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共9篇)
一、转变职能强化业务,适应基层新常态。
针对网上注册登记营业执照以及网上审核企业年报制度等要求,我所积极适应职能转变,学习新政策,掌握新本领,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工作主动作为。
(一)认真做好辖区经济户口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我所个体工商户5274户,农村专业合作社108户,各类企业987户。我所对新增企业做到了百分之百“当场办”工作,各类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同时对辖区液化气站、天然气等重点风险企业及锅炉、电梯等特殊行业进行分类监管,做到百分百建立台账,做到摸清底数,心中有数。
(二)认真做好辖区年报等信用体系工作。在实行企业网上年报新制度后,我所积极宣传,耐心帮助,通过对各类市场主体发放《企业年度报告流程》,以及市场监督管理所现场接受咨询,协助指导等形式,认真服务辖区内年报工作。在年报截止日期后,又积极通知已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的企业进行网上年度报告工作,以较为满意的年报率结束了本年度工报工作。
(三)认真做好辖区违法经营行为查处工作。以规范指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原则对辖区违法经营企业和活动进行有效规范与查处。今年以来,我所和执法大队联办、正在立调查的案件10多件(外调案件5件,商标侵权案件1件,特设案件3件,冒用厂名厂址1件,超过保质期1件),案值9.5万元。在查办案件总数上较去年有所增加,在查办案件性质种类上也有所丰富,特别是针对特种设备等涉及安全生产的案件查办,对辖区市场经营环境和安全生产秩序起到了有效规范作用。
(四)继续完善药品安全管理,深入开展药品安全问题整治和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突出“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易制毒类药品销售”、“中药饮片质量”等问题整治,检查药品经营单位3家,责令改正2起,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配合市局抓好药品抽检工作,全年抽检6批次,合格率100%。
二、日常巡查依法履职,专项治理多措并举。
针对我所辖区主体市场特点,从实际出发,我所在确保日常巡查依法履职尽责的基础上,结合上级各项专项整治方案以及节假日市场监管要求,多措并举,对辖区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监管。
(一)重点节日专项巡查,确保市场良好秩序。截止目前,我所以根据市局节日方案安排部署开展了“元旦、春节”两节市场专项检查、“五一”期间市场专项检查以及“中秋、国庆”两节市场专项检查等行动。着眼各个节日特点对辖区特种设备重点企业、节日产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监督检查,确保了节假日市场秩序和消费安全。
(二)专项治理多措并举,有效提升监管成效。
截止目前,我所根据市局安排部署先后开展了农资抽检专项专项整治、成品油市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等工作。在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中细化了监管目标,补充了日常监管的不足,有效提升了监管成效。
(三)重点企业行业分类,治理隐患保障安全。基于我所的特种设备、液化气站、加油站等重点行业多而且散的特点,我所认真建立完善重点企业档案台账登记和巡查制度,严格按照东区、西区责任划分进行每季度一次的重点企业市场巡查工作。努力做到重点企业全覆盖,安全监管无死角。
(四)特种设备重点监管,治理隐患保障安全。针对我所特种设备监管力量薄弱,经验知识不足的问题,在局股室指导下,我所努力积极进入特种设备监管角色,通过多次参加市安全培训班等形式,努力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目前我所辖区共有31户(其中1户停产停业)涉及特种设备的企业,全部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档案,做到了底数清,隐患明。通过对特种设备纳入重点监管,我所对辖区隐患积极排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指令书》3份。通过这一年来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从零认识到全监管的逐步转变,我所逐渐打破了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的局面,努力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取得一定成效。
四、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回应群众关切。
对于群众投诉,我所积极应对,认真处理,做到抓早抓小。不少投诉举报在前期早发现早介入,将投诉处理在萌芽中,同时做好与投诉人的沟通,防止重复投诉。2020年我所共受理食药等类投诉举报15件,物价类投诉举报2件。对于群众投诉热点问题,均及时反馈。全部处理回复完结,实现了无积案,群众满意率100%。
五、问题不足依然突出,解决需靠方法意识。
在基本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之余,我所上下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着清醒的认识。机构改革开局之年,大市场监管的对象在体量、覆盖面和专业技能方面提出了更宽、更高、更严的要求,业务上,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办案单调不能满足监管需要,特种设备等安全隐患处理还不足以做到无风险点,日常监管下乡走访次数和成效还需增加提高;
思想上,主动工作能动性不足,畏难享受情绪尚存,服务意识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着力从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和计划性,组织好工作,安排好人员。同时也要从业务上积极学习,提升执法水平和监管水平;
思想上转变态度,提升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五、服务发展任重道远,展望未来信心依旧。
今年以来,在全所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但是,在新形式下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仍存在很多难题和挑战,在查处治砂、禁渔、禁煤、特种设备监察和重点企业监管中我们还存在不少风险点和隐患,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这都是我所明年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动力和着力点,相信通过我所全体成员认真不懈的努力工作,一定会取得更为满意的工作成效,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满怀信心的服务辖区市场主体,保障辖区市场秩序。
2021年工作计划
在抓好日常监管和巡查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的各类专项检查工作同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改善工作作风,督促全所履职尽责,落实监管职能。
二、突出监管重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安全事故
一是提升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继续开展“餐饮示范店”、“放心药店”“放心食堂”创建活动,激发经营户自觉遵守自律制度,提升生产经营水平,提升监管效率和效果。同时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风验,提高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二是加大学校幼儿园食堂等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无重大食品事件发生。
三是实现食品、药品和涉及民生和人体健康工业产品抽检全覆盖,倒逼生产经营者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四是利用各个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认真组织开展12315食品安全周和安全用药月活动。
三、重点解决监管信息普查死角和信息异动更新问题,排查企业退市,确保辖区市场主体信息的准确度。
四、稳步开展各项物价专项检查,有效处理物价投诉,回应群众关切。
五、在单位的层面上,加强执法办案方向和领域的研究和引导,推进在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办大案的突破;
加大激励机制的大胆创新和逐步完善,营造氛围提升办案动力;
同时学会巧接外力以及和其他兄弟部门的联系和配合,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办案促增收。
六、将创文工作融入日常监管,履职尽责做好本行业监管,巩固前期创建成果,做好推进创文工作长效化,冲刺省级文明城市成功验收。
市场监督管理所
国际商业宇航市场主要涉及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发射服务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2015年国际商业宇航市场涌现出很多新趋势, 原有的产品、客户需求、服务模式和厂商正在发生一系列改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传统宇航业务和市场趋于饱和, 发展缓慢。
⊙一些新兴市场发展较快。
⊙ 新概念和新技术在开辟新的市场, 并可能对某些传统业务带来颠覆性影响。
⊙互联网思维给宇航业务融资模式带来了影响, 给传统业务供应商带来冲击。
我国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有必要研究以上趋势和相关问题, 调整相应市场策略, 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
2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市场表现出传统业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 卫星通信市场情况地区差异明显, 对更高带宽和更低廉价格的需求明显加大等特点。
2.1 市场情况
传统卫星电视业务已经非常成熟, 目前面临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特点。非洲、中东等地区已经被阿拉伯通信卫星组织、土耳其通信卫星公司和雅赫萨特等通信卫星公司覆盖, 未来的增长将趋于缓慢。北美地区的卫星电视广播受到网络机顶盒业务的冲击, HBO电视网的用户数量首次低于网络电视运营商Netflix。亚洲卫星电视广播市场已见饱和, 费率日见降低。为了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并降低成本, 合并和兼并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 超高清卫星电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亚洲卫星通信市场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0%, 面向宽带通信和移动平台的高通量卫星 (HTS) 等业务将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由于地面基础设施薄弱, 拉美卫通业务近年获得高速发展, 同时市场更加国际化, 墨西哥利用卫星通信实现了几千所学校的远程教育是一个成功案例。
2.2 市场趋势
移动卫星服务 (MSS) 方面,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铱星公司、图拉雅公司、全球星公司等几大运营商在2014年均获得增长。未来市场要求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价格, 同时, 移动卫星服务运营商要适应当前数字化世界对数据和带宽的需求。
