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推荐14篇)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1

坚持,是坚忍的意志。苏轼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依靠自己的坚持,这位东坡居士铸成了那个时代的神话。从年少时“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到晚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背后的博学强识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之功,终了的豁达乐观是对生命价值的坚持之效。凭借这股坚持的力量,他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任凭这股坚持的力量,他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坚持,是超凡的自信。青莲居士酒入豪肠,歌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因为自信,所以坚持。自信力使铁杵磨砺成绣花针,坚持寒窗苦读数载,李白终于从顽劣成性的孩童嬗变成“海上钓鳌客”。陈涉的坚持,源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自信,这种自信使这个“瓮牖绳枢之子”动摇了大秦王朝的根基,在万古流传的史册中,留下了浓浓的墨香。

坚持,是强劲的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重复单调的攀登动作会使人乏味,却在不断地接近峰顶。”坚持是成功的驱动力,它能使释迦牟尼为了参悟佛法而面壁十年;它能使愚公家族,为了移山代代挑土担石;它能使晋之董狐笔、齐之太史简,为了历史真相浸染鲜血。

正是缺少了这份精神坚持,那个寻宝的年轻人才与稀世珍宝擦肩而过;正是丢弃了生活信仰的坚持,骆驼祥子才从一个血性方刚的青年堕落为社会渣滓;正是丧失了爱与希望的坚持,海子没有等来属于他的诗歌春天。然而,正是坚持的力量,谭玉娇举起梦想的重量;正是坚持的力量,陈光标不畏非议挺起慈善;正是坚持的力量,肯尼亚妇女马塔伊使“绿带运动”成为非洲最重要和最有成效的植树造林工程。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2

一、作文的重要性

写作文就是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运用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可以美化语言,运用一些技巧和谋篇布局的巧妙构思增加文章的亮点,增强可阅读性。作文是语文功底的综合体现,是学生现阶段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以上对作文的理解来看,也就是从作文的初衷来看,作文应该是教学中比较容易学习的模块。但事实却相反,长期以来的教学中,作文以成绩高低为标准,以中考的考试要求为教学最终目标,使学生对作文、写作越来越反感,写作的质量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初中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模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思维角度来讲,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训练学生正确合理的思维能力;从语言知识角度来讲,是语言文化知识积累的体现,同时有助于语言文化知识的丰富与优化;从价值观角度来讲,作文将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在文字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了解学生的情感生活和心理状态。

因此,作文无论是对教学而言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新课改后作文教学重新调整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作制定的总体目标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是新课改对写作目标的精确具体的描述,简单而言,就是将自己的见闻、感想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而总体目标中提出的“表达方式的写作”、“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这些技巧层面的知识是对作文的润色、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首先,从总体目标可以看出,作文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

2.避开本质只写现象,好像是一种痴语,会令人觉得别开生面。如(歌词)“我知道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月色太美你太温柔,才会在刹那之间只想和你一起到白头。”但实质上是自己的心理冲动,激情满怀,为情所惑,为色所迷,却偏把责任推给天空的那一轮明月,使人觉得新奇有趣。把这种类似的语言用在作文上,那会怎样呢?请看:“酒把我醉了,我把路醉了,于是它总在我面前弯来拐去的,和我过不去。”实质上是自己醉得头重脚轻,因而走起路来穿天倒地,但我却硬要说是我把路醉了,路对我不满了,于是便和我作对,这样表达形象得多。感所想付诸笔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生活、事物有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枷锁,插上想象的翅膀,拓宽思路,多角度、多方面地看问题。

其次,就是对写作中语言文字的润色、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文章整体布局思路的调整。这些知识需要在平时对课本中典型文章的教学中重点向学生讲解和传授。以课文中活生生的实例为基础讲解这些技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便于在日后的习作中更广泛地运用。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

从上文的写作总体目标中可以看出写作的重点。

首先是所思所想,也就是思维方式的拓展和价值观的选取。作文要有内容可写,胸无点墨,即使掌握了写作的所有要素,也依然徒劳无功。价值观的选取,从小学阶段就在强调其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是写作的前提,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避免走上歧路,在人生道路上误入歧途。所思所想,在作文自作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事物有正确的观点。例如看图作文中,一幅图画隐含的信息不仅只有一个思考的角度,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定论。图画中包含的元素不只有一个,不同元素之间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即使对同样的关系,学生也会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在点评和教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种答案,要拓宽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看问题。

