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子女的信(推荐11篇)
您们好!
爸爸妈妈,我非常感谢您们。是您们赋予了我生命,让我能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是您们在我筋疲力尽的时候,给了我一个最坚强的微笑,让我再有力前行。是您们一直以来照顾我、关心我,默默为我开辟一条条艰难的道路。我知道,您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您们养育了我十几年,可是我却过于羞涩,没有和您们说过一句“谢谢”。其实您们知道吗?我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是非常感激您们。
妈妈,您是一位慈祥、负责的妈妈。小时候,爸爸外出打工,您一个人在家照顾我和弟弟。那时候,我们经常惹您生气。有多少次,您因为我们而泪流满面;有多少次,您因为我们而彻夜未眠。弟弟小时候体弱多病,是您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在夜间,您发现他有一点儿不对劲,就匆忙打电话给医生,要他连夜赶来我们家为弟弟打针,开药。有时候,医生的电话打不通,您就连夜背着他去医院,生怕他受一点风寒。对于我,您也同样是这样。妈妈,您一定很累吧!
爸爸,您是一位善良、能吃苦且知识渊博的好爸爸。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总是有您为我指点迷津。在我们家,最关心我学习的人就是您了。您在外面打工,一定非常累吧!每次打电话回来,您都会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只想着玩。我和弟弟现在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因此我担心我们在学校的费用太多,怕您压力大,想节省一些,自己攒多点钱。可您却说现在不用我省钱,叫我别担心钱的问题,在学校该吃的要吃饱,等我考上大学后,出去打拼,挣到了钱会孝顺您和妈妈就可以了。但是我要告诉您,爸爸,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以后考上大学,一定会孝顺您们的。并且,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让您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爸爸妈妈,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我和弟弟轻声呵护,细心教导。在我们家发生过那么多事,您们都没有想过要放弃,而且一直在做我们坚强的后盾。以前,尽管生活和住所上有些欠缺,但我们也过的无忧无虑。可是现在,您们为了盖房子而操老了许多。每次您们从新屋里工作回来时,即便很累,受了伤也不会向我们诉说。其实您们知道吗?您们在那工作的许多事情,我都知道。因为我经常没事就会在新屋门口看您们的一举一动。当看到您们受了伤时,我心中真是隐隐作痛。
爸爸妈妈,您们的爱是伟大的,是人世间最纯洁无私的。您们的爱在那牵肠挂肚的惦记中,在那无怨无悔的奉献中。如果说,您们像一棵参天的大树,那我就是大树底下的一株小草。您们为我抵挡风沙,让我茁壮成长。如果说,您们像浩瀚的大海,那我则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在您们庞大的身体里,我无忧无虑地成长。总而言之,您们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们那么关心我,赐予了我那么大的恩惠,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爱您们!
一、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二、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三、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从家务中抽出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儿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是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四、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五、请爱护我,经常训练我对人的礼貌。指导我做事情,教育我靠什么生活。
六、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我和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老是责骂我本人。
七、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请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我自己的生活道路。
八、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小孩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耍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你们好!
爸爸妈妈,我已经8岁了,是你们把我养大的,我要感谢你们。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给你们写信了,我有很多的话要对你们说,你们快看看我的信吧!
首先,我要对爸爸说:“请您多抽一点时间跟我玩玩吧!大部分的时间你都是在外地上班,回来的时间也是很短。”同时,我还要给爸爸提个建议:请您一定要少喝酒,经常喝酒会对您的身体有危害的。
我要给妈妈说:“您能不能少打一会电脑,少看一会电视呀?经常打电脑和看电视会对眼睛很不好的。也要请您不要给我报太多的兴趣班,每天很多课的话我会觉得头昏脑涨的,也会觉得有些累。”有时候,妈妈您会叫我不要跟同学比,可是你却要拿我跟同学比,希望您以后也要记得不要总跟我说:“你看人家……”
我还想对妈妈说:“骑车一定要慢一点哦!安全第一嘛!”
最后,我一定要说的就是谢谢您们!妈妈,谢谢您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关心我。爸爸,我也要感谢你。当我每次想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您总是想也不想就给我买。
再告诉您们我的一些秘密和愿望吧!我想让妈妈去上班,想让全家都长生不老。我还希望干妈家的小弟弟快快长大,这样我就可以很方便地与他沟通了。我最想快点实现的愿望就是把我的家变成“动物托管班,”让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都住进我温暖的家。
现在我想对你们说:“我已经长大了,不会让你们太操心了。”
最后,我要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我爱你们!
