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西方文化背景课程(共10篇)
一、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4页
六、活动广角:第35页
七、成长袋:第36页
八、个人熟读自立歌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千家诗》
(一)一、经典回放: 湖
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8页
六、活动广角:第39页
七、成长袋:第4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千家诗》
(二)一、经典回放: 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2页
六、活动广角:第43页
七、成长袋:第44页
八、课后熟读44页的《赤日炎炎似炎烧》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千家诗》
(三)一、经典回放: 秋
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6页
六、活动广角:第47页
七、成长袋:第4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5课、《千家诗》
(四)一、经典回放: 雪梅二首(其)[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卡片和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卡片和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0页
六、活动广角:第51页
七、成长袋:第52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6课、《神童诗·卷首诗》
(一)一、经典回放: 四
季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4页
六、活动广角:第55页
七、成长袋:第56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神童诗·卷首诗》
(二)一、经典回放: 华
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8页
六、活动广角:第59页
七、成长袋:第6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8课、《随园诗话》(读书)
一、经典回放: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2页
六、活动广角:第62——63页
七、成长袋:第6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9课、《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一、经典回放: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6页
六、活动广角:第67页
七、成长袋:第6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
艺术乐园 第10课、格言警句
一、经典回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长歌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
—— [唐]韩愈《进学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岁光阴不可轻。
—— [宋]朱熹《劝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二、教师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1、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学生读。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70页
六、活动广角:第71——72页
七、成长袋:第73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德文化”源于本校的校名,取“以德制胜”的寓意,是学校全体师生长期培育、逐渐积淀的传统文化,它的核心是学校精神。这里的“德”,不仅仅是指品德、道德、德性、德行,还指规律、章法、战略和谋略,也就是德政,是促进学校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一系列措施;是包括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学生的理念,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氛围;是疏导、表扬、激励占主导的育人方法;更是顽强拼搏、志在必胜的学校精神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智慧。
在此背景下,进行“以诗育德”校本化课程研究旨在不断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补充、强化与拓展校本化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从而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一、课程的缘起
中国是一个崇尚诗的国度,对于诗歌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如何通过诗歌这种特殊的载体对现在的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我们开发这个课程的初衷。我们学校是一所礼仪示范学校,多年的礼仪积淀让我们更加了解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于一些空洞的说教不以为然,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引导,而诗歌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对于学校推进德育很有帮助。因此,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从诗歌这个具有特色的突破口来触动学生心灵。我们通过对农村小学“以诗育德”的实践研究,真正做到让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素养一起得到培养与提升,让学校科研氛围不断浓厚,建设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校园,在充满着诗意的情境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美、体验美。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每一位教育者也能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教益,真正落实我校“让每位学生绽放成功的微笑”的教育理念。鉴于上述思考,我们开展了“以诗育德”校本阅读课程的研发,通过课程研发引领师生发展。
二、课程的建构
“以诗育德”课程是一种校本化的特色课程,它通过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来进行德育研究。主要通过一些健康积极的优秀诗作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从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们的道德品质。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大量的普及的诗歌吟诵,把我们所要贯彻的一些德育要求和规范内化成学生自己内心的一种行为,真正让德育达到无痕。在具体操作时我们也依据了一些理念,比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教育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教育的影响和感化;还有素质教育理念,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素质其实就是一种全人教育,不片面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而是通过全面的培养让孩子们获得终生发展。我们的“以诗育德”恰好关注的就是这些。所以我们确立的课程总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智能发展良好的新一代接班人,使教师成为富有人文修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使学校成为富有诗意,新型创新的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程的设计
校本教材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依托,我们在编排“以诗育德”校本教材时首先进行了框架的有效构建,设立了理想信念篇、诚实守信篇、有情感恩篇、勤俭节约篇、质疑创新篇、自然健康篇六个篇目。
在内容设计上遵循知识与趣味的有机融合,前言部分用精炼简洁的文字概括本章节内容,配上符合内容的图片。第二块为“课文在线”,里面选择的都是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中的精品诗歌,以“诗歌+图片”的形式呈现,同时安排一两处趣味性的文本解读,如“友情提醒”“边读边想”等。第三块为“诗文链接”,选择的是《日有所诵》《一日一诵》《好书伴我成长》等课外读物中三首本题材的诗歌(其中两首现代诗,一首古诗),以“诗歌+图片”的形式呈现,安排一两处趣味性的诗文解读,针对古诗找的都是统一主题的名言、诗句。第四块安排的是“主题实践”,根据主题需要编排的内容,如观看主题电影、学唱主题歌曲、表演情景剧、参与相关体育活动等。
我们采取三大课程研究策略,不断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策略一:构建“以诗育德”校本课程体系——让习惯融诗意
建立校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吟诵诗歌、欣赏和创作儿童诗,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将把“以诗育德”校本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校大量收集优秀的诗歌,包括古代的、当代的、现代的和国外的诗歌,还包括师生、家长撰写的部分质量较高的诗歌,编成校本课程资源包和校本教材,通过定教师、定教时、定教学内容,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诗歌教学。
策略二:研究各学科渗透“以诗育德”的有效策略——让课堂绽诗性
我们“以诗育德”课程在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渗透诗歌本身的教育作用,逐步辐射到整个课程的框架体系中去。
在“以诗育德”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同时,我们的教师能自觉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优秀诗歌的内容,使课堂教学融入诗情诗意,提升课堂教学的品位。就这样,让浓浓的诗意融入我们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灵气。为了推进“课堂融诗意”策略,学校在教研组活动时,经常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观摩教师的诗歌教学公开课,积极撰写“以诗育德”教育案例,积累“以诗育德”教学案例。召开交流会,总结“以诗育德”研究经验。
策略三:积极营造“以诗育德”校园文化——让生活扬诗情
学校把开展主题活动作为“以诗育德”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礼仪好榜样示范演讲”“爱国诗诵读会”“辩论会”“春日踏青”“秋游李彬村”“感动德小颁奖大会”等主题活动为孩子诗情的飞扬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纵深的空间。德韵居、玲珑苑、品诗阁、书芳斋、尚礼馆等社团阵地为学生的诗意提供了浓厚的环境氛围,校园因此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四、课程的成效
随着“以诗育德”课程的深入推进,学生的诗歌欣赏以及写诗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诗育德”课程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诗歌鉴赏能力,涵育了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课程研发的能力。
“以诗育德”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校的课程文化,使教育更具特色,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一个个小诗人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读诗、写诗、爱诗的氛围逐渐养成,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
五、课程的畅想
从优秀走向卓越,这是我们“以诗育德”课程的追寻之路。我们怀揣梦想前行,在实践中成长,在收获中彰显。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希望能让“以诗育德”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有意义的课程。
【关键词】职业课改 职高英语 韩信文化 校本课程
职业学校的新课改强调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其出发点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结合地方的韩信文化,对职高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创设以韩信文化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探究和实施,以韩信文化为校本教材的内容,在职高中英语教学中适当渗透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职高英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形式、实施的措施以及具体做法做以阐述。
一、职高英语教学渗透韩信的感恩思想
韩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最关键的是韩信的知恩图报,在金钱利益熏心的社会背景下,再现韩信文化,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识和美好品德。
韩信是江苏淮阴人,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环境下,可是自幼父母双亡,日子逐渐衰落,靠讨饭为生。一天,一个老太太把自己乞讨来的饭分给了韩信一点,韩信高兴得连忙答谢,“以后我有出头之日,必以厚报。”后来,韩信拜了大将后又当了楚王,回到老家,见到当年的老太太,给了老太太许多银两,后又把老太太当作自己的生母一样侍奉……
通过这个故事,不难看出韩信是个知恩必报之人,一个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这个故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渗透韩信的感恩思想。
二、阅读人物传记,渗透文学作品赏析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样,阅读教学对职高生来说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学中,除了让职高生学习课本知识、阅读课本内容外,适当拓展阅读面,让学生阅读有关韩信的人物传记,不仅进一步了解韩信,渗透文学作品的赏析、提高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是对职高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的补充。
其次,在阅读的同时,开展专题讨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开展第二课堂阅读《史记》(Historical Records),对学生感兴趣的章节《韩信卢琯列传》(Han Xin Lu Kuan Biographies)又称《淮阴侯列传》,让学生通过对《史记》的阅读,重点《韩信列传.淮阴侯列传》阅读并组织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a man Han Xin wa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an Xin? How do you analyze Han Xin?等有指导性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教师都应该保护这些闪光点,引发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思维,同时也提高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故事法,引发学生说的能力
1.课前收集素材是讲故事的前提。课前让学生搜集、查询关于韩信的故事,并加以整合信息,为课堂上讲故事埋下伏笔。基于职高生的基础,用英语讲原汁原味的历史故事要求未免太苛刻。不妨适当放低要求,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韩信的故事,Crawl between another's legs -- to drain the cup of humiliation(胯下之辱)、Xiao He in chasing Han Xin(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从小组搜集的故事的多少、注明出处与否、思想内容如何、是否有读书笔记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教师点拨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在学生搜集故事、整理故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梗概、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锻炼学生大胆分析历史人物、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适当点拨不可或缺。教师可以从重要单词的提示,以及重点句型的给出,给学生讲故事扫除生词的障碍。如对于《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故事,题目不可一字不漏的翻译,文题最忌完整的句子。因此,这个故事的题目切记不要翻译为完整的句子:Xiao He chased Han Xin in the moon. 这样的翻译是中国式英语,对于外国的朋友来参观旅游,听到这个故事的名字会纳闷不解,更会贻笑大方。而Xiao He in chasing Han Xin言简意赅,符合英语的习惯。有了广泛收集的素材 ,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讲故事不再是问题。学生在讲故事的环节中,对出现的发音不准、单词用错、句式不正确等切忌不要随时指出,否则会打乱学生的思路。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韩信点兵》的电影,以及电视剧《王的盛衰》《追韩信》《斩韩信》《西楚霸王》《霸王别姬》《楚汉风云》《韩信点兵》《大将军韩信》等更深入了解韩信;以及通过安排实践活动,如,对于职高的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导游向游客介绍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上网查询、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总之,职高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特点、结合职业课改形势下,韩信文化与职高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好地方资源韩信文化,为职高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输入新鲜血液,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强化实践、突显技能,让职业教改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沛泉.职教课改背景下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11).
