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信息系统论文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药信息系统论文(精选8篇)

医药信息系统论文 篇1

中医学科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医在预防保健、“治未病”方面的特色优势。它和现代医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一样,现代医学切入点主要从人体物质的分析来切入的,而中医药主要是从人体的信息规律入手研究的。研究这个“人”就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所以在健康保障方面是用整体调节的方法来调整人体状态的,使其保持在一种平衡的稳态。正因为中医是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保障的体系,所以在“治未病”方面就有其先天的优势。从“治未病”来说,我们觉得中医药系统有非常多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在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中提出了重大的举措,要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制定了《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同时提出了两个发展目标:到2011年要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框架,到2015年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们的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对健康状态的把握,对健康状态进行测量和评估。中医理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吸纳现代科技,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中医预防保健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健康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整合与动态检测的技术方法与产品研发等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这些在“十一五”的计划当中都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围绕“治未病”部署了六方面的内容,国家中医药局2009年也启动了一批“治未病”科研项目,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了。这些研究现在都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分类框架,20多种疾病《KY3H个体人健康状态辨识规范》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

总体来看已经形成了四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辨识方面,中医体质辨识已经列入了卫生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信息存储整合方面,研制了健康状态智能信息系统。分析评估方面,研究了体质与易发疾病的风险。干预方面,验证了多项适宜技术。这些方法现在已经在很多的医疗单位和亚健康中心应用。为了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建立了医、学、研、产相结合的研发机制,构建了“治未病”的科研联盟。目前的“治未病”研究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把研究和推广紧密结合,边研究、边推广,推广的模式也是多样化。我们现在的研究还处于一种非常初步的阶段,研究任务非常重,目前已经研发的技术和产品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熟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些基本科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需要努力的地方。

医药信息系统论文 篇2

互联网的火速发展, 和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 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能得到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怎样才能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采集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并对采集到的信息数据研究分析, 是市场的研究人员和信息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零零散散的信息只能是新闻性的, 是无法体现信息真正的商业价值。信息必须经过汇总、整合、分析才能形成价值。当我们要获取某方面的信息数据时, 如果只是手工收集, 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 更有可能收集不到有用有价值的信息。本文研究的就是信息的采集分析, 在网络上采集医药方面的信息。本文研究的就是医药方面的信息采集, 到互联网上多个不同的医药站点上采集信息, 把采集回来的信息按人们的普遍需求习惯进行分类筛选。有些站点可能只会采集站点上的某一栏目的信息, 有些可能会采集几个栏目的信息, 这个会随实际采集的信息类型和站点上的信息类型而定。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就是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在用户方面出发考虑让信息的传递时间在为缩短, 让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集中。

1 医药信息采集系统简介

系统的功能是到多个不同的医药站点上采集相关的医药信息, 并在进行分类、统一格式和筛选后, 存入数据库并发布到系统站点。系统网站采用的是开源的Struts框架, 使用Java语言结合开源组件Httpclient和Html Client实现到医药网站上采集医药信息, 用JSP页面技术发布医药信息。

医药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发布采集信息的Web前端和信息采集后端。Web前端是JSP页面, 用于更新发布采集到的医药信息, 分类发布并提供搜索功能。信息采集后端是Java函数, 定时到医药网站上采集相关的医药信息, 采集对象有中国医药网、中国医药信息网、医药网、老百姓大药房等。采集的信息类型有药品招商信息、医药财经、医药警示等。

2 问题描述

现在互联网上关于医药方面的Internet站点还是不少的, 如中国医药网、中国医药信息网、医药网、老百姓大药房等。信息的各类也很繁多, 如药品知识、生活小偏方、生活常识、招商信息、医药财经、警示平台等等。采集系统就是要从多个不同的医药Internet站点上采集它们的信息, 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筛选。当然采集到信息也是要进行分类处理的, 若只是简单的采集是毫无意义的。关键的是定向采集, 比如采集生活常识方面的信息, 满足不同的人群阅读需求。系统设计的目标是采集医药方面的信息, 采用类似于网页爬虫的技术到多个不同的医药站点上采集信息。然后对采集到的信息按人们的需求习惯进行分析筛选信息, 把筛选后的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 最后把信息发布到系统站点上。