在移动卫星数据服务领域, 飞机、轮船、海上钻井平台等移动平台, 对高速互联网的需求带来了业界近5年两位数的增长, 目前市场远未达到饱和, 在正确商业模式的引领下, 可能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固定卫星服务 (FSS) 方面, 由于受到供需趋于饱和、竞争激烈等问题的困扰, 业界或许面临兼并、重组, 并趋向于提供更加差异化的服务。
新一代通信卫星获得广泛关注和应用。2013年来, 商业运营商采购的50多颗通信卫星中, 过半装有高通量卫星载荷。高通量卫星的服务价格越来越低, 但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 降价空间已经不大, 另外, GEO卫星的延迟是固有问题。低地球轨道高通量卫星 (LEO-HTS) 星座, 可能成为解决高通量卫星通信成本和延迟问题的发展方向, 现在已经有多家公司宣布了新的近地轨道宽带通信星座计划。
3 遥感卫星业务
3.1 市场情况
近年, 卫星遥感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最近10年, 30多个国家发射了148颗地球观测卫星和31颗地球同步或低轨卫星发射, 预计未来10年, 将有350颗地球观测卫星和75颗气象卫星发射。
2014年商业遥感数据市场达到了15亿美元的规模, 环比增长11%。防务需求仍然是遥感卫星业务增长主要的驱动力。在发展中国家, 自然资源监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支持是重要的应用领域。
12家初创公司进入了对地观测领域, 吸引了9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它们主要开发低成本小卫星, 用以降低数据和服务成本, 主要面向基于兴趣点的服务、市场和商业情报应用和商业气象服务。
3.2 市场趋势
商用和民用遥感卫星制造市场预计未来1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对地观测业务的趋势包括:
⊙ 防务需求是最主要的增长驱动力。防务卫星遥感数据市场年营业额达到20亿美元, 一国政府可以发射遥感卫星或者直接从市场购买数据, 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
⊙ 政府在对地观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的投入仍然很高, 2014年达到了90亿美元, 50多个国家目前拥有对地观测项目。预计到2 0 2 5 年, 拥有对地观测卫星的国家数量将达到60多个。
⊙ 高分辨率数据占数据销售总额的一半以上, 用于海事态势感知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数据需求持续增长, 但低分辨率低成本数据也有一定市场。
⊙ 低成本遥感星座持续发展, 已经有了服务模式, 但是仍没有见到效益。
⊙ 商业遥感数据供给将快速增长, 预计到2 01 9 年将有6 0 余颗卫星提供商业遥感数据, 会有更多的低成本、高时间分辨率解决方案出现。
⊙ 数据供应商将不局限于使用卫星一种渠道获取数据, 其他渠道包括无人机、地面监控设备等。因为探测手段的多元化, 服务商趋于使用合适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数据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 面向遥感产生的海量数据, 数据处理、数据融合、自动化识别等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现有的技术水平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求助于云、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方法, 客户需求将逐渐从原始数据向解决方案转化。
4 发射服务、新技术、投资融资
4.1 发射服务
2015年全球商业发射服务共签署近20个合同, 发射服务供应商业务量饱满。同时, 为了适应小卫星发射需求增长、全电卫星技术逐渐成熟、新型大型卫星出现等市场形势, 供应商都在积极准备新一代火箭。火箭技术的成熟使太空探索、维珍银河等一批等新供应商涌现, 商业发射市场格局面临重组。
4.2 新技术
可能对将来市场产生影响的新技术包括卫星电推进、高通量卫星载荷、星上数字信号处理、灵活载荷、抗干扰和干扰保护、低轨小卫星星座、廉价发射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更廉价的发射服务、更快的通信带宽、更便宜的数据服务、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
4.3 投资融资
目前, 商业卫星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出口信贷、商业贷款和风险投资。
出口信贷和美国进出口银行在促进各国卫星出口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商业宇航项目重要的融资渠道。
商业贷款也是一个融资渠道, 但是因为卫星业务周期长、风险大、不确定性强, 加之商业贷款利率较高, 能否在卫星业务中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风险投资近年进入了卫星市场, 太空探索等公司已经获得了18亿美元的投资。风投在宇航服务、互联网服务、对地观测服务等领域都有投资, 给One Web、维京银河、Skybox等公司带来了发展机会。
5 开发策略
我国航天工业在近几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在商业宇航市场和竞争对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技术方面, 我国商业平台、载荷等产品同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产品寿命、重量等均落后于竞争对手;价格方面因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已经不具备原有优势, 在一些项目上甚至高于对手。结合这些情况和上面分析的市场情况, 对我国的商业宇航给出如下建议:
(1) 签署并落实政府间宇航合作协议。建议利用政府合作平台加强项目开拓, 推进项目实施, 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 签署宇航合作协议, 由相关公司落实, 推动我国宇航业务发展。
(2) 长远布局, 逐步提升市场规模。考虑综合利用我国的卫星资源, 开展数据共享服务, 在国外建立接收处理站, 让国外客户熟悉我国产品和能力, 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至整星交付等范畴。
(3) 开发重点市场, 形成辐射效应。重点开发愿意在宇航方面投入的重点国家, 通过对重点国家的开拓逐步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4) 加大宣传力度。中国航天发展实力的宣传力度, 通过参加区域卫星论坛、不定期拜访客户等方式, 让客户了解中国航天。
(5) 海外营销体系建设。发挥业务公司海外营销体系的作用, 加大对地区的研究, 结合我国“一带一路”等有关政策, 创造在宇航领域的合作机会。
(6) 定点跟踪。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及时跟踪相关国家的宇航业务、工程承包等需求情况。
摘要:本文描述了2015年国际商业宇航市场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发射服务、新宇航技术、投资融资等方面的新变化, 预测了国际宇航市场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对我国2016年商业宇航发展的策略建议。
1.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合理合法使用农、兽药的行为,完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三品”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强化“三品”企业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三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群众消费安全,更好地促进我省“三品”事业健康发展。
2.监管工作重点与进度安排
2.1“三品”蔬菜农药残留监管
结合“三品”质量抽检工作,对“三品”蔬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重点抽取白菜类、绿叶类、豆类类蔬菜,特别是豆角、芹菜、韭菜、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检测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并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2.2畜产品、水产品监管
一是以生猪、肉牛和肉羊为重点,深入开展“三品”中畜产品“瘦肉精”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制度,建立活畜出栏无“瘦肉精”承诺制度,加强兽药使用监管,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活动,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规范兽药使用环节。二是在“三品”水产品主产区,以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严厉打击在水产养殖和苗种繁育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并对“三品”中的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产品检测。
2.3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管
严禁“三品”加工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禁止在“三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三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4记录档案的监管工作
“三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落实相关记录、查验制度。对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督促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记录档案的管理工作。
3.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三品”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林
副组长:苏洪波李蔚
组员:各业务科室科长
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分成3个组,将适时到各市(州)检查验收,各小组检查结束后将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总结。
4.时间安排
4.1自检和排查阶段
5月1日~5月31日为各市(州)、县(市、区)自检和排查阶段。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按照本方案重点,在辖区“三品”企业中进行自检和全面排查。县(市、区)工作机构对“三品”企业要逐一排查,市(州)工作机构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即查即改。各市(州)将各地检查情况汇总后,于6月10日前将自检和排查报告上报省绿办质量管理科。
4.2省里检查、抽查阶段
6月1日~7月31日为省里检查、抽查阶段。“三品”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产品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督查和重点抽查。
4.3全面验收阶段
8月1日~10月31日为全面验收阶段。省领导小组要对各市(州)的“三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和总结,各市(州)工作机构于11月15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4.4省督导组检查验收