[2]崔沛泉.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6).
第一章
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章
在大家庭中生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建议】
教学本章内容可用5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热爱集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
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三章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章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
《劳动创造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外活动
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第四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的教学可用4课时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
《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二、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卢照邻
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裕府典签,甚受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他终于自投颍水而死。
最著名的作品是《长安古意》,这篇歌行通过对汉代长安的描写,反映了唐代长安的盛况:大道小巷纵横交错,官禁侯府比宅相接,玉辇宝盖川流不息,帝室王公竞争豪奢。全诗辞藻艳丽而能厕以清词,并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叠字、顶针格、复沓层递句式等,加强了音韵铿锵的节奏感。读来声调圆转,“抑扬起伏,悉谐宫商”,气势充沛,力量雄厚,可称其言长篇之极致。
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这首五言律诗以琴曲旧题写,属对工整,音韵和谐。“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飞。”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构思精巧,用词准确而贴切。卢照邻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甚多。此诗明里哀叹昭君之不幸,实则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发感慨
二、骆宾王
骆宾王诞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骆宾王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这四句话可以概括骆宾王的一生。骆宾王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就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的是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画面。“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敬佩之情。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整首诗读起来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抒发了一种抑郁难申的悲痛。
公元678年,骆宾王时任侍御史,因为他对武则天相当不满,所以屡次上奏批评她,把武则天惹怒了,结果便以贪赃罪名使他下狱。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名诗《在狱咏蝉》: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我国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因此古代很多诗人咏蝉,有的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有的寓意感慨身世的凄凉。如“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李百药《咏蝉》)“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褚澐《赋得蝉》)“ 烦君最相惊,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在不同身世经历的诗人笔下,平凡常见的蝉各具性灵,仿佛是品格高尚的高士形象的化身。而在历代鳞次栉比的咏蝉诗中,最受称颂、广为流传的就数这道《在狱咏蝉》诗了。
公元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图谋推翻武则天的统治。骆宾王对武则天素有恶感,当然是参加了武装斗争,而且还为起兵写了讨伐檄文,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来武则天镇压了徐敬业的起义,把追随徐敬业的骨干分子都杀了,但却没有消灭骆宾王,因为他奇迹般地躲过了追捕。之后唐政府一直在缉拿他,但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甚至到现在还是下落不明。
骆兵败后骆宾王的下落,传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被杀。《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卷二O三,都持此说。
(二)逃亡。郄(qiè)云卿《骆宾王文集序》,《新唐书·骆宾王传》,都说兵败逃亡。
(三)投水而死。
张鷟(zhuó)《朝野金载》卷一,说“宾王后与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
三、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1、内容的充实与拓展:他们拓新了诗歌的主题和题材,面向广阔的时代生
活,用现实的人生感受恢复了诗中清醒而严肃的自我。
①以寒士的不平批判上层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社会秩序的永恒价值。②以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为诗歌注入了高情壮思和倜傥之气。③拓宽了诗歌的视野,使之从宫苑台阁走上江山与塞漠,从而便于容纳更为丰富的感情内容。
④在前人偏于游戏性和应酬性的题材中注入人生热情,表现出自我的个性。
2、形式的创新与完善:他们以新的章法和节奏表现出新的情绪,在诗歌语言形式上努力向生活靠近。大体而言,卢骆喜作五七言长篇,尤擅七言歌行一体。卢骆创造性的发挥了七言歌行工丽整练婉转流走的风格,并大大加强了它的抒情性,丰富了表现力,使之成为“极能发人才思”的新体制。王杨则以五言律绝取胜,在语言上更加明净凝练,进一步洗涤了六朝以来繁缛的格调。
四、小结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五、板书设计: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 杨
炯——《从军行》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在狱咏蝉》
六、作业布置:
走进记叙文天地
——记叙文校本课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进行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掌握记叙
文阅读的方法。
②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记叙文,走进记叙文天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文学修养,增强对记叙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进行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
2、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
鉴赏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课堂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
阅读记叙文,首先应该搞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和贯穿全文的线索。
1、记叙文,一般是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都具有的。新闻体裁尤其如此,例如自读课文中《刘胡兰慷慨就义》。阅读这样的文章,应该把记叙的六要素认识得很清楚,例如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事情的前因后果等,这样有助于掌握全文。在有的记叙文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阅读记叙文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至全篇的思想内容。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它由于多因素决定,诸如文章的内容,文体特点,写作风格等,致使文章线索出现了多种形式。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的,使文脉清晰,层次分明,读了一目了然;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的联合起来。例如《荔枝蜜》就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对于线索,阅读时只要认真揣摩,是不难搞清楚的。
二、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
1、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事情都有它发生发展的过程,按照这个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叫顺叙。
倒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事情的结局先写下来,然后在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情发展的经过;一种是提到前面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由于倒叙改变了叙述的自然顺序,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叫插叙。插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插入的内容跟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另一种插叙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叙述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插叙的前后也不一定需要说一些过渡衔接的话。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我”在文章中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只是作陪衬,甚至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意,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的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阅读时应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但它不如用第一人称那样容易使读者感到亲切。因此阅读时要同作者在同一个角度去理解文章。
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角度写的。
三、注意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
一般来说,记叙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议论和抒情。
1、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刻画。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缺一不可。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2、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仪,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仪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写的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把产生的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里去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四、小结:
总起来说,阅读记叙文,要以整体感受为主。在方法上,不妨通过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弄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掌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去阅读记叙文,可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五、作业:
一、新课改背景下开展生物校本教研活动的必要性
2007年以来,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生物教师在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整合资源等能力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靠搞一些大型的教研活动是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些大型的教研活动不能兼顾每个学校生物教学的具体情况,因此必须把教研重心下移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上来。
另外由专家决策编制的国家课程带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它难以及时吸纳现代信息、反映当前生物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实施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在保证国家对教育的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能及时地将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融入课堂,因此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实施国家课程有益且重要的补充。
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教师的参与,使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课程决策权,因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成长创设了专业化的环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课程决策权之后,就可以按照社区、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开发,并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和修改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改变了对课程的“被动消费者”的角色,逐渐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评价者。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摸索、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合理,不断地完善着专业的学科知识、综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实践知识。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又进而转化为自我向上的需要,从而使教师得以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概念模糊
许多人对校本教研活动产生了误解,有的人把校本教研活动等同于选修课、活动课,忽略了校本教研活动所蕴涵的“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也有人把校本教研活动等同于学校自编教材,忽略了校本教研活动所体现的“儿童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的特点。
2. 缺少与兄弟学校及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
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缺乏校本教研活动的专项经费,加上生物教师人数少,使得“请高等院校的专家对生物校本课程进行专业指导和支持”成为一种奢望;而中学日常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得学校间教师的“访问式交流”及教育资源共享几乎成为不可能。
3. 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时间投入的不足
“没有时间”是很多教师无法参与或更多地参与校本教研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教师评价中仍旧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参照标准的,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师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师通常会将时间过多投入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不是寻找一切可以寻找的时间为自己“充电”。升学压力过大使教师无法专心投入校本教研。
4. 评价基础薄弱,反馈性能差
大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实行内部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不高、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1)学校没有对教师的评价能力进行必要的培训;
(2)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教师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但对评价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有计划地实施评价。此外,由于国家统一考试的测试结果(如高考和会考)往往成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从而导致学校重视外部的评价,使学校内部评价得不到保障。
三、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生物校本教研活动的策略
