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共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1

复习内容:

教材27~28页和练习七;总复习94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一第14、15题。复习目标:

1、能熟练掌握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的标准分类。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分类结果。

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提出简单的问题。

复习要点:

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复习过程:

一、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认真思考本单元学习的分类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分类结果呈现结果。

2、处理练习七的所有练习并改正错误。

二、练习巩固:

1、根据不同标准分类,呈现分类结果。

2、小结分类方法。

3、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经历各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明确加法、减法的不同含义,能选择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正确地计算1~5的加减法。初步直观感知加减法的联系。

3、培养自主意识,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难点:会正确、迅速地计算1~5的加减法

导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来源:学科网ZXXK]

1、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数一数,比一比。[来源:Z§xx§k.Com]

先认真数每种动物有多少只,然后进行大小比较。

让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评价,全对的予以表扬。

2、第2题:5以内各数的组成,要求人人会背,会用。

3、第3题,计算。出示加减法算式题卡。进行开火车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练习七的第1题:按顺序填数。

二、观察研讨、再次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教

动引入:同学们掌握得真好,火车把我们带到了一片大花园,好美啊!蝴蝶、蜻蜓在唱歌跳舞,羊羔、青蛙在游

戏玩耍。集体交流。(青蛙主题图)练习七的第3题

呱呱呱,小青蛙在招呼我们呢?你看到了小青蛙在干什么?要想知道现在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可以怎样想?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班级交流。小青蛙在干什么?现在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可以怎样想?列算式表示。

2、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评价。

三、联系生活、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哦,到家了,老师开始点人数了。

[来源:Zxxk.Com]

1)1号车厢原来有4个小朋友,下车2人,帮老师想想车上还有几个人?(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小红看到2号车厢一开始下车4人,后来又下来1个人后车厢里就没有人了。原来2号车厢有几个人?现在2号车厢还有几个人?

3)3号车厢原来有2个女同学,2个女老师,3号车厢原来有几个女性?

四、总结巩固

1、今天你乘着火车干了些什么?[来源:Z&xx&k.Com]

2、指导学生完成书本练习七中的第4题,巡视辅导。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京东学校:谈治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分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森林举行“我是勤劳小少年”动物大比拼,先到了小兔家,师:你觉得小兔家整理的怎么样?好在哪里? 接着来到小猴家-很乱,谁愿意帮助小猴?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形状、颜色”)可以怎样分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按形状来分一分,探索记录方法。

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学生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讨论“你喜欢那种记录结果的方式,为什么?”

小结: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汇报。

(2)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分的,还可以怎么分?

学生按颜色分一分,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分类的结果。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组织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3、在对比中体会。

师: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小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

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垃圾分类、超市物品分类、血液分类等。下面我们就用所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

快乐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物品中不是水果的有()

2、下列物品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有()

3、不是学习用品的有()

4.上面这些动物可以怎么分?

三、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四.游戏 上课时把练习七第2题卡片做成礼物奖励给学生,请孩子拿着奖励卡片上台展示并分类

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虽然结果不同,但什么没变?

2.联系生活: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你还在哪见过分类现象?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颜色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4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二、单元教材分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的发展,特别的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先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标准分类,并对分类结果作出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教材将本部分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一年级上册调整到下册学习,并且在原来只单纯教学分类进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据的整理和用简单统计表表示结果的内容。这时候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并能用简单统计表表示分类结果。从而初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四、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实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匪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历来的教科书都讲分类、排序和比多少作为学生徐诶数和计算的知识准备,安排在准备课中。

由于《标准(2011)》讲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解开了在上一轮教材实验中教师对于教学分类这一单元内容的目的的困惑。

2、教材编排特点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由于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注重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例1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入,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2的安排也是类似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突出了分类的实际意义,又完整的体验了统计的全过程。

2、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1中,对气球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是学生通过自由探索得出的。例2中,学生自行选择标准进行分类计数也给学生留出了探索的空间,并且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分类的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充分体现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本单元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非常注意由易到难。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的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来表达。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逐渐加大。

五、本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3课时进行

六、单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整理书包等。使学生充分体验分类,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徐诶素材。

首先,在引入时,应注意由熟悉生活情境引入,突出分类的实际需要。其次,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后,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度到图和表。

3、对学生不同的方法可以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首先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会千差万别。体现在对物品的分类上,选择的标准往往不同。对于学生对所选标准所作的解释,合理的应当肯定。但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不同标准,否则会使分类失去意义,也将难以驾驭课堂。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5

