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精选7篇)
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路子
中共扶风县委党校
李霞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国之策。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努力把人口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转移就业工作,实现了劳务经济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连年被省、市评为“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但是,随着转移就业工作的蓬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劳务经济腾飞的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组织、引导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社会各方面“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力,闯出一条消除劳务经济发展瓶颈、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2008年全县完成劳务输出10.3万人,占年计划的119%,其中有组织输出4.8万人,占年计划的100%;技能培训输出1.7万人,占年计划的108%;实现劳务总收入6.8亿元,是农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
一、基本现状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9镇2乡,169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占总人口的93%,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1、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008年全县完成劳务输出10.3万人,比2007年高出16%,但明显低于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速度(以上两年的增速均为26%以上),增势有所放缓。
2、转移劳动力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2008年全县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年龄45岁以下人数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重为54.2%,较2007年高出约4.1个百分点。从文化层次看,具备初中文化的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重为56.8%,高于2007年7.5个百分点;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的比重为10.6%,高于2007年的2.2百分点。从技术、技能看,2008年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19.4%,明显高出2007年16.9%的比重。
3、跨省的地域性转移进一步上升,东南经济发达省市仍然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
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属于跨省地域性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在全县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为46.6%,比2007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在劳动力转移地区的分布上,分布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所占的比重为63%,而分布在其他地区的比重合计只有37%。
4、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我县农村劳动力“三大”主要转移行业
2008年我县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入到以上“三大”行业中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累计达到67.2%,较2007年提高约1.6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占28.7%,制造业占15.3%,服务业占23.2%。可见,大范围、跨区域转移已经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固定模式。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生存基础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经摆脱了“恋 土”情结,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抛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对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的长期观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从简单的数量规模向复杂技能的效益提高转化。
5、以“候鸟式”转移流动为主,但举家外出户数开始增多,在外从业滞留时间明显延长
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市场环境、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外出从业主要呈“候鸟式”流动,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家务农。近几年“迁徒式”流动就业有所增加,常年外出从业的已占相当比重,农民外出从业形式已由过去的个体流动为主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并存。据调查,2008年年末,我县农村举家外出从业的农户数增加较多,举家外出从业农户占调查村总农户数的比重,由2007年的6.9%提高到2008年的8.6%,提升了1.7个百分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为71.3%,比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二、制约因素
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扩大。
1、尚欠发达的非农产业,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原因。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性转移和区域性转移。农村第三产业尚处于发育期,总量偏低,比重较小,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有限。乡镇企业曾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蓄水池”,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步入低谷,要么被市场机制淘汰,要么进入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以我县午井镇为例,九 十年代初期拥有玻璃厂、造纸厂、纸箱厂、砖厂等4户乡镇企业,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达750人次,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至九十年代末4户企业相继破产关闭,企业人员各奔东西。
2、偏低的劳动力素质,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严重障碍。据调查,在我县农村劳动力中,每户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劳动力2.22人,占每户劳动力3.84人的58%;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和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人数为0.28人,仅占每户劳动力3.84人的7.3%。在农村劳动力中,85%左右属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6%。在2008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5.6%。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回流现象严重,收入较低。同时,随着新兴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3、日趋沉重的就业压力,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因素。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的转轨变型,城市自身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近年来国企改革和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的不断加快,失业人数逐年攀升,再加上失地农民和每年新增的大中专毕业生,城市的就业压力大大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同时,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减弱。
