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精选12篇)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1

[摘要]当前国内的作文教学在改革与创新方面,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也积累不少的宝贵经验,而国内中高作文的笔试成绩的高低又直接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因此,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历年来都备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及结合2004年1月笔者申报的江苏省镇江市中小学第五期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谈一谈自己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在真、善、美问题上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真善美问题

当前国内的作文教学在改革与创新方面,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也积累不少的宝贵经验。而国内中高作文的笔试成绩的高低又直接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因此,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历年来都成为备受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

2008年上半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在江苏省镇江市教研室吴铁俊同志带领下,在镇江市的直属学校和京口、润州二区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观摩、交流和研讨。无论是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形式,还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内容,大家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实践。有的学校如镇江市江南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在作文题材和体裁,如何围绕作文主旨上进行了研讨;有的学校如镇江市第六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在作文开首与结尾,作文的语言上进行了研讨;也有的学校如镇江索普实验学校在学生作文自评与互评上进行了研讨。

2008年上半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绝大多数教学与教研活动,笔者作为镇江市京口区第三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注,证号编号0494],都亲自参与了观摩、学习、交流和研讨,虚心地向初中语文教育同行请教,自己不仅获得了许多丰富的作文教学知识和感性的作文教学经验,开阔作文教学的视角和眼界,同时结合2004年1月笔者申报的和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江苏省镇江市中小学第五期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注,镇江市立项课题《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详细见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镇教研[2004]1号文件),也触景生情式地引发了自己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在真、善、美问题上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1作文教学与艺术上的真

作文教学与艺术上的真,是一个值得国内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和关心的话题。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或考生在这样的对作文写作上的误区,认为作文写作造假,作文写作就是编故事。笔者是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与认识的。我们向学生强调作文写作要真。许多学生不理解作文写作为什么要真的原因。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真的东西才是善的和美的。善于作文写作善和美问题,笔者将分别下文中分二点论述,此处不细说。

笔者强调,作文教学与艺术上的真,并不是作文写作就是我们学生真实生活的实录,而是在学生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写出自己对人生感悟,写出自己对问题的真知灼识来,要学会处理学生生活的真实与文章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特别强调学生的作文写作要在自己的文章中自然而然地流淌着人间的真情和真爱。我们发现许多优秀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是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感情,作为他们文学创作的原型。许多优秀作家都非常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悟现实人生的真切,品味世间万物的真情。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不能脱离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情感实际。教学生作文写

作,关键是要让感知真实的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主张作文写作要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作文写作要做到“引而不发”,也要做到“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作文写作要循序渐进,不要“拨苗助长”。笔者认为,文章要能解决现实生活之中的一些问题。作文写作教学就是要能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讲解了大半天,学生还是不知如何作文的课,要少讲,不讲。江苏省镇江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倡“切入口要小。”这观点笔者非常地认同,它其实就是一个“小中见大”的问题。它就是要我们的学生学会文章虽小,但“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笔者非常钦佩清末民初大学者梁启超的文章《敬业与乐业》,读这样的文章不仅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而且务实真切,确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喟叹。

2作文教学与人性上的善

作文教学与人性上的善,是强调学生要做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强调学生要做对社会有责任感,富有爱心、良知的公民。笔者认为,国内当代教育在学生品德教育上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差距的。更直观地说,中国当代学生品德教育和学生人性教育是极其缺失的和不完整的。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当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作文教学与人性上的善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不是教师不教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教育在人性的的善上往往是“知”、“行”不一,更谈不上要“躬行”的问题。“学其事”,“穷其理”,学生理论多不能联系实际,社会上也是“说的是一套,行的是一套”,对学生的冲击力不可小觑。为什么我们要读当代作家宗璞的作品《紫藤萝瀑布》,她的文学作品,笔者认为,其最大的闪光点,不就是人性上的善么?