用字母表示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加减计算,较复杂的平均数和复式分段统计表等知识。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系统回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加强应用,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经历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系统巩固知识,增长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性较强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表示一个数的„„)

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

读写法

(从高位„„)←------------→(整数部分„„)

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运算定律

(a+b=b+a„„)←------------→(a+b=b+a„„)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后来板书)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

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读作()。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

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最大是()。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2、小数都比整数小。()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三)选一选。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①1/10②1/100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分

① 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

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① 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0.□9,在□里填数,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②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③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板书设计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表格如上)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及加、乘法运算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知识,回顾一下,在这一单元里,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黄河掠影”,看看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黄河简介》并配以多幅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的黄河史。

2、启情:炎黄子孙为了纪念我们的母亲——黄河,将其编著成册,题为《黄河掠影》。

三、情境引路,复习要点:

情境一:多媒体出示《黄河掠影》图书,注明:每本n元

1、引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主动提问题并自主选择同学回答)

学生可能提:买5本多少元?(5n元)

买x本多少元?(xn元)

„„

2、点拨导入:如果每本15元,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练习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情境二:多媒体出示《黄河大桥》图

1、简介:大桥全长s米,汽车以每小时v米的速度行了t小时。

2、提问:你能根据以上信息表示出已知其中两个量求另一个量的字母关系式吗?(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3、引导:你还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式,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108页第一栏填空,然后交流发言。)

四、概括复习:用字母表示公式及运算定律

1、导入: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生回答:用字母可表示公式及运算定律)

2、启发:通常怎样用字母表示长、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生说师板书,学生完成书第108页第二栏。)

3、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学生独立完成书第108页第三栏,并交流发言,师完成表格板书。)

4、引入:学了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呢?(一可以进行验算,二可以使计算简便。)

练习: 1)435+724+565+1076 2)40×13×25

3)45×102 4)75×199+75(指生板演,讨论订正。)

5、减法有什么性质呢?你能用a、b、c表示减法的性质吗?[生说师板书:a-b-c=a-(b+c)]]

五、巩固应用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填一填

(1)每千克苹果a元,7千克苹果()元。

(2)小明家到学校465米,每分钟走b米,4分钟后离学校还有()米。

(3)一个菠萝重x千克,一个西瓜比这个菠萝的3倍重0.4千克,西瓜重()千克。已知菠萝重2千克,西瓜重()千克。

(4)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周长公式是()。

(5)四(1)班有学生42人,四(2)班的学生比四(1)少x人,四(3)班的学生比四(2)班多9人。

①42—x表示()

②42—x﹢9表示()

(6)a减去m的差的2倍是()

(7)一个工厂原有煤x吨,烧了7天,每天烧a吨,还剩()吨。

(8)明明现有20元零花钱,如果平均每周积攒2元,照这样计算,7周后,他一共能积攒()多少元。

(指生口答,互相修正。)

2、火眼金睛辨对错。(观察后口答)

(1)(a+b).c=a+(b.c)()(2)78×101=78×100+78()

(3)a元可以买20个篮球,篮球的单价是20÷a。()(4)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是4a。()

(5)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应。()(6)21.32—(6.32+8.3)=21.32-6.32+8.3()

3、观察并回答(芝麻出油情况如下表)

(1)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出油x千克,需要芝麻多少千克?(学生观察后交流发言)

4、开放题:

联系生活实际,概括100—6x,编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字母的功用有什么新的认识?(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七、布置实践作业

到生活中进一步去发现字母,了解字母还有哪些用处,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及加、乘法运算律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角与三角形、观察物体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吗?为什么喜欢美术课呢?

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会这样说:

美术课上可以亲自动手画美丽的图画,学着制作各种手工;

美术课上比较轻松,不用像数学、语文那样紧张;„„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谈话: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美术课式的数学课,让大家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完成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复习任务。

二、活动中轻松复习

(一)拼摆积木,复习观察物体方面的知识

1、教师出示积木,谈话: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积木搭成各种造型。

(1)教师边说边在教室中间的桌子上用积木拼搭简单的造型(如图)

(2)谈话:我要考考同学们的美术功底,你能把我摆出的造型画下来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造型,用简单的线条把自己看到的部分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3)展示学生从不同角度画出的造型图,共同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

引导观察学生们画出的不同造型图,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造型大家画得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回顾: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综合练习题,巩固应用观察物体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综合练习15、16题课件,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订正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推理过程(为什么这么认为?)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验证一下结果。

(二)板块拼图,复习角与三角形方面的知识

1、谈话:同学们的眼力果然厉害。大家看这几个同学的画图(前面展示的积木造型图),他们会灵活运用一些线条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构图,既简单还准确,真是聪明啊!

