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稿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愁》教学设计稿(精选8篇)

《乡愁》教学设计稿 篇1

《乡愁》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是《乡愁》教学设计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唤起体验,读出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能把音乐拆成音符碎片来欣赏,诗歌阅读与欣赏也该这样,要注意对诗人整体情绪的判读。这一环节,由聆听歌曲或者引用爱国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了解背景和自由朗读中贴近作品贴近诗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1、播放歌曲《祖国之恋》或者用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祖国的热爱。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

3、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爆发,可能有一个具体的诱因,比如受到欺负(杜甫的茅屋被风吹破,茅草被抢)或情绪受到触动(徐志摩告别心爱的康桥)。那么,你认为是什么诱因使艾青爆发出如此炽烈的爱国之情?

(根据诗歌创作的时间,学生应该能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到诗人的创作激情。)

二、入情入境,读懂意象

(即“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1、诗人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爱的?诗人用了“嘶哑”这个形容词,你会联想到怎样的形象?从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2、诗人挚爱着的是一块怎样的土地?其歌唱的内容包括哪些?

学生交流后明确:(关键词句)

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意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些意象和关键的修饰语来表达的,这些地方要读重音。

探究质疑。

3、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而不是一片云,一棵树?

提示: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此后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不单以双鸟、孤鸟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搜索与“鸟”有关的诗句,读一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古诗十九首》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从此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民族的热爱,已到了不知如何倾诉的地步,他也就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虽然已不能再唱出美妙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来的,是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执著的爱。

虽然我们与诗人不同时代,但我们从朗读中会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诗人沸腾的热血。

三、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1、如果让你来朗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一处最有起伏跌宕的感觉?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正当我们为诗人不断的歌唱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有何深意?

2、这样的爱该用怎样的语调表现出来呢?

3、一首优秀的诗歌中总有几个句子能特别打动你。打动你的原因,就是情感真挚。这首诗中,表达感情最深切的是哪一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怎样理解诗人眼里的泪水?

(经过思考、探究,学生有能力理解这泪水中饱含的深情。“深沉”一词也许还不足以表达爱的炽烈程度,于是,其后紧跟的沉重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我们的心房,激起我们持续的共鸣,留下不尽的余韵。)

4、所谓“诗歌”就是“诗”与“歌”的联姻,这首诗在音乐性上虽然不如古典诗词,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但其内在情感的旋律节奏非常鲜明。这个内在的节奏就呈现为情感的变化。试着画出诗人情绪起伏的走势图。(请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抗争炽烈

悲愤憧憬

忧患执著

我们在诵读时要随着诗中感情的起伏体会内在的节奏,诗歌的韵味就自然流露了。读时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沉浸到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中。

四、情绪对接,强化体验

祖国是亲爱的母亲,为了她,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都在所不惜,一首首诗,就是献给祖国的铮铮誓言。如果让你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会用什么样的诗句?

(为了点燃学生尝试写诗的热情,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读诗的目的是指导学习,指导生活,仿写诗句,就是将诗作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积累筛选,升华情感,建构起人文底蕴。

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与诗人的心是相通的,我们读懂了诗人殷殷的赤子情怀,祖国之爱在我们的心中,也就如潮水般奔涌──

五、写作特色

1、设喻。

2、结尾升华主题。

拓展阅读:《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这首诗我很喜欢,备课也很用心,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好。下面我就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站在讲台上整整了,可站在丹中多媒体教室却是第一次。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朗诵”,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乡愁》教学设计稿 篇2

余光中《乡愁》一诗是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具体意象, 通过丰富细腻手法表达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进而把这种感情升华到恋国, 渴望台湾、大陆统一的深深的爱国情感, 乡愁在他的笔下得到提升, 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的家国之恋倾泻于笔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两年的读诗经历 (七、八年级每册教材都有一个诗歌单元) , 由此可见初中阶段读诗是一个重要内容, 读诗理解意境, 领悟情感是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但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应已具有这些基本能力, 而在领悟, 赏析上还有所欠缺。九年级诗歌教学, 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读诗, 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的欣赏, 并在欣赏品析过程中潜移默化,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以致于达到共鸣的境界。

学法分析:反复的吟咏、朗读是学习、品析诗歌的方法和途径,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更何况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诗歌。但九年级学生却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和许多心理原因, 不愿读, 不爱读, 不喜欢读出声来, 更不用说读出抑扬顿挫。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是主要任务, 而通过不同的形式, 不同手段营造读的氛围, 是教学教程中最主要要的方法。充分的朗读后教师从不同角度引导理解, 激励其自主探究、合作, 把诗读厚, 从而对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激发读的兴趣和热情, 努力让学生能有一种看到诗就有读的欲望, 并成为一种习惯, 使其成为九年级甚至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

目标预设:

1、在初读中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结构。

2、在悟读中领会诗歌借助具体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3、在朗读中探讨品析诗歌的语言艺术, 更深层次的感悟其真情和表达技巧。

