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精选6篇)

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 篇1

学生本位原则:学生本位原则就是强调学生是音乐教育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选择的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本位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音乐本位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原来的、主要的、中心的)位置或其职能位置。

音乐教学过程概述:是音乐教师在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接近、达到目标而精心研制的所可能实施的多种认知、体验、表现、感受等参与活动和大致活动程序安排。音乐教学程序内涵:为了达到音乐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明确教学的顺序及步骤,实施之后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和操作程序,使之教学序列化的过程,称之音乐教学程序。

柯尔文手势:用以帮助学生体会音程空间感与调式音级的倾向性,从而掌握音准而创用的一套手势。这种手势包含七种不同的姿势,通过在空间中所处的不同高低位置,各自代表音阶中的一个唱名,显示出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高低关系。

音乐教学评价的定义:是依据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音乐能力发展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校音乐教育目标:是指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活动的具体行为变化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学校音乐教育是通过学校音乐课程实施为载体。

简答题

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课程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音乐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本位原则、音乐本位原则、情感体验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主动参与原则、协同融合原则、创造发展原则

演唱教学的基本方法:

1、模唱教学法:指教师教唱一句,学生模仿一句,直至学会全曲的方法。

2、试唱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识谱学唱歌曲的教学方法。

3、合唱教学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立体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演唱的方法,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是演唱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通常以二部合唱为主。不同的哲学观是如何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音乐教育实践中:

1、政治化的音乐教育--他律论、功能论的哲学观

2、技术化的音乐教育--自律论、审美论的哲学观

3、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美育论的哲学观

4、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实践论的哲学观

5、综合化的音乐教育发展——多种哲学观的综合运用

音乐教学过程环节:起始阶段(导入)、展开阶段(主体过程)、形成阶段(初步呈现教学结果)、结束阶段(结课)

音乐教学评价特点:

1、注重过程评价

2、注重主体参与评价

3、注重多向性、交互性评价

4、注重发展性、动态性评价

音乐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 篇2

现实生活里,在我国企业管理机构设置中,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把财务管理部门合并在会计部门内部,不单独设置财务部门,日常的财务工作也是由会计人员一并完成,不严格区分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没有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附带品而存在,使得很长时期内,国内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工作。另外,在目前学校的教学中,财务教师和会计教师并不严格区分,财务管理的教学往往由原本教授会计的教师承担。这些做法导致的弊端是不论在教学还是工作中,人们习惯将会计术语沿用到财务管理中,用会计思维考虑财务问题。

二、区分会计与财务术语的必要性

会计和财务管理这两种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但是,在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却是有很大差异的。会计是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核算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般认为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主要活动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

笔者发现,在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工作与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这些术语被广泛的使用,但是存在很多错用的现象。因为这些术语虽然名称相同,但是当它们出现在会计和在财务管理中时,在概念上是不完全相同的,涵义也有区别。笔者认为,要规范这些专业名词的使用,就应该从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教学开始,树立正确的会计和财务观念,因而,在此,有必要将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有关术语的概念和涵义加以梳理和区分。

三、常用名词的不同含义透析

(一)“现金”

“现金”在会计核算中,特指“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存放在保险柜里的,用来直接作为支付手段的纸币或硬币,一般数额不大。例如:企业从外单位取得的或者从其他方式取得的尚未送存银行的现金,企业用于应付日常开支而从银行提取的现金或者备用金等。在会计核算中,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使用了更为宽泛的现金概念,侧重于揭示企业现金净流量的构成以及形成原因。

“现金”在财务管理中的涵义比会计中的更为宽泛,我们称为广义上的“现金”。它不仅包括会计上的库存现金的内容,还包括会计核算中的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以及一些变现能力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短期有价证券。在财务管理中,我们在理解“现金”时,应该将概念放宽,同时关注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考察存量是否适宜,流转是否顺畅。

(二)“应收账款”

