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2篇)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1

一、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正确地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          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较快地求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组数的特点,并说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4和12            6和9

2、口答:  ====

任意指一个让学生说说理由,然后问:填数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3、把和化成分母是15的分数。三分之一、 五分之一

师:是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我们称它们是异分母分数。

转化后的后分母相同,我们称它们是同分母分数。

由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相同的分母15是公共的分母,,我们称它为公分母。

共分母15和原分母3和5有什么关系?

(评析:学习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通过复习3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引出三个新名词: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分散了例1的难点。复习1帮助学生复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为通分时准确快速地确定公分母作好了铺垫,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1、          滑雪运动员每分钟滑行 ,谁跑的速度快?

师:凭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认为谁的速度快一些?谁能想办法来证明刚才的猜测?

生1: =     因为  <   所以 < 滑雪运动员的速度快。

生2:     因为﹤ 所以  <滑雪运动员的速度快。

2、          引入新课:这种方法叫什么呢?他是怎样得来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揭题:通分)

(评析:通过复习4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

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课题的引出水到渠成

(一)新授:

1、          教学例1:

(1)例1:把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提问:例1与复习3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告诉我们相同的分母是多少。

讨论:你认为相同的分母(公分母)应是多少?为什么?

交流讨论结果。

提问:怎样把化成分母是18的分数?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过程。

看图说明把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3倍得,把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2倍得,结果不变。

(2)归纳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提问:从图上看,化成后的分数和原来的分数的大小相等吗?化成后的分数的分母相同吗?我们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了怎样的分数?

师: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提问:例1是把哪两个分数通分的?结果化成了哪两个分数?和有什么特点?

提问:例1是怎样把两个分数通分的?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3)做104页练一练

(4)回头再看复习4,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通分可以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那么就请同学们来做一做例2。

(评析:回头再看复习4,学生发现原来刚才那些同学所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通分,而这些方法中,只有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方法才是最简便的,再一次强调了通分的关键,学生也知道了通过通分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自然而然地引出例2)

1、          教学例2: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1)       (2)

提问:要比较的大小,先要干什么?通分时公分母应是多少?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过程,强调书写格式。

独立完成第(2)小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小结: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

(一)巩固提高:

1、          练习二十第1题

2、          说出下面各组分数的公分母。

3、              先通分,再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4、          练习二十第3题

(二)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作业:

1、          练习二十第2题

2、          练习二十第4题的第3小题

总评: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它来处理复习与例1、例2之间的关系,使这节课衔接恰当,自然流畅,让学生完全有能力解答例1、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通分时,先提示,再试算,在试算后设计了一组讨论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地掌握通分的方法,安排较多的学生试算、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图形直观形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通分实质的理解。

形象简洁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通分的概念、方法尽显其中,不但便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板书设计:

通      分

异分母分数 ---------  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大小相等

通分

通分教学反思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生汇报,教师板书两个。(选择异分母分数)

2.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自由讨论。

3 .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吗?你准备怎么比?你们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各小组确定一种方法,开展讨论研究,等一下分组汇报。

4.分组讨论学习。

5.请大家上台演示交流各自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为此我将通分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探讨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活动,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目的。

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争论辩解的氛围中明

确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

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分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师:刘月霞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2

1. 认识生字“洛”。

2. 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 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 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 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 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 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 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 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 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 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3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4

(一)进一步掌握三步应用题的结构,熟练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通过一题多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小明每天看书8页,5天能看多少页?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米,比宽多3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光明塑料厂,计划每天生产塑料6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增产2吨,实际每天生产塑料多少吨?

(4)一台织布机每时织布15米,一匹布120米,需要织几时?

2.根据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

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

(1)使之成为一步应用题。(这条路全长有多少米?12×10=120(米)。)

(2)增加一个条件,使之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现在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12×10÷15=8(天)。)

(3)改变增加的条件,使之成为一道三步应用题。(即为例3。)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3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现在几天修完?