4、反复读, 在读中激发爱家爱国的情感, 激励其热爱诗歌、朗读诗歌的热情, 在诗歌的朗读品析中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歌曲《我的中国心》师:伴随着这首让许多中国人心情激荡的歌曲, 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

一.导入

师:有人说,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 “家乡”二字便深深的烙在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自我们走出家门离开故土之时, 乡愁便在心底滋生、滋长、泛滥, 这份情感说不清, 道不明, 剪不断, 理还乱, 余光中是如何表达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

二、初读, 感意象

1、学生自由读 (师板书课题)

2、第一次齐读 (老师对学生的读进行客观的评价, 预设:第一次齐读, 学生的朗读中可能因没准确理解诗的情感, 而朗读显得有些粗糙, 不够投入, 不必追究)

3、组织交流

学生自主交流中老师引导明确诗的思路、意象、情感, 板书相关内容,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学生交流中适时指导朗读, 意象词的重读 (加强语气、抬高声音、降低声音或声音延长等处理办法) 。

设计说明: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读诗, 准确把握诗的内容和结构, 初步领悟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学生朗读理解诗的意象, 及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善于从诗的意象入手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和主题, 这也是读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听示范朗读 (示范朗读对学生产生听觉上的冲击, 让其自由朗读)

三、自读, 悟意境

师: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是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诗歌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往往蕴含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把握意象是准确理解诗歌的第一步。然而营造丰富的意境是诗歌另一主要特点, 读诗时想象、联想, 感受体验丰富的意境不仅能带来更美的享受, 更能深化对诗的内涵的理解。 (对前一环节进行小结, 指导读诗时抓住诗中的意象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

1、自由默读, 联想想象描写画面。

教师示例: (媒体呈现画面及《乡愁》阅读卡)

余光中《乡愁》阅读卡

诗句: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想象画面:苍天茫茫, 海水茫茫, 没有边际, 没有尽头。他, 白发苍苍, 脸上早已刻满深深的皱纹, 海风撩起他的衣角任意飘飞, 空旷的眼, 望着空旷的天……路在哪里?家乡在哪里?

自主选择一节或一句展开联想想象, 描写画面。 (呈现两幅教学挂图)

2、自主交流, 感悟意境 (读出意境, 读出诗人难舍的深情) 。

学生交流展示所选的诗节及描写的画面,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指导读诗应学会在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拓展意境, 加深对诗歌感情的领悟, 对学生的画面描写进行评价, 或组织自评, 互评, 根据交流情况, 适时引导学生朗读, 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

3、再次齐读, 整体感悟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读诗展开联想和想象, 感受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在意境的体验中深化对诗所表达情感的真切理解。教师先示范“《乡愁》阅读卡”, 这样学生有例可循, 有可模仿的方法, 便能更好的自主阅读, 在阅读中想象、联想并进行画面描写, 把诗读厚, 读丰富。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评价、引导, 指导朗读, 强化对这一读诗方法的理解运用。

四、品读, 析语言

1、介绍作者, 加深领悟 (媒体呈现余光中相关信息和图片)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 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所著名大学。

2、教师配乐范读

由诗人简介和画面自然引出范读。

师:这就是余光中, 苍白的头发, 憔悴的面容, 虔诚的祈祷, 我们或许无法真正理解他心底那份永远都挥之不去的乡愁, 但我们分明听到他无数次在心底默念:“小时候, 乡愁是……”

教师朗读

师:诗歌的语言是诗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 请再朗读全诗, 品析诗歌语言, 你会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切, 你也一定能真正理解什么叫字字藏金的语言。

3、自由朗读, 品析语言

(1) 探讨交流:你从诗中哪些字、词、句里读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2) 批注式赏析

(3)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评价、激励、引导、品析诗的语言艺术:

值得品析的语言点:1、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修饰语的表达技巧平淡朴实中见真情, 以物之小反衬情之深;2、“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的表达效果, 以物之少反衬情之浓;3、“啊”这一叹词的巧妙运用, 感叹中流露出惋惜和伤痛;4、“但”这一转折词更加深切的透露出诗人永远挥之不尽的乡愁。

(学生的自主交流中指导其朗读技巧, 对关键字词用不同的方法强调, 朗读中领悟深情。这一环节是本节课难点, 教师组织激励、引导恰到好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应该能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其品析语言, 分析语言文字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学习用批注法品析诗歌语言, 指导学生在诗歌朗读中抓住诗歌的语言领会理解诗的情感和主题。

五、齐读, 整体感悟

1、歌曲欣赏 (媒体呈现佟铁鑫演唱《乡愁》MTV)

2、齐读

师:乡愁是“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愁是“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乡愁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乡愁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请听诗朗诵《乡愁》。

学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读了《乡愁》, 在《乡愁》中认识了余光中, 体验到了他那浓厚的思乡情, 感受到了他深切的爱国心, 更从《乡愁》的阅读过程中学到了读诗的方法和技巧, 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诗歌一定会读出更丰富的内涵。

