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耕耘 幸福收获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快乐耕耘 幸福收获(推荐13篇)

快乐耕耘 幸福收获 篇1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有谁能留住将逝的夕阳和奔流的河水?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阳光明媚的日子开始款步而来。不觉中,滚滚红尘又走过一年。过去的路,将永远留在身后,剩下的只是美丽的回忆与思念。

生活是一次长途旅行,要去的地方是幸福。在人的生命中,痛苦和欢乐并行着。一直以来,我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现实,所以在去往幸福的路上,虽有烦恼不快,但因知足,我还是开心快乐居多。

回想过去的一年,竟有许多值得骄傲和怀恋的东西。去年,我换了新环境,去了我们这新办的寄宿式学校,我也变成了寄宿老师,开始了我快乐的单身生活。整天和一群刚走出校园、充满朝气、年轻漂亮、有活力的女大学毕业生朝夕相处,一起工作生活,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姑娘们还争着抢着要做我儿媳妇,不但天天喊“婆婆”,还天天掂记着“婆婆”的工资卡,呵呵。虽然是玩笑话、虽说把我叫老了,可这玩笑、这称呼背后透露出的亲密,叫我美滋滋。同时心里还真那个悔啊,要是把儿子早生那么几年,多好呀,呵呵。还有更美的呢,学校还给我配了个勤快能干、从不计较得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帅小伙儿做搭档,那我工作起来,朋友们成想了,那啥?给力呀,呵呵。课余,打打乒乓球,晚饭后,跳跳舞......就这样,我每天工作着、生活着、快乐着。有了好心情、有了工作的激情、有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期末考试,我们班数学考了个全镇第二,我在我们全校老师的总评中也混个第三。虽说

不是第一,虽说还有进步的空间,但与我来说,人到中年,仍能在工作中显示自己的才华,仍能得到大家的喝彩,还可以在工作中找回自信,还可以有底气的说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足矣。和老公也变成了周末夫妻,磕碰自然少了,见面后的情景,不必言说,此处省略N字,呵呵。过去的一年,父母身体健康,老公工作顺利,儿子学习进步,越来越懂事,亲人朋友一切安好„„一层热浪漫过我的心间,生活是这样的厚待我,给予我如此之多,更使我在任何时候都有温暖的感情包裹我的身心,我还能对生活有什么抱怨呢?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与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琥珀。我相信,只要志向不干涸,追求不枯萎,信念不凋谢,想飞的梦想就能成真.我相信,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即使仅仅是收获幸福的感觉.新的一年,我会以更积极的心态,正视生活,正视自己的每一个黎明和日落,珍惜生命里的所有感动,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新的春天,我整装待发!

快乐耕耘 幸福收获 篇2

一、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农夫

要成为一个高明的农夫, 首先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而有经验的农夫。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总有一个过程。曾经, 我以为当一个老师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 只要每天付出时间来和学生们耗, 我就能取得成功。其实, 如果我们把教书仅当作一个谋生的职业, 这还远远不够。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还应该好好想想, 我们要如何把教书当作一件与科学和艺术相关的事来看待。只有站得高, 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才会提高。所以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有经验的老师需要不断在两方面修炼自己。

1. 修养学识

现代语文教育专家林砺儒就曾指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归根结蒂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识修养。语文是基础学科, 就是说它无所不包, 知识甚广。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语文是人生无所不在的现象。所以, 要教好语文就必须对人生有丰富而深入的体验, 尤其是对儿童、青年有透彻的了解。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我们还要下大功夫去成就自己, 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学识。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提高, 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自我更新的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觉学习的意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之道在于勤读多思;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靠自己奋斗, 不仅要把专业发展作为个人的人生追求, 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群体学习发展的优势;必须把握课改的机遇制订一个具体可行的明确的学习计划。”可见, 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键还在于自己, 只有自己不断学习, 不停思考, 才能达到目的。

读书能让我们间接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 并赋予我们可贵的大气和书卷气。思考能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而这也成为我们学识的一部分。试想, 一个修养深厚、思想深刻的人, 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怎会不强?一个阅读习惯良好, 耐得住冷板凳的人, 又怎会不拥有充实、美好而精彩的人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我们能多从“经验”“反思”这两方面入手, 就能让自己更快成长为一个合格而有经验的农夫。只有加强专业修养, 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才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源头活水, 不断浇灌自己的“庄稼地”。

2. 尊重学生

农夫对于自己的庄稼会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是爱之切, 总觉得它们长得太慢, 于是有了拔苗助长的故事;一种是恨之深, 干脆不理不睬, 最终让其在太阳底下慢慢失去生命。因此, 作为教师, 要懂学生, 最关键的就是要尊重学生, 尊重的前提就是对学生的爱要有理性。我们总感叹现在的中学生不好管, 总觉得太亲近他们不怕, 太疏远我们无法掌控, 对他们是说也说不得, 骂更骂不得。