(1)复习应用题的解题步骤。(①审题(摘录条件和问题或画线段图);②分析数量关系;③列式计算;④检验答题。)

(2)学生按以上解题步骤试解。(遇到问题,同桌或小组商量解决。)

(3)学生讲解,订正。

①审题。

②分析数量关系。

综合法:

分析法:

③列式计算:

分步:

综合算式:

④检验。

看全长是否相等:

12×10=120(米) (12+3)×8=120(米)

看现在每天比原来是否多修3米。

12×10÷8-12=3(米)

看原来是否是10天修完。

(12+3)×8÷12=10(天)

2.改变复习题2中的(2)题的问题,使之成为三步应用题。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修15米,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互说解题思路;

(3)订正。

3.小结。

思考:通过改变题目的哪部分,两步应用题可以变成三步应用题?为什么?讨论得出: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问题,两步应用题可以变成三步应用题。因为改变题目的条件或问题都可使题目中的一个直接条件变成间接条件,因此可以使两步应用题转化为三步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P50“做一做”。

(1)解答后订正。

(2)将上题改为:一个蔬菜站运一批黄瓜。每筐装20千克,可以装50筐。如果每筐装25千克,要少装多少筐?

学生解答后,说解题思路。

(3)将以上两道三步应用题,改变条件或问题,使之成为两步应用题。一个蔬菜站运一批黄瓜。每筐装20千克,可以装50筐。现在每筐装25千克,要装多少筐?

2.小红看一本课外书,每天看16页,10天看完。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及问题,使之变成三步应用题。

3.课后作业:P51:12;P52:13,1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解答归总应用题,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答步骤及分析方法。无论是复习、练习,还是新课,通过一题多变,把两步应用题转化为三步应用题,同时把三步应用题缩为二步应用题,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题与三步题的联系,明确三步应用题的结构,再改编应用题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应用题

例3 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现在几天修完?

分步列式:

12×10=120(米)

12+3=15(米)

120÷15=8(天)

综合算式:

12×10÷(12+3)

=120÷15

=8(天)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5

(一)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知道一个分数的单位。

(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二)单位“1”的理解。

教学用具

投影片,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下面各题:(2~4题用投影片)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到这块月饼的多少?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

(3)哪个分数表示图中“(  )”部分?

2.教师:观察上面(1)~(3)题的答案,都不是整数。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就需要同一种新的数,即分数来表示。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继续研究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分数的意义。

(1)依次出示教材84页第一组图中的三幅图。

①把糕点图贴在黑板上,用彩条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教师:请观察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把谁拿来分?怎样分?分几份?每份是多少?

②把正方形图纸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口答后补充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把正方形纸平均分4份,空白部分占1份,阴影部

③贴出线段图。

教师:我们把上面各题中平均分的一块糕点,一张正方形纸,一米长的线段,都叫做单位“1”。

(2)投影出图。教师:有4个苹果,把它平均分4份,图上如何表示?(学生在投影图上用虚线表示。)

教师:①图上表示把谁平均分?谁是单位“1”?②1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③3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投影出题,学生讨论。)

(因为苹果的总数是单位“1”,把它平均分4份,1个苹果是1份,是

投影出图。

教师:有6只熊猫玩具,要平均分,可以怎样分?谁做单位“1”?每份是多少?几份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出:

教师: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若干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货物,一个班的同学等等。总之,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1”。

教师:单位“1”与自然数1有没有区别?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自然数1是一个数,它只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如一本书,一位同学,一支笔,一道数学题等,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一批等事物,它表示谁平均分的整体。

(3)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板书的这些分数,谁能说一说究竟什么叫分数?

学生讨论概括后老师板书:(或贴小黑板条)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口答练习:(投影片)

什么?各以什么为单位“1”?

位“1”?

2.认识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

(1)请学生在板书的分数中任意选一个分数,指出它的分子、分母,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2)教师板书分数,请学生说一说分子、分母,及各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教师:表示其中1份的数?

小黑板条:分数单位。)

练习:请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出它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三)巩固反馈

1.课本86页做一做1,2,请两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课本86页做一做(下)1,2,请两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口答填空:(投影片)

4.教师分别取出2根,4根,10根粉笔,请同学分别说出它们的

教师汇总:单位“1”的数量不同,平均分成同样多的份数后,其中每份数的多少就不相同。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

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2.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3.作业:课本87页练习十八,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意义的学习,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和学生的活动来突破“平均分”这个关键。第一组中三幅图的设问,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认识一个单位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同时也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了铺垫。在认识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去分,这样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便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已掌握了平均分谁,谁就是单位“1”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讨论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这样既加深了对单位“1”的认识,也为学生概括分数意义作铺垫。学生准确地把握了分数的意义后,认识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即水到渠成,练习中安排了较多形式的题目,进行巩固和加深。

新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分数的意义。分为四层:认识单位“1”是一个事物、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认识单位“ 1”是一个整体的分数;概括分数意义;巩固概念。

第二部分认识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分两层。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单位。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6

1.使学生掌握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说出什么是约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2.求18、20、27的约数

3.把18、20、27分解质因数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入: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约数了,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求两个数公有的约数.

