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共10篇)
二年级语文试卷总结
二年级共有219人,217人参加这次期末考试,这次考试的总分:20626.8分,平均93.9分,高分人数191人,高分率88.67%,不及格人数2人,及格率98.1%。平均分94.32%。
这次考试试卷主要由10个题组成:
一、抄写下面的字,看谁写的工整。
二、读一读,连一连。
三、用对好标出正确的读音。
四、看拼音,写词语。
五、比一比,在组词。
六、填一填。
1、把句子补充完整,并选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2、照样子,填一填。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5个小题)
八、按要求做题。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各题。(5个小题)
十、看图写话(爱护益鸟)组成。
本次通过对试卷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总体情况来看,较满意,按好、中、差三等,95%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干净整洁,及个别学生书写欠规范。从这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试卷结构。
1、考察学生书写能力。书写是二年级的重点,要求学生写规范字,写漂亮字。重视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测试内容学生平时写过的字。试题总的来说难易适中,没有太难的题。
二、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第一题:抄写下面的字,看谁写的工整。学生书写认真,没有出错的。
二、读一读,连一连。学生做的很好,没有出错现象。
三、用“对号”标出正确的读音。个别学生出错,“漂亮”和“飘走”选错拼音。学生对多音字掌握不好。
四、看拼音,写词语。个别学生“温暖”的“暖”写错。“拔草”写成“拨草”没掌握好词语。
五、比一比,在组词。极个别孩子“口渴”“喝水”组词组反了。
六、填一填。
1、把句子补充完整,并选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个别孩子掉了句子,原因是没读题目要求。
2、照样子,填一填。个别孩子(一条)彩虹,写成了(美丽的)彩虹。(一束鲜花)写成了(美丽的)原因是没有认真看例子。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做得较好。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5个小题)第2小题“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须”出错,“人多计谋广”中的“计”写成了“记”。
八、按要求做题(共5个小题。)。做得较好,有3名学生“吓哭了”写成了“下”。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各题。(5个小题)第1小题,选拼音,只(zhǐ)看到自己的长处,选成了“一声”第3、5小题错的较多。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没认真读短文。有的读不懂。
十、看图写话(爱护益鸟)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要求写作,语句通顺。没有离题现象,极个别孩子由于图不清楚,1、2副图写成了吹笛子。后面的图写的较好。有的学生在写句子时出现掉字、添字、写错别字等现象,使句子不通顺,还有的学生丢掉标点符号,书写不够认真,卷面不够整洁。主要原因是学生写后不检查,对同音、形近字区分不开,写作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改进措施:
1、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审题,仔细检查。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2、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识字、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3、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多鼓励、表扬,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4、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5、加大教研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二年级语文试卷情况总结
山头中心学校
2013年1月31日
„„„„„„„„„„„密„„„„„„„„„„„„„„„„„„„„封„„„„„„„„„„„„„„„„„
既往不究()娇揉造作()戒骄戒燥()脍灸人口()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声调
2、调值
3、韵母
13级 普 通 话 口 语 交 际
郑州创新科技中等专业学学校班 级姓 名考 号
(此次考试分为口语和笔试两部分,口语60分,笔试40分。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4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分)
1、一篇完整的演讲稿分为()、()和()三部分。
2、辩论的前期准备是()、()、()。
二、指出下列音节的声母(每空0.5分,共8分)
nì()xiāng()zhēn()guó()luán()â()jiě()hâ()kuài()wǒ()suì()ruǐ()ā()cáng()yīng()xióng()
三、指出下列音节的韵母(每空0.5分,共8分)
zhuàn()shēng()nüâ()ǎo()yí()ēn()biàn()zhōu()wǎng()chuàng()xiù()shāng()cuō()dǎn()yǘ()cǔn()
六、简答题(共7分)
1、如果你是公交车的售票员,你看到一位跛脚的乘客上车,该怎么样招呼在座的乘客让出座位?能否这样说:“这里有位乘客是瘸脚,哪位给他让个座?”如果上车的是一名孕妇,怎样说更好呢?写下来(3分)
2、与陌生人打交道或来到陌生的环境,为了让别人了解熟悉你,作自我介绍是少不了的。请写一段自我介绍,不少于150字。(4分)
四、下列词语中都有错字,找出来并在()里写出正确的汉字。(每空0.5分,共8分)
哀声叹气()按步就班()不可思义()陈词烂调()出类拔粹()初出茅芦()穿流不息()调兵遗将()鬼计多端()汗流夹背()和霭可亲()记忆尤新()
这次的期末考试题比较难,也比较活,很像“小升初”的题型。平时知识学得比较“死”,不会灵活运用的学生在做这套考试卷就会感到很困难。我花了半天的时间把每个学生的卷子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请家长在孩子们拿到试卷后和孩子共同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争取有比较大的提高。此次考试最高分116分,最低分6分。
