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的对联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名人的对联(通用13篇)

历史名人的对联 篇1

看华夏,秦汉唐宋明清尽统一;观世界,英法德日美俄皆争霸。

上知两汉统一,侃侃论天下;下说三国争霸,娓娓道古今。

通览古今,华夏儿女共创华夏文明;遍听内外,世界豪俊同谋世界和平。

小小课堂,尽观古今中外;大大世界,全看成败荣辱。

观古今,秦皇汉武创伟业;通兴衰,中山润之济苍生。

纵观历史,秦汉隋唐元明清;横看世界,中美英法德日俄。

横览隋唐元明清,叹朝代兴衰;纵观辽宋夏金元,通古今变换。

叹兴衰,三国两晋成烟云;论成败,七雄五霸斗锋芒。

讲史家故事,论成败得失;述名人轶闻,评功过是非。

以史为鉴,宋元明请胜与衰;同理作战,古今中外荣和辱。

看秦汉,知中国千年文明;观隋唐,晓华夏百世辉煌。

观古史,知秦皇汉武雄才大略;看今朝,晓小平锦涛宏业巨措。

历史名人的对联 篇2

一、巧用对联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教学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 使之乐学, 对联是一种兴奋剂, 提神药, 可以把一些乏味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 使他们在乐学学, 学中乐。比如在学袁世凯的统治一课中, 在课前的调查中学生对这个人非常不感兴趣。在上前我在黑板上写下对子:“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学生一看乐了, 这哪是对联呀, 连小学生都知道对联要上下对仗, 我对他们说, 对!这就是对联, 是当时人们为庆贺袁世凯称帝而送的一副对联, 之所以下联字数与上联不对应, 是因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学生们乐做了一团, 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巧用对联易化课堂内容

屈原在《涉江》中说“船容与而不进兮, 淹回水而凝滞”, 我们历史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容与不进”的场面, 而对联适时应用历史教学过程, 就可以打破这种僵局, 它如一股顺风把传送出漩涡, 使一堂课由死变活, 授课内容由难变简。许多历史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遥远, 但又是必须掌握的, 讲的不好的话味同嚼蜡, 若是引用一些名联, 并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 可使这潭死水掀起波澜。

如诸葛亮, 是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在我国人民的心中是被美化的人物, 但在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只是小字部分略有介绍, 学生很不满意, 在学到这儿时我引用了南阳武侯祠的楹联来概括他的一生功业:

“收二川, 摆八阵, 七擒六出, 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 征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按金木土圭爻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学生看完这个对联之后, 班里立刻沸腾起来, 对诸葛亮的各种事迹多多少少都说些, 有的还能讲出一些有趣的故事, 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木牛流马、对诸葛亮的评价等。

三、巧用对联增大课堂容量

历史教学中要想增大课堂常量, 就得引导课外阅读,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他去扩大知识面, 而对联就是一种开胃药, 以引发他们的食欲。

在讲述“楚汉战争”时, 韩信是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对韩信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我便引用了淮阴侯韩信墓前祠庙上的一副对联:“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这幅仅仅十个字的对联, 却概括了韩信的主要生平。秦末农民战争时, 韩信先为项羽的部下, 虽有满腹韬略, 却得不到重用, 后来他投靠了刘邦, 仍得不到重视, 于是愤而出走, 被萧何追回, 遂建功立业封淮阴侯。西汉建立后, 刘邦猜忌他图谋造反, 设计诱捕他的又恰恰是萧何。这便是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由来, 即上联所说的“生死一知己”。下联是说当初韩信家贫, 衣食不周, 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妇人曾供养他十多天, 而后来把韩信斩于长乐宫的是吕后, 这便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这大概是一篇最短的人物传记了。

再如在学习袁世凯统治时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导致众叛亲离, 当时有这样一副对联:“起病六君子, 命送二陈汤。”“六君子”指以杨度为首的六个发起组织“筹安会”的“名流”, 袁接受他们的“劝进”称帝, 就已注定踏上死路。“二陈汤”指袁世凯的亲信陕南镇守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宦、湖南将军汤茗铭。护国运动中, 他们纷纷脱离袁“独立”给袁世凯以致命的一击。袁世凯终于一病不起, 一命呜呼。此联概括了袁世凯“起病”和“送命”的缘由。“六君子”“二陈汤”又是中药名, 更是双关之妙。

