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和iso的对照表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gb和iso的对照表(精选7篇)

gb和iso的对照表 篇1

度。而GT 未对钢锭的形状做这样的定义。

2.ISO 方坯边长50-120mm,且注明,对于特定的高合金钢,如高速钢边长可以小于50mm,而GT 为40-120mm。

3.ISO 矩形坯横截面积为2500-14400mm2,GT为1600-14400mm2

4.ISO 轧制成品和最终产品只有条钢、盘条和扁平产品三大类,而GT还分了钢管这一大

类。

5.ISO 6.2.1.1.1.2当翼缘宽度大于刑钢公称高度的0.8倍时,可以成为柱型钢

6.6.2.2.ISO rod用于拉丝的盘条通常称为线材。

7.6.2.4 ISO 重轨和轻轨的区分为钢轨的单位长度的重量不超过20kg/m,轨枕的单位长度

为15kg/m,且轻轨还包括鱼尾板、底板、垫板、轨距挡板以及其他铁道建设用热轧轻质材料。而GT 的区分仅为钢轨的单位长度的重量为30kg/m。

8.6.1.6.2.2.2 ISO 在可逆式轧机上轧制的厚板称为“齐边钢板”,在连轧机上轧制的薄板和

厚板常称为“热轧薄板/厚板”,而GT 只有前者的定义。

9.6.2.6.2.3.3.1 ISO 热轧钢带边缘具有一定的凸度,因此可以通过剪切边缘或纵剪热轧宽

带条钢来得到热轧条钢。GT为做出定义,此外,ISO还对热轧窄带钢的交货状态定义为定尺或成叠方式交货,而GT只定义了定尺交货。注意,在冷轧窄钢带中,GT却定义了定尺或以成叠方式交货。

10.ISO 对镀锡钢板分为两类,一类是厚度不大于0.5mm的低碳钢冷轧钢板和钢带,采用

热浸或电镀法上锡;一类是大于0.5mm的镀锡扁平产品。

11.ISO 对于镀铅-锡钢板的双面总镀层质量之和为120g/m2,而GT为200 g/m2。

gb和iso的对照表 篇2

2012年ISO发布了ISO 39001:201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该标准是专门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我国是标准发起国之一, 并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该标准虽然还没有转换为国家标准, 但是一些认证机构和咨询公司已经开始该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并且很快将会有一些企业率先导入该标准并获得认证证书。

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ISO 39001:2012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都是针对安全的管理体系标准, 于是大家就会提出疑问:两个标准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呢?

1 两个标准的联系

1.1 两个标准结构基本相同

从结构上看, ISO 39001:2012标准采用了《ISO/IEC Directives, Part 1, Consolidated ISO Supplement, 2013, Annex SL, Appendix 2》的结构。正在制定的ISO 45001 (OHSAS 18001) 采用的也是ISO Guide 83 (转换成了Annex SL) 的高层面结构。等同的核心正文, 共用的术语和核心定义将有益于两个标准间的整合。

此外, 两个标准都体现了PDCA循环。I S O39001:2012以减少和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重伤和死亡为目标, 围绕道路交通安全进行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并制定措施, 明确方针目标和目标的实施措施计划, 识别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绩效因素并制定措施, 针对这些措施进行实施、检查和改进, 从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绩效;GB/T 28001以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可能暴露于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中的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所面临的风险为主要目标, 要求识别组织的活动、设备、场所存在的危险源, 并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控制措施, 制定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 实施措施、检查、改进, 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1.2 两个标准针对的控制对象有重叠

ISO 39001:2012是主要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标准, 而GB/T 28001也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因为道路交通活动是组织活动的一部分, 车辆也从属于组织设备设施的范畴, 因此二者在控制对象方面存在一定重叠, 尤其是道路运输企业, 重叠程度更高。

但是是否可以认为GB/T 28001能够代替ISO39001:2012, 尤其是非运输企业来说, 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不大呢?其实两个标准存在很大的不同。

2 两个标准的区别

2.1 目标不同

GB/T 28001以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可能暴露于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中的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所面临的风险为目标, 针对所有影响员工和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没有明确风险的类别和程度;而ISO 39001:2012以减少和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重伤和死亡为目标, 对于除道路交通伤害以外的风险并不关注, 而且轻伤和车辆刮蹭也不作为控制的目标, 这就为风险和绩效因素的识别缩小了范围, 突出了控制的重点。