3 系统分析

(1) 实现系统的采集信息模块的功能, 实现到对象Internet站点上采集相应的医药信息并分类处理和筛选处理;

(2) 实现系统主页内容及时与数据库内容同步更新;

(3) 实现在主页能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搜索的功能;

(4) 实现对信息类别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修改时只能修改类型名, 不能修改类型的编号style;

(5) 实现对文字类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信息的编号、来源站点的编号ID、信息的标题、新闻的原URL地址、信息的原发布时间、信息的采集时间、信息的内容、信息的类型ID和信息热度;

(6) 实现对采集站点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站点的名称和站点的URL地址;

(7) 实现对招商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产品名称、招商类型、国家批准文号、产品规格、产品用途、产品优势、原URL地址、采集的时间、图片URL地址、信息类型编号ID、来源站点编号ID和热度;

(8) 实现对药品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药品的名称、药品的价格、药品的说明、药品的原产地、药品生产公司、联系电话、图片URL地址、信息原URL地址、采集的时间、来源站点编号ID和热度;

(9) 实现对采集对象网页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所属类型编号ID, 来源站点编号ID、对象网页URL地址、是否对这个对象进行采集、正则表达式1、正则表达式2;

(10) 实现对管理员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管理员登录名、登录密码、管理权限;

(11) 实现对采集时间设定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包括时间、是否每天都进行采集和是否启动该设定。

4 系统设计

系统按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医药信息采集功能模块、医药信息发布模块、系统信息管理模块。采集模块主要实现对各个采集对象站点进行信息采集, 先下载网页内容, 然后根据正则表达式采集信息, 把处理好并分类的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医药信息的发布使用的是网页形式, 网站框架用的是MVC框架, 视图为JSP页面, 模型是java函数文件, 控制是servlet类。信息的管理模块, 要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

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 系统采集管理中, 抓取网页内容的过程其实与平时我们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原理是一样的。“打开”网页的过程其实就是浏览器作为一个浏览的“客户端”, 向服务器端发送了一次请求, 把服务器端的文件“抓”到本地, 再进行解释、展现。更进一步, 可以通过浏览器端查看“抓取”过来的文件源代码。选择“查看->源文件“命令, 就会出现从服务器上“抓取”下来的文件的源代码。

数据库设计:

系统设计中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系统实现的效果。不同的数据库结构会造成不一样的存储量, 系统的响应速度也会有所不同。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 设置有8个数据库表, 分别为:

(1) Xinwen, 文字类信息表, 存储没有图片的医药信息, 有标题, 时间, 内容等, 搜索时根据标题、内容进行搜索;

(2) Wangzhan, 采集的来源网站表;

(3) Zhaoshang, 招商信息表, 搜索时根据产品用途、产品名称、类型、规格、产品优势进行搜索;

(4) Test, 药品信息表, 搜索时根据说明、药品名称、产地、公司、价格进行搜索;

(5) Catchwangzhan, 采集的网页对象总表;

(6) Style, 全类别表, 采集信息的类型, 如行业要闻;

(7) Admin, 管理员信息表;

(8) catchtime (采集时间设定) 。

5 小结

本文顺应目前人们对医药方面的信息需求, 编写了一个系统对医药信息进行采集研究。采集对象是现在网络上比较热门的医药网, 如中国医药网、老百姓大药房、医药网等, 采集的信息类型有药品知识、招商信息、药品信息等。采集的时候会采集避免重复的医药信息, 几个站点上相同的信息只会采集一次。首先, 对MVC应用框架struts的相关知识如Servlet、JSP、XML进行深入学习讨论, 同时对开发工具Myclipse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

