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篇1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物流渠道不畅;服务功能不全;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几方面。文章认为应该从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制定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新兴服务模式,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规模与效率,以及物流与信息相结合所反映出的巨大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第三方物流,对促进我国物流企业跨越式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我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

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

1.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于成立起,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H、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1.2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

(2)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3)物流渠道不畅,服务功能不全。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初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从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制定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2.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

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2.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4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对策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2.5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3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篇2

随着我国加入WTO, 人们对物流的认识, 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经济环境、政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础技术条件也日臻成熟, 在这种背景之下, 产生了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推动了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探析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原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而第三方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现代物流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为完善的物流将起到减少人力、减少企业内部运作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强竞争力的作用。因而, 物流对企业而言, 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是在物流渠道中, 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 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所以, 第三方物流被广为推崇, 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早在1992年对全球500家最大制造商物流主管的调查表明, 有37%的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欧洲, 2001年1290亿欧元的物流服务市场约1/4由第三方物流完成。其中德国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在美国, 第三方物流正以二位数的速度持续发展, 2001年已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在美国的一些主要市场上, 3PL的利用率已经达到73%, 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3PL的利用。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潜力巨大, 其前景十分广阔。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 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定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 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 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 电脑软件的飞速发展, 使混杂在其它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被精确计算出来, 还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 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此外信息共享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成功物流的关键。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带来了信息网络日益全球化。目前, 信息网络正覆盖全球, 由于多媒体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取之不竭, 且通信畅达又便于查询, 全球上网人数直线上升。据预测, 到2005年, 全球用户将达10亿。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 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 越来越便捷。这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竞争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 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企业分工趋于专门化, 这使得企业要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另外, 市场竞争使企业仅仅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改良而获得的利润越来越有限, 企业间的竞争将逐渐演变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的竞争。于是, 商家们开始思考究竟是自营物流业务, 还是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采取自营模式, 自己发展物流业务, 不仅物流的服务水平有限, 难以使用高新技术, 并且精力分散, 核心业务注意不够。采取外包模式, 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企业则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同时便于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企业可获得的收益包括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增加企业柔性、改进生产效率、使主业更集中和提高物流专业水平等。厂商为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应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简而言之, 竞争环境的变化驱使全球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 大力发展核心业务, 而将企业内部物流交由专业物流公司经营, 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加入WTO对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增加

中国加入WTO, 跨国生产大大增加。据统计, 到1999年8月底, 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 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 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跨国企业一般在规划建设之时就会考虑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生产能力, 不会规划太多物流设施, 而准备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这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同时, 入世后由于世界制造业和OEM中心在向我国转移, 世界制造中心、采购中心的地位凸显,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会有较大增长, 2002年进出口总额达6, 208亿美元, 从而使物流量大大增加, 需要强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支撑。且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 市场竞争的加剧, 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也将更多地开拓国际市场, 进行跨国经营, 需要改善或重新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统, 其物流总量将有超过10%的增长, 这无疑又将大大促进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量。

尽管入世后随着跨国生产企业的进入, 也会有一批国际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它们会分去部分物流服务需求量, 但总的来看, 跨国生产、零售企业带来的需求量的增加会远远多于国际物流公司在我国的服务供应量, 而这部分需求空间便会由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满足。当然, 前提必须是我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有能力满足跨国公司的需求。

四、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发展第三方物流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原有的企业体制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如产权不清晰、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必须要改革原有的国有企业体制, 当然也包括企业管理模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 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 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重生产、轻物流”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造成生产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大, 占用资金较多;另一方面也造成运输仓储企业有效货源不足, 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 导致企业周转资金不快, 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再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 “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 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由此可见, 发展第三方物流, 通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 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而在我国企业的全部物流中, 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又明显偏低。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物流观念落后, 自办物流现象突出;条块分割严重, 联盟程度不高, 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不全;物流人才匮乏, 设施落后, 管理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物流尤其第三方物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大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第三方物流成为新世纪物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本文着重分析了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原因。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篇3

[关键词] 增值服务 经验曲线 细分市场 差异化

国际化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为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需要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因此产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目前欧洲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80%,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使用比例约为60%,可见在欧美国家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但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刚刚兴起,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商业企业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分别为18%、16.1%和5.9%。可见,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尚处于引入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又大都是基本服务,即存储、运输等,提供增值服务的还相当少。

