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通用11篇)
我有幸参加了赤峰市举办的“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的活动中,我们聆听了钱守旺、易博、华应龙、刘劲苓、许卫兵、刘德武、七位教授的观摩课和精彩的讲座。下面我向大家汇报自己学习的些许收获。
感悟教育:教师又该怎样教育学生“分苹果”呢?
《分苹果之一》一位母亲问她10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读懂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纯净,孩子开始撒谎是从第一次讨巧开始的。生活中,孩子犯错尽可能地了解犯错的根由,不然,不恰当的批评给孩子的是委屈和苦恼!】
相信大家听了以上教育故事,自己对教育会有新的感悟,不妨与同事交流和探讨,或写成教育日记(反思),便于我们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以上是我受到专家们的启迪后,对教育浅显的思考。接下来,我就这两天自己的些许收获向大家汇报:
一、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学习兴趣。
刘德武老师的《埃舍尔和他神奇的骑士图——密铺》。由介绍埃舍尔到欣赏他神奇的骑士图,学生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密铺的“神奇”,接下来的探究新知变得有趣了,于是数学课堂就“活”了。课件演示、动手操作简单密铺到变式、变形密铺,密铺的应用和拓展(语文学科)等使各类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效果往往更理想。
这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一种数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好教材的情景串,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易博老师的《秒的认识》,在授课时,易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情景串,情境教学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专家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全面的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专家非常重视板书的作用。把信息窗中的主要信息、主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式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这一点值得好好借鉴。专家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善于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炼知识点、及时将旧知识转化知识到教学目标的新知识,这些做法都需要我去好好揣摩学习。专家创设的情境一方面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许卫兵老师的《认识的小数》,整堂课老师收放自如,“以学定教”,为了学生的“进”,教师尽可能的“退”。学生在猜、思、验、做、结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然后,再向大家抛出“这是我的看法(观点),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学生可以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点评或总结同学的观点。这样孩子们就都动起来了,学习也就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事。
钱守旺老师的《亿以内数的认识》,让孩子自学文本,然后提出疑问,师生共同释疑,替代了填鸭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数学课堂生成的内容极为丰富。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我国语文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任务的重大调整,指明了今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主要目标定位为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语文课耗费大量时间理解感悟课文思想情感。教学《月光曲》就在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这是怎样一首曲子;教学《中彩那天》就引导学生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怎样解决是道德的,怎样解决是不道德的”;教学《詹天佑》,就在研究“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掘井法”为什么可以提高效率……语文课大量时间不是花费在学习语言文字如何运用上,而是花费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课文内容讨论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是总结了60多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后,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的新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下语文课程正面临转型期。转型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原来以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语文课要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过程。转型的第二个特点是从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以往我们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比较关注,而对“实践性”这一特点关注不够,很少进行研究。其实,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种现象,早在1956年教育部做的调查报告中就已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1.字、词教学重视不够。丰富学生语汇是发展学生语言,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工作,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2.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注意不够;3.分析讲读课文有脱离语言的现象,单纯讲故事情节或抽象地讲述思想内容;4.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恰当地讲些文学上的抽象概念;5.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问题。经历了60多年的教学改革,这些问题现在不但没能消除,有些甚至更加严重。上世纪60年代语文课就强调要“精讲多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2000年以后又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矛头直指语文课教师过度讲解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直没有改变。究竟是何原因?其实根子不在语文教师,而是在“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上。这些问题是伴随着“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产生的,是“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与生俱来的。其实“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更适用于“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一目标,而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很不适应。如果不改变“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那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目标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按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重新确定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寻找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路径。
二、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语文教学
从本次研讨课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两大系列的观摩课现状分析,我认为问题最大的还是阅读课。我们一直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高效,但是我们发现本次观摩活动的不少阅读课效率仍然不高,问题仍然很多: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清,和上一届观摩活动相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没有突破性的改变。大部分教师还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把理解“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内容”,造成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错位。陈先云老师在大会开幕式上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就涉及到语文教学内容正确选择这一核心问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除了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等教学内容,还承担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审美、文化常识等教育任务。我曾经把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两大类。所谓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这门课程承担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技能等等;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这样分类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让我们清晰地厘清语文课程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语文课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组织教学。
