地理教学过程中, 这就导致为地理学科服务的设施、资料奇缺, 学生对地理环境实地感受的机会少。地理学科的教学具有自身特殊性、灵活性, 需要大量的图片、模型、影像等设施, 而且每节内容的教学方法、时间和空间等都比较灵活[2]。但是, 在我国现阶段, 在教学设备设施的配置方面, 多数农村中学缺乏必要的教学挂图、地理教具, 可供学生阅读的地理图书严重不足, 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都难以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条件还不够好,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都较为缺乏。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极少学校会把部分地理课程教学搬到校外, 让学生做野外考察, 从而唤起学生切实的生活感受, 传递“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观念。

3. 师资匮乏, 水平欠佳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村传统地理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过程中, 必须要具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有较强教学科研意识的教师队伍。

近几年来, 许多学校地理师资培养出现“断代”现象;地理学科不是升学考试所谓的主要科目, 地理教师在评定职称、业务考核、职业培训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农村专业地理教师较少, 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不高;培训机制不健全, 教师业务水平难以提高等[2]。以上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改革措施

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加强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符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公平的时代需求。全国有1.8亿中小学生, 农村中小学生占75%, 这75%不解决好, 将成为教育现代化决定性的败笔[2]。为此, 必须加大教育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对献身农村基层教育的工作者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和激励。利用政策效应, 鼓励人才到农村为教育服务, 掀起新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保障农村学校的基本建设。同时, 要完善对农村教育投入的监管机制, 避免教育资金的流失和浪费现象。

2. 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村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 教师是关键。广大教师必须走专业化之路, 必须不断学习, 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农村地理教师更要自觉地、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不至于使自己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农村传统的教学思想中, 地理一直作为所谓的“副科”出现在课程设置中, 这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更新地理教育观念, 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一切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师要以负责任的态度重视地理学科, 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 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随时随地都有用。

3.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地理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应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以及地理学习理论。地理教学中, 应构建发展性评价,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学习的过程、学习地理和分析地理问题以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4]。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在进行地理教学评价时, 应对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这事关课程改革的成败。

四、结束语

在农村地理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有诸多优势, 但它也只是辅助教学, 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不会改变。例如:多媒体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 加快课堂节奏, 增加课堂密度, 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 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 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 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的,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村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才是有效发挥两者优势的方法, 这也符合农村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 教师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和灵活应变能力,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的地理教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知地理事物和做深层次思考。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现代教育技术[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26521.htm

[2]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 3.

[3]韩敏, 周申立等.新课标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学, 2007, (5) :78-79.

[4]杨新, 邹今倜.中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对策[J].地理教育, 2011, (7~8) .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生本教育;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生本教育理念;前置性作业;英语课堂的金标准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郭思乐教授创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一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 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近些年来,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中国各地掀起了生本课改之风,很多地方成功的生本教育事实告诉我们,生本教育是一种十分成功,很受人欢迎的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千百年形成的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师本”体系,一下子颠覆过来非常艰难。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要在农村初中实施生本教育是难上加难。那么,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呢?笔者通过三年的农村初中英语课改经验,以自身的经历浅谈以下几点: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生本教育一定要以生本教育的理念作为理论依据

郭思乐教授说过,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现在很多农村的英语课堂依然是教师为主体,一只粉笔,一张嘴,一节课,从头讲到尾,枯燥乏味的课堂,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大部分教师认为,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胆子小,知识面窄,根本无法做到以生为本,只能继续传统的课堂教学。而笔者认为,遵循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的时候 ,随着小组建设的推进,奖惩体制也日渐成熟。每个组长都要对本组的分数进行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第一个月的时候,我还不敢放手给他们做,每次都是自己收上来统计。第二个月,事情比较多。我让各个小组长给我先整理,他们交上来的数据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比我整理的还要详细,后来的整理,都不用我费心了。以后的每次前置性学习,都不用我的指导,学生第二天都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尤其是每次来个突然的公开课,交流课,我只要前一天把前置性学习发下去,第二天,我只需要站在讲台上充当一个导演,一堂课全是学生在精彩的展示和表演。

2014年4月8日,学校派我赴广州参加为期半个月的生本培训。在这半个月里,我没有让学校安排代课教师,而是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每日学习安排表,每天一个小老师。当我回来的时候,正赶上期中考试,两个班的平均分都达到了优秀以上!这就证明,我的学生,自己组织课堂,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是的,我们需要尊重他们,全面依靠他们!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生本教育一定要注重前置性作业的研究

