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1

南梁完小 狄小燕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以及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2、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不规则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在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重点

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从特征、表面积、体积这三方面进一步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前让同学们进行了整理,现在谁能汇报一下你整理的情况。

学生汇报

二、学生整理、汇报

1、学生汇报 出示汇报题纲: 选出你最想汇报的一个内容,按照下面的提示进行汇报,其他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分别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三方面汇报。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分别从意义、计算方法、常用单位三方面汇报。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分别从意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 及单位间的进率等方面汇报。

总结:对于空间图形来说,特征是核心。特征是区分表面积和体积的依据,正是因为特征不同,我们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计算方法不一样,单位也不一样。

三、巧设练习,运用知识

从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来出你们对本单元的知识已经有了系统的了解,我们看一下题目。快速判断:

1.长方体水箱的任意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2.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等于体积。()3.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4.一瓶白酒可能有500毫升。()

5.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填补漏洞

2.3毫升=()升

7605升=()立方米

9600立方厘米=()毫升=()升 8.0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仓库的占地面积是30()

一只热水瓶容积2()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走进生活

1、北面平房前有8根长方体的柱子,底面边长是0.3分米,高是3米,这8根柱子的占地面积是多少?一共粉刷柱子的面积是多少?

2、看,操场上有一个长方体沙坑,长6米,宽3米,深 3 分米,现有沙子 5.2立方米,这些沙子够不够?

3、装修房子时需要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3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全课小结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

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地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数学变得更有趣。板书设计:

特 征 表面积 体 积

长方体

和 12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它明确提出在关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 因为它可以让学生走得更宽广、更扎实。因此, 复习课要“面向未来”, 有知识增量, 有技能提升, 有思维深度, 使其充满活力。下面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期末复习为例, 谈谈如何让复习课具有生命力。

【教学设想 】

《长方形、正方形 》这一单元安排了5道例题, 分别是认识四边形,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了解周长的意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用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 这五个知识点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笔者与实验稿教材进行了比较, 发现例5是新增的教学内容, 它需要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来解决问题。 总复习时安排了一题:“长6厘米, 宽3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后的周长是多少? ”这与例题5紧密配套, 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丰富体验, 发展空间观念。 因此, 笔者觉得期末复习时可以抓住这一个问题进行拓展, 通过画一画、拼一拼得出新的图形, 找到相关数据, 计算出周长。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发现拼成的新图形的周长并不是单个长方形周长的两倍, 而且由于拼法不同, 周长也就不同。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拼成后的图形少了两条宽或两条长, 以此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 逐步把这一现象与规律和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联系与比较, 适当延伸到其他数学知识点中去, 让学生体验到复习课的魅力与生命力。

【教学实践 】

一、自主练习, 梳理单元知识的要点

数学复习课, 首先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梳理, 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知识脉络。 课始, 笔者出示一张长6cm、 宽4cm的长方形和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白纸, 设问:当看到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你能想到什么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梳理出该单元的知识框架 (如图1) 。 接着让学生独立计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由两个基本的图形入手, 这样既简洁又快速, 不仅使学生系统回顾了所学知识, 较好地把握了本单元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 还帮助学生建立了思维导图,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比较辨析, 感知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现象

在完成第一个环节后, 笔者继续提供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纸, 提问:如果把这两张正方形白纸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又是多少?学生根据经验画出草图 (图2) , 明确不管是竖着拼还是横着拼, 它们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均为 (6 +3) ×2 =18 (cm) 。 此时, 笔者质疑:为什么原来两个图形的周长和是24cm, 拼成后的周长是18cm?引导学生发现周长发生变化是因为减少了两条拼在一起的公共边, 就是2条3cm的边长, 因此, 也可以用3×4×2-3×2=18cm进行计算。

随后, 笔者再提供一张长6cm、宽4cm的长方形纸, 让学生猜想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纸与刚才那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拼在一起, 拼成后的大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两个独立的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较, 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学具摆放很快猜出大长方形的周长会比原来两个独立长方形周长的和少8cm或12cm。 其理由是:减少了两条宽也就是4×2=8 (cm) (图3) ;减少了两条长6×2=12 (cm) (图4) 。 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验证:原长方形周长的和是: (6+4) ×2×2=40 (cm) , 把宽拼在一起 (图3) 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6+6+4) ×2=32 (cm) , 即减少了40-32=8 (cm) ; 把长拼在一起 (图4) 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6+4+4) ×2=28 (cm) , 即减少了40-28=12 (cm) 。

