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问题研究(共8篇)
【关键 词】: 税收征管改革 问题 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收征管新格局,基本适应了税制调整与完善的要求。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征管实践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们对改革的总体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新征管模式优势的发挥。如何应对和处理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是解决下一步深化征管工作改革的重要前提。笔者谈一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税收征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受到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法制化程度还比较低、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管理水平还不够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再加上有些地方急于求成,对税收征管改革缺乏有力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或者过分强调征管改革的模式化,或者片面理解新税收征管模式的涵义等主观原因,新建立的税收征管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在某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计算机的依托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现行征管模式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而计算机的运用是以信息准确、全面为基础的,涉税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分析应是整个征管活动的基础。近年来,各地的信息化建设虽然步子大、速度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各地使用的应用软件不统一,不符合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造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还不够强,应用水平还不够高,信息化很大程度上仍模拟手工操作,信息以纸质传输为主,造成征管各环节信息不畅;三是与工商、银行、海关、财政、统计等部门还没有实现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涉税信息的采集不充分、不及时,体现不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二)税收征管的业务组合衔接不畅。机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税收管理权被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机构间职责范围难以划分清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工作分配环节多,无增值的管理环节多,造成信息传导不畅,信息衰减和失真;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之间界限明显,信息相对封闭,协调配合能力弱,衔接不畅。
(三)税源监控管理乏力。新的征管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由管户变为管事。集中征收后,并未根据信息化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税源管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征收人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的状态,税
收信息来源渠道窄,且对有限的税源信息利用不够,致使税务部门对纳税户数、纳税人基本情况、税源结构及变化趋势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税源监控管理乏力,弱化了税收征管基础。
(四)税收的服务功效有所削弱。现行税收征管机制运行中既有缺乏管理力度、税源不清的问题,也存在对纳税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税务机关的优质服务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的微笑迎送上,没有从实质上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最突出的就是纳税人到税务部门办理涉税事项环节过多,程序复杂,要多头跑、多次跑,重复报送资料,呈单点对多点的状态;税务部门需要调查核实的事项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要多头找、多次找,呈多点对单点的状态。
(五)税收征管流程缺乏制约化管理。现行征管流程,存在制约不够、监督不力的问题,未能有效地对征管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征管模式在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是,基层分局虽已把征收和稽查分离出来,但仍然是综合管理,专业化分工深度不够;对管理环节的制约仍然靠层级审批,没有形成过程控制。
(六)重点稽查达不到预期效果。新的征管模式强调重点稽查、以查促管,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于管理缺位,征、管、查协调不力,致使对纳税人情况不能全面掌握,税务稽查部门仅靠报表的表面数据和举报提供的情况,很难抓住重点,查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都相对降低。二是目前各种管理措施不到位,纳税人违法风险成本低,再加上纳税人对税法的自觉遵从度还较低,造成偷税面很广,稽查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局面,达不到稽查的威慑作用。三是稽查体系内部的“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存在相互扯皮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稽查的工作效率。
(七)征管质量考核还不能真实反映征管水平。有些征管考核指标标准制定过高,超过了税收工作的实际,科学的征管质量考核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基层征管部门在考核中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为取得好的考核成绩,对列入考核的工作内容较为重视,没有列入考核的则不问不管,表面性工作做得多,加上受税收任务压力大等原因的影响,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新征管模式效用的充分发挥,影响着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征管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新的征管运行机制尚未有效运转起来的情况下,需要继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一步提高新征管机制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征管改革整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税收征管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只有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税收征管的客观规律,才能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才能尽早实现改革的目标。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
1、进一步实现征管信息的集中处理。集中征收是征收场所相对集中和信息高度集中的有机统一,而信息的集中处理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只有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才能把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信息资源,拓展信息数据应用广度和深度,满足管理、决策层的需要;只有税收征管的信息高度集中,征收与检查的职能才会从分局或所调整、集中到县局或市局,基层单位才会不再承担征收与稽查的职能,而是专司管理。这样,职能和责任也才会更为明确。当前,要把握好两个重点: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传输,加快建立以网上申报为主体的多元化申报方式,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跨区的纳税申报,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多次跑、重复跑的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征管软件应用准确度,在以县(市)为单位实现征管数据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努力中横向拓展,逐步过渡到以省为单位的集中处理,实现征管信息的上下畅通。
2、全面提高税收征管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一是要采取严密措施,防止涉税信息失去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建立和完善税收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应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措施,防止系统网络遭受计算机病毒、黑客的侵犯和机密信息的泄露;二是在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征管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加快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充分运用网络实时传输的优势,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预测,提高信息数据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念,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税收征管组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直接决定着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是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税收征管组织的现代化,信息化的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应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支撑的条件下,按照信息流相对集中和职责明确的原则,对基层征管机构进行全面整合,减少执法主体的数量和审批环节,归并一些职责交叉、业务单一的部门,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于专业化管理和基层征管一线,建立起扁平式的组织管理结构。研究表明,扁平式的组织管理机构,可以减少税收管理的纵向层次,加大管理的横向宽度,拉近管理的距离,实现平面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增强税务机关的应变能力,使税务机关对外界的反应时间缩短至最小,对纳税人的反应效果最大化。建立新型征管组织机构,从方便纳税人角度讲,就是要增大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接触面,减少接触点,凡是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涉税的事宜均在一个大厅办结,凡是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涉税事宜皆由一个部门负责。因此,应在确定新型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按照建立“扁平式征管组织结构”的思路,重新整合现行征收、管理、稽查三类机构,调整职能分工。
1、虚拟化征收机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联网,纳税人不上办税服务厅同样可以办理申报纳税事项,这是税收征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电子申报、银行网点申报为主体的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的全面推行及环境条件的逐渐成熟,将给予纳税人在申报纳税的时间和空间上最大的灵活度,传统的办税服务厅的征收功能将逐步弱化。因此,应按照专业化分工的思路虚拟化征收机构的职能,将征收权从征管分局剥离出来集中到市、县级局,建立市、县级局数据处理中心,由其对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统一进行计、会、统分析。
2、理顺管理职能。为适应信息化建设和集中征收的需要,应加快调整多层级征管机构关存的格局,根据我国地域辽阔,纳税人素质参差不齐,地域间纳税人规模和数量分布还很不均匀的客观现状,地级局征管机构的设置应本着因地制宜、属地管辖、有利于监控税源的原则科学分布和设置,并辅以管理责任区制度、巡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抽查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行征纳紧密型管理,摒弃“管事”就是不要“管户”的片面认识,在坚持专业化管事方向的前提下,吸收管户制的合理内核,实行“管事”与“管户”双管齐下、互为补充,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对税户、税源的监控能力,防止漏征漏管。在收缩、减少管理层次的同时,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把管理职能分为从纳税人到税务机关、从税务机关到纳税人、以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互动三大块内容,设立相应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当前,税收征管的主要薄弱环节在于税源管理。强化税源管理是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最终落脚点。强化税源管理,一是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二是开展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的主要抓手。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和辖区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全面建立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度,加强以户为单位的税源管理。要通过税收管理员及时掌握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各级税务机关还要以全面开展纳税评估为核心,不断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开展纳税评估是新时期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做好此项工作,一则有助于税务机关加强对税源的控管,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漏征漏管,增强税收收入;二则有助于税务机关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存在的错误和异常问题,有效防范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降低征纳成本;三则可为税务稽查提供准确案源,减少稽查部门打击偷逃骗税行为的盲目性,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四则还可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对于建设纳税信用体系乃至诚信社会都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贯彻国家税务总局不久前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财务核算情况等信息资料,制定纳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参数,合理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建立和完善依托信息化手段的纳税评估预警系统,按照评估分析、约谈辅导、调查核实、评定处理等程序,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管理。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为纳税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提高税源管理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纳税服务能力的过程。通过在强化税源管理中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也是把纳税服务工作做实、做好的根本出路。
