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工作者事迹(通用9篇)
——东莞日报记者程玮坚个人材料
从2003年至今,我在新闻战线工作已有十个春秋,其中有八年时间是在东莞大地上奔走。在新闻工作者的岗位上,我非常庆幸自己,能亲眼目睹东莞城市华丽转身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能与不断谋求转型升级、争先实现高水平崛起的东莞一同成长。
从“弱冠”走向“而立”,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我为自己的青春,能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能在最美丽的时代绽放,感到骄傲。是的,我将非常乐意为你展示,这座大爱之城的每一个伟大的蜕变,也将继续忠诚地记录着,这里即将发生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用我的笔,我的名字。
奔走十年
我叫程玮坚,1979年出生于广东佛山,2003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我曾在佛山、东莞两座城市生活过、工作过,唯一不变的是我的职业,一名新闻工作者。
从业十年,我已是一名“老记者”。在新闻战线上,我曾跑过娱乐新闻,做过体育记者,更多的时候,我是一名上山下乡的镇区记者。
我曾穿过城市巷道,拜访隐居闹市的书画名家;也曾在田野阡陌上行走,留心观察秧苗突出新蕊;也曾踏足CBA赛场,记录国内顶级篮球联赛首次在东莞开幕的盛况;也曾走进庄严的投票现场,见证
东莞农村首次直选基层党支部成员的历史一幕„„
过去十年,我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一线的采写报道上,其中也有长达两年的时间,活跃在编辑岗位上。在“前线”记者的岗位上,我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广泛深入地密切联系群众,采写出真实的、可读性强的报道。而“后方”编辑的经历,也培养了我大局意识,以及对事件、现象的冷静思考和研判能力。
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我始终坚持“真实是新闻第一生命”的理念信仰,时刻警醒自己要保持政治的敏锐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根植本土
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挖掘到鲜活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新闻。过去十年,我穿行在东莞村庄,走上城市街头,深入工厂企业,写出了多篇具有乡土特色、反映时代变迁的走基层报道。
其中,仅在2012年就写出了40多篇独家报道,包括《“龙”的传人不愁接单愁接班》、《放映员八年风雨无阻下乡送电影》、《公的改喝气的哥月省1500元》、《百年木偶戏走向大舞台》等消息、通讯。
每逢报社有重大策划,我都积极参与,将策划视为学习机会和塑造品牌的机遇,力争采写出符合策划要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稿件。去年,我参与了东莞日报社重大策划——《探秘水乡》系列报道,并深入水乡麻涌最大的村庄漳澎,采写了《蕉林舟影今犹在 龙鼓乡曲
韵未改》一文,为探秘水乡系列报道打响了头炮。
作为活跃在东莞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我更加关注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去年4月,商事登记改革在东莞大朗铺开试点,该项工作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重视,作为大朗的跑线记者,我一直密切关注大朗试点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4月下旬到7月初,我每周坚持采写一篇商事登记试点的新闻,引导读者一同关注思考这项重大改革,并采写了深度报道《东莞商事登记改革大朗启航》,深入挖掘了改革的背景,剖析其意义,分析我市的特点与重点。
前行力量
扎根基层,让我收获了许多新鲜的一手新闻素材,写出了多篇让自己满意的新闻作品。仅在2012,我多次获得东莞日报月度奖,并包揽最佳本文、最佳标题两项大奖,同年还荣获东莞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广东省新闻战线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其中,《和时间赛跑为历史补课》获2012年6月《东莞日报》最佳文本,《父亲节,爱心爸爸收“家书”》获6月最佳消息报道,《环保专业基地慢热病》获7月最佳深度报道,《大朗小伙千里单骑闯西藏》获9月最佳文本提名奖。同时,我发表在《东莞日报》“时局纵深”版面的《东莞商事登记改革大朗启航》、《环保专业基地慢热病》、《凤岗“腾笼换鸟”的样本意义》等多篇深度报道,备注业界关注。
此外,我采写的《八旬老母照顾瘫儿四十载》、《大朗外销荔枝坐上“头等舱”》获得了第五届东莞新闻奖,《和时间赛跑为历史补课》
被评为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优秀作品三
2003年进入新闻行业,十年间,转战佛山东莞两座城市,长年在东莞镇街奔走挖掘新闻素材,拥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对东莞经济社会生态相当熟悉。
工作认真,文笔细腻,注重思考,笔下经常有读者喜闻乐见的感人报道,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考。
2003年进入新闻行业,十年间,转战佛山东莞两座城市,长年在东莞镇街奔走挖掘新闻素材,拥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对东莞经济社会生态相当熟悉。
工作认真,文笔细腻,注重思考,笔下经常有读者喜闻乐见的感人报道,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考。
等奖,《八旬老母照顾瘫儿四十载》这篇通讯还获得了第26届中国地级市报新闻奖。
我还积极参与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内部的征文活动,获得了《东莞日报》创刊25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实现了报社、东莞市、广东省、国家奖项的“大满贯”。
在新闻的采写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城市日新月异、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新闻工作者除了要有满腔热忱、冷静思考之外,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广、更加稳,才能跟得上城市与报社的发展步伐。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以更积极的态度,追求卓越,寻找前行的力量。
网络参评材料:
2003年进入新闻行业,十年间,转战佛山东莞两座城市,长年在东莞镇街奔走挖掘新闻素材,拥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对东莞经济社会生态相当熟悉。
工作认真,文笔细腻,注重思考,笔下经常有读者喜闻乐见的感人报道,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考。
回眸“十二五”,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互联网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观察时代的新窗口,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变数”和机遇。
展望“十三五”,互联网发展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拓展网络新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加强网络思想文化新阵地的建设等,为我国互联网的下一个五年勾画了清晰的“设计图”。下一个五年,层出不穷的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将持续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和作业方式。
