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维护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保障社会中介机构及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的组织。包括:
(一)独立审计机构;
(二)资产、土地、工程等评估机构;
(三)工程监理机构;
(四)法律、档案等服务机构;
(五)信息、技术、工程等咨询机构;
(六)检测、检验、公证、认证机构;
(七)职业、人才、婚姻等介绍机构;
(八)工商登记、商标、专利、税务、房地产、招投标、因私出入境等代理机构;
(九)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其他组织。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介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司法、科技、教育、建设、水利、质量技术监督、国土资源、公安、民政、劳动保障、人事等行政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分别负责有关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审计部门负责独立审计机构的业务质量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中介机构的工商登记和监督。
第六条 中介机构应当加入行业协会,或成立中介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应当制订本行业自律规范和惩戒规则,做好自律管理和监督,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指导本行业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中介执业人员应当接受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
第二章 机构设立与执业资格
第七条 设立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以及与其开展中介业务相适应的资金;
(二)有健全的执业规则以及其他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取得执业资格的专职执业人员不少于3人;
(四)兼职执业人员不得超过本行业规定的人数比例;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中介机构设立实行登记制度。设立中介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未办理工商登记的,不得从事营利性中介活动。
法律、法规规定中介机构在办理工商登记前应当由有关行政部门审批,或对中介机构设立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省以外的中介机构在本省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在分支机构所在地办理登记手续。
第九条 鼓励中介机构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新设立的中介机构应当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制,原有中介机构应当逐步改制为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制。
第十条 中介机构不得隶属于行政机关,应当独立建制并承担法律责任。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在中介机构兼职。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中介机构实行专业资质认定制度的,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中介执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中介执业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取得执业资格;未取得资格的,不得执业。
第十三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中介执业资格应当通过考试取得。国家对中介执业人员资格考试另有规定的,依照国家规定办理;国家尚未规定的,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全省考试办法由有关行政部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章 中介执业行为
第十四条 中介机构开展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遵守职业道德,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五条 当事人有权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服务。中介机构依法从事中介活动,其行为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行政机关不得凭借职权限定当事人接受其指定的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法律、法规规定某项中介业务由特定中介机构提供的,从其规定。
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依法设立的各中介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应当同等对待。
第十六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除遵守业务规则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出具的书面文件应当真实、合法;
(二)应当及时、如实地告知委托人应当知道的信息;
(三)对执业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及其他秘密事项予以保密;
(四)妥善保管委托人交付的样品、定金、预付款、有关凭证等财物及资料;
(五)如期完成委托合同及业务规范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除即时清结及简单的中介业务外,中介机构提供中介服务,应当依法与委托人签订合同。
第十八条 中介机构应当做好执业记录。执业记录应当记载下列内容:
(一)委托事项、委托人的具体要求;
(二)收取的费用及支付方式;
(三)履行合同应当遵守的业务规范的有关要求;
(四)委托事项履行情况,包括委托事项的接受、完成过程、终结手续的办理等。
第十九条 中介机构应当亮证、亮照经营,并在其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公布服务内容、服务规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投诉机构的电话和地址等事项。
第二十条 禁止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从事下列行为:
(一)提供的信息、资料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
(二)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评估报告、证明文件及其他文件;
(三)索取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或者利用执业便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四)采取欺诈、胁迫、贿赂、串通等非法手段,损害委托人或他人利益;
(五)以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
(六)强行或变相强行推销商品、提供服务;
(七)对客户实行歧视性待遇;
(八)执业人员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行业中介机构执业;
(九)聘用无执业资格人员执业,或者聘用依照本办法规定不得执业的人员执业;
(十)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行业的行政部门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责令其停止执业,对中介执业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对指派中介机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八)项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中介执业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九)项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中介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的,由主管行业的行政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中介执业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对中介机构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项规定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无营业执照从事中介活动的,依照《浙江省取缔无照经营条例》处罚;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的,责令其退还所得款项,并可对行为人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中介机构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五)、(六)项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处理;
(五)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七)项规定的,对中介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对执业内容未予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的,对中介机构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中介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由价格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使委托人或他人利益造成损失的,由中介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中介机构可以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执业人员追偿。
第二十六条 中介机构执业人员有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四)项情形之一的,今后一律不得从事中介执业活动;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除依照本办法处以罚款外,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对违法行为予以通报,并将通报内容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二)依照法律、法规直接吊销或建议执业资质管理机关吊销执业资格;
(三)对适用本条第(二)项以外的其他执业人员,通知被处罚人所在中介机构不得继续聘用其执业。
第二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予以处理的执业人员,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介机构不得重新聘用。
第二十八条 行业协会应当掌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执业情况和违法违规情况,在协会内及时通报行政机关的惩戒、处罚情况。
第二十九条 对本办法规定的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一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由行政监察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由行政监察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三)对应按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理而不予处理的,由行政监察机关责令其限期作出处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给予警告;逾期不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的行政处分;