设计说明:通过《乡愁》MTV和一组思乡古诗词曲的积累调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再次对本诗有整体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对读诗的方法进行归纳小结, 激发其读诗的热情和兴趣。

《乡愁》教学环节设计 篇3

一、导读环节,激发创新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导读环节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欲望。

课前,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独立试读,自己解决问题。我总是在上课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新学法,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独立阅读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二、探究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教学《乡愁》。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我都予以肯定。老师只作适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像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赏析环节,强化创新效果

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后,就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乡愁》的作业设计还是要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这也是对诗歌教学的延续。

我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赏折性理解:你认为诗中最精彩的是哪一节?为什么?(2)赏析性朗读:你能把你最喜欢的章节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3)赏析性绘画:你愿意为诗中的一节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4)赏析性表演:你能根据诗的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来表演吗?(5)赏析性作文:你能模仿诗中的一节写一段文字吗?

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并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乡愁教学设计 篇4

2013-12-02 19:26:58| 分类: 九上教学实录|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陶树坤《特级教师洪镇涛《乡愁》教学实录》

湖北武汉六中 洪镇涛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两女生分别背诵)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吴明琴整理)

【洪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乡愁》教学设计 篇5

单 位:蔚县西合营初级中学 授课教师:吕艳萍 授课班级:162班

授课时间:2016年5月 授课使用的教材:河大版 课 时: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导读

教具准备:有关描写思乡的诗词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理解、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8分)

1、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静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作者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学运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并且,他还是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他是50年代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余光中是一位锐进的诗人,他从传统诗的格律束缚中挣扎出来,又回到传统的继承之中,他掀起反叛五四新诗的旗帜,又从自由诗中吸取营养。他的不少诗作,有着深沉的怀念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乡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教学设想:导入过程以介绍现代诗与古体诗区别为重点,目的是:一,学生通过回忆古人思乡佳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借助对《静夜思》的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把握有初步的认识;

三、明确现代诗的一些概念,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0分)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我们要通过朗读体会它的节奏美感。(先请同学领读,再全班朗读)

1、读准节奏

2、体会情感节奏

(朗读中揣摩作者情感,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3、体会节奏美感

(教学设想: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新诗尤其如此,它感情奔放,挣脱了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枷锁,虽无固定格式,不讲究语言外在格律,却有内在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通过朗读理解节奏美感,是理解这首诗的敲门砖。)

三、品味诗歌,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并说说理由。(5分)

四、分析诗歌(15)

1、提示:

意境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我们说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马上就能想到落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心中凄凉断肠的情怀,情由景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这便是诗的意境。那么,这个意境我们是如何领悟到的呢?主要是通过这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落寞的气息。这些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

诗中主要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2、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意象前的形容词怎么理解?请同学们讨论并概括。(板书)

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总结:

这首诗成功在于它有新颖意象,区别于一些诗歌意象的单一陈旧。以往有些诗歌的意象要么沿用约定俗成的稳定意象,如柳(送别),月(思念),这样难免落入窠臼;要么意象较为单一,有时虽有多个意象,但由于特征差别不明显,难免有堆砌繁杂之嫌。

因此在意象的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达,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现代生活的实景,它们是单纯的,却明朗、集中、强烈,新得真切,新得奇特。

它们又是丰富的,作者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这就是诗的内在张力,使全诗含蓄、饱满,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仅仅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3、这些意象所反映的感情与主旨“乡愁”之间如何有机联系?

(1)围绕主旨——并列

(板书)

(2)时序延伸——递进

说明:

(1)诗歌结构上采用了并列的方式,紧紧围绕“乡愁”这一主旨,因而诗歌包含的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等内容,既在客观上具有独立性,能使读者体验诸多不同的愁滋味,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一个人生旅途的广袤空间。

(2)意象组合上并不单纯采用并列方式,而是还分别展示了“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延伸的时序,使诗的情绪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态势,这种意象的递进融进了作者漂泊生涯的邈远时间。

幼儿时念母情浓,年轻时恋妻情重,与母亲的死别更把人生的哀愁推向高峰,但不论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乡愁更为深广,随着年龄增长,人生理智逐渐成熟,终于达到从一己亲情到对祖国故土热爱之情的飞跃升华。

五、总结方法,拓展运用(7分)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朗读—— 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2、分析、欣赏席慕蓉的乡愁

3、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乡愁》教学设计 篇6

罗平县罗雄一中

郑丽

学习目标:

1.深情朗读全诗,感受诗境。

2.结合诗中意象,感知诗意。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感受诗歌的意境(伴着《思乡曲》音乐)

师: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生听)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教师板书课题:乡愁)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首诗,读两遍,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学生朗读)

2.学生试读、互评,教师点拨朗读方法: 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3.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学生齐读)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生答师归纳板书:母子之别 夫妻之别

母子之别

家国之别

2、质疑思考:诗歌第1、3小节都写了母子之别是不是重复了?(1小节是生离,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

那请同学们捧起课本,读1、3小节,读出递进感来,读出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化。(生齐读)

3、这位母亲,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战乱时代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越南,到昆明,到重庆,但是从没有放弃教育儿子,而就是这样一个母亲,他如今却已经是阴阳两隔,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揪心的感觉„„

女生再读,“——后来啊,„„母亲在里头„„”这一小节。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1、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思乡、对祖国的思念)

2、在作者眼里乡愁都是什么?(生说师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板书:邮票--母子情——

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

船票--夫妻情——

一个异国孤客的乡 坟墓--生死别——

一个悲痛孝子的乡愁 海峡--家国恋——

一个期归游子的乡愁

师小结:诗人分别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种意象作为载体来抒发自己的乡愁,通过时间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是在用一生的时间来写乡愁,这些,都是诗人的爱!

