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篇1

人大代表作用和效能发挥如何,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整体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能否实现,影响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权威。一直以来,江州区人大代表的总体履职情况不尽如人意。因此,人大常委会围绕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对目前江州区人大代表履职的现状、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推进代表履职进行了分析。

一、目前人大代表履职现状

(一)人代会期间代表履职现状。会议期间代表主要是通过参加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表决各项工作决议,及时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等方式履行代表职责。江州区上届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履职存在两个不平衡:一是会议期间审议发言不平衡。审议是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工作报告进行讨论、研究并给予肯定、否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的过程。审议发言是代表履职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审议发言不平衡,每次人大代表会议审议发言的都是团长、副团长和领导阶层的代表,有部分代表很少发言,有些代表甚至几年来没有发言过一次。二是会议期间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情况不平衡。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是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反映人民意见和要求的重要形式,是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江州区代表大会期间收到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分别以代表团、代表小组和代表个人提出。每年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代表提建议、意见情 1

况不平衡。有的代表积极提,有的代表很少提,甚至有的代表任届五年都没有提过一件建议、意见。

(二)闭会期间代表的履职现状。闭会期间人大代表通过在各自的生产、生活领域以充当党和政府的宣传员,充当人民群众的代言员角色来履行职责。主要形式有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视察活动、约见政府领导人、执法检查、专项调研、联系选民、提出和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等。目前江州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现状表现为:一是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的情况不平衡。有的代表参加有的不参加,农村基层代表参加多,机关代表参加少,甚至有些代表任届五年都没有参加过一次代表小组活动。二是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不平衡。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密切联系,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反映民声。目前江州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现状是工作生产、生活在原选区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情况较正常,工作生产、生活不在原选区的人代表联系选民的情况不正常,很少联系选民,甚至有个别人大代表自当选代表以来没有到过原选区,不了解原选区的情况,更谈不上联系选民,为群众呼吁。

二、对代表履职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履职意识不强。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对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模糊。部分代表缺乏应有的代表职务意识,有的乐当“荣誉代表”,满足于获得“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有的甘当“名誉代表”,满足于参加会议和活动,行使参加会议和选举的权利;有的代表自掂分量,自轻自贱,自我放松,觉得自已人微言轻,说了也没有人听,不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甘当“哑吧代表”。更有甚者,认为代表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需要履行什么职责,或者认为代表职责仅限于“会议”,错误地认为“开会是代表,散会就完了”。这些代表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一种神圣的职务,没有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公民的地方就是担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职责,这些“充数代表”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履职热情不浓。有的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是“奉命行事”,迟到者有之、早退者有之,有的代表忙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无暇顾及代表所肩负的重任,代表小组的活动有空我就参加,没空就忙自己的事,平时也事不关己,不关心村情民意,成了“代表代表,散会就了”。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代表,不按时出席人代会和不参加代表活动,失去了代表的作用。有的人大代表对组织的视察、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是“一根木头随排淌”,被动应付;有的人大代表讨论发言是人云亦云,看着“干部代表”脸色而附和;会议表决是环顾左右而行事,没有主见。加之受地方人、财、物等因素的制约,有些单位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存在着交办不及时、督办不到位、落实不够好等问题,挫伤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三)履职能力不高。受自身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影响,江州区人大代表结构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下(含高中文化程度)的代表占43.08%,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执行职务的能力,不善于联系群众,不善于调查研究,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为群众代言,不善于提建议意见。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代表任职培训经费不足,导致区、乡两级人大代表任职培训不够,致使其履行职责的“底气”不足。结果是有的代表开会讨论东拉西扯,说不到点

子上,抓不到要害处;有的代表怕讲错话,给人笑话,干脆不发言;有的则受旧的传统观念束缚,视野不开阔,心胸不豁达,见识不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往往拘泥于一时一事而缺乏长远观点和全局观念,不能立足于本地实际去为民代言,谋民之利,代表作用难以显现;有的代表也想尽些代表义务,但不知如何履行职务。

