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的母亲杂文随笔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我的母亲杂文随笔(精选10篇)

有关我的母亲杂文随笔 篇1

她家坝子旁边堆了一堆柴,是柑树枝,很干了,黑色的枝桠向外伸张。我走过去的时候被挡了一下,立即用手把枝桠拂到一边,身子才过了去。

走到坝子里,便看见了她家的前面。这记忆至此还好好的躺在我的脑海里。她家是两层三间的黑砖房,木门,门前有一级台阶。我好奇的走过去,香同学的婆婆立马高兴的带点诧异的欢迎我进屋,并对香同学说:“香香,你带同学来了哦?”又对我说:“快进来,快进来,到这儿耍。”

我好奇的走进去,香同学的婆婆连忙叫我坐下,坐下。我坐在了客厅的凉板上,看着她家的摆设。只记得她家有个电视,客厅有张桌子,整面墙都是灰色的,像是被烟熏过一般。而不一会儿,香同学的婆婆就笑着从灶屋走过来,手里端着一碗稀饭对我说:“你是叫梅吧,听香香说的,”说着把那碗稀饭放在我面前的桌上:“也没什么好吃的,就只有一碗稀饭,快吃吧,难得香香带同学到家来做客。好好耍!”

我看着那碗稀饭,淡绿色的像翡翠一样,里面沉浮着几片东咸菜,顿时觉得很好吃的样子,我也没有拒绝。就拿着筷子吃了起来。香同学的婆婆在外面的小板凳上坐着吃,香同学不知道在哪里吃。

而我吃到第二碗稀饭的时候,我的噩运就来了。只听到香同学的婆婆在外面喊我:“梅,你妈妈来了。”

是吗?我立马端着碗跑出去,就看见我妈了。她骂着:“到处找你找你找不到,你竟跑到别个屋头吃饭来了哈!看我今天不把你整死!”她又惊又怕,气得到处看找可以惩戒我的东西,往旁边的柴堆一瞧,伸手就折一根树枝棍子。而我飞快把碗一放,小心翼翼的走到坝子里离她最远的那一方。

香同学的婆婆还在笑着喊:“莫打,莫生气,她只是来这儿耍一会儿。”

“不打,不打是怪事。找死人找不到人!到处都找遍了,没想到在这儿吃饭来了!你走不走?!”妈妈的脸上满是愤怒。

我走过去她就打了我一棍,但穿得厚打不透,不是很疼,但心里却很害怕,我时时怕她在路上打我,然而在路上她只是说,回去再收拾你!

但终于到了家了,她立马就丢了那打断的小树枝,去刷那绿绿的红薯藤。很长的一条。

我缩在一边磨磨蹭蹭的不肯过去,外婆说不打了,不打了,她还小,一时耍起去了。便把我护着。妈妈却说,看她今天遭不遭整。

她立马就去外婆背后拉我,一拉住我就往我身上打,还拉我的衣服。我连忙哭着说不去了,不去了。而她不停骂我不停打。

“叫你中午回来吃饭,早点回来,你结果跑到别人屋头吃稀饭。你倒还好啊,我跟你外婆两个找死人找不到人,结果一问你跑到张家沟去了。你这是要把我急死哇!”

“你莫跟你妈一般见识,她也是担心你担心狠了。你怎么跑到张家沟去了啊?”外婆在安慰我并说不要跟妈妈一般见识。我只擦擦眼泪,撩起衣服看着肚子上的红痕。我走到门口,却听到了有哭泣的声音。

妈妈背着我,在哭。一声一声断断续续的。

我也不知是什么情绪,心里很空,并且也有点想哭。不是因为妈妈打了我,而是因为我……让妈妈伤心了。

母亲的杂文随笔 篇2

但即使是现在,要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我还是……写不出来。就是再优美的辞藻,也配不上,配不上。

我不想去谈那些特例,我宁愿相信天下的母亲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只有一天。我还知道大恩不言谢,对于母亲把我带到这世上的恩,只有一个谢谢还是永远不够。

我的母亲背负了太多,从家庭到工作,而我能做的却很少——恐怕现在的我想要体会到她的感受,还远远不够。我只能给予我所能给予的爱,以及微笑着,面对未来的人生。

这种细微的情感说多了反而显得做作,不过对于母亲,我还能写很多很多,我还能写一辈子。

我的天堂杂文随笔 篇3

按我的话说,呛死你丫的。

上网很方便,刷一下卡,就可以免费上2个小时,想继续的话,两个小时快到了就继续刷。

有很多资料,很多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期刊,杂志,论文下载。旁边有打印室,复印室,借阅的资料不可以带出,但是可以复印。