(四)不履行法定职责或监督不力,导致本行政区域内的中介机构连续发生重大违法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员,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关键词: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创新,对策,浙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加之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各地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浙江省在“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中提出, 到2015年要在全国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的行列。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全面推进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科技中介机构不仅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也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承担着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咨询决策等功能。而当前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较弱的服务能力制约了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桥梁、传递、纽带作用的发挥, 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创新消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瓶颈”, 以促进浙江创新型省份的建设。
1 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1.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
目前浙江省多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么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 要么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实行事业单位运作模式占相当比例, 政府投资比重过大, 缺乏独立性。这种角色的缺失和政府的越位, 不仅使得科技中介机构在履行自身职能时受到政府部门的制约, 还往往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享受优惠政策, 缺乏追求经济效益的动能[2]。这些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缺少对其自身组织性质、主体业务、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思考, 内部也无有效的竞争和约束机制, 必然导致其开拓市场和增强自身能力的动因不足, 影响了科技中介机构提供创新服务的灵活性和积极性。2011年, 浙江省技术市场输出的技术交易额为66.88亿元, 仅列全国第12位, 远低于北京 (1268.34亿元) 、上海 (516.24亿元) 和江苏 (411.25亿元) 的水平。
1.2 创新要素的服务能力不足
1.2.1 人员专业化程度偏低
科技中介属于专业性和创新性强的知识密集型行业,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科技中介机构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求, 相关人员不仅要具有技术背景, 还应掌握经济、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而根据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 全省取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的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1%。目前浙江省的科技中介机构中, 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仅占5%, 普遍面临专业科技人才短缺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科技中介机构最重要的资产, 也是科技中介机构进行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 如英国技术集团科技中介服务公司拥有员工180多名, 其中80%是科学家、工程师、专利代理、律师或者会计师。此外, 由于对科技中介服务重要性认识的偏差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因素, 高层次人才往往不愿介入这一行业, 这也加剧科技中介机构人才的匮乏。
1.2.2 缺乏高增值化服务
从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来看, 整体服务水平偏低, 主要以技术信息发布、科技咨询、科技培训为主, 提供高层次的增值服务的水平较低。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如表1所示。
注:资料来源于浙江科技信息网http://xinxi.scieco/article.html“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调查分析”
在实践中, 一些科技中介机构, 如科技信息中心、人才交流中心、技术交易市场往往对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得的技术信息、人才及创新所需要的配套资源不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就直接提供给创新主体, 自身很少直接参与创新活动, 提供的基本上是一种低增值的服务, 在科技风险投资咨询、科技信用评价、先进制造技术、项目国际交流等高增值化服务方面能力严重不足, 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
1.2.3 科研创新投入仍显不足
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产品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技术研发的一次性投入较大。虽然2010年浙江R&D投入总规模在全国排名提升到第五位, 达到494.2亿元, 但与处于全国前三位的江苏、北京、广东相比差距仍然比较明显 (如表2) 。资金的不足往往会制约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能力的发挥, 如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各种配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而浙江省农业科研经费、农业推广经费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注:数据来源于2010年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4362&record=38
1.2.4 信息不对称
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分离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对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的需求。在区域创新系统中, 创新主体活跃的创新活动形成对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的有效需求, 而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满足需要的创新服务产品才能真正促进技术创新活动[3]。根据2011年一项对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调查表明, 制约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问题是成果脱离市场, 占比分别达到了36.4%和40.7%。2009年至今,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技术成果交易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其发布的技术难题数和技术成果数两项代表性数据表明 (如表3) , 产业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不平衡。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专业化程度亟待加强。
注:1) 资料来源于浙江网上技术市场http://www.51jishu.com;2) 数据截止于2012年10月
1.3 科技中介机构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形成
2011年, 浙江省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1.1万余家, 在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方面, 全省有省级区创中心121家, 其它生产力促进中心18家, 其中12家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共投入运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118家, 其中国家级34家, 省级以上60家。浙江省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在数量和规模上仍然偏小, 且主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网络密度仅为0.0228, 结点间的联接质量、联接数量都亟待提高[4]。以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为例, 其拥有400个技术转移中心并且形成网络, 将该地区密集的智力资源与中小企业联系起来, 实现了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产品的市场化推广, 使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获取技术等相关信息, 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内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往来和交流, 大大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与升级的快速发展。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浙江省已初具规模, 但存在着重复建设、“重布局、轻运行”以及有效性差等问题, 如科技成果数据库、专业人才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的建设还比较薄弱, 这也影响了网络服务效能的充分发挥。
1.4 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科技中介组织体系良好运行的保证。市场秩序混乱就会存在无序竞争和不公平竞争, 将打击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的积极性, 妨碍创新服务活动实施。尽管国家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专利法》、《合同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 浙江省也出台了《关于促进我省民营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 但从全国到地方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科技服务业的法律法规, 缺乏系统的机构资格认证制度, 远无法满足科技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的需要。
