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精选8篇)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等x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xx〕xx号)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x发〔20xx〕xx号)精神,全面推进旅游革命,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促进作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围绕xx打造边、情、绿、宝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旅游诚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全覆盖,游客满意度居服务业前列,旅游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先进水平,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落实“旅游革命”任务部署,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原则和全域旅游理念,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围绕全市美丽县城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一部手机游xx”项目实施,按照规范化、人性化、精品化、智慧化的要求,坚持宜改则改、宜建则建,20xx年,在全市主要旅游城市(城镇)、游客聚集公共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小镇、旅游景区(点)、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新建改建a级以上旅游厕所16座。

重点推动智慧景区建设。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旅游景区网络基础、信息安全、数据节点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入推动景区智慧化发展。完善智慧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景区电子票务、综合信息发布、导游导览导航、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互动体验、咨询投诉、紧急救助等智慧化服务体系。完善智慧管理体系,建设和优化提升景区视频及安全监控管理、客流车流监测分析、车船调度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调度、资源监测等管理系统。完善智慧营销体系,开展营销推广、口碑监测、事件直播等活动,发布景区动态,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票务预订、语音讲解等智慧体验服务,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和游客体验。

积极打造自驾旅游新亮点。适应游客出行新方式、新要求,按照“整条打造、分步实施、分期推出”的思路,积极推进全市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建设。20xx年全市重点推进1条精品自驾旅游示范线路建设,打造市内环线游。依托各县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公路建设,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把xx旅游环线打造成为生物多样、生态优美、文旅融合、路景一体的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xx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民生产业。

逐步培育康养旅游新品牌。主动融入和服务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进旅游与体育、康养等有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打造(瑞丽地海温泉度假中心、陇川龙安温泉酒店、梁河金塔温泉酒店)等温泉旅游、2条徒步旅游等康养旅游产品和品牌(一马跑两国、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户撒乡村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将我市打造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健康旅游目的地。

加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度。围绕xx打造边、情、绿、宝旅游资源,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推进精品酒店(客栈、民宿)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我市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型,形成供给完备、结构合理、要素完整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节庆活动,培育打造一批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依托泼水节、目瑙纵歌节、中缅胞波节等节庆活动,大力发展夜间演艺品牌(珠宝小镇、一寨两国)等演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和文化内涵,传播和弘扬全市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二)丰富演艺产品有效供给

结合市场需求和文化资源优势,丰富xx旅游演艺产品有效供给,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演艺产品品质。整合民族文化、民族歌舞艺术资源优势,指导演艺企业开发展现地域特点、体现民族文化、符合市场需求的演艺产品,对现有演艺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满足观众爱好及兴趣的变化需求。

加大演艺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体系,组织演艺产品参加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做好“搭载营销”,提升xx演艺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演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剧场演出产品销售终端的职能,大力发展演出院线制,实现演出制作方和演出产品销售终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拓宽演艺企业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丰富投融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形成演艺产业投入多元的良性格局。协调产业链上有关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协议合作、技术援助贷款、共同研发课题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新项目,利用融资优势推动演出演艺业发展。

(三)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

构建我市旅游诚信体系,健全旅游标准体系;

扎实推动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和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重视旅游新业态标准制定,提升旅游业整体效能。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以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推动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全覆盖,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加大诚信评价推进力度,构建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提升我市旅游品质。

加大旅游标准宣传贯彻力度。加大旅游要素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复核工作力度;

巩固并扩大旅游业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标范围;

加大旅游服务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力度,探索宣传贯彻工作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以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规范、优化旅游要素服务水平,提升旅游要素行业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提升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细化落实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贯彻实施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优化景区控制管理系统,提升游客消费便利度。积极开展一线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服务专业性。

优化旅游住宿服务。强化星级饭店评定复核工作,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引导和规范精品酒店(客栈、民宿)行业有序发展,加强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及管理能力培训,全面落实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发展和改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持续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旅行社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旅行社等级评定及复核工作,完善旅行社退出机制,规范旅行社经营活动,推动服务信息透明化,探索建立优质旅游服务承诺和管理制度,推动旅行社品牌建设。多角度推动旅行社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技能。

提高导游和领队业务能力。加强导游和领队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导游和领队职业素养、服务技能。宣传推广导游正面形象,增强导游的职业自尊和荣誉感。

(五)深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作用,严打严管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高压态势,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切实推动“旅游革命”。

根除不合理低价游。深入落实《xx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打破“以购养游”经营模式,贯彻执行xx省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发布和销售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组织和接待不合理低价游团队、签订“阴阳合同”逃避检查、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旅游市场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欺诈行为。

加强旅游团队运行监管。加大落实旅行社填报新版《电子行程计划书》并上报全省统一管理平台,加快落实旅游客运车辆安装车载视频和卫星定位装置,对未按行程计划运行的旅游团队,重点检查有关旅行社、导游和客运企业,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向游客投诉要案源、向暗访督查要案源、向社会监督要案源、向网络舆情要案源”的原则,认真核查问题线索,提高“诉转案”率。加强涉旅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保持对涉旅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依法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自律管理,孵化、培育和推动旅游新业态成立协会组织;

鼓励向协会购买服务,引导协会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旅游行业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环境。

(六)推进“一部手机游xx”工作

优化完善“游xx”app平台工作,推动线上线下紧密对接,推进要素资源优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把“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建设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旅游投诉处置、综合执法服务、综合智慧管理、应急救援服务、游客智慧服务等体系构建和旅游综合经济分析、可视化管理等平台建设,发挥综合管理平台作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健全投诉和售后体系。建设旅游投诉处置工作体系,完善投诉处置规范,落实投诉处置主体责任和各级指挥中心的监管责任,高效处置旅游投诉。