公共饮水的东西很有意思,一次性水杯是公交卡大小的不透水纸袋,喝水的时候拿一个,接满刚好一口。袋子不想要了可以扔掉,我希望自己下次可以每次喝水只用一个袋子,这样才能真的做到为环保出份力。

上网的时候看到有好几个民工模样的人,甚至是流浪汉模样的人,在旁边的机子上查阅资料。

开始我注意到的是一个40岁左右很瘦削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皱纹如沟壑。头发脏乱到可以以任意形态造型,衣服上泛着光,戴着一副老旧的厚片眼镜。他脸上带着笑容,很认真的在查找着什么资料。

和他一起的还有两个人,我看到期中一个的鞋露脚趾头了,就是很老款的那种布鞋,整个人也是那样脏脏的。坐在那里,在搜索东西。

还有一个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等有机子空出来,手里拿着手机,很期待的样子。

他们肯定经常来,在空闲的时候,来看书读报。

还看到一个白化病人,眼睛很不好整个人贴在屏幕上,很仔细的阅读着。还有老爷爷,慢悠悠的打字查询。还有年轻人在刷豆瓣,还有老人在看戏曲光碟。

大家很安静,轻声慢步的在机房里寻找空位,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等待,离开的时候努力不让自己发出很大的声音。没有人喧哗,没有人不守规则,没有人不排队,没有人浪费。

就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的平等,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和谐和幸福。

每个人都可以很好的约束自己,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每个人都有好的对待别人。

没有禁锢,没有卑微,没有权贵,没有歧视。

想起褚树青说的话:我希望读者能真正自由地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自己家书房一样。

对于乞丐来访,有人投诉认为不妥,他又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他说《参考消息》是乞丐、拾荒者最喜欢阅读的报纸,并为此多订了几份。

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对比一些权贵说的话,农村的孩子不要上大学了,因为会没有人愿意回去建设家乡。我不想对这样的言论做出过多评价。

没有人拥有歧视他人的权利,没有人拥有剥夺别人求知的权利,没有人拥有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并践踏别人梦想的权利。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连人类最本能的求知都要压迫的话,我看不到所谓的进步在何方,更看不到那些报纸上、新闻里提到的美好明天在何方。

《参考消息》是怎么样的报纸,我想多数人都知道,乞丐和拾荒者喜欢阅读,他们在寻找的是不是那些进步的、和谐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又是否知道,他们的安危生死或许在规则制定者的眼里根本就是一文不值的?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羡慕着的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也同样感受不到那些看得见摸不着的假象?

我的梦想的杂文随笔 篇4

他们没有钱给孩子买零食,没有钱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发烧了,喝一口自来水,孩子在地上爬就当孩子在游乐场里玩耍。

这一切正好满足我早教原则,也不会给我的早教带来风险,我的早教不需要很高的投入,不需要渊博的知识,家长的认可,孩子的进步,就是我的愿望。

教育教授人才,是育人育才,如果教育向钱看,那教育出来的人也会沾染上铜钱味。

当然我们也不是培养苦行僧,钱是好东西,谁离开了金钱就有可能寸步难行。但是我们不能让孩子眼睛里只有钱,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下一代,长大成人的孩子能够为社会增加更多的财富,使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我需要吃饭,需要穿衣睡觉。我很幸运,我有退休工资,我有房子遮风挡雨,我不需要上班,我的时间就是为了孩子,庆兔兔庆小兔就是我的一切。

虽然庆兔兔庆小兔不会没有饭吃,庆兔兔庆小兔也不会没有玩具玩,父辈的工资可以使庆兔兔庆小兔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

庆兔兔爷爷还在种地不可能带庆兔兔,庆兔兔爸爸在国外想关心也没有机会,庆兔兔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庆兔兔妈妈想管也没有时间管,庆兔兔妈妈也没有精力去管。

这一切给我创造了一个机会,在完全没有人干涉的情况下实施我的早教,实现我几十年的梦想。

由于血缘关系,就是庆兔兔在外边受伤,也不会受到夸张的指责,也不至于不让我继续带庆兔兔。

家里人会不断的指导我,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是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体力,这就给了我更多的选择权、决定权。

