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篇1

随着一声警报声响起,一支来自民间的保安团的队伍从田地里走出,到达上海。这时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闸北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电影开始了,战斗也打响了。

四行仓库的一边是富丽堂皇、声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边是战火纷飞、一片狼藉的“地狱”战场,中间隔着苏州河,一座桥把两边连了起来。

在战斗中,日军为了寻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护下,拼命的挖掘墙洞,企图在墙内安装炸药把墙炸开进入四行仓库。战士们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军开火,还是无法让日军的坦克停止,四行仓库瞬间危在旦夕。陈树生发现如此危险的境况,为了阻止日军爆破墙壁,他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楼上纵身一跃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就是陈树生留给母亲的最后的话。后面的战士也奋不顾身的跳了下去,他们保卫了四行仓库的第一步入口处,他们用生命来守卫着四行仓库,为祖国而战。

在租界的人们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们勇敢战斗的场面,被战士们的勇敢、忠诚而折服,他们把家里的很多东西都送入四行仓库,药物、食品等源源不断的送来。

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屹立。勇士们矗立着,面向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屹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

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篇2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及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在校大学生的人数相比较2000 年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随着而来的结果是高校生师比严重失调,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英语, 很多院校不予重视, 民办高校更是为了节约成本,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授很多都是大堂授课, 一个老师教授100 多名学生。上课的模式大多是教师提前做好课件, 在课堂上讲授教材内容, 教师既要教授知识又要维持秩序。由于班级较大, 学生多, 在正常的教学中, 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 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陈述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较少, 学生学习英语非常的困难, 教学效果较差。大学生接触英语、学习英语仅仅局限于大学英语课堂之上。直接导致了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远远不及书面理解能力。

二、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在我国, 学生基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英语, 到上大学, 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已超过10 年, 然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却不是很好。但是, 如果让这些学生去国外呆上一年, 他们的英语水平却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究其原因: 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非常重要。然而, 不是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有机会去国外。如何在现有的国内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呢? 方法就是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基本的英语理论知识外, 还要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比如, 欣赏英文歌曲, 尽力去读歌词就像歌唱家那样, 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 锻炼英语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观看英文原声电影, 在放松的环境下, 使学生不经意间掌握地道的英语, 学到最鲜活的词汇和表达, 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人们说话的语气、腔调和常用语, 潜移默化中讲出地道的英语, 提高英语语言应用领悟能力。

三、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正影响

英语原声电影是英语国家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体现。对英语原声电影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对英语国家民族的了解和认识, 更有利于对其民族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全面理解英语电影的主题思想, 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有助于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 作为传播文化的一种途径, 电影离不开语言, 因此, 欣赏英语原声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学习英语文化, 对英文原声电影的欣赏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并且有助于审美观的提高。

( 一) 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英语原声电影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传播的媒介, 使学生在生动、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中,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观影中接触更多的英语, 学会更多的英语, 提高其听力能力和理解能力。

( 二)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提高其听力水平

经常观看英语原声电影, 对英语语感的锻炼非常有帮助。在观看多部英文电影之后, 对于影片中的对白, 学生很容易猜到接下来演员会说什么。此外, 英文原声电影是学发音的最好材料! 平时学生都是通过老师的朗读来掌握单词的发音, 方式枯燥, 甚至不准确。而影片中的语言都是本土人士所说, 语言地道。在长期观看英文原声电影中, 学生的听力水平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在英文电影中语言情景真实而立体的展示了所学语言及其使用环境, 它能为学生创造真实自然又富有情感的语言环境。而且英文电影中含有英语听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学知识, 更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地理位置、文化差异、工作种类、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对话, 源于生活更显得真实而自然, 经过重新整合后更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 再衬以对话的环境及会话人物的神情、姿态等便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所以看英文原声电影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也为跨文化交际做好了准备。