(四)履职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选民和选举单位缺乏监督代表的意识。现实中,人大代表一经产生,就与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很少联系,处于没有监督的状态,即使代表不积极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履行代表的义务,只要不触犯刑律,就可以任期届满。加之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的履职情况缺乏了解和掌握,无法监督。二是对代表进行监督的制度不健全。代表履职没有具体标准,更没有量化指标,称职与不称职很难界定。即使进行监督,也只能凭选民的感觉,这就有可能因种种非理性因素而扭曲对代表的监督工作。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制定出台代表履职的有关激励机制,履职好差一个样,履职成效不明显,影响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三、提高代表履职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代表素质是代表行使职权执行职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代表素质应当包括:(1)政治素质:拥护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人大工作。(2)文化素质: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书写和语言表达、阐述问题的能力。(3)能力素质:执行代表职务所必须具备的参政议政督政和社会活动能力。(4)道德素质: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和优良作风,公道正派,为民代言,替民办事。(5)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优化代表结构,应当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优化代表职业结构,增加工农生产战线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的比例。二是优化代表知识结构,增加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专业人才在代表中的比例。三是优化代表年龄结构,代表队伍中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要吸收热爱人大工作、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保留一定比例素质较高、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上届代表,使代表队伍形成梯次,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善代表结构,必须以保证代表素质为前提。只有单个代表的素质提高了,代表的整体结构才能得到优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才能得以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改革选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选举是公正的天平、民主的试金石。当前选举实践中选举人和被选举人参选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竞选机制。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选举的竞争性和公开性,积极探索在差额选举的条件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的具体方式,落实选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更多高素质的候选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人大代表。在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方式上,要减少派选代表候选人,除党委有意图安排作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工作需要应选为人大代表的主要领导外,原则上不向选区或选举单位推荐代表候选人。要充分调动选民提名推荐候选人的积极性,增加选民直接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人数,充分尊重选民的权利和意愿,把选民提名推荐的群众真心信赖和拥护、敢于为民直言、事业心责任感强、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较高、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利

益的人交选民酝酿协商,接受选民挑选。要增强候选人的透明度,鼓励选民“毛遂自荐”,允许候选人自我介绍,发表演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变“要我当代表”为“我要当代表”,真正让选民知人、知名、知情,按自己的意愿投下“称心票”,选出“意中人”。

(三)提高代表接受监督的意识和选民的监督意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增强选民的监督意识是一个大课题,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要通过人大制度和有关法律的宣传,使选民认识到代表是选民的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选民与代表是产生被产生、监督被监督、代表被代表的关系,从而理直气壮对代表履行职责,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进行监督。代表要增强接受选民监督的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权利是选民给的,选民的监督是法定的。没有了选民的监督或不接受选民的监督,代表的权利就失去了根基,就会变异、甚至变质,与法相忤,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

(四)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代表监督。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代表的职责和义务,让代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让选民知道该监督代表什么。二是对代表不作为以及承担责任在法律上做出规定,增强代表履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发代表自觉履职的内动力。三是对监督代表的形式、手段、程序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外部约束力,解决好怎样监督的问题。四是对代表坚持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畅通代表“出口”,保持代表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五是要建立代表履职奖惩机制,通过代表定期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选民对代表考评和对履职优秀代表的进行奖励等形式,克服代表中存在的不作为现象,解决干多干少一

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篇2

商业银行要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共涉及境外数十个国家以及国内近20个省市和地区, 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 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 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市场潜力巨大。许海代表表示, “一带一路”的提出, 开创了中国走向世界, 实现区域合作、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全力支持国家“一带一路”的整体规划, 为金融跟随、引领和服务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他建议应从以下三方面着眼:

一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有力资金支持。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而“陆上丝绸之路”有相当一段都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基础设施薄弱, 这无疑将带动一大批战略性大项目, 包括跨境高速公路、铁路、输电网、通信光缆、油气管道等基础建设的信贷投放。商业银行要抓住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重点, 围绕口岸、园区项目建设, 提供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股权融资等服务, 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跨境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 企业“走出去”将再掀热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撑, 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 也是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 企业“走出去”和外贸产业发展将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商业银行要基于这些特点制定清晰的发展思路, 迅速开展机制创新和产品创新, 解决好重点支持哪些领域、如何协调机构间配合等诸多问题。要积极介入重要合作项目, 关注“走出去”企业及其境外的交易对象, 做好全交易流程的结算、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等服务, 助力企业实现跨境发展。

三是深化金融合作,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货币流通、深化金融合作, 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 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与沿线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尚有很大空间, 商业银行要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 积极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 推出更多的人民币直接交易品种, 拓宽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要充分利用边境省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试点政策, 深化与边境国家金融机构的合作, 放大政策落地效应, 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协议使用范围, 创新人民币跨境结算账户使用, 畅通人民币回流渠道, 推动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兑换, 积极推动人民币贸易项下可自由兑换向资本项下兑换延伸, 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加快互联网金融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作为云南金融领域的代表, 许海非常关注金融发展趋势。他表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改变了信息的传统传播方式, 对金融业来说, 有效解决了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必然会促进金融业的创新, 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改变客户行为, 创造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创新, 应紧紧围绕互联网经济新业态, 在充分结合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的同时, 最大限度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他建议:

创新金融服务, 切实普惠民生。一是深刻理解互联网金融内涵, 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 扩大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选择范围, 显著提升全体客户的消费者福利, 这有利于普惠民生。二是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为主体, 整合第三方支付公司、电子商务公司、互联网理财公司、网络贷款公司等新型机构资源, 向市场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三是将基础性小额业务通过互联网办理, 摆脱物理网点和成本限制, 优化客户体验, 扩大服务半径。这将更优质地服务大量中小客户, 促进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更快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 促进经济活跃。一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特性, 探索适合经济特点的互联网金融交易模式, 显著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进一步提升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 加强对电子商务实时交易信息把控, 降低信息不对称, 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构建风险可控的网络融资平台, 为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和不同风险差异的借款人提供直接交易, 扩大金融的交易边界。更加直接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金融效率。一是在支付结算领域, 积极倡导丰富支付产品、扩展支付服务渠道、降低支付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支付结算效率, 促进金融服务提供商为获得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在融资领域, 积极构建分散式的资金融通以及畅通的信息渠道, 在增强资金出借方的意愿, 降低单笔融资风险的同时, 增强对资金借入方的信用约束, 使广大投资者和借款人选择的范围更大。三是在投资领域, 促进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产品创新, 丰富大众投资渠道。同时借助互联网的海量信息,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基础, 提升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发挥商业银行在促进消费升级中的作用

许海代表也特别关注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从国际经验来看, 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后, 居民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目前,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这一水平, 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并将出现以提高住房居住和汽车消费品位, 加大教育、信息、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上的投入为主要标志的消费升级。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发挥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 紧密贴合国家经济发展, 在扩大内需、惠及民生、助推消费等领域, 积极发展小额、短期、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目的的个人信贷业务。

许海表示, 可以借助登记制度, 助推消费升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从2015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统一了登记规则、规范了登记行为, 减轻了银行抵押担保业务办理的流程负担, 实现不动产的异地抵押, 增加了不动产获得流动性的便利, 使个人名下的不动产能够有效转变为金融资产, 提高消费能力, 激发消费需求。另外应满足贷款需求, 实现安居乐业。商业银行要按照政策导向调整按揭贷款策略, 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和中等收主家庭的自住需求, 做大按揭贷款业务, 通过缩短放贷审批周期,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优先满足居民家庭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信贷需求。

其次他还建议盘活金融资产, 助推消费升级。随着理财产品市场的日趋规范, 理财产品在盘活存量货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仍可继续发挥作用, 应加强理财产品开发的推广, 做强理财业务。同时, 围绕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发展趋势, 盘活各类金融资产, 充分利用电子渠道, 为客户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提供更加便捷的质押贷款服务, 全面提高客户资产流动性。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篇3

影响代表作用发挥的“症结”

个别代表素质不高。履职意识不强。代表素质是代表履行职责的根本。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代表意识和履职能力也日益增强。但是受知识构成局限性、职业局限性、责任意识局限性等因素的制约,代表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代表履行职责意识弱,行使代表权利意识弱,代表全局意识弱,联系选民和接受监督意识弱。还有一些代表在政治上、业务上都有一定素质,但由于业务工作忙等原因,对人大的活动不大关心,热情不高,对如何当好代表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也有极个别的代表不能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以目前的市代表实际构成来看,也亟待优化和改善。普通农民代表仅有8人,占代表总数的1.9%,全市农业人口为218万,农民代表仅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7%;普通工人代表仅有1人,占代表总数的0.24%,全市职工总数为351125人,工人代表仅占职工总数的2.8%。而厂长、经理代表170人,占代表总数的41%,其中民营企业经营者72人,占17%。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一线工人、农民代表极少,代表层面窄。由于职务代表、“指定”代表安排人多,只好把厂长、经理划为工人,乡镇长、党委书记划为农民,一些领导干部划为知识分子。因此,代表的“官派”意识强,“民选”意识弱,代表的主体意识、履职意识比较差。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名誉”代表,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往往仅仅代表各自的利益,缺乏全局意识和群众观念,很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代表活动开展得不够活跃、扎实,活动方式单一。代表活动是代表发挥作用的载体。代表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组织。目前,一些地方对代表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做得还不够。一是代表小组活动的次数不够平衡,有的一年只进行一次,或是即使组织了,代表出席率也不高。二是代表活动的范围更多是集中在代表从事的行业中,这次活动到这个代表那看看,下次活动再去其他代表那瞧瞧,远远达不到视察、调研,了解社情民情,代表选民意愿的目的。三是活动方式单一,缺少实效性。代表活动大多集中在视察、检查上了,真正深入到基层有针对性调研的少,持证检查的少。

制度不健全。对代表监督不够。实践证明,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吉林市人大代表工作办法》、《吉林市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今后,要想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发挥好代表作用,在狠抓贯彻落实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市实际,对代表行为规范方面、代表工作方面、代表权益保障方面的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特别是对代表发挥作用要制定“刚性”指标并记入履职档案,对不履行职责、不发挥作用的代表,在处理上应有明确的规定,畅通“出口”,加强对代表的监督。