1. 通过高中生物校本教研选择适合的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通过校本教研来开发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校本课程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当前社会和周围世界的现实需求,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和相互融合,构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如在《探索生命的奥秘》这一校本教材中,我们选取了“试管婴儿”“克隆与克隆羊”“双胞胎与多胞胎”等素材对学生进行介绍,扩充学生对细胞工程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必修教材中“细胞”“生殖”两章的内容以及与实际的联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双胞胎与多胞胎”与“试管婴儿”等问题引入校本课程后,使学生理解了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的差异,也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易于被学生消化和吸收的内容。如由学生参与鉴定血型,参与校园植物的种属鉴定,参与检测学校饮用水的卫生情况等等,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经历和体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
第三,校本课程内容要及时补充一些最新的科技进展。比如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首先发现了疯牛病,其病原体是朊病毒。由于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可能染上致命的疾病,因而疯牛病倍受人们的关注。朊病毒是利用正常细胞中氨基酸排列顺序一致的蛋白进行复制,它是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生物形式,没有DNA或RNA进行复制。在校本课程中我们选择了这一内容,让学生对疯牛病的名字来历和危害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再如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宣告完成,我国科研工作者参与完成了其中1.1%的工作。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了补充和充实。
2. 通过校本教研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应该是开放的、实践的和体验的,应强调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独特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情境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避免各自的不足,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进行“生物竞赛辅导”这一校本教研活动时,由于这一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组织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加深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较多地采用讲座、讨论的方式。又如,我们在进行“人体的营养与健康”这部分教学时,给学生出了“美食,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一课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媒体去搜寻有关的证据和材料,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对常吃的食品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研究并以不同形式做总结汇报,在形成初步观点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之间持不同论点的人可以辩论,促使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通过上述这些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采用视听法,适当地辅助一些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视听材料,以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 及时反思总结,提高专业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3]。生物教师是生物学科的专业人员,其个人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研究是进行生物校本教研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生物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有助于改进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就生物教师而言,主要是做好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增强教学反思的时空性。
4. 全员参与、同伴互助,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博士认为,如果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生物教研组人员比较少,生物校本教研的研究气氛不够浓郁,可供共享的资源有限。因此,要提高生物校本教研的品质,必须全员参与、同伴互助,必须营造同伴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良好环境,一定要重视并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琳.论校本教研[J].教育导刊, 2002 (12) .
[2]朱慕菊.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J].人民教育, 2003 (5) .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9-0059-03
九月,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又一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怀着憧憬迈入高中校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中间往往有较多的同学感觉高中数学学习困难,有少数同学甚至进入数学学习的“困惑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们对近2000名人学1个月以内的高一新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有70%左右的同学感觉自已在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方面面临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申请立项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研究》,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开发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的意义
1.初中与高中数学在知识铺垫、呈现方式、教法学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初中知识作为铺垫,《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都相继调整了部分教材内容,降低了难度,但初中阶段为适应义务教育需要,降低的幅度较大,而高中数学难度降低不大,甚至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与要求。例如高中数学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而初中对一些重要的计算技巧有所淡化,如将十字相乘法、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进行了删减。
初中与高中数学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与抽象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初中数学教材坡度较缓,概念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而高中数学涉及到的概念多,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较为注重逻辑性,在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上有更高的要求,如学生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的集合部分就具有概念多、符号多、抽象程度高的特点。例如高一新生对φ,0,{φ},{0}就较难区分,对φ∈{φ},φ∩{φ},φ∈{0},φ∩{0}很难正确辨析,对于象A|B=φ,M={X|∩A}、N={y|y∩B},求M|N这类问题的理解就更为困难了。
初中与高中数学在教法与学法上存在脱节现象。初中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对一些典型问题注重反复示范,课本对每一类题型都配备了较多相接近的练习与习题。高中知识点增多,课时紧,教学时更为注重方法的讲解和思维的碰撞,要求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反复磨合的过程,而大多数高一新生继续沿用初中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听与记,缺乏积极思维,不会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进行高效的自学,知识内化与建构能力也不强,因此新生面对新的老师、新的课堂、难度显著提升的学习内容,就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探究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已成为推进初中与高中新课程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开发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教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着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引领教师从全新的视角整合教学内容,并使之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规律,也必将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促使教师以研究的视角来审视数学衔接问题,引导教师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数学,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好的问题,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是有利于引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反思自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三维目标实现方案,更好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三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经验,能锻炼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积累开发经验。促进课程观的变革,从而提升一线教师的校本教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开发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
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一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出发,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因此,在开发校本衔接课程时,所选取的内容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选取与学生所学知识单元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从而突出所学知识的人文价值与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新课程的内在动机。开发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所编写的教材要努力做到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学生,适合学生自学,从而树立为学生高中学习奠基的教学理念。
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要从现实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人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数学课堂教学在初高中衔接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教师能走进新课程,深入领会好新课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使自己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角色向学习者、编著者、研究者转化。
2.渐进性原则
一是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应该有一个渐进的上升过程。要注意针对具体课例、具体的教学阶段、或学生某一个具体的发展时期进行个案研究,提出阶段性衔接方面的共性问题与解决方法开发课程。
二是校本课程的完善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适合本校、本地区特点的有特色的数学校本课程。
3.适度性原则
一是适度选取衔接知识点。教师在开发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时,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大量补充初高中课程标准已作出删减的内容。而要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大纲的前提下,对学生已有知识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从而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认识水平,选取急需解决的衔接知识点编入课程。
二是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对课标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能过度拓展,要坚持适度拓展原则,把握好知识难度,不盲目拨高,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开发初中与高中衔接校本课程
应从三个维度上整体把握
1.知识维度
初高中知识衔接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过程。开发初高中衔接校本课程应注重从“知识衔接”方面进行系统、整体的把握。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是当前困扰一线教师与高一新同学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但各地、各校所面临的问题又不尽相同。学生入学以后,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情调查问卷”及与初中数学教师的联系、沟通。结合对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精选出学生高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基础,列出知识衔接提纲,通过研究设计出知识衔接的整体规划,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打下厚实基础。
2.学法维度
建构在初高中衔接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多下功夫;要注意引领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尝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设计出能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探究性问题,培养探究能力,为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教法维度
关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开发校本课程应有利于引领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是否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第8讲 关于定语、宾语、表语、状语、宾补还有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复合句等
教学目标
关于定语、宾语、表语、状语、宾补还有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复合句等的学习与掌握,重在学会应用一般的规律.教学内容
1主语,就是动作的执行者,一般都是名词,有时是用一个句子来作主语,这种情况叫做主语从
2谓语,就是行为动词,而行为动词又包括,连系动词,实义动词.3表语,就是表明主语的身分,性质特点,如上面的例子,teacher就是表语,表明主语he是一个老师.4表语是用在连系动词后面的,一起构成“系表”结构.5宾语,就是动作的承担者.例如上面的English就是动词teach的承担者.6复合句是指有从句(或叫子句)的句子。从句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使用的就是定语从句
第1课 学会鞠躬
教学目标:学会与他人打招呼,知道在什么时候行鞠躬礼,学会正确的鞠躬方法。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互相鞠躬。(2)侧向鞠躬。
(3)见到客人要鞠躬。(4)见到长辈要鞠躬。
二、练一练:
上课前师生互相鞠躬问好。
三、读一读: 日本的鞠躬礼
日本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习惯相互鞠躬,鞠躬的深度表示被问好人的尊敬程度,鞠躬分为15度、45度和90度,面对不同的人行不同类型的鞠躬礼。在公务或日常生活中,无论各级长官、工作人员还是亲朋好友、邻居之间总要行鞠躬礼,即使电话道别也要鞠躬以示敬意。
第2课 课堂礼仪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堂礼仪 小课堂礼仪
1、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联系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2、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
“上课”时:[班长]:起立!礼,立正、目视老师,[全体同学]:(鞠躬礼)同时喊:“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点头礼)。[班长]:请坐!下课时:[班长]:“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老师]:同学们再见!