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各种舆论肆意生长,泥沙俱下,建设良好互联网生态环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关注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变革,我们将今年大会的主题定为“贯彻‘十三五’规划,构建舆论引导新平台”。基于前两年媒体转型的探索与经验积累,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十分重视媒体线上线下以及创新形式的宣传工作,对媒体提出了更加系统全面、又深入各个跨界领域的发展指导意见。炙手可热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发已经进入到成果转化的攻坚阶段;同时新闻无人机、人工智能、传感器新闻以及虚拟技术等前沿领域,正在为业界内容创新不断输入新的养分。
详细解读“十三五”规划关于媒体的顶层设计,我们会发现四个指导方向:
第一,媒体建设目标。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形态多样的本质是分众化,手段先进的核心是内容建设,包括了提高传播能力和扩大传播覆盖面,而竞争力的基础是盈利能力。
经过不断探索试错,媒体融合进化到“融合2.0”阶段,也就是“互联网+”的深耕阶段。媒体无论新旧,都在跨界产业融合的方向上寻找新的绿洲。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正是通往绿洲的生命线,建设网络文化阵地,争取更多的网络话语权,从使用网络“供血”再转变为以网络“造血”,这一过程颠覆的不仅仅是生产手段,更是根植我们媒体人脑中的思维方式。
第二,媒体发展任务。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
当下网络最典型的四个特点就是移动化、个性化、消费化、娱乐化。以今年起最流行的网络直播现象为例,移动终端的呈现方式,个性化的直播内容,各类现实和虚拟的打赏方式,最终达到了大众娱乐的目的。古希腊的先哲早在其《修辞学》中就提出了类似的见解,他把“讲者、听者、内容”称作演讲的三要素,而今天人们追求的直播热潮就是将这种“演讲”生活化、网络化。
然而这种“演讲”也带来了新一轮的信息不对称,各类观点游走于网络空间,迎合并且引导着大众的观点。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使得网络舆论趋于偏激,因此媒体不仅要寻求与互联网合作共赢,更要把握住网络舆论的导向,规范传播秩序,用真相制止谣言,用立场传播正能量。
第三,媒体进化方式。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我想在场的同仁一定了解大IP的概念,大IP的出现以及要取得的成功,本质上离不开优秀的内容产品和出色的演艺人才,而这与新闻产业对于优秀成果、作品的界定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新兴的表达模式是有质量内容的大好机遇。
与IP出现的问题类似,内容的同质化是媒体行业绕不开的难题,那么,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各类智库团队,或许是解开难题的关键环节。智库承担着提出思想、教育公众以及汇集人才的重任,作为智囊团、思想库,应为媒体提供深入的分析和独立的视角。当然,内容的繁荣方式还有多种,今天我们会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获奖者以及代表们带来的最前沿的理念和观点。
第四,媒体文化工程。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将媒体上升为媒体文化工程,是目光与格局的转变。文化体制历经一系列改革至今,从政府简政放权,媒体转企改革,到企业流程再造,内部资源重组,再到创新布局,转型不仅是一家媒体或一个企业的事,也不仅仅是报业媒体的事,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事,是每一个怀揣“中国梦”的文化传播者的责任。
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在超前布局,数字化、互联化将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一切介质或许都将成为传播媒介,怎样将自家的内容嫁接到彼时的“媒介”上,对于传媒人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对此,传媒改革要真正大胆起来,与互联网生态进行开放合作,传媒人也应稳准狠地主动出击,并有的放矢、触及根本。
新型主流媒体,在把握传媒变革趋势的同时,积极引导新兴舆论阵地,构建舆论引导新平台,利用国内外传播格局和舆论环境的变化,在理念、流程、内容、技术、产品、渠道、平台、经营、管理、资本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进媒体文化工程,讲好中国的故事。
放眼“十三五”,媒体融合更加值得期待,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将绽放于眼前。我相信“十三五”期间传统媒体的技术投入一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这为我们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发扬光大,希望今天之后,王选奖评奖中涌现一批优秀项目、优秀论文、优秀人物。
下面介绍下今年评奖事宜:
今年参加第八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评奖的项目共有20项,经评审委员会评定,评选出2016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20个,同时评选出2016年优秀论文奖161篇,其中一等奖13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96篇。
送庄镇高宇飞
高宇飞,2004年任梁凹村村委主任,2007年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他以决策者的胆识、实干家的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操守,带领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使该村新农村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前列。高宇飞同志先后获得2010年省级“五好”党支部书记、2009“农民致富能手”和2009洛阳市“五一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抓班子强堡垒,建制度促效率
良好的团队,才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高宇飞同志一是始终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明确职责分工,狠抓团队建设,在班子中营造出一种团结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二是重视组织建设。大力培育“双强”党员,并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致富带头人选拔到小组长或村干部的岗位上来,组建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明的村组干部队伍。三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推行“4+2”工作法,大小事务不一人专断,管理民主,公开透明,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成效和两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
要发展变观念,观念新路子宽