我们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为受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也是一种主观愿望。一个人, 只有当他受到应有的尊重, 才能产生信心, 从而爆发出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我们只有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 才能更好地尊重他们, 他们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应该发自肺腑地接纳每个学生, 不因他是优等生而高看他, 不因他是学困生而鄙视他, 每个学生在我们面前都是平等的。李镇西曾说:“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 特别应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求教育者摈弃“应试教育”中的一刀切, 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 还意味着不用升学与否来衡量学生是否成长, 而是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 坚信每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我们用尊重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时, 我们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 也会更加爱他们。

二、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明的农夫

当我们成为一个合格而有经验的农夫后, 为了让自己的庄稼长得更好, 高明的农夫会更倾向于使用农家肥。化肥能在短时间内让庄稼长得生机勃勃, 但农家肥却能慢慢发挥它的效用。我认为, 在教育领域, 化肥就象征着“应试教育”, 而农家肥却象征着“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弊端很多。要成为一个在这块地里真正快乐的耕耘者, 我们就应该坚持素质教育, 对自己的课堂有更高的追求, 让自己的课堂具有魅力, 成为“鼓舞人心”的课堂。美国著名教育家梅里尔·哈明博士在《教育的革命》一书中对“鼓舞人心”的课堂有精彩的解说, 他认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一是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 学生们都昂首挺胸, 大胆表达, 充满自信, 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 并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二是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显得生机勃勃, 有活力、健康, 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三是自主性——学生们作出恰当的选择, 主导并约束自己, 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 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四是集体感——共享合作, 相互依赖, 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 也支持老师, 没有对抗和拒绝。五是观察——学生是机灵而富于创见的, 他们知道周遭正发生的一切, 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和情感。”要这做到这五方面, 教师们就要有自己的追求, 让教学具有自己的风格。

关注,耕耘与收获,快乐 篇3

在我心目中,《源流》杂志是党和国家老区发展战略部署的特快专递;老区扶贫工作生动实践的现场传真;各地老区发展信息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老区建设理论研讨的重要阵地。主要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乐于为老区说话。围绕“传承红色精神,建设崭新老区”的办刊宗旨,坚持反映老区的真实情况,代表老区人民说话,为老区发展呼吁,尽到了宣传老区主流平台的职责。特别是国务院《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扶持老区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后,《源流》策划和刊发了大量关于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专题文章。例如,《我们期盼老区跨越式发展》、《老区将成为未来扶贫开发的重点》等,指出老区要跟上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既需要上级给予老区特殊的政策,给予老区特殊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老区的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带领老区的群众奋起直追;呼吁要把加快老区发展作为一项“思源回报工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认真解决好老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些加强振兴发展老区的报道让《源流》更贴近现实、更贴近老区人民,成为“现代老区宣传的重要窗口和主流平台”。

二是乐于助推老区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交通、区位等自然条件的制约,革命老区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建设和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老区干部群众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现实课题。《源流》倾尽全力呼吁把革命老区发展融入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利用中央政策将老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进行宣传造势、发动推进,为老区加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营造了关爱支持老区的氛围,对老区进一步做好工作,是鼓舞、鞭策和推动。同时有助于帮助各地老区厘清认识,抢抓发展机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三是乐于搭建交流平台。《源流》以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立足点,紧跟老区发展的步伐,渗透并贯穿于整个老区开发建设促进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培育、发现、总结、宣传典型、起到互相交流、以点促面、放大老区和老促会工作社会效应的作用,为全省各地老区相互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老区特殊地位、特殊作用和做好振兴老区工作特殊意义的认识,助推各老区县打好老区牌,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携手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多年来,阅读《源流》是我的习惯,坚持向《源流》投稿是我的业余爱好。通过宣传报道老区人、老区事,了解和反映老区情况和群众呼声,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老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建设的氛围,是件舒心的事。这些年来,面对老促会的器重和厚爱,我积极采写反映老区建设工作的稿件投寄给《源流》,有效地宣传了中央苏区县平远,鼓舞和鞭策了老区人民。本人也先后被《源流》杂志授予“十佳特约记者”、“优秀通讯员”等荣誉,并连续多年被县老促会评为优秀通讯员。

屈指数来,《源流》陪伴我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如今我不但是她的老读者、忠实读者,也是老通讯员。回望走过的路,真的要感谢《源流》!因为有她为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愉悦充实。所以,一直以来,对于这份杂志,我是心怀感激的。个人认为:

一是要有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我是深有感受。参加工作20多年来,能够坚持笔耕,就在于我本身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觉得笔耕对开拓视野有帮助;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帮助,对充实业余生活有帮助;最主要的是觉得对工作有帮助。多读多写,可以增长知识面、培养兴趣,通过平时练笔还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写稿算得上是份苦差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勤奋和昂扬饱满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2004年我从乡镇调到县纪委工作,在乡镇由于工作和生活在最基层,稿源相对丰富。换岗以后,认为不能再胜任老促会通讯员了,便提出不再兼任。但老促会领导希望并鼓励我能一如既往多关注、多关心老区建设工作。面对老促会领导的厚爱,时时感到责任重、压力在,便不敢怠慢,工作闲余,积极写稿并向《源流》投稿,这也是能够13年坚持为老区鼓与呼的原因所在。