基础知识部分:
1.读拼音写词语:此题学生掌握较好,全班14人丢分(杨x、xx)。这些同学中主要是“委托”一词的“托”字,与“拖鞋”的“拖”字混淆了。
2.选出读音全对的一组:因为三组词中均有一两个是五年级下册或六年级上册的生字,超出了学生所学范围,所以学生无法进行正确选择,这道题问题不在于学生。全班只有20个人选正确。有51个人丢分。
3.补充词语:学生掌握知识较好,全班7人丢分(杨晟、陈思宇、罗垚波、陈倩、牟蒲玲、刘欣、罗思佳)。重点在学生把“不容争辩”的“辩”与“分辨”的“辨”字混淆。
4.查字典知识填空,部分学生对于“聊胜于无”的“聊”字意思不能做出正确选择,在用第一种解释组词中,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组的词并不是“闲谈”之意的“聊天”。
5.选词填空;此题全班18人丢分。主要是没有区别开“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
6.修改病句:三个小题都有一定难度。第一个句子学生没有找到“避免”与“不”重复了;导致这道题有60个人错,全班仅有10人做正确。后面两个病句学生改错较少。
7.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全班10人选错。主要是最后一个句子:噪音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人”。学生误判为了拟人句。
8.排列句子顺序:此题是学过的一篇略读课文,但由于句子之间没有比较明显的表示逻辑顺序或时间或地点的提示词,学生做错较多。
9.判断正误:学生对“汉字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一题有25人判断为正确,实则是错误的。在于学生没有弄清楚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这个知识点是在五单元的“单元导读”里是说的很清楚的。对于汉字产生的时间没有掌握。
10.按要求改写句子:学生对转述句的掌握不是很好,表现在句子中的“你”在不同的句子中的变化方法。在考试卷上的句子中“你”指的是“我自己”,因为平常句子训练中的你一般都没有改变。所以学生改错了。其他两题学生完成得不错。
积累部分: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中,季羡林提倡的三贯通,因为是略读课文,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全班有5个人没有填正确。
2.“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三个词按要求填空一题除个别学生因为不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没有填正确外,其他同学完成得不错。
3在“日积月累”中积累的名言警句等,学生学得较死的,不会灵活运用就丢分。今后要在名言警句的运用上下功夫。
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部分:
1.文章的中心,学生基本能找到,但对于找文章中心的方法,学生的回答则不是很准确,导致失分。
2.对于在说话人的位置不同,引号使用方法的区别,学生知道方法,但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导致失分。
3.在考查学生对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点时,由于试卷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显,导致学生找不到答题的范围。不知到底该答什么。此题如果在问题中出现提示语“描写”,那学生的方向性就会强一些。
课外阅读部分:
对于“课文第二段采用了——结构”一题,学生一部分没有理解什么是结构,一部分读题不仔细,估计看成了全文,导致这道题丢分。关于文章的结构,平常课堂上都在讲,老师也在写,可部分学生懒惰不做笔记,只是用“眼睛”记忆,用“嘴巴”记忆,很少写下来,导致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至于把题读错了,则是粗心、大意。
后面两道题难度不大,学生完成情况比较正常。
作文部分:
综观全卷,是一份不错的试题,学生也发挥出了真实水平。
共4个小题,考点覆盖了标点符号、字形、词语、语病、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课文后名著阅读等。命题的选材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文的实践性。题形设计灵活。
此题反映出一个主要问题:学生的字词基础不扎实,规范化训练缺失。比如,标点改错字和修改病句等,应该说是很常见的也是很简单的,但学生常常忽略了。
不过也给教师提了个醒:以前略有松懈的一些语法语言知识要重新重视起来。
这个部分也有点瑕疵:《游山西村》是老教材中的一首诗。
第一题是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甲《爱莲说》选自教材,学生熟悉,难易适中。材料乙选自课外,有点难度。加点词解释和填相应句子,学生拿不准。
这暴露了学生的弱点:对文言文中的实、虚词掌握不牢。像这个“肖”字,成语“惟妙惟肖”在课文中出现了。对文章整体把握不到位。比如,将兰比作什么,领悟到兰的什么品性等。
第二、三题是说明文阅读。应该说比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说明文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文内容理解、知识迁移等,很全面。
第四、五两题是记叙文类阅读。两篇文章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富含人文内涵,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体现了文化价值和素质教育的导向。内容概括、语句品味、内容解说、理解仿写、联想迁移等,试题的设计且有开放性和创造性,换言之,题型为简答、阐释等主观性试题,大多答案要求宽泛,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难易适中。
学生在答题中很轻松,部分学生失分,究其原因大致如下: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较弱;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含义;对题干的指令性内容找不准答题点;不能用简洁、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述答案;对文章深层意蕴挖掘乏力。
话题作文“风景”,没有审题障碍,基本上能扣住话题写作,不跑题。不过要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来,还要动一番脑筋。在作文批改中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写作思路狭窄,选材单一;审题不准,扣题不严;语言表达乏文采,简单叙事;无个人见解,亦无思想深度;创新技巧篇什寥寥;为文造情,华而不实,语言空洞;书写不规范,字迹潦乱等。
1.(1)姗姗