其次就是语言的规范化。书面语和口语的最大区别就是书面语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合乎语法规范。口语是口头话的语言,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的,只要交际双方清楚对方说的是什么,省略、倒装、指代甚至是语气词都可以清楚明白地表达。书面语则要求语言更加规范,对用词、造句、语序的安排等无不严格要求。作文是以书面语的形式呈现在自己和读者眼前的,在整个行文过程中如果出现错字连篇、用词不当、语句矛盾等现象,都会造成语义不通,读来令人感觉如坠云里雾里,看不懂作者要说什么。因此,语言规范、直观很重要,这不仅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严谨的求学态度,而且关系到学生在作文中行文的流畅和语言表达的畅通。

最后,提升初中作文层次。小学时,由于语言文化知识的缺乏,重点应放在讲解和积累上。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对词语、成语等语言文字的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在运用中,尤其是在写作中,要选用恰当的词汇、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传授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谈青松.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3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主体化。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让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大胆想象,敢于探究,独立作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少一些无谓的引导,多一些让学生自主的实践、积累、探索。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小学生本应该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强烈的好奇心,对生活充满幻想。然而我们现在学生的生活仍然是在题海中守望孤岛。学生们的阅读面狭小,生活面单调,与社会隔离,与自然疏远,听不到江涛海浪,看不到峻岭山花,感受不到知识精英们对历史和现实的透辟解析。他们接触的仍是陈旧的课文、传统的教法以及一考定终身的告诫。在这样的桎梏中,他们的作文不可能是灵动的,各具特色的。

初中作文教学实际上已成为中考的考前训练。以考题为基础,以评卷为情境,以上档为目标,这样的作文已经不再是学生自主地真实地表达,而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应付作文试题。这也就难免不出现假话、空话,也就谈不上有个性和创造性了。少数有天赋的学生,还陷入“伪圣化”、“伪诗化”的写作游戏中,以至出现学生情感和心理的裂变,形成双重人格:笔下一套,心里一套。

写作原本是人类“美丽情感”的“美好宣泄”,“美好宣泄”当然不是违心地编造虚情假意,而是诚挚地流露真情实感;不是扭曲人格,压抑个性,以政治性、思想性为首要标准,去麻木地空喊“钝化的‘成人情感’、正统的‘公共思想’和唯一的‘群性话语’”。如果把各种鲜活的思想和内容转化为“代圣人立言”,这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压抑、个性的湮没,这实在是不应有的悲哀。

二、初中作文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重视学生的个性,爱护、鼓励体现写作个性的言语。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指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可以开发的写作潜能,但人主体性的发展是有层次、有差别的,它受制于主体的人本身及影响他的外界条件,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地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作文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教师要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去实施教学。”

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有系统有成效地学会写作。”教师要做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终身不懈地博览群书,具备雄厚的知识底蕴和广博的文化积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也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树立师生对话意识。“过去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够。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平等地交换写作心得,引导学生吐露心声,以平等对话与交流互动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方式,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写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因此,教师的指导不是居高临下,不要像警察一样,而要把自己变成学生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对话和交流。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观察、体验到的事物,联想、思索到的情理,以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语言诉诸笔端,指点学生吐露心声,直抒胸臆,展示个性,道出创见。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坦白观点。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才能让作文教学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

3.自由写作。由写作是学生在绝无应试压力的前提下,心情轻松地完成的作文,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写作思路。

自由写作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自由。这是一种“独抒心灵”的“自由”心情。它可以是与他人的沟通,也可以是自我心灵的对话,言应试作文所不能言,言一些特定场合所不能言。因此,下笔时无拘无束,完篇后自由轻松。心情的自由,并不排除特定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冲动,即便是怒,是哀,也可以尽言其怒,尽诉其哀,作者是自由的。自由写作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本色。自由写作是在课外无压力情况下完成的作文,学生绝无违心矫情、刻意编造的必要。学生写的文章多以可爱、可亲的面目出现,即使有的文章不免有泪痕,不免色彩暗淡了一些,但还是能反映作者的“本色”。自由写作的文章,之所以感人,可读性强,最根本的还是作者有真情,有真实的生活素材,舍此,再高明的技巧也不能编造出真正的佳作。

4.捕捉写作时机,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必须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周围的世界。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捕捉写作时机,唤起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的写作热情就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形成语言文字。

