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内涵(精选8篇)
城规06-2 闫晨
060334202
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系统阐述,是十七大报告最重要、最突出的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一条红线,是整个报告的核心思想,也是今后指导我们工作的理论指南。笔者认为,当前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的精神上来,必须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才能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
一、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总结;特别是对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集中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新阶段、面临新情况和新矛盾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总结,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智慧和思想结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入地探索,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积极的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推进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三、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之所以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键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并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从根本而言,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为以下十个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四、最鲜明的特征是发展和开放的属性并充满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鲜明的发展和开放属性。正因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表述的变化,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不仅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远不停止自身发展的属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于此相联系,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理论上的丰富与拓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主要是指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系统,这个理论框架系统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且这个理论体系是一个奔腾不息的运动过程,这个奔腾不息的运动过程有其规范的运行机理,即从实践开始,到认识为止是一个周期,认识的理论又反转过来指导实践,又进入升华的周期,然后是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的反复,认识的深化和提升为科学的理论,它将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成果丰富自身,不断地吸收国际先进的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唯物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如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付出的代价而作出的新的理论成果,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社会。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的理论体系中,社会文明融入生态文明的新内涵,由过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三大文明”,升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大文明”的统一。
一.理论界对协商民主内涵分析
协商民主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约瑟夫˙毕塞特《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 即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词, 随后伯纳德·曼宁在《论合法性和政治协商》, 乔舒亚·科恩在《协商和民主合法性》中, 分别对协商民主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国内学者对协商民主的认识主要有:陈家刚提出的公共治理说突出协商民主的价值基础和目标选择, 将协商民主视为一种公共治理形式;陈剩勇提出的政治参与说重点关注参与对于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作用, 强调了政治参与在协商民主发展中的重要性;朱勤军认为的民主形态说则从理论上探讨了民主政治形态问题。这有益于我们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再认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 我们可以从“广泛性”、“多层性”、“制度化”的角度出发,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深刻内涵, 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
(一) 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性的内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主体、内容、形式、渠道方面, 它们共同构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性的基本内涵。
1、协商主体多元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国家层面的政治协商和社会层面的社会协商。政治协商分为人民政协外协商和人民政协内协商。即各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主体。社会协商主体包括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等公权力主体和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非公权力拥有者, 即作为公权力主体的政府和作为非公权力主体的社会组织及社会成员是社会协商主体的构成要素。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 社会利益群体趋于多元、利益诉求多样, 社会矛盾凸显。特别需要充分发挥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两个层面中协商主体的积极作用, 使其成为协商民主的主体基础, 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力量。
2、协商内容广泛
围绕社会、国家、群众切身利益为内容的协商主要体现在政策决策前和政策实施过程中。政治协商主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主,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社会各界代表针对国家重大事宜进行协商讨论, 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建立、经济政策制定、文化发展方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问题, 听取各参会方代表意见, 讨论协商, 最终做出决定。社会协商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共利益问题, 宏观层面包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相关问题, 如房价、教育、医疗等问题;微观层面河流水流控制、河流水生物保护等问题。
3、协商形式多样
协商民主打破了过去政策决策过程中权力主体浓重的强制力色彩, 以一种柔和的对话方式收集民众意见, 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政治协商四个平台:
专题协商是民主党派、政协委员、政府部门通过全国政协提供的平台以会议形式针对国家战略性问题通过互动、对话机制提出成熟的建议、意见的一种协商民主形式。其特点是党政高层领导在重要问题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出席并协商。
对口协商是指协商参与者在行业、部门之间有相似、相近之处进行协商, 协商双方是协商内容相关者。“对口协商成果的转化情况直接关系到对口协商成效性。所谓对口协商成果转化, 主要指党委政府部门将与政协专门委员会协商形成的共识转化为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转化为社会管理的具体政策和具体行政管理行为, 产生社会效益。”
界别协商是指人民政协内各个界别针对一定议题以整体、独自或部分形式相互之间或与党政机关相关部门进行协商。界别协商的各个界别都具有一定政治地位, 各自具有一定代表性, 并且力求通过经常进行的界别协商表达、交流社会重大问题以及个体的政治诉求。
提案办理协商于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 “政协提案是由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代表社会各界别的政协委员向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经政协提案工作机构审查立案、交由承办单位办理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协商是政治协商以外的协商。社会协商以对话协商的方法公民对公共政策进行充分的讨论, 听取他人的不同看法, 集思广益, 提升了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这些形式体现了政协的协商精神, 充分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魅力。
4、协商渠道多维