三是要勤于动手、勤于动笔。动手是指将平时认为有用的材料剪下来张贴起来,方便日后查找。目前我收集的材料有40多本,并作了较为细致的归类。其次要勤动笔。要写好文章,能在报刊杂志上占据一定的版面,对通讯员来说,确实不容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深入改革,给通讯员上稿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我一直认为,要想多上稿,必须先积极写稿。即先有耕耘,后才有收获,先有数量,才可能有质量。试想如果写都没有写,怎能上稿?正如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换而言之,稿写多了,自然就能上稿了。

辛勤耕耘,收获快乐 篇4

记义和塔拉中心校教师贺庆英

贺庆英老师是义和塔拉中心校一名普通教师。自198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就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一身朴素得体的衣着, 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学生们眼中的贺老师——温和娴静。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少言寡语却一丝不苟,这是同事们眼中的贺老师——严谨谦恭。

一、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老教师,贺老师仍然不耻下问,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她始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更新观念适应形势发展。在1997年6月全县小学目标教学论文评选中,她的《目标教学初探》一文荣获一等奖。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制定了课时计划,按要求认真备课,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的不同,遵循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求使教学方法做到新颖别致。她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中她加强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一遍清教学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终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在小学教学工作的30年中,她所带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特别是在08年她所带的毕业班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她本人也在2015年全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

贺老师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工作这块教育沃土里她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优秀的品质。教书与育人并举,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2011年9月,她接任的是一个由刚从村小学生所组成的班级。学生无集体意识、无班级观念、无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只在自己的小群体中交流,三个一伙五个一群。面对这样的起点,贺老师用爱心感染学生,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看起来很平常,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作为班主任她还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下午很晚离校,督促学生清扫好卫生,早上提前到校,检查家庭作业,组织晨读等。上课间操,开会排队,班主任都得到位。每学期开学计划,期末总结,每周一次周会、平时不定期的班干会,学生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项工作都提前完成。加上每天发生的偶发事件,家庭访问等琐事,耗费的时间无法计算。这些工作原先都是她亲力亲为,在一段时间的引导中她逐渐培养出一队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在班里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们的班干部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条。短短的一年时间她所带的班级在学习、体育、文艺、卫生和纪律等方面处处领先,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二、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担任一线教师的31年间,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培养和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入手,寻找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在知人的基础上教书育人,她的学生既不怕她,又格外亲近她,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给她说。因此,她的话总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创造奇迹”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张立新,母亲多病,家里生活艰苦,自己经常被同学欺负。生活在这种境况的他,没有童年的欢乐,总是沉默寡言,和别人说话也总是战战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对他这样的学生贺老师总是给以更多的关心,及时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多次找欺负他的学生谈话,积极表扬帮助他的学生。学生的心灵毕竟是天真纯洁,渐渐欺负他的少了,帮助他的多了,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在给老师的评价表中张立新同学总是写这样平常而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会用努力学习报答您的!”

贺老师对学生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

李红也是她班里的一个学生,父母双亡,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和教育,王雅红性格孤僻,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吵架,不做家庭作业,成为一个让带课老师头疼的学生。看到这一切,贺老师没有无休止的因为违犯纪律的训斥、挖苦她,而是以亲人般的爱心关心她、爱护她。指导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指出她违纪的言行,对她不写作业贺老师每天下午陪她做完作业再送她回家,真诚的爱可以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一次她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决心保证能独立完成作业了,而且她用行动履行了诺言。毕业离校时,这个孩子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住了自己的老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30年来,她用自己的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在教育园地里她用满腔热情收获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认可,领导和同事的称赞。

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

贺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少先队工作方面,她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各项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使少先队员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日常生活方面,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同事及学生面前做出表率,力争成为一名大家公认的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马克思说,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她坚信这句名言。因此,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她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贺老师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30年工作中不断取得了一个个成绩。她指导的赵雅淇、刘佳琪在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中分获一、三等奖。2016年教体局举办的“巩固十个全覆盖成果,建设最美庭院”随手拍摄影比赛活动中获最佳组织奖。从教30余年来,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2008年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12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贺庆英老师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讲台,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她深信这才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

义和塔拉镇中心校

教师演讲稿:快乐读书 幸福收获 篇5

教师演讲稿:快乐读书 幸福收获

这是一座美丽的校园,这是一所书香的校园。走近她,你会闻到浓浓的书香;走近她,你会听到掀动书页的声音。她——就是我们xx学校。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在我校掀起高潮,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学生是我校的校风。读书中,我们提高;读书中,我们快乐;读书中,我们收获。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可以走几千里,一小滴一小滴的水可以滴穿石头,一条一条的小河可以汇成无边的大海。”读书就是在积累,今天的积累就是明天的收获。读《论语》我们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读《简爱》我们感受到了善良、质朴和坚韧的品格;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们被小林校长的耐心所感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读书是最有效的途径。为了获取知识,我们要读书;为了提高修养,我们要读书;为了改变命运,我们还要读书。我喜欢读书,特别是和同学们一块儿读书,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她们一起欢笑,一起惊奇。是呀,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书。

