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规划求发展——大学生自我规划演讲稿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我规划求发展——大学生自我规划演讲稿(精选11篇)

自我规划求发展——大学生自我规划演讲稿 篇1

高瞻远瞩,在自我规划中求发展

生命是华丽错觉,时间是贼偷走一切。转瞬间那个幼小的我已经长大成人。不论我对过去的时光多么的不舍与眷恋,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就是我已成为了一名大学生。现在的我是一个需要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的人。

进入大学后我需要全面而且详细的自我规划。大学不仅是知识与智慧的宝库,更是美德与操守的殿堂,因此在大学四年里要确立我们崇高的人生目标。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紧要处却往往只有几处,尤其是当你年轻的时候。”

在大学四年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思考在大学四年中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样做,明确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自己的目标。

因此我决定在大学四年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定不移的阅读,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作为12届的新生我们是十分幸运的,因为我们一入校就赶上了图书馆的投入使用。面对如此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阅读资源我们更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积累广博的知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本好书,就像在黑暗中为你开了一扇有蓝天的窗。俞敏洪在北大求学期间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和同学们比着读书。当他读完一本

书的时候,别人已经读完了三本书。可他并不气馁,坚持不懈的追赶了四年。在我的大学四年里,我不敢说能够像俞敏洪一样阅读多么多的数,但是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阅读,去丰富自己的内涵。

二.拿下应得的证书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想荒废大学的四年就去考证吧。”因此,在大学四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够去考去尽量多的证书。这样,在我毕业的时候,我就会得到一张内容丰富的履历表,而不是一张经过大学四年而没有一点变化的履历表。这样我才能在等量的时间里创造不等量的价值。

三.参加各种兼职活动

有一句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要创造机会,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虽然我们已经成为大学生,但始终是呆在象牙塔里,享受着学校,老师的庇护。因此我们在相对轻松和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就应该多多和外界接触,摆脱自己的青涩与稚嫩,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在各种兼职活动中体会生活的艰辛与挣钱的不易。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执行力。这样当我们毕业时,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兼职经验的职业青年,一个社会人。

自我规划求发展——大学生自我规划演讲稿 篇2

一、大学生自我设计职业的重要意义

(一) 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自我规划的首要工作就是分析自身条件、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 确立一个合理的发展目标, 包括学习、能力、特色、身心素质等, 这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打造和导向。同时也引导大学生过上有目标、有计划的大学生活, 避免出现信马由缰、漫无目标、得过且过、虚度时光的现象, 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 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然而, 我国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长,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同时, 已经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已经成为当下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目前受过职业规划教育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加强, 这对于职场中的盲目跳蚤们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职业规划, 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职业规划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从认识到制定长远规划, 只有不断经历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才能逐步建立一生的职业发展目标。

(二) 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作用

拿破仑·希尔说:“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 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 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大学生规划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目标指向, 并有分阶段的教育计划和发展计划, 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把学习和能力等素质的发展提升为一种自觉自为的修炼,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从“我想学”到知道“如何学”, 从“我要发展”到知道“如何发展”。同时, 基于自身特点勾画出的美丽可及的远景, 将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内在动力, 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自我激励作用的形成, 促进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三) 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鞭策作用

大学生自我规划是大学生自我的“发展规划”“心灵之约”“行动之诺”, 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最好体现。生涯规划的全过程都体现了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因而生涯规划的本身具有约束、鞭策学生依照规划的发展内涵, 不断前进向上的积极作用, 从而促进就业力的提升。即在确定总体目标、规划发展阶段、制定实施措施的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确定“跳一跳, 够得到”的目标, 落实分阶段“只要努力, 就能做到的措施, 建立自我发展个性突出, 兼顾各个层面”的激励机制, 就会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成功者”的自信和体验, 进而以“成功者”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 走向社会。

二、自我认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

自我认识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 决不回避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在自我认识方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可以参考家庭、同学、师长和其它专家的意见, 力争对自己真正全面的认识。

(一) 你的优势:

1.你学习了什么。在校期间, 你从专业学习中获取些什么收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和升华了哪方面知识和能力。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是职业设计的重要前提。2.你曾经做过什么。在校期间担当的学生职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就及工作经验的积累等。你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尽量与职业目标相一致的工作项目, 这样才会使自己的经历有说服力。3.最成功的是什么。你做过的事情中最成功的是什么?如何成功的?通过分析, 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 形成职业规划的有力支撑。

(二) 你的弱势:

1.性格的弱点。安下心来, 跟别人好好聊聊, 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 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 找出其中的偏差并弥补, 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2.经验或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欠缺并不可怕, 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了而一味地不懂装懂。

(三) 自我认识还要回答以下有关学习的五个基本问题: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与认识, 解决了“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 因而需倍加慎重, 正所谓“男怕选错行, 女怕嫁错郎”, 选错了行业, 可能会毁掉自己本该有所作为的人生。可按照职业设计的“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四项基本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

三、明确自我职业发展目标, 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最好的职业是那些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那么, 如何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呢?通常, 在自我调查、评估、定位之后, 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许可程度, 将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奋斗目标的形式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来制定职业发展目标。目标的制定有六个步骤:一是要在心理确定你希望达到的目标 (用目标值量化) ;二是确确实实地决定, 你将付出什么努力和代价去换取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确定一个固定的日期, 一定要在这一日之前达到你的目标;四是拟定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 并马上行动;五是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成“成功目标誓词”;六是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声地朗读你的“成功目标誓词”。

(二)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1. 在大学期间要完成五个基本任务:

(1) 做到全面了解:了解学校、专业、培养过程、班级和同学。 (2) 顺利完成过度:从高中到大学的过度;从父母管理学习到独立自主学习的过度;从保姆式家庭生活到自主式集体生活的过度。 (3) 尽快适应环境:心理、学习、身体、生活、人际交往。 (4) 完善观念: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自我发展观。 (5) 培养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养成自主、自制和自觉的观念。早成长, 早发挥作用。

2. 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难和挫折, 因此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或有预案。实施规划将会遇到规划的目标难以达到的情况, 这时要进行反思, 分析原因, 甚至对规划做出一些小调整, 以小步子逐渐向前推进。

3. 管理好自己。

如何管理好自己?管理大师杜拉克说, 人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 我的长处是什么?应该向周围的人寻求反馈并加以分析, 发现自己真正的长处, 然后努力完善自己的长处。 (2) 我做事的方式是什么?比如是擅长团队合作, 还是习惯单打独斗等。不在于如何回答, 而在于回答问题后所采取的行动。 (3)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人和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价值观, 如果两者相互冲突, 就难以发挥绩效,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4) 我该去哪里工作?或者, 至少知道不该去哪里工作, 知道自己将来以怎样的方式去从事一项新工作。 (5) 我该贡献什么?这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形势的要求;二是基于自己的长处、做事方式和价值观, 怎样能做出最大贡献;三是什么样的结果影响深远。认识自己后, 付诸相应的行动, 才是管理自己。

4. 经常自我反思。

在自信中不断的自省, 不断的谦虚才是持续成功的保证。反思可以看到自己的奋斗历程, 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从幼稚走向成熟。

是凤凰就能浴火重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胜者, 就有败者, 不论经济形势如何总有一些企业会因为管理、决策和一些不确定因素而面临破产和倒闭, 员工不得不重新就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大, 要想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 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世界的变化, 个人的选择余地也较大, 即使在现有的组织中失去保障, 也可以在其它组织中找到施展才华的场所。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生作为承载知识较多的一类社会群体, 面对职场中竞争性和适应性, 只有不断地学习, 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才能使自己在职业竞技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为了使大学生更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实现其在职业的变换与流动中的持续增值, 本文针对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特点, 从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的意义、自我认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以及如何寻找最好的职业等几个方面作以简略论述。力求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与清晰的自我认识,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高校教材编委会.大学生就业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2]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 篇3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自我认知的概述、意识、途径、方法和职业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测试。

关键词:自我 自我认知 职业规划

一.自我认知

(一)自我认知的概述

1.自我认知的内涵

“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的一系列认识和评价: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与别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对处理事务的经验,对生活的目标。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的终极意义。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与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在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在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认知是进行清晰自我定位的基础,是个人职业与事业生涯的起点。其包括:认知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性格特征,认清优势和劣势,觉察情绪变化、原因等。

2.自我认知的原理

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来源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个体在形成记忆之前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记憶是思想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个人在思想上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出现了完全来自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

3.自我认知的作用

(1)自我认知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个体如果不能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外界客观事物。(2)自我认知是个体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3)自我认知是个体改造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智力程度低的人,很难具备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

(二)自我认知的意识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其基础上对个体作出的判断。自我认识在其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个体的诸多方面。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能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是自我认识的精髓。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个体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个体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即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的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

1.全面自我拷问

(1)从观察和内省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思、审视、鉴定、评估,才能不漏死角全方位透彻地观察审视自己内部世界中存在着的“本能”、“现实”和“理想”的自我,才能从时空的纵横轴上定位自我,才能评判自我认知的好坏。

(2)从专业和职业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冷静分析专业学习的兴趣、准确判断对某个职业的喜欢程度、客观评价以前的学习经历和深刻剖析职业岗位与职业梦想的关系,才能“盘点”自我认知的损溢。

(3)从强项和弱项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明确强项是什么、弱项在何方、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兴趣是否发展成了爱好、爱好是否成了职业,才能考量自我认知的长短。

(4)从传统和科学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了解身体处于什么状态、心理品质究竟如何、古代邹忌为什么“不自信”、现代心理测验为什么有效,才能反思自我认知的得失。

2.关注他人态度

(1)关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自我认知是对自己与周围事物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的认知。自我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事情景物理、上下左右内外无不相通相连。自我应该在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的联系中确定认知的“坐标”。

(2)关注自我与组织的关系。生活是“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组织是你的社会属性最充分展示的地方。组织对自我的态度与评价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3)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是你的参照系。要善于在他人的评价中认知自己。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更了解你,征求其代表性意见是自我认知的重要路径。

(4)关注自我与家庭的关系。你在家里得到怎样评价,你的父母亲怎么看你,邻居怎么看你,通过对照这些镜子,可以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家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3.顾及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正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正相呈现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显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对人推心置腹,忠诚老实,作风正派,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也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即所谓“君子坦荡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

(2)社会交往的反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反相呈现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地显现自我,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不一致,如言不由衷,或正话反说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议论。

(3)社会交往的放大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放大呈现即在一定情况下,将自我的某些信号进行放大,以强化对别人的刺激,如取得一点成绩,炫耀自己的能力时,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4)社会交往的单向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单向呈现即有目的的表现出某一特长或某一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展示除专业角色外,书法、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剪裁、烹任等方面的特长,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反应。

(5)社会交往的无意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无意呈现即未经仔细考虑,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时,如原形毕露、情不自禁等,注意他人对你的态度。

总之,顾及社会交往即照顾或注意到在社会交往互动中所呈现的各种情况及其研判,是自己认知的途径之一。

4.依托实践检验

(1)社会实践是主客观沟通的条件。实践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表现为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实际的交互作用, 社会实践是自我认知的前提、依托和先决条件,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和“交错点”。