(1)我也用这种方法画了一幅图,请大家欣赏一下。(出示课件:《枫桥夜泊》)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古诗,让我们再一起朗诵,回味一下意境

学生齐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提问:大家看我的这幅简笔画,它就是由很多个数学平面图形组成的。你找到了吗?

学生看图,复习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由此引入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复习

2、图里面有我们这学期重点研究过的图形——三角形,大家还记着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1)学生回顾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由三条线组成,它有三条边;

三角形有三个角;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

(2)出示不同的图形,判断下面的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在判断中规范三角形的概念,否定学生上面不规范的回答: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利用课件,师生共同复习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角、边、顶点)

3、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是因为它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

(1)学生回顾,复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表意见,说说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还被运用到著名的斜拉大桥的设计中(出示课件)

(2)综合练习6:斜拉桥的柱梁和拉索组成了一个个三角形,增加了大桥的稳固性。我用简单的线条把斜拉桥表现了出来:(如图)

数一数,填一填:图中有()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数一数,在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三角形,比如:以柱梁为中心,先分别数两边的三角形,再数整体上的三角形。

数一数,填一填:图中有()个直角三角形,图中有()个锐角三角形,图中有()个钝角三角形,图中有()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独立审题,回顾各种三角形的定义要求

4、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需要根据角和边的不同,先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1)师生共同复习回顾三角形的分类

a、从角的方面研究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至少有一个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b、从边的方面研究分为:等腰三角形(两腰、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2)角的相关知识

a、我们学过哪些角,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顾角的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

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180度的角)、周角(360度的角)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b、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一个角到底属于什么角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教师随即提问,深入分析指出优缺点)

用眼睛来判断,看看像哪种角;(眼睛测量有时不够准确,不知道确切的度数)

利用三角板来比一比;(只能用来测某些特殊的角)

利用量角器来测一测(测量度数准确)

c、如何用量角器来测量脚的度数?

同学们齐动手,各自测量“斜拉大桥平面图”中的任意一个角,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上台说说自己测量的步骤要领,并进行演示

谁还有和他意见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在测量锐角和钝角时,注意两圈刻度的选择

d、画角

小美术家们,现在我又要考考你们的绘画能力了。这次可要严格的多喽!请你画一个75度的角。

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按照教师的要求画角。

(教师在学生画角时,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画角的方法及方法的掌握)

请画得快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画得这样快?(用三角板画角)

用三角板画角的同学上台演示画角的方法

(教师强调只有特殊度数的角,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画角)

还有部分同学画角相当仔细,谁想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美术功底?(用量角器画角)

请学生上台演示用量角器进行画角的方法及步骤。

5、回顾了有关角与三角形的知识,我们一定可以轻松解决掉斜拉桥上的三角形问题了!

学生独立判断,数三角形,进行填空

在订正时,说说自己判断三角形的方法及数图顺序。

6、火柴拼图,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平时,我会用火柴棍拼摆出美丽的图案欣赏(课件展示),可是今天我却遇上了麻烦。为什么我的这三根火柴棍拼不成三角形了呢?我的手太笨了吗?

学生回顾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师和学生协商,把上面两根短的火柴棍换成两根较长的,然后拼成三角形。

7、解决综合练习5,复习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把刚才拼出的三角形画下来,请学生帮忙测量其中两角的度数

(学生的测量过程通过投影仪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学生们评价他的测量情况如何?教师随即记录角的度数)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65度和40度,如果不测量,你知道剩下的这个角是多少度吗?

请学生单独计算,全班共同交流计算的结果

请学生详细解释自己的解题过程,可能会出现两种解题方法:

180°- 65°- 40°= 75°

180°-(65°+40°)= 75°

为什么要用180°来减已知角的度数呢?

回顾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在三角形的第三个角上小小的标上75°,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

这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大家看清楚了吗?