有一次,上课铃一响,师生互相问好时,突然,从第二组传来“哎呦”的声音。我觉得这孩子不是故意发出怪声,一定有什么蹊跷。我快步向前一看,发现他是被铅笔盒里的蜜蜂蛰了一下,才大惊失色地叫唤。我帮他把蜂刺拔出,让同学带他找卫生员上药。这时,同学也议论纷纷,情绪十分激动。我因势利导:同学们,大家都看到刚才的一幕吧。你们有什么感受,先小组讨论一下,再派代表发言。即时,小组之间展开热烈的交流。之后,各组代表纷纷举手,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同学上课玩蜜蜂影响课堂纪律。”有的说:“蜜蜂是益虫。我们不应该伤害他小小的生命。”还有的说:“××同学自作自受,既伤害了自己,又戕害了小生灵,实在不应该。”我灵机一动,说:“既然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那么请大家写下来,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同学们二话没说,拿起纸和笔开始自拟题目,有《我眼中的小生灵》《他真不应该》《上课铃响后》《班上的惊叫声》《师爱》等。由于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想不到一件事可以引起学生不同的凡响,而且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特别是那位被蜜蜂蛰到的同学,感受最深:“我在玩蜜蜂时,突然它蛰了一下我的手指,顿时就像针刺进我的心头,疼痛无比。老师一个箭步跨了过来,捏住我的指头,拔出那该死的刺。我明白了蜜蜂在把蜂刺戳向我的手指头时,它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真后悔!我还懂得了自救的办法,原来被蜜蜂蛰后,可用花瓣或花叶捣烂敷在伤处。这是学校卫生员告诉我的。”这些话写得多么真实可信啊!我看完学生的文章,在课上表扬了学生说:“我看了这些作文,觉得你们写得很逼真、很有感情。”然后反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呢?”学生想了想:“因为这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亲身所感的,写起来有话可说。”我点点头:对,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实践,没有对生活细致观察,用心体会,就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你们一定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与事,还要有自己的想法。从此,“知识来源于实践”“作文来源于生活”等观念在学生头脑里无形中扎下了根。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抓住机会,自觉历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泉良.写作教学如何处理立意与生活的关系[J].语文教学之友,2006(11).

坚持不懈的叙事作文 400字 篇4

假期我坚持每天五点半起床,看书直到父亲六点多起床,我们会一起去公园跑步,然后一起吃早饭,随后他去上班我回家读书。在这期间会穿插一件事情,或是在出发前,或是在早餐时,他都会拿着手机和我共赏“敏敏语录”。无论我今天看了或是没看,他都会读给我听,因为他说这里面的话给了他很多深刻的感触,他也要坚持学习。其实这件小事中在坚持的不只是我们父子俩,还有敏敏老师每天的付出,成就了我们三个人。

这个假期我还看到了一个人的坚持,我的朋友贺律翔,他每天坚持在我这里打卡记单词,一百六十个都算少的,现在已经完成了模块十单词的第五轮复习。本以为他只是坚持每天花大量时间在英语上,可到开学我才发现大错特错,就在前天的化学考试中我们都基本上全军覆没时候,他却觉得这次题目并不是很难,和他聊天后我得知他每天坚持学习十六个小时。如果让我一天学习十六个小时我想我可以做到,但要天天如此我想我做不到。

回想这个假期我会因为没有认真上网课,没有认真完成作业而懊悔,但只要想到我每天都坚持了和老爸跑步一起学习“敏敏语录”我都会说这个假期值得,因为我有收获。我想正是贺律翔每天坚持学习十六个小时,这样他才有底气说“这次考试难嘛,还好吧。”

我找回了坚持叙事作文 篇5

“叮咚”!我听到门铃声,就像只小兔子一样,飞也似的跑到门口。从邮递员叔叔手里接过邮件,再转身回到房间。拆开来一看,原来,是妈妈买来的世界拼图到了。

我把拼图从包装袋里解救出来,一眼都没看,就把它五马分尸。妹妹,也来一起拼。我先把外面一圈圆形拼好,再找合适的图片把里面拼满。可是,拼个圆圈就已经让我眼花缭乱了,更别说圆里面了。看着堆成一座小山的拼图和那个圆,我对拼图的乐趣立刻荡然无存,心里就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坚持一下,就能拼好了!”另一个说:“没关系的,不拼就不拼了。”我立刻选择了第二个小人的建议。转身对妹妹说:“我有点累了,先休息一会儿。”说完,就扑到床上呼呼大睡。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了眼睛。一睁眼,就看见妈妈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大喊:“你怎么让妹妹一个人拼那么难的拼图?自己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在旁边悠闲自在?快!去拼拼图!”我不情愿地起身,拿起拼图,仔仔细细地拼起来。

慢慢的,我又被哪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和拼图弄到找不到东南西北了。但我知道,必须要把拼图拼好。可是,我心里的小懒虫爬了出来。我刚想休息,就听见妈妈对我怒吼:“周璐!你在干什么!?”我猛地起来咬着嘴唇,默默地拼。简简单,我似乎找到了一种乐趣,又找到了一种规律。地板上的拼图越来越少,圆也越来越饱满。终于,我把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以坚持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6

