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复习教案五(精选4篇)
考试复习教案五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 1.企业取得或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但资产负债表日均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核算。 2.采用实际成本下,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发出材料按照谁使用谁负担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商品流通企业发出的存货,通常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等方法进行核算。 三、存货的期末计量 1.按照规定,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6】末,甲商品账面余额100万元,可变现净值90万元,需计提1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2.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中,应分别确定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1)存货的成本就是存货的账面余额,可以根据存货的日常核算确定,即在存货期初余额的基础上,加上本月增加的存货,减去本月发出的存货,即为存货的期末余额。 (2)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a估计售价减去b估计完工成本及c销售直接费用和相关税金后的价值。根据存货的用途不同,可变现净值有二种确定方法: ①直接用于销售的存货,包括外售的库存商品、外售的材料等: 可变现净值 = a存货的估计售价- c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②用于需要继续(自用)加工的存货,包括用于生产的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可变现净值 = a存货的.估计售价 - b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c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3)估计售价的确定。为了计算出可变现净值,必须先确定估计售价。估计售价有三种确定方法: ①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者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②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③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或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3.材料计提跌价准备的特殊规定 (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应当将其与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 ①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材料成本计量,即不计提跌价准备。 ②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即需要计提跌价准备。 应特别注意的是,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通过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和产成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来计算: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成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产成品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2)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则只需要将材料的成本与根据材料本身的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确定的可变现净值相比即可。 4.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后计提,如果某些存货与具有类似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存货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存货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算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1)期末提取或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时(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期末冲回存货跌价准备时(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结转存货成本时,应结转与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称为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存货跌价准备分别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和在建工程等,账务处理是: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生产成本 在建工程 提醒:注意区别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和转销: 转回时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转销时冲减主营业务成本等: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生产成本 在建工程 6.举例说明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①外售的库存商品如何计提跌价准备 【例7】月31日,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万元,估计售价为75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5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库存商品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则年末A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A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A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750-15=735(万元);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万元,应保留存货跌价准备65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库存商品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故应补提跌价准备55万元。企业的账务处理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55 贷:存货跌价准备 55 ②出售材料如何计提跌价准备 【例8】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因产品结构调整,无法再使用B原材料,准备将其出售,估计B材料的售价(市场价格)为54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2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B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B材料可变现净值=B材料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540-12=528(万元);因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28万元高于材料成本500万元,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需要继续加工(自用)的材料,在用其生产的产品价值未减损时,如何计提跌价准备 【例9】2007年12月31日,C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600万元,C原材料的估计售价(市价)为550万元;假设用600万元C原材料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720万元,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为900万元,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3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C原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 -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900-30=870(万元);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870万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720万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需要继续加工(自用)的材料,在用其生产的产品价值发生减损时,如何计提跌价准备。 