这次观摩活动获得特等奖的二年级《与众不同的麻雀》这堂课,就是抓住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紧紧扣住“识字、写字、朗读”这些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把大量时间放在识字写字教学、词语理解、课文朗读等低年级本体性教学内容上,而不是将理解这只麻雀如何“与众不同”作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这堂课字词教学扎实,朗读训练充分,教学效率很高。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这堂课,尽管可以研究讨论的问题不少,但是教师很清楚这堂课要“教什么”。教师不是围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组织教学,而是着力想教会学生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时可以加上“作者的联想”,这样能够将人物的思想情感描写得更加具体。教师首先通过课文实例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这种表达方式;再通过其他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效果;最后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亲手练笔,让学生能够将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之中。
当下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会有上成思品课、历史课、科学课之嫌,就是因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过多地将时间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误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比如《理想的风筝》重点体会“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番茄太阳》重点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月光曲》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将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作为语文课的教学重点,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等本体性教学内容就会沦为点缀,变成碎片化的添加。语文教师都认同,阅读教学不能离开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渗透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之中,否则必然会造成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语文课程性质。因为思想认识的提高并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语言积累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价值,比如让学生认识贝多芬,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等等;二是语文知识、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如何遣词造句,学习阅读、写作方法;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学生的词语搭配、词与句组织等语感经验。这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或任务在阅读教学中的位置应该如何排列?当下阅读课的排列顺序通常是将语言材料积累放在末位。其实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记性好,悟性差”,因此将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限度地积累语言材料。这一经验之所以能持续两千多年,就因为它是符合儿童学习语文规律的。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偏重于语言的“理解”,严重忽视了小学阶段儿童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任务的选择上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几代国民语文素养下降。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小学生而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为他一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其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的。
小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除了识字、学词之外,还应该包括各种句型的积累。目前汉字积累教师都很重视,因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们不敢懈怠;词语积累重视不够,特别是中年级以后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些教师甚至不教学词语;问题最严重的是句型积累。其实积累大量规范的句型与识字、学词一样,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词语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语文能力高低不仅取决于人的词汇积累量,还包括句型积累的数量。
语文课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现在阅读课朗读指导花在感情朗读指导上的时间过度。本次观摩活动几乎所有的阅读课都有感情朗读的指导,而对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加追求。我认为小学生朗读应该以追求“正确、流利”为重,应该强调熟读课文,让学生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能够脱口而出。正如朱熹所说“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的主要功能不仅在读懂,更在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把课文读熟了,课文内容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无论哪个年级,都应重视朗读背诵,把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第一位,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
四、关于习作课和口语交际课的改进
本次观摩活动中的习作课和口语交际课都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选择的习作和口语交际内容都很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习作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给学生书面写作的时间太短。我统计了4堂习作课学生写的时间,用时最多的是20分钟,最少的仅6分钟,平均15分钟左右。我国语文课程设置的习作课时比例本身就偏少,学生严重缺乏动笔写作的练习。现在习作课还不给学生动笔写的机会,而是将非常宝贵的时间大量用于教师的习作指导,使得学生原来就少得可怜的动笔写作时间变得更加少了。教师必须认识到,书面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书面表达实践才能提高,习作课必须保证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每次习作的方法指导严格说应该放在阅读课上,而不是放在习作课上。习作课应该是复习和迁移运用阅读课上学过的方法,方法指导的时间要尽可能控制在10分钟左右,留着时间用于学生的动笔写作,用于学生习作后的评讲和修改。
口语交际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想教的方法过多,针对这些方法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比如《我是小小推销员》的教学,教师的设计是很有特点的,先让学生推销自己带来的“商品”,再引导学生推销“矿泉水”,然后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推销矿泉水,让学生明白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用打比方、列数字等不同的方法来推销商品,最后再让学生写一段广告词。整个课堂设计层次很清楚,说写结合,但问题是各环节介绍的商品关联不密切,忽视了对学生表达以后的点评、反思和修改,因此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长进不明显。其实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形式变化,教师更应在乎的是学生口语交际言语质量的提高。比如,一位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毽子,接下来可以让其他学生分小组研究这一商品还可以如何介绍,请各小组分享介绍;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小组的介绍更有利于商品的推销;再让学生根据交流中获得的体会,修改自己的介绍,或者再让学生介绍一种其他的商品。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可以让学生对如何推销一种商品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在语言表达上会有更大的提高?