严格执行游客“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办法。为有效遏制“不合理低价游”行为的蔓延势头和旅游从业人员对游客(消费者)诱导和欺骗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旅游市场环境,要切实从源头上治理购物店和旅游企业之间暗箱操作欺诈游客的违法违规行为。xx市设立x个市级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x个市级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xx个游客购物退货服务点(其中:xx市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x市、xx市设立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xx县、xx县、xx县、xx机场、3a级景区以上含3a级景区、x星级宾馆酒店等设立游客购物退货服务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先行垫付游客购物退款,为游客提供购物退货“一站式”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大落实力度,抓好统筹协调,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旅游业质量提升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加强人才培养

实施“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充分调动旅游从业人员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全市旅游教育和研究机构建设力度,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积极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扎实推进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

加强效果评估

以标准实施作为促进旅游质量提升的抓手之一,加强对旅游质量提升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政府、市场主体和行业组织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加强宣传推介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篇2

质检总局:严查严管、治劣扶优、标本兼治, 深入开展2013年建筑防水质量提升工作

王军说, 政府部门与行业联合, 从2012年3月开始, 开展了建筑防水产品质量提升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 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切实起到了宣传、发动、组织的效果, 一些推动行业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实质性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之中。今年初, 质检总局在研究全国产品质量工作时, 又把建筑防水产品列为今年重点提升质量的八大类产品之一, 2013年的建筑防水质量提升工作, 要以“严查严管、治劣扶优、标本兼治”为指导方针, 争取在一些影响行业质量的关键性症结问题的解决上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 国家质检总局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已基本确定2013年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工作总体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 以分类监管督促企业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去年, 防水行业已全面铺开防水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工作, 做到了按分类监管要求对各省市质监局辖区内生产企业的分类到位, 今年要求对不同类别企业的差异化监管措施落实到位。计划以实施分类监管为主要手段, 督促防水企业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 落实质量责任。总局将在今年适当时候派出督查组, 对各地落实分类监管措施、推进分类监管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部暑, 要求各地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成为AA企业, 进一步发挥AA企业质量诚信的领跑者作用。

其次, 进一步严格审批和管理许可证工作。我国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一项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行政审批制度, 它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完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政府机构正在转变职能的今天, 也会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当前这种产业环境条件下, 在产能过剩、污染问题突出、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质量诚信问题频发的今天, 希望政府这只强硬的手, 在一些特殊行业、关键领域, 用行政的力量结合市场的力量, 把行业和产业规划好, 生产许可证制度就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今年, 围绕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 有几项重要工作要做。一是近期将颁布经过一年修订而形成的新的《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该细则进一步落实了工信部、发改委出台的国家产业政策中的相关约束性要求, 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防水行业的从业门槛, 要宣贯实施好这一新的细则。二是进一步加强生产许可证的管理。之前, 国家质检总局已向各省局提出要从严实施企业实地核查和产品发证检验的具体要求, 从严审批核发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 从严监管获证企业, 对监督检查发现不再满足许可条件、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企业要依法吊销许可证。今年, 总局将组织对各省特别是一些产业大省、重点省份的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的审批管理情况开展督查, 保证省级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

第三, 继续保持政府部门对建筑防水行业违法违规企业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近期, 总局在充分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专门制定了今年开展建筑防水卷材产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的具体方案。今年的抽查方案将改变以往的抽查方式, 突出三个重点, 即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 进行集中专项整治, 使监督抽查更有针对性。这是严查严管的第一项工作。第二项工作是要求各省局组织开展对辖区内生产企业的拉网式清查, 全面摸清企业的获证情况和辖区内的无证生产情况。重点部署在山东台头镇、辽宁盘锦市、河北新乐市及苏浙地区等建筑防水企业聚集地, 集中力量打击无标生产和低标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质量监督部门将会同有关执法部门, 对无证生产和违法生产问题严重的重点地区进行挂牌督办, 通过一个阶段对一些地区的集中严查严管, 凸显质量提升和打假治劣的成效, 为根本上净化防水行业的生产经营轶序创造良好环境。标本要兼治, 但一定时期要重点治标, 为治本赢得时间。

第四, 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质量提升工作。通过去年一年的质量提升工作, 包括质检总局在内的政府部门对防水行业的情况和质量形势有了深入认识, 今年, 质检总局期望会同工信部、住建部、铁道总局、交通部、工商总局及相关行业组织, 直面当前影响防水质量提升和行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关键性症结问题, 比如大家都深恶痛绝的低价竞标、信息不对称、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 共同研究和制定促进建筑防水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总体指导行动, 进行联合治理, 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同时, 质检总局将会同防水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 建立运行好全社会互联互通的质量提升信息平台。平台目前已有初步框架, 要继续建设与完善, 使其成为一项促进质量监督、强化市场导向、引导行业自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另外, 今年还要特别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加大对防水行业质量提升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 重点加大对违法企业执法查处的曝光力度, 为推进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 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标准不完善和不匹配的问题, 已成为制约行业质量提升和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质检总局将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有关部门, 加快完善建筑防水产品标准体系。在技术标准方面, 总局还有一项重点工作, 就是会同防水协会、面向生产企业, 一方面加大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宣贯力度, 另一方面组织各省对已备案的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作全面清理, 该废除的应立即废除, 从技术标准层面上制止低质非标生产。

王军在通报质检总局今年关于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后, 又向防水企业提出了两点希望, 一是“管好自己”, 从自身做起, 积极参加今年的各项行业质量提升活动, 特别是骨干企业, 更应通过管好自己, 争当行业质量提升的带头人;二是在管好自己的同时, 通过自身的质量提升实践活动“影响好别人”。王军希望在座的防水企业, 都能成为政府管理部门、执法监督部门的眼睛和助手, 用一颗高度关切行业发展的心, 大家携起手来, 打一场建筑防水质量提升的行业战争和人民战争。