(一)教学例1【演示课件“最大公约数”】

8和12各有哪些约数,它们公有的约数有哪几个?最大的公有的约数是多少?

板书:8的全部约数:1、2、4、8

12的全部约数:1、2、3、4、6、12

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8和12公有的约数是:1、2、4

最大的公有的约数是:4.(教师板书)

1.总结概念:8和12公有的约数,叫做8和12的公约数.

1、2、4是8和12的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2.阅读教材,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意义.

3.反馈练习:把15和18的约数、公约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互质数【演示课件“互质数”】

1.5和7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各是多少?7和9呢?

5的约数:1、57的约数:1、7

7的约数:1、79的约数:1、3、9

5和7的公约数:1 7和9的公约数:1

5和7的最大公约数:1 7和9的最大公约数:1

教师提问:有什么共同点?(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都是1)

教师点明: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学生讨论:8和9是不是互质数,为什么?

强调: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只要看这两个数的公约数是不是只有1.

3.分析: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不同?

(意义不同,质数是对一个数说的,互质数是对两个数的关系说的.)

4.反馈练习:学生举例说明互质的数.

(三)教学例2.

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

1.用短除法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

2.教师提问:根据结果能否知道18和30的约数各有哪些?怎么想的?

明确: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约数.

3.师生归纳:18和30的约数,要能整除18,又能整除30,就必须包含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是公约数中最大的,它就必须包含18和30全部公有的质因数2和3.2×3=6,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6.

4.教学求最大公约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启发:为了简便能不能边分解质因数边找公有的质因数?

(把两个短除式合并)

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5.反馈练习:求12和20的最大公约数.

6.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①学生讨论.

②师生归纳: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

③教师说明:做短除法时,除数通常是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并从最小的开始除起;也可以用一个合数去除,只要能够整除这两个数就行.

④反馈练习:求36和54的最大公约数.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用什么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及相应概念,(板书:最大公约数)它是为以后学习约分做准备的,希望同学们知道知识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四、随堂练习.【演示课件“练习”】

1.填空.

人教版五年级典型失分题分析 篇7

一、典型失分题折射目标意识的缺失

1. 单元教学缺乏整体意识。▲题例

例1:对比着读读下面两段介绍松鼠的话, 比较两个片段在介绍内容、说明方法与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片段一:松鼠亦称灰鼠, 哺乳动物的一种。体长20~28cm, 尾蓬松, 长16~24cm。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 腹面白色。生活在松林中, 有的种类毛皮珍贵。

片段二: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 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 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 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答题情况分析

抽样班级的平均得分率为65%, 可以想见教师平时教学中单元整组意识的缺乏。五上年级第三组共四篇课文, 其中《松鼠》这篇略读课文是文艺性说明文, 采用的是描写性的说明方法。提示语告诉我们, 《松鼠》一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教学中教师若能站在单元整组教学的高度, 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比较几篇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这道题得分率不可能这么低。此外, 这一题例也反映出我们的阅读教学缺乏文体意识, 往往把资讯性文章也当成文学性文章来上, 尤其是像《松鼠》这样的文艺性说明文。

2. 阅读体会“泛泛而谈”。▲题例

例2:摘录文中一个带给你启示的句子, 并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 谈谈你的体会。

▲答题情况分析

抽样班级学生所写的体会, 都是就句论句, 没能联系文章内容, 也没能联系生活, 显得空洞、单薄。从中可以反映出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体会的引导与要求存在着泛泛而谈, 不求实质性内容的弊端。

3. 单元习作“形散神离”。▲题例

例3:成长中的记忆

提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 在我们身边, 在中华大地上, 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也许, 有那么一件事, 给你比较大的启发, 让你一下子长大了不少。回忆一下, 把这件事写下来吧。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 语句通顺, 不写错别字, 字数在400以上。

