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精选8篇)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篇1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3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A、B股)4000多家,其中深市和沪市各占一半的比例,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甚至许多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方保护主义情节非常严重。

由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以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控制政策不完善,由此造成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现象,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等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和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仍然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在利用盈余管理谋求暴利。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1、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样,就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社会大众也是一种“欺骗”。

为了减少这种“欺骗”,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样,广大投资者便能够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进行检查、评估、判断,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益,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能够被广大的投资者理解和接受,能够正确的做出投资判断,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日渐成熟,对公司要求上市的制度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当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满足上市的要求时,公司便会采取盈余管理来扭亏为盈,以达到上市目的,这样造成了证券市场信息的失真,可能影响投资者错误的判断。所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普遍及不可忽视的现象,研究和有效的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也是当代社会必须关注的事。

2、研究目的

盈余管理是当今国内外会计学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虽然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也不成熟,对上市公司的规范约束也还不完善,所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盈余管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概括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盈余管理问题的状况,并从公司的治理结构、会计制度等方面来探索和寻找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从而有助于全面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研究内容

首先,提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其次,阐述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然后,分析上市公司能够实现盈余管理的原因,分别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最后,通过以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方法为基础,从而提出一系列控制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夏立军、鹿小楠(2005)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1]。

戴光旭(2008)认为公司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理举措,已是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的迫切问题 [2]。

吴克平(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进行盈余管理 [3]。

张雷(2009)对处在不同盈利程度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各自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4]。

郏宝云(2010)从财务报告角度看,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影响公司股票价值。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了解盈余管理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助于其更深入地认识报告净利润对投资者的有用性 [5]。

2、国外研究现状

Jennifer(2004)指出外部审计师和金融分析师都会对报告盈余产生重要影响,当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能够保持独立性,将会降低被审计单位的盈余管理程度。影响盈余管理的内部管理因素主要是公司的治理结构,而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管理层薪酬等都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Laux(2009)研究发现,增加 CEO 的股权激励并不会提高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因为股东会因此增加对管理层的监督。

Prawitt(2009)基于 SAS No.65,通过运用 6 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对内部审计进行评价,以实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程度来度量盈余管理,研究内部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有证据表明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与盈余管理相关。

Zang(2012)发现公司管理层会基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对成本来权衡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行为选择,两种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呈现替代关系。

综合上述国内外的观点,盈余管理是指在法律法规及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各种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运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的辅助信息进行管理,最终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行为;其目的是误导与公司经营业绩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盈余管理的相关阐述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现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盈余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有许多的学者及专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最具代表的有三种:

一、凯瑟琳.雪普(Katherine Schipper,1989)的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当局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威廉斯考特(Willian K 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采取对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兼职最大化的合法行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三、美国会计学教授保罗-M-希利(Paul M Healy,1999)和詹姆斯-M-瓦伦(James M Wahlen,1999)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以误导利益相关人作出错误决策或者影响基于会计财务数字的契约结果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会计和非会计的手段,改变财务报告的某些数字,控制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导致有些信息不能及时的披露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的面前,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也使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公司股东、高层管理人员等,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资金运营情况、潜在风险、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及内部信息的披露。客体是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即收人减去成本的差额。同时上市公司实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股东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虽然一些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是理性的,具有能够辨别财务信息的能力,但还是有少数的外部相关利益者和投资者是不理性的,所以这就给企业的管理者创造了制造盈余管理的机会,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外部条件

1、会计准则不完善。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性,所以导致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地带进行盈余管理。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通过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制定的,虽然采取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但他们的最终出发点是政府的利益为首要前提。其次,制定会计准则的人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囊括所有的会计规则,他们只能制定一般的会计准则,所以这就给上市公司创造了实现盈余管理的条件。

会计实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当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活动发生变化时,会计实务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的随之改变,作出相应的更新。但是,已经制定的会计准则很难随着经营活动和会计实务的改变而改变,就算是能够改变,但是也不能跟上企业变化的速度。所以,当上市公司出现新的经济活动时,没有会计准则可寻,企业就会根据主观的态度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存在缺陷

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必须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而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准则有: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重要性性原则等。权责发生制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它以收入或者费用的实际归属时间作为确认时间;而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作为收入或费用的确认时间。这就使得交易发生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交易发生的时间来调整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如果会计信息的漏报或错报可能会改变或者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那么就说明该项信息是重要的。所以,对于重要性原则来讲,会计理论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来说明一项信息是否重要,它只取决于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即企业在确定重要事项时,就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对待。

在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遇到许多含有估计因素的会计方法。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这些都必须依靠会计人员的经验来做出估计,这就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先决条件。