4、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羁绊。当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文件,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些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依然存在。有些城市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的就业,对外来农民工就业的行业、数 量等作出了许多限制性规定。即使在同一家单位,城市正式职工与农民工在工种、报酬上相差很大。以我县城建站为例,该站正式职工大多为管理人员,平均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而起早贪黑打扫马路的保洁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每月收入只有400元左右。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别,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一整套社会保险,而用工单位大多没有为外来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
5、落后的小城镇建设水平,使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减弱。目前,我县小城镇建设受公共设施不足、乡镇企业集中度低、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农村差别不大,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同时,小城镇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农民进入小城镇也并不顺畅。一是户籍制度的阻碍;二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尚未正式建立,农民把土地作为基本的社会保障,使用土地所花的代价和转出土地的补偿都很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预期社会保障机制必然使农民很难下决心弃地进镇。
三、对策建议
面对以上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来抓,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初步形成“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工作机制,消除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瓶颈。
一是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打牢思想基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没有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就没有扶风经济的更快发展。全县上下从“富民强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必然 选择。县上及时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成立了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一项重点工作和重要职责来抓,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半年、年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考核,促进农村充分就业。同时,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通过编辑出版《创业启示录》一书,大力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先富共富有功”的社会舆论氛围。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通过树立务工创业先进典型,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引导他们自觉破除小农经济思想,牢固树立新的择业就业观念。
二是健全网络,完善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功能。一是完善劳务信息网,配备精干人员,做到县上有劳动就业管理局、乡镇有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有劳动保障工作站、村上有劳动保障服务站,全县共建立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1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5个,配备所站工作人员75名,确定村级信息员189名,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责任六落实。二是强化机构职能。建立了扶风县劳动力市场和12个劳动力转移基地,依托6个职业中介机构,在广东、上海、苏州等地设立5处劳动力转移办事机构,形成由政府、中介组织、培训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三是整合城乡各类资源,每年定期举办2—3次大型城乡劳动力交流会和“送岗位下乡”活动,年初组织全县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职业介绍所开展以送年画为形式的送温暖、送信息、送岗位活动,宣传有关劳动法规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四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民外出打工一路绿灯,办理外出务工相关手续从简,对困难户参加政府组织的转移就业减免中介、培训费,资助交通费,近年来补贴相关费用2万余元。同时,认真做好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人员去向和从事职业,配 合输入地做好计划生育、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和监督。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田地耕种、子女上学和老人赡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立足本地,调整结构,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挖掘内部潜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仍然是我县农民重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这也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兼业性转移为主要特征。因此,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立足农业和农村,深入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功能性调整,引导劳动力进行内部转移。第一,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招商引资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后引进建设了投资1.1亿元的华龙集团18万吨面粉和6万吨方便面生产线、鼎鑫肉制品公司6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引进外资改造原县油脂厂、方便面厂等,华龙日清、鼎鑫肉制品、建忠佳家乐、凤友油脂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坚持每个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条产业链。以华龙面粉和方便面、建忠佳家乐、聚粮面粉、源盛面粉等粮食加工企业为重点,提升粮食产业。以戊寅、鑫良、圣丰、鼎鑫、广宏为重点,做大做强畜牧业。以红果为重点,做优果业。以天马为重点,壮大辣椒产业。产业链的延伸,使农民从种养领域逐渐转向加工流通领域。第二,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水产业、畜牧业、精细蔬菜等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转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坚持速度、规模、质量、效益四结合,实施规模化、专业化扩张带动,畜、果、粮、辣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建立了5万头秦川肉牛养殖基地、2万头奶牛养殖基地、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9万亩绿色果品基地、3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和5万亩小麦良种生产基地、8万亩辣椒生产基地六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移。同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等工程,组织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扩大农民就业空间。