其次, 针对医药方面信息有需求的用户, 采用Java语言结合开源组件Httpclient和Html Client开发的医药信息采集系统, 以满足用户对医药方面信息的获取需求。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发布采集信息的Web前端和信息采集后端。前者用于发布采集到的医药信息, 后者则是定时到网络上采集医药方面的信息。

摘要:本文顺应目前人们对医药方面的信息需求, 编写一个系统对医药信息进行采集研究。采集对象是现在网络上比较热门的医药网, 采集的信息类型有药品知识、招商信息、药品信息等。针对医药方面信息有需求的用户, 采用Java语言结合开源组件Httpclient和HtmlClient开发的医药信息采集系统, 以满足用户对医药方面信息的获取需求。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发布采集信息的Web前端和信息采集后端。前者用于发布采集到的医药信息, 后者则是定时到网络上采集医药方面的信息。

关键词:医药信息,信息采集,Httpclient,HtmlClient

参考文献

[1]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范明, 孟小峰, 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周奇, 主编.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技术教程与实训[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林信良, 编.Servlet&JSP学习笔记[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秦小波.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医药信息系统论文 篇3

关键词:ASP;B/S架构;中医药信息化;数据库;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Internet的高速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建设,将中医药有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知识,已经成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1-3]。目前,各地都相继开展了各类中医药信息网的建设,文献收录的中药已有万余种,但是中药数据量巨大而且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在查询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药有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名多药、一药多名的情况,而且中药的两重性和双向性使中药信息量更大,关系较为复杂。

如何为广大用户和各级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中医药信息,已成为中医药信息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运用Web开发技术设计并建立一个基于B/S架构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系统,,对目前常见的中医药信息进行规范及统一整理,为完善中医药信息查询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平台。

1 系统规划与设计

1.1 系统功能分析。准确、快捷是开发中医药信息查询系统的首要目标,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的,该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有:(1)可任意输入中药的中文名称、拉丁名、化学成分等内容的一部分,即可快速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所有中药列表,并可依次详细查看各种中药的中文全称、拉丁名、药性、药味、归经、用法、储藏方法、禁忌、毒性、配伍、功能、主治、药理作用、西医病名等内容;(2)可任意输入中药的科名、药性、药味、归经等内容的一部分即可快速查询相关的中药信息;如输入科名“豆”,即可检索出“豆科、红豆杉科、肉豆蔻科”三类科名及各自所对应的中药列表;(3)可任意输入西医病名、功能、药理作用、主治中的一部分即可快速查询相关的中药信息,如输入“感冒”,即可检索出“风寒感冒头痛、感冒咳嗽、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胃肠型感冒”及各个感冒类型对应的中药列表;(4)可通过中药的用法用量、禁忌、毒性、储藏方法、用药部位、配伍等内容,查询到符合条件的中药列表。

1.2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较为普及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结构,B/S结构的模块可扩充性强,对数据库兼容性良好,能够处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允许用户在线更新数据,能够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同时简化了客户端、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1.3 主要技术。(1)ASP技术。ASP即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的简称[4],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可以用来创建和运行动态网页或Web应用程序。ASP网页可以包含HTML标记、普通文本、脚本命令以及COM组件等。利用ASP可以向网页中添加交互式内容(如在线表单),也可以创建使用HTML网页作为用户界面的Web应用程序。(2)SQL 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是美国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5]。SQL Server是一个可扩展的、高性能的、为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所设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与Windows NT的有机结合,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6]。根据前期对系统的调查分析及数据库的规范化准则,同时以权威教科书为数据来源,对数据不一致及存在的矛盾现象进行数据清洗及相关数据整理。

目前数据库主要包括六张表,如中药、主治、药理作用、功能、西医病名、配伍等数据表,分别存储了中药的科名、拉丁名、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储藏方法、用药部位、用药禁忌、用法、用量、毒性、配伍、中药相关的功能、药理作用、主治、西医病名等相关数据。其中,中药表主要存储中药的药性、拉丁名、科名、出处、药味、归经、毒性等属性。