3、完善一级稽查。对稽查机构进行重组,在地级市设立一个专业稽查局,负责市区范围内的一级稽查和对所属各县范围内的稽查管理和重点稽查;在县级局设立一个专业稽查局,负责全县范围内的一级稽查。随着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过渡到一个市(含县)只设立一个稽查局,实行全市范围内的统一稽查,在大环境下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形成专业化的大稽查格局,从机制上形成稽查活力。同时,明确稽查局专司偷税、逃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以及抗税案件的查处,使稽查职能实现由“收入堵漏型”向“执法保障型”的转变,对纳税人有重点地实施稽查,不断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稽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发挥稽查部门查处税务违法行为的“威慑”作用。
(三)以重在治权为核心,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完善的征管质量控制体系、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税收征管流程得以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作为税收征管主体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只有在制度的框架下从事征管活动,行为才能得到规范,工作才能更有效率,现代征管模式才能得以协调高效的运行。
1、建立严密的征管过程监控体系。对内,一是通过流程环节的自我控制,对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业务活动,通过部门分权形成横向制约;二是上级通过计算机对各环节絷地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并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通过执法检查进行柔性控制,形成纵向制约;三是通过计算机设定程序,流程自动记录、超时自动催办,减少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实现计算机对过程自动控制。对外,一方面通过对流程的重点环节进行监控,发挥巡查调查、纳税评估、检查的功能,形成流程的关联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监控指标体系,实时跟踪、筛选、比对、分析纳税人涉税数据信息,科学评估涉税指标,防止偷、逃纳税行为的发生,形成信息化的防范机制。
2、设计完备的征管质量考核体系。根据再造后的流程设计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手段,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实现由部门考核向流程考核转变,由集中考核向日常考核转变,由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提高考核频率,实行动态考核,采取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征管质量和征管全过程进行考核、监控,通过考核寻找征管的薄弱环节,随时暴露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建立征管质量考核网络,形成市局—县(区)局—基层分局(科、股、所)的三级征管质量考核监控体系,切实加强对执法过程的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能级联系,与收入分配、评先创优、干部使用等方面利益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四)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构建税收服务体系。就税务机关而言,税务机关就是国家为纳税人提供的涉税服务组织,纳税人就是税务机关的“顾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纳税人群体,税务机关应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一个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
1、正确处理规范反证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处理好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的关系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关键。税务机关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管理理念上要实现由“基本不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纳税”向“基本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纳税”转变、从“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注重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对纳税人作“无问题推定”,是社会进步和征纳双方素质提高的要求和体现,但一定要在树立服务理念的同时加大管理、稽查力度,不能淡化执法观念,降低税务部门的执法严肃性。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税务服务的对象、范围、形式、权利、义务等内容,促使服务体系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使管理执法和优质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
2、提升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纳税手段的新突破。要充分运用电子、通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税收管理,如推行网上报税、电子划款、税银联网、电子定税、开通12366热线和建立税务网站等,使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从繁杂的办税事务中解脱出来,为纳税人提供从税务登记、发票发售、咨询服务、申报缴税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服务;二是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新突破。要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如预约服务、办税绿色通道、提醒服务、送政策上门等,同时积极开展征纳以向互动服务,如通过信件、语音电话、网络、调查走访、局长接待日等建立固定收集纳税人意见和进行反馈的渠道,增加征纳双方的了解沟通和双向互动;三是拓宽服务内涵,实现纳税服务内容的新突破。如简化办税流程、办税环节、审批程序,积极推行一个办税服务厅办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的办税服务新格局等,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五)加强人才建设,提高税收征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 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 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电子商务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电子商务按照参与主体和客户的不同, 可分为多种形式, 但目前看, B2B、B2C、C2C是主要形式, 其中B2B是最主要的应用形式。按照贸易主导主体, 可分为销售方控制型、购买方控制型和中立第三方控制型。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数据显示, 2010 Q2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额规模稳定增长, 环比增长10%, 达1.1万亿元。电子商务市场整体格局稳定, 根据艾瑞咨询即将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监测数据显示, 2010年第二季度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2083亿元, 环比上涨15.6%, 同比上涨86.8%。艾瑞预测, 2010年第三季度, 网上支付行业的交易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有望达到2550亿元, 环比增速将超22%。
2 博弈分析电子商务征税必要性
由于电子商务的特点造成了传统税收征管体系对电子商务征税出现了很大的税收漏洞。税收征纳关系中, 税务机关作为征税主体, 在依法征税的前提下, 追求税收收入最大化;纳税人作为纳税主体,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双方各自依据对方策略, 做出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策略选择, 从而形成税收征纳博弈关系。他们之间的博弈规则、博弈策略、行为选择和博弈结果会对税收征管产生显著的影响。在税收征管活动中, 税务机关作为征税主体, 依法进行税收征管, 检查纳税人的纳税行为, 并在依法征税的前提下追求税收收入最大化。纳税人作为纳税主体, 则希望减少税收负担,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双方都会根据所获得的相关信息, 在对方给定的策略下做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 这就形成了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博弈。而电子商务中间商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与纳税义务人, 税务机关也存在博弈关系。
(1) 博弈三方关系模型的假设:1) 参与博弈的理性人包括税务机关 (征税人) 和纳税人, 电子商务中间商;2)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2) 三者的博弈分析。现在假定纳税义务人, 税务机构, 电子商务网中间商三者都是理性人, 都是风险规避者, 在行动中都追求自己期望效用的最大化, 都处在平等的地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们对三方的利益进行博弈分析, 与传统商务比较, 我在这里增加了电子商务网中间商, 因为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在电子商务网上各自有自己的名称。以下以海尔电器销售1000台冰箱为例, 在电子商务中, 海尔电器在商务网站上有自己的名称, 客户也通过互联网下单购买冰箱电器, 在电子商务中, 税务机构由于征管稽查的成本很高, 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出现, 使电子商务网中间商成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中间纽带桥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市场可以起到纳税人与纳税机关的桥梁纽带作用, 纳税人消费的商品或者劳务在电子商务中间商处有比较全面的记录, 纳税机关可以制定比较全面的税收征管细则, 通过电子商务中间商的第三方市场来征税, 而税务机构可以给第三方市场付给一定比例的佣金。
以上1000台冰箱出售由电子商务网中间商在销售中征收税收, 假设可以得到收入B, 纳税义务人所得的利益为b.同时电子商务网也要收取一定的佣金可以记为收入C。电子商务环境下税务部门得到收入为B-C。
以上表1分析纳税人与纳税机构在传统与电子商务中所取得的利益与信息情况, 以及他们采取的策略。
电子商务中间商收取的贿赂与承担的惩罚成本之间也有一个博弈的过程。电子商务中间商是完全的信息充分知情者纳税人可以行贿中间商来换取低税收, 而纳税机构完全希望避免。但是中间商受贿有一个风险成本, 税务机构当发现中间商受贿纳税人的记录时, 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取消中间商的运行资格。以上仅仅是从纳税义务人, 纳税机构, 电子商务中间商三者作为理性人的角度去分析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三者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他们的博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收原则及其措施建议
3.1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的基本原则
电子商务税收同传统商务税收一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应既符合电子商务特征的需要, 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
(1) 税收公平原则。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和纵向公平, 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 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之间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只有做到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公平, 才能从某种程度上调动起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税收政策具有能被广大纳税人认同的合理性, 杜绝“歧视性”税收的出现。
(2) 税收法定性原则。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 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
(3)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指经济效率, 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 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4) 实质课税原则。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 而不能仅考虑外观和形式。
3.2 对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措施的建议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了一定阶段, 它所带来的税收难题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可以借鉴一些电子商务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 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并实施好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税收政策。在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税法方面的建议。首先, 补充有关对电子商务适用的税收条款, 特别是与现行税收征管法的衔接问题, 使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 还应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采纳其他电子商务法的原则, 如“税收中性原则”。再者, 修改和完善流转税、增值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我国税收实体法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流转税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增值税应将其范围扩大到包括数字化产品在内的多重形式的产品, 比如对涉及电子商务交易和劳务提供的都应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 税务管理方面的建议。首先, 从征税机关来讲, 应当提高自身素质, 使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够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同时要提高稽查人员的网络使用能力, 使其可以通过上网发现税源, 及时跟踪处理。第二, 加强对第三方现代物流的监督。第三, 对第三方支付予以监控:如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第四, 建立发票及金额流向监控。第五, 完善会计电算化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逐步完善其网络功能及会计数据与互联网络的标准接口, 发挥电算化会计对经济业务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
3.3 加强国际税收协作、完善国际税收协定
实行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消除关税壁垒、避免跨国所得和重复征税, 促进各国互相交换有关信息, 携手解决国际税收方面存在的共同性问题, 逐步实现国际税收原则、立法、征管、稽查等诸方面的紧密配合, 以及各国在税制总体上的协调一致, 这也是保护各国经济利益, 促进各国电子商务共同繁荣的必然要。
3.4 提高公民纳税的自觉性
由于电子商务比传统商务更容易给交易者带来逃税的可乘之机, 而有效地打击网上逃税在近几年内又难以实现, 如何提高公民纳税的自觉性便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 第一, 加强有关部门的廉政建设, 使纳税人切实体会到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真谛。第二, 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完善公民福利待遇, 从而促动提高公民纳税的自觉性。第三, 加强税法的宣传工作, 通过国际互联网及其它媒体进行大力宣传, 进而通过道德规范来约束纳税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冯炜.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税收对策[J].未来与发展, 2006, (4) .