3、我们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

五、咀嚼赏读,读出诗情。

1、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写得很美,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觉得写得美,美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意境美:

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好在它们都代表着分离,用具体的物像含蓄表达离别相思之情,由家到国,层层推进了诗情的抒发。

(2)语言美:

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有空间上的变化;在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如果改用“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发音也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和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

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

教师引导:邮票小小,乡愁“大大”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坟墓矮矮,乡愁“高高”海峡浅浅,乡愁“深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反衬了思乡情浓。

(3)结构美:

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每节内部长短句错落有致,显现出层叠式的建筑美。

(4)韵律美。重章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

(5)画面美:

读到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让人联想到一副朦胧而又美丽的图画,“夕阳西下,诗人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走向家乡的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诗人听见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师小结: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他为什么对大陆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他的身世做一番了解。

(请看大屏幕: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经64岁。余光中从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初创作了《乡愁》,他说:“我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短短20分钟的创作,88个字,凝聚了20年的牵挂惦念,沉淀了20年的爱与愁,”让我们一起再次吟诵全诗,体会诗人蕴藏了20年的思乡之情。(生齐读)

六、放飞心灵,抒写乡愁。

请以“乡愁”为话题写一两句话,力求感情真挚,语言优美。

七、布置作业,收束全文。

作业:

1、课后比较阅读相关诗作《望大陆》和席慕容的《乡愁》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画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乡愁》教学设计稿 篇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桂花雨》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 说教材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与第三单元其他3篇课文都是“抒情”为主题的散文, 主旨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浸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桂花雨》注重叙事, 在叙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 再现淡淡的乡愁。本文以“桂花雨”为题, 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XIAOXUE JIAOXUE YANJIU念和挥之不去的乡愁。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感受作者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

二、以人为本,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一般关注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本文的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 而对文中散落的思亲怀乡之情则缺少情感体验, 品读时缺少一定的深度, 无法触及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 本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抓住文本的精要内容, 点拨、引导学生去静静阅读、细细感受, 让学生从浓浓的花香中体悟淡淡的乡愁。

三、紧扣文本, 说方法

教法:1.角色体验法:感知人物的内心, 加深理解和感悟。

2.想象教学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情境创设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学法:以读促思读写结合。

四、遵循文本, 说过程

1.偏爱是花香

教学开始先运用白板遮挡功能逐一出示一组词语:“笨笨拙拙香气味儿姿态迷人香飘十里前后左右茂盛 沉浸”让学生读一读,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理解表达出来。然后再出示说话练习:因为 () , 所以我最喜爱桂花。学生口头作答。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一组对桂花外形、花香描写的词语, 同时完成说话练习。引领学生明白了解, 桂花吸引作者的不是树、不是叶, 更不是花, 而是那迷人的花香。

2.乐在摇花中

体验“摇花乐”即教学第三自然段, 也是本次的教学重点, 下面将分自读品悟和交流分享两大环节来进行教学。

首先自读品悟, 出示自学要求: (1) 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句, 体会作者的“摇花乐”。 (2) 将关键词句多读几遍, 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维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本环节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品味, 真切体会那份乐趣。

其次是交流分享, 分三个场景进行教学。

场景一:摇花前, 感受我的“迫不及待”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流, 白板相机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 没开足, 摇不下来的。”抓住一个“缠”字, 通过偏旁的认识、理解以及学生反复朗读, 真切地体会“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是多么急切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场景二:摇花时, 感受我的“欣喜若狂”

教师引用过渡语:“哎呀, 不好, 天要下雨!阴云密布, 云脚长毛。学生, 我们提前摇桂花啦!听到这消息, 你会怎样?”巧妙引入“摇桂花”。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源自文本, 既能创设课堂情境, 引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又与文本浑然一体。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住“帮着……铺;帮着……摇”两组动词, 以及作者的语言描写和连续三个“!”来体会作者的“欣喜若狂”。接着, 教师运用诗意的语言:“你抱着桂花树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像轻柔的雨丝, 夹杂着迷人的香味, 落到了你的头上、脸上, 有的溜进了你的脖子里。你高兴地仰起脸, 香喷喷的桂花落到了你的脸上, 这时你想说些什么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走进了作者的回忆, 共同感受了这份飘香的花雨。为了更好地将作者的这份回忆再现, 此处播放摇桂花的动画片段, 配上欢快的乐曲, 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让学生共同朗读摇桂花的部分, 让作者清新的文字在学生心间流淌, 让那缤纷的桂花雨也扎根在学生的记忆中。

