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学有感1000字(精选15篇)
谭庙小学 李二朵
在空闲时候读了《守望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
《守望教育》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所著的教育随笔。书中不少篇章,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刘教授所说的,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治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一认识,应该说也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
音乐学科的后进生,一般先天资质较差或对音乐不感兴趣,且行为习惯差。在我今年教学的五个班里面,每班或多或少都会有音乐学习的后进生。我总是仔细观察他们,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多方面鼓励,对他们,我常挂嘴边的话就是:“孩子们不管是唱歌还是学乐器,老师只要你自己跟自己比。不管别人唱多好,乐器学多好,只要你一节课下来,有所进步,那么这节音乐课你就是成功者”。
辅导他们常常要用到爱心,耐心,恒心。还要学会容忍并克服他们太多的反复。四年级有个男同学,对音乐反应迟钝,学习兴趣不高,不愿开口唱,怕大家笑话他。看到这种情况,在下课时,我常常把他叫到身边与之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并用琴带着他一句一句地唱。慢慢地他能跟着琴唱出几句歌词。接着在课上,我抓住时机,请一名能力强的同学与之合唱,让全体同学欣赏,听完后大家掌声鼓励。这使得他非常高兴,自豪和激动,逐渐他有了自信心,主动要求演唱并受到全体同学的支持。就这样在每节课上我都给他们演唱的机会,并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学生渐渐有了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读到第五辑“教化的困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正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看到了,刘教授想要阐明的道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
书中提到的,以美德教育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侵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期间流了不少的泪, 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吸引我的, 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 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 师生之情, 朋友之谊, 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情感力量, 深深感染着我。
爱是最为真诚的。虽然, 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 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 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 每天在我们身边, 因为它无影无形, 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 它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 我们往往会忽略周围的, 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爱, 加以体会, 你则会感觉到:人生,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 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 这些瞬间也许只会成为我们心中无足轻重的片段, 被时间剪掉, 那些瞬间犹如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 但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 尽管幸福那么短暂。
爱比珍珠更宝贵, 比糖果更甜蜜, 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 是一种令人快乐, 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 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 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 给罪人新生;它是慈爱的母亲, 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 又是一种牺牲。这就是人间最珍贵的爱。就如亲子之爱, 如此平凡, 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
有时候,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常常会怨天尤人, 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 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 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其实,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 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 一定会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 居然有那么多人爱我、帮助我的人, 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 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是不是?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不是吗?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甚至“消失”, 但这一切, 都是值得珍惜的。
对世界而言, 善良、正义, 勇敢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 也正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善良编织爱, 正义升华爱, 勇敢创造爱。只有爱才能使世界美丽, 只有爱才能改变人性, 只有爱才能维持生命。在洒满爱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而我们需要这样的世界, 用我们的双手创造这样的世界, 让贫苦的人们拥有幸福, 让流浪的小孩拥有幸福, 让孤单的老人拥有幸福, 让世界不再有黑暗, 不再有饥饿, 不再有欺凌, 不再有孤单, 不再有压迫, 只有爱。我们可以做到, 让心回到最初, “人之初, 性本善”回到最初的善良之际, 并维持, 那么世界便不再有邪恶。
原点是最初的美好, 善良能够创造爱。爱是最美丽的东西, 我们需要它。我相信, 善良无处不在, 我相信, 爱无处不在。爱是什么?我解答不出来, 但我知道, 就连时间也无法带走它, 它是一个永远都在脉动的生命, 它让我们感受美好, 谁都离不开它。
关键词:书籍 历史 现代 融合
一、书籍的演化史
自人类第一本图书著作《管子》诞生至今,人生有图书的历史就被追溯到春秋初期,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图书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论语·宪问》对管子的功绩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管子·戒》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书本产生的第一要务是将所知道的事情,陈述成牍,其中更多的是记录圣贤的言论,以便彰显其思想的宏大和警戒后人。其后,便有了孔子的《左氏春秋》,及弟子们整理成著的《论语》。由此,后人可由书牍中感悟圣贤的教诲,体悟前人的阅历。
那时候,书籍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狭窄,文字生涩,显现了智慧的高深,却缺乏了这一经验累积品的平易近人。书籍发展到现代,历经数度改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此期间,书籍,这一人类的精神食粮进行了细致的分门别类,迈入了专业化的进程中。
二、专业化书籍的应用和发展
术业有专攻。人类科学发展至今,要求一切工作,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精细化分工的要求。由此,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更加细腻的职业化的倾向。上层的高科技研发人员,中层次的管理协调人员,基础层次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分工的细化,就必然要求图书也达到同步的水平。由此,科学专刊著作,管理体系方法,社会科学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相应内容。对此,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多读可医愚”。只是读书也须如药,对症才好。比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书平平常常的”。读书,正像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教育书籍的专业性
从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现代教育著作越来越专业化,在注重学校的社会化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健康。而这一切的著作,一切的教育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职业化的教育施加者——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面临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侧重点的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专业的提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身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无止境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承接的东西太多了。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如尘埃的名师大儒给出后人无穷的启示和教导。这些包含了社会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思想结晶转化成了不断变迁的教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体的心中,使“学生”一词,不再只是知识的“受体”,还让他们变成了强大的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身为这所有前人经验的传播者的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能够“斗转星移”的知识的转化、发酵、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发展的必然是身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素养,即教育教学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此付诸于实践。于我个人而言,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先后涉猎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颗灵魂献孩子》、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教学名著,对专业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和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美国著名作家、活动家、教师帕克·帕尔默说:“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启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人类知识在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被进行着重新的融合和发展,以至于在经验本身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内心思想和理论方向直接决定孩子的思想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代进行有效地融合、再创造,进行有效的权衡,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书籍起到记录、融合、生发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书又是媒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书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对于后来者而言,我们听“百家之言”,生本我思想。最后,引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过去的十年里,各种教育名著给我启示,催我上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将乘教育东风,以书籍为基石,成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说基础.