[2]卫倩.电子商务的税收法律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6 (7) .
[3]杨江文.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及其相关对策[J].经济与管理, 2007, 21 (7) .
[4]张立.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探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11) .
[5]陈平.电子商务的税收制度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19) .
关键词:税收征管模式 地方税收征管 对策建议
一、长宁县地方税务局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划分
长宁县地方税务局是一个县级地方税务机构,成立于1994年9月,现有5股2室和8个基层单位,具体划分了征管科、稽查科、计会科、税政科、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税务稽查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贯彻实施工作;负责税务稽查規章制度建设和实施工作;负责稽查案源管理,承办县局税务案件举报中心工作;负责县局税务案件立案、检查、预审。该单位主要负责全县5545户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地方税收征收管理,担负着全县范围内的的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
二、长宁县地方税务局征管改革举措和成效
长宁县地方税务局自成立以来,不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在积极创新征收管理模式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和探索。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办税服务大厅。长宁县地税局各所现均已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办税服务厅,负责全县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领购开具、政策咨询、宣传资料发放等工作,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大厅就可以办理数项纳税事宜。
二是征管责任体系建设。根据宜宾市地税局的统一部署,长宁县地税局先后制定了《长宁县地方税务局全员岗责体系实施细则》。在《细则》中提出如何建立科学的岗位职责划分体系,明确了工作职责,严格界定征管范围,理顺了工作关系。
三、长宁县地方税务局现行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宁县地税局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是随着客观经济税收环境的变迁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税收征管是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实际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将逐渐成为制约税收征管整体效率提高的瓶颈。总的来说,长宁县地税局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任务轻征管的税收考评体制存在弊端
我国税收收入计划的制定是很不规范的,尚未形成一套制定和执行收入计划的法定程序,往往是根据财政支出的多少决定,而且由于省级以下地税部门要接受上级税务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基层地方税务系统往往还必须执行两套收入计划,造成税收收入计划与税收实际状况的严重脱节。
目前,上级领导部门对长宁县税收征管工作的考核主要依据是否完成了全年税收收入计划,致使当地税务机关重收入而轻征管。每年宜宾市地税局给长宁县制定的增长任务是13%左右,而长宁县政府由于经济发展和预算支出压力增大等多方面的原因,每年提出的增长任务都在17%以上。为了完成指令性计划,地税部门也只有千方百计按计划进行征收。
2、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
虽然长宁县地税局已经开始使用征管系统2.0,但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网络的依托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甚至可能制约征管改革的深入进行。主要原因是:(1)征管软件发展不够成熟。目前,长宁县地税局的税收征管工作主要是基于征管系统2.0进行的操作。由于该软件功能开发不够全面,地方税务系统内部分信息无法共享,致使工作效率低下;(2)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地税务机关缺乏事前规划,盲目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巨大投入,忽视了征管质量与基础环境建设。税务人员系统操作能力较低。
四、长宁县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模式改革建议
1、建立科学的税收评价指标体系
要解决长宁县税收征管目标“唯收入中心论”的错位问题,应该把对税收征管工作考核的重点放在是否依法实施税收征管、是否做到应收尽收和是否有效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等方面。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彻底摒弃税收计划任务的考核是不现实的,收入计划考核还是应该作为税收指标考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严密的考核体系是强化征管质量考核,实现有效征管效率的必要保证。在重视税收收入计划考核指标的同时,考虑建立一个科学的征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个指标综合对征收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2、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建立人机结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作为基层税务机关,长宁县地税局要配合总局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上级部门联手协调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纳税申报一窗式、纳税资料管理一户式的要求逐步整合现有的税收征管软件,将征收系统2.0中的房地产、建安行业开票系统与税源管理系统、货物运输发票开票系统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实现征管工作各环节在信息化支撑条件下的相互衔接,从而减少基层工作人员对基础数据重复录入的工作,并且可以使信息在整个系统内部快速流动,易于查询、交换和反馈;二是做好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如以登记信息交换为基础,构建登记信息的电子信息交换平台,做好与长宁县国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之间的税务登记信息、工商登记信息、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相互交换,借助信息化网络,实现最大程度的数据共享利用,摆脱“信息孤岛”。
参考文献:
[1]于志成等.中国税收征管改革理论.模式.法规.新世界出版社,1995年6月
[摘要]近年来,随着税收管理的持续创新,促使税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向前推进。但现行税收管理框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信息资源利用效益低、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组织结构问题影响税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传统税收管理方式下留存管理弊端、新流程下暗藏的税收管理隐患等等。为解决上述各项问题,就必须依靠税收管理创新。本文结合现阶段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从税收管理手段、模式和机制三大方面,综合研究和分析税收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税收管理 管理创新
一、税收管理现状分析
(一)税收管理创新成果
税务机关是为国聚财、保证公共开支的职能部门,税收管理的质量高低关系重大。近年来,我国的税收管理逐步实现从“管户制”到“管事制”、从“人工管理”到“人机结合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到“集约化管理”、从“习惯性行政管理”到“法治化规范管理”、由“监督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实现来源于广大税务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奋斗和勇者无惧的创新精神。
以2010年宁波市国税系统为例:
1、创新纳税服务手段。推出了包括:政策“送推”服务;下放权限,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征管流程;推行辅导式自查;抓好“一厅一站一线”的规范化建设;建设“网上税务局”;推进同城通办;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在内的八项服务新举措。
2、推进征管流程改革。通过对办税业务全面梳理和简并优化,对办税服务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共计取消办税事项47项,待办事项转为即办事项40项,取消报送主表和附报资料322件次,减少办税流转环节县级局为305个级次、区级局为209个级次。
3、强化信息管税战略下的税收管理。加强信息的采集、共享和综合分析利用,启动行业税源管理平台研发,通过开发使用网上纳税人行业鉴定软件等方式,完成80%以上企业的产品行业正式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纳税评估和联合建模;运用大企业税收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强化对定点联系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4、组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制订出台《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甬国税发〔2010〕35号),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涵盖税收工作各环节的管理创新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共有50个项目列入全市国税系统管理创新项目库,其中2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9个项目列入市局推广计划。
随着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创新和优化,促进了纳税人满意度的提高,在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2010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宁波市局综合总分从2008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4位。
(二)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益低。
(1)综合征管软件(以下简称CTAIS)是精细税收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存储大量基础信息和数据资料,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效率,但是现阶段税务部门对CTAIS的利用程度尚未达到精细化要求,税务人员对CTAIS的认知和运用能力都较低。
(2)据统计,目前全国税务系统开发的各类应用系统超过150 个,其中由国家税务总局主导开发的有34 个。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一体化”思想,具体表现为:系统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信息互不相通;系统业务覆盖不全,功能交叉,数据多重采集;数据标准不统一且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从而限制了税务机关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直接制约税源监控能力
在我国当前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基础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收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相关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纳税人主动提供的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这种过分依赖纳税人自觉性的信息获取模式,导致税务机关不能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相关涉税信息。而对于纳税人应税行为有关的第三方信息,尽管在现行征管法中规定了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但是此规定原则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性,而且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缺失,导致税务机关缺少第三方实质配合,实践中获取第三方信息难度较大。
由于上述内外部信息获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造成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漏报漏缴、隐瞒税基等形式的纳税不遵从问题十分突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税基的控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税源监控能力的提高和税收收入的应收尽收。
3、组织结构问题影响税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
(1)从横向来看: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税收征管、税源监控、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业务衔接不顺畅,没有实现有机的联动,阻碍了税收征管整体效能的发挥。2010年全市国税系统进行了业务征管流程改革,实行“统一接收、内部流转、统一回复”的征管模式,有效减少了纳税人多头跑的情况,但是内部流转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值得商榷,业务流程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各部门间相互推脱的情况仍然存在。