不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误,狮子还有打盹的时候,何况还是人呢?血缘关系就是一付有色眼镜,既然是眼镜,通过眼镜看到的的东西,就可能会变形,既然有色眼镜,看到的事物就可能不再是原来的色彩。

一个人避免错误的方法就是,要有人在一旁不断的念叨,三人行必有我师,常常静下心听听不一样的声音,就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就是已经做错了,也可以及时纠正过来。

我的万先生杂文随笔 篇5

-03-还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想要给万先生一个惊喜。之前我们有一起看过一个电影,里面有个玩具,万先生说小时候特别喜欢玩,现在都没得卖了,超想要的。于是啊,我就在某宝上非常努力的搜寻,花了好久时间,才找了个长的不太像,但异曲同工的玩具。然后把收货地址填了万先生的。过了几天,我和万先生一起去取快递。万先生翻到了这个写着他名字的快递,以为是自己的东西就没在意。然后,我故意接过来说,“你还买了这个东西诶?”万先生看了看,“这不是我买的啊。但是写了我的名字和手机号……真的不是我买的啊。”然后我又故意逗他,“哦,怕不是哪个小妖精给你买的呢!”这时候,万先生急了,并且有些怒,三下五除二就把快递拆开了,拿出来,一脸鄙夷的看着,同时说了一堆这个玩具的坏话,说买的人肯定一点都不了解他,还说要查一下到底是谁买的。于是,我的脸逐渐僵硬,也不敢再告诉他,那是我买的。然后把那个玩具骗了过来,之后默默的丢进了垃圾桶。至今,我都没和万先生提过这件事。情绪复杂,不想说话。

团场我的爱-杂文随笔 篇6

打我记事起,就常听父母及周围的前辈们唠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你看某某家的子女,大学毕业,收入那么高,我们干到退休也拿不了这么高的工资。”“坐办公室好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受人尊敬。”等等。这样的话我听的多了,便对这里原始、落后、荒凉、闭塞、贫穷的团场产生了厌倦。粗重的体力活,僵化的思想让我无法忍受。我向往大都市的繁华,考上大学,离开这里,是我努力学习的唯一动力。

20xx年大学毕业的我,从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连家都没回,直接去了深圳。经过应聘,我在一个油画村做着晚上是人,白天是鬼的工作,在别人眼里所谓的画家。每天我白天睡觉,、晚上画画,有时候穿行在这个年轻、有朝气、快节奏的城市里,逛世界之窗、游锦秀中华,肆意燃烧着年轻的生命,这就是我的生活。一晃几年过去了……

后来,由于无力支付高昂的租房款,夜里灰不溜秋的`离开深圳,回到了江浙京一带打拼,在一座悠闲古老的城市的边缘打拼,少了许多烦心的事。

…………

如今的我,已没有了三年前的心浮气躁,慢条斯理的上下班,悠闲地喝喝茶,偶尔和爱人散步在戈壁母亲广场。

去年,一次偶尔的机会,领导要我出差,来到乌市,漫步在二道桥上,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进到大巴扎参观的游人。这一切已不是我向往的大都市精彩世界了。早晨,穿过长长的通道,和匆匆去上班的年轻人挤地铁,听他们谈论想去的城市和职场生涯,这是我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了。现在想想,还是团场的日子好,是多么惬意——

时代在发展,国家在进步,我一度认为原始、落后、荒凉、闭塞、贫穷、制度僵化的兵团农场,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团部盖起了幢幢新楼,也与城里一样成为了花园新区;农场土地承包,职工也富裕了,很多家庭有了私家车。宽阔的马路、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弯弯的垂柳、青青的草坪,家乡已不再荒凉。当年我喊着“就是为了不拾棉花,我也要离开这里”。如今采棉机代替了人工拾花,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代替了的人工劳动。有线电视、网络进了家家户户,人们不仅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还可以在网上购物,这一切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兵团的制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想致富可以贷款,还有各种扶持政策。农场这块土地充满了希望,蕴含着力量。就像古老的胡杨树,焕发了新牙,孕育着勃勃的生机。

我的人生我做主杂文随笔 篇7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边的长辈总会告诫我:作为女生,将来还是要以家庭为重,最起码得学会做饭,才可以将家人照顾好。我不反驳这个观点,女生的确得学会做饭,但不是为了将家人照顾得更好,而是为了在某个清晨醒来,不用着急上班,静下心来为自己准备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犒劳自己疲惫的身心;或是在某个娴静舒适的午后,为自己烹饪几道小菜,沐浴着阳光,享受岁月的静好。

