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精选8篇)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1

摘要:人文学科培养人的创造精神,让人获得崇高理想。而人文主义精神的习得和培养,主要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初中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这一学习阶段是形成良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期。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键词:人文 语文 培养 古文 教师 榜样 传统

什么事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其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显然,人文精神表现的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而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言的。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是人文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激活、丰富、浸润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

养其人文精神呢?也即是说,如何在强调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呢?

首先、从古文中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人文传统。爱国是“将国家和民族与个人融合在一起的高尚情操。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表现为民族气节和操守,以此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反对压迫、掠夺和侵扰。”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爱国主义素材。

汉武帝时期,苏武被困匈奴达十九年之久,受尽折磨而不改其志,始终坚持民族气节;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怀古》充分表达了一位爱国者的情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后人每逢国家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往往借用这些爱国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这些优秀的爱国主义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不爱国、不爱民族的人,是不可能为社会、国家、民族和他人做出贡献的。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懂得《四书》、《史记》,他怎么可能为中华民族献身,怎么可能为中国服务?”对于一个国家公民来说,爱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必须把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在校内外一切活动之中,成为一条主导线索。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应当仁不让,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关注人,并不是关注单独的人,而是关注处于国家、社会、自然、人群这一特定关系之中的人。如前所说,任何社会的发展

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人对社会的参与和关注程度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文中有大量的古人对社会、国家、民族责任感的抒发。《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言行无不体现出先贤们对社会、历史的责任感,他们用自己的思想,更用自己的行动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语文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向前发展,民族才能繁荣昌盛。

第三、利用古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修身教育。

人只有秀于内,才能慧于外。一个缺乏起码道德常识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对国家、社会、民族、他人有用的人的。因此,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我国古人把修身一条看的格外重要。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最欣赏的不是子路的勇敢于帅才,不是子贡的外交能力与商业能力,不是冉求的“可以南面”而能为王的才华,而是颜回的“人不改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文素质。在我国文化传统中保留了大量有益的修身之道。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荣辱不惊,唯义为先”等等。这些对我们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改革开放并不是意味着抛弃历史,继承传统也不是意味着全盘接收。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这期间中华传统文化的功劳不可抹杀。一个不承认自己历史与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第四、从“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和国外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文学即人学,一定的作品总是一定社会历史的反映,是作家思想的结晶。近代以来的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家、民族、民众于水火,积极探索救亡之道,其间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文化成果。较之古代文化传统来讲,现代人文传统更注重对个体人的关怀,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这些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学习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师应给予很好的引导。

国外优秀的作品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西方人文主义更注重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对人的终极意义的关怀。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人文传统,这本身就是人文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会了学生如何珍惜自己的时光与生活,给了学生战胜自我的决心与勇气;《我为何而生》引发了学生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变形记》展示了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提醒我们建筑起守护精神的家园。

另外,知识、技能的学习是无穷尽的,学校学习毕竟有一定的年限,人文教育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与无穷的知识之间,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优秀的思维品质与行为品质,使知识、技能不断向个人内在品质转化。人文实践活动正是沟通二者的桥梁。

语文教师应重视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重视让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接触大自然、去接触社会,在自然与社会中发现真善美,揭露假丑恶。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什么是值得尊重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如果学生不是被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心灵得出的,或者从中修正自己已有的结论,这才是人文教育的一大成功。另外,在社会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人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同时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用行动来引导、教育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正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必须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教授如何操作语言工具这一技艺的师傅,而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的灵魂的工程师,两者的分水领就看能否自觉地深刻地认识、领悟语言的人文性,看清看活在„言‟的字里行间的„人‟”,自觉地将人文教育寓于语文素质之中。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

明确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是途径,育人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假如把语文教学比作一艘正在航行的巨轮,那么能力的培养就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桨;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舵。只有桨和舵配合默契,才能使语文这艘搁浅太久的巨轮驶向广阔的海洋。忽视了人文性,也就等于驾船迷失了方向,速度越快,离目的地也就越远。总的来说,科学只能解决是非而不能给人以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素养蕴涵在人文科学中。人文学科培养人的创造精神,让人获得崇高理想。而人文主义精神的习得和培养,主要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初中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这一学习阶段是形成良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期。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王丽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柳斌 柳斌谈素质教育顾黄初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人文精神,培育