快乐耕耘 幸福收获 篇6

【活动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有不少老师都有过种植经历,自从学校有了蓓蕾绽放园以后,每位老师都知道了一些种植知识,这就为种植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农村孩子的家长对种植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无需走多远,就可以找到很多的“农业专家”来为我们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对本土知识及农村生活曾作过极富感情的描述:“老人是财富,经历是财富,乡村妈妈充满了智慧,我们要用‘朝圣般’的心情回忆乡村生活,乡村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爷爷奶奶就像图书馆。”这番话语充满了诗意、充满了智慧,也为我们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孩子来讲,他们希望去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快乐,对此也有浓厚的兴趣。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农村特点,在学校开辟了“蓓蕾绽放园”。各种种植活动操作性强,切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就地取材,既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又能让他们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体验自我价值!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移栽的相关知识。

2.学生自己移栽南瓜苗,运用已有知识、技能,亲自动手实践,体验到自我价值。

3.通过移栽和收获,学生能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加深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活动重难点】

学生自己移栽南瓜苗,运用已有知识、技能,亲自动手实践,体验到自我价值。【活动过程】

课前:播放“精彩瞬间”。

我们的“蓓蕾绽放园”,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南瓜的故事。

一、播种快乐

5月7日傍晚,我们带着十几颗南瓜种子来到“蓓蕾绽放园”。厉阿姨教我们怎样播种。

第一步,松土。

第二步,播种。

第三步,覆土。

第四步,浇水。

接下来就耐心等待南瓜发芽吧。通过和金荔枝种子比较,我们发现天气暖和时种子发芽会快一点。

二、尝试移栽

现在,就到了移栽南瓜秧苗的时候。

1.了解移栽知识。“是真的吗?”

(1)南瓜种植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是真的吗?

真的。育苗移栽,将种子平播于土上,保持温度在20~25℃,3~5天就可出苗。当秧苗有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直播,每个小坑播种2~3粒,要防止老鼠将种子吃光。

(2)番薯、丝瓜等作物可以移栽,水稻不可以移栽。是真的吗? 假的。作物移栽包括水田移栽(例如水稻等)和旱地作物的移栽(例如番薯、南瓜、大豆、油菜等)。

(3)立夏后,育苗比直播的成活率更高。是真的吗? 假的。因为立夏后温度高,不利于育苗。

(4)挖南瓜秧苗时要小心,不能伤到根。是真的吗?

真的。移栽时用小铲轻轻将南瓜苗挖起,小心不要伤到秧苗的根部。南瓜害怕伤到根部,即使在南瓜稳定生长后,也千万不要伤到南瓜的根部,这样会影响南瓜的生长。

(5)南瓜秧苗只能移栽到田地里。是真的吗? 2.大部分蔬菜是在田地里生长的,我们也可以把蔬菜种在教室里或者家里的阳台上。南瓜秧苗的移栽方法和丝瓜移栽方法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移栽的步骤。

第一步:在土壤里挖个小坑。

第二步:种上秧苗。

第三步:埋上土,轻压一下表面土壤。

第四步:浇水。苗种植后几天,要保持土壤湿润。

3.分小组进行移栽。

小组分工建议:装土、栽苗3名,挖苗1名(每组挖6棵苗),采访1名,记录1名。

4.谈收获。

展示作品。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三、收获幸福

滴水融入大海耕耘换来收获 篇7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句诗正诠释了我对档案局的感激之情。15年前我有幸成为档案战线的一名新兵,我恪守着“真诚做人重道德,工作严谨保质量,吃苦耐劳肯奉献,服从大局讲配合”的原则,从点滴小事做起,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争工作零差错。从对档案工作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档案的保管、利用一些常规性工作。十几年间,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十佳公仆”提名奖、“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授予哈尔滨市第33届“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12年1月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夯基础,克难题,求精湛,是兰台人不懈追求的方向

哈尔滨市档案馆现有馆藏100余万卷、件,保管年限最长的已达百余年。要想又快又准地查到所需的档案、资料,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业务能力。半路出家的我自从与档案工作结缘以来,大量的档案、资料、专业性极强的管理技能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挑战性地摆在了我的面前,平日里我留心观察大家的一举一动,工作中的交流我都听在耳里记在心上。慢慢的,在耳濡目染下我掌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工作流程,工作中不再是一头雾水。使我逐渐从焦躁不安变得冷静而沉着应对。几年的熟悉、历练,终于成就了目录一口清,调卷一拿准的本领,从而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图是馆藏类别的一种,又叫“地图类”,为了更好地利用馆藏,共整理出5部分、303幅,编写了“地图类”目录,使馆藏地图的目录更加规范合理,类别、编号更加清晰,对破损的地图逐一地进行了裱糊,提高了查找速度,有效地发挥了它的利用价值。

