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精选7篇)

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 篇1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 关键词:德国 设计 工业

一、德国的工业设计

1、背景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

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

1、背景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2、发展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三,德国的工业同盟(现代主义设计)

1、背景

以”青年风格“为特征的新艺术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工业中所出现的设计问题,所以,大约从1902年开始,就有一部分德国的设计师从”青年风格“中分离出来,试图从新的角度,新的方面去探索工业化和机械化条件下新的设计艺术形式。1902年(有资料说是1900年),德国魏玛大公府邀请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前身)。1906年,威尔德任首任校长。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主张设计师应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这些思想对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深远。1907年成立的德国制造联盟(也叫“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

2、发展

德国工业联盟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一群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德国工业设计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如凡·德·威尔德、贝伦斯、瑙姆、布鲁诺·陶特、以及奥地利的霍夫曼、奥别列切等著名人物。穆特修斯和威尔德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设计师贝伦斯更是在实践中将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一代设计先驱在这种探索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和穆特修斯。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瑙姆起草的,作为政治家的他,对设计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在宣言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第二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第三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以避免政治对设计工作的干扰;第四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第五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第六,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彼得·贝伦斯,是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也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贝伦斯的早期设计深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常常利用图式化的平面来制作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样式。后来又受到麦金托希的影响,开始重视以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采用理性的几何造型来表达设计。大约就在这时,他从形形色色的设计观念和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正在变革中的艺术和设计趋势,认识到设计只有与大工业的加工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会拥有生命力.他不仅肯定大工业的机械生产方式,更找到了适应大生产设计方式的功能主义的内核,这些在他的设计中有完整的体现.如他为AEG设计的厂房整个建筑外面没有任何装饰,表现出新技术条件下对新建筑形式的大胆探索.这为建筑开拓了一种新的形式,被建筑界视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穆特修斯。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1907年开始,他指导了几位学生。包括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1909年设计的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在重视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的简约。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系统(CIS)的先河。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贝伦斯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设计师。

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是一位教师、外交官、古董鉴赏家出身的设计运动组织者。德国现代设计运动先驱。穆特修斯主张设计艺术必须有目的性,讲究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十分重视功能主义设计原则。他认为德国设计只有采用机械化大生产方式才能有发展前途。他提出“一定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所有设计必须符合“完全纯粹的使用功能”。1914年,他在德国工业联盟在科隆举办工业艺术与建筑展览会上与范德维尔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穆特修斯终于以有力的证据和理论驳倒了对方,指明了工业设计发展的立足点是标准化生产方式。这场争论是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场大争论,后来的事实证明,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工业产品和零部件的标准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也为德国成为理性主义的设计大国埋下了伏笔。舒密特也是联盟的支持者。1898年创办德国德累斯顿手工艺工场。

3、评价

德国工业联盟发展迅速,联盟采取举办讲座、开年会、出版年鉴、发展会员、办展览等形式宣传自己的设计主张,还在设计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设计原则。联盟培养和影响了一代新人。如贝伦斯直接影响了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联盟还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1915年,英国成立设计与工业联盟;1910年。奥地利成立“奥地利制造联盟”;1913年。瑞士成立制造联盟。

德国工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

四、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的高峰)

1、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的技艺包含了设计,但可以说当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由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以及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造成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2、发展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理想主义)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索时期(高峰时期)

包豪斯新校舍

1925年4月1日,新的包豪斯学院在小型工业城市德绍市开学。格罗皮乌斯认为,新的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所以他亲自以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新校舍,这座被誉为现代建筑里程碑的建筑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各个不同的部分外型各自不同,高低错落。整个形体简洁明快,没有任何装饰。面对主要街道的实习车间为大面积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深灰色山墙,上书“Bauhaus”七个竖排字母。其余部分则全部为白色粉墙加黑色钢框窗。建筑内部布置着布劳耶尔(MarcelBreuer)设计的钢管皮面家具。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靠简朴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富有节奏感。由于其简洁,这些建筑也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后,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7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共产主义)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被纳粹党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实用主义)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3、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短暂,但是在现代设计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包豪斯还有许多的局限,比如只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人机的情感关系。在手工艺和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上还有乌托邦色彩。

四、德国现代设计

1、背景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2、发展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尔姆艺术学院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决地、完全地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设计在这所学院内成为单纯的工科学科。通过学院的努力,一种完全崭新的视觉系统--包括字体、图形、色彩计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等被发展出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仿效的模式。

系统设计在乌尔姆十分流行,并且逐步被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在系统设计上做出奠基作用的是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系统设计的观念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发展出来,由兰姆斯通过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维索公司的设计推广宣传开来,成为德意志设计特征之一。

如果从系统设计的理论根源来看,他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上看,则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非常强,但是也同时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

乌尔姆的设计哲学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从德国产品种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新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减少主义的特征,虽然学院在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但是它的影响却反而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和教员都成为大企业的设计骨干,他们把学院的哲学带到设计具体实践中去。德国战后的现代设计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观念和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各国,包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德国的著名企业都有设计部门。克鲁博公司、艾科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由于受到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德国产品设计具有理性化、高质量、功能好、冷漠的特征。

产品的形式问题一直在德国设计界有讨论。1907年就提出“好的形式”概念。穆特修斯认为好的形式是“自动出现的形式”;密斯认为“少即多”;迪特·兰姆斯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最少的设计”。色彩多用黑白灰等,没有装饰。被称为新功能主义。具有理性主义特征的优良设计施德国设计追求的最高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开始注重设计的形式因素。接受日本、美国的影响。设计沿着两条道路前进:(1)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面向本国和欧洲市场。(2)国际主义、前卫风格、商业风格的设计,面向国际市场。青蛙设计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是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是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

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哈特莫特·艾斯林格,1969年艾斯林格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便是青蛙设计公司的前身。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另外,青蛙(Forg)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缩写,也许这并非偶然。青蛙设计也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成了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嬉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公司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苹果、柯达、索尼、奥林巴斯、AT&T等跨国公司。青蛙公司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展览、广告等,但90年代以来该公司最重要的领域是计算机及相关的电子产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青蛙的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艾斯林格也因此在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的封面,这是自罗维1947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的殊荣。青蛙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看上去就好象一只真老鼠,灰谐有趣,逗人喜爱,让小孩有一种亲切感。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青蛙的设计原则是跨越技术与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

青蛙是苹果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积极探索“界面友好”的计算机,通过采用简洁的造型、微妙的色彩以及简化了的操作系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为苹果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最佳设计”。从此以后,青蛙公司几乎与美国所有重要的高科技公司都有成功的合作,其设计被广为展览、出版,并成了荣获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品最多的设计公司之一。五、总结

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 篇2

在中国, 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歌剧未进入中国之前, 可以说戏曲是最主要的舞台表演艺术。外国人把中国戏曲叫做北京歌剧。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戏曲与西洋歌剧有许多共性, 二者都是歌、舞、音乐三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都是以唱词为主, 表现戏剧内容, 推动剧情发展的。但也有不同之处, 西方歌剧着重写实, 中国戏曲着重写意、传神;西方歌剧注重舞台背景的烘托效果, 而中国传统戏曲主要依靠艺人的表演才华;西方歌剧主要以作曲家专门创作的音乐为艺术表现手段, 而中国戏曲音乐多采用曲牌体或板腔体的结构, 所以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显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他们的形似而质不同。

“五四”以后中国的音乐家门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 开始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进行大胆尝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发展期、里程碑期、高峰期, 使其渐渐与西洋歌剧接轨、成熟和完善。