一、物流增值服务概述

1.目前第三方物流利润的来源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资源优势、先进技术及规模化经营,从而以低于客户自身物流运作成本的价格提供物流服务并获得利润。令C!、P1和C2分别为企业自营物流成本、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价格(P1<C1,否则不会外包)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则企业在物流外包中可降低成本而获利V1=C1-P1。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因为自己的专业化、规模化效益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谋取自己的利润:V2=P1-C2,因提供的是原来企业物流部门所能提供的基本服务,其最大值是V0=C1-C2。

2.增值服务的特点

根据国标定义,物流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包装、储存、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在以上七大功能中,前面五种属于基本的服务,而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便是属于物流的增值服务,它能够满足客户特定要求(比如剪切客户实际需要量的钢材),显著增加客户价值,是围绕物流服务而展开的创新性的服务。由于增值服务是相对于基本服务而言,因此又具有从属性,即从属于物流基本服务。除此之外,增值服务还具有创新性、增值性和进化性。其中创新性表现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企业最先推出新的物流增值服务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增值性是指物流增值服务的利润应高于或远远高于基本服务的利润,进化性是指经过一定时期的激烈竞争,增值服务也会“沉淀”下来变成基本服务。

3.增值服务的主要内容

(1)增加便利性。为客户提供简化手续,简化操作的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原来需要用户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现在由物流提供方,以各种方式代替用户做了,从而使用户这种服务变得简单,如提供一条龙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原来需要客户自己把货物送到车站或物流部门,现在由车站或物流部门直接上门收货,对客户来说就提供了便利。

(2)加快反应速度。在市场快速反应的情况下,要求流通过程加快,这就要求物流的提供方能优化生产和流通系统的中心网络,或重新设计适合生产和流通需要的流通渠道,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3)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经营者,要求物流服务商采用比较适用但投资较少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或推行物流管理技术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这部分业务如果由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来做,相当于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从而降低了物流服务接受方的物流成本。

(4)延伸服务。物流增值服务向前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后可延伸到配送、物流管理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物流系统设计等。

二、发展物流增值服务的必然性

1.基本服务的局限

(1)经验曲线的理论分析。目前很多第三方物流提供的大都是基本服务,根据经验曲线原理,随着对科技的掌握,管理知识的应用,第三方物流在基本服务上的成本将趋向一致,质量差异也会逐步减少,原有的质量和成本优势将消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基本服务将是非常接近,差别很小的服务。对于其他企业无优势可言,如果不开发新的利润源泉,企业终将衰退出局,但如果发展增值服务,提供差别化服务,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能拥有新的竞争力。

(2)市场特征分析。从对第三方物流基本服务市场分析来看,其市场应属垄断竞争市场,特别是一些运输企业如铁路还基本属于垄断性质。在第三方物流基本服务市场中,企业数量众多,有提供单一功能服务的也有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企业进出行业比较自由,企业进入该市场的原则只有利润,受利益的驱使,企业可以决定进入市场的退出市场。随着物流领域全面开放,垄断局面不久将会被打破,市场会越来越趋于完全竞争,如果坐以待毙,不拓展新的市场,目前所占这个市场的利润将趋于消失。

2.是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目标的要求

企业无论开展何种活动,都是为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如此。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有两种方式:开源、节流。而且通常情况下,开源要比节流容易,根据经验曲线,我们可以看出,越到后期,节流的困难越大,节流带来的利润越小,而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属于开源,根据物流服务的特性可知,此类开源可获得高额利润。

3.市场需求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对产品的个性需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对物流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物流增值服务的驱动力。根据对近几年资料分析表明,西欧和美国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物流服务功能上,已发展到增值服务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在快速增长,可以断言,物流增值服务将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发展的必然经过。

三、物流增值服务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的主要贡献

1.企业从细分市场中获利

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供给将越来越充裕,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对物流增值服务的需求上,对物流服务提供者来说必然要对物流服务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细分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程度,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及企业的目标和资源评估来选择细分市场。对于领先者来说,占领细分市场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行业中其他经营者来说,占领细分市场不但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而且也是逐步壮大企业的保证。