防水协会:将从政策推动、行业自律和市场、人才和技术三个层面配合政府开展质量提升工作

在这场从去年开始、由政府主导的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行动中,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始终是重要的组织者之一。“2013年, 国家质检总仍把防水产品列为重点监管产品, 并提出了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 这是推动我们行业发展的一大利好政策, 是难得的机会。”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这样认为, 他同时表示:“我们要好好把握这样良好的政策环境, 深化防水行业的质量提升工作。”

本次于年中召开的协会理事会, 实质上是又一次专题部署行业质量提升工作的大会。会上, 朱冬青代表协会提出了行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的三大方面工作。

首先, 要利用好政府政策的指引, 从政策层面上推动防水行业的质量提升工作, 具体包括:做好《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和新版《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宣贯工作, 引导帮助企业按上述产业政策进行整改落实;建立对不合规企业的信息通报机制;继续向政府管理部门提出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落后产品的目录, 逐步使行业在政府管理部门的规范内运行;向建筑、铁路、水利等用户部门的政府机构提出关于解决防水产品质量问题的建议;配合政府打击无证生产, 取缔无证生产企业,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第二, 加强行业自律, 开展扶优扶强, 从市场层面推动行业质量提升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开展行业质量动态监督和建立产品质量约谈机制;继续扶优扶强,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的创立, 树立联盟的品牌, 发挥联盟内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 扩大联盟内企业优质产品的影响并增大市场份额, 压缩劣质产品的市场空间;推动行业重组, 以结构调整实现质量提升;通过媒体宣传质量提升工作, 向社会和用户推荐优质产品, 加大对伪劣产品的曝光力度, 建好质量信息平台, 完成质量安全风险报告, 为合格产品市场逐渐扩大、低劣质量产品市场逐渐缩小的发展格局的形成创造条件;结合研讨会、认证项目、科技成果评估、展览会、防水工程质量“金禹奖”评选等公开活动, 引导和帮助优质产品品牌的培育;引导和协调产业联盟健康发展, 将联盟培育成为市场的主导、行业的中坚力量。

第三, 鼓励技术创新, 开展人才培训, 从技术和人才两头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 协会已将2013年确定为“行业培训年”, 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联合国家质检、职业鉴定等专业机构, 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并于年内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推动行业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二是对工程应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以住建部同意将防水技术列为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必修课为契机, 做好专业人员提升防水专业知识水平的工作;三是联合高校开展学历教育, 为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服务于行业长远发展和产业升级。

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 协会的工作重点将立足于:组织好相关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 提升行业进入门槛;充分利用各方面技术资源,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传播技术信息;组织有关科研机构, 研发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实用技术;从国外引进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实用技术;拓展防水产品应用领域, 以新的高端的市场需求 (如屋面成套系统技术、绿色建筑屋面等) 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朱冬青指出, 质量提升是推动行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之一, 是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家的共同责任。虽然经过全行业的努力, 过去一年建筑防水质量提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要解决防水行业长期存在的陋习任重道远。所有问题的根源是行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 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企业间恶性竞争, 市场上假冒伪劣泛滥。行业的这种不规范运行, 正在严重毁损整个行业的声誉, 降低行业价值, 加剧行业在社会上的卑微地位, 增加行业的风险。提升防水质量的根本就是提升防水行业的价值和地位, 提升防水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希望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企业家, 都要关心行业的质量提升, 与政府与行业步调一致, 从自身做起, 积极投身于这场关乎行业与企业价值提升、关乎行业与企业发展前途的活动中来。

骨干企业:以产业联盟响应质量提升, 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 防水行业由于不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导致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集中度极低, 加剧了低价竞争、假冒伪劣等市场不规范现象, 带来了行业质量低下和企业生存环境恶劣等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此次会议上,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会主席、东方雨虹董事长李卫国对行业的这种不规范现象进行严厉痛斥, 引起了防水同行的共鸣。李卫国认为, 行业现状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 大家必须拿出壮士断臂的勇气, 彻底整治行业顽疾, 重塑行业形象。

“改变”已然开始。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 由东方雨虹等行业13家骨干企业发起的“促进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 也在此次会议上举行了创立仪式, 李卫国等13位企业家郑重地在联盟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共同启动了产业联盟的未来。

联盟将肩负起行业自律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协同和示范作用, 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致力于推动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进程, 改变行业现状, 提升行业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谋求行业企业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联盟企业承诺, 将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 以产品质量为根本, 强化自律意识, 不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标产品, 并共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偷工减料和施工资质挂靠行为, 维护客户和行业利益;共同维护市场环境, 提倡公平有序的竞争, 抵制恶意竞争, 谋求共同发展。

联盟传递的正能量也感染了与会的众多企业家, 会议现场又有50家企业代表在协会发出的《深化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倡议书》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拥护倡议书的主张, 承诺将积极投身到2013年行业开展的各项质量提升工作中, 认真履行行业自律公约, 为提升整个建筑防水行业的产品质量, 实现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篇3

一、明确区域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提升面临的突出问题

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行动是一项艰巨任务,涉及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工作,需要信心、恒心和耐心。只有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为质量提升所付出精力和各项投入的回报。客观上看,初中学科质量提升因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在工作的推进中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教师认识不统一

部分教师对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看到区域初中质量提升对学校自身发展以及教师自身成长所带来的实践意义。可能因为认识上的缺位,导致部分教师对区域初中学科质量提升表现出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参与性不广。

2.学校管理不配套

学校针对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提升的行动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配套方案,过多地寄希望于、依赖于区级层面的专业推动。客观上看,学校质量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学校自身,主要还是依靠自身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如果在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行动中失去主动性,区域初中学科质量提升推进的成效将必然降低。