2.2 适用范围不同

(1) GB/T 28001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包括不同的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的组织, 对风险的管理更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而ISO 39001:2012是专门针对与道路交通系统相互影响的公共和私人组织, 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管理更具有针对性。

(2) GB/T 28001明确了所涉及的风险仅限于组织的活动、设备和场所;而ISO 39001:2012强调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要考虑组织能够影响或能够被影响的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和环境的各个方面, 所以既包括组织自身的道路交通活动、车辆、场所, 也包括涉及到道路交通安全的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如:车辆的设计、制造、维修保养;道路的设计、建设和维修保养;道路安全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医疗救护;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和监督管理等。

2.3 制定标准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

GB/T 28001以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为基础, 强调本质安全和技术手段的控制;而ISO 39001:2012是以国际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推崇的安全系统方法为理论基础。安全系统方法强调:

(1) 以消除道路交通死亡和重伤作为长期目标;

(2) 旨在发展一套能够更好地弥补人的失误的道路交通系统, 主要通过更好地管理碰撞能量使道路使用者避免暴露于可能导致死亡或重伤的碰撞力之下来实现;

(3) 使用更加合理的碰撞力管理方法, 包括限速设置与路网改进相结合, 根据道路基础设施的防护水平设置限速;

(4) 根据伤害问题的经济分析, 确定可能产生巨大社会利益的项目和地点进行投资;

(5) 进行全面管理和沟通, 与所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相协调;

(6) 把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相结合, 创建良好的商务环境, 从而产生对安全的道路交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使安全道路交通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受益;

(7) 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参与方中, 倡导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共担, 从而在最终安全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方面, 形成市民、公众、私营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的远景。

2.4 对风险控制要求的具体程度不同

GB/T 28001对风险的控制措施规定:

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消除;

——替代;

——工程控制措施;

——标志、警告和 (或) 管理控制措施;

——个体防护装备。

但是其对风险的控制措施是针对所有种类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除了道路交通事故外、还有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等) , ISO 39001:2012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控制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列出三大类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绩效因素 (风险暴露因素、最终安全结果因素和中间安全结果因素) , 其中中间安全结果因素又分成10项 (道路设计、道路选择、安全设备、行驶速度、司机状态、出行策划、车辆安全、驾乘等级、退出机制、应急救援) , 另外要求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加项目。

总之, GB/T 28001和ISO 39001:2012联系比较紧密, 甚至有一定的重叠, 但是ISO 39001:2012是完全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体系的, 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要求更加具体和明确, 并且标准融合了国际上最先进的道路交通安全理论和实践, 为组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S].2012, 2.

[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39001:2012 Road traffic safety (RTS)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2012, 10.

[3]《ISO/IEC Directives, Part 1, Consolidated ISO Supplement, 2013, Annex SL, Appendix 2》.ISO/IEC.2013.

[4]陈元桥.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18-52.

[5]Towards Zero:Ambitious Road Safety Targets and the Safe System Approach.Paris, OECD and International Traffic Forum.2008 ISBN978-92-821-0195-7<00A9>OECD/ITF, [M].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8002-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S].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2.

[7]陈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M].第1版.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2011:240-297.

[8]World Report on Road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 by M.Peden, R.Scurfield, D.Sleet, D.Mohan, A.A.Hyder, E.Jarawan and C.Mather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EB/OL]http://www.who.int/violence_injury_prevention/publications/road_traffic/world_report/en/.2015.3.8.

[9]邱曼.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3) :102-105.

gb和iso的对照表 篇3

【关键词】ISO/TS16949;客车制造企业;重要作用;意义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客运量的增大使得市场对于客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客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客车的质量,必须从国际市场方面出发,推行ISO/TS16949质量认证体系,对客车制造的工艺和技术进行不断改进,进一步强化客车生产的质量管理。

一、ISO/TS16949概述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是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是一项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S176)支持、推荐的技术规范,同时也是当前国际范围内通用的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汽车供应商针对不同的标准进行重复认证。该技术规范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小组(IATF)与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共同开发,并且得到了世界八大汽车集团的共同认可。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优点在于:

①开拓市场。该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可以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客户的信任,从而帮助市场的开拓;