2004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800元。面临现状,他强调“要发展变观念,观念新路子宽”的理念,组织带领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赴山东寿光参加蔬菜博览会。回来后,一致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本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05年,在高宇飞的带领下,梁凹村一口气建起了80座日光温室大棚。同年,带领群众集资铺设水泥路12000米,大力实施“一池三改”沼气工程,使群众生活质量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2006年中央统战部决定确定一批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每个示范村由宝龙集团无偿资助资金1000万元。高宇飞积极争取,多方联络,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实干精神和梁凹村较好的基础条件争取了中央统战部的帮扶资金,一步步把梁凹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先后建成慧林源果蔬冷鲜库、慧林源蔬菜交易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多媒体信息网络平台、宝龙慧林生态园、标准化无菌育苗车间2个、标准化日光温室10座,注册了“慧林源”无公害蔬菜品牌。目前,全村日光温棚685座、大拱棚150座、小拱棚韭菜12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600亩,年产新鲜蔬菜1300万公斤,产值2800万元。
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富
高宇飞经常对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们说“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刚开始建大棚时,突遇连阴雨,村里刚推成的大棚
主体山墙塌陷,水泥骨架大部分垮塌,农户欲哭无泪,部分农户要求退棚。高宇飞二话没说,一个人承包了20余个大棚,损失七八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受损的大棚经过维修后,每个棚当年实现获利8000元。第二年,有些农户又想包棚,高宇飞就毫不犹豫的把棚交给了农户。有人不理解,他却说“干部就应该先干给群众看,再带领群众一起干”。2006年,村里发展小拱棚韭菜。刚开始,没人敢尝试,高宇飞承包了20亩,头一年效益不太好,可第二年净赚了14万元,于是有人眼红,他又拿出15亩包给了村民。2006年,村里成立了孟津县“慧林源”蔬菜合作社,覆盖梁凹、十里、朱寨、送庄等周边10多个行政村,带动农户5000余人,提高了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蔬菜产业化水平,引领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目前,全镇发展无公害蔬菜1.5万亩,送庄已成为洛北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和谐新农村
2007年以来,在高宇飞同志的努力下,村里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35万元建成了梁凹村社区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广场和信息文化中心;投资20万元建起了村级医疗室;投资45万元兴建了梁凹福温凝聚力小学;投资260万元,安装自动上水塔4个,新打机井4眼,修复改造病坏井6眼,安装地埋管35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1100亩;投资580万元硬化道路10.4公里,安装路灯200盏,砌成花池450个,建污水处理池1座,垃圾池10座,栽植绿化树木1.6万株,使村容更加整洁,乡风更加文明,生产更加发展,富民强村步伐加快。2011年以来,高宇飞同志又带领梁凹村民筹资建设慧林源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为洛阳市孟津县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之一,目前首栋多层住宅楼已经封顶。
近年来,梁凹村先后被命名为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河南省“循环农业示范村”、“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沼气建设先进村”、“省级卫生村”和“省级生态文明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洛阳市“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梁凹村一跃成为闻名中原的明星村。
为了写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闻,每次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和突发事件,**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采访,写出了
许多关注“民生”的稿件。**经常深入村屯采访挖掘新农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她参与采写的《新农村建设让兰桥村旧貌换新颜》系列报道,先后在省、市电视台播发,与同事共同采写的《放飞理想》系列报道,对贫困学生上学难的现状进行如实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县内的十几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社会好心人的捐助;《金秋十月访农家》、《致富带头人》等系列报道和十余期特色种植、养殖、致富典型报道,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起到了指导作用;《坚定信心再就业之路越走越宽》系列报道,向全县人民展现了下岗再就业人员失业不失志的良好精神面貌。特别是她拍摄的《乱贴乱画看市民公德》、《丰收的百姓在盼啥》、《泥泞路为百姓出行添堵》等节目的播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对个别部门和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触动作用,推动和促进了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她先后与同事一起为全县数十家单位拍摄的《省级精神文明事迹展播》专题报道,真实地宣传和报道了各部门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成果,有效树立了边城**的良好形象。在《备战哈洽》栏目中,为进一步宣传**的自然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增强**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做出了突出贡献。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省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夜航》,《公共新闻网》,《**新闻》栏目中播发。
“有矛盾纠纷就找***!”**镇健良村的村民如是说。
十六年来,作为县人大代表、村支书的***,在排解矛盾纠纷的实际工作中,他的足迹踏遍了该村的田间地头、山里林间、屋头巷尾,他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调解了家庭、邻里、婚姻、宅基地、争田水等各类民事纠纷 200 余起,不但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到群众中去,而且有效防止了各种矛盾的发生,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和谐,赢得了村民的称赞。