3.措施执行不到位

学校或区级教研部门共同研制的质量提升举措,在教师或薄弱学科备课组执行中不到位,不能按要求落实,不能按标准达成,使得好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成效降低。另外,学校在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行动中的相关举措跟进督查没有形成制度,导致执行态度不够坚决或执行力度不够到位。

4.学生习惯不够好

大部分学生受自身能力、教育时机错失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影响,学习习惯较为散漫,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本能力。忽视德育的助学功能,导致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对学科学习失去正向促进作用,学生行为规范上的问题容易反复出现。

5.研究形式不丰富

学校及区级学科教研对于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行动研究互动缺乏整体规划,忽视对制约质量提升问题的深层次、多维度归因,导致解决质量提升的研究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匮乏,与实际脱节。由于缺乏制约质量提升相关问题的特色活动创意设计,导致教师参与问题解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二、明晰区域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行动策略

1.切实明确教学的质量标准

根据中考英语、数学、物理考试说明,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明确相关教学内容的质量教学要求,使所有教师明确质量标准要求,了解教学内容的一般性要求和重点性要求,尤其是基于中考的基础、中等水平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

2.科学统整教学内容

根据中考质量标准和考试说明,针对校际的学情现状,根据学科三年的课程计划,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统整学科课程的内容安排,科学地简化、删减、组合与调整学科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基本习惯的达标教学,保证学生能够看得进,听得懂,学得会。

3.精心重组教学计划

根据重组、统整后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的课时安排,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的阶段安排。

4.实施目标导向的教学

在学科教研员指导下,薄弱学科备课组能科学地统整教学内容,保证每一位教师明确重点教学内容的质量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能准确编制、清晰表述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所有学生对当堂的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教师能紧紧围绕编制的教学目标进行达标教学。教学过程中,能围绕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低起点、密台阶、快反馈,勤矫正”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当堂达成。

5.不断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情现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杜绝单一的讲授式、灌输式教学。尽可能地采取多样化学习资源,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最大限度让学生表达学习中的思考结果和存在问题,让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暴露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让学生“小步慢走,应学尽会”。

6.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一是保证每节课课前实施诊断性评价练习。教师每节课前5分钟,针对已学内容编制诊断性练习,进行课前诊断补偿,对新学知识进行铺垫;二是加强课中反馈练习,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本课教学重点,安排形式多样的反馈练习,加强反馈练习的当堂巡批;三是新课结束前,实施当堂形成性评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编制有针对性的形成性评价试题,进行当堂检测,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课堂达标;四是实施阶段性教学循环反馈。能根据学情针对学生日常重复性的知识与学习内容,编制基于目标的评价试卷,定期循环监测,保证教学的成效,并根据检测情况,主动改进教学。

7.规范学生的学习档案

对学生学习达标情况以及阶段性形成性测试情况进行记录,帮助和指导学生记录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档案进行学习过程管理。

8.有序组织校际联合的备课

针对学情基础,建议不同学校间薄弱学科备课组进行合理分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落实各类型评价试题的编制,提高备课质量,保证教学成效。建立校际定期合作备课机制,教研员加强教师的备课指导,开发学科教学同步资源,并结合备课活动,开展跟进式教研活动,组织专题研讨。

三、尝试区域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方法

1.充分发挥德育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功能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重视德育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尤其是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毅力的培养,重视利用学科教学和班队会渗透学法指导,通过开展学生经验交流,相互分享成功学习的经验,并定期组织多样化的评比活动,对进步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创造条件,充分整合家校的教育合力。

2.为校际联合教研创设活动时间和空间

为了营造氛围,加强同类学校教师之间的话语交流,需要尝试以质量薄弱学科的同类学校为基础,建立校际合作教研活动基地。活动基地为学科组校际间的集体备考、学科研讨、活动竞赛提供活动保证。各学校为本校英语、数学、物理学科教师共同寻找一个固定的校际合作教研时间,学科教研员每两周一次组织定期教研活动,开展系统的质量提升专题研究。

3.研制达标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基于提升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的目标,各学校围绕“如何解决及格率和低分率”,突出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制定达标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作为校内合格课、常态课以及优质课评选的基本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标准引导教师调控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

4.联合开发同步的达标性、过关性的作业单

通过指导校际积极开发课堂达标性的作业单、课后巩固性作业纸,落实课上学习结果和课后作业的及时反馈,保证校际普通班级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高水平过关。

5.建立相关举措执行力的过程性督查制度

参与初中质量提升专题的项目学校,应结合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学科教研要求和举措,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制定配套制度,做好跟踪落实,强化学科指导建议的落实效度。

6.定期组织专题性、系列化的校际联系教研活动

基于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结合学科教研活动,合理规划,精细安排,落实英语、数学、物理三门学科专题性、系列化的联合教研,增加校际教师专业发展机会,通过交流和研讨不断丰富教师专业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和职业尊严感。及时汇编校际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汇编,组织特色学科活动与竞赛,为教师营造乐于工作,精于研究,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范围。

7.尝试基于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分类辅导

为了适应学生差异化学习和个性化辅导,切实提高基础薄弱学生帮扶效果,部分学校可采取数字化学习手段,结合翻转课堂理念,尝试基于“电子书包”的分类辅导尝试,通过观看同步辅导的微视频,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尝试利用“淘题吧”进行自主作业和补偿性练习,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水平过关。

8.尝试建立激励性奖励机制

参与初中质量提升专题项目的学校,应着手建立激励性的奖励制度,突出对教学质量有明显改善的教师的及时肯定,并大力表彰。区教育质量监控部门应推动以校际为核心的质量发展共同体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的经验交流、学科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校际发展平台。对有突出业绩的教师,学校和区级应给予表彰。