【例10】2007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 000万元,D原材料的估计售价(市价)为850万元;假设用1 000万元D原材料生产成乙商品的成本为1300万元(即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300万元),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为1280万元,估计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7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D原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20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乙商品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280-70=1210(万元) 因乙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210万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300万元,D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 D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将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280-300-70=910(万元) (特别提醒:自用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是通过商品的估计售价和商品的估计销售费用来计算的。) D原材料的成本为10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910万元,应保留存货跌价准备9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D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20万元,故应冲回30万元。企业的账务处理是: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⑤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 【例1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2007年年初A库存商品账面余额10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本期对外销售A库存商品600万元,取得销售收入800万元(不含税),款项尚未收到。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应收账款 936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 (800×17%)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120) 480 存货跌价准备 [200×(600÷1000)60%]120 贷:库存商品 600
答案:b 题解:①有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再结合暴力作用部位,腹膜刺激征最明显的部位和程度确定损伤在胃、上段小肠、下段小肠或结肠;②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者,提示泌尿系脏器损伤;③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部脏器损伤,其中尤以肝和脾的破裂多见; ④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提示有肝或脾破裂的可能。
24.腹腔穿刺抽出稀薄的肠内容物应考:
答案:c 题解:①有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再结合暴力作用部位,腹膜刺激征最明显的部位和程度确定损伤在胃、上段小肠、下段小肠或结肠;②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者,提示泌尿系脏器损伤;③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部脏器损伤,其中尤以肝和脾的破裂多见; ④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提示有肝或脾破裂的可能。
普外4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粘连性肠梗阻常见于
a.腹腔脏器先天性发育异常
b.胎粪性腹膜炎
c.腹腔手术后
d.胆囊、胆道疾病后
e.肝脏化脓性疾病后
答案:c 题解:病因①先天性腹内粘连,极少见;②后天性腹内粘连,甚多见,好发于腹腔的手术、感染、损伤以及异物残留之后,尤多见于阑尾切除术后。主要诊断要点1、有腹部手术、外伤、感染史;2、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3、x线检查可见多个液平面。
2.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出现腹膜刺激征
b.持续剧痛无缓解
c.呕吐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d.肠鸣音消失
e.x线显示膨胀突出的孤立肠袢随时间改变位置
答案:e 题解:如下情况可考虑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①腹痛剧烈,发作急骤,在阵发性疼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腹痛;②病程早期即出现休克,并逐渐加重,或经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③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脉搏和白细胞计数在观察下有升高趋势;④呕吐或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腹腔穿刺吸出血性液体;⑤腹胀不对称,腹部可触及压痛的肠袢。
3.右侧结肠癌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a.全身中毒症状、贫血、腹部肿块
b.全身中毒症状、便秘、便血
c.全身中毒症状、肠梗阻症状
d.全身中毒症状、大便习惯改变
e.便血、贫血、腹泻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或者拒不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保险公司处以()万元罚款;对有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处以()万元的罚款 A.5-30 2-10 B.5-50 2-30 C.10-30 5-20 D.10-50 5-30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2题:(3分)
以下哪些吉林驻地机构的开业申请不是由吉林省保监局受理的()A.中资公司支公司 B.中资公司中心支公司 C.外资营销服务部设立 D.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第3题:(3分)
现代财产保险制度始于()A.火灾保险 B.人身保险 C.海上保险
D.陆上运输货物保险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4题:(3分)
狭义的保险法一般仅指()A.保险合同法 B.保险特别法 C.保险业法 D.社会保险法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5题:(3分)
我国的飞机保险中的基本险别不包括()A.飞机机身险 B.第三者责任险 C.旅客责任险 D.承运货物责任险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第6题:(3分)
依我国国内陆上运输货物保险合同,在下列选项中,保险人承担责任的是()A.因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B.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C.被保险货物自然损耗造成的损失
D.由于被保险货物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7题:(3分)
保证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是()A.债务人 B.债权人 C.保证人 D.被保证人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8题:(3分)
在性质上,保险业法一般被视为()A.社会法 B.综合法 C.公法 D.私法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第9题:(3分)
我国《保险法》规定,设立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额为()A.人民币亿元 B.人民币2亿元 C.人民币5亿元 D.人民币10亿元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10题:(3分)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二题:多选题 第1题:(4分)
利润损失保险既赔偿毛利润损失,又承担营业中断期间支付的必要费用,具体包括()。A.营业额减少所致的毛利润损失 B.营业费用增加所致的毛利润损失 C.佣金损失
