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精选8篇)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1

摘要: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拼音学起来枯燥乏味,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寓拼音教学于儿歌、音乐、游戏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拼音教学

教学方法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集中注意力。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怎样使一年级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会拼音呢?

一、根据记忆规律,反复巩固

学生学拼音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记忆规律,分散难点,先记住音,后认读形。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反复巩固,在学生还没有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巩固。如:先把拼音和字写给儿童看,读给孩子听;要求儿童在拼读的同时重复描写;要求儿童按照样本写拼音和字,同时边写边读。学生们对每个字母的发音和写法大致有印象了,再分批强化巩固。拼音教学是从听录音开始的,每天两次10分钟播放汉语拼音录音带,同时将汉字拼音字母表挂在黑板前,让孩子们边听边读。每节课花10分钟认读3-4个字母的音和形,教师再适当正音。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遗忘率低。

二、寓教于乐

1.儿歌。儿歌由于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强化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 o e的发音,小人砍树ei ei ei,小人倚树睡一夜。再如:“b b b听广播,p p p把水泼,小马快跑d d d,气球上升q q q,拐棍加横f f f,伞把撑开t t t,小鸽子g g g,小草蝌蚪k k k,像把椅子h h h”等。这些儿歌突出了字母形体的特点,形象生动,学生便于记忆。利用歌诀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识字。

2.游戏。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例如:教学“ai ei ui”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我是小a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

3.图片。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于抽象的字母的学习,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图片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让教材内容为教师的教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些图画是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听、说、想象与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的极好素材。比如:教学“d t n l”一课《小兔追马图》时,我先问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直接看画面就说出有一匹小马和一只小兔。我说:“借助音节再看看,还有什么?”学生就会借助音节说出,还有一片土地,小马身上驮着一袋大米。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复习新学的拼音。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袋漏了但小马没发现,小兔一边追一边喊,累得满头大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营造放松的学习环境

在拼音教学中,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欲求,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为了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我把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室布置成“拼音的世界”,为每个孩子做一块姓名牌,给汉字注上拼音,挂在墙上,让孩子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把声母、韵母和新学的带彩图的音节贴在墙上,随时可以见到,防止遗忘;给教室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贴上“拼音标签”。如:yǐzi hēibǎn zhuōzichuānghu jiǎngti fěnbǐ,等等;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临近之际,把祝贺语和相关的诗文如:《静夜思》等用拼音抄贴在墙上,进行学习;一些日常用语如:“lǎo shī hǎo!”、“duì bu qǐ!”、“xiè xie!”等,专门挂在“每日一句”的墙角,天天学,天天用。总之,学生一进教室,目及之处便是各种拼音语句,仿佛融进了拼音的海洋,可以自由获取。

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教师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应该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年级教学工作,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组织一年级教师参加了市、区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班主任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在培训中,注意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调动教师积极思考与实践,以主体身份主动投入到培训中,增强培训效果。

五、开展课外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我校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我们还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读写》杂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得不好,有许多写错的音节,而且只能写一句话,但通过写日记,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要性,并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2

一、多彩活动“兴趣源”

传统的拼音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常常是教师领读得口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如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教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摘苹果”游戏———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此外,我还领着学生捉迷藏(训练拼读),比赛“开火车”,开展演一演(识字)等活动。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开展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趣味情境“图与歌”

生动形象的画面,朗朗上口的儿歌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汉语拼音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插图,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学生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如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第三课“b、p、m”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广播(bo),爱护大佛不要摸(mo)。”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学生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知道了字母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之中,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汉语拼音的距离。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教字母发音和教字母形态时,都可利用“图与歌”来创设趣味情境,如教单韵母“a、o、e”,可用这样的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公鸡叫,圆圆嘴巴‘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是个‘e’,扁扁嘴巴‘eee’。”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富有音乐感的便捷直观的形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快乐地学习,对于爱唱爱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喜欢。

三、乐中求知“学与玩”

在拼音教学中让学生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有的学生把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用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多样的表现“o”,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低年级学生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又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学中玩、玩中学,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的教与学的情景,这样做,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兴致勃勃。