协商民主的有效实施需要多维协商渠道配合多元主体、多维内容、多样形式开展。自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协商制度, 为了推动社会发展, 我国已探索出多种协商渠道:
民主听证会。民主听证会是由政府主办, 相关利益团体公众参与协商社会公共治理的协商形式。政府在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决定之前通过民主听证会听取民众、相关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 相关公众也通过听证会了解政府决策、工作的合理性, 已达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民众的工作配合, 最重要的是对处于弱势的公众给于利益补偿和道德救济。
公民接待日。公民接待日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固定、不固定的由相关人员接待上访者, 听取上访者意见、建议、利益诉求, 以及就上访者关心的问题给以当面解答或责成相关部门迅速解决。公民接待日由于组织单位不同主要包括人大代表接待日、政府负责人接待日、政协委员接待日等。
民主议事会。民主议事会是在基层单位中基层单位主办, 基层单位成员参加协商、讨论本单位重大事件和决策的一种基层民主自治形式。民主议事会因参与主体有不同形式, 主要有社区居民民主议事会、企业单位职工民主议事会等形式。民主议事会为基层单位提供一个新的协商民主平台。主要有社区民主议事会、企业单位职工民主议事会等。
民主恳谈会。原创于浙江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是指社会公众参与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基层治理模式。民主恳谈由最初简单对话机制转变为由乡镇一级拓展到社区民主恳谈、市政府民主恳谈、党内民主恳谈、非公有制企业民主恳谈等形式, 是基层民主形式的丰富, 可为广大群众参与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决策提供新平台, 为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共同维护开辟新途径。
网络公共论坛。网络公共论坛是指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围绕一定话题, 网民展开发帖—跟贴—回帖讨论话题, 最后达成公意的过程, 是兼具文字、图片的交流平台。网络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有一定的契合性, 是协商民主的在虚拟空间中的新形式, 利于扩展参与空间, 排出协商过程的时空和代表性障碍。
(二) 协商民主多层内涵
协商民主具有多层内涵, 分为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政治协商层面包括两个不同层面、两种不同属性的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属于党际协商。政治协商的主体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八个民主党派, 在这里还有各界无党派人士, 即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没有加入任何党派的人士。各协商主体在一起协商的事项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重大事项、政策决定。
社会协商是围绕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 政府有关机构与相关公众、相关组织进行协商对话。社会协商从所属层面来看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 是各级组织相互之间的协商、不同组织之间的协商、同部门组织上下级之间的协商, 组织内部的协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协商等, 协商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利益的实现、维护不同利益诉求, 以及对不同利益诉求的相互理解、协调, 达成即共识。
(三) 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
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这是首次在党的大会上出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提法。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继续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大会报告精神, 着力提高协商民主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协商民主程序化。协商民主的合理性主要体现于协商过程。即一自由、平等的协商主体理性审视协商主题;二协商主体有序的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利益诉求;三协商主体理性审视他人和自己的观点、意见、利益诉求;四协商主体以理论、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意见进行论证、辩论;五协商主体经理性辩论达成使各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协商结果。协商程序法则是这一过程发挥良好作用的法律保证。
协商民主规范化。协商民主的规范化在于协商民主的协商主体、内容、过程、结果等各个部分的规范化。协商主体是有合法的政治权利并且是协商内容的相关利益者;协商内容是由协商组织者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的涉及公共利益的议案;协商结果的获得也是在主体合法、程序合理、协商形式确定的情况下获得的共识。
协商民主制度化。协商民主制度化渗透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政党之间、国家权利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基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直接政治协商, 与各民主党派之间通过人民政协平台实现的政治协商, 形成政党民主和党际民主的制度化机制。国家权力机关的协商制度指人大的立法协商, 为了确保立法的合理、科学、民主性, 培养公民精神, 提升公民法律认同感, 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具体体现。国家行政机关的协商民主制度化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的政策制定广泛征求相关利益公众的意见、建议、利益诉求, 通过制度化的民主协商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 提升公众决策认同感以及提升决策实效性。社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基层群众自治的主要体现, 基层群众通过参与基层社会发展的协商会议, 表达意见、建议、利益诉求, 听取不同方观点, 整合各方意见维护自己利益。
社会政治权威来源于社会民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度, 是一个双向过程, 公共权力来源于民众社会管理权利的授予, 公共权力行使者基于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制定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政治制度是不是以公众的利益为主, 是否满足了社会正当利益诉求, 都影响了政治制度在公众心中的权威性, 公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度与政治权威成正比例关系。协商民主能够促进社会政治权力行使机关与公众的交流、对话, 通过协商民主公众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意见, 行政机关也可以通过协商民主让公众了解政治制度的实质, 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从而双方达成互信, 提升政治的权威性。
三.结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内涵 科学精神 创新品格
0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精辟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1.1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指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社会矛盾突显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这个体系具有严整的逻辑结构和层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关键,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近期奋斗目标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宗旨,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系统地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为基石,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总体布局,涵盖祖国统一与外交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内容的完整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次,这个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针对人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计划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民主与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呈现的争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