(2)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认知自我。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才能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歌德曾说:“一个人怎么能认识自己呢?通过观察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行动。”“通过行动”是在社会实践检验中实现认知自我的最好注脚。

(3)克服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要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目的、视角、视域和标准,就要克服主体自我认知存在着的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就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只有明确清晰全面地自我认知,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长处与优势。

(四)自我认知的方法

1.自我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注意事项。自我评价方法又称自我测试法。测试的题目经过精心研究设定,如實回答,不参照他人的看法,就可以对个人素质、职业价值观、综合能力等给出结果。如果以不真实的自测结果为基础去规划人生,只能起误导的作用。因此,自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按照自己的认识、习惯去答,这是自我测试特别要注意的。

(2)自我评价难点把握。①(情商高低决定人生的成败。②智商其地位并非突出,但必须要了解它。③逆商反映的是面对挫折的应变能力。④社交商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好坏。⑤思维方式影响人生,编织命运之网。⑥性格深刻影响人生,它决定命运。⑦心理极大影响着能力的发挥。⑧血型里隐藏着你性格的密码。⑨星座是了解自己的一把秘钥。

(3)自我评价要点陈述。①个人性格:如本人性格温和、稳重,喜欢控制他人。②兴趣爱好:如会不定期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③思维方式:如做事条理性强,但往往想象力不足。④身心情况:如身体正常,心理健康,没有不良爱好。⑤社会关系:如人际关系正常,但缺少商界的人脉。⑥实践技能:如能写格式规范的调查报告。⑦处世态度:如厌恶社会上的不公平事件,但常采取冷漠态度。

2.电脑评价方法

(1)电脑评价方法概述。电脑评价方法又称计算机测试法,是衡量和估计认知主体活动过程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计算机测评软件进行自我认知测评,是现代常用的测试手段。许多测评软件,能比较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测评。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可以帮助自我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其结果对于明确职业兴趣,从事有兴趣的职业,协助职业选择、拓展职业范围等具有重要作用。

(2)电脑评价使用现状。①测评前途广。电脑测评之所以被广泛重视,是因为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②测评效果好。目前开发出来的测评产品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常模,从使用反馈情况看令人满意,受到各方面的认可。③测评用户少。在国外,职业测评是作为高校就业中心必备的指导手段来使用的,而在我国目前只有10%左右的高校使用了这一手段。

(3)电脑评价主要优点。①利用电脑进行自我评价,能客观地了解自我,有助于明确职业目标,可以为职业决策和行动提供可靠依据。②利用电脑对自我素质进行职业测评和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能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③利用电脑还可以对认知自我的其他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3.他人评价方法

(1)他人评定你的价值。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与事物的价值,是“决定价值”的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些按照发生时间先后次序排列的评价方法,就是他人“决定你的价值”。你说你行你不行,他说你行你才行。

(2)他人评价包括对象。包括:父母、亲戚、老师、上司、下属、同学,朋友、邻居等。包括:认识你的人,和你见过面打过交道的人。所有认识你的情绪状况,对你的情绪管理产生看法和意见的人,都是评价你的对象。

(3)他人评价调查问卷。自我认知需要借助外力,需要收集他人、身边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是一个通过外部来进行自我认知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通过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让他人来填写,然后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以此定位自己。回答调查问卷与其他职业测评方法一起,构筑一个正面的自我评价体系。

4.其他评价方法

(1)内环境评价法。其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是个人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同时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才能对自己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童年背景、学校背景(学历背景)、生活背景有一个准确认识,才能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2)外环境评价法。其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社会的、市场的、家庭的、学校的、能力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外部环境的准确认识、综合分析和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判,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

(3)态势分析方法。又称SWOT分析法,也称优劣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二.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

1.职业规划的内涵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体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术界人们喜欢叫"生涯规划",有的称其为"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2.职业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对个体的认识和定位是重要的。"知己"与"知彼"同等重要。职业规划会给个体以清晰的发展目标。个体的人生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职业规划有关。有目标的个体才能抗拒短期的诱惑,才会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有目标的个体才会感觉充实。个体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容易成功。很多时候失败的个体不代表没有能力,而是角色定位的失败。职业规划正是对个人角色的有效定位的方式。

3.职业规划的对象

(1)在校生或者已经工作,需要谋划出清晰的未来;(2)正在求职或将要求职,却没有清晰而精准的求职目标;(3)对未来感到迷茫,搞不清楚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4)不喜欢当下在做的工作,对工作提不起劲来;(5)每天忙碌,但成果有限;(6)感觉职业发展不顺、徘徊不前,看不到前途;(7)对是否跳槽犹豫不决;希望工作稳定,收入更高,职业生涯发展顺利;(8)想创业,但不知道是否适合创业;(9)希望能学些专业的方法、理念,从而有效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规划的原则

1.喜好原则

职业规划确定的目标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2.擅长原则

只有做你擅长的,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价值原则

有价值的东西才值得你“上下而求索”,“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你就有能耐把它开心地做好。

4.发展原则

有足够多的机会,有足够大的市场,有足够宽阔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且觉得这件事最有价值,那么做成的概率会很大;如果这件事情还很有发展前途,那么就可以获得更长久的成功。

(三)职业规划的方法

职业规划方法包括"镜子和尺子"、"方法与视角"、"信息支持"和"确定性"。

1.牢记"职业方向定位"。要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至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如果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丝毫都不过分。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是另一把尺子。

3.做好"职业成熟度测评"。组织环境对职业发展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歸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依托“职业规划信息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

