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多选选择题练习
1.消弧线圈一般选用油浸式,装设在屋内相对湿度小于( )场所的消弧线圈,可选用于式消弧线圈。
A.40%
B.45%
C.80%
D.85%
2.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位的接地与电源系统接地各自独立的情况,应采用( )。
A.单芯电缆
B.二芯电缆
C.三芯电缆
D.四芯电缆
3.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A.10m
B.15m
C.20m
D.25m
4.低电阻接地系统的配电电气装置,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 )的要求。
A.R≤12
B.R≤10
C.R≤
D.R≤
5.建筑照明作业面邻近周围(指作业面以外0.5m范围内)的照度可以比作业面照度降低一级,当作业面照度大于7501x时,邻近周围的照度不应小于( )。
A.4001x
B.5001x
C.6001x
D.7001x
6.采用变频调速后,启动电流小,低压电动机功率可扩展至800~1000kW,500kW以下用( )的电动机和变频器。
A.110V
B.220V
C.380V
D.400V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 )的建筑物(除住宅外)的配电线路,宜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A.四级
B.二级
C.一级
D.三级
8.受控门距离( )不太远时,门禁控制器宜安装于弱电间内,并尽量采用多门门禁控制器。
A.值班室
B.电器房
C.弱电间
D.控制室
9.( )用于围墙、栅栏等周界报警,可用于规则或不规则的周界环境。
A.红外入侵探测器
B.震动入侵探测器
C.超声波探测器
D.感应电缆周界报警探测器
10.一般室内电话线宜采用HPV( )塑料绝缘线。
A.2mm×0.1mm
B.2mm×0.3mm
C.2mm×0.5mm
D.2mm×0.7mm
1.C [知识点] 消弧线圈的选择
2.D [知识点] 电力电缆的芯数
3.B [知识点]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D [知识点]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
5.B [知识点] 照度标准
6.C [知识点] 定子侧交流调速系统
7.C [知识点]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场所
8.C [知识点] 出口、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
9.D [知识点] 常用探测器及其适用场合
10.C [知识点] 电话系统常用缆线的选择
1.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练习题
2.201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精选练习
3.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辅导题
4.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习题
5.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辅导题精选
6.2016年电气工程师专业《供配电》知识点汇总
7.2016年关于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案例题及答案解析
8.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知识点大全2016
9.2016年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复习知识点
1、验算导体用的短路电流,应按下列情况中的( )进行计算。
A.除计算短路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外,元件的电阻可略去不计
B.在电气联结的网络中应计及具有反馈作用的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
C.导体的动稳定、热稳定,可按三相短路验算,当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校验
D.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计算
2.电缆的外护层,应符合下列要求中的( )。
A.交流单相回路的电力电缆,不得有未经非磁性处理的金属带、钢丝铠装
B.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还宜是有纵向阻水构造
C.除低温-10℃以下环境或药用化学液体浸泡场所以及有低毒难燃性要求的电缆挤塑外套宜用聚乙烯外,可采用聚氯乙烯外套
D.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水浸泡的电缆,金属套、加强层、铠装上应有挤塑外套,水中电缆的粗钢丝铠装尚应有纤维外被
3.空气中固定敷设电缆时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 )。
A.电缆位于高落差的受力条件时,不可含有钢丝铠装
B.油浸纸绝缘铅套电缆直接在臂式支架上敷设时,应具有钢带铠装
C.严禁在封闭式通道内使用纤维外皮的明敷电缆
D.在地下客运、商业设施等安全性要求高而鼠害严重的场所,塑料绝缘电缆可具有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电缆用防火阻燃材料产品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中的( )。
A.用于电力电缆的难燃、耐火槽盒,应确定电缆截流能力或有关参数
B.用于阻止延燃的材料产品,应按等效工程使用条件的燃烧试验满足有效自熄性
C.防火涂料、包带应按施加于电缆上的使用特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试验要求的有关规定
D.用于耐火防护的材料产品,应按等效工程使用条件的燃烧试验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要求,且耐火温度不宜低于℃
5.对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中的( ),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A.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B.变压器温度降低或油箱压力降低或冷却系统故障
C.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D.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6.对3kV及以上的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中的( ),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A.电容器组的单相接地
B.所联结的母线升压
C.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
D.电容器组过电压
7.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中的( )。
A.减少变配电所占地面积,以降低工程造价
B.提高变配电所安全生产水平、技术管理水平和供电质量
C.丰富变配电所设备的配置,避免设备重复设置,实现资源共享
D.使变配电所运行方便、维护简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营运效益,实现减人增效
8.变配电所网络结构应( )。
A.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采用星型。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星型
B.站控层宜采用国际标准推荐的标准以太网。站控层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C.断路器处于不正常状态不允许实现自动重合闸时,应将自动重合闸装置闭锁
D.自动重合闸装置在装置的某些元件损坏以及断路器触点粘住或拒动等情况下,均不应使断路器多次重合
9.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中( )的要求,但不得小于3m。
A.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4(Ri+0.1hx)
B.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1(Ri+hx)
C.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5(Ri+0.1hx)
D.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2(Ri+hx)
10.下列选项中的(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8次/年,且小于或等于0.5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C.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年的,且小于或等于0.06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1.AB [知识点] 导体选择的一般要求
2.ABD [知识点] 电缆外护层类型
3.BCD [知识点] 电缆外护层类型
4.ABC [知识点]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设计
5.ACD [知识点] 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
6.ACD [知识点] 电力电容的设备选型原则
7.ABD [知识点]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8.AB [知识点] 变配电所网络结构
9.AB [知识点]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0.ACD [知识点]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精选练习
2.20电气工程师专业《供配电》知识点汇总
3.年关于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案例题及答案解析
4.2016年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复习知识点