▲答题情况分析

这个作文题, 尽管似曾相识, 但学生的现场作文还是存在以下问题:审题没有抓住“长大”这一题眼, 选择了普通的玩耍、嬉戏等事情, 造成偏题;叙述事情不具体, 语言表达索然无味, 不通顺;套作现象依然存在。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是教师对于新教材单元作文的呈现形式与编排意图把握不准。二是教材中的每次习作, 讲评、修改不够到位, 只写不改或者少改, 造成学生作文水平原地踏步, 不能循序渐进地从每次习作中得到提高。

二、把握教学目标必须“三观并重”

目标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意发挥, 学生学习低效甚至无效。那么该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呢?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 教师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去把握教学目标。

1. 宏观把握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所述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是编写各年级教材的依据, 把握目标首先要认真解读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 比较课程总目标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分解在各个学段当中的。比如, 各种文体阅读的能力与方法, 对第一、二、三学段《课标》的阅读, 我们会发现:不同学段, 适合阅读的文体有别;同一文体, 在不同的学段, 阅读要求也有别。

再比如句子的阅读, 《课标》要求第一、二、三学段从“了解”到“理解”到“推想”, 逐步提升, 并且越来越强调个体阅读、生活积累与体验的过程。前文例2题, 学生谈体会空泛现象就与教师没有把握第三学段句子阅读教学的目标与策略直接相关。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联系相似文章的阅读等方法来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生对于重点词句含义的体会与表达自然也不能做到具体化。

2. 中观把握学段目标在各册教材中的呈现。

一个学段有两个年级、四个学期, 学段目标是怎样在各册教材中呈现的呢?从呈现方式上来说, 有明、暗两线, 明线指“单元导语”中的第二自然段以及“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栏目, 暗线指课后练习;从目标的承接性和发展性来说, 有一以贯之的, 也有循序渐进的。

细读、比较、分析学段目标在九到十二册教材中的具体呈现, 我们可以领悟到编者的意图。首先, 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与阅读水平, 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进行了分解。其中前者分解为“思乡情、童年生活的情趣、父母之爱、令人震撼的感动、热爱祖国的情怀、关爱他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人与动物的情感、热爱艺术的情操、对人生的感悟、关心人物命运”等等;后者又分解为描写的方法、表达感受的方法、抒情的方法等等。其次, 这些分解后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又按照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的规律在各册呈现, 比如表达感受的方法是从“留心观察, 用心感受, 真实表达” (十册) —“展开想象与联想, 表达独特感受” (十一册) —“用不同方法表达感悟” (十二册) ;描写的方法是从“描写人物方法” (九册、十册) —“描写景物、风情的方法” (十册) —“写出风俗特点的方法” (十二册) ……第三, 同一种表达方法的领悟, 在不同年级与不同单元的教材中所要求达成的目标度也是不同的。比如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九册 (第六、八组) 只要求领悟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而十册 (第七组) 则要求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是贯穿第三学段始终的一个阅读训练要求。本着读写结合的思想, 第四册教材中有近十个单元像十册第七组那样在习作中提出了学习文章表达方法的要求。这样的单元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把握目标难度不大。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 大多数单元的习作编排是扣住单元专题的, 习作要求的呈现则重在打开学生写作思路、帮助丰富写作内容, 往往为学生提供多个选材的角度。像上文列举的五上年级第四组“生活中的启示”这次习作, 教材提供了三个选材的角度:小事、漫画、格言, 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进行写作。教材这样的作文呈现方式往往使老师只关注了形式, 即让学生自选一个材料进行习作, 却忽视了每次习作虽然可以有不同的选材角度与题材, 但并非没有统一的目标与要求。“生活中的启示”这次习作, 就有三个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关心生活、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有所发现, 得到启示;能写清楚事实, 记清事情的过程;能写明白自己所得到的启示。而从上文的例3作文题 (成长中的记忆) , 学生现场作文出现的种种问题, 可以想见单元习作训练在选材、表达上都没达到目标。

