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研修日志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研修日志(推荐12篇)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研修日志 篇1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深深感受到学习对我的重要性,虽然我曾经在西安有6年的教学经验,但那都是对初中学生的教学积累的经验,去年报考的是小学数学,现在任教的也是小学数学,刚开始在教学上还很不适应,慢慢通过网上学习,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面对低学段的学生,曾习惯教高学段学生的我,一开始有许多困惑,经常问自己如何才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课堂。不断的反问自己,不断的反思。有一句话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不陌生,“写三年的教案,不如写一年的反思”。可见教学反思对我们教学的重要意义有多么的大。加强我们的教学反思,及时修正,改进,补充,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在教学结束之后,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今天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知识的重难点,是否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等等。我们要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使自己更加的充实和完善。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下去,在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改变教学理念,不仅让学生学会解答试题,更应该让学生体验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今年我又带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从未带过这么小的孩子,上课中出现过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记得有次我正在黑板写字,有学生在下面说话,我就边写边问:“谁在下面说话?”,我自己以为肯定就没人敢说了,谁知此时课堂更加的热闹,好多学生开始告状,说谁谁在说话,教室一下子就乱成一锅粥了。下来后我就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发现我很不了解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性格,他们做事的方法,他们学习的程度,各个方面我都欠研究,才会导致上课出现那种情况。经过多次的了解和研究,再者还有在网上的学习,我进步不少,我基本掌握了低学段课堂的教学技巧。也开始慢慢适应低学段的教学。

数学是所有课程的基础,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像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我们可以多加入游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研修日志 篇2

一、教学日志的概念、内容及特征

教学日志指授课教师把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获得的教学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为自己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提供第一手材料。教师通过撰写教学日志, 反思、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内容, 使其系统化、理论化, 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 实现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促进职业成长。

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 而是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进行归纳与总结生成的。它包括描述性和思考性两大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补充, 它们往往相互交叉、共同使用。描述性的教学日志指教师对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发现的问题和个人的感受等做出的陈述性记录。诸如:一堂课讲完后回顾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情况、学习场景等。思考性教学日志指教师对事情的反思, 包括:学生能学到什么、师生互动情况、课堂上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件、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教研过程中个人的困惑、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讲课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及原因、反思后要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改进意见等。

教学日志具有即时性、经常性、客观性、评价性和反思性等特征。教学日志的即时性和经常性特征主要是指教师对相关的教育事件、个人感想和认识、评价与反思及时地记录下来, 而且要坚持经常记, 只有这样才会循序渐进地了解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境、实施过程、个人认识和取得的进步。教学日志的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实事求是地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既要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又要记录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失误之处。教学日志的评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把教学设计、专业技能、课堂管理、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后的反思等全部记录下来为客观的自我评价提供最宝贵的一线材料和广阔的空间。教学日志的反思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是记录和反思广大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自我认识与评价, 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过程的目的。

二、反思型教师的内涵及特征

反思型教师是指对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手段等具有独特的审视眼光和批判反思能力的教育主导者。反思型教师从多重角度分析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以及课程原理, 并利用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不断重估和改变其教学行为和环境, 检验其教学假设、教育目标和教学价值。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反思型教师的研究, 概括起来, 反思型教师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 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他们能够对课堂中的信息和问题积极地、深入地、连续不断地研究与思考, 不满足于现状, 不断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施教与管理课堂的方法, 善于收集已有问题的信息并按着适当的标准权衡其价值, 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第二, 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敢于质疑的精神。他们不受传统观点的影响, 敢于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敢于对权威挑战, 反对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授课, 主张个性文化的解放、教师自我的解放和教育体制的解放。第三, 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批判反思能力。他们能够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把思考的注意力由外显的教学行为转到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教育目的、课程原理和教学观念上。