(小小的数字肯定使大多数人看不清楚,在学生看不清楚的前提下,拿出放大镜)

教师把放大镜放在第三个角的上方,惊呼:呀,这个角变大了!我这个放大镜可以放大十倍,谁能帮我求求放大后这个角变成多少度了?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三个角的度数不变

第三个角的度数扩大了十倍

谁的意见正确呢?请学生在投影仪前、放大镜下亲自测量,其他学生做裁判 通过动手验证,总结发现:无论放大镜放大多少倍,角的度数不变。

三、综合应用,提高能力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空间图形方面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在哪方面的表现比较好?

给自己制定好今后的努力方向 板书设计:

角与三角形、观察物体

a、从角的方面研究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至少有一个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b、从边的方面研究分为:等腰三角形(两腰、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统计的整理复习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些天,老师带你们当了一次素质检察官,在我们的校园里进行了一次师生素质大调查,真是过足了检察官的瘾,不仅这样,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数据。今天,我们就把收集的这些数据运用起来吧!

老师邀请所有的同学做老师的小统计员,把我们收集的数据整理起来好吗?

二、回顾整理。

谈话:不过,做一个小统计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让我们先来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吧!

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1)生活中经常用到平均数,我知道怎样求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在进行统计时,要简洁明了地看出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3)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

„„

课件出示同学们检查视力情境:

谈话:看来啊,同学们对统计这部分的知识还记忆犹新呢,你们看——这是我们为三年级一班同学检查视力时收集到的数据:

男生(22人)

5.1 5.2 5.0 4.6 4.8 5.3 5.1 5.2 5.1 5.2 5.0 5.0 5.1 5.1 4.6 4.8 5.1 5.1 4.0 5.2 5.0 5.1 女生(22人)

5.0 5.1 4.9 4.6 4.7 5.2 5.1 5.0 5.1 4.9 5.0 5.0 4.9 5.1 4.6 4.8 5.1 5.2 4.3 4.2 5.0 4.9 你能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填写下表吗?试试看。

(1)你能计算出男生的平均视力是多少吗?

(2)这个班级中,男生视力好,还是女生视力好?

谈话:通过统计,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统计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1)可以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下来,这样容易记;

(2)通过统计图或统计表,可以一下子比较出谁的视力好一些,谁的实力差一些;

(3)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了解这个班级同学大体的视力情况,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谈话:你觉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方法与以前相比,怎样?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答:

(1)复式统计表比以前学过的统计表更容易进行比较;

(2)复式统计表是将以前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

„„

谈话:那么现在就请小统计员们动起来吧!咱们来进行统计。

三、走进生活,拓展运用。

1.学生身体素质大检查

课件出示:体育课上,同学们锻炼的情境

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个个都是体育健将。瞧!他们正劲头十足,锻炼身体呢,这是我们在五年级一班体育课上收集到的数据: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

39 44 47 49 28 37 37 41 50

37 38 47 40 42 40 55 26 43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2)哪个成绩范围的人最多?(3)平均成绩是多少?

谈话:这是四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时我们收集到的数据。下面记录的是四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成绩。(单位:米)2.7 2.8 3.1 2.5 2.6 3.2 2.7 2.8 2.8 3.3 2.8 3.0 2.8 3.2 3.4 3.2 2.9 3.1 2.6 2.9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填入下表。

⑴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⑵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学习素质大检查

课件出示:学生生古诗比赛情景

谈话:咱们学校的同学不仅是体育健将,而且个个都是学习小能手呢。瞧!这是我们为二年级的小朋友组织的古诗比赛。我们收集了下面的数据:

二年级古诗背诵情况统计表。

(1)将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填入表格

(2)分析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调查了这么多班级,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咱们班级的同学怎样呢?老师想做一次素质测验怎样?

要求:测验你的口算速度怎样?

限时5分钟

学生在5分钟内尽量多的口算

互动: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合作统计男生、女生各12名的速算成绩。

学生自由活动统计。

组织交流:出示学生自己制作的统计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至少提出两个,并解答。)

3.教师素质大检查

谈话: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老师们也不示弱哦!请看:

课件出示:老师们正在进行基本功比赛呢!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数据。

我校教师打字速度测试成绩:

(1)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自制一份分段统计表吗?试试看

谈话;进行分段统计时,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合理的进行分段。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怎样分段更合理呢?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以下统计表:

(2)你能根据自制的统计表解决什么问题?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为你们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统计的整理复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在进行统计时,要简洁明了地看出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页练习二十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重点、难点: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信息。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整理 1.导入复习。

明明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荣获第一,爸妈买了以下物品作为对他的鼓励,出示如下信息: 书包59元 文具盒16元 篮球78元 学习桌350元 椅子170元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本单元学到的本领,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口头列式,师板书算式)这节课我们就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比比看谁学得牢,用的好。