所以,文品就是人品,人品就是文品。中国的当代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也要重视学生的人性教育。

笔者认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提倡“学思结合”。思考什么?要思考做人的问题。做人好了,然后,我们再来谈论学习,然后,我们再来谈论作文写作。当代已故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为什么世人百读不厌?且不说巴老文学才能如何,大抵要算巴老做人的真字上。笔者认为,教学相长,学思也可相长。

著名教育黄炎培提倡,“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他提得都非常之好,就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也是极其好的,但是国人不学、不思、不做,要谈论作文教学与人性上的善,就是等于一个“零”。

3作文教学与品格上的美

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历年来都成为备受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

一。就是因为它决定着一个学生或一个考生的命运和前途。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与品格上的美,它实际上是学生写作的文章能不能成为美文的问题。一个成为大家公认的美文,必然在文章的品格上就是美的,必然就是高分作文了。所以说,我们作文教学或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在中高考中作文得高分,其实也是不难的。当然前提是你这个教师要对学生作文的训练有素。如何做到对学生的作文的训练有素?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对我们的学生强调,文章是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一个文章仅仅靠胡编乱造,虚张声势,是决不会成为美文的,它也不可能感动读者,感动中国,更不能感动阅卷的教师。

我们教师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的学生,你们的文章要得高分吧?请你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来,你们的文章要得高分吧?请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在你的文章中,要学会关注现

实,关注人生,关注民情,关注疾苦,关注民众,重视亲情,感恩父母,关爱他人,呵护一切的生灵和生命……这都可算作人性的善的光辉和光芒。在文章之中,将你的这诸多关心、关爱和关切之情,如涓涓细流,潺潺溪水一般地泉涌出来,倾泄出来,淌流出来,你的文章也就功成名就了,你的文章也就成为了美文了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2

分析从“森林”到“荒漠”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我国传统文化倡导内敛,反对个性张扬)外,恐怕不得不同样尴尬地承认,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索、研习,主动举手作答的行为正是被教师们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扼杀了……想一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关注的是什么?是回答的质量(即得到我们期望的答案),还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过程?在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或者是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值时,我们是选择不耐烦地说:“坐下!”或训斥,或责难,还是选择了理性的赏识?其实,学生还处于不成熟的心理成长期,他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他们思索和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激励和赞赏的!

我认为,教师的赞赏意识在教学课堂实践中至关重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切实提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课堂评价环节上,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应竭力追求真、善、美,避免假、丑、恶。

课堂评价中的“真”,即真实、真诚。首先是真实。真实就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贬低也不过度赞扬;既不放大学生的过失也不过分夸奖学生的成绩;既不把学生“踩在脚下”,也不把他“捧上天”。而要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但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切忌空洞、泛化、夸张,那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变得冷漠。尤其是逐渐有了自我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初中学生,面对教师空洞或浮夸的评价,他们常常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恐惧、冷漠等负面情绪。

其次是真诚。人与人的交流贵在心诚。教师是人,学生同样是人,是人就容易动情,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语言应充满人文关怀,教师要懂得爱的艺术,要懂得换位思考,要发自内心地鼓励学生。从情感上讲,在温情中评价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案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呵斥并勒令学生及时端正学习态度呢,还是先找学生交流沟通,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再另作要求?明智的做法无疑是后者。教育中不能只有严厉和规则,还应该有温情和委婉。教师不应该只看到对和错,还应该看到对错后面的成因。

教学评价中的“善”,是指教师的评价应充满宽容和慈爱。在教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让我感动又得意的案例:

某生的一次作文涂鸦似的修修改改,给我的批改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为看不清,简直无法改。“恼羞成怒”之余,我唯有妥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他至少是用心写作的,就因为太用心,才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比起那些对作文敷衍塞责的学生,不知好多少倍!”如此一想,我便在作文本上写下:“老师看出来了,你花了许多工夫写作,很认真!只是下次修改时需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改得清晰点,以方便我评改!”出乎意料的是,当作文本又一次收上来时,我竟然看到了“回信”:“好的!我也看出来了,您和我以前的语文老师不一样!”那一刻,我觉得来自学生的赞许比领导的嘉奖更弥足珍贵。

宽容的善举如空谷回音,美妙的回报只在朝夕。多一点宽容,换一个角度,带着善意去评价学生,必然能获得“善”的回报。一位教师的成功在于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热爱学习。

教学评价中的“美”是有效教学评价的最高境界,需要在“真”和“善”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评价,从而产生激励学生的效果。

