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精选14篇)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1

一、专业要求

1、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做到热爱学生,热爱专业工作,认真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乐于助人、热情、真诚、对学生力求做到尊重、理解、关心、接纳,牢牢把握,发展性、教育性的辅导原则。

3、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能广泛的接触各界人士,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与身心健康,在自身处于极度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学生。

二、专业职责

1、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使每一位学生明确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的性质,以及这一工作的保密性质和学生自身的权利。

2、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全面详细地了解咨询学生,及辅导团体的情况,理解对方的需求。

3、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对于自己不适合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建议学生去有关部门治疗。对来访学生提出的超出职能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工作原则在于指导学生自己帮助自己,促进其成长,自强自立。

三、其他要求

1、保密原则: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者应对来访学生的有关资料予以保密,档案应另案管理,只有在专业和教育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与其他辅导与教育人员讨论其案例。如为专业需要,教学或科研需要举例或写作时,应当隐去所有可能会辨认出对象学生的有关信息。

2、危机干预: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如发现来访学生,或观察对象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学校心理辅导者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心理咨询员守则

1、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心理咨询工作;

2、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咨询技巧;

3、积极参加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各项活动;

4、保持咨询室安静;

5、做好咨询记录、案例讨论和工作总结;

6、遵循保密守则,不在外谈论来访事情;

7、保持咨询关系的纯洁性,不在外与来访者有过多的私人接触;

8、保持警惕,发现重大或可疑问题及时上报;

9、若因自身局限不能进行咨询时,及时将来访转介其他咨询机构;

10、自觉维护心理咨询中心的名誉、不做出有损心理咨询中心的言行。

心理咨询室工作职责

1、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为本校全体师生;

2、替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3、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访谈调查和心理测量,帮助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特别帮助的学生,并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4、担任或指导其他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5、展开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6、开展升学指导和就业咨询;

7、负责协调、安排、开展各类咨询工作,并适时监督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工作绩效;

8、开展科研学术活动,提高专业咨询能力和研究能力;

9、妥善保管咨询档案和测验结果,未经允许,不得截留;

10、中心对学校和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帮助,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信息、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的教师专门负责。咨询制度如下:

一、心理咨询室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场所,需要保持安静、整洁、舒适。任何人不能在心理咨询室附近大声喧哗、吵闹。

二、心理咨询室要注意积累典型的个案资料,建立完整的辅导记录,并严格保密。

三、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预约卡,咨询学生装应事先和心理咨询室预约。学生心理档案,咨询的内容一律保密。

四、心理咨询室建立若干个学生心理信箱,每天开箱一次,并及时答复学生,以便为少数不愿意面谈的学生装提供心理援助。

五、心理咨询室建立值班服务制度,心理教师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每月定期开放。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2

一、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一)运用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大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品质对思想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情绪丰富,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自我认识、主动性、自尊心增强,但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稳定、成熟,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愿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主动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强烈的人际交往意愿与一定程度的心理闭锁的矛盾。运用心理咨询的理念,辅导员可以以新的视野去看待学生们的“问题行为”,尊重其存在的价值,设身处地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借助于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去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困惑与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完善的人格。

(二)运用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方法,学生容易感到厌烦乏味和难以接受,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在心理咨询中,强调尊重来访者的人格,遵循平等性、尊重性、保密性原则,坚持共情、信任、理解、积极关注的态度,以技巧性的方式会谈并注重倾听,在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营造一种和睦、融洽、情感协调的心理气氛或条件。把这样一些原则与态度运用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再急于对学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密切的深度,产生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二、心理咨询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尊重原则

尊重学生,意义在于可以给其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期,追求独立的需求强烈,自尊心较强,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对尊重、平等的感受更加敏感,迫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的一些言行可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不一致,甚至会出现观点的冲突。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可能会立刻批评学生的言行、反驳学生的观点,希望学生的这些观点即时得到改变。然而,这种教育方法只能增加学生的反感,认为辅导员不理解自己,导致他们只能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保持沉默或者说一些教育者希望他们说的话,结果使教育的结果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试着暂时接受他们的观点,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向教育者倾诉,教育者只有对学生的内心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想作引导。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其一方面指接受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仅接受学生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面,另一方面指接纳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学生,并与之平等交流。辅导员在工作初期对这一原则的运用可能会有困难,如一个对学生谈恋爱持反对态度的辅导员可能对荒废学业谈情说爱的学生持不接纳态度;一个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工作认真努力的辅导员很难接受一个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学生。辅导员应意识到对学生的斥责和不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确立“有问题的学生也是有价值的人”的信念,对学生要有信心,相信他们有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真诚原则

真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

辅导员在表达真诚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对学生负责,有助于学生成长,对学生说的话,辅导员要认真考虑是否应该表达或采取何种方式、何时表达适宜等。比如,对于一名因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学生,辅导员通过与其谈心以及侧面了解得知该同学自私自利,不懂得宽容他人而受到班上同学的排斥,尽管辅导员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像你这种性格、道德品质,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但这样讲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破坏了师生关系,可以委婉地说:“你有些言行容易引起同学的误解,引起矛盾,你不妨站在别的同学的角度想一下,看看你的做法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有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很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和完美的,能让学生钦佩的。然而由于过多地注意形象,维护完美,过分炫耀自己自己知识渊博或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的欠缺,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失去了真诚,无形中拉大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沟通增加了困难。因而,辅导员应当了解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可虚假。