我们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其本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坚持从学生出发,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推动学生从情感到性格、从习惯到实践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用, 这样才能以更好的面貌去走向设计。那么,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 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立足学生实际, 培养德育行为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通常就是教师照着课本讲解, 学生在下面听, 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政治课没意思, 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讨厌政治课, 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课本上, 无法应用于实践, 根本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时, 我们若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 人类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人文活动, 在市场经济中倡导的平等交易、公平交易、诚信交易等原则, 实际上都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所以, 政治教师就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 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不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能会造成的危害进行讨论,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 政治教师还应该深入地从政治教材中挖掘人文内容, 引导学生正确地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经济活动, 让他们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并且还要善于用法律来进行维权,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二、营造良好氛围, 构筑互通的传播渠道

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搞好政治教育教学的基础, 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人格的前提。一直以来, 我们都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就是教学的最大目标, 因此教师就掌握了教学的全过程, 不但要组织教学, 还要来评判学生学习的优劣, 从而成为真理的化身。这样的认识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学生听话、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教师只有管得住学生才算好老师, 否则就不是好老师。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 师生之间根本无法进行平等的交流,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遭到了扼杀。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境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创新, 建立一个温馨的师生互学互教的空间。改变传统教学中, 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的认识, 教师要放下身段, 关心、爱护、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 用真情、真心去打动学生,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健康人格。

三、创设教学情景, 展现和完善自我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 还应该能够通过恰当的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健康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有时候, 学生还可以演绎为一个小演员, 教师则承担着导演的作用, 一堂优秀的政治课, 教师就应该做好导演的指导与引导功能, 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氛围,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我们的政治课教学, 不仅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 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的青春活力, 通过动手、动脑, 积极思考, 来提高自我智慧、辨别大是大非, 树立健康人格, 这样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学生体验道德生活、丰富人生阅历的过程了, 在这一过程中, 更能够充分地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四、提倡自主学习, 还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与完善自我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政治教学中, 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的习惯。实际上, 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过程。初中的政治教学不应该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方式中, 而应该组织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政治教师, 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讲“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社会发展速度飞快, 要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学生就必须学会自己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 充满了各种诱惑, 如何明辨是非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就需要学生把课堂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逐渐培养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标准。

总而言之,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应该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为学生营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尊重学生的人格, 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 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章远芳.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教学月刊 (中学版下) .2004 (08) .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人文精神 培养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真正的教学目的。

一、教师提高人文修养

思想政治的教学水平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修养,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传授学生人文精神,因此,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是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不是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背诵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没有尊重理解,思想政治教学就无法开展。尊重学生可以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环境,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将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思想政治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认同书本上正确的观点,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师传输的观点,真正吸收教学内容。并且轻松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明白,学生的思想必定有很大的差异,其价值观念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世事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接纳这些想法,并且做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否定。因此,教师若是向更好进行人文精神的教学,首先要树立人文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从而感染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体验以及感悟能力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人文环境下不断熏陶,才能汲取人文精神的精髓。教师的教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真正的精华是需要学生的不断领悟和体验,自身感悟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提升学生体验和感悟人文精神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然后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知识的讲解顺序以及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编排、组合,以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语言,与学生日常所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并在教学中将人文理念进行穿插、带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人文精神。学生在了解之后才能将理念慢慢转化成为自己的理解,然后进行吸收和接纳,成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

三、确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是对先人崇高精神的学习,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旨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向,为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进行有目的的人文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思想家門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师生一起进行探索,教师要良好的运用这些优秀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用一种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当今的世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会盲目从众。

四、有效地统一实践与理论

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实践与理论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也不能与现实相脱离。教材中的理论只是作为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还需要与社会中的人文现象,当前的时事政治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就社会热点现象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紧跟时代,了解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讨论时事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对社会现象能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五、改进考核机制

思想政治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科目,单纯的理论考试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的学习效果应该包含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以及领悟,并且能将课本中的优秀思想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科目的考评,教师不能只依据分数来进行评价,而需要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进行全方面的评价。首先在思想政治的考试试卷中,教师可以多添加一些主观性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而考核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境界。其次,教师可以多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了解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领悟程度。最后,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以及作业情况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全方面的考核学生既体现了评价的公正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总结

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养成高尚的品德,同时也能形成自身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李永怀.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3).