省农业委员会按照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年底前对各地“三品” 质量监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验收考核,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5.工作要求
5.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明确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指定专门责任人员,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5.2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监管任务
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根据辖区“三品”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解监管工作任务,明确各工作阶段的监管目标,严格时限,细化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逐级开展监管工作,确保不走过场。
5.3强化“三品”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
“三品”生产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
5.4加强沟通协调,及时报送信息
各市(州)“三品”工作机构要加强工作信息交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坚持信息双重报告制度,在每月的26日上报监管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确保及时准确反映工作进展情况。
联 系 人: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质量管理科张金凤
联系电话:0431-87980046
一、xxxx年工作总结
xxxx年,x市x区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紧紧围绕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xxxx年总体工作部署和开展团队活动,深化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要求,按照立足职能,提升服务,努力创新,增强素质。以打造一支全新市场监管队伍为出发点,积极为市场监管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为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经济服务,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组织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市场监管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研究基础保障;总结各类学术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根据团队文化建设的总目标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致力于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文化凝聚力;在全系统干部中开展读书活动、组织调研文章评选等,着力引导干部职工的思想实践。经过努力,学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提升系统市场监管行政管理实践水平、活跃和繁荣市场监管文化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认真抓好理论研究工作。一是组织实施好重点课题研究。根据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及时部署开展重点理论研究工作。二是认真制定并及时完成调研计划,紧贴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中心工作,学会根据科室业务特点以及调研重点,积极向x市市场监管学会报送调研文章及基层工作动态。三是注重理论调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重调研服务工作,指导工作,深入发表探讨工作的前瞻性调研文章,能够切入市场监督管理的主题,探索和指导市场监督监管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四是注重理论调研与推广工作相结合,将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工作经验,及时物化工作成果,总结积累工作经验。
积极开展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调研文章撰写、党建征文、廉政征文、“随手拍”等活动。二是召开市场监管文化座谈会,为我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和团队活动,提升市场监管队伍活动出谋划策,明确我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围绕提高学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发展力。我局学会十分注重自身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市场监管学会的要求,认真完成下达的各项任务。
xxxx年我区市场监管学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总体上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我区学会将不断改善和创新。
二、xxxx年工作计划
1、加强课题研究,提升理论研究水平。积极做好课题制定,为调研提供方向和指导,要求重点课题领导亲自挂帅,组织课题成员,确保课题任务的完成。认真开展各项专题理论调研,特别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科学监管模式、市场监管管理创新监管手段和方法的实践等方面,促进市场监管职能的转型和提升。
2、丰富文化活动,推进人文市场监管建设。开展热爱市场监管、积极工作、创先争优、讲奉献将服务等方面的散文、诗歌等活动,以加强市场监管学会团队建设,深入挖掘市场监管文化内涵。开展球类、棋类、爬山等娱乐、竞技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增强团队精神。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疫情防控,奋力实现“两战赢”
一是全员投入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1月26日(正月初二)开始近2个月,全局取消休假,积极投身防疫一线,第一时间终止取消全县各类集聚用餐,关停各类非民生行业经营户,从快从严查处涉疫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二是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15条工作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支撑。入企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解决口罩、用工等难题,线上餐饮复工率位居全市前列。全力帮助明丰公司获准全省首个“医用防护服”应急注册,实行“三专”服务、“住”厂监督,助力防护医疗器械生产工作得到省药监局徐润龙局长批示肯定。我局获县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先进集体。
三是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以口罩等防疫物资监管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疫情防控商品(口罩、手套、消毒液)无明码标价案件11起,销售三无口罩8起,移送公安2起。其中奚秀珍销售不合格口罩案件涉案口罩39万只,案值78万元。同时,根据省市部署,迅速启动防疫物资专项整治,立案查处防疫物资案件15起。
四是全心助企纾困减负。全速推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工作,经过自主申报、线上线下核查和公示等流程,共补助8980户,兑付两直资金5632.2万元。同时,积极落实减租减费和转供电降价政策,减免国有资产房租1043.53万元,水电气降费3583.8万元,清退转供电多收电费89.92万元。与人民银行**支行建立市场主体金融服务合作机制,累计发放首贷户贷款11.3亿元。
(二)立足精准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推小微企业成长。打好第二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新增小微企业5211家,八大产业小微企业505家,“个转企”154家。新增小微企业培育库企业640家,开展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10场次,参加培训1050人次,向小微企业开放实验室服务302批次,完成“浙里检”服务小微企业171单。推荐2家小微企业、1家机构参加全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十大优秀机构”评选。
二是夯实质量标准基础。持续推进“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发布《**县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国家乌药种植与加工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发文通过验收。“国家‘中黄1号’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被列入第十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配套新增2个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国家级全域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稳步推进,配套新发布县级地方规范1个。新增“浙江制造”标准发布2个,“品字标”认证证书4张,有效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3个。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省内开发**县专利云服务平台,自8月底上线以来,累计审核账户155家,审核奖励354件。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6件,pct国外专利申请14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家、贯标人才10名。全县拥有发明专利53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4件。专利导航项目、地理标志促进运用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红石梁乌药“**乌药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成功获市级立项,获100万资金扶持。持续推进知产转化,专利权和商标权质押融资3.5亿元。
(三)守牢安全底线,推进高水平监管
一是维护市场秩序。持续开展食品药品、防疫物资、保健品乱象、农村假冒伪劣等各类专项整治,查处违法案件487起,其中万元以上大要案115起,移送公安15起。加大涉传线索排查挖掘力度,检查市场主体120余家,开展联合执法7次,行政约谈15家。审查存量政策措施文件109件,废除4件,调整3件,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情况。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牵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县设置抽查任务250项,部门联合抽查任务率9.6%,抽查各类市场主体3075家,抽查事项覆盖率100%,检出问题率27.06%,任务完成率、抽查结果公示率、掌上执法检查率均达100%。