四是统筹城乡,多管齐下,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就业渠道。首先,小城镇建设带动就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打造县城新区、法门景区、绛帐工业园区,改造老县城。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城镇精细化管理,目前新老区连接路、新区汽车客运站、经济适用住房、天然气等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吸收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挣钱;加快法门景区开发和建设力度,综合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法门旅游功能,使法门民俗村建设上档次、上规模,扩展景区就业空间;绛帐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食品、纺织、化工等支柱产业,成为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的增长点。第二,优势行业带动就业。建筑、建材、纺织、造纸、食品、运输等行业是我县支柱行业,基础较好。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机构积极和相关企业联系,领着农民到企业打工,实现就业。目前,全县20多家建筑企业吸纳农民工超过了3000多人,水泥企业带动了1400人就业,从事客运、货运等运输业的达到了6900人。第三,项目实施转移就业。坚持把大项目作为促进就业的载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举全县之力引进的冀东水泥公司,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800余人;华龙面业年产18万吨面粉和6万吨方便面生产线项目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0人;关中风情园、合十舍利塔、液态奶生产线、冀东水泥公司二期和余热发电等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第四,打造劳务品牌推动就业。品牌代表着质量和信 誉,我县把培育特色劳务品牌作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扶风建筑”、“胜利技工”品牌。立足于全省建筑大县的优势,全力支持以县建总公司为龙头的几个大的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带动劳务企业向外开拓,巩固老阵地、占领新市场,努力做大“扶风建筑”劳务品牌。今年以来,仅县建总公司一家吸纳农民工就业1750人次,工资收入达860余万元。依托县胜利技校,加大对新生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发展定单劳务,培育“胜利技工”劳务品牌,年培训输送技术工人300余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第五,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在促进外出务工的同时,鼓励打工者带信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返乡创业。县上在春节等重大节庆时召开返乡人士恳谈会、茶话会,并由县级领导带队前往就业地组织召开“乡党会”,联络感情,激发乡情,使在外事业有成的扶风人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回乡创业。我县农民冯浩平1991年外出打工,1996年回乡创办汽车修理厂,几年来陆续向深圳、西安、广东等地培养汽车修理工30余名,成为回乡创业造福桑梓的典型。
五是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素质支撑。首先,依托县职教中心,成立县就业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就业培训中心为重点,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抓特色,乡镇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搞普及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培训学校23所,开设电子装配、钳工、电焊、机电、幼儿教育、建筑等10多个专业,年培训能力达1万余人。其次,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除了有重点、分层次进行素质教育和培训外,着力培养专业技术型劳务人员和管理型劳务人员,抢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高点,现已与苏州工业园人力资源公司、东莞市劳动局、海尔集团等单位和企业签订了长期培训协议,有近800余人经过培训实现了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培训、职介、就业一体化服务水平,提高了培训就业率。第三,不断改进培训方法,针对农村劳动力数量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民文化技术培训网络,农业技术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同时在农闲季节灵活采取函授教育、农民夜校、科技下乡、能人带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印发相关培训资料2万余份,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使我县劳务经济逐步实现从“劳力型”向“技能型”、“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化。
1 四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目前, 我市的劳务输出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 缓解全市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地就业岗位及就业空间不足的现实, 我市适时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 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 努力做实、做大、做强”的战略部署。将实施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来抓。目前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了输出总量、服务管理、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培训输出等“五个突破”。一是劳务输出总量大。去年, 我市转移输出就业人数达到了60多万人, 其中, 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近50万人, 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50%,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人数达到40多万。其中, 省外转移输出20多万人, 省内转移输出近20万人, 境外输出近1万人。上半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的劳动性收入近30万元。二是服务管理实现了网络信息化。开通了劳务输出远程双向可视招聘招录网络通道, 可以随时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开展网上面试招聘业务。三是全市在域外形成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目前, 我市在广东、北京、天津、江苏、山东、辽宁地域的保安、宾服、建筑、纺织、电子装配、机械加工、电脑设计、以及好月嫂、育婴嫂、家政服务等, 已初步打造出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四是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全市各级在域外建立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基地与办事联络机构95个。其中, 国外劳务输出基地如俄罗斯种植基地、日本和韩国水产品加工基地、卡塔尔的机械加工、新加坡电子装配、柬埔寨纺织等6个输出基地。全市有230个乡镇街和社区以及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都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机构。五是通过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加强技能培训, 使劳务输出开始由体力型输出向智能型输出转变。
目前, 我市所辖县 (市) 区共有农村户数664126户, 农业人口2111533人, 农村劳动力资源人数967028人, 除了已经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全市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07519人有待转移就业。在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尚有劳务输出意向人员15.8万余人。其中:男性8.9万人, 女性6.9万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 从而形成了全市城乡就业压力并存的严峻形势。再有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同时, 我市的经济还处在复苏起步阶段, 新办企业及新的增长点极为有限, 企业吸纳安置就业能力弱。这样的现状加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业。因此, 今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
2 当前四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 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 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四平市也如此:
2.1 户籍及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大批农村劳动力挡在城市之外, 他们不仅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 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2.2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整体而言,
