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试题(精选8篇)

高一地理试题 篇1

高一地理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7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大洋洲B、亚洲C、非洲D、欧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B、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人口的迁移所引起的 C、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大 D、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小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3-4题。

3.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4.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读右图四个国家的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5-7题。5.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6.图中②可能是:

A.澳大利亚B.尼日利亚

C.中国D.古巴

7.自人类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为①这类状况,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很低B.农业发展很快C.文化教育落后D.自然条件恶劣 8.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9.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外出讲学B.上街购物C.外出旅游D.移民国外 下图表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分析回答10~11题。

10.依据付租能力的高低,图中A、B、C中对应的城市功能区应分别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共5页第 1 页

11.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 12.下列长江沿线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上海B.南京C.武汉D.宜昌 13.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

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B.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C.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建设 14.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迅速B、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下降 C、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经济发展水平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16.下面几组国家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阿根廷、墨西哥、法国B.英国、美国、中国C.日本、美国、英国D.阿根廷、日本、英国

17.下图为“某地城市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

D.城市郊区化又叫逆城市化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市周围比较明显 18.在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读下表回答19-20题

19.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四个地区中,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的两个地区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如果右图所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22.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技术,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水分条件D.地形条件 23.冬小麦分布纬度比春小麦低,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周期性B.灵活性C.季节性D.地域性 24.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增加劳动力数量,采用精耕细作方式B.加大科技投入 C.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D.改善自然条件 25.下列有关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农业一定属粗放农业B.热带迁移农业属商品农业 C.我国没有混合农业D.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投入 26.关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B.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C.山地耕作业主要是解决水源问题D.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欧洲 3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27.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和社会经济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B.降水、土地、机械、劳动、化肥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

28.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下图,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A.①林业②蔬菜和花卉业③水稻种植业④果树栽培 B.①林业②水稻种植业③果树栽培④蔬菜和花卉业 C.①林业②果树栽培③水稻种植业④蔬菜和花卉业 D.①果树栽培②林业③水稻种植业④蔬菜和花卉业 右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回答29~31题。29.该农作物是

A.油菜B.水稻C.亚麻D.玉米 30.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技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高D.机械化水平低 31.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B.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C.主要靠雇员经营

D.需要劳动力多

33.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成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 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

D.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34.澳大利亚混合农场的主要特点是

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主要由外国公司出资兴办 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 35.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①华北平原②东北的三江平原③新疆④成都平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读下面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1.50%

全国

上海

1990年 2000年19902000年

全国和上海全国和上海人口增长幅度对比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比)

材料二

下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1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___更严

重;(1分)分析该人口问题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点得2分)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点得2分)

(3)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非洲的是____洲,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洲。(2分)

(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原因是(2分)37.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9分)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________曲线。(2分)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2分)(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答对三点得3分)(4)请就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解决措施:(答对两点得2分)38.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1)甲图中A地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当地发展该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 气候,草类茂盛;②,地价低廉;③临近,交通便利。(4分)(2)乙图中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乙图中B区域种植的主要作物有_______和。(3分)

(3)该地带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是。(答对四点得4分)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2-2013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题纸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36.(10分)(1)(1分)(2)(5分)

(3)(2分)(4)(2分)37.(9分)(1)(2分)(2)(2分)

(3)(答对三点得3分)

(4)(答对两点得2分)

38.(11分)(1)(4分)

(2)(3分)

(3)(答对四点得4分)

高一地理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7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1-5 DDCAD6-10 BADDC11-15 CACCC16-20 CDBAC21-25 AADBD26-30DACBA31-35AADCB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36.(10分)

(1)外来流动人口(1分)(2)老龄化(1分)

老年人口多,社会负担加重;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防兵源不足、老人生活孤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答对两点得2分)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服务制度等(答对两点得2分)(3)拉丁美(1分)欧(1分)

(4)高(1分)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1分)37.(9分)

(1)AB(2分)(2)晚低(2分)

(3人口密集 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 就业困难 社会不太安(答对三点得3分)

(4)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合理答案都可给分)。(答对两点得2分)38.(11分)

(1)大牧场放牧业;温和;地广人稀;海港(4分)(2)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3分)

高一地理试题 篇2

1.1 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衔接不够充分, 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学生普遍认为初中地理好学, 不外乎考前记一记, 考试得高分, 却忘记了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 如地球、地图、气候等知识在初中教材中很浅, 课时较少。加之很多地区中考不考地理, 虽然有会考, 但考试的难度不大, 以至于初中地理教学给予学生的通常是比较浅薄的知识。本已经浅薄的知识, 要到高中阶段再学, 导致高中学生对地理知识陌生, 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经常回顾初中知识。再加上高一地理涉及学生还未学到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于是, 出现教学中的知识“断层”, 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1.2 学习方法不当, 对地理的学科特点认识不足。