在我的眼里,档案已不仅仅是无生命的纸页和生命中的形同路人的过客,而是我人生道路上相知相依的伴侣和开启心智的良师益友。

心想事,谋好事,干成事,是档案人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档案数字化加工是每年的常规性工作,保证出入库房的档案完整安全,保证案卷数量的准确无误,就是我每天的常规作业,看似简单且程序化的工作,操作起来却是费力又费时,我们在查验案卷的时候需要一卷卷去查,有时一天需调近万卷,手指都会磨的麻木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精力。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三个工作法”,即“‘双指’清点法、‘相邻案卷’直立法、‘推两边、取中间’调卷法”,例如:“双指”清点法,就是运用“食指”和“中指”清点。具体做法为:在进行清点案卷时,从左至右以每5卷为一个清点单位,即用食指清点前5卷,用中指清点下5卷,依此类推……。这种清点方法,要比以往一卷一卷地去数,速度提高5~6倍。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还是可行的,具有好学、好掌握的特点,运用它对清点案卷工作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同时,我还注重思考,把心思放在细节上,不断寻求创新突破,为未来的工作、事业发展提供帮助。在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中,我提出了在文件级著录工作中将档案“存放地索引”一并著录。这个合理化建议被领导采纳后,有效地提高了调卷速度。

在2012年4月整理档案时,我发现了馆藏1929年10月26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长期租地执照”,租期自1902年6月30日至1983年1月1日止。看到它的那一刻,我欣喜不已,如果当时漫不经心或者疏忽大意,就会让这份珍贵的档案永存库底,现这份极具历史价值的“租地执照”以全新姿态在重要历史档案专库中展出。为馆藏展览增加了浓厚的色彩,向观展的人们展现出了档案丰富的内涵。

苦学习,甘清贫,多奉献,是我档案人生的座右铭

学习是修养自身,陶冶情操的重要途经,也是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完善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我的档案人生路上,始终牢记:“为人之基在于学,为政之魂在于德,在职位上要知足,知事上要知不足,做学问上要永不知足”。工作中我经常问自己“我做得如何?”,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须承担责任的工作,与档案工作紧密相连的是历史,决不允许在我的手中出现半点差错。保管好档案、利用好馆藏,是我的责任。要躬下身为民办事,甘清贫,多奉献。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做好档案工作。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仍然会选择兰台,我会始终无怨无悔坚守在档案管理这个岗位上,使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更加扎实、更加合理、更加完善。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在平凡的工作中闪光,生命才会在无私的奉献中升华,我们也因此而不虚度今生。

勤奋 耕耘 收获 篇8

地理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但是要想学好地理,就必须“活记”,而非“死记”。活记意味着不仅要将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记熟,而且要让它活起来,也就是要把平面的知识立体化,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做题可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真正实现对知识中原理的掌握和地理规律的运用。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不能仅仅记住地理事物的书本描述(这只是平面知识),还应该建立一种立体的空间思维。应达到的理想境界是一旦闭上眼睛,一个星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形状与特点已经浮现在眼前。例如,在脑海中回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地理知识时,首先需要了解澳大利亚的绝对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周围的大洲和大洋),接下来需要考虑澳大利亚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同时还应该联系它与我国的关系。最后,哪个地方不清楚,哪个地方忘记了,就要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盲点”、实现知识整合、完善知识体系。

自然地理涵盖了大气、岩石、土壤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对于自然地理的学习,同样需要熟记知识点。首先应对这些事物的概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可以不必记住课本上的原话,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就行,当然同样需要建立一种立体的思维以实现知识的内化。例如,学习三圈环流时,脑海里就应该浮现一个地球,并且让它转动起来,从各个方向都能认出同一个地点。进而通过地转偏向力,把风的形成、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旋、反气旋等知识串起来,真正升华知识。

对于人文地理的学习,应该多记一些课本上的原话,因为课本上的语言都是经过深思提炼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准确性,同时它们还是现成的,在考试的时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分数。

先耕耘后收获 篇9

“先耕耘后收获”这句话据说是来自曾国藩,他曾有一联自修自惕的箴言,联云:“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务耕耘其功”的儒家境界。

出艰苦的努力,然后才有所收获。”