9.落实质量提升专题项目的经费保障

区级层面应分别为校际的各类专题研究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对本校教师在“提升及格率,降低低分率”专题项目中取得实绩的教师应给予专项奖励。

四、规范区域初中薄弱学科质量改造的措施

1.落实学校层面的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服务。一是为薄弱学科备课组提供课程教学改进与实施的制度保障;二是协助薄弱学科备课组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是协调家长力量,做好配合工作;四是为薄弱学科备课组行动计划提供研讨和学习的便利;五是结合校情,独立制定本校“降差升格”实施方案,做好行动计划实施的过程性监控,督促教师落实学科教研员教学建议和措施;六是定期组织薄弱学科备课组进行校内研讨,总结校本化的成功经验,及时改进教学。

(2)强化资源保障。学校应能提供行动计划落实的相关硬件服务;充分拓展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方式,部分学校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书包”以及“e学习项目”等自主学习平台的应用,丰富分层辅导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分层辅导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2.落实区级层面的保障措施

(1)发挥学科教研员的专业支持优势。一是协助学校做好学情分析;二是协助和指导薄弱学科备课组进行质量标准的和教学要求的研讨;三是指导学校做好教学内容的简化、调整;四是指导薄弱学科备课组改进学科的命题技术,加强命题过程指导,提高学校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等试题的命题质量;五是加强薄弱学科深度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跟进指导。

(2)落实区域质量监控机构的跟进服务。一是做好行动计划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构架,充分协调和整合学校资源,促进学校行动计划的落实与实施,加强薄弱学科教研活动的经费保障;二是调整教研员的工作重心,督促教研员做好重点学科、重点年级、重点班级的教学改进工作,突出对相关学校行动过程的指导、帮助,并实施组织校际间的研讨与交流;三是认真做好薄弱学科质量改造过程中成功经验的梳理,促进校际间交流;四是不断改进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突出学科的纵向增长和发展性评价。■

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共) 篇4

为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等x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xx〕xx号)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x发〔20xx〕xx号)精神,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助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xx发〔20xx〕xx号)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结构优化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体系初步形成。主要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标准供给体系建设

1.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装备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装备制造国家级或省级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平台(中心)建设。结合重大科研成果及其产业化项目,加快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加快培育产业计量测试、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咨询等新兴质量服务业态,开展一站式服务,为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2.完善示范引领体系。指导帮助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建设。推进先进标准的应用示范,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1.建设专业服务平台。以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电子设备等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建设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装备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创意设计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领域的培训、诊断、辅导等服务。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装备制造企业质量指标体系、信息渠道和共享机制,以质量监督监管、认证认可、质量管理、品牌管理、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市场表现、企业质量信用、质量安全风险等领域为重点,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和跨部门联合惩戒。

3.完善推广应用平台。深入推进“x品出x”工程,依托xx会、xx会、xx会等平台,大力宣传自主品牌,同时借助全国各类专业展会平台,推广“xx制造”,不断提升我市装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推进“数字装备制造”

1.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应用、改造、创新,每年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组织实施一批省级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项目。鼓励企业采用生产流程控制、在线检测、仓储物流的智能装备及系统,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2.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实施生产制造新方式、新模式创新试点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汽车、摩托车、农机等装备产业,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先进装备制造业结合为重点,推动企业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柔性制造、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支持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采集、整理、分析全流程关键节点的质量数据,开展质量诊断预警。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实现质量信息共享,提高装备产品质量追溯能力。

(四)实施质量技术攻关

1.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根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支持方向,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实施质量技术攻关项目,攻克一批非竞争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推动质量技术创新发展。

2.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结合我市资源和区位优势,支持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推动重大应用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加大质量保险推广力度,深入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有关工作。

(五)提升产业集群质量

1.培育千亿元省级产业。立足市内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聚焦“绿色能源牌”,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智能装备、电子设备等新兴产业,加大重点企业招引力度,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汽车、摩托车、智能装备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提高服务创新能力。发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等大型企业集团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优势,增强企业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故障诊断、维修保养、远程咨询等专业服务,丰富产品和品牌定位。支持企业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发展定制化生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质量和品牌专业化服务水平。

3.促进全产业协同发展。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积极组织市内各行业重点企业申报智能制造与应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加快提高消费品、食品和药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装备水平,支持产业向智能、绿色、柔性和高效制造发展。

(六)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1.强化质量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提升质量品牌效应。引导县、市和重点行业制定区域和行业质量品牌提升计划。引导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参与中国质量奖、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等创建活动。鼓励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活动,支持企业在关键知识产权上的组合布局,加快开发产品,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培育我市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强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内生动力。

3.加快装备走出去步伐。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成套设备出口、项目合作、投资收购、设施运营、融资租赁等方式,推动汽车(摩托车)、电力装备、电子设备等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套装备和技术出口,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平台,承接我市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拓展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增强境外经营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三、工作要求

(一)完善发展规划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xx省新能源汽车、高端和智能装备千亿元级产业施工图,明确具体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制定xx市工业发展规划。指导县、市围绕省级规划的产业目标、空间布局,结合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

(二)强化行业自律

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支持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主动提供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和标准实施等信息,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举报查处、缺陷产品召回等工作,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共治局面。

(三)落实扶持政策

项目部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 篇5

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七建集团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文件、七建集团公司“甘肃建投七建集团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作会”中关于“三年提升行动”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工作计划以及一公司关于《工程质量专项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保证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中医康复综合楼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按照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市规划局关于建筑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项目部工程实际,在本工程施工之际,编制符合本工程的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文件关于施工质量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同时,使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

二、编制依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14]130号);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11号);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市〔2014〕118号);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的通知(建质〔2014〕123号);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24号);

6、《甘肃七建集团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补充办法》甘七建发【2012】54号文件;