在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而尚未收到的款项。在这里,我们将企业采用赊销政策形成的应收而未收的款项和现销政策所形成的暂时未收到的款项都理解为“应收账款”。原因在于,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存在空间矛盾,使得会计确认与资金结算产生了前后的时间差,因此,企业就会在收到款项之前形成会计上的应收账款,这就是现销政策所形成的暂时未收到的款项。

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仅指赊销政策所形成的应该收回而尚未收回的款项。因此,在理解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时要注意,涵义较会计核算中的窄。

(三)“收益”

笔者认为,“收益”是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就目前看来,最应该区分的一个专业术语。原因在于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和财务管理的角度看“收益”是有很大区别的。

会计上的收益是指企业按照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出来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也就是俗称的“会计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在财务管理中,“收益”并不是指企业本期产生多少利润,而应理解为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增加,因为,财务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但是,目前,依然沿用会计利润来对企业进行财务业绩评价。然而,有会计利润一定就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吗?有会计利润企业就是赚钱的吗?不然!有时,有会计利润不但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甚至还损害了股东价值,一个企业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仅看会计利润,是判断不出来的。笔者认为在财务中用会计利润来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企业价值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

在学习企业财务目标时,企业价值最大或股东财富最大是被主流教科书采用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并明确了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很多问题,并不合理。但是在财务业绩评价时却用一系列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不考核是否为股东创造了价值,显然存在严重的前后矛盾。

2.“资金成本”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观念之一

笔者发现,“资金成本”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在财务管理教材里,也花了大量的篇幅和文字介绍资金成本的概念和涵义以及计算,应该说,“资金成本”这一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然而,教材最后在计算财务成果时却没有考虑权益资金成本,这显然存在严重的前后矛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使用“财务成果”或“财务利润”概念来取代“会计利润”,作为判断企业财务业绩的指标,更为合理。

(四)“成本费用”

在会计核算中,是遵循真实性和历史成本的原则,只考虑实际耗费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按照产品来归集,因而以“产品成本”为主要内容。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成本费用,它的内涵要比会计中广泛的多。在会计中重点考虑的产品成本并不是财务中考虑的首要问题。财务管理中特别注重资金的机会成本,以资金成本作为成本费用的主要内容。这里的资金成本,不仅包括利息费用这样的债务资金的成本,还包括权益资金的成本。企业在做出投资和筹资决策,在进行股利分配以及营运资金管理时,会重点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

(五)“会计等式”

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样一个恒等式,或者叫“会计第一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但是,如果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这个等式并不是恒等的。

1.资金存在时间价值,不同时点的资金价值不可以相加减,这是最基本的一条理财观念。现在股东权益的价值是显然不能用过去的资产的历史成本扣除未来的负债价值来表示。

2.股东权益与股东财富、企业价值并不对等。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中的资本结构理论说明企业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而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是相关的。因此,可能出现股东权益增加了,但是企业价值反而下降的现象,此时企业的资本结构明显偏离了最佳资本结构。

3.以财务管理的角度看来,不论是否引入资金时间价值观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始终不一定成立。那是因为,引入资金时间价值观念,“股东权益=资产现值一预期债务现值”这种等式只有在资产现值大于负债现值的条件下才成立。但是,试想,当企业资产现值小于预期债务现值,即资不抵债时,股东就真的得不到任何利益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期权估价理论,股东拥有一种买入期权,这种期权的履约价是债务到期值,标的资产即公司资产,执行日为债务到期日。股东是否愿意行使这项买入期权呢?这要看债务到期时资产价值和债务价值的关系,。如果资产价值大于债务价值,股东就会行权,如果资产价值小于债务价值,股东会放弃行权。当企业资产现值小于预期债务现值,即资不抵债时,股东将行使卖权,将企业卖给债权人。此时,股东权益价值就应原来等式上再加上卖权价值,因此,此时股东得益了。

综上所述,“现金”、“应收账款”、“收益”、“成本费用”和“会计等式”这几个很常用的专业名词,用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时,概念、涵义和内容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平常的专业教学中应严格区分,加以规范使用,不能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钟志恒.浅析如何提高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广东教育, 2010 (3) .