2 提高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能力的对策
2.1 加强完善服务创新组织
创新活动的实施需要科技中介在组织的构成、形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上进行调整以适应创新要求, 有效的组织是提高创新效率和降低创新风险的前提条件。
2.1.1 促进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企业化
要逐步改变目前政府主导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模式, 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创办或者联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 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努力促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功能和多种模式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态势。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形成科研院所、民间资本、保险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政府和外资等共同介入科技中介机构投资运作模式。
目前浙江省的科技中介机构以事业管理体制为主, 实行企业化运作的还比较少, 即使有些民办的, 也是“官助民办”的特征明显, 使得这些科技中介机构自身缺乏发展的战略导向。无论是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还是实践都表明, 企业化运作的科技中介机构权责清晰、产权明确, 经营的灵活性大大增强, 在竞争中求生存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进行服务创新, 从而有效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当然按照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要求一步到位将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全部都转变为企业化管理不太现实, 应分析科技中介机构所从事的具体业务, 根据其特点, 采取分别转变为非赢利性组织和企业化运作两种运作方式。非赢利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是推进政府主持开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或向政府、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发展导向服务, 如部分技术市场、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这类机构不应该多, 但要在整个科技中介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的科技中介机构应该实行企业化运作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追求营利的法人机构[5]。
2.1.2 构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联盟,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中介服务应该是一个由多层次、多阶段、多要素构成的集成系统, 要根据创新主体的特征和中介机构服务功能、组织形式、市场定位的不同构建动态的、网络的科技中介服务联盟 (如图1)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对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的要求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因此需要科技中介机构围绕企业需求, 努力提高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而动态的、网络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联盟满足了这种需求, 联盟成员共享信息、协作攻关, 如为了促进不同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对接, 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地区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服务的网络化, 城市网络、区域性网络和国际化网络等广泛应用到了科技中介机构中。
同时, 浙江省要加快杭州城西科技创新产业主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 大力支持湖州南太湖科制中心、舟山海洋科学城、宁波研发园等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推进基础、行业、区域三类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人才集聚、破解行业和区域共性技术难题、服务块状经济等方面发挥这三类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
2.1.3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人才队伍培育, 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人力资源体系
人才是科技中介机构组织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浙江省要建立科技中介机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机制, 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人才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及中长期激励制度,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如技术经纪人是促进技术交易的重要主体, 是科技中介机构内重要的活力因素, 而目前浙江省技术经纪人的数量和质量远达不到其科技产业发展的要求。应逐步完善并加强诸如技术经纪人、科技评估师、咨询师等专业培训和执业资格的考核认定工作体系;要利用目前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引导高素质人才进入科技中介机构。
2.2 促进服务创新过程一体化
2.2.1 强调全价值链服务
科技成果的扩散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并且随着企业竞争的全价值链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更加实时的、针对性的服务[6]。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 资金、人才等都处于劣势, 对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开发、技术风险的预测等方面都缺乏研究, 因此需要科技中介机构面向企业提供全程化服务。当然对于全程化服务一般很难由一家科技中介机构完成, 可以借助于前文提出的动态的、网络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联盟实现对服务创新的组织保证, 通过信息技术等创新服务手段为浙江省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提供全方位支持。
2.2.2 推进高增值化服务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科技资源的流动日益加快, 仅提供技术信息、咨询等低增值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 也偏离了科技中介机构的构建初衷。科技中介机构要在政策支持下, 依托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机构人才, 将服务领域向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延展。浙江省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主要定位于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很少涉及技术创新过程。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 尤其加强科技评估、创业投资服务等制约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服务内容。
2.3 深化发展开放式创新服务模式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型很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 对创新主体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着主要作用, 对于技术或科技成果等的扩散和传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些被传播扩散的知识就是服务创新的核心。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区域创新体系内各主体的桥梁, 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甚至竞争者等创新参与要素的积极互动, 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更广泛的合作群体、更宽的商业化渠道, 避免创新资源闲置, 降低了创新风险, 从而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的效率。以瑞士Alps Bio生物集群中介服务体系网络为例, 网络内聚集了Medtronic、Serono、Om Pharama等2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拥有包括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苏黎世大学等在内的密集学术研究网络, 证券风险投资机构发达, 创新活动活跃。
2.4 优化政策环境
完善的法律体系、规章制度、行业规范是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进行服务创新和健康发展的基础[7]。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和引导, 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机构行业准入和资质认定制度建设, 切实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增强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 如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免征营业税、所得税, 对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等;另一方面, 也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建立有利于激励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庆金, 马浩, 马伟.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运作机制及发展对策[J].管理信息化, 2011 (1) :9-11
[2]李柏洲, 孙立梅.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9) :29-33
[3]张明明.区域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20) :10-11
[4]李文博.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7) :153-160
[5]李文元, 顾桂芳, 梅强.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管理模式演进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0) :23-25
[6]常爱华, 王希良, 梁经纬, 等.价值链、创新链与创新服务链——基于服务视角的科技中介系统的理论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 2011, 29 (2) :30-34
