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作文(共10篇)
不久前,第二届“想写就写”儿童作文大赛收到上海市和港澳地区共计208所小学的4000余篇小学生入围作文。专家评审组对这些入围作文初审之后发现,“大量的作文都枯燥乏味,80%以上的作文是一个模式”。有专家评委担忧在现行的小学生作文训练模式下,孩子将成为僵化的写作机器。本应是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童言无忌”,何以成了从结构到内容都相似的“八股文”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平时老师对于学生作文包办引导得太多,使儿童作文规范化和成人化,如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篇一律。所以我们应把作文还给孩子,还孩子以童心、童趣、童真、童乐,还儿童作文以本来面目。
一、还原童心
“童心”是既纯洁无暇又敏感细腻的,我曾让学生写作文《我的老师》,本以为很容易,可是收上来一看,却发现要么言之无物,只写写老师的外貌,要么就太过成人化:写老师带病上课,晕倒在讲台上;写老师冒雨家访,第二天重感冒……我在班上把这些作文读给孩子们听,笑着说:“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老师这么‘傻’呢?”孩子们也笑了,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成《老师的一件小事》,让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真人真事,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一周后,作文陆续交了上来,有个学生写道:“……我们老师真的很细心,每次他走到讲台前,发现讲台上有粉笔灰,他不是随手掸去或者用嘴吹去,而是走下讲台,绕过过道,走到讲台对面,用抹布把讲台上的粉笔灰对着黑板轻轻地拂去。我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他是不想让粉笔灰吹到我们的课桌上。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我都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们的老师真好。”还有学生写道:“我们的老师真马虎,有一次我去办公室看到老师正在认真地批改作业,有本书掉在地上都没有发现,我轻轻地弯下腰准备帮老师捡起来,低头一看,‘哈哈’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师的袜子居然是两种颜色,一只白的,一只是黑的……”
这些鲜活和充满孩子内心真实感受的事例被孩子们写进作文里,使得作文真实而精彩纷呈,跳动着孩子们的童心。
二、洋溢童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可以十几个人玩一只坏皮球,也玩得满头大汗;可以一个人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大半天……在所有的玩耍过程中,因为我们所不了解的童趣,孩子们乐在其中。
在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童趣,孩子喜欢玩什么,我们就让他们写什么,而不是追求一味的高尚、爱国、理想等大而空洞的主题。
孩子喜欢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我就让他们注意观察,蚂蚁搬家时队形是什么样的,会不会迷路,蚂蚁和蚂蚁之间是怎么交流的等,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实在拿不准的我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事后,我让他们把观察到的情景和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写下来,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兴奋异常。让孩子有话可写,不正是儿童作文最大的追求吗?
三、呵护童真
著名作家王旭峰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孩子对大自然,永远是充满好奇的。一只蚂蚁,一片绿叶等,在他们看来,都是那么新鲜迷人,都能让他们充满疑问和遐想。我引领他们走进大自然,开启他们的审美情感,让他们淳朴的童真再现在作文中。
比如我们常常这样写教室的安静:“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听的见”或者“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但班上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教室里安静极了,都能听到蚂蚁说悄悄话的声音了。”又如,我们写夜晚的夜空:漆黑的夜空中繁星点点,皎洁的月亮把它的清辉洒满大地。可孩子们却这样写:“天空黑压压,星星宝宝很害怕,他们睡不着了,所以月亮妈妈把自己变成了小床,让星星宝宝们一个一个轮流到小床上睡觉,月亮妈妈一边摇动着小床,一边还唱着儿歌呢!”对于诸如此类的充满童真的语句,我们要好好呵护,让孩子们的童真在自己的作文中充分流露,如此怎么可能没有精彩纷呈、风格迥异的儿童作文呢?
四、释放童乐
都说童年是七彩的,是快乐的,为什么我们读儿童作文却读出了沉重、压抑、烦恼和苦闷,惟独读不出一丝丝的快乐呢?不是经常带他们去春游或者秋游;带他们去看电影;带他们做各种游戏,开展各种中队活动吗?为什么这些写在他们的作文里是那么空洞、无聊甚至带有幽怨呢?
我们也许忘了,在带领孩子们做这些事时就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写作文,甚至在参观或者活动之前就先让孩子们带好纸笔,嘱咐他们好好观察,好好思考,争取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如果让你带着镣铐去跳舞,你会跳得快乐吗?
正如铁凝所说,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在田野里追蝴蝶的画面,都渴望过回到童年,回到美好、快乐的童年。如果孩子们真正地快乐了,那么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快乐了。
关键词:游戏;作文;结合
游戏是我们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如扔沙包、丢手绢、击鼓传花、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等,真是丰富多彩。游戏往往是用游艺活动的方式通过想象、模拟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里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作文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同学们在游戏活动中饶有兴趣地观察、遐想、体验、感受,势必“情动而辞发”,这时再把要表达的,包括游戏过程、令人振奋的情景、切身的感受,有条理地说出来或写出来。这就是在进行说话、写话、作文的训练。我们把这种学习和训练作文的方式,命名为“游戏作文”。
如果让游戏渗透到作文训练中,在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我们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一、内容构成
1.“游戏作文”的基本程序:师生互动做游戏——学生用笔写下这个游戏活动的过程——朗读交流讨论——为这次作文取一个最佳题目——修改定稿。
这有点像美术课写生:大家对一个共同的物体进行描画,描画的角度和重点可以各有不同,描画的最高境界就在像与不像之间,在这之间融入的是各自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游戏作文”让大家共同面对一个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每个人又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描述者和评价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游戏”必须精心设计,使其内容方式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其活动结果揭示作文的一个道理,这是游戏作文成功的关键。通过游戏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于参与过程中领悟一个道理,有真切体验的活动现实写下来就不再是无病呻吟,必定内容饱满,言之有物。
二、如何学写游戏作文
“老鹰抓小鸡”,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游戏,下面我们就以“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为例,谈谈如何来写游戏作文。