(2)从纵向来看:现行的管理体制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存在“多头管理、多头下任务”的状况。上级税务机关各项管理任务下达体现出无序性、分散性和随意性,导致基层税务机关疲于应付、无所适从,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加重了税收管理员和纳税人的负担。实际上,当某个方面的管理要求得到强化而又没有顾及到基层管理资源的配置情况时,就会冲击其他管理事项的有序和有效,很多工作在基层就出现了明知做不到却不能不做、即无法为而不得不为之的局面,基层工作反映出缺乏计划性和协调性。
4、传统税收管理方式下留存的管理弊端。
作为强化税源管理的载体,2005年我国开始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实现从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但是从实施效果看,仍存在一定问题:
(1)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专管员制度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的弊端。尽管税收管理员制度设定了双人上岗、定期轮换等条款,同时明确规定“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但实践中在税务系统简并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的过程中,很多涉税事项的审批实际上完全依赖税收管理员的初审意见,后续的审批环节基本上流于形式,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税源管理中存在较大的利用职权进行寻租、谋求个人私利的操作空间。
(2)粗放化的税收管理方式,使得既有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进而阻碍了管理效能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的降低。传统的税收管理方式基本上采用人海战术,依靠税收管理员“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全面撒网、不分轻重的牧羊式管理方式对税源的控管缺乏针对性,致使管理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
5、税收管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税收管理可支配资源与税收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着“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两大矛盾,即纳税户多而税收管理员少、税收管理要求高而管理员平均素质偏低,造成税收管理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管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纳税户数量急剧增加,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经营方式创新和以母子公司、总分机构、连锁经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兴经济活动层出不穷,又给税收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税收管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
6、新流程下暗藏的税收管理隐患
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改革将咨询受理等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集中到前台办税大厅实行全方位服务,解决纳税人多头多次跑的问题;将纳税评估、调查执行、稽查审计等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管理事项,集中到后台实施分类管理。其实质是建立了一种层级更少基层管理人员权责更大的管理体制。但往往被基层管理员单纯地解读为“重服务、轻管理”的一个做法,加重了大厅责权的同时削弱了税收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管理员在抱怨“权力被削弱”的同时也产生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新问题。
(三)税收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不符合依法治税的要求,也不利于国税事业的长期发展和国家税收的稳定增长。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经济杠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现代税收管理呼唤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税收管理创新也是税务机关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税收管理工作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依法治税,实行税收管理创新。如何创新税收管理成为各级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税收管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要实现税收管理创新,解决现行税收管理框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必须依托对税收管理手段、模式和机制三方面的创新,结合现阶段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综合研究和分析税收管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创新税收管理手段
1、重视税收信息资源的整合及一体化建设
涉税信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已经成为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和税收质量的关键性内生要素。因此,税收管理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要准确把握信息化内涵,将整个税收工作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实现对大量涉税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应用,重点是要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树立“一体化”思想,统筹规划税收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做好现有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继续优化和强化内部网络,实现各系统横向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税收信息数据在税收管理中的效力;同时要加大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严格考核兑现,确保信息化工作实现。
2、建立完善的纳税人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机制。
针对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税收管理的重点在于建立完善的纳税人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机制,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从而做好税源监控、税务检查和税收处罚工作,提高纳税人遵从度。(1)完善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涉税信息提供的主体、内容、格式、时间和责任,及时准确地获取第三方信息。(2)将国税系统内部网络向外部延伸,实现与地税、工商、海关、银行等其他部门网络的衔接,建设先进的、可靠的信息交换平台。通过多网络的互通融合,形成社会化监控体系。
(二)创新税收管理模式
1、进一步推进专业化管理为主的分类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实施以分行业、分规模和分职责管理为重点的税源分类管理。2010年全市国税系统内部推行的机构改革,主要就是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根据纳税人的企业类型、经济性质和规模大小设立相应的税源管理部分。在此基础之上,为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质效,应进一步推进管理的专业化程度:(1)建立高素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强化分类培训,注重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岗定人,以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带动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2)强化纳税需求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如对大企业,探索符合国情的大企业税源专业化管理;对中小企业,实施
分行业、特定类型的差别化管理;对个体工商户,按有利税源控管和方便纳税原则,强化税收定额管理,推进协税护税制度等等。
2、探索和推行税收风险管理新模式
税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要推行完善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应包含以下三方面:
(1)事前预警。关键在于通过强化税收分析来有效识别和定位税收风险,具体可依托信息平台,有效采集内外部数据,梳理各项税收风险点,设置预警指标,落实分析制度。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指引和方向,提高各级税收管理层的税收风险预警能力。
(2)事中监控。在通过税收分析确认税收管理风险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结合企业性质、行业类型等因素,将各项风险指标予以组合,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的监控,并根据风险提示和相应的疑点数据,采取应对措施或者强化管理。
(3)事后督察。因事前、事中税收风险管理中无法识别、控制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税收管理中存在漏洞、不当或者过错的,通过事后督察的方式,对税收管理全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发现问题的及时整改补救,同时落实责任,完善管理,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
在此基础上,可以完善相应机制和制度,同时融合信息化创新,探索和建立“融预警、监控、督察于一体,集风险防控、追责和整改于一个平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管理为目的”的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税收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动态化和信息化。
3、完善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模式
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已基本建立并运行,但后续配套措施的缺位却限制了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作用的发挥。要完善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模式,可运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创新配套机制,譬如建立纳税信用激励与失信惩罚机制。通过对不同等级纳税人进行待遇区分,形成一种向诚实纳税人倾斜的税收优惠,营造一种对诚实纳税人有利的社会环境,以期增加诚实纳税人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同时以失信惩罚为震慑,即以不诚实纳税行为的后果及利弊分析,力求将失信的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示范并引导纳税人约束自身行为,提高纳税遵从度。
(三)创新税收管理机制
1、完善责任追究考核制度,落实审批责任制。
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规程,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审批责任制,上一环节对下一环节负责,处于流程某环节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由后续部门和人员监督考核,打造“无缝式”的业务运营机制,同时合理界定申请、审批、检查各环节的责权,建立确实有效的责任追究考核制度。
2、建立税源一体化管理机制。
税源一体化管理,就是通过明确界定税收征管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横向的综合协调机制和各层级之间纵向的任务分配机制,加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联动,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协调互动、统一高效的税源一体化管理工作联动机制,从而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征管效能,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带来的基层国税机关和纳税人负担过重的问题。推行税源一体化管理,重点是建立两个机制:
一是要建立横向的税收征管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包括:(1)各环节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纳税评估引导纳税人税收遵从,为税务稽查提供稽查案源;通过税务稽查查处案件,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
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税源监控通过对分析、评估、稽查反映问题的汇总归纳,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从而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应加强综合征管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发挥综合征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协同开展税源管理工作。
二是要建立纵向的各层级税务机关之间的任务分配机制。上级税务机关对各部门拟下达的分税种的税源管理工作任务,应区分轻重缓急,合并重复项目,进行综合平衡,逐步实现管理员工作任务下达和结果反馈渠道的统一。基层国税机关应对需要管理员下户进行调查、核查、检查的事项进行清理和整合,对上级部署和自行确定的税源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归并,综合考虑各个税种的管理要求,力求一次下户解决多个问题,避免涉税信息重复采集和税收管理员重复下户,提高税收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钱宝荣:《现阶段我国税收管理创新的路径分析》。