3 系统实现

在该中医药信息系统中,主要支持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两种方式,如对于数据库中的常见中药,若只了解中药的名称中有一个“白”,则可在模糊查询中输入“白”,则可以查询出和中药中包含“白”的所有中药,如“白扁豆、白矾、白附子、白果、白芨、白茅根、白前、白芍、白术”等,共计31味,如图1所示,同时,可继续在中药的查询结果中查询任一味中药的详细信息,如白茅根的药性药味归经等信息,如图2所示。

另外,除中药的基本信息查询外,还可以通过拉丁名、科名、药性、药味、归经、化学成分、储藏方法、用药部位、用药禁忌、用法、用量、毒性等17种属性查询相应的中中医药信息。

图1 中药名称中包含“白”的查询结果

图2 中药“白茅根”的查询结果

4 结束语

这个系统信息录入、信息查询功能已经实现, 但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以及数据的处理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对数据的处理效率做进一步的研究,做出稳定性好、执行效率高的系统,另外,拟增加图片检索模块对中药数据进行检索,如用户上传中药图片,则系统搜索出图片相关的中药信息,同时继续增录系统中的中药资源,为中医药的应用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2(11):7-9.

[2]叶含笑,来平凡,黄卫敏.中草药资源信息化基础平台设计[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5):648-649.

[3]方睿.中药信息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01):2-6.

[4]戴丽思.ASP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Korth,S.Sudarshan.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6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哲(1981-),女,河南临颍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检索、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姜姗(1981-),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医药信息系统论文 篇4

医院管理药品管理系统是设计开发的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对医院药品信息的分类管理和数据分析,从而使信息整理快速、准确、简单,以便于相关部门给予统筹安排,从而提高改进传统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医药行业中,医药经营企业逐渐借助计算机技术去完善医药的管理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以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医药经营企业实现药品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必备工具,是医药经营企业规模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同时,软件开发环境的高度集成和数据库技术的日益成熟成为开发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系统开发工具的智能化、人性化,使得所开发的系统充分满足了医药经营企业的各种需求,从医药经营企业的各个环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支持,最终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优秀药品管理软件的出现,并在竞争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二.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至今有了长足的进步,有许多举世公认的成功的系统在医院药品有效地运转着。支持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技术较为单纯和简单。由于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以处理文字和数字类数据为主,较少涉及声音、图象、多媒体数据的动态传递等复杂需求,因此实现起来容易得多。临床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相应速度、安全保密等方面一般要比管理信息系统有更苛刻的要求。最后,从投入与产出考虑,多数医院药品的决策者们均认为使医院药品更直接、更明显、更迅速地获得系统的回报。就是说,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

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的分析

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应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想结合,由医院以及其所属的各个部门对病人的医疗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形具适合于医院管理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患的档案管理。在对医院的业务进行充分处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病人的档案及你选哪个集中的保存和管理,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使用,这个信息的内容一般包括患者的病例,以及每次检查的报告等等各种医学信息,方便患者和医生交流使用。

2)医院业务信息的管理。医院的业务繁琐而且重复,对于医院的门诊挂号费用,病人出院和入院的管理,对药房和药品的管理,以及对医生的出诊业务以及各种桌面业务等等,都需要一个完备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3)对医院技术信息的管理。医院需要根据不同的科室对业务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了各个科室的设备更新信息,检验资料存储信息,各种医学上的数据,涉及到医嘱、手术等各个科室的信息,都通过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4)医院行政信息的管理。医院各个科室的行政信息包括人事,财务,设备管理,工会以及科研,后勤等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查询和管理。

5)办公自动化以及网络信息的管理。其中包含了收发文献的信息,以及各种电子邮件和文档的处理信息,以及对办公信息的管理。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医院的内部信息进行公开和交换,通过互联网,了解最前沿的医学技术和信息。

