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篇1

篇1: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痴人梦

c藏了心事,z藏了回忆

尘世浮华,谁人固执地在日记里锁些文字

接受眼前的生活,还有几人再握紧干涩的钢笔,没了泪水,何来点墨

有的没的,人心没了

放下眼前的一切可否找回昨日曾经

谁的长大不付出点代价

打开生命的锦囊,放飞梦想

高楼上,斯人独坐

抓住月牙,看世间风雨

世人总喜欢追逐爱情

总喜欢在安分的日子里整点刺激

多少装逼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孤独

每个少年都是诗人

少年都曾年少

爱就要爱得光明磊落

那年那人那事

青春好美,像一束盛放的玫瑰

回忆馨香,像一杯醉人的红酒

最美不过初相逢

陌生的笑容,砰然心动

飞舞的长发,洁白的纱衣,惊心动魄的美

妄想伸手抓住明月

却只扯下些绕指的情丝

篇2: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寻春

乍暖还寒的南风吹绿

太行山的星星点点

沉睡多年的老树又发新芽

雪白的窑洞前

红丝巾变成了辣椒一串串

秀丽的黑发不知飘香谁家

炉火通红依旧

飘过熟核桃的味道

可记否,皎月下的荷塘边

青核桃的涩还在嘴边

顺着黎明时分的辘轳声里

那青石板上吱吱呀呀的水痕

篇3: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老兵

侵华驻军时,兵临城下,你们挺身而出,宣言扬必胜,乱枪扫射,不屈亡魂国耻,共党挺民心,民不聊生,炮火连连疮痍,八年长抗战,兴起中华,复兴中国欢庆,又到国庆日,百年复兴,民族崛起时期,你恨抗日剧,作假装帅,心中一团火气,才知活不易,坦诚布公,讲述真实战争,若要他放弃,向亡魂跪,铭记亡国历史,再展凌云志,向您致敬,为国不屈灵魂!

兵是一颗种,创世兵魂,故里为英雄乡,可恨影视剧,胡编乱造,让您心寒还未死,夜半思魅影,兄弟齐心,当时众志成城,又思今朝时,别何无意,敬礼中国不倒!

讲述真实展,又到伤心处,别哭!我相信!

年迈几多时,谁想心未老,报国捐躯志!

冷门优美的近代诗歌 篇2

在古代, 诗歌作为主流文学, 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到了近代,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迁,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面对西学的渗透, 诗歌要反映日益纷繁的社会现象, 表达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 势必要突破旧体的束缚。因此近代诗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有着典雅的语言和严格的格律规范的传统诗歌开始向不重格律、形式自由的现代新诗转变。而在诗歌的近代化进程中, 报纸副刊无疑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1895年前后, 国人掀起了第一次办报高潮, 报纸的数量激增。而伴随着报纸的大量普及, 副刊上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也得以大范围传播, 文学作品仅限于同仁之间的欣赏成了历史。这一方面使得诗歌本身不再那么高高在上, 具有了平民性。另一方面文学受众的迅速扩大也要求报纸副刊登载的诗歌作品必须符合大众的口味, 这就加快了诗歌的现代性转变。

一、诗歌成为近代报纸副刊主要选择的原因

1. 副刊版面有限。

这是由报纸的新闻性所决定的, 副刊只是报纸的附属品而已。因此, 副刊文章总以短小精悍为好。相对于小说和散文, 诗歌属于篇幅较小的文学体裁, 刚好契合副刊的这一要求。特别是早期的副刊性文字, 多是在新闻或文章缺文的空白处, 起着“新闻不足小诗补”的补白或点缀的作用。另外, 和杂志书籍不同, 报纸大多是人们在忙里偷闲的情况下随手翻阅的, 很少有人会把报纸完整地读一遍, 他们只是想简单地了解一下内容的大概, 因此长篇大论的文章在副刊上是很少有人问津的。而朗朗上口的一首诗歌在给人解闷的同时, 往往会被人偶尔记住一两句, 这就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2. 副刊的大众特征要求做到雅俗共赏。