萌芽期, 首先是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 这些作品虽然是为儿童写的, 而且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歌剧, 但是他有情节、有人物, 有专门设计的独唱、齐唱、对唱, 以及载歌载舞的场面、纯舞蹈的场面、个人内心独白的场面。因此, 他基本上具备了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 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为中国新歌剧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揭开了中国歌剧发展史的第一页。

探索发展期,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探索期内, 则有多种体裁, 多种题材的歌剧正式出现。在体裁方面, 有歌舞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 从形式上来讲, 则有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形式的改造。人们不断探索西洋歌剧的这种形式如何于中国传统、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如何为人民群众所接受。

一、吸收西洋歌剧形式的探索

1925年在北京上演的歌剧《观音》是西洋歌剧的完整形式在中国的最早探索。这部歌剧的演出服装是中国传统戏装式的, 但唱腔基本上是按照西洋歌剧的形式来写的, 此剧在北京上演后获得了一定的成功。随后歌剧《秋子》的上演为歌剧在中国取得的轰动的效果。《秋子》的剧本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它的音乐是按照西洋大歌剧的形式设计的, 属于分曲结构的大歌剧类型, 全剧无对话, 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序曲、间奏曲等器乐段落组成。演出阵容之整齐庞大, 在抗战期间前所未有。《秋子》的演出成为当时重庆音乐界的大事, 此间的评论认为“《秋子》接受的是意大利歌剧的传统, 虽说它尚未消化意大利歌剧传统, 但是我们的作曲家却至少制成立一个像样的歌剧了”。这部歌剧的开创精神和艺术上的大胆探索, 对当时中国歌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是值得肯定的。

二、与传统戏曲形式相结合的探索

1936年《岳飞》上演, 大胆采用了中西混合乐队的形式, 以民族乐器为主体, 使用了小提琴、大提琴, 管乐器与钢琴的西洋乐器。剧中基本上保留着类似昆曲的舞蹈和唱腔, 剧中所采用的形式多是中国古典音乐和戏曲音乐, 容易被人接受。将中国传统戏曲进行改革以探求新歌剧发展的道路, 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三、关于小歌剧类型的探索

小歌剧这个概念在中国, 包括当时的歌曲剧、小调剧、秧歌剧、音乐剧等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 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它能够较为直接和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 通俗易懂, 适宜流传推广。其中《农村曲》和《军民进行曲》, 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进一步把群众歌曲与西洋歌剧中的经验结合起来, 在曲式上采用了重唱、合唱、朗诵唱、前奏曲等, 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秧歌剧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秧歌剧是将话剧、戏曲和秧歌揉和在一起, 在化妆、对话方面, 吸收了话剧的特长, 在歌唱方面, 更多地吸收了老百姓所喜爱的民间小调, 因此, 收到了比其他形式更深刻而有效的教育效果, 深受欢迎。出现了像《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负伤》等秧歌剧, 这些秧歌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有较为完整的故事, 分场多, 用人物的穿插来表达剧情的发展。结构较复杂, 在音乐上采用过场音乐、齐唱、对唱等形式表现剧中情节和人物感情。乐队方面在注意运用以中国民间乐器为主的同时, 也使用西洋乐器。秧歌剧的发展、探索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里程碑期, 上世纪40年代中期, 中国歌剧的创作在多种途径探索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创造性地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形式, 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 深刻了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 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中国歌剧史上第一个灿烂的里程碑。作曲家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 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发展的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获得成功。在歌剧音乐中, 尝试使用了重唱与合唱的形式, 运用了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手法;在乐队方面使用了中西乐器的混合编制。《白毛女》的上演收到了群众热烈的欢迎, 这种形式从我国戏曲中有所继承借鉴, 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它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 特别是它的内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正是《白毛女》的成功之处。作曲家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 把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河北民歌作为素材, 借鉴西洋歌剧的歌唱手法, 经过独具匠心的编排处理, 创作出了一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里程碑式的巨作《白毛女》。此后又产生了《赤叶河》、《刘胡兰》等优秀歌剧作品, 使歌剧领域在风格、样式、题材等方面都更加广阔。

1957年, 第一次全国歌剧座谈会召开, 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歌剧创作上又出现了一个高峰阶段, 涌现出了一大批歌剧, 重点应该提到的是《洪湖赤卫队》和《江姐》, 这两部歌剧在民族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歌剧《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的丰碑之作, 该剧优美的音乐旋律。鲜明的人物形象,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成为久演不衰的民族歌剧精品。其中《红梅赞》、《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等经典唱段影响了几代观众。

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的发展历程 篇3

另一方面是带有民族色彩的神灵、怪物类角色设计,这类动画角色多是通过生物与生物的组合形成的动画角色。在神灵类、怪物类动画角色设计上日本和美国都发展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风格和套路。日本动画片中,会不时看到关于神社、鬼怪、精灵等民间故事或传说改编成的动画角色。美国的怪物角色多取材于西方的童话、神话和传说。在角色的构成方面多选用动物为主要组合对象,这与美国人喜欢动物有很大的关系。

一、“混沌未分”期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动画角色设计均在“视觉常态”左右徘徊,动画角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在美国动画开创之初,动画形象多是“视觉常态”下的生活原形,例如:将生活中的动物形体、色彩等予以直观的描绘。如:《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中的浣熊、《小尼摩游梦土》中的“小尼摩”、《恐龙格蒂》中的“格蒂”等动画角色,它们的外形均由真实的生物演化而来。其中以麦卡锡的《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为代表,它是第一部将真实事件用动画形式表达的动画纪录片,在整部影片当中无论是人的刻画还是其他角色设计均利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写实的手法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的描写现实和传达信息的手段。在动画艺术形式探索之初,大多数人对于“真实”感的动画角色非常容易接受。

“删繁就简”表现动画角色的真实。进入30年代,美国动画角色的政治色彩渐渐变淡,迎来了迪斯尼动画的短片时代,这时的动画形象趋于幽默和搞笑噱头,动画角色造型多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将生活中的生物原形运用精炼的线条归纳处理,形成独具美国特色的动画造型。例如:奥斯瓦德、米老鼠、唐老鸭等此时的动画角色均是在真实形象的基础上,归纳概括生物的外形特征,增加可爱、灵活的新元素。二战前,日本与美国一样,动画创作者对于动画角色的设计,主要依据“视觉常态”的人物或动物形态,进行归纳、删繁就简,通过灵活的线条设计出相对写实的动画角色。这个时期的动画角色很多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味。

1917年,日本同时出现了三部动画片,至今难辨哪一部是第一部。一部是天活公司下川凹夫(1892-1973年)制作完成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一部是小林商会幸内纯一(1886-1970年)的《祸凹内名刁》、一部是日活公司北山清太郎的《猿蟹和战》,其中,北山清太郎的影响最大,在他的提议下,日活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动画片制作部。在此期间,幸内存一制作了几部政治家的PR动画片。[1]在这个时期动画角色忠实于真实生活的原形,并在角色中贯穿着日本服饰和民俗文化。

二、萌芽期

组合类动画角色萌芽期的标志是这类动画角色在动画片中出现。这个时期的组合类动画角色,在设计上运用嫁接、置换等设计方法将常见的动物进行简单的组合。这时的组合类动画角色往往在动画片中处于极小的位置,在美国以《幻想曲》为代表。