课堂并非沉静的湖泊,而是灵动的溪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问题生成后,教师该如何解决?囿于自己的才疏学浅就此堵住源头?这样的方法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这很可能损害到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他再也不问问题了。教师唯有因势导利,不因问题幼稚而嘲笑,不因问题怪异而讽刺,而要尽量尝试以之作为新的、有益的教育资源生成点,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鼓励他们思考,引导他们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和创新。这样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开展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为关键的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心,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3

情真

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实际,这是教学激情的“真”,唯有其真,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感,增强课堂艺术的感染力,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情绪。

章延桦的《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一次读,心情都是激动的。全文文字优美,情节感人,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可爱的鸟儿顿生敬佩之情。作者在文中把天鹅赋予了人的情感。在他眼中,这些天鹅已不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具有灵性的天使。对于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描写更是震撼人的心灵。老天鹅勇敢、果断的牺牲精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不屈。最令人感动的是天鹅齐心协力攻破坚冰的壮观画面,它们不怕疼痛,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连续不断地扑打冰面。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情导入,抓住情感震撼点披情人文,教师要把这种感悟传递给学生,要让此情充满课堂。而做作的情感,一味虚伪的亲切。只会让文章失去本身的教育意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文立三老师曾说:每一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有一些看得见的收获,记几个字,写几个词,背几个精彩段落,获得一种学习方法……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语文课可以休矣。所以在挖掘文本的时候,一定深刻地来体会文章的情感。这才是“真”的情感流露。

意善

掌握好分寸,减少课堂教学的浮躁、烦厌和无益的劳作,增加悠然、快乐和学养,这是教学情感的“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用兴奋的情绪去激励人,用主动意识去唤醒人,用生气勃勃的精神鼓舞人。很难想象,那种冷淡或厌恶,没有抑扬跌宕、平铺直叙的教学情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球保的记叙文。作者描写了巴西著名的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失望、震惊、痛心、反思的表现。教师应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有层次的读中感悟,有效地朗读指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比较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情形,体会到破坏环境给大自然与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感悟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而不是像欣赏课一样,欣赏世界各国的大瀑布,让大量的视频图片占据课堂的宝贵时间。

学生的读本可以丰厚,而课堂则需要简约。一堂成功的课,需如一颗炮弹,击中学生的心灵。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在于字里行间,在于读中有情,悟中有感。教师只有通过有效、有层次的朗读训练,才能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言美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产生强烈的情感撞击,体现出撼人心魄的审美力量,这是教学情感的“美”。教学语言带给学生的审美愉悦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呆板、枯燥、僵硬、晦涩、含混不清。那么,这样的课堂将难有好的教学效果。语言的缺陷带来的也将是沉闷而缺少活力的课堂气氛,学生也将在这样一潭死水似的氛围中如坐针毡,当然也就谈不上开启思维,领略学习的无限风光了。

如《掌声》一文,作者用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这篇文章从某种程度上触及到人性之美。于是在课堂上,当学生沉浸于浓浓的爱意中,教师应把感动写在脸上,溶进声音里。语言真诚而动情,盈盈的泪光中让学生明白积极的人生价值,在情感的共鸣中走进文本。

在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它或是在理性思考中折射出睿智,或是在感动的描述中表现出生动。而抑扬有致、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常常能创造出富有激情的优美和谐的课堂氛围。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4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曙光二中 夏旭

摘要: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语文课上阅读教学所占用的时间最多,对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重大的作用。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自己的特性,初中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新时期,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究竟如何在课堂上完成阅读教学目标并落实课标要求?下面着重谈谈这一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案。

一、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的诵读

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诵读,决不能让学生匆匆一瞥就急于探究文章内涵。尤其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更应该让学生有层次地多遍诵读。在读的过程中,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在悟的过程中,就解决了许多问题。假如满足于学生的粗读,便浅尝辄止,学生对内容不甚了解,根本无法推进阅读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教师即使花再大的力气解读,学生也无法获取深刻的感受,更不用谈独特的体验。