[2]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2008.

[3]盖地.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 2006, (8) .

[4]单晓萍.浅谈中专学校会计教学改革[J].成才之路, 2010 (32) .

教育学与教学法名词 篇3

1.生活活动 2.区域活动 3.教育活动 4.学科课程 5.综合主题式活动 6.集体活动 7.小组活动 8.个体活动 9.接受式学习10.体验式学习11.探究式学习12.合作式学习13.全园活动 14.亲子活动 15.幼儿园课程 16.幼儿园教育活动 17.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18.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19.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20.思想教育性原则 21.科学发展性原则 22.趣味性原则 23.启发探索性原则 24.主题活动性原则 25.全面渗透性原则 26.艺术创造性原则 27.分解教育目标 28.幼儿园活动计划 29.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30.讲述法 31.描述法 32.实践类方法 33.练习法 34.操作法 35.表达法 36.记录法 37.发现法 38.游戏法 39.语言类方法 40.演示法 41.直观类方法 42.幼儿园环境 43.适宜性原则 44.参与性原则 45.开放性原则 46.经济性原则 47.活动区 48.分类: 49.基数: 50.序数: 51.数的组成 52.科学 53.数学 54.X光画法 55.透明式 56.展开式 57.夸张性 58.拟人化 59.讲述活动 60.导入技能 61.讲解技能 62.观察技能 63.提问技能 64.演示技能 65.评价技能

教育学名词概念笔记 篇4

感觉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它可分为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感觉的一个重要规律是感受性的变化。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感受性与感受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存在一些规律。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知觉的基本特性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它是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人的知觉有的是无意的,有的则是有意的。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为使观察更细致、更全面,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观察后还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得发现事物细节或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观察的品质有目的性。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客观性。

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精细型。

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敏锐性。

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关节。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

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心理学家将短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将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工作记忆是指对信息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储存,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表象。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有意识记是指由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贮存过程。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多次的识记称为复习。

回忆是指经历过得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所谓概括的反映,即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

所谓间接反映,就是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动作思维又叫做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出的各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运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考虑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说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现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想象活动。广义的情绪包含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或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对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表情动作简称表情,它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所谓本能,是指有机体身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驱动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

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的明辨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称为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又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的影响因素:

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越完整、精确。

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了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语词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词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知识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的影响因素:

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强的成分决定着知觉整体性的特点,则弱的部分常常被掩盖。对于知觉整体性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

观察力的培养:

1 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 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 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必要的知识 4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 学会做观察记录 6 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

记忆的生理机制

1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2 潘菲尔德的记忆定位说 3 贾伟和埃斯曼的反响回路说 4 海登的记忆化学分子说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 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3 识记方法

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遗忘曲线: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揭示了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两个理论,一个是衰退理论,一个是干扰理论。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衰退甚至消失。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抑制而产生的。

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1 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要间时复习2 复习中的尝试回忆 3 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4 复习形式的多样化

记忆的培养:

1 首先是明确识记的目的,知道在每种场合识记什么,不记什么,这样就可避免浪费时间。其次,就是应当集中注意。因为在由注意引起的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区内,最容易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最容易进行识记。

2 首先是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的复习。3 首先必须要进行认真的识记,在大脑皮层上建立精确的暂时神经联系。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第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与仿佛记住的东西分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4 关键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从有条不紊的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从广义上来说,情感与情绪一样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第一,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第二,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的较晚,为人类特有,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特有的。

第三,从稳定性角度看,情绪永远带着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情感又对情绪产生巨大影响。

情绪理论:

1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他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即大脑对身体反应的回馈)。2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凯农就提出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3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评估说

他特别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中产生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和反应。评估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件事情的倾向。虽然所有的评估都有情感体验成分,但只有这种倾向很强烈时,它才能成为情绪。认识和评估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因此皮层兴奋被认为是情绪的基础和原因。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以汤姆金斯和伊扎德为代表

