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居易的诗词(精选7篇)

白居易的诗词 篇1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惜栯李花》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茛荡花,狂风吹不落。

《白槿花》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白居易的诗词 篇2

唐诗本身就是有声艺术, 能引发读者对诗中景物遐想, 似乎能看见或听见诗中之景;在吟诵时有抑扬顿挫之分, 能察觉到“声”和“音”的情感因素;近体诗形成了讲求声韵的固定格律形式;诗歌语言本身是声形并重的文字, 汉字的音乐品性, 能使古典诗歌显出强烈的节奏感, 而有韵律、节奏, 正是音乐的最基本要素。白居易琴诗除了具备诗歌音乐性特征外, 还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他在琴诗中多次表达自己爱琴、视琴为三友之一, 借此寄寓自己对名利、富贵、显宦等身外之物的看透, 讽刺那些汲汲于名利的势利之徒, 是白居易琴诗的常见主题。在北窗下自娱自乐时, 高吟“欣然得三友, 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 酒罢辄吟诗” (《北窗三友》) 。在晚年闲居游乐时, 感叹“爱琴爱酒爱诗客, 多贱多穷多苦”, 自足于“荣名厚禄二千石, 乐饮闲游三十春。何得无厌时咄咄、犹言薄命不如人” (《诗酒琴人, 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 雅当此科, 而所得已多, 为幸斯甚。偶成狂咏, 聊写愧怀》) 。只有在酒与琴中, 诗人才能和他人得意忘言、入玄体道, 默然相顾哂, 心适而忘心。“甘心谢名利, 灭迹归丘园。坐卧茅茨中, 但对琴与尊。身去缰锁累, 耳辞朝市喧;迢遥无所为, 时窥五千言。无忧乐性场, 寡欲清心源。始知不才者, 可以探道根。” (《养拙》) 对具体琴曲, 如《秋思》、《古渌水》、《幽兰》、《湘妃怨》等弹奏的叙述或描绘, 或点明闲适自足的心态, 或描绘乐曲的演奏技艺, 或渲染琴曲中蕴含的悲凉、清寂情感, 也是白居易琴诗中重要内容。朋友相过, 则调弄《秋思》, 强调随缘适分:“闲居静侣偶相招, 小饮初酣琴欲调。我正风前弄《秋思》, 君应天上听《云韶》。” (《梦得相过, 援琴命酒, 因弹<秋思>, 偶咏所怀, 兼寄继之, 待价二相府》) 冬日早起, 也思晚坐弹《秋思》, “晨起对炉香, 道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 《秋思》弹一遍” (《冬日早起闲咏》) , 以诵经、弹琴和劝酒为生活内容, 享受心灵的闲逸。更有对《秋思》的音调的直接描摹, “信义闲谈《秋思》时, 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 琴格高低心自知。” (《弹<秋思>》) 《秋思》是白居易诗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琴曲, 调清声直韵疏应该是其直接原因。对于《古渌水》的弹奏效果, 白居易也有直接描绘:“闻君《古渌水》, 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 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 竟日有馀清。” (《听弹<古渌水>》) 对该曲意之“慢留”, 声之“疏泛”加以生动刻画, 对其清韵也欣赏有加。另外, 在对琴曲的叙述或描写中, 白居易常说到自己调琴或弹琴, 或者写到弹琴带来的艺术效果。可见, 他不仅是心中有琴, 更是身边有琴, 随身带琴。“今夜调琴忽有情, 欲弹惆怅忆崔卿。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夜调琴, 忆崔少卿》) 对于琴徽、调琴方法等有自己的体会。晚坐西窗, 读书弹琴喝酒, 则云:“琴匣拂开后, 酒瓶添满时。角樽白螺盏, 玉轸黄金徽;未及弹与酌, 相对已依依。泠泠秋泉韵, 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 一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 得此味者稀。” (《对琴酒》) 没弹之前, 就已经依依不舍;弹开之后, 更是泉韵泠泠。“松寂风初定, 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 试拨一声看。寡鹤当徵怨, 秋泉应指寒。惭君此倾听, 本不为君弹。” (《松下琴赠客》) 则借寡鹤哀怨、秋泉冷寒来形容琴声的声情和效果。

