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伦理学概念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警察伦理学概念(通用7篇)

警察伦理学概念 篇1

1.警察伦理学研究对象: 警察道德现象(警察道德意识现象,警察道德规范现象,警察道德活动现象)2.道德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道,做人之道,即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德,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处事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3.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阶级分析,比较,系统分析

4.中国近代专职警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是1898年7月在长沙开办的湖南保卫局.5.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公巡总局;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设立巡警总局;1905设立巡警部;1907年,清政府开始在地方设立巡警道(从中央到地方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警察系统)6.中国近代专职警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阶段,晚晴时期.第二阶段,北洋军阀时期,颁布《铁路警察服务规则》已经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国民党统治时期,《警察手册》、《警察务实纲要》

7.1921年10月制定公布《铁路警察服务规则》,第三条规定: 持身处事须崇尚俭朴,廉清勤慎;言语动作须公正诚实,谨伤威仪;内外勤务须服从命令,不辞辛劳;应人接物须和平谦恭,力戒傲慢。

8.人民警察道德发展进程:1921-1949(萌芽与初创时期),1949-1976(形成和发展时期),1976至今(系统完善时期)

9.1927年12月,我党建立最早的保卫组织,中央特科。

1931年11月建立我党最早的人民公安保卫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

10.1952年11月第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关于建设公安部门政治工作会议》首次从政治工作的角度就人民警察道德规范提出具体要求。

1953年和1956年,提出:政治可靠,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立场坚定,敌我分明,作风正派等明确要求。

1957年6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

1958年8月公安机关召开第二次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会议上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单位政治工作的意见》

1958年8月16日在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上正式通过的《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是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初步形成的标志。11.《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八大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遵守政策;不准泄露国家机密;不准侵犯群众利益;不准贪污受贿;不准刑讯逼供;不准包庇坏人;不准陷害好人。

十项注意:立场坚定敌我分明;坚决勇敢沉着机警;多办好事服务人民;说话和气办事公平;敬老爱幼尊重妇女;注意礼貌讲究风纪;尊重群众风俗习惯;纠正违章不准刁难;执行政策做好宣传;劳动学习全面锻炼。12.1977年公安部提出12条要求。

1980年10月15日公安部提出“五句话、四十个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廉洁奉公,遵纪爱民;立场坚定,敌我分明;机智勇敢,团结战斗”

1983年7月公安部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明确概括:遵纪爱民,执法不阿,廉洁奉公,勇于献身。

1991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

1994年1月,正式颁布《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是人民警察道德系统和完善化的标志)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把“执法为民”确定为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确定为公安工作的总要求。

2011年9月10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热忱服务;

文明理性;严守纪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清正廉洁;团结协作。

2011年10月中央政法委员会把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忠诚,公正,为民,廉洁” 13.197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14.英国,1829年颁布的《警察训令》

1829年现代警察创始人罗伯特.皮尔颁布“警务原则”

2008年12月1日颁布《警察职业行为标准》

15.法国,1986年3月18日颁布《国家警察职业道德准则法令》 16.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制定《执法道德规范》、《警察行为规范》 17.日本,1954年6月,制定新的《警察法》,1985年,制定《警察生活原则》

18.警察道德发展规律:警察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警察道德在与法纪和规章制度的相互促进中得以发展;警察道德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和趋同的过程。19.警察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在警察个人工作中的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

20.警察道德的本质:指警察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两个方面:警察道德是一中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警察道德是调节警察行为的特殊规范。)21.警察道德的特征:政治性,自觉性,示范性,导向性。

22.警察道德作用:主要指警察道德的功能及通过警察道德功能的发挥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

23.警察道德作用的含义: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警察素质;有助于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有助于人民警察实现自我价值。24.警察道德的主要功能:调节,教育,认识,激励。(导向,外部。)

25.“政治无道德”文艺复习意大利马基雅弗利。18世纪英国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道德的发端明显是有巧妙的政治所创制”

26.道德与政治的区别:道德和政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途径和程度不同。道德与政治对社会经济关系反作用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道德与政治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27.政治对警察道德的影响:政治是促成警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而直接的因素;政治直接影响警察道德的价值取向和相关内容;政治影响和促进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28.警察道德对政治的影响:警察道德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条件;警察道德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警察道德影响政治廉洁。

29.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产生的条件和方式不同;发挥作用所依靠的力量不同;调整人和社会生活的范围不同;对待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的主张不同;调节人们行为的形式不同。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内容上有重合之处;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

30.警察道德对警察执法的积极作用:警察道德对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保障作用;警察道德对法律调整不足之处的警察执法活动具有弥补作用。

31.警察权力: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权.32.警察权力的内容:治安行政管理权;刑事执法权;警械武器使用权;紧急状态处置权.33.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权力的执行者,权力设施与装备,权力规范,权力信息.34.警察权力的特征:法定性,约束与强制性,公共性,单向性,工具性,时效性.35.警察道德在警察权力行使中的作用:警察道德能够提高警察权力的影响力;警察道德是实现警察权力正效应的重要条件。

36.警察权力观:指警察对于警察权力的总的看法,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37.警察权力观的基本内容:警察权力价值观;警察权力代理观;警察权力责任观。

38.如何树立正确的警察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加强对警察进行权力观的教育;建立健全正确权力观的生成机制。

39.人权: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40.人权的内容:人身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政治权利.41.人权本质特征: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集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理想性.42.近代人权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人权理论时期.;第二阶段,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期;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43.我国人权保障方面取得的进步: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中国第一份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2009年第一次制定人权行动计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保护和尊重人权;2004年第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宪法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

44.警察道德在警察保障人权中的积极作用:警察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行为定向作用;警察道德强调对警察责任感和职业良知的培养,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警察的一种自觉行为;警察道德中有关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规定,以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为基础,易使警察认同和践行。

45.如何提高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适应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注重对警察的人权教育工作;完善人权保护的各项制度;加强警察道德建设。

4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主要规范(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道德范畴有义务、良心、诚信、荣誉、幸福等,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7.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8.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个人与整体利益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重要道德标准。

49.正当的个人利益:人们在发展和维护集体利益过程中,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取的个人正常生活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50.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是警察在职务活动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51.执法为民的依据:执法为民是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承担的任务所决定的;执法为民是是始终保持公安机关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52.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践行执法为民的做法: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强化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

53.警察道德规范:指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评判其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54.忠诚可靠:是人民警察首要的道德规范,是人民警察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基本依据:忠诚可靠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忠诚可靠是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的客观要求】{具体要求: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反对“警察中立论”}

55.秉公执法: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出以公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事实依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基本依据:秉公执法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性质决定的;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法律责任;是维护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执法权威的要求】

{具体要求: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排除干扰,刚正不阿;加强执法监督} 56.英勇善战:指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服务人民的各项警务活动中,不怕艰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珍惜职业荣誉的奉献精神和职业品格。

(坚忍不拔、机智勇敢、崇尚荣誉)

【基本依据:警察职业具有危险性;警察面对的犯罪局势日趋复杂;以警为本】

{具体要求:要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讲究斗争的谋略和方法;善于把克敌制胜与自我保护相结合} 57.热诚服务:指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将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情系民生、服务社会、热情周到)

【基本依据:热诚服务是由人民在国家和公安工作的地位决定的;由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贯彻执行公安工作路线和方针的客观要求】

{具体要求: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于全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58.文明理性: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也是现代社会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民警执法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

(理性平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

【基本依据:是公安民警职业行为的崇高境界;是提高政府行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民警适应复杂执法环境的客观需要】

{具体要求:心系大局,情理统一;警容严整,言行文明;有理有节,谦虚平和;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59.严守纪律: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命令的道德行为。

(遵章守纪、保守秘密、令行禁止)

【基本依据:是由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的性质决定的;是公安机关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严守纪律出战斗力】

{具体要求:发扬优良传统,提高遵守纪律自觉性;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各项纪律} 60.爱岗敬业:指公安民警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恭敬严肃地对待自己所承担职责任务的工作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恪尽职守、勤学善思、精益求精)【基本依据:是完成公安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公安民警实现个人价值的基本方式;是公安民警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路径】

{具体要求:认真进行工作分析,优化警察人力资源配置;以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公安民警素质与能力;改革教育训练模式,完善引导奖励机制} 61.甘于奉献: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公安事业不计报酬、不求回报,全身心投入,必要时能够舍弃和牺牲个人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和品格。

(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献身使命)

【基本依据:现阶段公安工作的特点;公安民警“公共人”的价值取向;甘于奉献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具体要求: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业精技强,掌握过硬本领;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62.清正廉洁:指公安民警要品行端正,正直廉洁,不贪污徇私。

(艰苦朴素,情趣健康,克己奉公)

【基本依据:警察职业和工作的特点;是古今中外警察的共性要求;是党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

{具体要求:保持和发扬公安机关艰苦朴素、为警清廉的优良传统;依法行使权力;合理节制欲望和需求;注意小节,防微杜渐;慎重选择朋友圈} 63.团结协作:指公安民警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完成公安工作任务,不同区域的各级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的不同部门、不同警种之间,团结一致,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的精神和品质。

(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

【基本依据:公安机关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有效开展警务合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公安

机关内部分工日益专门化的需要】

{具体要求:树立全局观念;提供方便,协同作战;发扬风格,不争功诿过} 64.警察道德范畴:指那些能概括和反映警察道德关系的主要方面,体现警察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警察信念而对其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65.人民警察荣辱观的主要特点:较强的比较性和较强的内心反省性。人民警察生死观特点:鲜明的阶级性和超高的道德性。

66.人民警察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荣誉的观念;真正树立人民公安事业重于个人荣誉的观念;真正树立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相统一的观念;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和对荣誉漠不关心的错误倾向。67.警察个体道德:指警察个人在警务活动实践中,遵照一定警察组织提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警察道德准则要求,所开展的道德活动以及形成的用以自我约束的内化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