场景三:摇花后, 体悟父母的“乐在其中”

教师引用过渡语:“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 闻着这浓浓的桂花香, 快乐的又何止我一个?谁也体会到了快乐?”既引出下文又提出思考。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父亲点上檀香, 炉烟袅袅, 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大发, 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你从哪里看出父母的乐在其中?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圈画关键词, 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 都融进了父亲的诗中。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关键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真切感受桂花给作者一家带来的乐趣, 而吟诗也仅是父亲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 教学中只需引领学生感受这份“乐”, 无需拘泥于理解诗意。

3.乡情融花间

课文学到此处, 学生已从浓浓“花香”中读出了“乐”, 读出了“甜”, 那是留在作者记忆中美好的情思。而第四自然段的描写则表达了一份萦绕在心头散不开也忘不掉的乡情。

出示:“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如何让四年级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怕是很难。在这里我用了引读的方法:俗话说得好, 好花不常开, 再好的花都有谢的时候, 为什么这里的桂花全年都香呢?原来是勤劳能干的家乡人在摇落桂花以后, 全家动员, 先 () 然后 () , 再 () 。桂花晒 干了就 ()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 , 可以 () , 过年时还 可以 () 。每年, 母亲总会把摇落的桂花分送给村里人。大家还会把自家做的桂花食品互相赠送给邻居、友人……你吃着我做的桂花糕, 我品着你泡的桂花茶, 此时除了一缕淡淡的桂花香,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引读—感悟的方法替代了教师单一的讲授、解读, 既很好地开展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 又引领学生感悟到了比花香还浓郁的乡情。

4.乡愁更情浓

简单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 及“外地的桂花”就是指著名的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指导学生朗读、体悟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母亲说的, 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联系上文的学习,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而对于外地的桂花是否香?旧宅院的金桂又为什么最香?而作者为何多年之后又独独还记得母亲的这句话等问题, 四年级学生是无法想到的。而这也是我们真正走进作者内心深处的障碍。于是在教学中, 我尝试补充了作者的简单经历, 期待能帮助学生在此处读出深意。

此刻, 学生的情正浓时, 直抒胸臆是最佳时机。先出示一段小练笔:他乡的桂花再香, 也香不过家乡的金桂 ;他乡的山 再秀 , 也 () ;他乡的 () , 也 () 。和着悠扬的乐声, 让学生在纸上静静倾诉。之后伴着音乐进行深情交流。紧接着再出示:正如杜甫诗中所说“月是故乡明”。故乡的一草一木, 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对亲人的思念。母亲如此, 我也一样。每到这时, 引读:最后一段。

最后出示:爱家乡的桂花, 其实就是爱 ( ) 。

【设计意图】对于文本的解读, 不单单是我们教师自己, 更要考虑到我们的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性格、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教师只有和学生一起努力去阅读、理解、寻找文本中的聚合点, 引导学生去思考, 这样才会把文本变为真正的知识, 学生能够悦纳的知识。此处小练笔的设计就是尝试让学生与作者的思绪进行碰撞, 内心进行交流。尚处在父母呵护下, 从未离开过家的学生也许无法真正理解作者那抹不去、挥不走的乡愁, 但通过这样一种思考、内化之后的倾吐, 学生与作者心的距离应该近了。我想也许有学生在若干年之后远在他乡时, 也会想起琦君美好的童年回忆。

5.最甜童真时

这是本堂课的最后环节, 教师一段优美的结语归纳文本, 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深情朗读文本第3~6自然段, 再次重温作者的童年回忆。

最后出示作者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的一段话: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 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 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 像花木草树似的, 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 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 忘掉童年, 忘掉故乡, 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 此生永不再写, 然而, 这怎么可能呢?

希望学生读了这段话, 课后记录下自己内心的丰富感受。同时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 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书。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鲁迅的《朝花夕拾》,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愿学生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拓展阅读是以语文教材为核心, 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一种阅读。它能解决语文学习中“多读”的问题, 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课堂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从节选课文扩展到整篇文章;从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他文章。把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效延伸扩展到整个阅读教学中来。

五、点睛之笔, 说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 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板书应该一目了然, 言简意赅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思路及重难点, 折射出作者的精神世界。板书如下, 既体现文本的思路又归纳写作方法:

12. 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

《乡愁》教学纪实与评析 篇8

师:同学们,我记得你们!现在来听一听我记得对不对:昨天上午,你们和赵莹老师一起学习“打折与策略”时,我看到了你们的聪明与睿智,昨天下午你们随着迟开鹏老师一起到泗水河边游春时,我又看到了你们的“沉着与冷静”,我说得对吗?我的记性还可以吧?

生:可以(点头)。

师:你们的记忆力一定比我强。我想考一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测试:我来说一首诗,这首诗共有两节,每节有4句话,我每次说两句,而且只说一次,听清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生:“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师:鼓掌!你真行,老师只说了一遍,你就把这样复杂的两句诗背下来了,你觉得你行不行?