地理学科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及地区间的差异。探寻地理事物及现象变化发展的规律、探求正确的人地关系的理论学科。因此, 地理学科具有文理交叉且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许多学生沿用初中重记忆, 不注重理性的思考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就难以适应, 难怪有学生经常发出感慨:地理怎么这么难学啊, 书上的内容很好看, 课也很好听, 就是作业最难作, 甚至有时无从下手。

1.3 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1) 思维的深度不够, 分析、鉴别能力差。即纵向思维, 也叫垂直思维, 其思维指向学科知识的深度方向, 表现为学科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特性, 这类思维要求对学科知识有深入的掌握和扎实的基础。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就必须对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这是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相当的深度。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如“风化作用”与“风蚀作用”。“溶解”与“溶蚀”等。没有抓住本质区别。 (2) 思维的广度欠缺, 综合能力差。即横向思维, 也叫水平思维, 其思维指向学科知识的广域性方向, 表现为学科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这类思维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有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而且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关联点 (结点) , 搭起知识“增长”点之间的桥梁, 实现知识的迁移。不少学生在进行地理思维时, 常常用片面的, 孤立的观点看待问题。不能把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思考, 因而往往抓住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方面, 这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的特别突出。 (3) 思维的变通性差, 常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能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当问题的条件变化时, 不能及时的调整思维方向, 以至于得出错误的结论。 (4) 思维的逻辑性差, 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的学生虽然具备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 但由于思维过程不清, 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 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

1.4 学习地理的兴趣、需求不高, 缺乏内驱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动力。在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下, 学生从初中开始,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自觉不自觉的产生地理是一门副科的错误认识,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根深蒂固, 从而在学习的时间分配上, 潜意识的对地理学科的关注很少。这样的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内在需要, 也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地理难学”的观念被感性地强化了。

2 对策

2.1 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特色, 优化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 力争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进行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中心的基本目的。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来确立;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 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 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2 把握新教材, 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1) 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素质教育的质量观、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人才观。要充分认识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摒弃“惟师独尊”的思想,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可以巧设疑问, 借“疑”增趣, 增加学生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推广学法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学生迫切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教学任务中。为此, 应引导学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实, “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础上, 会“说理”———用实例说明地理原理, “析事”———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 会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思维方法, 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 注重知识应用, 掌握读图方法, 提高识图能力。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旁边牵针引线的课堂教学方式, 即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的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鼓励学生走进自然、社会、网络等空间,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增强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研究性问题”。利用好这些材料, 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与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 敢于和善于对现行教材进行研究和开发, 并适度拓宽、加深。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材料, 如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 社会中的地理现象耐人寻味,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妙趣横生, 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精神, 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除了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外, 还要注重实践知识的获得, 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认识地理现象, 探求地理规律。将学到的地理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到自然、到社会的大课堂去, 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突破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 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 成为学习地理知识的障碍。顺利突破这一障碍, 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而且可以使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产生高昂、持久的学习动机, 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反之, 不能及时突破难点, 学生习得之地理知识、技能支离破碎, 缺乏系统。此外, 经常性的挫折体验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甚至产生畏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可联难、惧怕地理的心理, 影响地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是地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 也是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2.4 深化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 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高一新生如何学习自然地理 篇3

关键词:高一;新生;自然地理

地理是高中文科中很有特色的一门功课:文理相通、人地结合。能否适应高中地理教学,是摆在高一新生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高中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如城市学生对地形起伏、四季更替,乡村中学学生对工业布局缺乏感性认识,觉得地理很难学。同时,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区域地理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理解难度大。但是,自然地理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就高一新生如何学习自然地理谈几点认识。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地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满怀兴致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地理学科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学科。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所以,学习高中地理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要有完整的学习过程,保证课堂参与

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听课、理解、做题。很多学生都认为文科不需要预习,只有理科才需要多做题,但是自然地理不一样,只有按部就班地学习,才能学好自然地理。从时间上来说,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阵地。

首先,地理学习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能死记硬背,学生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上课时间有教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越来越多,如果学生课后自学时,不知重点、难点和课外常识等,必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其次,学习地理决不能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理解消化,日积月累就会培养出地理思维,学习地理就易如反掌了。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也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阅读和理解,多做练习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做到上课听讲时要抓“概念”重“消化”,抓“原理”重“理解”,同时一定要多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课后一定要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锻炼自己的空间思维、答题技巧和能力,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高一自然地理讲述的都是宏观的、大的环境,比如宇宙、大气、海洋、地壳等,我们处在其中,根本无法理解,只能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想象,或者借助一些教学仪器去理解。比如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学生就应该跳出地球看地球,想象站在地球之外,看着地球在进行着自转和公转;或者同桌之间可以用自己的头部(太阳)、拳头(地球)互相演示,从而理解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等地理意义。头脑中有这种空间想象,再来学习,就易如反掌了。