二、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帮助。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在预习中要学会预习方法,初读是按照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时按照思考题自学,在预习中勾画重点、难点、疑点,然后上课时主动汇报,汇报自学所得。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学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无论学生在哪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促进他们求知、钻研、创新的精神支柱,是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的“发动机”,浓厚的兴趣往往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促动他们去独立思考、仔细观察,并认真分析问题,从而可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可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开发。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及实际的教学目的,稍作改变而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可以采取疑问导入方式,创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阅读理解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据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热情洋溢的微笑向大家传递正能量,以亲切和蔼的目光、恰如其分的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或内容摘记 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引导与指导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读文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同学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对于有些同学不喜欢长时间阅读的特点,老师可以采取先引导他们进行定时定点的阅览杂志、报纸等,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作息时间与生活条件,尽量要求大家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多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也可以给同学们提些指导意见,如童话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说《红楼梦》、《水浒传》等,在阅读的同时,坚持写读书随笔,或做好内容摘记。

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按照教学参考书按部就班,因为这样不仅扼杀了教师的创造力,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阅读中要给学生时间去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鼓励他们敢想、敢提、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

七、阅读拓展,课外阅读也是实践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实践,课内阅读是实践,课外阅读也是实践,而且比课内阅读范围更广,自由度更大,独立性更强。因此,阅读教学应向外拓展,把学生引向生活中,让他们真正学会在阅读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学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把教材作为基础,开展拓展性阅读,尽可能地向外拓展,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阅读领域。拓展的策略有很多种,如以人物为线索的扩展式阅读,或以课文中的知识点为线索的扩展式阅读等。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进行阅读。现在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从各种媒体来获取信息已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媒体阅读。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在信息化的时代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八、生生间与师生间相互交流

在学生充分读书与文本对话之后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这时,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生生对话中学生间互有启发、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同时又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生成了美好的情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人格。同时,教师还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背景,让学生去发现与探索。真切的感受到了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是很重要的,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应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在实践活动中就很好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师生间相互触发,相互感悟,相互收获。

结语

总之,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学生在阅读中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可以对编者和教师提出质疑,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很有挑战性的,因而也更富有生动性、活泼力,也更有价值。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站起来,在平等、民主的教学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5

作者:刘迪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1期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现实、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关键词:思维能力;必然结果;思维方法

德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并尖锐地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素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将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方法,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思维和能力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一、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应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必然结果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深化的必然结果。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有助于他们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自控,并逐渐形成生理和心理机能的积极反映机制,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行为的效率,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语言训练,通过听说读写使学生的知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主要现象及规律,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大脑的机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应该说,良好的语文教学过程,既是有效地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也是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正是这样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常用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析解剖法

是一种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的思维方法。包括事物变化发展的起因、条件、过程、结果以及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结构、段落、详

龙源期刊网 http:// 写、略写、过渡、照应等。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得以更好地把握。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2.归纳综合法

是一种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规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归纳综合的范围,可以是一篇课文,可以是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文学常识或语法知识。从中总结出散文的几个特点,以及游记在写景中常用的移步换景、移步同景、定步异景三种方法。事实证明,多作一些类似的训练,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的。3.反向思维法

即从反面进行逆向思维。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能够让学生取消思维定势,打破思维惰性跳出陈旧思维窠臼,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性阅读分析。如指导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挖走太行、王屋二山,他为什么不搬家呢?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教师逆向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学生能够在思考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逆向阅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就拿人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来说,学习是不是一定只有靠“苦”来作“舟”呢?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的同学经过反向思维,认为处在当今知识信息成倍增长的时代,单靠“苦”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还必须学会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学会“巧”,才能更快、更多、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4.铺垫法

铺垫法适合处理那些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即给学生铺垫台阶。它能够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为学生设计跨越的办法,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曾经在教《变色龙》的教学中,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奥楚蔑洛夫多变的性格中有没有不变的因素?这个问题我铺垫两级台阶:1.奥楚蔑洛夫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或不是将军家的狗表现是什么?2.他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联系他的阶级本质应该怎样认识?铺垫了这两层台阶,学生就会渐渐明白: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为了讨好将军,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玉杰.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2]苏立,李颖.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6