3、政府支持

上市公司能够进行盈余管理,政府机构也占了很大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为了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对上市公司往往抱有支持的态度。因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会推动地方经济,所以政府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通过财政政策来援助上市公司的“业绩”。政府对上市公司的优待包括:税收减免,用地审批,提供贷款等。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提高,从业对整个证券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就变相的导致了盈余管理的产生。虽然现在很多公司都按照《公司法》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但依然存在着缺陷。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股权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就存在着畸形。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存在“一股独大”“两职合一”的现象,持股比例高的股东决定着公司的所有决策,让内部控制机制严重失衡,“关系户”“空降军”也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进而严重影响董事会对经理层的选聘,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控制了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从而使中小股东无法在公司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力。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还不完善,使得经理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盈余管理就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经理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包括企业和自己的,从而会把盈余管理发挥到极致。

2、片面追求业绩

上市公司的领导层为了片面追求业绩,进行盈余管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人的欲望,对金钱和权力的向往。领导层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越大,那么就只会关注公司的业绩状况,从而忽略了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有强烈的欲望,所以他们就会不断的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不考虑盈余管理会给社会经济以及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人性是自私的,不论是公司的股东还是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员工,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早期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工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而现在,工资开始浮动,许多的公司都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而来反映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业绩越好,工资越高,盈余越多。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另外,除了每年工作的年薪之外,他们还会获得非金钱的好处,如声望、前途、公款消费、经验积累的机会等。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看中的是声望和前途,而普通员工看中的是高额的年薪。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是通过盈余信息来反映的。所以上市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

(二)节约税收等费用

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另一目的是避税。由于我国现在的税收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也特别多,就导致了很多的上市公司打着“合理避税”的幌子,通过关联交易把利润从税负高的公司转移到税负低的公司,从而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公司的税收减少,从而增加公司的盈余。另一方面,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25%的比例税率,但是我国又规定了两项照顾性税率——微型企业减免20%和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减免15%.由于公司管理层在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为了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按照照顾性税率来缴纳所得额,往往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三)追求良好的企业形象。

1、维持债务契约关系

在我国,许多的上市公司都与债权人签订了借款合同、保证合同,而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无时无刻都会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估企业是否有归还借款的能力,风控严格的债权人还会不定时的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检查。所以,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改变对外报送的盈余信息,造成企业经营状况非常好的假象。

2、加强消费者信任度

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为了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收益率,往往会对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非常严厉,对盈余信息的关注非常大。所以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面子和良好的口碑,通过合法的手段调节盈余信息,让消费者对这个企业产生好感,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利润。

(四)降低政治成本

由于各地政府的管理措施存在着差异,某些上市公司就会面临着严格的地方管制和监控。一旦公司的财务成果高于一定的界限,公司就会遭受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营情况。所以公司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层常常采用将其利润递延至未来的会计政策,从而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的情况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整报告盈余。对于报告盈余较高的企业,政府迫于各种压力,通常会对其开征新税,进行管理或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战略性企业、特大型企业、垄断性企业,更加能够引起媒体、政府、消费者的注意。

(五)促进企业的融资业务

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还包括促进企业的融资业务。上市公司除了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融资来满足公司大量的资金需求。但是银行往往会和公司签订条件严格的借款合同,同时还会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等。企业为了达到银行融资的条件,就会进行盈余管理,一方面获得了银行的支持,避免利益流失,另一方面银行也因为企业最大限度的满足债务条款而使得银行的投资利益最大化,形成双赢的局面。所以,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满足债务条款和融资的目的。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一)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

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存货计价的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变更等。虽然会计准则的一致性要求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那种会计政策和估计是恰当的,所以公司管理层往往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变更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是实现盈余管理的方法中成本最低、变更程序最容易的。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因变更会计估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导致2012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了6.89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5.85亿元,从而提高了盈余利润。

2013年11月29日金地集团发出声明,公司决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此次会计政策变更需对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经初步测算,此次会计政策变更将增加公司2012年初所有者权益约21亿元,增加公司2012年净利润约4亿元,增加公司2013净利润约13亿元。

(二)非经常性损益

与企业的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但却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正常的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即为非经常性损益。上市公司在面对差业绩的时候,会通过出售资产、转让股权、税收减免等措施来弥补亏损,从而来调整财务报告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2013年已公布年报的1740家上市公司中,有189家公司借助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为盈。例如,深国商(深圳市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净利润为23.21亿元,非经常性损益24.4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1.23亿元。而深国商控股的子公司在建投资性房地产皇庭广场完工,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并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产生收益54.58亿元,对公司的业绩贡献颇大。

(三)关联交易

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都被称为关联交易,如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代理和租赁等。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的,所以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上市公司常常会为了增加银行流水、粉饰财务报告等与关联方之间进行不公平或者虚假的交易,从而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盈余管理。