2.差异化及多元化使企业获利

从业务层面上,提供增值服务属于差异化战略略。即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特殊的要求,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采用这种战略可以很好地防御行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降低顾客敏感程度,增强企业讨价还价能力,从而获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从公司层面战略,提供增值服务是多元化战略。当物流基本服务市场的集中度很高时,企业想追求较高的增长率或收益率,只有进入新产品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提供增值服务可以挖掘企业内部资源潜力,实现协同效应,分散经营风险,增强市场力量,形成内部资本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收益。

3.更佳的营销策略带来更多收益

物流服务竞争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质量和成本。这是一个二维竞争模型,很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这个模型选出自己的定位,而物流增值服务可以看作是物流营销中的服务营销,物流增值服务可以使营销模型由二维变成多维营销,企业可以在一个多维空间选择自己的定位,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取得更多的收益。

4.实现“三赢”

物流增值服务的提供,对制造商来说,可以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使其商品在市场更具有竞争力;对消费者(客户)来说,在购买商品时获得更多的顾客剩余价值;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花的成本很少,但能为客户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提供的增值服务足够多的话,前面提到的V2完全有可能大于未提供增值服务时的V0,从而为企业的利润开辟新的源泉。因此形成商品制造商、商品消费者(客户)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三赢”的局面,共同分享物流合理化所产生的价值。

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在这个市场中立足,还需要谨慎的思考。我们的物流市场在2005年底已全面开放,企业面临的内外竞争压力非常大,只有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通过细分市场、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中更好地体现自身差异化的、特色的物流增值服务,才能和制造商及客户在市场中同生存同发展,也为民族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篇4

1 国内第三方物流现状

由于我国制度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影响和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也很缓慢。从全国来看,现代物流只在少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也还很低。据测算,目前我国企业的自营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规模的60%-70%左右,物流市场需求的匮乏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内在动力不足,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同时这也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给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 000 亿人民币? 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为20 %左右? 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但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 2001 甑氖谐」婺T冢矗埃?亿人民币以上? 70 %的物流服务商在过去的3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 % ? 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2005 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 %。由此可见? 市场已经孕育了对第三方物流的巨大需求? 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市场机遇。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篇5

我国连锁零售业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连锁零售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但也面临着在物流配送方面机制不够健全、运输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体系,对促进我国连锁零售业进入多层次、多业态、开放式、竞争性的发展新阶段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连锁零售业

第三方物流

促进发展

缺目录

批注:

1.全文未按照摘要、目录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通读全文,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且思路混乱。请根据题目好好组织全文的构架以及正文内容。

3.未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全文的格式安排。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连锁零售业就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这样国外许多的大集团就纷纷涌入我国市场,给我国零售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国外零售业的先进技术、健全的体制相比,特别是我国物流配送技术的比较,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在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设方面投资不足、手段滞后、配送中心规模较小、功能薄弱、运营效率低、成本高、物资资源配置不合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中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管理能力低下、配送机制不健全、信息技术不先进等难题,所以要想建立自己完善的物流系统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然而第三方物流正好给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

随着零售业连锁经营的迅猛发展,第三方物流在连锁零售业的应用得到逐步开展,第三方物流极大程度促进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我们可将一些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这样企业本身就可以减少对外投资,增强对市场内部的灵敏度,并可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网络到达企业本身不能到达的领域。连锁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紧密结合、创新发展,能使我国零售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上,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如此可将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发展企业也可转让给顾客,超低的商品价格自然可以增加商品的销售量,从而可以提升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就有大量外资零售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尤其是当我国政府逐步放宽对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之后,世界零售巨头便都迫不及待地涌向了中国,继而出现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扩张迅速的局面。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的连锁零售企业占据我国店铺数的绝大份额,其中为2006年的增加最多。随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市场越来越容易,以及在我国市场中的大规模扩张,面对如此强大规模的外资入侵,我国的内资零售企业很可能就会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甚至被挤出市场。与国外大型连锁集团相比,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存在着以下问题:

1.我国连锁零售业缺乏盈利竞争力。

我国零售企业盈利能力较国际业零售巨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连锁零售业平均毛利率为9%,而外资连锁零售业毛利率达到24%,我国的毛利率只是外资毛利率的37.8%;2008年,我国连锁零售业平均毛利率为11%,外资零售的为21%。净利率方面,2007年,我国连锁零售业平均净利率为0.85%,外资的平均净利率为3.7%,我国平均净利率只占到外资的净利率23%;2008年我国连锁零售业净利率比2007年略有提升,为0.91%,受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外资连锁零售业的平均净利率比2007年下降了40%,为2.22%,即便如此,2008年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净利率仍只是外资连锁零售业净利率的41%。由此可知,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盈利能力相当差,与外资零售业的差距是相当大的。