瓮安县玉华中学:王明祥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在要求学生充分朗读,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和方法。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程环节这些层面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朗读为学生铺设起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切实认识到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是语感,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接感知判断,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任何人不可能根据词语的理性含义的相关语法规则来理解句子,而必须凭借语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现在的中学生,不会读书大有人在,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报刊杂志,读不出节奏,读不出情感,甚至结结巴巴,读完一篇文章,脑是一片茫然,感悟不出文章的底蕴。造成学生读书能力差的原因在于:这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分析讲解以及机械地修改病句,划分句子成分,语法之类的训练上,学生几乎没有朗读时间,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次要位置,学生语感能力自然极差。由此,继承和发扬朗读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朗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

语文教学围绕高中考这一指挥棒,重讲轻读,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学科正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学科。但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受到社会功利观念的影响,只对智力,伦理两个方面去发展而审美一直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造成学生审美能力差,只懂应试不懂审美的现状。

新《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增加了文学鉴赏,名著导读。利用初中三年的时间对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进行全面的鉴赏教学,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并有专门的美学文章,它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利用朗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得到陶冶,受到教育。因此我们更应该强调朗读。因为朗读正能艺术地表现课文的内容,使学生较为直接地获得美感体验。

朗读不仅可以把字面意思完整地,艺术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运用语气、语调等那些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底蕴,通过朗读把这些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读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个攀月台栅栏,过铁道买橘的背影,学生感受着作者浓厚的父爱情深的情绪。朗读激发了他们的想象,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

朗读不仅陶冶着学生的性情,也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文中句子的长短,骈散、平仄、音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等便文章寓有音乐的美感,这种韵律美,在朗读过程中结合学生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朗读不仅使学生从语言文字发现美,且自己的感情与认识客体产生审美共鸣,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朗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

三、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成功的朗读能赋予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因此,要全面调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各种器官功能的全面运动,是其他任何手段都达不到的效果。它可以一改昔日的语文教学的枯燥、呆板无味的陈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的朗读质量,是考查他们对文章学习得怎么样的一个尺度,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如何,通过朗读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来。学生能从朗读中领会其中的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朗读的好处还在于能使学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和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使说和读很好地联系起来。

朗读也是一种技巧,一般要求包括读音停顿、速度和语调等方面,语音是朗读的内容和目的之一,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响亮,是朗读教学的起码要求,要朗读文章,每个字都当读得清晰可辨,毫不含糊。停顿是朗读教学中的另一个环节,它能显示文章 的节奏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吸引听众,恰到好处的语言停顿,还可以使文章 的意旨分明,便于听音领会,接受。从而唤起听、读双方感情的共鸣。

朗读的速度,即在朗读过程中适当控制,掌握语速,要根据作品表现出来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情调,来调整朗读的快慢速度。

朗读要求读得准确,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进入角色,叶圣陶一向十分重视朗读,还具体介绍了朗读的方法,“文句之间的特别字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得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有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 意义完整的文句,”语调也要根据文章的主题来确定,如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7

摘 要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要用好激励评价,慎用否定评价,坚持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评价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新型的课堂评价就像一根奇妙的杠杆,能使教与学互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用好激励评价,在鼓励中促进孩子的成长

民间有句谚语“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便是对语言神秘功能的高度评价。运用好语言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教学境界。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一次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根据课下注释“日晚倦梳头”意思是天色已晚,我懒得梳头。有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觉得‘日晚’是日上三竿的意思。”“敢于质疑,好,好!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现在先说说你的看法。”得到肯定、鼓励,他很高兴地说:“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早晨起来以后,梳洗打扮。”“的确不简单,言之有理。”其他的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笔者趁势引导:“究竟是课本对,还是同学说的对呢?我们分组讨论,找出充足的理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大部分同学赞成“日晚”就是日上三竿,有的用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来证明,有的从诗中的思想感情出发来证明。讨论结束后,笔者深有感触地说:“是你们让我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此鼓励,能不感动?有人说,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批评和责备都更有力量。固教师应该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坚持捍卫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权利,并鼓励他们自圆其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表达的快乐,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地发展。

2慎用否定评价,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强调激励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在否定时讲究语言艺术。教师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应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词,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地发挥。

