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活动设计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 篇1

一.活动名称:

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

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二)基本部分:  1.复习巩固区别大小。出示许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让幼儿观察。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幼儿之间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2.复习巩固区别长短。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师:请大花走长绳小花走短绳。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幼儿每人取一根毛线绳,互相比较长短。说出谁的长谁的短。3.复习巩固区别前后。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观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师:请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请小花到娃娃后面玩。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换活动一次。游戏:看谁反应快。师:小花站到老师前面,大花站到老师后面。再交换活动一次。4复习巩固区别上下。出示大树,让幼儿观察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  幼:树上有果子,树下有筐子。师:请大花去摘树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树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请把果子放到树下小花的筐子里。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换活动一次。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出头在身体的上面,脚在身体的下面。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 篇2

活动背景:通过集体阅读后, 幼儿对故事《我爱妈妈》的内容有了了解, 对熊宝宝和熊妈妈的对话可以简单复述。但是幼儿对故事可以大概讲述之后, 就会只看着其中一个画面马上说出后面的事情, 不再根据图画顺序一页一页地翻讲。笔者想通过这节课, 让幼儿能够对部分画面内容进行排序, 再根据自己排列的顺序进行讲述, 从而再次对画面进行观察。

活动目标: (1) 幼儿可以仔细观察画面进行正确排序, 并能够大胆表述排序的内容。 (2) 通过故事感受熊妈妈和小熊之间爱的情感。

一、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PPT课件, 每位幼儿一个信封, 图画书中的画面 (相机照完后打印出来)

2. 经验准备

(1) 集体阅读过图画书《我爱妈妈》; (2) 会唱儿歌《找朋友》。

二、活动过程

1. 回忆故事

教师出示图书封面进行提问: (1) 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 (2) 熊妈妈教会小熊什么本领了? (3个:抓鱼、爬树、怎么和好朋友一起玩。)

2. 排列图片

(1)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 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信封, 信封里有熊妈妈教小熊学本领的图片, 我们来给它们排排顺序吧。 (引导幼儿在排序时仔细观察画面。)

难点: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给图片排序。

(2) 幼儿给图片排好顺序后, 根据自己所排列的顺序进行讲述。此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书中小熊妈妈和小熊的对话, 并鼓励幼儿大胆复述。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复述自己所排列的图片, 引导幼儿引用书中的对话。

3. 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

教师:熊妈妈教小熊怎样与好朋友一起玩呢?

幼儿大胆表述。

播放音乐《找朋友》, 幼儿按照熊妈妈的要求与同伴一起游戏。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想解决幼儿集体阅读后不再仔细观察画面的问题。本班幼儿在集体阅读后只会复述故事内容, 忽略了画面内容。

一开始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笔者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信封。同时, 笔者的PPT里也有信封 (如图1所示) , 孩子们看到后充满了好奇, 当他们也得到信封时, 注意力马上转移到自己的信封上。幼儿根据PPT画面的内容认真观察, 信封里有2项内容, 一项是抓鱼, 另一项是爬树。每项只有3张图片, 分别是内容开始、过程、结束。排序的过程中, 幼儿只有仔细观察画面才能正确排序。幼儿排完序后, 请他们根据自己排列的顺序相互讲述, 又进行了一次看图讲述。最后, 通过PPT展示正确的排列顺序, 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排序。幼儿通过将自己的排序与教师的排序进行对比, 再一次观察了画面。在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环节, 幼儿按照熊妈妈的要求去和同伴温柔地拥抱, 一起玩, 在整个活动中都能积极参加。

结合活动开展情况分析教案:

1. 优势

(1) 动静交替, 改变了以往“静”的活动形式。

(2) 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整节课充满游戏色彩。

(3) 幼儿对于PPT中的信封很感兴趣, 而且教师出示的画面很大, 幼儿观察起来很清晰。

2. 注意事项

(1) 在幼儿对每张图片进行排序时应让他们充分表述。

(2) 在幼儿观察图画时应让幼儿关注熊妈妈对小熊的爱, 体现出书的本意。

小班化美术手工教学设计微探 篇3

[关键词]小班化 美术手工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54

小班化是教学资源不断整合优化的结果,也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教学新课题。在美术手工教学中如何设计小班化教学,考验每一位美术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认为,在美术手工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引导,提升学生手工训练的品质;对学生手工成果进行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美术手工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一、小组合作,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小班化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因为学生人数少,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引导。在小班化教学中,将学生分成更小的小组,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在小班化美术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积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手工制作,以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纸盒游戏》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让学生利用废弃纸盒、纸箱,自行设计加工、装饰、组合出可供游戏的玩具。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启示,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手工制作动画视频,介绍美工刀、剪刀等工具及多种剪纸玩具的制作方法。学生看过视频后,纷纷行动起来。由于每一个小组只有三名学生,其分工更加明确,合作起来也有更多默契。各个小组都积极进行方案设计、搜集材料、动手操作、进行修整等工作。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各个小组都有众多纸制玩具诞生,如变形金刚、飞机、大炮、轮船等,虽然很多玩具还不是很精致,但其丰富性、创意性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实践引导,展现小班化手工活动魅力