四、巧用对联情感渗透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前, 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采用正常的贸易手段无法取得优势, 便选择“杀人不见血”的毒品鸦片作为敲门砖。鸦片的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使清政府官僚体制更加腐败, 人民经济日趋困顿, 对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严重损害, 摧残了社会生产力。这些内容多数人耳熟能详, 也有许多史料可以佐证。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 我选用了一副对联:“竹枪一枝, 打得妻离子散, 未闻炮声震天;铜灯半盏, 烧尽田地房廊, 不见烟火到天。”对联对当时吸毒成风和鸦片戕害身心的丑态作了辛辣刻画, 表达了广大人民痛恨鸦片的共同心声。学生通过对联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了鸦片对旧中国的毒害, 也认识到毒品消磨人的意志, 毒化人的心灵, 联系现实生活更明白了要“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 在情感课堂中升华。

《南京名人旧居》中的对联舛误 篇3

一、误植文字:

1(胜棋)楼下大门两旁楼柱上对联为长沙张兆鹿所题,联云: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

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秤。(第14页)

按,若干年前电视播音员念过“围棋高手对秤”,引起哄堂大笑;如今误植“棋秤”,可谓异曲同“工”。辞书日:“秤,炽应切,去声,径韵。本作称,正轻重之器。”“枰,皮迎切,音平,谓棋局。”陆游《新晴》诗:“寂寂房栊鸟雀声,熏笼茶灶正施行。繁花满树春才半,斜日穿云雨乍晴。引睡书横犹在架,围棋客散但空枰。”根据对联下联平声字收尾的基本要求,也可以断定原联是“枰”字。

2他(李贽)游学南京时,一度寓居在永庆寺的伽蓝殿里,并为该寺书联一副。联云:

少作书生,未见登堂入室:

老为庙祝,粗知扫地梦香。(第16页)

按,了解民间风俗,尽知“扫地烧香”乃寺庙日常工作;说得文雅点,就用“焚香”。如何“梦香”?想是错认字形。恐怕编校自己再看也会因此失笑。依六言对联句式安排平仄,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焚”是平声,合乎联律。这也是校勘依据。

3左宗棠……建陶、林二公祠,并亲撰一联云:

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

册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第95页)

按,“三吴”所对,当用数字,而“册”非数字。凡论“载(年)”多用数字,如“一、十、廿、卅、(卄卄)”。四十为“(卄卄)”。误植为“册”,编校失察也。

4署前尚立东西2坊,曰:“两江保障”,“三省均衡”。(第117页)

按,此乃南京两江总督衙前东西二辕门横额书字,其“均衡”应作“钧衡”。甲午至庚子年间,两江总督暮气日重,“烟霞癖”(鸦片瘾)日深,军政吏治不振,幕客亲私乐在秦淮河边钓鱼巷中寻花问柳。谋差营缺者,奔走其间。有善嘲者拆此八字为联曰:“两江呆人障,三省钓鱼行”。言“两江”实为“呆人”(当时匾额横书,从右至左,故能得此二字)作障;“三省”政事,皆作“钓鱼”之“行’’(拆衡为鱼、行)。“钓鱼”双关:既指“钓鱼巷”。又指“钓誉(利)”。其中改“钧”作“钓”,出自《清稗类钞》:某县令禀抚军,“钧禀”漏一点。抚军题诗于签还之云:“未必他年秉大钧,垂竿顿触钓鱼心。可怜一勺廉泉水,分赠同僚总不匀。”“钧”,若改“均”,与“钓”有啥相干?

5燕王府前尚有如下一幅对联:

燕蓟雄都,龙盘虎踞:

王侯伟业,霞蔚云蒸。(第133页)按,对联是两幅文字分挂的,合计为一副。凡图画、中堂、斗方、横披(批)等单帧可以称幅;而手套、眼镜、笔砚、担架等配搭物件,皆称副。两字读音亦不相同,应加区别。

6(愚园——胡家花园)最有气派的则是如

下无名氏所撰的一副对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槛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陵汉寝?