目前,该局已建立了信用信息管理组织机构,并制定了信息的征集方式与评级考核标准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信息内容全覆盖,征集方式多样化
“信用信息征集涵盖土地、测绘、矿产三大领域,共涉及到15个科室部门,且每个领域所征集的信息都不相同。从地矿科来说,要征集的信息主要是地质勘查、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等。”该局地矿科科长刘光辉介绍。
目前,从业单位个的信用信息主要由基础信息、良好信用信息、提示信用信息和警示信用信息构成,包括资质类别、履约、表彰和处罚记录等信用信息。该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袁宏透露。
经由相关部门考核评级后,由征信机构负责信息的征集和整理。目前,该局确立了行政审批科为征信机构,负责信息征集,并与信息中心合作建设全市国土资源领域信用信息数据库,提交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并进行公开,供大家查阅。
此外,为保证信用信息征集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该局还规定,与从业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有利益相关的单位与个人均可向征信机构提供其信用信息。
评级与奖惩标准细化,可操作性较强
如何通过征集的信用信息来对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进行信用评价定级,进而通过评级结果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是构建国土资源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关键和目的,关系到信用信息管理制度能否真正有效发挥作用。
为确保信用信息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综合众多量化考核体系,制定了评价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指标细化且可操作性强。
根据各部门考核的评价内容,该局将信用评价基本总分值定为100分,实行良好信用信息加分,提示信用信息和警示信用信息减分。根据得分,该局将从业单位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主要从业人员信用等级分为A、B、C三级。在评价期内企业运行行为规范,履行合同情况良好,无任何不良行为记录,根据信用评价指标得分超过120分,则获得信用A级。“目前我们对从业单位与个人制定了信用级别的分类,经初步统计,已对150多家从业单位进行信用评级。”该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袁宏介绍。
在完成对信用信息的征集与评级之后,株洲市国土资源局特别注重对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将从业单位信用信息与用地和探矿、采矿准入等资格审查和诚信评价挂钩。
信用评级中表现优异的从业单位与个人,在评优评先、项目招投标、安排项目和拨付有关补贴资金时予以倾斜,在服务上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利。
信用级别较低的从业单位与个人,则将其列入监督检查重点,对其不良业务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承担国土资源领域业务。情节严重的,给予降低资质级别、吊销资质等处罚。
目前,该局拟每年对全市国土资源领域从业单位与人员进行一次考核评级。
场内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代理机构(以下简称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中介机构评价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综合素质,维护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正常秩序,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是指在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场内从事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的代理服务活动。
第三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中介机构,是指依法取得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资质的法人企业及其办事机构。从事公共资源交易代理业务的中介机构,必须依法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接公共资源交易代理业务。
第四条 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负责对辖区内中介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实行场内行为管理。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中介机构提供进场服务。进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管理
11、中介机构认为有必要提供的能够证明其资信、服务状况的其他资料
12、收费标准的说明(申请机构需提供明确的收费标准和说明,附收费许可证)
以上除提交原件外,应同时提交复印件(A4纸复印、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一式两份。
第七条 中介机构须有固定办公场所。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应符合相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八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遵守业务规则和职业道德,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出具的书面报告应当真实、合法,还应及时、如实地告知委托人应当知道的信息,对执业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及其他秘密事项予以保密,如期完成委托合同及业务规范规定的其他事项等。
第九条 中介机构依法独立执业,并对执业质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其他责任。委托人有权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服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合法执业行为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十条 中介机构实行有偿服务。中介服务项目属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应当取得价格主管部门的收费审批手续后方可收费。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强迫中介机构提供无偿服务。
第十一条 中介机构提供中介服务(除即时清结及简单
不正当利益;
(七)伪造、涂改交易文件和凭证;
(八)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危害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
(九)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出具虚假报告、证明文件及其他文件;
(十)采取隐瞒、欺诈、胁迫、贿赂、围标、陪标、串通、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损害当事人或他人利益;
(十一)发布虚假信息,引诱他人签定合同,骗取中介费;
(十二)对服务或商品作虚假宣传;
(十三)聘用无执业资格人员执业;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信用管理
第十四条 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在执业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记入良好行为记录,并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备案:
(一)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或者著名商标的;
(二)通过国家认可的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
(三)在市级以上诚信等级评定中被确定为优良的;
(四)被市级以上行政机关评优表彰的;
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事先书面告知当事人,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合理的意见应当采纳。
第十八条 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被记入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应当在县行政服务大厅网站、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和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公布。
第十九条 对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
对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当年不得被推荐参与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评定、评优表彰、诚信等级评优和通报表扬。
第二十条 对被记入警示名单且在公布期限内或者被记入重点警示名单的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本县各级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其他获得财政投融资项目,不得委托其从事中介业务。
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其他获得财政投融资项目在委托中介业务时,应当做好对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的查询工作。
第二十一条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中介机构及执业
第二十四条 实行市场准入制。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严格把好中介服务市场准入关。设有前臵审批条件的,应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在取得执业许可证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设有后臵审批条件的,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还须取得相关执业许可证方可营业。无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则必须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二十五条 实行备案公示制。凡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与交易代理活动的中介机构应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备案,经审查核发《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机构代理服务证》和《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介机构交易员证》(简称“两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定期对备案的中介机构通过媒体和网络进行公示。已备案的中介机构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与交易代理活动时,须由本机构交易员持“两证”方可开展工作。未备案的中介机构,不能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与交易代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视为自动放弃参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代理活动的资格。