来到华山脚下,只见山峰直冲云霄,在云雾的缭绕下显得更加高耸,令人望而生畏。定好游览路线后,我们便出发了。坐缆车时,看到下方怪石林立,心中不禁微微一颤。但一想到上山能看到别具一格的风景就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一开始,我精力旺盛,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总是冲在最前面。一会儿左跳跳,一会儿右跳跳,就像一只灵活的猴子一样,欣赏着沿路的奇丽风景,心情非常愉悦。

在往华山的中峰攀爬时,我们看到了一条几乎垂直的阶梯,而每一阶都非常窄,几乎一只脚都放不下去。一看到阶梯,我心中便想这个怎么可能爬上去呢?到底是爬还是不爬呢?刚刚愉悦的心情,一下子就沉入谷底。

当我还在进行天人交战时,一位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的老爷爷走到这条空中阶梯前,竟毫不犹豫的直接双手抓着扶手,一步又一步地爬上去了。看着老人这么干脆的走上阶梯,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他能坚持我却不能?试都不试怎能知道自己不行呢?

我学着老人,大胆地开始向上爬。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最终坚持了下来,爬到了最高的南峰。我站在峰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清风带来的凉爽,欣赏着被“云海”围绕的一个个山顶,心里格外的舒畅。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7

一、渗透生命的物质观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 。细胞能分裂与分化、生长和繁殖, 并能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的传递, 其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结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和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让学生感受细胞的客观存在, 渗透生命的物质观。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的学习时, 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从结构上看, DNA分子就像螺旋的楼梯。它由两条长长的相互盘绕的链组成, 构成了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控制生物的不同性状, 这些片段叫基因, 它并非神秘不可测的 (因人类的基因图谱已经绘制) 。告诉学生由于DNA分子的多样性, 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蛋白质, 正是由于DNA和蛋白质的多样性, 从而使自然界的生物丰富多彩, 否定了上帝创造人的“神创论”“特创论”等唯心主义观点, 有力地树立了生命的物质观。

二、渗透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

例如:利用课堂上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 并结合教材中的图示, 找到细胞分裂的区域, 观察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尝试让学生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明确告知学生染色体的运动、变化正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具体体现。

结合“人的生殖和发育”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们知道人的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从受精卵开始, 经无数次的分裂和分化等生理活动, 逐渐发育成一个胎儿, 胎儿成熟后从母体分娩成婴儿, 经历生长发育几个重要时期后进入成年期 (需要不断地与外界和自身内部进行物质变化、能量转化) 。告诉学生个体的诞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 实际上就是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要引导学生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和事。

三、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学习“人体概述”一节内容时, 我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人体的主要系统, 它是全面认识人体组成, 体验人体是统一整体的基础, 积极渗透普遍联系的观点。使学生懂得不同的器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但只有在完整的人体中, 这些器官的活动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各个系统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如:人在跑步运动时, 呼吸加深、频率加快、心跳加快、血循环加速, 说明了运动、呼吸、循环系统均参与活动, 同时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积极参与调节, 体现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 协调活动。

结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内容的学习, 组织学生观察沙漠中的仙人掌图片, 讨论它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是如何适应干旱环境?以确认生物在环境中生活必须适应环境。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 身体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而它钻穴和取食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体现了生物的生存不仅适应环境, 还能影响环境。这样, 既树立了生态学观点, 又渗透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四、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以后, 将植物的两个生理功能的实质作对比。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释放出氧气, 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而呼吸作用则是吸收氧气, 分解有机物,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并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联系, 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需要能量, 离不开呼吸作用, 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所需氧气也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自然界中的很多生命现象都充满对立统一, 遗传和变异同样如此: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将性状传给后代, 同样没有变异生物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只有可遗传的变异的积累产生新物种, 才能促使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不断地进化发展。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 这对于他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 指导自己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渗透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例如:在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以后, 学生了解种子的萌发需要必要条件和外界条件,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和巩固, 如: (1) 将大米或煮熟的种子播种到地里, 为什么不能萌发? (2) 农民买了一批小麦种子, 播种后发现出苗率很低, 试分析原因?通过对问题探讨明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分析变异产生的原因、能否遗传, 认识生物变异的类型, 同样通过实例加以分析得出明确的认识:如果是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如果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则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物质是内因, 环境是变化的外因和条件, 从而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六、渗透物质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例如:在学习“生命的诞生”一节内容时, 可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讨论, 使学生了解到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 大气中的各种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由有机小分子再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形成多分子体系, 经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原始生命。让学生懂得生命在地球上的诞生是物质运动的必然结果, 生命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 物质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 不仅构建了生命的“化学进化论”的观点, 同时也积极渗透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观。