小院春来,帘卷起一庭风月,看溪边绿树,树边江雨,此中有舜日尧天。(第175页)

按,具备对联常识。可以断定“江雨”有误植;盖联文“青山、白云、绿树”皆互相对仗,故须订正为“红雨”。

7(名医张栋梁宅)大厅悬挂南京名人仇继恒题写的名联:

家居湖熟秦淮畔;

理析灵枢素问闲,(第179页)按,上联说张栋梁先后居住在湖熟镇和秦淮河畔,下联说他像汉代名医张仲景(机)那样,善于依据医学典籍《灵枢》、《素问》剖析病理,立起沉疴。照理当以“间”对“畔”,均用方位词;而“闲”乃形容词,不能为对。作者可能不知道“閒”本为“间”,虽亦通“闲”,但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词语错乱:

1袁枚信口代秦吟道:“人于宋后羞姓秦,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由秦大士书写,至今犹存,(第88页)

按,2008年第3期《文史杂志》载徐康《尔曹身与名俱灭》中说道:“顺便提及,昔有姓秦名涧泉(按,即秦大士,字鲁一,又字鉴泉,号涧泉,又号秋田老人,网页作“洞泉”者,非)的一位文士,到西湖岳墓撰联云:‘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姓甚名谁本属无辜,因奸相姓秦而愧与同姓,因国贼名桧而羞与同名,其深恶痛绝之情溢于言表。”另有说袁吟“人从宋后羞名桧”,秦续吟对句者。

“于、从”二字不同,但都读平声,都是介词,问题不大;而重复“姓秦”,则根本忘记应该分嵌“秦桧”的名姓这一技巧了。

2卢前在《冶城疾旧》的“柳藩司”条中曾载:“(陈)散原挽(李瑞请)联云:白下一官还,入梦不容堂,泣围城依木印;黄冠九庙鉴,鬻书海市,难忘残夜共烟灭、”(第185页)

按,此联若分行排列则上下联结构不能相应,文字之错乱立见:

白下一官还,入梦不容堂,泣围城依木印;

黄冠九庙鉴,鬻书海市,难忘残夜共烟灭。

疑上联第二分句中有一字该挪至第三分句;须待觅得卢前《冶城话旧》善本,再代为勘校。

3(蒋介石)为其(戴笠)写了一副挽联。联云:

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

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第383页) 按,上联第一分句四字,下联第一分句五字,显然有所夺落。网载蒋介石挽戴笠联:“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绩;苛(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可为旁证。

三、上下颠倒:

1媚香楼大门前有女书法家孙晓云书写的题联,联云:

侠骨共冰心;

花容羞玉质。(第61页)

按,第63、64页两幅照片上,对着大门看去,“侠骨共冰心”挂在大门左侧,实为下联。再说“质”是仄声字,合在上联之尾;“心”是平声字,合居下联末尾。因此证明作者抄录联文时,颠倒上下联文字。又,下联“羞”与“玉质”配搭不妥帖,从照片显示字迹看,应该是“兼”字。这也符合李香君外在和内在兼美的特色。故应改排作:

花容兼玉质

侠骨共冰心

2“行知馆”前还书写颂扬陶先生的对联:

行知合一,千秋万世仰陶风;

桃李遍开,四海九州承化雨。(第470页)

按,对照第477页照片可见上下联文字抄录相反,据对联“上仄下平”的基本规则也应改为:

桃李遍开,四海九州承化雨

行知合一,千秋万世仰陶风

四、误作对联:

1省长韩国钧还为方孝儒(孺)题了一副有

名的对联联云:

埋骨岂须桑梓地;

托葬雨花魂亦香。(第41页)

按,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上下联词语结构必须相应,构成对仗。而“岂须”是状语一动词组合,“雨花”是定语一名词组合。“桑梓一地”是偏正结构的名词,“魂一亦一香”是主语—状语一谓语组合。再研究其平仄安排:“埋骨岂须桑梓地”是“平仄仄平平仄仄”,而“托葬雨花魂亦香”是“仄仄仄平平仄平”;如此“平仄失替”,不能作到上下联平仄相对。其实这只是诗的两句,不是对仗工稳、平仄协调的律联,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为“对联”。

五、其他缺陷:

1李鸿章祠堂的正门还有李鸿章当年自题的对联,现对联为书法家夏长松撰写。联云: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即是山中宰相:

祈新年无须用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便称地上神仙 (第146页)

按,对联界的规则公认,落款以“撰写”二字,就表明此联是某人既撰联文,又书写联文。先讲“李鸿章自题”,则夏长松只是“书写”而非“自撰且自书”了。再看网载的另一版本: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即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便作地上神仙

对比可见,夏长松书写之联漏掉“腹有诗书”和“门无债主”两个很重要的分句;特别是“腹有诗书”,那可是饱学之士骄傲的本钱啊!“新年”与全联文意不相称。“大年”言高寿,出于《庄子》;且仄声字与平声字“清”相对,音韵协调。