2.我国连锁零售业规模小

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较小,以我国最大的本土快速消费品连锁零售企业——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2008年其销售额仅为500亿元,是美国沃尔玛公司4 000多亿元销售额的1/8,门店数为3 932家,是沃尔玛门店数的一半,联华超市的规模远落后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可见我国零售业的规模小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

3.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经营风险高。这里的经营风险为存货风险,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由于自身配送能力不足、管理水平有限,没有完善的配送体制,为了及时能够对顾客订货作出反应,防止缺货并且可达到快速交货,我们往往需要采取高水平库存的策略,维持大量存货,这样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并且由于市场的变化,高度存货还存在着贬值的风险。在连锁超市中存货风险尤为严重。2008年华联超市的存货周转率为10.22,比沃尔玛的8.08高出2个多百分点;华联超市的存货周转天数35天,沃尔玛为44天。沃尔玛的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远远大于华联超市,但是沃尔玛的存货周转天数仅比华联超市多出9天。可见,华联超市的存货周转率比沃尔玛低得多。

4.我国连锁零售业信息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比较低,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数据交换,信息输入等方面上严重滞后;在营销技术、经营信息化的投入上远远低于国外。据统计,我国连锁零售企业投在信息系统中的资金占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一般为1.2%-2%。①有的零售企业才刚刚起步,仍在用人力方式进行相对低效的采购、销售、物流、财务处理等等,一切都凭经验,随意性、主观性大,时效性、科学性差。相比,外资零售企业大都拥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网络和营销组织网络,实行电子化经营管理。如沃尔玛借助自己的商业卫星,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球联网,通过这个网络,全球5 000多家门店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和销量全部盘点一遍。

对于流通领域的零售业来说,完善的物流系统能有助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资金周转速度等,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沃尔玛、家乐福等著名的国际零售巨头,都有一个完美的物流系统以保证其竞争优势。同他们相比,我国零售企业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是,由于受规模和资金的制约,要建立一个像沃尔玛一样的物流系统,对于目前我国的零售企业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因此,对于目前的我国零售企业来说,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是最明智的选择。不但可以实现企业物流的高效及时配送,还节省了企业用于发展自身物流系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不只是节省了成本,最重要的是使企业能把所有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上。零售企业与物流业的紧密结合,不仅能使零售企业拥有一个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全面的信息系统,提高对市场的灵敏度,而且还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网络系统到达企业本身不能到达的区域。管理的专注、灵活性的提高、信息系统的加强、成本的降低、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应,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二、第三方物流对我国零售业的促进作用

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洲,但第三方物流服务于80年代中期由美国正式首次应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从事着发货人和收货人之间的第三方角色,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提供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等物流服务。由于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业务,而把其他业务外包化,第三方物流因其在专业技术、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方物流自出现以来,就因其本身的魅力,吸引着所有的从事物流和即将从事物流的企业,并因为受到企业的青睐而得到迅猛发展。因为它是企业节省成本的新的关键点,它已经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第三利润源泉”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主流。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强调集中有限资源于核心业务,第三方物流因为有利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因此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三方物流是目前现代物流管理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不止受到原物流企业的欢迎还逐步受到了政府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重视,成为关注焦点中的焦点。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亚太物流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哈蒙德到我国参观考察时曾在多种演讲场合宣传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2.第三方物流在我国零售业兴起

中国仓储协会2003年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47%由第三方参与,11%的企业只由供货方承担,19%的企业由公司自理[3]。与第三次调查结果物流执行主体13%由第三方参与比较,第三方比例有较大上升,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报告也指出,有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3.第三方物流对我国零售业的促进作用分析