通过“生物体的组成”一章内容的学习, 告诉学生细胞通过不断分裂产生许多新的细胞, 在分裂、生长的过程中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并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具有特殊结构和专一功能的细胞 (即细胞的分化) , 通过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由不同的组织再构成器官……无不充满着物质的量变到质变。

最后值得提醒:渗透要追求知识的科学性, 找准知识点, 要适度, 更要贵在坚持。

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合课堂教学从六个方面开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树立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初中英语教学情境教育叙事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情境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90-01

七年级英语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是开始真正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在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为了让学生走好第一步,教学中我总是设法创设一种科学合理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习英语,感受学习的乐趣。

许多农村中学的老师或许都有此同感: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总有那么一段距离,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实际上在一些英语课上,只要我们老师认真思考,精心准备,通过科学创设情境,完全可以实现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

生动形象的情境能促进师生双方相互理解,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像导演,要千方百计的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录音、眼神和手势等,创设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并充分享受英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交通工具的相关词汇时,可以事先把bike、bus、train、plane、ship等的声音录制下来,课堂上让学生听录音猜是哪种交通工具,再引出课文内容,学生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英语学习中去,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标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比较容易设置情境配合教学,又如在教学“What’s this in English?”话题时,充分利用实物、实景,通过学生手边的钢笔、尺子等,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了大量的词汇。

通过这种情境的设置,就像把真实的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得到了充分训练,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实物能够吸引学生的视线,实人实景更能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七年级英语有关电话用语的教学中,用玩具手机作为教具,创设了一个用英语打电话的情境。(师生共同完成)

T: Hello!May I speak to Michael?

Ss:This is Michael.Who is that?

T:This is Li Lei.Are you free Michael tomorrow morning?

Ss:Yes,what’s up?

T:Would you like to play soccer?

Ss:Yes,I’d love to.

T: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soccer?.

Ss:All right.See you then.

因为课前做好了预习,课堂上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积极配合,成功地完成了模拟电话对话。接着再放录音,让学生听课文,然后跟读。之后老师结合课文内容和例子详细讲解电话用语相关句型,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并根据各小组的表演情况分别给予扬表,“Good、Very good”,让参与的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功感和被认可感。这样充分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也在课堂表演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正确的电话用语。

最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写出并整理好自己小组的电话文稿。(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合理,语法正确)课后我选择了部分优秀的文稿张贴在班级的宣传栏里。

因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电话用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让他们体验到了被认可的感觉和使用英语所获得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另外有一次,在七年级的一节说英语的课上,我模仿电视上比较热门的节目设计了一个游戏,就是用中英文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名字,两人一组,一个人描述,另一个猜是什么。描述的人必须用英文,而猜的人可以直接说出中文或英文名字。这个游戏我没有像电视上一样限时,而是对每个事物给描述的人三次完整表达的机会,每次他确认自己表达清楚了,同伴就会说出自己的答案。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猜“馒头”这个词,一位同学这样描述“it is our main food, it’s white and like a half ball……”在他描述的过程中回顾词汇,练习口语,同伴就像练习听力一样去听,下面的同学也会在想如何表达,有些跃跃欲试,有的会小声的讲出自己的想法,我并没有刻意阻止,因为我觉得这种气氛很好,大家都在想,台上的用嘴说,台下的在心里说,都在积极调动和组织自己心里的词汇。

我也曾经给出情景和一句话,让学生自己练习语调变化引起的意思变化。比如我给出如下几个情景让学生使用“what are you doing here?”这句话。

情景1:A在操场看见手舞足蹈的B;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here?”(what重音)

情景2:A在操场看见本该上课的B;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here?”(here重音)

情景3:A在操场看见破坏公物的B;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here!”(doing重音)

情景4:A在操场看见已经退学的B;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here?”(you重音)

以上都是学生很喜欢的方式,而且行动的主体也集中在了学生身上,老师基本上是一个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愿意学,就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下,老师的规范作用就削弱了,比如学生自由发挥时语音、语法的错误,就不能及时纠正。所以,语音基础是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并且老师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总结,让规范和引导作用达到一种平衡,让放松的课堂不放纵。