3、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
4、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声音要响亮。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
5、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
6、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节课。
二、练习课堂礼仪 第3课 课间礼仪
教学目标:知道课间应该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看图明理:
(1)收拾前一节课要用的东西。趁这段时间去上厕所。(2)下课后负责擦黑板。(3)帮助老师收发作业。
课间可以到操场去玩,但要注意安全。
二、说一说:
下列课间行为好吗?(出示插图)
(1)在楼道里追跑。(2)在教室里吵闹。第4课 家庭问候
教学目标:懂得在家也要讲礼貌。教学过程:
一、交流明理:
(1)睡觉前道“晚安”。(2)早起问好。(3)出门说“再见”。
二、礼仪提醒您: 称呼与问候
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做客时,见人主动称呼很重要,请你记一下: 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祖父),爸爸的妈妈是奶奶(祖母); 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外祖父),妈妈的妈妈是外婆(外祖母); 爸爸的哥哥是伯伯(伯父),爸爸的弟弟是叔叔(叔父),爸爸的姐妹是姑姑(姑母);
妈妈的兄弟是舅舅(舅父),妈妈的姐妹是阿姨(姨母);
伯伯叔叔的孩子是堂兄弟姐妹,姑姑阿姨的孩子是表兄弟姐妹。
三、评一评: 做到了涂上红色:
第5课 爱清洁 讲卫生
教学目标: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讲述《邋遢大王奇遇记》
二、看图明理 1 经常洗手
上完厕所后 饭前、饭后 运动以后。2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如果吃完东西不刷牙的话......细菌会把牙齿蛀光的!3 勤剪指甲 4 勤洗澡
三、评一评:
做到了涂上红色,需努力涂绿色。
第6课 爱惜粮食
教学目标:懂得爱惜粮食,做到不挑食、不剩饭。教学过程:
一、认识粮食
1、你知道哪些东西属于粮食?
2、出示图片,认识粮食
3、看一看种粮食的经过(图片)播种。施肥。杀虫。收割。
二、读古诗,体验种粮食的辛苦。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听小故事,小鸡为什么老不走?应该这样爱惜粮食? 漏嘴巴
明明是个漏嘴巴,常常是他在小饭桌上吃饭,一群小鸡在他脚下吃饭。一次,明明吃完饭,小鸡还不走,跳上小饭桌继续吃明明掉下的饭粒。吃完了,小鸡还不走,又吃明明碗中的剩饭粒。其中一只小鸡跳起来吃明明嘴角边的饭粒。明明的小弟弟笑着说:“哥哥是个漏嘴巴。”
第7课 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了解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交流明理 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 2 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向他们祝贺生日。4 体谅爸爸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记一记: 爸爸的生日是____ 妈妈的生日是____
三、评一评:
做到请涂红五星,没做到需努力涂绿星 补充故事:.陈毅探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 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 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第8课 文明行路
教学目标:知道行路礼仪,并在生活中运用。教学过程:
一、了解行路礼仪
1、认识下面的交通标识(1)铁道路口标识。(2)禁止非机动车通过。2 请走人行横道 3 越护栏危险 4 不要闯红灯
二、记一记:
三、参观交通知识宣传栏。
(2)注意危险。(4)禁止行人通行。上街紧跟父母亲,交通法规要记清。过马路走人行道,绿灯魁岸走红灯停。
第9课 节约水电
教学目标:从小懂得节约能源。教学过程: 请你说一说水、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2 大家一起来行动
及时关水。随手关灯。他们的做法对吗?(看图)(1)洗手一直让水流着。(2)一个人睡觉害怕整夜开着灯。
4、评一评:
做到了涂上红色,需努力涂上绿色。节约用水小常识 洗澡节水
用喷头洗淋浴:(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 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1/4盆足够用了。厕所节水
(1)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可乐瓶放得不要妨 碍水箱部件的运动。(2)水箱漏水总是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3)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4)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洗餐具节水
家里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再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不玩耗水的游戏
玩具是儿童的亲密伙伴。但是有的玩具(如喷水枪)需耗费水量,就不值得推荐,特别在水资源稀缺的地方,更不宜使用了。还有一些顽皮的青少年,在自来水的龙头下边互相用水大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开心,不知不觉之间,干净的地面弄湿了,过往的行人被吓得躲躲闪闪,大量的水也浪费了。多不好!你身上六成是水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第11课 不乱动他人物品
教学目标: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乱**翻他人物品。
教学过程: 在别人家做客(出示插图)
不经主人同意,不能随便打电话。不能乱动人家的东西。客人到你家(出示插图)
不能随便翻动客人带来的物品。在学校(出示插图)
不经允许,不能随便翻阅同学的书信。不能把同学的玩具拿回家。贪小便宜的后果 读一读小故事
故 老鼠偷油
厨房里有一个长颈瓶,瓶里装满了香油。有一只乖巧的老鼠把瓶塞咬得粉碎,然后把长长的尾巴伸进瓶里,再把沾满了油的尾巴拖出来,卷到嘴边,津津有味地吃个饱。“多好的尾巴啊!有了你,我才吃上了这样香的油。”它夸奖起尾巴来。
日子久了,从厨房到鼠洞就印下了一条油迹。
猫发现了鼠洞,就日夜守在鼠洞旁边。做坏事的家伙,胆子总是越来越大。一天,老鼠想把沾满油的尾巴拖回洞去,让自己的小老鼠也饱吃一顿。老鼠工要进洞,猫猛扑上去。老鼠赶快逃进洞里,但是,那尾巴沾的油太重了,一时缩不进去,帽一爪子抓住了它的尾巴,连它的尾巴,连它整个身子都给拖了出来。当它快要被猫咬死的时候,老鼠就咒骂起自己的尾巴来:“你,多坏的尾巴啊!没有你,我决不会送命。”
猫说:“当尾巴对你有利的时候,你就夸奖它;当尾巴对你有害的时候,你就咒骂它。你根本不想想:偷油是件坏事。你的命就送在偷油上!”
范文二: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dì yī kâ zhâ shì wǒ men de xiào yuán
第一课 这是我们的校园 shú xī xiào yuán
熟悉校园
dì âr kâ ān quán
第二课 安 全
ãr gē
儿歌
ān quán fáng fàn hěn zhîng yào
安全防范很重要,qiān wàn bù yāo hū shì le
千万不要忽视了。
wâi shēng huï dîng yǔ xíng lù
卫生活动与行路,ān quán dì yī bǎo jiàn kāng
安全第一保健康。
shuō shuō zài xiào nâi wài de rì cháng shēng huï huï dîng shà
ng xuã fàng xuã lù shàng yīng gāi zhù yì nǎ xiēān quán
1.说说在校内外的日常生活、活动、上学、放学路上应该注意哪
些安全?
lián xì zì jǐshēng huï shí jì shuō shuō nǐ jiàn dào de bù ān quán xiàn xiàng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见到的不安全现象。
dì sān kâ shàng xuã 第三课 上学
nǐ men yǐ jīng shì yī míng guāng rïng de xiǎo xuã shēng le
nǐ juã de kuài lâ má
你们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你觉得快乐吗?
míng quâ yāo qiú
明确要求:
àn shī shàng xuã bù chí dào bù zǎo tuì bù kuàng kâ yǒu shì q
ǐng jià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病有事请假。
jiàn dào lǎo shī jiā zhǎng kâ rãn yāo wân hǎo
(2)见到老师家长、客人要问好。
jiàn dào lǎo shī hã tïng xuã dǎ zhāo hu
(3)见到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ān jìng yǒu zhì xù jìn xiào
(4)安静、有秩序进校。
zhàn duì zuî dào kuài jìng qí
(5)站队做到快、静、齐。
píng yī píng
评一评:
zuî dào le tú shàng hïng sâ xū nǔ lìtú shàng lǜ sâ
做到了涂上红色,需努力涂上绿色。
dì sì kâ kâ tang lǐ yí 第四课 课堂礼仪
xiǎo xuã kâ tang lǐ yí
小学课堂礼仪
měi yī gâ xuã sheng dōu yīng gāi dǒng de kâ qián zuî hǎo ch
ōng fân zhǔn bâi shì yī zhǒng qǐ mǎ de lǐ mào shì duì lǎo sh
ī de zūn zhîng zuî wãi xuã shēng yīng zài yù bâi ling yī xi
ǎng jiù lì jí jìn rù jiào shì zhǔn bâi hǎo kâ běn liàn xí b
ěn wãn jù děng ān jìng duān zuî gōng hîu lǎo shī de dào l ái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
貌,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yī tang kâ qǐ shǐ de lǐ yí guī fàn
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
1.“上课”时:
[班 长]:起立!礼,立正、目视老师
[全体同学]:(鞠躬礼)同时喊:“老师好!”