四、学以致用“拼与写”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如可引导学生把学习用品、家中的生活用品贴上自己写的拼音标签,学生给冰箱贴上自己制作的拼音标签时,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学的拼音有用了。如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拼音,我用拼音给每位学生写一封信,信中有的是夸奖学生的话,有的是建议学生去读拼音读物,有的还是一首儿歌……学生自己做邮递员来送信,“邮递员”快乐地拼读收信人的姓名,收信人兴奋地拼读“信”的内容。在送信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礼貌用语,“邮递员”这样说:“这是你的信,请收下。收信人说:“正是我的信,谢谢你!”练拼读、练交往与激发使用拼音的热情熔于一炉,没有生硬的规定,有的带来了汉语拼音读物;有的用拼音制作了课程表;有的用拼音给爸爸妈妈写信;有的用拼音记录家庭住址;还有的用拼音认字……

五、小组研讨“合作学”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拼音教学中,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尝试,掌握了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促使他们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才能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3

一、利用多彩的游戏,提高学习新的发现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抽象性思维较弱。他们往往开始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且容易注意力转移。现行新教材的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趣味性强,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这些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游戏。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作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的学,轻轻松松的记,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复韵母“ai、ei、ui”时,我们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边对话:“ui、ui、ui,我是小ai,你是谁?”“ui、ui、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歌诀激活课堂教学

歌诀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把大量的歌诀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从而激活了汉语拼音教学。例如:在学习a、o、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o、e的发音;在学习“ch”是,我教读儿歌“小猴子,嘴儿馋,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学生很快熟悉并掌握了“chi”的发音,这些效果的取得都与歌诀相关。

三、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孩子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的心理使他们竟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分析利用教材中的图画资源

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于抽象的字母学习,往往会体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地现象,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观的刺激来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图画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或教材中的图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和图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们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结合起来,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技能得到提高。

五、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

拼音服务于识字、阅读以及学说普通话,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要在学完拼音之后,还要体现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拼音部分安排认70个常用字,并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在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我的做法是:读音节,口头组词,再说话。如教学音节ma,学生组词“妈妈”,教师板书“妈妈”,然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妈妈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感谢妈妈”之内的句子。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妈妈每天干活怎样辛苦等。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再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介绍各自的妈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向学习伙伴介绍一下各自的妈妈。这样教学,学生都能说几句关于妈妈的句子。甚至还能说出一段意思明确的话来。在和谐亲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习了拼音,认识了词语,训练了说话,一举三得。教师只需要相机引导,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4

教育科学 2011年第5期

插图教学策略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开展研究的。《小学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 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 些老师忽视。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 成部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阅 读规律,运用“以图促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时效性,在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有效阅读。

一、为阅读铺路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其间需要必要的认识、心理上的支 持,而插图以其鲜明色彩、形象画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失为 有效的支持媒介。

1.以图识万物

阅读教学担负着发展儿童认识能力的任务,他们大多借助 图画认识了世界万物,可以说插图打开了儿童认识世界的一扇窗 口。植物王国的苍耳、爬山虎、银杏树;动物世界的小壁虎、灰 雀、珍珠鸟;海洋生物的海参、龙虾、章鱼、鲸;风景名胜庐 山、西湖、颐和园等,学生都能从图中找到它们最鲜明的形象。

2.以图知大意

《山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的插图将诗中所描绘的景 色直观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巧妙利用,进行疏通诗句自是事半功 倍。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 着山中的哪些景色,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假如有就 做一下标记。

(3 结 合 我 们 刚 刚 看 到 的 景 色 , 查 查 字 典 , 选 一 选 “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上述的教学,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 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 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为深入理解古诗铺好了路子。

二、深化阅读

阅读课文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玩 味体会,在不断对话中,走进作者,与作者情感相通,领悟文章 的思想内涵。插图的有效运用能帮助深读内化,促进提高。

1.以图促表达

课文中吸引学生的地方往往是课文插图,兴趣促使学生去观 察,观察后趁机引导学生去表达。《恐龙》一课,课文插图生动 形象、色彩鲜艳,显示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插图,认识恐龙,介绍恐龙,让插图“活起来”。学生 兴致勃勃,手指恐龙,图文结合,把课本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 语言来介绍恐龙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插图打开了学生的心灵,学 生在自由地解读,自由地表达,用心和插图、文本对话,用心和 作者交流。