[2]陶行知教育名篇.
一、他深受哲学家的影响
这教育类的书籍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哲学家的名字,可是要在一本书中发现这么多哲学家的名字,还是不太容易的:海德格尔、柏林、德里达、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色诺芬尼、马丁·布伯、列文、张岱年……
提到张岱年的时候,李老师是这样写的:
不止一个哲学家有张岱年先生的习惯,每日傍晚,日落黄昏之际,端坐在书房里,静默中反观自身,倾听自我生命中最真实、最细微的脉动。
重点在前面,“不止一个哲学家有张岱年先生的习惯”。给李老师影响的哲学家有很多个,我猜海德格尔给他的影响应该算是很大的。他在《技术时代的倾听之路》中说:“或许是受到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影响,我过去一直怀有对‘技术’的嘲弄、批评甚至恐惧。海德格尔有关技术时代、图像时代之于人性戕害的警语已经沉淀于我的内心深处。”以至于他很长时间都断然拒绝新技术。
当然,他受哲学家的影响肯定不止于此。从概念、到警句、到故事,哲学家充溢了整本书。
二、他深谙大教育家之道
在这本书中李老师用专章讲述了“名师的倾听之道”,分别是:孔子、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从人物的选择上看,涉及到古今中外。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他最喜欢苏霍姆林斯基。写了三篇文章《苏霍姆林斯基的眼神》《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音乐与倾听》。这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向所有老师提出的建议,要做一个善听者,培养用心灵倾听和感觉学生的能力;倾听与观察是相联系的,要通过训练来提升孩子的倾听能力;重视对大自然的音乐、旋律和乐音之美的倾听还能培养人的德育和智育。
在这些文章中,李老师所举的例子和大段的引用都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名师”的理论和故事都相当熟悉。
三、他是一个爱生活的人
生活中的李老师一定不是一个无趣的人。他看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提到的作家和书籍有很多,色诺芬尼、渡边淳一、列文等等;《里尔克:一个诗人》《钝感力》《童年的消逝》《巨流河》《梅子青时》《狼图腾》等等;他爱看电影,说到赵文瑄在《辛亥革命》中塑造的孙中山形象眼神温暖而坚定;我甚至还猜测他喜欢足球,因为他居然知道葡萄牙足球教练穆里尼奥很喜欢通过记录的方式反思……
当然,从他叙述的字里行间还能发现他常常反思,时时进步。试想想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不生动、不鲜活呢?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附录中列举的书目,涉及面广、时间线长。看起来就知道,为写这本书他真是下足了功夫。
不知道上面的总结大家会不会赞同,呵呵。我想无论是谁,只要有这样的积淀和功夫都能写出好文章吧!