三、教学日志是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的重要途径

1.教学日志有助于英语教师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英语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 因为语言的学习需要有合适的语言环境, 这就要求他们审时度势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完成这个任务, 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撰写教学日志, 并通过对教学日志地归纳与总结, 积极地、坚持不懈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 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从而能够时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并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创新思维和教学, 有效地促进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的形成。而反思意识的形成有助于英语教学实践活动, 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具备过硬的教育和科研能力, 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思型英语教师的必要条件。

2. 对教学日志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

教学日志的特征决定了英语教师要对自己的记录进行经常性的回顾和反思。譬如某个教师对某一堂英语课上某个同学的语音和语调做过评价和描述, 而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又对同一同学做了相关描述, 那么这位教师就可以通过回顾先前的记录, 来反思前后两次学生的发音差异从而得出这个学生这一时期的学习情况和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因此, 对教学日志进行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英语教师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辩证地审视自己不同阶段的教学, 反思学生和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向反思型英语教师过渡和发展。

3. 教学日志创设了教学与科研的平台, 有利于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

教学日志提供的是教学的一线资料, 内容丰富、详实、生动。英语教师把反思后的新观点、新启发和新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并进行概括与总结使之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成为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和开展教学研究的资源。这一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过程开拓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使他们的教学与科研达到了有效整合。许多英语教师已经利用自己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科研资料, 把关注和反思的教学问题撰写成课题项目, 并成功获得了立项。总之, 英语教师写教学日志的过程, 既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过程, 也是提高其反思性教学能力、促使反思型英语教师形成的过程。

4. 教学日志创造了英语交流平台, 促进反思型英语教师的培养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所学语言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在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 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经验的总结, 注重与专家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教学日志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凸显英语学科特点的工具, 它既能使英语教师总结和创新, 又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实际上教学日志已经成为了教师交流与沟通的有效载体。例如:当英语教师教研组举行研讨活动时, 他们中有些人会宣读自己的教学日志, 与同事交流和分享其中归纳总结的一些创新看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同事又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反馈给他们, 通过这个反复的过程促使英语教师积极地反思与重构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推进他们向反思型英语教师转变。

5. 观摩同行教学、开展日志交流, 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英语教师要善于对同行教学观摩, 分析其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与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对照, 从中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和模仿, 同时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以及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课下再彼此交换意见, 共同反思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促进共同发展。英语教师可以不断对观摩和讨论记录下来的反馈素材加以归纳、整理和研究, 添加到自己的教学日志中丰富日志的内容, 触发自己的反思性思维。这一行动不仅能够促使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 而且能把其他教师的创新观点加以归纳和整理后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总之, 英语教师撰写教学日志, 无论是自己的教学记录还是对其他教师的反馈建议, 都可以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培养自己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力, 逐渐向一名合格的反思型英语教师演变。

英语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主体, 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去记录教学中的每一个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并且不断地去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教学记录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可以说, 教学日志是英语教师自我反思的关键素材, 也是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克菲尔德.批判性反思教师ABC.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2]赵恕敏.教学日志: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大学教育科学, 2009 (2) .

探讨初中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师;有效反思;意义及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101-1

一、有效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的训练

1.典型剖析,样板指引。典型具有教育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现实的中国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策略和方法中,是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的。他们的成长过程表现了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展现了一个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可以构成经验型教师超越的思想库。对这些典型的剖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范型。这些教育实践家的成功所包含的实践智慧中涵容了教师反思内容的所有方面,体现了教育事业之价值的广博和丰富。我们的一项调查发现,专家型教师时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表现出审慎的态度、品格和习惯,他们习惯于以开放的姿态,善于把他人的成功之因素嫁接到自我经验的相应部位。如果教师把自己的同类经验与之联系起来,便获得了产生必要知识的某种性格;同时,也促使自己的感觉、表达与行动都介入其中。

2.自我诘难,筛选并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反思涉及到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德性。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以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留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需要更宽泛的人的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等。调查发现,优秀教师的“教后感”则是包含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了他们在“教后”对“教中”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其言行中的不良表现会渐渐消失。当然,随着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控,这正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标志。