3. 微观把握单元目标在课文教学中的达成。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 (人文专题为主) 组织单元, 学段目标在各册教材中循环呈现, 螺旋上升, 这样的教材编排与导学体系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在把握单元、课文教学目标上的难度, 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整体把握能力, 不仅从宏观、中观把握, 还要能从微观上把握单元目标在每篇课文教学中的达成。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8

目录

第一课时

什么叫健康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

第八课时

第九课时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影响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

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患了近视怎么办

考试卫生

睡眠卫生

吸烟的危害

2012年2月

第一课 什么叫健康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健康的定义和健康的内容.教学重点:重点:健康的定义.难点:为什么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

1、理解健康的含义

2、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没有疾病,体格健壮,精力充沛。

3.心理健康: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并且善于休息。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

4.对社会实践能力:人的能力首要的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质疑

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

四、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

第二课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难点: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

教学过程: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前期:1至3岁

幼儿期:3至7岁 童年期:7至12岁

青春发育期:12至18岁 青年期:约18至25岁

(2)各个年龄期按顺序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基础。

(3)器官和功能的发育都有决定性的时期,如该期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可残存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4)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

2.生长发育速度程波浪式,身体各部的速度亦不均等。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1)一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生殖系统型。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符号正态分布。

第三课 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后达到的程度。

教学重点:重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先天、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1.生长发育的概念。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营养:充足的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促进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3)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休息都得到适当的交替,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充分发育。

(4)疾病: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使正常的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影响发育。

第四课 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已便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重点:测量身高、体重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难点:测量身高、体重的意义。

教学过程:1.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2)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

(3)注意事项;

2.体重测量;

(1)使用仪器:为扛杆秤。

(2)测试方法:

(3)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杆秤动作要轻。

3.杠杆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对砝码重量应校对,避免差错。

第五课 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难点:血液怎样循环。

教学过程:1.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

(1)血液:血液是红色的、不透明的、粘稠的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心脏:心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3)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心脏压出的血液输送的身体各部组织的血管。静脉是将身体各部组织的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是怎样循环的呢?动脉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动脉,经主动脉物将其分支流向全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经毛细血管送入组织细胞内,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第六课 患了近视怎么办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学会保护视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

难点:为什么说患了近视的同学,一定要到医院验光检查,配戴一幅合格的眼镜。

教学过程: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很多,也是很复杂的,但是可以肯定,绝大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用眼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的。

(1)阅读和写字的姿势不正确。(2)在阅读或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强弱。(3)生活与学习制度不健全。(4)先天的因素。

2.预防近视眼

(1)看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厘米,特别要注意写字姿势的正确。

(2)看书写字持续时间不要过长,应1小时休息15分钟。

(3)不要躺着、坐车、走路看书。

(4)光线和照度不可过强,不能过暗,光线不要直接照射在书本上。

(5)生活有规律、讲究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平时,还要注意合理营养。(6)坚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3.患了近视眼一定要到医院验光检查,配戴一副合格眼镜。

(1)配戴眼镜前应作散瞳验光,确诊是否近视眼。

(2)配戴眼镜,应该是度数合适的眼镜,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

(3)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加深。要定期旧上检查视力,如有发现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戴。

第七课 考试卫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考试的意义,明确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应怎样做,才能考出好成绩。

教学重点:考试卫生包括哪些内容?

难点:为什么考试期间也要讲究生活有规律和合理的营养。

教学过程:考试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常接触的事情,要在考试时发挥得好,就应注意考试卫生。

1. 明确考试目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对所学过的知识消化巩固,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答问题。

2.平时做好复习,不要临阵赶课。复习可以分步骤进行:

(1)开始复习时,要全面复习,不理解的做好记号。

(2)重点复习时弄清记号部分。

(3)临考前2至3天要复习重点的重点,其他部分在弄懂的基础上熟悉一遍。

(4)考试的前一晚,基本上应该停止复习,使神经松弛下来。

(5)复习时不要押题,避免在临考时看不见自己所押的内容而心情紧张。

3. 生活要有规律。

4. 做到合理营养。

5. 消除紧张的心理状态:要把考试当做平时做作业,不要紧张,不要被难题吓倒。

第八课 睡眠卫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教学重点:睡眠卫生要求。

难点:睡眠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1.睡眠作用

2.睡眠卫生

(1)小学生需要有9至10小时的睡眠时间在体力耗费过多或用脑过多的情况下,睡眠时间应适当增多些。

(2)要有午睡的时间,尤其夏天应当安排午睡。

(3)睡眠要充足,充足 睡眠才能消除疲劳。

(4)睡觉前要注意:睡觉前情绪要稳定不要过度兴奋,环境要安静,通风良好。

(5)睡眠的姿势:向右侧卧,而腿半弯曲的睡眠姿势最好。

(6)枕头要适当,不要过高,不要过低,尽量放松颈部肌肉。

(7)不要蒙头睡觉。

第九课 吸烟的危害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不要染上吸烟的不良嗜好。

教学重点: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难点:少年儿童为什么不能吸烟。

教学过程:1.烟草中含有的主要的有毒物质;

(1)尼古丁。又叫烟碱,每支香烟中含有1至2.5毫克尼古丁。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可使人体产生成瘾作用。

(2)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香烟中含20至30毫克,其中含有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等。

(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每支 9可产生一氧化碳20致30毫升它可破坏体内红细胞的带氧能力,使人体出现缺氧现象。

2.吸烟有什么害处

(1)烟内的尼古丁进入体内后,虽然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但在吸入后的两天内,还残留在血液中。这些尼古丁对血管和身体都有毒害作用。

(2)吸烟对肺部的危害最明显。

(3)吸烟能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而且还2影响溃疡的愈合。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

单元导读后,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组长 组员

调查途径

调查内容艺术形式

艺术品

与艺术有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内容,明要求

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说说有什么要求?

(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

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

(设计意图:展现各种艺术方式或艺术品,创设交际氛围。)

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

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

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教学建议:这是口语交际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做好分组调控,指导个别组的成员交流,注意体现对艺术的崇敬和欣赏,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

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设计意图:课前展示学生收集的学艺画面,并提出配音的要求,为这次习作主要内容做铺垫。)

二、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介绍发生故事和亲身感受,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三、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取长补短,将艺术加工制作和鉴赏融合,交流不同的体验感受。)

四、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设计意图:选材重点从学艺、艺术品鉴赏、艺术欣赏这几方面选择,要让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这样能更好表达感受。)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应用好词佳句。)

六、修改习作

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设计意图:修改时可采用同桌修改,便于更好交流。)

七、赏析评改

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教师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教学思考】

教学时要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有说话的材料,交流时注意要激发交流的欲望,特别要联系生活,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10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围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的这两句话,我三易教学设计,越上越觉得可研究的东西越多。尤其是对于如何运用文本外的资源,有了一些浅薄的体会。

第一版:浮于文字之上

师:孩子们,读到“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时,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买书,她很高兴。

生:我觉得母亲很为儿子自豪。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母亲的自豪的?

生:母亲是大声对那个女人说的。

师:还有谁要说?没有了。那么我们带着刚才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反思]第一稿的教学设计,意图是通过品读“塞”“大声”“高兴”等词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但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几个词语的品读还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发言学生比较少,感悟也不够深。

是这个句子本身不值得品读和研究吗?我抛开教学设计,再次细细品读起这句话……写得多好啊!慈母情深,不正体现在这个“塞”吗?为什么“塞”,不就怕孩子为了那脆弱的自尊不要这个钱吗?为什么说自己“高兴”,不就是怕孩子拿了钱以后有心理负担不去买书吗?

可是为什么是“大声”对那个女人说?真的是像学生说的那样,是因为母亲为儿子自豪吗?不是啊,因为母亲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下,无论谁讲话都得大声。

而这些,学生为什么都体会不到呢?只怕是我的设计有问题吧!对了,不如先看看那个女人讲了什么话。我又找到了这一段: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这个女人想说的话都是用反问句出现,改成陈述句就是:“你看你妈这样辛苦工作,你应该不忍心向妈妈要钱买书。”我反反复复读着这几句话,心里忽然冒出一个疑问:母亲一个月到底挣多少钱,以至于“我”向母亲要一元五角在这个女人看来都是很残忍的行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上网一搜,就发现了《慈母情深》原来选自梁晓声的作品《最深情的哺育》。细读原文,才发现了这样一句话:

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

月收入是27元,则意味着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1元。那么1.5元差不多就是两天的生活费用。用两天的生活费给儿子买一本长篇小说,对于收入微薄的母亲来讲,是多么沉重的负担。然而“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再联系前文“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一个“塞”字,一个“掏”字,原本平凡的字眼,此时在我心里,觉得是如此意味深长:还有比这个更合适解释“慈母情深”的含义吗?