(三)共情原则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认为,共情指能体验他人的世界犹如自身的世界,即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这一原则要求辅导员在解决学生问题时,要借助于学生的言行,走出自己的参照体系,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能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如目光、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准确表达出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例如,一位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说:“我马上要去国外留学,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在国内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现在一下子走这么远,人地生疏,真不知道出去后会怎么样。“如果辅导员回答“出国是好事呀,有什么好苦恼的”,这是忽视学生的感情,显然缺乏共情。如果辅导员回答“你学习这么好,能力又很强,你会过得很好的”,这是没能理解学生的茫然和担忧。如果辅导员回答“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要独立的,这没什么”,这是高高在上的评判,完全否认了求助者的情绪。如果辅导员回答“要独自一人外出留学是会有很多困难的,但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辅导员虽然对学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后半句有些空洞,属理解不深。上述种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甚至使学生不愿再继续交谈下去。辅导员不妨这样说:“你以前没有独立生活过,现在一下子要出国,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能理解你的这种不踏实。”或“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不安心情,如果是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的,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就愿意进一步向辅导员敞开心扉。

(四)积极关注原则

凡是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即教育对象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辅导员要坚信每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一定会有所成长与发展。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关注有助于建立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优点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三、心理咨询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倾听技术

倾听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步,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认真倾听既是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又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充分了解情况。倾听不仅要用耳,更要用心。辅导员不仅要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能听出学生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

正确的倾听要求辅导员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学生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谈话对象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谈话对象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作出更完整的判断。比如,学生说到考试不及格时,他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表述方法:(1)这次考试没及格。(2)这次我没复习好,不及格。(3)老师没给我及格。(4)真倒霉,考试没及格。第一句是对事件做客观的描述;第二句求助者以负责的态度做了自我批评,但这种人也可能凡事都自我归因,自责自省,自卑退缩;第三句表明是别人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可能常推诿,容易有攻击性;第四句则含有宿命论色彩,凡事易认命。所以,谈话对象描述人和事时所用的词语或结构,有时往往会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

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又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反应的目的既是为了向学生传达倾听态度,鼓励学生叙述,又是为了深入了解问题。此外,我们在倾听时,不要带有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学生讲的任何内容不能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

(二)面质技术

面质在心理咨询中又称对质、正视现实等,辅导员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如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矛盾时,可考虑使用面质技术。我把在工作中常见的几种矛盾归纳如下:

言行不一致。比如在与一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交流时,该同学称自己在努力学习,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通过深入交谈,发现该生在校外做了好几份兼职,有时甚至旷课去打工,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可以运用面质技术向学生说:“你说你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我发现你从未认真把精力用在学业上。”

感觉与现实不一致。对于一位与同学关系不好、敏感多疑的学生,辅导员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感觉别人总在背后议论你,难道他们没事可做吗?其实每个人最关注的是自己,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你感觉别人总在说你,这只是你的猜测和臆想。”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不一致。一个因英语成绩不理想而苦恼的同学,辅导员通过交谈发现,根据该生原有的基础和现在的努力,考试成绩是较理想的,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辅导员可以这样说:“你说你英语不好,可我发现你现在的成绩与你的水平还是比较一致的,这样的成绩反映了你真实的水平。”然后帮助他分析其优劣势、知识能力情况等,使其对自己有客观全面的认识。

辅导员使用面质技术时,虽然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察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面质技术会迫使学生面对原本逃避的想法、情绪或行为,所以,往往会引发他们的一些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有可能导致危机出现。因此,面质时辅导员的共情、尊重温暖和真诚是非常重要的。

(三)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它主要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生活适应。高校辅导员和团体领导者、班集体和团体的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辅导员工作引入团体辅导提供了可能性。

入学初,学生们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和陌生的群体,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作为辅导员,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时可借助团体辅导活动来实现。比如“劲舞破冰”可以让新生们在音乐与舞蹈中相互熟识,“风中劲草”以游戏的形式培养新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校园情景剧”则可以让新生们以小品的形式再现《学则》中的规章制度,提前体验校园生活中将会遇到的诸如宿舍关系、学习竞争等问题。这些辅导都会使班级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起来,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始大学生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的困惑,就业信心不足、对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因此,适时开展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增加取得就业成功的机会。此外,还可以使学生疏泄消极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新途径, 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的案例, 对心理咨询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3

一、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环境和地位的变化引起失落感。许多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是学习尖子、优秀学生、班级干部,各方面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和照顾。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身边都是跟自己一样优秀或是比自己成绩更好的同学。自己中学时考试名列前茅,现在只能排在中等;原来是鹤立鸡群,现在是平凡无奇。这种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落差,过去的优越感一扫而光,失落感油然而生,于是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在大学新生中,来自综合能力方面的差异也引发出许多心理变化。进入大学后,衡量个体价值和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才华、兴趣、风度、交往能力等也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品质。于是,一部分大学新生对比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这种地位的变化会导致学生自我评价失调,从而带来自我意识的矛盾和混乱。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苦闷。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迫于学业负担太重而对大学生活及现实社会了解甚少,只是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渲染,对大学过于理想化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以考上心目中的高校作为终极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阶段埋头苦读。但是当他们跨人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心理产生失落感。另外,还有部分新生对于所上的大学及专业感觉与自己的期望反差较大,心理感到苦闷。