[2]迟慧.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J].学周刊 ,2014,(10).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4

人文精神指的是对人类命运以及生存价值的关怀,其不但思考人的存在,而且兼顾人存在的价值,也是思索人类的痛苦和解脱。从实质上而言,历史教育属于人文素质教育,即在素质教育中体现着文化渗透与人格塑造的价值。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进程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人文素养、文化素质,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2.2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5

在古代,我国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这在孔孟、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只不过在当时人文教育更倾向于道德教育。但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功利性的发展趋势,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却没有给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足够的重视。但是,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现代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越来越看到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不断地改革过程中,人文精神已经逐渐渗透进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更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使得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促使人文教育的快速回归。在高中语文开展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我国教育向着世界文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都将人文精神充分凸显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采用人文评价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人才的塑造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它作为学生灵魂的重要启迪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强化自己的人文索养。首先,应注重自身人格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性格、素养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思路的拓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指的是维护人文价值和尊严,关注他们的追求,注重人类的精神文化内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课堂的人文性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在高中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对人的描写和表现,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真实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体会人生,收获人生感悟。因此,我们说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促进个人成长的力量。比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课的时候,深入挖掘烛之武对国家的大义和担当精神,以此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教育,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明白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即便教材内容再丰富,学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人文体验。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楣樯活,因此,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悟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语文中读和写的应用,无不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学生去领悟和体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俗,让学生从学习中靠近生活,进而关注人生,从而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四)采用人文评价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学习观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再把分数评判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首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要给予评价目标动态性和层次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师应努力实现量化评价方式向着质性评价方式转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再次,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最后,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6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事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教育事业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攻坚时期。在此种社会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工作应当不断的革新,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善当前的教育现状。该文将重点分析和阐述高校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改善措施,借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能力和综合水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工作快速发展的阶段,高校语文教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较好的适应新时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高校必须要加强人文素质能力建设工作强度,利用新型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7

目前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医学英语是一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目, 设置目的是指导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医学原文书刊, 以获取专业信息, 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同时提升广大医学生内在医学领悟力以及自身医师职业的文化修养, 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良好基础。因此, 此课程的设置无论是在语言专业知识方面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都有较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目前阶段我国各医学院校所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已呈现出专业细分化、理性指引化的明显趋势。医学英语中重要的价值观——人文精神开始受到各院校的重视。已有部分院校使用“社会医学”这一名称将人文精神直接融入到医学英语教学理念中, 这一理念对于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共识, 成为了医学英语教学内涵发展的重要领域。

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医学英语教学理念中呈现“人文精神教育”特点的大趋势下, 及时探索出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手段已成为现实之需, 并且使其体系化和具有一定的教学可操作性。从而推动我国的医学英语人文观的进步, 推动我国医科院校的教育、教学与大学的科学精神及人文思想有效融合提供初步的理论与方式探索。

体系化教学手段的探索思路与工作方案

1. 探索思路。

在入手阶段以实际教学的过程和一线教学经验的收集为依托, 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教师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方式的问卷调查, 结合学生情况反馈, 作好原始资料和教学手段的总结积累, 并重点利用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客观、真实的结果, 对各类问题数据进行结果分析、汇总, 并加以整合形成初步的教学模式总结。在此基础上扩大范围, 利用这一体系化教学手段深入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实践, 使用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评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程度, 从而再进行体系化教学手段的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化方法。

2. 具体操作程序。

在此研究过程中, 调查问卷的设计水准将直接影响对现有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评估, 并且对人文精神教学手段的体系化总结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所以设计出一份客观、可靠、有效的调查问卷则是全部教学手段探索成功与否的基础所在。

首先, 设计出合理、具有较强公信力的问卷调查表, 小范围内对各个医学院校教师及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 目的在于了解人文精神教学理念上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 将问卷调查表发放到较大范围内各个层次的医学院校。再次, 有效地回收问卷调查表, 保证其数量和质量。最后, 对已回收的问卷调查表,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整体上了解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3.工作方案。开始之前需首先完成整体构思, 拟定思路, 进行研究内容论证。在此基础上开展调查并详细整理、总结相关教学模式方法, 形成初步人文教育教学的体系化模式, 进行教学试验的整理与信息反馈。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试验, 利用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 评估教学手段效果, 最终形成体系化的教学手段。

人文精神教育主要教学手段的初步总结

1.发掘医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闪光点。 (1) 教师自身认识水平提升。作为医学英语教师需树立“语言为基, 文化为魂”的教学理念, 将人文精神的教育意识融入医学英语的教学全过程。 (2) 英语语言层面的人文精神切入。包括英语语言文字内涵的分析与人文意识的初步渗透。 (3) 课文背景信息收集整理。教师可通过备课阶段的资料收集, 发现课文信息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文化信息。 (4) 多媒体资料的整合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 如影视资料、图片、音乐、文学篇章多种形式的资料强化人文教学的氛围与效果。