每年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根据本办法对中介机构场内行为进行考评,考评总分为100分。考评实行扣分制,考评结果在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予以公示。(扣分细则见附件)
两次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停止其在平台交易代理活动60个工作日;违反两次以上的,给予严重警告,责其停业整顿,列入“准黑名单”,停止其在平台交易代理活动120个工作日。情节严重的,两年内违反一次,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告,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会同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建议执业资质管理机关吊销其执业资质证书,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凡是经审查确认被列入“黑名单”的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可责令其在一定时间内退出区域市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及政府投资项目三年内不得委托其从事中介业务。
第二十八条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有依法应当予以吊销资质(资格)处罚的违法行为时,应当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相应的处罚建议,并协助其做好相关的资质(资格)管理工作。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加强对行业协会履行行业管理职责的指导和监督。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本办法规定的中介机构备案、中介执业人员培训、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等事项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办理。
第二十九条 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实施监管,不得妨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得索取
1讼。
第三十三条 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委托人或者他人合法利益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应当依法追究或者责令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办理登记或者备案手续,或者将办理备案手续变相为行政许可的;
(二)依法应当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而未记入,或者依法不应当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而予以记入的;
(三)依法应当记入良好行为记录而未记入的;
(四)按规定应当将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重点警示名单以及记入良好行为记录的结果向社会公开,而不向社会公开或者不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社会公开的;
(五)按规定应当报送、采集的信用信息,不报送、不采集或者不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报送、采集的;
(六)依法应当对违法执业行为的投诉举报事项进行查处而未予查处的;
3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
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场内管理考评扣分细则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扣20分:
1、超越资格承揽业务;
2、转让、出借资格证书;
3、尚未与行政主管部门脱离;
4、伪造代理业务虚报业绩;
5、代理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逃避招投标监督执法机构监管或因中介机构原因存在假招标、串通招标及其它违法违规现象;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扣10分:
1、代理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不按规定进入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
2、与所代理招标项目的业主和投标单位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存在隶属关系或其它利益关系;
3、未对所代理招标项目的有关情况和资料严格保密;
4、不按程序规定组织招标投标活动,擅自更改评标办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保护出借人、借款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监管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级人民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第三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借款人与出借人遵循借贷自愿、诚实守信、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原则承担借贷风险。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承担客观、真实、全面、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第四条 按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监管原则,落实各方管理责任。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制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监督管理制度,并实施行为监管。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互联网服务进行安全监管,依法查处违反网络安全监管的违法违规活动,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及相关犯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 备案管理
第五条 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于10个工作日以内携带有关材料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交的备案登记材料齐备时予以受理,并在各省(区、市)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备案登记手续。备案登记不构成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登记后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登记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第六条 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的机构,应当在经营范围中实质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并进行备案信息变更。
第八条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拟终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应当在终止业务前提前至少1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办理备案注销。
经备案登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依法解散或者依法宣告破产的,除依法进行清算外,由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注销其备案。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 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
第九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二)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三)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发现欺诈行为或其他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时公告并终止相关网络借贷活动;
(四)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
(五)按照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借贷有关债权债务信息要及时向有关数据统计部门报送并登记;
(六)妥善保管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删除、篡改,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七)依法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八)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相关工作;
(九)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义务。第十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八)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九)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十)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一)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二)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十三)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一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核实的实名注册用户。
第十二条 借款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及融资信息;
(二)提供在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未偿还借款信息;
(三)保证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四)按照约定向出借人如实报告影响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益的重大信息;
(五)确保自身具有与借款金额相匹配的还款能力并按照合同约定还款;
(六)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第十三条 借款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通过故意变换身份、虚构融资项目、夸大融资项目收益前景等形式的欺诈借款;
(二)同时通过多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变换项目名称、对项目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等方式,就同一融资项目进行重复融资;
(三)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外的公开场所发布同一融资项目的信息;
(四)已发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含有本办法第十条所列内容,仍进行交易;
(五)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从事的其他活动。