②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实施ISO/TS16949:2002,使得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随时关注市场变化规律,关注客户实际需求,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③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可以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运营业绩进行持续关注,对过程绩效指标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ISO/TS16949对于客车制造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客车制造作为汽车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项目,其产品在使用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型方面,都直接涉及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是以ISO9001、QS9000、VDA、AVSQ以及EAQF等多个标准为基础,形成的国际通用的汽车质量体系标准,能够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对汽车生产的质量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实现汽车工业的全球化。

对于客车制造额来说,推行ISO/TS16949,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而言,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甚至震惊的成就,但是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受发展时间的限制,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客车制造行业中,我国生产的客车在质量方面虽然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在国际市场方面缺乏竞争力。ISO/TS16949的推行,可以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严格限制,而且获得的认证资格在国际范围内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可以帮助国内客车制造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从而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提高企业效益

ISO/TS16949认证体系的推行,对于企业的效益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不合格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使得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可以有效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企业组织的持续改进,可以使得生产工艺更加绿色环保,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国际化进程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动态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对生产进行改进和创新。国际通用的质量体系,使得庞大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协调工作,不仅可以及时快速地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还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认证的审核,极大地节省第二方审核的时间和费用,从而为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该质量体系是针对国际市场制定的,受到多个权威汽车生产企业的共同推崇,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技术壁垒,有利于实现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使得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

4.应用五大工具推动企业发展

对于客车制造企业而言,在推行ISO/TS16949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五大工具的应用是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引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重视。

(1)APQP

APQP主要是对产品研发一直到交付使用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便于早期发现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方法,APQP包含五个阶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2)FAMA

FAMA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识别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后果,并找出相应的原因,通过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为产品质量提供系统性的保障。

(3)PPAP

PPAP主要是保证在产品进行量产之前,其设计和过程能力可以满足客户的所有要求,获得客户的认可,可以使得企业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SPC

SPC是利用统计技术,对产品的特殊和特性制造过程进行控制,以分析特性变化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5)MSA

产品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这就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测试工具。MSA的主要作用,是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等进行分析,以保证其精准度和使用性,确保测试的可靠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客车制造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总体来看,任重而道远。因此,客车制造企业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抓住机遇,努力创新,将眼光放在长远的战略目标上,去努力奋斗,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刘丽娟.ISO/TS16949推动客车企业走向规模化与国际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9,(8):52-55.

ISO9001监视和测量探讨 篇4

关于监视和测量ISO9001标准的架构是:

1.4.1总要求:d)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体系的过程的运行和监视;f)监视、测量(适合时)和分析体系的过程,

2.“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7.1 a)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3.“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d)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e) 实施监视和测量;”

4.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5. “8.1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6.“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8.2.2 内部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以上1是体系对监视和测量总要求.2、3是在“产品实现”时监视和测量的策划和实施及控制要求,4是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而6是将质量体系中所有的监视和测量具体划分为4类并具体提出要求。

我对标准提出的问题是: 7.6中的“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这段话是监视和测量的总要求,放在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是不合适的,应该放到 8.1 监视和测量或4章总要求中。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可放到第8章或第6章(1.2应用注明对其删减的说明要求)。单独来一章监视和测量过程控制未尝不可。我建议7.6的第一句话修改为:组织应确定、提供和控制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绝对不是仅仅是产品实现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与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都需要控制,控制的程度和类型应依据其对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的影响以及该结果对产品符合性的影响而定

我们知道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也是监视测量设备,你们是否已经知道象《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也是一种监视测量设备。这些软设备的控制要求和方法和硬设备有所不同。

在审核监视和测量过程时,重要的是审核员应理解“监视”和“测量”概念之间的差异:

• 监视意指观察、监督、处于评审中(通过使用监视设备),它可以包括定期的测量或试验,特别是在以调整和控制为目的情况。

• 测量意指对物理数量、大小或尺寸的确定(通过使用测量设备)

根据ISO 9000基础与术语条款3.10.4,“测量设备”定义如下:“实现测量过程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件,以及附件或连接装置”。 标准仅要求:当“测量设备” 通过测量产品或过程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时”要进行校准。

gb和iso的对照表 篇5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4上)-GB/T 1.1-等基础标准的宣贯