他们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

伊扎德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的体系。情绪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伊扎德的情绪理论还包含更完整的内容。他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骼肌肉系统的分化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因此,才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从而导致情绪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都有特定的意识品性和适应功能。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产生的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5情绪归因论:

沙赫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用来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体验。研究者表明,外界情境或生理变化,虽然也是产生情绪的因素,但人对自己状态的认知(情绪体验),对于情绪反应起着决定作用,或者说是主观因素。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包含以下基层意思: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与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记忆映像;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体验,不仅见到某类事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或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

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体验,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向。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成学生的需要

第二,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的学习。情绪学习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评价的学习。第三,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

(一)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良好情绪有以下几天标准:

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一,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第二,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良好情绪的培养过程:

首先要形成正当的合理地需要。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锻炼身体 培养幽默感

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

动机可分为生物性和社会性、短暂具体和长远概括、卑劣和高尚、主导和次要。

学习动机的培养

培养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第三,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 2 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明确学习目标 4 及时、有效的反馈 5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意志品质的培养:

1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自我锻炼常采用的方法:

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

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做比较,找出自我的差距,奋力追赶,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 坚持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

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择某种活动的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地反映。

注意的功能

第一,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第二,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

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第三,培养间接兴趣。第四,排除干扰。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越相似,排列越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愈小。

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第三,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越多,知识越广,越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要想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联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短。维持时间长短又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但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的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怎样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呢? 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第二,要有对学习和工作浓厚的兴趣 第三,要与分心现象做斗争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地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到另一种活动上。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部分,已在经验中形成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

第三,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第二,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第三,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第四,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地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0世纪后,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变化:1.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要求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3.要求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4.要求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非形式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化。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 阶级性 2 道统性 3 专制型

4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功能 5 刻板性

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享乐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教育的变化: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教育的世俗化

3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教授,最早始于康德。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提出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不平衡性 2 顺序性 3 阶段性 4 互补性 5 个别差异性

广义的课程即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课程。它包含以下具体含义:

1 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 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 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一是社会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三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3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接受性 4 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也对课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几种课程理论:

1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 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

所谓学科课程,是指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学科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即期限。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综合课程是和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互相融合,构成课程。

益处在于: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

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课程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计划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 注重基础学历的提高 2 信息素养的养成

3 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 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 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这些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便具体体现为以下五个特点: 1 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2 强调加强基础

3 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 重视个别差异

5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6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 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

4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5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 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鼓励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有效手段。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概念和原理的习得,行为方式的养成,道德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获得,心理和生理技能的提升。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对象,力求在短时间内传授人类的文化科学遗产,使个人认识达到当代社会的认识水平,具有特殊性。

教育学名词解释 篇5

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

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期望他们发生某种

变化的活动。

1-2 教育学:教育学就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方法的科学。2-1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

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2-4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2-5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3-1 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3-2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3-4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

期望的差距,称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

3-5 教师专业精神: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

发现的风范和精神。

4-1 课程:广义的课程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

观点。培养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

4-3 课程开发:是指地方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

生的特点,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校实施的课程予以

调解、安排和整合,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活动。

4-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5-1 教学: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5-3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的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

进行活动的结构方式。

5-5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6-1 德育: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品德活动,狭义的的与,即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校德育。

6-6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

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7-1 学校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校内外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7-2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反映各种管理关系的领导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职

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体系和制度。

8-1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9-1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活动。

论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 篇6

一、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类型

本文从语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入手, 探讨了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类型。 首先, 从语法角度看, 超常搭配的表现是语法规则的偏离, 即在正常情况下, 按照语法规则不能相互组合的词语相组合。 基于这一点, 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主要有两种情况: (1) 动量词修饰名词构成超常搭配。动量词的功能是修饰动词, 作动词的补语, 例如, “看了三次”、“走了一趟”、“写了一遍”等等。 但在某些句子中, 动量词可以与名词相组合, 以专用动量词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次”为例。