小学生天性好动,对手工有很强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进一步展现手工操作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实物联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拿出一把纸扇,让学生展开联想。有学生说可以联想到孔雀开屏,也有学生说可以联想到舞蹈者的裙子。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自己的联想,然后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联想意象,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这个意象,并参与班级的成果展示。学生讨论很积极,纷纷献计献策,然后搜集制作材料,开始设计制作。课堂研究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操作热情高涨。

教师让学生展开联想,并将联想以手工制作的方式直观展示出来,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集体创作出来的作品,集合了全组成员的智慧,这样的操作实践自然是卓有成效的。

三、成果展示,激活小班化手工教学

美术手工教学的特点是操作创作,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成果,为学生搭建多种展示平台,在具体展示过程中形成激励和引导。小学生渴望获得认可和赞扬,为此教师可设计小组展示、班级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教师要注意拓展优化展示方法,可以让学生的作品走出教室,在更大区域内进行展示,或者将学生的作品投放到网络展示平台上,让学生家长也能够参与评价,这对学生形成的触动、激励会更强烈。

例如,在学习《变脸》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手工操作任务:让学生成立四人小组,每一个小组利用多种手法制作四张脸谱,最后由小组派代表参与班级展示。为了让学生制作脸谱有章可循,教师专门给学生演示了自己制作的脸谱。学生拿到操作任务之后,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对脸谱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成果展示时,教师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了专业点评,并且评选出四个脸谱作为优秀作品进行网络展示。

教师让学生自由创作脸谱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给学生的创作提供重要的动力。教师将学生作品放到网络上,这对学生形成的激励更为强烈,学生深受鼓舞,学习热情倍增,这对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小班化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其做出优化调整,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手工操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质奠基。

教学活动设计小班数学《郊游》 篇4

活动科目:数学 活动名称:《郊游》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的点数1个—4个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感知、操作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点数1个—4个物品,并说出总数。活动难点: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活动准备:

1、钻圈(作为山洞)。

2、各种数量是4的小动物图片。3、4层楼的楼房画面。4、4棵大果树,每棵果树上4个果子。

5、小树每人一棵,红色皱纹纸条若干。

6、音乐。活动过程:

一、游戏(钻山洞)

1、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师:小朋友快停车,前面几座大山洞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鼓励幼儿勇敢的钻过去)

3、你们都累了吧,我们坐下来歇一歇,刚刚我们一共钻了几座山洞呀?让幼儿再次点数,最后说出总数是4。

二、送小动物回家

1、听一听是什么声音,谁在哭呀?

2、原来是小兔子,我们问问它怎么了?啊,原来是和好朋友出来玩找不到家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3、小兔子说了它们的家是高楼,有4层,每一层有4个窗户。

4、小朋友们帮帮忙,找一找吧。

5、找到了,我们数一数是不是它们说的有4层,每一层有4个窗户。

6、对,这就是小动物们的家,送它们回家吧。

7、好了,把小动物送回了家,我们继续我们的郊游吧。

三、手工

1、呀!那是什么呀?大树。

2、这么多大树,有多少棵呀?我们也来数一数吧。

3、看大树上面还结了好多的果子呢。

4、数一数每棵大树上都结了几个果子。

5、老师这还有好多小树,可是没有结果子,你们帮帮忙好吧,给树上都结4个果子,让小树跟树妈妈一样的。

6、教师示范,幼儿操作。

7、给结满果子的小树送到树妈妈身边,看看是不是都结了4个果子。

四、郊游结束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5

葛公幼儿园:王自华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认识颜色及学习按数量取物 4.培养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各色的超市赠劵(红、黄、蓝 绿),一些糖果、巧克力、果冻、饼干 活动过程:

一、发放超市赠券给幼儿,引起幼儿兴趣,认识颜色

1.师:小朋友们,佳佳超市今天开业了,它给我们小朋友一人送一张赠券。我们凭赠券可以免费获得一些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赠券,好不好?