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规划信息库"恰恰要依托信息支撑。没有"信息支持"的"职业决策"注定是短命的。

(四)职业规划的测试

1.埃德加·H·施恩的职业锚测试

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一定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它能有效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锚倾向没有好坏,根据第一感觉,不假思索迅速地答题就OK了。

2.WVI职业价值观澄清测量表

WVI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于1970年编制的,用来衡量价值观——工作中和工作以外的——以及激励人们工作目标。量表将职业价值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外在报酬,共计13个因素。

量表指导语告诉你下面有52道题目,每个题目都有5个备选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想法,在题目后面选出相应字母,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通过测验,你可以从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三项中,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在选择职业时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杨婧编著《认识自我的5种方法》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月.ISBN:978-7-5112-1890-2

(2)陈宜、洪壤.编著《职业定位DIY》 广东广州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ISBN 9787806557594

(3)桑伟林著.《大学生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方法初探》2008年第12期第24卷(总204期)

(4)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整理版)http://wenku.baidu.com/view/bc4968d3195f

312b3169a55e.htmlre=view

(5)李永鑫著.中国职业兴趣研究综述 《信阳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8月.第23卷.第24期.55页——58页

大学生涯自我发展规划报告2 篇4

添加者:简勇军出处: 体育学院09-3班添加日期:2010-1-24 17:11:37访问:3241次

个人简历

我叫简勇军,来自贵州。家里有父母和姐姐,我毕业于贵州省德江一中,现在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篮球,游泳,跑步甚至睡觉也是,但是不好学,这让我很苦恼。从小学到高中我似乎都是在玩中度过的。所有老师给我评价是惊人的相似——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懒。十多年磕磕碰碰的走过来,尽管其中有很多不如意,也没有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在高中结束时的结果还是比较美好的,因为我上重点线了!在那三个月里,那生活舒坦。在那期间,我无忧无虑,当别人还在忙着为志愿苦恼时,我的录取通知书都到了。我对大学充满了期待,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在其中却又夹杂着莫名的胆怯与恐惧。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九月终于到了,我踏上了人生新的旅途。趴在车窗上,看着无边无际的原野,又是那种恐惧,似乎预示着什么。

在满心的期待与不安中,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可能我没有做好应有的心里准备,可能我对自己看的太强,可能是多年的散漫让我无法紧张起来,当我发现周围的人都是那么强大时,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或许我从来都是这样。在我的印象中,我很少自己去做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结果在期中测试时,我是倒数第二。我迷茫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倒数的感觉——真的不咋的。我想发奋,其实一开始我就想发奋,只是有些人,有些事让我心烦意乱,再加上不懂得如何认真学习,我想的发奋就只是想了。那次不知是什么协会办了个心理讲座,去听了,整个讲座下来终于有了一个收获——想到的就该去做。于是我学着这么做,学着分配时间,学着紧张起来,学着……,我想一切会好的,因为我并不想掉队。

自我分析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平时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跟同学和老师们一起时,那一定是在篮球场上,因为篮球是我的最爱,我只有在篮球场上才可以找到自信。但是大学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我在篮球场上表现,所以我要适应大学,我要改变自己。我原本以为大学也可以玩着

过来,其实不然,大学拼了命也很难走到前头。我原本以为我很自信,其实不然,自信离我越来越远。我原本以为果断是我的特点,其实不然,那正是我的缺点。我原本以为我是非常有毅力的,其实不然,因为那只是表现在运动上而不是学习上。我原本以为我很聪明,其实不然,我只是自作聪明。我原本以为自我调节能力超强,其实不然,那只是我缺少人生经历的错觉。这是我短短几个月的发现,接下来的几点我还无法从大学里验证,我现在还以为我动手能力强,还以为我有能力去完成我想做的,还以为……

大学期间的自我发展规划

在大学首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同时把自己的专业水平练好,只有把握自己的强项后你才有资本和别人竞争,所以要比别人强,自己就要比别人做的多和付出的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大学毕业后,我要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为我们的体育事业而奋斗。因此,在大学期间,我要不断加强我的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的交际能力。为以后去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准备。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很好的亲和力,一颗有责任,爱学生的心。我会努力去做这样的人,不断提醒自己去学习,去培养这样的素质。

大一目标

1.努力学习,达到各科学业要求。

2.逐步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5.继续训练我的篮球技术。

大二目标

1.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掌握该掌握的知识。

2.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3.抓紧时间学习,使各科成绩更上一层楼。

4.多交朋友,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5.放假多看书。

大三目标

1.继续努力学习,绝不落下课程。

2.为就业积极做好准备,多去一些公司应聘,提高自己的应聘能力。3.积极参加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4.发展人际关系,为不远的将来做准备。

大四目标

1.完成大学阶段的全部学习任务,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2.积极乐观的找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

3.去学校或公司实习,提高工作经验。

结束语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 篇5

【发展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定位:

我是一名有着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1、我的专业发展目前呈现的特征: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层次,班风有特色。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的全过程要求,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并有初步的成果。有选择性的进行业务进修与 培训,能成为学校的学科骨干。

2、现阶段我的专业发展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专业能力的完善。克服职业倦怠。

3、我希望我能获得以下支持:希望能将自己在专业成长中的经验与同事分享,借而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专业发展具体描述