你们最爱的女儿:一涵
您们好!
外婆让我给您们写信,写什么好呢?我想了想,还是说说我们班里的一些事吧。
这一周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一件大事------美化了我们的教室。现在我给你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你们也能在异国他乡分享我的这份快乐。
如果您们能来我的学校,当您们进入学校教学楼的二楼,马上就会被我们班的 “快乐谷”吸引住,告诉你们吧,“快乐谷”是我们的学习园地,上面那一张张工整有力的硬笔书法,那一篇篇富有想象的文章,及色彩缤纷的奥运、旅游小报,都是同学们认真学习的结晶。
在教室的后方墙面上,也有我们的杰作,左边是“快乐林”,里面有“我们的班级公约”、“小干部名单”等。右边是“快乐角”,也是我们的“争章角”,那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帆船正在告诉我们,赶快去争章。
中间是我们的黑板报,上面写着我们的中队名、队徽、口号等。爸爸妈妈告诉你们吧,我们的中队名是“快乐鸟中队”,我们的队徽是一只快乐鸟停在一棵大树上,快乐鸟的身体像一个3字,翅膀展开像一个1字,恰好组成了我们的3(1)班。这个队徽是同学们自己设计的,由中队长梅雪画成的,这个队徽贴在我们教室的前门上。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班共有37位同学,我们都是班上的快乐小鸟,将在这块既美丽又生机勃勃的田野里展翅飞翔。
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吧!在这样美好的地方学习,我一定会努力的。
祝您们
Though today is not Thanksgiving Day, I still want to tell you I love you and thank you for what you ve done for me.
I know you are not successful people, but you give me lots of love. I know you love m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I know you spend lots of time and money on me. How can I return the love to you? I am deeply touched. Sometimes I argue with you and make you angry and sad, but you always smile to me.You never change your love to me.When something worries me,you always make me laugh. You play pingpong with me and tell me funny stories. Though I am very busy with my homework, I never feel stressed. I lead a happy life because of your love.
Believe me,I will try my best to be a successful person and let you be proud of me in the future. I love you!
Lots of love
你好!屈指一算,你已是第三次独自参加夏令营类的活动了,真为你骄傲,也特别羡慕。你是知道的,爸爸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小时候家里穷,暑假到玉米地里帮助大人除草、和你姑姑拉着板车卖甜瓜挣学费是我初中暑期生活的全部。我们还学着《卖炭翁》一文中的句子,编出了“心忧瓜贱愿天暑”这样的打趣话,那时的生活艰辛却也快乐。
我要感谢学习,学习让我走出了农村。学习才让我能够给你提供一些条件参加诸如“夏令营”类的活动。所以,我想和你说说学习。
谈学习,先得清楚学习的目的。学习可以知事、明理、启智。知事,就是通过学习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远知历史,近懂时事。明理,就是通过学习,了解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法律准绳、善恶美丑。启智就是通过学习,积累知识,激发灵感,创新创造。
再说说学习的方法途径。向书本学习。书是知识宝库、无声之师。经典名著是经时间长河涤荡沉淀的经华,课本是经反复遴选适合年龄段的名篇名论。要学好学通课本,利用时间多读些名著,对你大有裨益。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个人都有优长,注意观察,虚心学习,学人之长,不断完善自我,是提高自己的一条捷径。向实践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都是实践的重要性。向实践学习就要把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总结反思,形成经验,让今后不再走弯路。
最后,说说学习的态度吧。既然学习的目标不是考个好大学、将来挣大钱,所以,我和妈妈并不要求你学分、名次。但是,你已经十五岁了,应该知道“责任”的份量。责任就是你为你自己今天的行为负责,责任就是你以后要为自己今天的选择埋单。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学懂弄通是对学习的基本要求,这一点你必须做到。儿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美好的青少年时代就那么短暂的几年,也是学习的关键时刻。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想静下心来学习是多么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去参与学习、以极浓的兴趣去走近学习、以化解学习难题为成就,学习将是件很愉快的事。
儿子,选一项喜欢的运动,挑一项喜欢的文艺,坚持下来,你一定会获得健康和快乐。
儿子,你得时刻注意安全。你关系着整个家庭,你不仅仅只属于你自己。
儿子,你得养成好的习惯。习惯改变命运。你得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生活要有规律,东西摆放到位,不着急,慢慢来,你会做得更好。
爱你的爸爸于清晨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而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懂道理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的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的话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交流——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的好孩子。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的优越性,但我同时也相信严格管教的必要。孩子们的成长既需要启发,也需要纪律和规矩。他们既需要培养自信,也需要学习如何自省。
关于“规矩”,我总结出了四条定律:
定好规矩,但首先要把与规矩相关的道理讲清楚,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服从;
在规矩的限制范围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预先讲好的惩罚;
规矩越少越好,这样才能发挥启发的功效。
另外,父母应尽量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可借以教导孩子、帮助孩子的小事——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应当在教育中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负面的例子。比如,如果你想教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起立打招呼”,那你自己就必须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但自己却没有首先做到,这样是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服的。
尤其在人格塑造方面,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时,家长个人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成长。所以,除了用榜样或故事(而不要用说教!)来教导孩子以外,家长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与自己所倡导的行为相反的事情。
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的家长本身对价值观的选择就很迷茫。比如在如何对待诚信、正义等问题方面,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相当多的矛盾和负面的例子,家长自己可能也不是特别坚定。如果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他们就很难拥有正确、坚定的价值取向,当他们走向社会后,就很容易在现实面前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时,眼光要放长远些。中国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我们要用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不要被一些负面的例子所干扰,不要做负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