今年 2 月份,健良村的何二某欲建新房子,但由于自己所拥有的土地面积相对不足,因而不好规划。这时,何二某与同村的何绍某商量,希望何绍某把旁边的种有竹子的大约近3平方米的土地让给他建房,并愿意补偿青苗费 1**元给何绍某,何绍某表示同意。之后,何二某便把竹子砍光了。何二某拿到用地后,何绍某便找何二某要 1**元的青苗费。谁料,何二某这时反悔了,不同意付钱。3 月 2日,何二某准备动工兴建新房子,何绍某便前来阻止,说如果拿不到钱无论如何也不让何二某动工兴建。一个怕讨不到钱,一个怕错过了动工的“黄道吉日”,便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由于双方情绪激昂,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这时,得到消息的***出现了,他在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后认为,1**元的青苗费才是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肯定化解不了。于是,***在安顿双方坐下后,针对问题所在着重做何二某的思想工作,叫他换位思考。经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何二某终于愿意把 1**元的青苗费给付何绍某,何绍某也同意何二某动工兴建房子了。就这样,在***的耐心疏导下,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梁启某和梁福某是健良村梁屋组人,两人各有一块宅基地相邻,并且因界址划分不够明确而常有些小吵小闹。2008 年 7 月的一个晚上,刮起了大风,把梁启某宅基地里所种的部分甘蔗吹倒倾向梁福某的宅基地。第二天,梁福某便用刀把梁启某被风吹过界的那部分甘蔗全部砍断。梁启某十分气愤,便找梁福某要求赔偿。梁福某不愿意赔偿,认为被风吹过界的甘蔗“侵占”了他的“地盘”,他有权处理。双方争执不下,梁启某便找来兄弟叔伯带着械斗工具前来“助阵”,梁福某也不甘示弱,也召集一些人“对阵”,双方是公有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让谁,且越吵越凶,一场群架随时有可能“上演”。
紧急关头,***闻讯赶来,他大喝一声:“大家都是近邻兄弟,有问题应该商量解决,何必争吵动武呢?打起架来就会流血,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其他人先回去,让我和双方当事人来想办法处理问题。”听了他的话,其他群众都扛着械斗工具回去了。
疏散群众之后,***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向他们阐明其中的利害关系:“这不仅仅是小小的宅基地纠纷问题,很有可能会演变成群体性斗殴事件,这可就是违法犯罪行为了!”听***这么一说,两人都明白事态继续发展下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又因势利导,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导,这样,大家都平静了下来。最后,梁启某高姿态地表示,不再要求梁福某赔偿了,梁福某也主动向梁启某表示歉意。事后,***又找双方重新划好界址,明确权属。如此,一场重大的宅基地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了。
农村的调解工作繁琐而复杂,但***以他的真心和实意,以他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以他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架起了与村民之间心与心相连的桥梁。***多年的辛勤调解工作实现了“双赢”:对于当地社会来说,把矛盾消除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村民之间和睦相处;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优秀主持人
1 营造适宜的氛围,实现人性化主持
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和现场的主持人在主持风格、语言表达,行为动作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毕竟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是虚化的观众,不能够通过现场与观众的互动提高节目的精彩程度。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演播室氛围的营造,避免生、冷、硬内容的出现,为节目的精彩播出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主持新闻类节目《住房梦何日圆》时,就十分重视节目主持的人性化,她在介绍我国325万特困户人群住房困难的内容时,不仅借助数字“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说明他们住房紧张的情况,还采用比喻的方式进一步对此予以说明“也就是一张双人床那么小”。观众在敬一丹的节目中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我国部分居民的住房实际情况,也能够感受到主持人对于住房紧张人群的深切关怀,从而产生了想就此问题与主持人进行交流的欲望。这就是人性化主持的魅力所在,也是一名优秀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在节目的主持过程中,营造适宜、平等、和谐的氛围,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才能实现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无缝交流,进一步促进电视新闻类节目质量的提高。
2 情感交融,引发观众共鸣
传统的传媒理念认为,新闻类主持人的形象应该是表情严肃认真,态度一丝不苟,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播报新闻,并且对热点事件给予一定的评论。有人认为新闻类主持人在主持时要避免谈论情感问题,至少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能够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是对电视新闻主持人工作性质的片面理解。毋庸置疑,新闻类节目在主持风格、环境布置等方面和其他社教类、娱乐类的电视节目有着本质区别,在主持的基调方面应以说理为主,在语言的组织及主持人的衣着打扮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相似电视节目的不断增加,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简单背新闻稿读新闻稿的主持人已经逐渐被观众所抛弃,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转变新闻类节目的主持风格已经是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传媒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在制作编播节目时,应依据节目的内容,适当改变主持的形式,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转变传统的主持理念,将自己定位为观众的一员,以观众的视野阐述问题、报道新闻、表达观点,促进主持人和观众真实交流感的产生,引发观众的共鸣。例如,白岩松在主持《面对面》时,曾经就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制作了新闻专题节目,就医德、医风等问题展开讨论。医患关系、医患矛盾是当今社会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电视节目对此做过报道,但是,如果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能够推陈出新,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白岩松在节目中对此有很好的把握。在节目开始,白岩松不是从道德与规范的角度入手,而是从其父亲的就医经历谈起,循序渐进,剥丝抽茧,充分的阐述医患之间的关系,在娓娓道来讲故事的过程中,把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社会背景、存在的阻力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借助在新闻类节目主持过程中融入感情因素,以自身作为有效的载体,把新闻类节目人性化的方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冷冰冰的传声筒式的主持人形象,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达到促进新闻类节目快速发展的目的。
3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节目质量