( 三)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观看英文原声电影能激活学生已学的单词、句子和语法!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大都是不灵活的。为了记住单词和语法, 很多学生采取的是单纯的背单词和语法。让学生用单词造句子, 很多时候洋相百出。没有实现语言的沟通交流的价值。而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学生不用刻意的去记忆语法点, 一个句子就是一个语法。影片中充满了英与国家人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用法, 当学生看的多了, 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 比起在课堂上死记硬背语法点, 在英文电影中学习句子掌握语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总之, 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有助于学生对词汇、语法的学习。将学生所学的单词全部激活, 变成他们的口语单词,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四、选取适当的英文原声电影资料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观看适当的英语原声电影对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提高其听力水平及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 英文原声电影不能随便观看, 而是要选择性地观看。时下炒的火热的大片在制作时往往注重追求视觉等感官刺激, 而忽视语言的锤炼。看这样的影片, 看着是热闹, 但对英语语言学习没有多少益处。教师在推荐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时应该注意选取: 青春励志, 内容健康, 贴近大学生生活, 传递正能量, 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发音清晰地道, 信息量大, 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否则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英语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苗苗.观看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北方文学, 2011, 10:92.

[2]文凤息.经典英文电影赏析的跨文化交际意义[J].电影文学, 2011, 11:155.

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篇3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主旋律电影,为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献映。为什么我说是“非典型”,因为它不太拘谨,诙谐幽默;没有脱离生活,真实感人,细腻地诠释出亲情、友情、爱情,和那个时代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甚至让在座的80后、90后们都感同身受。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何舅舅执意要我陪他看《高考1977》。我一直以为他那段上山下乡的记忆已如残旧破碎的灰白照片,却不知,那也是他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华彩。

前些天,他打电话让我帮他买两张《高考1977》的电影票。我是有点印象,在新浪看过ZCOM准备陆续推出10期《高考1977》电子杂志的新闻,但我确定这片子真的还没上映。不忍让他失望,我只好下班后带着笔记本回去,让他先看看电子杂志吧。电子杂志的背景音乐是电影原声,画面精致唯美,很符合那苍凉久远的意境。我真没想到,现在的电子杂志可以把一部电影表现得这么丰富完整。他看得入神,反复地看,那几天总是问我,后几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后来,我到处求人,终于拿到了两张《高考1977》的首映邀请函。说实话,我是想去看看仰慕已久的主题曲演唱者――宋祖英。

本以为是一部刻板的主旋律电影,没想到拍得如此真实。那是一群真率淳朴的青年,欢呼着兴奋地观看小平讲话的黑白场面,雪窖冰天,仿佛封不住他们的梦想与热情。孙海英饰演的老迟简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一个拧巴又可爱的老厂长,比王学兵和周显欣都还要出彩。强子、阿三等等几个新人演员也将人物刻画得非常传神。

影片是以潘志友和陈琼的爱情为主线。陈琼无悔地为潘志友留在深山里,“我答应老迟给我寻个婆家,就是想留下来,在远远的守着你,兴许,哪天你累了,想要找个人说说话,说说以前的事,我还在,还能陪陪你。”潘志友拿着草稿纸走出考场,对老迟说,“我考,是为她,我要把她送进考场,然后和你一起在这扎下根。”……陈琼以莫大的勇气为潘志友留下,而潘志友用莫大的勇气将陈琼送进了新的时代。想起匪我思存的小说结局,“今生今世,相见无期”。这样醇美的爱恋,也许只留在那深山里、车道旁,静静地让冰雪消融。

“历史反革命”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留在未寄出的信纸上,那些无奈的呼唤,“琼儿”,跨过白山黑水,只化作一封陌路的书信,和一摞帮助女儿参加高考的复习材料。在那样的非常年代,不仅爱情无望,连亲情也是奢望……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我看到舅舅已经潸然泪下。

印象最深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这也是电影海报的背景。他们一直摔倒,互相搀扶,不断地有人掉队。我在想,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的,的青春。

影片结尾,一直老顽固一样,企图用公章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老迟,赶着农场的拖拉机把他们送进考场,送进新的时代。老迟腰上挂着的那枚如金牌令箭一样的公章,为陈琼担下了私自递交假证明的罪名,“要是为了女儿,你敢私刻公章么?”……“我也敢”。他乐着说,“这些都是我的孩子!”