3.系统的理论学习。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对教育教学真谛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教育教学外在价值标准的内化,这是新观念确立的标志。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和持续的修炼过程。因为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然而,现实中教师对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态度,着实令人焦虑。须知,实践的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当理论消失了它的指导性之后,那些表面上看来在联系实际的做法在本质上很可能背离了实践的要求,导致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偏离甚至有悖于目标达成则成为必然的和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1.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

2.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只要我们立足于平时教学实践,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我们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实践理性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总之,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目”、思之有“物”、思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日志 篇4

我现在是教四年级,家长都知道四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但为什么是爬坡的年级各位家长并不十分清楚。这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既要教给他知识,又要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四年级的学生则由低年级刚进入到中年级。这一年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蜂涌而至。而这时孩子们的发育却处在缓慢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四年级的学生成绩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相信经过我刚才的解释,大家已经对四年级有了新的认识。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换角,今年新课程全员培训又到了,怎样创新培训模式,才能使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学数学。我认为,学生成长发展,做人是根本,学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大家都晓得陶行知先生吧,他有句话让我很有想法:“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所以,本学期的数学课堂先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作业常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学生成长发展,做人是根本,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

上课时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数学,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让他们主动去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师研修日志 篇5

(一)自从踏上网络研修这块土地,我每天从繁忙的教学活动中挤出大量时间学习,虽然疲劳,但通过学习取得了明显效果,便感觉到充实快乐。不仅全面提升了我的基本素养和教学综合能力,而且为我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次研修过程中,我带着问题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通过学习,有效地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诸如学生创造性不能有效调动起来等疑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师德修养,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同时丰富了教学经验, 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光荏苒,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就要结束。自从踏上网络研修这块土地,我每天跟时间赛跑,虽然疲劳,但看到丰收的果实,便喜上眉梢。既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又为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次的研修,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通过研修,教学方法有所改进。

教学方面,我把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的优化和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工作的总目标,注重考研,大胆改革,形成勤恳踏实,乐帮善带的作风。与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总是告诉学生:语文这门课不等于《语文》这本教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悟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接着与学生谈年级的教学任务,提出教学设想,让学生说说学语文的心得体会。我还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引向图书馆,把汩汩的生活清泉引向作文教学,引导他们开展课外练笔。风雨雷电,百态人生都成为学生们课外练笔的题材。课堂作文教学,我大多数时间用来展示学生的练笔成果。无论是课堂作文,课外练笔,还是考试作文,我都尽可能认真地阅读,以行动告诉他们,我在倾听他们的心声,欣赏他们的作品。课堂上让更多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最精彩的段落或篇章。对那些因作文能力低而害怕写作的学生,我尽量挖掘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通过研修,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研修的过程中,我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怎样做到既能吸引学生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故而,我从兴趣和能力两方面来谈怎样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第一、借助音乐激活语文课。

第二、借助歌词激活语文课。第三、借助对联也可激活语文课。

三、通过研修,引发了自己多层面的思考及深刻的感悟。

我积极参加网络研修培训,聆听专家的讲座,细心琢磨每一节的课程资源,对语文几大版块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这次学习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旅程,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但有些问题却是容易被忽视的,特别是传统的方法更容易被忽略。问题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在新课改的路上,让我们少走些误区,多做些成就,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让学生做一个有信念,向善的人

国培日志

参加国培计划(2012)远程培训学习,当我学习了参考资料《钱理群谈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后,有一种被说到心坎上的感觉,不吐不快。

钱理群说:目前最主要的弊端是太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个人认为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中都没有这种东西,所以现在年轻的人心中也基本上没有这种东西。由于缺乏那样的人文教育,精神上没有打底,在现实的操作中就可以不讲理想,不讲超功利的信念和律令,也就是对自己没有要求。我觉得当下人们最明显的一个精神特征就是对自己没有要求,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作为依恃。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我们在精神上一点依赖都没有。没有依赖也就是无赖。一个无赖在精神上是无所畏惧的,在操行上是没有规范也是没有边际的,所以我们可以完全沦为现实利益的奴隶,现实利益需要我们怎么操作,我们就无所顾忌地怎么操作。无论要做出怎样恶劣的事情,都不觉得有什么心理障碍。