2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探究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为各行各业信息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在新的互联网技术的指导下,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对流行病学的调查。关于流行病学的调查,是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一项功能,无论对视疾病的预防控制,还是针对卫生部门的监督,在日常工作中,都应当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比如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调查,对相关课题的研究等。如果这些调查工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调查方式上,那是完全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发展的脚步,甚至会影响到工作质量。

旧的信息传递方式速度慢,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理,而新的信息技术指导下的信息系统建设,只需要鼠标一点,就能够完成,通过每个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发现各种传染病的信息,以及各个地区的发病情况和人数,进行及时的控制,防止大面积的扩散,比如在 年的SARS 治疗中,正是由于信息系统发挥的作用,逐级上报,使得各大医院有策略的进行重点保护,确保了对抗SARS 病毒的巨大胜利。

2)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特殊病的调查。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比如最近很受关注的奶粉事件,这些卫生事件的频频发生,使得社会风向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对各种疾病进行监控,对于防止这类事件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拿奶粉事件来说,此前就有关于婴幼儿结石的相关报道,但是在分析病因时,却忽略了婴幼儿大量饮用奶粉的问题,因而对疾病的溯源性分析不准确,如果此前能够利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做疾病的溯源性分析,也许可以预防奶粉事件的大面积发生。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与公共卫卫生系统的建设密切相关,是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基础。另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管理和挖掘技术,也可以使医学研究过程摆脱传统的手工操作过程,实现了对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过程,为询证医学的继续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3)对药品流通的管理。对于药品的流通,以及在用药方面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医院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对于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以及产生的副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召回,以避免大面积流通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并且消除一切隐患。

3 结束语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新信息 篇5

2012年7月1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李克强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围绕“十二五”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破除以药补医,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会议审议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李克强指出,大病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全民基本医保已经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风险还比较突出,往往一个人得大病,全家陷入困境。李克强强调,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注重创新机制,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

2012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指出:在设计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和目标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定义,即在平均水平上,使个人不得不支出的医疗费用低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标准。经测算,各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作为当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标准。当参保患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这个标准时,大病保险对这部分人群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已经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要求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

孙志刚强调,新一轮医改明确提出要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商业保险机构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主要具有几个优势:一是能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特点,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制约。二是可借助商业保险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统筹核算的经营特点,间接提高大病保险的统筹层次,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放大保障效应。三是利用商业保险机构专业化管理优势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提高基本医保的经办效率。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 篇6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安定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市

天津市儿童医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天津市塘沽区新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东丽区卫生局 天津市西青区卫生监督所 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河北省

石家庄市卫生局

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隆化县卫生局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

张北县卫生局

秦皇岛市卫生局

唐山市卫生局

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廊坊市卫生局

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保定市卫生局

保定市唐县卫生局

沧州市中心医院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邢台县会宁镇卫生院

邯郸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邯郸市广平县东张孟乡卫生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省人民医院

河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河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中医院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山西医药杂志社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省眼科医院 太原市卫生局 阳泉市中心血站 大同市卫生局 长治市人民医院 朔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孝义市人民医院 晋中市卫生局 晋城市卫生局

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艾滋病治疗病区河曲县中医医院 运城市急救中心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所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包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蒙医研究所)赤峰市中心血站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乌海市人民医院 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辽宁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沈阳急救中心 辽宁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卫生监督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大连市急救中心 大连市中心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鞍山市卫生局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

抚顺市眼病医院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丹东市传染病医院 锦州凌海市人民医院 营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阜新市卫生局 辽阳市卫生局 铁岭市昌图县第一医院 铁岭市西丰县妇幼保健院 朝阳市卫生局 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省前卫医院

长春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延边肿瘤医院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省

白城中心医院 辽源市中心医院 吉林油田总医院 白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牡丹江市疾病控制中心 佳木斯市卫生局 大庆市卫生局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护理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黑龙江省上海市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护理组

上海市健康教育所“12320”上海市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咨询服务中心 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 南京市第一医院 雨花台区卫生局 无锡市急救中心 无锡市人民医院 徐州市贾汪区卫生局 徐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常州市卫生局 苏州市卫生局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通市卫生局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连云港市中医院 淮安市卫生局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盐城市卫生局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省 扬州市卫生局 镇江市卫生监督所 泰州市卫生局