[2]董晓岩:《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月。
[3]钱宝荣:《税收管理创新研究》,《经济论丛》2008年06期。
[4]王蕾:《税收管理创新研究》,2005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董晓岩:《信息不对称下是税收管理的基本框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3月。
[6]周磊 严加鸣:《浅谈税收风险管理与防范》,中国税务网。
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研究
赵东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自施行以来,已经在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税务稽查实践中,仍遇到一些难以掌握和操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定征收方式的采取、偷税行为的认定、滞纳金的加收、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等方面。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较好地解决,那么,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将难以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一、关于核定征收方式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赋予税务机关对六种情形之一的行为有权采取核定其应纳税额,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对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核定征收方式存在问题
1、核定征收方式确定条件的不足。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六款在表述上存在模糊不清之处。⑴“账目混乱”的概念内涵模糊,缺乏明确的标准,对于到达何种程度才算“混乱”难以掌握和判断,实践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容易发生争执;⑵“成本资料”的范畴不明确。如入库单、出库单、投料单、月末在产品盘存单等,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都属于成本核算中的有关资料,缺失上述资料的企业是否符合“成本资料、收入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这一条件难以认定;⑶对于“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缺乏具体解释,“明显偏低”和“正当理由”的定义未能明确。
2、核定征收方式条件的缺失。新征管法对适用核定征收的几种情形的表述中均未涉及税务机关对企业记假账、或提供虚假账簿、凭证资料该如何处理,这就必然会给一些企图偷逃税的纳税人以可乘之机。按照规定,只要企业设置有账簿,而且账目清晰,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齐全,税务机关就应该对其进行查账征收(企业采取两套账偷逃税款的除外)。如果企业设置的是虚假账簿、虚假凭证,尽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真实的,但其形式满足了账目明晰、凭证齐全的要求,那么税务机关能否实行核定征收则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其虚假的账簿、凭证对其进行查账征收,大量税款将从这一政策漏洞中流失。
3、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难以有效保障。如果税务机关采用的是核定征收的方式,则不一定依据发票、账簿、报表进行计税。通常的核定依据方法包括:⑴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⑵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⑶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⑷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核定方法确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核定征收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难以有效保障征纳双方的合法利益。
4、核定依据欠缺说服力。在有关纳税信息方面,纳税人明显占据优势,因为只有纳税人才最清楚自己必须纳税的事实及实际收入和成本等纳税资料。由于征管技术、征管人员和征管费用所限,要求税务机关完全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是不现实的。正是税收征管中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可信的税务资料。可是,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往往会促使其为减轻税收负担而以一些“虚假行为”来蓄意隐瞒信息或对信息进行“技术处理”,致使税务机关掌握的是虚假的或质量很低的纳税信息。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纳税人必然会更多地强调其经营情况的特殊性。加上由于税务机关内部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税源监控部门,涉税信息的采集缺乏专业化、规范化、连贯性和时效性,这就造成税务稽查人员在运用核定征收方式时,难以找到使纳税人感到有说服力的参照物。
(二)完善核定征收方式的建议
1、对有关规定中模糊不清的概念加以明确,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方便基层执法人员严格执法,避免实际工作中出现随意性。
2、对缺失部分予以补充,以减少政策漏洞造成的税收流失,打消部分纳税人借以偷逃税款的幻想,避免税收征管资料失真现象,提高相关数据对税源情况反应的可靠性以及对政策制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加强税源信息的采集分析,及时将部门信息、征管信息、财务信息进行比对,按行业、分类型制定核定征收的参考标准。
3、运用听证制度,使纳税人了解核定征收所依据的证据和事实是否充分、正当,所运用的核定方法是否合理,而税务机关则可以根据涉税额的大小设置正式和简易两种听证制度,以提高行政效率。
4、建立辩论制度,即纳税人对核定的税款有异议的,有权辩论和质证,如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确凿证据,税务机关应当尽快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促使纳税人提供更多的据以征税的真实情况,并使核定结果更接近真实。
二、关于偷税行为的问题及建议
(一)偷税行为存在问题
1、偷税认定的内涵过宽。根据新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行为采取正列举的方法,从会计账簿和纳税申报两个方面对偷税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但其表述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⑴从征管法条文的字面来看,没有漏税的字眼,会给人造成“非欠即偷”的误解,凡查补的税款都认定为偷税,从而把一些本该属于漏税范围的非主观故意的不交和少交税款的行为视为偷税来处理,使纳税人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法律责任。⑵对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理解,只要纳税人不如实申报,那怕是不如实申报“一分钱”的税款,也是偷税,造成偷税认定的面过宽,打击范围太大。⑶现实工作上漏税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公认的税收理论,漏税是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纳税人有可能由于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不甚理解或者粗心大意而导致应税收入确认、税率适用发生差错,从而造成税款的“不缴或少缴的”不良后果,即引发漏税。但从目前情况看,税务机关常常被偷税认定面过宽,打击范围太大的现象所困扰,影响税务机关的执法。
2、难以准确认定偷税行为。偷税行为的主观故意,无论在取证上还是在性质的认定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偷税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如以欺骗手段获取特殊行业资格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或获得退税资格,从而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又如,有的纳税人在银行多头开户,隐瞒销售收入,逃避税务机关的监管;有的纳税人甚至利用因特网、电子商务等高技术手段,通过在网上发布商务信息、采取送货上门服务的方式,不办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从而大肆偷逃国家税款。
3、偷税行为的认定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冲突。由于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因此对纳税人有的行为在客观表现上符合偷税行为的条件,但主观上是否具有偷税故意很难判断和取证。⑴纳税人按《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金、减值准备金、折旧以及确认收入时,按税法规定则要做相应纳税调整。⑵如果纳税人出现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而未转出,应当视同销售计提税金而未计提,该进行纳税调整而未调整等情形,在会计制度上完全合法的,但按照税法规定则可能出现申报不实,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况。
4、偷税手段的列举外延过窄。法律的法定原则是“法无明文不为罪,罚无明文不处罚”,只有符合新征管法第六十三条所列举的行为才能认定为偷税行为,否则就难以认定。这种完全式列举虽然具有“明示其一,排除其它”的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⑴完全列举虽一目了然,便于遵守执行,但容易产生疏漏,使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现实。⑵采取这种方式易与税法不协调。税法存在形式多样性和易于变动性等特点,如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和电子报税等就是以前没有的。所以在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完全从税收征管形式的角度限定偷税方式是不可能的,无论偷税方式罗列多少,也无法涵盖偷税之全部外延。
(二)完善偷税行为认定的建议
1、修改税收征管法,将漏税行为法律化,从轻处理。既然漏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法律法规上作出相应的规定,包括漏税的构成条件、应当承担的经济或法律上的责任等等,通过将漏税行为法律化,从而填补法律的空白,从法律上明确区分偷税行为和漏税行为的界限,对偷税行为构成犯罪的给予刑事处理,对漏税行为纳入税务行政处罚的范畴。如果不这样,税收工作实践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下述现象:⑴一些漏税被当成是偷税从严处治、使违法者承担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严重地影响了税收执法的公平与合理。⑵一些漏税被依照“法无明文规定不予处罚”的原则免受法律制裁,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以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效率,体现执法的刚性。
2、采取明晰内涵、概括外延方式规定偷税行为。针对新征管法对偷税的规定内涵过宽、外延过窄的实际情况,修改征管法,尽量对偷税的内涵予以明晰,能量化的就量化,如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这种偷税行为,就要把虚假的方式明晰为那几种情况,尽量以正列举方式来明晰,做到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对于外延不足的情况,以概括方式解决,并以法律授权形式,授权给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偷税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补充列举方式解决完全列举方式列举不足的弊端,能防止挂一漏万,保证了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周密性,新出现的、高科技的偷税方式都能纳入偷税范围,这种立法方式将可以适应税法的多变性和更接近税收征管的实际需要,可以大幅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刚性。
3、逐步减少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两者尽量融合。有关部门在修订税法和制定财务会计制度时,要注意减少两者的差异,尽量减少纳税人由于财务处理与税法差异需纳税调整的情况,减少纳税人客观出错的机会,降低纳税成本,最终达致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成本的降低,给纳税人提供依法纳税的机会和便利。
三、关于加收滞纳金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收滞纳金存在的问题
1、加收滞纳金难。从新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看,征收滞纳金工作的好坏反映了新征管法的严肃性,也体现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滞纳金征缴过程执行难的问题非常突出:⑴部分税务人员以及纳税人对征收税收滞纳金认识不够。有些税务人员、纳税人错误地理解了滞纳金的概念和性质,将滞纳金看作一种处罚,认为对纳税人既打又罚不合理。其实,加收滞纳金是纳税人因占用国家税金而应缴纳的一种补偿,而不是行政处罚。这些有法不依的行为削弱了税法的刚性,使得部分涉税违法者感到违法成本低廉,以致形成故意欠税的恶性循环。⑵滞纳税款计算存在难度。例如加收滞纳金以流转税为依据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期缴纳税款,一旦延误,就应该加收滞纳金。如果说纳税人当期税款延迟缴纳,这笔滞纳金计算还简单的话,那么在一年中每月有笔收入少缴或不缴流转税,计算这个滞纳金就变得相当复杂了,稽查局往往是一查几年,计算滞纳金更复杂,工作量更大。这也使一些税收征管人员产生了畏难情绪。⑶滞纳时间难以认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偷税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的批复》规定:对偷税行为加收滞纳金的计算起止时间为,从税款当期应当缴纳或者解缴的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至实际缴纳或者解缴之日止。而新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所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所以说,税法确定的纳税期限不一定是固定的某一日。如果查获企业偷税每月都有发生,滞纳金的起始时间势必要查日历来得到,并且要注意节假日期间的休假日是否影响纳税期限。如果是前几年的偷税,还要查历年的日历。这样计算的滞纳金,税务稽查人员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最主要的是容易出差错。一旦发生有关滞纳金的行政诉讼,极易使税务部门处于尴尬境地,这导致了一些税务人员不愿征收滞纳金。