先难后获,先事后得,没有耕耘,哪有收获? 长,而收获的季节总是姗姗来迟。个层次意思:一是只管去干,不图短暂的利益,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好结果;另一层是淡定人生不求回报,表明“正其谊不谋其利,追根溯源,则《论语》里有这样的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意思是“有仁德的 其实,普天下的农民都知道,要想有收获,前期总得经历播种、耕耘的阶段,广种而薄收,甚至一年耕耘而颗粒全无,耕耘的过 人人羡慕成功人士,却很少去探究这些人在成功之前付出了多少。打工者下班后的时间基本就属于自己,买菜做饭看电视玩游前的老板可能做梦都在想着怎样做事、生存。他们付出巨大精力,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能力越大,责个月”,危机感与他们如影随形,那种身心疲惫非常人可以体会。们忧虑重重,因为公司常常面临生存危机,他们投资的钱,可能颗粒全无。即使贵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也宣称“微软离破产 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或许正是企业发展的上升时期,显性价值不可能太多,所以也不是特别重要,相反是隐形价值——提升嫁错郎”,找一份职业,就如买股票,买到一支潜力股,就要能“捂”得住。业巨大发展空间最重要。隐形价值积累到一定时候,自然会兑现成显性价值。这样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才是明智的。俗话说“男怕入 但是,职场中往往有人质疑“先耕耘、后收获”的逻辑,评估一份工作时,关注的是这份工作的工资多少、福利待遇怎么样,关的显性价值,而这份职位是否有助于自身能力提升、是否有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展开、这家公司是否有广阔前景这类隐性价值往往 懂得不为报酬而工作,最终的结果是能使你获得更多的报酬。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这种思想导致的较那点可怜的钱。有些“善于算计”的人,不见兔子不撒鹰,见鬼子不挂弦,看到没有收获的事情打死也不肯干,结果到死也没多 宗申文化中的价值观,左宗申先生一贯倡导的是“先耕耘,后收获”,这也是宗申薪酬体系的依据。正是这一价值观,支撑宗工作积极性。

宗申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完善个人的价值取向? 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10

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背后总有着艰辛的历史,艰辛的历史是成功的垫脚石。

就拿世界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来说,他的幽默与滑稽让成千上万的人们眉开眼笑。可是谁又知道他童年时的艰辛与酸苦。卓别林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婚了,他的母亲承担着养活一家人的重任,于是被压力所迫,开始喝酒。童年的阴影没有打倒他,而是让他更加重视对自己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干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就有一次,他母亲因为嗓子被酒精弄坏了,站在台上唱了几句就唱不下去了。当时,剧院的老板很着急,惊慌失措。卓别林从帘幕后面走了出来,又唱又跳。台下的观众可别他“忽悠”得纷纷往台上扔钱。此时,卓别林宣布要捡完钱再唱歌,全场都被他逗笑了。这就是卓别林第一次逗笑他人。

卓别林的童年可以说是忙忙碌碌,没有任何时间来娱乐。特别是他母亲因为昏迷住进医院时,家里的收入就截断了。此时卓别林就开始了有点儿“浪迹天涯”的生活,他成为了个流浪儿。在此期间,卓别林还担任过许多种类不同的童工。有杂货店童工、剧场清洁工等等。这些让人不敢想象的职业是让他在以后的表演中能够演得出神入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曾今说过:“时间是最伟大的作者。”这句话给人们很大的启示。

用心耕耘 收获精彩 篇11

【关键词】德育 用心 中学生 收获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7-01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琐碎复杂,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绝非易事。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育人这条道路上唯有用心耕耘,方能收获精彩。

一、用耐心倾听学生

活文纳洛斯说:“耐心是希望的艺术。”古人也云“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才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有不同程度的错误,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有耐心,用耐心去倾听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循循善诱地开导学生,让他们从根本上去改正错误。

有一次我把历史课上吵架的两学生叫到办公室来,一开口两人又起了争执。我只好提出让女生先说,小琳说陈龙把桌子使劲往前推,把她挤得透不过气来,她叫他退后不肯,这才忍无可忍扔了陈龙高的书。陈龙立刻说因为突然看到自己的桌子没有与其他同学的对齐,这才把桌子往前挪的。听起来两人好像都有理,但我想此事没那么简单,在我的耐心询问下,原来历史老师叫他俩罚抄,但他们不服。我表示对他们糟糕的心情能够理解,但是表现方式不妥当,这样做不但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还破坏了同学间的情谊。经过长时间的耐心倾听耐心教育,终于使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了。

二、用细心引导学生

罗曼罗兰说:“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我们心细如发。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细心观察和详细了解。细心地注意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地引导他们。

对于学生的管理要张弛有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细节,时时掌握学生的心态,对学生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如果学生思想过于偏激,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时,不要轻易责怪他们等,要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平时学生的一言一行抓起,不好高骛远。如校服的统一、课桌的整齐、课桌周围的卫生、上课的坐姿,等等,小事管好了,大的纪律问题就缺少了滋生的土壤。

三、用慧心征服学生

柏拉图说:“理性的德性是智慧”。作为班主任,慧心不可缺少,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聪明的精灵。我们要对学生所有发生的各种问题迅速捕捉,准确做出判断,用最佳的工作方法处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师的智力、工作经验、教育技巧以及多种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

说起自修课的纪律问题,这是每个班主任最头痛的事。有在自修课上讲话的,吃零食的,玩手机的,相互吵闹的,甚至打架的都有。遇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班主任会在班里大发雷霆或兴师问罪,但结果往往是自己白生气,学生却无所谓的态度。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我通常的做法是找出带头的学生,究其原因,对其惩罚。惩罚的方式五花八门:内向的就让其表演节目,体质弱的就罚其跑步,好动的就罚其值日,作文差的就罚其写一篇作文并在全班朗读……为了免于责罚,学生尽力在自修课上克制着坏习惯,逐渐培养着好习惯。