[老 师]:“同学们好!”(点头礼)。同时说:“请坐!”
下课时:
[班 长]:“起立”
[全体同学]:(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
[老 师]:同学们再见!2.上课迟到时:应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
3.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声音
要响亮。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
dì wǔ kâ kâ jiàn lǐ yí
第五课 课间礼仪
xiǎo pãng you men xià kâ hîu nǐ men dōu zuî xiē shãn me ne
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kān tú míng lǐ
看图明理:
Shōu shi qián yī jiã kâ yāo yîng de dōng xī
(1)收拾前一节课要用的东西。
xià kâ hîu fù zã cā hēi bǎn
(2)下课后负责擦黑板。
bāng zhù lǎo shī fā zuî yâ
(3)帮助老师收发作业。
kâ jiān kě yǐ qù shàng câ suǒ dào cāo chǎng shàng wán y
āo zhù yì ān quán
(4)课间可以去上厕所、到操场上玩,要注意安全。
shuō yī shuō 说一说:
xià liâ kâ jiān xíng wãi hǎo ma(chū shì chā tù)
下列课间行为好吗?(出示插图)
zài lïu dào lǐ zhuī pǎo zài jiào shì lǐ chǎo nào(1)在楼道里追跑。(2)在教室里吵闹。
dì liù kâ yǎng chãng shū xiě hǎo xí guàn
第六课 养成书写好习惯
写字图片
yǎng chãng shū xiě hǎo xí guàn
养成书写好习惯
xí guàn yǎng chãng zuì zhîng yào
习惯养成最重要,zhâng quâ zuî zī zuì zhîng yào
正确坐姿最重要。
tǐ xíng yōu měi shì lì hǎo
体形优美视力好,xiě zì cái nâng jiàn chãng xiào
写字才能见成效。
tïu zhâng shěn zhì b
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dì qī kâ zhī bǐ gē
第七课 执笔歌
yāo xiǎng xiě hǎo zì jiù yī dìng yāo yǎng chãng liáng hǎo de
zhī bǐ xí guan zuî dào yī chǐ yī quán yī cùn
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执笔习惯,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zhī bǐ gē 执笔歌
mǔ zhǐ shí zhǐ niē bǐ gān
拇指食指捏笔杆,zhǐ lí bǐ jiān cùn yuǎn
指离笔尖一寸远。
zǒng zhī zài xià tuō zhù bǐ
总之在下托住笔,qí yú zhǐ qū yāo zì rán
其余指曲要自然。
bǐ jiān duì zhe zuǒ qián fāng
笔尖对着左前方,zhǎng gēn xiǎo zhǐ fàng zhuō shàng
掌跟小指放桌上。
bǐ gān shāo xiã biã píng zhí
笔杆稍斜别平直,jǐn jǐn kào zài yîu hîu fāng
仅仅靠在右后方。
dì bā kâ zuî zī
第八课 坐姿
出示正确的坐姿图
xuã yī xuã zhâng quâ de zuî zī
学一学正确的坐姿 xiǎo xiōng tǐng qǐ shuāng jiǎo fang píng xiōng lí zhuō yán yǒu yī quán zuî zī duān zhâng shū zhǎn dà fāng zuî rú zhōng 小胸挺起,双脚放平,胸离桌沿有一拳,坐姿端正、舒展大方,坐如钟。
zhâ yàng de zuî zī duì ma
出示五幅图:这样的坐姿对吗?
lǐ yí tí xǐng
礼仪提醒
bù yāo tuō zhe sāi zuî zhâ yang hěn mãi jīng shãn
(1)不要托着腮坐,这样很没精神。
bù yāo xiàng hîu yǎng zuî zhâ yàng huì shuāi dào
(2)不要向后仰坐,这样会摔倒。
bù yāo guì zhe zuî zhâ yang rïng yì tuï bâi
(3)不要跪着坐,这样容易驼背。
bù yāo qiāo zhe tuǐ zuî zhâ yàng hěn bù lǐ mào
(4)不要跷着腿坐,这样很不礼貌。
cháng qī zuî zī bù liáng huì zào chãng jǐ zhuī wān qū
(5)长期坐姿不良,会造成脊椎骨弯曲。
dì jiǔ kâ zhàn zī
第九课 站姿
出示正确的站姿图:
xuã yī xuã zhâng quâ de zhàn zī
学一学正确的站姿:
tïu bù yāo zhâng zhí yǎn jing kàn qián fāng zuǐ chún wēi bì biǎo qíng zì ran(1)头部要正直,眼睛看前方,嘴唇微闭,表情自然。shēn tǐ tǐng zhízuî dào tǐng xiōng shōu fù
(2)身体挺直,做到挺胸、收腹。
shuāng tuǐ lì zhí shuān bì zì rán xià chuí
(3)双腿立直,双臂自然下垂。
xuã huì zhâng quâ de zhàn zī zuî dào yōu měi zì rán zhàn rú sōng
学会正确的站姿,做到优美、自然,站如松
shào xī de zī shì
稍息的姿势
shuāng shǒu zài hîu miàn liǎng jiǎo shāo wēi zhāng kāi shì f
àng sōng de zī shì
双手背在后面,两脚稍微张开,是放松的姿势。
lǎo shī shì fàn biāo zhǔn dîng zuî xuã sheng liàn xí
看图,老师示范标准动作,学生练习。
zuî cāo de zī shì
做操的姿势
pái tïu yāo shuāng shǒu chā yāo hîu miàn tïng xuã yāo duì q í
排头要双手插腰,后面同学与前面同学要对齐。
shuō yī shuō
说一说
xià miàn de zhàn zī duì ma
下面的站姿对吗?(出示两幅图)
shēn tǐ yáo lái yáo qù zhàn zài duì wu zhōng dōng dǎo xī w āi
(1)身体摇来晃去。(2)站在队伍中东倒西歪。
dì shí kâ bù dàng xiǎo mǎ hu
第十课 不当“小马虎”
qǐng tïng xuã lái guān chá yī xià dīng dīng huà de huà wâi sh ãn me huì yǐn dã tā men tïng xuã hā hā dà xiào
请同学来观察一下丁丁画的画,为什么会引得他们同学哈哈大笑?
shēng dīng dīng de mǎ mãi yǒu zuǐ ba mǎ tí yě shǎo huà le y
ī gâ 生:丁丁画的马没有嘴巴,马蹄也少画了一个。
xiǎo câ shì nǐ shì xiǎo mǎ hu ma
小测试:“你是小马虎吗?”
hïng hïng jīn tiān de kâ táng zuî yâ mãi yǒu dã hïng huā zh â shì zěn me huí shì ne
红红今天的课堂作业没有得红花,这是怎么回事呢?
nǐ yǒu nǎ xiē nãng gǎi diào mǎ hu zhâ yī máo bìng de hǎo f
āng fǎ qǐng gào su dà jiā
你有哪些能改掉“马虎”这一毛病的好方法,请告诉大家。
dì shí yī kâ xiǎo xuã sheng xuã xí xí guàn ãr gē
第十一课 小学生学习习惯儿歌
xiǎo xuã sheng ài xuã xí , yǎng chãng xí guan zhōng shîu y
ì zǎo chen qǐ bù lǎn shuǐ bēi zhe shū bāo shàng xuã qù jià
n tong xuã wân shēng hǎo jiǎng jiu lǐ mào yāo zuî dào jiàn lǎo shī xíng gâ lǐ zǔn shī zhîng lǐ yí kâ táng shàng zhuān xīn tīng jī chǔ dǎ láo chãng jì hǎo qín yú sī shàn dîng nǎo jī jí fā yán cái cōng míng bù wãi shū bù wãi shàng chāo yuâ wãn běn dāng zì qiáng zuî bǐ jì xì zhěng lǐ jī shǎo chãng duō nãng jìn bù xiě zuî yâ yîng xīn jì liàn jiù běn lǐng bǐ gāo dī kâ táng wài duō zì xí bï lǎn qún shū cǎi xīn xī tiān wãn xiǎo dì lǐ zhī rãn jiàn rãn ài yǒu zhì qì hǎo xí guàn wǒ dì yī jiàn kāng xiàng shàng yǒu huï lì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见同学,问声好,讲究礼貌要做到;见老师,行个礼,尊师重教讲礼仪;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勤于思,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不唯书,不唯上,超越文本当自强;做笔记,细整理,积少成多能进步;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 课堂外,多自习,博览群书采信息;天文晓,地理知,人见人爱有志气;好习惯,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
第十二课 我爱国旗
儿歌: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看图明理:
1.在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应该做到:
(1)脱帽、肃立。
(2)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平时应该注意:
尊敬国旗,爱护国旗,不损坏或挪做它用。
读读画画:
读一读下面这首诗,动手画一画五星红旗。
星
作者:樊发稼 我爱天上的点点明星。
——天上的点点明星啊,只有在夜晚,才能看见。
我爱人间的五颗金星。
人间的五颗金星啊,时时刻刻,闪耀在我心间。
第十三课 爱老师
进了新学校,有许多新老师,你喜欢你的老师吗?