2.以图促想象 想象是阅读的助推器,阅读文字需要想象,观察插图离不开 想象。“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 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 幕。”这是《庐山的云雾》中,理解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 重点句。教学时笔者这样以图促想象:大家读前两句,边读边想 象画面,然后请四个同学,分别板画“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 帽”“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的形象,学生把头脑中想 象的画面画下来。后两句,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配以生动 的语

言:“云海、云雾弥漫整个的山谷像天边的大海;云雾遮挡 了山峰,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美吗?还有哪些姿态?”这 样借用插图,通过想像、观察,获得生动的形象,学生自然悟情 入境,完全沉浸庐山美妙的云雾中了。

3.以图促朗读

在语文课本上,插图往往画出了课文中最感人、最摄人心 魄的一瞬间。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配以生动语言的描述,创设 情境,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情境,或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感 受人物美好的品质,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后,再指导朗 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八次》中的布鲁斯王子七战 七败后看到蜘蛛织网的情景,深受感动,此时观察插图,引导学 生说说王子脸上的表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再看看王子 的动作,并且一起像王子那样握紧左拳,想想此时的布鲁斯王子 又会想些什么?从而充分体会王子从失去信心到充满信心的心理 变化过程。此时再引导朗读,学生的读书声里分明体现着必胜的 信心。又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中孙中山的妈妈将孙中山推出 门外,为孙中山的姐姐缠足,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孙中山 的神情和动作,说说孙中山此时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体会孙 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和 志气。此时再指导朗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4.以图促背诵

积累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教师在指 导学生背诵时还得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轻松地记忆美文佳 句,培养背诵的习惯。教师借助精彩的课文插图,来指导学生背 诵,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苏教版第六册《美丽的南沙 群岛》第三段,感悟南沙绚丽迷人的景色后,引导学生背诵。我 出示课文插图,以图促背,我指哪处景物,学生试背出描写这一 景物的句子。如:我指“天”,学生背出“天是一块蓝玉”,指 “海”,“海是一块翡翠”……因为是一句一句背的,学生没有 背诵上的障碍,兴致很浓,不会因为背不出整段而战战兢兢。几 个轮回下来,学生已经印象深刻了。教师点图中的景物,学生们 很轻松地背出课文中的句子,把课文与意象巧妙地联系起来。在 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只一会儿功夫,就有大半的学生能背诵了。

总之,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 学语文教学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只要我们在 语文教学中时刻关注插图资源,让插图活“起”来,就必定能使 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优质资源。

让插图“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生作文“活”起来 篇5

梧州市藤县岭景镇罗江小学陈宏远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关,每逢写作文,许多学生就象老鼠咬龟——无从下手,要学生写出好文章了,那更难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呢?本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让口语交际带活作文

口语交际与习作联系十分密切。有些口语交际有专门的主题且与习作要求保持一致。如,六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习作的要求是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高度一致,联系密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之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至,妙笔生花。

其次,口语交际提示性文字十分注重指导,要求比较明确。一般提示语从生活实际或情境引入,如,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生活的启示”,其中一个口语交际的建议是结合名言警句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材先提供了两条不同的座右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接着从“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宽交际思路,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让学生作文思路活了起来。

当然教师语言的诙谐,关系的融洽,情感的交流,都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而切切实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正是学生们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

二、让日记积累作文

根据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我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

因而我组织学生写日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生活中家长与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向导.“向导”和“跋涉着”之间在旅途中,发生着许许多多真情挚爱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通过每天的批改,适当给予褒贬.对于一些内容深刻,意义明确的日记或片段进行全班规范评讲,并将它打印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用来借鉴、学习;对于某些普遍存在的思想或写作技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为帮助学生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还可以出示些具有提示性的题目.如写实日记《新学期,新感受》、《赛龙舟比赛》、《一次有意义的安全教育》等等;双休日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科学实验,并写进日记,题材不限,这样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写作时才不至于出现“找米下锅”的无奈局面。

三、让欣赏激活作文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其实,面对作文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和选择欣赏,就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收获,“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

第一、开设作文欣赏课。每一个学生都盼望着自己的作文能被选做范文来读,课堂气氛和效果可想而知。还有,在学生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能到处走或想别的,要在旁边非常专注地听。我经常是微笑着看着他,时不时地点头称赞。学生读完后,我会大声点出这文章的妙笔之处。这样,不仅使读文章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学到写作的技巧,真的一箭双雕!