师:谁来说说这是什么颜色的赠券? 小朋友:红色赠券、黄色赠券…… 2.师给幼儿发放赠券,每人一张

二、介绍游戏规则并示范

1.师:赠券的用处可大了,小朋友们看好:这是糖果,这是巧克力,这是饼干,这是果冻。一张红色赠券可获得5颗糖果,一张黄色赠券可获得3块巧克力,一张绿色赠券可买获得4小袋饼干,一张蓝色赠券可买获得2个果冻。

2.师:小朋友们记住了吗?红色赠券可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小朋友:红色赠券可获得5颗糖果。(黄色、绿色、蓝色赠券同上)

三、操作游戏

1.师: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轻轻地把赠券给超市的阿姨手中,再自己去拿东西。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检查

师:宝宝们都拿到好吃的东西了吗?谁来说给我听一听? 引导小朋友说:我获得了5颗糖果,我获得了3块巧克……

小班环保活动设计 篇6

活动意图:春天到了,我们开展了《春天的小花园》主题活动,我们幼儿园的小山坡上、小花园里绿茸茸的小草渐渐露出了头。孩子们喜欢在花园的草地上游戏、嬉戏,但是对小草的特征并不太了解,有的孩子还喜欢拔草。因此想通过组织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观察、发现、了解草的一些特征以及小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小草,有环保意识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较仔细地观察草的特征。

2、初步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懂得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踢足球图片、绿色皱纸、画有牛的图片、固体胶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引发幼儿对草的关注。

教师: 春天到了,你们看叔叔阿姨种的花都怎么样了?(花儿都开放了)小山坡上的草儿也变得怎么样了?(草儿变得绿绿的)你们喜欢小草吗?

(二)、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来亲亲小草,和小草做游戏好吗?(观察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做游戏的?引导幼儿用手压、打滚、脱鞋赤脚在草上走)

(三)、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四)、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又快乐又安全还能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喜欢草地?

幼儿在交流中回忆爱吃草的动物有哪些?进一步丰富、了解食草类动物。

(五)、为小动物做草坪

出示一块板

教师:这些牛没有草坪,我们用皱纸为这些牛来做草坪好吗?

放录音带。幼儿边撕贴小草边听听念念关于小草的儿歌。

小二班环保计划

上学期,我们小二班开展了“加强幼儿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需要,制定了环保教育计划和活动的内容。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开始学会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掌握了许多初浅的环保知识,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和环保的情感态度。他们对水是 怎么被污染的?水有什么用?垃圾放在什么地方?公园里的花能摘吗?等问题和现象都有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和认识。而对应该怎样保持空气的清新?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幼儿园的计划,围绕认知、行为习惯、情感等方面来制定本学期的环保教育计划:

1.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活动,调整班级玩具的摆放,根据玩具的用途进行分类,尽量便于孩子自由取放。幼儿知道玩具放好后要放回原处,爱护玩具。

2.结合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幼儿一起布置主题活动墙面,真正发挥墙饰的互动作用。

3.结合季节的特征丰富自然角内容,幼儿通过参与自然角的管理,感受大自然的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4.结合幼儿园的环保计划内容,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为主,知道基本的有关环境、噪音、动物保护的常识。参加幼儿园的环保社区活动。

5.坚持每周进行1-2次的环保活动,充分利用在散步、餐前等时间开展环保小知识活动,培养幼儿不浪费水、爱护动物、不制造噪音等行为。

6.从小事做起,珍惜资源,不浪费粮食、纸张等。

7.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异见的,为了使家庭环境教育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取得一致,我们准备开展以下工作:召开家长会、利用家园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加强幼儿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二班

毕春晓

盛文文

小班环保教育活动

我是幼儿园小主人——不乱扔垃圾

设计意图:

我和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经常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上、大型玩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具有发展价值、共同兴趣的热点及时捕捉住,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并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内容,给以适度的回应。

我感到幼儿提出的这一问题很有价值,它能引发孩子有关的很多想法。幼儿作为幼儿园的一份子,有责任关心幼儿园的整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幼儿园更加美丽、更加整洁。因此,我们设计“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活动,让孩子在这种经验互动中,思维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长幼小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电脑、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吗?

为什么?

(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老师小结。

2.观看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里都是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

老师小结。

3.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看见乱仍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

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小班环保活动教案《水为什么变脏了》

设计意图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课堂,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必要尽早让幼儿——21世纪的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水为什么变脏了》通过看情景表演、游戏活动从而让幼儿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使幼儿知道保护水源清洁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纲要》中也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情景表演,让幼儿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使幼儿知道保护水源清洁的重要性。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透明框1只,清水;垃圾,污水,图片2副。2.鱼头饰,魔棒,污水,面具各一。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看情景表演

1.(出示有水的透明框)这水干净吗?有什么用?