好的父母能为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他们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时才给以建议和帮助,他们更善于引导孩子,善于和他们沟通,而不是强加给孩子某种期望或价值观。
培养善于学习的孩子
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完全忽视孩子们的课业成绩。但是,孩子在这样环境里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更多地体谅他们,不要总是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加在他们身上,更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而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或有没有天赋。”太高的目标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产生对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只要他们尽了力就好;不必总要求孩子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其实,对孩子来说,打好基础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家长应尽量将自己的期望合理化。可以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得比上一次好一点,让他们慢慢进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孩子可能很早就放弃了。
家长应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变成对孩子的建议。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也不是说要放弃履行家长的约束权,而是要尽量正确地引导孩子。
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这样只会培养孩子片面的竞争心理,对他们步入社会后必须参与的团队合作将是个不小的障碍。
对孩子还说,学习时不要只重视书本里的死知识。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我曾解释过四种学习的境界: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
境界二、举一反三:具备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境界三、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境界四、融会贯通: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作为父母,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每一个机会,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境界,帮他们从死记硬背升华到融会贯通。
家长应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和网络中学习和获取知识。现在的网络是不折不扣的知识海洋,其中有最好的学习英语的互动工具,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所有课程,有“开复学生网”这样的学生互助社区,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帮助。当然,网络中也有很多负面的诱惑,所以,家长最好能经常告诉孩子在网络上学习的正确方法。
家长应鼓励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只是为了分数而学习。比如,有一次我女儿考试时,有一道题她认为做对了一半,但却被判全错。当时,我要她去问老师,但她不愿意去,因为老师肯定不会给她加分。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她,去问老师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和老师讨论解题的正确方法,而不是为了加分,因为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鼓励他们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知道学习是有用的,而不是为了考高分。大家也许都记得,在学习时背诵历史年代或数学公式时是多么的枯燥!如果学了知识而不加以使用,那么,死记硬背的东西就会早早地还给老师。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实践中的学习”。例如,我的孩子学指数的概念时,我们让她拿一个银行存折来计算利息,当她看到利息一年一年以指数的方式累积下来,最终可能变成一大笔财富时,她对指数的理解就不再只停留在书本的层面上了。当她学习美国历史时,我让她做了一个生动的作业:用电脑动画和我们俩“生动”的配音,重现美国历史的一个片断。有一句格言说:“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句话真的非常有效。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启发孩子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我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会和老师配合,帮助孩子自己设定学习的目标,自发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我大女儿上中学时,每半年学校都会要求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半年后衡量有没有达到。以前我女儿比较害羞,课堂上有些问题没有听懂也不敢发问。所以她就在我的帮助下订了一个目标:每天上课时一定要发问,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每天下课时衡量自己是否做到。后来,她每天都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她发现,除了提问题以外,自己上课不爱参加大家的讨论。于是,在设定下一个目标时,她就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参加一次讨论。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却不敢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成长。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总喜欢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这通常会使孩子们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十一世纪将是“自主选择”的世纪。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指出:因为信息时代取代了工业时代,世界处于平等的、无国界的竞争和放权、自由的管理模式之中,“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
其实,无论孩子对父母如何依赖,进入大学或进入社会后,他们都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决定是创业还是在公司工作,是学理工还是学商贸……他们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他们最需要的是独立自主、责任心、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只会背诵知识,被动地服从别人,或等着别人帮他做决定,那他在进入社会后,就算不失败,也不会被人们重视的。你的孩子要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竞争并取得成功。所以,他必须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有一次,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接受电视媒体的采访。记者问他们,你们的成功应归功于哪一所学校。当时,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他们的回答是——蒙台梭利小学,因为那所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方式,没有任何消极输入的教育理念为他们的独立自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带来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呢?我在这里提出五个“要”和五个“不要”:
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要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责任,让别人替他们预先规划或收拾残局。要让他们在失败中学习,不要什么都帮孩子做。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自省,可以告诉他你会怎么做,以提高孩子的判断力。
要把选择权留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你很确定该怎么做,但是你应该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学习独立决定。他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将比从你的正确指导中学到的多得多。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供意见,但最后的决定还在于你自己;而且,随着你的长大,这些事情会越来越多。我记得我5岁时,父母要我读幼儿园,但是我想读小学,于是他们把选择权给了我:“如果能考上,就让你读。”这件事我会终身记得,因为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一个5岁的小孩居然有选择的权利。我特别珍惜这个选择,于是我努力读书,真的考上了我想上的学校。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台湾作家刘墉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培养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从正面与孩子沟通——例如:应当说“你的责任是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而不是“你的房间又乱七八糟了”。当孩子没做到时,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童欣以凡事负责而闻名。他小时候在学校犯错后,他的妈妈甚至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她的妈妈会看着儿子惊恐的眼睛,语气温和地说:“你过去是一个好孩子,以后还会是一个好孩子。”童欣后来回忆说:“那个晚上,妈妈给了我最好的礼物,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有一片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可以用“共同决定”的方法引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你最好不要说“不准玩电脑”,而应该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足够好,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电脑,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应该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会让孩子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更加努力地做那些“必须做”的事。
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帮助人进步的必要的学习过程,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中坚强起来。
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会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会叛逆,或不信任你。
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这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以外,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
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选择。不要什么事情都说“不”,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潜力的“放大镜”。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的那样:“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里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相对来说,一个积极夸奖、正面回馈的环境会激发孩子的自信。我刚来美国时,因为背数学公式的能力好,老师总说我是“数学天才”。虽然我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数学天才,只是把以前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但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开始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英文和数学,并真的在全州数学竞赛中拿到了冠军。
给孩子正面的回馈。让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我小女儿小时常跟我说“我好笨”,其实她一点都不笨,只是听信了少数同学的恶意中伤。于是,我慢慢培养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记写得很好,就夸奖她,鼓励她再多写一点。她写出兴趣后,居然自己写了一本《自传》,经常给别人看,甚至还把它放到了我网站上的“个人背景”栏目里——这个时候,我觉得她该学点儿谦虚了!
自信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所以,你不妨帮助你的孩子做一个长期的、可衡量的计划。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女儿发言的例子,我当时和她一起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切合实际的目标:她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我们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一年后,老师注意到,她对课堂发言有了足够的自信。
首先,你要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在美国某小学,人们曾做过一个针对18个学生的试验:让老师先入为主地认为这18个孩子是有“最佳发展前途”的(虽然孩子是随机挑选出来的)。因为相信孩子出色,老师常给孩子正面评价。结果真的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这18个学生后来的表现比原来的期望值还高。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有自信,首先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如果你想培养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多做肯定性评价:“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对你有信心”、“你做得真出色”……卡耐基在他的人际交流课程中曾提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如果要改变一个孩子读书不专心的态度,我们可能会这么说:“约翰,我们真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但是’假如你在代数上再努力点儿的话就更好了。”在这个例子里,约翰可能在听到“但是”之前,感觉很高兴。但接下来,他就会怀疑这个赞许的`可信度。因为对他而言,这个赞许只是要批评他失败的一条设计好的引线而已。可信度遭到曲解,我们也许就无法实现我们要改变他学习态度的目标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要把“但是”改成“而且”,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了:“我们真以你为荣,约翰,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学期继续用功,你的代数成绩也会很出色。”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有位学生问我:“您是不是要把您的孩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我对这个问题感到很讶异。我的回答是:“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最终进入哈佛的汤玫捷说:“不要相信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去帮助你的孩子发掘他的独特的优点吧!