比如,在面对一个读书声音细小的学生时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激励的话语如同甘露流进了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

3注重暗示,用好体态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与有声语言同样重要,体态语是老师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法宝。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巧妙地通过肢体语言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这些无声语言,以期产生出“水到而渠成”、“形立而意现”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肩膀的一项内在含义就是承担重量,因此,拍肩膀不但可以传达教师亲近、友好的善意,尤其可以传递一种“老师相信你”的精神力量,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祝福和殷切期待,激发学生向上的渴望和动力。在班中,刚开学有很多同学不敢发言,后来,笔者走到他们身边,用轻拍肩膀的方式请他们回答问题,同学们的胆子都渐渐大了,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了。另外,拍肩膀还能提醒某些思想注意不集中的同学。而拍后背,除了提醒“放松一点”的安抚含义外,还可以暗含“轮到你了,你肯定行”的潜在激励。

4坚持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多种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在评价过程中“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淡化学生之间的竞争,使每个学生都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奋斗。(2)运用绝对评价的同时,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性,达到因材施教的评价效果。(3)运用个体内差评价的同时,注重展示性评价,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另外,对学习中下等的学生,可以尝试“延迟评价”、“二次评价”等方式,使他们获得同样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需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以自我评价明方向,以同学互评促发展,以教师评价树信心,以延缓评价示个性。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1 篇8

摘 要:作文教学是教师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怎样能做好作文教学呢?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钻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作文课的首要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首先要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全班营造出浓郁的写作气氛,那么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怎样才能营造写作氛围呢?

一、经常“下水”,分享心得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口吐莲花,使得学生如沐春风、有美的享受,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经常“下水”,将现实的生活变成鲜活的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随笔,将作品拿到班内、校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得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喜欢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学生时代,苗老师教我们语文,她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读,讲手稿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我清楚的记得那时苗老师读的神采飞扬,最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热爱上了文字,喜欢上了写作,当上了语文老师,和苗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构建舞台,展示自我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需要,创办本班的班报或者本校校报,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我曾经办过“小荷尖尖”文学社,休息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激励他们创作欲望,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写字积极性,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宣读学生作品,选择优秀的推荐发表等。

其次要注重积累,勤于练笔

三、作文要学会积累

无论是词语方面还是句子、语段方面。词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词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词汇库”途径有二:首先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上,也可以制作在读书卡片上。其次是生活。要善于捕捉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四、要重视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写随笔等,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感受。

五、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主题不突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胸无点墨。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些思考,就多一分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转瞬即逝的灵感,思索的结论等记录下来,尽快整理出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局等。

再次要博览群书,提高写作水平

每个人,如果仅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就会有限。如果想多积累间接经验,最有效途径是阅读书籍。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致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这样,写作时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生动、完美。所以,多阅读文学作品是一条通向写好作文的成功之路。

因为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必须每天阅读,获取信息,多积累素材。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获取了足够的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写作文了。

同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便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因此,学生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开始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的扎扎实实,顿序渐?M,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六、多种评改方式相结合

首先,以往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欣赏者和评价者,个人主观特别强,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后,学生对各种文体创作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掌握,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仍然会把握不住,明知这样写不妥,却有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首先教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修改作文。因为朗读,要读出音就必须要看清字形,这样就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同时,通过朗读,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作文是否通顺流畅,文笔是否优美等。

其次作文修改前,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提出修改的目标,然后,让同桌间交换或组内交换,也可男女交换,让学生自由选择交换对象进行评改。通过交流过程可以取长补短,便于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当然,还有其他的修改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过有心人,用心发现,适时引导,及时训练,学生的修改方法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写作水平也一定能提高。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9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满足教育体系变革的基本需求,其中多元化教学方法作为备受学生关注的方式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故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对多元化教学的认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化教学 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无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还会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然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并且还实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生质的改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基本特点