最后的镜头是老迟在农场的广播,“陈琼,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好啊,去北京上大学!张国强,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老迟的声音依然通过大喇叭响彻农场的各个角落――空旷的田地,寂静的草场,从前知青们常常嬉闹的院落。

礼堂的灯光再次亮起,全场掌声雷动。我的思绪好久都不能从电影里拔出来,满堂的名校大学生都和我们一样,迟迟不肯离场。北大、清华、广院等等各校学生们都对影片发表感想,一位学生再次热泪盈眶;刚从纽约回来的留学生,激动得说要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朋友……舅舅对我说,影片正式上映的时候,要再去看一遍。

扶着舅舅走出礼堂,回到我们生活的年代。这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这里,无论什么样的出身都可以自豪地说“我爸爸是英雄”,可是我们却常常任性让父母头疼;这里,可以在阳光下尽情相爱,我们却常常轻易放手。这里,爱情的计算单位是克拉,友情是以酒杯的大小衡量,思念随时以每分钟80字的速度从指尖传出……我忽然迫切地想要留住《高考1977》的这份感动。

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篇4

动画电影《姜子牙》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同属“封神宇宙” 。据悉,《姜子牙》是“神话三部曲”之一,国内首部将“姜子牙”形象搬上大银幕的动画电影,讲述被贬下凡的姜子牙寻回自我的故事。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第三个彩蛋预告的正是该片。

《姜子牙》导演之一的李炜是国内著名的动画导师与导演,曾参与《宝莲灯》《大鱼海棠》等诸多经典影片;而另一位导演程腾也曾凭借影片《天外有天》拿过“第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奖”的银奖。

观看赤壁电影观后感 篇5

对于搞笑部分我在观看中不太刻意去注意,只是认为这是导演为了活跃一下场内气氛而设,所谓老剧新拍当然要幽一默,博得观众简便一笑。

本人注意得较多的是整个剧情变化的描述,是否结合史实,以及剧中所演绎到的一些资料:孙刘如何联军,各首领的人物个性及心理变化,初战如何战胜的,古代作战的技巧及手法。

Re:赤壁是来源于历史升华于吴宇森

赤壁也不仅仅是吴宇森脑中的赤壁,从他的构思去拍下这部片子,令我们观众得到更好的角度去观赏,剧情大部分还是根据史实而来,例如,开篇一只灵鸟驶入,画面唯美,从此引射出汉帝的荒于政事胆小无能,之后是曹操的入场,周围群臣的神态形体变化无一处不反映出,曹操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之势。之后,是孔融作为老一派的学者代表阻碍了他的报复,杀鸡儆猴而得一死的结局。之后,对刘备展开侵略战,逼使孙刘联军,由于是战争片,厮杀的场面是多了点,但这也贴合剧情,并且,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步阵和破阵,颇为恢弘精彩,联军首战告捷。-

观看原版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词和句式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体现了对异国文化了解的程度。当语言、语调、节奏、用词、句式达到与美国人的形似, 如果又学会了美国人的思维和文化, 则可达到神似的效果。电影就是最好的媒介, 是语言文化的一扇窗户。看英语原版电影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来理解。就一部电影而言, 它的场景、人物都一定的限制:但电影的优点就是它本身是要说故事, 尤其是其中的人物矛盾冲突, 所以它的语言丰富多彩, 能真正反映人物的心里的语言。所以大学生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 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选择一些影片进行学习可以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

一、看原版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原版电影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听力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电影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电影中的语言是由来自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社会阶层, 不同的文化层度, 以及不同的职业特点的人们的话语对白, 是最接近于生活的语言, 它包括日常交际生活中的词汇和习语的连读、爆破、浊化、弱化、重音、缩读等很多的语音变化。英国语言学家Paime等人提出“语寿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 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是使用语言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情景。语言的特征与语境和情景有直接关系, 一个具体的语境会使学生联想到具体的语言。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全面的语言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实际使用外语的灵敏度。

二、看原版电影欣赏异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用词和表达的正确可以体现你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很多和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 而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 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 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一些特点加以了解, 在了解的基础上再逐点分析, 不断地加以总结, 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 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 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让英语“活”起来。

通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可以充分和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风俗习惯, 以及辨别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 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把英语学习和英语所处的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行深层次的感受体会, 让学习者更易于掌握英语语法结构、遣词造句的特点。

三、看原版电影锻炼翻译能力

影视翻译为文学翻译之一部分, 要求译者对中文及外文均须有一定的根底。当影片中的人物停止短暂对话之后, 学习者可以立即进行口头翻译。由于难度非常大, 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和体系、文化背景知识, 还要求必须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记忆能力、信息组合能力和高超的临场发挥水平。所以.只要不断地进行听说训练, 学习者的交替传译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此外.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或导演的故意安排, 有时会出现人物对白的连续性或不间断性这种情况。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语境来练习同声传译。