3大学学习的不适应导致压力增大。在大学里,无论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都与中学差别很大。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那种“抱着走”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在大学,教学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自觉。简而言之,前者是有人监督,靠的是他律;后者是没有监督,主要靠自律。许多大学新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失去他律后又缺乏自律,放松学习导致出现心理上的“无目标状态”;也有些大学新生入学后对所学专业或课程不感兴趣,常常被气馁、自卑、抱怨、后悔等消极情绪所干扰,学习十分被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还有部分大学新生受社会上知识贬值论和“60分万岁”等不良风气影响,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所有这些情况都导致大学新生学习压力增大,有的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导致孤独压抑。大学新生来到新的环境,他们无不迫切希望了解他人并被他人了解和接纳,因此都渴望人际交往。但是,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而现有的交往能力又不能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于是,有的新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而害怕社交或挑擗社交,显得压抑;有的新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恃甚高,独来独往,显得孤独;有的新生爱好猜疑、富于幻想,或清高自负,喜欢嘲弄讥讽他人。

5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带来不安全感。大多数大学新生读中学时是走读的,而大学住校过的是集体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过去他们是整个家庭的中心,集体生活观念淡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太懂得社会公德,只希望别人来照顾却很少懂得照顾别人,普遍缺乏相互谦让的理念。现在处于集体生活之中,由于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容易与同学闹矛盾,产生心理冲突、困惑和烦恼,由此也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6经济负担的沉重压力带来失衡感。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学生每年的学费在3600~6000元左右,民办高校甚至是上万元,加上平时必要的生活费用,每年开支在1.5万元左右,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少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个别人花钱大手大脚。部分学生受攀比心态的影响,在承受繁重学习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生活上的压力,无法安心学习,经济负担是困扰一部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二、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不同的个体会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于是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主要依据。但是进入大学后考试少了,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大小的主要依据。由于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多才多艺的学生常在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同学中的焦点。而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许多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与那些多才多艺的学生相比,势必感到自己—无是处,甚至处在自卑的阴影之中。还有一些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考进他所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上大学后他们对大学没感情,对专业没兴趣,甚至萌生退学的念头。此外,个别过于优越的家庭、个别过于严厉的家长或个别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也都会对新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2个性原因。个性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显得偏执、自负、多疑、内向等性格的大学新生,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90后的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新生的主体,他们的个性和优越感普遍较强,但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精神脆弱,受不了委屈与挫折,缺乏容忍其他人和事的能力;他们唯我独尊、清高自负,缺乏善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精神。这些都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3学校原因。这里主要指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对心理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高考竞争激烈,导致各中学不断攀比升学率,使得学校不得不把分数和排名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忽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而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因为学习上的相对自由轻松,原本隐藏的心理问题便暴露出来。

4社会原因。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全国的整体就业形势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这无形之中给大学新生带来一些心理负担和压力。此外,我国目前的用人用工制度尚不完善,招聘、就业中的人为因素干扰较多,使大学生心理受到某些困扰。当那些学习努力、成绩较好而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看到那些父母有钱有势的学生整天逃课、上网、睡觉等无所事事的样子,常会感到社会的不公和前途的渺茫,从而引发某些不安与恐惧的心理。

三、辅导员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位老师和引路者。因此,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辅导员与广大新生的交往过程,是师生之间思想、品质、意志、情感和人格等方面进行复杂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所具备的心理缝康知识,对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大学新生出现心理危机时,起着帮助、引导和解难的作用。实践证明,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知识越丰富,他的人际交往关系就越好,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强,情绪、性格就越乐观、开朗,他对大学新生的良性影响力也就越大。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处处把握自己的态度、情绪和言行,以平和谦逊的态度、稳定平静的情绪、恰当稳妥的言行,影响学生、激励学生。这样学生也会从内心景仰辅导员的魅力与风度,把辅导员视为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进而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还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学会必要的心理调控方法,通过适当的方式,放松紧张的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反应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

2多渠道了解新生的心理情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辅导员是最接近新生的心理辅导教师。了解新生的情况包括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表面观察、直接接触、问卷调查和与家长沟通等多种渠道进行。及时尽早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益于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评定和早期干预。另外,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问卷调查,可以初探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建立起他们的心理健康档案。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注意跟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这些新生的思想工作。我们还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新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3做好入学初的前期引导工作。新生入学初的前期引导工作包括:举办心理讲座,请老生交流学习和生活经验。设立班级心理宣传员,协助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活动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新生尽快顺利地适应大学新的环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可以从中释放新生种种不适应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分解新生迷茫、浮躁、焦虑的情绪,在心理上给新生打好预防针,从而使新生早日进入良好状态,并减少造成心理问题的隐患。

4善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引导。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为新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既可以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生活,又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举办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善于引导,也是调节心理失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5动之以情,赢得新生的信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最容易得到新生的信任。新生有什么事情首先找自己的辅导员,辅导员对学生的真切关心,很自然成为新生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倾诉的对象,对思想有波动的学生辅导员也就能及时对症下药。辅导员要处处关心新生的日常生活,经常去宿舍与他们谈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向院系领导反馈情况,让新生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失误或过失,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感到辅导员是在真正帮助他们。