(一)组合类动画角色出现

在美国方面,这个时期的组合类动画角色在影片中主要扮演配角。他们只是构成整体故事当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例如:《幻想曲》(1940年)中人马这个角色的设计正是人的智慧与马的力量的结合,像这样动画角色还有带着魔棒的精灵和飞马等。这些动画角色是在拟人、夸张变形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了组合这种方式,对于当时的角色设计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个时期的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只是运用简单的组合,其中有很多设计的原形仍来自于童话故事的插图,所以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

在日本方面,从1945年成立的日本动画社到1952年的日动映画,日本动画家们对于动画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其中有心酸也有欣喜。1956年以东方迪斯尼为目标的动画公司在日本诞生了,这就是东映动画(东映动画是收购日动映画后成立的动画制作公司)。东映动画追求的是在坚持日本固有传统的同时,构建迪斯尼那样的新式分工的制作体系。例如东映动画凭借1958年《白蛇传》、1959年《少年猿飞佐助》、1960年《西游记》等长篇动画片,在日本动画界确立了稳固的地位。

这期间东宝公司也在不断的探索动画创作之路。1954年东宝的《怪兽》(本多猪四郎导演)中主人公的角色设计一反常态,与过去日本改编神话作品写实性动画形象有很大的区别,在片中大胆运用牛与人、妖进行组合,角色外形有种恐怖的感觉,组合类角色设计初见端倪。

(二)组合类动画角色的沉寂,写实性动画角色成为“明星”

写实类动画角色比较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虽然经过艺术与夸张,但还是比较忠实于原型,且造型严谨。[2]在美国,迪斯尼动画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美国动画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动画角色,例如爱丽丝,小飞侠等。此时的动画角色与之前相比,角色设计上更趋向生活中的原形,角色身上也增添了一些装饰性的元素,设计风格由删繁就简趋向生活的真实。这时期的动画片主要有:1950年推出的《仙履奇缘》、《灰姑娘》;1951年《爱丽丝梦游仙境》;1953年《嘟嘟,嘘嘘,呯呯和咚咚》;1955年《小飞侠》;1964年《欢乐满人间》等。在这个黄金时期,迪斯尼主题乐园也问世了,自此迪斯尼将其动画产业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

虽然写实风格动画片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却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1.迪斯尼动画片占据世界商业动画片的主流市场,迪斯尼特点的动画形象掌握着商业动画形象的潮流,迪斯尼公司生产的童话题材动画片大受观众的欢迎,例如睡美人这样写实风格角色设计深受中产阶级的喜爱。再加上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这种状况也相应的影响到动画片的角色创作;2.这个时期的观众喜欢写实、可爱、幽默的动画角色;3.动画创作者对于动画角色的设计还是停留在对人物、动物、植物的提炼,还没有试图将这些生物运用组合的方式去设计角色。所以这时期的动画形象大多都是可爱而美丽,努力表现善良的基调和营造纯真的氛围。例如:白雪公主(1937年)、小鹿斑比(1942年)、小飞象丹宝(1941年)等都是真、善、美化身的动画形象。所以在这个时期,组合类动画角色设计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

[1]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43.

[2]孙立军,翟翼翚.影视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6.

党的发展历程 篇4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新生期、奋斗期、探索期、逐步迈向成熟期。

一、中国共产党新生期

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中国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在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组织建立了中国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带领军队进驻井冈山。于1928年与朱德带领的起义军会师于井冈山,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贻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理论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损失,使全国红军由3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多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长征前曾经达到过30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3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三万人人队伍比三十万人的队伍更强大。”

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阶级的抗日统一战线。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万多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

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0座,歼敌29.8万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解放区虽仍有95座城市被敌侵占,但解放军同时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并歼敌40余万人。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

中国共产党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大炮,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此,中国人民开始建设新中国,为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的探索之路。1955年夏季以后,“大跃进”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为以后的长期发展遗留了一些问题。期间,“浮夸风”盛行,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道路。虽然后来拨乱反正,但是这次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得的影响。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为了保护党和国家不受外国的侵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完善自己,歼灭国内的残余反动势力,还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援越战争。从而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好地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政权。

四、中国共产党逐步迈向成熟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通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有多少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是一部成长史,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挫折,仍然能够成长与壮大;是一部发展史,它是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可以燎原”的态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高速发展史,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变成“富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它不断发展到现在。我相信,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篇二: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基本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中国早期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近代工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工人阶级从产生时起,就不断地进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罢工的次数日益增多,罢工的规模急剧扩大,开始参加规模较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物质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了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包括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最后都失败了。近代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新型的先进的阶级来领导。这个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身上。中国工人阶级除具有世界一般工人阶级的优点外,还具有斗争最坚决最彻底、集中程度高,易于形成强大政治力量、便于和农民结成巩固联盟等本身独特的优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革命、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中国工人阶级有力量、有能力肩负起历史责任,发挥决定性作用,领导中国革命达到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一直苦苦寻找救国之路,诚心诚意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这些“先生”并不希望中国独立富强,他们总是欺负自己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现实,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黑暗中继续摸索新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学习的目光由西方转向俄国,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在近代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地村人。他在1913年至1916年留学日本期间,就注意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并满怀豪情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强调阶级斗争学说是把三大原理联络起来的“一条金线”。同年7月,他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驳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诬蔑,强调对中国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从而维护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会议。但会议拒绝中国正当要求,还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北洋军阀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中国,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强烈愤怒。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工人阶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能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形成自觉的工人运动,不断提高斗争水平,产生组织起工人阶级政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只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指导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它的伟大作用。因此,一大批先进分子纷纷到工厂、煤矿等地方,调查工人生活,开办工人夜校,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

义,发挥桥梁作用,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地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深人,知识分子和工人当中都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工作的决议》,决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首先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

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 篇三:党的发展历程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星光闪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些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

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49.10.——1956.12.)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篇5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让千百年以后的诗人、诗坛黯然失色。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诗歌:初唐,即唐玄宗以前,这是唐诗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南朝宫体诗在诗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唐太宗到上官仪等,无不大写华丽婉媚的作品;另一方面,诗歌改革的序幕正悄然拉开了。初唐的诗歌改革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以陈子昂、四杰为代表的一批出身低微的下层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意识到了诗歌创作必须表现真情实感,于是他们提倡“兴寄”、“风骨”,写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感遇》、《在狱咏蝉》、《从军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类情感充沛,动人心魄的作品,从内容上对宫体诗进行了改造或改革。而以沈佺期、宋之问、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层诗人则在对诗歌艺术的精雕细刻中,发展并完善了诗歌格律,并最终完成了对诗歌格律的定型,这从形式上发展了宫体诗。所以,初唐没有伟大的诗人,却有杰出的诗歌改革家。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位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致力于文学革新,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其中,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他们对唐诗演变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

(2)他们的诗歌创作还突破了宫廷诗歌狭窄的内容题材范围,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天地。

(3)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祖父王通,隋朝大儒。叔祖王绩,初唐著名诗人。王勃自幼聪明过人,有“神童”之誉。17岁时对策中第,授朝散郎、沛王府修撰。后沛王与英王(即唐中宗)玩斗鸡游戏,王勃戏作一篇《檄英王鸡》以助战,为高宗所知,认为这不利于王子兄弟友好,把王勃逐出了沛王府。后王勃又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参军,因私藏了一个犯罪的官奴,待官府追索紧急时又擅自杀死,以此犯死罪革职。其父王福畤zhì本为雍州司功参军,因受儿子牵连贬谪到南海交阯(在今越南境内)。上元二年(675),王勃渡海到交阯省亲,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10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后出为盈川令。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相传曾自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恐不可信,因为他曾为王勃集作序,对王勃诗文备加称美。他现存作品文多诗少,诗多为五律,代表作为《从军行》。