我不认为女生是天生的煮饭婆,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追求。也许,女生终究会回归家庭,但是,回归家庭的前提是不能放弃追求自我。

我唯一的姐姐曾经是我羡慕的对象,在他没结婚之前,她活出了我想要的人生:完美、潇洒。她对自己的身材管理得非常严格,她追求时尚,会买当季最流行的衣服,不化妆不出门,交际圈广,工作也可以,在我看来她的人生简直无懈可击。可是呢,结婚以后,有了家庭,后来又有了孩子,她的身材完全走样,重心完全放到家庭,不化妆,不赶时髦买当季流行的衣服,交际圈慢慢缩小,不工作,几乎每天围着两孩子转,完完全全和以前那个令我羡慕的姐姐不一样。她曾和我说过:“趁着年轻,多出去见识见识,我现在是想出去也出不去了。”她将曾将那个追求完美的自己扼杀,从而选择了另一种人生。也许她现在的家庭很幸福,她也很满足,但是,我觉得姐姐终归是有遗憾的。

我的教学设计杂文随笔 篇8

一、我的识字课

二年级学生重点识字教学,要学生在短时间里记住生字,是很难的,我总结出来几点与大家共勉。

1、黑板嗮字,你会问我,嗮谁的字,怎么嗮?当然是老师的字了。做为老师天天能在黑板上写出漂亮的粉笔字,那是美赞了。要学习的生字,工工整整的安笔画顺序给学生展现在眼前。学生看着也舒服。这也是提高学生书写工整的一种榜样。这就是嗮字。

2,生字逐个“剖析”。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带领学生把今天要学习的每个生字领读三遍,为什么要领读三遍呢?因为第一遍学生认识了字,第二遍学生的脑海里有点印象,第三遍,加深生字形象。但是还没有记住呀?这时候就进入重点“剖析”了。分析今天学习的生字里是什么样结构,造型?是独体字,还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等的字。例如:“妹妹”的“妹”字左右结构“女”字旁,右边是个“未”来的“未”字,注意写“未”时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稍微有点长。还有“解放军”的.“解”字左右结构“角”字旁,右边是上下结构,上面“刀”下面“牛”。在这里我把字拆开了,让学生容易记住,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在课桌上书空一下。就这么逐个“剖析”生字。

3、记忆生字,加强记忆,也就是短时间要记住生字了。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生字“剖析”完了,我把全班学生分部分轮流记忆,最佳分两部分,一部分看黑板读生字,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在课桌上用手书写。再者就是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一边读一边在手心书写生字。

4、拿出生字本练习书写生字。老师给于个别指导。我就这样教学语文生字的,我发现学生学习生字既快乐又记忆的牢固。这样子学生兴致高,玩中学习。课后练习书写,我布置书写生字不是让学生写上十遍八遍的生字了,哪些没有用,还累学生书写不整齐,容易写错字。我只让学生写三遍或者是四遍就行,学生书写特好,学习生字很是轻松爱学习!

二、我的数学课

我带的二年级数学,今天早上,甚至这几天来,学生对于数学教材中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这单元学习有点吃力,传统的讲法或者说因财施教都激发不起学生的专注和兴趣。看起来,学生的状态不佳,似懂非懂,很不乐观,使我失望。这时候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给学生联想起来了“魔术”教学法。

改变了上课的方法。“同学们老师是个魔术师会变数了”。我话刚落下去,只见学生来精神了,个个精神抖擞,耳朵都竖起来了。说着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计数器,带领学生重新认识数位,然后就说了,老师在计数器上给大家变魔术了,我边说边画小圆圈○,“一个圈小圆○代表1个数,数出几个小圆圈○就是几个数,同学数一下个位数上几个小圆圈○”。孩子一数5个,“十位数上是几个小圆圈○。”孩子又数,是8个。“百位数上是几个小圆圈○。”回答6个,老师把小圆圈是几都标在计数器的数位上了怎么读呀!孩子们声音特响亮的回答:六百八十五。几乎全班都读出来了。

我又擦掉了,再画,一边画一边讲,遇到百位数上一个圆圈都没有时怎么读数,百位,千位数上都没有数时怎么办呢?我这个魔术师又来变化了许多数,孩子们来劲了。铅笔在本子上写着,嘴里念着。

就这样子,一会儿功夫认识了好多大数,有的孩子还说,老师再给我们变,我就不停在计数器上的数位上变换画小圆圈。

接着我又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互相在本子上画小圆圈变数字,课堂热闹而有序,我穿梭在孩子们中,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什么都解决了。

其实,上课我最高兴的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快乐!我喜欢孩子,我热爱这份工作。回到家休息我感觉空荡荡的还没有在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舒服呢!老公常说我是个工作迷。但是工作我不感觉累,反而很开心,因为我给孩子上课,想法设法的琢磨怎么才能使孩子听懂学好,所以,我编写教案,我学我教!