二是强化食安监管。先后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冷链”食品专项检查等各类专项整治30余次,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57起,移送公安11起,其中利用微信网络生产销售添加药品的壮阳保健品、减肥食品系列案件,移送公安7起,会同公安部门联合追踪溯源,刑拘35人,捣毁地下生产窝点2处。有序推进食品抽检分离改革,完成各类监督抽检1450批次,主要食品合格率97%,散装餐饮具合格率为62%。抽检公示率、不合格处置率100%。成功创建11家三星级和1家四星级乡镇(街道)食安办。首家黄精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取证考核。完成10家小作坊和小微食品生产企业5s现场管理创建,77家小作坊完成整规提升,整规率达75.5%。抓实“冷链”物防,“精密智控”得分位列全市第一方阵。持续开展6轮科所联动,发现问题全部限期整改到位。推出8期餐饮食品安全“红黑榜”,在祥生综合体试点打造“食品安全共同体”。
三是紧盯药械保化。深入开展“药剑”打假治劣专项行动,针对中药饮片质量、无菌植入性高风险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专项检查等,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案件26起。持续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有效运行三个精密智控系统,实现企业分类别监管、产品分品种监管,药品分类分级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全环节监管覆盖面、药械化生产企业质量抽检合格率、药械化流通环节质量抽检均为100%。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开展橡塑制品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排查各类企业100余家,无集中性隐患存在。开展民用口罩产品质量专项治理,对各企业生产的所有型号、规格产品进行全覆盖抽查,4家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均已完成。开展生产领域专项监督抽查118批次,31批次合格,其余87批次正在检测中;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120批次,不合格13批,均已立案查处。
五是保障特设安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互帮互助、互查互纠”、“**电梯人”沙龙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组织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检查督查和整治17次,检查单位300余家,设备707台,发现隐患88个,立案10起,封停隐患设备7台。特种设备定检率、注册登记率和隐患整治率持续保持在100%。全面落实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安全责任保险,全县住宅小区电梯投保率93%,公共聚集场所电梯、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和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投保率均为100%。
(四)紧扣民生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民生实事有效落实。超额完成4家“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4家24小时网订店送药店建设。完成40家智能“阳光厨房”和18家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平镇中心菜场和白鹤国际袜业城高分通过“五化”市场改造验收,坦头镇中心综合农贸市场和平镇中心菜场成功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白鹤国际袜业城创建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等待验收。创建放心消费单位2130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659家,放心工厂218家)和1个放心消费商圈后评价,建设7家放心消费城市示范单位,3家长三角异地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
二是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围绕“凝聚你我力量共促放心消费”年主题,开展“云”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参与“特色产品伴手礼评测”活动,4个产品入选首届浙江特色伴手礼,占全市66.67%。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1201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7.67%,其中职业投诉举报10339件,占86.08%,比去年同期增长91.43%,办理诉转案33件。强化企业消费纠纷自我化解制度,新建消费争议快速处理绿色通道企业2家、先行赔付单位1家、odr企业2家。
三是技术支撑不断夯实。开放实验室受理企业46家次,提供检测服务266批次,组建专家团队2个,帮扶企业35家次,减免检测服务费31.72万元。指导天铁股份、新银象生物工程等企业2项计量建标。持续加强软硬件建设,下属计量质检所获全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能力竞赛团体第二名。食药检测中心检测项目扩项100余项参数,新增设备68万元。
四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从“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降成本”入手,暂停实施药品经营筹建程序,实现药店新开办减材料、减时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5个事项实现当场即办,减少13项申请材料。提升“网上办”可操作性,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全流程网办”与“全省通办”,执业药师注册“全流程网办”。政务服务跑0次100%,办件网上受理率100%,承诺压缩比95%。
(五)着眼队伍建设,不碰纪律高压线
一是深化党建工作。以“和合市监、红盾先锋”党建文化展厅建设为中心,搭建党建交流平台,先后接待县内外20余个单位参观交流。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推出“一支部一品牌”系列展播,目前已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展示了9期基层支部的战“疫”实录和3期支部党建品牌展播。牵头社会事业党建联盟,成功组织了“联盟党建论坛主题沙龙”、“党建示范阵地参观见学”等活动,在全县机关党建联盟中处于领先位置。
二是强化廉政防控。创新开办“党风廉政微故事云课堂”,推出10个廉政微故事,第一期云课堂一经推出,两天阅读量就超3000人次,并先后被省市多家媒体刊登推送。建立党风廉政共享书吧,推行“全员推书、共享书单”模式,打造学习型、廉洁型机关队伍。同时,以落实巡察反馈回头看为目标,推行“督查—寻因—整改—落实”的监督工作机制,顺利通过县委巡察组巡察回访并得到了高度评价。全年共开展作风效能督查4次,警示通报1次,督查通报5次,各类廉政约谈75次。
三是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做到系统公示率、及时率和准确率100%。加强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把关,审核行政处罚案件311起。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对全局9个办案机构2019年的607起案件进行案件巡查。严格自由裁量规定,对市场内外熟食经营者突出的“三白”问题、常见的广告类行政处罚等形成统一处理意见。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共收到行政复议9件,行政诉讼12起,目前无败诉。组织开展学法考法活动,在职干部参与率达100%,课程平均分高达92分。
四是夯实组织建设。事业单位改革与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改革逐步落实到位,下属原7个事业单位整合为5个事业单位,三定方案已发文并完成人员转隶。综合行政执法队三定方案已发文。8个市监所已全面完成规范化创建,坦头所创建四星级市监所。组织开展中层后备干部竞争选拔,通过民主测评和面试竞聘,共选拔中正职后备6人,副职后备15人。组织参加全省基层所长轮训、基层一线干部轮训等各级各类培训18期。实行全员办案模式,通过挂职提高年轻干部的办案技能和执法水平。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小微企业成长。2021年是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开局之年,及时总结前几轮工作经验,为第三轮开好局,争取2021年新增“个转企”80家。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实行“一企一策”,分行业有重点地加强培育,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同时,继续完善“个转企”培育库,为第三轮小微企业工作储备不少于300家的“个转企”培育对象,实行梯度培育。
二是全力建设质量强县。按照国家总局拟下发的创建标准和工作流程,继续推进“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夯实质量基础,落实创建人员班子,开展前期资料整理归档。加强标准化项目建设,发挥标准化学会作用,推动企业制修订国家标准,对标达标国际标准。重点跟进天铁股份国家标准制定发布,争取新增行业标准为主制定立项1项。继续推进“国家“中黄1号”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完善工作方案,建立标准体系,持续跟踪项目落地实施。持续跟进“品字标”认证和对接工作,积极发动符合条件农业企业申报农产品“品字标”。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工作。积极筹建国家快速维权中心,结合县创新中心建设,做实做强**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发挥专利纠纷调解作用。与省内高校探索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对基础站所知识产权业务培训,争取通过1年时间,让基层站所具备纠纷处理能力。顺畅与省保护中心的案件协助机制,充分利用省局资源开展专利侵权鉴定,为专利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借鉴沙龙、学会模式,建立重点知识产权企业交流新机制。引进代理服务机构,提升全县知识产权保护便利度。
(二)以保障安全为根本,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一是维护市场秩序。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做到闭环管理。切实发挥综合执法震慑作用,严格执法,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价格、民生计量、广告、网络市场领域违法行为治理,引导市场主体诚信守法,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继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力抓好执法监管平台应用,将数字化监管向末端延伸,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二是聚焦食品安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分阶段地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做好省级食品安全县复评迎检,确保顺利通过。创建四星级食安办1家、三星级食安办3家,100%完成乡镇(街道)星级食安办创建。继续完善“抽检分离”和“双随机”相结合的食品监督抽检模式。持续开展食品生产小微企业(小作坊)“5s”管理创建,树立5家样板企业,并优先在白酒作坊进行全面推广,逐步延伸至其他行业。牵头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提升全县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抓好“浙冷链”物防工作,进一步规范流通环节冷链管理。逐步推进“众食安”一体化平台建设,2021年完成3000家餐饮单位纳入平台监管,建设餐饮监管“数字仓”,加快餐饮监管转型升级。