2.看情景表演,“这条河现在变的怎么样?还有用吗?”

3.小结:使幼儿认识河水被污染后,水很脏、很混浊,就不能饮用了。

二、看图对比:

1.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鱼,介绍她的家的转变。2.出示图片,进行图片对比;

(1)尚未受到污染的河流让幼儿观察,上面怎么样的?有什么?

(2)出示一些工厂废水,住宅区的生活垃圾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体会。

(3)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污染问题。

三、幼儿游戏:救小鱼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扮小鱼,在快乐的游者,(请出情景剧中的“污水”参加游戏),当“污水”来时,“小鱼”全倒下“死”了,教师出示魔棒,请一名幼儿拿着魔棒做勇敢者,把“污水”赶跑,“小鱼”又复活了为胜利而欢呼!

2.幼儿游戏,结束。

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的设计与研究 篇7

一、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就开始了小班化的教学实验, 经过证明小班化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班化教育在美国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1]目前, 小班化教学在英、美等国家已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我国近些年大部分地区也纷纷开展了小班化教学, 2001年我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给"小班化教育"的定义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个性的发展为目的, 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 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2]小班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小班教学相对于大班教学来讲有其自身的特点, 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班额减小

相对于大班教学来说, 小班化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人数的减少, 小班化教学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5人左右。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行为学研究表明, 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可以达到25~28名学生左右, 超过这个范围, 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2、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增大

班额减少后, 每个学生所占的空间增大了, 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同时学生人数的减少, 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增多, 学生的活动时间也相应的增多, 这给师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来实际操作, 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的知识, 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深入到学习中去, 照顾到每个学生发展。

3、教学环境的多样化

小班化教学重视班级环境的建设,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动手自己布置班级, 更多的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中, 班级环境的建设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与自我展现的能力, 并且逐步扩展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同时班级的座位排列方式也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 不再是以前的一成不变的排列方式, 这样促进了师生互动,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4、师生互动交流增多

学生人数的减少, 教学活动秩序很容易组织, 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之中, 缩小了师生的距离:人数的减少, 教师与每个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机会增多, 从而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实践证明, 交流是学生感受和接受教师关心、爱护和帮助的前提之一, 互动更能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热爱。

5、促进个性发展

小班化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班化教育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由于小班化教育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 学生可以较充分地展现各自的个性和创造潜力, 得到教师多方面的关心和爱护,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创新能力, 从而使学生成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小班化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 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虽然现在的教学强调淡化教师的权威作用, 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因而教师职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小班化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正面临这种教学改革的挑战, 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小班化教师面临的挑战。

1、班额的减小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

在大班化教学中,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类学习", 在这一价值追求下, 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管理者、领导者, 没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成为大班化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3]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 在"无差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而不是像传送带上的零件, 全都是一个模型刻出来的。这对于在"应试教育"道路上奋斗多年的教师来说, 适应小班化的教育理念是首先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也是提高小班教学的前提条件。记得有位教育学者说过:"小班化教学搞应试教育, 比大班化教学还坏。"

2、学生所占的空间增大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挑战

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要坚持全纳性和个别化的原则。既要明确全体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又要设计出某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的较高标准, 以体现小班化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的优势, 从而以实现班级授课和个别教学的完美结合。[4]小班化教师应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 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的教学方法, 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种学习是不会长久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学设计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 既有针对不同小组学生的教案设计, 又有针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个别的教案设计, 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3、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挑战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摆放桌椅, 大体分为教学互动型、个别辅导型、小组讨论型、主持演播型等。如二年级语文课《坐井观天》,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学生的课桌摆成了"井"字型,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活跃的配合教师的讲课, 有的学生学起了青蛙, 教师的教学组织随着课堂的进行不断地变化。学生交作业形式也多样化, 可以用电子邮件、合作表演等展示学习过程。

4、师生互动交流增多对教师交流能力的挑战

据统计, 小班化教学比起大班教学, 学生人均占有发言时间要高3倍以上, 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时间人均占有量要高5倍以上。[5]这样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多,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师的辅导, 与教师接触的机会增多, 教师在交流中应讲究语言的艺术, 既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又不失学生的敬畏,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多用鼓励的话语, 体现关心的词句,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关爱, 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5、学生个性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能力的挑战