2012年10月29日—11月2日,晋江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选活动在东石中心小学举行,来自24个单位的25位参赛老师演绎精彩课堂,将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指导团队一个阶段来的智慧结晶奉献给大家。
10月30日,我有幸聆听了3堂丰富的数学优质课,执教者分别是陈埭仙石小学黄锦镕老师,内坑小学曾安红老师以及梅岭希信中心小学的朱培贤老师。
执教者向我们展示了各自超高的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整个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常态化的课堂焕发非凡的魅力。三位老师都善于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发思考,在观察迁移中尝试猜测,在合作操作中实践验证,在汇报交流中揭示性质,在综合运用中拓展提升。真正地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探索、发现、归纳。
作为观摩者的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孤立地看一节课,或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好或不好,新或不新,更应透过教学现象,综观整个教育。弄清执教者这样做课的原因,有何可取之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比”“学”“研”中真正地进步。
研讨会上,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认真研讨,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我总做一个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的人,认为自己很前卫,然而,通过学习以后,我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谓学无止境,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就像周益民老师说的那样,要不断地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要与学生一起进步,其实,老师的进步是通过学生的进步来体现的,学生可以完全成就一个老师,可以帮助一个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因此,不仅要学生进步,而且要伴随学生一起成长;
其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师德修养,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才会从心底里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成为学生的领路人,要用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学生;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以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去对待我们的教学,要把以前的陈旧观念通通去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执教,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借鉴他人的方法,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扩充知识结构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研讨会,我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要热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真正成为学生的学科带头人,要让学生尊敬我们,喜欢的我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课,在教学中,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不要随便动不动就批评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把他们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教学的工具,我们要考虑学生的思绪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有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道克服困难;
另外,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老师进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忠实的参与者,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身边,与他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学习的好朋友、好伙伴,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在两天的培训当中不仅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也欣赏了他们的展示课。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他们的精彩课堂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钻研,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真正的走近好课堂。本次培训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讲座丰富而精彩
本次培训邀请了全国优师吴正宪上了示范课《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并作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专题讲座;特级教师周卫东上了示范课《间隔排列》并作了《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专题讲座;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上了示范课《路程、时间与速度》并作了《以课程视野重建课堂》的专题讲座;特级教师仲广群上了示范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作了《让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专题讲座。每个讲座都能针对老师平常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剖析。
二、课堂探讨主题明确
除了开设多个专题讲座以外,在培训过程中,还进行了小学数学概念课,复习课等教学专题研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点评互动。这样的培训关注了学科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使我们在实践探讨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能力。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参加此次培训,这两天来在课堂上我们认真聆听了数学专家和名师的讲座和讲课,特别是听了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牛献礼老师给我们作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专题讲座,提出了《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总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从而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模式范例:“引导——发现”模式;“活动——参与”模式;“讲解——传授”模式;“自学——辅导”模式;“讨论——交流”模式。牛老师再通过具体的几个课堂案例分析,形象生动,激情四射,讲解非常透彻到位,领略到了特级教师的风采,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这次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听牛老师上课,觉得这个老师特别有激情。他所讲的内容与我们的教学非常贴近。牛老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以题带知”——即通过一个题目来复习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快速地知识归纳。发现老师很多课件都是用这样的方法,也是牛老师极力提倡的。这种方法我也认为非常有效,教学中也是这么做的。从这点上,我发现,我们之前对于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想法,其实还是存在研究价值的,只是我们缺少了继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学习研究“把教学中的一些亮点与优点放大”,相信对我们的教学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和提高。
/ 2
两点感悟:
一、课堂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想,发展思维,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会学会表达,学会表达的方法,如:我是这样想的,所以首先应知道,我是这样做的,教会他们基本的表达套路,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如何有效的备课、上课
1、首先需要设计好练习,设计好题的标准:起点低,人人可以参与,开放度大,不同人不同要求,做全对有挑战,问题应使学生可发展。