第三,突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后,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会在一起,把历史经验与时代精神、世界趋势与民族理想联系在一起,促使中华儿女站在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巨大成就的起点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开阔胸襟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重大发展。它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它是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它来自实践,与时俱进,进而又指导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新,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在的创新品格。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客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主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主客体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性的发展,是需要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的当代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道路”,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统一于一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
首先,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发 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 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经 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政 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文 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社 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军 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外交战略
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党的建设
论文
姓名:张嘉骐
学校: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支部:土木工程系第二党支部
日期:2009年4月3日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思考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键词: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国关系深刻变动,世界力量对比继续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日益加快,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看重我国的作用和影响,同我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
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事实上,科学发展的观点早已有之。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经就指出“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在这里,毛泽东就经济问题提出了“分配要统筹兼顾”的思想。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实正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形成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这其中特别要注意到,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态势和新特征,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事实做到统筹好我国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大学生就业等等的矛盾或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开我国现代化的广阔市场,从而努力促进我国综合水平良性发展。
提及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又必须努力做到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进步,社会需要发展,而发展的方面包括许多,比如:在金融危机的当今,经济就需要发展;在就业困难的当今,教育模式就需要发展;在就医困难的当今,社会保障制度就需要发展。我们要把这些问题看作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下面我将结合我查到的一些数据着重谈一谈发展经济。
至少在2008年第三个季度之前,还有人预言,中国能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因为金融业的开放程度有限,中国的金融机构的确幸运地逃过一劫,没有像欧美银行那样,面临破产清算的窘迫局面,可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经济并不能“独善其身”。2009年将是困难的一年。对那些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尤其如此。这些经济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美国国民的消费。数字可以证明这一点:美国的GDP占到全球GDP的1/4,而其中的72%又是国内消费创造的。但美国是这次危急风暴的中心,因此美国的国内消费将
从72%的高位走低。据预测,到2008年底,美国国内消费占GDP的比例将回落至70%以下,今后则将一直下降到65%甚至更低。这对过分依赖美国市场的商品出口国来说是个坏消息,也足以让任何“独善其身”和“一枝独秀”的乐观打算落空。所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虽然我国的主要财政在国库中,可是金融危机仍然对中国有较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求发展呢?要想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对于发展经济,不能盲目的把眼光放得太高,我们还是应该把眼光投放在国民身上,切实做到一切发展都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秉持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具体地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对于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个人觉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 每个民族要想生存, 必须学会发展, 发展也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题。每个民族的发展都需要结合理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经验中得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
1.1 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曾经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具有全局性的命题。根据统计, 邓小平主席曾经用“发展”这个词超过1000次。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是邓小平理论的依据, 是对时代做出的最科学的判断。邓小平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量大主题, 通过他的理论, 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上升到了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发展是每个民族的共同需要。邓小平对发展理论的提出, 到现在对发展的充分理解和定义, 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1.2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行了丰富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从执政和兴国两个方面, 对我国进行了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的根本任务的论述。明确指出发展是我国当前发展的第一要务, 而且把发展和执政紧密联系起来, 充分表现了江泽民同志对于发展的认识,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表现出来, 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概括及对其思想的务实性诠释, 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主题的发展和创新。
1.3 以人为本, 实现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遇到了各个方面的矛盾,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发展的具体工作入手, 而且必须转变观念, 其中更重要的是端正态度, 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问题。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心的领导班子正在努力掌握发展的规律,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中明确的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很明确的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问题, 阐明了中国要想加快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使其具备中国的特色, 结合“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加强大。
2. 发展起点的中华民族特色