首先我们人人都要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样才能体会深切,有话可写啊。
其次我们在玩这个游戏时还要注意观察游戏中人(包括参与者与观众)的神态、动作、表情。
再次做完游戏,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最快乐、最吸引人的场面与同学进行口头交流描述。最后写作文。
1.明确玩法:写文章前我们要明确游戏的分工及规则,如:谁做了老鹰,哪些人做了小鸡,鸡妈妈又是谁来扮演的。如果老鹰抓到的小鸡较多,那就算老鹰赢了,相反,如果抓不到小鸡,或抓到比较少那就算输,这是写好游戏作文的基本要求。
2.抓住过程:写文章时要抓住游戏的各个环节,按照先……接着……后来……最后……等顺序将游戏的全过程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写具体。
我们先来到操场上;接着宣布比赛规则,谁做老鹰,谁做小鸡,谁做鸡妈妈;接着游戏开始,老鹰是怎么抓小鸡的,鸡妈妈是怎么保护小鸡的;后来怎么样,小鸡有没有被老鹰抓住;结果这个游戏谁输谁赢。
3.点面结合:既然游戏是集体性活动,因此写一写游戏中大家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很重要。不仅如此,还要重点写游戏中某个人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既写个体,又写集体,點面结合,交替描写,游戏才写得生动、具体。如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可以既写同学们整体玩这个游戏时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又可以具体写某一角色。如:具体写老鹰是怎么抓小鸡的,小鸡被抓住后的动作表情分别是怎样的?也可以具体来写鸡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鸡的。
4.写出感受:要将自己在参加游戏过程中和活动后的感受写下来。你总体感觉玩这个游戏怎么样,有没有劲。也可写一下自己玩这个游戏成败的原因。
写完之后还要多修改,可以采用组内同学修改,再自己修改的方式。
以游戏为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轻松地赢得“攫取生活材料”和“产生写作激情”这两大写作基本条件。为学生步入写作的美好殿堂,洞开趣味而科学的大门。让学生学写游戏作文,有以下优处:①学生由害怕作文、厌倦作文转变为爱作文、爱动笔。他们除了写好老师布置的作文以外,有时还自己做游戏,写作文。②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③游戏和作文人人能主动参与、个个能主动表达。④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写的作文有内容,有真情实感。⑤教师建立起新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⑥教师在教学中获得了新理念和掌握了新方法,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课程改革有了更自觉的积极性。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第一组游戏开始啦!我急忙寻找离我最近的椅子,在没人发现的同时迅速坐了下去,正在我暗暗庆幸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被裁判员“无情的”请离了比赛场,第一个淘汰的同学产生了,我的心开始紧张起来,“下一个会不会是我……我要更快、更机敏才行……”我默默的想着并提醒着自己,很快,第二轮、第三轮开始了……
直到第六轮,由于离我最近的同学是一名女生,我们同时盯上了一把椅子,我想:“女同学力气小,身体也没有男孩子强壮,我不能使劲和她争抢。一个不注意她要是受伤了就不好了”,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要让着她,于是我不紧不慢地走到我俩都盯上的椅子前,结果我被淘汰出局了,看着她向我投来感谢的目光,我对她微微一笑,默默地离开了“战场”。
游戏一轮一轮地进行着,我们跟着欢呼,跟着紧张,第一局孟祥伦获得了冠军,老师要为女生加油,于是代表女生展开了第二局的游戏,直到最后,在一场开心的争抢中中,老师和一名男同学“抢”成了平手,并列冠军。
今天是星期五,下午我们有一节大课间,这一次带领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名叫:巧站报纸。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想:这还不简单吗,我一个人还站不下这块报纸吗?后来听老师介绍完规则我才知道,原来是每一组六个人站在一张报纸上,脚不能接触到地面,坚持5秒。我当时感觉十分庆幸,因为我们组没有没有胖子,还有两个非常瘦弱的,哈哈!
我们组有张郅超、潘奇蕾、汪宇阳、王雨洁、高勇,第一次准备实验的时候,组长张郅超,让我们三个女的站在半张报纸上,他呢,抱着身材矮小的高勇,第一次实验的时候,我们三个女的抱在一起,男的也抱在一起,我本想抓住汪宇阳的袖子,可是他绝不允许。我只好放下了。但是我们三个女的根本站不住,总是摇晃,最终还是倒下了。
通过这个游戏,我知道了:第一:要团结,如果力量很散,一会往东斜,一会往西斜,最后肯定会输掉比赛,相反如果你们小组力量全部集中在一块,他也不会摇晃。其次,我们要大方,有的女孩子,不让男的搂着她,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因此不肯抱在一起,最终还是失败。我们还要合理的分配位置,不能一个人的地方比两个人的地方大,不然位置不对,自然也不会成功。
这个学校规模小较小,每个年级都只有5个班。不过也都是所管辖的乡里的“种子学生”。他们都满怀期望会聚到了这儿。
初一年级5个班里。一(1)、一(二)班是大家所说的“重点班”,不过相对而言,二班实力还是略胜一筹,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年级人人向往的班级。可是这个精英班人数多达62个,在那儿。比任何班都多,都超标得多。
一班的人很不服气,他们立下了劳不可破的誓言――一定要让二班的俯首称臣。班上两个名列前茅的田间石和王全达在互相夺班上的第一把交椅的同时,也在为班级的“凌云大志”的实现贡献着力量。他们充满信心,不过,第一个学期的交锋中,因整体实力不组足,他们还是败下阵来。
下个学期,二班的好评如潮,而一班却被各个老师贬得什么什么都不是。他们想着超越,但二班就像一个永远不可战胜的强者堵在他们前面。这一切给了田间石和王全达一定,也许算重大的打击,反正他们有些失去斗志与信心了,班级差又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失去了二班也能排在前几。但却要与别的人一起挨骂受罚,于是,有一个会让别的同学失望的念头不约而同地在他们脑海萌生了――他们想去二班。
这个念头一产生,他们两家就想法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转班,这都是为了孩子嘛。
田间石是这儿所有村里比较穷的一家,他家世世代代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纯种农民,大字不识一个,一直都未能过上好日子。田间石的父母在刚解放不久时念过一会儿书。尽管不多。他们还是明白只有上学读书以后才会有出路,从此过上好日子。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压着他学,他自己也明白,一直很努力,学校里自然不用说,学校外他也孜孜不倦。千方百计寻书来看,他也就一直名列前茅。可家境的贫寒曾让他有辍学的“危险”,成绩的优异帮了他大忙。这次转班一来,他的父母整整焦思苦虑一星期。决定豁出去(那班人多,校长不准转,而且转了一班也许就会赔)。去通下关系吧。可他们哪有什么钱。他们的关系,只好用能让鬼推磨的那样东西。他们东奔西走。算上自己平日省吃俭用存的。两千元左右。
至于王全达,他家是镇上比较富有的一家,镇长老爹让他办什么事都方便多了。上补习班也很容易。反正如他名字“全达”一样。想办的事无一不成功。所以这间事他也就没过多去管他,就算等下学期开学再办也不迟。反正现在也转不了。
转眼,寒假到了。他们俩以同分并列第一。全校第二。然后,再一转眼,又快开学了。
田间石的父母见这事拖不得了,带上儿子去找校长。在那儿,他们说了好多理由,什么“我家儿子又不是成绩差去不了。那儿还有更差的。”等。校长问为什么要转,他们说那儿所有的老师几乎是最佳,而一班有个别不是。现在又要全面发展。何况一班学生差点,会影响他的。校长又说,只要孩子想学就能行,班级又不重要。重要靠他自己。反正,无论田间石父母想社呢们理由,校长都想着推垮。对这事百般主扰。田间石父母无法,递上红包。校长见少。装作推辞,再次重复这班人多什么的,肯定不行。于是。田家失望而归。
开学前一天,王家也来了,不过带了一个人。该镇教育局局长。这可顺利多了。一去,校长讨好他,讨得让人厌恶。在知道了目的后,脸沉了一会。想想又说人多这一类的话了,局长说不转就坐着不走!校长怕了,考虑着自己,答应了。
从此,二班有了63人,一班59人,少了一个。
上学第一天,田间石看见王全达在教师(二班)门前与二班的其他人嬉笑着,闷闷不乐的他有如怒火中烧。而王全达看见他后,走来,在他面前用另人恶心地笑发笑着。小声的说:老同学,这就是游戏规则,你懂啵!?