对于我国零售企业来说,现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核心能力的建立,以应对外来入侵者、巩固市场地位、加速自身发展。物流对其来说正是其竞争的非优势部分,而物流对其竞争力的增强和核心能力的建立又有着非同一般的辅助、保障和促进作用。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以连锁方式经营超市的专业集团公司之一,物美也是率先在国内零售业使用第三方物流配送。2002年1月,物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与黄天百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7年外包物流合同。物美董事长吴坚忠就物流业务外包谈到,物美在经过几年的快速扩张后,综合超市和便利店的数目逐渐增多,2001年底时已达到近200家,物流配送的瓶颈在此时凸显出来。但与国内其它传统的商业企业不同,没有其他企业与生俱来的仓储、运输和人力等资源。所以,在物流的外包还是自营这个话题的考虑上,物美便有了选择的空间。经过与集团高层讨论“后来大家一致认为物美真正关心的不是物流,而是怎么把店铺经营好,怎么把商品选择,把对消费者的服务做好,所以最终决定引进第三方物流,以期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1)第三方物流降低我国零售业的物流成本。对零售企业来说,价格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成本的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利用其规模经济优势和成本优势,使企业节省费用、减少资金占用,从而降低成本。长期以来,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情况的常见措施便是增加库存,但持有存货的成本和仓储活动的投资成本等越来越让企业难以承受,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能够利用其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装运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从而大大降低成本。降低物流费用并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随着我国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商品生产成本也将逐步降低,而物流费用在商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在商品流通费用中,物流费用的直接支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节约物流费用支出,对降低我国零售企业商品流通费用关系极大,也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方面。

以物美商业集团为例,物美商业集团将物流外包后,物流成本的变化情况分析。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物流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10%-20%,以15%的比例来估计物流成本,则物美商业集团7年的物流成本。据调查可知,物美商业集团2003年至2009年物流成本不断上升,主要原因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不断增加,导致企业整体物流成本上升。

(2)第三方物流提升我国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加剧和社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零售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于核心业务上,这样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从核心能力理论可知,企业能力包括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对于非物流企业的零售企业来说,物流服务是非核心业务,外包物流可以使零售企业集中经营核心业务,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核心业务上,企业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了解可知物美商业集团2003年到2009年净利润不断上升,2009年比2003年增长了511%,其中以2005年的净利润增长最快,达到52.4%,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接近40%。2005年是物美商业集团物流外包的第三年,物流外包的经济效益初显出来,净利润的持续增长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而物美商业集团毛利率成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7.1%上升到2009年8.9%,上升了将近2个多百分点。毛利率的上升体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的不断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第三方物流能提升我国零售业的企业形象。对于零售企业来说,第三方物流能提高配货速度、配货品种和车辆使用率,减少缺货和积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水平和采购水平,而且对业务的开展和市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对季节性产品储存而言,第三方物流不仅能够减少仓储活动的投资,还能增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别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如EDI、Bal420de、GIS等以及现代物流设施,如立体仓库等,并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来帮助增强顾客服务。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和零售企业不是竞争对手,是战略伙伴。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为零售企业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系统使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零售企业可以随时了解供应链的情况;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利用完备的设施和专业的人员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的复杂的程序,从而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帮助零售企业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定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零售企业在同行者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有利条件。

(4)第三方物流可增强零售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在零售企业经营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或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企业物流设施设备有时不能适应经营的需要,如果重新改建,投入大、时间长,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要受到影响。若是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零售企业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变动与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合作内容,减少了投资,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并可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网络到达依靠企业自身能力难以到达的市场,扩大销售网络。对于季节性产品而言,灵活性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需求的季节性,生产和零售企业的储存往往提前于消费季节,并要求根据市场反馈能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对仓储等物流活动的需求也是季节性,所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及时调整企业生产和销售,具有季节方面的灵活性。

三、第三方物流促进零售企业发展的依据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能促进零售企业的发展,除了适应时代需求以外,也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它的发展是符合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的。

1.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科斯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认为市场运行广泛地存在交易费用。达尔曼(Dalman,C.J.,1979)基于契约过程,把交易费用分为了解和搜集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执行和控制成本。威廉姆森(Williamson,O.E.,1985)将交易费用形象地比喻成“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并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两个部分,事前交易费用包括协议的起草、谈判等费用,事后交易费用包括交易出现不一致时产生的讨价还价成本、设立运行成本、实现承诺的保证费用,而企业的出现和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显然,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就是为了在市场交易中节约交易费用。从交易的全过程看,零售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有助于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零售企业要求物流服务商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向零售企业提供一种适合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这样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谈判费用和监督费用。二是零售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一般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即使双方发生冲突,也由于双方物流合约签约较长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无休止讨价还价甚至提出法律诉讼而产生的费用,减少保证合同执行的交易费用。三是物流业务不属于零售企业的核心业务,物流业务存在的管理大于将其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交易费用。所以,零售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就构成了第三方物流产生的一个理论基础。