副刊的读者其实就是报纸的读者, 因此它的读者圈就比较庞杂, 面比较广, 读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都相差悬殊。副刊为了照顾读者, 在刊登小说等通俗文学的同时, 还要刊登一些古体诗词来满足传统文人的需要。当然, 在上海等地, 为了扩大报纸销路, 报纸副刊也刊登了不少“描写艳情, 流连风景”的诗歌。所以一直以来, 诗歌都是副刊的座上宾。

3. 副刊的把关人大多是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传统文人。

在近代, 副刊由于刚刚起步, 还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文艺副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文学作品被视为副刊的正宗。同时, 副刊的主编大多是从科举考试中出来的正统文人, 他们的一些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副刊的内容, 能诗善文, 喜欢唱和的文人常在副刊上发表诗歌, 因此, 早期的副刊多是诗歌类的文学作品。比如1882年, 《字林沪报》开辟文艺专栏, 取名《花团锦簇楼诗集》, 专门刊登诗词歌赋。

二、报纸副刊对于近代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1. 主要表现为批判性诗歌的大量出现。

在这样一个列强侵略的时期, 作为文人的副刊编辑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对中国社会进行反思批判的诗歌, 从而找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报纸的实时性很强, 总是关注最新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因此副刊的内容也总是试着去反映时下的情形。一方面, 副刊适应报纸的实时性, 开始刊登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批判性诗歌。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文人利用副刊这个平台, 抒发自己的现实感慨, 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有目共睹的是, “五四”时期的一批文学巨匠和著名学者, 大多起步于报纸的文化副刊。戊戌变法失败后, 林旭被清廷杀害, 林旭的妻子闻讯后痛不欲生, 自杀殉夫。在这段时期内, 副刊上就出现了大量的批判性诗歌, 对清政府的顽固派进行强烈的谴责。

2. 革命派诗歌成为主流。

报纸副刊的正式形成恰逢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革命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些革命者大都是有着中西文化背景的新式文人, 更懂得利用舆论来为革命造势。此时的报纸副刊就成为他们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舞台,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革命派诗歌成为副刊的主流。如《同文消闲录》就刊登过革命和尚乌目山僧王崇仰的诗文和秋瑾的朋友们凭吊鉴湖女侠的诗词, 副刊诗歌从此完成了由封建文人舞文弄墨抒发个人情绪向政治色彩鲜明的革命诗歌的转变。1904年, 慈禧七十大寿。《警钟日报》副刊刊登了林白水的诗词:“今日幸西苑, 明日幸颐和, 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 只剩一人何有庆?五十失琉球, 六十失台湾, 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 每逢万寿必无疆!”讽刺辛辣, 被许多报刊纷纷转载。

3. 白话新诗的出现。

据统计, 1898至1905年间将近二十种最主要的白话报刊上, 大都开辟诗歌专栏, 而其语言已经不再是古奥难懂的文言文字。谭嗣同有诗“三言不识乃鸡鸣, 莫共龙蛙争寸土”, 梁启超评价只是“颇喜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黄遵宪的《今离别》四首更是歌咏轮船、火车、电报等,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三、副刊有力地推动了西学对于诗歌创作的渗透。

近代, 西学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报纸副刊上, 既有新体诗, 又有旧体诗。既有保守派的诗歌, 也有革命派的诗歌。正是在副刊舆论的新旧对立争论中, 促进了中西诗歌的融合。维新派的谭嗣同就曾做过这样的诗:“纲伦惨似喀斯特, 法力盛于巴力门。”可见当时西学已经渗透到了文人的创作中。