一个人的快乐和他是否能做他有兴趣的事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根据美国对1500名商学院的学生长达的追踪研究发现:追逐兴趣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不但更快乐,而且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他们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
作为家长,我们应鼓励孩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的兴趣上。比如,我大女儿喜欢看小说,我们就每周挑一本有意思的但是也有教育意义的书给她看,这些年她已经看了上千本书,而且她的英语总是得满分。我二女儿喜欢写作和绘画,我们就教她用计算机写她喜欢写的东西,然后加上图片、照片,印成漂亮的彩色书送给亲友。
对孩子没有兴趣的课,我们只要求她们尽力地准备,尽力地学习,对成绩没有特别的要求。
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练跳舞。我认为有一些爱好是很好的,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但是这种爱好要适量。有些学习是很苦的,所以我都会用“让孩子有选择”的方式与孩子约法三章。当我的两个孩子都对音乐表示兴趣时,我们对他们说:你们尽力学三个月,三个月后,你们可以决定要不要继续学。结果,她们最终对音乐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兴趣。但她们中一个对画画有兴趣,一个对戏剧有兴趣。于是,我让她们朝着自己的兴趣尽力发展。
家长应多让孩子有与人相处的机会。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从小就不会与人相处的小孩,长大很难成功也很难快乐。
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除了喜与乐,怒和哀也是正常的反应。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抒发他们的感情。如果孩子一哭,你不分青红皂白就喝斥他:“不要哭!再哭、处罚就来了!”孩子表面会变得听话,内心其实掩藏了更多的恐惧——他怕他哭了会失去父母的爱、会被处罚。成长的经验一再以压抑、否定自我的情感出现时,你可能可以教出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很遗憾的是,那也是一个缺乏自信、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孩子。所以,接受人世间的一切吧——正面的或负面的、生或死、哭或笑。因为,这些体会对我们的生命都一样重要。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的孩子不会从片面强调竞争的教育方式中获益,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作为天之骄子处处受到褒奖,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异乎寻常的优越感,并因此忽视了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的锻炼。
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问我的孩子:“你最喜欢你父亲的什么地方?”她们会说:“风趣甚至疯狂、没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让我许多话都愿意和他说。”
虽然我的为人处世之道很多是来自我的父亲,但是父亲在世时,他并没有太多与我亲近的时间。在他过世之后,我只能从我的母亲、兄姐处理解他的想法或为人。我想,这是中国常见的父子关系。因为这份遗憾,我尽量花时间陪我的小孩,而且尽力做一个可以和她们说心里话的父亲。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成大人。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比如谈理想、学习动力、娱乐、事业心、为人处事、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等。
在这方面,我有四个建议:
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说八道。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我的孩子小时每天都是听了我“胡诌”的故事后才愿意入睡的。
对孩子说心里话,不要把话闷在肚子里,同时也希望他也这么做。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让孩子知道他对你多重要,告诉他你多么爱他,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对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
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电脑游戏,我都会花一些时间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你更多的话题,另一方面告诉孩子你“在乎”他。而且还可以让你觉得年轻些!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问他,他一天经历了哪些事。如果他告诉你,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那么,不要训斥也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先对他保证你不会生他的气。
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就必须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长应该尽量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的沟通渠道。
子女怎么给父母购买养老保险才划算?
导读: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保中的养老保险相比,保费会比较昂贵。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后,一般从50岁、55岁、60岁、65岁开始,就可以每个月或者一次性领取养老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一般是要求投保人有稳定的收入,如果不能连续缴费,不建议购买。
身为子女,希望在父母老年时可以拥有高品质的养老生活,因此想到了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年纪越小时购买越便宜,一般来说,30岁之后就可以考虑养老问题了。对于“给父母购买养老保险划不划算”、“要不要给父母购买养老保险”这类投保疑问,子女可以先问自己以下问题。
一问:我父母几岁了,是否可以买养老保险?