四、通过原版电影学英语的方法

(一) 抛开中文字幕

有人说要学好英语, 可以多看电影, 不过条件是每场电影至少要学到四、五个词组。如果不看中文字幕, 你做得到吗?时至今日, 因为媒体产品新宠儿DVD的出现, 更造福了广大的英语学习者, 不需要用封箱胶带将中文字幕遮蔽起来, 也可以轻松切换成英文字幕或无字幕来练习听力。

(二) 了解剧情概要

起跑前, 要做好预备动作, 先大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再进行后续的重点学习。纵使因为没有中文字幕, 无法百分之百看懂也无所谓, 听懂多少, 就算多少。边看边随手写下你“抓得住”的关键词, 串联成conce pt m ap, 理解加上联想, 先大致拼凑出故事架构还有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将故事用这种图表简单组织出来, 可以培养做摘要的能力, 试着用英语概述情节大纲, 或者针对电影探讨的主题, 用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 训练口说能力。

(三) 课堂教学的建议

1) 角色表演 (role play) 节选一段三分钟左右的片断, 将学生分组。观看这段影片, 学生组内选定角色。反复播放影片让学生模仿, 学生组内排练, 全班表演

2) 复述故事 (re te lling) 节选一段三分钟左右的情节, 学生连看三遍, 同桌讨论互相补充信息。再次观看, 同桌相互复述, 请个别学生在班级复述。

3) 片断听写 (dictation) 节选一段30秒左右的片断, 将字幕隐去一反复播放数遍让学生独立做记录。同桌共同补充信息, 打出宇幕请学生核对

4) 写观后感 (m ovie re vie w) 学生观看一部完整的影片, 写观后感, 发至班级公共邮箱, 学生互评。

五、看原版电影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尽管英文影片可以同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 但是在课堂应用过程有几点问题需要注意。首先, 要注意题材的选择, 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主题;其次, 影片的长短要适中, 使用与课堂教学;还有就是注意影片中对话是否清楚, 难度要适合各个阶段的学习者。

英文电影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实践场所。为学生基础学习和英语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英文电影的潜移默化中, 学生加强了英语技能的锻炼。能轻松听懂并运用英语, 对英语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英语电影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传播媒介, 可创造生动逼真的荚语学习环境, 视听教学中看原版电影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词和句式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体现了对异国文化了解的程度。当语言、语调、节奏、用词、句式达到与美国人的形似, 如果又学会了美国人的思维和文化, 则可达到神似的效果。文章分析了看原版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和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原版电影,英语学习,影响,听说能力,文化

参考文献

[1]严红芙.浅谈影视片段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金英.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英语听说水平[J].电影评介, 2007.

观看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7

第一场比赛是日本世界杯赛,这场比赛举行于1981年,中国队的对手是日本队。为了打赢这场比赛,中国女排刻苦训练,甚至靠与男排对打来提高水平。等到比赛的那一天,中国女排的每个队员都已练就了一身本领。比赛刚一开始,中国队就发现自己的对手经验丰富,不是一般人能够击败的。这些日本对手们虽然身材不算高大,但善于防守,每当中国队领先,日本队都能迅速反扑,使双方分数不相上下。为了击败这样强大的对手,中国队的队员们不得不用尽平生本事。最后,中国队以两分的微小优势终于战胜了日本队,夺得了金牌。得知自己国家的队伍获得冠军后,中国人民举国欢庆,甚至在大街上狂欢。经过这次比赛,中国女排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几十年后,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一次进入了镜头。这次队员们对阵的是强大的美国队,此时的美国队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她们的教练是曾经的中国女排队员郎平。尽管郎平在内心中对中国有感情,但她作为美国队的教练,有责任带领好美国队。郎平对中国队的战术了如指掌,她带领的美国队员成功破解了中国队的战术,并导致中国在这次比赛中失利。这次失败直接导致中国女排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蹶不振,不再取得良好战绩。郎平在战胜中国队后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最终辞去了美国女排总教练的位子,并在2013年回到中国任中国队教练。郎平一当任中国女排总教练,就对中国女排实行了大改革,把队员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增加为几十个人,她还一直尝试各种新战术和新队形。虽然郎平的计划在一开始让中国队遭遇了失败,但她也让外国人完全捉摸不透中国队的具体战术。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一次尝试夺得冠军。在前几场比赛中,中国先后输给多个国家,仅以第四名的成绩入围下一轮比赛。场面一度不太乐观,是因为中国将要面对的是上一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由于是在自己的国家比赛,又在上一届奥运会中夺冠,巴西队士气高涨,希望能以三比零的成绩直接淘汰中国队。面对强大的对手,中国女排的队员们起初有些慌张,在第一局比赛中失利。但在第二局比赛里,郎平把一名少有比赛经验的队员派上了场。果然,对方几乎没有关于这名队员的资料,导致巴西队的队形直接被打乱,让中国队连胜两局,领先于巴西。巴西队后来重新找到状态,靠娴熟的技能夺得了下一局比赛的胜利。终于来到了决胜局,两队都十分紧张,双方的分数僵持不下。这时,中国队再次打起精神,一鼓作气击败了巴西队的防御,取得了比赛的胜利。经过这次胜利,中国队士气大涨,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以绝对优势击败了强大的对手,获得了金牌。这一次难得的胜利,使中国女排再一次攀上高峰。