2“选佛场开万象罗,天龙八部念摩珂,招花启示诸方竞,予欲无言笑口多 ”(梅川居士)居正赠族人诗存《侮川谱偈》(第390页)

按,此诗中有错字,如“摩珂”乃“摩河”(梵语,有大、多、胜等义,亦作莫诃)之误植;“招花”乃“拈花”(《宗门杂录》云:“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之误植。盖未读佛经所致。

3黄浦路3号蒋介石官邸憩庐石碑(石面集舒同字为“憩虚”)(第208页)

按,居所题额用“庐”而不应用“卢”,虽以繁体字代替,“蠴”仍然是“卢”,而非“庐”。本书说明称“憩庐”,文字无误;可惜未能指出石面集舒同字为“憩虚”之误,当判“包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些失误呢?我们认为不应该过分责备中青年作者和编辑,须知他们之所以不了解格律文学文体个性特征,是由我们多年来轻视和蔑视格律文学的教学和辅导。即是文科生在他二十年或更多的学校教育期间,又真正认真地读过多少格律诗词呢?认真地分析过对联和骈体文的句式结构吗?除了教材和老师讲的那些套话外,又真正落实地研究过何谓“对仗”、何谓“平仄”、何谓“递换”、何谓“粘对”没有?除了看些所谓“趣谈怪论”,热衷于“猎奇出新”,又真正认真地剖析过几副名联和几首“名诗”的艺术手法和遣词造句的特点呢?再退一步说,有多少中青年(遑论中学生)真正分得清何谓“平仄”,可以给“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这一律联准确地标注平仄字样?

经典霸气的名人对联 篇4

2. 飞云高鹏,鹏程万里,决胜于天;戏水蛟龙,龙腾虎跃,称雄在世。——刘晓楠

3. 勤勤恳恳,一天一个台阶,层层递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升华。——史亮亮

4. 三年辛苦磨霜刃,不留遗憾;一朝高考露锋芒,必居榜首。——李婷

5. 天天学天天练天天流汗,日日新日日增日日生辉。——吴敏

6. 兢兢业业,磨剑十年,只为龙腾渤海,展现燕赵英才;勤勤恳恳,身劳十载,只为醒狮东方,凸显华夏脊梁。——王吉祥

7. 勤奋有信念,高山作台阶;懒惰无斗志,细流成江河。——王玉尧

8. 二更还家但求鱼腾六月,一载清心只为凯歌半生。——于凯

9. 秋去冬来,囊萤映雪;春回夏至,折桂蟾宫。——王文静

10. 求做到:暖春,炎夏,清秋,寒冬,四季季季悬梁锥刺股

11. 只愿得: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各科科科金榜高题名——宋天骁

12. 汗血名驹,起足已存千里志;圆亢仙鹤,抬头便彻九皋声。——关胜

13. 英杰穷困,二载咸鱼难翻身,未必;雄霸高三,十年蓄势今朝迸,求胜!——宋天骁

14. 十年磨剑,无涯学海苦作舟,争分夺秒;九州精英,万座雄峰凌绝顶,勇摘魁首。——王璐

关于名人与对联的故事 篇5

一、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藏形匿影;

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

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无酒是穷主;

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当时奸相严嵩专政,杨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二、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

张合宪出的上联是: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

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三、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

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

他马上对了一句: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名人对联教子 篇6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给子孙留下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此联说明林则徐不愿子孙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福,而是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自食其力,成为有用之材。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七十岁时子孙满堂,但是真正勤学者不多,于是,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下联是:“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孙:“你们正当青春年华,是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如果一味贪玩,不求上进,年老时,再想读书,耳聋眼花,老态龙钟,就困难多了。”

作家老舍先生也曾给他女儿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此联中包含着良好的祝愿,寄寓着殷切的希望。

明朝徐渭有一副家教奇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的读音不同,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告诫儿孙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的,为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

种田不熟不如荒;

养儿不孝不如无。

明朝初年有个大臣叫杨士奇,也叫杨寓。他为人正直,办事勤恳,一连在四个皇帝的手下做大官。他儿子杨稷太不争气了,仗着老子当官,自己无恶不作,净干坏事。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派人抓起来。家乡江苏泰和的老百姓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有人就写了状子直接送到北京。皇帝看了,把状子转给杨士奇。杨士奇气坏了,一连写了好几封信,让儿子改邪归正,别再祸害乡亲。有一次,在信中他还特意写了一副对子,警告儿子:

不畏官司千张纸;