一、反思作文教学站位———改“成人本位”为“儿童本位”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必须正视一个我们不太愿意承认的事实:当前的小学生, 绝大多数是害怕写作, 讨厌写作的。他们害怕写那些离他们很远或者从没有经历过的事;他们讨厌写作时教师有那么多的要求:详略得当、动静有致、语言优美……很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写了一篇自己很满意的作文, 但却被教师判定为离题而没有分数。
教作文的老师, 同样也是困惑而痛苦的———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什么那么弱?他们的语言为何如此贫乏?怎么会有那么多“脚踏西瓜皮”式的作文?语文教师在忧虑中愈发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他们尝试种种策略对学生写作进行更多的干预, 然而收效甚微, 学生的作文依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 作文教学之所以走入如此怪圈, 主要责任可能在于教师而非学生。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一直习惯于站在成人的立场, 并以成人的思想高度为标准, 以成人的语言习惯为依据, 想方设法“逼”学生写出立意高深、语言精妙、技巧娴熟、“大人气”十足的具有成人意识形态的“好”文章。教师们容易忘记———我们今天所具有的高度, 来自于几十年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积淀, 这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这种“成人本位”思想的左右下, 教师很“自然”地忽视了写作文的人是儿童这一事实, 这种“忽视”, 其实质是对儿童世界的不理解、不尊重。当我们有意无意中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肆意批评时, 很大程度上是在漠视学生的表达需要, 抹杀学生的写作快乐……当儿童的自由表达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而又不得不一次次迎合教师的需要时, 他们会害怕、会讨厌写作。我们以为教师这种得不到学生认可、一味地告知学生该如何如何写、一味地干预学生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的“无所不为”的姿态, 是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盲目教学”, 是偏离了作文教学方向和违背儿童童年生活本真的错误立场。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调查孩子习作的依赖性。本以为,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孩子习作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 但调查结果却令人吃惊, 孩子越到高年级, 其习作依赖性却越强。大概是随着年级的增高,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们背负的习作“包袱”越来越重, 他们越来越不敢放手写、放胆写, 勉强而写的习作离儿童天性也越来越远……
笔者认为, 要改变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作文教学立场和姿态, 改过去的“无所不为”为“有所为, 有所不为”。“为”学生乐于为的事———变“成人本位”为“儿童本位”, 鼓励学生真实地写作, 写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 还作文教学以“人的作文”的本质;“不为”学生不乐意为的事———不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做盲目的拔高, 不对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做肆意的批评, 不把习作指导的过程看作一个纯粹灌输写作技巧的过程。
由此可见, 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立场和站位是决定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回归顽童母题———倡导儿童作文“随便写”
“顽童母题”是儿童文学三大母题之一。活泼、淘气是儿童的天性, 顽童母题的作品是以儿童自己的视角, 尽情展现儿童的这一天性。让学生习作回归顽童母题是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发现生活情趣, 描写生活之趣, 使作文能顺应儿童天性。
所谓儿童作文“随便写”的立场是:接受儿童文学的“儿童生命本位”立场, 使学生的作文中充分保留儿童的天性, 相信“孩子天生是诗人”;教师要努力成为“另类的儿童”, 能“进入新鲜有趣的童真世界, 获得一定程度的儿童心性, 能在纯真开放的精神状态中与他人和谐交流、相依相爱”。
“随便写”的主要做法是:不给学生习作定主题, 不追求学生习作的思想性, 让学生进行“自由状态下的写作”, 并相信表达孩子的自然天性就是大美———
卸下“字数”的包袱, “随便写”的篇幅长短是自由的, 一句两句也可以, “系列”、“连载”也允许, 长长短短, 自由随意;
卸下“好词好句”的包袱, 用自己的语言, 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受结构、形式、文法所限, 随心所欲地写;
卸下“有意义”的包袱, 同学之间的交谈、餐桌上的闲聊、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对考试的焦虑、节日的欢乐、心中的委屈、一个游戏、一次冲动、一份体验、一阵风、一场雨、一张相片、一个过客、一个电话, 甚至一个梦境……都可以成为笔下的文字;
卸下“尊卑有别”的包袱, 可以写父母的毛病, 也可以写老师的问题, 可以提笔给校长提意见, 也可以“幽”爷爷奶奶一“默”……
三、丰富童年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随便写”
丰富的童年生活是学生们源源不断的写作之源, “童年应该是一只贪玩又自由的风筝”, 童年对成人来说, 已是一件遥遥回望的事, 可对于孩子来说, 它正在开始。所以学校、教师、家长等需要为孩子们安排许多令他们快乐又幸福的事:有趣的野炊活动, 幽默荒唐的考试游戏, 奇妙的化妆舞会……我们可以学着美国的德万迪尔, 也为孩子们打造“应该做的101件事”: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次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应该收到一些满含支持和鼓励的纸条;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次为父母感到骄傲的经历;每个孩子都应该吃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食品;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梦想, 并得到家长的支持;每个孩子都应该自己做一次爆米花, 亲手养一次蚕宝宝, 亲自种植四季豆、凤仙花;每个孩子都应该“出版”一本书……
不要以为这些跟学生们的写作无关, 如果我们承认孩子们的写作就是记录童年, 那么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们安排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就是教孩子们写作。在笔者的学校里, 几乎每一个让学生们欢呼雀跃的活动后, 一定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让教师们欢呼雀跃的学生作品。
例如, 每个学期, 学校的科学老师总会带领孩子们种些什么、养些什么, 这个种植和养殖的过程, 是孩子们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 他们总是无比欣喜, 这自然成为了孩子们笔下“随便写”的内容。而此时, 也成了语文老师感受童心、听童年发言的幸福时光。下面就是几位学生的种植日记。
我们的种植园 (周昂成)
六 (1) 班有属于自己的种植园。
说起来可真奇怪, 常识袁老师竟然叫我们种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毛豆、四季搭棚豆和不搭棚豆。
3月29日是个神圣的日子, 这一天, 我们在校园里种下了指头般的小豆。“如果成熟了, 我们就一起吃!”这是袁老师说的。我想, 那是不可能的!成熟的时候, 我们已经离开母校, 奔向另一座校园了!
4月份, 大家的植物长出芽来了, 但总是有差别。再过了几天, 我的宝贝已长出叶子来, 但是有一株的芽被虫子咬了。看到它奄奄一息的样子, 我真心痛啊!
6月份, 我们居然吃到了自己种的毛豆和四季豆!啊, 好好吃啊!
我仰望天空, 心飞向我们的种植园!