6构建大学生的成才服务体系。大学生的成才服务体系,就新生这一部分而言,可以为大学新生心理减负减压,可以为新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可以帮助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为处于困境中的新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所有这些,高校辅导员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与辅助作用。

体育指导员工作守则 篇4

第一条 《制度》是在深化体育改革中产生的管理社会体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的施行为我省现行体育法规增加了新的内容,使全省社会体育人员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

第二条 本办法的制定,对于政府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和宏观管理,切实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作为重点,指导群众科学的锻炼身体,促进全省群众体育广泛、深入地发展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培 训

第十一条 申请授予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必须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业务培训的内容、考核要求等,均按国家体委审定的培训教材和省体委制定的培训工作意见进行。否则,不承认其培训考核结果。

第十二条 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评审前的业务培训工作和经常性的业务技术培训及考核,按管理权限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进行。

第十三条 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必须具备符合同级培训要求的合格师资和教学条件,经同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省体委成立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培训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全省的业务培训工作,并编写审定本省的补充教材。指导小组成员由省体委聘任。第章 义务与权利

第二十四条 义务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应经常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根据当地管理的原则,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服从当地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领导,接受其指导和监督,及时将体育指导工作情况向当地主管机构报告。

二、在当地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点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群众体育活动中义务从事体育指导工作。

三、服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聘调,并尽职尽责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

四、担负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点指导工作的等级指导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当年开展的培训、指导、讲座、竞赛、表演、交流等各项社会体育活动,均应做到有文字记载,年终整理交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归档。

第二十五条 权利

一、在取得当地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后,可开展与本人运动项目相一致的经营性体育活动。

二、可以在其所在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点开展体育技能传授、锻炼指导、组织管理以及体育表演、体育咨询等有偿服务,按照相应的技术等级收取当地体育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劳务补助。

三、有权参加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有关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可按《制度》的规定,申请晋升上一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各地(州、市)、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每年对所属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点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遵纪守法、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予以表彰、奖励,对成绩特别显著者可申报破格晋级、推荐荣誉社会体育指导员。

桐乡二中心理咨询室工作守则 篇5

一、心理咨询室直属校长管理,学校心理教研组做必要指导;

二、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尊重、理解任何一位学生的来访,并作好记录;

三、心理咨询室辅导员实行专、兼职制;

四、心理咨询室负责策划并实施高一、二年级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

五、心理咨询室对在校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六、心理咨询室不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健康讨论会”,提高心理辅导水平,保持本身的身心健康。

七、心理咨询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职业准则,对学生资料保密,妥善保管学生心理档案。

桐乡二中 校长室

教科室

桐乡二中心理咨询室工作守则

1、辅导员必须热爱心理咨询事业,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2、辅导员实施个别辅导,应牢牢把握,发展性、教育性的辅导原则,一般要求遵循的基本过程:接纳;诊断;干预;随访。

3、辅导员必须认真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来询者的切身利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愿,应对来访学生的有关资料予以保密。

4、不在咨访关系中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5、避免一切有损于来访者根本利益和不利于心理辅导工作的言行;如不用带刺激性的字语;不用医学或心理学的术语。

6、面谈结束,待学生离开后,做好面谈摘录。

7、如果辅导员对来访者无法提出帮助,应尽力作出适当的转介建议,提供来访学生选择。

桐乡二中 校长室

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制度 篇6

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即通过学生谈话把学生工作的损失降到最低,以达到“零损失”的理想目标。为全面了解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要注意方法,做到重承诺、守信用;重观察、多了解;重分析、多思考;重感情、多沟通;重鼓励、多鞭策。

二、学生有下列情况者,辅导员必须及时和适时谈话:

1、学习成绩落后、品行考核不合格者;

2、有违规违纪行为者;

3、思想情绪有较大波动者;

4、有心理障碍、言行异常者;

5、受到挫折或家庭遭受意外者;

6、家庭经济困难者;

7、沉湎网络者;

8、拖欠学费者;

9、即将实习者;

10、代表校、院参加各类比赛者。

三、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必须遵循六条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平等交流的原则;

3、尊重学生的原则;

4、有备而谈的原则;

5、内容保密的原则;

6、解决问题的原则。

四、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育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切实增强安全防患意识,确保人身、财物安全。如果发现有容易引发事故的苗头及其它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特别关注。

五、认真作好谈话记录,每学期末须将谈话记录本交院学工科查阅,并作为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的依据。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7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大一的新生刚刚进入大学, 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到大学轻松的学习生活变化, 很多新生都不适应, 感觉漫无目的, 不知所措;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高中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上课时没有固定的座位, 下课后各忙各的, 使得很多同学没有机会去结交朋友, 也不知道如何交友;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 已经适应, 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明显好转;大四的学生面临着毕业与就业的压力, 未来的不确定性, 还有考研时带来的焦虑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发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 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以便顺利开展工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 而家庭不和谐或者单亲家庭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原因, 在求学的同时还要担心家庭, 想办法筹措学费与生活费用, 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学生心理发生重要影响。社会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发生重要影响, 社会情况复杂多变, 一些腐败的社会现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冲击, 学生对社会转型期的不良现象感觉痛心疾首, 而又不能有所作为, 给心理带来强烈的矛盾冲突, 形成心理问题。学校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先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给学生带来不适应, 学生会感觉人生地不熟, 再加上首次出远门, 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差, 常表现为焦虑、失眠等。学习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直接, 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经济压力大, 产生自卑心理, 不愿意对周围的同学交流, 对生活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憎恨等。更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 以聊天、打游戏度日, 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自身因素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一些学生因为身体缺陷或者发育不良等, 引发心理疾病, 比如身材矮小、过于肥胖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参与相关培训, 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与方法