7、七建集团一公司《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

~

8、项目施工合同、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

三、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灵台县西城区,北侧为皇甫谧中医院康复护理区,西侧为石塘路,南侧为溪河北路,东侧为朝那路。

2、总建筑面积15890㎡,其中地上14423㎡,地下1467㎡。建筑物长67.5m,宽21.0m,高度41.25m。地上十层,一至三层层高4.5m,四层及以上层高3.9m;地下一层,层高5.1m,为设备用房。

3、地下及地上结构形式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梁筏基础,地基采用砂夹石换填处理。

四、行动目标

1、希望通过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增强我项目部工程质量安全自控力度,实现本工程质量安全符合此次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要求。

2、项目部将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本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同时,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检查督查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在我项目部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展。

3、进一步发挥项目部领导带头作用,提高本项目建筑从业人员素质,使本工程实体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组织机构如下:(1)组 长: 张河山(2)副组长:王腾龙

(3)组员:魏念荣、朱彩琴、张永德、李有栋、张世民

2、组织机构职责

为保证项目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中取得实效,特建立由项目经理~ 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部各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控制,质检员、安全员全过程控制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规范施工,严格按照国家及地区规范、强制性条文等进行标准的质量安全检查,对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组织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

六、重点工作任务

1、深基坑施工;

2、仿古斜屋面施工;

3、市、县级安全文明工地;

4、市、县级观摩工地;

5、确保“崆峒奖”,争创“飞天奖”;

6、项目部施工前做好样板,以样板引导施工,总结、优化、固化工艺流程;

7、弘扬企业文化,加强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培训;

8、抓实质量问题整改,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六、实施计划

结合我项目建设工期及自身工程特点,项目部按照工程总工期要求,结合公司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确定本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活动分四个阶段开展,即:动员部署阶段、检查阶段、整改阶段及总结阶段,具体活动内容安排如下。6.1 动员部署阶段

1、开展时间:项目开工阶段,即:2017年5月份。

2、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各作业人员班组作业人员,学习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甘肃七建集团关于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的相关文件。

3、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各作业班组,学习公司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 施方案及本项目部相关质量安全管理要求,下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资料。

4、制定项目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借助项目部开展劳动竞赛、质量安全月等活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悬挂质量安全警示标语,张贴宣传画,营造积极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活动氛围。6.2 检查阶段

1、开展时间:项目施工阶段,即:2017月5份至12月份。

2、地基基础、重点部位及特殊要求部位质量验收(1)地基的施工质量验槽记录;(2)土方回填施工质量;

(3)地基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查看。

3、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

(1)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或查看验收资料;(2)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过程或查看验收资料;(3)预埋件安装部位及安装质量;(4)主体结构施工过程或查看验收资料。

4、混凝土、钢筋工程关键部位,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测(1)混凝土标号、塌落度及外观质量;

(2)受力钢筋位置、规格、数量及保护层厚度或查看检测资料;(3)楼板厚度检测或查看检测资料。

5、砌体工程关键部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测(1)建筑物沉降观测或查看观测资料;

(2)建筑物垂直度、全高标高检测或查看测量纪录;(3)承重墙、柱的砂浆强度检测或查看检测资料。

6、装饰装修部位及有特殊要求部位的质量及隐蔽验收(1)干挂钢结构安装或查看验收资料;(2)屋面仿古构件系统安装或查看验收资料;

7、给排水使用功能的检测及试运行记录

(1)给水管道的通水冲洗及消毒检测试验或查看试验资料;

~(2)给水、消防管道压力试验或查看试验资料 ;(3)管道压力冲洗试验或查看试验记录;

(4)排水干管通水、通球、灌水试验或查看试验记录;

8、电气安装工程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点部位的监督抽查(1)照明全负荷试验,查看试验资料;

(2)大型灯具安装牢固性试验或查看试验资料;(3)避雷接地电阻测试或查看试验资料 ;(4)线路、插座、开关接地测试或查看试验资料;(5)电气工程子分部、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查看;(6)工程的观感质量。

6.3 整改阶段

1、开展时间:项目施工阶段,即:2017年12月份至2018年5月份。

2、施工过程中,不定期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分包作业队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尤其是影响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关键部位和特殊工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设计图纸实施。

3、结合项目部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处罚明细,及时多那些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行为或造成严重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事故,下发罚款通知单。

4、针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阶段出现的系列质量安全问题,通过下发整改通知单、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明确整改要求,限时整改。

5、对于重复、多次出现的较为普遍的质量安全问题,项目要加强重视,积累质量安全问题处理经验,减少以上问题复发机会。6.4 总结阶段

1、开展时间:项目收尾交工阶段,即:2018年5月份至2018年6月份。

2、形成总结报告。通过对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项目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总结报告,汇编成册,报回公司。

3、建立项目部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项目部各部门分别总结开展工~ 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活动总结,共同探讨今后项目部层面的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4、总结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足的同时,表彰一批在整个项目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分包单位、项目部部室及个人。

七、保证措施

1、深基坑施工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4部分(基坑工程)所述:该工程场地为Ⅰ(轻微)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土层为非液化土,呈中压缩性。边坡破坏后果不严重,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3.2.1条规定,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0.9,确定采用坡率法施工。

本工程周边环境简单,无地下管线,开挖最大深度为7.370m,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7.17条规定,该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坡率法施工,基坑开挖采用二级自然放坡的形式,放坡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0m;放坡系数为1:0.75。

2、仿古斜屋面施工

本工程屋面为仿古(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模板支撑架采用钢管扣件满堂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浇筑对模板支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设置由底至顶的连续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和底部扫地杆上平面各设置一道连续水平剪刀撑。

屋面混凝土浇筑时,考虑屋面板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施工时在柱与梁板处设置水平施工缝,在施工屋面梁板混凝土时易撑控,对屋面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渗漏(不易产生冷缝)起到关键性作用。