2.社会分工理论。

古今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对社会分工理论进行了研究,如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心是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是财富增长的原因,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和促进分工的有效手段。马歇尔谈到分工以及大规模生产时,认为分工的发展会导致机械的发明,而机械的改良会使分工更精密。分工越来越精密,行业之间的界限会缩小。马歇尔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优势是技术经济、机械经济和原料经济[2]。

第三方物流是企业内部物流向社会物流发展的结果,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也是社会物流进一步深化分工的结果。在物流发展的初期,物流活动以运输、装卸、搬运、仓储等形式存在于企业中,形成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但当企业规模增大以及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一种新的市场化分工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企业将物流业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3.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Resources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和巴尼(Barney)。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资源包括给定企业的任何强点或者弱点,可被定义为半永久性附属于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巴尼(1991)则将企业资源看成是企业拥有的能够提高其战略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信息和知识等等。这些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即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稀有的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战略性资源还是不能模仿、复制和替代的。所以,只有战略性资源才有持久竞争优势。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组织存在两种资源:战略性资源和非战略性资源,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只有战略性资源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对零售企业而言,物流能力往往只是辅助能力;对物流企业而言,其核心能力必定与物流有关。这样物流企业与零售企业相比,在物流方面有了比较优势。所以,对于零售企业来说采用第三方物流,将自己辅助能力——物流能力外包出去,减少企业的各种资本投入,从而把有限的资源投在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上,在降低机会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同时,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

4.业务外包理论。

美国学者Gary Hamel 和Praharad 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首次提出了“业务外包”这一概念,西方学者Loh和Venkatraman(1992)、Kotabe(1992)、Lei和Hitt(1995),以及Willcocks(1995)和Johnson(1997)等从不同角度对业务外包进行了定义,见表1。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业务外包是企业利用其外部专业化的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对于绝大部分零售企业来说,物流业务并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与此同时,市场上专业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将物流业务当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零售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合作中双赢。

四、总结

这些年我国零售业发展得到飞速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很不成熟,再加上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国门,我国零售企业的不足凸显出来。其中物流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物流信息化水平落后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零售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零售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要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不仅要求极大的资金规模,相应的管理水平也要提高,这不仅伤财,还费人力,物力。因此,要发展物流服务,建立第三方物流,以便叠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各方的优势。所以,我国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做法。相反,利用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资金,还可以使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有其专长,有其特别强的竞争优势,但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业务。对于那些非优势部分,如物流部分,可以让擅长物流的专业公司去管理,这个专业公司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外购资源,使企业承担的风险分散,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中国仓储协会2003年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可知,我国零售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越来越高,第三方物流对我国零售业的优势愈加明显。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如何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来促进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有如下设想。

1.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技术为支撑。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零售行业提供服务需要信息技术和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这些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条形码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物品识别技术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撑,现在物流无法更新进步,向前发展,也无法为我国零售行业提供科学、先进的物流外包服务。

2.以合作双赢为宗旨。第三方物流在流通领域扮演的是零售企业的战略同盟者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次性地为客户提供运输或配送服务,而是提供一种具有长期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它能保证零售业物流体系的不断优化和高效运作。20世纪60年代,彼德•杜拉克谈到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第三利润并非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独享,而与零售业客户分享,这样零售业的利润增加了,盈利能力提高了。

3.创新物流服务。零售企业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除了提供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外,还要求他们提供一整套的物流系统设计等增值服务,而且服务能做到准时、快速、安全、信息跟踪反馈能力强。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来武装自己,适应市场变化,根据零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他们设计出包括材料采购、运输、零库存管理及制成品的配送、包装、加工等物流服务,使零售企业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规范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行为,逐步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同时,必须加快体制改革,促使零售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供企业的认识,从而利于外部资源来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陈保国,2007:《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中国物资流通》第16期; [2]霍红,2008:《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

[3]榄文,2006-2-17:《中国零售企业与海外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差距明显》,《国际商报》; [4]牛东来,2007-3-4:《连锁零售业物流陪送现状分析》,《中国商报》; [5]孙宏岭,2008:《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效率与效益》,中国物资出版社;