三是护航药械化。以基本药物、疫苗、高风险医疗器械、特殊用途化妆品等产品为重点品种,以批发、网络销售为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净化药械市场。逐步完善精密智控监管系统,覆盖8家药企18个品种的药品和125家药品流通单位,充分发挥“图码”风险分析管控作用。建立药品流通追溯电子系统,从药品批发、连锁总部试行,再全面推向零售、使用环节,实现药品追溯全程电子化。深入学习《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药品监管系列部门规章,广泛开展全行业的宣贯。
四是保障产品质量。全面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审批制度,做好取消许可的产品和转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后续工作。做好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许可证企业证后监管。继续开展区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和工业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推广。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指数代表品产品覆盖率达100%。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工业生产企业各类重点关注产品专项抽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认真做好各类抽查的不合格后处理工作。
五是加强特设监管。围绕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重点设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充分运用“四个平台”与多元共治平台,分类、有序推进特种设备三年整治专项行动。抓好“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分级分类评价,推动企业完善制度、档案和工作规范,并形成常态。
(三)以民心民意为指向,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一是抓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市场品味,将**县梨园商城纳入2021年省五化市场、星级市场创建。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建设,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将创建对象拓宽到金融、快递行业,在居然之家开展放心消费商圈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奖励资金,对放心消费单位创建适当予以奖励。全力推进“阳光厨房”建设,新增100家餐饮经营“阳光厨房”,打造学校“阳光厨房”的升级版,建成40家学校智能“阳光厨房”。推进农村家宴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二是加强消费维权。继续做好投诉举报处置,加强诉转案、投诉公示、投诉举报等情况分析。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单位消费体验活动,加强动态社会监管,建立退出机制。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诉热点,加强部门和行业协会间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消费维权工作。持续推进放心消费“七进”活动,开展省市级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新增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消费教育示范基地。
三是做好技术支撑。切实抓好民生计量、能源计量等工作,发挥计量在服务民生、服务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优化计量、提质增效”千家民企帮扶活动,帮助新银象、天铁股份、奥锐特药业等公司新建2项以上计量标准。继续深化“开放实验室”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免费服务,为产业规范提供保障。继续加强对全县检验检测机构的证后监督管理,规范检验检测行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公正、有效。
(四)以能力素养为基本,打造市监铁军队伍
一是深化党建氛围。牵头做好党建联盟工作,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实现活动联办、经验联学、服务联抓,确保事业组联盟在全县机关党建联盟工作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继续通过“一支部一品牌”系列展播的形式,将各支部品牌建设的创新做法、成果影响、特色亮点等进行宣传推广,形成品牌凝聚力。结合每月工作重点对支部党建开展质量督查,排出支部名次,形成奋力追赶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廉政约谈及谈话提醒工作,确保做到约谈全覆盖,筑牢广大党员干部遵章守规的思想防线。打造廉政教育文化长廊,按照“一层一主题”开设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展示,让党员干部时刻做到随看随想随悟,潜移默化接受廉政教育。同时,加大作风效能督查,严格上下班、着装等各项规章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通过“严监管、强指导、优服务”系列举措,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助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主动靠前,加强“一对一”复工指导
为确保防控、复工“两手抓”,“两手硬”,区市场监管局提早摸排、主动介入,精准把好复工企业“防疫关”,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针对食品生产企业,深入申请复工的企业核查把关,下达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告知书,督促复工企业落实防控主体责任,确保生产安全。针对餐饮服务企业,制定印发《关于有序做好餐饮业复工复业工作的通知》,对恢复营业的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建立动态监管台账,落实包保监管责任制。对限上餐饮企业加快现场审核,发放疫情防控责任公示牌,签订承诺书,派驻执法人员上门检查指导,规范疫情防控期间餐饮业防控措施,确保餐饮服务质量安全。此外,积极整合行业资源,筛选具有供餐能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优质餐饮企业,搭建集体用餐配送服务平台,畅通安全订餐渠道,并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供餐单位实时名单,帮助解决复工企业用餐难。
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对企业涉及生产疫情防控用品的审批服务事项,实行容缺办理、特事特办。期间,鸿正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决定增设防护服生产线,我局及时请示市局医疗设备生产科,说明情况,安排知识产权股和辖区所主动对接企业,实施“绿色通道”服务,在一个小时内帮助完成经营范围变更,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省著名商标企业市天缘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新筹办了“市福瑞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及消毒用品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协同企业负责人赴灵璧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参观学习,并安排药品股人员跟进企业与市局医疗器械生产科对接,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指导企业在第xx类申请注册“汴河”商标。
适时优化,搞好“云端上”审批服务
一是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助企小分队,由我局注册审批工作人员将窗口的咨询电话与手机绑定,为企业提供xx小时不打烊贴心服务,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解决复工难题。
二是积极推进商事登记不见面“云服务”,努力让企业足不出门就能快速办理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业务,助企服务“提速”的同时有效控制特殊时期服务大厅内办理人员数。全面落实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邮递办”、“预约办”,对新开办企业提供公章刻制“免单”服务,对预约办理者提前指导资料准备,预估办理时间,对申请办理登记注册等审批许可服务事项提供全流程免费邮寄,努力让服务更有“温度”。据统计,xxxx年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xxxx家,其中企业xxxx家,个体工商户xxxx户、农民专业合作社xx家。通过坚持窗口服务与线上服务齐头并进,引导形成多渠道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让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复工更安心。
三是紧抓日常业务不松懈。持续推进双随机工作,制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随机工作方案》和抽查事项清单;稳步推进xxxx年度年报工作,结合疫情实际,放宽年报期限,由今年x月底之前延长至今年年底。目前,辖区一季度完成年报企业xxxx家、个体工商户xxxxx户、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
从严从实,守护“舌尖上”饮食安全
重点检查辖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市场主体,持续开展“保质量、保物价、保供应”行动,保障食品、餐饮服务安全。采取“分片包保”与“日查+夜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严查聚集性聚餐行为,严禁野生动物和活禽交易,严格进货原料和食品把关,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切实稳住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自复工复产以来,我局出动执法人员xxxx人次,对xxxx家正常营业餐饮服务单位、xxxx家食品销售经营单位、xx家限上餐饮服务企业、xx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复工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累计检查各类经营商户xxxxx户。
突出重点,维护“市场上”秩序稳定
一是通过灵活运用“预先提醒告诫、开展专项巡查、规范投诉处理、密切部门协作、强化案件查处、优化宣传引导”等举措,精准施策,全力保障防疫用品及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稳定。畅通xxxxx平台热线,坚持“快接、快查、快结、快反馈”,及时受理核查处置投诉举报。目前,我局共接到价格类举报投诉xxx件,其中,举报xxx件,投诉xx件,均已全部办结。对价格类举报投诉累计立案查办x件,有力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