服务保障跟不上,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需要加强。代表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服务予以保障。一是代表活动经费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市各级代表活动经费都是由财政根据很多年前的标准统一划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标准制定得过低,无法满足代表活动的需要。例如,有的市每年代表经费仅200元,有的高达2000-3000元,有些县区乡镇基本上是活动无经费。因此,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代表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到代表作用的发挥质量。二是代表缺乏知情知政的平台,信息不畅。确保代表知情、知政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条件。当前的问题是,人大常委会与代表联系不够,代表与选民联系不够,向代表通报政情、联系代表坚持得不好。多数代表也没有深入基层、深入选区,这样也就无法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百姓排忧解难。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参加每年的人代会,代表仅仅通过会上听报告才能了解一些情况,平时对本行业之外的社情、民情了解得不多,影响代表作用的发挥。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得到解决落实是代表作用发挥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越来越好。但是,仍然存在个别部门办理、落实不力等问题。个别承办部门重视不够,还存在推诿的现象。从人大自身来说,督办力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对确保代表执行好职务的几点对策

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优化代表结构。要进一步规范选举程序,认真做好选前调查,确保代表素质,在代表产生环节上把好关。代表不仅要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更要具备先进性,尤其要具有一定的议政能力。为此,在换届选举人大代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酝酿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之前,能就候选人的德能勤绩、法律知识、群众威信、与群众的关系、议政能力与当选后的打算开展调查,摸清底数;同时,应尽可能减少“指定”代表人数,认真研究解决好代表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代表结构有明显的改善和优化。同时,还要继续实行代表公示制和代表述职评议等制度,达到“推代表于选民面前,置代表于监督之下”的效果。此外,还要在制度上有定时定量的“刚性”标准,并严格执行,对达不到标准的代表实行劝辞或罢免,保证代表“有进有出”。

加强代表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定期组织代表学习,每次换届后,都应采取不同方式组织代表系统学习宪法、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等一些法律法规,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各种活动。每年要召开一次代表小组组长会议或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其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的能力。要为代表提供学习资料,要通过学习和培训使人大代表理解和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人大代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清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熟悉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方式、程序;自觉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不断提高履职意识和履职水平。

精心组织代表活动,丰富代表活动形式,不断提高质量和实效。为落实中央9号文件精神,每年应组织代表开展一次专题调研,这是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新途径。要进一步健全活动制度,落实好组长责任制,切实把代表组织起来,使代表深入下去,广泛接触群众,深入了解情况,不仅可以拓宽代表的知情知政渠道,也会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查(察)”活动,要尽量吸收基层代表参加。要加强对代表小组活动的指导,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增强实效性。

切实搞好对代表活动的服务工作。保障代表活动的开展。要为代表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应适当增加代表活动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为代表搭建知情知政的平台,坚持好联系代表制度和政情通报制度,每半年应向代表通报一次政情,尽快实行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及其他有关会议的制度,为代表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强化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是发挥代表作用的一项重要保证。“一府两院”有关方面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要进一步健全督办机制,对交办方式、办理要求、办理时限等方面应作出明确规定,落实跟踪督察制度。应根据部门职能,明确落实责任,对办理不力的,应追究相关负责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党代表履职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篇4

7月30日,参加了XX区党代表履职能力培训,通过专家的讲授,认真学习了提案的书写和代表履职知识,增强党代表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

通过党代表提案基本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今后的工作中,依据党代表的职责,并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加各项党的各项活动,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党代表肩负着为群众服务的重任,要把党代表这一特殊身份牢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用心书写人生,需要坚守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立足本职、争当表率,努力成为促进工作、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和谐的中坚力量,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批评和建议,不断纠正作风,履行党代表职责。我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要把有关党建好的意见通过提案、提议等方式反映上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指导自己的工作。

三、做到廉洁律己,践行“三严三实”。

作为党代表,若不加强学习,不努力管好自己,就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就会辜负广大党员的信任。我始终坚持讲学习、讲团结、讲民主、讲廉政。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净化自身的灵魂,坚持自重、自省、严于律己,努力起到党代表的表率作用。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批评和建议,不断纠正作风,履行党代表职责。

人大代表履职报告 篇5

本人自担任****人大代表职务以来,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我既感到无尚的光荣,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牢固树立代表意识,自重自律,扎实工作,在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切实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积极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履行了一个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为我**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和构建和谐**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任职以来,我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经常阅读《中国人大》、《**人大》等杂志,充分理解和解读与人大代表有关的知识内容,虚心向老同志、业内专家、老代表请教和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各次人大代表知识培训班(会)和各项活动,通过学习和宣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内涵和意义;认清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了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行使代表职权;增强了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正确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能-1-

够用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政治素质,合法、合情、合理地去分析各类问题,认识和明辨是非真假,很好的去履行人大代表这一职责。

二、以己之力 积极履行代表职责

(一)广泛联系选民,心系群众、贴近群众,全面掌握民情民意,主动听取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反映,获取第一手资料,当好宣传员,向人民群众宣传了政府的大政方针,使**政府的正确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又主动地听取并征求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为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好人民的代言人,表达群众意愿。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在认真学习领会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从为民负责的角度出发,对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积极寻求解决经济危机对我****场影响的有力对策,在政府举办的各类会议上呼吁企业界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力度,抓住机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有效解决新时期出现的矛盾献计献策,切实履行了“人们代表为人民”的宗旨,使政府各项政策和决定更加符合人民的愿望。