《夺冠》全片都贯穿了一股强烈的力量——“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曾是八十年代既没有体型优势又没有比赛经验的中国女排打赢比赛的唯一力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幅提高,这股力量反而被渐渐淡化了,如果不是郎平让队员找回了这种精神,中国女排还会遭遇更大的失败。在我看来,“女排精神”就是对一种事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认知中已经明显淡化。但是,越是到了幸福的时代,我们就越需要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因为坚持不懈在现代生活中也是极为重要的。

此外,影片的另一个方面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触,那就是要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只有自己能扮演自己。如果一个人一昧地想去模仿别人、成为别人,那他也会失去自我,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只有努力突破自己、改变自己、成为自己,我们才能活出快乐,活出精彩。

学生观看电影观后感 篇8

从“折纸”、“青木”、“刺金”这三个名字的变化,其实是一种层次的转变,即表明《小时代》里的人物在经历了更多的挫折以后,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而且也显现出这个时代正变得越来越坚硬。作为《小时代》3.0版的《刺金时代》,如同两部前作一样,提供给人的依然是靓丽精致的角色、简单明快的剧情和漫画式的喜感,呈现的仍是一场华丽的少女梦,以时尚青春来嫁接生活悟道,渴望着名利与爱情兼容并包。尽管这梦并不真实,影片有着十分清醒的目标观众,主创们加持的巨大粉丝效应,精致而成熟的商业类型片风格,以及在档期选择的上精明,这三者相加足以保证该片会有真实可观的票房成绩。

严格意义上讲,该片只是一桶唯美精致的爆米花,贩卖着时尚青春的童话,在纯视觉的层面上,凭借不错的摄影技术,至少给看客在观感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愉悦,镜头之下杨幂、郭采洁、郭碧婷这些极度养眼的美女,柯震东、锦荣这些帅气非常的俊男,以及她们和他们穿着漂亮昂贵的服饰的场景,对于少男少女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磁吸作用。尽管

与《小时代》前两部相比,《刺金时代》的欢乐画面明显减少,整个影片也略带悲调,至于在剧情内容上明显加重了故事的复杂性,原有人物之间不但情感深度的互动再次加强,新鲜角色的加入,也使得固有人物关系有了全新的走向。影片由四姐妹奢华无比的罗马假日来开大幕,随后周崇光之死的悬念引发人物命运的巨大转折,而闺蜜之间开始在利益的诱惑之下陷入反目危机。就是在这种危机与悬念的双重作用之下,故事变得立体化,让人物情感得以饱满显露。

同样一群姐妹淘,同样做梦在大上海的时尚屋檐下,但是这些人在《小时代》三部曲里的爱情与友情、事业与际遇,在三部片子中有着三种的不同面貌加以呈现。如果说《折纸时代》是越单纯越快乐的纯真美好。《青木时代》则是刚步入社会青涩过后的黑色成长,到了《刺金时代》明显有了残酷现实的刺痛,那些可贵的情感已被利益的诱惑之下,被贴上了背叛、怀疑等各种标签,这些人紧紧拥抱的背后是深深的情感裂痕,爱与恨、痴与怨已经深入到了一种足够将金子刺穿的的程度。