于是,有了我的第二稿。

第二版:走上歧途

师:我们来看这个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把什么塞在“我”的手心里?

生:母亲把1.5元钱塞进“我”的手里。

师:好一个“塞”字!你们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每个月挣多少钱吗?

生:不知道!

师出示句子: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

师:母亲此时每个月只能够挣27元。只有27元哪!却舍得塞给“我”1.5元,大家联系全文,想想看母亲是怎么样地掏衣兜的。

生:母亲(慢吞吞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为什么母亲会慢吞吞地掏衣兜呢?

生:因为1.5元是比较多的钱了。

生:母亲(停了一会儿)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有点犹豫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母亲犹豫什么呢?

生:母亲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给儿子1.5元钱。

生:母亲(想了想)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思考了一下)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反思]第二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月收入27元和一本书1.5元两个数字的对比,让学生深受震撼,并且联系前文母亲掏钱的动作,感受“慈母情深”。

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我很快感觉到学生的理解感悟和文本表达之间存在偏离:母亲在面对孩子要1.5元的请求时,真的是像学生所说的“慢吞吞”“犹豫”“思考了一会儿”才掏出来吗?我们看课文上怎么说的: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母亲只问了钱的用途和钱的数量,就直接掏钱包了。作家在描写时,连人物的对话提示语都直接省略掉了,不正为了要说明母亲的语言和动作之间是非常连贯、没有停顿的吗?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呢?细细回味我的这个片段教学,我在“想象母亲是怎么样掏钱包”之前,首先引入“母亲每个月挣27元”这一文本外资源。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印象:这1.5元是非常多的,对于母亲的生活非常重要,所以母亲在掏钱之前自然要掂量一番。

看样子,找到一些非常适用的资源当然好,但是这些资源如何在适合的时机用在适合的地方,还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啊!

第三版:掂出1.5元那沉甸甸的分量

师:(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同学们,如果要读好这个句子,你认为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个词语?

生:要注意这个“塞”!

师:请你读一读。(生读,强调了“塞”)

生:要注意这个“大声”!

师:请你读一读。(生读,强调了“大声”)

师:母亲把这1.5元钱塞进“我”的手里,是大声对旁边的女人说话的。那么之前,母亲会怎么样掏衣兜呢?

生:母亲(毫不犹豫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飞快地)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二话不说就)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母亲(马上就)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是同学们知道母亲那时每个月挣多少吗?(出示句子: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只有27元啊!老师数学不大好,我估计了一下,这1.5元,大概是母亲两天的家庭支出。两天全家的生活费,给自己孩子买那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长篇小说,母亲是毫不犹豫、二话不说就掏出来塞进孩子的手里。(停顿片刻)同学们,母亲掏出来的,仅仅是1.5元吗?

生:不是。母亲还把自己的爱心掏给了儿子。

师:这个爱就是母爱。

生:母亲还掏给儿子一份甜蜜的生活。

生:母亲还掏给儿子未来的希望。

生:母亲还掏给儿子读书的快乐。

师:那生活的压力和痛苦,母亲是情愿自己一个人承受的,对吗?

[反思]同样是引入关于母亲月收入的课外资源,不过是把27元这个数字晚了一步引入课堂,学生对文本语言形式的领悟、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就有了天壤之别,这不由得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11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3个12是多少?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12×3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18+18 +18 你能把这道算式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吗?

观察这个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

1、读题,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相当于”是什么意思?

3、做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这里的单位“1”是什么?

4、分析分数应用题,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画图时,一般先画单位“1”,用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

5、那么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在图上怎样表示? 6、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呢?

7、从线段图上我们很清楚地可以看出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8、求3个211是多少,如何列式呢?

预设:

(1)如果没人列乘法,就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2)如果列乘法算式追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8、接着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9、学生尝试计算

预设:乘法直接计算追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10、谁能根据板书说说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11、小结: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

11、小练习先说意义在计算19×2        16×5

12、下面老师可要出一道有难度的题考一考大家,请看例2

(1)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

预设:如果只出现一种方法,教师就说: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可以先约分在计算,师板书。

(2)观察例1和例2不同点在哪?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215×4       512×8     2×34

2、看图列算式          9页2题

3、文字题

(1)3个25 是多少?     (2)5 12  的6倍是多少?