在白居易琴诗中, 还有对当时古琴音乐衰微, 平民百姓和乐工歌妓较少弹琴听琴的现象加以批评, 对众人沉迷以琵琶、箜篌、觱篥等胡乐俗乐的社会现象表示强烈不满。如《邓鲂、张徹落第》:“古琴无俗韵, 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 枝下无人行。春风十二街, 轩骑不暂停。奔车看牡丹, 走马听秦筝。众目悦芳艳, 松独守其贞。众耳喜郑卫, 琴亦不改声。”在这首赠别诗中, 白居易把落第的邓鲂和张徹比作遭到俗人冷落的古琴、寒松, 虽世人轻视, 但自己仍要自信守贞。世人热衷秦筝, 秦筝也到处盛行, 牡丹得到赏爱, 他们沉迷芳艳的风气, 对色冷调清的古琴自然就倍受冷落, 不被注意了。在《废琴》诗中, 白居易更是鲜明地指出古琴废弃的原因:“丝桐合为琴, 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 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 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 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 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对于这首诗, 李石根先生将“废琴”理解为废掉古琴, 实为误解, 对该诗的诠释, 也多不恰当。这里的“废”, 根据其诗含义, 很明显是荒废、闲置的意思, 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但李石根先生却说:“奇怪的是, 在白居易有关的古琴诗作中, 却有一篇题为《废琴》的诗, 又唱反调要废古琴。”“人们可能要问白居易既然弃欢古琴, 而且还以其为友, 为什么还要提出废琴的看法?”几次说废琴为废掉古琴, 其实原诗根本没有这一含义。该诗首联言制琴之材为丝桐, 琴起源于上古, 琴声悠远沧桑。二联言琴声淡雅, 至味无味, 但今人多好繁曲淫声, 故知音稀少。三联玉徽、朱弦都代指琴。玉徽黯淡, 光彩褪尽, 朱弦也已生尘。四联言古琴虽废弃, 没人弹奏已久, 但其遗音尚清泠动心。五联言为琴废弃不平, 想主动为君弹奏, 但是, 即使弹奏, 也没有人听。世俗之人, 不识也不好。尾联直接点明是因为羌笛秦筝等俗乐盛行的结果。白居易琴诗较多, 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那么, 其原因何在呢?

唐代是音乐的繁盛时代, 胡地乐舞也大为流行, 这些都给一贯被视为大雅正声的古琴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使得古琴音乐遭到了空前的冷落。而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 强调音乐和政治的一致性, 礼崩乐坏则政治紊乱无章, 故对喧嚣热闹的俗乐胡乐极为不满。白居易音乐诗中对胡乐、俗乐多次批评。《答<桐花>》云“为君发清韵, 风来如叩琼;泠泠声满耳, 郑卫不足听。”《法曲歌》也明言是“美列圣正华声也”, 对法曲在唐永徽年间、开元、天宝年间有益于时, 为典雅正声表示欣赏。对唐玄宗早期虽雅好度曲, 但未尝使蕃汉杂奏加以肯定, 而天宝十三载却发诏调和法曲与胡部新声的行为加以否定。他还多次批评琵琶的盛行导致了古琴的冷落。《秦中吟十首·五弦》、《五弦弹》和《华原磬》等音乐诗, 完全从有益政治教化, 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角度来评价音乐, 希望以复古和恢复雅颂之音来复兴儒家文化和振兴国家。此外, 在崇古尚雅的音乐思想影响下, 在个人闲适思想的逐渐加深下, 在古琴适合个人怡情悦志熏陶下, 古琴成为了白居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共琴为老伴, 与月有秋期” (《对琴待月》) 也导致了他的琴诗特别多。他的生活中不可无琴, 更加不能没有琴声琴韵。“独抱一张琴, 夜入东斋宿” (《宿东亭晓兴》) “须臾群动息, 掩琴坐空庭” (《寄崔少监》) “自嫌习性犹残处, 爱咏闲诗好听琴” (《味道》) “幸有琴书堪作伴, 苦无田宅可为邻。” (《赠侯三郎中》) “身外都无事, 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船夜援琴》)

总之, 白居易琴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儒家崇雅抑俗、厚古薄今的思想局限, 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在中国音乐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俗乐、胡乐;另一方面, 表现了他愤世嫉俗的正义感和裨补时阙的积极用世精神,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白居易是唐代涉及音乐诗歌最多的诗人。他对古琴、琵琶等器乐都有诗歌叙述或描绘。特别是对古琴音乐, 他在继承前人以古琴为雅正之音的基础上, 对古琴的清淡雅正品性和弹奏技艺、古琴歌曲和琴音效果、古琴衰微现象等都有详细记叙。这与他以乐观政、以乐辅政的观念有关。