辅导员要有责任心, 热爱学生管理工作, 严于律己, 力求上进, 是辅导员的立身之本。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深刻的影响, 因此,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 认真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心境。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 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 掌握心理教育的相关方法与技巧, 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还要深入学生实际, 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教育,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管理工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 两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不可分割, 它们的宗旨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学生的省心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 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让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共同发生作用,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辅导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些大学生因为特殊的因素,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比较敏感,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如果这些压力找不到合适的途径释放, 有的学生可能会通过上网宣泄心理苦闷, 自此迷恋上网络。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烦心事, 比如情感、学习等出现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有机会说出心里的感受, 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 辅导员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 耐心听学生的心声, 给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机会, 并能同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所在, 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4辅导员要组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并组织一些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比如演讲比赛、征文、话剧等方面的活动, 组织各种智能比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提高素质。辅导员要精心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创建良好的学风、班风, 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心理氛围。

总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辅导员的担子越来越重。辅导员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落实到位,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 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为平,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03

[2]李智慧龙跃齐立强, 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905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8

一、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存在问题

作为高校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和直接实现者。随着现代媒体工具的广泛应用,教育手段也日愈先进化和现代化。但是,学生谈话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抓手,为高校辅导员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因此,学生谈心工作的质量仍然直接关系着“主导学生成长方向,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学生谈话工作情况的现状却是谈话次数与所达成效不成正比。例如,某些高校中辅导员每周与个别学生谈话达十余次,谈话记录达1~2万字,但辅导员自身仍苦于工作付出成效甚微。针对该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自身的包容心不够,谈话技巧缺乏,谈话立场有偏差。如此开展的谈话工作说教意味浓,掺杂了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这样的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实际充当的是学生成长路线与结果的指挥者,而非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促进者。其次,从学生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开放的大环境造就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如若高校辅导员仍然秉持着让学生接受教育的指导方针来进行与学生的谈话工作,学生往往体会到的是不可反驳的说教和不容怀疑的权威,远远不能满足其对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渴求,这将直接催化学生以或沉默、或转移话题、或避重就轻等方式阻抗谈话工作的进行。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随时代发展而难度日增的今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辅导员谈心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针对目前学生谈话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引入心理咨询的谈话模式,对于促进谈心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咨询谈话模式在辅导员谈心工作开展中的具体运用

在心理咨询的谈话模式中,谈话者的角色定位、态度和基本技巧等方面都与传统学生谈心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这要求高校辅导员改变自身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参照心理咨询的工作原则与要求,体悟其精髓并迁移运用到学生谈话工作中,促进学生谈心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提升学生谈心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其一,辅导员应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者,积极地创设学生谈话的良好情境,进而让平等的谈话关系真正落于实处。首先,“以人为本”意味着教师的“人性”回归。辅导员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为了树立威严而刻意表现出冷漠和权威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这种不真实会成为隔阂教师和学生的无形高墙,让学生在谈话开始就心怀忐忑。所以,辅导员褪去职业的外包装,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以一个真诚的、真实的人存在,让学生获得可信任感,才能渐渐地在谈话中敞开心扉。另外,“以人为本”意味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谈话这项工作不能采用单一的模式或固定的套路,而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对于学生个性的关心和重视,因人而异地开展。这样才会让学生获得被重视感,才能支撑着整个学生谈话的进程一步步地深入下去。

其二,辅导员要作为学生谈话的促进者,在谈话过程中用尊重真诚的态度来面对学生,要饱含热情来倾听学生的心声,要能积极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建立起与学生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与客观现实相协调的谈话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能理解自身,从而愿意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倾听是沟通的基础,积极关注是交流的桥梁。全身心地投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专注地去挖掘学生的真实面和积极面,并尝试着采用发展模式来推进谈话的深入,在平等的谈话关系前提下,密切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将谈话的重心成功地转移到鼓励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解决、自我教育上来。结合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看,其自身才是意义和价值的积极建构者,其主观因素对外在语言信息的解释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谈话工作的作用不仅仅只能局限于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实际困难。

其三,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在建立了良好谈话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面质和共情技巧。心理学家Rogers对共情的解释是“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觉察到当事人蕴含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因此,辅导员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系出发,才能真正地体会学生的情感,也才能让学生有被理解感,从而愿意像朋友一样深入交流。在与学生谈心的過程中,辅导员在学生的言语或者非言语表情中发现学生自身出现矛盾时,可考虑使用面质技术。所谓面质,即医生在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指出患者自身的矛盾。因为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和成长引路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直面自身的矛盾,找出问题所在,更要让学生领悟这一技能的真义,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遇到类似情况能够独力面对、自我面质,从而实现自身成长。

三、总结

总之,采用心理咨询模式进行学生谈话能让高校辅导员更好地解决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学习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辅导员的谈心教育效果提升也大有裨益。因此,辅导员要将心理咨询谈话模式应用到学生谈话过程中,更加注重交流过程对学生的影响,促使学生由内而外发生感悟,巩固思想成长的成果,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心理辅导员工作职责 篇9