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宁波市江东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瑞安市人民医院 湖州市中心医院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桐乡市中医医院 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舟山市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金华市中心医院 东阳市人民医院 衢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台州医院 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丽水市中心医院 丽水市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肿瘤医院 安徽省

合肥市卫生局

淮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六安市金安区卫生局 马鞍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 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芜湖市卫生局 铜陵市卫生局 安庆市卫生局 黄山市人民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急救医学中心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福建省

福州市卫生局 漳州市卫生局

安溪县卫生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武市通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江西省

江西省人民医院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昌急救中心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饶市人民医院 乐安县戴坊中心卫生院 宜春市人民医院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赣州市中心血站

景德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萍乡市上栗县卫生局 新余市中医院

贵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

济南市急救中心

中共济南市卫生局机关委员会青岛市李沧区卫生局 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 淄博市中心医院

德州市卫生局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诸城市卫生局 济宁市卫生局 泰安市卫生局中医科 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邹平县卫生局 东营市卫生局 威海市立医院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日照市卫生局 莱芜市卫生局

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菏泽市卫生局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胸科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南省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凤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汝阳县医院

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延津县榆林乡卫生院 焦作市卫生监督执法局 范县辛庄乡卫生院 禹州市神垕镇卫生院 舞阳县北舞渡乡卫生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郸城县人民医院

西峡县五里桥镇黄狮村卫生室 上蔡县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平桥区洋河镇陆庙村卫生室 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开封市中医院 湖北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省新华医院海虹服务中心 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荆州市中心医院 黄梅县卫生局 孝感市卫生局 黄石市第二医院

钟祥市人民医院 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 十堰市卫生局

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襄樊市中医医院 广水市卫生局 鄂州市中心医院 恩施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省

湖南省长沙血液中心 常德市卫生局 湘潭市中心医院 娄底市卫生局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岳阳市卫生局 衡阳市中医医院 怀化市卫生局

益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郴州市卫生局

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永州市卫生局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花垣县卫生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儿童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阳市正骨医院(新邵县中医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汕头市卫生局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韶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科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 梅州市人民医院 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山市人民医院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阳江市人民医院中央ICU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 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揭阳市普宁华侨医院 云浮市卫生监督所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传染病区(含发热门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南宁市卫生监督所 柳州市中医院 桂林市卫生监督所 梧州市工人医院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 防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玉林容县罗江中心卫生院 百色市人民医院 贺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海南省

海南省医疗保健中心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口市人民医院 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三亚市中医院 重庆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九龙坡区卫生局 合川区三汇医院 武隆县卫生监督所 大足县人民医院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北碚区中医院 四川省

成都市双流县卫生局 攀枝花市卫生局

德阳市卫生局 江油市卫生局 广元市卫生局 乐山市卫生局 南充市卫生局

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巴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雅安市卫生局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卫生局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四川省肿瘤医院外科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所 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党委人事办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卫生学校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华西职业病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 贵州省遵义医院

六盘水市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 安顺市镇宁县中医院 毕节地区毕节市卫生局 铜仁地区松桃县甘龙镇卫生院 黔南州福泉市卫生局 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卫生院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云南省

昭通市永善县中医院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保山市腾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红河州卫生局

文山州麻栗坡县人民医院 普洱市景东县人民医院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大理州祥云县卫生局 德宏州中心血站 怒江州福贡县卫生局 迪庆州中心血站 临沧市卫生局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省中医医院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西藏自治区

昌都地区人民医院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日喀则南木林县卫生局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所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陕西省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 商洛市卫生局 安康市中心医院 汉中市中心医院 定边县人民医院 志丹县人民医院

铜川市耀州区小丘中心卫生院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科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宝鸡市中医医院 安康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