主持行业的实践性很强,对于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例如:在知识储备方面,就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以丰富知识作底蕴,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从业道路才能够走得更远。毕竟电视新闻类节目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对节目涉及的内容进行充分报道和客观分析。新闻类节目的特征之一是对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出准确、全面、细致的分析,以便观众对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原因有充分认知,凡此种种都是以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知识为前提的,由此可见,提高自身素质对于主持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在荧屏上塑造清新、简约的形象,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郭兆军,男,一级教师,东平县政协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东平县教学能手,泰安市学科带头人,泰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出生于1970年8月,1991年毕业于山东机械工业学校电气技术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东平职业中专从事机电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第一线。
一、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我始终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自律,以师表形象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天责,热爱教师职业,热爱职业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尽职尽责,以身作则,积极奉献,以校为家,埋头苦干,勤奋敬业。工作上,勇挑重担,任教二十多年,始终担任机电专业两个班以上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身上。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用心关爱教育每个学生,视生如子,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从不歧视学困生和纪律差生。相反,常常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爱,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思想融入到工作当中,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根据职业学校特点,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手把手的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同事们的赞赏,校领导的赏识和社会的认可。
二、班级管理勇于尝试、不断反思,努力做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职业学校学生知识基础差,组织纪律性不强,不愿意学习,大部分同学在初中时都有逃课、打架、抽烟、喝酒等经历,上课故意违犯纪律、调皮、逆反、睡觉、玩手机,下课上网吧打游戏,拉帮结伙,谈恋爱等,针对这些特点,首先包容他们所犯的错误,通过谈心,与家长交流等方式找出产生的根源,让他们在学校和班级找到自我。其次与这些孩子们交朋友,尝试让他们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中进入角色,找到他们闪光点进行放大处理,让他们逐渐找到自我,树立良好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多年来,我坚持不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断尝试管理方法,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工作,努力做一名优秀的“船长”。班级管理中注重过程管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建立班级QQ群,让所有学生都能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调动同学们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让大家感觉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大家看法”班级事务讨论活动。设计调查问卷,例如,“我能为班级的建设做什么”、“同学眼中的我”、“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你不得不表扬XXX”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广泛交流,通过“大家看法”适度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同学、班级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求较为恰当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在自评、互评的氛围中认识自己,找到成就感、归属感,学生慢慢地成长。尝试在教育评价形式创新,由原来的仅有批评,变成发自内心的关心,因为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家庭环境比较复杂,自小就缺乏应有的关爱,老式的“激将法”通常不会起作用,甚至适得其反!只有从对学生的关心入手,一旦发现学生出问题了,不妨先拖一拖,先从关心入手,在学生不排斥你的情况下再去解决问题。经过尝试,效果显著,同时也在学生中树立了很好的威信。
三、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努力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今年主持研究市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带领课题组人员研究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任务化,化简为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教室引到实训室,“车间即课堂”“学生即工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获取知识,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乐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真本领。此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满足学生练习技能的需求,锻炼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技能大赛提供后备力量;牺牲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集训,加强选手训练,与选手同吃同住,通过外地学习,网络资源,提高训练水平,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点滴成绩,再接再厉
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称号,2013年被授于山东省优秀班集体称号,多年被评为县学科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东平县优秀教师,2012年获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2014年主持建设泰安市精品课程获终审通过,2014年被评为东平县教学能手,2015年主持省级课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立项,2015年被被评为泰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其主要事迹有:
1、特色鲜明
x老师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具体为:
(1)实践爱的教育。既把爱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又把爱作为教育的归宿点。她不仅爱孩子,在爱中教育孩子,更让孩子学会爱,让爱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她抓住一切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心,让每一位同学会爱;她始终追求爱和严的高度统一,让爱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做人的责任。
(2)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受到学生、家长、同行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3)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心理疏导。成功转化多位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问题同学。
2、成效显着
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好,行为规范,成绩优秀,在中考中成绩始终名列学校前列。20xx年中考,不仅班级整体成绩优秀,有17人考入苏州中学,班上的谭澄同学夺得了苏州市总分第一;20xx年11月,任班主任的初三(10)班评为市先进文明班级,班长汤沁被评为省级优秀三好生;20xx年任班主任的初三(18)班,初一分班时照顾的学生多,基础较差,工作难度较大,在班级任课老师共同努力下,中考成绩跃居年级前列。孙老师担任年级组组长的20xx届初三整体发展均衡,徐革非获得苏州市中考最高分。
3、成果突出
x老师不仅积极实践爱的教育,探索新型的师生关系,而且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德育工作的艺术。先后在市省级刊物发表了13篇德育工作论文,其中《避免直接批评》发表于20xx年3月18日《苏州日报教育版》,《我给学生签字》发表于20xx年7月15日《苏州日报?教育版》,《让孩子多一份爱的责任》发表于20xx年12月21日《苏州日报?教育版》,《播种爱的教育》发表于《苏州德育研究》20xx年第4期,《要重视教育时机的选择和创造》发表于《苏州教育》20xx年第10期,《班主任,你自己错了怎么样办》发表于《苏州教育》20xx年第3期,《她,第一个走向了捐款箱》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20xx年第5期,《当你遭遇学生的无理顶撞》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xx年第12期,《用克制和宽容消解学生的对立》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20xx年第12期,《当班级出现了“惯偷”……》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双子女家庭要要注意爱的平衡》发表于《苏州德育》20xx年第2期,《当家长放弃教育的时候》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xx年第6期。
孙老师先后参与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德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和《学校创新型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
4、影响广泛
稚嫩清脆的朗诵尤如天籁, 回荡在鲁南地区苍山县鲁城中学的教室里。衣着朴素整洁、一脸笑意的女教师许景敏, 正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语文课:《山那边是什么》, 她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寻找、回味着诗歌的精彩, 和孩子们一起用最有感情的话语和声音描绘着山外的世界。
“感恩的心, 使我扎根这里二十六年而无怨无悔”
了解她就从那“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开始。远望窗外如黛的远山, 虽是春寒料峭, 但是抱犊崮山区的大地已染上淡淡的绿色。山区的教室是安静而温暖的, 在如墨的讲板的映衬下, 我们领略了许老师的教学智慧, 更看到了隐约的丝丝白发。是的, 二十六年的教学时光流逝, 我们感受到了许老师那种特有的淡定与从容, 那是女教师特有的教学气质。“许老师在课堂上和我们亲切交流, 时刻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 她像我们的妈妈, 我们都喜欢上她的语文课!”课下, 学生们这样谈起自己敬佩的老师。
鲁城中学是典型的山区学校, 学校位于苍山县城西北的抱犊崮脚下。1985年在郯城师范毕业回到苍山后,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崇尚热爱之情, 许景敏毅然赴苍山县最偏远的山区、库区——鲁城任教, 一干就是二十六年。那里交通不便、学校条件艰苦, 但是从小在山区长大的她, 在那些山区孩子们充满渴求的眼睛里似乎看到了自己年幼时的影子, 心里的不平衡消失了, 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一定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帮助山区的孩子实现梦想, 为家乡出一份力, 做一些事。她从一开始, 就能让自己静下心来, 默默地坚守。她常说:“为了山区的孩子, 苦了自己, 苦了家庭, 值得。”
参加工作以来, 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教干, 她都以其正直的人品素质、勤奋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而深受学生的爱戴、同事的尊敬、领导的赞赏和社会的赞誉, 是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和优秀的教育干部。
听课的时候, 我们在静静地思索:究竟她作为一名山区语文教师, 有着怎样的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和人格, 才能令全体师生为她感到折服?她守着教书育人的理想,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 但山村里的许许多多孩子却因为她而改变了人生。
在那本记录思想随感的日记本里, 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 感恩的心灵是支撑她热爱教育的源泉:
当我刚刚踏进校门上学时, 数学老师轻轻地将我抱起, 让够不着黑板的我在黑板上写下歪歪扭扭的“6”时, 我的内心充满着感激。
一年级的时候, 其他班的同学都回家了, 语文老师黄秀荣啃着地瓜煎饼, 看着我们在黑屋子的石条凳上学习时, 我为有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感到幸福。
当考上师范的我, 因档案丢失, 没有接到通知书, 单校长亲自带着我, 去查找档案时, 是他的安慰和开导, 重新燃起了我继续学习的热情。当我正在上课时, 八二级郯城师范的新生同学开学近两个月了, 录取通知书又一次发到我的手里时, 我又怎么会不感激单老师, 是他认真复查学生的档案时, 发现了我的档案, 又上报了上级主管部门, 补发了我的通知书, 才使我有幸走进了师范的大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许许多多敬业、勤奋的老师, 影响了我, 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不悔的永久选择。
大爱至善, 她对记者说在脑海里给她回味、感悟和教诲最深的是老父亲如山的话语。许老师回忆30多年前他父亲的话语与眼神:“你们要走出这地瓜沟, 要好好读书, 要有出息!你们光彩了, 我就值了”。这话一直激励她们姊妹兄弟发愤学习工作。几天前老父亲的话语更是落地有声:“常说, 做善事就是修德行善, 积德行好是不需要别人知道的。用爱心做事, 不求留名。做事要有出息, 有出息我就高兴!你们光彩了, 是我最大的财富, 现在财富是有了, 可我还是希望你们更有出息, 要修德行善!”
她坚定地说:“因为感恩的心, 使我扎根本乡本土二十六年而无怨无悔, 这样心安而幸福。”正是感恩与责任的情怀, 成就了一名山区女教师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也正是她的这种感恩之心使她注定会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这的确值得思考:心中有爱, 因为感恩, 爱及他人, 因为曾经被爱, 摒舍锦衣华食, 坚守清贫讲台。
以爱润爱, 学生说“老师您身上有妈妈的味道!”