通过验证, 学生们发现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此时, 笔者设疑:是否必须采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少多少厘米?通过讨论、交流, 进一步明确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新图形后只要知道减少拼在一起公共边的长度, 就知道了拼成后图形的周长减少了多少。在此基础上一并呈现拼组后的3组图形, 组织学生观察他们的共同点:均有一条公共边, 减少拼在一起的两条边。

上述两个环节的学习, 一方面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回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成新图形后的周长计算方法, 同时也理解并掌握了求拼成后新图形周长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即:两个图形的周长和减去公共边×2的长度; 另一方面也知道了拼成后的新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独立图形的周长和的关系, 逐步体会到了其中的变化规律。

三、分析推理, 掌握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本质

通过刚才的分析与验证, 学生对拼组后图形的周长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于是, 笔者出示了以下一组图形 (图5) , 要求是这5个图形都由一些同样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拼成, 拼成后新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独立的几个图形的周长总和相比少了多少?通过分析, 学生很快知道每一个图形分别少了多少。接着, 笔者质疑第 (1) 、 (2) 两个图形的周长情况, 学生根据这两个图形均由3个正方形拼成, 而且均少了4条边长, 发现这两个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 但周长是一样的。

为进一步研究周长的变化, 掌握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本质, 笔者随即出示以下一组图形 (图6) 。 要求是下面7个图形都由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 想一想, 哪些图形拼成后周长是一样的? 哪些是不一样的?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了拼成后周长一样的图形和周长不一样的图形。

生1:第 (1) (3) (4) (5) (7) 是一样的, 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但都是把长方形的宽拼在一起, 也就是少了2条宽的长度, 所以拼成后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生2:第 (2) 是少了2条长, 第 (6) 少的是两个长的一部分, 不确定具体少多少, 所以这两个图形与其他图形的周长是不一样的。

接着, 笔者出示教材第86页内容 (图7) :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怎样拼, 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组织学生回忆当时是如何研究这个题目的,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现在有什么方法知道小军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最长, 小华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生1:现在我知道了小军这样拼在一起的图形少了30条边长, 而小军拼成后的图形少了44条边长, 小华少了48条边长, 所以小华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生2:我发现只有拼成接近于正方形的图形, 它的周长就越短, 而长与宽的差越大, 它的周长就越大。

生3:我发现, 还是直接算来得比较快。

师:刚才有同学说拼成的长与宽越接近, 周长越短;而长与宽的差越大, 周长越大。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思考, 认为其中的道理还是减少的边的多少决定了拼成后图形周长的长短。

师:刚才有同学说, 还是直接算来得快。在这个题中有这样一个现象, 但利用边减少的条数却能说明拼成的不同图形有不同周长的原因,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上述环节中两个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第一题明确了图形拼组后减少了什么, 减少了多少?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通过分析边的减少来分析拼组后的图形的周长是否相等。有了上述环节的思考, 让学生回头来看曾经研究过的课本中的例题,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图形拼组后周长的变化情况与减少的边的多少和减少什么边有关, 解题思路进一步拓展, 在复习的基础上提升了学习能力。

四、延伸拓展, 彰显数学知识的魅力

从两个基本图形的拼组到多个不同图形的不同拼法, 学生对拼组图形的周长有了新的认识。 此时, 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一定的拓展, 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也为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是, 笔者出示一道在网络上广泛讨论的题目 (图8) :由A、B、C、D四个不同的长方形拼成, 这四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是18厘米。 请问, 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经过小组讨论, 学生认为:

生1:我们小组发现在长方形A、B、C、D的拼组过程中, 图形A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 图形B、C、D同样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这样少的边刚好是大长方形的周长, 也就是18÷2=9 (cm) 。

生2:我们小组赞同他们的方法,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更加直观地知道, 老师我可以上来画图吗? (可以) ……

随后就出现如图9的图形。 通过这个小组所画图形的呈现, 学生直观地发现:外面一圈的长度与拼在一起的公共边的总长度是一样的, 就是把四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18cm平均分成了2份, 即9cm。 接着教师追问, 解决这个题目关键是看什么? 到了这里, 学生的回答自然水到渠成, 就是要运用“减少公共边的条数、长度”的知识点。

课堂上,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已学的知识, 还应让学生体验学习此知识的价值,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 笔者出示了以下问题:

(1) 有3个正方体 (图10) , 每个正方体有6个面, 如果按图11拼在一起, 要减少几个面?