68.道德内化: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

69.警察道德内化:指警察个体在警务活动中,通过对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学习和认同,将其逐步转化为个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的过程。

70.警察个体道德对警察道德的能动作用:把抽象的警察道德要求变成具体的道德活动,增强了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警察个体行为的指导性;创造性地实践警察道德,是警察道德发展完善的重要推进力量。

71.警察个体道德形成的心理机制:自我认识(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感体验),自我控制(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

72.自我体验:自尊心(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

羞耻感(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

责任感(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感情,体现了人对待道德准则、社会理想的态度,是对道德规律认识的结果)

73.义务: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基于一定生活条件,对于人确定的任务、活动方式及其必要性的某种有意识的表达。

74.他律:指人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的外在源泉性,表明人的道德自由和道德自我决定及选择的能力是受制于外力的。

75.良心:个人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76.警察个体道德活动:指警察个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而进行的活动。

77.警察道德行为选择:指警察在面临多种道德行为的可能时,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78.道德冲突:社会矛盾和职业矛盾在警察道德生活领域的反映。

79.警察如何解决道德冲突:提高思想认识,正确把握善与恶的尺度;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要正确认识警察道德准则要求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地辩证关系。

80.警察道德的他律调控机制:指警察组织、公众和有关部门为了使人民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更好地履行警察职责,对于警察道德意识和行为所实施的调整和约束。

81.如何完善警察道德的他律调整机制:确立和完善人民警察道德教育机制,提高人民警察的道德认识水准;大力开展道德评价活动,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制度约束与引导,建立奉献与回报、违规与惩罚的良性社会机制,用法纪手段确保警察道德得到遵守。82.警察道德评价:人民警察直接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警察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职业传统习惯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警察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

83.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社会舆论(指在一定社会或社会集团中,相当数量有组织或无组织的人们,从某种传统、经验、信仰或愿望出发,自觉地或自发地在或大或小的社会范围内,表达、传播、交流关于某一现象、事件、关系、行为和人物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态度),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指在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承认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等)84.警察道德评价的标准: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是警察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警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警察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警察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85.警察道德教育:依据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民警察实施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86.警察道德教育的内容:职业文明行为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情感与职业责任心教育,法制和职业纪律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职业理想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87.警察道德教育的过程:提高道德认识(警察道德认识:指警察对警察道德现象、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掌握);培养道德情感(警察道德情感:指警察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态度);锻炼道德意志(警察道德意志:指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确立道德信念(警察道德信念:指人民警察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等的坚定不移和恒久性地笃信和信仰);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88.警察道德教育的原则:知行统一,因人施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尊重受教育者人格。

89.法律强制:在警察道德建设中建立法律强制机制,就是把警察道德的某些要求纳入到法律体系之中,使其变成民警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以法律武器来惩恶扬善。90.警察道德建设中建立完善的法律强制的措施:加强道德立法,进一步以法律义务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某些道德要求;强化法律的道德价值指向;利用法律手段赏善罚恶,坚决制止违反人民警察道德的行为。

91.警察道德修养:指警察个人在职业活动实践中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形成高尚的警德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的活动过程。

92.警察道德修养的内容:警察道德认识修养,警察道德情感修养,警察道德意志修养,警察道德关系修养,警察举止言谈修养。

93.警察道德修养的方法:学习,内省,实践,慎独(指独自一人而无人监督时,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不道德的事),持恒。

94.警察道德人格:指警察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称,是警察的道德性规定,是警察个人的脾气习性和后天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95.警察道德人格的特征:社会性,差异性,可变性

警察伦理学概念 篇2

警察心理学研究的是普通警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探讨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并对警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选拔进行相关研究。目前, 国内不少公安院校开设了警察心理学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该课程在帮助学生建构未来警察职业所需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公安院校的特点, 明确课程定位

公安院校一般以培养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公安人才为目标。相对于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而言, 警察心理学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 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特点, 该课程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 让学生明确警察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 并为职业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 该课程对培养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个性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日后工作所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 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

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 深化课程目标

反思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 课程研究一直把“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作为主要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 转向“如何理解课程”, 课程研究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 指向人的“解放”。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 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 以积极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 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仅引发了心理学研究思潮的变化, 而且由于其强调从正面界定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为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 应当围绕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从认知、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深化警察心理学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力以及将来从事警察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就认知目标而言, 通过对警察职业特点的正确认知, 调整学生的入职动机,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获得警察职业所必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就情感目标而言, 应当激发学生从事警察职业的积极情绪体验, 形成警察职业所必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就技能目标而言, 警察心理学应当围绕学生警务技能的训练而开展各种训练, 并让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 激发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 增进对自我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的了解, 提高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处理职业中难题的应对能力。

课内外相结合, 完善课程内容

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除了完善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 更应当加强学生警察职业基本心理素质的训练, 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 不仅是课堂教学, 更应当通过课外学生的学习巩固课堂所学。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时, 重新选定课程内容非常重要。围绕学生未来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品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课程内容。

警察积极人格的塑造警察职业所需要的人格特质有快速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理性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诚实可靠、有责任感、临危不乱、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热情、冷静、理智等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 必须在课程里体现出来, 让学生明白将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警察。

警察的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意识有助于帮助个体加强对自己的了解, 并根据周围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 因此, 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在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对于警院学生来说, 自我意识有助于他们端正自己的入警动机, 并为在校的生活学习进行规划。这种意识将一直存在并指向学生的将来职业发展。将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 了解职业前景, 有助于学生对将来从警之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警察职业。

情绪与压力调节情绪管理是个体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的职业而言, 情绪管理非常重要。在执法过程中要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 避免冲动后的不可预计的后果, 警察的情绪管理已经不是关乎自己个体的事件, 而是成为保障执法的重要因素。对警院学生加强情绪管理的心理教育, 将有助于他们调解自身情绪问题, 加强自身情绪控制, 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警察的人际关系警察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 除了自己的同事、上司、家人以外, 还要接触群众以及犯罪嫌疑人等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要求警察应当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识别人的心理状态, 同时, 通过人际交往调节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等等。因此, 警察的人际关系列入课程内容重要的部分, 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面对的人际环境, 通过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 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警察的心理健康警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 应激性较强, 且经常与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打交道。因此, 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对于将来有效执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应结合各种心理训练方式, 营造气氛活跃、愉快和谐的团体环境, 引导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 促进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 并主动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将所获得的积极情绪带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 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积极体验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中, 课程实施层面主要关注如何施教的问题。

首先,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性论, 它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普通人, 发现他们身上具有的潜在积极力量, 并加以发扬。因此, 警察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 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获得幸福的需求。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增强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积极体验, 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 对自己优势的肯定, 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 认同目前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对于他们职业成长的重要性, 体会现实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并正确认识就业压力问题, 乐观地面对将来的职业出路问题。

再次, 为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人格, 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在课程内部创设积极氛围, 通过多种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讨论,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 通过自学, 提高分析能力,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发展自己优势的机会,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

最后,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 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方法达到课程目标。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至课外, 将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当下生活融合起来。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就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通过公安院校特有的技能节的开展, 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技能比赛, 能有效地提高警察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组建高效的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再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观念都得经由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而言, 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必要。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均应有相关心理学理论的专业背景, 同时还必须有公安工作实践的经验, 能够教授犯罪心理学、警务心理学等课程, 在进行警察心理学教学时, 能将学院内开设的相关心理学课程知识融会贯通, 并把握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侧重点。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 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掌控能力,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收放自如,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注重学生成长经历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警察心理学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 应当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考核方式, 而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积累, 其评价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进行,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笔试与面试相结合, 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外训练进行总结与分享, 特别关注自我在学习中的积极变化。

教学评价虽很难进行相关的量化, 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对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用的评估可以成为将来探索的方向, 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式调查, 以及公安工作一线的需求调查, 反馈学校的教学情况, 正确地评估警察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实现情况。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2-3.

[2]任俊, 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4) .

[3]苗元江, 于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 2008 (5) .

[5]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2) .

我国当代警察定位的行政伦理思考 篇3

关键词 行政伦理 警察职责 角色定位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具有武装性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纪要中对公安机关的性质做出的重要说明。可以看出,警察机关既属于行政机关序列,但又同其他普通行政机关有所区别,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任务。

一、 警察角色定位的倫理困境

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行政伦理研究并未对警察工作作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论述,而随着警察工作的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作为与普通百姓联系最为密切的暴力机关,警察工作的一举一动越来越牵动社会舆论和百姓福祉,在这种背景下,对警察的要求就需要更加严格,我国对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就有如下表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勇于奉献。这一价值观要求清晰地表达了警察队伍对国家和社会应该担负的责任。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对警察工作提出全新考验,要求警察工作与时俱进,而这些新问题,新要求会使警察在行政伦理方面产生更多的困境与两难。

与大多数行政机关一样,警察行政伦理涉及的范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组织内部管理决策上的行政伦理,包括组织内部人员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组织决策中的行政伦理;二是警察对外执法中,在行使公权力时的伦理,包括依法行政、维持秩序、坚持纪律和为民服务四者。首先,从内部管理上来说,随着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当代行政过程中官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官僚化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要求个体的逐渐“去道德化”,“当人们进入官僚机制以后,良知就消失了。”机构内部组织人员的责任是遵守并执行上级命令,对上级负责,而这对个人伦理留下的空间就很有限了。对于官僚机构具有阻碍个人伦理自主性这一特点,拉莫斯(Ramos)认为,要保持一定伦理自主性,就有必要限制自己对组织的忠诚度,换言之,对组织的命令和任务不是无条件遵从。对于警察工作来说,保持对组织的忠诚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警察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个人权益。