现在的学生,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很多学生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无所惧惮,不尊重老师,课堂纪律差,甚至与老师作对,无心向学,过着没有压力、浑浑噩噩的逍遥生活。这种表现正是因为没有了信念,没有善恶观,没有了廉耻心。

语文课不能再重知识而轻德育,应是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学生的成长,学生可以不成“才”,要成“人”,我们的语文课,要尽我们所能,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信念,向善的,不危害社会的“人”。

古诗文教学有感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它还必须对民族的未来负责,必须对学生的精神底色负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只是学习古诗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甚至都不是主要问题。初中古诗词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和饱满的精神气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其中主要是读写能力。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在学生的心田里培育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而这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明白了许多,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有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教学航程。我要把所学的这些理念,理论,在今后的日子里进行消化吸收,真正成为自己的学识,来指导学生,让学生乐学古文,爱学古文,找到学习古文的兴趣。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有感

聆听了《教师职业道德解读》这一专题讲座,深感教师责任重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要有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我的初中数学研修日志 篇6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初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相比较要求更高,就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进入初中后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使得成绩不理想。那么怎样学好初中数学呢?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能力状态关键因素之一,心理素质的良与差也就是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学生面对困难时不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灰心丧气,而是寻找原因,作出总结。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1)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性,主动预习,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主动复习。(2)学习的条理性。对老师所讲课的内容进行分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这样有助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3)打好学习的“基础”。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4)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心思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1)抓教材处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同时形成的。我们要通过老师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2)抓问题暴露。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而要对遗留的问题及时、有针对地起来,注重实效。(3)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要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运算过程,抓住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抓思维训练。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一个思维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培养出来的。(5)抓45分钟课堂效率。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时间,而寄希望于课下去补,则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强平时的训练强度。在平时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度,适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题目,弄懂吃透。

3、及时的巩固、复习。在每学完一课内容时,可抽出5-10分钟在课后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细划分类,抓住概念及其注释,串联前后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最后:

1、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贪多求快,囫囵吞枣。

初中数学国培研修日志 篇7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认真选择和设计教学材料,充分开发相关的人力、物力、自然等资源,使用先进技术等途径,有力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知道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大力开发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相光盘、数学家故事、教学案例及专家讲课等社会智力资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把计算器作为发展学生数学理解力的一种探索工具,积极提倡采用最新技术成果;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发展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鼓励学生使用远程技术获得有用信息并与他人广泛交流。

强化科技意识,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学会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的先进技术来辅助教学,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不断的反思、学习,发展完善,经常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紧跟数学发展的最新形势,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改进教学实践,使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并向高层次发展。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不断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资料和现象进行优劣比较、价值判断或提出改进意见。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小结,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模式,努力完善数学教学。

善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把成果应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

设计和使用各种方法,定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分析考试结果、观摩同行教学等手段,认真检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自我检查中修正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践中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通过不断学习,顺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灵活的数学应用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而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及学 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两者各有利弊,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是现代教学模式发 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不存在惟一正确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提倡多种教学 模式的互补融合。数学课的教学模式有多种,一般较常用的有:讲解——传授、自学——辅导、 引导——发现法等几种类型,要力求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发展趋势。

正确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关键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想构成统一整体,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动力。在整个数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过程和思维探求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已日趋重要,教学中要 发展学生把数学应用作为自己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途径的能力。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调查、探索并发现各种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论证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毅力,创造和使用数学模式,将问题系统化,相互证明和交流结论等方面,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对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意义,利用对数学中各种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广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他们自己的数学方法。

(2)从巧妙的活动和实例开始,通过各种任务把课程中涉及的各种数学概念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经验和数学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3)注重在各种非正式的推理中使用数学模式,并强调其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之基础的重要性。使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发展推理能力。