(2) 苗族千人长桌宴, 如果一张方桌每边坐4个人 (图12) , 那么1000张方桌 (图13) 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个人?

第一题让学生感知不仅长方形、正方形可以拼组, 同样的长方体、正方体也可以拼组, 它的拼组与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息息相关;第二题让学生感知到图形的拼组还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就餐人数的变化与桌子拼组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这两道题的呈现, 让学生体会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 】

数学家华罗庚主张读书时要先把书“从薄读到厚”, 然后再“从厚读到薄”。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 特别是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复习时从梳理知识到知识构建, 再到延伸拓展与方法提升, 无不体现着这样的读书理念。 笔者认为:要让复习课能吸引学生, 不仅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回忆知识, 更应创设情境设计一条思维训练的主线。通过情境的发展和思路的拓展, 使并不紧密的题目变成 “一条线”, 使复习课在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走向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

教学中, 当教材中出现能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的素材时, 作为数学教师应有敏锐的嗅觉, 及时捕捉住这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复习中, 笔者以例5和总复习的练习题为引子, 把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组的知识点进行了拓展。 从基本图形的特点、周长计算, 到图形的拼组, 再到图形拼组后周长的变化规律, 最后到运用这一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紧紧抓住了思维发展的主线, 构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向纵深发展, 对学生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3

一、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般教材所给出的面积定义是“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把精力集中在机械地重复这一定义上,直到学生记住为止。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容易忽视对面积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对面积含义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调整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定义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要先认真理解教材呈现的知识线索。目前本地区所使用的教材中是用两道例题阐释面积的含义,第一道例题是通过物体表面的大小阐释物体的面积,第二道例题是在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中阐释平面图形的面积。第一道例题的教学可分三个步骤进行:1.可以启发学生黑板表面和课本封面比例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让学生亲自动手,摸摸物体的形状,比比物体的大小。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对物体面积含义的认识,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对面积定义进行表述。3.结合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面积含义的认识。而教学第二道例题时,可以运用例题直接引导学生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对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形成一定的认识,又能初步渗透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不但要学会面积的定义、面积的求法,还要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运用最常见、最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因此,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例如,可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课桌的面积,然后由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由于学生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因而测量得到的数据自然也不相同,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以便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因此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这样,学生学习面积单位时就容易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多采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加深了解,接受起来更容易。

我们知道,分米是计量长度的辅助单位,同样平方分米也是计量面积的辅助单位。因此,教材在学生认识1平方厘米的基础上,直接教学生认识l平方米,突出平方厘米和平方米这两个主要的面积单位。由于1平方米比较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知道边长是l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外,还要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估计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可以站多少个同学,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在尝试中建立l平方米的表象。

三、探索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在进行面积公式的推广教学时,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第一道例题让学生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将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含有l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和面积填写在表格中。我们知道,由于长方形是由多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因此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含有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如果要很快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数出长的那边有几个正方形,于是知道长是几厘米;数出宽边有几个正方形,就可以知道宽有几厘米。这样,既直观,又容易让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和小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第二道例题给出两个长方形图,左边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其中长边已经铺满4个小正方形,宽边还留1个小正方形未铺。由于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道例题,学生就会根据第一道例题的经验,马上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学生用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这个长方形铺满量出面积后,自然而然就会发觉自己的操作很夏杂,因为只要看图就知道长可以铺4个正方形,宽可以铺3个正方形,一地可铺3×4,即12个正方形,从而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学生用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铺右边的长方形时,既可以全部铺满,也可以只铺其中一部分,只要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能铺多少个正方形即可。这一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总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单元的教学中,不但要通过操作、测量等活动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必要的体验,而且还要结合实际,融汇贯通。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逐步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4

(共4题;

共10分)1.(2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是求长方体的()。

①体积    ②容积    ③表面积 A.体积     B.容积     C.表面积     2.(2分)一个长方体无盖鱼缸的长是30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这个鱼缸的用料是()A.21平方厘米     B.31平方分米     C.31平方厘米     3.(2分)棱长4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A.16cm2     B.32cm2     C.96cm2     4.(4分)看图回答问题。