第二、批改上下工夫。对于文章中好的句子、哪怕是运用准确的一个词语,我一定要用小圆点线画出来。评语也没有“文通句顺,中心明确”等含糊的词,全部是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学生很在意老师给他们的评语。曾经有一次,刚下作

文课,我们班一位同学就很激动地跑到我跟前,兴奋地问我“老师你说,以后我每次都这样写,真的能成为大作家吗?”这个学生作文基础不是太好,但这次写得还可以,有一定的进步,我就在评语里给了他充分的肯定。我微笑着摸着他的头,肯定地说“当然能,只要你继续好好努力,你肯定能成为真正的作家!”

第三、利用一切机会,挨个当面表扬。比如上课前,我会坐在学生凳上,与同学聊天,并趁机点出一俩个作文有进步的同学。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为学生下一步写好作文提供前提。

四、让阅读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借助阅读活跃大脑,发展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思维力。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利用好读书笔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

一定的程度下笔时才可能流畅。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每学期,我不但有计划地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与单元作文相对应的好词,佳句、段落,还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地纪录积累语言材料,将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的好的词句片断写作知识及时纪录下来,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这样“三步走”的阅读积累法,使学生们有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语言和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苦差,也不再是搜索枯肠挤牙膏,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

五、让方法指导作文

1、学会审题。

如:我把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写在黑板上,我会这样问学生:你们能从这句话中知道几个作文要求?经过训练,每个学生都能马上指出:第一,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二,要求写“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第三、要求写“熟悉”的一个人,而不是写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第四、要求必须是“我”熟悉的一个人,不是别人熟悉而我不熟悉的人。到学期末为止,全班学生再没有因为审翻题而出现作文丢分的现象了。

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的道理是一样的。数学的一个例题需要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那要掌握语文方面的一个技能也同样需要反复的强化训练才能凑效。就拿“作文审题”来说吧,如果光是一味地强调“同学们要学会审题呀,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审题呀”,我相信老师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就叫“审题”,又怎样一步一步去审题。我在这方面就深有感触。有次期末考试中,学生书信格式有十多个出现错误。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我们曾练过一次写信,当时有很多学生出错。我都给他们做了标注。讲评卷时,时间关系,只是又一次强调要怎样写书信的格式,没有让学生再写写。直到这次假期返校,我让错的学生再重写一下,错的简直没法看了。原因在哪?在于只是口头反复强调,没有强化训练。

2、学会开头、结尾的写法。

老师可以讲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开门见山、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还可以从作文书上或网上找一些好的开头结尾演示出来,让学生写

在读书笔记上并要求写作时灵活运用;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读书时,注意搜集好的开头和结尾积累在读书笔记上。关键是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写作文过程中运用好的开头结尾,对于自创的精彩开头、结尾更应该大力表扬。在日记、练笔、大作文甚至口头作文时都应注意并做到的。

3、学会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可能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怎么学生的作文总是写不长,内容空洞,语言干巴巴,不生动。其实,这就是缺乏细节描写。我们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很重要。如同一部电影全部由木头人来演,又没有动作,也没有神态,所有的人都是呆呆的一个表情,没有人愿意看。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也是很重要的。

一次班级篮球比赛结束后,回来我们就练笔。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接到球快速跑到篮底,一个鲤鱼翻身把球投了上去,可惜不中。幸好某某同学抢到球向我扔来,被我接住球,轻轻一投去,好,中了!”我对同学们说,虽然动作写得比较细致,但没有声音,没有表情,就好像我们在看两个木偶在打篮球。我邀请那位同学下来,我和他一起面无表情地,没有一点声音地,把这段话给学生表演了一番,孩子们笑得前伏后仰的。我说“大家看,文章中如果缺失了语言、神态描写,就是在让人家读者看谁也不爱看的木偶哑巴剧。”接着,我们重新来表演,要求他们必须把当时的情景再现,表情、语言、动作都要注意,其他同学要认真看,看到底怎样写这个场景,改后再让学生对比哪段好,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现在班上的学生基本都知道并注意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方法,我自己觉得:“细节描写法”是我送给孩子们写好作文的一把金钥匙。

4、学会升华主题与点题

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或者一般话点明题意。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文点题的方法很多。那么,作文怎样点题呢?