(4)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听讲、反应询问、互相讨论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学习任务应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5)鼓励学生调查、合作、交流,以促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6)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把培养学生能力的多种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让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推理过程、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初中数学教学网络研修反思 篇8

在参加培训的这段时间,我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并用新课程的理念,对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希望能和同仁一起探讨。

一、数学教学不只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1.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建构。按照认知学习理论,数学学习是在学习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建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2.数学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当它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略去了它发现的曲折过程。学生看到的只是概念、公式、法则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演绎体系,而看不到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带来困难。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较之其他学科要求要高,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数学教学艺术的特点

1、创造性、创造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数学教师只有寻找最优的教学活动方式,组成最优的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去开拓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局面,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之具有艺术魅力。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原则、方法的选择、运用和独特组合上;表现在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巧妙地利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创设新的情境把教学引向深入,或巧妙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

2、形象性、由于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形象性。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而且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于比喻、类比、模拟、描绘等艺术手法,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公式和定理;表现在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选择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实物、实验、模型、挂图,以及电化手段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3、情感性、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其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创设愉快、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学习取得进步的欢乐。

三、经验和理智的结合

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经验每个人都有,但不一定都是理智的教学,只有将两点一起结合起来才会做到更好的教学。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2.对学数学的反思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初中音乐教学研修日志 篇9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通过这几天的研修,让我认识到,每个音乐教师都要不断的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的思索: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

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在一

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

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

乐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

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研修日志 篇10

黄金莹

9月29日上午,听完北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廖道文教授所讲的“初中英语听说课要领及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课,我对听说课的教学设计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首先,我了解到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听力教学理解有偏差,听力目标不明确;听力教学过程不完整;重难点不突出;听说环节割裂等。我才发现自己的问题要领是听说环节割裂了。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控制性的“说”和非控制性的说我的都不多;教学设计业没有什么梯度。

其次,我学会了听的训练模式即听前、听中、听后模式。在各个环节应当适当处理听力材料和活动如听后可以设计仿写、复述、讨论写作意图等。

再次,我了解到说的模式有:控制性的说、半控制性的说和非控制性的说。说也要“梯度”要有层次,不可一味单调的训练模式,多想办法,不论上什么课,到后面应进行归纳,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且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才好,规则是常操先练,后归纳。听说课的教学基本模式先说—后听—再说;说的好即听得好!

最后,廖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听说课“24字”教学要领。即导入要新;情景要真;分析要简;以说导听;以听助说;听说同题。

研修日志和反思 篇11

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教学反思,几年以后很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对一名教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对教学的反思、对教学的反思。

1. 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教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教学的思考, 用教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 看教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2. 对学教学的反思

研修日志----网络培训的反思 篇12

我认为这次网络培训的一大亮点就是使老师们无需出远门,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而且想什么时候学就可以什么时候学,想怎么学就可以怎么学。培训的老师们都是很有威望的专家学者,也不乏奋战在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新颖,使我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当前教育需要更新的两个观念:

(1)、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的更新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2)、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由教学中的主体转变为教学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创设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网络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总之,我通过这次培训,受益非浅,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数学作业的基本功能

作业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特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促使学生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及时的、系统化的巩固与应用,是促使所学新知得以迁移,达到延伸、拓宽、深化的目的,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但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明确以下几个作业的基本功能。

(1)明确作业的巩固与延伸功能

一般来说,各种教学内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授、学生模仿,而不配以一定数量的练习,是不可能得到消化和巩固的,这就是长期以来人们所认识的作业的巩固功能。除此之外,教师的课堂讲授通常只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我们一直是主张精讲,这样,就必然要通过练习来达到延伸、拓宽、深化知识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明确作业的培养与发展功能

现代教学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而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其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也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因为作业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自我劳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是在作业过程中实现的。