1、心理辅导员必须态度热情、工作认真细致,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坚持心理辅导的经常化、规范化。

2、心理辅导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3、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想人所及,引导来访者自助。

4、尊重未成年人人格,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

5、对未成年人坚持正面引导,采取开发,诱导,杜绝强硬说教或强加于人,辅导过程中不带个人情绪和自己价值观。

6、心理辅导员在辅导时,须学会倾听,无条件接收来访者,事后做好记录。

7、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好未成年人个别辅导或电话辅导工作。

8、心理辅导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9、尊重来访者人格,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来访者,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10、若心理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及自身和(或)他人安全的情况,心理辅导员将采取必要措施,尽量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通知来访者的家人或有关部门进行转介,或与其他心理辅导员进行磋商,但心理辅导室保证将有关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11、心理辅导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12、心理辅导员必须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3、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提高“心理辅导室”的开放率、使用率。

14、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15、心理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心理辅导室统一管理使用

16、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2012心理辅导员培训工作总结 篇10

心理辅导员和志愿者参加心理教育辅导培训工作总结

(2012年)

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太白镇中心小学举办了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班。几天的课程学习,虽然大家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辅导员的收获很大,内心感到充实了很多,不仅学习了一些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就这次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队伍团结:

作为辅导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心理问题。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如上课迟到,旷课,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但通过心理辅导培训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辅导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二、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作为辅导员,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作为班辅导员,当我们发现有某些特殊现象的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先沟通,不要急于辅导,要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要真诚、发自内心,尊重学生隐私,与其产生共鸣,帮助辅导对象剔出消极的预期;帮助辅导对象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帮助改变辅导对象的生活规则和核心概念;帮助辅导对象树立自信,沟通时,要善于调动辅导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包括家长、老师及他周围的朋友、伙伴等!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尤其作为年轻辅导员,虽然有工作的热情,缺少处理有的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这也是我们培训班以后的发展方向,准备学些关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更好的去为学生服务。

三、对某些问题产生了思考 :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指导,积极运用他们在集体中的作用。所以自身的关于这方面的学习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谈心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针对谈心活动也需要进一步的展开,更要有一定的规划和方法。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1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39-01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顺利与否。而大学生们又处在非常敏感的年龄阶段,周遭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们也较缺乏对事物的较成熟全面的认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表现在心理上尤为突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和大学生接触最紧密的群体,时刻都关注着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身心、学习、生活动态,在学生有心理困惑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给予帮助和支持,但是他们并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该文就近年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的涉及的方面、方式方法很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1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涉及方面

1.1 理想信念、价值观

现今社会信息爆炸、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感到困惑。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个人的理想和信念都抱有迷茫、怀疑的态度。社会对于金钱的崇拜取向,让很多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在面对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生存压力、社会残酷竞争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都认同金钱和家世的巨大社会作用,导致了价值观的迷失,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导致学生们面对社会竞争时心态浮躁,无法脚踏实地的奋斗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1.2 生活目标缺失

在校大学生多为九零后,大多出生和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对于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并未有特别直观的感受。同时家庭的过度关爱也使得大学生们心理较晚熟,对于未来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实现它的方式比较迷茫。

1.3 人际问题

根据统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前几位中就有人际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至关重要,与父母、朋友、老师、同学、室友等各类关系的处理往往会困扰才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

1.4 恋爱及性心理困扰

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性的懵懂和对异性的倾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恋爱导致的心理困扰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来说,这是大学生们在对恋爱、婚姻的学习准备阶段,是处理自身情感和应对方式的很好的机会,但往往由于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过度而容易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

1.5 性格及情绪问题

性格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逐渐形成的,有家庭环境的因素,同时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性格发展中,会较容易出现特殊的性格及情绪困扰,如自卑、依赖、偏激、孤僻、抑郁、强迫等,这些都困扰着大学生们,严重时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感到非常痛苦。

1.6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心理

随着近年大学扩招以及对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带给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们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和全面,不仅在学业成绩上要求较高,对于个人的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等都在逐渐完善。因此带给大学生们的就业要求和需要他们做的前期准备将会越来越提前和有针对性,这也加大了学生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2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途径

2.1 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

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不能单一的仅仅做心理健康工作,而是应该把心理健康工作融入到其他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工作。如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激励理论,通过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成就动机来引发学生行为的内驱力,真正调动学生从心底愿意和积极地学习、工作。通过解决学生最迫切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处关爱和关注之中,从而激发用积极地行动和认真的学习来回馈的想法。

2.2 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辅导员的工作是面对成百学生,这些学生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特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而学生又往往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心理工作应该点面结合,既要针对个体学生的独特性问题进行个体辅导、个体咨询,也要对学生分层分类进行辅导。如有共同心理困惑的学生,运用团体辅导等方式,让学生在群体中感受到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模仿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向

尽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学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一些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提升专业水平,锻炼心理咨询技能

许多辅导员并非通过系统化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心理咨询技巧的培训,往往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时候会形式过于简单,不能深层次地从本质上找到一些事务的源头,并且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因此亟待提升辅导员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培训。

3.2 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测能力和水平

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面對突发的紧急心理危机事件需要做出正确和及时的反应,保护学生身心安全,尽可能的把伤害降到最低的程度,这也需要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水平。

3.3 利用多方资源协助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方面,是需要多方协同努力的过程。需要学校的多个部门、多方人员的配合和完善。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可利用最贴近大学生的朋辈心理健康互助来协助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愿意将心里的感受倾述给同龄人,也更能对朋友学长等的建议有认同,因此辅导员也可借助如朋辈等的多方资源开展工作。

4 结语

综合上述,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方面,主要针对的内容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生活目标缺失、人际问题、恋爱及性困扰、性格及情绪问题、职业规划及就业心理等诸多方面,而采取的方式主要从点面结合的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以及运用心理学理论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两方面。目前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面还存在专业技能提升及多方协调的欠缺等问题,需要接下来的研究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赵亮.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高教高职研究,2011,3(1):221-222.