卢照邻(634?-685?),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十多岁时从文字学家曹宪学习文字训诂学和经史,博学善文。20岁时为邓王(高祖第17子李元裕)府曲签,后出为新都(今属四川)县尉,因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中。曾拜名医孙思邈为师,求治病之法。后因不堪病痛,自沉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尤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近百首,以《长安古意》最为著名。

骆宾王的生卒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标为619-687,可备一说。他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7岁时有《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被人称为神童。初为道王(高祖李渊第16子李元庆)府椽曹,转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后从军蜀中,历任武功、长安主簿,高宗仪凤三年(678)升为侍御史,但不久下狱,遇赦被释放。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署骆宾王为艺文令,徐敬业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曾为徐敬业起草了著名的骈文《讨武氏檄》,一时朝野震动。后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在兵败混乱中跳水逃亡,后下落不明,一说被杀,一说出家为僧。骆宾王的诗文多有散失,在诗歌方面,他擅长七言歌行,《帝京篇》是他的代表作,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以京城长安上层社会生活为题材,通过繁华景象的描写和奢华生活的渲染,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诗中多用历史人物典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骆宾王也擅长写作五律,其代表作品是《在狱咏蝉》。

2.沈宋:如果说刘希夷、张若虚上承卢骆,发展了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那么沈佺期、宋之问就是上承王杨完成了五律,发展了抒情诗。沈宋的主要成就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从建安以后,散文、辞赋和诗歌都走上了骈偶的道路,骈文和赋在南朝已经先后确立了。从沈约创立“四声八病”说之后,诗歌的律化也加快了脚步,经过庾信、上官仪和“四杰”的努力,律体基本上确立了下来,到沈宋就已经完成成熟、定型。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

3.陈子昂:陈子昂胸怀大志,才情四溢,富有积极进取精神,但始终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对理想的热切追求,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不平,就是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的主要内容。陈子昂不但有诗歌创作,而且提出了诗歌主张。他明确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高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他从根本上抛弃了齐梁诗风,直接继承建安的传统。他上追建,下开盛唐,一手拉着屈原,一手拉着李白,在六朝的荆棘中踏出一条浪漫主义的大道,通向强烈的政治性、崇高的思想性和爽朗遒动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诗歌境界。

4、其他重要诗人: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一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在隋任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县丞,入唐为大乐丞。后自叹才高位下,弃官还乡,隐居东皋,整天以酒为伴。其诗多牢骚语,虽无太大的思想意义,但诗风朴素无华,洗尽六朝铅华,在初唐诗坛上甚为难得,而且对五言律诗的成熟,也有所贡献。他的名作《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写景如画,冲淡萧散,开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声。

初唐末期,张若虚以一首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大家地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同时刘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也成为千古传送的名作。

【作品阅读篇目】薛道衡《人日思归》,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二)盛唐诗歌:盛唐,即唐玄宗至唐代宗时期,这是唐代诗歌高度繁荣的时期。盛唐诗人将初唐诗人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改革成果合二为一,完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于是诗歌创作大放异彩,涌现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诗人。他们不论是写作田园山水,还是描写边塞生活,抑或是表现社会人生,无不穷形尽相,极尽能事,因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以不同的声音合唱出令后世神往的“盛唐之容”—— 一种富有理想、昂扬向上、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范。这些诗人是这个时代的伟大诗人,由于他们站在时代的顶峰上,因而也就成了整个历史的伟大诗人。特别是李白、杜甫更成了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1.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寻求隐逸,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诗风清新流丽,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

1.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原因

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⑴盛唐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们提供了隐居田园和游览山川的优越的物质条件;

⑵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和大地主统治集团的专权,使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求仕无门,或者从仕途上被排挤出来,而他们又不可能走向人民,因而只好到山水田园中去寻求慰藉;

⑶当时统治阶级对佛、道思想的提倡,造成了当时以隐逸为清高的社会风气。有的以归隐作为入仕的阶梯,走“终南捷径”;有的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显示其人品的高洁。

⑷从文学本身的原因看,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南朝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为盛唐诗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2.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特点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比较接近,以描写秀丽山水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已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疏淡,境界静谧恬淡,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这派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印度佛教大师)。太原祁人。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年轻时就有才名。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后期,啸傲山林,吃斋奉佛。王维诗歌题材相当广阔,主要有政治诗、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音乐,又懂绘画,他首创水墨山水画,务求淡雅、精炼,为破墨山水南派之祖。他还精于书法,善制盆景,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王维生活的前期,思想是积极进取的,尽管在仕途上也遇到了一些措折,但对政治还是充满热情的。在政治上,他主要是依靠张九龄,而张九龄是盛唐开明政治的最后一个代表,王维的政治生活和他联系在一起,可见他的政治倾向是比较进步的。

王维生活的后期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对政治的热情逐渐消失了,开始过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政局的变化,张九龄罢相后,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朝政非常黑暗,后来又发生安史之乱,对他打击更大;二是其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三是王维31岁时妻子病故,以后30年没有再娶,晚年无子,生活孤独。这些都是他思想消沉的原因。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数量比较多,在他的诗集里占了大半数。而这些山水田园诗多半写在他生活的后期,主要是表现他的隐逸之情,有些诗的情调甚至是虚无冷寂,主要倾向是消极的。

他的山水田园诗又可以细分为三类。一类是田园诗,如《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终南别业》等,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纯朴美好,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一类是山水诗,如《山居秋暝》、《终南山》、《汉江临眺》等,主要是描写山水景物,借景抒情。还有一类就是《辋川集》(20首)中的一些小诗,如《鸟鸣磵》:“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诗主要是描写一种幽冷、寂静的境界,显然是禅宗思想的艺术体现,情调比较低沉。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在家乡隐居读书,后曾入长安求仕,失意而归,布衣终生。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生活经历简单,除因求仕到过长安和漫游吴越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襄阳过着平静的隐居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诗歌题材比较单纯,主要是反映隐居生活和描写旅途的景物风光,思想内容不够丰富。

孟浩然的诗艺术成就很高,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在他的诗作中山水诗占多数,在这些诗中有壮阔的山川景物的描绘,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洞庭风光气势磅礡,格调雄浑。但这样的诗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多。孟浩然最擅长的还是描写山林隐居者的幽居情景。在这类诗中,他善于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刻画景物,于平凡景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居者的孤寂心境或游子的飘泊之感。诗风自然高远、清疏简淡,有时略显冷清。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江上暮景的描写衬托乡愁,疏淡而略显空寂。他的田园诗虽不多,但生活气息却相当浓厚。通过常见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隐居的情趣,情调冲淡平和。如《过故人庄》写农村安详简朴的生活气氛,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作品阅读篇目】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王维:《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观猎》、《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

2.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产生的原因

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盛唐时期,边塞诗的创作特别兴盛,可谓作家众多,名篇迭出,以致于形成了一个不小的诗歌流派,这在当时诗坛上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⑴当时边境战争十分频繁,唐与周边民族几乎都有冲突,时有战争发生。无论这些战争的性质、胜败如何,频繁的战争本身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