生本教育“以学为本”,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前置性作业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先学”的重要体现。所以,实施生本教育一定要注重前置性作业的研究。《幸福的做老师》这本书指出,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简单,根本,开放。笔者认为,农村初中的前置性作业设置一定要力求简单,首先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可以“神采飞扬”。

三、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生本教育一定要落实英语课堂的金标准

生本英语课堂的金标准:活动形成了没有?那么这中间的活动到底是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笔者知道了活动就是学生参与的一切课堂行为。活,就是活跃课堂气氛;动,就是让所有学生动起来。在英语课堂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小剧表演,也就是展示课,这是学生最喜欢最乐意参与的活动。

在尝试第一节展示课之前,我是从来没想到我的学生会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在课堂里,他们快乐的用英语交流,不再是死记硬背单词,短语,句子,而是把这些单词,短语,句子放到生活场景中去,进行精彩的演绎。一个个精彩的小剧里,热情生动的对话代替了以往简单的说教,传递着生命意义。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开放,那么的自信。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都是那样快乐、充满阳光。生本教育,英语课堂的金标准--活动,成就了精彩的课堂和优秀的学生!

笔者认为,英语课堂,尤其要注重活动,单词,短语,句子,对话,阅读,作文……都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没有必要天天课课都有小剧表演,一个话题到复习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小剧表演。

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这是我们所有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笔者的大胆尝试和研究,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生本教育一定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理论依据,一定要注重前置性作业的研究,一定要落实英语课堂的金标准。只有做到了这几点,生本教育就一定能很好的运用到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一定会在各大农村学校生根、开花、结果,一定会为农村学校英语教育质量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荆志强.幸福的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9

摘要: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在广大农村小学因为观念落后、师资差、条件简陋等诸多原因导致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低下。要改变此状况,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尤其要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其次要熟悉英语的学科特点,做好多种媒体的整合,突出实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学科整合

伴随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同时也必将有更多的外国人走进我们的国门,英语正大步走近我们的生活并影响我们的生活,英语的重要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掌握英语成为提升个人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也迫切需要强化其基础地位,突出交际性与实用性。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观念、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英语课的开设很不理想,最重要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英语交际情景与氛围的缺失,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彻底丧失学习信心,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当然更不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如何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尽快走出低谷,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不可能等到观念、师资、软硬件一切具备的时候再来搞英语的教学,那么,我们就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掘传统教学精华,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学产出率。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现状

农村小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大都按标准配齐了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等信息技术设备,但受学校资金的限制,大量设备因超负荷使用,粗放管理,加之没有得力的维护人员和过硬的维修技术,致使设备年久失修而大量报废。2005年,湖北省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各农村学校都新添了DVD、电视机、电脑、打印机等信息设备。

但新设备在给人们带来一时的新鲜感后,却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先进设备的使用者成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短板,受观念、经费、资源、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DVD、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系统的使用率很低,录音机仍旧在英语教学中唱主角。一边是基本束之高阁的先进信息设备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一边是急需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师得不到很好的引导与相应的能力培训。小学生爱玩且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强大动力,可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基本上只能教师的日常运用,学生对电脑的喜爱使得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大群孩子在电脑室外驻足观望。亲手摸一摸电脑,哪怕只是看看显示屏也会让他们很满足。孩子们居然能无师自通地说出很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之效。

二、信息技术运用的准备工作

要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功能真正发挥实效,必须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要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要有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的心理准备,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成为一种自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惰性与惯性,积极去探索新事物,破解新难题,从而促使教师个人素质得到提高。

2、能力准备

教师首先要有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如:利用动作演示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外语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利用简笔画激发兴趣、利用实物激发兴趣、设计比赛性游戏激发兴趣、角色扮演激发兴趣、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兴趣等。其次,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先进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应用技巧需要教师具备如下知识能力结构。一是自我认识,即善于自知和自我评价的知识;二是普遍知识,即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即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领域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深的了解和掌握;四是教育科学知识,即现实教育实践最优化的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复合型知识结构后,我们才能驾轻就熟地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应用能力、利用远程资源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3、物质准备

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装备,不能在信息技术上贪大求洋而忽略装备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做好信息技术装备的配套工作,如装备的摆放布局、机器的调试运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排除准备等。

三、怎样做好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关键不取决于设备而应取决于人,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前提是使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只有当使用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并在主观上产生强烈的运用意愿后,信息技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信息技术便成了哗众取宠的道具。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切实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遵循信息技术的运用原则

(1)熟悉英语的学科特点,准确介入

英语是国际通用的交际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其交际性与实用性正是该语言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英语的学科特点,因此英语教学过程必须紧紧围绕双向或多向交流来展开,否则语言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想象当语言学习伴随枯燥的机械训练时语言还能有什么魅力,孩子们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英语的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又会给他们以怎样的感受,他们还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吗?