(1)用修辞手法点题

a.用比喻点题。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里用比喻点题,形象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景

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b.用设问点题。如《海底世界》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里作者的设问紧扣题意,读者读开头便明确本文的中心大意。

c.用象征点题。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里作者用象征手法点题,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2)用引用点题。如《桂林山水》中:“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引用晚清诗人的一句诗来点题,既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美,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用抒情点题。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作者的抒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文中有这个句子,犹如龙之有睛,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活了起来。

(4)用反问点题。如《海上日出》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者用反问句结尾,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对海上日出奇观的赞美。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6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人在表达时,其他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 怕 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广 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途径: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出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三)随机训练

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 的讨论等等。

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爱好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走向交际,或创设情境,或提供案例,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 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一)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适当的口语交际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并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还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扎实的口语交际课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把交际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口语交际训练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渗透,构筑知识桥梁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渗透学生思维的培养,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审美教育,渗透读的训练、渗透写的训练。特别值得指出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渗透不只是提供一个民主的氛围、具有强烈生活色彩的情景,更主要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而要鼓励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

(五)营造交际情景,鼓励全员参与

营造交际情景,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创设与交际训练相关的语境。另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口语交际课涉及的话题十分宽广,教师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创设交际情境,并在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是这种课型最主要的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考虑:1.学生参与的状态。注意师生间的民主,保持学生饱满的热情。2.学生参与的广度。教学中做到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发表意见的学生。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说话、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形式多样地参与课堂。如:独白、小组讨论、模拟成人角色的活动等。5.学生参与的品质。注意保持学生的健康个性,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倾听、愿意表达。6.学生参与的效果。学生训练要落实,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学得高兴、学有所获。

四、教师:走向民主、宽容,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普遍偏低。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培养兴趣、激活情感入手。

(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嘲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尊严、个性特长及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每个学生都是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 的架子,以一个听众的身分,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7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如果对某个事物有了兴趣, 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才能主动地去感知、去思维、去记忆、去想象。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造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例如:在教学《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 我凭借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那种浓厚的兴趣, 将数学问题设置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情境中,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故事环境中体验数字的奥妙, 进而迸发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大胆地发掘数学信息, 学会提出问题, 进而去解决问题。

二、创造空间,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

我们都知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自主的空间, 自由地去探索学习, 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以学生为本”,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主动去大胆地尝试、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作为教师, 我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在一边指导, 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索的快乐。其次, 让学生动脑、动口的同时, 要让他们充分地动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更应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充分动手的机会。使他们在操作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 具体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例如:在教学《搭积木》一课时, 我把课时分成三个环节:“摆一摆”、“推一推”和“搭一搭”, 每一环节都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在经历“摆”、“推”、“搭”三个过程之后, 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有所体验, 而这实践和体验的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再次,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机会让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同时更能锻炼学生那种强烈的班集体凝聚力。这对于班内以后的工作也大有裨益。

三、贴近生活,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教师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从而使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时、分、秒》教学过程中, 我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 使学生认识了时、分、秒这几个概念之后,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物来体验1时、1分、1秒到底有多长。除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举生活中的实例外, 我还安排了跳绳、跑步、数心跳等具体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这些具体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时、分、秒这些时间的长短, 从而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倍加珍惜时间, 珍爱生命。