四平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技能培训, 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偏低。受教育素质低的影响, 绝大多数人对科技知识的接收能力不强, 很难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由于缺少一技之长, 外出劳动者大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而从事技术工种的很少。
2.3 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
3 四平市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3.1 深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覆
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贯彻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扫清进城阻力, 全面清理各类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政策规定, 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 让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就业待遇, 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打开方便之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予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和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3.2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择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 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当前, 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培训, 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 发展订单式培训, 支持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努力抓好就业培训中心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通过资质认定, 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 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定点机构,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培训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培训体制。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通过设立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 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3.3 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 就业就业信息就业市场劳动者素质权益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有限的耕地与日益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突出矛盾,狭窄的土地上无法承载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农村就业大军。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成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靠打工取得收入已成为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落后状况。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年~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实践证明,农民工流动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很难进入高层次的产业,大多只从事简单的劳动。通过对河北某些村庄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和日常小商品零售业。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停学的低龄女孩主要从事餐饮服务业,少数举家外出打工的从事商品零售业务。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管理不完善。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来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闭塞,所获的就业信息量少,外出打工一般是通过同乡、亲戚、朋友介绍或随同前往,缺少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处于半无序流动,且盲目性大,据统计2003年,自发性转移的劳动力占36%,通过亲友介绍的占34%,而有组织的转移只有30%,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就业机构不健全、中介组织自身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劳务市场的需求。已经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农村管不着,社区也不纳入管理,出现管理上脱节。
3.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当前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如被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時。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户籍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取得与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从长远来看,应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应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要从长远考虑。首先要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目前的适学儿童十几年后将成为就业者,加强义务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义务教育阶段过后,大部分学生就读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辍学。由于种种原因就读高中的学生高考后的升学率也比城市要低。那些没有考上大学或辍学的初中生也面临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与就业需要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层次。
而对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已经存在的素质不高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政府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平台。通过减免培训费,鼓励农民先培训,后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7年将对8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阳光工程计划对20.5万人开展示范性技能培训,对5000人开展创业培训。同时引导性培训57万人,农业科技培训2万人。失地农民将成为今年“阳光工程”的重点培训对象。
2.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各级劳动保障服务部门要开展对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劳力状况,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流向等基本情况,建立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在乡镇、村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免费为农民服务,动员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觉主动参加转移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
3.改革户籍制度。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列入中长期发展计划,改变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创造外部条件。不仅县及县以下城镇户口要放开,大中城市也要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能定居下来。目前,由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太高,许多外出打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后,往往选择回乡过传统的农民生活。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的成本,真正使他们从中解脱出来。