其次,从执行公权力的角度来说,在外部执法过程中,警察是公权力的代表,需要执行公权力赋予他们的任务;同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当公权力与人民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这时候作为公权力代表的警察该如何做,成为警察行政伦理两难问题的又一来源,“做了你要下地狱,不做你也要下地狱。”

众所周知,我国警察的工作出发点之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我国对警察职责早已做出全面详尽的规范,但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各种情况千差万别,在职责规范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警察队伍该如何行动,成为制约警察工作的一个难题。

二、 从行政伦理角度化解警察角色定位冲突的对策

从行政角度来说,警察也属于公务员序列,与其他公务员一样需要根据自身职责开展工作;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来说,警察与普通公务员相比,还带有一定暴力性质。多种因素结合起来,使得警察与普通公务员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如何让警察角色定位更加明确,担负起与自身定位相一致的职责,从行政伦理角度来说,有几种不同途径。库珀认为,如何使公共组织中的人员保持负责任的行为,有两种途径,即内部(卡尔·弗雷德里奇)与外部(赫尔曼·芬纳)控制。内部控制包括心中的价值观、教育指导;外部控制包括伦理立法、伦理法规。在库珀看来,要真正做到公共组织中行为体角色定位的明确,首先要确保内部与外部控制二者之间的平衡,选择二者结合起来的最优方法。回到我国警察的角色定位上来,同样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

(一)从内部来说,要加强警察队伍行政伦理指导

要明确警察的角色定位,首先要从内部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通过行政伦理教育使警察队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内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合理性。由于现如今许多警察对与自身角色的迷失更多的来自缺乏一套自身的行为准则,大多数时候盲目执行任务,不清楚自身行为边界在何处。加强行政伦理指导,不断提高警察队伍的行政伦理认识水平,明确自身行为边界,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在教育中不断强化对自身职能和定位的认识。

(二)从外部来说,要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建设

外部控制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行政伦理规范的法律建设,旨在防止个人或者群体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损害整个系统行政伦理价值的决定。“为了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部门或个人利益对行政道德的冲击,为了维护政府服务的高尚性,必须对行政道德的实施进行必要的强制。”1当前中国警察的角色定位迷失,与行政伦理制度化法律化缺失有一定关系,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一些民警在明知道上级命令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时,也不得不做出遵守上级命令的无奈之举,如果没有有效的抵抗不正当命令的手段,警察队伍内心的伦理价值规范将逐渐被侵蚀。所以从外部立法的角度来说,能够有效的阻止不正当命令的蔓延,使警察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

注释:

①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264.

参考文献:

[1]张跃进主编.创意警务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0.

[2]陈明传.新警察伦理内涵之讨论[J].警学丛刊(台湾)1989.(01).

[3][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档案管理学概念 篇4

1、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

2、档案的时效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档案会发生失值、降值、增值等 不同的变化。有些档案的价值是有一定时限的特点:它们只在某一段 时间内有着查考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档案的作用则逐渐减 少,以至消失。这些称为档案作用的时效律。

3、社会档案意识:个人对档案的具体认识以及社会上对档案带有普 遍性的认识程度,这种社会性的观念在档案学上称为“社会档案意 识”。

4、档案机构:档案保管与管理档案工作的机构。按照《档案法》等 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管理的原则,对国家的全 部档案和全国档案工作必须设置全国规模的档案机构进行管理。各级 机关的档案,由机关内设立档案室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需要长远 保存的档案和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则设立各级档案馆统一保管。全国 的档案工作,又由各级档案行政机关统一、分层监督与指导。这些保 管档案和管理档案工作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完 整的组织体系。

5、档案室:是各机关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从全国档案工作来说,档案室又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

6、档案馆: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是统一保管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所以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是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7、档案行政机构: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部门。由于我国 的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因而各级档案行政机构,同样也既 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其基本职责:在统一管理党、政档案 工作的原则下,分层负责地掌握全国档案事务,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 监督、检查与指导。

8、档案工作:档案工作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说,是指档案事业所包括的档案馆工作、档案室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和出版工作等。狭义上说,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9、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 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 的利用。

10、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本机关全部档案的档案室,负责对普通档 案、各种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的档案进行统一综合管理。

11、凭证作用:客观的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并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12、参考作用:也叫情报价值它记录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思想发展。

13、档案收集: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具体而言,它就是将分散形成或保存在各机关、单位或个人手中的档案及散失在国内(外)的档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例行的征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办法,有计划地分别集中到各有关档案馆(室)的活动。

14、档案接收:档案馆(室)收存档案的活动过程。它是整个档案收集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档案部门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主要渠道。

15、档案征集: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和有关文献的活动。它是档案馆取得和积累档案史料的必要补充渠道。

16、归档:各机关的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由文书工作者将工作、生产活动中形成并办理完毕的文件,整理立卷,定期移交给本机关档案室集中保存的活动过程。即归档就是按照国家规定把档案交给机关档案部门集中保存的过程。

17、优化馆(室)藏:以最低限度的费用消耗,保存社会或机关需要利用的最大限度的档案信息资源。馆(室)藏的优化和丰富是我国馆(室)藏建设的重要内容。

18、归档范围:是指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应当归档及不归档的范围。归档范围主要取决于文件本身的保存价值。

19、馆藏结构:是指组成馆藏的各种档案及资料之间的相互搭配和排列。

20、全宗: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个人在其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档案的有机整体。

21、联合全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全宗联合体。但是这种联合不是人为拼凑式的联合,而是一种客观的不得已的联合。

22、全宗补充形式:档案馆中常有许多档案无法严格地按照全宗进行管理,或按严格全宗管理起来很不方便的现象,为贯彻全宗原则,就必须对这些档案采用灵活的类似于全宗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我们称之为全宗的补充形式或变通形式。全宗补充形式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全宗,但在实际管理中却作为正式全宗来对待并实施管理。具体的全部补充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联合全宗、汇集全宗、档案汇集三种。

23、汇集全宗:汇集全宗又称全宗汇集。一种由若干独立全宗人为地汇集而成的全宗补充形式。其所汇集的全宗,必须是档案数量极少、各自按独立全宗管理起来确实很不方便的小全宗。汇集全宗内部应按各小全宗的重要程度、关系紧密程度等顺序排列,不能将各小全宗的档案真正混淆起来。

24、档案汇集:由若干全宗所属不明或其所属全宗已不复存在的档案汇集而成的一种全宗补充形式。组建档案汇集必须充分考虑档案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所组建成的档案汇集必须有确定的名称(题目),不能组建大杂烩式的档案汇集。档案汇集大体有三种类型:(1)历史事实性档案汇集。(2)逻辑问题性档案汇集。(3)人物性档案汇集。

25、全宗群:由若干具有某种联系的全宗构成的群体。全宗群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的保管单位,也不是一个确实的秩序层次和管理层次,而是全宗之上的一个“虚类”,一个观念性的概念。全宗群对于档案管理只具有宏观的理论观念性意义,并无实际的管理操作意义。

26、大流水编号法:大流水编号又称顺序流水编号法。即一个档案馆对其所有全宗接进馆顺序用自然整数由小到大顺序编号,第一个进馆的全宗就编为1号,第二个进馆的全宗就编为2号,依次类推。这种 编号方法的优点:一是简便实用,且符合唯一性和系统性要求;二是全宗号同时反映全宗进馆的先后顺序和全宗数量。

27、全宗内档案分类:把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案,按其来源、内容、时间或其他形式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使其进一步条理化、秩序化。这一工作一般由档案室承担。

28、个人全宗:个人全宗又称人物全宗。某一著名人物或著名家族所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

29、案卷:档案基本的个体保管单位,是由若干互有联系的文件构成的组合体。立档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在作为档案移交给机关档案部门保存(即归档)之前,均要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将其组合成一个个便于管理的案卷(即立卷)。

30、档号: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件号、卷内文件所在页号或件号的合称。通常简称为全宗号,目录号,卷号,页号或件号。档号事档案实体最基本的秩序号,在档案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管理作用。如果没有档号,档案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档号若出现混乱,档案管理活动也将出现混乱。

31、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是一种对立档单位及其全宗档案基本情况进行概况性叙述说明的文字材料,在档案管理和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文字材料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全宗及其立档单位概况的说明书,不仅可用于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观念性的指导,而且可以作为一种介绍报道工具在日后的提供利用工作中发挥作用。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一般由档案室负责撰写。

32、档案管理工作:是建立档案实体秩序,使所保存的档案有序化、条理化,为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创建秩序化的管理对象基础的工作。

33、立档单位:凡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个人,其所形成的档案就可以构成一个全宗,该组织或个人在档案学术语中被称为立档单位或全宗构成者。

34、组织全宗:是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社会组织在其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是全宗的整体性。

35、档案保管期限表:用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档案保管期限的指导性、标准性文件。它是档案馆、档案室鉴定 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

36、直接鉴定法: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直接、具体地审查档案,通常把这种方法称为直接鉴定法。直接鉴定法要求档案鉴定人员逐件审查档案材料,从它的内容、作者、名称、可靠程度等方面,全面考查、分析、确定其价值,不能只根据文件题名、名称、文件目录、案卷题名、案卷目录等确定档案的价值。

37、档案鉴定:所谓档案鉴定,就是指对档案价值的评价和预测,是对档案社会有用性的评价和预测。

38、档案价值鉴定原则:在档案鉴定工作中,要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39、档案保管:“保管”一词在档案学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保管就是指管理;狭义上的保管是指档案管理工作的八项基本内容之一,即对已经整理好已存入库房及其柜架中的档案进行的日常维护、保护性管理工作。