D.毛利润增加所致的毛利润损失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第2题:(4分)
确定固定资产保险金额的主要方式有()A.按账面原值确定 B.按重置价值确定 C.按比例计算
D.由保险人自行确定
E.按投保时实际价值协商确定 【正确答案】:ABE 【答案分析】: 第3题:(4分)
流动资产保险金额的确定方式有()A.由被保险人自行确定 B.由保险人自行确定
C.由被保险人按最近12个月任意月份的账面余额确定 D.由保险人按最近6个月的账面平均余额确定 E.由保险人按最近12个月的账面平均余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第4题:(4分)
从财产保险经营内容的整体和某一具体的财产保险业务经营内容出发,财产保险的复杂性体现在()。
A.保险经济价值不平等的原则的复杂性 B.投保对象与承保标的的复杂 C.承保过程与承保技术复杂
D.保险标的的各种财产物资及相关责任复杂 E.风险管理复杂 【正确答案】:BCE 【答案分析】: 第5题:(4分)
根据火灾保险的实践,火灾保险具有()特征。
A.火灾保险的保险标的是陆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条件下的各种财产物资 B.火灾保险承保财产的存放地址是固定的,被保险人不得随意变动 C.保险标的为各种财产物资及有关责任 D.业务性质是组织经济补偿
E.保险风险相当广泛,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与多种意外事故。【正确答案】:ABE 【答案分析】: 第6题:(4分)
财产保险中的特约可保财产包括()。
A.市场价格变化大、保险金额难以确定的财产,如古书,古画 B.价值高,风险特别的财产,如提堰、水闸
C.风险大,需要提高费率的财产,如坑井内的设备 D.房屋及其附属设备(含租赁)和室内装修材料
E.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特种储备商品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第7题:(4分)
不保财产是保险人不予承保的财产,包括()。A.价值高,风险较特别的财产 B.土地、矿藏、森林、水产资源等
C.市场价格变化大,保险金额难以确定的财产,D.货币、有价证券、票证、文件、帐册、技术资料、图表等难以确定其价值的财产
E.违章建筑、非法占有的财产,以及正处于紧急状态的财产和未经收割的农作物及家禽、家畜及其他家养动物 【正确答案】:BDE 【答案分析】: 第8题:(4分)
我国现行的财产保险费率采用的是分类级差费率制,具体包括()。A.工业险费率 B.社会险费率 C.仓储险费率 D.火灾险费率 E.普通险费率 【正确答案】:ACE 【答案分析】: 第9题:(4分)
财产保险综合险的条款责任包括()。A.违约和争议处理的责任 B.特别损失承担的责任
C.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为抢救财产或防止灾害蔓延,采取合理的、必要的措施而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
D.列明的自然灾害
E.发生保险事故时,为了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采取施救、保护、整理措施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正确答案】:BCDE 【答案分析】: 第10题:(4分)
银行综合保险承担()方面的保险责任。A.现金损失 B.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失 C.贵重金属损失险 D.雇主责任险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第三题:判断题 第1题:(3分)
加油站综合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财产损失保险和意外保险两部分。【正确答案】:X 【答案分析】: 第2题:(3分)
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V 【答案分析】: 第3题:(3分)企业财产保险中,固定资产的保险价值是出险时的实际价值,流动资产的的保险价值是出险时的重置价值。【正确答案】:X 【答案分析】: 第4题:(3分)
在财产保险基本险中,保险人对被保险人自有的供电、供水、供气设备因保险事故遭受损坏,以及由于这些设备损坏引起“三停”而造成保险标点的直接损失不承担责任。【正确答案】:X 【答案分析】: 第5题:(3分)
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不承保由于地震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以及堆放在露天或罩棚下的保险标的以及罩棚,由于暴风、暴雨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的一切损失风险,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都承保。【正确答案】:X 【答案分析】: 第6题:(3分)
机器损坏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电气短路或其他电气原因造成的物质损失,这项保险责任包括引起事故的电气本身的损失及由此波及到其他保险财产的损失。【正确答案】:V 【答案分析】: 第7题:(3分)
企事业单位或家庭个人自有、代管的一切有形财产,因发生风险事故、意外事件而遭受的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称为财产风险。【正确答案】:V 【答案分析】: 第8题:(3分)
在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差距过大时,为使被保险人在损失后获得充分保险保障,可采用按重置价来确定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正确答案】:V 【答案分析】: 第9题:(3分)
财产保险的1年保险期限是指从缴付保费的当日零时起,到保险期满日的24时止。【正确答案】:V 【答案分析】: 第10题:(3分)
第一、二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写人物和写一次比赛方法,能做到重点突出,描写细致,注意生动。4.掌握加标点知识,能熟练地运用书名号,冒号及引号。5.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掌握基本的技能。教学课时: 总计四教时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字词,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写人物和写一次比赛方法,能做到重点突出,描写细致,注意生动。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 1.《窃读记》
①“我’是怎样如饥似渴地读书的?边读边想,用书上的语言回答老师。②男女对着背,背出情感来。2.《走遍天下书为侣》 ①品读重点部分读出感情。②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并能理解用其造句。
③感知这课的写作方法和描写“我的读书方法”的词语。3.《古诗三首》 ①知识作者与朝代。②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③能感知诗的主题思想。④理解“照我还”、“又开封”、“聒碎乡心”。⑤边背边想着字的写法。4.《梅花魂》 ①自由读课文感知:你感觉外祖父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②读好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语句。③复述文章重点的内容,感知人物的精神。
二、标点知识
1.明确不同符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书名号,学生往往分不清哪些名称。2.典型分析:
◆读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分析:在读了后面防止学生加上逗号。◆我很喜欢读 石灰吟 和 墨梅 这两首诗
●分析:中间是没有停顿的。3.练习加深感知
①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 我终生难忘 ●注意引号的使用方法。
②小明 上课要专心 千万不能开小差 爸爸再三叮嘱 ●这与常规的说话是不一样的,最后不能加冒号。
三、关联词语
1.例题分析:森林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大多数学生能知道用“不但„„而且„„”进行联接,但往往找不准位置。
四、作文提示
1.要以真实的事为前提,把主要的内容细致写好。
2.生动具体些,写老师帮助自己的一件事,是怎样帮助的部分要注意多写些,多加点情感在里面,如“老师的教诲之恩如春雨点点„„”之类。要写比赛,要写出比赛的激烈场面,突出其中的曲折性,同时还要注意其他人物的反映,这样才能有趣而生动。
五、听写生字词(略)
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词语部分
1、填写成语()()无私()()在前()()充数()()口呆 波()浪()斩钉()()()()动听 身()其()翻箱()()()不()待()()贪婪
2、写出几个反映寓言故事的成语
二、用关联词语填空
1、在演出时,小玲()唱歌()跳舞。
2、小刚和小学军是好朋友,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3、一个人()骄傲自满了,()会落后。
4、()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还要注意节约。
5、这支笔()我的,()刘江的。
6、()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第三、四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和默写要求掌握的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