4.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要立足农业本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据调查,在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下,每亩蔬菜需投入的用工量在50个以上,比粮食作物多3倍,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经济效益要高于粮食作物。如果全省蔬菜面积扩大10%,就可以增加2万以上劳动力就业。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和合理配置。其次,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经销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拓宽流通渠道。最后,要立足农村,着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5.解决转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是子女教育问题。城市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这些孩子上学要交很多的择校费,而他们的父母收入本来就少,使他们在城市受教育的机会受到影响,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这种状况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也会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带来压力。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缓解进城务工子女上学的压力;其次要规范社会投资基础教育的机制,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民办基础教育会缓解政府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相关部门要设立农民工权益维护机构,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共同处理重大侵权事件,参与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民工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及突发事件。有关部门要检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规定的执行情况。同时,要制定一系列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关于促进就业、职业介绍、劳动合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实施细则,从源头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策.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国研网
四群工作队员 车桂华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劳务输出工作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对农民外出务工褒贬不一。笔者在保山市农村局工作期间接触这方面的工作,有一此理性认识,但缺乏感性认识。今年二月本人有幸参加“四群”教育工作队,派驻龙陵县勐糯镇海头村,借此机会,于2012年3月至5月,就勐糯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调研:一是与勐糯镇政府及其所属的大寨、勐糯、海头、田坡、沟心等村民委员会分管和直接负责这项工作的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的看法和建议;二是走访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和外出打工者家属;三是与镇政府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收集了市劳促会制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表;四是直接对本人在四群工作中所联系的村民小组——海头三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勐糯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一)勐糯镇基本情况
勐糯镇位于怒江峡谷之中,距保山市政府所在地166公里,距龙陵县城127公里,东边和南边以怒江为界与施甸、镇康隔江相望,东系施甸县酒房乡,南属镇康、永德,西与平达乡相连,北与碧寨乡接壤,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全镇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720米,最低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20.6℃,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属怒江流域低热河谷亚热带气候。全镇辖6个村民委员会,83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有4997户,总人口18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5818人,非农业人口2497人,耕地总面积6.41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5亩,全镇粮食作物总产7532 吨,人均占有粮食量476公斤,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6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12元。
(二)镇政府填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勐糯镇政府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镇报市劳促会制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表》载明:2011年全镇共农村劳动力资源8210人,占农业人口的51.9 %,其中:男劳力4220人,占劳动力的51.4%。年龄结构为,16—17岁的劳动力有768人,占9.35%,18—44岁的有3661人,占44.59%,45—59岁的有3052人,占37.17%,60岁以上729人,占8.88%;小学以下文化的有2356人,占28.7%,初中文化4690人,占57.13%,高中(含中专职高)980人,占11.93%,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84人,占2.24%。接受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有1498人,其中接受种养业培训1236人(种植业795人,养殖业441人),占82.51%,加工、餐饮和其他培训262人,占17.49%。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298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32%,占18岁至45岁以下青壮劳动力的81.45%。其中,常年在外务工597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20.02%;其中到省外121人,市外132人,县外141人,县内203人;自主创业40人,带动就业102人;季节性打工2345人,占转移总量的78.64%,其中到省外141人,在市外619人,到县外737人,在县内848人。
近两年来除了举办两期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外,镇政府基本上没有开展抓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
(三)海头三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本人对四群工作中个人所联系的海头村三组120户农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海头三组总人口548人,农业人口520人,农村劳动力350人,占总人口的63.87%;男劳动力167人,占47.71%。农村劳动力中:16-17岁有1人,18-44岁有226人,45-59岁有88人,60岁以上有35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125人,占劳动力总量的35.71%;初中文化177人,占劳动力总量的50.57%,高中文化有的42人,占劳动力总量的12%,大专以上文化有6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107人,占劳动力总量的30.57%;其中,常年在外打工有7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0.28%;占外出总量的66.36%;到省外24人,占外出总量的66.36%;市外9人,县外1人,在县内有37人(铅厂19人),占外出总量的34.58%;自主创业19人,占外出总量的17.78%,其中在省外1人,县内1人,在县区内17人;季节性打工17人,占外出总量的15.89%,其中省外3人,县外1人,县区内13人。
(四)乡村干部和打工群众对外出务工的看法 1、基层乡村干部的观点。
在与镇、村干部的座谈访中,除了少数干部认为,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开阔眼界,还能带动乡村发展外,多数干部普遍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一是农村劳动力不足,制约“政治产业”(甘蔗、烤烟、香料烟)的发展;二是富余劳力少,红白喜忧无人帮忙;三是小姑娘出去后不回来,大龄男青年找媳妇难。还有的担忧:聪明能干的都出去打工了,今后的农村谁种地。因此,建议政府不要再抓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否则今后乡村两级工作更难做。
2、打工者及其家属的看法