2、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学习开始的地方不一定在课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与学后的起点。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有自己的方法,外部强加的方法暂时无法建构,它需要一个过程。
3、用足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回顾短暂的培训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同时,也希望以后经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更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自己能检验学习效果,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听课观摩心得体会
柘沟小学
朱志刚
2011.10.28
参加山东省小学教学能手评选听课观摩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23日到10月26日,在镇教研室王主任带领下到滨州邹平市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比活动的听课观摩活动。
本次参赛课题都选自语文经典阅读,来自山东各地的教学能手,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激情,以高超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激情四射,挥洒自如,如鱼得水。师生合作极其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朴实、真切,精彩的片段不断呈现,部分参赛教师的课不时博得了台下观摩教师的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近三天的听课活动中,参加评选的20多名教师的课各具千秋:有的课设计独特、构思精妙;有的注重科学,教法严谨;还有的指导有序,拓展别致。
听了各位参评教师的精彩授课,我受益匪浅,从中受到极大的启迪,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对照标准、目标明确
参赛教师的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选文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关注三维目标,明确具体。
教学内容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恰当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上个参评教师很好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积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
2、遵循母语教育规律,文意兼得。
3、利用师生多元智能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4、教学过程简介流畅,教学方法扎实有效。从执教的教学效果看,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发展变化明显,教学目标达程度高,生本高效。
而参评教师则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他们教态自然亲切,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二、识字教学扎实推进
在参评的教师中都涉及了对生字词的处理,都有着识字教学部分。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后,教师都有代表性地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生字,让学生说说字的结构、应该注意些什么、怎么记住这个字后,教师示范在田字格中板演,学生先描红,再认真写两遍,及时提醒学生保持良好书写的三姿。印象很深的是听滨州市滨城区逸夫小学的张强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词时,结合历史背景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我们今后处理生字词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读进去、悟出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教学中有何等的地位。语文教学离开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选手们大多都注重朗读如:齐读、指名读、大声读、默读、比较读、有感情读、分角色读等,在读中,由浅入深地感悟句段,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有梯度的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做到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目的。特别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让人感觉到如亲临其境,历历在目,不时为之动容,为之感动,如昌邑市外国语学校的朱云卿老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通过结合画面是学生感悟人物,通过读升华了情感-------充分显示出教学艺术的魅力。再如日照市实验小学的徐锡华老师在执教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徐老师匠心独运指导学生通过读来解读文本是学生与文本达到情感的共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四、扎实有效地苦练基本功,增强底蕴
一堂高效的优质课所展示的是一名教师的教学风采,包括风度、气质、才气、驾于课堂的能力等。“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来形容参评教师的课再恰当不过了,选手们在不能提前熟悉课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文本解读的那么准确,把目标落实的那么到位,把课上的形如流水般的流畅,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所有的听课教师不得不赞叹选手们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来自我县中册小学的参评教师张俊甫张老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通过影视资料导入,给学生呈现出墙倒屋塌的场面,让学生对地震有了直观的了解。之后学生读书的环节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指导学生将书读厚,读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整堂课层层递进,井然有序最后在指导学生回到文本通过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一般常用直观法、问题法、反复法和剖析法四种。直观法就是以图表的形式将数学思想反复直观化、形象化。直观法的特点是能够将高度抽象的数学思想反复变成儿童容易感知的具体材料,特别是生动有趣的图画能给儿童留下鲜明的印象,唤起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问题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在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回顾、思考、总结,逐步领悟数学问题的规律性,进而加深对解题方法、技巧的认识。反复法是指通过同一类情景的多次再现,让学生接受,解释数学规律。
本次观摩的课例很好地体现了这方面的思想。为了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体现出数学思想方法,所有做课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无论是给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上课,老师都能够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比如,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课,教师就安排了一找宝藏的情境或者是采用非常六加一的形式;学习可能性就引用喜羊羊运动会的形式。在此情境地推动下,同学们学习的兴趣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非常好。
二、勤于实践,善于提炼
在数学教学中,任何一个问题,从提出直到解决,需要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更多的依靠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学生经历从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会起到巩固和深化作用,而且还会从中归纳和提炼出“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认识秒,教师就采用先感知一秒钟的长度,再选用一种肢体动作来表示的方法,化抽象的时间为具体的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有利于低年级孩子来理解这部分知识。再比如,认识周长,虽然知识较简单,但教师还是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亲自动手操作,了解周长的意义。
三、问题精炼,指向性强
孩子们由于年龄的原因,往往对于问题的理解较单一,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语言指向性一定要强,并做到言简意赅。这16位教师在课堂中说的每一句话,包括开课与学生们的互动指向性都非常强,不会让孩子们在理解上产生歧义,直达目标。
2014年11月13日、14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滁州天长、淮北、合肥、芜湖、亳州、黄山等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观摩课,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感受颇多,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和思维,许多疑问也在专家那里得到了解决。