博爱礼仪提醒:爱老师可以表现为
(1)主动向老师问好。
(2)上课认真听讲。
(3)主动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
(4)听从老师教诲。
(5)祝贺老师的节日。
评一评:
做到了涂红色,需努力涂绿色。
补充:尊师爱师小故事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
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第十四课 我爱爸爸妈妈
交流明理:
1.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3.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向他们祝贺生日。
4.体谅爸爸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记一记:
爸爸的生日是____ 妈妈的生日是____
评一评:
做到请涂红五星,没做到需努力涂绿星
第十五课 文明行路
了解行路礼仪:
1.认识下面的交通标识
(1)铁道路口标识。(2)注意危险。
(3)禁止非机动车通过。(4)禁止行人通行。危险.不要闯红灯
记一记:
上街紧跟父母亲,交通法规要记清。.请走人行横道 3.翻越护栏
过马路走人行道,绿灯魁岸走红灯停。
参观交通知识宣传栏。
第十六课 节约水电.请你说一说水、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大家一起来行动
及时关水。随手关灯。.他们的做法对吗?(看图)
(1)洗手一直让水流着。(2)一个人睡觉害怕整夜开着灯。
4.评一评:
做到了涂上红色,需努力涂上绿色。
节约用水小常识
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
促进花木生长。
范文三: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
第一课 我的自画像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身体结构。
二、学习重点: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
三、学习难点: 学会观察的基本方法:由点到面、由远到近、由外到内。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能用拼音、图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
五、电教使用:电脑、电视、课件
六、学习准备: 绘画纸 彩笔
七、学习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的自画像”这一课。这位同学上一年级了,叫居小龙,以下是他的自我介绍,老师念一下他的自我介绍。生:听讲。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的各个身体器官组成一起认认。生:边看课件边认。师:观察同桌,看看他是否有以下身体结构,手、脚、腿、躯
干、胳膊、脖子、眉毛、眼睛、鼻、耳朵„„„。生:边看课件边指出位置。师:你还能说出哪些部位呢? 生:进行回答。师:你们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生:进行回答。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师:通过以上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回答。师:我们在身体结构上是一样的。师:出示自画像。师:依照自己的模样来画的人物画像就是自画像,你能给自己画个像 吗? 生:思考怎样来画自画像。师:每人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要画出自己的特征,最好能从画上认 出是谁。生:进行绘画活动,(上课时没有完成的可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
八、板书: 我的自画像 手 脚 腿 躯干 胳膊
脖子 眉毛 眼睛 鼻子 耳朵
九、课后反思:
学习了“我的自画像”一课后,我有以下反思。同学们对躯干 的这个词不是很熟。由于看图像很吸引学生,但是一年级同学的注意 力时间不长,要注意组织教学。学生们可以按照老师指引的从上到下 的顺序把人体器官说出来。带着手势效果很好。学生们非常喜欢画画,喜欢做自画像这个活动。
第二课
一、学习目标:
我们各不相同
通过人的体形、皮肤颜色、个头、外貌等,知道我们各不相同。
二、学习重点: 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之处,即使是双胞胎也存在着差异。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同,结合同学、同桌等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三、学习难点: 学会仔细观察一个事物的方法,分辨出相同和异同。了解到在生活中对每个人既要一视同仁又要因人而异。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我们各不相同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团结同学.我们新疆 是个多民族的地方,要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爱护班集体,爱护 我们美丽的 学校.
五、学习准备: 水彩笔,图画纸
六、电教使用:电脑、电视、课件
七、学习过程:
1、教师: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吗?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各不相同”这一课。谁来观察一下图中的 同学他们都来自哪个国家? 生:观察后举手回答。生:他们肤色各不相同。师:不同种族的在肤色、外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同 一种族的人之间长得也不完全一样,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的头发 长有的头发短,有的脚大有的脚小,等等;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 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就连双胞胎也有不同的地方。
2、师:下面这幅图这些双胞胎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进行回答。
3、这幅图他们都上一年级了,师: 你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进行回答。生:他们都是二年级一个个头又高又胖,一个个头又矮又瘦。师:这两位女同学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身高不同,长相也不相同。生:一名维吾尔族同学,一名汉族同学。
4、师: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同,找一找有什么不同? 生:他们手的大小不同。
5、师:比较一下学习生活中,你和你的同桌和你别的同学比较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 生:进行回答。师: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选择的不同的学生,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
生:总结观察到的不同之处。(身材、体型、衣服、性格等等)师:同学们观察的仔细,总结全面。生:活动。生:汇报。师:布置作业回家后把自己的、爸爸的、妈妈的手拓印在一张纸上。
八、板书: 2.我们各不相同 肤色、个头 胖瘦、长相
九、课后反思: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观察图片的分析能力有所增强。同学们在做活动时,都能够积极进行手的比较等。同学们在活动时很 踊跃。有的站起来比比身高等方法。
第三课
一、学习目标
鼻子的功能
知道自己的鼻子都有哪些功能。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掌握正确地嗅闻气味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能围绕鼻子做与鼻子相关的活动。了解鼻子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好自己的感官。
五、学习准备: 一些灌入醋、酒精、油、水、蜂蜜等液体的瓶子量相同。了解鼻子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六、电教手段:电脑、电视、课件
七、学习过程: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鼻子的功能这一课。我们每个人都有长着一 个鼻子,只是近来我们很少去关注它。其实鼻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
2、师:谁知道鼻子的构造有哪些? 生:鼻子的构造分为鼻骨、鼻翼软骨、鼻软骨等组成。
3、师:鼻子都能为我们做
些什么呢?
生:它能配合各种面部表情。生:它还能闻到各种美食。
4、师:有的时候遇到味道很浓刺鼻的东西该怎么闻呢? 生:做动作科学的闻的方法。师:你知道吗人的嗅觉比味觉高一万倍。
5、活动:师:了解了鼻子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简单的画出同桌的鼻子。生:进行活动。(1)观察同桌鼻子的外形特征。(2)仔细摸一下自己的鼻子。(3)学生捏住自己的鼻子,感受一下鼻子失去功能时的滋味。
6、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灌入醋、酒精、油、水、蜂蜜等液体的瓶子)谁能辨别出瓶中的液体是什么?
7、学生辨别。
8、教师:嗅闻一种自己不能确定的物体的正确的方法是扇闻。(演示 扇闻的方法。)
9、学生练习扇闻。
10、布置作业: 回家后在家长的监护下将厨房中的各种调味品闻一闻。
八、板书: 鼻子的功能 鼻骨、鼻翼软骨、鼻软骨
九、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鼻子的功能”这一课。同学们对自己鼻子的功能都 很感兴趣,同学做的表情多,小鼻子能够一动一动的。鼻子的作用很 多同学都能答出来。在画同桌的鼻子这个活动,同学们都能够积极的 进行活动。这个活动,有些同学简单的画出来,有些同学用了彩笔画 出来。
第四课
一、学习目标:
我能看见你
了解一些眼睛的知识和正确用眼的知识。
二、学习重点: 学会观察一个物体的正确方法,由表及里、有远及近等等。
三、学习难点: 知道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了解眼睛比其他器官接受外界的信息多。在生活中运用眼睛能够观察到许多事物。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做眼保健操的学习,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
五、学习准备:
课件、电脑、电视
六、学习过程:
1、师: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周围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及丰富色彩都是眼 睛扑捉到的。它能为我们了解的数不清的信息。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能看见你”这一课。谁来说一说“看”用的 是哪个人体器官? 生:眼睛。
2、师:在你的生活中眼睛都观察到了哪些事物呢? 请同学们观察一 下,你用眼睛观察到图中有什么 ?