(3)明确作业的反馈与交流功能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除课堂中通过提问得到及时反馈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内外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反馈的。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反馈之后,教师对作业进行恰到好处的评改,又反作用于学生。这一封闭的反馈系统,使得师生之间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交流,而且更获得了思想感情上的交流,这对于激励学生学习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通过多元化的培养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激励引导,树立信心

2)、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精选典型例题,注重解题思路

4)、规范答题,重视非智力因素

5)、加强课堂训练,培养解题创新能力

二、所谓解题,无论是计算还是推理,都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知条件和已知命题进行转化的过程,就是把未知的问题归结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实现这个“转化”和“归结”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解题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1.明确学生突破解题障碍的途径

(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2)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3)强化学生的解题意识。(4)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5)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2.加强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1)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2)选好习题,组织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3)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4)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5)进行单元过关检测,激励学生的成就感。

如何激励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小学去做实验,内容是“未来发展趋势测试”。实验结束后他交给校方一份“最具潜质者”名单,并要求相关教师严格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8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再来复试,果然名单上的学生表现突出。不料罗森塔尔的名单当初完全是随机选择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在这一段时间中,老师对这些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不断地激励学生,给学生信心,引导他们去认识、发现自己内心深藏的无限潜力,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由此可见,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承认每个学生存在价值的前提下,应当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激励”艺术,不断鞭策学生前进。如何激励学生,发挥高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目标激励

马尔兹博士说,人类的自动诱导装置是在无意识世界之中运动的,所以不要抱怨“努力无用”应该设定可能达到的目标,然后在脑子里形象化地描绘目标达到和满足后自己的姿态。作为班主任,应当“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为他设定一个即是可能达到的但又是较高的目标(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桃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努力去追求美好的前景。这种目标激励的方式,即可采用口头的形式,如采用个别谈话,也可采用书面的形式。如在日记或周记本、作业本、奖品上,或描绘目标达到后成功的前景;或写一段祝福的话;还可抄一段针对性很强的名言、诗句、词句。

有一位学生因为比赛中没取得名次难过得哭了,他的教师是这样安慰的:“也许在你们中间会出现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但那是将来的事,现在的比赛主要是检验平时的训练,培养力争上游的精神,你这次表现很好,我满意……”这位老师为学生定出了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的大目标,又注意当前训练的小目标,激励学生败而不馁。

二、榜样激励

列宁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众多教师的经验证明,在学生面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一遍好样子。”如:走进教室,一把扫帚横在门前,如果班主任俯身拾起,学生就会从这一动作中领悟到自己应当怎么做;上课前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只要细心地整理粉笔盒、课本、教案,学生就会受到启示,把书包、铅笔盒收拾得整整齐齐。

三、参与激励

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参与可以激励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自觉地为班级出点子,想办法,积极主动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参与激励要求班主任有高度民主的精神,信任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能放手让他们去干。

某班有五位“吵包”,开学以后,班主任第一次召开班干部会议时,特地邀请了这五位同学参加,共同商讨班级工作。这出乎意料的举动大大满足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会上,他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建议。班主任不但接受了他们的合理建议,还根据他们的特长与能力委以重任。从此,这些学生渐渐把精力移到班级工作上,也不再惹是生非了。另外,班主任还可以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做点事,比如在班级中实施“值日班长大循环”,“班干部轮流制”,“个人岗位责任制”等等,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中,让他们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时时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当然,激励的艺术不止这几种,还有表扬激励、逆反心理激励等等,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只要对所有学生寄予同样深切的期望,满怀爱心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时时处处激励他们前进,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是事半功倍。

师爱是一种高尚之爱、无私之情

爱心和责任,是新时代师德精神的灵魂。师爱,是一种高尚之爱、无私之情.“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她的行为胜似一位伟大的母亲,在面临生死考验的一刹那,她没有犹豫,没有思考,挺身而出,救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经常赞扬伟大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有着最亲的血缘关系,这位老师呢?当我看到这位 “最美女教师”de事迹时,我惊呆了,可能我们做不到她那般伟大,但至少我们应该做到问心无愧。

上一篇:板桥中心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下一篇:三河进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