作者|曼霏
公众号:冯栎钧是老师
胭脂红
《时生》是我2018年读完的第二本书。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是看了《嫌疑人X》的电影。我这个年纪的人,那么晚才接触东野圭吾先生确实算是比较晚了,在寻找了豆瓣TOP250书单之后,时生就这样跟我不期而遇。
《时生》讲了一个很简单很温暖的故事,23岁的宫本拓实,遇到了从未来穿越而来的17岁的宫本时生。对,没错,时生是拓实的儿子。23岁的宫本拓实是什么样子的呢?因为偶然间得知了自己是养子,便赌气离家出走连大学都没念,年轻人的狂躁,自以为是,不求上进,眼高手低都在宫本拓实先生是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连一个面试的机会也把握不好,他全身充满了丧气。这个时候,来自未来的他的17岁的儿子借助别人的躯体,来到了他的身边,并且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他命运的事。
拓实因为嫌弃生身母亲只肯生不肯养而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他一直活在自己给自己搭建的一个阴影里,他觉得“被生下来有什么好不好的”,用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讲也行这很“佛系”,但是很丧气。但是时生不一样,他来自未来,虽然身患绝症,但是他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自己的爸妈,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就是这样一个灵魂,跨越几十年的时空,来到了拓实的身边,通过一系列发生的故事,让彼时还是23岁的拓实,慢慢改变,变得开始感恩自己被生下来,只要还活着,未来就是美好的。
23岁宫本拓实的女朋友千鹤,虽然家境不好,虽然要去酒吧卖酒,但是她依然想跟宫本拓实先生过好一生,尽管后来拓实让她失望了,但是她这种敢爱敢做的精神还是让人很震撼。
竹美子说“父母给了我一把牌,即使我的牌没有多好,这手牌,并不烂。”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或者说我们的出身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决定了,那么拿到了一副或好或坏的牌,怎么打好,全靠自己。我想东野圭吾通过竹美想表达给我们的就是,我们这一生,过成什么样,全靠我们自己。
拓实的妻子丽子,同样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身患家族性遗传病格雷戈里,这种病几乎传男不传女,但是女性是携带者,因为病因携带在X染色体上。罹患这种不幸,但是丽子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结婚生子。在得知怀孕的时候,拓实夫妇也经过一番纠结,但是他们还是选择生下这个生命,并且为此承担一切可能承担的后果。于是时生就这样诞生了。
前阵子,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冲天》,台湾人的作品。它讲述了一群被人遗忘的英雄,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空军。
提起抗日战争,很少有人会想起中国在那时有一支空军。就算知道,也只会认为那是一支很差劲的军队。但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么一群人,抛弃了自己的理想,驾驶着一群老式的飞机,在中国上空与日本人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并将热血洒在祖国的河山之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日本人诉说着一句话:我们绝不投降!
1938年4月29日,这一天是日本天皇的生日,又叫“天长节”。作为献给天皇的礼物,日军集结46架轰炸机轰炸国民政府临时首都武汉。一时间,空袭铃声大作。中国空军立刻起飞迎敌,与日本空军展开了战斗。这一天,22岁的年轻飞行员陈怀民也起飞了,他冲上天空之后,一举击落两架敌机,却招致日本人的围攻,他的霍克3战斗机后跟着五架96式战斗机,此时,陈怀民已多处受伤。但他仍没跳伞。他将方向舵往左狠狠一打,瞄准目标,义无反顾地撞向了佐世保航空队高桥宪一的座机,两人在空中同归于尽。这就是中国空军的信念,如此伟大。
1937年8月18日,中央航校第六期毕业生阎海文奉命轰炸日军阵地时不幸被日军高射炮击中,他跳伞了,却被大风吹至日军阵地,遭数十日军围攻并劝降。但他并没有屈服,用随身手枪反击,高声呼喊:“中国无被俘空军!”最后,他留下仅剩的一颗子弹,饮弹自杀。日本官兵被震撼了,一个个脱帽致敬,并为他竖了一块墓碑,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后来,日军将阎海文的遗物展览在日本国内,竟引来数千人围观。当时一位日本记者甚至感叹道:“中国已非往昔之中国!”日本人都对中国英雄致敬,可见英雄之伟大。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几天后,同样是中央航校第六期毕业生的飞行员柳哲生,在一次轰炸日军战舰的任务中,座机被高射炮击伤。然而,他并没有跳伞,而是加足马力向日军战舰冲去,与敌舰同归于尽。
看了这些事例,我总会想:这些年轻人都是毕业于高等学府并且出身于名门望族,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抛弃大好前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
《冲天》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曾经有那么一群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斗中成长,别无选择——”对了,这就是报国的决心,所以他们才义无反顾。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在战斗中存活率不到30%。但他们毫无畏惧,仍然驾驶战斗机直冲云霄。“航空救国”这几个字是他们的信念。虽然面临着质量和数量上都占优势的日本空军,但他们仍义无反顾冲上蓝天。这是他们受到我们所有人敬佩的原因。虽然这些飞行员大都已经永远长眠在蓝天上了,但是他们的身影永远被定格在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那是他们最美丽的身影。望着他们冲上云霄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有这么一大群人(指英国国民),要感谢一小群人为他们做出的贡献(指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丘吉尔原意是赞美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他们勇敢地击败了德国侵略者。但是,我认为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空军更合适。
首先,要明白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就不得不先搞清楚活动的意义。所以杜威开篇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一个活动所具有的意义是否无止境,一切取决于我们看得见多少与活动相关的联系,并且在现实联系方面想象力的范围是无止境的。”[1]为了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杜威进一步通过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揭示出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因而他有了这样的表述:“当知识信息进入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个因素,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时,无论这种知识是作为手段还是拓宽目标和内容,都会有启发作用。直接的洞见与被告知的知识就会融汇贯通起来。”[2]杜威这样确切的话语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生物课,那时肥胖的生物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搬来了一个成人实体大小的人体骨骼模型,并把它放在教室最前面,并配有相应的图解说明,虽然这与上课和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这却引起了我们不少的兴趣,每当下课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都会驻足观察,大家都感到这十分有趣。以至于当多年以后,初中生物课本上那些需要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名词几乎全都忘记了,而我仍然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的一些骨骼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从杜威的这一点上看,这着实切重了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就应对考试,多死记硬背,唯理论而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严重脱节。