小班化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评价的变化, 也就是把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过程评价在小组活动评价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通过小组活动来对学生综合能力, 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及结论给予评价, 并让学生对评价进行验证与感受, 小组评价旨在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 并通过此评价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小班化教学还采用激励性评价、形象化评价、无级评价、个案评价、参与评价、反馈评价、模糊评价等形式。小班化教学的评价观是一种现代评价观, 不只对学生获得知识多少的判断, 还要看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点、审美素质等多方面发展, 通过评价要诊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评价不只是考试一种形式, 而可以是多种形式和手段, 评价不只是看结果, 还要重过程。

三、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的设计

1、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的设计思想

随着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迫切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无法及时满足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 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而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可以使他们不受时空限制, 灵活地自定步调选择学习;并且小班化教学网站可以与专家联系, 得到专家的支持与帮助, 专家可以在线讲座, 在线答疑等;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是传统的教师培训的有力补充, 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小班化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资源, 提高教师的小班化教学能力, 从而很好的解决了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从而促进小班化教学的效果。

2、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的特点

结构清晰合理的系统架构是系统功能开发和建设的重要基础。小班化教师培训平台的系统架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互动操作原则、多种协议绑定原则、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等原则。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的界面设计, 是根据教师的知识、经验、习性、技能等对网站界面进行整体的设计。网站中的每一个页面都设计了明晰的导航和帮助信息, 教师可以检索关键字, 并出现检索的相关信息, 方便教师的查找, 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网站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的服务, 提供了RSS的订阅和推送功能, 教师可以订阅相关资源, 网站推送相关信息。

3、网站功能模块的设计

根据笔者所在的大连西岗区"小班化教学"实践工作得到的调查数据, 经过对小班化教师群体的访谈, 了解教师的需求, 同时根据网站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 我们将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分为以下七大模块:登录模块、培训园地、专家风采、教师工作室、资源中心、教师档案袋、互动交流。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系统如图 (1) 所示

1、登录模块:分管理员登录和学员登录。学员注册、邮箱验证后, 首次登录可以对个人资料进行修改, 包括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 提交的资料存入数据表中, 与教师档案袋模块的数据相连, 跟踪教师在网站的学习过程, 以便教师的学习数据量化, 找出培训中的不足,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培训园地模块: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大纲、网络培训课程, 三个子模块, 是教师培训的核心模块。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模块, 使教师对培训的内容与培训的目的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从而可以努力达到培训的目标。网络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技能、实践三部分内容。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 例如小班、小班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小班化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相关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技能部分主要是班级环境的布置、桌椅摆放的方法、分组的策略、评价的方法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小班化教学案例与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此模块的学习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 小班化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小班化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理念发生转变, 教学的方法也会逐渐发生变化从而更好的达到小班化教学效果。

3、专家风采模块:管理员邀请来自各地的小班化教学专家、资深教育专家、小班化教学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等, 通过网络把他们的讲座传到网站上, 他们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使普通教师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新理论、新方法, 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并且通过子模块专家博客, 教师可以了解专家研究的最新动态, 激发教师们从事研究的热情, 促进小班化教学的改革。

4、教师工作室模块:

教师工作室包括个人信息、个人资源、个人日志、访客留言、RSS订阅, 这五个子模块。教师登录后可填写或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可以把自己的小班化教学的相关资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上传到自己的个人资源中, 管理员根据分类与审核放到资源模块的相应位置中, 并给教师加分, 采取一定的奖励。教师日志是促进反思型教师形成的最好的方式, 教师通过日志, 找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并且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访客留言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 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通过RSS订阅子模块, 教师可以订阅资源中心模块中的相关资源, RSS会自动的推送相关的资源, 从而减少了教师查找资源浪费的时间与精力, 可以最大限度与热情投入到培训中。

5、资源中心模块:

此模块主要是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及培训相关资料。有课件资源, 案例资源、论文资源, 软件资源四个子模块。教师可以查找相关的学科年级的教学课件与教学案例, 节省重新制作课件的时间, 教学设计时有所借鉴。教师个人资源也被收入到资源中, 资源的更新速度与容量大大的扩充,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知识的共享。

6、教师档案袋模块:

记录了教师每天访问培训网站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 包括所选的课程、浏览的网页、上传的资源、发表的日志、对他人的留言等, 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档案袋可以方便的帮助教师记录学习的过程, 使教师对自己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研究者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 使教师的学习行为量化, 得到一手的数据, 对教师培训做出研究。管理员也可根据教师的学习情况, 在研究者的帮助下, 对网站进行修改与调整, 以期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