从整体角度分析,所谓的多元化教学并非仅仅体现在教学方式的设计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学科性质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的教学习惯等方面出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初中语文实用性比较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均有所渗透,且从新课改基本要求出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及文学素养,所以如果仍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这一目的与需求的。然而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从本质上发生改变,其情感、人格等均有所完备,这样一来,通过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方法,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1.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本质出发,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等进行培养,并且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目的制定完善的多元化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多角度地掌握语文知识。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设计教学案例以及教学方案,并且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应用多媒体技术采取情景化教学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主旨有所把握,并且还能够对该篇文章中语言以及小说形象加以分析,对作者的心理感受有所了解,对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金钱关系有所认识,并且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可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念。另外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从多元化角度出发,设置相应的问题,做好课堂讲解,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为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多加融入全新的理念与形式,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景与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或者采取互动教学的模式,由教师指导,按照教学大纲与要求,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满足多元化的要求。[2]

2.实现思维方式的多元化

要想真正促使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良好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衍生出优质的教学方法。换而言之,如果采取单一的思维方式,则会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从多个角度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思维方式的重视,并且实现思维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相互结合,将传统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加以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了解唐雎勇气以及秦王骄横的性格,并对两个人物进行对比,通过学习还要鼓励学生对当时背景下强权政治进行讨论与分析,让学生通过思考发展思维,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3.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教学手段的好与坏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在新时期,积极采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关键所在,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不仅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其中,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教育界的新宠儿,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将其制作成教学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与听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采取ppt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进行陈列,并且还可以采取动画、视频、图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应的片段,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将各路好汉劫取生辰纲的过程进行展示,如此一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小组,每六个人为一组,在小组设定的时候要采取均衡值性,有优生引导差生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有语文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小组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得出答案,并由教师进行统一指导,根据实践了解,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而言具有重大的推动性。

4.实现课外阅读的多元化

毋庸置疑,课外阅读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在经过多次语文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材的内容得到完善,但是所选择的教材却具有局限性,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本质出发,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基础性,并且要设定初中四年的阅读量不低于300万字,尤其是要对中外名著加以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知识,巩固所学习到的语文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字能力,在写作中还可以借鉴与应用,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多元化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模式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维等方面均有所改善,这对提升教学质量而,却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10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初中作文教学仍存在着重表达轻育人、重模式轻能力、重课堂轻生活、重指导轻讲评等不良现状。针对上述现状,可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转变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夯实学生的“精神底子”; 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改革评价机制,进行立体评改等。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反思教学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作祟,当今初中作文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一直未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当今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重表达,轻育人

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但在现今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初中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淡化,人生观、价值观低下,人文底蕴流失。

(二)重模式,轻能力

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简单的套用模式。但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单纯传授写作技巧,仅有“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技巧的指点,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般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观察、思维、创新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其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三)重课堂,轻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但现今作文教学,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初中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心灵,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甚至闹出“缘树摘米”之类的笑话。

(四)重指导,轻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是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但是目前,不少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诸如“中心突出、结构紧凑、语言通顺”之类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像这样的作文评改,学生并不重视。因此,有的学生篇篇是同样的优点和不足,至于作文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二、走出初中作文教学困境的方法探讨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夯实学生的“精神底子”

教师应从育人的目的出发,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转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初中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现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开拓创新,大胆设计各种作文训练形式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杜绝“假大空”式的作文产生。在教会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点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这是由作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所决定的。

(二)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确实提高写作水平。

1、加强课内外阅读,认真做好摘记。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为前提,那么,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思想性、艺术性都强,因而在教学时,应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去欣赏品味文章的优美语段,从思想上、语言上、艺术上去阅读文章,并与学生作文中的思想性结合起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取材立意。

在课内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如课内一样去读名家名作,用高层次的人生追求、高层次的审美意境来升华学生的灵魂。养成摘录的良好习惯,将课内课外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空余时间熟读成诵。只有胸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才能在作文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并能传神地展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课内课外的阅读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以提高,作文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2、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并鼓励学生多到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源泉。

学校应在校内多举行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如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成立文学社团,编印班刊校报,组织各种征文、演讲比赛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协作动手和口头表达等能力,还能激发写作兴趣和积累写作素材。