⑵盛唐国力强大,在边塞战争中占有明显优势,而且当时统治者重视边功,唐玄宗锐意用武,竭力用富有刺激性的措施激励、宠幸边将,从而激发了文人士大夫的从军热情,使唐代许多诗人都具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⑶我国边塞诗的创作由来已久,盛唐边塞诗是对我国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边塞诗派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表现出安边定远、治国安邦的豪情壮志和进取精神。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高岑: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促武。少时贫困,二十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四十岁后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辞去,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安史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高适诗歌的特点是苍劲古朴,雄浑悲壮。有的表现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理想,如《塞下曲》;有的抨击武将的,如《蓟中作》等;有的描写边地风土人情,如《营州歌》;有的揭露军中矛盾和战争的残酷性,如《燕歌行》。尤其是代表作《燕歌行》,既歌颂了士卒勇赴疆场的爱国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又揭露了将帅的无能;既有对苍凉的边塞景物的描写,又有对战争残酷性的鞭挞;既有对征人思妇乡愁闺怨的同情,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的谴责。可谓盛唐边塞生活的一个缩影。

岑参(715-770),少时隐居嵩阳,二十岁至长安献书阙下,以后十年屡次往返于京洛间。天宝八载( 749 )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十载归长安。十三载(754),又随封常清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至德二载入朝任右补阙。后为嘉州刺史,卒于成都。

其边塞诗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描写战争场面,突出战争生活的雄奇豪迈。这类作品多从正面着笔,写军队的声威和将士的英勇。如《轮台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二是表达思乡之情。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常用平易清新的语言,相互映衬的手法,情景交融的境界,传达绵绵思乡之情。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长安。”《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安西馆中思长安》:“乡路渺天外,归期如梦中。”这些都是千古传诵的思乡佳句。

三是描绘边地风光,反映边地习俗。这类诗在其诗中最为奇异绚丽,也最能代表其风格。有的写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如《赵将军歌》;有的写边地的音乐舞蹈,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旋歌》;有的写边地的名胜、古迹、天险,如《题金城临河驿楼》、《登凉州尹台寺》、《题铁门关楼》;有的写边地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热海行》、《走马川行》、《火山云歌》、《天山雪歌》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完全与内地不同的环境气候,民风习俗。这些内容不仅为过去的诗所未写,而且也为“古今传记所不载”。

岑参的边塞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主要风格是雄奇壮丽。一是奇特峭拔,无论是写景、记事、立意、造语,都很奇特,令人惊异。二是豪迈雄壮。例如他的《走马川行》、《轮台歌》等,无不写得激昂高亢,豪迈雄壮,反映出其边塞诗除了“奇”之外,还有“壮”的特色。前人也往往用“壮”、“悲壮”、“雄浑”等词来评价岑参的诗,这都较准确地道出了岑参边塞诗的某些特点。三是色彩瑰丽。岑诗于“奇壮”之中又有俊丽的一面。如他的《白雪歌》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写得明媚奇丽,“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白雪中又写到红旗,红白相映,也构成了一幅奇丽的画面。四是形式上擅长七言歌行。他的七言歌行,句式长短错综,用韵自由灵活,常为前人所称道。

(五)岑参与高适边塞诗的异同

高适和岑参都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一向被并称为“高岑”,但其作品的内容、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互有异同。

⑴从内容上来看,二人都写作边塞诗,但高适多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抨击、揭露战争的残酷和边防政策的弊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岑参的边塞诗多讴歌战争的胜利和将士的英勇,还有不少描绘边塞风土人情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⑵从风格上来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悲壮,但高适以描写战争的残酷为主调,近乎悲壮苍凉;岑参的诗歌以歌颂将士勇敢和边地奇异风光为主调,风格雄奇壮丽。

⑶从抒情方式来说,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⑷从语言方面说,高适尚质朴,不追求奇字奇句,以醇厚自然感人;岑参尚奇巧,刻意求奇求新,以新奇俊逸动人。

⑸从形式上来说,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严整,对仗工稳;岑诗奔放,句式长短错综。

⑹从创作方法上来说,高适多用写实手法,岑参近乎浪漫主义。

总的来说,二人各具特色。就诗歌的思想价值而言,大抵高适胜于岑参;而从艺术上看,则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有艺术个性方面。

【作品阅读篇目】高适:《燕歌行》、《封丘县》;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王之涣:*《登鹤雀楼》、*《凉州词》;李颀:《古从军行》;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其二)、*《出塞》、《闺怨》,崔颢《黄鹤楼》,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干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初看这首诗的时候,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复醒的悲观心理,相当消极。但透过表面现象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就可以看出李白绝不是真正的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但因不能施展而心怀万古愁。这种胸怀大志而遭遇坎坷产生的悲情,产生的愤世嫉俗,是值得同情和肯定的。全诗情调昂扬,风格壮美,感情奔放激荡,使人读后受到强烈的感染。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会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困难的考验。是消极沉沦?还是乐观进取?这取决于个人的处世态度!欣赏李白的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气而磅礴,充满豪迈之气。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为之动容。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瞬”的抱负,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待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取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人化。像《春望》《春夜喜雨》《登高》等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杜甫通过征夫出征、家人送别的凄惨场面与征夫的对话,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代长期的拓边战争给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地区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势的深深忧虑。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三)中唐诗文:中唐,即唐代宗至唐文宗时期,这也是唐诗精彩纷呈的时期。“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而衰,国力衰微了,但诗歌并没有衰落。这一时期的优秀诗人如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等仍不失英雄本色,与盛唐诗人相比也不逊色。因此,学术界有人认为,中唐诗歌的成就甚至要超过盛唐。这一时期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派别林立,诗人的个人风格极为突出。从开始时的“大历十才子”,到后来的韩孟诗派,无不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1.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是和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这种新乐府始创于杜甫,中唐时元结和顾况又有所发展,后由白居易定型。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是由张籍、王建、李绅这些人的创作开始的。张、王以大量新乐府著名于世,李绅写了《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读了以后认为很好,主把其中揭露当时社会问题和政治弊病最尖锐的十二首,列而各之,写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又在昂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府”,并在序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于是新乐府的创作从杜甫开始,经过元结、顾况,到李绅再到元稹再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这类诗歌创始于杜甫,杜甫所作如《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等,用乐府诗体制描写时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后来元稹、白居易等人发扬了这种精神,同时确立了新乐府的名称。

我国古代的乐府诗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由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发展到曹操等人的借古题写时事,再变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即事名篇”,因此,杜甫是新乐府的创始者。经元结、顾况的发展,后来在元稹、白居易的大力倡导之下,再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大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有《新乐府》组诗50首,最早提出了新乐府之名。后来,宋人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12类,其最后一类就是新乐府辞。这样,新乐府就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

2.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指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继承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传统,倡导写作新乐府诗以反映民生疾苦讽谕时政的诗歌运动。参加者除元、白外,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这一运动发展了我国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3.新乐府运动兴起的原因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兴起,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首先,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唤醒了诗人们用诗歌去揭露黑暗、为民请命的强烈愿望。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内则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赋税严重,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外则吐蕃、回纥等外族不断入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尖锐。这种情况就迫使诗人们不得不正视现实,产生改良政治、变革现实的强烈要求。

其次,元和年间最高统治者曾一度励精图治,给诗人们带来了“中兴”的希望,激起了他们以诗歌促进“中兴”的巨大热情。唐宪宗李纯即位后,曾一度刷新政治,比如察忠纳谏,重用直臣,减轻租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并曾在较短时间内削平部分藩镇,使全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统一。这种短暂的中兴局面,为诗人们改革现实带来了一线希望,鼓舞了诗人们讽谕时政,以诗歌促中心的热情。