第4部分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4上) 1“术语与定义”的编写 1.1概述 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中涉及术语和定义的有两类标准,一类是术语类标准,另一类是非术语类标准. 目前已发布的术语类的`文献影像技术国家标准有以下10个:

作 者:李铭 作者单位: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奉委员会一分会刊 名:数字与缩微影像英文刊名:DIGITAL & MICROGRAPHIC IMAGING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部门和职务的中英文对照表 篇6

总公司 Head Office 分公司 Branch Office 营业部 Business Office 人事部 Personnel Department 人力资源部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总务部 General Affairs Department 财务部 General Acc0unting Department 销售部 Sales Department 促销部 Sales Promotion Department 国际部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出口部 Export Department 进口部 Import Department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 广告部 Advertising Department 企划部 Planning Department 产品开发部 Product Development Department 研发部 Research(a-n-d)Development Department(R&D)秘书室 Secretarial Pool 采购部 Purchasing Department 工程部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行政部 Admin.Department 人力资源部 HR Department 市场部 Marketing Department 技术部 Technolog Department 客服部 Service Department 行政部: Administration 财务部 Financial Department 总经理室、Direcotor, or President 副总经理室、Deputy Director, or Vice president 总经办、General Deparment 采购部、Purchase & Order Department 工程部、Engineering Deparment 研发部、Research Deparment 生产部、Productive Department 销售部、Sales Deparment 广东业务部、GD Branch Deparment 无线事业部、Wireless Industry Department 拓展部 Business Expending Department 物供部、Supply Department B&D business(a-n-d)development 业务拓展部 Marketing 市场部 Sales 销售部 HR 人力资源部 Acc0unt 会计部

PR people relationship 公共关系部

OFC(Office, 但不常见)/ OMB = Office of Management(a-n-d)Budget 办公室 Finance 财务部

MKTG(Marketing)市场部

R&D(Research & Development)研发部 MFG(Manufacturing)产品部 Administration Dept.管理部 Purchasing Dept 采购部

Chairman/President Office // Gerneral Manager office or GM office 总经理办公室 Monitor & Support Department 监事会 Strategy Research 战略研究部

GM(General Manager)总经理 VP(Vice President)副总裁

FVP(First Vice President)第一副总裁 AVP(Assistant Vice President)副总裁助理 CEO(Chief(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 COO(Chief Operations Officer)首席运营官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 HRD(Human Resource Director)人力资源总监 OD(Operations Director)运营总监 MD(Marketing Director)市场总监 OM(Operations Manager)运作经理 PM(Production Manager)生产经理(Product Manager)产品经理 Acc0unting Assistant 会计助理 Acc0unting Clerk 记帐员 Acc0unting Manager 会计部经理 Acc0unting Stall 会计部职员 Acc0unting Supervisor 会计主管 Administration Manager 行政经理 Administration Staff 行政人员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行政助理 Administrative Clerk 行政办事员 Advertising Staff 广告工作人员

Airlines Sales Representative 航空公司定座员 Airlines Staff 航空公司职员 Application Engineer 应用工程师 Assistant Manager 副经理 Bond Analyst 证券分析员 Bond Trader 证券交易员 Business Controller 业务主任 Business Manager 业务经理 Cashier 出纳员 Buyer 采购员

Chemical Engineer 化学工程师 Clerk/Receptionist 职员/接待员 Civil Engineer 土木工程师

Clerk Typist & Secretary 文书打字兼秘书 Computer Data Input Operator 计算机资料输入员 Computer Engineer 计算机工程师

Computer Processing Operator 计算机处理操作员 Computer System Manager 计算机系统部经理 Copywriter 广告文字撰稿人 Deputy General Manager 副总经理

Economic Research Assistant 经济助究助理 Electrical Engineer 电气工程师 Engineering Technician 工程技术员 Export Sales Manager 外销部经理 English Instructor/Teacher 英语教师 Export Sales Staff 外销部职员

F.X.(Foreign Exchange)Clerk 外汇部职员 Financial Controller 财务主任 F.X.Settlement Clerk 外汇部核算员 Financial Reporter 财务报告人 General Auditor 审计长 Fund Manager 财务经理

General Manager/ President 总经理 Import Liaison Staff 进口联络员 General Manager Assistant 总经理助理 Import Manager 进口部经理

General Manager’s Secretary 总经理秘书 Insurance Actuary 保险公司理赔员 Hardware Engineer(计算机)硬件工程师 Interpreter 口语翻译