那一天, 我们播种了希望 (朱洁莹)
3月27日星期二晴
常识老师给了我们每人八粒种子。我摊开手心, 手里有八颗乌黑的、扁扁的小东西。我感觉到好像有八个小生命在手里跳跃。
当我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到挖好的小坑里, 仔仔细细地用沙子把它盖好时, 我轻轻地对这些小生命说:“加油, 加油, 快快长大!”这一刻, 我感觉到, 我播种的是春的希望。
给四季豆搭棚 (周雨煜)
5月11日星期五阴
几周没碰面, 我的四季豆从种子到小苗苗, 又长高了许多, 卷曲的缠绕茎像妈妈的卷发, 匍匐着生长, 缠绕茎相互缠绕在一起, 似乎在相互支持, 相互鼓励着生长。弯曲的茎大约30~40厘米, 我知道该给四季豆搭棚了。
我找来竹竿, 给每一株四季豆苗的旁边插上一根竹竿, 每四根竹竿的上部用绳子扎在一起, 又把互相缠绕在一起的茎小心地分开, 并把他们盘在各自的竹竿上。
我真心地期待我的豆苗能早早地结出果实!
毛豆与四季豆 (张豫)
这是个长达75天的实验。
今年3月底, 我们就开始了这个长达几个月的实验:常识袁老师带领我们去种植园种豆子。分别播下了四季豆的种子和毛豆的种子。两种种子同时种在同一块地上, 看看是毛豆先结果实, 还是四季豆先结果实。每个同学可以选择并拥有自己的种子。
同学们都说自己选择的种子会先长成, 可无凭无据, 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家常常去种植园给种子浇水。过了一个多星期后, 毛豆的芽和四季豆的芽几乎是同一个时间出土的。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四季豆的芽已经变成了一条青绿色的藤, 毛豆的芽则长成了一棵近似于小树的植物。
又过去了一段时间, 大家还是经常为自己的种子浇水。两种植物在阳光下, 在水的浇灌下, 茁壮成长。毛豆的芽只长了三四十厘米左右便长不上去了, 四季豆的藤绕着大棒越长越高, 已长成了2米多高的“庞然大物”了。藤的大小并不代表着果实结得迟或早。
四季豆和毛豆都结出了果实, 可里面还没有仁。又过去了半个月, 四季豆已结满了果仁, 果实丰满, 可以采摘食用了;但毛豆只有一个外壳, 里面只有一颗米粒大小的果实。
实验证明, 四季豆在同一时间内, 同一片土地上, 能比毛豆长得快。
四、拓展时空———让学生有时间“随便写”
课堂上有时间写———要提倡在语文课上努力给孩子留出“随便写”的时间, 要有适时生成话题让学生“随便写”的意识:学习课文时有什么想法, 写下来;这段课文的写法很有意思, 我们也来写;还有十分钟, 我们继续来个“十分钟小练笔”;“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先写下来再交流……下面就是一个学生在一堂语文课的最后十来分钟里即兴写下的文字。
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徐梦佳)
今天语文课上, 袁老师给我们讲了几个歇后语, 为了使我们加深印象, 袁老师又造了几个句子:“我们班的女同学个个都很优秀, 是‘三千丈的悬崖———高不可攀’!”
我们女同学都笑了, 男同学不满了:“才不是呢!你们女同学是‘三九天的冰棍———没人要’!一个也没人要!”
这时, 不知谁说了一句:“顾建男是‘三分钱的烧饼——大不了’!”全班的同学哄堂大笑。的确, 顾建男是我们班最矮小的人, 说他是‘三分钱的烧饼’好像也不过分!顾建男立刻反驳:“你是‘一分钱的烧饼———更小’!”
我们说男同学不是“烧饼”就是“笨蛋”。陆君旺气极了, “嚯”的站起来, 一拍桌子, 却说不出话来。袁老师笑着说:“陆君旺是‘三九天扇扇子———心里有火’。”陆君旺无话可说, 像个瘪气球似的坐下了。
真是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课堂外有时间写——要提倡“每天写一点”, 希望每个学生每天写, 但不强求, 保底是每周一则, 周一上交。同时应注重改革语文家庭作业方式, 提倡分层布置、分层要求:平时读得多、写得多的同学, 可以少做或免做机械的抄写作业;平时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可以申请期末语文免考, 空出时间去阅览室读读、写写……
五、伙伴协同———同学、老师一起随便写
和同学一起随便写———每个班都可以有几本小组日记, 每本日记都由几个同学轮流写。这样的好处是, 学生不但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 并拥有几个“读者”, 还可以不断地了解同学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这种循环与交流为学生所欢迎, 很多学生经常会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接力式”的写作, 发表见解, 阐述观点, 续编精彩……
下面就是笔者班里两篇来自小组轮流日记上的续写性“随便写”, 不光是文字的延续, 更是童年生活的精彩延续。
医务室“奇遇” (一) (周镭)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 阮琦和周雨煜都说脚痛, 我便陪着他们去了医务室。
到了医务室, 医生阿姨说要阮琦和周雨煜用毛巾敷敷就行了, 我们刚想回去, 医生阿姨问我们:“你们会下载MP4吗?”
“我会!”周雨煜说, “我知道一个网站!”
“那就帮我下载一下吧!”医生阿姨说。我们便一起留了下来。
周雨煜输入网站, 找了一下, 觉得太少了, 便去三味影院找, 找到了《功夫》, 周雨煜点进去看了起来, 我说:“下载!”周雨煜说:“你来!”我便去找, 但三味影院的不能下载, 只能又到刚才的网站上去了。这时, 医生阿姨拿出了鱼片给我们, 告诉我们不要去外面说。我过了一会儿后发现下载不了, 便拿着鱼片, 脚底抹油———溜了!
(注:袁老师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请帮我保守这个秘密!)
医务室“奇遇” (二) (徐梦佳)
今天, 楼小霞头有点痛, 我自告奋勇陪她去医务室。 (一方面是因为我和她是好朋友, 还有就是我有点私心啦!也希望有周镭他们的奇遇!) 到了医务室, 医生阿姨看了以后说, 热敷一下就行了。说着拿来了脸盆和毛巾, 倒了一脸盆热水, 开始热敷。我和楼小霞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 毛巾冷了, 医生阿姨换了一下毛巾, 又敷了上去。
不久, 毛巾又冷了。我们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心想:医生阿姨, 不给鱼片就不走了!凭什么只给男同学不给我们呀!“静坐”抗议!
医生阿姨好像看穿了我们的心思, 从抽屉里拿出三个大桔子:“吃桔子吧!”我和楼小霞对视了一秒钟, 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桔子, 剥开皮吃了起来。
楼小霞一口咬下去, 黄黄的汁水从她嘴里流下来, 一直流到脖子上。她含糊不清地说:“我就知道你会给我们吃东西。”
吃完了桔子, 我们还想吃鱼片, 于是我提醒医生阿姨:“上次我们班的男同学来, 你给他们吃鱼片。”医生阿姨不好意思地说:“我让他们帮我下载MP4, 他们下载了很长时间, 我就给他们吃鱼片, 结果……”“结果没下载好!”我接了下去。“鱼片也分完了!”楼小霞也接了下去, 就像故事接龙一样!
我们看看没戏了, 就吐了吐舌头:“医生阿姨再见!”说完, 溜之大吉!
医务室奇遇, 不一般!
后记:其实, 我们贪吃桔子也好, 鱼片也好, 都是开个玩笑罢了。真正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温暖的, 还是医生阿姨那颗善良的心。她请周镭他们吃鱼片, 是因为周镭他们帮她下载MP4 (虽然下载不成功) 但我们可是什么也没帮她做呀?她不但细心为我们治病, 还给我们吃东西。医生阿姨真是一个外表美与心灵美的完美结合。有这样一个“白衣天使”, 难道不是城东小学的福祉吗?