2.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组内交流。

先独立看书,整理本单元主要学了哪些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归纳。交流时要求说清计算的步骤,注意什么。

(2)集体交流,展示反馈: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整理的知识点,也可让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主要学了什么?应注意什么。在学生展示的同时完善板书。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口算:

(1)出示口算卡(教材102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并个别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完成第103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两人互相评价。2.笔算

(1)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让学生独自完成。(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3)汇报并谈谈是怎样计算的。老师根据汇报和计算的整体情况,强调: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用各种方法,可以把两个几百几十数堪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但要注意的书后面别忘了写“0”。用竖式进行计算时,一定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在加百位上的数字时不要忘了十位上进上来的数1。(边说边板书)(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3.估算:

(1)说说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几百 407 608 892 786(2)师: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一同去看木偶戏,剧院里一共有400个座位。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情况是这样的。(课件出示整理复习第3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最后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针对汇报,老师强调: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符。(3)练习二十一第3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同时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口算

42+36= 89-35= 63+28= 23+69= 82—58= 90—26= 45+37= 72-38= 2.笔算:

810-390= 290+460= 510+180= 840-240= 3.估算

406+394 393-269 989-308 521+289 374—181 563—178 4.

上衣240元 毛衣160元 裤子190元(1)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2)妈妈带500元买这三件衣服够吗?(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四、复习总结

本单元学习的有关计算是今后我们进一步学习较复杂计算的基础,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要认真掌握方法,细心计算,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口算 笔算 估算 59+16= 350+170= 78-59= 350-170= 作业设计 基础:

1.看谁算的对又快。+ 58 = 80 - 28 = 900 + 500 = 1700-800= 70 - 26 = 35 - 27 = 630-600= 590- 90 = 900-600 = 2.笔算下列各题

860-320= 650+140= 760-580= 490+240= 综合: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60

()+27=81 74-()=65

87-()=65 500+()=570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7

三()角()足()手()山()口()竹()毛()

十()田()马()皮()石()月()乌()人()

木()鸟()门()大()本()写()们()太()

禾()鱼()子()画()和()于()了()尖()

田()河()平()字()开()井()可()干()

辛()知()心()直()有()村()新()只()

友()树()八()爱()右()林()人()也()

左()森()入()云()在()在()也()动()

主()再()他()运()组()蓝()她()坐()

见()祖()篮()做()件()弯()鱼()作()

高()湾()渔()阳()亮()是()玩()羊()

故()事()市()完()爸()做()还()住()

爷()坐()不()往()打()座()办()元()

把()笑()为()远()为()笔()海()梅()

李()位()外()每()母()里()四()出()

平()地()回()草()第()鸡()向()鹅()

问()鸦()南()雪()更()色()巴()难()

雷()便()爸()丰()生()层()把()风()

声()尾()肥()华()酒()火()到()画()

酒()秋()倒()合()非()人()带()答()

排()对()袋()起()去()澡()叫()越()

丢()操()叶()安()万()早()向()按()

方()说()像()听()天()话()工()近()

无()宝()公()能()见()保()功()熊()

件()位()午()又()我()粒()牛()双()

找()拍()苗()高()准()怕()猫()亮()

谁()此()东()变()那()些()冻()弯()

哪()包()跑()娃()青()跳()蛙()清()

直()洼()蜻()真()加()乱()次()架()

刮()吹()牙()妹()巾()芽()穿()抹()

今()几()目()令()机()泪()狗()成()

争()猫()诚()净()猪()熊()挣()人()

天()叫()立()入()无()叶()位()八()

头()住()为()大()兴()往()办()太()

山()月()开()口()出()用()井()只()

元()角()巴()问()远()日()吧()间()

毛()生()把()田()手()星()果()因()

户()自()目()棵()外()房()日()课()

处()有()中()少()右()用()种()抄()

米()角()在()吵()来()又()再()去()

次()双()光()走()吹()二()

二 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米+立= 粒 权+寸= 禾+中= 白+勺= 走+己=