给父母买养老保险首先要考虑自己父母的年龄,年龄越大,投保的限制条件就越多,保费也会越贵。一般而言,商业养老保险一般比较适合中青年人士购买。但是,如果子女想为父母购买养老保险,最好是在父母50岁前,因为50岁以上的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确实不是很划算了,一是缴纳保费方面可能会面临压力,会产生退保的风险,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二是投保限制会多,保障内容也没那么全面了。
二问:自己给父母买养老保险是单纯看重养老金吗?
买养老保险是单纯想存养老金呢,还是希望给父母存储养老金的同时,给父母增加意外、重大疾病等方面的保障?因为,养老保险是年纪越小越便宜,反之,年龄越大,保费就越贵。父母年龄要是超过50岁,家庭收入一般的话,就不大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如果不是单纯为了养老金,倒是可以考虑意外保障型方面的专门针对中老年人保障的保险,比如老年人骨折险等。
三问:父母可以在几岁领取养老保险金?
领取年龄在领取年龄在投保时可与保险公司约定,目前市场上一般限定50岁、55岁、沃保保险网——沃保专题
http://news.vobao.com/zhuanti/
保险人的网上家园—沃保保险网
60岁和65岁等几个年龄段;领取方式则分为一次性领取、年领和月领等三种;对于养老金的领取年限,各家保险公司各不相同,有的规定20年,有的规定可以领到100岁,有的规定可以领至身故。
四问:给父母买养老保险,我需要缴费几年呢?
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除了趸交(一次性趸缴)以外,还有分3年、5年、10年、15年和20年等几种期缴方式。年龄越小,你可以选择的方式就越多,建议优先选择长期缴费,不会造成经济压力负担。
五问:要连续缴纳保险费用,我会不会有压力?
商业养老保险要求投保者有稳定的收入,如果不能连续缴费,将会面临被迫退保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在1年之内退保,要损失25%的保费。1年以后再退保,损失更多。假设如今你要给45岁的父母买养老保险,那么,希望对方在55岁时领取养老金,选择10年缴费期,那么,在这个10年的缴费时间内,每次期交的钱是否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如果不能,就建议不购买养老险。
综上分析,保险之家_沃保网专家建议,给父母投保,要先衡量对方的投保需求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给父母买养老保险,最好在父母50岁以前投保,如果超过50岁再开始购买,由于可缴费的年限较短,缴费压力会比较大。
因此,如果给父母购买养老保险压力大的情况下,非常建议优先给自己先买一份养老保险。可以考虑安联安享金生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它是款终身领取养老金的保险产品,带有分红功能。目前有趸交、5年、10年、15年、20年交几种缴费方式,可以自由选择。该款保险保证领取功能,可选择保证领取20年或保证返还保费,确保资金安全。此外,还有最高可达500万的非航空意外保障和1500万的航空意外保障。相信关爱自己,也是为父母减负的一种体现。
沃保保险网——沃保专题
你们好!
当我拿起笔开始写这张情感的纸时,泪水总是一滴一滴的从眼眶落下,最幸运的是我有这个机会向你表达我对你们的深深感激之情。
亲爱的父母,要不是你们,我怎样可能生活如此完美、灿烂的人生上,是你们在为我加油、添彩。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会我们人生一步该怎样走,社会的复杂该怎样去应对。爸爸妈妈我感激你们。
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此刻的我,你们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您们带给我生命,伴我成长,陪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挫折。爸爸妈妈我不应当讲吃讲穿,因为你们的钱都是来之不易,我不因该给你们施展压力,让你们操心。是你们的培养、教诲,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功。是你们的付出才带来了我的欢乐成长。
要是说我是河里的一条小鱼,那你们就是河水,不断的哺育我让我健康、欢乐的成长!
敬祝
身体健康
你们好!