第十四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具备投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能力、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
第十五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等信息;
(二)出借资金为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
(三)了解融资项目信贷风险,确认具有相应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
(四)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
(五)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六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只能进行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
第十七条 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及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第十八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等级测试,具有完善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以及灾难恢复等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科技风险管理和科技审计有关制度,配置充足的资源,采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健运行,保护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安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记录并留存借贷双方上网日志信息,信息交互内容等数据,留存期限为自借贷合同到期起5年;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接受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和审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成立两年以内,应当建立或使用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应用级灾备系统设施。
第十九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
第二十条 借款人支付的本金和利息应当归出借人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与出借人、借款人另行约定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
第二十一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征信机构等的业务合作,依法提供、查询和使用有关金融信用信息。
第二十二条 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使用第三方数字认证系统,应当对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进行定期评估,保证有关认证安全可靠并具有独立性。
第二十三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记录并妥善保存网络借贷业务活动数据和资料,做好数据备份。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的要求。借贷合同到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二十四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暂停、终止业务时应当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通过官方网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公告,并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渠道通知出借人与借款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暂停或者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因解散或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应当在解散或破产前,妥善处理已撮合存续的借贷业务,清算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清算时,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分别属于出借人与借款人,不属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财产,不列入清算财产。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 出借人与借款人保护
第二十五条 未经出借人授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
第二十六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网络借贷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可动态调整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第二十七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管理,确保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采集、处理及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资金存管机构、其他各类外包服务机构等应当为业务开展过程中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保密,未经出借人与借款人同意,不得将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用于所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
在中国境内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析应当在中国境内进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向境外提供境内出借人和借款人信息。
第二十八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第二十九条 出借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款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等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自行和解;
(二)请求行业自律组织调解;
(三)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资项目基本信息、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资金运用情况等有关信息。
披露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关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一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及时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披露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等经营管理信息。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众披露报告、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本机构出借人与借款人资金存管、信息披露情况、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经营合规性等重点环节实施审计,并且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定期对信息安全实施测评认证,向出借人与借款人等披露审计和测评认证结果。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引入律师事务所、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等第三方机构,对网络信息中介机构合规和信息系统稳健情况进行评估。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将定期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报送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置备于机构住所供社会公众查阅。
第三十二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借款人应当配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出借人对融资项目有关信息的调查核实,保证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网络借贷信息披露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负责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日常行为监管,指导和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做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调机制。
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包括对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工作。
第三十四条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从事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自律规则、经营细则和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教育会员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调会员关系,组织相关培训,向会员提供行业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调解纠纷;
(三)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开展自律检查;
(四)成立网络借贷专业委员会;
(五)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五条 借款人、出借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资金存管机构、担保人等应当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资金存管机构对出借人与借款人开立和使用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根据合同约定,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进行存管、划付、核算和监督。
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
资金存管机构应当按照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报送数据信息并依法接受相关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下列重大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一)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重大经营风险;