由此,杜威便得出了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义:“随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之物,它获得了永恒的实质。”[3]对于杜威的这一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在他的著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表述的一段话:“存在这一形态在时间上就是各个形态的先后继起,在空间上就是互为规定至于无穷的空间部分。“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4]这是多么天才而又直切本质的表述啊。个体经验正是在连续的活动的选后“继起”中实现了永恒的实质。在时间段上,经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杜威与叔本华所表述的概念不同,但就这一点上来说,却道出了多么的异趣同工的妙处,同时也进一步地关注到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对这种动态的经验的重大意义的发掘总是误入歧图,这也正如印度上古的智者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5]
二.以经验为中介,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在阐明经验与历史、经验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再次厘清历史与地理的互补关系。杜威的表述是这样的:“除非‘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方向’这个观念只是一个荒谬可笑的借口,否则,作为课程的历史和地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必须在发展真正的社会性和理智性的经验中发挥普遍作用。”[6]而结合现实来看,我综合大多数当下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后得出事实却是:地理和历史应该作为现成的两门独立学科来教授。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即学生所学习的大量内容都是与日常经验无关的东西。这样一来,日常经验也不会通过获得各方面的联系来扩充它的意义,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也没有真实感,因为它与目前的活动没有关系。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的现象是非常常普遍的。就好比历史的意义好比就是记录在书本上的某个时间点,和某句史学家的结论性的定性,然后学生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原文照背下来再复写在试卷上。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国的智者也说要“以史为鉴”,但这绝不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活动可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并使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这些联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前后联系、背景和观点,来丰富和解放比较直接的个人生活接触面。虽然地理多强调物质方面,历史多强调社会方面,但这都只是对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共处生活的强调而已。
三.经验与地理(空间)的联系
“在自然界的事实与社会事件及其后果相关联的方面,地理具有教育性影响。地理的经典定义就是,地理即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纪事。”[7]杜威认为,这个定义表达出了教育现实。杜威坚信,地理原本是一个可以唤起人的想象力的主题,甚至可以唤起浪漫主义的想象,地理分享着所有奇迹和荣誉,它们与人类的冒险、旅行和探险紧密相关。但要把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与人类的重要联系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看风水”这一传统。大到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动工,或是房地产新楼盘的开发,小到一栋民房的修建,都或多或少会请人来“看风水”。这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却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地质结构,房屋建筑的方向方位,采光性等。从这方面来说,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确实表达出了与人类的重大联系。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不仅是为了应试的需要,把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在试卷上复述出来,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正如卡西尔所说的,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内化的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死的东西。所以杜威便明确的表达出:“追寻他们的前进路径就是扩充心智,这种扩充心智的方法不是通过把额外的知识塞进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重塑。”[8]
四.经验与历史(时间)的联系
在这段的开头,我不得不引用杜威的话来表达,因为杜威完全表达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看法。杜威说:“扼杀历史的生命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模式及相关事实割裂开来。”[9]有人说,过去的事件已经过去,不再与我们相干。但谁都知道的事实却是,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关键。历史应对的是过去,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的一种存在,而这个过去的时间里的存在却成了现在的由来。也正如列宁所说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然杜威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去沉浸在一些过去的事件不能自拔,而是强调过去的历史事件不能与活生生的现在隔离,否则将失去其意义。杜威同时强调了,在生活经验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了解智力在经验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历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历史会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进步。这也形象的解释了当人们回望过去,反省历史中的错误时,人们也开始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比中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而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正是有此用意,铭记过去,反省历史悲剧,而其结果是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共同维护人类和平才是最终的意义。
五.总结
“任何经验,不管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起眼,通过拓展其被察觉到的各种联系的范围,都能估计出他的无限的丰富的意义。”[10]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各种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外延伸,与自然和人两方面都有关联。而地理和历史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上,去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趣的路径,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历史和地理所讲述的广阔的世界意义中去。
参考文献
[1][2][3][6][7][8][9][10]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10-216
一、反思让教育更精彩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永远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人,而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过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李希贵老师不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吗?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的,“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幼儿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语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地为李老师的观点大声喝彩。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没有挖掘幼儿的潜力,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共同成长。