立+十= 女+马+ 禾+日= 门+口= 木+木=

日+月= 口+玉= 二+人= 门+大= 曰+生=

口+八= 口+昌= 口+口= 口+大= 立+占=

刀+用= 八+刀= 我+鸟= 哥+欠= 加+木=

土+也= 又+鸟= 尸+云= 木+娄= 尸+毛=

禾+火= 代+衣= 口+十= 火+丁= 甲+毛=

口+斤= 田+力= 口+少= 云+力= 此+二=

牙+鸟= 羊+目= 相+心= 矢+口= 原+心=

禾+口= 口+乎= 土+也= 亦+又= 虫+圭=

令+页= 口+欠= 君+羊= 木+每= 女+也=

女+未= 木+羊= 月+庄= 王+见= 月+巴=

二+人= 人+人= 山+山= 人+王= 口+韦=

夕+夕= 二+儿= 日+十= 父+巴= 力+口=

又+又= 人+云= 小+大= 木+子=

三 写一写笔顺,再填空

向,共__画,第三笔是__。去,共__画,第四笔是__。

在,共__画,第二笔是__。北,共__画,第四笔是__。

为,共__画,第二笔是__。成,共__画,第三笔是__。

长,共__画,第二笔是__。再,共__画,第三笔是__。

马,共__画,第二笔是__。巴,共__画,第五笔是__。

母,共__画,第三笔是__。万,共__画,第二笔是__。

书,共__画,第四笔是__。玉,共__画,第五笔是__。

衣,共__画,第五笔是__。山,共__画,第二笔是__。

四 同音字组词(每字组一词)

一—衣十—石为—位门—们市—是向—像平—苹生—声目—木在—再

飞—非的—地工—公又—右禾—和东—冬他—她—它鱼—于清—青

五 反义词

出— 大— 头— 上— 来— 因— 高兴—

里— 生— 分— 白— 南— 开—

日— 多— 早— 有— 东— 前—

男— 冬— 天— 高— 笑— 进—

六 填量词

一()手 一()苹果 一()伞 一()兔

一()学生 一()田 一()水 一()山

一()人 一()口 一()马 一()鸟

一()羊 一()鸡 一()鸦 一()虾

一()朋友 一()花 一()村 一()庄

一()水桶 一()小熊 一()家 一()小河

一()云 一()祖国 一()木 一()大树

一()娃娃 一()星 一()世界 一()故事

一()太阳 一()月亮 一()字 一()幼儿园

一()楼 一()单元 一()饭店 一()城市

一()火把 一()地图 一()土地 一()马路

一()数字 一()旗 一()树林 一()小河

一()心 一()船 一()歌 一()牛

一()石 一()鱼 一()虫 一()组

一()画 一()汗 一()桥 一()书架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8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数的世界(1)。P112页第1~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解简单方程,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第76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本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能说说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吗?

首先我们来复习方程的有关知识。(板书:方程)

二、复习方程有关知识

1、完成第1题。

生口答:哪些不是方程,哪些是?为什么? 师:要判断是不是方程?关键有什么?

2、完成第2题。

师:我们在解方程时,是根据什么解的?(等式的性质)谁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 汇报交流,集体评价。

3、完成第3题。

师:你知道这卷薄膜展开后是什么图形吗?(长方形)

“正好铺满”说明这块长方形秧田的面积就是多少?

表示长方形面积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长×宽=长方形面积)根据这个关系怎样列方程解答呢? 解:设展开后长为X米。1.5x=30 x=30÷1.5

x=20

4、完成第4题。(1)理解每小题的题意。(2)说出数量关系。(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复习公倍数和公因数

1、复习概念。

师:我们还学习了有关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6和10的公因数还有哪些?公倍数还有哪些?你是怎么找到的?

2、完成第五题。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每组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找到的?

3、完成第6题。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说说每组数的特点,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你对方程的意义及解方程还有什么疑问?在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112页2-6题。板书: 数的世界(1)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二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数的世界(2)。P112-113页第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约分、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第77课时。教学过程:

一、概念复习

师:本期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约分与通分

师:能根据三分之二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吗?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小组中说说各知识点的内容。

二、应用练习

1、完成第7题。生在书上填空。

师:四分之三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6是8的几分之几?

2、完成第8题。

生在书上填空,指名回答。

怎样进行约分?根据什么约分?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完成第9题。

生分类,说想法,指名汇报。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怎样将假分数化带分数。

4、完成第10题。

师:你准备怎样比较每组中数的大小?

生回答。重点指导:八分之五,七分之三,和0.5的比较方法。

5、完成第11题。

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师:36分怎样化时,要注意什么?