(注:因为周镭写过《医务室奇遇记》, 所以我的题目的《医务室奇遇记 (二) 》)
老师、家长也来随便写———教师、家长的“随便写”是发现自己心中之“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曾说:“亏得我心灵中活着一个童年的我自己, 我才能为孩子写作到现在。”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借鉴:亏得“我”心中活着一个童年的自己, 才能走进孩子的生活, 并引导孩子用笔记录自己的童年。在笔者学校里, 常常可以看到, 在学生的随便写后面, 跟着教师大段大段的话, 不是评语, 而是因为受学生的激发, 也来了一次“随便写”。学生当然会为这次作文雀跃无比。
以下是教师、家长为孩子们的“随便写”而进行的“随便写”———
(一)
感谢你们, 孩子们——
你们所有的文字汇集在一起, 就像在我的面前架起了一座彩虹桥, 让我通过它听到了童年, 看到了童年, 再一次享受到了童年!让我的心随着你们的心一起跃动!让我在平淡的日子里拥有了缤纷的色彩!
为你们感到欣喜, 孩子们———
尽管你们的笔触是稚嫩的, 但情感的表达却是真挚的!文字流露的是生命的本真!从中也足可以看出你们对习作意义的理解, 对文字表达所投入的热情!
孩子们, 你们发现了吗———
写作原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当我们在纸上自由抒写的时候, 当我们把所有忧愁与喜悦, 苦闷与欢欣, 通过文字让它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时候, 这种感觉是多么畅快!多么让自己沉醉!写作让我们更亲近了自己, 更贴近了自己的心, 清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借着写作, 我们也观望到了自己生命历程中绚烂而亮丽的景观!
——一个语文老师
(二)
当我翻开这本集子, 我惊呆了!不, 更确切地说, 我被震撼了!我感慨于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我感慨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活驾驭!其中的许多文字已不仅仅是习作, 称其为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为过。由此, 我对我们的孩子们更生了一分敬意, 他们才四年级啊!
一次口角, 一场游戏, 一只小狗, 一本好书, 生活中这些常被人熟视无睹的细枝末节, 经由他们的笔端, 变得那么富于情趣。或令人忍俊不禁, 或令人掩卷沉思, 或使人鼻酸泪盈, 或使人怒不可遏。所有的文字将五彩的童年尽情展示, 我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这个斑斓的世界。
———一个班主任、英语老师
(三)
周哲晨, 妈妈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你真的太棒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妈妈希望你继续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用“你手”写“你心”, 为精彩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愿你在快乐写作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加油啊!妈妈相信你会越写越棒!
———一位妈妈
六、听童年发言———改变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姿态
在倡导“随便写”的同时, 教师还需随之改变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姿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判官”角色, 俯身成为学生习作的阅读者、欣赏者;变单向的习作技巧指导与训练者为与“童年”积极对话的交流者;把看学生作文当作“听童年发言”, 并在倾听的同时, 以长者的宽厚、智慧, 对学生习作作“无痕指导”。
关于作文的批改与讲评, 有位教师曾在她的教学手记中这样写道:
改作文有没有味道, 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学生的作文。
如果作文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那么看作文就是看孩子:幽默的、淘气的、娇气的、有诗意的、委屈的、小大人似的、懂事的……于是, 改作文就成了看各种各样的孩子如何天真地在你面前表现他们的生活, 或喜、或怒、或哭、或笑, 一幕幕童话剧就这样毫无保留地, 最真实地, 最大方地让你免费观看, 同时更让你享受人间最珍贵的信赖。
我就在品尝这样的味道。
在作文批改、尤其是“随便写”的批改上, 可做这样几方面的尝试与改变———
1. 以欣赏的姿态, 大声朗读学生习作。
大声朗读学生习作, 于习作者而言, 是被欣赏、被聆听。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原来我也能写, 我的习作也值得别人学习”的快乐, 从而增强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自信, 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 消除习作的畏惧感, 在肯定中给学生“写”的动力。
于分享者而言是倾听, 是学习。教师选择朗读的这些习作, 实质是在倡导一种作文价值观, 引领一种作文的方向。选择比孩子现有水平略高一点的文章, 可能是对孩子写作最有帮助的范文。高尔德教授也曾主张小学生不要急于阅读过于高雅的经典名著, 最重要的是兴致勃勃。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是离他们最近的“儿童文学”, 这些习作抒写的是孩子自己的生活, 表达的是孩子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因为内容的真实, 他们之间很容易产生相互认同、理解, 甚至情感上的共鸣。也因为孩子表达的自由、活泼与个性化, 总给他们带来一种语言感受上的新奇与刺激。比如同一件事, 有的学生这样写, 有的学生那样写;有的学生表达得细腻, 有的表达得幽默, 有的表达得夸张, 富有个性……在交流过程中, 他们就能相互启发:原来, 相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不同的表达能显示文章不同的风貌。
2. 以理解的姿态, 给学生写对话式评语。
对话式的评语不是简单地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上几句诸如“你写得真好”、“……可以写得更好”之类的话, 这不是“对话”, 不是“倾听”, 它依然游离于儿童之外。对话式评语是理解、尊重、欣赏, 是阅读者与习作者传达的信息对话, 与习作者之间的情感对话, 是通过学生的习作能听见学生的“召唤”之后的回应。这种回应, 能非常有效地与孩子进行关于成长的探讨, 很好地推动学生的思想与文字朝前发展。
曾经有一个一开始比较怕写文章、文笔也比较粗拙的男孩子,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原来的文章都是“造出来”的 (瞎编的) 。有一天, 写了一篇因几天阴雨连绵而心情烦躁、盼望天晴的文章, 题目是《雨》, 虽然不恰当、不通顺的地方还比较多, 但很真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飞跃, 于是语文老师激动地写了这样的评语:
下这么久的雨, 真是一件令人着急又沮丧的事!从你的文章里, 我读到了你的真实感受, 我也有同感!你看, 你的真实还感动了老天, 他实现了你的愿望———今天雨停了!
或许这个孩子从此以后就知道了, 写文章其实根本就不用刻意地去营造什么, 只需真实地记录、自然地流露就可以了。
理解孩子和他们的文字, 是一种特别可贵的认同和接纳———认同童年的本真状态, 因为孩子的思想本该是这样的;接纳孩子是独立的、成长中的人, 他们的文字本就是成长的轨迹。
3. 以期待的姿态, 给学生留足发展的空间。
教师在“倾听”时要学会期待、学会选择。对孩子的常见问题, 如一些错别字甚至一些明显的语法错误都可以适当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一些明显的技巧缺陷, 教师可以委婉地提些建议, 但如果一时还无法解决, 不妨宽容地对待, 假以时日, 以足够的耐心期待他慢慢地“圆满”。因为,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认识能力的增强, 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写作热情, 留足发展的空间, 而不能因为老是盯着这些问题而成为学生放手写作的绊脚石。
成长总有过程, 其实人一辈子都在学写作、练表达, 何况是孩子!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时间, 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期待孩子慢慢圆满吧, 只要引对路了, 他们总会成长, 区别只是快一点慢一点而已。
七、珍藏习作、珍藏童年———让“随便写”有自由发表的空间
如果相信孩子习作的进步过程就是其童年的成长过程, 那么尊重、珍藏每一篇学生习作, 就是尊重、珍藏每位学生的童年。教师不可随意丢弃学生的习作本, 也不可任意修改孩子的作品,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整理并“出版”自己的习作集, 或鼓励学生在网站、报纸、教室展板等空间自由“发表”自己的作品, 毫无疑问, 随便写写又有地方能自由发表, 将是一件多么鼓舞人心的事!