(2)rǘ 示例:如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3)此题一是考查仿写能力;二是考查教材掌握情况。如:苏霍姆林斯基,傅雷都可。示例:读傅雷家书,可以发现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你不禁也贴近那颗蓄满大爱的心。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赢得生前身后名 雪暗凋旗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独酌无相亲 簌簌衣巾落枣花
3.示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4.(1)①有称呼,语言得体。②准确表述举办报告会的目的和作用。③准确表述出请求老师支持、指导。示例:王老师,为了认识先人,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观和物产的丰富,我们准备开展“锦绣合肥”为主题的报告会,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热爱我们的家乡,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希望能得到老师您的支持、指导。
(2)要有现场感,热情简洁。示例:各位专家,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合肥来旅游观光。我们合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人文传承、秀美的山水风光。合肥之旅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写出名人(如包拯、李鸿章等)和推荐理由。示例:包拯。因为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几乎成了公平正义的化身。
(4)本题答案多样,根据学生的答题实况评改,以能突出合肥自然、人文特色者为;能揭示合肥特点或反映合肥变化也可。(如:走进合肥山水,领略魅力文化)
二、阅读(55分)
(一)
5.示例:小女孩跟着父亲拾荒;父女在女人的监督下洗手,一家人聚拢啃馒头;女孩儿围着父亲自制的钢管“滑梯”嬉戏。
6.“天使”指小女孩,本文的主人公。小女孩眉目清秀,眼中盛满了灵气,虽贫穷却如天使般快乐、充满活力,把幸福带给全家也感染了“我”。
7.“我”是生活在这个城市,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却总会为一些事而生无奈和沧桑之感。这与小女孩一家贫困而幸福快乐的生活,形成对比,更好地凸现下文“我”对小女孩一家的淳朴欢乐生活的感悟。
8. 示例:①“监督”二字尽现青衣女人对父女生活卫生的严格要求,更见朴实而真切的爱;“一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一家人共享食物的美好一幕,可见一家人生活的和睦与和谐。② “扭过头”看的动作,“站着笑”的神态,再加上“定定地”这个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词,非常细致生动地描写了一个眼里盛满幸福的母亲,也再现了一家淳朴欢乐的场面。
9.(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幸福观。找出材料与原文的共性,言之成理即可。说到阳光的心态发现或握住身边的快乐和美好,幸福需要发现和创造均可。)
(二)
10.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别人的爱的,但要健康成长,还要自尊自爱。或者人也要学会珍爱自己。扣住文中的五六段即可。如:面对纷扰时的自我肯定,面对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面对逆境时的自我激励,面对问题时的自我反省,面对苦难时的自我拯救,面对诱惑时的自我约束,面对迷惘时的自我教育。
11. 从而引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使文章一开头就有思辨色彩。可以围绕“父亲的作法太幼稚,是误导孩子,一旦孩子知道事实,他将如何面对”来谈。
12. 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略
13. 不可颠倒。五六段在第二三段叙事的基础上,侧重说理,阐释“珍爱自己”的内涵。七八段作为补充段落,使说理更有力,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样的安排更具有逻辑性,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14. 同意这种说法,学会爱自己就是自尊,爱自己的人生原则,爱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生的暴风雨中,懂得如何充实自我,积极去汲取知识和经验,检查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灵魂更强壮。
(三)
15.(1)长草木(的地方) (2)比喻平庸的才能 (3)任务
16.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
17.“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18.(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各1分)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19.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三、写作(55分)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 “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 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中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黔之驴》。第1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9题翻译一句话;第2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18题,跟第1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1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
王平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本学期又过了一半,针对本次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是一份难度适中,题目较灵活的试卷。
一、基本情况
四一班本次参考人数50人,平均分79.38,及格人数48人,及格率96%,最高分92分,最低分为44分;四二班本次参考人数56人,平均分82.7分,及格人数55人,及格率98%,最高分94分,最低分50分。这两个班平均分相差有点大,本次相差了3分,但这也会引起我的重视,我会更加努力,让我们的成绩能更进一步!