斜板坡度30°处采用单面模板法,在施工中应采用一些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30-50mm,利用焊接板筋做抗滑移带和确定混凝土流向、分段施工等。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随捣随用1:2.5水泥砂浆抹平;

~ 斜板坡度60°处采用双面夹板法。在施工时需要用短钢筋作支架,并加设止水片,以控制屋面厚度和止水、防渗;在模板外侧面分级设置450宽间距1350~1800混凝土浇注带(槽),浇筑槽内原则上不设限位止水螺杆。施工步骤为从下至上施工,每段浇筑完成后立即封模加固向上部屋脊处合并。

3、加强质量安全培训

质量安全培训要加强对新员工、新工人、问题多发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教育培训内容要密切结合项目的生产特点,紧扣现场和岗位质量安全标准,保证教育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培训形式要根据受教育对象和内容,将集中授课、导师带徒、多媒体播放、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4、样板引路,指导施工

项目部施工前做好样板,以样板引导施工,总结、优化、固化工艺流程,在本工程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管理、工艺、流程、资源的标准化,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一次成优率,为培育各级优质工程打基础。

通过工艺流程控制、资源配置来克服质量安全问题。从技术上严控质量风险点,措施上向“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看齐,逐步建立涵盖多发、频发质量问题的技术资料库,给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5、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制

项目部组织编制、制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质量安全奖罚制度,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等,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体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安全管理,实行定人定岗,质量安全挂牌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7、抓实质量问题整改、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项目部是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必须认真组织开展排查,立行立改。对排查出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方案,实行责任、措施、期限、效果、预案 “五落实”,限期完成整改。项目部将实时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对质量安全工作抓得不紧不实的项目部人员,将通报批评、不留情面;对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失职渎职造成事故或恶劣影响的责任人,要严格追究责任、绝不姑息。

8、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投入,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 施工前,要做好施工方案,并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作业区、宿舍、厨房、厕所、吸烟室和娱乐室等进行全面的规划及布置,施工现场所有道路、材料堆放场地均实施硬地化。

工地出入口设洗车槽及高压洗车水泵,安排专人负责对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清洗及车辆登记,防止车轮带泥土上路。施工场地内装设喷淋,安放洒水雾炮或其他防扬尘措施。

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观摩工地”创建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我项目部从人员的培训、制度建立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控上,加大了对样板工作的投入,并建立安全文明生产费用投入及使用台账。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劳动保护用品及时发放;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网、安全绳(带)及消防器材均配备充分;安全通道规范架设,在临空面设置双护栏,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样板介绍牌,布置安全宣传栏、公示栏以及“安全倒计时”标识牌;在安全通道旁放置统一规格的垃圾桶,用于存放各种垃圾,安排专人负责文明施工卫生清扫。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篇6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整顿建筑市场环境,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的通知》(建质〔2017〕57号)及《湖北省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精神,巩固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紧紧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坚持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并重、质量安全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并重、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重,严格责任落实,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统筹推进,着力构建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用三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全市工程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落实主体责任

1、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系列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主体责任追究的通知》(鄂建[2015]7号),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参建各方的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大质量安全责任追溯、追究力度,对重大违法行为或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据《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依法追究其责任。

2、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严格执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规定,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两书一牌”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参建各方主体项目负责人履职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对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记入不良记录,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公布不良行为和处罚信息。

3、严格落实从业人员责任。强化个人执业管理,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各监管部门对相关从业人员依据《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追究其责任。

(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倡导开展建筑评论,促进建筑创作策划和设计理念提升,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激发优秀设计创作和建筑设计人才队伍建设。

2、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鄂建文[2015]82号)要求,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管控机制。将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贯穿到日常质量监督管理中,促进企业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实现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实施样板引路制度。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3、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落实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等“危大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验收制度。落实《湖北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鄂建文〔2014〕70号)和《市城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通知》(武城建[2016]242号),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规范化和安全管理标准化。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强建筑施工

扬尘防治工作。

4、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控水平。建立工程项目开工前参建企业约见座谈制度,促进企业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施工关键节点风险控制制度,强化工程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条件审查。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企业质量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责任。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以技术创新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逐步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引导企业通过BIM应用,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实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进勘察设计文件数字化交付、审查和存档工作。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

(四)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政府监管。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规范设计变更行为。建立完善监理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积极推行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建设,加强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监管,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托省建筑市场平台,健全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信用惩戒,营造诚信激励、— 4 —

失信惩戒的环境氛围。

2、加强监督检查。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模式,逐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加大抽查抽测力度,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开展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质量行为管理和工程实体质量。组织开展春季复工、汛期安全、冬季施工等重点时段专项检查;深入开展以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重点的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

3、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机构人员和经费。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检查。完善监督层级考核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7年6月)。各区建设局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提升行动。各区建设局要在2017年6月20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市城建委工作专班。

(二)组织实施(2017年6月—2019年12月)。各区建设局要按照本行动实施方案和本地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提升行动。2017年6月-7月,各区建设局对本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所有在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础设施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2017年8月市城建委进行督导巡查,对重点工程、问题较多的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督查。从2017年7月开始,各区建设局要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基础上,每半年对本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检查及整改情况汇总上报市城建委工作专班,市城建委每季度对全市的工程项目进行一次重点抽查和专项行动督导检查,住建厅每半年对我市开展提升行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三)总结推广(2020年1月)。各区建设局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建议,形成工作总结报告。