7、互动交流模块:

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不但可以加强小班化教师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他人进行学习与交流, 培训平台设计了在线交流和留言板, 两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教师浏览系统留言板内容、发表留言和答复留言。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留言进行管理, 不定期的发布讨论主题, 引导教师进行讨论与交流, 并有搜索引擎, 教师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留言根据关键字搜索, 大大减少了, 浏览所花费的时间。

四、总结

在小班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对小班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的小班化教学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的效果。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为教师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 是校本培训的有力的补充, 有利于推动小班化教师能力培训的开展, 进一步加快小班化教学改革的进程。

摘要:小班化教学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要趋势, 小班化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小班化教学的效果, 然而, 目前我国对小班化教师培训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本文在研究小班化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 找出小班化教师面临的挑战, 根据教师的需要设计出适合小班化教师学习的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 希望能对以后的小班化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师,培训网站

参考文献

[1]余洁.透视美国小班化教育改革浪潮[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29卷4期

[2]俭主编.初中小班化教育的探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陶青.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美国经验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 (15-16) :51

[4]高忠.小班化教育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 (2) 67-69

[5]张寿松, 刘为邦.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的比较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1:75-78.

[6]徐继红, 田振清.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J].2009 (3) :171-172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 篇8

[关键词]新课标 小班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42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在小班化教学中,制订精巧的语文教学设计,使多媒体课件得到了灵活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约束。这样生动逼真的语文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小班化语文教学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彰显了别样的魅力。下面笔者谈谈小班化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小班化语文教学设计应具备详细的内容

1.具备教学的基础内容。如语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是分几个部分来写的?每一部分又各写了什么?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如课文的结构、开头、结尾、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色)等。

2.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是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要求和依据。我们应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新教学理念,以及对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等诸方面有什么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确定采用以哪种教法为主(即基本教法),哪些教学方法为辅。

3.教学过程设计。(1)小班化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2)小班化教学的重难点。小班化教学的重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或有困难的地方。但重点和难点有时是相互统一的,有时是有区别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3)教具和多媒体的准备。可利用多媒体设计PPT课件,播放相关视频等;(4)小班化教学的环节。首先要说教什么,再讲怎么教,包括怎样进行反馈、纠正、总结,怎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等。主要环节可以展开讲,一般环节要简略。

4小班化板书的设计。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板书设计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个环节要写出板书设计的思路、依据和板书的具体内容。

二、小班化语文教学应具有创新的设计观念

1.培养学生的乐学观。有人常说,我们运用的“乐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如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师生关系的合作性设计和教学情境设计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记学生乐学。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观。小班化语文教学设计应在提高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上下工夫,具体地说,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等方面。

3.树立学生的探究观。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在课堂中自学、自悟、自求和自得的过程。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用不用讲呢?肯定要讲,但是要少讲多练。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老师要讲学生不懂或领悟不深的地方,是指点路径,是引导。”

4.树立学生发展的主体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观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是否思考;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是否能提出问题。在小班化合作交流中,我们更要关注学生之间是否互助;学生是否是一对一的学习交流;学生是否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

5.努力打造开放的、有活力的小班化语文课堂。做好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之间的联系、语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有效利用和开发校本资源;接收新观念,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

三、小班化语文教学设计应关注的问题

1.正确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指语文教材所展现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不能准确理解知识,这时需要运用课外知识来弥补。并且语文教材中有价值的问题,也要向课外拓展延伸。我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但是我们的拓展学习不能远离教学目标,内容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形成。

2.正确对待主体与引导者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小班化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起着引导作用。引导作用表现在语文内容的选择、目标设计、流程安排、过程点拨、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对内容的探究、学习方法交流、知识积累、情感表达等方面。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便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除语文课堂教学外,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努力打造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学科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小班化语文教学设计无论是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上,还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都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改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新理念设计,从而有效提高小班化语文教学效率。

小班课堂教学设计 篇9

1、练习绕障碍接力跑。

2、能根据障碍的距离灵活地调节自己的步伐及动作幅度。

3、积极参与接力比赛,有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小树人手一棵。每队的小树可事先分装好或贴上不同的小组标记。

2、结合植树节,引导幼儿了解过植树的环保意义。

活动过程:

1、游戏“长龙跑”。

(1)教师分别选4~6名幼儿做龙头、龙尾,其他人做龙身。

(2)幼儿听到口令,立即变为一条长龙跟着龙头跑,一条长龙中只能有一个龙头和龙尾。龙头要带队往空地跑。

(3)引导幼儿听口令由4~6条龙变为1条长龙,再由1条长龙变为4~6条长龙。

2、种树

(1)教师将幼儿分为4~6组,每人拿一棵树,用接力的形式把本组的小树种在指定地点。

(2)幼儿跑过去把刚才种植的小树取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逐一移植到本组前方场地的种植地点,从靠近队伍的这头开始种植,依次向后排列。

(3)接力比赛:“小树长大了”。

教师示范游戏过程:绕这小树跑过去,绕过最后一棵树后直线跑回,拍打下一名幼儿的手后站至队尾,

幼儿比赛2~3次,教师棵缩小树的间距,再进行绕障碍接力赛。

3、放松活动

小班趣味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篇10

1、学习观察画面中的角色表情、动作,初步理解小老鼠推大苹果回家的有趣情节。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

2、愿意对画面中部分情节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在演演、讲讲中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小老鼠,乌龟头饰各一;苹果若干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磁带、话外音录制

活动过程:

一、说说大苹果

(出示:大苹果)

引导幼儿讲讲大苹果,说说大苹果长什么样,喜欢大苹果吗。

在摸一摸,闻一闻大苹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亲近大苹果,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如,大苹果摸上去什么感觉呀,闻上去有什么味道呀等。

二、阅读多媒体或大图书

多媒体出示“小老鼠”,引导幼儿和小老鼠打招呼,如“小老鼠,你好!”启发幼儿想象:如果小老鼠发现这个大苹果,小老鼠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连续阅读第一幅到第二幅,观察小老鼠发现大苹果的情节。

1、观察小老鼠推大苹果的神态、动作,鼓励幼儿说说从图片上哪些地方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大苹果,认识喘气的阅读符号,丰富词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2、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做“推”的动作,帮助小老鼠一起推大苹果前行。

阅读第三幅,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的神态,说说发生了什么事,认识阅读符号“问号”,说说小老鼠为什么不走了。启发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借助头饰,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办法用肢体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阅读第四幅,听录音:乌龟伯伯和小老鼠之间的对话。引导幼儿说说谁来了,乌龟伯伯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连续阅读第五幅到第六幅,观察乌龟伯伯送小老鼠过河的情节

1、图5,说说乌龟伯伯是怎么帮助小老鼠过河的,借助头饰,教师扮演乌龟伯伯,幼儿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乌龟伯伯背小老鼠和苹果过河的情节。

2、图6,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引导幼儿说说小老鼠和乌龟伯伯之间道谢的话,如:谢谢乌龟伯伯!不用谢!

三、唱唱乐乐

阅读第七幅,小老鼠和乌龟伯伯一起跳舞。教师带动幼儿在音乐声中和小老鼠、乌龟伯伯一起来跳舞。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 篇11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坚持科研根植于教研的思想,本着整合、优化、实用、有效的原则,经过对“小班化教学”与“生态课堂”理论的提炼与重组,将学校关于小班化教学和生态课堂研究的两个课题进行整合,生成了一个新课题——“基于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探寻小班教学的生态优势”,将教育生态观贯穿于小班化教学研究过程中,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生态”。

一、生态课堂背景下的小班化教学的新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或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如何以小班化教学模式营造生态课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习,还课堂教学于本真?学校从小班化与生态课堂的联系上开展实践研究,从小班化教与学的方式转变着手,通过课堂组织形态、师生教与学组织形式、教与学活动方式的合理运用,努力建构生态小班教学模式。

(一)“取经”传道,初见新模

实验初期,我们经过对课题的研读解析,进一步明确小班、生态、个性、高效的界定,坚持科研理念引领方向。带着课题,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先后走进南京、西峡、东辽等地学习、模仿、创新和论证,在吸收“三疑三探”和“五元”教学模式精髓的同时,立足学校实际,予以传承、取舍和创新,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主线、探究为手段、合作为平台、运用为目的”的“3+X”生态小班教学模式。

1. 模式界定。“3+X”的教学模式中,“3”即“疑、探、用”。

“疑”为质疑,创新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先导。教学中,我们追求以问题为主线的学本课堂,将“问题”嵌入课堂,鼓励学生敢想、敢问,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抓手”。

“探”即探究,是学生主要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引入合作学习、团队成长的理念,建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它不同于以往的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而是一种有组织的团队学习。探究中,教师为流动指导员,各组由组长进行合作分工,追求“个体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用”也谓实践,根本是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中发现新问题并学习解决,让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融会贯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X”,这是一个生态化设计,即立足班情、学情、生情、师情等予以创新和拓展,让师生不为模式所禁锢,彰显师生个性,使师生不必一味地陷入模式的框架之中,给师生足够的个性发展创新空间。