5.2016年关于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知识点
6.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知识点大全2016
7.电气工程师考试《供配电》复习难点
8.电气工程师考试《供配电》试题精选
9.电气工程师《供配电》的高分技巧
1.安全 2.环境保护与节能
3.消防
4.电气主接线 5.短路电流计算
6.设备选择
7.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
8.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设计
9.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10.接地
11.仪表和控制
12.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调度自动化
13.直流系统
14.发电厂和变电所用电
15.照明
16.输电线路
17.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
1.安全
2.环境保护与节能
3.负荷分级及计算
4.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
5.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 6.短路电流计算
7.1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
8.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9.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10.变配电所操作电源
11.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12.接地
13.照明
14.电气传动
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
(未变化的没标年份)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11.《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
12.《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GB50060;
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
14.《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1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
17.《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1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2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2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
2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23.《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
2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25.《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
2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
2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2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2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30.《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
3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3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
33.《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
34.《户外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设施 第1部分: 范围和定义》GB9089.1、35.《户外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设施 第2部分: 一般防护要求》GB9089.2;
3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
3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
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3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
39.《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17045;
40.《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
41.《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T13870.1(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42.《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T13870.2(第二部分:特殊情况);
4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
4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
45.《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21(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46.《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2(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保护);
47.《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3(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
48.《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4(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49.《建筑物的电气装置》GB16895.5(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3章:过电流保护);
50.《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6(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2章:布线系统);
51.《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8(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6 节:活动受限制的可导电场所);
52.《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9(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
53.《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16895.10;
5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
5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
56.《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
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58.《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
59.《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
60.《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
6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GB50395;
62.《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
63.《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
64.《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4;
65.《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
6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
67.《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
注:以上所有规程、规范以考试1月1日以前实施的最新版本为准。
设计手册的内容与规程、规范不一致之处,以规程、规范为准。
增加的规范: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
17.《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63.《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64.《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4-2010;