发展是每个民族必须具备的能力,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依据前人留下的经验, 在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逐步进化和发展的。我们必须认清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是认清发展一切的根源。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点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原先的设想存在差别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较以马克思主义的母体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别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具体表现在量上或发展程度上的差别, 或者质上的或跨时代的差别, 又或者是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差别。马克思主义曾提过, 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而社会主义是这种文明发展的结果。就马克思主义而言, 他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存在着担忧, 认为要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方国家必须与西方国家相配合才能成功。邓小平曾指出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 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基础, 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发展, 与资本主义持平或者超过资本主义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
2.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曾将领先世界各国, 然而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 我国的发展就停滞了以致被其它国家超越。我国在二十世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 经济基础低, 没有得到社会主义发展所需的历史遗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又要面临着发展的紧迫任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转变成经济市场化。第二, 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由文盲半文盲占据大比重转向科技文化发达的方向转变。第三,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需要由占据比重大的贫困人口向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方向转变。第四, 经济体制需要由不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向比较成熟的各反方面体制转变。第五, 需要实现由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转变。
3. 发展理念的中华民族特色
3.1 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与中国的人权主义进行比较, 西方的人权主义主要是从根本上摆脱神权的束缚。而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 着眼于人类的解放和发展, 从而创造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 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使以人为本的社会,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认识社会规律的同时全面的发展自己, 得到自身的充分解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目标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融合, 推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这是中华民族事业的内在需要, 也是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2 建设和谐社会、世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对资本主义的扩张进行了反对, 努力解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发展阶段的矛盾。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曾将提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推动世界交往的扩大。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通过创新, 搞好国内市场秩序和生活秩序,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对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一条新的现代化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将成为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创举。
小结
自马克思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具有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 要想把马克思主义真正的融入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背景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充分证明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真正的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 同时它也是民族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使我们的民族具有了鲜明的特征。但是每一个民族都是需要不断发展壮大的, 所以我们要继续保持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强大生命力, 同时要不断发展, 这样我们的民族觉更快的向前发展,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珊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J].黑河学刊, 2011, (1) :1-2.
[2]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J].理论探讨, 2013, (1) :9-1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意义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等方面做了精辟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所以能够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从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出发,并在二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创新。这一创新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条件及其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近30年,这前前后后的30年是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新时期,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远程度早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我们深知:任何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顺应社会和历史的潮流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我们之所以能够开辟正确道路,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关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了“十个”结合,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结合起来;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是我们党为不断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实事求是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宽阔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时代的要求审视自己,顺应时代要求而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创造的产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相结合,再创新过程的本质是实践的过程,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实践,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基础、理论精髓、理论品质一脉相连,时代主题、实践主题以及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始终如一,思想内容相继、不断深化而又各有其侧重。这三大理论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充满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源泉,又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试金石,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内涵】推荐阅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06-21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10-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11-14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答案07-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