在一次“分享玩具”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高兴地演唱歌曲,突然张彤小朋友说:“老师你扮演妈妈,我们扮演小朋友来唱歌曲吧!”我认为他的主意非常好,就和孩子们商量如何扮演得更有情趣,大家一致认为再有小朋友扮演“玩具”就好了,可是谁也不想演“玩具”,因为玩具不会动,又没有情节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大家只好拿出玩具汽车、布娃娃等协作表演。虽然表演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情节单一,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只好草草收场。活动后,我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回忆教学细节时突然我想起了一个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那里有一个场景就是晚上所有的玩具都“活”了,它们在欢迎新来的玩具“机器人”,这些玩具会说话,会跳舞,非常热闹,突然天亮了,它们立刻回到玩具柜里,又一动不动了。我想这个情节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今天孩子不愿扮演玩具的问题吗。第二天,我又组织孩子表演“分享玩具”这首歌了,我把《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段放给幼儿欣赏,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妈妈把玩具带回家的晚上,佳佳的家里也开了一场欢迎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迎的吗?”一说到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他们一会像机器人一样走路,一会像小熊一样敲鼓,热闹极了。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幼儿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二、尊重让每个人感觉更重要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与实践。他心系广大教师,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师,认真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为两地分居的教师联系工作调动,为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教师病了,他到病床前慰问。节日到了,所有职工家属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贺卡。李希贵先生尽可能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潜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们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耐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我刚开始接任园长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老师们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种种境况常常使她们自己也觉得无奈和困惑。最最让她们伤心的是:没人看得起。经调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硬件设施不合标准、教师配备少等诸多原因造成老师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买来了许多水果、瓜子,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先让老师说说当幼儿教师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有哪些比小学老师优越的地方?老师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那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有时会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有的说:“小学老师有考试压力,作业很多,担子重,在校时间长”……这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消除了自卑,从而开阔了求索的视野,她们懂得了“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喜悦着孩子的喜悦,梦想着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这样教师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读书,让之成为生命的存在方式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的呼吸。
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就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让自己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孜孜不倦探索的人。与书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舞,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舞,使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四、无痕教育,让之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
李希贵教师有句名言:“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正是因为有了真爱与宽容,才有了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关照。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哲理。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经常在进行着这种失败的教育呢?面对孩子的过错,忍不住训斥、指责。有的虽方式委婉,但多数仍是直面孩子的错误。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在突出幼儿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无痕迹指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活动中,指导者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导,教育无痕应是教育者力求达到的最高意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也许我的生命中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应该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着满腔的赤诚对待我的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
——读《围城》有感
10日 张雨萌
说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不得不提起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不管是婚姻还是事业,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没有人能逃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围城》全都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对于我自己,这本书的文笔可以称的上市漂亮,但它并不容易被读懂。往往读完了一页,却不知所云,只能重新来过。正是因为这样,读完了整本书才特别有成就感——当你把所有微不足道的细节串联在一起后,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出现在你眼前了。