(三)做到自重自律,争当廉政建设的排头兵。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严格管理自己的口、手和脚,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在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

象。总之,我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真正体现出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四)奉献社会,树立代表好形象。作为一名企业界代表,我始终把依法办好企业,尽力担当社会责任作为第一要务,总是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自觉纳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连年被上级税务部门评为纳税“五十强”企业、“诚信纳税企业”,被**委**政府授予经济发展贡献二等奖。积极参与本地各项公益事业,奉献社会,在履职过程中,比以往更多的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山区,向****和****慈善组织捐款共计近百万万元,为人大代表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形象。

三、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自己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无论是在自身素质,还是在履行职责方面,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

人大代表履职记录制度 篇6

一、人大代表履职记录是汇集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形式,是代表联系选民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每位代表都要正确对待,认真填写。

二、代表要深入走访选民,认真听取、记录选民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履职记录必须由代表本人亲自填写,无特殊情况不得由他人代替,做到内容真实准确。

四、代表对收集的民情民意要及时梳理分析,对选民反映的重要问题,要向本级人大提出建议或向有关方面反映,并协助督促落实。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篇7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基本能力

目前,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高中应试理念的影响, 也有学生基础与能力方面的因素, 教师的履职能力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部分教师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不足, 导致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下面,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履职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信息教师应当具备过硬的基本功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要对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了然于掌, 烂熟于心, 熟练运用, 不仅如此, 还要掌握如何有效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内在理解。当前, 在高中信息教师队伍中, 许多教师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 属于半路出家类型, 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这就对教学成效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 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对照教学工作要求, 强化自身基本功训练,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高中信息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研究水平

任何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闭关自守, 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开展教学活动, 要放眼汲取其他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 并在广泛吸收的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 变化性发展性较快, 知识更替呈现出阶段性前景的特点,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学习研究, 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 要定期阅读学习信息技术类教学刊物, 汲取教学改革最前沿的经验成果, 让先进的教学经验与自身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其次, 教师还要珍惜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 经常性地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活动, 在学习之中增长才干, 尤其是要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另外, 高中信息教师还要在自身的实践中进行研究总结, 要借助于校内观摩课、研究课、座谈会、业务学习等机会, 与他人开展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分析, 取长补短, 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高中信息教师应当具备心理分析能力

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教材内容和目标要求, 还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特点, 优化和调整教学方案, 使之更加适应教学活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高中生普遍存在着重视应试学科、轻视非应试学科的心理, 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并不重要, 学习缺乏动力。针对这样的状况, 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 寻找这种心理的症结所在, 并运用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与生产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为教学成效提高奠定基础。由此可见, 只有深入地分析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点, 才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实效性。所以, 掌握必备的心理分析能力是广大信息教师岗位履职的基本要求。

四、高中信息教师应当具备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和圆满完成目标的重要保障。作为信息教师, 不能够完全拘泥于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方式, 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首先,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在进行了基本的示范之后, 凡是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或者借助于小组的载体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或者依靠学习小组这样的团队群策群力, 攻克学习难题, 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其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拓展教学内容, 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如照片编辑、图像编辑、电子邮件使用、上网浏览信息等, 这些方面内容的教学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来开展, 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 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 制定个性化目标, 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发展范围之内实现全面提高, 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目标方式, 有助于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与能力差异, 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

五、高中信息教师应当具备资源整合能力

许多有经验的高中信息教师, 都将课内外结合作为巩固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他们除了抓好课堂教学环节之外, 还善于利用各种课外资源, 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时, 此时可以通过设置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力, 指导学生在课后独立自主的开展专业活动, 在这样的研究中提高掌握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各种竞赛、展览的形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 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针对教学工作实际需要, 不断完善自身的履职能力, 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毓珣, 王颖.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 2010 (1) .

廖汉生全国人大履职十年 篇8

人大履新职 将军当新兵

对于人大工作,廖汉生可以说曾经有过很长的历史渊源。

早在1929年,贺龙率领湘鄂边红四军相继攻占湖北鹤峰和湖南桑植两座县城,着手建立湘鄂边苏区。18岁的廖汉生受贺龙大姐贺民英的派遣,回到家乡组织农民协会,不久被推选为乡苏维埃代表,出席桑植县苏维埃成立大会。随后,他在县苏维埃和县农民协会工作,宣传土地革命,打击土豪劣绅,动员群众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他把当选为苏维埃代表、参加苏维埃工作算作自己参加革命的起点。

1954年8月,时任西北军区副政委的廖汉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作为解放军代表团的60名代表之一,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与讨论、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系列基本法律;参加选举、决定和通过了国家领导工作人员、国务院组成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提名,他被任命为首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1月1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他和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一起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9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廖汉生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4年,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廖汉生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继续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委员。