1、校本培训方面

(1)参加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专业水平测试,成绩90分以上。

(2)校内业务培训: 能有计划的完成25次的自学内容。参加集中学习的业务培训,做好学习笔记。

(3)积极参加各级教研培训活动

(4)骨干培训方面。本阶段根据自己实际制定自我研修计划,有实施、有小结。

2、校本教研方面

(1)本学期至少参加校级优质课竞赛1次,参与市级以上优质课或教研交流活动1次。

(2)不缺勤,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

(3)本阶段至少要承担校级专题讲座两次,参与市级选拔或专题讲座1次,并有演示文稿和讲座资料。

(4)承担各级公开课、研讨课交流课。本阶段至少上三节教研组研讨课或自荐式听课,校级的公开课1节,市级调讲课1节。

(5)教育教学论文、课例、课件发表及评选。本阶段至少获得州级二等奖2篇,一等奖1篇

(6)课题实验。能参与课题研究、资料完整。力争结题。

【时间安排及主要工作】

月1日:向学校主动申报要求达到的专业发展阶段的目标。撰写本阶段《自我研修计划》 :根据申报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要求,进行自我研修。

日:撰写本阶段《自我发展阶段总结》,接受学校对我本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综合认定工作。

【主要措施】、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课题培训:学习昌吉州《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操作要求,充分认识参与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阜康市课题实施方案,掌握“三个阶段七大环节”的研究思路。

3、学习天龙小学校本研修制度、课题实施方案、本研修计划,按照课题实施步骤做好前期准备:填写《教师专业自我发展规划书》,申报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的定位。根据定位制定本《教师自我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4、学习教研组本校本研修计划

5、参与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

6、期末整理本校本研修成果、校本研修研究资料,以《教师专业档案袋》形式呈现。

7、对照《专业发展计划书》撰写《专业发展规划反思表》

8、接受学校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认定和评价。

【本阶段发展目标达成度】

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规划 篇6

马蹬一小 多士磊

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学习、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教学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

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首先进行一下自我剖析: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以来,工作一直都是认真、踏实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注意感受教育规律,留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努力尝试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教学。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如下: 优势分析:

(一)热衷教师职业、热心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二)谦虚好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三)自觉地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四)对于教科研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积极参与学校教研工作。看到自己优势之余,发现在教学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一)在教学研究中总结与整理能力有待加强。

(二)教育理论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

(三)课堂教学能力还需进一步再学习提高。

基于以上对自身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在未来的三年中我的努力方向是:

一.坚持不断学习,走专业型教师之路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本人打算三年里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离教学实践“近一点”“实一点”“新一点”的内容,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同时提出“练功”要求: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著作,摘录5000字自学笔记并写相应的反思。争取坚持记教育教学日记,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每天有意识、有计划地背记一些诗、词、名段、名篇,使自己的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同时,不断学习信息技术,亲自动手制作较复杂的课件。新世纪教师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使用,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学习和熟练信息技术,制作高质量的课件是我的又一个发展规划。

二.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

我认为教师在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历后,必须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进行教改与教研,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手段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能自觉的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希望能争取请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来学校讲座。理论的学习,交流的碰撞,专家的引领,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责任和角色,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因此,我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争取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

三、在学习中成长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培训资源,以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使我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自我规划求发展——大学生自我规划演讲稿 篇7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

1. 职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首先由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是指个体以自身为考察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个体在执行一种任务前对自己完成任务情况的自我判断与感受。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会直接影响个体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功能发挥, 其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在自我调节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的衍生概念之一, 是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应用体现。个人的职业效能感可以通过对人的认知、动机与情感等心理过程的调节, 影响人们所有职业行为, 同时也是预测个体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职业效能感高的个体往往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同时也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求职行为, 从而也更容易促成就业。

2.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走上国际化舞台, 随着这一概念在国际间交流的增多, 不同国家都在不断丰富各自的职业规划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个人与组织的结合, 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爱好和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和权衡, 以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方式作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划和安排。

二、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1. 职业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班杜拉在提出职业自我效能感时就假设了这一差异的存在。他认为, 女性在传统男性优势职业领域所占的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女性在这些职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偏低。在我国, 传统的职业观点认为, 男性的优势在于体力和理性思维, 应该从事难度大、抽象性的职业, 例如科学、技术类的职业;女性的优势在于细致、有耐心, 应该从事低难度、低强度的职业。这种传统观念会降低学生对自己从事异性占优势的职业能力评估, 削弱他们在这些职业领域的职业自我效能。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 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获得解放。男女大学生在工作职责要求方面, 表现出对传统男性职业的模糊化, 对工作职责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

2. 职业自我效能在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显示, 职业自我效能教育要求在大学各年级学生中存在明显差异, 大一学生的职业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其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在该项目上具有一定的理想化特征, 与他们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 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显参照有关。临近毕业的大三学生由于受到就业现实的强烈冲击, 对职业生涯规划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职业效能水平的得分较低。

职业自我效能在专业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理科学生的水平要高于工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理科学生的工作机遇要好于工科;二是理科生的思维活跃, 想象空间也更广阔, 这些优势提升了理科生的自我职业效能水平。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性别与年级差异。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 男女性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但是女生在发展趋向上要好于男生。原因在于新时期的女大学生个性鲜明、善于了解和接受新事物。她们的择业观是快乐、自由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正是因为如此, 她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对个人能力发挥的要求要高于男生。

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年级差异并不明显, 原因在于目前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当然, 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提前准备和定位。

4. 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

郭蕾的研究结果显示, 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这说明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些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关注工作单位能否为自己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以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此外, 职业效能感高的学生求职行为也更积极, 在毕业后能够很快作出职业选择并迅速就业。因此, 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扩大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影响。

三、加强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对策

1.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积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是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和工作绩效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 是衡量个人职业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达到预期工作目标会使人产生一种熟练驾驭工作的能力感, 进而形成一种高效能感。鉴于职业自我效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 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反过来,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有助于个人获得成就, 进而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目标不仅包括终极目标, 还包括一系列适应当前情况的亚目标, 从而将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 以行为成就的获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自我效能。