四、重视评价, 激发学生的进取信心

有位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 首先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 而在于激励、鼓舞和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但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 教师的责任是应善于发现学生的这些闪光点, 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 努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评价, 以增强其主动进取的自信心。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出色表现, 我从来都是满腔热情地加以评价, 如用“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简短的语言, 还可以发给小红星、小笑脸、小红旗等进行奖励, 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努力的价值, 体会成功的喜悦, 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学生之间互评。学生通过自我评价, 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主动发展的动力, 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发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 可以使学生在找到对方优缺点的同时, 也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前进方向, 从而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作用。

让汉语拼音教学“活”起来 篇8

关键词 直观 激趣 比较 生活化

一、结合插图,辅助教学

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插图有很多,有一些是特意为拼读汉语拼音安排的。在教学时,要把新授拼音字母和相对应的图片相结合,将枯燥的字母形象化,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教学“a,o,e”时,先出示一幅图:一位阿姨带着姑娘来到小河边,看到水里的一只大白鹅和岸上的大公鸡。三个字母的读音和字形都藏在这幅图中,再配上儿歌:大公鸡,喔喔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好像在说:“早上好!”将拼音的教学放在看图说话中进行,让孩子自己发现途中拼音的音和形,在模仿动物的叫声中读准拼音,既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编一句话儿歌,记住字母

课堂上教學声母时,单靠教师的嘴巴发音,尽管我们努力将字母读标准,但因为声母发音既轻又快,孩子还是听不清,学习不方便。这时,我们可以根据插图,编一句话儿歌。学习m这个声母时,让孩子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孩子会回答:“兔子在采蘑菇。”教师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m?”孩子回答:“三个蘑菇mmm”“兔子采蘑菇mmm。”接着可以让孩子发出正确的读音,然后告诉孩子把mo读得轻些、短些,这样孩子就能读准了。这种方法适用于23个声母,孩子会觉得汉语拼音挺有趣的。

三、比较学习,帮助记忆

拼音字母中,有一些字母的字形、字音非常相似,很难分清,教学时可以比较学习,这样有助于记忆。

B,d,p,q,孩子最难分清,或是暂时分清后又会很快忘记,可以让孩子先比较,在比较中学生自己编了儿歌“左下半圆bbb,右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右上半圆ppp”。或是“像个6字bbb,像个9字qqq,相反的则是p和d”,把四个抽象的字母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记忆。z,c,s和zh,ch,sh这两组的读音学生也难分辨,加上本地方言的影响,平翘舌音是孩子学习的弱点和难点。教学时重视发音的比较,讲清楚舌尖音和舌根音的位置区别,掌握发音方法后对学生进行听音的练习,培养学生从听觉中分辨平翘舌音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说饶口令“十是十,四是四,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比比谁说得快,谁说得好。学生在比的过程中,既强化了平翘舌音的发音方法,又激起了他们进一步学好普通话的欲望。

这样,学生把四个抽象的字母化为具体形象的记忆,增强了记忆效果。总之,通过比较,学生化解了难题,记忆效果也更好。

四、创造氛围,不断巩固

学习拼音不是一件易事,是不能够立竿见影的,必须经常训练,长期巩固。教师可以适当为孩子创设一个好的氛围。经常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注音儿歌、注音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在每个自己的作业本上用音节注上学生的姓名,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作业本,课堂上表扬学生,可以用音节写出受表扬者的姓名,还可以给家里的物件柜上贴上拼音标签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拼音,使学生既体验到拼音的作用和学习的乐趣,又形成了拼音技能,也为今后的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打下了基础。在学生对所学拼音内容基本掌握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外部的影响,经常变换练习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看图拼音,拼读有情趣的句子,制作拼音卡片,可以反复使用,教学效果很好。

五、活跃思维,结合生活

教师可以利用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事物,再将音节拼出来,分出声母和韵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口头组词,把所组的词用拼音写下来,最后再拼一拼。学生自己说,自己写,最后再自己读,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接着引导学生去拼读一些注音版童话故事。学生兴趣浓厚,一定会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利用已有的汉语拼音知识去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时,有很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还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去学好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道难关。但只要将拼音教学生动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与孩子兴趣贴得更近一些,那么孩子们因为有趣就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拼音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童趣的、充满快乐的课堂。教师要把快乐带进课堂,让每位学生快快乐乐学拼音。

上一篇:感动父爱母爱的作文下一篇:如何写好一封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