International Sales Staff 国际销售员 Legal Adviser 法律顾问

Manager for Public Relations 公关部经理 Line Supervisor 生产线主管 Manufacturing Engineer 制造工程师 Maintenance Engineer 维修工程师 Manufacturing Worker 生产员工 Management Consultant 管理顾问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 市场开发部经理 Manager 经理

Marketing Manager 市场销售部经理 key acc0unt manager 大客户经理 Market Analyst 市场分析员

Marketing Representative 销售代表 Marketing Staff 市场销售员

Marketing Representative Manager 市场调研部经理 Marketing Assistant 销售助理 Office Clerk 职员

Marketing(e-x-e-c-)utive 销售主管 Operational Manager 业务经理 Mechanical Engineer 机械工程师 Package Designer 包装设计师 Mining Engineer 采矿工程师

Passenger Reservation Staff 乘客票位预订员 Music Teacher 音乐教师 Personnel Clerk 人事部职员 Naval Architect 造船工程师 Personnel Manager 人事部经理 Office Assistant 办公室助理 Plant/ Factory Manager 厂长 Postal Clerk 邮政人员

Purchasing Agent 采购(进货)员 Private Secretary 私人秘书

Quality Control Engineer 质量管理工程师 Product Manager 生产部经理 Real Estate Staff 房地产职员 Production Engineer 产品工程师 Recruitment Co-ordinator 招聘协调人 Professional Staff 专业人员 Regional Manger 地区经理 Programmer 电脑程序设计师

Research&.Development Engineer 研究开发工程师 Project Staff(项目)策划人员 Restaurant Manager 饭店经理 Promotional Manager 推售部经理

Sales(a-n-d)Planning Staff 销售计划员 Proof-reader 校对员

Securities Custody Clerk 保安人员 Sales Assistant 销售助理

Senior Consultant/Adviser 高级顾问 Sales Clerk 店员、售货员 Senior Secretary 高级秘书 Sales Coordinator 销售协调人 Service Manager 服务部经理 Sales Engineer 销售工程师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 同声传译员 Sales(e-x-e-c-)utive 销售主管 Software Engineer(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Sales Manager 销售部经理 Supervisor 监管员 Salesperson 销售员 Systems Adviser 系统顾问 Seller Representative 销售代表 Systems Engineer 系统工程师 Sales Supervisor 销售监管 Systems Operator 系统操作员 School Registrar 学校注册主任 Technical Editor 技术编辑 Secretarial Assistant 秘书助理 Technical Translator 技术翻译 Secretary 秘书

Technical Worker 技术工人 Security Officer 安全人员

Telecommunication(e-x-e-c-)utive 电讯(电信)员 Senior Acc0untant 高级会计

Telephonist / Operator 电话接线员、话务员 Senior Employee 高级雇员

Trade Finance(e-x-e-c-)utive 贸易财务主管 Tourist Guide 导游

Translation Checker 翻译核对员 Trainee Manager 培训部经理

gb和iso的对照表 篇7

婴幼儿奶粉标准存在的问题

缺少安全指标的定义

从事乳制品研究20年以上的技术人员皆知, 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性要靠标准 (安全标准、营养标准和产品标准的统一) 来规定和检验。特别是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 而最新的婴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 (GB10765-2010) 中并没有安全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即term and definition) , 特别是关系到食用者 (婴幼儿) 安全性的过氧化值 (POV≤0.5meq/kg) 、渗透压/肾溶质负荷 (6个月以内婴儿≤165mosm/L) 、铅的最高含量 (≤15μg/100g) 和非蛋白氮 (NPN) 等安全指标都未涉及。

部分指标最大限量值过高

新的婴幼儿奶粉标准将乳基和豆基婴儿奶粉的灰分值分别设为≤3.5%和5.0%。从事儿科临床的医生都应该知道, 人乳 (常乳) 中灰分的平均值为2.0g/L (总固体平均含量是129g/L) , 折算成干基后的灰分是1.6%。即使考虑到实际的婴幼儿奶粉原料质量和加工技术 (2.5%灰分的婴幼儿奶粉, 国内外皆可生产) , 标准新修订稿中的灰分值也明显过高。并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不用乳清粉和所有进口原料也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婴幼儿奶粉, 这也是经笔者亲自试验后的结论。