2. 循序渐进地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周期的教育过程, 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 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分段进行的长远规划。其中, 一年级为准备期, 通过专业人员的辅导和工具测评, 进行初步的职业评估, 并以此为基础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二年级为定向期, 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等学校集体活动, 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开始尝试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基本素养。三年级为冲刺期, 学生的目标应确定在提高求职技能, 寻找实习单位上。四年级为分化期, 学生在这一时期要最终确定毕业的去向。此外, 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要力求多样化, 特别要注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把课程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所设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3.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提高职业自我效能。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内容, 因而对任职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 求职者的个体差异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因此职业要求与求职者个性特点之间的合理匹配对社会与大学生求职者都有益处。所以, 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态度和局限, 还应该了解在不同岗位上的优势、不利、机会和前途。只有如此, 才能将个人的最佳才能与最有利的职业环境相结合, 作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四、结语

本文对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梳理, 说明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各高校应该重视职业自我效能感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 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琰, 朱静.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其提升[J].教育与职业, 2015 (6) :119-121.

[2]周炎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6) :91-93.

善于规划 成就自我 篇8

让周围同学欣羡的自考历程和自考成绩,留给了陈慧太多的记忆和感慨。最初促使她大专学习期间就选择自学本科考试是学校和老师的鼓励,而在毕业的同时就能通过所有的科目获得自考本科文凭,却要归功于她充满自信的态度、合理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在最初准备报名时,她是这样自省学习心态的:既然选择参加自考,那就要拿出百分百的信心和努力去接受挑战,绝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她给自己制订了自考规划:要在大专毕业时就拿到自考本科的文凭,也就只有两年半的时间了,总共五次报考的机会,平均分配的话每次应该通过三门,但临近毕业的一年会有很多事情要忙,恐怕没有太多的时间看书,中间的一年半应该尽量安排多考几门。

在摸索中前进

第一次,她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两门科目。当教材买回来后,她才明白自考对自己真正的考验是什么:十多年来习惯了在课堂上听老师灌输式的教育,冷不丁的自学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如何检测。第一次在摸索的状态中开始,在摸索的状态中结束,结果很让她失望,两门考试只通过了一门。自考果真如同学们传言的那么难啊!她哭了,但过后转念一想:这毕竟是第一次,是因为没有经验才会失败的,不是好歹也过了一门吗?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她很快调整了自己的自考规划,学习计划也修订得更严格更细致,每天学习都按照学习、巩固、复习这个程序来安排,督促自己更充分地学习新知,把握要领。经过调整,她每一门科目的学习都不再盲目,最终走上了循序渐进的合理轨道。

因为要兼顾好学校的学习,还有各种课外活动,陈慧的自考学习常常只能充分利用晚上同学都睡觉后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每天给自己定的计划完成后,她才能安心地睡觉。看书看得实在太累或是太困时,她有效的办法是立刻起身用冷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下接着再看。有好几次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甚至一直坚持自学到清晨五点。

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篇9

(一)自我分析

本人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努力,敢于实践。在短短的2年教学生活中教学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说是越来越得心应手,形成一个结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方法。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学经验。

二、专业前景

随着国家“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我们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升初体育素质测试也要伴随着逐年加分的情况,这就意识着体育教师将从学校里地位的提高,那么体育教学将会更加严格,更加重要。从而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将要有更大的提高。

三、总体目标

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书的总体目标,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目标。生活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四、教师个人规划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制定目标是美好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些美好的目标,还需要了解目标和现实有什么差距。如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列出自己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有什么不足,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五、缩小差距的方案

为发弥补这些差距,实现目标就需要制定缩小差距,这是目标实现的以下步骤。

勤于学习,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而且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才能。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积极努力学习关于自己专业的教学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及时进行反思。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有自己的教学课题,并把自己的课题不断改进,增强自己课题的价值

教师三年自我发展规划 篇10

姓名

王维新

年龄

任教

年级

任教

学科

英语

一、自我情况分析

本人执教已有20多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我能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实践。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我严于律己,和同事们和睦相处,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师生关系良好。

二、自我发展目标

1.师德建设方面(包括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方面)

教师职业标准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什么和怎么教,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同时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成为开发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师。并且能够发扬自己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2.学习方面(包括计划阅读的教育名著、写反思日记、读书笔记、参加网上论坛的数量及质量)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有选择的每学期读好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用好教育资源,以备课组为中心,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轻负担、高效益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课余时间,根据教学需要变化,要多多研读所教专业的专业书籍。

3.研究方面(包括课题研究、学科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研究等方面的具体计划)

全心全意投入教学教育工作。对于每一个学期,每个班的教学,我都非常认真和重视,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备、讲、批、辅工作。备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在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既备学生,又备教材,设计好教学方案,在教学上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心配置、正确指导、认真批发和讲评课内外作业,照顾好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层分批辅导。

4.关爱学生方面(包括学生学业质量、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的育人质量)

重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个人的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讲知识,更要讲人格。我所有努力的目标,是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使学生既能全面,又能可持续的发展。对一些学生做长期跟踪研究在学生中确定一两个人,做动态的研究观察,对他们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每周与他们交谈一次,熟悉他们的学习心理成长过程,这样我有助于我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他们的心理学习需要。

5.教学成果展示(准备提交的有代表性教学札记、论文、研究课、公开课、课题研究报告、班级特色建设、专业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积极参与教研组的课题制定与研究,主动研究各种参考资料和考卷,能够独立编写一份简单的试卷,能基本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应该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建立起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能够提出和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够编写一些学习参考。