2、税收滞纳金过高的征收比例与其“补偿”性特征不相符。新征管法在实质上已经将税收滞纳金界定为“补偿金”。那么作为一种“补偿金”,按照一般的经济法律原则,其补偿额应当与其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含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基本相当,不应该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如果显失公平,按理当视为无效。而我国现行的税收滞纳金制度规定的滞纳金的征收比例却高达每日万分之五,换算成年征收率则为18%(365×0.5‰),是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3倍左右。这一种“补偿”显然可以视为“显失公平”,应当被视为无效。也就是说现行的税收滞纳金根本就不能看成是补偿金,它除了补偿成份之外,还具有相当的惩戒与惩罚成份。
3、税法对滞纳金的计算问题规定得不全面。滞纳金应当如何计算?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考虑,这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要真正计算加收滞纳金了,却又实在地成了问题:滞纳金该加征到何时呢?也就是说滞纳金的终止日究竟该如何确定?是只计算到税务人员到单位实施稽查之日呢,还是计算到稽查资料移交审理之日?是计算到审理人员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之日呢,还是计算到税款最终入库之日?应该说加收到税款入库之日最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妥之处,主要是这其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稽查审理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长达半年乃至更长,这对纳税人来说,滞纳金负担将会因审理时间延长而加大加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情况下,纳税人可能很愿意将相关税款尽早入库主观上已经没有继续延迟纳税的过错,但因为程序上的原因,却仍然必须承担额外的滞纳金负担。这显然不妥。
(二)完善加收税收滞纳金的建议
1、用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检查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信息化使税务管理走向规划化、标准化,但过多的环节、繁琐的手续,又常常使纳税人感到办税太麻烦。要充分体现税收工作的服务理念,发挥税收信息化潜在的优势,提高办税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建立电子缴税信息系统,使税务机关在当天就可以了解企业账户透支情况,及时电话催缴。税务部门应尽快开发出一种高效简便的计算程序,对滞纳金实行简便计算。对滞纳时间在一个月之内的,按日加收滞纳金,一个月以上的加收一个固定比例的滞纳金,达到计算上既简便又合理的目的。税务部门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查补税款及滞纳金计算软件的开发,把对加收滞纳金内容的检查列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中。同时,对应加收的滞纳金实行强制执行,让欠税的纳税人切实感到拖欠税款的代价。
2、进一步下调滞纳金的征收比例。虽然新征管法已经大幅度下调了税收滞纳金的征收比例,但是滞纳金的加收比例仍然很高,甚至比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滞纳金也高出了近4至5个百分点。过高的滞纳金征收比例已经让纳税人不能承受。纳税人不能承受,但又不得不承受。结果会如何呢?纳税人可能会选择不法手段如偷税逃税、不按照正当渠道办理注销手续即关门走人,甚至还可能发展为直接对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即纳税人破产。但不管怎么说,这两种结果对经济发展与国家税收收入都没有任何利益。因此,从经济决定税收看,我们仍然有必要进一步下调税收滞纳金的征收比例。最佳的选择是与银行利率挂起钩来。
3、滞纳金时间的计算应扣除一些不应由纳税人负担的时间。如从现阶段稽查实践看,从通知企业查账开始到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中规定的缴税期限,这段时间应视作滞纳时间停止,不作为加收滞纳金情况处理,纳税人不负担税收检查期间的滞纳金。
四、关于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问题及建议
我国现行的涉税犯罪移送制度主要由新征管法第六十三、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七十一和七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中的诸条款加以确立。其中新征管法第七十七条更明确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税务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依法、准确、及时移送涉税犯罪案件,成为税收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现行税收征管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我国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制度,但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制度的现存问题
1、偷税门槛过低,打击面较大。根据新征管法的规定,涉税犯罪案件主要包括涉嫌偷税、涉嫌抗税、涉嫌逃避追缴欠税、涉嫌骗取抵扣税款等案件,其中又以涉嫌偷税的发案率为最高。但目前偷税的起刑点过低,因此造成打击面过大。以广州为例,由于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偷税金额动辄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也屡见不鲜,以偷税比例达到10%且1万元以上的标准进行移送,税务稽查部门和公安经侦部门都会不堪重负,从而直接影响到办案效率和质量,而且也会由于打击面过大而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2、逃避追缴欠税定性模糊,操作困难。目前有关规定中对于如何认定纳税人为了逃避欠缴的税款,而实施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行为以及如何掌握“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这个标准等问题都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从而直接影响涉税案件的移送。例如,广州市某稽查局查处某公司少缴税款数万元,在向该公司送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后,该公司没有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当该稽查局准备对其采取查封机械设备等强制措施时,该公司却将其名下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用以抵债,且双方签订了财产转让合同,对于这种行为税务机关很难认定。
3、取证要求存在差异,有待明确。例如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在特殊情形下有权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如果纳税人的行为又符合偷税罪的构成要件,税务机关应当进行移送。但这种税务部门通过核定方式定性的偷税案件,移送时大部分在证据方面都受到质疑。又如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办法,但对于公安、检察机关而言,在涉税刑事程序中则很难认可抽样取证的方式。因此,必须及时解决涉税犯罪案件证据标准的认定问题,否则就会造成对涉税犯罪行为难以及时准确定罪的后果。
(二)完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制度的建议
1、完善相关立法,便于实际操作。建议有关机关及时制定新征管法和刑法“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司法解释或出台相关工作指引,如:(1)针对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应提高起刑点,从而保证有关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打击重大涉税案件;(2)鉴于新的偷税手段的不断出现,建议更加全面地列举偷税罪的客观表现。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第5种偷税手段“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新征管法却没有认定这一手段为偷税手段之一;(3)针对逃避追缴欠税罪中“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在执法实践中难以具体把握,建议将该法条修改为“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
2、健全有关制度,提高办案效率。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以下有关制度:(1)制定涉税案件专项检查办法。明确检查范围、选案标准、检查方法、工作要求等,以规范具体工作行为;(2)制定案源分析制度。税务部门应将掌握的资料信息认真加以分析研究,确定所查对象,制订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案,提高选案的准确率;(3)制定信息传递交流制度。税务部门与司法机关应加强日常联系交流,凡需要告之的事项,要及时告之,并逐步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健全信息交换渠道,实现相互之间的稽查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查处涉税案件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周开君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由于民办教育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对于民办教育的税收政策研究尚处于在探索阶段,所以不少民办学校对于自己在是否要纳税、如何纳税等方面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本文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的有关精神,全面解读民办教育税收政策,帮助民办学校澄清错误认识,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合法维护税收权益。
一、民办学校应及时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有观点认为,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作为不要求回报或者只要求合理回报的非营利组织,应享受免税待遇。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按我国法律规定,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和公民均有法定的纳税义务,并不以是否是营利组织作为是否纳税的标志。从我国税收政策体系看,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征税税率等根据国家税收的调节功能而定,不应简单地以自己是否是营利组织作为是否纳税的标志。其实,从《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六条“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看,就包含了民办教育应当依法纳税的立法精神。
既然是纳税人,就应当办理税务登记,接受税务管理。在税收实践工作中,有学校认为,只有发生了纳税义务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理由是《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应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依据国务院的这一规定,有民办学校认为是否需要进行税务登记,以是否发生纳税义务为前提,也即只有发生了纳税义务,才进行税务登记。
这一观点也是错误的。依据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办理税务登记。”同时,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也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和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可见,《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直接规定“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都应当进行税务登记。所以,依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民办学校应进行税务登记。
如果不办理税务登记,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则可能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当然,进行税务登记并不表示就要纳税,只有当有应税收入时,才依法纳税,税务机关才依法征税。因此,民办学校不会因为税务登记造成对自身发展的不利。
二、全面解读民办学校的基本税收制度与政策
第一,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学历性教育收入免征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对于教育劳务收入有条件免营业税,具体免征营业税的条件是:一是从事学历教育而取得的收入免营业税;二是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免营业税;三是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
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营业税;四是托儿所、幼儿园提供养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营业税。
根据这一规定不难看出,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其上述四类特殊教育劳务收入一律免征营业税。而以上四类以外的收入,则不在免税范围之内。特别强调的是,“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是指对列入规定招生计划的在籍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按规定标准收取的学费、住宿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伙食费、考试报名费收入。而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收费以及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超过规定范围的收入,不属于免征营业税的教育劳务收入,一律按规定征税。第二,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教育劳务收入不征企业所得税