具体说来,片中故事里的时代姐妹花,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干着欺瞒闺蜜的行为;顾里为了家族利益,刻意向林萧隐瞒周崇光诈死的真相;南湘为老妈还赌债,不惜出卖顾里窃取合同的计划的求得金钱。林萧为求自保,竟然不告知顾里公司做出的不利于后者的决定,即便傻大姐般的唐宛如也学会了用谎言骗人。好在影片结尾,留下了一种温暖,在一场内讧过后,珍贵的情谊驱使她们完成了情感上的救赎。

观看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9

观看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1

《流浪地球》是一部在中国大卖的一部电影,是为数不多成功的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与演员优秀的演技和史诗级的特效分不开,当然,剧情的引人入胜也是原因之一。

这部影片主要讲很多年以后,太阳即将熄灭,于是人们便启用了流浪地球计划,意图来到别的星球来生存。但当经过木星时,地球被巨大的引力所吸住,于是,人们便奋力一搏,逃离了危机。

其中,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父亲,但由于工作的缘故,错过了与自己孩子相伴的最佳时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但他无时无刻思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想到这里,我也想起了我终日为生计奔波的父亲。刘培强这个人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他有着甚至可以以命相搏的好兄弟,也有着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儿女。在地球危在旦夕的时刻,他选择了牺牲自己,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儿女,更是为了整个地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将自己完全交付与他的兄弟,也需要一个累了就可以回去的家,这些温暖,作为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

记得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胆子小,被一个高个子男生嘲笑、挖苦。可就在这时,那个熟悉的背影永远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哪怕对方比他强壮的多,也毫不退缩。用他的话来说,不能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受欺负,每每这时,我的眼眶都会湿润,所以我们约定了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临近期末大考了,学习总要加倍,我的辛劳都被父母看在眼里,学习的事他们帮不上忙。但是,却总在我累了的时候端上香喷喷的饭菜,每每这时,我的心都很温暖。

《流浪地球》的确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让我看到了人们之间不是只有勾心斗角,更多的是彰显人情人性的美好,显露世界的美好。

观看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2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选择希望,人生就有坚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设定在太阳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为了存活,带着地球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也揭示了当灾难来临时,生活中人性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气去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望,如果他们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着灭亡,那结果截然不同,就算前过程艰难,但是未来是美好的,后者就算过程安逸,结果注定灭亡,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钻石的珍贵在于,给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万道的五彩缤纷。希望,给它一束人性的光辉,它肯定也会回赠你成功的缤纷世界,所以希望和钻石一样珍贵。

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反叛军要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五千名士兵冻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当中没有一个人屈服求饶,他们说:“让人类永远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们选择了整个人类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后一个小时氦闪爆发了,太阳开始走向灭亡,所以说这五千名士兵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选择,拯救了人类。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选择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猪坚强”。如果不是它选择了希望,在废墟中九天九夜都坚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会有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她选择了更崇高一点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她一推,让三名学生免受病痛之苦,让她们获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这人世间最朴质的情感,却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和未来。

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选择希望呢?

我想是的。当生活,学习,工作不如意时,我们应该选择希望,坚持走下去。每当我跨过沟壑,走过崎岖的小路,眼前出现一片绿荫,心中顿时变得明朗。你选择了希望,希望也就会选择你,并带给你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更珍贵的东西!

观看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3

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可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此刻的我们细细品味。

期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应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期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期望时,他们依然期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期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期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可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所以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我,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我,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仅情节扣人心弦,并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观看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4

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外国的科幻大片,一定憧憬过成为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看着电视屏上的欧美面孔,你是否有过失落?但在20x的新春,我可以激动、自豪地告诉你:终于轮到中国人来拯救地球啦!