主人公方鸿渐被有些批评家称为“围城人”。他是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的人。即便这样,他却是真实的。凡有真实感的人,就都有缺点、就都是可笑的、猥琐的、虚荣的、卑鄙的。有人说,方鸿渐这个角色就是作者在书中的化身,但无论如何,方鸿渐的确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第一圈围城,就是他渴望做一个大人物的理想,也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还找了一个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儿的借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根据他的逻辑,不管说的是真话假话,都要摸着良心说。这样的谎话被他给说的不伦不类的,两头都靠不着岸。
围绕方鸿渐的另一圈围城,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十分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这当真是对苏文纨的话的最好的解释。
我敢说,像方鸿渐的不学无术,董斜川的附庸风雅,曹元朗的庸俗无聊,褚慎明的欺世盗名,孙柔嘉的胸府心计,鲍小姐的轻浮肤浅,李梅亭的厚颜无耻,高松年的老谋心,这一类人,无一不是现实中一些人的缩影;至于“文化沙龙”的无聊,三闾路上的奇闻逸事,学校里的人情世故,上海滩上的稻梁谋,大家庭内的口舌是非,无不这样真实,又这般深刻。
四年级1班张煜曦妈妈 马兴莲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曾经说:“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与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塑造人生。”的确是呀!自从培新小学开展“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以来,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让孩子受益匪浅,我们家长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起来。
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也读了杨芮茹和于振宇主编的《学会感恩》一书。这本书共分为11个章节,分别从感恩亲情、师恩难忘、感恩失败、感恩挫折等章节来写的。《学会感恩》这本书告诉大家:“胸怀感恩的心才会懂得爱自己、爱别人,也才能长久地感受来自他人的爱,享受快乐,享受幸福的人生。”这本书里的故事和道理唤醒我沉睡的心灵。在教育我儿子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些希望,多了一份美好期盼。如同作者一样,希望孩子在当今幸福美好、条件优越的环境里,不要只知道索取,更要懂得感恩回报,希望感恩的种子在他心里播种、生根、发芽……
当下社会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更需要铭记一些经典的伦理规则和礼仪道德,尤其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正能量,特别是接受感恩教育。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崇尚感恩的国度,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词句,从这些诗句中让人感受到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是拥有一粒正能量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尊重和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我也经常给我儿子讲:“世上最无私、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就是父母的爱,但那并不是父母欠你的,也不是应该为你做什么,之所以做是因为我们爱你。”我给孩子讲,就是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是恩赐,要他懂得感恩。有一次我问我儿子:“你现在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觉的要感恩于谁?”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老师,否则我还是文盲呢!”此刻我心头一震,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有了感恩的种子,甚至已经发芽了。其实孩子应该知道师恩难忘。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他们人生的启蒙者,赋予他们生命的意义,老师也是他们最可亲、可敬的人,因为老师把世上最绚烂的阳光照耀给他们。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所谓哲理性,是指作者开篇便站在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视野中,指出全球教育同行所遇到的同样困境:“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路,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不能继续运行,也无以推进教育的发展。现在需要的是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新方法。”就此全书从头至尾集中讨论了一种新的教育哲学——人本主义的教育信念与追求。教育变革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这场教育变革将以人本主义的教育哲学信念为理论基础。作者在教育变革的哲学理论大旗上鲜明地写下了“人性、人权和人本”的光辉思想。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这种变革是否符合人性的需要,是否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必然。作者对教育哲学理论的阐述,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是尊重,是捍卫。
所谓全面性,是指在建立教育哲学的基础上,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设计和规划出了以这种哲学为指导的教育内容和模式,并为这种变革找到了新的基石,而且给出了变革后的教育框架。他指出,以人为本,即把学生看做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如此,基础教育必然会从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力图使教育从成人为学生设定的生活回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体系回到认知起点的问题解决,从过去和未来回到现在。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和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从人的成长意义上看,问题及问题解决构成了人的成长的基本元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态度,感受到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成长,这就是变革后的教育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教育框架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天然地融为一体,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必然,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自在其中,教材、教师、校园、家庭、社区、网络、实验等教育资源浑然一体。在这样的教育框架下,人生所需要的责任感、义务感、理解、感恩、公正等基本的价值观得到不断的体验和强化。这种学习首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并与知识建立了情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认识到知识的功能,从而像热爱自己的财富一样热爱知识,追求知识,领悟知识。总之,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认识问题的素养和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培养社会人的任务。
所谓实践性, 有三个方面。其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大面积推行数年,无论从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是以问题立意,以问题起始制定和编排的。虽然问题都是以所涉及的知识而提出和构建的,仍然没有跳出“以知识为起点的教育”,但全社会已意识到“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的重要性,这给作者提出的新的教育模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其二,从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大的省区和学校来看,无论江苏洋思的经验、山东杜郎口的模式、南京东庐中学的课堂改革、北京人大附中的项目学习,还是浙江、天津、河南、四川、山西等一大批学校所进行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改革,相当多的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寻求以“学案”为载体,在“学案”中都以呈现问题为开始,已有“知识问题”向“需求问题”升华,并且有部分学校、部分学科已设计出了解决问题的程序和要求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的方案,人们已试图将程序概念取代课程概念。其三,也是最可宝贵的,即作者从教育的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了明确的教育原则,并且大篇幅、多角度地给出了精彩的案例与科学的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知识传授为起点的教育会逐步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