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夺权”风暴中,廖汉生和众多全国人大代表一样,未经人民代表大会罢免代表资格就被无端“关押”“审查”长达5年多。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延迟了数年后终于召开。时任军事科学院政委的廖汉生被总政治部提名为四届人大代表,出席了这次“秘密”举行的代表大会。直到大会闭幕后,全国人民才从媒体刊发的新闻中得知大会召开并通过了新的宪法和选举、任命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消息。

1978年,时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廖汉生出席了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参与讨论宪法修正案。1982年,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他和代表们一起,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革”破坏宪法、法律的深刻教训,讨论通过了第三部也是至今仍然生效的现行宪法。

1983年6月,廖汉生从沈阳军区第一政委的岗位离任后,出席了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并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尽管从1954年起,廖汉生先后当选过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但是他认为,以往只是作为一名军队代表出席大会,审议时发言,表决时举手,大会闭幕后就埋头本职工作;但从现在开始,他将要专职从事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挑战。

有着54年戎马生涯的廖汉生将军意识到:在部队,他算得上是一个老兵,但是在人大工作领域他却是个新兵,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程序,对会议所审议的许多议题都不够熟悉,甚至连原来的工作方式都需要改变。过去在军队当首长发号施令的那一套方式不行了,在人大参政议政,从委员长、副委员长到基层代表,每个人都只有人民赋予的平等的一票,必须集体审议,集体决定。因此,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廖汉生以一个老战士的使命意识,以一个人大工作新兵的姿态,边学边干,迅速肩负起了人民交予的重任。

宪法不离手 法律作武器

在廖汉生担任第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10年间,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几乎从没有离开他的身边。

每天上午,他准时来到设在人民大会堂的办公室,拿起桌上的宪法,反反复复不知研读了多少遍。每次外出调查研究,他首先将宪法放入行囊之中。每逢审议一些重大问题,他总是首先看看宪法和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在他看来,一名人大工作人员如果不熟悉宪法和法律,就像战士不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一样是不合格的,依照宪法和法律参政议政是人大代表必须掌握的第一个基本功。

1983年12月至翌年1月,廖汉生到贵州、云南、四川进行深入调查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要把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以宪法为中心内容的法制教育,作为法制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建设来抓;要在人人知法上下功夫,宪法应该成为全民的必修课,逐步消除“法盲”,消灭“死角”;法制教育不能光靠哪个部门去抓,要党政军民一齐动手,光抓一次两次不行,要持久不懈地长期抓下去。

他特别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负责同志一定要注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党领导全国人民制定宪法,也带领人民贯彻执行宪法,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从而自觉地学习、熟悉和遵守宪法。

1984年底,廖汉生来到长沙,出席了湖南省各界人士纪念新宪法颁布两周年座谈会。根据担任副委员长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根据在西北、华北、西南、中南地区若干省、市、县、乡镇的调查研究,他就人大如何依据宪法加强建设、做好工作、发挥作用发表了谈话。他强调:

“做人大工作的同志要通过学习宪法真正把自己的认识搞对头,把工作的武器掌握好。把认识搞对头,就是要真正把宪法规定的人大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搞清楚,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会深感责任重大,从而自觉克服那种认为人大无权、无为、无威的错误认识,才会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从内心热爱人大工作,用正确的态度从事人大工作。把工作的武器掌握好,就是要熟悉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办事的准绳、依据和章程,是我们人大工作的武器,不懂法就谈不上立法,谈不上执行,谈不上监督。不掌握这个武器,不练好这门基本功,人大工作是做不好的。

“宣传宪法,监督宪法的执行,是人大的主要任务。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同志,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当宪法的宣传员,成为进行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要把宪法的宣传教育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结合到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根本任务长期不懈地进行下去。

“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执行,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监督,主要是监督政府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

廖汉生的这番讲话,不仅在座谈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而且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注。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常委会日常工作的副委员长陈丕显批示:“作为人大负责同志下去视察工作,这样讲人大的作用,讲人大如何开展工作的还不多,这篇讲话我认为他讲得很好。”彭真委员长批示:“廖汉生副委员长这篇讲话理论结合实际,简单明了,我看很好,可印发此次常委会到会各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廖汉生在长沙的这篇讲话列入了六届九次常委会议文件,以后又作为人大建设的重要资料收入《全国人大工作文献汇编》。

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开启了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

1986年4月21日至5月25日,廖汉生赴河南的新乡、洛阳、郑州、开封、兰考和山东的曲阜、泰安、济南、烟台、长岛、威海等地,先后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看到全民学法的热潮开始兴起,初见成效,感到欣喜和振奋。他把向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称之为我国法制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观和壮举,是与立法工作同等重要的一大基础工程,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他了解到法制观念差、法律知识少、不知法不懂法、有法不依的现象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成为法制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他将调查情况以《喜人的形势,艰巨的任务》为题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要把学法、守法、用法三个环节高度统一起来;各级人大要在普法中发挥作用,人民代表应该成为普法的骨干;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立法、执法机关的教育,坚持领导者先受教育,教育者先受教育,执法者先受教育,使之不仅在法律知识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而且在法制观念上有一个显著的增强。