65.《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6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
67.《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
变化的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变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变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取消了3本无关紧要的:
1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52.《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GB/T18379-2001;
1.电梯机房、轿厢和井道中电气装置的间接接触保护,应符合的规定有()。
A.机房和轿厢的电气设备、井道内的金属件与建筑物的用电设备,采用同一接地型式保护,可不另设接地装置
B.整个电梯装置的金属件,应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
C.轿厢接地线如利用电缆芯线时不得少于两根,采用铜芯导体时,每根芯线截面不得小于2.0m㎡
D.在轿顶、机房、滑轮间及底坑,应装有2P+PE型的电源插座
2.低压系统接地型式有()等。
A.TN
B.TN-C-N
C.IT
D.TN-C-S
3.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人工接地体采用角钢地下敷设时,最小厚度为4mm
B.埋在大地中的接地线,无防腐保护且有机械保护铜导体最小截面为25m㎡
C.手握式及移动式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宜设置剩余电流保护,其动作电流为30mA
D.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设备配电线路,宜设置剩余电流保护,其动作电流为20~50mA
4.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为50Hz、电压为220/380V的()系统接地形式。
A.IT
B.TN-S
C.TN-C
D.TN-C-S
5.电子设备一般应具有()措施。
A.功能接地
B.功率接地
C.保护接地
D.直流接地
6.下列()情况下,须作辅助等电位连接。
A.电源网络阻抗过大,使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长,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时
B.低压系统接地型式为IT时
C.自TN系统同一配电箱供给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电气设备,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器切断电源时间能满足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
D.为满足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
7.TN-C及TN-C-S系统中的PEN导体,应满足的条件有()。
A.必须按可能遭受的最高电压绝缘
B.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用来代替PEN导体
C.TN-C-S系统中的PEN导体,从分开点起不允许再相互连接
D.煤气管作接地线和保护线
8.下列选项中,()不允许用作接地线或保护线。
A.水煤气管
B.薄壁钢管或外皮
C.保温管的金属网
D.蛇皮管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游泳池和地上水池的水下灯,只允许选用标称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超低压供电
B.为防止电气火灾而设置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动作电流不大于500mA
C.应急用发电机组,建议采用IT接地系统
D.电气消防系统独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最小值为10Ω
10.电气保护性接地,主要包括()等。
A.防电化学腐蚀接地
B.直流接地
C.防雷接地
D.防静电接地
答案:
1.AB 2.AC 3.CD 4.BD 5.BC 6.AD 7.AC 8.BCD 9.BC 10.ACD11、一台发电机,发出有功功度为80MW,无功功率为60MVar,它发出的视在功率为
()。
A.120MVA
B.117.5MVA
C.100MVA
标准答案: c12、发电机定子线圈的测温元件,通常都埋设在()。
A.上层线棒槽口处
B.上、下层线棒之间
C.下层线棒与铁芯之间
标准答案: b13、远距离输电时,为减小线路上的电能损耗,主要采用()。
A.提高线路的电压等级
B.增大线路导线截面减小电阻
C.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
标准答案: a14、变压器的激励涌流一般是额定电流的()。
A.3~5倍
B.5~8倍
C.10倍
标准答案: b15、同步发电机在额定转速下,保持端电压、功率因数不变,励磁电流与负载电流的关系称为()。
A.短路特性
B.外特性
C.调整特性
标准答案: c16、发电机处于调相机或电动机运行状态时,功角()。
A.δ<0
B.δ=0
C.δ>0
标准答案: a17、同步发电机的效率,一般都在()。
A.80~90%
B.90%以上
C.95%以上
标准答案: c18、在三相交流电路中,三角形连接的电源或负载,它们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为
()。
A.U相= U线
B.U相=U线
C.U线= U相
标准答案: b19、电压100V等于()。
A.106μV
B.108μV
C.103μV
标准答案: b20、某用户计量电能表,允许误差为±2%,经校验该用户计量电能表实际误差为+5%,计算退回用户电量时应按()计算。
A.+2%
B.+3%
C.+5%
标准答案: c
21.电气接地按其接地的作用,可分为()。
A.电气功能性接地
B.电气直接性接地
C.电气保护性接地
D.电气防静电接地
22.用电设备的接地及安全设计,应根据()等因素合理确定方案。
A.工程的发展规划
B.工程的地质特点
C.工程的规模
D.工程的电气设备
23.当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通道小于3m时,为减少跨步电压,应采取的措施有()。
A.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0.8m
B.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C.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D.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0.5m
24.对辅助等电位连接线的截面要求有()。
A.当用于连接两个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时,其截面不应小于其中较小的保护线截面
B.当用于连接电气设备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时,不应小于相应保护线截面的1/2
C.在任何情况下,其最小截面不应小于5m㎡(无机械保护时)
D.在任何情况下,其最小截面不应小于5.5m㎡(有机械保护时)
25.根据使用场所的要求,洁净手术部主要选用()系统接地形式。
A.TN-S
B.TN-C
C.IT
2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C接零保护系统
B.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网(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裸露导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不应作为接地(PR)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
C.当保护导体采用一般铜导线时,有机械保护时,其截面不应小于2.5m㎡;无机械保护时不应小于5m㎡
D.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27.电气功能性接地,主要包括()等。
A.防静电接地
B.直流接地
C.交流接地
D.信号接地
28.当变电所的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在向低压系统供电的变电所的高压侧,一旦发生高压系统接地故障的情况,只要满足()时,则认为变电所和设备是安全的。
A.暖气管作接地线或保护线
B.薄壁钢管或外皮作接地线或保护线
C.变电所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不超过1n
D.变电所的有金属护套的高、低压电缆的埋地的总长度超过1km
29.局部等电位连接应包括()。
A.防雷装置的接地引下线
B.薄壁钢管的外皮
C.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
D.建筑物金属结构
3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卫生间内的任何开关和插座,距成套淋浴间门口不得小于0.2m,并应有防水、防潮措施
B.程控交换机房独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最小值为10Ω
C.严禁利用大地做工作中性线
D.IT接地系统应装设绝缘监视以及接地故障报警或显示装置
答案:
【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多选选择题练习】推荐阅读:
电气工程师练习题05-24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05-28
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01-31
电气工程专业学习心得06-06
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导论01-22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心得01-14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06-2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6-09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信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