2. 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其他创新形式。

(1) 筹建医学英语刊物, 如创办《医学英语》等各类刊物。 (2) 举办“医学英语教学交流论坛”等形式的学术活动, 探索学科发展理论与实际教学经验, 为人文精神的教学创造浓厚的理论与实际氛围。

3. 体系化教学手段的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

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是体系化教学模式是否真实有效的可靠保障。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教师及医学英语学习者教学全过程的心理感触与情感状态; (2) 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发效果的评价; (3) 医学生自身职业责任感及职业道义辨别能力提升度的评价; (4) 学生多种样式的汇报成果展示及开放式作业效果的评价。

在现阶段医学英语教学理念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 人文精神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价值。探索一套规范的人文精神教育手段对于有效地整合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推动当代大学医学英语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英语教学已呈现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价值的发展趋势, 探索体系化的人文精神教学手段已成为推动医学人文理念发展的重要方法与实现载体, 具有重要的实际及理论意义。基于公正、理性的问卷调查之上的结果分析是探索人文教育模式的主要研究思路与工作方案, 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体系化的人文精神教学操作模式。

关键词:医学英语,人文精神,教学模式,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赵贵旺.大学公共医学英语[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突出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还要体现人文精神背后的人文理念。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理念,并在历史学习中努力挖掘各类人文内涵与评价系统,力争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感悟到人生。

一、打造人文精神的历史课堂

1.充实人文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知识依托人文精神而存在,历史课程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启文明发展史,其中蕴含丰富文化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从人文角度探寻问题,考虑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且关注中华民族的全人类发展历史,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的课程发展中,历史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变化发展形势,这种形式不但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从历史必修课的角度探寻问题,目前由于人文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凸显出历史人物关系。教师面对此状况需要充分了解历史发展状况,并借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对品德教育有良好的认知,进而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如,我们在学习“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这课内容时,教材中对反侵略的民族英雄提及较少,但若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价值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去涉及历史人物就不太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相关的人物事迹,不要畏惧强权,其中可以给学生涉及的人物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或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邓世昌,以及誓死抗敌的左宝贵,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抵御外族侵略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民族大义,这些人都具有坚韧的品质,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英雄,教学中加入这些故事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有较大帮助,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人文教育法

若教学活动开展时,有人文知识却无人文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将变为一句空话。人文教育法主要是将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课堂上的辩论、讨论等,若从人文角度考虑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于小组內每个组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查缺补漏。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让小组成员之间存有竞争和分工,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较大益处。比如,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罗列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比较小组中观点罗列数目以及观点的价值。小组成员在竞争意识的推动下,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并查阅资料,通过积极思考,为小组“建言献策”。教师将零散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归纳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最后获得思考结果,然后系统深入的研究,带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

组织偏重学生个体化体验的一项课外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书籍,或者阅读课外的历史文学作品,教师给学生列出部分参考书目,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训练,通过开阔知识视野,观看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学生其实对历史的感知很少,加之历史毕竟久远,很多理念和思想现代人无法理解,因而就要运用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纪录片、书籍、图片是最好的展示方式,通过直观的展示,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化理念,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发展意识。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材料,对历史有初步理解,然后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历史文化,教师组织课外历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讨论历史知识。如讨论宋朝的兵役制度,学生会思考,为何其他朝代的皇帝没有这么严格的监察制度,在宋朝其监察制度如此严格,那么就要探寻整个宋朝的历史,发现赵匡胤是一个将领,经历陈桥兵变以后登上皇位,可以说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对下属有极强的戒备心理,在宋朝范围内开展严格的监察制度,约束各级官员,也开启了换防制度,目的是防止官兵和当地的官员勾结,谋权篡位。虽然宋朝的监察制度为宋朝的管理带来很大隐患,导致官员冗杂,财政负担加大,但是换防制度的使用还具有历史意义,换防制度一方面是避免地方官员和当地军队来往过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军队熟悉不同地域的作战方式,便于发生战争后快速反应。

总之,历史是一门人文性浓厚的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初中历史教师为加强人文教育理念,就要运用人文教育方法充实人文教育内容,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朱俊宏.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盖晓连,邰连河.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神州,2013(29):13-15.

上一篇:十大英语写作万能句子下一篇:小学生看图作文:过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