只怕乡民三寸刀。

“三寸刀”指三寸舌,意思是人言可畏:让人告一千张状子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整天戳你的脊梁骨骂你,当然,也骂我哟!可是,杨稷根本不听父亲的劝告,照旧胡作非为,一点也不收敛。闹得实在不像话了,皇上下令把杨稷抓起来,关进监狱。杨士奇听说了,又急又愁,加上年岁也大了,便忧恨交加,卧床不起。没有多久,顶顶有名的杨士奇,让儿子给气死了。当然,杨稷也没有好下场,被判了死刑。

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夫人对此很是焦急,她思来想去,特地手书一联悬于正堂: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

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

上联是期望,下联是警告,意在劝告儿子不要浪费精神,虚度光阴,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既包含了深沉的母爱,又体现了严厉的训教。据说,她的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在这幅堂联的鞭策下,终于有所顿悟,改邪归正。

清代诗人蒋心余有教子联曰:

宝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读书。

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两旁,要子子孙孙永远记取不忘。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联语告戒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一副家教对联。他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

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清代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有一副对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充分体现了他对儿女生活的关心和希望。

晚清作家、书法家何子贞集《争坐位帖》字联: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世积德还积书。

这幅对联告诉人们:一个好的家庭,除了勤以耕作,惠以为人,还需要读书求学,更新知识。

清代另一学者孙寄圃,曾给儿孙撰写一联,要他们坚守廉洁、清贫,努力提高品德修养,其联云: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

厌观流俗,奋勉修身。

清末著名的禁烟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穷秀才,但是他为人正直,对子女要求极严格,他曾撰联勉励子女,联曰: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这副对联使林则徐终身受用不尽,终于成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英维。

林则徐继承家风,也给子女留下了一副对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此联是林则徐祠中写的一副对联,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说明林则徐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而是希望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成为有用之材。

对联的种类 篇7

当时,刘凤诰正在写字,见老翁登门,连忙让座敬茶。他听了老翁的来意,满口答应。一边研墨铺纸,一边随口问道:“您老的生日是哪月哪天啊?”老翁笑着说:“十一月十一日。”刘凤诰一听,就在纸上写了上联: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暗暗叫苦——这也叫寿联?把这么贵的纸给糟蹋了。

刘凤诰装没看见,依然不紧不慢地问:“您老今年高寿?”老翁回答:“我今年整整八十岁。”他“噢”了一声,随即执笔,下联一挥而就:八千春八千秋。

写完,他高声读道:“十一月十一日;八千春八千秋。老寿星,行吗?”

这上联写了老翁的生日,下联巧妙地用了《庄子》中的句子:“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老翁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当然能欣赏到这副寿联的奥妙,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寿联是对联的一种。一般根据对联的用途,可以将对联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胜迹联和格言联等。每年除夕前后,为庆祝新春的到来,表达辞旧迎新的祝福而作的对联,叫春联。为祝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叫喜联。为庆贺生日而作的对联,叫寿联。为悼念死者而作的对联,叫挽联。题写在名山胜水、历史遗迹上的对联,叫胜迹联。抒写抱负、志向、理想,用以鞭笞自己、激励他人的对联,叫格言联。其中春联、喜联、寿联要用红色的纸张书写,挽联一定要用白色纸张书写。对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要留心收集身边的对联哦!

佳·联·撷·英

这组佳联是一组格言联。

一言九鼎

只字千钧

莫笑人短

勿夸己长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白日莫闲过

青春不再来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毛泽东

巧·解·妙·对

死与生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游行示威,向政府请愿,抗议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政府卫队公然向游行群众开枪,打死打伤多人,造成举世震惊的“三一八”惨案。在烈士的追悼会上有人挂出了这副挽联:死;生。

这是公开悬挂出来的最短的对联,下联倒着写“生”字表示宁可堂堂正正地站着死,也不投降卖国倒着生,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这就是汉字的力量。

晨·读·对·韵

e

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小夜曲,大风歌,潋滟对嵯峨。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行踽踽,笑呵呵,欣赏对吟哦。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生有光辉昭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对·联·小·幽·默

财神爷诉苦

许多年前,各地都建有财神庙,供奉着财神。有些懒惰的人,不从事劳动,却一心求财神保佑他们发财。有一年春节,有人在财神庙的门前题了一副对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最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使我为难!