常年在外务工的同志都认为:家庭承包土地少,田地活路不够做,不出去打工在家上没事做,一年下来挣不着几个钱。外出打工,一是活路不重,有规律;二是能开阔眼界,长见识,能学到一技之长或管理方法,将来有机会自己也能发展点什么;三是生活比较丰富,不像在家那么单调;四是收入比在家上好。还有部分年轻人认为,外出不只是为了赚钱,不出去打工呆在家上等于浪费青春。
打工者家属都认为,出去要比在家好。如余德恩(两个儿子在省外打工)所说:“在家他们两个人还做不赢我一个人,钱挣不到,还要吃要用,不注意就会学得些坏毛病,出去打工多少也受些约束,不仅能自己苦自己吃,每月每人有3、4千元的收入,一年下来能帮我陪3万多的帐,比在家种10亩香料烟还强呢。”
二、勐糯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
(一)转移方式和途径单一。镇内没有中介机构,近几年来镇政府也未有组织开展有序输出。外出务工者都是依托血缘、地缘及人际关系网,经亲朋好友介绍、在外务工的同乡引路、自己寻找而实现转移就业。
(二)外出务工仍具兼业性。勐糯镇地处怒江峡谷的亚热带地区,人少地多,农业产业收入也相对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市第一,故农民恋地情节很浓厚,土地依然是农民心目中“最后的归宿”、生活的保障。在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亦工亦农,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季节性打工的有2345人,占转移总量的78.64%。
(三)本土转移务工人员多。一是因为勐糯镇人少地广产业多,农业生产用工量大,每年采摘香料烟和砍收甘蔗季节需要劳动力60万,本镇范围内的劳动力无法满足,需要从镇康、永德、缅甸等地引进大批劳动力;二是勐糯镇境内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目前有大小企业30多个,尤其是在辖区内有上市公司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勐糯制糖公司,这两个公司汲收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仅海头三组常年在在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务工人员达19人,占常年在本地务工人员的51.35%,全镇在本土范围内转移就业人员占36%。
(四)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左右,多数人没有专业技能,因此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五)外出打工成社会时尚。近年来,长年在外打工的人不断增加,有的夫妻同行,有的是举家外出,形成了以打工为生的“打工族”。“打工”成为一种时尚,成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打工不再单纯是为了出去赚钱。部分长年在外打工的青年回到农村,竟然找不到自我,难以适应农村生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勐糯镇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外出打工呈现出“旅游式”。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未接受相关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技能,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就业需求,他们将失去竞争优势,那些需要一定文化程度和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与其无缘,体质相对差、不能从事强体力劳动的青年农民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务工单位。多数外出打工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和岗位,最多两年要“下岗”或“跳槽”,导致外出打工的就业地点不稳定,流动性大。单从“旅游”的角度看,我这个工作几十年的公务员不如一个打工农民。但“旅游式”的打工制约着劳动力转移的广度和深度。
(二)盲目无序的转移,增加了转移成本。多年来,由于基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网络和劳务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就业指导,外出务工仍处于无序转移状态,有许多农民盲目自发进城,走出家门以后很茫然,到什么地方?去什么厂?做什么工?待遇如何?远行几千公里到了沿海城市后靠自己到各企业去寻找工作。信息获取成本高,就业成功率低,很难针对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及转移效益,同时也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社会保障不落实,合法权益无保障。虽然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法》也已经于去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给职工购买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五种保险,缺一不可。但由于外出务工转移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急需找到工作的农民根本不懂也不敢向企业提出合理要求,加之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农民工依法所享有的各种社会保障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造成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就业不稳定性,也影响了企业的产业升级。
(四)政府服务缺位,信息不灵。近年来,基层政府组织和部分领导干部,对外出务工的认识片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把年轻人外出打工看成是“懒”、不想干农活,把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劳动力工钱上涨归结于外出务工。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尤其是外出务工的引导工作不热心,不主动,甚至持抵触情绪,导致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的情况不明,底清不清,信息收报不实。市县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任务通常是由乡镇劳动保障部门的业务人员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弄虚作假,结果是报表数据失失,逻辑错误。
(五)培训针对性不强,工作滞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十分重视,每年中央财政和省级都有针对性地下达培训经费,由于我市的地方财政紧张,无法下达配套经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加之培训资源有限,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与转移脱节,培训滞后于市场需求,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往往是以农业产业上的种植和养殖技能培训代替了转移技能培训,如勐糯镇前两年组织了1498人参加培训,其中种养业培训占了82.51%,且培训时间短,收获少,因此农民参与转移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1、转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的战略意义,明确农村劳动力从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高效益的二、三产业转移,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民变为市民和产业工人,是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转移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今年2月,胡锦涛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增强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继续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坚持不懈做好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失业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时把农民工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强调要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2011年12月,云南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各地必须按照“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摒弃“农民种地”、“懒人打工”的思想,树立农民进城、打工时尚的观念。
3、转移是农民脱贫致富最直接最现实有效的途径。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两年来多数农民在家种地年收入不过几千元,而外出务工最低工资一天50元,正常要在80元以上。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在外工作就基本上脱贫,如果有两个人在城市工作就业,就基本进入“小康”。现在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是没有“承包土地”的人,回到农村没有土地种,家上的承包土地不够父母种,不让他外出务工能让他做什么?加之农业比较效益低,好多农民都已经不愿意再种地了。在打工成为“时尚”的今天,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大中专毕业一定要回家种地呢?