6、完成第12题。

师:知道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观察一下,随着横轴上时间的变化,折线上的点,表示距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独立解答,交流反馈。

三、课堂总结

师:分数这个单元内容多,大家在充分理解每个知识点时,还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作业:117页第7、8、10、12。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三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3)。P113页第13~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试题,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复习,能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试题,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第78课时。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板书课题:数的世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完成第13题。生在书上完成,集体口答。

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第14题。生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师: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时怎样找公分母?还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15题。

师:观察一下,每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吗?生独立完成计算。汇报交流。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第16题。

师:三分之一、六分之一是以什么为单位“1”的?从题中看出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2、完成第17题。

(1)理解题意:借助地图让这生了解“陆地”“海洋”“七大洲”。(2)指导分析:

师: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陆地总面积)怎样求其余五大洲的总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呢?(3)学生完成解答。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第13、14、15题。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四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图形王国。教科书第114页第18-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

1、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第79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回答。板书:图形王国

二、复习圆的知识

1、完成第18题。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结果以及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19题。知一求三,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第20题。

师问:要求钢丝长多少米,实际是求车轮滚动多少圈的行驶的距离。(40圈)首先要求什么?(车轮的周长)怎样列式解答呢?(3.14*45*40)注意什么?(单位的统一)学生完成解答。

4、完成第21题。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第22题。

引发讨论:要想知道哪些铁皮剩下的废料多?关键是看什么?在小组中讨论。学生小组活动。

汇报讨论结果:应该算出每个正方形中圆的面积或面积和哪个大。在小组中完成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知道圆的面积或面积和为什么都是相等的吗? 正方形中还可以怎样剪,能使剪下的面积和不变?

6、完成第23题。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第19、20、21。板书设计:

图形王国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五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统计天地。教科书第115页第24-2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第80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统计的哪些知识?统计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回答。板书:统计天地

二、复习统计的知识

1、完成第24题。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结果以及自己是怎样算的。

三、复习数对

师: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师问:(4,3)表示什么?(7,y)(x,0)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列,行)。

四、复习折线统计图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完成第25题。

师:想一想,自己运动后的心率大概是怎样变化的?分组收集数据,讲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填写。

展示学生作业,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六、作业:第24题。板书设计:

统计天地

课题:整理和复习

第六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应用广角。教科书第116页的第26-28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8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学是为了用,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数字和数字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应用广角

二、综合运用

1、完成第26题。

(1)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只能用物体。(2)学生在小组中尝试完成。(3)汇报交流操作情况。

2、(1)集体说出分母是8的简真分数有哪些?他们的和是多少?

(2)每人选两个整数,并写出用这个整数做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并求出和。指名汇报,师适当板书。

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任何一个比2大的整数,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3、完成第27题。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5、完成第28题。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表述。

三、自我评价

1、在小组中说说每项指标的意义。

2、自我评价。

3、说说中自的优点和不足。

一年级数学下分类与整理复习教案 篇9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结果。

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能根据具体内容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气球卡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出分类

今天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看有多少件礼物?(播放幻灯片)

学生自由回答:数数的方法,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真棒!还有其他方法吗?

点名回答: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刚才呀,你们都是用XX分类的方法来数一数的。(板书分类)

(2)列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师:其实呀,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分类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超市里各种商品的分类摆放,可以让我们更方便找东西;图书的分类可以更方便找书籍;垃圾的分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环保、更美好。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拆老师带来的第一件大礼物?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拆礼物。哇,原来第一个礼物盒里面装满了气球。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怎么分呢?谁知道?

生:按形状分。(板书形状)

师:分别有?

生:葫芦形的、圆形的、爱心形的。

师:你真棒,还可以怎么分?

生:按颜色分,有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

师:你真聪明!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师:刚才某某同学是按照颜色分请你们小组上黑板来分一分,某某同学按照形状分也请你们小组上黑板来分一分。我给下面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气球,请你们小组合作,商量商量,选择你喜欢的分法,在小板上分一分。听明白我的要求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现在请小组长拿出学具袋,开始分一分。(3分)

师:好!同学们基本上都完成了。现在请组长把小板放到桌子左上角。刚才两组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按照形状、颜色把气球进行了分类。我们先看按形状分的,他把气球分成了几类?分别是?

生:分成了3类;分别是爱心形的、葫芦形的、圆形的。

师:现在靠你们眼力的时候到了。看谁的眼睛最厉害,能一眼看出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生:圆形气球最多有5个,葫芦形气球最少有3个。

师:你能上黑板指一指,告诉同学们你是从哪开始数的吗?