四、用宽容心激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但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孩子,对于他们的过失我们是否更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呢?宽容能化解矛盾,宽容能使师生、生生间感情更加深厚,使社会更加和谐。

例如我班的学生小元,学习基础非常差,有时会打架,有时还会逃课,我就找到他,和他像朋友式的谈心,了解他的心里想法,思想动态,让他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针对他的特点帮他树立一个小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它。一开始我对他的教育没有起多大成效,他还是照样打架逃课,学习成绩也没多大改善。我没有气馁,始终抱着宽容的心态教育他。通过多次感情的交流,使他改变了无所事事的错误想法,克服了许多缺点。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用宽容的心去面对,但是宽容应有一定的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

五、用爱心感化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心中充满爱心,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关心他们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这样一个学生小杰,他不爱学习,经常出入网吧打游戏甚至整夜不归。他父母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管他。对于这样的学生,爱心肯定是一剂良药。所以,不管他怎样折腾,我从不发火,只是一次一次地找他谈心,慢慢地观察他,掌握他的心理。同时,我还时时处处关心他,尽量使他感受到温暖。他的衣服脏了、破了,我给他洗,甚至有时买新的送他;他学习搞不好,我每天坚持给他补习;在他生日那天,我还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一点一滴的关心,终于感动了他,打开了他的心扉。他的成绩慢慢好起来了,也很少再去网吧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班主任用心耕耘,在一点一滴的“五心”实践中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带动班集体稳步前行,逐渐成就一个充满凝聚力、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团队。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

[2]周志阳.让心灵走进心灵[J].文理导航.2011(36).

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12

想当年,我才五岁,懵懵懂懂的我,一直盼望着能够心想事成,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庭园里,望着皎洁的明月许愿,希望能够达成所有的愿望,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但是一直到我一年级时,心中还是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月考能考满分。妈妈常勉励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听他这么一说,才使我茅塞 顿开,发现只要有努力,必有收获,于是开始发奋图强,果然,考试始终还是被我的毅力与恒心打败了,从那天开始,我才知道,想要圆梦,就必须先吃苦,如同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以我决定以“吃苦”开始做起。

但是,如果无法达成,也不要心灰意冷,应该要重整旗鼓,继续去达成自己的梦想,往自己的志向迈进,再接再厉,持之以恒,才能东山再起喔!

如今,我已经如愿以偿,也领悟到达成心愿的喜悦,更了解想达成心愿的辛苦,“达成心愿”带给我的启示真是不胜枚举啊!从今以后,我不在只想“心想事成”,也开始实现下一个梦想,这些都归功于“达成心愿”这个一直在我心里的伟大志向。

【实用】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13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耕耘与收获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1

人常说:“学习的好坏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用功的多少。” 今年暑假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恰好印证了这一说法,使我真正感悟了耕耘与收获的奥秘。

我的表哥是一个独生子,父母都是邮电局的老职工,家庭收入较高,条件优越。表哥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什么委屈,在家也不干什么家务,他要什么,姨妈就尽量满足他。我堂姐和表哥同岁,家在农村,堂姐经常洗衣做饭,节假日,还要下地干活,堂姐的学习、生活环境远不如表哥。可是,今年七月的中考成绩却截然不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俩都上初三,一样的试卷,表哥只得了255分,而堂姐却得了456分,名列全县前茅。这个惊人的差距是怎样造成的 ?我去问表哥,他后悔而羞涩地说:“现在想起来只怪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我爸爸妈妈只满足了我物质上的需求,没有给我学习上的教导,最主要的是我平时懒惰松散,不下功夫学习。” 我回到老家,又去问堂姐,她怎么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她却说:“这不算好,还没实现我的目标。”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酷暑炎热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堂姐都要走几里路去上学,她在学习上非常用功,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深夜,在家里只要一有空时间,她就见缝插针地学习起来,终于取得了今天的好成绩。

通过身边的这件事,使我深深感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艰苦的付出,哪有丰收的硕果。我一定要从表哥身上吸取教训,向堂姐学习,只有平日不懈努力,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成功。

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2

一位憨厚勤劳的主人,秉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信念,每天在苹果树下细心耕作.每当他除草,浇水,施肥的时候,总是会想到果实累累,果香扑鼻的情景.春来秋去,收获的季节转眼就到了.可惜结果却在他的意料之外.小而青涩的苹果怎么也长不饱满。

时间不留人,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弱小的苹果经不起深秋寒风的吹袭,重重的摔落在干巴巴的地面上.正想把苹果收入箩筐的主人发现了在地上快要奄奄一息的青黄色的苹果,心痛地将它捧了起来,想者,可怜的小苹果,难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不科学的吗?如果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它无法实现在你身上若是错误的,那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为它流传,以它为座右铭?主人搔首踟躇,似乎感觉到青苹果想说却没力气说的情景……

有耕耘,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吗?这就像是南方香甜可口的柿子,到了北方,却成了又涩又生的柿子的道理一样.要想得到理想的结果,必须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才行.只有向着正确的方向,在客观事物的规律属性的前提下,创造有利的条件,相信就可以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了.就如主人与苹果的故事一样,或许苹果最后要说的是,在主人的关照之下,我有充足的水,有充足的阳光,没有害虫的骚扰,可是我需要的是北方的泥土,在它的不足下无法实现你的愿望.