对民办学校的教育劳务收入是否应当缴纳征收企业所得税,应当全面理解。按2004年2月5日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的规定是,对学校经批准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收费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学校取得的财政拨款,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显然,按照这一规定,无论是否是民办学校,只要有关教育劳务的收费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应当缴纳所得税。但实际上,由于大部分公办学校的收费尤其是正常经费均是财政拨款或者收费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所以,公办学校在税收实践中往往可以享受不征所得税的待遇。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办学校是否能享受不征税待遇,关键标准在于其教育劳务收费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学校是否享受企业所得税不征税待遇进行了更具法律效力的明确规定。《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按这一法规,民办学校是否享受企业所得税不征税待遇,关键标准在于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是否要求回报。如果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合理回报,则民办学校应视和公办学校一样享受有关不征税待遇。
笔者个人认为,完整考察这两个涉及教育税收的规范性文件,可以看出它们在总体立法精神上并不矛盾:首先,如果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或者出资人要求合理回报,则无论其教育劳务收费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则民办学校均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次,如果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或者出资人不要求合理回报,则可以视同公办学校享受不征税优惠,但也并非就是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仅限于财政拨款、经批准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收费;第三,如果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或者出资人不要求合理回报,则财政拨款或者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收费则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民办学校的非学历性教育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对于非学历教育收入(主要是指进修班、培训班收入)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要区分公办还是民办学校。如果是公办学校(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其非学历性质教育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则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是民办学校,则需要缴纳按照规定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从这一规定看,民办学校的非学历性教育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第四,民办学校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显然,民办学校如果不属于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则需要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第五,民办学校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严格地讲,个人所得税是学校专兼职教职工的纳税义务,并不属于学校的法定纳税义务。但是,学校作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的支付者,又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均有义务在支付报酬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并扣缴个人所得税。关于这一点,民办学校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对于与学校签订劳务合同的专职教师、管理人员或者工人,应在支付工资时(按月),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严格按照“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的政策口径,按月减除免征额(2006年起为1600元)后,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并扣缴纳教职工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第二,对于未与学校签订劳务合同的兼职教师、管理人员或者工人,应当在支付劳务报酬(按次),按次减除免征额(4000元以下为800元,超过4000元减除20%,按20%的税率计算并扣缴纳兼职教职工的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第三,如果专兼职的教职工纳税人拒绝学校为其代扣、代收税款,学校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由税务机关直接向纳税人追缴税款、滞纳金。如果学校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学校作为扣缴义务人,应当承担有关法律责任。
三、民办学校如何防范税收风险
税收作为国家依靠社会公共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形式特征上具有鲜明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作为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理应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履行规定的纳税义务。
但办学毕竟不同于办企业,无论是要求取得合理回报还是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都是一个社会公益性事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营利组织,所以,作为民办学校更应当认真研究税收政策,防止税收政策理解错误所导致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慎重决策是否需要合理回报。根据教育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如果民办学校不要求合理回报,实际上与公办学校的税收待遇是一致的,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可享受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如果民办学校要求合理回报,则应当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当然,按《实施条例》规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具体的优惠办法尚未出台)。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是否要求“合理回报”,是民办学校出资人应当根据办学宗旨和目的,慎重考虑的问题,正确选择“是否征税”,规避税收政策的导向风险。
第二,规范纳税流程。民办学校应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税收征管规程办理有关纳税事务。在办学之初,注意主动办理税务登记,及时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和纳税辅导,享受纳税人所应有的各项税收权益。在办学过程中,无论是否有纳税义务,应及时办理纳税申报,主动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及时纠正自己在税收处理上的错误,规避税务稽查的行政处罚风险。
第三,严格会计核算。在办学过程中,应当规范使用票据,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注意严格区分不同收入来源,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税收支出,规避因为财务管理所导致的税收风险。按税法规定,学历性教育劳务收入免征营业税,而非学历性教育劳务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如果民办学校在会计核算上模糊不清,税务机关可能依照税收管理的有关规定,从重征收税款,导致会计核算的税收管理风险。
第四,正确处理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目前大多数民办学校主要靠高薪吸引教师,而由于教师对税收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高度,他们比较注重眼前自己实际收入,所以不少学校往往靠减少个人所得税负担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总额,以保证教师队伍稳定。有些学校做假帐对付税务部门,有的在账面上降低教师工资,以实物充抵,等等,这实际上加大了学校的税收风险。笔者认为,学校应正确处理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一是合理选择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结构,提高吸引度,兼职教师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免税减除额是800元,专职教师的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免税减除额是1600元,一般情况下,后者税率也比较低,所以,专职教师的税收负担低于兼职教师,如果有些已没有固定职业的教师长期在学校兼职,税收负担
显然重于专职教师;二是严格区分工资性收入(工资、奖金、福利)和教师科研经费之间的界限。有些学校将实质上的科研经费连同工资发放,导致了工资收入虚增,增加了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加;三是严格区分教学设施投入和工资之间的界限。有些学校为了加强保管责任,将笔记本电脑等学校正常教学设施直接发给教师个人,成为教师个人资产,使得教师实际收入虚增,个人所得税负担自然增加;四是严格纳税责任。个人所得税是教职工的纳税义务,教职工达到纳税标准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所以学校不应越俎代庖,代为履行纳税义务,或者事先不明确纳税责任,使学校承担潜在的个人所得税风险。
第五,正确处理征纳纠纷。目前税务机关正按“规范执法、降低征税成本、提高征收率、社会满意”的要求开展税收管理工作,所以,在出现税收征纳纠纷时,民办学校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要求,先执行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理决定,然后向上级机关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或者依法提起税务行政诉讼,一般纠纷会得到妥善处理。如果学校在出现税收征纳纠纷时,企图依靠政府干预、讲人情、软硬兼施等非法律途径来解决,往往可能贻误战机,错过法律规定的救济时间,最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高校作为纳税义务主体在法律上得以明确,但实际操作当中,高校税收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直以来,高校管理者或财务人员对依法纳税的意识不强,对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涉及纳税事项末能及时进行纳税处理。近年来,税务部门逐步意识到这些问题,加大了对高校的税收征管和检查力度,将高校作为税收检查重点,高校税务风险正在逐步加大。
1 高校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纳税意识亟待加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拔款,高校不需要自筹资金也就不存在相应的纳税义务,对于高校相关的税收管理制度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国家税收体制改革以后,高校税收管理制度才逐步建立起来,明确了高校作为纳税义务主体的法律地位,把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纳税主体,高校大部分收入属于免征或暂免征收的范畴。
因此,长期以来,高校不用纳税的观念根深蒂固,自觉纳税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除了个人所得税以外,基本认为高校的其他收入不属于纳税义务,不要缴纳税收。在承接相关的培训、课题时没有考虑相关的税收成本,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1.2 会计核算不准确
目前高校实行的是1999年颁布的高校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上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没有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随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已经无法适应核算的需要,对收入和成本不能配比,无法准确取得相关的成本。
同时,由于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的税收知识,对经营收入的性质无法准确判断,对免税收入与应纳税收入不能准确区分,在会计核算上不能做到明确划分,往往将应税收入作为免税收入处理。目前高校所需交纳的各项的税种中以流转税(营业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对学校的影响较大,而这些也是目前问题比较集中的一些税种。
在营业税上存在两种现象:第一,对各类免税的收入不作申报缴纳也不办理免减免手续。按照税法相关法律规定,对属于减免的收入,如各类技术转让收入虽然属于减免税范畴,但必须及时进行申报缴纳相关税收,再办理减免手续。第二,混淆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不开具税务票据。按照税法规定,学校的教育劳务可免征营业税,但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办法相关手续,如学历教育与非历教育的各类培训,前者属于免税范畴,后者就必须申报缴纳营业税。事实上,高校在开办非学历培训时,往往将两者混淆,不能准确核算应纳税额。