近来身体可好,工作可顺利
其实,在我的脑海里,对你们的记忆,一向是很深刻的。因为每次爸爸亲近我时,您身上总用一股熏人的烟臭味,让我无法容忍的怪味道使我异常厌恶,而一向爱干净的妈妈却好像丝毫不在意那种怪味道,每次爸爸一回家总是笑脸相迎,急着拿拖鞋,端茶。让爸爸到客厅休息。那脸上满足的笑容掩盖了一切味道,只留下一种味道。
我问过您为什么毫不在意那种刺鼻的味道。您告诉我那就是爱的味道。因为爸爸爱我们,所以才有独特的爱的味道。刹那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一次感觉到了爸爸带个我的幸福味道——爱的味道。爸爸,您负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给予了您无限压力,让您的头上有了不化的“白雪”,您每晚独自在阳台抽烟解压……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让我明白幸福就是一种味道,一种深深的爸爸的味道——爱的味道。特殊的味道!我想它就叫“爱的味道”。
但是,我的爱的味道总是短暂的,你们同时在无意中也给予了我更多的惶恐与不安……
这个家庭5天一大吵,3天一小吵。对于你们无谓的争吵我已经麻木了。
爸爸每逢空闲时间很爱赌博,只要一上桌休想把他拉下来。妈妈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但又不勤快,我呢,由于长期惶恐不安,总是经常幻想着童话。
有时候,我明白期望你们能明白我的心,我也期望你们能待得我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并不是一天两头的吵架,位丁点事就提“离婚”,我此刻最害怕听到这两个字了,它已是我心灵的创伤。你们常说我还小,大人的事不要管,其实不然,我已经不小了,对于一位要初中毕业的学生还能说是什么都不懂吗我有我的想法,但我的想法也不是你们所说的那么单纯。
爸妈,我要的其实不是一些“幸福”的物质。我需要的是那么真真正正的爱呀!
然而,你们确实交给我不少,使我终身受益。谢谢那么让我明白爱是永远不可能等价的,爱无法买卖,无法交换;也让我明白爱之所以不等价,理由只有一个——爱不是交换的商品。总有人要多付出,多为他人着想才可能幸福。谢谢你们!但是你们做到了吗
此刻我却不明白爱是什么,是一种企盼是一种不知多少的回报还是莫名其妙的伤感
明白很期望你们能带给我幸福成长的快乐生活,带给我长久的爱,能够用心去爱,能够长久地拥有,让我的心灵不再恐惧,让阳关普遍这个家庭。
祝: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你们的女儿:XX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你们在那里辛苦了。天气越来越冷,你们要多添加衣服,注意身体。我现在在家里过得很好,但是你们回来的话生活过得会更好的,我知道你们外出打工是为了什么?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
前些天,还没打放学铃,一个同学的母亲早就冒雨等在教学楼外。我忍不住对同学说:“你妈真好!”朋友却一脸的无奈:“好什么?整天对我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把我当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语文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个小女孩的事迹,我听后很感动。一个8岁的小女孩养一母亲,而且父亲在外地打工,一分钱也不往家里寄,那个小女孩靠自己在家里干农活维持着这个家。我想我不需要挣钱养活家人,但我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爸爸妈妈,我很开心地告诉你们,我已经学会了烧饭和洗衣服,每天我都会帮忙做点家务。爷爷很累的时候,我还会给他捶捶背,爷爷总是笑呵呵地说:“我孙女真懂事。”
每天放放学回家,我都先做家庭作业。老师说,不懂的可以问家长,可是爷爷奶奶都不识字,不能辅导我,所以我的数学作业经常做不好。上课时老师讲的新知识我也难以听懂,成绩退步很快,让我在班上抬不起头来。多亏了我的老师,她知道了我的情况,找我谈话,告诉我,不用灰心,老师和你一起努力,成绩一定能进步。此后,每天老师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帮我补习。还说晚上做家庭作业时遇到不懂的打电话问她。渐渐地,我的成绩也有了进步,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我。
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常常和你们在梦中相遇,我拽着你们的胳膊不让你们离开,可你们却狠狠地掰开我的手,很快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知道你们外出打工是迫不得已,是为了我们,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你们,盼着你们快回来。。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女儿
李思雨
【父母给子女的信】推荐阅读:
父母子女的生肖01-28
为人子女要《孝顺》父母06-12
子女婚礼上父母怎么致辞07-17
父母委托子女委托书02-07
子女投靠父母入户申请书09-16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于子女父母辩论09-28
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03-24
给儿子的一封信_父母给儿子的信07-22
一封给父母的信作文250字03-12
父母写给孩子的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