生:还行吧!

师:挺谦虚的,看来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生:“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师:你能再把这4句一起背出来吗?

生:……

师:你看你多行,一次背出了4句诗!今天回家一定告诉妈妈,就说赵老师夸你表现得特别好!

师:我要接着说了啊!“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生:“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师:“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生:“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师: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背出来?

生:……

师:精彩!这么长的诗你只听了一次就背了出来,老师真佩服你惊人的记忆力。(幽默地)同学们还不鼓掌等什么呢?

师:这首诗其实还有最后一句我没说,这句写得特别好,会让人觉得很震撼,现在同学们一起背诵前面的部分,然后我背诵最后一句,好不好?

生:……

师:“到处都是开门的声音!”

【点评】教师以挑战学生的记忆力为由,引入了一首意境优美的小诗,让学生在练习背诵的同时学会认真倾听,为学习《乡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消除了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沉着与冷静”,快速进入了快乐学习的良好状态。

师:刚才我们背的是现代诗,现在我们再来背一背古诗吧。就背首李白的吧,你们会背哪首?

(学生争相发言,多数人要求背《静夜思》。)

师:那好吧,我们就来背这首同学们最熟悉的《静夜思》。

(生齐背《静夜思》。)

师:(板书:“思故乡”)同学们,你们说李白思念故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在“思故乡”后接着板书“的忧愁”)同学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生:6个字。

师:你能从中去掉一个字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吗?

(学生争相发言,分别去掉了“的”“忧”“故”“思”。)

师:现在就剩下了两个字“乡愁”,谁能来说说乡愁是什么意思?

生:思念故乡的忧愁。

师:那思念故乡的忧愁就是……

生:乡愁。

【点评】对“乡愁”二字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静夜思》入手,通过对“思念故乡的忧愁”的逐字删减。“乡愁”二字的含义一点点清晰起来。这样,省去了直白无味的解释,既降低了难度,活跃学习氛围,又训练了语言,设计甚妙。

师:《乡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它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诗,我们也来用一边听、一边学、一边背的方法来学习,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就这么决定了。

师:这首诗的作者叫余光中。有谁听说过这个人?(板书:余光中。)

(学生沉默,表示都没听说过。)

师:现在我来介绍作者余光中。我说3句话,这3句话里蕴涵着我将要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要注意听,认真想。

师:余光中是我国台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学生专心倾听。)

师:余光中还活着吗?还在世吗?

生:在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他今天多大岁数了?

生:77岁,因为他1928年出生,用2005—1928就得到了他今年的年龄。

【点评】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强化了听力训练,把“听”与“思”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积极思考。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余光中还活着吗?”这个问题简单易答,于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本课学习的诗比以往学习的古诗更加亲近。

二、艺术引领体验诗情

师:你猜猜余光中的乡愁,可能是思念哪里的忧愁?

生:南京、祖国。

师:有一定道理。这个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乡愁”这个东西你们摸过吗?

生:没有。

师:看见过吗?

生:没看见过。

师:这样一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让你写,你会写吗?

生:不会。

师:其实就是让作者余光中来写,也是件很难的事。但是余光中用了一个方法,真就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写出来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生:想!

师:这个方法就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指代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师:同学们,如果你很小就去外地上学,你最思念家里的谁?(板书:小时候、少年。)

生:母亲、父亲、亲人。

师:那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呢?

生:打电话、写信。

师:对!对家信的等待就是对乡愁的等待,余光中爷爷就是用信上的一样东西说出了自己浓浓的乡愁,你们猜是什么?

生:邮票!(板书:一枚。)

师:说对了,现在我就把第一节读给同学们听。

师:(幽默地)我可就要读了啊!有没有掌声我不是很在乎!

(生鼓掌、笑。)

师:“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师:谁会背?

生:……

师:厉害厉害,一次就能背对,一个字也不差,真行!谁还能背?

生:……

师:现在全班同学起立,一起背第一节诗。

(学生背诵的感觉不对,很生硬。)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我就是你的母亲,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你们了,我想你们想得眼泪都快哭干了,你们看到了我,会用怎样的语气跟我说话呢?

生:……(朗读效果明显好转,掌声。)

【点评】在这里,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学生因难题而生困惑,思维机器便快速运转起来。这时教师揭示诗的

nlc202309010354

意向(邮票)的重要性与可感性便水到渠成了。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背诵指导,方法独特。他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只用朴实的几句话,就把学生带到母子分别的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相似的生活体验激活了情感,一分钟内,学生前后两次朗读效果判若两人,足见学生读进去了,读懂了,体悟到诗句的情感。

师:慢慢地,作者长大了,从少年变成了青年(板书:青年、长大后),而且还娶了一个温柔贤慧的女孩儿做妻子。可是刚刚结婚不久,他又不得不与新婚妻子离别,坐着轮船(重读)到外国留学。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时乡愁对于作者来说,还只是一枚邮票吗?