一份耕耘,只能得到一份收获吗?适时适地的耕耘,可能不止得到一份的收获.就如种花,在开花的时候需要甲离子较多,而平常需要的较少.则在有花蕾时施加含甲离子丰富的肥料.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使花开得更加灿烂.这不是省下一部分“耕耘”,得到同样的“收获”吗?周愈借东风火烧曹船,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赢了曹军.曹植巧用石头称象,减低了称象的难度.这不是也表明,只要动动脑筋,一份耕耘是可以得到两倍或三倍以上的收获?

这种例子不仅仅在中国古代有,现代社会我们身边也常有出现.就如网上发送e-mail一样,短段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将刚出炉的几千字文章发送出去或收到.不用买邮票,不用每天四处奔波的邮递员就可以安全达到.美国世界第一首富的电脑总裁,有位记者好奇地问他,“若你看见地上有十多万的钞票,你会把它拣起来吗?”可是他却说“不”.原因是,“我会利用拣钞票的几秒钟时间,去创造比它高几十倍的钞票回来”.他的一份耕耘可得的收获真是大家心中的海市蜃楼----一样遥不可及.当然,要是在技术的前提下.

可是,有时一份耕耘,无法得到一份收获,事倍功半.要想得到理想的效果,却花费比别人多一倍,或一倍以上的力气.就如学习.同样是好学生,同样优秀,可是可以一个是戴着几百度的厚眼镜,每天“犹抱厚书遮过脸”而另一个则快快乐乐,轻轻松松.为什么?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抱着厚书,字斟句酌的看,记,是全面,可是长时期地看,脑的疲惫却比抓注重点,领会主旨大意的输上一大截.中国古时候有这么一个词“不违农时”.这可是几千年人们辛劳耕作的精髓总结.不根据历时耕作的人明显做得更吃力,收成少.或许青苹果要对主人说的也就是这些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并不是伸手可得,也不是遥不可及.可是它却永远跟在真理的背后。

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3

鸟儿喜爱无边无际的天空,鸟儿喜爱蔚蓝广阔的大海,而我,喜爱那变幻无穷的魔方。鸟儿为了天空而练习飞翔,最后它成功了;鱼儿为了在水中畅游、学到生存的本领和技巧,最后,它也成功了。我玩魔方,为了什么?最后呢?

我对魔方的兴趣,是在一次偶然看电视时产生的。电视上的魔方达人,速度非常快,魔方在他手中,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三两下子,一个杂乱无章的魔方便复原了。“好帅啊!”妈妈感叹道,“人家脑子怎么这么好使呢?”我不服气地说:“你给我买一个,我也能那么快。”

第二天,妈妈真的给我买来了一个魔方。我想:我这么高的智商,玩这个小菜一碟。便不以为然地接了过来。开始乱转,一天过去了,我就研究了一个“面”。我开始泄气了,索性拿起来一摔,它便散了架,我心里涌起一股窃喜!

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把魔方的碎块默默地装进一个塑料袋里。

一天,二天,三天……一个礼拜,我再没动过它。

终于有一天,我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那袋已被我遗忘了的魔方碎块。我突然有一种要重新将它组装好的冲动,心想:我不信制服不了你!

我重新找到魔方说明书,更重要的,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开始又转了起来。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尝试。让我和它似乎有了感觉,但最后一个公式,总把我前面的努力又一次清零。到网上一查资料,我才明白公式出错了,我激动地按重新找来的公式转着,最后一步……我成功了!

有时,耕耘不一定会有收获,主要是你要不要继续努力,每一次的成功都有心酸的泪水。但只要经得住风吹雨打,就一定能见到明媚的阳光。

努力和成功,往往是成正比的。

耕耘与收获作文 篇4

胡适说过:”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要得到好的成就,就要不断的努力,想吃到甜美的果实,就要辛勤耕耘、用心栽培,如果只是守株待兔想要不劳而获,将无法体会成功的喜悦。

安徒生是 世界上著名的童话作家,小时候他的梦想却是想成为皇家歌剧院创作诗剧的歌剧家呢!他到处拜访歌剧家剧作家,希望能收他当徒弟,终于有一个人做他的老师,于是安徒生努力的学习,可是后来却生了一场重病,导致他无法唱歌,但他不像其他人轻易就放弃、怨天尤人,他反而开始把精力转移到写作,在他持续的努力下,终 于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作家。

想要成功必须有耐心,和坚持到底的毅力,老师告诉我们从前有个人叫方仲永,他五岁时就能够写出一首好诗,爸爸非常得意带他四处向邻居夸耀,没让他继续读书,不出几年,他天生的才能就丧失了。

上一篇:融资路演活动方案下一篇:沟通课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