中国人何德何能能担上这样的责任?其中不可能有空手套白狼的事。电影一开头在讲述完世界观之后,便为我们呈现了在中国地下的景象:该打闹的打闹,该享乐的享乐,该过年的过年。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冷漠,对社会的不关心——毕竟地球危在旦夕!——但我却不能苟同:其一,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就算心系天下,也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若表现出担忧,不免会人心惶惶,亦不如淡然生活。老师从不停止教书育人的工作,厨师们也坚守在岗位上。各司其职,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做到最好的了。这样的大智慧,中国人已在无言中吸收了。

另一处令我深受震撼的,是在主人公刘启逃亡过程中被强行征用后所发生的事。刘启失去了他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人,尽管如此,他非但没有排斥救援工作,反而投身于此。他明白:这是地球存亡的关键。因此果断地抛下了家事,担起了拯救地球的使命,而在之后的救援中,更是他灵机一动,与同伴共同努力,在不断撤离的人群中逆流而上。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他们也奋不顾身;尽管得不到一点帮助,他们也仍然履行自己的责任。他们,是中国人。

主人公的父亲——刘培强中校在此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尝试。他与空间站的智能机器人搏斗;与联合国博弈;在最后的最后,他独自一人带着空间站驶向了木地交界处,点燃了木星,也拯救了地球。这样的顽强,这样的不畏强权,这样的舍己为人,正是中国人在生死关卡所拥有的财富。

再说电影的制作,也许离顶尖的大片还遥远,但相比之前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了。只要在前进,中国人就无所畏惧。电影里如此,现实中更是如此,快速发展的中国势如破竹,无人能挡!只要中国人依然在地球上;只要中国人的精神依然闪耀;只要那颗红星永不坠落。拯救地球,轻而易举。

观看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

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展开一次热血而孤勇的尝试。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阳的枯竭,地球将遭遇灭顶之灾。此时,人类数量锐减至35亿。幸存的人们团结一致,金钱的概念和国家边界模糊了,一个长达2500年的行星移民计划被提出,进而开始执行并逐步推进。中国,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全球领袖角色。太阳枯竭,地球将要撞上木星,遭受灭顶之灾。男主刘启和妹妹以及爷爷在阴差阳错中,加入了中国救援队CN171—11,开启了一段热血沸腾而震撼人心的冒险。

还清楚地记得刘启爷爷的临终之语,记得爸爸的“非法唤醒”、爸爸隔着茫茫太空与儿子对话等情景。这些镜头无不令观众为之动容。在这些感天动地的细节背后,就有着亘古不变的先辈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妹妹韩朵朵全球广播时,各国还未归家的救援队员纷纷跑去支援,路上一辆辆急转掉头的救援车,无不传递着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哥哥刘启,在冲击波快要来临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从高处坠下的妹妹,也让我们感受到这浓烈热的亲情。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句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交委的提醒: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第一次听,很多人都哑然失笑。后来再听到,很多人却心头一紧,然后心塞难过。再次听这段台词的时候,早已是物是人非,车上的驾驶座少了爷爷的身影,车上也永远听不到王磊队长严厉而又为我们担心的警告了。

在影片的最后,CN171—11救援队的众人和来自世界各地救援队的人们,与时间赛跑,共同努力,点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

看了这部影片,一个词一直叩击着我的心灵,它就是希望。那么,我们又是否曾想过,希望是什么?我们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线希望?电影看到结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时候总觉得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倒不如放弃,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创新,没有去尝试在绝望中探寻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难和苦难和击垮,选择臣服于它们。莎士比亚曾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是呀,漫长的黑夜,会让人感到害怕,会让人感到孤独和绝望,可不管这黑夜有多么漫长,只要我们坚持了,努力了,给自己争取到一点希望,白昼也终将会来临。

观看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篇10

影片正式开始,孔子自牛车上走下,步入宫殿,当特写镜头到达正在殿外行着跪礼的孔子脸上时,我的脑中不禁浮现出那个头戴黑礼帽、一身黑大衣、围着白围巾、风流潇洒的许文强。我不曾看过《上海滩》,也不了解《上海滩》的剧情,但我却知道剧中有个显尽了民国上海滩独有魅力与腔调的“许文强”。而周润发的“强哥”形象也是多年来他在我脑中最深刻的形象。

但渐渐地,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强哥”的形象在我脑中渐渐淡去,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孔子出现在我眼前。当他被罢黜,被迫离开鲁国,他难过、颓丧;当他周游列国,他也会思念故乡;颜回落水而亡、子路战死,他悲痛不已……他不再只是教科书上那冷冰冰的只会各种“曰”的圣人,他是个与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人。或许有人说这样的孔子就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但你不能否认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鲜活、有血有肉的孔子。