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持续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商标注册、许可使用、变更、续展、专利项目申报咨询;严厉打击侵害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根据市局《加强xxxx年元旦春节期间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的通知》,梳理工作任务,与xxxx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制定下发《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行动的通知》,开展保护“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保护行动。
专项服务,缓解“资金上”融资难题
积极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方式,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凝心聚力,形成“部门间”协同发力
宽带普及提速全国领先
2012年, 江苏通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工信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各项要求, 积极协调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 把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作为“宽带江苏”、“无线江苏”建设的年度载体, 制定了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2012年, 全省通信业完成建设总投资343.3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 具体用于“宽带江苏”和“无线江苏”工程建设投资161亿元。全省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达到892万户, 居全国第二位;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达到942万户, 占全省总宽带接入用户数的70%, 比东部地区高3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4个百分点;新增12万个WLAN接入点, 总数达到28万个, 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规模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 基于宽带和无线网络的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社区服务、智慧农业发展、智能校车运营等应用给人民生产、工作及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2012年, 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宽带普及提速工作检查组和中央媒体“宽带普及提速纵深行”采访团先后来江苏指导、检查、宣传“江苏宽带发展之路”, 对先行先试、创新机制、条块结合的江苏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网融合扩大试点全面推进
2012年, 在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城市公布后, 江苏共有8个试点城市。在省三网融合协调办的统一领导下, 江苏通管局一是认真指导第二批试点城市制定、报送试点方案;二是努力协调省电信公司与省广电总台签署IPTV业务全面合作协议, 启动了省级IPTV新平台放装用户工作, 运营半年多来用户量突破了120万户;三是积极推动试点业务双向进入, 深入省内三网融合试点企业进行调研, 探索分业监管模式。到2012年底, 全省IPTV用户总数达到416万户, 稳居全国第一;手机电视业务用户总数达到270万户, 位居全国前列。
积极探索市场份额预警管理
2012年, 在总结前三年各公司经营情况并结合今年经营目标基础上, 对新增电信业务收入提出了各公司份额预警线, 并按月汇总分析各公司经营发展数据, 每季度提出预警。通过一年的实践, 这一机制在有效解决电信市场“过度竞争”局面、促进各公司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各企业的新增市场份额比逐步趋向于年初制定的份额比例目标。与此同时, 江苏通管局以校园电信营销规范管理为重点, 加强对营销现场的督促检查, 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有效防止违规行为蔓延。互联互通监管手段日益完善, 全省网间通信运行安全可靠, 网间通信质量总体稳定, 码号资源管理顺利推进。
不断提升电信服务规范化水平
2012年, 江苏通管局将电信服务监督与行风建设、道德教育、民主评议有机结合, 在全省电信行业深入开展纠正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行动, 一是资费套餐清理工作强力推进, 累计清理套餐达5988个, 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二是热点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督促各公司开展违规收费、恶意误导消费者等突出问题自查整改, 加强对SP合作商的监督处理。三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用户申诉投诉量稳步下降, 满意率有所提高。12300申诉受理中心全年共受理用户咨询和申诉14413件, 较去年同期下降24.18%。百万用户申诉率为11.05,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22个百分点;用户申诉处理满意率为95.08%。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一是以南京青奥会场馆共建共享为核心, 形成运营企业主动牵头、共建共享全面推进的良好格局, 苏州、无锡等地区的地铁建设、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区等均实现共建共享。二是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分别牵头开展了楼宇多制式信号耦合的共建试点。三是《江苏省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江苏省通信用户驻地网维护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逐步落实, 并进一步向县区延伸, 组织推动了南京市保障房合作共建, 正在研究制定室内分布无线覆盖标准。四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全面规范建设市场和招投标管理, 深入开展通信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12年, 我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累计节约建设资金约33.45亿元, 全面超额完成两部委下达的指标。
有力深化互联网行业管理
一是全省备案主体信息准确率达80.6%, 位居全国第三, 超全国平均准确率10.1个百分点。二是全年共向各有关部门提供涉及网络淫秽色情、政治性出版物、虚假违法广告等线索269条, 排查梳理网站28.64万个, 关闭违法违规网站384个。三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全面开展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加强网络安全运行环境整治, 协调运营企业处理高频次木马僵尸受控事件50998起、打击木马僵尸控制端311个;通报处置全省政府部门和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事件4520起。四是发布了2011年度的《江苏省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江苏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 “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入围, 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提名奖。
增值电信业务连续三年倍增
到2012年底, 全省备案网站达到35万个, 增值电信企业2620家, 预计2012年全省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将超过200亿元, 实现连续三年倍增。我局以增值电信业务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应用为基础, 深化业务发展统计分析, 大力推进分类管理, 重点加强了对互联网接入服务、在线交易、BBS等业务审查, 不断完善现场审核机制, 落实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与此同时, 与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 走访移动互联网企业, 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指导省互联网协会召开首届“江苏互联网大会”, 评选揭晓“江苏互联网十年风云榜”, 并设置“企业投融资互动论坛”、“互联网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论坛”、“政府服务专场”, 鼓励网络文化创新发展, 取得良好反响。
圆满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2020年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一年来,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我加压,顺势而为,在应对挑战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促进了艺术生产持续向好,两个效益稳步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目前,已完成演出XX多场,惠民演出XX多场,艺术讲座XX多场,实现演出收入XX万元,观众达XX万人次。在今年大战大考中交上一份满意答卷。现将2020年工作情况及2021年的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提高站位,在疫情防控中展现新担当。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市委和局党组决策部署要求,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值班、领导带班、日报告制度。在保证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严把复工复演关,做细音乐厅防控工作,制定疫情应对预案,严格控制出票数量,严把体温检测、信息登记、佩戴口罩、对号入座、观演距离及消毒等环节,确保疫情防控和演出统筹推进。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宅家不宅心,停演不停练,停演不停创作,通过线上演出,艺术讲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疫情防控贡献文艺力量。积极响应号召,党员干部自愿抗疫捐款,累计捐款X万多元。