连续一周拜读完前辈的《协和医事》感慨颇多,特别是协和的教育模式让我对医学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书 育人
协和的教育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讲,教书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辩证、对立、统一、整体、开放的思维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结合未来的实践培养以提升学生在医学领域的悟性,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新思想,能够独当一面,可以完成项目攻关的优秀人才,而非具有医务劳动能力的普通医务劳动者。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反思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力,这是典型的形式教育,是对教育浮躁、急功近利的表现。对人才的培养要用发展的思路去培养,重点是在为学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发展的、能够自我成长的路线。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了什么样的发展高度和悟性,什么样的悟性又决定了什么样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创新是分不开的,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再看协和的育人,协和在育人方面,提倡有序的竞争,建立和谐的竞合关系,而这种关系也符合物竞天择的社会规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快了医学发展的进步。在竞争中国共产党同发展进步、实现优胜劣汰,在合作中谋求更好的共存方式。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是严格的定义了医德的标准,为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订立的行医规则。严格的师生制度确立了老师如同父亲一样对学生进行负责,而学生则需向孩子一样听从老师的教诲。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进了高校要做“四有新人”,有旷过课、有挂过科、有恋过爱、有上过通宵,可以说这些学生是存在着严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错误。不但建立不起正确的竞合关系,反而是将邪的、错误的、不可做的事情建立起了竞合关系。
再看老师,多数老师是只教书不育人,老师上课来了,下课走了,路上学生碰见了老师不理不问,老师碰见了学生不要说叫不上名字,是自己的学生,十个有八个认不出来。在过去,老师和学生是第十族的关系,明朝大儒方孝孺便被灭了十族,因为学生是老师思想和知识的传承者,我们不是有句俗语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都说明了老师和学生本应该的社会关系。而今这种关系变成了赤裸的金钱交易,考试不过关给老师打打秋风,送点礼物,不过关也让过关。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代腐化一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差。
榆林中支 马木青
《悟空传》是今何在发表的长篇小说,共二十章。该书讲述了悲情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西游记》中的某些情节。《悟空传》在情节上颠覆了《西游记》,但在精神上,完美地诠释了《西游记》。《悟空传》中,孙悟空追求自我,唐僧追求真理,八戒追求真爱,沙僧追求解脱,他们一路结伴西行,得到了他们追求的东西,而不是一纸经书。对于师徒四人来说,他们追求的东西才是真经。
孙悟空是《悟空传》中描写最多的人物形象,书中将孙悟空分解为两个形象,一个是迷茫的、只为赚取功德分而取经的孙悟空,另一个是个性张扬、备受妖怪推崇的齐天大圣。唐僧是一个非典型信徒,不烧香却拆庙,对佛教充满怀疑。他发现“信仰”不足以拯救自我,但又没有其他东西依赖,整个人充满了矛盾。
在《悟空传》中,所有神佛都是反面人物,代表了各种权威,他们不允许人类有其他想法,只能按照他们设定好的道路走向“信仰”,这条路以外的爱情、梦想都是需要打压的异端。
我曾经以为《悟空传》的主题是反抗,作者借助师徒四人的质询,表达了对权威力量的反抗,而降妖只是反抗的形式。西行之路是一场悲剧,神仙们一边安排师徒四人去西天,一边安排下九九八十一难,想把他们整死。降妖路上,妖怪要么是跟悟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比如牛魔王;要么是神仙的宠物或者坐骑。悟空想要挣够功德分,只能干掉自己的老战友。好不容易降服一个神仙的宠物,不好意思,人家回天庭了。所以整个西游就是一场阴谋,不论师徒四人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不服从安排,不向西走,整死你;向西走,路上还有九九八十一难,都是安排好的,还是要整死你。西行之路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西游归来,师徒四人倒是成了佛,成佛以后呢?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梦想的四个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没有感情、没有理想、没有欲望,当然放弃了这些以后,也就没有了痛苦。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你还剩些什么?思想的死亡才是一个人最终的消逝。
我原来以为反抗就是《悟空传》的唯一主题,可是我最近重读了这本书,在反抗这个主题之外,我有一些别的想法。我觉得这本书虽然在讲反抗,反抗权威、反抗既定、反抗信仰,但它其实并不鼓励反抗,而是鼓励读者们选择,鼓励大家去追寻自我或者妥协现实。这其实也契合这本书的精神——不要迷信别人所说,相信自己的选择。
所以我想,大闹天宫、反抗权威看似很美好,然而在西游或者说人生路上,可能求神拜佛才是人生常态。承认并接受这种无力感,带着它继续前进,需要不逊于大闹天宫的勇气。到如今,我已经不再觉得追求自我比妥协现实更优越,它们其实都只是一个选择。
最后,我想分享《悟空传》里最著名的一段话,希望这段话能给所有人带来继续前进的勇气。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前一段时间, 在北师大教育家书院举办的“论道:对话顾明远先生”活动中, 我有幸小范围、近距离地和顾明远先生亲密接触。在访谈中、在餐桌上, 处处感受到一代教育大家的风采和睿智。顾先生虽是83岁的高龄, 但他思想敏锐, 表述平实温和却又严谨。两天的对话, 谈及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 顾先生的高度和视野, 无不令我们叹服。活动结束后, 我认真拜读了《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 又生出诸多感慨。
“像松树一样做人, 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 随处生根;像大海一样待人, 容纳百川;像细雨一样做事, 润物无声。”这是顾明远先生总结的人生格言, 透过《顾明远教育口述史》平实朴素的叙述, 我的心目中确实在勾勒着这样一位教育大家的形象:有松树挺且坚的风骨, 也有小草一样坚韧的生命力;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也有细雨一样濡养后学的无声的力量。