关键词:白居易,琴诗,雅正

注释

11.白居易著, 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145页。本文白居易诗文全来自本书, 不另注。

22.参钱仁康主编《中国音乐史与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56-57页

白居易的“官道” 篇3

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政府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不久,因才干凸显,升为左拾遗,薪水翻了一番,他便赋诗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刚入仕途,大才子白居易的运气还不错,国家调整了公务员的薪酬,不仅不再停发、下调工资,还把京官、外官的工资标准都提升了,低级文官每月能领16000文。白居易时期的铜钱并没有贬值,还是一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5角。他月薪16000文,折合人民币8000元,这个薪水不能算低。他用诗歌公示家產,表白心境。不让别人有行贿的机会,也不给自己留下受贿的空间。

那个时代,左拾遗可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可白居易却并不攀附权贵,以爱管“闲事”、敢谏闻名。因犯颜直谏,他被贬为地方官,先后任江州、苏州、杭州等地刺史。

在杭州时,白居易关注民生、大兴水利,亲率州民修筑了西湖白沙堤,引水灌田,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和市民吃水难的问题。随后他又实施了增修湖堤的水利工程,使湖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人们为了纪念其功德,将其所筑之堤命名为“白公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堤。白居易任满离任时,竟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一部分俸禄留给了杭州府,作为公用经费的补充,使用了50余年;离别之时,百姓站满了运河两岸,官员和百姓哭喊着随船送行了十多里。

为官清廉、淡泊名利的白居易,除了饮茶吃菜需要在当地购买外,从不索要任何名贵物品。卸任后,两袖清风的他,只带走在山上拾到的两小块天竺山石,作为心爱之物。

一天,他摆弄石块时,才发现自己竟做了一件“不清白”的事。他甚感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他想,倘若每个游客都带回天竺山石,哪里还有天竺山的秀美?自己认为没有带走杭州一丁点儿东西,难道这石头不是杭州的东西吗?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玷污名声,这好比贪污了千金,不是一个为官清廉者应该做的。他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悔恨万分,忍不住挥毫写下了这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古诗词的闲适情怀 篇4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无论是描绘日常生活起居,还是抒发内心情志,排遣政治苦闷与人生悲哀,大都可见诗人达观知足的思想贯穿其中。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高峰,名家名作不胜枚举。说起唐代的伟大诗人,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恐怕唯有“诗魔”白居易能与之媲美了。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切,明畅通俗,据北宋初惠洪《冷斋夜话》记“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解之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不复集。”老妪能读懂,就连孩童都会背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此见得白居易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较于李白、杜甫毫不逊色。

白居易认为文学是能够反映自己人生哲学的工具。而依自己的现况,又可分为“兼济”、与“独善”两类。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而他本人特别重视两类诗文:其一是作为“兼济”工具的讽谕诗,其一是则是反映自己“独善”心志的闲适诗。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基本上是在他的晚年时期,那是白居易的仕途遇到不顺,所出的作品甚少涉及到政治生活,更多的提到他的个人生活。有不少人认为白居易的闲适诗具有“消极避世”的态度,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对于白居易的“闲适”之作持有赞赏的态度。诗中所呈现出的淡泊知足之情和对清爽自然之景的描述细细品读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同样是诗人爱写的秋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由秋雨飘零中的茅屋,想到了山河破败的国家不由得悲从中来,如此博大的胸怀与理想着实令人敬仰,但白乐天的`《秋雨夜眠》则是这样写的:“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将一个在秋雨之夜难以入睡的老翁闲散,漫不经心的闲适心境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他的闲适气息是在雪夜与朋友喝上一杯美酒的逍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闲适的生活与诗酒人生在这首短诗中一览无余。

白居易的闲时情怀在他的晚年时期体现的尤为突出。他的一首《钱塘湖春行》写的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其实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乐天出任杭州刺史时,已是五十几岁的的老人。“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历史变迁、人世沧桑的悲凉,令他怅然动怀。然而面对西湖早春旖旎的风光,心下又再无惆怅之情。关于西湖,从古到今都是文人墨客竞相画大笔墨描绘的地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边苏小小和那多情的公子阮郁,白娘子与那许仙的的过往又是如何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一从、那一的鲜花目不暇接,小草才刚刚长出,浅浅低低,闲适的情怀融入了景中。白居易是个仕途坎坷之人。身处朋党之争,他不但不能有所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恐再遭权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这首《钱塘湖春行》,正是作于杭州刺史任,那时:“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白居易任职杭州。在这和煦春风中,忘掉了朋党之争与污浊。这种超然天地之外的洒脱与淡然,又有几人能悟的明白?