4、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措施和客观要求。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在于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机械化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不能发挥。勐糯镇虽然属“人少地多”,但人均耕地不足五亩,且好田好地不多,多数是利用率不高、收益较差的山地,仍处于靠天吃饭、粗放经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就是要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领导的重视与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保证。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部署,建立了由镇政府统一领导,各村分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明确各村主任为劳务输出第一责任人的有效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要把劳务输出情况纳入对各村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考核到村,责任到人。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澄清底子,健全制度。每年组织开展以户为单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工作,澄清底子,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做到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去向、工作生活情况清楚,对在家闲置人员的特长、志愿清楚。建立了月报、季报、家访联系制度,由各村副主任负责劳务输出对象的储备、把关、宣传动员以及台帐的季报工作。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各村统计的劳动力资源情况要准确无误,相关政策和用工信息要及时宣传到户;乡镇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每季对各村劳务输出进度作一次情况通报。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与务工人员及企业的定期联系制度,最大限度的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确保输出人员的稳定性,使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致富。
(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要通过粘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以典型事例加强宣传等方式,营造“转移才能致富,外出务工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有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劳务输出工作有序开展。
(五)增加投入,强化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必须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摆在重中之重,加大投入,改善培训条件,进一步优化整合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和资金,以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落实优惠政策;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和外部劳务市场需求,对务工人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同时,引进其它发达地区有关劳务输出培训的先进经验,因地施教,以保证培训能够达到最大效果。利用网络培训学校、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技术、安全卫生等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保证输出劳务的质量,缩短外出务工人员的适应期,实现输出劳动力、换回生产力的目标。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最有潜力的地方。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是要让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最终脱离土地,离开农村,成为市民。要让广大农民都能在不同的城镇找到合适的职业,关键是要让农民在城镇居有定所、劳有可做。既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兴业,安家落户,又要通过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使农民务工经商,安居乐业。既要在政策上给予宽松优惠,更要在经济上大力扶持、帮助、因势利导,使其享受城市职工的同等待遇。要加快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引进一批企业加入发展,进而促进经商、餐饮、金融、保险、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城镇经济,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
(七)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就业空间。就近、就地转移是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订单农业,使农民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围绕香料烟、烤烟、甘蔗、石斛、林果、畜禽等几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扶持辐射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八)跟踪管理,做好服务。留守儿童的抚养教育和老人的赡养问题是外出农民工的远虑和近忧。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赡养问题,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老人老有所养,改善办学条件,让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妇联、民政等部门要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展关爱行动。要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联系跟踪管理制度,了解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当好务工人员及其家庭的“通讯员”,适时做好有关服务工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要强化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提高管理功能,广泛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为农民工转移提供优质服务。在较大的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点,及时、准确地提供岗位供求信息,降低农民外出就业成本,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建立全国性的企业用工需求和各地现有富余劳动力的互联网站,完善县、乡(镇)、村、组、户五级畅通的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全县统一的农民工数据库,在现有的社会保障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本县农民工就业管理档案和外来务工人员供求信息、动态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快捷的服务。
(九)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力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监察维权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大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的征缴力度,使农民工与城镇在职职工享受同等待遇;二是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就业期间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加大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的检查力度,及时受理劳动合同纠纷。对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和威胁等手段签订合同,以及不履行劳动合同的单位,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四是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不能立即补发的,要制定清欠计划,限期补发。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严肃处理。五是要做好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组织,净化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群文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本人走访了两个村,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某某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截至2009年末,全镇耕地面积2938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30.2%;农业人口5.8万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05年至2009年,某某镇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1.81万人、1.80万人、1.73万人和1.75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3%、48.1%、48%、47.5%和47.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的调查结果看,2009年转移的203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5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2009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1.6%,亲友帮带的占42.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经统计,2009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分别占0.9%、56.1%和43.0%。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2009年,某某镇转移的1.75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21.3%、78.6和0.1%,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76.9%,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7%。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五是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09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调查结果看,203名转移劳动力中,没有18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94%的为青壮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09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入户调查的203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48.7%、38.8%。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5年来,某某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2.5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4127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臵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6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2、返乡创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镇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镇返乡创业成功的有86人,兴办企业37家,解决了1900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某某镇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07年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300万元成立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上缴税金42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公司再投资200万元建设二期生产线,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5千万,上缴税金上150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臵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荒芜比例低的村有1%,高的达4%,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部分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61%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75%左右。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某某镇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与该镇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塘坝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