根据课标,初中学生各阶段的听说能力都要达到一定程度,农村学生所处的环境,没有专门的语音室,没有外教,比城里的条件差很多。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听说教学,老师要提高专业素质,培养综合素质,找寻学习和生活的切合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学习的欲望,如低年级的学生会比较喜欢新事物,对游戏,歌曲等感兴趣,而高年级的同学就可能比较喜欢某些领域里的明星,或者有挑战性的东西,所以生活与学习结合无疑是一个提高教学效果的非常好的选择。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更加需要情趣、体验和互动,由教师的讲授型教学向学生的合作探究型学习转变。同时,教师要会欣赏学生,要善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切身体验中学会知识,并培养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一切在科学合理的情境教学中更容易实现。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9

作者:孙静雯

那天学校运动会,我和梦雨都报名参加了800米和4×200接力,在大赛的前几天我们天天练习,但她不是岔气就是哪崴了,从未坚持在练习中跑下去,我说:“梦雨,我看你比赛的时候怎么跑咯。”她总是一脸严肃的说:“比赛就算爬也要爬过去。”

终于10月16日比赛了,800米和四×两百米都在下午终于比赛开始了,梦雨第一组,我第二组第一圈,梦雨位居第二,第二圈,梦雨又开始岔气了,他捂着腰,艰难前行,掉到了第四,第三圈,梦雨由于疼痛在操场上晕倒了,医护人员把她扶起来走了50米,她用里挣开医护人员的手,继续跑,第四圈,她已经体力透支了,慢慢的跑,就离终点还差几厘米,她再一次跌倒了,但我看见,她用尽最后一股力,爬到了终点,她成功了,算然第七名,但她跑完了全程,这也是一种成功,我为有这要一个朋友而自豪。我看见她是被两个人架着走的,她的双腿已完全没有力气。

到我跑了,我是含着泪跑得,这是感动的泪,在比赛没开始前,我想过中途放弃,但看了梦雨的比赛后,我坚持跑到了终点,第三名,按说我的成绩比梦雨好,但我觉得我输了,我输给了她的坚持。

南京市的三十九中学七年级 孙静雯

初中坚持作文:有一种幸福叫坚持 篇10

坚持的星光璀璨明亮,幸福的光芒夺目异常。轻盈婉转,巧笑倩兮,她成为建筑学的精灵;清秀身影,寻寻觅觅,她是文化的保护者。日日夜夜里有她的辗转悱恻,声声倡导中是她的坚持不懈。为挽救濒临灭绝的景泰蓝工艺,她以病躯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拯救事业中,仿佛再大的困难也抵挡不往她的毅然决然。只因她知道:“她的坚持一定会使世界的目光停留在那民族的瑰宝。最终,她成功了。”

她是林徽因,她以一人单薄之力,坚持不懈,最终收获了幸福。

坚持的鸟鸣清亮婉转,幸福的乐音经久不绝。奋发图强,坚持不懈,他的心中有他热爱的事业;隐性埋名,兢兢业业,他的心中装的是报国大志。日复一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年复一年,他的志向从未改变。你若问他: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换来了什么,他一定会回答:“是幸福”。

他是于敏,他的坚持让全国上下为之感动;他收获的幸福,让所有人都为他拍手叫好。

坚守信念,相知相随,是恋人们的幸福;坚持不懈,义无返顾,是林徽因的幸福;锲而不舍,恪尽职守,是于敏的幸福……

朋友,若现在的你还因懒惰而停滞不前,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会坚持,享受幸福吧!请记住:有一种幸福叫坚持!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精彩“叙事” 有效课堂 引领构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叙事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有所提高,也可以使学生的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深入探析教育叙事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让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叙事探究中十分重要。本文我将借鉴专家一些理论研究,有效结合自身几年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文章通过对教育叙事的介绍和探析,彩用经典事例分析它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多元化展现了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听读乐趣

在听读训练之前,老师要精心选择听读材料,通常是选择陌生单词比较少而叙事性比较强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有效概括材料内容。在听读之前,老师可以设置层层推进的题目,第一遍听读时,老师只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一般是比较简单的内容,看看哪个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最强。第二遍再听时,不让学生听简单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听出难点,把文中出现的陌生单词猜出来,激发学生听读斗志。听读重点是把嵌有陌生单词的句子听出来,看看谁有这个能力呢?激发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学生在听读后,可以把相关的句子写出来,讨论句子的含义,猜测单词的意思,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听读热情高涨。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Unit 3 This is my sister时,老师先带领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有关家庭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找出文中所出现的人物,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学生听完以后,老师激发学生运用家庭成员的关系进行人物介绍,让学生在“叙事”中提高“说”的能力。如Father's mother is my grandmother. Father's father is my grandfather. Father's brother is my uncle.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继续介绍aunt,brother,sister与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老师继续布置任务,模仿文中的句型和短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认真听读,学会介绍的方式,才能更加顺畅的完成自我家庭成员介绍的任务。