第三,唐代大历以来,形式主义诗风有所抬头,促使进步诗人挺身保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元稹(779—831),字微之,其祖先为鲜卑人,世居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人。元稹和白居易友善,唱和甚多,世称“元白”。他早年任谏官时,刚直敢谏,不畏权贵,和白居易一样写了很多讽谕诗。他的文学观点也和白居易一致,强调诗歌的政治讽谕作用,推崇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经验,最先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所作乐府诗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如《田家词》揭露官府横暴,反映民生疾苦;《织妇词》描写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估客乐》揭露,投机倒把,谋取暴利。但元稹乐府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远不及白居易。

元稹的《连昌宫词》,揭露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向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并称。七律《遣悲怀》三首,感情真挚,向称悼亡诗之名篇。“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平未展眉。”这些诗句,传诵很广。其《离思五首》之四亦很有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爱情诗中的名句。

元稹另有传奇《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元杂剧《西厢记》即取材于此。

元白: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两人最为友善,文学主张、诗歌风格均相近,同是中唐新乐府运动者的倡导者。

元白诗派:指中唐时期以通俗浅切的语言,新乐府的形式,反映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创造了“以俗为美”的艺术境界的一批诗人。这批诗人除元、白外,还有张籍、王建等人。

元和体:指唐元和年间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风。《新唐书。元稹传》:“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据元稹《上令狐相公启》,有些人摹仿他们那些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以及流连光景的短诗,当时也被目之为元和体。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

长庆体: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二人作品均于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结集,白有《白氏长庆集》,元有《元氏长庆集》,诗歌风格亦接近,故有此称。清初以来,亦往往专指元白偏重于叙事的七言长篇歌行。

元轻白俗: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李肇《唐国史补》:“元和以后,……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于元稹。”此即指元诗“”、白诗“浅切”的一面。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作品阅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轻肥》、《上阳白发人》、《杜陵叟》、*《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张籍:《野老歌》、《节妇吟》;元稹:《田家词》、《织妇词》、《连昌宫词》。

韦应物主要是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他善于通过清淡幽美的山水意象,传达出寂寞幽独和恬淡自适的意绪,形成高雅明净、澄淡精致的独特风格。写得最好的诗是《滁州西涧》。其真朴处浑然天成,能再现陶诗的真趣,以及王孟诗派所追求的那种淡泊宁静的高洁人格,这是他的诗歌高出于其他大历诗人的地方。白居易曾称赞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后世或以陶、韦并称,或以王、孟、韦、柳并称。

刘长卿(约726—约787),字文房,先世湖北宜城人,但他生于洛阳。自幼家境贫寒,矢志苦读,可命运多舛,应举十年不第,大概是在天宝十一年(752)才考中进士。入仕后又因刚直犯上,负谤入狱,两遭贬谪。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刘长卿一生坎坷,悒郁寡欢,所以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调和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极为凄清悲凉。在反映这一时期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方面,刘长卿的诗歌很有代表性。例如《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同病相怜,不胜愁别,伤感得不能再伤感,孤独得不能再孤独。一种由悲剧命运支配的孤寂惆怅的生存体验,与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相结合,汇聚成生不逢时的冷落寂寞的情调。

刘长卿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曾自许为“五言长城”。他的五绝,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文字省净优美而意境幽远,可弥漫着一层难以言说的冷漠孤寂的情调,透露出浓重的衰飒索寞之气。刘长卿诗歌的风格是清冷淡远。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曾五次从军。大约在贞元中,才入朝做官,任中书舍人、右骑常侍,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由于有十多年军族生活的体验,所以他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有五六十首,几乎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一。

李益从军的幽州河朔一带,中唐时已为藩镇割据之地,这里的边塞士卒迫于连年不断的内外战争,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早已荡然无存。因此,在李益的边塞诗中,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将士的英雄气概的诗篇,如《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但这类诗为数不多。他的边塞诗主要是描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哀怨心情。这些诗已失去盛唐边塞诗乐观豪迈的精神与情调,即使和王昌然《从军行》中描写“边愁”的诗相比,也有凄凉感伤和雄浑悲壮之别。这不仅是诗人彼此风格的不同,也是时代气运使然。

李益的诗以七绝见长,其形象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韵的和谐宛转,语言的凝练自然,皆与王昌龄接近,所以后人常常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李益的诗最著名的是《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委婉细致地抒写了士卒久戍思归的心情,意蕴深长,情调感伤。

韩孟诗派

中唐诗坛流派纷呈,除写实尚俗的元白诗派外,还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这一诗派的活动时间是在贞元、元和至长庆的三十多年中,对促进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有重大贡献。下面先解释一下有关韩孟诗派的几个词语。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兴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贾岛、卢仝等人。他们强调“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其诗以深险怪诞为特征,追求新奇,以丑怪为美,崇尚古拙。

韩孟: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和孟郊。唐代赵璘《因话录》卷三载:“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孟郊作诗求险求奇,风格与韩愈相近,又多联句之作,工力相敌,故后人论诗多以韩孟并举。

郊寒岛瘦:指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云:“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二人均以“苦吟”著称,多作穷苦之词,风格清峭瘦硬,故苏轼评之为“郊寒岛瘦”。“寒”指的是二人的诗多写穷愁生活,充满悲苦凄凉的情调;“瘦”是不丰满的意思,指内容狭窄,想象没有起飞,境界迫促。“寒”、“瘦”是对孟郊、贾岛诗作意境美一种形象性的概括。孟郊的诗作,在艺术上刻意追求古拙奇险,征服人心的是一种苦吟的美、奇险的美。其《秋槐》云:“冷露滴梦破,秋风梳骨寒。”本是秋日凉意惊醒了他,他偏说是冷露把他的梦给滴破了,把有形的露水和抽象的梦联系在一起;秋风生寒,他说是凉风如同梳子梳头发那样从他骨肋间梳过,使他寒冷透了。真是苦吟鬼神愁。贾岛炼字炼句,煞费苦心,他曾在诗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后注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居士居》)中的“敲”字,也是经过反复推敲定下来的。传说他为此在路上撞了韩愈的车驾,韩愈也帮他推敲起来。推敲文字,实是调整思想感情,是写作中不可少的工序。但贾岛偏于对一字一句的琢炼,而忽略对诗歌完美意境的创造,因而这位苦吟诗人的诗多有警句而少名篇。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李贺21岁时参加了河南府的乡贡进士考试,由于成绩优异,被推荐到京城参加礼部举行的进士考试。这时一些嫉妒李贺名声的人,便利用社会上讲究避讳的习俗来攻击李贺,说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李贺不当举进士,否则便是大不孝。韩愈虽作《讳辩》为其辩护,指出这种避讳的不合理,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韩愈的辩解虽然很有力,但仍然扭转不了世俗的偏见,李贺最终也未能到礼部应考。这对年轻而有才华的李贺是个很大的打击。从此,他失去了进身的机会,心情一直郁郁寡欢。当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求得一官半职,李贺往来于京、洛间,22岁时到京城作太常寺奉礼郎,这是一个具体执行宗庙祭祀赞礼的卑微小官,品阶仅为从九品上。李贺对这一职务自然是很不乐意,25岁时即托疾辞归。他一生体弱多病,心情又不好,27岁时就去世了。李贺现存诗歌241首。他的诗歌的内容主要涉及揭露时弊、感愤不遇、咏仙讽鬼和抒写艳情几个方面,但其中心内容是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对现实的不满与厌弃之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古文创作方面,但他在诗歌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在诗歌方面,他主要是继承了李白的白由豪放和杜甫诗的不拘一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传统,独立开拓诗歌的新路,是一位别开生面、勇于创新的诗人。