在个人所得税上主要表现为教职员工的纳税意识淡薄,存在隐性收入税收流失现象。课时费、超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目标奖、课题费、科研费等名目繁多的收入造成税款代缴的困难,另外部分教师存在兼职讲课的收入,这些收入没有按照规定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1.3 缺少系统的高校税收法规
税收征管部门虽然加大了征管和检查力度,但在制度方面却没有及时跟上。到目前为止,没有针对高校的系统性的税收法规,税收征管部门对高校的税收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对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高校经营来源呈现多样化,在税法规定上缺乏针对性的解释或操作细则,对高校经营取得的收入中,税务管理部门缺乏实际的操作细则。
其次高校财务人员与税务部门的联系较少,税收征管部门缺乏对高校的深入了解,在征收和检查的实际工作当中,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存在对法律法规理解上的偏差。
另外,随着高校收入多样化、复杂化,应税项目不断增多,税务机关在征收和检查上不断加大力度,导致高校的税务风险明显加大。
2 加强高校税收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人员培训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纳税主体地位将更加明显,提高依法纳税意识迫在眉睫,特别是在税法、财务制度、审批流程等方面必须加强培训。(1)强化依法纳税意识。对高校相关领导和财务人员开展培训,要求税务部门组织开设高校税收法规培训班,分批分次对下属高校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树立高校也是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的义务等观念。(2)提高税务管理水平。高校的收入渠道在不断变化,税收法规也在不断变化,要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税务管理水平,必须建立起财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3)引进税务管理人才。随着高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具体情况可适当引进具有丰富税务管理经验的人才,在税务管理的具体岗位上加强高校税务管理水平。
2.2 加强会计核算
(1)明确收入性质。财务部门需要加强与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由财务部门会同各级机构将各类经营收入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应税收入和非税收入的界限。(2)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税法规定,纳税人必须明确区分应税所得和非应税的所得,两者需要分别进行核算,如果不能单独核算一律按照应税收入依法纳税。在目前的高校会计核算体制下,单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已无法准确提供纳税信息,各高校需要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建立起相关的补充会计核算细则。(3)统一票据管理。针对非学历培训等各项收入,作为高校财务部门必须统一进行管理,对各级学院开办的培训班等,在内部核算上属于各级学院的经费,在核算上统一纳入学校,由校财务部门开具发票,避免多头管理的局面。
2.3 加强校税联系
高校逐步成为税收监管的重点,作为高校需要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取得税务部门的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税务风险。
摘要:高校作为一个纳税主体,长期以来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降低高校税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税收,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陶其高.公立高校涉税事务及管理.教育财会研究.2009.08:41-48.
[2]刘敏.高校教育劳务涉税问题刍议.中国商界.2010.10:25-26.
[3]汤贺凤.高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37-41.
【关键词】供热企业;税收问题;应对方法
引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城市建设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对提高我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生活追求和提高城市形象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特别是北方雾霾问题严重。国家对集中供热企业采取了重点扶持的政策,为其提供了税收上的支持,免缴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务。但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实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着供热企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供热企业常见的税收问题
1、享受还是放弃增值税优惠政策
《增值税条例》第二条规定,纳税人销售暖气的增值税实行优惠税率为13%,自2011年到2015年12月31号,国家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但是由于进项税和销项税的纳税税率高低不同,加上供热企业的销售热价一般都是根据政府的定价而来的,政府出于民生的考虑一般定价都是偏低的,所以就出现了供热企业一方面在享受着国家的免增值税的优惠但另一方面又承受着进项税转出大于免缴的销项税的现实压力。所以企业在面临到底是该放弃还是继续享受免缴增值税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了,主要是据其企业增值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多少来确定。
2、热力产品生产企业能否享受免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
有些热力产品生产企业通过热力产品经营企业向居民供热,并不直接为居民供热,在国家级相关政策规定里,关于不直接为居民供热的热力产品生产企业能否享受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规定是不明确的。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专业供热企业、兼营供热企业、单位自供热及为小区居民供热的物业企业等才能享受国家免征的优惠政策,从事热力产品生产却不直接向居民供热的企业不在国家优惠政策的范围内,单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必须向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因此不同地方政府对待这一问题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地区政府的税务机关要求不直接向居民供热的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必须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部分地区政府的税务机关不要求不直接向居民供热的热力产品生产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3、供热企业收取的管网建设费处理问题
管网建设费即供热企业向用热单位收取的供热管网建设的费用,也称入网费。在收取入网费的问题上,也有很多的问题。流转税应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应开具何种发票?在企业所得税上,入网费是应一次性收取还是分期收取?这些问题都关乎到企业的经济收入与发展。
4、供热企业自产暖气或外购暖气用于职工福利涉税问题
供热企业一般都建在比较远离城区的地方,而且厂区与生活区一般都建在一起,企业一般都会向家属区无偿供暖。这里就涉及到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二、解决供热企业税收问题的建议
1、如何享受增值税
首先需要确定向居民供热的销售额,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热力产品经营企业根据从居民手中实际取得的供热费用收入在企业供暖总收入所占的比例确定免税收入比例。同时确定向居民供热产生的进项税额,由于供热企业一般都无法分清煤炭是用于供暖还是用于发电,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将不同热值的煤炭换算成标煤,这样就能计算出一单位的热量需要消耗多少煤炭,然后通过热力产品经营企业搜集到的向居民提供的热量值,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在向居民供热上消耗了多少煤炭,进而算出企业的花费的进项税额。当销售额大于进项税额时,就可以享受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反之,当进项税额大于销售额时就不用享受国家的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2、如何享受免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由于在国家级政策中对供热企业能否享受免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税,所以各个地区的政策不一样。对此一方面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相关法律上措辞模糊的地方要尽可能的明确法律;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供热企业应该加强与地方税务机关的联系,加强与地方税务机关的沟通,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享受免缴的优惠政策。
3、如何处理供热企业收取的供热管网建设费处理问题
对供热企业收取的供热管网建设费是该征收增值税还是征收还是营业税,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让企业不知所措。早在国税函【2003】105号的文件中针对燃气企业收取的管道煤气初装费就做了这样的规定:管道煤气集资费(初装费),是用于管道煤气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在报装环节一次性向用户收取的费用,根据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对管道煤气集资费(初装费),应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按照这个规定入网费应该缴纳营业税。然而在财税【2003】16号文件中又规定:燃气公司和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时,代有关部门向购买方收取的集资费(包括管道煤气集资款〈初装费〉、手续费、代收款等,属于增值税价外收费,应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按照这项政策规定,供热企业收取的供热管网建设费应属于缴纳增值税的范围。所以总的来说国家政策在这方面的规定是非常不明确的。据此个人觉得居民收取的供热管网建设费用与供热期间供应量有直接关系的应该计算在缴增值税的范围内,记征缴增值税并开具发票;与供热期间供应量没有直接关系的应征缴营业税并开具发票。对于一次性收到的供热管网建设费用是一次性确认是分期确认这个问题,国家相关法律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此供热企业应该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
4、如何处理资产或外购暖气作为企业职员福利的涉税问题
对于供热企业将自产或外购的暖气作为企业员工福利,这一项是税务部门必查的一项。供热企业将自产的产品用于本企业员工供暖被视为是销售,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这部分的销售额应按增值税缴纳。热力产品经营企业因其为企业员工提供的暖气是外购的,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这部分的税收应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供热企业将自产或外购暖气勇用于员工福利或奖励,应等同于销售处理。
总结
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和法律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税收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其涉及到的经济领域中存在很多变动的因素,所以在处理税收问题的时候有些问题在法律上非常的模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国家的税收政策要跟上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步伐,不断的调整与完善。企业在享受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时候也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状况而定,这样企业才能有效的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地方政府既要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同时也要灵活处理,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和全局的影响,把握好宏观,做好细节。
参考文献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0(01)
[2]关于物流业税收问题的政策建议(节选)[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1)
[3]陈东.以转让股权方式转让房地产行为所涉相关税收问题——从一实践案例谈起[J].晟典律师评论,2012(00)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J].安徽税务,2000(02)
【税收的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研究12-17
平台经济的税收征管问题10-27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09-13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税收问题11-28
创新湖北的税收政策研究12-12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09-12
税收立法听证制度研究11-13
税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研究报告01-10
国际税收的本质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