过往的行人看了这副对联忍不住哈哈大笑,那些懒汉读了这副对联,只好灰溜溜走掉了。财神爷的诉苦还真灵,赶走了那些整天环绕在他身旁的懒汉。

对·对·乐·园

1.对对子。

学海()月夜()

绿豆()秋菊()

作文()架桥()

2.连连看。

开口田鸡

落日羊城

牛市流星

壁虎点头

3.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了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他觉得十分惊奇,便和纪晓岚合作了一副寿联送给了这位老人。这副寿联是: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这副寿联是一道数学题目,其中隐含了这位老人的年龄,你能算出这道数学题吗?

名人对联 篇8

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

——嘲蒋介石,意为蒋乃翻覆无常的小人。此联与“井底孤蛙”联均作于1935年

老帅悼母三军齐恸;

慈云返空同志尤哀。

——挽朱德母。慈云:佛教称佛以慈悲为怀,如大云之覆盖世界,语出唐太宗《三藏圣教序》

全凭着八旬老母两双手;

成就了一代伟人老英雄。

——挽朱德母

白玉有暇,仍不失为白玉;

苍蝇无疵,却依旧是苍蝇。

——自题

同盟会国民党,原为孙门信徒;

升高官发大财,变作蒋氏走狗。

——讽“蒋氏走卒”

井底孤蛙,小地小天,自高自大;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嘲蒋介石,联嵌“中正”

民族一大难,汉满蒙回藏,万众一心好儿女;

寇迹五年深,工农兵学商,誓死打倒法西斯。

——题“七七事变”五周年(.)

法西主义对头,鞠躬尽瘁,韬奋毕生五十岁;

革命文化旗手,誓死不屈,鲁迅而后第一人。

——挽邹韬奋

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马歇尔八上庐山,介石曰父亲辛苦,儿子不复干矣。

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 篇9

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在除夕让学士在桃木板上写的这两句,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

联。

【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

1、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

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乾隆皇帝也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我便: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李调元妙对唐伯虎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长老说有事相求。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恰好唐

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

画上荷花和尚画

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

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

3、诸葛亮还击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

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

妞。

(“瞅”的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

诸葛亮听罢微微一笑,即刻对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这种传说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4、郑板桥见联济贫

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又是一年

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5、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传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刚见面即出一联让梁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旧称江夏)

梁启超从容做对: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和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体现了一种谦虚又不卑不亢的精神。

6、“不如不说”与“何必多管”

传闻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答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7、农民巧对地主追债

相传有个农民欠地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老(没有里面一“点”)

地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老(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8、撇捺人生

对联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字形于字义完美结合,有一幅对联甚是有趣,如下: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其妙处在于,“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只有收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凡世间之事,撇开一些利益,看开了就不苦了;

方寸之间,能按捺住情绪才是人生大智,岂不妙哉!

9、接对联

书圣王羲之的字千金难求,一年除夕,他在家门口贴的对联几次被人揭走,于是生出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样便没人敢揭了,但毕竟是春节不能不吉利,便在后面加了几个字,令人叫绝: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0、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其中含有孔明、姜维(江围)、吕布

邮票上的对联 篇10

1951年10月19日发行的纪11《鲁迅逝世15周年》纪念邮票和1966年发行的纪122《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第三枚上,均是鲁迅先生的手迹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62年发行的纪93《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邮票的第一枚上印有朱德元帅为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的题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第二枚则为郭沫若先生的题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967年发行的文2邮票的第二枚上,是毛泽东同志和郭沫若先生《满江红》一词中的摘句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1977年1月31日发行的j12《纪念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三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二枚上,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写的挽联: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84年8月27日发行的t98《吴昌硕作品选》特种邮票的第一枚主图系对联结构较为少见的短句三字篆书联:金石乐;书画缘。

1985年8月30日发行的j115《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纪念邮票的第一枚上,有林则徐晚年所写爱国诗篇中的名句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988年12月25日发行的t129《中国兰花》特种邮票的第二枚“大一品”兰花上配有清代诗人何绍基所作的《素心兰》一诗的摘句联:香逾淡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1989年9月1日发行的t141《当代美术作品选(第一组)》特种邮票的第三枚上,有当代画家吴作人亲笔题写的四言短句对联:法由我变;艺为人生。

1990年11月28日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主图为《姑苏驿站》,在驿亭南面的石柱上,刻有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缮时题写的楹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

11册语文名人名言诗歌对联 篇11

2.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4.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7.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8.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唐) 《菊花》