4、应用题

(1)每千克衣物用12勺,洗衣机里大约有5千克衣物,一共需要放几勺洗衣粉?

(2)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67千克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四、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通分(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乐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出示课题(板书)《乡下人家》。

二、初步感知

那么,乡下人家到底有怎样的美景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课件播放)。

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文章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3)文中围绕这句话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

1、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中心句)全班齐读。

2、文中围绕这句话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小组交流,在文中找出来。(瓜架、花、竹、鸡、鸭、人、纺织娘)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的呢?让我们随作者走进课文。

1. 品悟第一自然段

A、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

谁来读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话)

这句话中哪两个字体现了瓜藤随心所欲的生长?(攀和爬)                      它们是那么无拘无束,藤儿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想往哪儿爬就往哪儿爬,于是墙上、屋顶上爬满了藤,开满了花,结满了果。同学们,美吗?

B、那么第二句呢?(课件出示)谁来读?

你觉得瓜架上的瓜多还是少?(多)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一个个)对呀,那要在读的时候把他们体现出来呀!(把“一个个”读得突出)

C、大家来看看(课件出示第三句话),这句话                                                              作者拿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呢?(这样更突出了乡下人家屋前什么的(瓜架)美)

那谁能把作者偏爱瓜架的情感读出来?(指名读)

(对,你读出了一种偏爱,读出了一种个性的喜欢,这就是对比写作的方法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

2、看,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什么?(种鲜花)(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有请女同学欣赏男同学的朗读)

原来乡下人家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你瞧:夏天有芍药,秋天有凤仙花、鸡冠花,春天有大丽菊等(边说边出示几种花)

A、这些花可能还有些什么颜色呢?假如你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花的颜色多的话,你会用哪个词语呀?这一切的确是农家一道自然,独特的景观!

B课件出示(竹笋)瞧,这又是什么呀?(竹笋)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竹笋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呀?(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课件出示(请小组读)谁能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说句子吗?

3、在乡下,如果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看见这样的情景。

瞧!(出示课件) 这些可爱的小鸡在干什么?(鸡觅食) 你们看…这些自由王国的“天使”,在鸡妈妈和鸡爸爸保护下,简直就是“目中无人”,想到哪就到哪?它们就是这样无忧无虑,惹人喜爱。

B.也许就在此刻,天空中突然飞来一只鹰,那又将出现什么画面呢?(鸡妈妈保护小鸡)哇!这也是我们的作者陈醉云没想到的,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到了,你们真厉害!(有时间可以引导让学生说一下)

4、那假如屋后有条小河呢?河里会有些什么呀?(板书:鸭游戏)

师:这边母鸡觅食、雄鸡悠闲,那边还有小桥流水戏鸭,咱们一块儿欣赏欣赏吧!齐读3、4自然段)

5、这些还不算,更美的是那些勤劳的农家人,夏天的傍晚,他们

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饭来。(课件)

师:从这句话中的那个词语可以真真切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向往。(天高地阔)

A.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一般会做些什么呢?(想像一下,看看我们班谁是孝子)

B:同学们想不想成为这幅画中的一员呀?(那我们一起读读!)

6、课件出示(纺织娘)你们认识它吗?(教师简介纺织娘)纺织娘是一种昆虫。头小,身子大,翠绿色。有两条如蚂蚱一样的长脚,叫声如同女子在纺纱织布。(播放纺织娘的叫声)正是因为乡下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向往。所以才会在纺织娘的催眠曲下,甜甜蜜蜜地进入了梦乡。

7、回头一看,作者从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门前的花,屋后的竹,到乡下人家的(动物),再合上这里勤劳的农家人,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何时何地,都具有(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如果让老师也让你们去描写你们乡村的美景的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比作者陈醉云想象更丰富,有信心挑战作家陈醉云吗?

五、课文结束:

一首《农家的小女孩》送给我们所以农家的儿女们!(听听《农家的小女孩》,感受她们的幸福生活,播放一段音乐后,学生随音乐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上一篇:好友快乐的生日祝福语下一篇:专家访谈精神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