2007年, 笔者教的一个班要毕业了, 心里非常不舍。于是为即将结束童年生活、离开母校的孩子们编印了一本作文集, 所有的文章都来自学生自己的“随便写”和小组轮流日记。这本集子的题目是《留住童年珍藏城东》, 里面分“在‘天堂’学习”、“歪着脑袋看人”、“嘻哈皆童年”、“我们爱住校”四个板块。拿到这本集子的时候, 每个孩子都哭了。在这本文集的“前言”里, 老师这样写道:
写什么呢?
还是先按学号叫一遍你们的名字吧!
……
———每一个名字, 都是一张生动的脸!欢笑、沉思、调皮、正经……什么表情没有在这些脸上出现过!每一个表情, 都敲着童年的印章, 让我学也学不来, 只有羡慕的份儿。
———每一个名字, 都是一本好看的书!生活、玩耍、学习……什么精彩的故事不写在这本书里!让所有爱它的人读不完、读不够。
———每一个名字, 都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读书、读人、读生活……什么有趣的事能逃得过这双眼睛!循着它, 居然让很多已经长大的人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一直有一种冲动, 要为你们———29个可爱的孩子, 编一本文集, 实在是因为你们的文章已不是一般的作文, 你们记录的是一份美丽的生活, 是一个灿烂的童年, 是一年城东留给我们的天堂一般的快乐……
所以, 让我们一起———留住童年, 珍藏城东。
相信若干年以后, 不管我们长得多大, 不管我们身在何处, 这里面的人和事, 仍是我们共同的回忆。希望这本小集子, 成为一张人生的书签, 永远被我们珍藏。
“童年不需要邮票, 可是你的最合适的热情、最合适的语言是通往童年的邮票……”这“热情”是微笑着耐心倾听的热情, 给孩子一点时间, 给他一点机会, 让他感觉到你很乐意地倾听着他所有想说的话, 所有已写的文;这“语言”是对童年能传达出一种接纳、一种理解、一种欣赏、一种期待……对于童年, 这“最合适的热情最合适的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作文教学的艺术、技巧, 而更多的是需要对儿童的心灵的尊重和理解, 需要一份对儿童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
著名作家王旭锋曾说:“儿童们写的东西, 可以说是天使说话。”只有让儿童真正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写作, 他们才可能“敢写”、“会写”和“爱写”。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文”没有“人”, 只有“成人”没有“儿童”, 只有“老师”没有“学生”, 只有“习作训练”的需要, 没有“情意表达交流”的需要, 将永远走不出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怪圈。
“随便写”, 解放了儿童作文, 这样的写作是很受学生喜欢, 并且也是很有效果的。正如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这样“随便”写道:
没想到, “随便写”是那么有趣, 我已不在乎字数了, 我想写就写, 不想写就只写一句感受或坦白,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我开辟的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需变“成人本位”为“儿童本位”, 倡导儿童作文“随便写”, 使学生的作文中充分保留儿童的天性。教师应改变作文讲评的姿态, 变单向的习作技巧指导与训练者为与“童年”积极对话的交流者, 把看学生作文当作“听天使说话”, 在倾听的同时, 以长者的宽厚、智慧, 对学生习作做“无痕指导”。
关键词:小学作文,儿童本位,“随便写”,无痕指导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宁波出版社.2005年6月
[2]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2006年9月
[3]冯海.中国儿童文化.从“本位”到“交谈”时期童话创作观念的演变.57页
[4]李学斌.幻想的游戏.儿童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朱自强.儿童文学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一、 设计游戏作文的依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些话深刻揭示了写作和阅读的心理过程。作文,是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和情志,然后用一定的言辞表达出来。小学生进行作文就是学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表达的前提一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二是表达的激情和需要。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根由,恰恰是因为缺乏写作热情和对所写的题材缺乏真切的感觉。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儿童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里说到:“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形式。”那么,把学生应做的事——写作,也变成一种游戏,不但能让学生有真情实感,而且能点燃学生表达的激情。
二、游戏——写作情感的诱导
作文教学,应该有两重意义:一是具体方法的教授,二是写作情感的诱导。二者之中,前者道理明白,而后者却甚少受到我们的重视。多少年来,教师都是这样教作文的:如何开门见山、如何首尾呼应、如何突出中心、如何结构篇章、如何审题修改……这些都只达到了前一方面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在教学建议部分又建议“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诱导。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诱导学生的写作情感呢?先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教孩子们走路的。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站立了,做父母的就开始教他学习走路了。我们往往会把一件有趣的、他们特别喜欢的玩具放在他扶着的床沿不远的地方。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在眼前,脑子里只想着要拿到那个玩具,他的脚下就不知不觉地迈开了他来到人间独立行走的第一步。
作为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引入这种“教孩子学走路”的机制,也就是“写作情感的诱导”,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游戏”正是诱导学生学习作文最有意义的“玩具”。
三、 如何进行游戏的设计
作文课上的游戏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科学性。通过游戏,除了能够给予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之外,还要能够给予他们课外的科学知识,锻炼他们各种课内没学到的技能。譬如,一次,我让学生们在教室安静地写作业、做习题时,事先安排隔壁班教室弄出“呯啪”的一声响。当学生都惊愕地抬起头,眼睛里充满疑惑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联系和想象,把原来生活中曾发生过的类似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听、想、说、写一系列语言文字再创造训练,让学生在境中动情,继而大胆想象,用天真、稚嫩的心灵编织出一个个精彩的片断。这样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在想象中构筑出空间并不存在的事物。
2. 要有趣味性。游戏的设计必须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开心投入,这就要求游戏必须具有趣味性。具有趣味的游戏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充满创造力。例如,进行“节奏音乐会”的游戏,就是让学生在教室里学小猫、小狗、小牛和小羊的叫声,然后根据“三拍子”——“嘭嚓嚓”,让各种“小动物”轮流吼叫,叫错了或者节奏不对,就要站起来。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游戏非常吸引学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基础和情绪基础。
3. 要有知识性。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游戏都应该能给学生提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掘。譬如进行“礼貌用语串句”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得轻松扎实,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发展了语言思维,而且还促进良好品质的发展。
4. 要有创造性。创造性,也是游戏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教者设计的游戏应当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帮助他们开发思维,打开思路。譬如进行“智力七巧板拼图”游戏,既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兴趣,又能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自己能拼出哪些事物,继而互相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最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拼智力拼图,寻找出答案。通过这个拼图游戏,使作文课变得趣味横生,增添了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发了学生的大脑,也提高了他们创造的兴趣。
四、 指导写好游戏作文
遵循了以上规则设计的游戏,使学生恢复写作的原始动机,写作动机有了,还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
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时要调动所有的观察大将:脑子、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等,在游戏过程中让大脑这个“观察司令”指挥所有“观察大将”进行观察,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游戏后继续进行诱导。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地捕捉游戏中精彩的内容,乘势诱导,巧妙安排,帮助学生创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讲述发现问题,继而引发思考。这时,再进行作文,其习作创作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是空中楼阁,更不再是闭门造车。
游戏后作文,让学生发现了细节的美丽与生动,从而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让原本被其视为负担的作文变得轻松、愉快。
课间休息时,何老师说:“大家肯定都累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何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两种游戏,一种是“我比划你来猜”,一种是“看图猜成语”。因为看图猜成语没有猜出来的话就会挨一下手板,大家就都纷纷选择了第一种——我比划你来猜。