[6]陶虹、朱焱,2007:《对当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第16期;

[7]王敬、汪克夷,2008:《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再认识》,《商业时代》第25期; [8]王振锋、徐广印、胡荣博、梁广华,2006:《 新经济环境下我国3PL的发展研究》,《物流科技》第3期;

[9]王光华,2004:《我国零售企业竞争策略探讨》,《商业研究》第9期; [10]郑光财,2005:《连锁企业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11] Oliver silver, 2004,“Successful 3PL relationships are built 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Canadian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12] Ronald H.Ballou,2004,“Business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5 edition),Pearson Prentice Hall;

[15]Seyed-Mahmoud Aghazadeh,2008,“How to choose an effective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篇6

(1)发展第三方物流业的政策导向明朗,物流基础设施亦逐步得到改善。作为集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业等多种服务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物流业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月10日,我国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业列入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并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意味着宏观产业发展导向带给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机遇将会进一步增多。同时,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国家交通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这为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2)宏观经济形势给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率突破10%,稳定的经济环境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必然会带来物流量的大幅增长。同时,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物流领域,开始考虑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以获得第三方利润源。

(3)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借鉴。世界上一些物流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英、日等国在第三方物流发展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自我国物流全部对外开放后,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这虽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构成威胁,但同时也给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带来了学习外企先进理念、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的机会。此外,我国国内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经历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提供了范例。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 篇7

随着呼伦贝尔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方物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与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但是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与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并不相符,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制约了物流水平的提高。

1 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呼伦贝尔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14 年呼伦贝尔市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合计超过120 家,2015 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44 家。呼伦贝尔市迅速发展的B2B经营模式也给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交通网络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政府也提高了对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视程度,开始搭建各类物流产业园区,如大兴安国际物流园、绿宝物流园区等,冷链物流等新型物流运输业务也逐渐兴起,而且农机大市场项目、109 队物资储备中心项目、伊仕丹仓储物流中心以及一些小型物流企业有入园意向的项目正在洽谈。截至2015 年11 月,呼伦贝尔第三方物流从业人员达到3200 余人,专业物流车辆超过400 台,仓储规模超过1100 吨,2015 年上半年第三方物流合计运输量超过4200 吨,作为传统物流的补充,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

2 呼伦贝尔市发展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1)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现阶段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避普遍比较小,市场竞争力缺失,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与竞争网络。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呼伦贝尔市仅有国安物流、佳吉物流等物流公司能够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缺失使客户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处于分散状态,物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也不强,如绿宝物流园区,只能够提供货物的集散,没有成熟的仓储功能,大兴安国际物流园主要提供的还是运输与仓储等传统服务,新型增值服务无法满足需求,整个地区市场竞争主要通过价格战来实现,造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降低,无法与呼伦贝尔市迅速发展的物流需求相对接,为了实现第三方物流的持续发展,物流企业需要提升自身规模与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市场供给水平的提升。

(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物流行业作为新型服务业,虽然近几年在呼伦贝尔市获得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服务于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交通等条件都有待提高,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运载工具的承重能力,运输环节的自动化处理模式都不够完善,拥有运营车辆超过20 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仅有国安物流、佳吉物流。立体仓库也尚未搭建,随着呼伦贝尔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2015 年上半年各类机电制造企业合计数量超过1500 家,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设备与城市物流体系建设要求较高,虽然现阶段已有部分物流企业引进西方国家的运输模式与设备,但是该部分企业只能满足小规模的企业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已经制约了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迫切需要进行完善。

(3)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现阶段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提供的物流服务以传统配送为主,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国际物流中,海关、港口、配送中心都有独立的EDI报关系统,同时货物配送、提箱等环节也有完善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在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其很难与物流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物流相对接,影响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客户对于货物的配送状态无法进行实时了解,客户的满意度将有所下降,同时当出现货物爆仓或突然状况时,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加以辅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将不断下降。

(4)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行业作为新型服务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呼伦贝尔市物流人才供给不足,人员管理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人员层次较低、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过少,政府没有良好引导呼伦贝尔市的高级院校人才培养与第三方物流产业协调发展。为实现市场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化人才工作也需要得到重视。