(二)坚持服务中心,对大局的贡献度有新提升。围绕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等,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一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参加了由X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X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绿色之韵 冬奥之约”为主题的2020崇礼森林音乐会,为2022冬奥会造势。在X市举办“逆行之美,大爱无疆”交响音乐会,慰问当地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北京、X省交响乐团共同推出“隔空交响”《我和我的祖国》献给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表达三地人民齐心战疫、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二是助力脱贫攻坚。把服务脱贫攻坚与艺术惠民结合起来,奔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举办“津甘情,我的祖国”交响音乐会,走进承德送上“聆听经典,天津之夜”交响音乐会,为两地人民献上了充满激情与浓浓爱国情怀的精彩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当地文化生活、深化三地文化交流协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聚焦中心营造氛围。围绕打赢疫情阻击战,创作了《与爱同行》、《等你回来》、《这条路》、《武汉2020-为武汉加油》等抗疫作品,用音乐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举办了庆“八一”《我爱你中国》交响音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系列演出、红色经典云上演出季、“英雄赞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音乐会等。唱响时代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精神力量,营造了好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丰富供给,在满足群众新期待上取得新突破。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精准落实复工复演各项举措,抓住市场复苏机遇,扭住演出牛鼻子,加快艺术生产全面恢复,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抓早谋前,率先启动首演。为提振士气,增强信心,抓住庆祝“八一”时间节点,精心策划和筹备复工首场演出,举办了《我爱你中国》大型交响音乐会,打响了本市音乐类剧场演出的第一枪,在国内和本市引起轰动效应,中央及本市X多家主流媒体给予大篇幅报道。二是把握先机,启动全面复演。抓住市场回暖、观众回归的时机,先后推出了2020—2021音乐季、“中西合璧”系列交响音乐会、“市民假日”系列音乐会等七大系列共45场音乐会。以曲目经典、讲解详尽、票价惠民,吸引观众走进剧场,上座率平均达到60%以上,推动了演出持续向好的态势。三是走出去,步履不停巡演。积极拓展外省市的演出市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相继走进XX、承德;北京通州、湖北潜江、江西南昌、浙江杭州等地,完成音乐会演出共10场,为各地观众献上高品质音乐会,展示了天交的形象,打响天津文化品牌。
(四)坚持创新开路,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开拓新路径。疫情的倒逼下,在变局中创新思维、创新思路、打开新局。一是开辟线上新舞台。打破演艺传播传统思维,借助互联网“云演出、云讲座”,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剧场拓展到网络,线下线上齐发力,让群众享受到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音乐作品,让重创的演出焕发出新的活力。截止目前,共组织X场“空中音乐会”;X场 “线上讲座”;录制云视频X场,总观看量超过X多万人次。二是探索自我发展新模式。面对艺术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等困难,积极探索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新路子。先后与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君诚管道集团等合作成功举办了三场大型交响音乐会。用“借鸡生蛋”办法,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而且助推了艺术生产和品牌的打造,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五)坚持党建引领,在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上增强新动力。局党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党建引领,聚焦中心工作,坚持不懈抓学习教育、抓班子队伍建设、抓党建基础工作、抓党建引领工作,推动党建为中心聚力。一是以政治建设为根本,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x精神,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带头宣讲,党员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干,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全团上下形成了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生动局面。二是以推动复工复演为重点,强化先锋引领。把党建融在一线、党员凝聚在一线、责任落实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党总支工作部署到哪里,党员就跟进到哪里,做到同心同力、同轴运转,领导班子挺在最前沿,当好“领头雁”;党员冲在第一线,当好“火车头”。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复工复演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每个岗位熠熠生辉。三是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为抓手,强化实绩引领。巩固深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参观等多种方式,推动学习教育往实里走。结合“七一”和复工复演讲红色专题党课,统一思想,提振士气,促使党员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在巡演中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守初心、担使命、坚信念”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2020年工作体会
回顾今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十分不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始终坚持系统谋划。我们立足高品质立团、高质量生产发展思路和定位,坚持抓好“做优创作、做强品牌、做大市场、建好队伍”四项重点,聚焦目标任务,一项接着一项推进,一步一步把目标变为现实。
二是始终坚持把牢关键。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面对演出下行压力,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抓牢演出“生命线”,持续用功发力,谋求“量”的递增,追求“质”的提升,一些演出项目落实落地,一批特色演出呈现舞台,促进了艺术生产向好发展。
三是始终坚持创新开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生存挑战,我们破除畏难等靠的思想,向创新要红利,用创新增活力。树立互联网思维,开辟线上演出新空间,树立融合发展理念,探索与企业、剧场合作新模式,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大提升,推动重点工作的大提速,谋求合作领域的大拓展。
四是始终坚持真抓实干。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怨天尤人只会自乱阵脚,悲观失望无人怜悯,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实干才能把握机遇,只有实干才能实现目标。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靠真抓解决了艺术创作生产、惠民演出、市场开拓等一些难题,靠实干干出了一个又一个好项目,全团工作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五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我们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把党员凝聚在一线、责任落实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党建引领跑出复工复演“加速度”,党建引领出干事创业“精气神”,党建旗帜在复工复演第一线高扬,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为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向心力。
三、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一是精品创作生产有待加强。原创和现实题材作品仍然比较薄弱,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还缺乏,品牌及影响力有待提高;二是交响乐普及推广面还不宽、方式还不新、力度还不大,与群众对高雅艺术新期待还不适应;三是视野还不够宽,市场意识还不强、现代营销手段还缺乏,与竞争激烈的市场还不相称;四是专业化管理还不到位,制度还不健全、机制还不活,与一流乐团还有差距等等。这些是我们工作的短板,更是发展潜力所在。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着力在破解难题中激活力、添动力、增效力,着力提升乐团对大局的贡献度、在国内的影响力、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庆祝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工作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xxx、市委十一届九次会议精神,以高品质立团为主线,以高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品位供给为目的,以高素质人才为保障,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增强文化服务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一流乐团建设,助力现代化天津建设。
(一)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二三四”上下功夫,推进党建工作上新台阶。一是突出一个核心:旗帜鲜明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谋创新,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紧握两个抓手:抓好领导班子,打造凝心聚力、担当勇为的坚强班子。带好党员干部队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过硬队伍。三是压实三个责任: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责任。切实将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四是坚持四个强化:强化学习教育,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和把牢政治方向,用学习成果统领工作,推动工作。二是强化规范化建设,从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支部工作、党员管理等方面,把“规范”理念和“标准”要求融入党建工作,着力增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党建质量。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引导党员在工作中践行“我是党员我当先”的理念,以实干实绩体现模范作用。强化载体创新,积极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强吸引力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着力打响艺术品牌,进一步增强服务供给能力。一是重塑演出品牌。推出“三大”乐季品牌。按照主题突出、中外并举、古典现代并重、艺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的原则,整合现有演出,重塑演出品牌。推出“三大”乐季品牌。“经典、名家、新锐”为主题为主题的新春乐季;“经典、高雅、时尚”的夏日乐季;“经典彰显雅乐风采,中西展示多元魅力”为主题的金秋乐季。通过“三大乐季”,丰富音乐作品,满足多样需求,增强品牌影响力。筹划举办天津音乐文化节、“相约环渤海”京津冀交响乐展演、培育天津音乐品牌。二是打造惠民品牌。重点打造“乐润人生”艺术讲座、“乐韵津沽”假日音乐会、“雅乐惠民”交响乐走基层等三大品牌,将高雅艺术植入市民生活,逐步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一张名片。三是开发固定演出基地。深耕市场,组建精干的室内乐团,将舞台向基层延伸,通过与剧院、剧场共建共赢,力争在市内六区、滨海新区、高新区、梅江等区域建立一批固定演出基地,培育市场、培育观众、培育城市气质。