二、设计游戏,激发学生表达探究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老师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边玩边学边收获。老师设计的“叙事”性游戏有很多,如复述故事、讲故事比赛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是“心有灵犀”的游戏。模仿电视节目中的竞猜游戏,把学到的单词做成卡片放在一起,一个同学抽出来,用动作和语言去描述单词的意思,另一个同学猜测单词并能够准确拼读出单词,这样该组就可以得分。为了让学生能够组织出恰当的语句,可以放宽学生组织语言的时间,给学生三次叙述的机会。只有学生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搭档才能准确说出答案。

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把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刚刚学习的单词放在一起,做成卡片放在箱子里,每一组用抽签的方式抽单词,评价得分更加公平。如单词“monkey”,叙述者开始描述:It is a kind of animal. It likes to eat bananas. It has long tail.学生在叙述中同伴一直在认真听,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同伴还没猜出来,叙述者就辅之动作,模仿猴子抓耳挠腮的样子,同伴恍然大悟,很兴奋地猜出来。在叙述猜词的时候,其他学生也都在小声叙述猴子的模样,全体同学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整个课堂非常热烈,学生听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践交流

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听说交流的欲望,思维更加灵活,在叙事表达时更加顺畅。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挂图、简笔画等教具,为学生叙事创设相应的氛围。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可以有效渲染气氛,简笔画则可以形象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在听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文中的故事情节,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来。老师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把教室布置成相应的环境,模拟实践场景,烘托听说环境。学生要运用叙事性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实践交流能力。

坚持不懈叙事作文初中 篇12

一、课堂评价标准层次化

坚持分层次评价学生的一个核心要求是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表扬为主, 批评为辅。不过对于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 我们要适时浇些冷水, 激发他们的斗志。

比如, 学生默写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如果是让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讲:1.内容完整, 书写正确;2.格式正确, 字迹优美;3.纵横比较, 进步突出。

如果默写的是成绩一般的学生, 我们主要用第一条标准来评价, 同时对他提出第二条标准的期望。如果默写的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我们主要用第二条标准来评价, 同时根据这个学生的表现适当运用第三条标准对他进行期望:一是表扬, 如这个同学一贯认真踏实, 以此树立全班学生的学习先进典型;二是批评, 如这阵子该学生有点骄傲;三是不表扬也不批评, 课堂时间宝贵, 不一定非用第三条标准不可。如果默写的是个成绩较差的学生, 我们则主要用第一条标准来评价, 肯定他已经默写出的部分, 鼓励他继续努力。

二、课堂评价内容具体化

课堂中的评价要实在具体, 言之有物, 不可假、大、空。我们在课堂中不要对学生进行廉价随意的表扬或批评, 避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随意地给学生“戴高帽”:“太好啦”“你真了不起”“你真棒”……这样的表扬很笼统, 不能客观具体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 使学生盲目自信, 不能进一步发扬自己的优点, 及时弥补自己的缺点。

二是任意给学生“穿小鞋”:“你真笨, 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我找不出比这更差的答案”“你上课究竟听没听讲”……这样的批评同样也是比较空洞缥缈的, 没有详细点明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之处, 反而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具体实在地评价学生学习呢?简单地说是紧扣学习内容, 翔实地分析学生的答案, 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对了, 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让学生心服口服。例如, 让学生诵读《卜算子·咏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学生读完这首词后, 我们如何进行评价呢?我们应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学生的朗读情况, 比如:“你朗读字音正确, 节奏和谐, 重音突出, 气势饱满, 读出了中国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当中, “节奏和谐”还可再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词采用23和223节奏型。”这样的评价就取得了引领学生正确学习的效果。

三、课堂评价主体多样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课堂评价中, 我们不能让教师成为唯一的评判者, 可以让学生自我和互相评价。人们往往对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以为意, 往往不会去研究它, 更不会深入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学因素。其实, 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有成效。比如, 做好学生互评工作, 评价别人, 首先要有个评价标准。而这个评价标准其实就是某次学习活动的目标, 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评价标准, 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的实质。所以, 在学生互相评价前, 教师要详细地向学生明确评价标准, 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

例如, 我让学生互评作文《我的初中生活》。我只提出三条标准:一选材恰当, 内容不偏题;二是线索明显, 层次清晰;三是事例生动, 主题积极。三条具备者评为甲等作文;具备两条者评为乙等作文;其他为丙等作文。学生所写评语围绕这三个标准分为三段。学生批改后, 我选择一到两篇作文进行讲评, 表扬优点, 指出问题, 最后让评者与作者交流意见, 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提升作文能力。

四、课堂评价目的明确化

现实中课堂评价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功利性因素呢?