片中颜回落入冰湖,为救书而死,虽然这实在让我感到有些不值,但这是他的选择,也并不影响我为之感动,震撼。清晰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配乐,夫子的焦急无奈、悲痛呼喊,颜回一次又一次固执地潜入水中及他最后沉入水底时手中依然紧紧抱着的竹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震撼与心痛。

子路临危出仕,孔子担心不已,谆谆告诫。子路战死卫国,却宁死不屈,就是死,他也记得夫子教诲,冠帽要堂堂正正。他扶正冠帽后,即被敌军多枪刺杀,那倒下的身躯让我潸然泪下。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漂泊,终于回到了鲁国。不同于当初大雨中独自一人驱车离去的孤苦凄凉,如今有数不清的人立于城门迎接孔子回国。紧接着重复了电影一开头的孔子下马车片段,可那个摆放车凳并扶着夫子下车的人,却不再是那个与夫子形影相随、腼腆聪慧的颜回,驾车的人也不再是那个爽直勇武的子路。当孔子抛开手杖,行礼下跪那一刻,我不禁有了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城门还是当初的城门,宫殿还是当初的宫殿,礼还是当初的周礼,行礼的人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有着一身鸿图抱负,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的孔子。

一切都没有变,一切又好像都变了。

电影最后,是须发全白的孔子安坐于室内,一派淡定从容的场景,窗外风景清幽雅静,与影片一开始时的场景相呼应。记得影片开始时,孔子说了一句话,“衰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突然想到,现在的“周公解梦”一说是否与孔子这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有关系?于是经过一番查阅,它们果然是有关系的。正是因为孔子说了此话,久而久之,后人渐渐就把做梦叫做见周公,后来又发展成了周公能解梦。于是有了现在的“周公解梦”。

观看人间世电影观后感 篇11

器官捐献,这个听起来就有千金重的话题,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死后又有灵魂转世的说法,关于火化都需要国家普及推广,更何况人死后将所有器官捐献,生者需要下多大的决心,忍受多么大的悲恸,焦的父母在做决定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程序中需要监护人手写放弃治疗,这四个字,亲笔写下就好像是亲手放弃最爱的儿子,这个时候父亲犹豫了,但是他的母亲却异常冷静,儿子的生命已经留不住了,就让他成为其他优秀的人的一部分,活在这世上,这一集的最后,有一个器官捐献的纪念碑,这个碑不仅仅是在告诉活着的人,这世上有这些人他们的亲人在忍受丧亲之痛的时候还想着其他无血缘却忍受病痛的人,也是在记录着我们社会的进步,绿叶枯萎不是结束,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是否有想过未来,自己的生命会怎样结束,临终关怀医院,如果有一天需忍受病痛的折磨,如何有尊严的死去,选择自杀也是需要有勇气的,有时候还没有鼓足勇气,却也连这个选择也失去了,因为那时候你已经没有力气了,到那时死亡是一种解脱,而活着是在小小的床上,透过四方的窗子看春夏秋冬的痛苦,这是每个人不得不去想,却又万万不愿想的未来。重病的老人离开时,她的老伴乘坐出租车送她最后一程的时候,在车上忍不住落泪的场景,这一生两人携手,却有一人先走,这其中苦痛无论年纪老少、身体建康与否都是一样的。

26岁的年轻妈妈,这一集是最感动的,新婚夫妻的恩爱,怀孕母亲为了孩子坚持到最后一刻,勇敢、乐观地面对病痛,疾病总是突然地降临,没有理由没有凭什么,无人可分担替代,活着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每一天你都有充实无虚度么?

观看红色电影的观后感 篇12

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 我们越是反复的思索就越会发现它永远新颖, 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仰: 一个是头上的星空, 一个是心中的道德。”而共产党人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为人们服务。共产党人选择了以共产主义为信仰,得到了人民的用户和支持,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瞩目成就。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信仰可以使十五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信仰可以使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毫不畏惧;信仰可以使董存瑞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依旧需要信仰来坚定我们的信心与恒心,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更好的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干部,因为丢失了自己的信仰,经不起物质和金钱的诱惑,最后堕落成人民的罪人。对广大党员来说,必须高标准的坚持信仰、牢记宗旨,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

上一篇:风味小吃臭豆腐作文下一篇:西安事业单位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