(1)两个物体表面积的关系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2)两个物体的体积的关系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二、填空题。

(共4题;

共8分)5.(2分)一种电话机的包装盒是用硬纸板做成的长方体。长和宽都是23厘米,高6厘米。做这样一个包装盒至少要用_______硬纸板。纸盒的体积是_______。

6.(2分)一个长方体水池长8.4米,宽5米,深2米.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它最多可以容水_______立方米. 7.(3分)由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共有_______个正方体,搭成立方体,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露在外边的表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8.(1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米、b米、h米,如果它的高增加3米后,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立方米. 三、判断题。

(共4题;

共8分)9.(2分)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判断对错)10.(2分)棱长是3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一样大.(判断对错)11.(2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24cm,那么它的表面积是24cm2。

12.(2分)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判断对错)四、解答题。

(共4题;

共20分)13.(5分)如图(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要把下面的零件外表面涂上红色油漆(底面不涂),要涂色的面积是多少? 14.(5分)将一个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平均截成2段,每段长3厘米,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15.(5分)做一个长方体鱼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的价格为4元,至少需要多少元买玻璃?这个鱼缸最多能装水多少升? 16.(5分)(2015•贵阳)一块长方形铁皮(如图),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有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

共10分)1-1、2-1、3-1、4-1、4-2、二、填空题。

(共4题;

共8分)5-1、6-1、7-1、8-1、三、判断题。

(共4题;

共8分)9-1、10-1、11-1、12-1、四、解答题。

(共4题;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反思 篇5

“整理与复习”课是以整合、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整理课一要体现“理”,即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二要体现“通”,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三要体现“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

由于平时教学中的知识点是零散地一个一个的呈现,缺乏系统整理。因此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用提纲法、列表法两种整理复习常用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归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本节课虽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以及计量单位进行归纳整理,但是我设计的侧重点是对表面积的教学,主要通过三个动作“刷”、“切”、“拼”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表面积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课堂练习我设计了从大正方体上拿走一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会有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是围绕着本节的教学重点展开的。

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能“温故”而“知新”,进一步达到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目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6

万州区汶罗小学牟建蓉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43页以及教材第45页练习七的第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迁移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会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代数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答:怎样计算长方体体积?怎样计算正方体体积?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单位:m)

(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探求新知

1、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你能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生: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板书)

师: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怎么写?

生:V=aaa。

师: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在V=a3。

师:我们前边学习求正方形面积时,aa可以写作a2,我们现在学习求正方体体积时,aaa可以写作a3,那么aaaa,可以怎样写?

生:aaaa可以写作a4。

2、完成例2

(多媒体出示例2)

师:谁来把这道题读一读?

(读题后,学生独立解答,共同订正)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观察下图:(或实物)

图中画阴影的那一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这个面是由摆放等方式决定的。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叫做底面积。

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底面积=长×宽,即S底=ab)

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底面积=棱长×棱长,即S底=a2)

(3)思考:我们能不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公式呢?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因为另一条棱长可以看作是正方体

底面积

的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面积用字母S表示,那么体积用字母表示如下:V=Sh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dm,它的体积是:53=5×3=15dm3。()

②0.43=0.4×0.4×0.4。()

②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扩大6倍。()

(2)做第43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做第43页“做一做”第2题。

(3)第45页练习七的第8题

(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5)一根3.6米的木料,把它平均据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7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 认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体的认识过程, 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 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 渗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分类比较。

师:回忆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我们都叫他们为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看老师手里的这个长方体, 你都知道他们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等各部分名称, 体会感受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从中发现长方体中面棱顶点的相互关系。

2、揭示课题。

师:这些物体, 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 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操作实验,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 依托生活中的长方体, 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认识的第一次抽象过程, 在观察中感知虚线含义, 在对比中认识长方体, 初步感知长正方体特征。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 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通过看一看, 数一数, 量一量, 想一想等方法, 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质疑、辩论。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

(1) .对“相对”的理解; (2) .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 而不是2条。 (3) 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 验证特征。

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 老师很佩服, 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 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 四周压下痕迹, 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 用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

(5) 师生合作, 抽象概括。

师小结: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 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课件演示:二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 ;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设计意图]这里我通过观察、讨论、记录等不同方式, 让学生更系统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特征。突出了重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 认识长、宽、高。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 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 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 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2) 练习。