游戏开始了,我们组的第一位同学先在老师手中抽取了一个词语,再比划给他后面的同学。轮到我时,我转过身子,看见前面的同学先是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接着又在耳朵边比划了一个更大的耳朵,我想了想大声说:“大象!”掌声响了起来,大家都用佩服的眼神望着我,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
轮到第二组玩游戏了,他们也按照我们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比划,可是轮到倒数第二个同学刘清琳时,她按捺不住猜出答案的喜悦,竟然想偷偷地将答案说给最后一位同学何建华,哪知她这一举动纯粹是掩耳盗铃,此时正有十几双眼睛盯着,十几个耳朵听着呢!“作弊,作弊!”大家不约而同闹起来。刘清琳羞红了脸,他们组也因此输了游戏。
游戏规则是:大家分成四组,每组都被分配好任务,第一组写时间;第二组写人物;第三组写地点;第四组写干什么。在每组同学都写完内容后,将哪些写有内容的纸片混在一起,便可以随意抽纸片了。
准备工作完成后,游戏开始了。同学们个个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想抽纸片,为了使活动开展地有序,老师让我们依次按顺序来抽。同学们有的抽到了“早上王钰桐在厕所里自杀”,有的抽到了“晚上姚明在椅子上跳楼”,还有的抽到了“清晨刘翔在UFO里吃KFC“……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令我们个个都是哭笑不得,兴奋不已,感觉有趣、滑稽极了,活动的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老师见我们玩得这么开心,也在一旁乐呵呵地笑着。
1.儿童作文生命化是对新“课标”理念的一种践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每个学生进入社会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它要求作文教学摒弃繁难陈旧,单一封闭,尊重生命,激励创新,提倡说真话,强调抒真情,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希望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习惯和必需,为学生生命的发展奠基。所以,在实施新“课标”实践中,研究作文生命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儿童作文生命化是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反思和突围。作文是人们用来进行日常社会交际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其语言综合水平的体现,这种能力是由多方面的内外因素和多维能力构成的。学生的习作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表现出他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听说读写的能力状况,还能如实地反映出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和行为习惯、理想信念、思想态度、情感意志、人生观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日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然而,学生们的实际写作水平却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作文中充斥着假大空话,缺少真情实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千篇一律,抄袭成风,怕写作文,甚至有很多好学生也不愿写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高耗低能现象,正举步维艰。
3.生命化教学是作文教学内在规律的要求。作文是一种感情的交流,一种对话。这种交流与对话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是真性情、真个性的展现,是生命的发展与建构。“交往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获得某种认识论意义的‘主体间性’,而在于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作文是人的一种个性体现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的生存的需要,从本质上讲,作文是一种生命运动。因此,作文教学要关注生命、关注人生,彰显人文特色。
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的需求与渴望出发,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身心成长相联系,从关照生命的角度进行作文教学,提倡在作文中表现学生的真实体验和独特感受。一言以蔽之,就是提倡在作文中尽情地释放心灵,张扬个性,放飞情思,这样学生的作文必将会绽放异彩、闪烁着生命之光。
二、儿童作文生命化内涵的解读
何谓生命?科学向我们解释了生命的本质,哲学促使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命又是不确定的、复杂的,所以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必须放置于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哲学的视野下,以非线性思维方式加以关照才具有合理性。为此,本文对“生命”内涵的诠释,至少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②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力。③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动的复杂关系中展开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的。一方面,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存在着人向自然的生成与自然向人的生成的双向生成活动;另一方面,人们总是在实践活动中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相互交流,达到彼此理解、协调、合作的目的。人的生命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创造而成的。④人的生命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生成的、流变的。
作文生命化的内涵是什么?
1.自主。所谓自主,就是学生是自己的主宰者,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同时逐步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出于自然的活动。
2.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也就是自然。就像演艺界推崇本色演出一样,作文也应是学生的“本色”表达。这种表达应该是真实的,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当然,这里所说的真实,是广义的真实,既包括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情感的真实;既倡导写(说)现实的真实,也主张写(说)想象的真实。强调真实,是根治假、大、空这一顽疾的良药。
3.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这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4.健康。所谓健康,就是指作文中自然流露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思想。
如果说自主是生命化写作的动力,真实是对写作的内容的要求,创新讲究的是多样性,那么,健康就是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只有这样,作文才会远离轻浅甜腻,抛弃虚浮和华丽,才会有种富有生命力的美。
作文生命化就是指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出发,依据新“课标”精神,反思并改进作文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写作需求,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解放其思维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生命得以充分发展,写作风格得以充分体现。张文质曾经说过:“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同样,作为生命化教育一部分的生命化作文,也是极具个性化的,但是,与个性化作文相比,生命化作文更强调追求健康和自主。
三、生命化作文教学实施
1.引导积累——为作文生命化提供不竭的源泉。学生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积累不够。水,满才会自溢。人,感受深刻,情感充盈,才可能自然流淌。但在流淌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储备,宣泄就不会流畅。所以,应让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折”。“存折”里存什么呢?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技巧,还要有情感和生活素材。在积累“生活”“情感”“语言”“技巧”的过程中,同样也是在自然而然地积累“思想”。泪泪涌动的思想潜流,是作文生命化的营养液。
积累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间接的,主要来自书本,来自于大量阅读,尤其是对经典的汲取。另一种积累是直接的,主要是来自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体验是一种以情感逻辑为基础的充满想象和联想的认知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特别引导学生积累三种体验:
(1)走向理性的成长体验。初涉人世的学生往往能从生活中获得新鲜的、丰富的体验,在成年人眼中看来也许是十分平常的小事,却能引起他们心灵的震颤,而且这种种体验会帮助他们形成某种认识,从而使他们从单纯走向成熟,从感性走向理性。把这种体验写入作文,不仅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相吻合,还有利于他们理性思维的发展。
(2)表现独特的生命体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传媒十分发达的时代,人们很容易丧失自我,拿起笔来要写点什么,好像什么话都有人讲过了,甚至语言都是现成的,只要照抄即可。但忠实于自己的体验才是写作的本质。学生习作中多有虚假不实、人云亦云,照抄照搬的弊病,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个体的内心体验未被唤起和激发,写作时也就只能用自己的嗓子唱别人的歌。每个人通过眼睛看到的东西也许大同小异,但内心的感觉却各不相同,调动起来的回忆、想象、经验和思想更是千差万别,而那些与众不同的体验才是最宝贵的写作资源,若以此作为写作内容,就能克服作文千人一面、内容雷同的毛病。
(3)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生活得最有意义的,并非一定是年岁最大、阅历最广的人,而是对平淡和平凡的生活最有体验和感受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审美,从对生活的审美中获得丰富而愉悦的体验,唯有如此,生命中才有人文的积淀,才有快乐和创作。