生:不是,是船票。

师:有道理!第一节诗同学们没忘吧?

生:没忘。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第一节诗的结构和形式自己写出第二节诗。可以独立编诗,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板书:新婚离别思念娇妻、夫妻离愁。)

(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创编,学习热情高涨。)

师:谁来朗读自己编的诗?

生!“长大后,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生:老师,船票不应该用“一枚”,应该是“一张”!

师:说得对(板书:一张)。谁知道船票是什么形状的,也是小小的吗?

生:应该是窄窄的。

师:现在谁来再朗读自己编的这节诗?

生:……

师:说得好!自己都会写诗了,多了不起!谁还能再背一遍?

生:“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第一节诗同学们没忘吧?谁能把一、二两节诗一起背诵出来?

生:……

(生鼓掌。)

【点评】此处教师采用移位创编法。确实匠心独具,也出乎常人意料。但细细想来又合情合理: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不但理解了第一节诗,而且熟读成诵,把握了诗的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去创编,自然顺理成章,不会感到困难。采用让学生自己创编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诗文的结构特点,体验诗的音韵美,同时,有利于学生进入作者的创作状态中,与作者同呼吸、同感受——这是很好的学诗方法。

师:我们这样吧,大家挑选两名同学,一人背一节诗,等他们把前两节背完,我的感情就酝酿好了,然后我背诵第l-节,好吗?

生:好!

(学生配乐背诵一、二节诗。)

师:同学们,对不起,我的感情没有酝酿好。刚才两位同学背诵得很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没有赶上,我们能不能再来一次?

生:行!

师:这次我再指两名同学来背诵。

生:(背诵)小时候……长大后……

师:(背景音乐响起,教师背诵第三节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音乐渐强,静默十几秒。板书:后来啊、中年、生死离别哀思难抑、丧母哀愁。)

师:记住这段的同学点点头。

师:(配乐)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背一遍

师:(配乐)把这首诗的前三节完整地背诵一遍。

(生背诵前三节诗。)

【点评】这个教学片段很精彩。教者没有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且审时度势,以当时的教学场境大胆地修改预设,即以情感为引线,让学生多背诵几遍。强化情感体验,在情满欲溢时才娓娓道来——背诵第三节诗。这种对教学中“火候”的准确把握,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浓浓敬意,还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节奏超强的调控能力,更表现出了教师努力追求完美的严谨的教学风格。背景音乐的运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渐强的音乐与长迭十几秒钟的安静无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瞬间让人潸潸泪下、如哽在喉。教师让记住第三节诗句的学生点点头,此处无声胜有声,比之用“谁记住这节诗”的问句效果更好,因为此时,丧母的哀思已经弥漫了整个课堂,这样做更能准确地触及学生心灵的脉搏。

三、静思默察体悟诗理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板书。第一节诗作者写的是母亲,第二节写的是妻子,第三节写的又是母亲,这三节诗写的都是女人,那么第四节作者会写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这是你们绝对想象不到的,绝对超出同学们的想象,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老年。)

生:想!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背前三节,然后老师接着来背第四节,好吗?

生:好!

生:(学生背诵)小时候……

师:“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板书:一湾、国土分离忧思绵绵、思归浓愁。)

师:记住这节诗了吗?谁来背给同学们听?

生:……

师:男同学背一、二节,女同学背三、四节。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第四节写的是谁了吧?

生:是祖国。

生:是祖国母亲!

师:对,是祖国母亲!作者在写完前三节诗时思路忽然断了,不知该如何往下写了,这时,他猛然想起了祖国,对,祖国就是我的母亲,是我更伟大的母亲!脑子里便跳出了这样一句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于是便有了这节诗。

师:同学们再看黑板,(指板书)第一、二节写思念母亲和妻子,他们还能再见到吗?

生:能!

师:对,所以这是生离之愁(板书:生离之愁。)

师:第三节写母亲去逝了,还能再见到吗?

生:不能!

师:对,所以这是一

生:死别之愁。

师:这都是作者自己家的事,对吧?所以这又叫做——家愁。(板书:家愁。)

师:而国土分离,还是自己家的事吗?

生:不是!

师:所以这是一

生:国愁(教师板书:国愁。)

师:这家愁和国愁合在一起,就是作者的——

生:乡愁!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作者写的乡愁是什么了吗?