另外, 对于各类婴幼儿食品中总钠量, 国际标准 (CODEX STAN 73-1981) 很早就作了不得超过200mg/100g的规定, 而标准新修订稿中的总钠量却为不得超过300mg/100g。

蛋白质转换系数较低

蛋白质测定的国家标准为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转换系数的准确性决定了该法的准确性。但是蛋白质转换系数的确定并非易事, GB10765-2010将蛋白质氮转换系数定为6.25;而笔者通过对氨基酸分析仪和凯氏定氮法的比较以及数理统计方面的分析, 得到的蛋白质转换系数是6.3932。虽然该值无法确定是否是真实值, 但是与6.25相比, 更接近真实值。

蛋白质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是摄入蛋白质越多, 对婴幼儿越有益。标准新修订稿中将蛋白转换系数定的较低, 而据此进行测量后标注到奶粉包装上的蛋白质含量要低于婴幼儿的实际摄入量, 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磷的测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磷的测定标准 (GB5413.22-2010) 套用了旧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磷的测定标准 (GB/T5413.22-1997) 。人乳中, 磷是含量为第5的矿物质, 在牛乳中则排名第2或第3, 是婴幼儿奶粉中的第4大无机元素和第2大非金属元素, 但长期以来, 都没有对磷的检测方法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虽然磷的检测方法很早就有, 并被列入了国家标准 (GB/T5413.22-1997) , 但检测原理内容为空白, 因此检测值不能准确反映真实值 (未规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而国际标准 (ISO9874:2006) 不仅列出了乳中总磷含量的测定原理, 而且给出了术语和定义。以下是对两个标准 (以下简称为GB法和ISO法) 全部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GB法与ISO法的主要不同

GB法仅有湿消化法, 而ISO法有湿消化法和干灰化法;G B法规定的试剂是硝酸、硫酸、高氯酸、钒钼酸铵、氢氧化钠、指示剂、磷标准贮备液, ISO法规定的试剂是浓硫酸、稀硫酸、稀盐酸、双氧水溶液、Vc溶液、钼酸钠溶液、标准液;GB法比色波长为440nm (黄色) , ISO法比色波长为820nm;GB法共有7大项 (含14小项) , ISO法共有12大项 (含50小项) ;GB法提要中指出, 样品经湿法消化定容后, 在硝酸溶液中, 磷与钒钼酸铵生成黄色络合物 (P2O5·V2O3·22MoO3·3H2O) , 测定范围为2~2 0μg/m L磷浓度 (0.2~2mg/100mL) ;ISO法中的原理规定, 用硫酸和双氧水 (过氧化氢溶液) 进行湿法消化或干灰法处理乳样, 然后加钼酸/抗坏血酸溶液形成钼蓝, 在82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 (光谱仪) 测量其吸光值。

GB法的适用范围窄

分光光度计 (molecular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在中国普遍被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它可以测量短波长的不可见光及中波长的可见光, 对无机物或有机物中可显色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显色反应分为配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等, 配位反应 (指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体形成的反应) 应用最为广泛。GB法用到的是典型的配位反应 (显色物质含量高) , 而ISO法用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 是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透过和反射。如当复合光 (分光光度计上的可见光) 照射到不透明的氧化态磷 (不能形成游离单质) 与钒钼酸时, 波长在440nm光吸收紫色时, 其余波长的光被反射, 此时人眼看到的物质颜色是紫色的互补色——黄绿色。如果非基准磷吸收了黄绿色, 看到的则是蓝紫色。

对于污水和粮食类物质来说, 由于其中的磷元素可与氧元素或淀粉结合, 不存在脂肪干扰的问题, 并且此类物质容易在强酸的作用下发生解离反应, 因而采用GB法可以对其中的磷含量进行简便、灵敏的测定 (磷可与显色剂发生配位反应, 用黄绿色的标准溶液与能吸收紫色的氧化态磷比色) 。而牛乳或羊乳及其制品中的磷元素虽然含量高, 但乳中的磷是以胶体态 (38%) 、蛋白质磷 (20%) 、有机磷、脂质磷和溶解的无机磷等5种形态存在, 特别是脂肪的颜色会严重干扰磷的准确测定, 并且乳中的磷在氧化性强的硝酸和高氯酸的作用下, 会快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此时乳中能显蓝颜色的钼 (+5价) 、磷 (+5价) 以及铜原子等在氧原子存在时都会发生显色反应, 从而使测量值在脂肪含量、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同的情况下 (过氧化值变化范围大) , 明显大于真实值, 重现性和再现性不理想, 得到的结果在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上更不理想。