韩愈的诗风格多样,他的那些反映民生疾苦、抒发政治失意的古诗,一般都写得比较平易晓畅,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他的近体诗风格清峻,意味隽永,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的绝句更写得清新自然,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刘禹锡是中唐时期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诗人其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在诗歌创作上,他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诗歌,现存有800多首,其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有三类,即政治讽刺诗、咏史怀古诗、民歌体小诗。1.政治讽剌诗。他的政治讽刺诗,如《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飞鸢操》、《聚蚊谣》等。他的这类诗歌多采用比兴手法,或者是托讽禽鸟,或者是寄情草木,都表现了对权贵们的讽刺和蔑视,抒发了其革新失败后的满腔激愤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往往寓意深刻,辛辣犀利。⒉咏史怀古诗。刘禹锡经历过重大的政治斗争,因此对于历史上的兴衰变化、各种政治事件,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结合自身的遭遇,联系中唐的各种社会矛盾,写了许多优秀的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的特点是纯用律绝的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深沉。例如《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他的咏史怀古诗常把历史上的故迹与现实景况联系起来,通过描述来寄托感慨,而不作什么议论。他的律绝写得很好,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个人的遭遇。⒊民歌体小诗。刘禹锡居朗州(湖南常德)九年,夔州二年,当地渔歌、山歌流行,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向民歌学习,写出了许多民歌体的小诗。这类小诗的的特点是活泼清新,自然流畅,既保留了民歌清新爽朗的情调、响亮和谐的节奏与比兴谐音等手法,又比民歌更为凝炼婉转,词采华美。如《竹枝词》都具有民歌的那种清新活泼、流畅婉转的特点。前一首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吸取了民歌双关谐音的表现手法,又进行了新的意境创造,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传诵。后一首用“花红易衰”比喻负心郎的薄情,用“水流无限”比喻自己失恋的痛苦,也都形象生动。后来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从刘禹锡“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一句变化而来的。刘禹锡的这类民歌体小诗,由于形式生动活泼,音节响亮和谐,所以在当时就得到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诗歌的数量较少,只存140多首,都是贬谪以后所作。前人评论柳诗,大多以为是继承陶渊明传统,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有些诗常借助山水景象来衬写人物的生活情趣和襟怀情操,它们往往描绘出清幽奇特的画面。比如《渔翁》: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明朗轻松的调子,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图,图中有人的活动。看这幅图,不仅使人目睹湘江日出前后景色的变化,还使人看到了一位日夜与青山绿水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渔翁形象。显然,这个形象是诗人理想境界的化身,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写景富于变化,“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画面最美,犹如带音响的电影特写镜头。末句化用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辞》),自然妥贴,神韵很足。《江雪》则以江上雪景衬写渔父的高洁。诗中前两句描写出一幅大雪封山、路断行人的酷寒场面,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勾勒出渔父抗寒斗雪、毅然垂钓的形象,便充分表现出了他不同流俗的志趣和无所畏惧的孤傲精神。

【作品阅读篇目】韦应物《滁州西涧》,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韩愈《山石》、《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竹枝词》贾岛《寻隐者不遇》孟郊《游子吟》、《登科后》,柳宗元《江雪》、《渔翁》,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四)晚唐诗词文:晚唐,即唐文宗至唐亡,这是唐诗的夕阳期。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正是这一时期诗歌的写照。这个时期没有了理想,只有悲哀,感伤与华艳,构成了这个时期诗歌的主要特色。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也只是天鹅的绝唱。

晚唐诗坛有被称作“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他们的诗歌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抒情性,但因理想与现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们的诗作亦充满了感伤的情调。此时诗坛还有皮日休、杜荀鹤、陆龟蒙、罗隐、温庭筠、韦庄等人。晚唐文坛,一批作家直接继承新乐府运动传统,写出了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如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

杜牧的诗歌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诗歌,如《感怀诗》、《郡斋独酌》、《河湟》、《早雁》等。一类是咏史怀古诗,《赤壁》、《登乐游园》、《过华清官三绝句》、《过勤政楼》等,一类是写景抒情诗,如《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等,大多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借景以抒发对历史或现实的感慨。

杜牧诗歌的艺术特点

1.杜牧的诗歌创作注重思想内容而又不轻视艺术形式,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其诗意蕴深厚、寄慨深沉,艺术上虽不刻意雕琢而能致高远。杜牧的诗歌风格既有俊爽豪宕、峭拔劲健的一面,又有清丽婉曲、含蓄隽永的一面。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

2.杜牧的诗歌语言凝练隽永,立意高远拔俗。在艺术手法上常常是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交融在一起,尤其善于抒情。其诗也常常采用比兴、寄托与暗示、暗喻的手法,给人以寓意含蓄、意在言外的感觉,耐人回味与琢磨。

3.杜牧古体、近体兼擅,且均有佳制,然尤擅七律、七绝。尤其是七绝的咏史怀古和写景抒情诗,倍受后人推崇。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初学古文,19岁以文才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被引为幕府巡官,并经令狐掏推荐,25岁举进士。次年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牛党的人因此骂他“背恩”。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一、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商隐诗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政治诗,如五古长篇巨制《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一类是感怀诗,如《安定城楼》、《登乐游原》、《锦瑟》等,多抒写身世之悲、命运之慨。一类是咏史诗,如《隋宫》、《贾生》、《马嵬》、《瑶池》等都是名篇,或借古以讽今,或托古以抒怀。一类是爱情诗,多以“无题”为题,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1.李商隐的诗歌远接诗、骚的比兴艺术,近取杜甫诗律精严和李贺瑰丽奇诡的特点,又融合了阮籍诗歌的旨意遥深和齐梁诗歌的绮丽华艳,形成了深情婉曲、绮丽精工的主体诗风。

2.李商隐的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寄托遥深而措辞婉曲。其诗常常采用比兴、象征、暗示、寓托等手法,形成意蕴深刻而含蓄、情思绵密而邈远的艺术特点,甚至造成扑朔迷离的朦胧意象和曲折复杂的内涵。此外,其诗讲究字句的锤炼,语言精练华美、深曲委婉,音韵和谐,对仗精工。

3.李商隐的诗歌各体均有佳篇,尤工七律和七绝。

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 篇6

紫砂,被誉为“东方红色瓷器”和“陶都奇葩”,她那独步艺林的飒爽英姿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堪与闻名中外的国之精粹──瓷器并驾齐驱,明代林古度有诗云:「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

说起紫砂,不得不追溯她那历经四朝的千年发展史。与近万年的陶瓷史相比,紫砂的诞生似乎有些姗姗来迟,当宋代已形成哥、官、汝、定、钧五大窑系,呈现瓷器全盛的壮观时,紫砂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1 宋代现端倪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寄茶诗》中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其中的「紫泥」、「砂罂」所指是否为紫砂的推论,也苦等了近千年才于1974年宜兴丁山羊角山开掘了紫砂北宋窑址,从中出土了许多残器,经拼接整理依稀显露出北宋紫砂的雏形时,才印证了梅诗。相应地与梅尧臣同时期的诗人、书画家苏东坡曾于建中靖国元年告老辞官,到宜兴买田筑东坡书院,他嗜迷饮茶,在《煎茶歌》里唱出「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绝句,于是在民间便有了苏东坡饮茶的三个苛刻要求中的一条“一定要紫砂壶煮茶”的说法,由此「东坡提梁壶」传世的可信度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南宋紫砂其实物有现藏在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一座古井中发现的三件瑰宝,以及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留给我们的一幅《卢仝煮茶图》中置于竹炉上的「水壶」图貌。