(1)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 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2) 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活动舞台,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的创新意识。意图有三:1、检验自己对长方体的特征是否清楚, 对长方体特征的一个再认识。2、重点放在研究特殊的长方体上。特殊的长方体在学生认识上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操作中对特殊的长方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3、我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材料, 巧妙地引出了正方体。通过对比, 进一步把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沟通联系, 加深理解。

(3) 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1) 出示下图, 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2) 出示一组长方体, 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3) 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 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 拓展新知

1、基本练习。

(1) 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 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 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

(3) 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 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

2、变式练习。

(1) 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 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

(2) 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 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形状, 面积是多少? (单位:厘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量一量、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以上这些有层次的练习, 巩固了特征, 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新授教学,我是按以下三段式进行设计的。

第一段: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建立表面积概念。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段的教学。

1.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选用两个课前准备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纸盒,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并将数据注明在盒上。然后,把其中一个纸盒沿着棱剪开,并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本图略)6个面,以便对照,如下图所示。

2.对照观察,独立思考。

(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3.建立表面积概念。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然后,又启发学生想一想: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从而让学生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评析: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抓住两点:①优化课堂教学,使问题在师生或学生之间多向的传输、反馈中得以解决,避免教师泛泛而谈的做法;②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使其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第二段: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推导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1.探索。教师在黑板上(或投影)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图略)。要求学生先观察,理解“问题所求”怎样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并思考下列问题:

(1)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左、右两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尝试。要求学生试求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归纳学生的解法估计有以下几种。)

(1)(0.7×0.4+0.7×0.4)+(0.4×0.5+0.4×0.5)+(0.7×0.5+0.7×0.5);

(2)0.7×0.4×2+0.4×0.5×2+0.7×0.5×2;

(3)(0.7×0.4+0.4×0.5+0.7×0.5)×2。

然后让学生讨论以上算式的意义,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归纳概括。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比较这几个式子的优劣,得出第(3)种解法最为简便,并由此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长方体表面积一般的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随后,让学生想一想:正方体表面积怎么求?(引导学生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角度理解。)

归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评析:通过学生的试算、讨论、归纳等活动,师生从多方面获取了反馈信息,找到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逐步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4.深化。想想: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又可拓宽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由模型直观地推出)。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作合情推理、分析,使他们的思维出现新的飞跃。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就会变得更深刻和更牢固。]

第三段:多层次练习。

1.尝试性练习。

(1)第34页“做一做“(略)。

(2)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包装纸?(本题即课本第35页例2。)

教师指定四名学生上台分别板演上两题,其余学生自练,有疑问可以相互讨论。练习后,师生共同核对,评议算法和得数。第(2)题还要对照书上例2的解答,进行评议。

2.根据尝试性练习反馈的信息,安排学生独立作业。题目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的基本习题。

①自己量一个长方体计算表面积。

②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③第35页“做一做”(略)。

(2)综合性习题。(视学生的程度作不同要求。)

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①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若平均每平方米需涂料200克,一共需涂料多少千克?

(3)创意性习题(不要求全体学生都解答)。

①下图是一个长方体木块(如图示),表面都涂上了红色。如果按图把它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那么,这些小正方体木块中,三面涂红色的有()块,两面涂红色的有()块,一面涂红色的有()块。

②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并比一比,谁的计算方法最好。(单位:厘米)

[评析:学生获取知识后,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调控,使学生的错误及时得到纠正,知识、技能得到强化。这种多层次的练习安排,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练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金南中心小学

江苏省金湖县教师进修学校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9

A.2

B.3

C.4

D.5 2.将一块长为5分米,宽为6分米,高为0.3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可以锯()块。

A.9

B.90

C.18

D.180 3.一块20立方厘米的铁块沉入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水面会上升()。

A.20厘米

B.2厘米

C.4厘米

D.无法确定

4.两个棱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平方厘米。

A.25

B.50

C.75

D.100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四、下面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请在展开图上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共6分)

五、观察下面各图,哪些图形可以折成—个正方体,能的在()里打“√”,不能的打“×”。(共4分)

六、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单位:cm)(共6分)

七、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cm)(共6分)

八、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6分)1.商店要做一个长为2 m,宽为40 cm,高为80 cm的玻璃柜台,现在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2.一间长方体仓库的长为8米,宽为6米,高为3.5米。仓库装有一扇门,门的宽为1米,高为2米。现在要给仓库离地面1米高以下的四壁都贴上瓷砖,贴瓷砖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是6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此容器最大容积是多少升?