6.其他方面目标(包括学历提高、参加计算机培训、普通话达标等)

积极参加更高级学历进修,力争有优良的成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已掌握的电脑应用基础上,运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公开课。积极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在上一个等级。

三、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措施)

1、用自学形式完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

3、承担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课题实验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自身的提高。

4、及时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5、定期参加有关的科研论文评比。

6、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四、学目标分解

2010年:学习反思阶段。明确研究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社会及其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手段等有明确的认识。争取外出学习观摩,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2011年:实践探索阶段。

1、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养成随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想和学生的创新片段,学会积累,学会研究。

2、加强教育科研能力重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

3、继续向成为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逐步形成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

4、努力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并善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予以运用、博采众长 2012年:整体提高阶段。

1、基本具备研究型教师的素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有强烈的研究意识;有反思的能力,并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2、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教学工作做好积淀。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在大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作为教师来说身上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为此,努力提高自己自身素质尤为重要。所以在我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业务学习、逐步走向成熟。



一、个人情况分析

自从我参加工作至今,我始终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

中能认真学习他人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想法。但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发现虽然我在工作中认认真真,效果不明显。我想,这需要我不断地反思自己。我意识到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基本功以及个人文化素养还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二、专业成长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认真踏实工作,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积累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探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现自己由实践型教师向科研型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学校的名师。



三、专业成长途径



1、认真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做好记录,写出反思;

②积极参加名师的专业培训,达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目的;

③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做好业务积累;

④认真观摩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并向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⑤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多渠道广泛学习的原则,切实提高专业水平,教育教学理念;

⑥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参加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⑦每周完成一篇教学个案或者教学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写作习惯,在反思中成长、奋进、创新;

⑧坚持每天读半小时教育教学方面的刊物,坚持写读书笔记,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

2、认真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和水平

①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

②力争每学期执教1--2节研究课,示范课,构建自主合作、探究高效的理想的课堂; ③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搜集资料,撰写课题小结、经验总结和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认真撰写1-2篇,以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

④进一步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力争每课都有自己亲自制作的高效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⑤积极投身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力争每学期都能有2-3人有了提高;

⑥坚持写博客,并加大写作的力度,投入更大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坚持每周写1篇以上; ⑦努力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优化教法,勇于创新、从而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⑧与他人进行专业合作,实现同伴互助。

四、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

①师德目标: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充满爱心、耐心、细心,成为一个善良的人。②素养目标:有一定的修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③ 能力目标:在学校有一定的知名度,能独立承担几节观摩课,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④科研目标: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己撰写的教学论文或是教学随笔能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

⑤管理目标:自己的课堂管理有特色,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⑥荣誉目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各级各类的荣誉。

五、具体措施

①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试验不断深入,我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不仅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朱永新的《新教育试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素养的教师。②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③坚持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④加强基本功训练。

“三字一话一画”的教师基本功要不断练习,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于我的普通话水平不高,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将重点训练这一条,以便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⑤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

由于处于农村小学,但现代化配置较好,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的不足有待于提高这方面欠缺我以后要加强。

自我规划求发展——大学生自我规划演讲稿 篇11

关键词: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适用性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的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1]反映在职业规划领域, 就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在本质上是个体对自我职业素质的认知、培养以及目标实现能力。

理论层面上, 自我效能感的自我认知本质与职业规划一脉相承, 同时又对自我认知和发展有所侧重。1909 年帕森斯创设职业生涯理论时即提出了职业规划的“三步范式”———自我认知、环境评估、人职匹配。此后职业生涯理论虽有发展, 但基本围绕此“三步范式”细化发展。而在“三步范式”中, 自我认知是前提和关键, 没有科学而客观的自我认知, 学生的自我规划无从谈起。现实层面上,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强调, 与当前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自我认知严重偏差且对职业世界盲目乐观或悲观的现实紧密契合。科学而客观的自我认知往往意味着个体职业规划的意识强、目标明确, 职业选择的范围也较宽, 择业行为更为主动, 因而获得职业发展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二、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偏差: 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目前在校女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识 ( 职业期望、人才能力需求) 等方面严重不足, 且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的偏差。

1. 自我认知不客观, 发展目标不明确。

作为职业决策和发展的前提, 客观的自我认知需要教育者科学的引导和个体的自觉意识。从目前的现状看, 在校女大学生普遍未能形成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认知;家长、高校、教师等教育主体也未能形成有力的引导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这也就导致了女大学生在求职时, 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梦想、能力结构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职业岗位, 同时也造成自身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笔者在对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苏州地区近500名在校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高达56.89%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及专业前景"不了解、不清楚";这些女生中又有80%以上的学生为大三、大四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自我认知在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两极摇摆, 从而对职业期望也形成了极高和极低两种极端的选择。在“两极式”的自我认知偏差基础上, 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并未选择积极行动、提升自我来应对职业发展危机, 而是选择随波逐流式的发展。

2. 职业期望严重偏差, 职业满意度低。

对自我认知的不客观, 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偏差。比较研究发现, 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价值取向趋向功利, 期望值过高。将职业规划目标定位为“三大” (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 、“三高” (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 的女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而紧随着职业期望值过高和自我认知不足的, 便是就业后较低的职业满意度。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职业满意度仅为56%, 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为58%, 高职院校毕业生为51%, “211”高校毕业生也仅为6成[2]。