3、学生回答。生: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在弯着腰。生:一堆胡萝卜。师:观察教室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进行回答。
4、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小刚的同学,他为什么戴上眼镜了? 生: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生:进行回答。生:有不良座姿等。
5、体验活动:(1)请班上视力不良的同学谈自己的心得体会;(2)用红领巾把眼睛蒙起来,体验一下失明的痛苦。回答。
6、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我们都要怎样做?29
7、学生
8、小结:要有端
正的坐姿。要认真的做眼操。写字的时候注意离桌 面的距离。
9、教师:当小小尘埃、沙子、小飞虫误入眼睛里去的时候怎么办?
10、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11、布置作业: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布局和家具的摆放位置,然后画一 张简图,看谁观察的仔细、记得牢。
七、板书:
4、我能看见你 眼睛(1)要有端正的坐姿(2)要认真的做眼保健操
八、课后反思: 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都能够认真的做眼保健操了。知道了眼睛 的重要性。在小小尘埃、沙子、小飞虫误入眼睛里去的时候怎么办? 这个问题,同学们能够积极的小组讨论介绍自己的方法。
范文四:一年级校本课程课教案9 校 本 课 程 课 教 案
课 题 革命烈士纪念馆 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知道纪念馆有哪些英雄图片,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时间 月 日 编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参观过看日烈士纪念馆吗?纪念馆中有哪些英雄图片,把你知道的说给 同学们听。
二、指名讲述 抗日山风景区占地 2000 多亩,有大小景点 20 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 陵园占地 360 多亩,依山而建,分为八个坡段,363 级台阶,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碑廊、国防园、盆景园、集会广场、马鞍石、景观亭、神龟 泉等景点组成。
三、教师补充讲解 中央大厅正面悬挂着“滨海八年”巨幅油画。第一展厅,展示了爱国县长朱爱国先生爱国历程及八路军山纵二旅,一一 五师推进滨海的雄壮场面。第二展厅,展示了青口战役和赣榆战役的有关图片。
四、说说纪念馆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讲讲他们的故事 吗?
五、总结 每年各地群众前来瞻仰先烈、凭吊忠魂时,总会在此合影,以作纪念。
课 后 笔 记
范文五:一年级校本课程第五课时教案 第 九、十 单元 总课时数: 1 爱护公共物品,做环保小卫士 课题 锻炼身体,按规则行动
备课时间:2013.11.8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物品,锻炼身体,按规则行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物品,锻炼身体,按规则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物品,锻炼身体,按规则行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课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公共东西,如超 市的购物车,阅览室的图书等,那用完后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良好的个人习惯。
二、讲解具体内容
1、爱护公共物品,做环保小卫士 ①爱护班内物品,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凳子、墙壁上乱写乱划乱贴。②爱护校内、社区内公共体育器械。③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④不乱扔垃圾杂物、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见到废纸等垃圾 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⑤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2、锻炼身体,按规则行动,做事有秩序 ①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正确做广播体操、眼保健 操。
授课时间 2013.11.12 二次备课 31
②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 华。③体育运动中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带尖锐物品上课,不做 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④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⑤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⑥上放学路队,按顺序行走,请小同学先行。⑦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⑴上体育课前应检查着装情况,穿着尽量适合运动的需要,要稍单薄一些。尤其是小学生,更应注意。⑵上课前要饮用适量的水,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补充水 分,更不要饮用生水。⑶上课铃声就是命令,在铃声响后,要立即集合,立正肃 静,等待老师上课。⑷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免产生伤病。⑸要讲究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同学间 的碰撞,不能打击报复。用欣赏学习的态度对待同学的示 范动作表演,多给同学鼓励与掌声,学会用“不错”、“真 棒”、“加油”。⑹活动的间歇期要安静、休息、不打闹。
三、总结谈话 同学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希望同学们能经常运动,多 锻炼身体,全面发展。爱护公共物品,做环保小卫士 板书设计 锻炼身体,按规则行动 一节课上完,预期目标达到,效果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与教 教学反思 学要求相符。
范文六:一年级校本课程第一课时教案 第 一、二 课题
单元 总课时数: 1 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歌 文明交往,礼貌待人
备课时间:2013.8.30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歌,使学生养成文明交往,礼貌 待人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歌。
2、使学生养成文明交往,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歌。使学生养成文明交往,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课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的成长影 响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到家庭的兴衰本人的成败。“业 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小行为成就大事业。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势必影响你们的一生。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良好的习惯。
二、讲解具体内容
1、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歌。具体做法如下: ①认真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服装仪表要整洁。②升国旗奏国歌是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佩带红领巾 的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唱国歌要做到认真严肃,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准确流畅。③听国旗下讲话是要肃静,不要嬉笑玩耍。降国旗要和升 国旗同样对待,要立正、行注目礼,不随便走动。④如果你经过某个地方时恰巧遇到了升国旗奏国歌,要和 授课时间 2013.9.3 二次备课
在学校升旗时一样对待。你可以安静的站住,面向国旗行 注目礼。⑤如果你正经过路口不安全地带时听到了国歌声或看到了 国旗升起,要及时选择安全地带肃立。⑥尊敬国旗、国徽,经常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⑦爱护红领巾,佩带整齐,不乱丢弃。爱护队旗。
2、文明交往,礼貌待人 ①在学校,见到老师或同学,主动说一声“老师好”或“您 好”,同时报以微笑。②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及时微笑着向别人说“谢谢”。在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你时,要用微笑表示你的谅解,并说 “没关系”。③当不小心影响别人或碰撞到别人时,要及时诚恳的说 “对 不起”。④尊敬爱护和关心老人,尊重外地人、有困难的人,对他 们有礼貌,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方便。⑤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能主动帮助他们,和他们友 好相处。⑥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同学起绰号。
三、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撑起一片蓝天,点亮时代的 航灯。放飞理想,展翅翱翔。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歌 板书设计 文明交往,礼貌待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听得很认真,尤其是升旗注意事项,讲完 后提问效果较好。
范文七:一年级校本课程第四课时教案 第 七、八 课题
单元 总课时数: 1 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备课时间:2013.10.25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教育学生要利人利己、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利人利己、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课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公共东西,如超 市的购物车,阅览室的图书等,那用完后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良好的个人习惯。
二、讲解具体内容
1、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①自己用的东西,要记住从哪里拿的再放回哪里。②看过的书要放回原处,用过的文具要放回原处。③购物时,要把不打算买的商品、购物车、筐等放回原处。④做值日时,要把卫生工具放回原处。
2、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①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②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自 觉做到人走灯灭,水龙
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③节约学习用品。本子写满一页后再用下一页。写错字不 撕掉整页纸。授课时间 2013.10.29 二次备课
④珍惜每一只笔。铅笔要坚持用到握不住了再丢弃。⑤珍惜每一块橡皮,保持橡皮的干净完整,不切割,不乱 扔,不轻易丢弃自己能用的物品。⑥爱惜书籍,保持书的整洁。不卷角、不撕书页,读后及 时整理放在原处。
三、总结谈话 同学们,《悯农》这首古诗我们一年级就学了,希望同学 们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板书设计 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悯农》这首诗引到学生 教学反思 自己说出要勤俭节约,进而想到要珍惜每一分钱,每一只笔,每一块 橡皮等等,效果较好。
范文八:七年级5班校本课程教案 英语口语校本课程的实验
课程的总目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课程实施的方法:
1.观看英语原版影片,培养语感。
2.学唱英文歌曲,培养对英语语言的兴趣。
3.演英语课本剧,在情境中学英语。
第一课时
1.播放迪士尼神奇英语片。让学生学会在真实场景中运用以下句型:
Good morning!
Hello!Hi!How are you!
She is Daisy.He is Donald.Is it a bird? Yes, it is.Is he Daddy? Yes, it’s Daddy.Is she Mummy? Yes, it’s Mummy.He is Mowgli.He’s Bagheera.Mowgli is a boy.35 Berlioz has a sister.Berlioz has a brother.2.学唱片子里的英语歌曲,激发兴趣。
Mummy,Mummy,Mummy,Mummy,Hello,Mummy,I love you!
Daddy,Daddy,Daddy,Daddy,Hello,Daddy,I love you!