[2]罗强,李仲波.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技导刊,2012(13):222-223.

[3]杨菁.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4):131-134.

[4]刘纯姣.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69-70.

[5]李纯,张微.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应用初探[J].科教文汇,2013,9(1):33-34.

[6]韩争艳.论心理咨询技巧在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启发和作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7(1):6-7.

[7]刘红霞.辅导员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策略研究[J].辅导员新论,2013,11(7):74-96.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12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有其他非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首先,辅导员具有对学生情况了解全面的优势,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和人际关系状况等都比较清楚,熟悉学生生活、思想、心理、行为等特点。其次,他们有丰富的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善于观察人、理解人。再次,辅导员的年龄、知识背景和经历都与学生比较接近,有利于缩短咨询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所以,通过一定的系统培训,辅导员就能对于学生面临的一般性心理问题或发展性心理问题有选择地给予部分或全部地解决。

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角色、所学专业等原因,在兼职心理咨询时往往出现一些需改善的问题。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他们的工作取向是以社会利益为取向。工作时所采取的方式大部分为命令和说教。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的限定,辅导员往往从品行和思想意识的角度评判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的根源。以上这些情况与心理咨询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如果将这些工作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心理咨询工作中,将对心理咨询的过程造成损害,使咨询效果大打折扣。辅导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和调整,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完成心理咨询工作。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笔者归纳出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六个方面及从事咨询工作时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 辅导员在咨询中应与学生在身份地位上保持平等

平等,指咨询双方除了咨询中的咨询师和求助者这层关系外不存在其他的任何关系,尤其是高低尊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咨询双方是两个实实在在的平等的人。咨询师的唯一目标是凭着他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人格,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所以辅导员在兼职心理咨询时,从走进咨询室那一刻起,就要有意识地转变角色,放弃平时工作中“高高在上”的学生管理者角色,以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来访者,才能真正地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效解决问题。否则来访者就会感受到压力,不能自由表达,咨询也就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 辅导员在咨询中应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

以当事人的利益为中心是心理咨询的一项基本要求。它与思政教育中以社会利益为导向是不同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项助人工作,其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来访者的发展障碍,充分挖掘来访者的潜能。所以其必然要以来访者个人的利益为导向。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时尤其要牢记这一点。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妄加指责和批评,而要多理解和关心学生。当发现学生的行为逾越了校纪校规或道德要求时,辅导员不能本能地马上通报学校或家长,对学生进行惩戒,而应为学生考虑,采取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处理措施。因为辅导员此时是一名心理咨询人员而非学校的管理者。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一定要掌握好哪些事情要为来访者保密,哪些事情是要与相关部门联系的。辅导员在咨询中坚持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向咨询员吐露自己心理问题的细节内容,咨询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辅导员在咨询中应注意多倾听

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咨询技能。与普通的日常交流不同,心理咨询的倾听需要很强的技巧性。长期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往往不注意倾听。有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把话说完,辅导员就自认为完全知道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了,马上就开始为学生“指点迷津”。这种“我说你听”的交流习惯在辅导员的咨询中常常出现,影响了咨询的效果。其实,倾听不光是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传达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所以,辅导员在咨询中要将自己“放下来”,多用心倾听学生。在被倾听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来自老师的理解和关心,往往使他们倍感宽慰,有利于心理问题的消融和解决。同时学生对于自身的问题会认识得更加明确和清晰;有时他们自己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4. 辅导员在咨询中应区别心理帮助与物质帮助

心理咨询是通过谈话的方式,为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咨询师不会直接进入来访者的生活。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环境,使来访者发挥潜能、活出自我。使心理帮助与物质帮助相区别,使咨询双方不受其他角色冲突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心理咨询取得效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在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方面很有经验,如为毕业学生推荐工作,为生病学生筹集医药费等。有些辅导员在咨询中常依赖这些经验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以期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物质帮助可以为学生缓解一时压力,但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以后可能还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时,这种物质帮助形式也违背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所以辅导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建议的方式代替实际的帮助或者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5. 辅导员在咨询中不能以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来讲,学生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品德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两者相互交叉,品德问题中夹杂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等于品德问题,但心理问题如果不注意疏导,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品德问题,品德问题也会转变为心理问题。谈论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目的在于分清学生问题的性质,指导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以批评教育的方式纠正其行为。这种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方式,在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深度以及交流态度上都与心理咨询方法迥异。所以辅导员进入心理咨询状态时要努力克服将心理问题品德化或思想意识化的倾向。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方法、态度和原则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成长。