3.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知行不一。

相较于男大学生, 在校女大学生的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更为强烈。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需求层次, 并未形成强烈的动机。究其原因, 一方面目前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隔离, 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另一方面是对自身认知的不足导致的“无从下手”, 在校内女生整体性的茫然中, 无意识地随波逐流。客观而言, 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往往高于男大学生。但在人际关系处理、沟通能力、创造力、知识的灵活运用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则低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校前期往往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行动目标, 到高年级又无法形成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沈伟晔, 朱晋伟, 2013) , 虽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 但过于偏重知识的积累, 在实践能力、执行力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相对不足, 以至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更缺乏竞争力。

三、高校女大学生低自我效能感归因分析

1. 直接经验: 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 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方面:第一, 目前的基础教育体制在启迪学生自我认知、社会实践等方面作为不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依赖家长、学校规划人生思维定势。第二, 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依赖心理学的引导。目前高校的心理教育仍以防范学生不健康心理为出发点,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塑造。除了以上普遍性原因, 女大学生复杂的成就动机也是导致低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原因之一。诸多的研究表明, 女性学生在入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成就动机逐渐低于男性学生[3]。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 女大学生普遍怀有“成就恐惧”, 担忧自身的经济地位和行政职务如高于男性, 会给自身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这种复杂且内部冲突的成就动机给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 女学生在职业期望值方面更多地趋向功利, 追求稳定。

2. 替代经验: 榜样作用的缺乏。

对女大学生而言, 目前社会中鲜有各方面均比较成功的女性榜样。榜样效应的缺失, 促使学生对职业目标实现可能性形成悲观预期。目前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有强烈的独特性, 其可复制性和适用性并不高。而校外导师虽有丰富的职场实践经验, 但其指导功能发挥并不具有持续性和深入性。受制于性别因素, 女大学生也与校外导师保持着相应的距离, 其榜样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3. 社会说服: 社会性别隔离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偏差。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社会说服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首先, 在家庭方面, 家庭与工作的冲突是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也强化了部分女大学生追求稳定、回归家庭, 并在求职中受其父母很大的影响。其次, 在高校层面, 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尚未形成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这就造成高校这一社会说服核心主体的教育、引导功能无法形成和发挥。再次, 在社会层面, “男尊女卑”等消极传统文化仍影响着社会交往生活, 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现实教条也左右学生求职的思维和行为选择。社会性别隔离造成的对女性的歧视或消极态度, 使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时怀有很大的压力。

4. 生理心理: 女性的不良归因模式。

相较于男性学生, 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也给其职业发展造成阻碍。在《第二性》一书中, 波伏娃以“第二性”概括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 这使女性产生“天然”的自卑, 揭示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第二性”造成的自卑心理使女大学生不能获得充分的自我效能感,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不能自信地选择自己的梦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 女性心理上的不良归因思维也给其职业规划造成阻碍。一般情况下, 成功的内部原因 (能力) 和失败的外部原因 (运气、对手等) , 即“成功是因为我有能力, 失败了是因为运气不好”,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强化个体的自信心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但研究发现, “女大学生通常把任务的成果归结为外部因素, 将任务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这种不同的职业行为归因模式会导致女性低于男性”[4]。

四、提升高校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职业规划最为核心的是个体的自主性和自觉意识。同样, 自我效能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因素, 渗透到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等行为中, 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予以提升的。

1. 强化女大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规划的主动意识。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体会, 直接经验是其最为主要的来源。而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成功的前提是学生有强烈的成功信念和行为动机。因此, “自知者明, 自信者强”。面对平淡的学业生涯和严峻的职业环境, 女大学生首先要主动改变“第二性”的思维定势, 充分认识女性的既有温柔、细心、坚韧不拔的素质, 又不失理性、稳健的品质等积极因素, 主动地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 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 以积极的归因面对和解决职业生涯困难。在校期间, 女大学生应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一二年级时应对自己形成科学、客观的自我认知, 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初步抉择; 二三年级时应主动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形式对职业世界形成客观的认知, 对职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并制定和执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培养计划; 毕业前, 女大学生应在积极培养自身能力的基础上, 规划和执行好求职的过程和节奏设计, 从而实现) 职业规划的知行合一。

2. 创新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和机制。

首先, 在教育理念上, 高校应革新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思维, 回归到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 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再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其次, 突破就业指导的范畴, 面向学生终身职业发展设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致可分为生涯意识唤醒和生涯实务能力实训两方面的内容。通过通识性课程的设置,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职业世界了解等一般性意识和能力的塑造;继而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发展事务能力提升。再次,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丰富教育形式。在内容安排上, 高校可根据历届女大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在课程形式上, 可综合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主题讲座、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最后, 构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的工作体系。在该体系中, 学校是生涯教育的主导者, 同时需要借助企业等社会主体、政府等公共组织、学生家长和女大学生自身的支撑, 从而形成生涯教育的合力。

3. 塑造健康平等的社会氛围和保障机制。

女大学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外部阻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就需要在家庭关系、社会氛围、社会保障、政策引导等方面, 为女大学生塑造健康、平等的职业发展环境。首先, 在家庭关系方面, 将女性从繁重的家庭负担中脱离出来, 在家庭这一微观组织中首先实现身份的平等。可采用的方式是, 在企业中实行弹性化的工作方式, 给予女性灵活、自由的工作权利, 推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双亲化。其次, 在社会主体方面, 企业在招聘、绩效考核、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女性充分尊重, 切实保护女大学毕业生的权益, 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组织化, 塑造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最后, 政府应在法律、政策等方面为女大学生职业发展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同时通过宣传舆论引导社会整体氛围的健康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建华, 张婧.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263.

[2]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82.

[3]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 1995, (2) .

上一篇:《今天,你安全吗》教案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