生:就是国愁和家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思乡之情中,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美妙的《乡愁》。(播放课件、发课文。)

(学生捧着课文,随着课件轻声地跟读着。)

师:(配乐,教师充满深情地)同学们,相信余光中爷爷所写的《乡愁》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其实,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的祖国。

(教师深情地朗诵。)

“也许——

到将来,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虹桥,

我去那头,

你来这头!”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从情感的漩涡中跳了出来,和学生一起作理性的思考。这也是学诗的重要方法:在感受的基础上领悟。教师对文本的剖析相当深刻,不仅找出了四节诗描写的内容都与“女性”有关,同时又以“家愁”和“国愁”再次点题,揭示出了“乡愁”的深层含义,与上课伊始提到的“思念故乡的忧愁”相比,又深入了一步。最后的结语。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延续着说不尽的盼望祖国统一之梦,设计之妙、构思之巧让人回味无穷。

【总评】

nlc202309010354

赵昭执教的《乡愁》是一节体验性阅读教学的范例。

《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多次提到,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体验性阅读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值得大力提倡。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理性分析,深恐教材挖掘得不深,生怕学生理解得不透。教学全程滴水不漏,牵着学生步步入瓮。教师把教材掰开、揉碎、嚼烂。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抛绣球一般抛向学生。学生处在被动的接收容器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有很大的弊端,必须摒弃。赵昭在本课的教学中没有做语言文字的拆分游戏,从表面上看,教师没讲什么,就是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编诗句,然而,学生却学懂了,并且都背得很熟练、很有感情,实现了教学目标。其根由在于:教师深刻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通过参与对话、独立思考,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在本节课中赵昭的体验性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和诱发。读出活性

儿童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趣味上来了,思维也就活跃了、敏捷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讲究生动活泼。赵昭是一个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很有心计的语文教师,他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努力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赵昭教学的学生,此前曾与另外两位教师一起上过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由于学生对环境与教师都不熟悉,在课堂上显得比较沉默。针对这种情况,赵昭在上课之初组织学生比赛背小诗《门》。他先展示自己的良好记性,再与学生一道比赛看谁的记性更好,能把新诗《门》最快地背下来。在这里,赵昭很好地利用了两个优势,一是自己语言幽默和较强的童心的优势;二是儿童好胜心强,乐于成为赢者的心理。他将两个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一下子打开了僵局,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燎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创造出欢快、和谐、鲜活的学习氛围。接着,赵昭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在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鲜活不止,风趣频生。

二、友善赛比。读出记性

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听力训练。赵昭特别重视听力训练。他认为,背诵既可以练记忆,也可以练朗读,还可以练思维,加强听力训练能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从这个观点出发。赵昭把朗读背诵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贯穿全堂。一开始便与学生比背诵,背诗歌《门》。进入新课后,又和学生一起一节一节地学、背诗歌《乡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背了两首诗歌,背得有声有色,诗歌的语言变成了学生的语言储备,学生的记性也更强了。

三、巧引妙导,读出灵性

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行为。思维的过程,即摄入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储备及表象快速结合并形成系统的内部言语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知识的再现、加工、创造。语文课不训练学生的思维不行。袁微子为了强调训练思维的重要,曾说,从某种意义说,语文课就是思维训练课。赵昭的阅读教学,总是在语言熏陶感染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以产生独特的体验。本节课中引出新课《乡愁》的教学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极为艺术。常规教学中的“破题”,大都用解词的方法,给“乡愁”下个定义。赵昭独到之处在于他不去直面讲解什么叫“乡愁”,而是从学生熟悉的唐诗《静夜思》入手,背诵、回忆诗句及其思想感情,总结出“思念故乡的忧愁”,再与学生饶有兴趣地玩词语减字游戏,即意思不变,减少字数。最后突显“乡愁”一词,点出课题。由于有这样的过程,学生十分自然地明了“乡愁”的含义。学生在这样的语言训练过程中,快乐地接受了思维敏捷性的训练,由然生出了“灵性”。

四、自觉体察。读出悟性

感悟是体验的较高级的阶段。所谓感悟,指深刻感触后的领·悟。学生阅读中的感触,就是指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接触语言文字,获得对语言文字中传导出来的情感、内容以及独特体验。再通过思维去悟出其中的道理,吸收其中的营养。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密切关系,它超越经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色彩的一种形式。感悟是体验性学习中的重要方式。是不教而教的艺术。在这一节教学中,赵昭摒弃了繁琐分析式语文教学,花大气力帮助学生去深刻感悟。赵昭采用了四种方法指导学生感悟:其一,经验联系法。比如在第一节诗的学背时,他提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乡愁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你写,你会写吗?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出表达思念的方式——写信,进而导出“邮票”。其二,移位创编法。在学完第一节诗后,教师没有马上进入第二节诗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效仿第一节诗的结构,自由创编第二节诗。这是深刻理解前一节诗之后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十分有意义。其三,情景烘托法。赵昭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他总是把计算机当作学生认知的工具。在本节课第三节诗的教学时,赵昭借用音乐,渲染诗情,营造出生死离别的丧母哀思的氛围。全诗学完之后,他借助计算机演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置身于生动的音像情境中,去体验、感受,产生共鸣。其四,缘情悟理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对的,但是,如果陷入情感而不能自拔也不尽完美。赵昭善于诱发情感,同时他又善于择机引领学生从情感的氛围中跳出来。做理性的思考。比如,在三节诗学完后。他结合板书和学生一起研讨蕴含在诗句中的道理,将诗情由对亲人的思念提升到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再提升到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这样做,不仅对学生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作用。

编辑/黄耀强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翻译下一篇:杨善洲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