(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因商业欺诈行为被起诉,包括违规担保、夸大宣传、虚构隐瞒事实、发布虚假信息、签订虚假合同、错误处置资金等行为。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络借贷行业重大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制定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协调处置有关重大事件。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重大风险及处置情况信息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七条 除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事项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一)因违规经营行为被查处或被起诉;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境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行为;
(三)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要求的其他情形。第三十八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在上一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送审计报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未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和处置情况、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供行业统计或行业报告等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情形的,应当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有关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处罚规定的,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将其违法违规和不履行公开承诺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等监管措施,以及给予警告、人民币3万元以下罚款和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违反法律规定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或欺诈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出借人及借款人违反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设立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三条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网络借贷专业委员会按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协会章程开展自律并接受相关监管部门指导。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前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除违法犯罪行为按照本办法第四十条处理外,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整改,整改期不超过12个月。
第四十五条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条 [融资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主页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以下信息:
(一)借款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财产、主要债务、信用报告;
(二)融资项目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类型、主要内容、地理位置、审批文件、还款来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及利率、信用评级或者信用评分、担保情况;
(三)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
(四)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有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融资资金运用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借款人还款能力变化情况等。
第三十一条 [机构经营管理信息披露]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时在其主页显著位置披露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交易金额、交易笔数、借贷余额、最大单户借款余额占比、最大10户借款余额占比、借款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客户投诉情况等经营管理信息。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主页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众披露年度报告、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及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要求披露的其他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机构治理结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管理团队情况、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实收资本及运用情况、业务经营情况、与资金存管机构及增信机构合作情况等。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本机构出借人与借款人资金存管、信息披露情况、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经营合规性等重点环节实施审计,并且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定期对信息安全实施测评认证,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等披露审计和测评认证结果。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将定期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报送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置备于机构住所供社会公众查阅。
第三十二条 [披露义务的责任主体]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借款人应当配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出借人对融资项目有关信息的调查核实,保证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职责]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应当履行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有关职责外,还应当承担下列职责:
(一)对地方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开展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二)建立跨省(区、市)经营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风险监测分析和开展风险提示,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提示和督导;
(三)推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
(四)指导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
(五)对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进行解释。
第三十四条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责]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加强沟通、协作,并履行下列监管职责:
(一)建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股东、合伙人、实际控制人、从业人员的执业记录,建立并管理行业有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开展风险监测分析,并按要求定期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统计数据与中国人民银行及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运行机构共享;
(二)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制定实施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合同文本等标准化规则,促进机构信息披露和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
(三)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对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四)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相关措施;
(五)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省级政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查处;
(六)定期向省级政府、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本辖区备案和网络借贷行业年度监管与发展情况报告。
第三十五条 [自律组织职责] 省级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应当将组织章程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自律规则、经营细则和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教育会员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调会员关系,组织相关培训,向会员提供行业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调解纠纷;
(三)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开展自律检查;
(四)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六条 [客户资金存管] 借款人、出借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资金存管机构、担保人等应当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资金存管机构对出借人与借款人开立和使用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根据合同约定,依照出借人与借款人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出的指令,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进行存管、划付、核算和监督。
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