报纸副刊对于中西诗歌融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文人供职于西人创办的副刊, 却由衷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诗歌。如《申报》于1872年11月创办的《瀛寰琐记》, 史料记载曰:“其中宏论闳议, 层出不穷, 骈体诸作, 亦可与古作者并驾齐驱。各体诗词, 则浓淡清奇, 不拘一格, 间附杂著, 亦簇簇生新。” (1877年刊行之《申报馆书目》) 《申报》早期的主笔, 李芋仙、王紫铨等人, 虽然供职于西人美查主办的《申报》, 却把《申报》及其副刊作为了施展其“国学”才华的“传媒”。2.以报纸副刊为载体的近代两次论战。1896年, 改良派与顽固派进行了一场论争。其结果就是西学在中国获得迅速传播, 加快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转变。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就中北辰星拱地中海, 葱葱郁郁腾光芒, 岸环大小都会数百计, 积气淼淼盘中央。自馀各土亦尔尔, 海若凯奏河伯降, 波罗的与阿拉伯, 西域两极遥相望;亚东黄渤壮以阔, 亚西尾闾身毒洋 (印度洋) 。”气势恢弘, 视野开阔。全诗长短句相间, 写出了新意境和新事物。1902年, 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 保皇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 展开了激烈的关于是否革命的论战。这一次西学对近代诗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诗人不再仅仅接受西诗的意象和形式, 而是主动吸收西方诗歌的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 融合在诗歌的思想和意境之中, 如高旭就用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以及长短不齐, 参差错落的语句入诗, 表达了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堂堂大汉干净土, 不许异类污腥臊, 还我河山日再中, 犁庭扫穴顾其巢, 作人牛马不如死, 淋漓血灌自由苗。”

四、翻译诗歌的盛行

在近代, 受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影响, 翻译外诗大行其事。1909年, 诗僧苏曼殊编选的《拜伦诗选》出版, 这是第一本译诗集, 进而开启了译诗在中国新的发展。苏曼殊的翻译之路可以说是开始于报纸副刊, 苏曼殊回国后不久, 受陈独秀之邀赴上海任《国民日报》翻译, 此后一段时间翻译了拜伦的大量诗作:《去国行》、《留别雅典女郎》、《赞大海》、《答美人赠束发带诗》、《哀希腊篇》。可见当时翻译外国诗歌之风的盛行, 由此成就了他在诗歌翻译领域的特殊地位。

其实, 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几年间, 梁启超就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广泛地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为诗歌以及翻译文学的输入提供了发表的平台, 成为副刊译诗的雏形。特别是1899年, 梁启超提出了轰动近代文坛的“诗界革命”, 从此诗歌翻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后, 翻译诗歌的题材与数量不断丰富与增多, 英、德、法等国脍炙人口的诗歌皆有译介。其中最有代表的一首译诗就是《哀希腊》。这首悲壮慷慨的《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 (1902) 、马君武 (1905) 、苏曼殊 (1907) 、胡适 (1914) 等四人的译文, 四篇译作风格各异, 以马君武的七言古诗和苏曼殊的五古最为读者所喜爱。张定潢更是这样赞誉苏曼殊:“唯曼殊可以创造拜伦诗。”可见此时的译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而在这个过程中, 报纸副刊对于译诗的传播和接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近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文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学,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了交叉和渗透, 而就近代诗歌来讲, 受报纸副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对西方诗歌风格的借鉴, 还是诗歌内容的西化, 随着中西传播的不断深入, 都隐含着报纸副刊这一传媒的痕迹。

摘要:在近代, 报刊成为文学传播的主导媒介。随着报纸副刊的出现, 长期以来作为主要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尝试着从诗歌的内容、形式、西学渗透, 译诗等方面分析报纸副刊对于近代诗歌的影响, 探讨二者在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关键词:报纸副刊,近代诗歌,西学,译诗

参考文献

[1]刘斯奋.苏曼殊诗笺注[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

[2]姚福申, 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3]朱文华.中国近代文学潮流[M].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教师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心得体会下一篇:爱我国土珍惜资源的征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