是否敏于体验、善于体验决定了能否从生活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有些学生总以为自己的生活单调、贫乏才难以写出佳作,其实这是由于忽视体验而产生的一种误解。事实上,曹雪芹的见闻未必比当时其他许多权贵子弟更丰富,蒲松龄的经历未必比当时其他一般读书人更曲折,社会生活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同样的客观存在。
如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的习惯呢?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观察周期,也就是通过对同一事物、现象、环境进行一个周期的观察,学生以此为内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连作几篇文章,形成一个系列。这样观察的目的性就很强,学生就会有意识地留心周围的事物,结合自己细细的体验,创作出内容新颖、有生命的文章来。
2.激发内需——为学生生命化写作创造动力。写作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将写作视为生活中表白内心、与人沟通的需要,是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能力,是人的言语上的自我完善、自我表现的需求,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这种教育需要将学生的情感意愿放在首位,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写作的目标要求形成一种天然的联系,用最佳的教学方式去点燃他们思维火花,诱发他们创作的灵感,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极为自由的发展,写出富有境界的佳作。
(1)激发内需,从作文命题入手。具有现代意识的作文命题起码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命题,无异于强迫学生无病呻吟,必然导致文章内容的空泛,语言的做作,情感的虚假;这样的文章,哪里还有什么生命,什么创新可言?二是开放性。首先是写作内容的开放,材料摆出来,话题提出来,命题者不去暗示,更不去指令学生该说些什么,任他们放胆写好了。如此文章才可能展示出独特的生命,闪射出独特的思想光芒。其次是形式的开放,即文章体裁样式的自由选择。三是启发性。作文命题是一种艺术,能通过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则短短的材料,就能引起写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和思索。这种联想、想象和思索来得越广阔、越快,便越好。
(2)激发内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有一个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同样一个题目,江南小镇的学生与大漠孤城的孩子可以写得如出一辙,甚至九十年代的学生与五六十年代的学生写的文章竟然也有许多雷同之处,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悲哀。本来,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澄明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然而,在他们的笔下,天空不是晴空万里、瓦蓝瓦蓝,就是乌云翻滚、大雨瓢泼;他们的表弟表妹,都长着一双又大又黑、会说话的眼睛;他们的好老师都是未老先衰,两鬓斑白,夜晚十二点,老师的窗前还映出批改作业的身影;他们一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就想起了烈士的鲜血……出现这种现象,作文教学背离儿童的生活、背离儿童的情感是主要原因。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儿童有着自己独有的哲学和看待生活的视角。在作文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从生活出发,更要从自己班的学生生活出发。因此,教师必须了解你的学生,“蹲”下身来,站在他们的视野里,同他们一起感受这个世界,感受成长。
3.多元评价——为作文生命化提
供助推力。所谓多元评价是指在尊重差异、鼓励创新的前提下,在一个生动真实的空间,及时充分地评价学生作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启发,受到鼓舞。
生命化评价的方式很多,如鼓励性评价。这种评价以鼓励为主,评价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作文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发现搜集学生作文里的好思想和好行为,用得好的语句及独到的见解,并在班上富有表情地朗读。哪怕在学生三言两语甚至文理不通的作文里,只要有可取之处,也要加以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爱写作文,不会“谈文色变”。
再如合作性评价,这种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他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显然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鉴于此,合作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改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局面。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走出竞争的怪圈,实现作文教学的生命化、科学化。
十全十美的东西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对待学生的作文应有一种对待维纳斯塑像般的宽容,不能因为她的断臂而否认这一形象的“完美”。尊重学生的劳动,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实际上也是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如果明白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也就必须珍视放在教师案头的学生作文。
那么,该如何给学生作文写评语呢?我们应时刻记住,这是学生写的作文,而不是书上的经典范文,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幼稚的具有生命的儿童,而不是行家里手。这样才能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始终地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上,不遗余力地鼓励其写作热情,使学生的生命得以发挥和张扬。
为达到上述要求,作文评语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情感性。教育不应总是批评和挑毛病,赏识产生动力,动力产生不懈的努力,不懈的努力产生能力的提高。作文本无定法,成功的重要一条在于尊重学生意愿,爱护学生情感,让学生喜欢在此放飞思绪,自由翱翔。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与评价,你必须对对方保持“总体观”的关系,即在对方看来,你是为他好,为他着想,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就缩小了,写作文评语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效应。事实上,我们也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每个人窥察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波动。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在字里行间寄予厚望,在一言一语中传递爱心;在语言形式上要尽量多用委婉、商量、探讨的口吻,少用指令、断语,杜绝挖苦、嘲讽。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有一次,教师给一位有写作吃力、常交不出作文的学生写过这样一条评语:“看到你的作文,老师感到非常开心,因为你在努力!如果你能在写完后读一读,把句子改得更通顺,老师会更为你感到自豪的!”这位学生感动不已,很快将文章修改好又交了上来。由此,我觉得我们的评语应该像轻轻吹拂的春风去温暖学生的心。
(2)鉴赏性。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尝成功的喜悦。鉴于此,教师要尽量发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小至字词句,大至节段篇,并用毛笔写下大红的批语,如“这个比喻新颖、别致,看得出你费了一番心思。”“用此一字,以一目尽传精神”等。
(3)文学性。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义,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文学的熏陶、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感受,令学生长久铭记不忘,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师也是一个文章高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之,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评语却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
(4)幽默性。、鼓励性评语并不是说要对学生作文中明显的或暗藏的毛病视而不见,闭着眼尽说内容空泛的套话或不着边际的褒言。像那些确为败笔辞不达意之处,教师无疑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评论其不能达意的原因,明示其改正方法。但批评时措辞宜于幽默含情,不可冰冷生硬。为此,不妨让我们本着“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原则,从激发学生信心,调动写作热情做起。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积累、激发内需、多元评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作文兴趣、发展其生命。这种生命化的作文教学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培养真人目标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生命化作文教学,正是从这一根本目标出发,着力于优化作文生态,创设宽松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主动体验、感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乐于创造性进行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自己的人生“史记”。
【儿童游戏作文】推荐阅读:
3岁儿童游戏与心理10-30
自闭症儿童游戏课11-08
儿童学拼音游戏有哪些10-04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儿童危害的研究报告06-01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幼儿游戏活动策划11-25
趣味拼句游戏-玩游戏作文600字10-11
精彩的击鼓传花游戏-玩游戏作文650字10-19
拼图游戏作文06-16
留守儿童作文11-18
安德的游戏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