白居易晚年时期形成的对万事淡然闲适的情怀其实与少年战乱时在江南避难的经历有不少关联。从白居易大部分闲适诗中看得出来白居易对于江南也是有着极深的眷恋的。在江南避难的时期一方面受到江南优美山水及浓郁人文氛围的字样熏陶,为后期适宜人生态度的形成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韦应物,顾况等著名诗人的行为与创作又给其直接的启示,也对他日后的人生与文学创作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成年后白居易人生思想中适宜达观的态度,流连诗酒亦官亦隐的放达生活,寻根朔源应始于这个时期。

在杭州时期,白居易自称“诗酒主”:“杭州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是何人”。在苏州则自称“诗太岁”:“何似姑苏诗太岁,吟诗相继有三人”;“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高声咏诗什,大笑飞杯盂。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用兹送日月,君以为如何?。我们因此看到,与远近师友赠答酬唱,举办诗文酒会,欣赏吴越歌舞,携妓览名胜访佛寺等等,成为他此时公务之外的重要生活内容。在杭州、苏州三年多的时间里,白居易显示,杂律诗数量大增,诗歌创作继任职翰林之后又进入一个丰收时期。

白居易经典诗词:《买花》 篇5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作者:

从诗歌角度看白居易的音乐素养 篇6

白居易自小聪颖过人, 六岁即学作诗, 九岁就通音乐, 能创作音乐, 排练歌舞, 弹奏琵琶, 是唐朝文人中音乐素养最高者, 《全唐诗库》收录白居易诗2643首, 其中有100首与音乐相关。

白居易一生都与音乐密切相关, 在大量的诗文中皆有叙写。琵琶、秦筝、琴、笛、觱篥、角、鼓、阮, 乐舞、民歌、演唱、参军戏等, 都有听闻欣赏。

有史料对其创作背景记载如下: (1) 贞元十七年, 膘国 (现缅甸) 乐舞来唐演出, 有诗记之——《骠国乐》。 (2) 元和四年, 作《新乐府序》提到“其体顺而肆, 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3) 元和年间在朝廷观赏“霓裳羽衣舞”——“我昔元和侍宪皇, 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 (4) 元和十一年江州司马任上, 听京城流落到浔阳的琵琶女弹奏《霓裳羽衣曲》、《六幺》, 感而作《琵琶行》。 (5) 元和十四年忠州刺史任上, 听民众夜唱“竹枝词”, 感而作《竹枝词》三首。 (6) 唐敬宗宝历元年苏州刺史任上, 作《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一诗, 对《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写, 并在杭州刺史任时向艺伎教授之。

二白居易诗中体现的音乐素养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是唐宣宗李忱所作《吊白居易》诗中的两句。“诗王”, 皇帝对一名诗人如此称赞、惋惜, 不仅在于诗人巨大的文学成就, 也在于诗中蕴涵的音乐魅力。“吟”、“唱”不仅指白诗的文字, 更是指诗的音乐美、可歌唱性、流行性, 诗人的音乐素养集中外溢。

1. 演奏和欣赏音乐

《夜琴》:“蜀桐木性实, 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 夜深数十声。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 亦不要人听。”蜀地的桐树, 楚地的丝弦, 做成品质较好的琴。夜深人静, 弹着缓慢的曲调, 自我欣赏;不为音乐的完美, 只为了一时的安适。

《听歌六绝句》:“都子新歌有灵性, 一声格转已堪听。更听唱到嫦娥字, 犹有樊家旧典刑。”此诗作于退养洛阳时, 都子是白居易新培养的歌伎, 此时樊素已被“放归”。都子的美妙歌喉, 唱出婉转的歌声, 让白居易想起旧日的歌伎樊素, 似乎在都子身上又回归了。“嫦娥”, 指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唐朝歌曲《桂华曲》中的句子“遥知天上桂华孤, 试问嫦娥更要无”, 都子所唱应是此曲。白居易有《醉后听唱〈桂华曲〉》, 说是此曲听后“断肠”, 当是怀念旧人樊素、小蛮的感情流露。