40、档案代理卡:档案代理卡又称代卷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观管理手段。即预设若干空白的或印有确定栏目的卡片备用,每从库房中调出一个或一组卷号相连的案卷,就随手填写一张代理卡插入在所调出案卷的位置上,还卷时再将其取下。代理卡实际是案卷不在其位时的代替物。

41、全宗卷:全宗卷是对全宗的重要管理工作和手段。各档案馆必须作为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建立全宗卷。

42、“八防”:一般是指防火、防潮、防水、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这基本上囊括了对档案实体可能造成的所有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是库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43、档案存放位置索引:是以表册或卡片形式将档案在库房及装具中存放秩序情况如实记录和反映出来,以指引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调取、归还和其他日常管理的一种记录、引导性的管理工具。

44、档案检索: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的存储和根据需要进行查找的工作。

45、档案信息存储:将档案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加以编排,形成检索工具和档案信息数据库的过程。

46、档案检索效率:在检索过程中满足利用者需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程度。

47、交替类目:对于具有多重属性的类目,在不同的上位类下均予以列出,以便从不同角度检索该类档案;同时,又要规定该类档案实际的归属类目,以防止同一内容档案的分散。规定的实际归属类目称为“使用类目”,其他虚设的类目称为“交替类目”或“选择类目”。这样既反映了该类目的多重属性,又有效地保证了同类档案的集中。

48、复分表:复分表又称辅助表。为了使分类表简单,对分类表中某些具有共性的类目,从主表中抽出来,分别汇编成各种复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中的复分表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整个分类表各大类的,称为通用复分表;另一种是仅适用于某一类目的各下属类目或若干相近类目的复分表,称为专类复分表。

49、《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一部由反映档案内容的主题词和词间关系组成的规范化词典。是进行档案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的词语控制工具。主要供档案馆(室)及文书处理部门标引和检索档案、文件、资料之间。

50、限定注释:指明该主题词的使用范围(包括时间或空间),用圆括号注在款目主题词之后,作为该主题词的组成部分。

51、含义注释:说明该主题词的特定内容,用圆括号注在主题词之下,不作为主题词的组成部分。

52、范畴索引:范畴索引又称为范畴分类索引。它是将主表中的全部主题词按照既定的类目分类排列,以便按类查词的一种辅助工具。

53、档案著录: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所谓内容特征,就是指对档案主题的揭示,表现为档案的分类号、主题词、提要等记录项。

54、段落符号式:将著录项目分为若干段落,每个项目之间用符号区分开来的著录格式。这种格式每一著录项目的字数不受限制,并与《文献著录总则》的规定相一致。

55、文件编号:文件制发过程中由制发机关、团体或个人赋予文件的顺序号。包括发文字号、科研实验报告流水号、标准规范类文件的统编号和图号等。

56、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或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对档案的编号。通常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案卷号、件号或页号。

57、档案标引:在档案著录过程中,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并赋予其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

58、概念转换:在确定了文件的主题概念之后,应将其转换为检索语言标出,这个过程即为概念转换。

59、目录:将档案的著录条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60、索引:将档案及其组合的某一内部或外部特征及其出处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排列起来的检索工具。

61、指南:以文章叙述的方式,综合介绍档案情况的一种工具。如全宗指南、专题指南和档案馆指南。

62、案卷目录:以案卷为单位,依据档案整理顺序编制而成的检索工具。

63、案卷文件目录(全引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又称“卷内文件目录汇集”或“全引目录”。它将全宗内的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汇集成册,兼有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之功能。

64、全宗目录:一种介绍档案馆所有全宗状况的检索工具。它的内容包括全宗的名称、全宗号、全宗内案卷数量及起止年代。

65、主题目录:根据主题法的原理,将档案的主题按字顺排列的一种目录栏。

66、档案馆指南:全面、系统介绍馆藏档案情况的工具书。又称全宗介绍。

67、全宗指南:揭示档案馆内某一全宗档案情况的工具书。又称全宗介绍。

68、专题指南:介绍和报道档案馆中反映某一特定题目档案的工具书。又称为专题介绍。

69、检索策略:人们进行检索的方案和计划。

70、查全率:档案检索满足利用者要求的全面程度,即检索出的有关档案与全部有关档案的百分比。

71、查准率:档案检索满足利用者要求的准确程度,即检索出的有关档案与检索出的全部检索档案的百分比。72、分类目录:是根据体系分类法的原理,以分类号为排检项,依据档案分类表的体系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73、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亦称档案利用服务。档 案馆(室)以所收藏的档案文化财富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直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一项业务活动。74、档案证明:档案馆(室)根据有关档案用户的询问和申请,为核 查某种事实,根据馆藏(室)档案中记载情况而摘抄编写的一种书面 证明材料。制发档案证明,是档案收藏部门开展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 方式之一。

75、档案咨询服务:档案收藏部门答复用户询问、指导其利用档案信 息资源的一种服务方式。

76、档案阅览服务:档案馆、室在特定的场所开辟阅览室,向有关档 案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这是目前我国档案收藏部 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主要形式。

77、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档案收藏部门按照一定的主题以展出档案 原件或其复制品的方式,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藏中有关档 案的内容与成分的一种具体方式。

78、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工作: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工作,是档案利用服 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在深入调查、掌握档案用户需求材料的基础上,揭示各类用户的需求特点与规律的 一项业务活动。

79、学术利用需求:在档案中查找有关学术研究所需的档案信息材料,是一种推理性的利用。

80、实际利用需求:在档案中查找可以直接用于工作、生产或科研等 方面的相关信息材料,这种利用需求主要同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科 研管理等有关。

81、开放档案:一般可以公开的和保密期满的档案,解除“封闭”向 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手续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82、档案解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解除档案文件上原来的保密等级,使之成为可以向社会公开开放的非保密档案。83、档案降密: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降低档案文件原有的保密等 级。

84、档案编研:档案工作人员以馆(室)藏档案为基础所进行的编辑 和研究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编辑档案史料和现行文 件汇编,编辑档案文摘汇编,编写档案参考资料,编史修志。85、档案文摘:对档案原文的缩写,它以简练的文字概要地揭示档案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档案的次文献。档案文摘可以作为一种检索 工具编制和使用。

86、档案参考资料:根据档案内容加工编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如大事 记、组织沿革、专题概要、会议简介、统计数字汇集等。它所提供给 利用者的不是档案原件或复制件,而是对档案内容经过研究、综合而 加工编写成的作品。

87、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记载一定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 的参考资料。

88、组织沿革:系统记载一个机关、地区或专业系统的体制、组织机 构和人员编制等方面变革情况的参考资料。组织沿革有两个突出的特 点:即内容的专题性、事实的连续性。

89、专题概要:用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说明和反映某一方面的工作、生产或其他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90、会议简介:简要叙述会议过程和基本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是将 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编写成介绍材料,对于利用者了解会议简况、总 结工作经验、查证某一问题或筹办新的会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91、统计数字汇集:以数字的形式反映一定地区或某一方面基本情况 的参考资料。统计数字的汇集把档案中分散记述的各方面数据按专题 汇集起来,具有数据集中、系统、内容简单明了等特点。 92、档案文献编篡:按照一定的作者、专题或文种等特征,把档案文 件选编成册,在一定的范围使用或公开出版。

93、档案登记:对档案管理活动中所有重要的事实、行为和数据进行 随时随地的记录的过程。其内容总体上可分为档案状况登记和档案工 作登记两部分。

94、档案统计设计:是档案统计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实际上包括决 策与设计两个步骤,即作出实施某次具体统计行为的决策,并根据决 策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

95、档案统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对档案工作领域 中的种种现象、状态、趋势等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研究,为工作决策 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96、统计整理:统计工作全过程的“中间制作”阶段。即对经统计调 查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归类、审核、计算等处理,使之规范 化、系统化的工作活动。其目的是为下一阶段的统计分析提供系统、规范的数据。

97、统计分析: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即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统计结论的工作。

98、人事档案: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是能够反映个人的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并且是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人事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它主要包括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军人档案等四大类。99、人事档案正副本:人事档案分为正本和副本。人事档案的正本是 由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全部人事档案材料构成。人 事副本是由反映一个人主要情况的材料构成,副本内容的材料,通常 是由正本中的履历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学历材料、审查结论 材料、处分决定、任免材料、工作级别等主要材料的重复件或复制件 构成。

100、人事档案的收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本机关人事管理权限 的范围及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将有关部门形成的人事档案集中 起来,统一保管的工作。

101、人事档案鉴别: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要求、对收集起来归档的文件进行审查甄别,判定文件真伪和保存价 值,确定能否归入人事档案。鉴别工作是维护人事档案材料真实性的 重要手段,是人事档案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102、人事档案的整理:将收集起来并经过鉴别的人事档案,按照有 关规定和要求,以个人为全宗,进行分类、排序、编号、登记目录、技术加工、书写卷名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对档案内容进 行补充的活动。

103、人事档案的清理:为了落实党的干部、知识分子、侨务等方面 的政策,机关人事档案部门需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及组织对某一人员 问题的复查、平反结论,或对原处分决定的改正意见,把存入人事档 案中的冤、假、错案材料和未查证核实的材料清理出来,分别进行处 理。同时,存入新的复查平反结论或改正处理意见,使人事档案内容 能真正反映本人的真实面貌。这样一种清出、存入档案材料的活动,叫做人事档案的清理工作。

104、人事档案调整底账:人事档案部门除了坚持日常登记工作外,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档案的收入、转出登记帐进行清理调整,这项 工作称为调整底账。

105、人事档案的转递: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 部门与形成人事档案材料部门及利用部门之间转出和接收人事档案 或人事材料的活动。它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业务。106、会计档案: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等具有保存价值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107、会计档案整理:将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得会计文件、通过科学的分类、组合、立卷、排列和编目,组成一个有序体系的过程。108、声像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音响、形象等方式记录信息的特殊载体,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亦称音像档案、视听档案。