例1.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例2.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量词“次”是一个表示动作的单位, “会议”、“机会”等都是名词, “次”与这两个名词相组合, 并修饰它们。从上述定义来看, 这是不符合常规的; (2) 名量词修饰抽象名词构成超常搭配。 这里的名量词是指修饰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的名量词。 抽象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比较抽象, 比如, 思想、理论、忧愁、文化、欲望、消息、新闻等。 一般情况下, 修饰具体事物的量词是不能与抽象名词搭配的, 抽象名词仅能用种类量词如“种”、“样”, 和不定量词如“些”、“点”来计量, 例如:一种文化、一些淡淡的忧伤。 但在日常生活中或一些文学作品中, 我们会经常见到表示具体事物的名量词修饰抽象名词, 例如“一条新闻”、“一条消息”、“一滴思想”等, 这与常规情况是相悖的。 “新闻”、“消息”是抽象名词, 而“条”是一个个体量词, 从理论上讲, 它们是不能组合的。

其次, 有些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虽然符合语法规则, 但在语义方面有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可计量]与[-可计量]的冲突。 [+可计量]与[-可计量]的冲突是指, 修饰可计量名词的量词与原本不可计量的名词搭配, 在语义上产生冲突。 汉语中, 名词这一词类又可分为具体的小类, 如抽象名词、时间名词、物质名词、个体名词、集合名词、处所名词等。 大部分名词可以用量词计量, 但也有例外。

例3.满载,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例4.生命就像, 慢慢地燃尽自己……。 (来自网络文章)

上述两个例句中的名词“星辉”、“火焰”都是物质名词。这类物质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可感、可视, 但它们不能像个体名词或集合名词一样受个体量词或集合量词的修饰, 也不能像抽象名词一样受种类量词、不定量词的修饰, 总之, 这类物质名词在常规情况下, 不受量词修饰, 因为它们是不可计量的。量词“船”、“朵”所修饰的名词肯定是可以计量的, 如“一船鱼”、“一朵玫瑰”, “鱼”和“玫瑰”都可以计量。 因此, 量词“船”、“朵”分别与“星辉”、“火焰”搭配, 产生语义上的冲突; (2) 感情色彩义的冲突。汉语中有的量词自身带有感情色彩, 而这些量词在一定语境中会被赋予另外一种感情色彩, 两者有时会产生冲突。 常见的感情色彩义冲突是褒义或中性用为贬义。

例5. 我们那里只有几个洋教堂, 里面想必各有几位西崽, 然而很难遇得见。 (鲁迅《题未定》)

例6.不幸, 自从发觉了他那“头”或者说那“匹”妻子的短处后, 他懊丧得至于信了宗教以求一些安慰。 (老舍《赵子曰》)

例5中的“位”带有尊称, 是个褒义词, 它在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西崽”, 由语境可知, “西崽”是让人厌恶的对象。“位”修饰带有贬义的名词, 显然是褒义贬义的用法。例6中的量词“头”、“匹”是中性量词, 而且都是用来修饰表示动物的名词的, 句中将修饰动物名词的量词用来修饰表示人的名词, 显然是贬义的用法。