(四)迎接检查验收阶段。各区建设局要在认真总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每年迎接住房城乡建设部、省住建厅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检查促进质量管理,以良好的治理成效全面提升我市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市城建委主任陈劲超任组长,夏平副主任、建管办主任周才志任副组长,委建管办、质安处、政治处、设计与科技处、节能处、市建筑质监站、市市政质监站、市安监站、稽查站、节能办、设计审查办、交易中心、城建档案馆等处室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由委建管办负责,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全市提升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层层落实责任。各区建设局要加强对提升行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工作不力、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严肃追究责任。

(三)统筹推进工作。各区建设局要统筹安排提升行动各项工作,把提升行动与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督、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有序推进。

(四)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一是建立月报制度。各区建设局每半年向市城建委工作专班报告提升行动推进情况,报告主要包括总体情况、主要措施、存在问题、下一步打算及工作建议等内容。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区建设局确定一名科级(含)以上干部为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联络员,联络员名单于6月20日前报市城建委工作专班。三是建立投诉、举报处置制度。市城建委及各区建设局在本单位开辟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专栏,设置网上举办信箱,设置专门举报电话,构建百姓咨询政策、反映需求、举报监督、整改反馈和舆情监测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工作平台。

市城建委工作专班联系人:张超,联系电话:83330849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篇7

电线电缆、儿童用品、学生文具、车用汽柴油、林木制品、化肥、节水产品、建筑防水卷材8类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近日, 国家质检总局下发通知, 对8类产品的质量提升行动作了具体部署, 要求各地加大监督抽查力度, 分析质量问题成因, 着力解决关键问题,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规范产业健康发展。

此次质量提升行动, 将加大重点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 突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 依法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严格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提高生产许可准入门槛, 修订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建立质量提升信息平台, 开展区域综合整治, 全面落实分类监管措施, 推动建设质量提升示范基地等多种措施, 督促企业有效落实主体责任, 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旅游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篇8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教育发展,深化乡村教育改革,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补齐教育事业发展短板,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特制定泉州市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一、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推动我市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乡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教育改革发展获得感。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乡村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乡村教育发展需要;乡村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内涵不断增强;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教育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优质化发展、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学校教师优质、管理优化、环境优美。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乡村教师提质提量工程

1.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继续贯彻落实《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泉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意见》,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将机构编制部门按校核定的事业编制统一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由县级教育部门统筹调配辖区内各校的教师编制和岗位职数,并向同级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备案。

2.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通过新任教师公开招聘、专项公开招聘、在人员规模控制数内招聘编外合同教师等方式提前储备师资,为乡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注重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引导各地结合乡村教师岗位特点,放宽招聘条件,简化招聘程序择优聘用优秀人才至乡村教学点任教。

3.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乡村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和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推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专项培训、搭车培训、落地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为乡村教师提供实用、有效的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

(二)实施乡村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

1.推进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化。推动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管理标准》,以“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为抓手,促进乡村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质量提升。

2.推进乡村普通高中达标内涵建设。推动落实省教育厅《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办法》,组织做好省达标高中复查工作,促进乡村普通高中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3.推进优质学校示范辐射带动。深化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完善“捆绑考核”机制,提高改革实效,推动“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及多形式对口帮扶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教学开放制度,帮助薄弱校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实施乡村学校教研能力提升工程

1.推进“1+1+N”质量提升计划。即:1所强校对口带动1所乡村学校,并多形式多样化开展送教送研下乡活动,通过优质资源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教研能力与水平。

2.推动乡村学校教学改革。以“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培育建设为抓手,引导学校持续推进育人方式和教学方式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注重提升课程领导力,推动国家、省、地方三级课程有效落实,加强课程文化建设,推进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科学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举措,打造符合泉州市教育特色的“乡村好课堂”,促进校长、教师、学生、课程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升级优化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市、县、校三级共建共享的远程互动课堂模式,推广“中心学校带基层校”“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网络教学、教研模式,推动城乡师生“同步课堂”“同上一堂课”,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开展“智慧课堂”“微课”“慕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活动。深入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各项活动,培育建设中小学信息化示范校,加快提升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

1.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2018-2020年计划投资13500万元,建设完成后将惠及学生11.1万人,特别是惠及寄宿生2.5万人。建设项目包括:教学及学生生活用房建设36416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建设17000平方米,围墙建设9160米,护坡建设9860立方米,购置图书133530册,添置课桌椅10011套,购置计算机2503台。

2.提升乡村普通高中办学条件。2018-2020年计划投资30000万元,支持农村高中建设,规划建设校舍8万平方米,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设备等。

3.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2018-2020年计划投资18900万元,建设30所乡村幼儿园(即每年建设10所幼儿园),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预计新增学位6000个。

(五)实施乡村学生关心关爱服务工程

1.加强乡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保护以及困境儿童的教育保障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台账,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关爱服务和救助保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完善家校联动、社区关怀和志愿服务等机制,加强心理健康、道德法治和公共安全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加强乡村残疾儿童服务保障。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巩固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创建成果。促进普特融合、普职融通,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中小学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对通过市级确认的中小学随班就读基地校给予资金补助,同时加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挖掘职业学校资源扶持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把国家级“医教结合”实验成果推广辐射到农村,落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补足配齐特殊教育教职工,加强特教师资培养培训。落实“一人一案”全纳教育,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 15 年免费教育。

3.加强乡村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抓好各级各类助学政策落实,保障所有农村贫困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机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4.加强乡村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校园周边及学生上下学路段危险水域、危险路段的摸排整治,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多渠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加强农村寄宿学生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寄宿生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确保学生住宿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人民政府是实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升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各级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制、国土、住建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职称评定、教师编制、人才流动等方面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确保本方案的贯彻落实。

(二)落实资金保障。市、县、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要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发展。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育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和环节,精准发力、精准扶贫,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加强资金绩效评价,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三)强化督查考核。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督导评估,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对县督导”等评估指标,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并适时公布,督促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上一篇:以草为题的400字作文下一篇:七一晚会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