虽然是很简单的英语歌曲,但是原汁原味,使得学生能接触到纯正的语音语调,对学习英语大有益处。
3.复述英文片里的句子,每个学生一句话,全员参与,所以迫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口语,别的学生在听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改善自己的发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演出这个英语片子。
要求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上台展示之前,几个同学分好角色,练熟所要说的句子,然后上台表演,下面的同学给予评价,每一组表演完,就放英语片进行对照,看哪一组的表演更接近影片,哪一组就获胜。
5.进行活动 总结。
老师给予口头奖励,并让最佳一组作出展示,说出模仿语音语调的方法,让其他组员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范文九:一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 三角城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名称:榆中县三角城小学校本教材
学科名称:弟子规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教师:魏永萍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一年级校本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喜新好奇,求知欲强,记忆力非凡。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先入为主地在他们脑海中播撒爱和善的种子,这必将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了解到孩子们非常乐于诵读,但是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欠缺,生活、学习行为方面进步不够明显。《弟子规》的诵读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把想、说、做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能够把“孝心”升华,开展出对他人,对这个社会感恩之情。
二、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厚重起来。学校开展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节选。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为学生打开经典阅读之门,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好基础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让学生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范文十:低年级校本课程教案2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古诗欣赏《雨过山村》
教学内容:
雨 里 鸡 鸣 一 两 家,竹 溪 村 路 板 桥 斜。
妇 姑 相 唤 浴 蚕 去,闲 着 中 庭 栀 子 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玩玩.摆摆.画画
教学理念:小学一年级孩子正是天真活泼,可爱的阶段,所以我设计了一节室外美术课,让孩子真正动 起来,活起来,在玩中找到学习乐趣,让美.体连起来,体现课程综合性.
教学重点:让孩子在玩中学会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用体育器材组成美丽图画。
教学准备:学生小组内准备不同的体育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站队,按小组自由玩手中的跳绳.毽子.球等体育器材,玩出乐趣。
二.分组合作玩,体会合作乐趣。
三.摆一摆.小组内用同类器材合作摆图案。在合作用不同的器材合作摆不同的形象或摆出不同的作品。
四.小组内欣赏作品,进行组内评价,自己评价,教师评。
五.课堂延伸
校本课程<<田园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2、大屏幕出示古诗的内容,教师简介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的意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教师范读。生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指名读古诗。
2、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分小组讨论: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
3、全班交流:
(1)我从 “桃红”看出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因为春天才会有盛开的桃花。
(2)我还从“柳绿”看出来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树都发芽了,才会是绿色的。
(3)我补充一点,我是从“莺啼”得知作者写的是春天,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莺歌燕舞” „„
4、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宿雨”、“山客犹眠”。
5、教师点拨:在配乐声中老师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朗读出来,学生欣赏。
6、多美的一幅画,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在来读一读。
(1)、男生读。
(2)、女生读。
(3)、齐读。
(4)小组比赛读。
四、背诵积累。
1、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1)、教师引背。
(2)、同桌对背。
(3)指名背诵。
(4)、学生齐背。
撒 鱼 网
活动主题:集体生活中合群合作精神
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群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程建议:
一、游戏准备:在操场上画两个大圆圈。
二、启发谈话,导入游戏。
三、宣布游戏规则:
教学流
(1)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每组男女学生大致相当,每组各选一名裁判互换,再选两名学生做“鱼网”。
(2)做“鱼网”的两位同学左右手拉手,分别用另一只手抓圈内活动的“鱼儿”。
(3)如果拉在一起的手松开,就算犯规,即使捉到“鱼儿”也不算。
(4)做“鱼儿”的同学只能在圈内活动,不能逃出圈外,否则就算被捉。
(5)被捉住的同学立即手拉手组成“鱼网”,只有两边的两个同学的一只手才能捉“鱼”。
⑹ 时间:可以限定三分钟。
⑺评分标准:每捉住一条“鱼”得1分,“鱼儿”逃出圈外,算被捉,也得1分。
四、分组进行游戏。操作注意事项:
1、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游戏中的各种表现,随时进行调控。
2、在游戏结束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失利的小组,应该多启发,多鼓励。
五、组织小组讨论:人多的时候,怎样才能又多又快地捉住“鱼儿”呢?
六、根据讨论的结果,重新进行一次“撒鱼网”游戏。
七、课堂小结:我们做事也跟做游戏一样,需要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做好。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成功。
猜谜语
活动目标
1.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开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动口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几幅谜语图。
2.写好若干条写有谜面的小纸条。
3.画有一棵大树的磁性小黑板,在大树上贴上写有谜面的苹果、梨。
4.准备塑料小箩4只。
5.在大张白报纸上画上两个楼梯。
活动过程
主持人:今天这节活动课,是猜谜语游戏,大家喜欢吗(喜欢)什么是谜语(用儿歌形式写成的谜,叫谜语)谜语通常分成哪几部分(分成谜面和谜底两个部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猜谜活动。
1.看图贴谜语。
将全班分成4个组,在黑板上写上1、2、3、4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主持人发给每个代表3条谜语纸条,要求按图贴谜语(每人只需贴两条)。以贴得快、正确的组为第一名,依次类推为第二名,第三名„„
2.摘果子。
每组选一代表上台,拿一只塑料小箩,让代表到黑板前的“果树”上摘下自己猜得出的谜面(果子),放在塑料小箩里。在一定时间内,看谁摘得准,摘得多。摘下后要响亮地把谜底读给大家听。请大家评定优胜者。
3.登楼比赛。
两个小组进行活动。
活动规则:
(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不参赛的小组,选两个代表作裁判。
(2)在楼梯的每个台阶处有个谜面,参赛代表在登楼时,要说出每一个台阶上的谜底,才能登上一个台阶,不能跨越,说错的可以请同组的代表帮助完成,然后继续登楼。
(3)裁判员手中有5个谜底,检查登楼代表说的谜语是否正确。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准确、顺利地登上楼顶(先拿到小红旗)。
4.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猜谜语游戏,你们开心吗?希望你们多看书,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了丰富的知识,去参加更多的活动和游戏。
“漫游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一、听音激趣
1、猜谜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眼睛看不到,手也摸不着,不管轻和重,总往耳朵跑。(声音)下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听一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
2、感知声音
是呀!我们可爱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喜爱的小动物也会发出各种声音。你们可知道,那是它们在说话呢?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漫游动物乐园,与“会说话的小动物”交朋友。
二、看图拟声
1、出示青蛙图片:瞧,谁来了?(青蛙)青蛙看到我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它会怎样欢迎我们呢?谁能试着学一学?(呱呱)
唱得真动听!青蛙不仅是顶呱呱的歌唱家,还是捉虫能手呢!青蛙忙着去捉害虫,我们跟它说再见吧!瞧,谁又来了?
2、出示公鸡图片:每天清晨,勤劳的公鸡都会催我们早起。公鸡打鸣的时候,伸长了脖子,亮开了嗓子,声音传得可远了!谁能来学一学?(喔喔)听到大公鸡打鸣,人们都忙着干什么了呢?
3、小朋友,除了公鸡的打鸣声,你还听到过不同的鸡叫声吗?(小鸡、母鸡)
4、除了青蛙和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会说话,小朋友们一定知道,谁来告诉大家?(小猫、小狗、老鼠、鸭子、牛、羊等)
5、小朋友可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会学那么多小动物的叫声。下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老师说儿歌的前半句,小朋友接后半句。小鸭子叫起来——(嘎嘎嘎)
鸡娃娃唱起来——(叽叽叽)
大公鸡打鸣——(喔喔喔)
老母鸡下蛋——(咯咯嗒)
小老鼠叫起来——(吱吱吱)
大黄狗喊起来——(汪汪汪)
三、想象说话
1、小动物的叫声真有趣,其实那是在和我们说话,和我们交流感情呢!
2、出示小狗:小狗一边跑一边叫,汪汪汪,它可能在说什么呀?
3、出示鸭子: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在干什么呢?小鸭子游泳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呀?
4、动物乐园里为了欢迎小朋友的到来,特地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音乐会,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小猫、狮子、老虎、小兔、小鸟、青蛙)它们会怎样来欢迎我们呢?
5、今天,我们漫游了动物乐园,和会说话的小动物交了朋友。现在,我们要离开动物乐园了,面对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最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呀?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三年级家长课程教案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四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五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七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初中校本课程教案高中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西方文化背景课程】推荐阅读:
小学尚美文化校本课程02-23
小学足球校本课程教案06-09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礼仪10-23
校本课程七年级教案02-27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04-19
一年级上校本课程教案06-11
一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案01-06
优质校本课程课程09-21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07-04
课程改革校本课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