大山深处, 土地贫瘠, 经济落后, 生活艰苦, 孩子们上学非常困难。鲁城山区共有几十个自然村, 村与村之间交通不便。每到雨季, 山陡路滑, 河水暴涨, 上学更是困难。为保证学生安全, 她记不得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 却想着还有哪一家没有走到;乡亲们常常因感动说不出话来, 却心疼得直掉眼泪。忘我工作、爱岗敬业、全心全意献身教育的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当老师的, 我们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她们。”她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课间、饭后与学生谈心、交流、活动是她的一大习惯;她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 学生有了困难找她, 有了小秘密也愿意告诉她, 她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学生有了病, 她像自己的孩子有了病一样着急, 二话不说, 带着就往医院跑, 用自己的钱给学生看病拿药是常事, 至于为学生花了自己的多少钱, 她从来不去想。学生有了心理问题, 她就一次次耐心地和学生谈心, 直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为止。正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使得浓浓师情, 化作春风细雨, 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而她, 也被学生亲昵地称作“妈妈式的老师”。即使学生在毕业以后很久, 也对她有着很深的感情。有一次她到卞庄二中听课, 讲课的教师闫良军看到她去了, 竟然当着全体听课老师的面, 一面恭恭敬敬地给她鞠躬, 一面向自己的全体学生介绍说许老师是他的恩师。而有一次她在东苑中学的时候, 一个她教过的女生, 见了她竟然激动得搂着她哭了起来。
以爱润爱, 播种爱就会收获爱, 许老师说她最幸福的是孩子们叫她妈妈, 我们看到这样一封信:
“……老师!孟君真的好想念您。每天我都怀念初中的生活, 那时的学习生活一样累和无味, 但是那时的我有您的关心。记得在班里您是第一个知道我的名字, 您第一次用手拍我的肩膀, 因为我把一张试卷给撕了。您大概已经忘记了吧, 但我永远不会忘。从此, 在课堂您总会喊出我的名字来提问我, 而且对我特好, 下课, 同学都说您很喜欢我, 是真的吗?
老师, 您知道吗?您有妈妈的味道, 您就像妈妈一样对待我们。每次总是拍着肩膀低头对我们说话, 有时是在批评, 但是, 我却一点儿也不怪你, 却感到幸福。我打心眼里想让您喜欢我, 所以在您的课堂上, 我总是很想表现, 让您更加注意我。
记得一次一个女同学生病了, 您弯下腰用额头去对着她的额头试温, 我好羡慕, 也好嫉妒, 那是妈妈的动作, 我多么希望那个生病的女孩是我啊!那样我也能感受到您的体温了, 那是妈妈的温度, 那是妈妈的味道啊!……”
2002年夏天她因长期的劳累, 有一段时间因贫血, 精神状况特别不好。董姗姗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您生病了吗?您的精神那么差, 这可不像热情飞扬的您, 如果您累了, 就休息一下, 别累坏了身体;您遇到不顺心的事了吗?您可以向我倾诉, 让我与您共同分担痛苦。”读到孩子的作文, 也为孩子的细心、爱心所感动, 付出了爱, 也享受着孩子们的爱心。
爱是世界上最纯洁, 也是最温暖的感情。爱是无限的, 爱是不朽的。每个人都拥有爱, 每个人也都会在爱的关怀下成长。亲情、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笑。言为心声, 当一个人需要关怀, 需要别人向他伸出援手, 付出爱的时候, 却没人理睬他, 他有多痛苦。就算你家财万贯, 事业有成, 有着天使面孔, 却不愿为一些需要一点点帮助的人送出关怀, 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朴实是一种崇高的禀性, 吃苦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感恩是一种诚挚的品质。朴实的禀性真诚实在, 吃苦的精神火热顽强, 感恩的品质真诚无私。
以身立教, 她是教学教管的行家里手
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 她执教勤勉, 刻苦钻研教学业务, 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 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仔仔细细地批阅每一份作业, 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次辅导。二十六年来她一直在边远的山区默默耕耘, 在二十六年的辛勤耕耘过程中, 她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 在小学时教学成绩一直是全乡镇第一, 在初中时教学成绩也一直在全县名列前矛;十九年来她一直担任鲁城中学的教务主任, 在十九年的教干任职过程中, 她从来没有计较过个人的待遇、荣誉、职位, 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 而她的教学管理水平, 一直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正是凭着正直的人品素质和勤奋的工作态度, 她在当地成了知名度最高、最受社会尊重的教师, 成为在学校广受尊重、信赖的教干。
许景敏是一个勤教乐教的奉献型教师, 更是一个研学研教的研究型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她努力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积极探求新教法, 始终坚持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快乐中探索求知。在课堂教学中, 她创设的教学情境恰当、诱人、激趣、成理。她的点拨妙趣横生、准确、中肯、切实。她用自己的阅历, 自己的快乐与忧伤, 成功与失败作为教学资源去影响学生, 使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灵活的导学方式与语文教育的生命主流水乳交融, 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因此, 她的教学成绩一直都非常出色, 早在担任小学教师期间, 她就以连续五年全乡第一的好成绩, 被同行称为“第一专业户”。
在她担任学科带头人和教务主任后, 指导中青年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带领整个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 更成了她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她担任鲁城中学教务主任以来, 不仅她任课的语文学科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整个鲁城中学的教学成绩也一直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学校连年被评为县级教学先进单位、市级教学先进单位、市级教科研先进单位。而她, 先后两次获语文讲课比赛一等奖, 两次获市级教学成绩奖, 并先后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和苍山县教学能手。她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在2007年“苍山县十大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干部”评选中, 身在偏远乡镇的她, 以高票当选为“苍山县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干部”。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2010年10月被县教体局任命为鲁城中学副校长。
将心换心, 她是同事特别敬佩的“许大姐”