(三)着力推进“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增强国内影响力。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用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口帮扶”、“高雅艺术进高校”等国家战略和主题活动交流平台,积极与兄弟省市开展合作,通过展演、交流、巡演、商演等方式,打响天津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内重要的音乐艺术节、音乐周等活动,在更高平台上展现天交实力。积极融入旅游、金融、商贸、企业各种活动等,通过主办、承办、联办等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四)着力推进工作创新,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活力。树立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的理念。创新委约创作制度,为打造精品提供保障;创新演出内容形式,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惠民方式,为普及推广创造新的舞台;创新融合发展,采取与教育、金融、旅游、企业等联办、承办的模式举办演出和惠民活动;创新市场运行方式,加大走出去力度。通过创新,厚植发展优势,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精品和人才不断涌现、群众满意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步提升的局面。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充分发挥集中财力办大事制度优势,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服务和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11月底,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86.2亿元,同比增长1.6%;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2.3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居考核组第二位。
(一)以“四度”助“两战”,发挥财政保障能力。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保卫战”,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打通财政保障的高速通道。一是强化防疫支持力度。统筹保障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疫情防控资金,全区投入超6400万元。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建立防疫物资准备金,疫情期间全天候提供业务支撑,保障采购时效。二是加快政策落地速度。及时设立区政策兑现办公室,实现省、市、区三级暖企政策企业“跑零次”、资金“一日达”;
积极保障“亲清平台”上线,实现16个财政补助项目的资金线上兑现。落实“降本减费”“五减”“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税费优惠超50亿元;
兑现各级疫情惠企政策8.7亿元,惠及企业2.3万家,员工7万余人。三是倍增免租惠企幅度。在迅速落实国有经营性用房租金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房租缓交政策,充分调动业主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性,共计减免、缓交房租6亿元,惠及企业近2万家。“房租减负”相关经验得到多家省市媒体报道。四是推升服务惠企温度。参与谋划区领导“三服务”走访方案,深入了解并切实解决重点税源企业在复工复产存在的实际困难。市区联动开展财政“云直通”服务活动,联动税务部门、金融机构与近200家辖区企业云上对话,实现惠企政策“线上解读、线下跟进”。以“行业党建”为服务载体,全面走访辖区会计师事务所,做好政策宣传和日常服务。
(二)以“三谋”兜“三保”,确保财政平稳运行。聚焦“六保”“六稳”任务落实,主动靠前谋划,确保财政收支的平稳运行,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一是谋预案。充分分析疫情影响,考虑收入任务完成情况和防疫复工新增支出情况,及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形成多轮平衡预案。二是谋压减。先后出台两轮“过紧日子”文件,压减政府各项非刚性、非重点支出超3亿元,压减三公经费35%,统筹资金用于基层运转任务和重点保障。三是谋红利。抢抓政策窗口期,全面梳理并建立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库,以上接天线的主动态度、谋篇布局的统筹力度和蹄疾步稳的推进速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累计争取各类债券额度和补助资金约30亿元,有效缓解我区收支矛盾。
(三)以“四两”拨“千斤”,切实规范财政管理。着眼绩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做好重点监督检查项目和绩效项目的“回头看”,实施区卫健局、凯旋街道预算整体绩效评价项目,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绩效自评,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工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检查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二是加强城建收支管理和债务风险防范。完善区级建设单位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指标的规范性、导向性、效益性。通过加快土地出让金返还、有效调度财政间隙资金等方式,积极筹集偿债资金。严格按照新增债券使用监管要求,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在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同时,全力确保项目质量,切实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加强国资管理。结合国企改革,启动重组方案谋划;
做好区属国企考核和负责人薪酬核定,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促使企业不断提质增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国有资产年报编制工作,为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筑牢了数据基础。完成国资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进一步加强社会对国有资产监督。
(四)以“五措”争“一流”,深化财政队伍建设。力推党建工作和财政业务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力争打造一流财政干部队伍。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和清单,层层签订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80余项,力促职责明朗化、任务清单化。二是推行例会制度。通过“一周一会”“一季一会”,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工作闭环。三是强化风险排查。对全局各科室风险点进行全面体检,共梳理廉政风险点22处,制定防范措施52条,确保风险排查到业务环节、到业务经办人。四是丰富活动载体。统筹全局力量参与防疫抗疫志愿服务,积极开展“迎七一参观市党群服务中心”“湘湖竞技党建团建”“宪法宣誓”等系列活动,凝聚队伍合力。五是深化干部培养。出台“财青论坛”实施方案,相继组织“一季一题”论坛比武会,经济热点、公文写作、视频拍摄等专题讲学,从“选育管用”四个链条完善年轻干部的培育体系,切实拓宽年轻干部的视野和思维。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我局按照“划清边界、厘清事权、做好蛋糕、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思路,全力做好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的新时代财政工作,获得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主城区首个“全省财政管理绩效考评”县(市、区)财政局优秀单位、全省79个县(市、区)预决算公开度第一等多项荣誉。
二、2021年重点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市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全局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着眼收支统筹,启用新一轮区街财政结算办法。充分考虑街道财力情况,按照“基本支出定额化、经济行为激励化、绩效管理全面化”原则统筹推进新一轮区街财政结算办法实施,规范街道财政收支行为。
(二)提升政策引导,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新一轮产业政策为契机,坚持绩效为先,把准企业扶持方向,从“大水漫灌”转变“精准滴灌”,激发企业自生动力,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平台能级提升、重点项目创新创优,寻找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三)聚焦问题导向,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以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迎审工作和省委巡视工作反馈的问题为导向,坚持绩效原则,建立健全重点支出政策清单,做好项目加减法。推进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加强综合考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理财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平台提升优化,梳理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
(四)做大做强国企,深化改革整合方案。进一步深化我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全区国有企业开展整合重组工作,推进国有控股平台的搭建,优化全区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和功能体系,分类分步推进四大板块公司实体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促进企业数量精简,集中力量做大优势企业。
【市场监管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行政监管工作总结06-10
市场监管局普法工作计划09-10
网络市场监管07-26
道路运输市场监管07-24
市场监管协管员09-10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