9.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0.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11.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12.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13. 《诗经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4.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6. 辛弃疾(宋)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7. 《天净沙 ·秋》白朴(元)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8. 《马诗》 李贺(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9.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1.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历史名人的对联 篇12

鼠年春节的对联一

1、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横批】:欢度春节

2、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3、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4、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

5、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6、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心想事成7、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8、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9、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10、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春风化雨

11、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

12、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下联:冬去春来万象新,【横批】:喜迎新春

13、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横批】:欢度春节

14、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

15、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

16、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17、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横批】:国泰民安

18、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

鼠年春节的对联二

碧野青蛙叫 丙辉觇瑞应 丙辉腾瑞气

黄山松鼠鸣 子庶庆丰登 子庶乐丰年

苍松随岁古 春潮传喜讯 春风拂绿柳

子鼠与年新 鼠岁报佳音 灵鼠跳松青

春燕鸣暖树 鹊语红梅放 人欢为体健

金鼠跳青松 鼠年喜气浓 鼠硕因年丰

豕去呈丰稔 豕去春无限 鼠来豕去远

鼠来报吉祥 鼠来岁有余 春到景更新

鼠为生肖首 鼠至调新律 欣有鼠须笔

春乃岁时先 鸡鸣早报春 喜题燕尾书

新妆鼠嫁女 子年春到户 子时春意闹

美景艳迎春 鼠岁喜临门 鼠岁笑声甜

子时岁交替 子为地支首 子夜松涛劲

鼠节春更新 鼠乃生肖先 鼠年鹊语香

子夜钟声响 百年推甲子 猪守太平岁

鼠年爆竹喧 福地在春申 鼠牵富裕年

天猪归仙界 天猪驱寒尽 爆竹传吉语

子鼠拱福门 宝鼠带暖春 腊梅报新春

鼠年春节的对联三

01门庭虎踞平安岁 柳浪莺歌锦绣春

02门浴春风梅吐艳 户生虎气鸟争鸣

年逢寅虎群情奋 岁别丑牛大地春

04牛肥马壮丰收岁 虎跃龙腾大有年

05牛肥马壮家家富 虎跃龙腾处处春

06牛奋千程荣盛世 虎驮五福贺新春

07牛奋四蹄开锦绣 虎添双翼会风云

08牛耕绿野千仓满 虎啸青山万木荣

09牛耕沃野扬长去 虎啸群山大步来

10千载难逢新世纪 万民谱写虎春秋

11乾元启运三阳泰 斗丙往返寅万户春

12人逢盛世精神壮 虎跃奇峰气魄雄

13人间喜庆康平世 虎岁承欢幸福春

14人民气魄如龙虎 祖国江山似画图

15人入鼠年鼓虎劲 门添春色发春辉

16人添志气虎添翼 雪舞丰年燕舞春

17人效黄牛心自贵 岁朝寅虎劲更高

18山明水秀风光丽 虎跃龙腾日月新

19气愤联吟欣虎虎 留春伴读奋年年

20四海龙腾抒壮志 千山虎啸振雄风

21四海三江春气息 千家万户虎精神

22四海笙歌迎虎岁 九州英杰跃鹏程

23唯大英雄能伏虎 是真俊杰敢擒龙

24啸一声惊天动地 睁双眼照耀乾坤

25新年捷报虎添翼 大路朝阳马奋蹄

26兴伟业仍须牛劲 展宏图更壮虎威

27一代英豪生虎气 三春杨柳动莺歌

28英雄气概如龙虎 祖国江山似画图

29英雄时代英雄业 龙虎精神龙鼠年

30莺歌燕舞新春日 虎跃龙腾大治年

31迎春节莺歌遍地 兴中华虎劲冲天

32云喷笔花腾虎豹 雨翻墨浪走蛟龙

33宅后青山金虎踞 门前绿水玉龙盘

34致富脱贫添虎翼 开山治水展鹏程

35丙穴鱼生人间改岁 寅方斗指天下皆春

36春风浩荡花香鸟语 岁月峥嵘虎跃龙腾

37虎跃龙腾九州焕彩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8牛奔福地普天献瑞 虎卧华堂满院生辉

39势如破竹人欢马叫 安若泰山虎踞龙盘

40紫气东来江山如画 红旗招展龙虎扬威

41祖国富强神龙活虎 人民幸福舞燕飞莺

42白虎替青牛招财进宝 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

43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 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

44虎跃龙腾有天皆丽日 花香鸟语无地不春风

45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 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46金牛辞旧携凯歌而去-乳-虎迎春带捷报新来