留一点爱给母亲杂文随笔 篇9

前几天是端午节,难得放假几天,我便带孩子一块回家一趟。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群小鸡正在草地上捉虫子吃,小狗则乖乖地卧在大门口,婆婆正端着一盆水去喂小鸡。婆婆见我回来,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她指着这些鸡说是她自己买的小鸡仔,现在长大了,专门散养着,这样鸡肉有营养,说是就等哪天孩子们回来,给孩子们好补一补身子。

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为我们炖好了鸡汤,喝着美味的鸡汤,心里真不是滋味,她自己肯定不舍得吃,但是为了孩子她却什么都舍得。

刚吃了早饭,婆婆就拿个锄头去她的小菜园了。我说:“妈,您怎么就不能闲一会儿呢?”“我呀,一闲着,浑身都不得劲!”婆婆说。照理说,我们几个都寄钱给她,她根本不用再干什么。可婆婆就是闲不住,就她的话说是一天不下地看看,就觉得闷得慌。于是,我也跟她去了菜地,一路上,一群小鸡跟着她,到了地里,婆婆每动一下锄头,每松一下土,那些小鸡便一拥而上,争相用小爪子抓土觅虫吃。一块小菜地被这群小鸡捣乱得半天才锄完。

我问婆婆:“你让它们跟着干啥,这多慢啊,把它们留家里多好,干活还快。”婆婆说:“我是专门让它们跟着的,反正平时自己一个人在菜地里,也没人说话,好在有它们在旁边‘咯咯’地叫着,反倒觉得挺好的。”

听了婆婆的话,心里不由一酸,这几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稍年长点的也是在周边干些杂活,平时村里人也少,而我们又不在她身边。婆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想必也是孤单寂寞的,只不过是她心疼孩子,从不把她的苦对我们说,所以,我们回家来她都是乐呵呵地,让我们觉得她在家挺幸福的。

傍晚,我跟着婆婆到鸡窝里捡鸡蛋。她把鸡蛋都拿出来,挑了挑又拿几个放进去,我问她是什么意思,婆婆说:“这些鸡都是我从小就买回来一点一点养大的,白天,它们出去觅虫子,晒太阳,傍晚回来时我再撒些玉米和小麦喂它们,然后才把它们赶回鸡窝。时间久了,这些小鸡就跟自己的娃娃一样,现在这些鸡都能下蛋了,我每次捡蛋都会给它们留几个,不然,它们这么辛苦下蛋,如果每次都捡光,它们也会难过呀,也会以为自己下了这么多蛋,连一个也没留在身边,所以,每次我都留几个,让它们有个念想。”

婆婆说这些,岂不是在说她自己呀,在她眼里,那些鸡蛋就像是她远方那些不愿回家的儿女。孩子大了,都走了,也意味着离开母亲,离开家。她是心有体会才会这样做的,这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当初,婆婆看着她的孩子一个个高兴地离开家时,她的心里充满着甜蜜,又伴着忧伤和失落,可她不说,她会永远把她的坚强展示给孩子。“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就是要强的母亲所表现出的无私的爱啊!每次孩子回来说留下来陪陪她,她又会急着催孩子离开,让去各忙各的,不用操心她。而做儿女的又往往粗心大意,叫走就走,走后忙起来就把老人给忘了,全然忘了在老家还倚在门口等孩子归来的老母亲。

听了婆婆那些话,我沉思良久,每个母亲都是这样“儿行千里母担忧”,时刻想念着不在身边的儿女们,儿女永远都是母亲最幸福的牵挂。可我们做儿女呢,有时间在电脑前玩游戏一坐就是半天,玩起手机聊起天来都不吃饭,也想不起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个电话。周末了,宁愿在家里睡懒觉也不愿回老家看看想念我们的父母。有时候很细微的小事,我们做起来又很容易,却能让父母得到莫大的满足和宽慰,可是,我们多少人又会想到去做呢?