109、照片档案:照片是采用感光材料,利用摄影的方法形成的单个画面。照片档案是一种专门性档案。

110、磁带录音、录像档案:利用电生磁原理、磁记录设备可将记录的信息转变成信息号,使文件载体的磁性层发生选择性磁化来保存信息;通过磁重放设备又将文件载体磁性层上的磁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重放出来。通过这种磁记录形成录音、录像磁带,把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东西留存下来就是录音、录像档案。

111、电子文件: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之中,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112、电子档案:将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全 部信息是以数字式代码加以存储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由计算 机完成;利用时须借助计算机等机器设备转换或成原有的文字或图像 形态,因此人们亦称电子档案称为“数字式档案”。

113、电子文件逻辑归档:电子档案归档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存储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14、电子文件物理归档:电子档案的一种方式,是把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电子文件集中传输到独立的或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从而实现向档案部门进行移交的过程。

护理学概念的发展阶段 篇5

1980年美国护十协会对护理学的定义是:“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产生的反应”。

1981年,我国著名学者周培源认为:“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1986年,国家卫生部顾英奇副部长在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护理工作除配合执行医嘱外.更多更主要的是对患者的全面照顾,促进身心健康.护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变化、情绪影响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寻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消除各种不利的社会、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促进患者康复。随者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十将逐步从医院走向社会。更多地参与医疗保健。

警察伦理学概念 篇6

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5.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11.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

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3.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organism as a whole)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14.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21.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指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被称为水中毒。26.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指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外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2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34.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由于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酸减少,以及HCO3-大量丢失,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3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是指因CO2呼出减少或CO2吸入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40.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指由于H+丢失过多,H+转入细胞内过多,以及碱性物质输入过多等原因,导致血浆HCO3-

浓度原发性增高。

41.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指因通气过度使CO2呼出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42.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 acid-base disorders)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并存。

43.水肿(edema)是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44.积水(hydrops)是指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

45.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是指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约为20%(120/600)。

46.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是由21~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类激素,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抑制醛固酮和ADH的释放,因而具有促进钠、水排出的功用。

60.缺氧(hypoxia)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68.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当PaO2低于8kPa(60mmHg)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 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hypotonic hypoxemia)。

70.紫绀(cyanosis)是指当毛细血管中脱氧Hb平均浓度增加至50g/L(5g/dl)以上(SaO2≤80%~85%)可使皮肤粘膜出现青紫色,称为 紫绀

71.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指Hb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72.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emia)指由于Hb数量减少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因其PaO2正常而CaO2减低,又称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emia)。

73.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是指在食用大量新腌咸菜或腐败的蔬菜,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Hb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如口唇)呈现青灰色,也称为肠源性紫绀。

74.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hypokinetic hypoxia)。

76.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78.氧中毒由于吸入氧分压过高或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使患者出现听觉或视觉障碍、抽搐和晕厥等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溶血反应,或因引起严重呼吸衰竭致死,这样一类临床综合征,称为氧中毒79.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96.应激(stress)或应激反应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或应激反应。

102.“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指如果劣性应激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疾病,甚至死亡。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107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是指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外伤性疾病、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时,于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机体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

108.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指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109.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

110.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指热休克蛋白中大多数是细胞的结构蛋白(称为结构性HSP),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移位、维持以及降解,因此被称为“分子伴娘”。

115.休克(shock)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组织有效循环血液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导致细胞功能、结构损伤和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17.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是指由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118.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容量扩大带来血液分布的异常,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称为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也称为分布异常性休克。

119.心源性休克是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的心律紊乱(心室纤维震颤等),心排出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下降所导致的休克,称心源性休克。

122.“自身输血”是指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大量释放使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可迅速而短暂地减少血管床容量和增加回心血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123.“自身输液”是指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比后阻力增加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转自

12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129.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指在DIC发展过程中,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带刺的收缩红细胞,可见新月体、盔甲形等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碎片,由于裂体细胞脆性高,很容易发生溶血,所以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

血。

130.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是指将鱼精蛋白加入被检的患者血浆后,鱼精蛋白可与血浆中 X-FM片段内X结合,使FM与X片段分离,分离的FM能在血浆中自行聚集而凝固。这种不需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

象称为副凝试验。

135.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指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因而将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139.自由基(free radical)是指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又称游离基。

140.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或氧爆发(oxygen burst)是指在再灌注期间组织重新获得氧供应,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称为呼吸爆发或氧爆发,可损伤组织细胞。

141.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明显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142.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是指缺血再灌注时,部分或全部缺血组织不出现血液灌流的现象。

143.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指在短期缺血早期恢复灌注时,心肌收缩功能不能迅速恢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数天到数周),心肌收缩功能低下,甚至处于无功能状态(nonfunction state),称为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

149.细胞因子瀑布(cytokine cascade)指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则将激活更多的炎症细胞,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产生“细胞因子布”

15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即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或综合征。

152.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指由心肌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称为心肌衰竭。

153.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在大多数心力衰竭中,尤其是呈慢性经过时,由于CO心输出量和静脉回流量不适应,导致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多,使静脉淤血及组织间液增多,出现明显组织水肿,心腔通常也扩大

156.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指发病急骤,CO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机体来不及充分发挥代偿功能,常伴有心源性休克。

157.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指临床常见,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心衰发生前机体有较长的代偿期,在此阶段 病人心力衰竭症状往往不明显。

159.左心衰竭(left heart failure)是指主要由于左室心肌舒缩功能障碍或负荷过重,导致左室泵血

功能下降,使从肺静脉流到左室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动脉,临床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CO降低。

160.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主要由于右心室不能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充分排至肺循环,右心室压力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体静脉淤血。

162.心肌重构(myocardial remodeling)是指由于心脏负荷变化使心肌的结构、功能、代谢都经历了一个模式改建过程称心肌重构 163.离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是指心脏重量增加,心室腔扩大,室壁稍厚,而室壁厚度与室腔直径的比值等于或小于正常,多由心脏长期容量负荷过度,使心室舒张末容量增加,室壁应力增加,肌节呈串联性增生所致。

164.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是指心脏重量增加,室壁增厚,心腔容积稍大或正常,而室壁厚度与室腔直径之比大于正常,多由心脏长期压力负荷过度,使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肌节呈并联性增生所致。

175.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的情况下,由于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

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PaO2)8kPa(<60mmHg),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7kPa(50mmHg)的病理过程。176.呼吸功能不全指如果外呼吸功能障碍所导致的PaO2降低或PaCO2升高没有达到呼吸衰竭水平,或在静息时血气值正常,并且没有

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体力负荷增加时PaO2才明显降低或伴有PaCO2水平增高。

179.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病因的突发或迅速发展,引起换气或通气功能严重损害,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呼衰。

180.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疾病,包括呼吸和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等,导致呼吸功能逐渐损害,经过较长时间才发展为呼吸衰竭。

182.肺衰竭是指主要由于呼吸器官如气道、肺和胸膜病变引起的呼吸衰竭。

183.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是指当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184.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指因呼吸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

187.“等压点”是指在呼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气道内外压力相同的部位。

188.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190.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指通气不良肺泡的静脉血液未经充分动脉化而掺入动脉血内,流回心脏。这种情况类似动一静脉短路故称为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191.解剖分流(anatomic shunt)指静脉血未经肺部的气体交换直接进入动脉。在生理情况下,肺内存在一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流人肺静脉,掺入动脉血;心肌内也有少量静脉血直接流入左心。

192.真性分流(true shunt)指部分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但仍有血流,流经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入动脉血,类似解剖分流。这种分流与解剖分流被称为真性分流(true shunt),以区别上述仍存在少量气体交换的功能性分流。

194.肺性脑病即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pulmonary encephalopathy)患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 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

19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吸衰竭。

196.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泌尿功能降低,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 废物及毒物在体内潴留,并伴有肾脏内分泌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症,这种临床综合征称为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197.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脏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与临床综合征。204.氮质血症(azotemia)指含氮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在体内蓄积,引起血中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 NPN)含量显著增高,称为氮质血症。

205.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一病理过程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211.尿毒症(uremia)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除存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有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212.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尿毒症患者体内有百余种代谢产物或毒性物质含量高于正常值,其中有一些被认为与尿毒症的特异性症状有关。

217.矫枉失衡学说(trade-off hypothesis)是指矫正过度导致新的失平衡,具体讲是由于机体对GRF降低进行代偿时,因代偿引起机体内环境新的紊乱(包括内分泌功能紊乱),产生新的病理过程。

218.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是指健存肾单位负荷过重、代偿性的过度滤过(健存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引起肾小球硬化,219.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指凡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使肝细胞(包括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发生严重损害,使其代谢、排泄、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机体往往出现黄疸、出血、腹水、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之为肝功能衰竭。

220.急性肝功能衰竭指肝病急性起病或慢性肝病急性发作24周内,患者即发生肝性脑病和其它肝功能衰竭表现。

221.慢性肝功能衰竭指病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往往在某些诱因(如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服用镇静剂、麻醉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氮质血症等)作用下病情突然加剧,反复发生慢性肝性脑病。

222.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226.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指肝功能障碍时,肠道内产生的某些胺类未经肝脏解毒,便由血液带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内形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假性神经递质)。当正常神经递质被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后,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发生障碍,大脑皮质将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产生昏睡等情况。

227.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指由于肝硬化、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又称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去极化阻滞 hypoexcitable due to depolarization 去极化阻滞是指急性高钾血症时,因细胞内K+与细胞外K+浓度的比值减小,导致Em负值减小,使得Em接近或等于Et(-55~-60mV)时,胞膜快钠通道失活,致使细胞形成兴奋的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患者出现肢体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甚至麻痹等现象。