合肥市曙宏小学方义伦老师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别具特色。让我知道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幽默的语言、轻松的活动、自由的回答)。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那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无一不在的让人耳目一新。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这节课的最好的评价。是呀,要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真正地想要学习,真正的想要跟随老师进入那奇妙的知识殿堂。反思我的课堂往往都偏爱严谨、简明,即使探究活动总也免不了一板一眼,轻松快乐的学习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奢望和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吴正宪老师曾经指出: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方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孩子,这节课使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至半功倍的成效。
马鞍上市和平楼小学罗德寿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简洁、流畅、自然、有趣,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罗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取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回归到生活中去,自然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还有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汤国英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芜湖市北塘小学赵丽娟老师的《奇妙的图形》以及广德县兴华小学黄玉凤老师的《数图形的学问》这几节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学习方法上,渗透了数学思想,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艺术。所谓猜想是数学研究的第一步,观察是数学常用的方 法,这几节课都不同侧重的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进行有序思考。例如,《奇妙的图形》一课,让学生先大胆猜想,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接着,让学生用观察法验证猜想,最后利用图形摆一摆、铺一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方法,利用算、画、摆、连线、定位、分类等,让学生进行有序列举,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两天学习,共听了9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反思我的教学,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它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于是整天围着学生转,课内效益不高,就利用课外补,花了大量时间,出现了学生累我更累的局面。反思我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 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经验。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石场乡中心完小 施鹏博
2012年9月14日——16日,我有幸去潍坊参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在三天的学习中,先后聆听了5位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或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知名优秀教师的不同风格的示范课5节。被大师的独特而精彩的授课所感染、所震撼,他们演绎了一幕幕在新课程教育目标引领下践行课改的精彩历程,一堂堂凸现“原生态”、彰显窘异风格,“读”来令人振奋而情绪高涨。下面简单介绍我的几点体会:
一、毋庸置疑这些示范课,非常直观、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新课改目标宗旨: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能力提高,真正做到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凭借执教者的循循诱导,鼓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质疑、思考,学生有了自觉的探究意识、探索言行,学习兴致被激活了,自然会充满灵动、活水荡漾,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真的觉得非同一般,鼓舞人心。我从中感悟很深,受益非浅,事实就该这样。课堂教学还其本来面貌,体现“原生态”教学特性,没有一点做作与拖泥带水;教学过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如此宽松、民主交流讨论协商、人文化的情境氛围之下思考、体验、探索、自觉学习,全体学生都在进步与成长,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崭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尤其敬佩这些在小学界堪称大师的特级教师们,他们有着精湛的驾驭课堂教育的组织管理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名不虚传,可见其平时深厚的教育功底与令人惊叹的教育睿智。
二、这些名师虽然他们和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但总是能很快地了解孩子,也让孩子了解他们,熟悉周围的环境,放松心情,自然轻松地过度到课堂。有时问的问题既激发孩子的兴趣,又很睿智的进入到新课学习中,润物细无声,没有娇柔矫作之嫌。特别刘德武老师在给孩子上课时,和他们是那么的亲近,对他们是那么慈爱,好象爷爷在给孙子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一般,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课堂上,孩子是聪明的,老师更是睿智的。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有时有点出忽意料,老师们总是细心地呵护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同时又很有策略地把他们不知不觉地引回来,时时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己去探索,从而解决问题。
三、深刻的把握教材,并融会贯通到教学中。听北京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的课,你会感到她对教材了然于胸,并做到融会贯通,才达到对知识深入浅出的、有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理解。使我感到田老师有很深的课堂教学功底。
四、听课回来有一句话一直在耳边围绕:“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语言诙谐幽默,还伴着徐长青老师生动的肢体动作。他再鼓舞学生积极踊跃展现自我,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营造一种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课堂氛围。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整节课活动、游戏中,矛盾—突破—升华,无处不显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成为创造智慧的场所。我想上课的学生一样终身难忘,这节课让学生终身难忘之处就在于他们从中领悟到了知难而退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真谛。徐老师这节课后面的教学没有过多的教具演示和媒体展示,也无“精心指导”和“反复叮嘱”,但学生探究意识的效果就会那样的神奇。原因何在?是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学生思维中发挥了奇效。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探索活动中,展开想象、激活思考、享受成功的快乐,深刻地体验到了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作为现场学习的我庆幸能有机会参加学习,来此学习,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收获颇丰,我们有许多感慨、许多感动,却无以言表。一天的学习不足以吃透,我们只好把这些优秀的前瞻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带回来,慢慢琢磨、学习、研究,并与同仁共学同享,以此践行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孩子从此不再害怕学习。