这次回老家,直到上班前一天,才在婆婆的催促下,带着大包小包婆婆给拿好的东西,才坐上了回县城的汽车。

我的生命更需要什么杂文随笔 篇10

成功、幸福、快乐和意义,取决于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我们有时候被从众心理指挥,不知不觉地跟着别人走。有时候听从自己情绪指挥,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喜欢就排斥。还有的时候听从自己大脑指挥,认为自己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然而,从众、或听凭自己的感情、大脑做事,能靠得住吗?我们活的是生命,生命自身内在、真正、客观的需求是什么,才是我们做事的可靠依据。

按照特点分,生命需求有三类:一是自己认同、同类的事物;一是自己不认同、异类的事物;一是无所谓同异,而是信任或不信任的事物。

然而,我们却习惯接受、追求同类的事物,忽略、排斥异类的事物。比如吃好吃的,看好看的,听好听的,想好想的,干好干的,玩好玩的,接触喜欢的、认同的、相似的等等,总是偏其一方,阴阳失衡。至于信任、信仰的东西,更很少谈及。

究竟同类的事物更重要?还是异类的事物更重要?什么时候同类的事物更重要?什么时候异类的事物更重要?信仰的价值又在哪里?这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重要问题。

同类事物解决的.是数量问题(物质、能量等),异类事物解决的是质量问题(意识、精神等),不分同异的事物解决的是无量问题(信息、信仰等)。所以,当我们某一方面(数量)不足时,更需要同类事物弥补,从而壮大自己;当我们某一方面够用(质量欠缺)时,更需要异类事物互补,从而发展自己;当我们某一方面盈余(无量羸弱)时,更需要不分同异(即换层)的事物引领,从而升华自己。

比如在肉体生命上。吃不饱时,吃多少更重要;能吃饱时,吃什么(营养搭配)更重要(平常不想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往往身体更需要;而贪吃某一类食物,则会引发健康问题);营养过剩时,则助动植物超度生命、灵修更重要。

健身活动也一样。达到基本运动量之后,就应该更重视运动部位和方法,比如体内积留物代谢、微循环、经络、筋脉、生殖系统等平时运动不到位部位的运动更为重要。而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则禅定、吐纳等平常不了解、做不来、不愿做的运动,就变得更重要了。

比如在情体生命上。当你的同盟者、支持者还很少,不足以担当起应有责任时,你首先要吸引到必要的同盟者和支持者。当你有了一起做事的人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学习、借鉴异己,多与异己打交道,甚至扩大胸怀,主动培养异己,从而保障自己发展。当你能得到各方(包括自己)认可、接受之后,更重要的就是拜访高人,链接祖宗,从而提高自己的能量层级。

比如在慧体生命上。当自己还难以维持生存,做不成事情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基本知识、技术、社会公德、准则等。当我们生活得以保障,需要发展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哲学、神学、人学等前沿理论和尖端科技。当自己感到迷茫、空虚时,更重要的事儿,就成了信仰、灵修等问题,让自己活在走势和未来需要中。

总之,什么更重要?因时、依序而定,序是根本。从作用上看,数量(相同物)解决生存问题,质量(相异物)解决发展问题,无量(信任信仰)解决升级问题。就目前情况看,我们不太缺乏物质、能量等同类物(数量),比较缺少意识、精神等个性差异物(质量),更为缺位保障人升级、升层、升华的信仰、信息物(无量)等。

就人生基本阶段来说,青少年时期生长蒸蒸日上,除了训欲习性、养成习惯,根本任务是发挥自由意志,自由性学习,不必刻意区分数量、质量、无量,或相同、相异、相信等,而是依天性、天赋而行。青壮年时期是发展期,根本任务是经历、求异、进取,应着重发展质量、个性及层次。而到了后半生,则禅定、无量、信仰、释放更为重要。

从生命“五体”结构上看,生命的第一需要在于灵体,灵不在,不痛快。跟着灵魂走,首先要活出天性,接通灵感。要活灵体,需要先从肉体和情体里穿越出来,清除肉体毒赘障碍,使筋脉柔软,经络气血通畅;清除情体怨恨恼怒烦障碍,能跟更多个性差异的人合群。搞定肉体、情体、灵体后,接着要抓牢自己的宗体(家族)使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尽量少用自己的思维、观念、小我,多用大我、高我、真我、本我。

上一篇:血库质量管理下一篇:我们是一个集体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