超极化阻滞 hypoexcitable due to hyperpolarzation :超极化阻滞是指在急性低钾血症时,血钾浓度<2.65mmol/L,造成[k+]e减小,使得Em负值增大,Em与Et之间的距离加大,从而导致骨骼肌兴奋性降低,患者出现肌肉松弛无力甚至肌麻痹的现象

四、病理生理学

5、何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诱因和条件三者的关系如何? 某个有害的因素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产生某个特定的疾病,这个有害因素就称为该疾病的病因。

诱因是指在病因存在下具有促进疾病更早发生、病情更严重的因素。仅有诱因不会发生疾病。

疾病的原因是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诱因属于条件的范畴。

6、机体死亡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简述其判定标准

机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大脑包括小恼、脑干在内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丧失。其判定标准有: ⑴ 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 ⑵ 自主呼吸停止 ⑶ 瞳孔散大 ⑷ 颅神经反射消失 ⑸ 脑电消失

⑹ 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7、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⑴ 自稳调节紊乱规律

⑵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 因果转化规律

⑷ 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11、为什么早期或轻症的高渗性脱水病人不易发生休克? 高渗性脱水病人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以下三个代偿机制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而不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和休克。⑴ 相对低渗的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液转移;⑵ 刺激下丘脑使ADH分泌增加而导致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

⑶ 刺激口渴中枢引起口渴而饮水增加。

12、临床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临床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是: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

这是因为补钾过浓、过快、过多、过早,易使血钾突然升高,造成高钾血症,易引起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等严重后果。钾主要存在细胞内,细胞外液的钾进入细胞内的速度缓慢,大约需要15个小时,才能达到平衡。钾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过多的钾不易排泄。一个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若短时间内将血钾补充至正常值范围内,也会发生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因为血钾升高过快与高钾血症一样会明显影响细胞的静息电位,进而影响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13、某婴儿腹泻3天,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试问该婴儿可能发生哪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1)婴幼儿腹泻多为含钠浓度低的水样便(粪便钠浓度在60mEq/L以下),失水多于失钠,加上食欲下降,摄水少,故易发生高渗性脱水。(2)肠液中含有丰富的K+、Ca2+、Mg2+,故腹泻可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3)腹泻可丢失大量的NaHCO3,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2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各有何影响?阐明其机理。钾对心肌是麻痹性离子。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低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升高。急性低钾血症时,尽管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由于此时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反而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亦变小,兴奋所需的阈刺激也变小,故心肌兴奋性增强。高钾血症时,虽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但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细胞内钾外流减少而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变小,使心肌兴奋性增强;但当严重高钾血症时,由于静息电位太小,钠通道失活,发生去极化阻滞,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或消失。

23、试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

⑴ 创伤性休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排钾障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

⑵ 休克时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酸中毒。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的H+和细胞内液中的K+交换,同时肾小管泌H+增加而排K+减少。

⑶ 休克时组织因血液灌流量严重而缺氧,细胞内ATP合成不足,细胞膜钠泵失灵,细胞外液中的K+不易进入缺氧严重不足引起细胞坏死时,细胞内K+释出。

⑷ 体内70%的K+储存于肌肉,广泛的横纹肌损伤可释放大量的K+。故创伤性休克极易引起高钾血症。

30、试分析酸中毒与血钾变化的相互关系。

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浓度升高,H+进入细胞内被缓冲,为了维持细胞电中性,细胞内的K+向细胞外转移,引起血钾浓度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浓度升高,使肾小管H+-Na+交换增强而K+-Na+交换减弱,肾排H+增多而排K+减少,导致血钾浓度升高。

高钾血症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细胞内H+则转移到细胞外,使细胞外液H+浓度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升高,H+浓度降低,使肾小管K+-Na+交换增强,H+-Na+交换减弱,肾排K+增多而排H+减少,导致细胞外液H+浓度升高, 发生酸中毒。故酸中毒与高钾血症可以互为因果。

31、试分析碱中毒与血钾变化的相互关系。

碱中毒时,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细胞内H+向细胞外转移,而细胞外K+向细胞内转移,引起血钾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浓度降低,使肾小管H+-Na+交换减弱而K+-Na+交换增强,肾排H+减少而排K+增多,导致血钾浓度降低。

低钾血症时,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而细胞外H+进入细胞,使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升高,使肾小管K+-Na+交换减弱,H+-Na+交换增强,肾排K+减少而排H+增多,导致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 发生碱中毒。故碱中毒与低钾血症可以互为因果。

33、简述酸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⑴ 心血管系统:①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②心肌收缩力减弱;③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④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故严重代谢酸中毒的病人易并发休克、DIC、心力衰竭。

⑵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是抑制,患者可有疲乏、感觉迟钝、嗜睡甚至神清不清、昏迷。

⑶ 呼吸系统:出现大而深的呼吸。糖尿病酸中毒时,呼出气中带有烂苹果味(丙酮味)。 ⑷ 水和电解质代谢:血钾升高、血氯降低和血钙升高。 ⑸ 骨骼发育: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重者发生骨质蔬松和佝偻病,成人则可导致骨软化病。

34、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 ⑴ 诱发心律失常:碱中毒时引低钾血症,后者可引起心律失常。 ⑵ 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严重有眩晕、耳鸣甚至意识障碍。

⑶ pH升高,致游离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所以肌肉出现抽搐或颤抖。

⑷ PaCO2下降,血浆pH升高,可使氧离曲线左移,氧与血红蛋白亲合力增高,加重组织缺氧。

35、临床上测某病人血液pH正常,能否肯定其无酸碱平衡紊乱? 为什么? 血液pH正常也不能排除酸碱平衡紊乱,因为血浆pH主要取决于血浆中[HCO3-]与[H2CO3]的比值。有时尽管两者的绝对值已经发生改变,但只要两者的比例仍维持在20:1,pH仍可在正常范围。血浆pH低于7.35表明有酸中毒,高于7.45表明有碱中毒。若临床上测某病人血液pH在7.35-7.45,则可能表明三种情况:①无酸碱平衡紊乱;②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③相消型的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37、某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发病20余年,本次因恶心呕吐多日而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正常值的20%,pH7.39, PaCO25.9kPa(43.8mmHg), HCO3-26.3mmol/L, Na+142 mmol/L, Cl-96.5mmol/L。试分析该患者有无酸碱平衡紊乱? 判断依据是什么?

从pH7.39上看,该患者似乎没有酸碱平衡紊乱,但根据其有慢性肾炎病史,内生肌酐清除率仅为正常值的20%,可见发生肾功能衰竭,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该

者>AG=[Na+]-([HCO3-]+[CI-]=142-(26.3+96.5)=17.2mmol/L(14mmol/L),因此判断该患者有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该患者又有呕吐病史,加之有PaCO2的继发性升高,可考虑有代谢性碱中毒。由于这两种酸碱平衡紊乱其pH变化的趋势相反,互相抵消,故pH处在正常范围,因此判断其发生了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即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44、各型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有何区别? 低张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循环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或苍白(休克的缺血缺氧期时),组织中毒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玫瑰色,血液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O中毒)、咖啡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苍白(贫血)。

45、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液性缺氧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特点。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一氧化碳中毒时可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

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同时CO还能抑制红细胞的糖酵解,使2,3—DPG合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的氧不易释出,故可导致缺氧。其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粘膜、皮肤呈樱桃红色

46、试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念和常见临床表现。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由于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这种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称为DIC。其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溶血性贫血。

47、简述DIC的常见病因与发病机制。

DIC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创伤与手术及产科意外等四大类。这些病因通过以下几个发病环节引起DIC: ⑴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⑵ 组织因子释放,激活性凝血系统; ⑶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⑷ 其它促凝物质(如胰蛋白酶、羊水、蛇毒等)入血。

49、简述急性DIC导致休克的机制。⑴ 出血使循环血量减少

⑵ 广泛微血栓形成导致回心血量减少

⑶ ⅩⅡ因子活化可激活激肽和补体系统,导致外周阻力降低和血浆外渗

⑷ FDP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使小血管扩张 ⑸ 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输出量减少。

51、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其发生机制如何? 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多部位难以常规止血方法治疗的出血。 发生机制:

⑴ 全身广泛微血栓的形成,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引起凝血障碍。

⑵ 继发性纤溶亢进,产生大量纤溶酶,后者既能使已经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和纤维蛋白原溶

解,还可使多种凝血因子(Ⅴ、Ⅶ、Ⅸ、Ⅺ因子和血小板)水解。⑶ FDP增多,它具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和多聚体生成;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54、什么是休克?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什么?