二、学生答题得失分析 基础知识方面:
第一题,请你仔细看,认真填中,学生存在着答题不认真的现象和确实不会写的现象:把“浩荡、恍惚、悲愤、横竖”等词写错了,部分学生把平时反复强调 的词语写错。
第四题,按要求写词语:这题填近义词、填反义词、风字打头的成语和一字打头的词语,有部分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不够,导致写错或者是不会写。
第六题中歇后语乐园许多学生字都写错了,譬如:小菜一碟的碟字易错,假慈悲些学生不会写。
第八题的句子加工厂中,很多学生把“月亮升起来”这个句子扩句,许多学生“的、地”不能正确分清,所以导致扣分。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缩句,学生不能正确的挑出句子的主干。阅读理解部分:
1、填一填,失分主要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不够透彻,字容易写错。
2、课外阅读,这道题容易理解,但是因为语言总结能力不够,学生对篇的阅读能力的深度也不够,所以也有部分学生失分。习作
总体来说作文分数偏高,30分的作文有两人得了28分,最低分才10分,大部分学生的能做到书写工整,但大部分学生所写的内容不够充实,并且作文要求的字数也不够。
三、今后教学整改措施
1、本次试卷中学生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让我认识到字词句段的重要和生字、词语的重要,中年级仍然不要忘了识字写字是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丰富词汇量。对易读错写错的字我要给予细心指导,严格要求,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才能为每一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2、培养习惯,终身受益。今后我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外,还应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积极发言的习惯,以及喜爱阅读、勤于积累等习
惯。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讲究方法,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成效。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锻炼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或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多了,学生的语言就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总体评价
大港区2008--2009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难度适宜。它紧扣09年中考题型的要求,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从整卷看,有如下特点:
1、结构题型稳中有变。试卷框架结构方面紧扣09年中考的命题趋势,有较强的示范性、引导性。
全卷分基础知识考查、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诗文默写与鉴赏、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写作九大板块。提前适应中考的题型,中考时考生看到熟悉的题目,会缓和紧张的心理,从容应答,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试题注重基础,难度适宜。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选内容严格遵从《考试说明》。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有的题目综合性较强,有体现了与时代同步。名著阅读的第28小题是结合近期互联网上刊登的一个事例,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和分析思辨能力,既明显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又很策略地检查了课外阅读情况。第12题古诗文默写中的第⑤小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增加优秀学生答分的机会,从而使全卷总体有一定的坡度。
整卷在难度把握上有梯次,既有较容易的题目,如第1、4、8题,让学生答题就树立信心。也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第3、11题,这样照顾优秀生的需要,既让大部分学生体验到考试成功的喜悦,又让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难度和区分度较为合适。
3、考查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今年试题不少内容与时代同步,如第七题对综合性学习的考查;第25题有关资料链接,阅读后跟贴,很有时代性。它提示考生语文学习必须贴近社会生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4、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二、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
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
(4)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整体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菜于小学盖春波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我班四年级共有23 人参加考试 ,平均分 分,及格率为 %,优秀率为 0 %。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 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四题,学生的得分情况较好。当然由于我班学生基础较差仍然有几个同学丢分较多, 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理解题型要求,能很好的做题。第七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阅读理解一(3)题很多同学回答不够完整。体会句子的题目更是无从下手一(4),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二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对仗”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当然这也与平时教学给学生渗透不够有很大关系。