学生上黑板示范。

师:嗯,你真厉害!在统计中,我们一般是从下往上数的,从这里开始要在这画一条起点线,然后呢在底下做上标志,写上这一列气球的数量。

师:下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颜色分类的图形整理出来。

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点评。

师:刚才呀,如果你们不是按照从下往上摆的,请你在小板上修改修改。

学生修改

师:现在请你把修改好的小板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都改对了吗?

学生互相观看修改好的小板。

师:(口令:请坐好)现在请同学们学具放回学具袋,看哪个小组最快。(画小旗表扬快的小组)

师:大家看,这一堆气球,按照颜色分一共有多少个?按照颜色分呢?也有

生:12个;12个。

师:当我们分类的时候,虽然我们分的方法不同,但是气球的总数相同。

师:刚才我们不仅学会了分类,还学会了整理成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类与整理(板书),一起来读一遍。

(3)初步感受“一个”和“一种”的区别

师:哎呀,我还有一个气球(绿色葫芦形气球)忘记放进去了,快帮我出出主意,这个气球应该放哪?谁愿意上来贴一贴。

学生上黑板板演。

师:他放对了吗?

生:放对了。

师:你为什么放这里?你们同意吗?

师:我还有一个更可爱的兔子气球,这可怎么办呀?谁来?

学生板演,预设贴在按颜色分中的红色。

师:如果我想按照形状分,应该放哪呀?

追问:你为什么不放在这三列当中呀?

小结:你看,都是增加一个气球,你们为什么一会增加一个数,一会增加一列呀?绿色葫芦气球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但是兔子形气球原来没有,是新增加了一种。

三、巩固练习

(1)分小动物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第二个礼物盒有什么?

生:想

师:看,请大声的告诉我。

生:热带鱼、海马、斑马、海豚、大象、鲨鱼、兔子、章鱼

师:可以怎么分成两类?

生:按照动物生活在水里,还是陆地来分。

师:火车火车谁来开?

师:请把掌声送给他们。请看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有多少个?陆地上的呢?

身:5个;3个

(2)分水果卡片

师:第三个礼物盒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原来是~~一堆水果卡片。这些水果卡片可以怎么分呀?

生:按照水果的种类分;

师:还有不同分法的吗?

生:按照卡片的形状分。

师:其实呀!老师把水果卡片藏在了你的抽屉里,看看谁是幸运者,快找找。

学生纷纷寻找卡片。

师:好,要求来了。第一第二组的幸运者按照水果种类分,第三第四组的幸运者按照卡片的形状分,没有卡片的同学统计每种的数据。

师:准备好了吗?请第一第二组的同学排好队上来分一分。(排在上面后再说)下面的看他们是从哪开始贴的?

学生上黑板展示

师:刚才他们是从哪开始贴的?

生:从下往上贴的。

师:这里雪梨有~~,苹果有~~,桃子有~~

师:同学们真棒!请把掌声送给自己。现在请第三第四组的幸运者准备。

师:那我们要记住,在进行统计时,要从下往上。

(3)分扑克牌

师:剩下的礼物盒,哦,原来装的是扑克牌。

师:这里有6张神奇的扑克牌,请你认真观察它们的特点,可以怎么分?(停4秒)看哪位同学找到最多的分类方法,想到的,和同桌说一说(讨论2分钟左右)

学生汇报(汇报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先说标准,再说分法,最后统计整理数据)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明白了整理数据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数。

五、课外活动

师:课后呀,请你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的书桌上的物品分类整理一下。

六、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数学《与复习》教案 篇10

课标内容

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表的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卡片

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给出规定的`数,同桌之间先后出数,使之相加等于规定的数。

二、整理10以内的加法

1、交流。

说一说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哪些,边说边口算,并把能想到的算式写在卡片上,在交流中体会,这样的算式有很多。

2、整理算式。

我们把这些算式整理一下吧!

(1)讨论按什么样的顺序排列这些卡片。

(2)整理算式,初步完成加法表。

3、观察、讨论。

(1)你们这样排列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2)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3)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

三、整理10以内的减法

1、玩“送信”的游戏。

让学生算出手中的卡片上的题目,比比谁最快送出手中的“信”。

2、小组整理游戏结果,完成减法表。

3、讨论、观察。

(1)你们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2)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3)观察减法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四、回顾总结

设计意图

游戏活动

上一篇:学整树心得体会 3则下一篇:特别的习俗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