6. 辅导员在咨询中应正确对待价值干预的问题

价值是人对于各种事物是非好坏的判断。价值观是人们信念系统的核心,在心理健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心理咨询要求咨询员“价值中立”,既咨询员不对来访者的言行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而是持无条件的接受态度,咨询员充分尊重、理解来访者的价值观和各种权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善恶是非标准或个人意愿施加于他人。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由于以往工作角色和咨询经验的限制,容易出现价值评判和价值说教这两类问题。价值评判指的是辅导员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判断。常对学生某类行为和特质表现出赞同、欣赏或排斥、厌恶等反应,而缺少接纳、理解与尊重。这些态度往往会对来访者和咨询关系造成损害。价值说教指的是辅导员不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感受,极力向学生推销、灌输他所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咨询中的咨询员是一个“陪伴者”“促进者”。虽然他绝不否定来访者或是为来访者做出决定,只是陪伴来访者去面对人生,通过接纳与聆听真诚地去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鼓励和促进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对自己作探讨,在渐增的自我觉察的基础上为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行为,但他也会提供一套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健康心理的模式给来访者参考。同时咨询员也非常清楚自己所拥有的价值体系,在咨询过程中他会清楚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用一些公众观点来掩饰自己或欺骗他人。总之,在咨询过程中应避免任何价值评判和价值说教,而是应充分地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并真诚地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使来访者更自由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二、对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几点建议

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六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订立职业发展目标,不断精益求精

心理咨询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咨询师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咨询技巧。所以兼职心理咨询的辅导员需要确立长远发展规划,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不断鞭策自己进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率的帮助。随着咨询经验的不断丰富,辅导员就可以尝试接待一些患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实践中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大的职业成就。

2.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学知识是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关键。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至少应具备以下几门课程的知识: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等。除了这些基础课程外,辅导员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一些心理治疗各流派的专业书籍,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和认知疗法等。通过深入阅读这些专业书籍,辅导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将会更为成功。

3. 参加心理培训,多与专业心理咨询员交流

个人的成长对于心理咨询人员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多参加各种心理培训,如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剧治疗等。通过定期参加培训,辅导员不仅能获得个人成长、学习新的心理咨询技能,而且能交到很多专业心理咨询朋友。从而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些将为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提供更大的保证。

4. 在咨询中不能接待自己所管理的学生

辅导员和自己所带的学生平时接触很多,这种双重关系对于咨询双方都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以上四点都是对辅导员兼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应参考的建议,辅导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张传新.政治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7) .

[2]冯海梅.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事心理咨询的利弊[J].广州大学学报, 2002 (1) .

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守则 篇13

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要素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承担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育德”又“育心”,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作 者:巫珠霞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5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44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   高职  

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篇14

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一、一栋心理辅导室的主题

一栋心理辅导室小组提出的主题是“关爱你我,给心灵一片晴空”。通过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活动目的

1、加大对于“心理辅导进楼栋”活动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

3、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4、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同学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普及心理咨询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工作计划

(一)常规工作

1、对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室进行重新布置,使其更为温馨。

2、日常值班,及心理咨询预约。

3、每周心理影片展播、定期宣传海报制作、个体咨询、网上咨询、QQ咨询等。

4、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招募。朋辈心理辅导员面向一、二栋生命科学院所有大学生招聘。

(二)宣传工作

1、楼梯口心理小贴示。

2、楼栋固定宣传栏的布置。包括心理辅导室的值班表和服务的.内容。

3、海报展。

4、通过生命科学院各班QQ群,发送相关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宣传心理方面的知识。

(三)团体训练

1、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

2、实施一、二个团体训练。

3、交换角色训练。

四、工作纪律

1、服从领导,自觉遵守一切有关实习工作和实习规章制度。

2、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对楼栋工作人员要有礼貌。

3、认真负责,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团结互助,努力完成实习工作的各项任务。

五、一栋心理辅导机构的人员配置

委员会:李小路、王德友、陈建华、艾淑平、高美才、黄雅婷

督导小组:陈建华、高美才、杨琳、欧[、宋素娟、黎光明、黄雅婷

心理辅导小组负责人:黄雅婷(教师)、胡艳(研究生)

辅导支持小组:应用心理学04级、05级本科生、本楼栋大学生朋辈辅导员

一栋心理辅导小组各部门:

(一)咨询部职责:(负责人:胡艳)

1、做好热线咨询、QQ咨询和网络咨询的相关工作;

2、协助开展团体辅导、朋辈辅导;

3、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布置的咨询工作。

(二)组织策划部职责:(负责人:姚伟、李扬)

1、负责辅导室的重要活动策划及组织协调;

2、负责辅导室工作流程优化设计和活动执行方案优化设计。

(三)办公室职责:(负责人:钟剑、许观忠)

1、负责心理辅导室值班考核工作;

2、心理辅导室会议以及活动开展通知;

3、具体落实活动开展时的人员安排情况,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4、心理辅导室所有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并存档;

(四)宣传部职责:(负责人:陈芳、龙吉飞)

1、配合其他部门对每次活动进行海报的宣传;

2、网上宣传内容进行排版;

3、心理知识展板的书写和喷绘工作;

4、每次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报道。

(五)外联部职责:(负责人:荣明明、杜欣苑)

1、每次大型活动前负责对外联系,争取外部财务支持;

2、、加强与院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的联系。

上一篇:调查功能饮料下一篇:网考英语复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