2. 描写和评论音乐

《琵琶行》, 六百一十六字, 共四十四句, 有二十八句写到音乐, 占诗句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的“轻拢慢捻抹复挑, ……铁骑突出刀枪鸣”, 不仅是文学中的精品, 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

演奏的手法有“拢”、“捻”、“抹”、“挑”;曲目《霓裳》《六幺》;音色“珠、玉”、“莺语”、“泉流”;情绪“急雨”、“私语”、“幽咽”、“幽愁”、“银瓶破”、“刀枪鸣”, 把非常难以摹写的琵琶音乐赋予形象化, 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手法运用得十分到位, 把时空、情感、余韵都描绘出来了。诗人的音乐素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问杨琼》:“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惟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 试将此语问杨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杨琼是元和年间歌伎, 音色“圆紧”。白居易认为歌者不能为唱歌而唱歌, 取悦普通听众, 必须饱含情感, 声情并茂。这与他的“诗者: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文学主张一致。

《策林·六十四》:“乐者本于声, 声者发于情, 情者系于政。……斯所谓声音之道, 与政通矣。”

把音乐创作与政治联系, 认为政治清明、情感平和, 音乐就平和亲切优美, 反之则哀吟。可以音乐活动观察政治施为, 讽喻政治现状。

3. 培养歌舞伎和编排“霓裳”

白居易先后养有至少十名家乐, 如小蛮 (善舞) 、樊素 (善歌) 、结之 (善歌) 、铧莹 (善歌) 、菱角、谷儿 (善乐器) 、红绡 (善舞) 、紫绡 (善歌) 等。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移领钱塘第二年, 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 陈宠觱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 教得霓裳一曲成。”

唐敬宗宝历元年, 白居易五十四岁。三月改授苏州刺史, 五月到任。期间作《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并在杭州刺史任时向艺伎教授之, 在杭州演奏过三次。箜篌、筝, 觱篥、笙, 前为丝, 后为管。商玲珑、谢好、陈宠、沈平, 都是余杭艺伎, 她们经过白居易的调教, 能够演奏“霓裳羽衣歌”。

4. 以音乐修养身心

喝酒、吟诗、抚琴、会友。白居易家酿美酒, 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 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 如裴度、刘禹锡等。每当良辰美景, 或雪朝月夕, 他邀客来家, 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 一面吟诗, 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 小妓歌《杨

白居易的古体长诗《长恨歌》描述了安史之乱前后李杨的爱情悲剧, 其主题思想历来是《长恨歌》相关研究的重点, 而学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要揭开这层面纱, 需要将该诗带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 带入诗人的内心活动以细加体会。

一前人研究综述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中提出, 杨贵妃在马嵬坡事件中并没有死, 而是流落民间, 其后玄宗对她是生离之恨而非死别之苦。这一说法对后来的隐事说及爱情说产生了重要影响。1940年, 陈寅恪先生发表《〈长恨歌〉笺证》一文, 认为该诗是为讥讽唐玄宗多内宠而作。这直接影响到了其后讽喻主题的形成。“十七年” (1949~1966) 时期, 《长恨歌》主题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 分别为:讽刺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

改革开放后, 新时期的《长恨歌》主题研究不断丰富, 大致分为六种观点。第一种为隐事说。该观点以周文、周熙

柳枝》, 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 车中放一琴、一枕, 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 抱琴引酌, 兴尽而返。

酷爱音乐, 在旅途乘船时也常携带乐器演奏, 以自得其乐。在《船夜援琴》中写道:“鸟栖鱼不动, 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 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澹, 其间无古今。”这是典型的自娱自乐。

三对音乐的贡献

白居易不是音乐家, 但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诗作《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记录并保存了《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和内容。

《霓裳羽衣曲》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创作。传说一: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 初名《婆罗门曲》, 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 并改用《霓裳羽衣曲》名。传说二:唐玄宗登三乡驿, 望女儿山, 作此曲前半部分。后吸收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续成全曲。