在“一五”普法教育基本完成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2月又作出再用5年时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廖汉生随即于五六月间到湖北、江西、安徽部分地区考察“二五”普法情况,反映各地的新鲜经验。

依法且据实 深入作调研

廖汉生认为:围绕立法执法问题、围绕人大审议的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必须掌握的又一个基本功。不懂法,做不了人大工作;不知情,同样做不好人大工作。他坚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取得参政议政的发言权。

每年代表大会召开前后和各次常委会议之间,廖汉生都要走出大会堂,走出北京城,到基层去调查研究,少则七八天,多则一个月。10年间,他先后跑了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下辖的数十个地、市、州和数百个县。在一系列调研中,他每次都根据人大的职责任务,拟定题目;每次都注重考察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每次都要写出调查报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把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政府部门的意见与要求带回来。

从1985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企业法》(草案)。1987年3月,委员长会议向常委会建议,鉴于企业改革正在深化,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企业法》(草案)不提交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廖汉生作为戎马一生的军队人大代表,对企业情况并不熟悉,但他认为《企业法》关系重大,自己可以下去了解一些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带回来供大家讨论。于是他来到经济发展较快、企业相对活跃的上海、江苏,先后召开了10多个座谈会,邀请率先推行厂长负责制的2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厂长、书记、工程师、会计师等各类人员,围绕《企业法》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畅所欲言。廖汉生把调查情况和企业意见如实报告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批示把这个调查报告印发给各位副委员长和常委会有关单位。

在人大工作的10年间,廖汉生还曾两度深入民族地区,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1985年9月,他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伊犁、吐鲁番、喀什、阿克苏等地,着重从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调研执法情况。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会议上,廖汉生谈了此次考察的认识和体会:《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对这个法律贯彻得如何,首先一条要看民族团结的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最根本的一条要看是否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还要看培养人才这一关系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繁荣民族经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战略任务的完成。

1991年在《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7周年后,廖汉生又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研究,了解到在施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核心还是经济问题。

回到北京后,他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殊困难向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书面反映,建议对广西应该多扶持一些,以使这个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跟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正是由于经常深入调研,廖汉生在参加审议议案时总是能依法据实地发表意见。

在审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烟草专卖法》(草案)时,对于有关部门要求关闭数百个地方开办的“计划外”小烟厂,廖汉生考虑到其中相当一批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小烟厂,他以家乡桑植县烟厂为例提出自己的看法:桑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的大部分依靠烟厂,如果一刀切下去,国家不给予一定的补偿,本来就非常困难的财政将会更加拮据,有关部门应该拿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来。

根据人大常委会的意见,有关部门采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在对各地小烟厂逐一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大型烟草企业予以兼并,并对当地财政给予定额补偿,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七届二十次常委会议在再次审议《烟草专卖法》中又增加了对民族地区生产企业给予照顾的条款,从而使该法于1991年6月29日审议通过并顺利施行。

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即将届满之际,彭真委员长特意把廖汉生的秘书胡子克找去谈话,把廖汉生历次下去调查和所写的调查报告一一列举出来,称赞说:“汉生同志还是井冈山作风、延安作风,搞调查研究。”延安时期曾在中央党校学习、工作3年的廖汉生听到老校长的评价后,感慨道:“这是彭真同志对我的鼓励!”

联系人民代表 关注人大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廖汉生注意研究人大如何做好工作、发挥作用,对人大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努力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986年9月,彭真委员长提出人大工作中值得研究和解决的4个问题:如何加强同代表联系,如何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学习,如何搞好人大常委会组织建设,如何进一步搞好监督。委员长会议决定各由一名副委员长挂帅,对这4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拿出意见。

廖汉生受领负责研究代表联系问题的任务后,拟定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案,把明确目的、制定原则、提出方法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他向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的同志强调,只有把联系的目的是什么、围绕什么重点去联系、本着什么原则去联系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搞清楚了,才能保证联系工作的方向对,路子正。

1987年春节刚过,廖汉生带领联络局的同志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联系工作的意见、建议,甚至连元宵节也在那里度过。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同代表联系的几点意见》的初稿形成,委员长会议多次讨论修改后发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征求意见。廖汉生带着稿子来到上海、江苏等地,直接听取意见。他在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对加强代表联系的内涵、目的、原则、方法及过程做了系统的阐述。

在1987年6月22日举行的七届人大二十一次常委会议的联组会上,廖汉生对提交审议的意见稿做了简要说明,并着重谈了对联系工作的4点认识: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决定更加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更加符合实际,是加强联系工作的根本目的;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讨论决定的问题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是联系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联系选举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共同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是联系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联系工作的重要前提。