五、学会使用地图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学习的灵魂就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第二语言,地理的学习不能离开地图。在中学地理学习中,需要把所研究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地图上,在这一点上,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每次的大考小考,读图题的比例都在60%以上。作者所在学校的高一年级第四次月考,读图题所占分值达到了86分,而且高一的地理课本更是每节至少3幅图,并配有《地理图册》和《填充图册》。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习地理要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学会使用地图的方法,地理学习就会轻松、有趣,学生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形成良好的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已經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高一地理试题 篇4

1—10AACACADACA11—20DBDDCADADB21—30CACCBCBCCD

31.(7分)

(1)6时52分(1分)新加坡(1分)

(2)夏季(1分)赤道低气压带(1分)热带雨林(森林)(1分)

(3)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32.(9分)

(1)1012.5(1分)西北风(偏北风)(1分)

(2)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3分)

(3)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影响,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遇山地阻挡,西坡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步减少(4分)

33.(16分)(1)乙(1分)向下侵蚀(1分)甲(1分)向两岸侵蚀(1分)丙(1分)堆积(1分)

(2)大(1分)丰富(1分)慢(1分)强(1分)

(3)C(2分)

(4)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4分)

34.(8分)(1)ACD(2分)

(2)热量(1分)水分(1分)

高一地理试题 篇5

41.(16分)(1)春分 3月21日(2)BA和C

(3)23.5°N(北回归线)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CD(5)D

42.(10分)(1)BA(2)ba

(3)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43(1).南;高;升温增湿(2).南;①

(3).顺时针流动,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答案:

41.(16分)(1)春分 3月21日

(2)BA和C

(3)23.5°N(北回归线)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CD

(5)D

42.(10分)

(1)BA

(2)ba

(3)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43(1).南;高;升温增湿

(2).南;①

(3).顺时针流动,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答案:

41.(16分)(1)春分 3月21日

(2)BA和C

(3)23.5°N(北回归线)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CD

(5)D

42.(10分)

(1)BA

(2)ba

(3)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43(1).南;高;升温增湿

(2).南;①

高一地理试题 篇6

高一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1-5 CACBB6-10 AAADC11-15 CBAAC16-20 BBDBB

21-25 CDDAB26-30 BDBBD31-35 CBCCA36-40 BACAB

41.(1)现代2020年~2025年间均可(2分)

(2)缓慢上升老龄人口比重增加(2分)

(3)问题: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1分)

影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大;社会负担加重。(2分)

42.(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2)义乌炒制技术先进,经验丰富。资金充足,市场意识强。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密切。(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43.(1)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2)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自圆其说、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同意。老城区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R地块地价较低,有铁路、公路等经过,交通更加便利,搬迁后可减轻老城区的环境污染。

不同意。老城区工业基础较好,老城区协作关系较好,集聚效益较高;R地离商业中心和居住区较远,基础设施不如老城区完善,员工生活不方便等。

44.(1)商品谷物农业密集商品(每空1分)

(2)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每点1分)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篇7

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C)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2.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为.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1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河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B) v=2v0

(C)两船可能在未能到达对岸前相遇(D)甲船也在A点靠岸

3.如图2,同一轨道平面上,同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三颗卫星A、B、C轨道半径相差不大,某一时刻恰好位于同一直线上,当B经过一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卫星都回到原位置上(B) A超前于B,C落后于B

(C) A落后于B,C超前于B (D)不确定

4.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形状不同,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没入同样深度,这时两容器的水面相平齐,如果将金属块匀速提升相同的位移,但仍浸没在水面以下,不计水的阻力,则()

(A)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B)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

(C)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D)做功多少无法比较

5.宇航员测得某行星的半径为R,沿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物理量为(已知球体积公式)()

(A)该行星的质量m (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ρ

(C)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D)该行星自转的周期t

6.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了h,下面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可能做负功(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了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7.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4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和质量),绳的另一端悬吊的重物质量为m,人用力向后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传送带以速度v向后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可调),最后可用的值作为被测运动员的体能参数.则()

(A)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B)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C)人对传送带做的功和传送带对人做的功大小相等,但正、负相反

(D)被测运动员的值越大,表示其体能越好

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5,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9.如图6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拴住,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将小球拉到与O等高的位置并使线刚好绷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在落到最低点之前,小球重力的功率不断增大

(C)小球落到最低点时刻,线的拉力与线的长短无关

(D)在落到最低点之前,小球的重力一直做正功,线的拉力做负功

10.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如图7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A) mω2R (B)(C)(D)不能确定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如图8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8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9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

14.(8分)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实验小组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部分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如图10,所示的数值,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0.02 s,重力加速度g=10.0m/s2;重锤的质量为m,已知s1=09.8 cm,s2=1.42 cm,s3=1.78 cm,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EKB=图10______J,记录C点时重锤的动能EKC=0.320 mJ;重锤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变化量是______J,动能变化量是______J.从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该题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7分)我国已在2007年4月份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嫦娥1号”卫星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并在此圆轨道上绕行n圈,飞行时间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导出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时离月球表面高度h的公式(用t、n、R、g表示)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16.(8分)质量为5×103 kg的汽车在t=0时刻速度v0=10 m/s,随后以P=6×104 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72 s达到最大速度,设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2.5×103N.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vm;

(2)汽车在72 s内经过的路程s.