玄宗开元年间在宫廷演出后, 罹安史之乱, 乐人四散;宪宗“元和中兴”再次演出, 后即再也没有大型演出, 因此, 乐舞内容和曲谱逐渐散佚。今天见到的《霓裳羽衣曲》, 是南宋姜夔偶然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姜夔之后历代音乐家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了风格多样的《霓裳羽衣曲》, 但是与李隆基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已有相当的距离。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散序六奏;中序;繁音急节十二遍”, 表明《霓裳》的乐舞结构:共三十六段:散序六段, 中序十八段, 曲破十二段构成。“磬箫筝笛;击擫弹吹”:表明散序只有音乐演奏, 散板, 没有节拍, 没有舞蹈, 还写出了主要乐器以及演奏手法。“擘騞;飘然转旋;嫣然纵送”:表明中序开始既有音乐, 有节拍, 也有舞蹈, 属于软舞, 而非健舞。“上元;萼绿;王母;飞琼”:表明舞蹈人物形象:王母、上元夫人、萼绿华、许飞琼, 后三者都是仙女, 且与道教有关。“翔鸾;唳鹤”:表明乐曲结束时长音收束的音效。“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表明舞蹈开始前演员新奇鲜艳的服饰。这对于后人了解《霓裳羽衣曲》原貌有很大帮助。

摘要:白居易不仅是唐朝的大诗人, 也是唐朝诗人中音乐素养最高者。音乐与诗歌、与人生、与社会, 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较好体现, 其作品是文学与音乐自然结合的典范。认识白居易, 犹如认识唐朝音乐文化的发展现实。奏乐、赏乐、评乐、修身、养性, 皆有所得。

关键词:音乐素养,《霓裳羽衣曲》,修身养性

参考文献

[1]彭庆生、曲令启.唐代乐舞书画诗选[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

[2]刘守安、马东风.音乐艺术——人类精神的火花[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3

[3]柏红秀.白居易与乐人交往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6)

白居易的“检讨诗” 篇7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白居易整理行囊时,发现两块小石头。原来是自己当年在杭州游览天竺山时,觉得这两块石子好看,就拣回作为纪念。顿时,白居易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很不清白”的事,觉得对不起天竺山,对不起杭州。倘若每个游客都带走这里的山石,哪还有天竺山的秀美?山石虽然不值钱,但取之却玷污自己的名声,和贪污千金没什么两样。

于是,白居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写了《三年为刺史》诗二首。其一:“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其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人们都把这两首诗称作白居易的“检讨诗”。第一首是检讨自己的工作,不讲个人如何动员群众,筹集资金,修筑白堤,造福百姓,而说“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只是写了几首诗,又没有过人之处。第二是检讨自己的作风,平日里总说一尘不染,一钱不收,而实际却不自觉地拿了天竺山的石头。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汉武帝时,汲黯刚到淮阳任太守,当地豪绅们就按照惯例,准备带厚礼登门拜望。汲黯闻之,马上亲写拒礼诗一首,让人贴到大门上:“太守府门朝南开,无理有钱莫进来;自知之明听劝导,行贿则是小人才。”这话说得好,送礼行贿者,都是“小人才”。

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府中当幕僚时,有个商人给杜甫送来一条十分名贵的毛毯,名“织成锦”。杜甫一看,马上赋诗一首,让送礼人连同原物一并带回。诗曰:“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赠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天下没有免费的馈赠,退了,心里才会踏实。

明朝苏州知府况钟,在苏州为官多年,后来任满回京述职时,写下这样一首诗:“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况钟一生做官三十年,家中却未增添任何田产。人们在他死后归葬时发现“舟中惟有书籍并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清雍正年间,铜山县知县叶存仁期满离任时,僚属们乘夜色,驾一叶小舟为他送来礼物。叶存仁随即吟诗一首,表示坚决拒绝:“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畏人知畏己知”,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做了亏心事,即便别人不知,自己也会一辈子不安。清道光年间,陕西蒲城县知县蔡信芳离任之日,百姓拦道挽留,蔡信芳十分激动,含泪写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中一寸棉。回看群黎皆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不带秦中一寸棉”,是一种操守,也是一种高尚。要不,那么多的州府县令,为何只有他们的故事代代流传?

上任是信任,卸任是考验。白居易等人的“检讨诗”和“拒贿诗”,是古今官员的典型样板。无论在离任的时候,还是检讨自己的时候,都可以借鉴。要不然,等到真的“出事”,则悔之已晚。

上一篇:工程部2016年年度总结下一篇:欢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