2. 模式特征。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3+X”的教学模式初步凸显了如下特性:

(1)自主性。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师生教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不再是“教师教”的服从与配合,而是翻转课堂的传统路径,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融入“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教与学的真正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

(2)可操作性。该教学模式是在“以学定教”教学思想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便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它冲破了传统由“教”到“学”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转化为由“学”到“教”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学逻辑框架。

(3)参照性。该教学模式是基于小班教学而建立起来的,是处方性的,可以为教师作出指示,提供策略。但并不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和执行,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根据需要,创新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让师生能够走出固化模式,在教学中实现“有模无痕”,乃至“无模无痕”的理想教学境界。

(二)探索实践,反思论证

研究中,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首先变革备课模式和教研模式,对“3+X”模式进行实践论证,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在观念、形式和手段上的突破与创新。

1. 变传统集备为主题集备。我们从实用主义出发,以生态小班教学模式研究为出发点,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可实施性建议、研讨和交流。以学科组为单位,采取“主题学习式、主题研究式、主题设计式”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打破以往集备、教学、科研“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效整合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交流与学习。

2. 变单一教研为多元教研。本着参与式、互动式、实战式的校本教研理念,我们立足单一的校本教研模式向多元的校本教研模式转化,让校本教研更好地为教学改革与实践服务。

(1)丰富教研,植根于教学实践。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模式引路课与观摩课”,大学区“1+1”交流教师“优质传导课”、实验教师的“问题会诊课”,以及“每师一课”、“同课多轮”、“一课多上”等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实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将科研植根于教学实践,让科研更接地气。

(2)围绕课例,实施“平等对话”。教学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往往会出现一些个性化问题,这种问题不具有共性,不能作为专题进行讨论。于是我们为青年教师开设了“与骨干教师对话”、“与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对话”、“与教研员对话”等课程。在这种自主交流和相互启发中,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开阔思路,引发思考,提高了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自设目标,自主跟踪研究。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针对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自设小课题,进行自主研究。研究中可请工作伙伴帮助跟踪,小范围研讨。这样“以小见大”,将教科研落实于教师的自主研究中,有利于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风气。

二、生态课堂给小班化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目前,从教育生态的视角考量,很多小班化教育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改变。除了班级人数减少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将“大班”的教学思想直接套在了“小班”上,合作探究基本流于形式。而生态课堂构建引发而生的教育新形态,给我们的“小班”带来了新变化。

1. 教师角色的转变——讲师变同学。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居高临下的讲授者,而是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大小同学”的合作关系,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形成了真正意义上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生态关系。

2. 学习方式的变化——被动变自主。课堂中,我们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对话、问题发现、思维训练等学习方法,推广小组合作式的团队学习,促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

3. 学习资源的变化——匮乏变丰富。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通过现代网络传媒、图书阅览等多种渠道,更容易、更快捷、更方便地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让学生的视域范围更加宽阔,学生相互之间也成为学习资源共享对象。

4. 学习评价的变化——单一变多元。纸质评价,现在依然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生态小班中我们更加关注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主要来自于小组、同伴、教师甚至是自我课堂评价,让评价更加开放、多元,更加突出个性化。

三、生态课堂构建中凸显小班化教学的新优势

(一)凸显环境与资源生态优势

小班人数一般为25人左右,学生数量的减少,就意味着生均所占空间的扩大,每个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对增多。据卫生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四五十人的教室,在宽敞的空间里学习、工作,师生的心境也会自然放松,自然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凸显教育教学生态优势

1. 师生互动增强化。实践证明,班级人数越多,师生间的情感纽带就越弱,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就越难。相反,小班人数少,学生得到教师关注机率会加大,受教育的时间和相互交往机会也会明显增多,师生感情也会更加密切。比较显性的优势就是小班学生的课堂发言率和教学参与率均优于大班,教师也更容易走进学生当中,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2. 有效学习充分化。学生自主探究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对比中我们发现在一个学生数较多的课堂,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必需材料,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学生探究是比较困难的,也难于展开和深入,甚至流于形式。而小班则不同,师生思维的开放程度、较大的学习空间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如他们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阅读、实验、思考、讨论、游戏等多种探究活动,让探究活动更有效。

3. 因材施教有效化。相对于大班,小班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对较轻,教师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更照顾“面”,而小班教学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每一个”、“了解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每个孩子都在教师的关注中个性得到充分释放,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上一篇:贸易调整论文下一篇:安全活动的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