休克是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包括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急剧降低和外周血管容量扩大三个方面。

59、什么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

以上的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60、试述休克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

⑴ 休克中、后期血压进行性降低,使冠状血流减少,同时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心缩力增 强。

⑵ 心率加快使耗氧而心肌缺氧加重,甚至可引起坏死和心内膜下出血。

⑶ 休克时出现的酸中毒、高血钾和心肌抑制因子均能使心肌收缩性减弱。

⑷ 心肌内广泛的DIC使心肌受损。⑸ 内毒素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

61、简述缺血与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过多的可能机制。⑴ 黄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增多 ⑵ 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 ⑶ 线粒体单电子还原增多 ④ 儿茶酚胺自氧化增强。

64、试述自由基对细胞有何损伤作用。

自由基具有极活泼的反应性,一旦生成可经其中间代谢产物不断扩展生成新的自由基,形成连锁反应。自由基可与磷脂膜、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物质反应,造成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

⑴ 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自由基可与膜内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破坏膜的正常结构,使膜的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通透性增强;脂质过氧化使膜脂质之间形成交联和聚合,间接抑制膜蛋白的功能;通过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不断生成自由基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⑵ 抑制蛋白质的功能:氧化蛋白质的巯基或双键,直接损伤其功能。⑶ 破坏核酸与染色体:自由基可引起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断裂。

65、试述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机制。

⑴ 线粒体功能障碍:干扰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使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

⑵ 激活多种酶类:Ca2+浓度升高可激活磷脂酶、蛋白酶、核酶等,促进细胞的损伤。

⑶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通过Na+-Ca2+交换形成一过性内向离子流,在心肌动作电位后形成短暂除极而引起心律失常。

(4)促进氧由基生成;钙超负荷使钙敏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促使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使自由基生成增加。(5)使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68、试述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及其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升高的机制: ⑴ 血氨生成过多

①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使肠粘膜淤血,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及蠕动减慢,细菌大量繁殖,氨生成过多;②肝硬化病人常有上消化道出血,血中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氨;③肝硬化病人常合并有肝肾综合症,肾脏排泄尿素减少,大量尿素弥散至胃肠道而使肠道产氨增加;④肝性脑病的患者,早期躁动不安,肌肉活动增强,产氨增加。⑵ 血氨清除不足

①肝功能严重受损时,由于代谢障碍使ATP供给不足,肝内酶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鸟氨酸循环障碍,使尿素合成减少而使氨清除不足;②慢性肝硬化时,形成肝内和门—体侧支循环,使来自肠的血液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也使氨清除不足。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⑴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①氨可抑制脑组织中的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使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三羧酸循环障碍,ATP合成减少;②氨与α—酮戊二酸合成谷氨酸的过程中,使三羧酸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减少而ATP合成减少;③消耗了大量还原型辅酶I(NADH),导致呼吸链的递氢受阻,影响ATP的产生;④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ATP,更加重了能量供应不足。

⑵ 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①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谷氨酸减少;②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谷氨酰胺增多; ⑶ 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NH3和K+有竞争作用,还干扰神经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影响Na+和K+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正常分布,进而影响膜电位和兴奋及传导等活动。70、什么是假性神经递质?

肝性脑病患者体内产生的生物胺,如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其化学结构与正常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极为相似,但其生物学效应却远远较正常递质为弱,其竞争性与正常递质的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功能,故将这些生物胺称为假性神经递质。71、试述心衰时心肌收缩性减弱的机制。

⑴ 收缩相关蛋白破坏:①缺血缺氧、感染、中毒引起心肌细胞坏死。②氧化应激、细胞因子产生增多、细胞钙稳态失衡、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⑵ 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影响心肌收缩:①缺血缺氧、VitB1缺乏导致心肌能量生成障碍;②长期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肌过度肥大,过度肥大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⑶ 缺血缺氧、高钾血症、酸中毒引起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⑷ 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导致心肌舒缩性减弱。72、简述心功能不全的心内代偿方式。

⑴ 心率加快

⑵ 心室紧张源性扩张

⑶ 长期后负荷增大,心肌向心性肥大;长期前负荷增大,心肌离心性肥大。

74、简述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⑴ 基本病因:

①缺血、中毒、感染等致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② 后负荷过重:高血压等;③ 前负荷过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⑵ 常见诱因:① 全身感染;② 心律失常;③ 妊娠、分娩 ;④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高钾血症多见;⑤ 贫血;⑥ 劳累,激动。

75、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⑴ 症状: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⑵ 机制:①体力活动需氧增加,心输出量不能相应增加,机体缺氧加剧,体内CO2蓄积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气急”。②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冠脉灌注不足,心肌缺氧加剧:左室充盈减少,肺淤血加重,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做功增加。③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78、简述心力衰竭时发生水钠潴留的机制。

⑴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①动脉压下降,肾血液灌注减少。②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A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C PGE2等扩血管物质减少。

⑵ 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多:①大量血流从皮质肾单位转入近髓肾单位,钠水重吸收增加。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血中非胶体成分经肾小球滤出相对增多,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胶体渗透压增高,流体静压下降,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加。③促钠水重吸收激素增多,抑制钠水重吸收激素减少。80、简述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⑴ 防治原发病,消除诱因。⑵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⑶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⑷ 改善心肌舒缩功能。⑸ 阻止、逆转心肌重构。

⑹ 促进心肌生长或替代衰竭心脏。81、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包括肺通气功能障碍和肺换气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包括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解剖分流增加。

83、举例说明气体弥散障碍的病因。

⑴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不张、肺叶切除、肺实变等。

⑵ 肺泡膜厚度增加:如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透明膜形成、矽肺等。

84、试述肺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肺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生机制有: ⑴ 酸中毒、缺氧、PaCO2增高导致脑血管扩张,脑充血增高颅内压。⑵ 缺氧和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使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间质性脑水肿。

⑶ 缺氧使脑细胞ATP生成减少,影响Na+泵功能,细胞内Na+、水增多,形成脑细胞水肿。

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压迫脑血管,加重脑缺氧。⑶ 脑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管内凝血。

⑷ 脑脊液缓冲作用较血液弱,脂溶性的CO2与HCO3-相比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脑内pH降低更明显,脑脊液pH 降低致脑电活动变慢或停止。

⑸ 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增加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使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增强磷脂酶活性,使溶酶体水解酶释放,引起神经细胞损伤。87、试述呼吸衰竭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

⑴ 血液H+浓度过高,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增大右心后负荷。

⑵ 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形成持久肺肺动脉压高压。⑶ 慢性缺氧刺激肾脏和骨髓使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大。

⑷ 肺毛细血管受压、破坏和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或微血栓形成等,均是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⑸ 呼吸困难时,用力吸气胸内压异常降低,增加右心收缩负荷,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异常增高,限制心脏舒张。

⑹ 缺氧、高碳酸血症、高钾血症降低心肌舒缩功能。88、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哪些表现形式? ⑴ 肺动脉栓塞、肺内DIC、肺血管收缩、肺部毛细血管床破坏等病变可引起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相对增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⑵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等由于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致使流经病变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气体交换便掺入动脉,称为静脉血掺杂,又称功能性分流。90、简述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⑴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导致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少。⑵ 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如甲基胍对红细胞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⑶ 慢性肾功能障碍可引起肠道对铁的吸收减少,并可因胃肠道出血而致铁丧失增多;

⑷ 毒性物质的蓄积可引起溶血,从而造成红细胞的破坏与丢失。⑸ 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功能所致的出血。91、简述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⑴ 钠水潴留:肾脏排钠水功能降低,钠水潴留而引起血容量增高和心输出量增多,导致血压升高。

⑵ 肾素分泌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增高,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增多。血管紧张素Ⅱ可直接引起小动脉收缩,又能促使醛固酮分泌,导致钠水潴留,导致血压上升。

⑶ 肾脏形成血管舒张物质减少:肾实质破坏引起肾髓质生成的前列腺素A2(PGA2)和前列腺素E2(PGE2)等血管舒张物质减少,也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93、简述急性肾衰多尿期发生多尿的机制。⑴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⑵ 新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尚不成熟,钠水重吸收功能低下。⑶ 在少尿期滞留在血中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经肾小球大量滤出,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

⑷ 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阻塞被解除。96、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液有哪些改变?试述其产生机制。CRF患者尿液的改变有:

⑴ CRF早期出现夜尿、多尿,晚期出现少尿。Ⅰ夜尿:CRF早期患者夜间尿量接近甚至超过白天尿量,称为夜尿。机制不明。

Ⅱ多尿:CRF早期,病人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称为多尿。多尿机制如下:

①肾血流量集中在键存肾单位,每个健存肾单位血流量增大,滤过原尿生成增多,相应肾小管液流速增大,重吸收相对减少,尿量生成增多。②每个健存肾单位滤过溶质增多,产生渗透性利尿效应。③肾髓质的渗透梯度形成障碍,尿浓缩功能降低。

Ⅲ少尿:CRF晚期,肾单位大量破坏,肾小球滤过率极度减少,出现少尿。

①CRF早期尿浓缩功能降低而稀释功能正常,出现低比重尿或低渗尿。CRF晚期,尿浓

缩功能和稀释功能均发生障碍,终尿渗透压接近于血浆,尿比重固定在1.008~1.012,称为等渗尿。②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大和肾小管受损导致蛋白尿、管型尿,红、白细胞尿。98、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产生机制。

ARF少尿发生的前提是GFR降低。GFR降低的机制包括肾小球因素和肾小管因素两个方面。

⑴ 引起GFR降低的肾小球因素包括肾血流量减少(肾缺血)和肾小球病变。

Ⅰ 导致肾血流减少的原因有:①休克,心衰致使肾灌注压下降。②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ET)增多,激肽和PGE2合成减少引起肾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③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与血管内凝血或栓塞致肾血流量下降。

Ⅱ 肾小球滤过膜病变引起滤过面积及滤过膜通透性减少,GFR下降而出现少尿或无尿。

⑵ 引起GFR降低的肾小管因素有

Ⅰ肾小管内管型形成,阻塞肾小管导致:①原尿不易通过,终尿生成减少。②肾小球囊内压增高,有效滤过压下降,GFR下降而产生少尿或无尿。

心理学前概念转变策略的比较研究 篇7

前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 在与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前概念有多种来源: (1) 来源于语言; (2) 与家庭成员、朋友、其他成人和同伴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3) 大众媒介; (4) 感觉经验。

有的学者[1]将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形成的有关概念称为前科学概念或简称前概念, 把儿童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特有的一种结构称为相异构想或不同的框架结构。也有学者认为, 在学习之前, 便对多种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 并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一致的观念和规则, 这就是前概念, 并认为前概念有4个特点: (1) 广泛性; (2) 自发性; (3) 顽固性; (4) 隐蔽性[2]。