二、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产生的原因

以上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的产生并非偶然, 而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一, 历时残留的结果。从语言自身角度考虑, 造成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的发展演变。古代汉语中, 数词与名词组合时, 中间不需要插入量词, 如“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陶渊明《桃花源记》) 。在现代汉语中说“一座山”而不是“一山”。由此, 可知量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一类词, 它主要是从名词和动词转化而来, 例如量词“个”, 本义是“竹”;量词“枚”, 本义是“树干”。在转化过程中, 词语的使用规则和语义内容都会发生改变, 并逐渐固定下来, 成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语言, 因此, 重新使用当代已经较少使用的某种前期用法, 会造成超常搭配。例如, 在沈从文先生的《绿魇》中有这样一句话:“强烈的午后阳光, 在云上, 在树上, 在草上, 在每个山头黑石和黄土上, 在上, 在我手足颈肩上, 都恰像一只温暖的大手, 到处给以同样充满温情的抚摩。”在这句话中, 量词“枚”修饰表示动物的名词“虫蚊”, 而在现代汉语中, “枚”的常见用法是修饰“针”、“徽章”、“硬币”等, 这些名词的共同语素义是[+无生命], 因此, 量词“枚”修饰表示动物的名词的用法不是当代的常见用法。但在南北朝时期, 根据刘世儒的调查, “枚”几乎可以用于修饰除人之外的任何具体名词。因此, “枚”的这种用法可以说是历时残留的结果。

第二, 语境的影响。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 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可分为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交际语境和背景知识语境。 在日常交际语境中, 谈话者要遵循一定的会话原则, 如会话合作原则、会话礼貌原则等。 除此之外, 陆俭明先生还提出了“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 这一原则在量词上的表现是, 问话者用什么量词问话, 回答者就用什么量词回答。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而是同一个名词可以与几个不同的量词组合, 例如, “花儿”可以与量词“朵”、“枝”、“瓣”、“束”、“簇”搭配, 同一个量词也可以与几个不同的名词组合, 例如, 量词“座”可以与名词“城堡”、“城市”、“山”、“房子”等搭配。 语境可以将众多的选择限制为一种, 例如, 对方问:“你家养了几头猪? ”应答时应回答“两头”, 而不是用量词“只”或者“口”。

例7.去饭店吃饭时, 服务员会经常问客人“您几位?”客人回答“两位。 ”

量词“位”带有尊称的色彩意义, 一般情况下不用于指称自己, 因此, 客人的回答“两位”, 超出了常规。 这是由应答协调一致性原则和语境的限制作用所导致的。

语境除有限制的作用外还有变化的作用。所谓的变化作用实际上就是语境义变。语境义变是语言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制约下发生了临时变化, 出现了与正常意义不同的意义。如“那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教书先生”和“那或者那妻子”中的量词“位”、“头”、“匹”受上下文语境的影响, 它们的色彩意义被感染, 由褒义或中性变为了贬义。

第三, 主体认知的影响。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的知识, 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认知, 这种认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而认知不同, 表达方式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邵敬敏先生指出, 了解认知解释, 最重要的是原型范畴、象似性原则和图形与背景这三个方面。 本文将运用象似性原则和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造成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原因。

(1) 象似性原则。 两个事物之间, 或者部分外形, 或者某种属性, 或者某种特点比较相似, 我们把这种联系称为象似性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 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因此, 我们经常会利用已知事物去认识未知事物。 我们所采用的认知方法主要有两种:隐喻和转喻。受认知影响, 人们在描述一种事物时, 经常借用与该事物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点的事物。

例8.今夜, 挂在院中的树梢上, 云层悄悄从西边涌过来。 (诗亭《一钩残月》)

例9.思绪的绒线, 悬系着记忆里永恒的美好;那, 有着青春岁月的青涩记忆, 洒落的银色月光, 好似过去时光的甜蜜。 (来自网络文章)

上述两例中的量词都是名词性临时借用量词。 它们分别描述了“月”这一事物的不同形态。 “一钩残月”、“一轮圆月”不仅是名词性临时借用量词, 而且还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格。 “一钩残月”, 月如钩, “月”为本体, “钩子”为喻体, 作者所见到的“月”的外形与“钩子”的外形具有相似之处;“一轮圆月”, “月”为本体, “轮子”为喻体, 两者的相似之处也在于外形, 这些都是受主体认知的影响。