3 呼伦贝尔市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

(1)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呼伦贝尔市首先要培养重点企业,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刺激中小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与大型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相关工作,例如在各个园区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构成综合性的物流体系,政府应该通过相应的扶持政策来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使第三方物流市场集中化。提高物流企业增值服务、仓储功能的成熟程度。从政府角度,应该积极的引进外资或其他地区大型、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在行业内形成模范效应与服务标准,同时政府引导呼伦贝尔市的高级院校人才培养与第三方物流产业协调发展,依靠呼伦贝尔市良好的物流市场发展潜力,搭建特色第三方物流项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现代物流由多个物流节点组成,完善的设施建设能够缩短货物在各个物流节点周转的时间,提高周转效率,同时对于呼伦贝尔各区域的物流协作也将产生推动作用,降低整个第三方物流体系运转的成本,所以政府首先应该对原有的物流节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车辆的投资力度,在绿宝、大兴安中进行加油站、公用仓库、厂房等设施的搭建,让第三方物流可以直接入住从事物流工作。政府还应该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在交通枢纽、物流业务集散地搭建第三方物流产业园区,建立从机场引进的网络管道及联通光纤;为雨水泵站工程施工单位已临建和铺设临时道路,完善相应的供水工程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物流企业角度分析,应该购置先进、高效的物流运输设备,保证运输效率的提升,其次要合理搭建仓库,实现立体化存储,单位用地面积能够贮藏更多的货物,同时实现货物的合理贮藏,便于货物的提取。现阶段呼伦贝尔市主要通过人工进行装卸,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缩小,企业应该运用机械化装卸流程,提高装卸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人工装卸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的几率。

(3)搭建信息技术网络。为了提高第三方物流工作的效率,搭建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至关重要,现阶段运输、仓储、信息管理已经成为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呼伦贝尔应该致力于在物流集聚区搭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使现代第三方物流的功能更加健全,组织网络更加完善,物流服务模式更加现代化,而呼伦贝尔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逐渐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与企业服务的有效对接,逐渐提高整个呼伦贝尔市的智能物流水平,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调整,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也能够让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搭建独立的电商平台,如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的信息系统,客户可以直接网络下单,并进行货物的追踪,企业自身的OA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也应该及时地进行完善,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各个营业网点的高效沟通,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对接能力,逐渐实现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4)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模式鼓励人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政府也应该搭建高校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平台,鉴于呼伦贝尔市现阶段尚无专业性物流服务院校,政府可与高校联合打造附属高校,专职于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企业输送能够适应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传统的理论教育转变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模式,企业也适度提高人才的薪酬福利待遇,增强员工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认同感,从多个角度出现,实现整个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4 结语

第三方物流作为新型服务业,对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也能够改变部分行业的经营模式,所以对于第三方物流的重视与培养程度都应该得到提升,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看出,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共同进行,从多个角度实现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完善。

摘要:文章结合呼伦贝尔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资源与市场情况,分析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呼伦贝尔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戴君.基于供应链关系管理的中国第三方物流整合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1):51-53.

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篇8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1)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2)需求不平衡性。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另一方面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3)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两万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第三方物流面临较大需求约束。目前我国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还是跨国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采取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2)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与传统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劳动及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多项服务,这对供应商的要求是很高的。(3)物流企业设备与技术落后,限制了物流整体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EDI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使用还不是很广泛,直接影响了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4)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活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化方面的技术。(5)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服务需求方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物流需求方在无法识别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时,很可能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履行承诺的能力产生顾虑;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通过采取不利于物流需求方的一些行为谋求自身利益,导致物流需求方担忧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质量,顾虑企业内部运营情况会外泄而担心对业务流程失控。

三、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硬件基础。从企业来说,在发展规模经济和网络化经营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较大的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增值服务设施,积极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专用运输设施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2)重点培养物流人才。目前与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急需要一批既懂物流业务,又懂经营管理,更具备物流策划能力的物流人才,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积极普及物流管理知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加深业界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3)开发市场需求,完善服务功能。我国物流的着眼点不在物流供给,而在于培养和挖掘物流需求。这就需要我国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真正根据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原则建立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现有的物流企业应该转变观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从顾客需求出发设计物流解决方案。(4)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加强网点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应用Internet、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的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参 考 文 献

[1]刘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18~119

[2]郭峰.推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0(12下)

上一篇:建设工程银行保函下一篇:正当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