17.(9分)如图1 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则: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初速度,则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18.(12分)如图12所示,轻杆长为3L,在杆的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对杆恰好无作用力.求:

(1)球B在最高点时,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大小.

(2)球B转到最低点时,球A和球B对杆的作用力分别是多大?方向如何?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A)(D) 2.(B)(D) 3.(B) 4.(C)5.(A)(B)(C) 6.(D) 7.(B)(D)8.(B)(D) 9.(A)(C) 10.(C) 11.(C)12.(C)

二、填空题(共16分)

13.(共8分)(1)a c e (2)14.0.180 m 0.142 m 0.140 m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15.解析:设月球质量为M,探测器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在圆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A→B由动能定理得,

此时球A的速度为,设此时杆对球A的作用力为FA,则,FA=1.5mg,A球对杆的作用力为mg,

水平轴对杆的作用力与A球对杆的作用力平衡,再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大小为F0=1.5 mg.

(2)设球B在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B,取O点为参考平面,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高一地理试题 篇8

【关键词】贫困地区    高一地理教学     方法策略

一、引言

贫困地区高一地理教学,与发达地区高中相比,无论是在教师教、学生学,还是在教学资源方面,都毫无优势可言,这严重制约了高一地理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有效开展高一地理教学的方法策略,这是搞好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一地理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贫困地区高一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思想观念落后

虽然在地理新课改实施之前,贫困地区教师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导致了教师缺乏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设计备课和授课的意识,对于新课标对高一地理教学的具体要求把握不准。

(二)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学生由初中生升格为高中生,地理课程内容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增大,而贫困地区高中生学习条件较差,面临着各科的学习压力,常常把地理教学看作“副科”。同时,高一地理教材内容较难,学生对此产生了恐惧心理。这都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参与式教学难以实施。

(三)地理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广大贫困地区学校的高一地理教学由于受财政能力的制约,缺乏地理实验室、多媒体信息化教室、图书设备以及各种音像资料。同时,贫困地区的学生缺乏网上搜索、查阅材料等有利条件,对于探究类题目一般都难以按时完成,影响高一地理教学效率。

三、贫困地区有效开展高一地理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进行教学实践

转变教学观念是新课改的主要任务,也是有效开展地理教学的重要前提。贫困地区的高一地理教师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其教学观念落后。为了提高高一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与课改相关的教学资料,不断提升有关新课程理念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师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把教学理论运用到高一地理教学中去,积极转变师生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勇于创新与尝试地理教学模式。

(二)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挖掘乡土地理资源是有效开展高一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一地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并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学生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理解,而贫困地区缺乏多媒体网络、图书馆等课程资源,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贫困地区学校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本身蕴含着良好的优势。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深入挖掘高一地理课程资源,并根据课程资源内容组织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贫困地区的农业比较发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以以本地区的重要产区为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能够大面积种植某种农作物,从而探究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师在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时,要注意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地理实践活动。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营造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开展高一地理教学的重要措施。当前,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贫困地区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懒于动脑、动口,无论教师怎么去鼓励与启发,学生都不愿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因此,为了有效开展高一地理教学,教师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加强实用性的教学出发,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方面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高一学生刚刚接触高中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借鉴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演讲、表演、竞赛等方式组织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够做好高一地理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实现合理过渡。

(四)积极加大在资金投入,完善教學设施

积极加大资金投入是顺利开展高一地理教学的重要保障。当前高一地理教学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导致信息化教学设备缺乏,地理教学资源配置不足。要想改变贫困地区的实际教学状况,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资金投入的力度;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地理教学资源配置,尤其是一些信息化多媒体器材,要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学校之间的距离。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研究、开发新课程实验,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供平台。最后,不断拓展教师培训渠道,促进教师走上专业化道路,为贫困地区的课程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贫困地区积极开展地理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提高高一地理教学效率。新课改形势下,地理教师要在坚持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深入挖掘乡土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极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高一地理教学向更宽阔的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菲.构建立体模式,有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J].考试周刊, 2014(66).

[2]李宏彦.高一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 2014(9).

上一篇:北航校区规划下一篇:社联社团管理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