(2)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频度,选好时机

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充分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不顾教学实际需要,滥用信息技术往往会适得其反,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缺少认真的思考研究,就会沦为信息技术的附庸,信息技术装备也就成了仅仅部分替代人力的工具而非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知识的有效载体。信息技术装备运用的时机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画蛇添足。

(3)做好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循序渐进

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化组合对教学的效果起决定作用。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时应采取立体教学,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完全适应,也不能因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降低而懈怠,更不能过分依赖电教手段。

2、发挥信息技术的便捷优势(1)营造浓厚氛围,优化学习环境 有位叫杰斯帕森的教育家曾说过:“学习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中,并感到得其所在,这样,他最后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台这一平台反复播放英文歌曲,播放简短的日常口语,让纯正的英语在校园响起来,传唱开来;利用DVD机播放配中文字幕的原版英文碟片,供师生共同观看,充实师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欣赏精彩影片的同时享用英语口语大餐;在课余辅导时,我运用读书机辅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听的同时记住相应的词句,避免了小和尚念经,会读会背不会认的尴尬,并轮流由某个人负责操作,这样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课堂上播放教学磁带、播放英语教学CD,让学生在收听、观看教学片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就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有限的寥寥数语,而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让学生潜入水中游泳”。

(2)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一可弥补个人能力之不足,二可提供真实直观的场景、音效等,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教学,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让师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与双向、多向交流的训练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减轻了师生不必要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意愿并激发出顽强的毅力,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让学生听纯正的语音、语调,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结合、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空中英语课堂资源时,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会立刻高涨,特别是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动画中的情景手舞足蹈,并且能很快惟妙惟肖地模仿其中的夸张有趣的简短语句,反复播放后学生便无意中记住了许多词句,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3、营造信息技术的运用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英语学习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地听、说、读、写、看纯正地道的英语,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的语音语调模仿,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极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子和任务选择要有趣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灵活风趣的语言,尽量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四、纠正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偏差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的整体去把握媒体资源技术的整合、优化。因此,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时,我们必须纠正对信息技术的如下错误或片面认识。

1、技术的应用就是媒体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它不仅仅是媒体技术和理论,而且需要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教育整体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育传播需要媒体,教育技术也将会永远关注媒体。但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使用媒体。

2、信息技术应用的媒体越现代化越好

不可否认,先进的媒体确实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官刺激和享受,也确实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一些语言难以描述的抽象事物,但过分的热闹与花哨吸引的只是学生的眼球,往往忽略的恰恰是学习内容本身。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表现形式但更应关注教学内容,必须明白信息技术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和表现形式,而非教学活动的全部。

参考文献:

[1]许蔚红 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现代英语教学改革.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4期 10-11。

[2]罗晓燕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年第1期 35-36。

[3]李兰花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新课程实验与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114-117。[4]袁兆军 刘芳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走进校本教研,武汉:长江出版社,2006,345-348。[5]李传刚 谈电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二辑下),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93。

[6]陈林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几点误区.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二辑下),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73。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八里庄完全小学 联系地址:河北省昌黎县八里庄完全小学 邮编:066600 电话: ***

电子邮箱: ningjingsummer@126.com

自信的我

全心投入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10

摘要: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遇到很多预设之外的“新问题”,即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英语课堂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挑战,正确认识并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做好“预设”和艺术地把握“生成”,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探讨如何做好课前预设和怎样应对课堂生成是必不可少,持之以恒的。

关键词:农村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成,如何应对。

Abstract: The Creative questions,as the new questions often met by the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course of English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the countryside.The English class is so colourful,complex and changeful,and it is a challenge to the teachers.So the teachers should recognize the preparation clearly and prepare it sufficiently in the Englishclass of middle school ,and the teacher also should cope with the new questions very skilfully.It is necessary and permanent to discuss how to do the preparation well and how to cope with the new questions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class.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urse,new question(Creative questions), cope with.在我国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还比较落后,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尤其是在具有互动的、有生命力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填鸭子”似的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学生求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舞台,而是要重视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积极回答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生成”问题。但是。因此,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来探讨怎样作好课前预设与如何有效地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一.预设与生成1.“预设”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它包括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教法、学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教学计划;还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上可能产生的情况分析,以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和目标达成的其它情况的预见与相关的应变策略的拟定。