资金存管方应当按照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报送数据信息并依法接受相关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重大风险信息报送]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下列重大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一)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重大经营风险;
(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三)因商业欺诈行为被起诉,包括违规担保、夸大宣传、虚构隐瞒事实、发布虚假信息、签订虚假合同、错误处置资金等行为。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络借贷行业重大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制定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协调处置有关重大事件。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重大风险及处置情况信息报送省级政府、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八条 [一般信息报送]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
(一)备案事项发生变更;
(二)不再提供网络借贷信息服务;
(三)因违规经营行为被查处或被起诉;
(四)内部人员违反境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行为;
(五)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年度审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审计,并在上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送年度审计报告。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监管部门责任]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和处置情况的;
【发布日期】2003-09-04 【生效日期】2003-11-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人事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令第2号)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已经人事部部务会议、商务部部务会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人事部部长 张柏林
商务部部长 吕福源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 王众孚
2003年9月4日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维护人才市场秩序,促进人才市场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是指外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中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合资成立的人才中介机构。
第三条 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必须与中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经营,设立专门的人才中介机构。
不得设立外商独资人才中介机构。
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和在中国成立的商会等组织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才中介服务。
第四条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正当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商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审批、登记、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设立与登记
第六条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中方投资者应当是成立3年以上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出资者也应当是从事3年以上人才中介服务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各方具有良好的信誉;
(二)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人员,其中必须有5名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人才中介服务资格证书的专职人员;
(三)有与其申请的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资金和办公设施,注册资本金不少于30万美元,其中外方合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25%,中方合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51%;
(四)有健全可行的机构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规则,有明确的业务范围;
(五)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应当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应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供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及可行性报告;
(二)合资各方签订的协议与章程;
(三)合资各方开展人才中介服务3年以上的资质证明;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五)法律、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上述所列的申请材料凡是用外文书写的,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在接到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申请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审批同意的,颁发《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并向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备案;不同意的,应该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申请者自获得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依法向商务部门办理批准手续。自批准证书签发之日起30日内,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章 经营范围与管理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根据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资金、人员和管理水平情况,在下列业务范围内,核准其开展一项或多项业务:
(一)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发布和咨询服务;
(二)人才推荐;
(三)人才招聘;
(四)人才测评;
(五)中国境内的人才培训;
(六)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业务。
第十二条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必须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行业道德,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
第十三条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招聘人才出境,应当按照中国政府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其中,不得招聘下列人才出境:
(一)正在承担国家、省级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未经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的;
(二)在职国家公务员;
(三)由国家统一派出而又未满轮换年限的支援西部开发的人员;
(四)在岗的涉密人员和离岗脱密期未满的涉密人员;
(五)有违法嫌疑正在依法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
(六)法律、法规规定暂时不能流动的其他特殊岗位的人员或者需经批准方可出境的人员。
第十四条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股份转让、股东变更,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经营场所,经工商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后,应在30日内,向原审批机关办理相关事项变更备案,换领有关批准文件。
第十五条 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依法指导、检查和监督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开展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实行许可证年检制度。年检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将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年检结果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
第四章 罚则
第十六条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不按照规定接受许可证年检的,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欺骗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0元人民币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人民币。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采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批和管理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侵犯单位、个人和合资各方合法权益的,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内地设立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以及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大陆设立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涉及外籍人员业务活动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05-24
浙江省文化馆管理办法06-24
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09-22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案社会工作试题10-08
浙江省安全监督管理局12-10
浙江省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办法07-01
浙江省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办法09-06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06-30
浙江财经大学财务管理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