一种是课堂评价物质功利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 笔者不否认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但建议不要经常使用这种奖励法。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奖励, 这跟学习的本意背道而驰。

第二种是课堂评价分数功利化或应试功利化。有的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总是从分数或阅卷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种题目在中考试卷中正常是5分, 你这样答最多得3分……”

那么, 我们如何让课堂评价不偏离目的, 回归评价本质呢?我们要在课堂评价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要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 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劳动并得到了进步。”

坚持初中作文 篇13

骤雨刹时飞来,像珍珠一般乱散,打遍池塘里的一片片新荷,我坐在亭中凝然不动,拾掇着旧书,倏地,一片泛黄的,叶脉透明似蝉翼的枫叶从书中缓缓飘落,宛如一只火红的蝴蝶,停留在那年的山路上。

去年中秋,绯红的晚霞在月色中渐渐醉去,心血来潮的我央求父母陪我去827电塔山散步,准备登顶赏月。来到山脚下,见那山缓缓的挺起高耸的脊梁,一根铁柱似的信号塔直入云端。望着那渐渐攀升的山路,是打退堂鼓,还是登上上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紧跟在父母的身后,伸开双手触摸风的身影。风啊!拂过道路两旁不卑不亢的草;风啊!拂过树影下争鲜斗艳的花;风啊!拂过高大挺拔的树。渐渐的风停了,我的脚步也逐渐沉重起来,好似有一千斤的重石压坠在我的腿上,不行了,太累了,筋疲力尽的我无力躺在山间的小路上。心头的热血也就这样被浇灭了,几片顽皮的杨树叶子,落到了我的身上,我想到了以前的自己,信誓旦旦的要考到年段第一名,结果也就是三分钟热度罢了,不久就放弃了……我越想越难过,不争气的泪珠从脸颊滑落。

父母在前边的高岗处喊:“儿子,歇够没有!”我拍打一下身上的尘土,回应着父母的呼唤。几步小跑,奔向下一个山丘。月亮由原来的灰白色已经变成了红黄色,她也随着我的脚步攀上了山顶。站在山顶的亭子里,我不禁想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风儿重新吹动了起来,月亮俯视着人间烟火,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成长的路上的每一座山丘,都需要我不遗余力的攀登;生活中的每一处清风,都需要我奋不顾身的拥抱。

初中坚持作文通用 篇14

吴静的双亲都患上了一种叫“卢瑟”的病,吴静爸爸妈妈唯一的女儿,必须去“福利咯发”岛(又名“万虫”岛)找到一种叫做“苏出色福利”的仙草,但要采到“苏出色福利”,必须内心要有勇气,“苏出色福利”才会出现。“福利咯发”岛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虫子,而吴静却最怕虫子,但为了爸爸妈妈,吴静开始了寻找“苏出色福利”之旅。

在三天三夜的跋涉后,吴静终于到了“万虫岛”。当吴静踏入“万虫岛”时,成千上万的毛毛虫,苍蝇,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小虫子一齐向吴静涌去,吴静当即脚一软,倒了下去,昏倒在地。

当吴静醒来时,她已经被善良的不特瑞婆婆救起了。当不特瑞婆婆了解了吴静的来意时候,她语重心长地对吴静说:“孩子,勇气是靠自己去做一些突破自己的事,你怕虫子,但你一定要想我要战胜虫子,鼓气勇气,消灭虫子吧!”说完,蝴蝶婆婆给了吴静一个袋子,用来装虫子的神奇巴格。

第二天,当吴静又一次看见成千上万的虫子在她面前飞舞,不断地在向她爬去的时候,她再也不害怕了,她对自己说,鼓气勇气吧,鼓气勇气!她想到了在病床上呻吟的爸爸妈妈,她就握紧手中的袋子,向那纷飞,爬行的虫子狠狠地看了一眼,再一次鼓气勇气,朝虫子的方向挥了挥,顿时,她的心中似乎生长出一样灵物,虫子一下子都消失了。 其实,那样灵物就是勇气。

有了“勇气”的照应,在几乎不生长的“不毛之地”生长出一朵花,花又结出了果实,那果实就是“苏出色福利”。

上一篇:“培育合格驾驶员,共创首都和谐交通”下一篇:后勤管理制度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