当今初中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教师可带学生游览名胜古迹,追寻历史的足迹;攀山望海,到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深入农村,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和体会农民的辛劳;调查当地企业的发展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等等。当学生走出课堂,面对大好河山和当地的奇异风俗,他们充满新鲜和好奇。或抒情,或议论,或记叙,或描写,在真实感受和思索的基础上,会写下许多文情并茂的好文章。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就开阔了,想象力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定会增强,写作则无需一字一句的去挤,挖空心思地去抄,生机勃勃的生活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资源。

(三)改革评价机制,进行立体评改

评改作为作文教学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了解,目前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敷衍了事型和越俎代庖型。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初中语文教师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评改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作文批改方法多样,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学生交换

批,或学习小组讨论批等。讲评方式也有多种,可全班集体讲,可指导小组分批讲,可单独面批等。讲评虽多以鼓励为主,但存在的缺陷也应及时地加以指出。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

结 语:

作文即做人。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影响很大。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真善美 篇11

高育奇

洱源县第三中学

第一次见识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在10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坐在多媒体教室里,觉得非常新奇和不可思议,心里曾憧憬自己走上讲台也能用上这样的设备,14年后,这样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了我们学校的普通教室,而且比当初见到的设备更先进,更人性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觉得电子白板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它已经成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好帮手,现就自己在过去一年的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的心得来谈谈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电子白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它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教师讲课言之有物、具体实在,取得良好的效果。

农村孩子见识少,许多课文的讲解只靠老师的一张嘴,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大大制约了他们的想象力,电子白板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声音、画面和教师讲解的有效合一,这对语文教学来讲是一种最具感染力的教学方式,图片、视频、解说„„这些能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教学《走进纽约》中对大都市景象以及城市快节奏生活的描写时,仅靠阅读文字是难以体会大都市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人流如潮的景象,很难体会快节奏内容表达所映衬的快节奏都市生活,而利用电子白板,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下载相关视频、课文朗读做好课件,教学时,视频与朗读的配合,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通过视听来感受大都市的气息,会让人有如身临其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这就是电子白板给我们农村学校带来的最大惊喜。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紧凑,流畅。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需要教师不断在鼠标和黑板之间奔波,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还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条理性,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教师直接用白板笔控制设备、进行板书,方便快捷。

另外,在做好课件的基础上,讲课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一边展示一边讲解,减少了中间一些环节对教学的分割,使课堂教学更为流畅,更为紧凑高效,保证了教学的计划性。

三、电子白板让语文老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放出来。

由于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的板书量较大,如果事先把板书做成课件,在课堂上适时呈现出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也不用再写时一身汗,擦时一身灰。有些教学内容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后,直接用白板笔在上面进行勾画、注解、分析,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展示更多的信息,正可谓一举两得。

四、电子白板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想学,才会乐学,才会主动去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魅力和兴趣因素,这正是语文教师所擅长的。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特点决定了电子白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拥有更广阔的的天地。特别是游记、美文和古诗文,这类课文的教学讲究的是意境,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比如一首绝句,短短四句,翻来覆去的讲,学生越听越枯燥,还谈什么意境,电子白板是解决这种情况最好的手段之一,它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有形的,可感知的,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多媒体容声,色,文为一体。对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强烈冲击,学生在课堂上会很活跃,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鼓励学生结合他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协助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中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活动挂图中的背景、页面或图像,也可以是动画,还可以是歌曲、音乐等,相信参与这一过程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更加强烈。

五、合理运用“白板”资源。

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丰富的库功能,其中有软件自带的公用库和教师自建的资源库。库中的所有资源都可由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调用、添加、改编、重组。教师可以在自建的个人库中添加教学所用的素材,可以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互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添加到库中。教师可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各类教学素材、各类题型输入资源库,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库。在课堂教学中可按需随时提取出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灵活性、高效性。

最后,我还想说,电子白板虽好,他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不能把它当做救命稻草,一味的抓住不放,教学的主角是学生的学,电子白板是为此服务的,如果教师过分的依赖电子白板或为了使用白板而让学生跟着跑,那就本末倒置了。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2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文/喻春林

摘 要:衡量学生语文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这一指标也是新形势下现代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及提高教学深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写作要求的变化去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是论述了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着重强调了语文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以及指导学生创新性思考的方法。

上一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道德风尚下一篇:八年级数学北师大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