从《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从时间跨度上看, 从1949年8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继而五年的苏联留学, 回国从事教育事业至今, 顾明远先生以83岁高龄, 依然活跃在教育发展的阵地和教育改革的前沿, 不知疲惫地鼓与呼, 贡献着自己的智慧。顾明远先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和学术视野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对幼儿教育高度重视, 1987年曾带领幼儿教育代表团访问北美;亲身实践基础教育, 在师大附中工作了整整四年;在大学工作时, 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 做北师大副校长, 亲手创建了教育管理学院和特殊教育专业, 筹备了北师大燕化附中;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创办《外国教育动态》 (后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 , 担任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 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顾明远先生在世界比较教育领域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威望, 他被选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从呼吁建立到成为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教育学会的会长, 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在这期间, 学会欣欣向荣, 各项工作卓有成效,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成就, 单拿一项, 就可以称之为很成功的人生了, 而顾明远先生所做的比列举的还要多得多。在感慨之余, 我们很想弄明白顾先生成功的原因, 在《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一书中,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教育大家成长的坚实足迹。
一、深深扎根, 方成栋梁
中学时代为顾先生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培养了他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顾先生回忆, 虽然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最黑暗的年代度过的, 但在南菁中学“有几位好老师, 使我的青少年时代没有虚度年华”, 在这些好老师的教导下, “我的中学生活丰富多彩, 没有现在这种高考的压力, 因此学习比较主动、生动”。顾先生在课下临摹《芥子园画谱》, 和同学自办《曙光》杂志, 举办假期补习班、图书室、歌咏队……良好的中学教育对顾先生的生活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述中说:“我后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与南菁中学六年的生活不无关系。”我们不禁由衷地感谢一所伟大的学校为我们贡献了一位教育界的巨人。
艰苦的苏联留学时期, 顾先生拼命学习俄语, 蚂蚁啃骨头一样地学习《联共党史》, 潜心攻读马列主义和教育理论的原著, 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顾先生说:“认真阅读原著是我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现在研究些问题, 写些文章, 还常常得力于当年读的马列主义和教育理论的原著。”当顾明远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广博的学识引领我们向前走的时候, 我们也明白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个道理。
二、敏于思考, 勇立潮头
顾明远先生一生执着于教育, 一生都在思考教育。由于他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的观点总是超越这个时代, 始终在引领着人们对教育的新的思考。
从1958年到1962年, 顾明远先生在北师大附中工作, 这期间, 他就坚定了这样的教育信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并大力倡导和亲身实践。80年代初, 顾明远先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是“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第一观点, 人们尚可以接受, 而第二个观点, 直到1992年第一期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面的一篇文章《略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还用阶级分析的观点, 对顾先生进行了批评。今天, 我们都已经接受了顾先生的观点, 并且视其为当然, 但时间倒推20年, 这样的提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还是让人“捏一把汗”的。可以说, 顾先生的教育思想, 是超越时代的。
1980年, 顾先生编写《教育学》时就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这样的命题,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1991年, 顾先生又写了《再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文, 文章提到, 他赞成在教育过程中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主体作用并非主体, 主导作用更非主体, 它只是表明教师和学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在于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我们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主人翁感, 使他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现在,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而且主体性教育的实验也开展得很热闹。今天大家都提学校要“以学生为本”, 这与当时顾明远先生说的“学生是主体”是一个意思。但那已经是30年以前的事情了。
1982年, 顾明远先生发表《教育立法刻不容缓》, 呼吁教育立法, 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了智慧。参与学制问题的讨论, 赞成“五四三”学制, 体现了顾先生对教育本质的深切理解和实践品格。而近些年来, 顾明远先生经常呼吁的废除“三好学生”评比和停办“奥数班”, 无不高瞻远瞩, 满怀对少年儿童的热爱, 也引领着中国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进程。
三、淡泊宁静, 桃李天下
口述史的整理者李敏谊在《后记:向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光荣与梦想致敬》中, 表达了在顾明远先生门下求学的心灵自由和耳濡目染地聆听先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时灵魂的震撼。有顾先生的弟子这样表述道:“他有菩萨的心肠、佛祖的胸襟、大师的眼界、先生的气度, 宽容学生个性, 包容晚辈奇想, 使我的自由心灵得到了灌溉和滋养。”
顾明远先生一生培养了60多位研究生, 其中博士生就有50多位, 这些学生或在学术上卓有建树, 或在教育行政部门担当要职。口述史中提到了我国培养的第一个比较教育博士王英杰、我国第一位获得文科博士的韩国留学生具兹亿。顾先生培养的韩国、日本和越南留学生7名, 日本的铃木正彦在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做教育学部长, 越南的裴明贤现在越南高教部工作。顾明远先生是真正“桃李满天下”的大师。
顾先生能够培养出灿如星斗的教育人才, 与他渊博的学识、崇高的品格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分不开。顾先生说, 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很简单, 只有一条, 就是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给研究生制定的课程中, 专业课比较教育反而不是重点, 哲学史、教育哲学才是重点, 因为哲学史是培养人思维的学科, 一名文科研究生如果没有哲学和哲学史的基础, 是做不好研究的。他要求学生多读书, 多组织一些针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自主成长, 在思想的激荡中成长, 鼓励学生独立的见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比如, 顾先生的博士薛理银的博士论文《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 评价了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多名学者的理论观点, 在中国选取了滕大春、王承绪、朱勃和顾先生作为靶子进行评析, 指出了包括导师在内的老一辈研究者的不足。这篇论文得到了顾先生的高度评价, 显示了顾先生无比宽阔的胸怀。
【读教育学有感1000字】推荐阅读:
读教育故事有感10-15
《读教育专注有感》11-11
读李政涛《教育常识》有感10-17
读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07-12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09-10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09-12
读《“新基础教育”论》有感10-16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09-25
读朱永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10-20
读爱的教育有感1500字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