与两宋相比,整个元代可谓紫砂的盲区,除了蔡司沾在《霁园丛话》里记载了「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那么一点贴近紫砂的描述外,别无他迹,显得冷冷清清,倒是此时此刻的景德镇完成了瓷质由软到硬的过渡,并烧出了青花、釉里红这样的瓷中精品而如火如荼。综观两宋及元代,滥殇其间的紫砂是那样稚嫩而残缺不堪,也许紫砂毕竟不像「火药」那样一鸣惊人,她是甘醇的,需要时代的酝酿和文化的沉淀。

2 明代露头角

据文献记载,真正紫砂的兴起,始于明代正德年间。首先是供春的出现。供春,这位朱砂陶艺家,是众所公认的紫砂壶创始人。与其同期的紫砂陶器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等人,众家各有所长,其中赵梁擅长于提梁壶的造型;李茂林擅制小壶,时朋为时大彬之父「朋亦做鹏」,与董翰、赵梁、元畅为当代四大名家。此期的作品中,有汉方、菱花、僧帽、扇型、圆珠梨式以及花卉、竹节、提梁等造型,筋纹器的作品也是此时期的突出代表。

3 清代展商机

到明末清初则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她闪亮的英姿终于挤身陶瓷艺坛的前沿。如从传记中金沙寺僧(生于明正德丙寅年,公元1506年)算起至宣统辛亥年(公元1911年),紫砂在这400余年里,为中国陶瓷的成长谱写了激昂又震撼人心的篇章。文史资料如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王稚登的《荆溪疏》、文震亨的《长物志》、张岱的《陶庵梦忆》、陈贞慧的《秋园杂佩》等,清代则有吴骞的《阳羡名陶录》、周澍写的《台阳百泳注》、张燕昌、李渔、王士祯、阮葵生、陈维崧、李斗也分别撰文《阳羡陶说》、《闲情偶寄》、《池北偶谈》、《茶余客话》、《研斋随笔》、《扬州画舫录》,国外如日本的奥玄宝编著了《茗壶图录》,正史中的《重修宜兴志》、《重修常州府志》也以重笔记载了紫砂。

此时紫砂陶艺界较为有名的是陈用卿、惠梦臣、陈子畦等。而陈用卿再次将铭文刻于壶身,增加了作品的文气。陈子畦在案头白剑的作品构造上,更使紫砂陶艺在文书气质方面表现了多姿的色彩,同时拓展了外销贸易,唤起紫砂陶潜在的商业价值。康熙、雍正、乾隆中期,涌现了陈鸣远、史继长、陈汉文和王南林等陶艺家,尤其以陈鸣远为当代的佼佼者。而后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名家邵大亨创作了鱼化龙,直至二十世纪初紫砂壶的生产转入完全商业化阶段。这段时期,宜兴的紫砂陶艺作品也开始参加一些国际性的博览会,且在多项博览会中获奖,如陈寿珍的掇球和仿古壶。

4 现代渐成熟

直至1930年代相继出现的名家俞国梁、冯桂林、陈寿珍、任汝庭、蒋燕亭、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人,他们将历代紫砂陶艺的技巧传承至今,其中以朱可心的花货、吴云根的竹货、王寅春的筋纹吻合严密尤为出色。裴石民则享有「陈鸣远第二」之称。顾景舟光货仿古、提壁、僧帽、口盖严密。蒋蓉的「荷花壶、南瓜壶、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任汝庭的绘、刀法等等都显示出每位艺师的风采,例如:朱可心弟子王寅仙所制作的新品杰作被美国、英国、中国台湾、北京、上海等博物馆收藏。吴云根弟子吕尧臣是五八年进厂的佼佼者。从其目前的作品龙狮御壁中,可以看出他的才华。王寅春之子王石耕工艺之高,有胜其父之势,如石圆、希菊壶等均有相当浑厚的功力表现。裴石民的弟子何道洪,他的梅椿壶象征真松乱鼠,尤其为光货,其雄厚的扎实功底,无可挑剔。任汝庭弟子徐秀棠作品均以人像为题材,神态极为传神。

回顾千年紫砂,我们感到自豪。紫砂陶土仅出产宜兴,有着近五千年的陶艺史,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叶用品,当茶和壶相伴一体的时候,茶为壶增益,壶为茶添味,茶和壶的合用,在文化艺术的陶醉中,心旷神怡。在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下,紫砂逐渐演化为集陶文化、茶文化,兼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于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陶,真叫做千年紫砂、世界名陶、宜兴人的骄傲。

摘要:紫砂陶,何以成为历代陶器玩赏家的偏爱?她又是如何地发展、演变,成为高超的艺术品?本文从追溯紫砂的发展历史入手,带领读者漫步紫砂艺术圣殿。

关键词:紫砂陶,艺术,发展史

参考文献

[1]史俊棠,陈茆生,丁兴旺.紫砂壶铭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 篇7

伴随高科技产物兴起,新媒体艺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时代艺术的特征,其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和特点,也必然导致大众审美的变化。本文旨在讨论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对比情况下研究其发展及特征。

每次在科学技术取得的突破,都会引领文化的进步。从传统文化到新媒体文化转变的过程这是媒体技术发展的过程。

对传统艺术的初步理解

我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极其博大并且辉煌。传统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都有推陈出新,都透露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伟大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性色彩,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对新媒体艺术的概述

1.新媒体艺术产生的背景

艺术的更新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在今天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艺术工作者用互联网和科技数字手段取代了纸和笔, 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2.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包含有电影,音乐,动漫,实验性音响,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数字图像等许多方面。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内涵广泛的艺术形式,从横向上吸纳了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表现方式,很快演变出了网络艺术和数码艺术,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化的审美感受。

3. 新媒体艺术的首次出现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于 20上世纪 60 年代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 美国艺术家首次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作品。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模拟信号的录像带,和摄像机, 所以这种艺术最初也被称为录像艺术。所以录像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形成的真正标志。

从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1)诞生:在全球化逐步渗入到社会各个地方的领域的背景下,在欧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IT产业迅猛发展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说在被动的状态下起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和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影像艺术追溯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音频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早期:一直到90年代中前期,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装置,录像,摄影和音频等媒介上的广泛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传达表现社会和社会现象批评的内容。装置艺术和表演在1980年代后期虽然也有实验,但真正在媒介上大规模地突破原有的绘画和雕塑的传统媒介还是在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装置艺术和表演的盛行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与观念艺术的结合。

(3)中期:在90年代中期,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卓越性的实验是录像艺术的兴起。在90年代末期, 随着互联网视觉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h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互动艺术, 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音频艺术的制作。90年代末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音频艺术不再成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用音频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表达和社会各个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

(4)高潮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大大推动了个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被引进中国后,影响时间还超不过十几年,但它们却和产生它们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光,声音,电能一样,以非常震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蓬勃壮大起来。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融合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综合媒介的特征, 具备了传统艺术的所有特点。在包括传感器,音效,网络计算机,投影等许多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将触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一并合成进行综合性的展现,让大众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审美感受。

2. 贴近性

新媒体艺术的取材大多是来自人民生活,或者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它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屏幕上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过产生了共鸣,增加了新媒体艺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性质。

3. 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打破了往日传统艺术单向互动的模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互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对观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震撼,进而通过观众的人际传播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思想,发挥了艺术“文以载道”的作用。

4. 迅速性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那么,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由于其传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让大家快速欣赏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社会上的反应也是快速巨大的。

总结:新媒体艺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在表现形式上取得了大的突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晶,它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新。它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第一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重庆市鱼嘴高中)

上一篇: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下一篇:送花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