号准对联的脉搏 篇13

一、对联基本知识:对联,是指由两串等长、成文并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所遇到的对联要满足五“相”原则,即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含义“相关”、平仄“相反”且仄起平收,即上联以仄声字(第三声、第四声)收尾,下联以平声字(第一声、第二声)收尾。

二、对联常见题型:对联题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就曾经出现过的试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文学常识型

这类题目将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人文典故与对联的特征相结合,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注意对对联基本知识和文学常识的积累,一般都能轻松应对。

【例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吟咏起来朗朗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答题指导】 第1题,我们需要从选项中选出合适的下联与原文中的上联对应,答题时只要将对联的五“相”原则与所给选项一一对照,就可以选出最合适的一项。A项中的“万户”以及B项中的“千家”,与上联相同位置的词语“冬尽”的语法结构不同,故排除;而D项中末尾的“缕”字属于仄声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也被排除。

第2题考查的是对联的基本知识,根据我们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可知对联并没有字数限制,故A项错误;B项中“上下联讲究对仗”的描述是正确的,但“押韵”并不属于对联的格律要求,对联的要求是平仄相反、仄起平收,故B项错误;对联在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皆有应用,并非只能在喜庆场合张贴,如“挽联”,故C项错误。

【答案】 1.C 2.D

【例题2】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答题指导】 这道题与对联常识关系并不紧密,但需要同学们读懂对联所写内容,并根据一些人文典故联想得出所指对象。第①联中的“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空八代”,源自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第②联写了司马迁刚正不阿的精神,以及写成《史记》的伟大意义。第③联上联中的“三户”指楚,出自《史记》中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中的“九歌”是指屈原的代表作《九歌》,此处借代屈原。第④联指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考生作答这类题目时,要联系选项中作家的生平、评价和贡献,抓住关键词,推导答案,也可根据自己熟知的一些文学常识,确定部分对联所指人物,再进一步推测,确定其余对象。

【答案】 B

2.整合重组型

整合重组型试题是指将一副完整的对联拆散打乱,然后要求同学们根据对联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将对联整合重组,达到完美统一;或者将多副对联放在一起,要求考生根据对联内容进行辨析,分辨各自适用的场合。这种题型,是近些年较受命题者青睐的对联题考查方式,因为它的难度适中,而且能充分考查同学们对对联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题3】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下联: 。

【答题指导】 本题给出了组合材料,我们要做的是把描写新春和教师的内容区别开来,再按照对联结构进行组合搭配,同时做到上下关联,符合五“相”原则。“芝兰绕阶”和“桃李满园”是写教师的;“黄牛耕地”也可写老师,但按照此题给出的材料,它只能与“万山金”搭配,用于描写新春。“翠柳迎春”也只能与“千里绿”搭配,同时“千里绿”又与“万山金”的词性和结构相对。根据内容可知,“春绣锦”配“桃李满园”,“座凝香”配“芝兰绕阶”。再按照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确定上下联的位置。

【答案】 新春对联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桃李满园春锦绣 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

3.空缺填补型

该类题型属于比较普遍、比较单一的对联题考查方式,即根据上(下)联拟写下(上)联,或者根据提供的示例另外仿造一句,有时也会给出上下联的部分内容,要求同学们补全空缺部分。同学们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尽可能遵循对联的五“相”原则,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和生活感悟,力求让答案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

【例题4】?摇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答: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内容与节日相关”,这对仿句有了内容上的限制;“可以不考虑平仄”,则降低了题目难度。两小题中的节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与屈原有关,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酒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秋”佳节,圆月当空,象征团圆,有吃月饼、祭月等习俗。仿写要结合节日特点进行。

【答案示例】(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4.情境写作型

该类题型一般会创设某种情境、设置某个主题或提供背景材料,让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自主撰写对联。同学们遇到该类题目时无须紧张,因为对联拟写的原则是不变的,我们需要认真审读题目所给材料,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包括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有的放矢。

【例题5】 班里将举行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答:

【答题指导】 这道题并没有直接要求同学们拟写对联,而是转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其实相当于要求同学们拟写一副规定主题的对联,只不过对平仄未做特别要求。我们作答时,要牢牢抓住“远离毒品”这一主题,联想与之相关的元素,如“珍爱生命”、“拒绝诱惑”、“热爱生活”、“信念”、“责任”等,并进行合理组合。

上一篇:教育创强访谈会下一篇:湘鲁版英语五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