2.“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充满生机的新特点。

二、教师在有效促进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生成的应备条件

在以往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预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往往看是否在课堂上圆满完成了事先设计好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否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事实上,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过于机械化,而少了能让师生碰撞出火花的富有创造性的交流。“预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扼杀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要改变这种不利于发展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应用“生成”的观点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通过了解,本文就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我认为教师在促进生成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才能

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效益是成正比的。综观教学中卓有成效的先驱者,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各自精深的理论修养、渊博的知识水平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对我们英语教师而言,相对的要求也更高。以前教坛上盛行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教育环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再是一桶水,而是把要求提高到教师必须是“一条常流常新的河”。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广博、精深的基础专业知识,才能吃透教材、融会教材、驾驭教材,讲课时方能做到挥洒自如、左右逢源。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灵敏的嗅觉,捕捉新的知识信息,瞄准英语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课堂教学新形势下的需要,但要达到这些条件,教师平时必须要博览群书,查阅资料,广泛收集,积少成多,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成为“杂家”。没有教师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没有教师渊博的知识,哪有学生学习时的聚精会神?如此,才能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会话、思想碰撞中得心应手,激发出“生成”资源。

2、课前做好精心的课堂预设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因此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是必要的。英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它是学生在一个模拟的、非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英语语言的掌握是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并通过大量的说话练习才有可能掌握的。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充分重视预设,精熟教学资源,依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尤其是农村初中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计,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扩展,列出可能出现的状况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状况,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

例如,在一堂有关sports话题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个思考问题:“Which sports do you like?”。在设计此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种回答,准备了4种方案:(1)回答“basketball”的,请他说说“which chinese basketball star”?(2)回答“football”的,请他说说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3)回答“pingpang”的,请他说说how often do you play pingpang?(4)回答“running”的,请Do you run every morning?再自编一首简单的儿歌。有了这样的充分预设,无论在课堂上出现哪种情况,学生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而不会扑灭他们闪现的智慧火花。

3、对学生要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动态资源得以生成的前提,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标新立异、反常规地思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把握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活儿童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同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每次质疑与解疑的过程,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起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探索,从而也使课堂不断绽放出动态生成的绚丽智慧之花。比如:初中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时的内容是:what is this? This is an orange.what is that? That‟s a banana.当即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orange前面加an,而banana前面加的是a?”听了学生的提问,老师

马上解释:“因为orange这个水果的第一个字母是个元音字母,发音是元音(音素),比较特殊,所以前面要加an。”教师有意识地提到“元音字母” 概念,是想引导学生继续追问下去。果然,话音未落,就有学生询问:“老师,什么是元音字母?”于是,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a、e、i、o、u五个元音字母,由于此内容不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所以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了一下,但是结果这堂课学生对这5个元音字母记得特别牢。

4、要及时捕捉生成的机会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亮点,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挈机,需要教师一双敏锐的眼睛、智慧的头脑,并随时进行价值引导。

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变得开放而有弹性,但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意外,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一次,教师在上课时,突然有一只蜻蜓“闯”进了教室,而且一直是在教师所处的讲台周围盘旋飞翔,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刷”一下子全转移到了它的身上。教师苦于无法将它驱逐出境,突然想到,学生之前学过的昆虫中没有蜻蜓这一单词,何不有效利用呢?于是,老师把蜻蜓的单词dragonfly写在黑板上,然后问:有谁知道黑板上单词的意思?学生门马上把目光转移到了黑板上,但没有一个学生知道。这时老师便提醒道:这是一种昆虫,现在正好在我们的教室里。立即就有学生回答:是„蜻蜓‟。老师立刻表扬道:you are right,very good.然后他便教学生们读dragonfly这个单词。学生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一次不曾预料的“意外”就被化解为一次美的“生成”。

三、教师如何应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英语课堂教学不是呆板的,固定的,而是开放性的。虽然在我国广大农村的英语教育还很落后,但在我国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学生们活跃的思维、睿智的提问,往往会生成五花八门的问题。那么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面对和应对这些新问题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灵活处理好这些生成,把一些突发事件巧妙地贯穿到教学环节中来。这样,作为一个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面对课堂生成要从容不迫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无论是已经预设的还是不曾预设的,教师不要一味地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而是要给自己一个平静的心态,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相信自己已经充分地预设学生,预设教材、预设教学过程,面对如此的生成,已是胸有成竹,一定会在与学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中迎刃而解。