经过常委会讨论修改通过的《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同代表联系的几点意见》,对于规范和加强同代表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成为人大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廖汉生本人更是加强同代表联系的实践者。每到一地,他都要请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同志帮助召集全国人大代表特别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座谈,直接听取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成为他参政议政10年的一个工作惯例。

对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建设,廖汉生同样给予关注,深入了解各级人大的建设情况,虚心学习各地人大创造的新鲜经验。每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他总要到湖南团坐一坐,看望来自家乡的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同志为改善办公和会议条件到北京找到廖汉生,请他出面帮助协调与军队有关单位置换土地。廖汉生爽快地将省人大的意见反映给中央军委负责同志,促成了这件事的落实。

主持外事委 逆境抗制裁

1988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廖汉生在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同时被选为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是从第六届全国人大开始设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担负着审议有关涉外法律、议案、条约并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批准通过的任务,此外还与外国议会中相关委员会进行友好交流。

廖汉生深知做人大外事工作,自己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比起担任副主任委员的符浩、曾涛、章文晋、姚广等著名外交家,比起委员中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自己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他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听取和尊重几位副主任委员的意见,坚持外委会所有工作一律由主任办公会议充分讨论,重大问题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集中大家意见,集体做出决定。

在七届人大外事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提出,按照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外委会的工作应该一年比一年好,一届比一届强。不久,他就外委会的工作提出了提高议案审议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外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政策法律学习、加强调查研究的设想,供大家考虑。他亲自抓外事委员会办公室的建设,提出要建设成为一个“心齐风正精干高效”的工作班子、服务班子。他在对办公室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工作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就加强建设、提高素质、改进工作作出明确、具体的阐述,提出严格、有针对性的要求。

就在廖汉生集中精力来抓外事委员会工作仅仅一年后,一场严峻的考验不期而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剧变。1989年6月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一股反华逆流,粗暴干涉我国内政,进行一系列所谓制裁,变本加厉地在人权、西藏、台湾等问题上对我国肆意攻击,施加压力。

在逆境当中,廖汉生主持外事委员会,按照中央方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配合我国整个外交工作,9次发表严正声明,两次致函欧洲议会,与国际反华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其制裁行径给予有力回击,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的严正立场,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独立和尊严。

廖汉生和外事委员会全体成员积极开展工作,在1989年风波之后先后接待了泰国国会下议院军事委员会代表团、法国参议院外交国防和武装力量委员会代表团、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等来访,主动介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形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态度。法国代表团回国后,在参议院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团长介绍了访华观感:法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并没有产生多少效果,那种以为通过几个月的制裁就可以迫使一个国家改变政策的做法是荒谬的,法国应该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积极的回答,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同团访华的法国前国防部长、前代理外长也指出,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不容否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不应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去衡量。

廖汉生率团出席在曼谷召开的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论坛大会并出访泰国、菲律宾,外事委员会几位副主任委员先后率团出席第82、83、84、85届各国议会联盟大会,打掉对中国进行攻击的议案,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的形象,发出中国的声音。

1990年8月,在七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议上,廖汉生就我国在严峻国际形势下开展的外交工作做了发言: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没有畏惧,没有动摇,没有退却,不怕威胁,不怕孤立,不怕外来压力,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一如既往地按照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干社会主义,保持了国内局势的稳定。在对外工作中,顶住了国际上反社会主义的逆流,维护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人民的尊严;抵制了西方国家的制裁,取得了反孤立、反制裁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加强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沉重打击了台湾当局的“弹性外交”;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和其他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廖汉生在常委会上的发言,中央电视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作了报道,《人民日报》于次日进行了摘要刊登。

1992年4月,廖汉生带领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检查组赴江苏,检查长江下游的南通、张家港、南京、镇江4个港口经全国人大批准对外国籍船只开放以来的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口岸办公室和海关、边防检查、港务监督、商品检验、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食品检验、船舶检验部门以及外贸运输公司、远洋公司、外轮代理公司等十几个相关单位的意见。他和检查组的同志认为,实践证明长江4港对外开放是完全正确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并为今后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政出多门的问题,检查组提出应加强领导、上下一致、协同动作、密切配合、统一管理、严格执法,以保证航运畅通无阻;要完善有关法规,改革那些相互摩擦的规章制度和繁杂手续,解决重复查验、重复收费等问题;对外开放港口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讲求效益。外事委员会将检查情况与意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后,廖汉生又在调查报告中就长江港口开放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地方对搞港口的积极性很高,没有的要求建,建了的要求开,在这个问题上也要防止重复建设,沿江港口的开放要统筹考虑,讲求效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这次检查的基础上,外事委员会审议并报经全国人大批准了武汉、九江、芜湖长江港口对外国籍船只开放的决定。

1992年11月至12月,廖汉生最后一次率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南亚地区的孟加拉、尼泊尔、印度。此前,他曾率团访问过亚非拉地区的10多个发展中国家,通过比较,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更加充满了信心。

上一篇:优良学风班申报书范例下一篇:vi设计教案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