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1.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状况。
乌鲁木齐县统计年鉴, 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94 535, 其中乡村总人口为66 065, 占总人口数的85.6%;农村劳动力资源数43 760人, 占乡村总人口的66.2%, 乡村劳动力为43 760人, 乡村从业人员为40937, 男性从业人员为21 871人, 女性为19 066人。
2. 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
在表1中, 新疆与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情况来看, 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10年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7 521元, 而新疆农村居民纯收入为4 643元, 乌鲁木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 878元。
3.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状况: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分别为:不识字或少识字的劳动力即文盲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32%;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7.70%;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0.43%;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 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67%。少数民族, 长期生活在牧区, 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农村劳动力素质越高,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空间就越大, 从事工作的层次就越高, 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从而农村劳动者就更容易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反之, 则就业空间狭小, 从事的工作是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而且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障碍也会越多。
4. 乌鲁木齐县农村土地拥有情况。
2004年末乌鲁木齐县耕地面积19.82千公顷, 农村人口为65 801;2010年末耕地面积增加到21.2千公顷, 农村人口为66 065, 2004—2007年农村人均年耕地面积是呈上升趋势的, 在2007—2010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平缓, 2011年末, 乌鲁木齐县农村实施休耕的政策, 农村有3.7万亩的土地要实施休耕, 耕地总面积的减少, 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二、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问题
1. 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地转移多, 异地转移少。调研的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选择乡镇内就业的占外出劳动的65.91%, 所站的比重最高, 在乌鲁木齐市就业的占到22.73, 选择在疆内就业占7.5%, 异地就业的占3.79%。方家庄村经营的农家乐, 就是就地转移的, 该村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形成的, 政府的政策性引导, 该村90%的人都是经营农家乐的, 农家乐的收益是很好的, 每月净收益在2万左右。
2. 村级间劳动力转移规模差距大。
通过调研的结果显示, 水西沟镇方家庄子村的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90%, 永丰乡永丰村和板房沟乡灯草沟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44.44%和42.85%, 水西沟镇庙尔沟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38.46%。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呈非稳定状态。
主要表现 (下转135页) (上接133页) 在: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方面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自发性、盲目性流动较普遍, 有组织、有规模输出的比例不高。二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工作的不稳定性,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劳动技能, 就业的空间很小, 障碍性因素增多。
4. 自主创业技术、资金不足。
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 有一些很好想法的农村劳动力想自己创业, 比如:大规模的养殖、抗寒果树的栽培等。经营这些项目, 不是说只要有劳动力就能解决的, 农民的起步资金都是一个问题, 何来谈该产业的发展。抗寒果树种植, 是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的, 但是该县缺乏这样的技术及技术上的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支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加大旅游业的发展, 乌鲁木齐县有这方面的地理优势, 形成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一条线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这样可以吸收周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2. 加强宣传工作。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案例的宣传, 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走出农村;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围绕地区采矿产业、旅游产业发展,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 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落实城镇各项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严格监控劳动合同签订和履约情况, 及时处理各类涉及农民工的劳务纠纷, 建立专项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基金, 专门救济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后无法补偿的事项, 在地区范围内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顾虑, 加快转移步伐, 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3.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
政府应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劳动力的转移。自发性的转移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而且也不没有任何的保障, 政府有组织有规模的转移能够保障农民的劳动保障权益。
4. 给予农民更多的贷款优惠政策, 给予技术上的培训。
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实用性强的实践培训, 大范围提高整体素质, 把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劳动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工作来抓, 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体系, 安排落实项目经费, 力争在农牧民培训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曹新荣, 对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8) :13-14.
[2]郭玉云, 袁冰.新疆农村职业分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社会科学, 2010, (2) :121-124.
该市主要措施:一是以实名制登记为基础,摸清农村劳动力家底。2015年底,全市实现11个县(市、区)139个乡镇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利用就业信息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全面实名登记。目前,该市已实名登记124.33万名农村劳动力,初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库。
二是以大型招聘会为契机,扩大就业岗位供给。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31场,提供就业岗位5.37万个,引导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8.61万人,为农民工等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就业咨询服务32.25万人次。
三是以技能培训为着力点,提升农村务工人员职业水平。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3476人次,组织开展技能大赛11场次,参赛选手1317人。
四是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带动当地农民工实现就业。现已获得大化县、环江县、都安县3个自治区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项目,每个项目获自治区补助资金500万元。目前,大化县将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纳入该县生态民族新城规划中的就业创业工程,农民工创业园建成后,可接纳50家以上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置业创业,可安置返乡农民工、异地扶贫搬迁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就业3万人以上。
五是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联合金融、林业、水产畜牧兽医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河人社发〔2015〕201号),从源头上为农民工创业贷款提供保障,积极支持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带动经济实体周边农民转移就业。2016年,该市将小额担保贷款限额由5万元/人提高到10万元/人,同时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担保机构,全面实施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全力推动大众创业。
六是以劳务合作为引导,畅通转移就业渠道。加强与区内外省市的劳务合作交流,保持与广东、浙江、福建、广西南宁、北海等地常态化劳务合作,为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同时,搭建交流平台,创新开展“乡企劳务合作双百活动”,定期组织100家以上民营企业与100个以上乡镇进行劳务对接,实现用工需要与就业意愿互动双选。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9327人次。
【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推荐阅读:
市人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调研组06-18
廉江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09-11
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情况汇报06-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10-0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01
劳动力转移工作计划05-28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06-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06-04
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