图尔明提出了概念转变问题:当认识和理解事物需要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时, 原有知识-认识框架的一部分必须改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 而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积累自己的知识经验。从建构的角度看, 学习不仅要运用原有知识经验中与新知识一致的部分作为同化新知识的固定点, 而且需要同时看到学习者头脑中与新知识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经验, 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活动, 对新旧经验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造, 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即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经验的获得, 同时也意味着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

杜伟宇[3]认为, 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概念转变, 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概念之所以难以转变, 是因为错误概念不仅仅涉及对概念本身的理解, 更可能涉及学生对整个物理系统甚至本体类别水平的理解, 见图1。

杜伟宇[3]认为,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撑错误概念的心理模型, 才能真正实现概念的转变。他们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这样描述心理模型的建构过程, 见图2。

在心理模型的建构过程中, 有3个关键步骤对概念转变至关重要:首先, 认识到异常情况, 即目前的心理模型不能解释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 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然后, 创建新模型, 即通过建构活动和类比, 创建一个新模型, 解释观察到的事实;最后, 使用新模型, 即在新的情境中基于新模型做出推论和预测并检验。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从淮南师范学院等6所学校选取6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优秀教师3名, 非优秀教师3名, 他们至少有5年教龄, 目前仍然在该校担任心理学教学工作。Berliner (1987) 认为, 经过5年教学之后, 一位教师才可能被认为是成熟的教师, 才能始终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优秀教师的选取:依据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的评价, 并至少有一次获得过省、市级优秀教师或“教坛新星”称号。因为优秀教师和“教坛新星”的评选要求教师教学成绩优秀、教学方法独特、敬业爱岗、关心学生。因此我们认为, 优秀教师比非优秀教师更关心学生概念的学习, 更注重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

在拟选定的6名教师中, 3名优秀教师的教龄在10~25年之间;3名非优秀教师的教龄在6~11年之间。

2.2 工具

(1) 《心理学教师概念教学策略调查问卷 (改编) 》。综合Ben-Zvi、Eylon、Griffths和Preston以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依据学生出现前概念较多的几个知识块编制了《心理学教师概念教学策略调查问卷 (改编) 》, 用来调查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情况。该问卷包括5个水平, 每个水平包括4个问题, 共20个题目。经有关专家审查, 认为内部效度较好, α系数为0.76。

(2) 《心理学教师概念教学策略访谈提纲 (半结构) (课前) 》。本问卷根据Judith A.Morrison问卷改编, 从前概念的来源、作用及判断方法3个方面, 向教师提出了9个问题, 以了解他们如何评价学生对前概念的理解、概念转变的策略和对建构主义的理解。

(3) 《课堂观察记录表》。本表根据Judith A.Morrison课堂观察记录表改编, 包括教师提问策略、应对提问策略、呈现信息策略和布置作业策略4个方面, 共26个项目。本表的目的是观察记录教师真实的课堂行为, 获得教师了解前概念和概念转变的策略, 并与课前访谈进行比较, 以确定教师在概念转变方面的一致性。在优秀教师和非优秀教师之间进行比较, 研究两类教师了解前概念和概念转变策略的差异。本表以一节课为一个观察单元, 观察并记录表中所列的26个项目。对每位教师均进行为期两个月总共20节课的观察。结束后, 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3 方法

2.3.1 概念教学策略调查

用《心理学教师概念教学策略调查问卷 (改编) 》对调查对象施测, 获得教师概念教学策略的基本资料。

2.3.2 课前访谈

在课堂观察前, 对每位教师进行两次半结构访谈, 获取教师的教学计划、了解前概念的方法和概念转变的策略等信息。教师被问及怎样评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前概念的来源、概念转变的方法中哪些是有效的、这些方法为什么是有效的以及他们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这些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教师是否意识到改变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是否清楚地意识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的关系、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的关系等信息。

2.3.3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为了提高观察的有效性, 我们使用摄像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以便课后反复多次地观察。通过课堂观察, 我们将获得教学全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效果以及他们在课前访谈中的想法是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等信息。

我们对每位教师进行为期8周的课堂观察, 收集大量课堂内发生的师生互动的数据。我们使用了《课堂观察记录表》, 对表中26个项目进行观察记录。每次课堂观察结束后, 统计所观察教师使用的具体策略的频率并记分。

2.3.4 课后访谈

在课堂观察之后, 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次简短的半结构访谈, 目的在于收集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了解前概念时使用方法的有效性、概念转变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先前掌握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可以收集教师意料之外的前概念了解方法。

2.3.5 回忆性访谈

在课堂观察的一个阶段 (两周) 后, 笔者与教师参加一个回忆性访谈, 与教师一起观看他们的教学录像片段。这些录像片段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包含师生之间的互动, 如教师为了解前概念时的提问、概念转变的方法, 与教师一起讨论, 以确定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依据、有效性及教师自己的评价。

3 结果

3.1 问卷调查与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访谈与问卷调查表明,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在前概念的数量、种类方面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1) 在前概念的来源方面, 优秀教师对前概念的来源有清楚的认识, 不仅有主要来源, 也列举了非主要来源。非优秀教师列举了主要来源, 但对“学生主观臆断”、“不正确的思维习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3项没有足够的认识。 (2) 在了解前概念的方法上, 优秀教师全面掌握了了解前概念的方法;非优秀教师多侧重于讨论、提问和作业, 对“学生提问”注意不够, 没有把它作为了解前概念的渠道, 这也是经验不足造成的, 访谈方法使用很少。 (3) 在前概念对概念学习的作用上,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4) 在概念转变策略上,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优秀教师具有丰富而全面的概念转变策略, 能根据前概念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转变策略;非优秀教师仅使用几种常见的转变策略, 选择空间有限。

3.2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对3名优秀教师和3名非优秀教师进行了为期8周的观察, 收集每位教师20节课的记录,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在概念教学策略的4个方面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1) 在提问策略方面,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在“要求学生解释”、“提出开放性问题”、“提问以前的知识”3种策略的运用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要求学生辨别”、“要求学生能表明自己的前概念”、“直接提问,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要求学生回忆事实或定义”、“提问学生以前的经验”上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优秀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概念之间差别的理解, 更注重了解学生对先前知识的掌握以及先前的经验,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前概念。 (2) 在应对提问策略方面, 在“告诉学生问题的关键”、“给学生单独解释或辅导”两种策略上,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非优秀教师也能像优秀教师一样, 在面对提问时, 告诉学生问题的关键, 给学生单独解释或辅导。但是在“给出正确答案”、“要求学生讨论包含前概念的问题”、“给予解释, 让学生自己获得答案”策略上, 两类教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于学生的提问, 优秀教师总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和圆满的解释, 而非优秀教师则不能。优秀教师更注重讨论, 尤其是包含前概念问题的讨论, 通过讨论进行概念转变;优秀教师也更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释, 让学生自己获得答案。 (3) 在呈现信息策略方面,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在“直接演讲”、“演示或展示相关信息”、“课本信息”、“用科学概念解释现象”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对比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用不同事件揭示前概念”、“引发班级讨论, 了解学生想法”上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呈现信息时, 优秀教师能够对比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异, 用不同事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通过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 进行概念转变。非优秀教师则多采用直接讲授, 演示或展示相关信息、课本信息和解释等常用的方法呈现信息。 (4) 在布置作业策略上,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在“前测”、“概念图”上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书面作业”、“书面提示”、“小测验”、“考试”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优秀教师较多地使用前测, 以了解学生对先前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多地使用概念图, 使学生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做作业进行概念转变。

经过近3个月的研究, 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多次访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都能认识到前概念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的前概念, 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前概念, 能运用一些方法了解前概念。优秀教师具有丰富而全面的概念转变策略, 能根据前概念的具体特点, 选择恰当的转变策略;非优秀教师仅使用几种常见的转变策略。

优秀教师与非优秀教师在概念教学策略的4个方面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4 讨论

有经验的教师可能知道, 在学习一个新的概念之前, 他们需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本研究中的教师都强调了解前概念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重要性并没有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解前概念的策略, 他们没有一套完善的策略来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的思想与他们课堂行为之间的矛盾, 可能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传统观念不支持建构主义理论, 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过于复杂而无法在教学中实施, 或者是因为教师未能准确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 我们没有找到评价学生接受教师教学前想法的证据。教师的认识与他们实际的教学行为不一致, 这表明了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禁锢了教师的思想、限制了教师的行为, 也表明了前概念教学要求教师对学习、教学和科学概念本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之上。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发现, 教师并不十分清楚学生的前概念是什么。在访谈中了解到,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想法来自他们以前课程中所学的知识,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两个科学概念的混淆就是前概念, 有的教师不熟悉概念转变教学或建构主义理论。在中职教育改革的今天, 教师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他们应该认识到, 学习是个体建构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本研究发现, 教师缺乏一套完善的策略, 虽然优秀教师也使用一些前测、访谈和概念图策略, 但并不完善。教师对于所有了解前概念的策略有清晰的认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他们要认识到运用前测、访谈和概念图可以收集学生的想法、评估学生的想法, 了解先前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整理和分类。教师必须有计划地运用这些策略, 这样更容易使新知识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建构, 他们还需要掌握如何使用一套完善的策略去评估学生先前的知识。

对于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学生说出答案之间的区别, 教师的认识是不准确的, 他们认为, 要求学生说出答案就是了解学生的想法, 他们只注意正确答案, 忽视了学生的理解, 这样的提问无形之中破坏了学生对意义的建构。如果教师真正关注前概念转变, 则需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关键词:心理学,前概念,转变策略

参考文献

[1]范丰会.中学生的相异构想与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6 (1) :112.

[2]刘文广.概念的特征及物理教学对策[J].河南教育, 1997 (7) :23-24.

上一篇:自信题材国旗下演讲稿一分钟下一篇:钻探工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