2、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我们常说: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放弃自己的“话语霸权”,要能够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一方面,学生的很多充满灵性的、独到的见解是稍纵即逝的,学会倾听是用来从那转瞬即逝,稍不留神就被忽视的生成性资源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平静的心态,以及对捕捉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的时间与空间。倾听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说话的学生,用点头、微笑等方式来表达你的理解与赞同,并做出适当的鼓励。在捕捉有效信息的同时,更传递着对学生的尊重。学会倾听,学会真诚的接纳,学会尊重别人,这已经是在为学生的人生底子着色。

3、要能有效调控课堂生成民主和谐的氛围,真诚耐心的倾听,必将换来学生的百花齐放,课堂因此会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些,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教师要能察言观色,敏锐机智地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节外生枝”既不能熟视无睹或简单否定,也不能毫无原则、随意生发,要善于根据实际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那些无法当堂解决的生成,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探究,不要无谓地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对那些在认识上有偏差、价值观上有问题的生发,教师要及时正谬纠错,不能一味表扬“呵护”;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生成,教师才应抓住不放,做足文章。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研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度“更换”,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相应“增删”。以“元音字母”为例,这原本不是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现在既然学生提出来了,教师不妨好好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即使教学目标比原定要高,但相信学生在好奇心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推动下,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学生还是能吸收、消化的。

4、要能善于引导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这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跟着学生走,势必会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牵着学生走,无疑置“生成”于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作为教师,要能敏锐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那些有价值的生成,并进一步“放大”,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将其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课堂教学的出彩之处往往就是那些经教师“金手指”点拨的有价值的生成。

如:一位教师要教授painting、sports等几个单词。她通过句型What color do you like?引出I like painting.并边说边在事先准备好的奥运五环旗上逐一涂色,以便顺理成章地引出sports。然而学生在边说边画中,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的意思去画奥运五环,而是将其中一环画成了一个人脸——姚明。教师见状,没有阻止他的行为,而是因势利导,顺着这个学生的话题,问他们还知道哪些运动员。学生个个兴致高涨,提到了许多运动健儿。这时,教师再让他们边说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I like painting.I like …….接着,让学生介绍自己画的人物,很多学生都用到了以前学过的He/She is tall/strong.等形容词,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教师说:I like them all.They are sports.自然地引出了sports这个单词。这节课教师没有按照计划的内容引出sports,而是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边画边讨论了许多体育健儿,再引出sports。学生们很快乐,每个人都表现得很积极。虽说是打乱了教师原先的教学计划,但由于教师的巧妙引导,反而出现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5、要学会巧妙延伸

如果学生的生成在教学目标以内,又是教师有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当堂解决的,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延伸拓展。现在的学生奇思怪想很多,往往不经意间会出现教师不曾预料的的场面,甚至出现一些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把球踢回去,把问题留给学生,留到课堂之外的时间去,让学生在探究、求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远比结论来得重要的。一个老师在教学color一课时,黑板上贴了这些新授颜色的单词,正巧,yellow 和blue并列在一起。突然有学生脱口而出:“yellow加blue等于green”。“黄加蓝等于绿”,这不是一则婴儿奶粉广告中的广告词吗?但又确实和本课内容联系密切,可老师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贫乏。因此老师在及时肯定这名学生的意见后,把问题还给学生,反问学生还知道哪些颜色相加产生不同颜色的例子。由于学生的信息量以及经验有限,个个表现出一无所知的表情。面对此情此景,老师顺势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后自己动手调配颜色,看会有哪些组合?由此化解了生成的危机。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口号。“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当

思维迥异、个性纷呈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对话、情感碰撞、生命沟通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便会出现空前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的生成。此时,作为教师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强烈的课程意识,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机智而巧妙地应对生成问题。唯有如此,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也只有这样,我们人民教师才能真正把知识传授给那些渴求知识的农村孩子;才能真正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才能真正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村富裕起来。以促进我国全国人民奔扑小康,甚至于迈进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2)魏立明,《英语课堂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3)曾令格,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4)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5)李玉华,《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黑河教育》,2007年05期

(6)胡庆芳//贺永旺//杨利华//袁菲,《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06月

上一篇:就业调查问卷下一篇:预算管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