ISO法考虑周全, 适用性广

ISO法给出了湿消化法 (适用于液体样品中磷的测定) 和干灰化法 (适用于奶粉中磷的测定) 。采用干灰化法的测定过程为:称取10克样品于二氧化硅干埚中 (精确至1毫克) , 放入100℃的烘箱中蒸干 (30分钟) , 待样品完全干燥后再移至550℃马福炉中继续加热直至其成为白色 (约4小时) , 让干埚和样品灰烬一起在马福炉内冷却, 达到室温后加玻璃盖移出, 加2~3mL稀盐酸 (把ρ20=1.19g/mL的盐酸加水至1000mL) 溶解灰分, 再用3mL水稀释。将含有灰分的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 用水冲洗玻璃盖和干埚, 然后将冲洗液倒入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 混匀, 再用中级滤纸过滤, 移取10mL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 再用水定容至刻度。此时继续移取2mL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 用25mL水稀释并加2mL钼酸钠和Vc溶液, 用水定容至刻度, 在水浴中沸腾10~1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 (空白试验过程省略) 。以比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值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见图1) , 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磷的质量, 然后再通过公式:WP=M1/200M0 (M1—从校准曲线计算出的磷质量mg, M0—样品质量g) 计算出最终的磷含量, 几种样品中的磷含量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见表1。

用GB法测定833号、839号与840号得出的计算值分别为492mg/100g、369mg/100g和407mg/100g, 比ISO法中干灰化法测得的值分别高58% (833号) 、24% (839号) 、126% (840号) 。GB法使用的硝酸和高氯酸都是强氧化剂, 脂肪发生氧化后颜色变黄 (互补色是蓝色) , GB法采用的是反向颜色对比值计算后, 间接计算出磷的含量。ISO法不仅没有使用强氧化剂 (双氧水是弱氧化剂) , 而且还使用了抗氧化剂 (Vc) , 可有效避免脂肪氧化产生的颜色变化对磷测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消除了对钼 (由于脂肪氧化, 钼游离与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钼酸) 和铜元素游离后与羧基和羟基结合 (都能显蓝色) 对磷比色值的影响。由此可见, GB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而新国标 (GB5413.22-2010) 未做变化, 沿袭了旧方法的规定。

接下来按照多美滋奶粉营养成分表中推荐的标准稀释法计算1升水 (4.3g奶粉兑30mL水) 中含有的奶粉量及磷、钙的含量, 计算方法按照比例式1和比例式2。比例式1为4.3:30=X:1000, X=143.3 (g) ;比例式2 (以样品833为例) 为100:311=143.3:Y, Y=455.7mg。

由此可知, 婴幼儿配方乳的标准配制浓度为456mg/L。

最后, 我们再看一下用ICP-MS方法检测人乳中的磷和钙含量。20 09年7月6日, 作者将一份8 m L的人乳样品 (婴儿出生173天后的母乳) 送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及制品检验中心, 7月15日得到了检测结果 (编号2009C1714) :磷的平均值为296.0[ (278.3+313.7) ÷2]ppm, 钙的平均值为322.7[ (325.7+319.7) ÷2]ppm。这两个检测值都偏离何志谦教授在《人类营养学》中给出的磷和钙的含量, 其中磷超出书中给出平均值 (0.14g/L) 的1.114倍, 钙小于书中给出平均值 (0.34g/L) 的5.5%。

如果根据婴儿奶粉1段的优质配方 (使用90号脱盐乳清粉) 中钙与磷的含量计算看, 钙含量为336mg/100g (按母乳浓度11.5%折算后为0.39g/L) , 磷含量为318.5mg/100g (折算成母乳浓度后为0.36g/L) 。如果按合格配方 (使用70号脱盐乳清粉) 相同指标计算, 得出的钙含量为493mg/100g, 磷含量也相应提高 (计算过程省略) 。

上一篇:让师爱在平凡的事业中闪光下一篇:轴对称镜面对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