课堂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纪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和王老师的《身上的尺子》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两人教授的年级不同,但是教学设计都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觉得,知识本来于生活,最后也要服务于生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是十分值得推崇的,因为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十分的熟悉,只是还不能用已学知识去解释它们,通过课堂的教学,学生们很快的认识到了事物的规,掌握知识自然游刃有余。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复杂知识简单化。汪老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管老师的《认识圆柱和圆锥》都是几何知识教学。几何教学本来就是小学教学的难点,不仅是因为其受到了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制约,还因为它的知识结构环环相扣,关系到今后的几何知识教学。两位老师充分利用现有软件技术,把抽象的知识用最直观的图形或方法具体化。其实多媒体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观看一些图片、一些视频,这样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课堂积极性很高,但是吸收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学生只是关注了变换的场景图片,但没有真正的去关注其中所包含的知识,而老师又没有适时的给学生以引导。正确的做法是,在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及时的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吃透知识,不浪费教学资源。
回归课本,让学生学会学习。梁老师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上并没有应用华丽的多媒体资源,也没有创设生动的情景,她只是引导学生们看书、总结、练习,一支笔、一张点子图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一课。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好学的心,只是老师的方法不同,引导的程度不同,才造成了学生学力的差异。好的老师,知道怎么去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自己的去挖掘知识。其实我觉得,在日常教学中,这种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10月30日——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名师之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名家名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呈现了9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和5个报告,专家们出彩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数学素养、文化底蕴、人格魅力,令我深深的折服,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为什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低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到底缺失了什么?下面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在教材使用上得到创造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研究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渡束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创新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从有效走向高效。
二、为理解而教
名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思考,有了学生思维的创造,课堂因此变得丰富。而课堂也是因为有了教师启发性、挑战性的启迪,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课堂因此变得精彩。
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名师们在课堂中采取了“等待”,等待着学生自主的摸索、前行,等待着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就是在这种等待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的火花,就是在这种等待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增值。反观我们的教学,正是由于我们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把结论在课堂中很快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套用结论去模仿练习,看似学生也掌握了,其实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学习的惰性,每堂课就会等待老师告诉他们解题方法和结论,一味模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自主探索、多动脑、多动手的活动过程。
三、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不仅仅是学生个性思维的差异,跟大程度来源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以及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多用灵活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点评。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四、变“全直观”到“半直观”
名师的课堂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听了刘德武老师的一节汇报课,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概念和认识。学生做题往往需要已知条件作答,题中给的数据看似简单,但其实给哪些数据就是给了思路,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学生会根据题中已知数据对组合图形进行“割补”,进而求得答案,这是做题的一般思路,但若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可以只将图展示给学生,不给数据,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寻求解题办法,学生真正体验到这个过程,其学习效果会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好很多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一件事情,我们往往只会顺着做,但若让我们逆向思维考虑,别说小孩,很多成年人也觉得棘手。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质数这一节,我们往往顺着去找一个数的质数,但若给定了结果,要求我们逆向思考,这却是一个难点,“学生站成一列报数,报到质数的出列,已知有七个学生出列,则最多有多少个学生?”这便是一类新题型,而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道题,他就真正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五、“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
名师的课堂中,教师主张“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而这里,“对话”包括:与媒介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分享”包括: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简单来说,一节真实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情感的投入和精神上的刺激。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要学生敢说,勇于暴露自己的错误,那么这样一堂课就是成功的,教师最大的失败,就是一堂课中学生没有任何错误,课堂看似很完美,但学生的问题却是很多的。教师要适时的沉默、向学生示弱、等待、放手及激励,其实教师这样做的同时,就等于给学生空间发挥和思考,给学生胆量及勇气,给学生时间和机会,以及动力。
六、在知识传授上得到发展
课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到学生思维的发展。
七、在课堂评价上得到提升
课堂问答是我们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或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理解,也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作为新入职教师,我
一定要在教学中不断增强评价意识,乐于研究,日趋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数学好习惯10-29
小学语文名师优质课堂观摩活动学习体会12-18
怎么学好小学三年级数学05-30
如何让小学生学好语文06-12
山林小学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1-14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10-12
观摩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09-18
二郎小学写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07-09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