(2) 图形与背景。 我们感知两个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 往往把一个事物A作为直接对象“图形”, 而把另外一个事物B当做“背景”。 例如“大海的中心是个岛屿”, 背景是“大海”, 图形是“岛屿”。“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张岱《湖心亭看雪》) 。 这句话中的名词与量词组合显然是超常搭配。 通过语境可以得知, 背景是“湖”, 图形是“长堤”、“湖心亭”和“舟”及舟中人。作者分别用“痕”、“点”、“芥”、“粒”修饰上述图形, 突出了湖之大及雪的世界之空旷辽远。

除以上原因外, 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素质和个体对某事物的独特体验及其表达方式也有着密切联系。例如, “南街兴顺号杂货店门前的砖台阶上, 站着。” (柳青《创业史》) 。量词“簇”修饰“闺女”的这种用法是作者对当地农村生活的体验。

三、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

虽然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在语法、 语义方面不符合常规, 但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多存在于艺术语体中, 而且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 因此, 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存在的价值主要是语用价值。 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修辞上, 即强烈的修辞效果。 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陌生化、变抽象为具体、突出名词的某种语义特征。

1.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就是用陌生的语言形式描写熟悉的东西, 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 超常搭配是语言陌生化的重要途径, 例12中“……他那‘头’或者说那‘匹’妻子的短处后……”, 作者在选择与表示人的名词“妻子”相搭配的量词时, 没有选用量词“个”或“位”, 而是选用了原本修饰表示动物名词的量词, 这超出了人们的情感接受范围。 作者通过量词情感色彩的超常用法, 达到了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同时, “他”对“妻子”的厌恶之情也表露无遗。

2.变抽象为具体。 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可以使抽象名词变得具体化, 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现实中的抽象事物有很多, 我们在认识过程中往往是将其形象化、具体化。 例3中的“一粒渺茫的希望”, 专用量词 “粒”修饰的名词有 “米”、“沙子”、“原子”等。 这些名词的共同语素义是[+很小][+固体]。抽象名词“希望”与量词“粒”搭配, 增添了[+很小][+固体]的语素义, 使看不见摸不到的“希望”具体化, 同时, 也凸出了希望之渺茫。

3.突出名词的某种语义特征。 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会使量词所修饰的名词的某些特征更加突出。 为了突出平淡无奇的名词的某些特征, 说话者往往会运用一些超常的手段, 从而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如“在一堵堵围墙似的壮汉的夹击堵截里, 身材矮小的马拉多纳就像一粒球一样被踢, 被卷, 被绊。 ”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 名词“ (足) 球”通常与量词“个”、“只”相搭配, 而不与量词“粒”搭配。 “粒”具有[+很小]这一义征, “一粒球”将“ (足) 球”缩小为米粒般大, 以突出足球形体之小。 由语境可知, 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突出马拉多纳形体之小。

在分析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时, 这三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所以, 在具体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 而不是单考虑某一方面。 除修辞功能外, 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还在于创造出了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 通常情况下, 我们会说“一场战争”, 但在超常搭配中, 可以说成“一次战争”;常规情况下, 可以说“开出一朵花”, 而在超常搭配中, 也可以说“开出一朵光亮的世界”。 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

摘要: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类词。近年来, 随着对量词研究的逐步深入, 语言研究学者开始关注名词与量词的搭配问题。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是超常搭配的一种类型, 它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的界定、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语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力图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 从而丰富名词与量词的搭配研究。

关键词:超常搭配,类型,原因,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彭泽润, 李葆嘉.语言理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4]冯广艺.超常搭配中的语用价值[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92 (1) .

[5]惠红军.汉语量词超常搭配的动因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11 (1) .

[6]金福芬, 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J].清华大学学报, 2002, 17 (增1) .

[7]廖敏敏.从语义的看名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修饰[J].时代文学, 2011.

[8]陆俭明.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谈起[J].语言科学, 2007, 6 (6) .

[9]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中国语文, 1996 (2) .

[10]武仲波.汉语文学作品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的认知隐喻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 2011, 11 (3) .

[11]杨娜.汉语名词、量词匹配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 2004.

上一篇:四风对照检查及整改措施下一篇:荷花的优美句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