甘肃省中医医院消化科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 甘肃省卫生学校 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白银市卫生局 天水市卫生局 酒泉市卫生局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武威市人民医院 庆阳市人民医院 张掖市人民医院

平凉市崆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西市临洮县人民医院 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人民医院八冶建设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青海省

青海省中医院

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卫生局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 银川市卫生局 吴忠市妇幼保健院 固原市卫生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 哈密地区哈密市卫生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人民医院 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 塔城地区妇幼保健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卫生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人民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医药信息系统论文 篇7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成为了一个必然和发展趋势, 所谓物联网技术, 主要是将各类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 以便对物体进行自动实时地识别、定位、监控与追踪等, 在生活与生产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这其中也包括医疗领域。医疗领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 而对医药物流来说, 也并非是简单的药品配送, 而是基于一定的物流技术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对既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通过对药品供销配运环节的进一步优化而达到减少库存货物分拣差错率以及物流成本且提高订单处理能力、资金使用效益与服务水平的目的, 进而实现医药物流的效益化。因此, 物联网技术在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物联网技术相关理论

(一)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 一经出现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很高的效应, 并且被称之为第三代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正是由于其具有一系列优势使得将复杂的工作变的简单高效, 使得其在很多领域中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也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下图展示了物联网的工作原理图:

(二)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历程

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是现代物联网技术的一个普遍应用之一, 而且在物联网的应用初期便已经出现, 可以将其应用历程主要分为初始化阶段、应用探索阶段以及突破性发展阶段等。首先, 在初始化阶段, 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主要用于物品的自动识别中, RFID技术中电子标签将物品的所有状态都收录进去, 只需要扫描标签便可知道物品的状态, 达到了真正的智能管理。

其次, 在应用探索阶段 (2005年开始) 中, 与前面的初始化阶段相比, 该阶段已经逐步探索更加完美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如通过开发新技术制造功能更加完善, 成本更加低的RFID芯片等。最后便是突破性发展的阶段 (2009年开始) , 在这一阶段,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突破性的发展阶段, 并被称之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该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物流信息系统中应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并非是一项单独的技术, 而是一个技术体系的总称, 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分布在感知、信息处理、运输各个环节之中。具体来说, 应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

(一) 物联网感知技术

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应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主要有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GPS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等。以RFID技术为例, RFID技术, 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中文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电子标签。RFID技术术语自动识别技术的范畴, 其主要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 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 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由于其具有的读取距离远、防水防磁以及数据存储量大一系列优点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天线、标签以及阅读器是RFID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天线是标签与阅读器之间射频信号的主要传输媒介, 标签则是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 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 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作用类似条形码且记录的信息更丰富。而阅读器则主要是用来对标签信息进行读写的设备, 当前应用最多的为固定式阅读器与手持式阅读器两种。当标签进入到磁场之后, 会主动接收阅读器发来的射频信号, 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 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而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说, RFID技术主要应用在物流中自动仓库管理系统、货物运输管理系统、运货车辆调度管理系统、自动配送管理系统、物品实时跟踪等方面。

(二) 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

通俗地说, 所谓物联网, 也即是将物体连接上网络, 也即是说物联网技术是离不开互联网支持的。当将物体连接上网之后, 就可以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可以说, 离开了互联网支持的物联网技术就是纸上谈兵。笔者通过对当前物流业中常用的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分析可以看出, 当前常用的主要有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两种。其中电力线联网、电话线联网、总线联网以及以太网联网是有线组网的四种主要方式。而无线联网方式主要有蓝牙、Ir DA红外技术和Zig Bee等三种。其中有线组网技术中的以太网联网以及无线联网技术中的Zig Bee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组网方式。

(三) 物联网网络智能管理技术

智能化操作是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在目前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中, 已经实现了部分智能化的物流作业, 比如智能信息管理技术、自动车辆管理调配技术等。