4.在一块长为40 cm,宽为28 cm的长方形铁皮的四个角上剪去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然后将它焊成无盖的盒子,这个盒子的表面积和容积各是多少?

5.把一块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一个横截面边长是5 cm的长方体钢条。这根钢条的长是几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10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表面积计算的问题。

3、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它们展开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到的结果。

5、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尝试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或是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

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

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生:……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学困生。

二、自主探究。、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

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指出面、棱和顶点吗?(学生没有的可让学生看老师的到前面来指)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面的特征。

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

师: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生:我用画的方法……

顶点、棱的特征。

师:观察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

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生:……

师:说说你的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整理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名称面顶点棱

正方体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认识长、宽、高。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

师:你们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

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练一练第二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三、巩固新知。

练一练的第三题。

师: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

生:……

师: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

板书设计:

名称面顶点棱

正方体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教学后记:

(二)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

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

(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

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

(2)小组交流。

(3)反馈、辨析。

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

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

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

提升思维,深层探究

由上例引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

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

相机点拨:摆放的规律

2、出示下图:

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设计意图:由上例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引发的探究活动,变不能围为能围、变静为动、变特殊为一般,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教学后记: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媒体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填空。

.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

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

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4.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2.教师提问:想一想,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学生讨论)

老师板书:

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

3.练习解答。

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4.巩固练习。

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求表面积如何办?

学生:应该少算上边的一面。

列式:4×3+4×2.5×2+3×2.5×2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学生:棱长×棱长×6

2.试解例2。

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32×6

=9×6

=54(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

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5

教师明确: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巩固练习:一个正方体的面积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三、巩固反馈。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

(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42×6=48(平方分米)()

(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小。()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总结规律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重难点: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并用多媒体出示找规律的题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充分表达不

同规律的机会.二.探索规律

.多媒体出示教材上的三组题,学生口算,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出结果.2.让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并交流发现的每组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师生共同概括规律: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在观察讨论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

3.让学生自己写出一组算式,教师巡视,然后指名汇报。

(自己写算式是结论内化和学习的过程。)

三.拓展应用

.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读题并思考问题,让学生理解题意。

(读题,理解题意,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2.提出:把张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整张饼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问题,动手画图。然后交流,讨论,得出:把张饼平均分成3份,就是表示整张饼平均分成2×3=6(份)每份是整张饼的。

(在思考、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中,借助直观获得问题的答案,为探索计算方法获得活动经历。)

3.鼓励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尝试。交流时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经历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给学生充分利用知识自主尝试、交流个性化思考方法的空间。掌握计算方法。)

四.尝试应用

出示“试一试”中的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时,重点使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给学生尝试练习的素材,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练一练”中的四道题。

六.拓展练习

将第4题的条件和问题对调,让学生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即

÷等于多少。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找规律,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师生共同概括出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拓展应用的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画图,借助直观获得问题的答案。在尝试应用中,除个别同学,其他学生都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整节课来说,基本能达到教学目的。

第七单元体积

本单元教育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认识体积的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知道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建立体积概念以及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过程。

2、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3、在实验、观察、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李芳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

、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l: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2、实验证明。

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人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人第二个杯子,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1: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揭示体积。

师:对,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是由于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请大家用手在书桌的抽屉里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摸并说感觉。

师:请把书包放进抽屉,再用手摸一摸,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生1:手在抽屉里活动起来不方便了。

生2:手要从书包缝里才能放进去。

师:这是为什么?

生3:因为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占了。

师:对,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

生4:书包占的空间比石头大,因为书包大,石头小。

师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学生回答后,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

学生回答。

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

生: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第二大,手机的体积最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二、引出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生:不好比较。

教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左边的长方体有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有15个,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比右边的大。

师: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

师: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前不能直接比大小,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师: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正方形来表示的。

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用正方体来表示。

师:对,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三、认识体积单位

师:请你们猜一猜lcm3、1d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想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l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师:这个猜想对吗?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lcm3的正方体。

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

生:我是用尺量的,量出棱长是1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cm3。

师:请你们找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cm3。

生1: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cm3。

生2:计算机键盘的按钮的体积近似于lcm3。

师:请找出1dm3的正方体,与1cm3的正方体比较一下,看它的体积大多少,你能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dm3吗?