3、掌握练习中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地完成类似的练习。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背诵和默写要求掌握的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教学重点: 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所要求会背的课文。
一、感知课文内容
1、《鲸》
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的? ②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新型玻璃》
①自由读,找出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语句。②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钓鱼的启示》
①小声读,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②理解课后重点句子的含义。
4、《落花生》
①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②理解课后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修改病句
出示例题
◆新沂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他正在织着毛衣和美妙的音乐。
三、积累词语
按以下方式进行积累:
①AABB ②ABCC ③ABB ④AABC
四、听写本单元的词语。(对掌握不牢的还要再进行辅导。)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基本习题,并较好地形成技能。
2、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给予补救。
3、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掌握这一类的习题,能正确地做出。
教学重点: 修改病句部分。教学过程:
一、词语搭配
猛烈的 战斗 改变 技术
热烈的 疼痛 改善 错误
激烈的 光线 改进 态度
剧烈的 掌声 改革 方法
强烈的 攻击 改正 生活
二、照样子完成作业
1、急匆匆 孜孜不倦 波光粼粼 整整齐齐
2、例:老师说:“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老师摸着我的头,坚定地说:“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华告诉小刚:“明天我们去春游。” 老师对小明说:“只要你努力,这件事你准能完成任务。”
三、修改病句
1、出示习题
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
②南京城的风景建设得越来越美了。
四、背诵积累
1、背诵《四时之风》
2、背诵P74的格言
第五、六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
3、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教学课时: 总共四教时。第1、2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知。教学过程:
一、课文的感知
1、《地震中的父与子》
①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的。②说一说为什么把父子称为“了不起的父与子”?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①读课文,说一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②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二、体会拟人句的用法
1、说一说什么是拟人句,注意与比喻句的区别。(教师可举例说明这两者的主要区别。)
2、让学生分别造句。
3、总结,继续教给方法。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例题:
①今天的天可真冷啊。②早晨的雾可真大啊。
2、感知做法
要注意切实写出具体的情况,一定要突出其中的大、冷等。
四、听写这两单元的词。(略)
第3、4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做题习惯与良好的方法。
3、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纠正。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感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成语填空
依()附()雄()英()首()()步 心()胆()谈笑()()专心()()惊浪()()马()()浊浪()()
●针对学生的错误要找出原因,加强巩固,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无误掌握这一项。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 宫殿 认真地 请教 壮丽的 焰火 刻苦地 帮助 华丽的 山川 虚心地动 瑰丽的 风景 耐心地 锻炼
三、拟人句(仿照后一个造一句)
1、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小鸟在枝头唱着歌。
2、巍巍群山盖满了白雪。巍巍群山披上的银装。
●拟人句是直接把动物或一些东西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思想,不要写成比喻句等等。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天的雨下得很大。
2、市民广场的人可真多啊。
3、漓江的水绿得很。
4、这辆赛车的速度很快。
五、修改病句
1、小妹妹穿着一条精彩的花裙子。
2、夕阳的余辉照耀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那榕树像把大伞,覆盖了太阳。
4、他站在三十层高楼的平台上,眺望着地面。
六、默写P112的格言
第七、八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知与认识。
2、能较熟练地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等。
3、能较好地复习或背诵所要求掌握的篇目。
4、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要求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1、2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
1、《圆明园的毁灭》
①你是怎样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句话的?
万劳 ②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狼牙山五壮士》
①默读课文,写出小标题。
②能熟背课文中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4、《七律。长征》
①背诵课文。②熟记诗句的意思。③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5、《开国大典》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②背诵第七自然段。③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感知破折号的用法。
1、说说有哪些用法。
2、让学生列举一些例子。
三、默写词语
1、听写“词语盘点”
2、根据学生听写的情况进行指导。
五、习题巩固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七律。长征》是一首,概述了红军 的史实,歌颂了。
② 《开国大典》(时间)在(地点)举行的,表达了中国人民。
2、默写《卜算子。咏梅》这首诗。
第3、4课时教学 句式的转化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四种句式转化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结四种句式转换的规律注意事项。难点: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人称转化。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各种句式转化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中华语言文字曼妙精深,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极大的丰富了汉语文库,也使得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生动、灵活。
2、小黑板出示四种句式:(1)“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3)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转化;(4)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转换。
3、各种句式的概念(学生叙述,教师完善。)
4、分类进行练习指导。
5、总结归纳在句式转换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具备各种类型句式的特点,如双重否定句必须要有两个定词;
(2)句式转换完成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3)句式转换还要注意标点的转换(主要指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
(4)句子转换前后句子都要保持通顺与正确;
(5)在进行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转换过程中要注意人称指代明确。
6、进行各种句式的综合转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