四、基于物联网的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

(一) 药品的电子监管码技术

药品由于其特殊性, 我国政府对其有着严格的规范, 每个药品都有对应的标识, 也即是电子监管码, 从而使得其可以像人拥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一样。因此, 利用电子监管码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药品在存储等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识别, 同时也为药品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构建药品的监管网, 能够使生产单位和经销商可以对一种药品的市场行情进行准确和及时的了解, 而且也方便了消费者借助电话或者网络对药品质量进行验证, 从而有效推动我国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 药品的包装管理技术

同时,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在药品的包装管理中获得良好的运用, 可以通过在药品生产线上配置RFID阅读器和合适的传感器, 当原材料采购成功时, 把相关批次信息存储到RFID芯片上并予以标记, 当生产线上的阅读器识别到原料的卡片信息时, 将批次、时间等相关信息上传给计算机中的数据库, 同时, 相关工作人员也佩戴存有自身信息的卡片, 包括姓名、年龄和职位等信息, 如操作员信息、操作时间等信息等也上传给数据库, 由此来确定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过程状态, 经后台管理软件来达到分析和判断处理工序的目的。同时结合设备开机次数、时间和生产速度信息等得出各工件生产时间、数量等相关信息, 依据采集到的信息, 在后台软件管理系统中实时对当前订单的生产进度进行了解。而且车间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生产进度制定详细的可实现的生产计划, 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的调整等等。

(三) 人员定位及门禁系统

对于门禁系统来说, 其主要是由门禁机、识别卡、电磁锁以及主机等部分组成, 在使用过程中, 只需要员工将卡上的读卡区对准门禁卡上读卡器的红外线射线, 门就会自动打开, 而对于人员来说, 可以通过RFID技术及其定位软件, 或者再配合有源电子标签、定位器等设备便可以实现对人员的定位等等。在具体的实践中, 能够通过有线组网或者无线组网的方式将人员的定位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回传, 并将信息实时上传给监管中心的工作站中, 从而有效实现药品生产安全管理信息化和直观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物联网技术在医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受到了医药相关监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医药物流的管理效率, 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医药物流的成本, 从而极大地实现了医药物流的经济、可靠和高效性,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清, 潘红.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策略探讨[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1, 12:182-184.

[2]韦彬贵, 李江洪.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靠性设计[J].大众科技, 2015, 02:32-34.

医药信息化的华邦实践 篇8

台州市临海医化园区从成立至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初创期的粗放式发展阶段逐步向精细化、集约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位于其中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安全制造信息技术在医药企业的落地,并逐渐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信息技术“引来”绿色制造

企业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开发新产品,更需要通过两化融合在技术上、商业模式上、资源利用上建立起创新的体系,这种能力是要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的。企业信息化是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企业的最佳实践。

浙江省政府在《关于加快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现代医药产业绿色发展,以现代生产制造模式替代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因此,引进并推广使用绿色安全制造信息技术成为了必然。

华邦绿色安全制造信息技术改造项目以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装备、淘汰老旧落后设备,推广运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替代低素质手工操作为主的工艺流程,实现减员增效;推广应用现代化的节能技术装备和工艺,实现减能增效;通过系统化的智能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原材料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实现减耗增效;加强源头控制,减少排放源,实现减污增效。主要涉及污水在线监测、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门禁和视频监控以及报警系统、温控系统、企业ERP系统等。

绿色制造“造出”多重效益

绿色安全制造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华邦在产品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资源网络化管理、企业经营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化、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安全生产监控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绿色安全生产模式普及、从传统制造模式向采用全封闭的生产体系、自动化制造方式、智能化系统控制、零排放处理模式、污染有效监控的现代制药模式转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这些改变为华邦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第一,采用DCS控制生产替代手工操作,可直接替代减少人工达50余个,每年为企业节约人工费用达300万元以上;第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原有的医药制造模式进行改造,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较大提升了台州市医药化工技术的发展;第三,医药化工行业制造模式转变以后,为加快台州市医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典范;第四,可以较大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了企业成本,确保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五,该项目的实施对反应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便于企业安全生产,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护理专业大专生自荐信下一篇:祝女朋友生日快乐的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