对于习作平时练习也不少,一再强调叙事完整通顺,字里行间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要尽量多。很多同学无话可说,像挤牙膏,本次作文我认为难度不大多数同学能得二十分以上还算可以。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班级 姓名 成绩
评价等级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上“√”
同学们,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你一定有不少收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百花园看看。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àng gē láo lèi chéng shí bǎo bèi bì xū
( ) ( ) ( ) ( ) ( )
fēngshōutài dù xiān yàn qíguài shìjiè
( ) ( ) ( ) ( ) ( )
二、火眼金晶,辨字组词
特( ) 转( ) 城 ( ) 组( )
持( ) 传( ) 诚( ) 祖( )
结( ) 功( ) 采( ) 式( )
洁( ) 攻( )彩( ) 试( )
三、按要求照样子写字
(1)、加偏旁,组成新字
例:尤——(优)
利——( )方——( )月——( )
哥——( )青——( )皮——( )
(2)、对对碰,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小 力 米 木 月 西 太
对 子 女 心 工 要 立
( )( )( )( )( )( )( )
(3)、请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例:扌——( )( ) 亻——()( )( )
木——()( ) ( ) 氵——( )( )( )
四、给下列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
1、一头( ) 一群( ) 一支( )
一( )鞋 一( )马 一( )叶子
2、 ( )的时光 ( )的技术
( )的学生 ( )的花朵
3、认真地( ) 高兴地( )
飞快地( ) 仔细地( )
五、仿照例子写一写(照样子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例:松鼠个子(矮),老牛个子(高)。
1、 兔子跑的(),乌龟跑的()。
2、 夏天很( ), 冬天很( )。
3、()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4、松鼠觉得谁很( ),老牛说水很( )。
六、读一读、选一选,在正确的读音下画“____”
1、小熊绕开果皮朝(zhāo cháo)走了。
清晨,我迎着朝(zhāo cháo)阳去上学。
2、花鹿搞不到果子,只(zhī zhǐ)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森林里住着一只(zhī zhǐ)金丝猴。
3、小明终于当(dāng dàng)上了班长。
蚂蚁把树叶当(dāng dàng)成了游乐场。
七、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碧绿的 云朵
洁白的 祖国
蓝色的 树叶
飞翔的. 贝壳
亲爱的 白鸽
挥动 活动
炫耀 脚步
停住 双手
展开 美丽
八、选词填空
1、 一定 肯定
(1)我们( )要好好学习。
(2)我敢( ) 就是那个女孩。
2、 高兴 喜欢 喜爱 欢快
(1)我最( )上语文课。
(2)妈妈带我去公园,我真( )。
(3)姐姐踏着( )的节奏,唱着、跳着。
3、平静 安静 静静
(1)星期天,学校可真( )。
(2)大风浪过去了,海面上非常( )。
(3)教室( )的,没有一点声音。
九、连词成句
1、电视台 主持人 一名 要 招聘
——————————————————。
2、首都 是 我国 的 北京
——————————————————。
3、生活 啊我们 多么 的 美好
——————————————————!
4、是我们玩具动手的制作自己的
——————————————————。
5、很我温和有时候有时候暴躁很我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刺( cì )猬( wèi )理发
一只刺猬总觉得自己的刺不如小松鼠的毛柔软,也没有那种美丽的颜色。于是,它决定去找理发师猴子想办法。
它来到理发店,向猴子说明来意。自作聪明的猴子把刺猬的刺全拔光了,然后用胶水把松鼠的毛粘(zhān)到了刺猬的身上。刺猬对着镜子左看右看,一身绒(róng)毛油光发亮,它十分满意。
太阳下山了,刺猬饿了,它便来到村边的果园里偷瓜。以前,这是很容易的事。它只要就地一滚,瓜就扎(zhā)在身体的刺上了,可现在却毫无办法。这下,看园狗可找到了报复的机会了,冲上去,一口就把刺猬咬死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猴子( )的绒毛( )的颜色
2、数一数,短文有个自然段。
3、猴子是怎样给刺猬理发的?用“ ———”画出来。
4、你想对小刺猬说什么呢?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看图,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 。
————————————————————————————
————————————————————————————
————————————————————————————
————————————————————————————
【12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推荐阅读:
九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10-12
期末考试语文上册试卷07-22
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2-25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2-16
二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09-28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0-11
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3-17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7-19
2018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10-05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1-2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