生3:一个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dm3。

生4: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3。

师:1m3有多大?

生:是棱长1m的正方体。

师:你能想像出1m3有多大吗?这里有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们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它和你想像的大小一样吗?

师: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生1:6个。

生2:10个。

验证

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4cm3。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师:你能估计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吗?

生:大约是2dm3。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刚才你从这个纸盒里拿出了两盒粉笔,而每盒粉笔大约是1dm3,2盒粉笔就是2dm3。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

教学后记:

(二)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及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在摆长方体、数据整理、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3、在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呈现课题、体积是指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2、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体积是8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呢?这说明了什么?(生:体积是多少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师出示一长方体教具)

师:你能猜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以前问过我爸爸。

师:你真是一个勤学上进的孩子!

师:你们对他的回答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二、观察操作,实验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探索活动:

小组合作(每四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

活动前师友情提示:

(1)每个小组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

(2)注意观察你所摆的长方体有几层?每层有几行?每行有几块小正方体?你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我的发现是___。

2、成果展示:

(请小组代表到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拼摆的过程并汇报方法及结果。)

(1)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板书: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板书:长宽高)

(2)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3)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的字母公式怎样写?V=a×b×hV=abh(板书)

(4)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长、宽、高)

3、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推导出了长方体体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巩固发展

计算出数学课本的体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该项任务)

四、小结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教学后记: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教学目标:、经历自主探索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为“底面积×高”的过程。

2、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理解体积公式“底面积×高”的实际意义,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在把长方体体积计算迁移到正方体体积计算及公式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2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问:通过计算2号长方体的体积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字母公式为:V=a•a•a

教师提示: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板书)

三、议一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

V=Sh

四、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板书设计: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a3V=Sh

教学后记:

(四)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体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过程。

2、知道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

3、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复习相关旧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1)提问:“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画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

学生6人一组,回忆并再次经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2)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可请1~2名学生代表他们的小组上台述说,并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示意图──将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展示出来。

2、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提问:“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你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要求每个小组将推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

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索、推导.教师巡视各组情况并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在1平方分米的纸上画出100个小格,然后贴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块的6个面上.这样,就得到一个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数学模型。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立方厘米。

(3)全班归纳总结:教师用动态展示将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分割成1000个棱长1立方厘米的过程,并在示意图下醒目地写上: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3、推导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提问:“不用操作,你能想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2)学生独立思考.可提示:在脑子里想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再将这个正方体分割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想想可分割多少个?

(3)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4、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

(2)引导学生观察: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并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想好后在书上填空。

5、构建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计量系统。

(1)让学生说一说,到目前为止,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

(2)提问:“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同吗?”学生回答后将书上第119页上的表格填完整。

二、练一练1。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将6立方米、8000立方分米改写成多少立方分米,也就是要将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2)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将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相邻的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的一般方法(师板书):

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1000=相邻的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三、练一练2

四、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忆时可按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顺序来叙述。这样,学生一般能概括:本节课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会应用体积之间的进率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应用。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相邻的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教学后记:

(五)容积和容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转换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情感目标

明白生活处处皆数学。

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一)建立容积概念。

.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3.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指出: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二)认识容积单位。

.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板书:1升=1000毫升

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①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反馈练习: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三)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例1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2.反馈练习。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

四、随堂练习

.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

(3)

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435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9.8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立方分米()

3.选择。

(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作单位恰当。

①升②毫升

2)3毫升等于()立方分米。

①0.3②0.3③0.003

4.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发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

五、布置作业

.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

一小瓶红药水是()毫升。

一瓶墨水是()毫升

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升

第八单元

统计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2.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统计图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4.体验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了解某市XX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

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

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

1.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

3.这个地区XX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得最快?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降得最快?

三、读折线统计图

1.让学生读课本99页某市XX年水位变化的内容和折线统计图。

2.交流读图得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四、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

2.(3)(4)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二)尝试完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画折线统计图

1.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数学信息。

2.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3.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得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二、议一议

1.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2.你能试着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三、练一练

1.让学生读统计图,了解表中的信息。

2.让学生观察身长变化的统计图,说一说图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折线统计图并交流、展示。

3.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4.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

上一篇: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下一篇:市级三好生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