自1992年8月调入鲁城中学任教务主任以来, 她一直带两个班的语文课, 并兼任年级主任, 只要有教师请假, 她都是主动去代课。在鲁城中学, 哪个老师有了困难, 要找帮忙的第一个人肯定是许老师;哪个老师有了心事, 要找倾诉的第一个人也肯定是许老师。她和老师们在工作中是团结协作的好同事, 在生活上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制度设计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许景敏一直坚持真心待人、公正处事的原则, 在人才推荐、教师量化考核、评优树先等重大事情上严格自律, 不为人情所动, 一身正气, 光明磊落,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志。在担任鲁城中学教务主任的十八年中, 由她负责的所有成绩考核, 评优树先, 没有一次出现教师不满意的情况。
许老师扎根山区, 为了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 奉献了美好的青春, 奉献了无数的精力。她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育人, 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励人, 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 堪称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教学的“博”家。她所撰写的论文独具特色, 并多次指导学生参赛获得一、二等奖。她获得上级领导、学校同事和当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走近许老师, 你会发现, 她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 都是高标准严要求, 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她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她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 仔细阅读分析年轻老师的创新课、研究课, 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每次听课后, 她都会认真评课, 帮助授课者找出优缺点, 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可以说, 学校里每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之路上, 都洒有她辛勤的汗水。
她深知“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的道理, 因此, 她一直坚持在工作上以身作则, 在生活上乐于助人。将心换心, 同事都特别敬佩地称她为“许大姐”。
2009年许景敏被学校推荐参加苍山县校长模拟竞争上岗演讲比赛。在演讲中, 她实事求地介绍了自己过去的工作情况, 思路清晰地介绍了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被由专家和教干组成的评委组评为一等奖。这, 既是对她过去工作的肯定, 更是对她未来工作的期许。
她的演说中令人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就是:
“经常有人问我:驱车去70里地的鲁城教书, 工资还不够油钱呢, 高级职称早就晋完了, 凭你的家庭状况, 何必再出那个力?我想教书与钱的多少是不能划等号的。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和梦想,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虽然充满艰辛, 必须默默奉献;教师的职业, 需要用良心和智慧去塑造人的心灵,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清贫与奉献。现代教学改革给了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广阔的天空, 尝试着奉献出爱心一片, 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沁人心脾的一股股暖流, 带领孩子们攀登一座座科学的高峰, 透视着科学领域的广阔视野。我们手拿三寸粉笔, 百舸争流;我们稳站三尺讲台, 千帆勇进。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求轰轰烈烈, 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 但求人生无悔。”
“行行复行行, 行行不止”。严于树德,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 决定教师的品德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许老师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 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素质, 对现实保持敏锐的思维, 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一方面, 她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师德方面的文章, 加强学习进修, 在服务、管理、教育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同时, 在工作中她不断地总结, 撰写论文;另一方面,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如学生大扫除、课外活动等方面, 自己首先做到, 身先士卒, 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感染每一个学生, 以致于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称她为“许妈妈”。童言无忌是孩子的天性, 但这却是孩子们对老师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
一黛远山, 宁静致远, 淡定生命的原色
“带一批学生, 拂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 尽教师之职”。这是许老师勉励自己的警语, 也正是她教坛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她最近的日记中有几句文字记录了她在参与教研活动中的别样感受, 此刻我们也嗅察到了她为师、为教、为人的至高境界:
文人西湖, 笔锋万千, 多是烟雨画江南, 柳浪闻莺阆中颜。湖心亭里看云天, 一人一炉一舟杆。飞鸟尽, 人生半, 独立万里读雪帆。西子湖上最清寒, 惜日明月, 天外一痴仙。三林醉, 梦回金陵轩。
这是许景敏老师在2009年12月18日参加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时听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随感, 天气寒冷, 文境动人, 真是冰炉相融美感至极。或许这其中的彻寒之静正蕴含着她人生所思索的境界。感觉她正以最美的姿态静静地坚守, 聆听雪的声音, 享受育人者的幸福与安宁。
她在物质上是富有的, 她又在探寻精神世界的富矿, 这是高尚的人生境界。高尚的人生淡定生命的原色, 生命即五色, 生命的原色:红、黄、蓝;人生的底色却是墨与白。人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 我们要欣然挥笔, 为它着上朴实的黄、吃苦的红、感恩的蓝, 让生命的三原色交相辉映, 勾勒出更加美好壮丽的人生。人生即抉择。我们既需要学会坚持, 也需要学会放弃。
【优秀新闻工作者事迹】推荐阅读:
优秀新闻评论作品07-02
优秀新闻实习周记10-02
优秀的新闻稿案例10-09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06-19
时事新闻先进个人事迹05-31
优秀工会工作者事迹06-10
党务工作者优秀事迹06-10
财务优秀工作者事迹11-26
工作优秀团员事迹材料12-07
优秀毕业生工作事迹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