天津磁卡原控股天津环球投资公司94%的股权,2001年双方签订了由后者代理销售13万台静态验钞机的合同,天津磁卡随即在当年的中报就确认2.15亿元的收入,确认实现的利润占其但当年主营业务利润的54.56%,交易完成后天津磁卡从环球投资抽身而退,将关联方转为非关联方,并将其从合并报表中剔除。

(四)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两种基础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不同的基础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平滑对外报送的盈余信息。

一是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费用。在经济低迷时,销售还没有完成之前,不满足销售确认的条件下,企业就提前计提相关的收入,将后期的利润转移到本期,减少企业本期的亏损。在公司业绩下滑时,公司也会递延减值准备的时间、费用支出资本化等,从而润色业绩,虚设利润。二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在企业销售业绩好之时,企业就会对销售收入实现权责发生制,同时,大额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折旧,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

天津磁卡公司2000年与吉林天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向吉林天洁提供价值1200万元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和价值1100万元的软件系统、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至年末,公司将吉林天洁支付的11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记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经查,截止审计报告日,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北大科技2001年年报称,公司“技术服务收入376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3.28%,纺织品销售加工收入3991.7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7.99%。”经查,北大科技通过虚构合同履行的方式,虚构取得技术服务收入3760万元,虚构取得纺织品加工收入3063万元,虚增利润3662万元。

四、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着漏洞和缺陷。所以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在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时,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尽量减少准则中出现的模糊语言,减少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企业管理者带来的主观意识和自由空间。同时,对已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该不定时的进行评估、修正,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出正确的修改。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制度、法规对企业管理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约束几乎为零。这样就使得企业管理者毫无忌惮,以为提供虚假信息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我国相关机构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对违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行为加以重罚,从而减少管理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机会,抑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虽然明文规定有完整详细的组织机构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将其舍弃,从而才给管理层创造了盈余管理的机会。所以,在治理结构方面,公司应该合理利用监事会的职能,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控制,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权利。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审计部门人员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公司应该合理分配权利,强化独立董事权利,并不是说独立董事要“独立”。独立董事应该参与董事会的运作,发现公司有违规或者不当行为应该提出警告,从而对管理层起到制衡作用。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减少“内部人控制”的情况。通过职权分离、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制度,来控制整个企业的运作,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三)加强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财务人员应当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等。而在我国,由于企业管理者把股东的目标变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在披露信息时,就只会考虑股东的利益是否会受影响,从而偏离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盈余管理,扰乱经济发展。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账务和信息披露时,往往迫于领导的压力、金钱的诱惑,会把基本的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导致不真的财务信息被披露出来。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素质,意识到不当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机会。

(四)减少地方政府保护行为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政府都参与其中,造成了产能过剩,甚至形成垄断的现象。上市公司有政府作保护伞,盈余管理行为也更加的猖狂,所以只有减少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才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现象,一举两得。

(五)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盈余管理现已成为普遍现象,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外部审计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对外报送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度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审计单位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必须保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同时体现注册会计师的客观、公正。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公司的管理层,他们直接决定着会计师的受聘、报酬、续约等等。所以,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下,会计师们便很难达到所谓的独立、客观、公正。所以,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机制、管理机制,加强法律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能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体系,从而,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他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发生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利益达到最大化,受害的则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投资者。上市公司发生盈余管理之后的影响是导致当年的账面财务数据与实际盈余存在差异,导致利益相关者进行再分配,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盈余,只是改变了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所以,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合规但是不合理的欺骗行为,没有违背现存的法律法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唆使管理者甚至是会计人员加入到盈余管理的行业中来。因为没有法律约束,所以他们可以是无忌惮的实现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篇2

国内外会计界对于盈余管理的概念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定, 研究人员各抒己见, 有着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但是有些概念还是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

目前国外比较权威的说法有三种:一是凯瑟琳·雪普 (Katherine Schipper, 1989) 的观点, 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当局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 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1) 。二是威廉斯考特 (William K Scott, 1997) 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 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 采取对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合法行为, 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2) 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该条件就是国家法律规范赋予经营者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权利。他们一定会披着合法的外衣, 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 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的。该种说法是从利益价值角度呈现的。三是美国会计学教授保罗·M·希利 (Paul M Healy, 1999) 和詹姆斯·M·瓦伦 (James M Wahlen, 1999) 。他们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 以误导利益相关人作出错误决策或者影响基于会计财务数字的契约结果的行为。” (3)

虽然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但从中可以总结出几个共同点: (1)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他们主要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掌握有关企业的财务资金运营情况、潜在风险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大量的内部信息, 负责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及披露工作。 (2) 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信息。它是收入与成本的差额, 反映了股东财富的变化和公司的经营成果, 是外部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3) 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管理当局获得利益最大化。 (4) 盈余管理对经济价值总量的影响, 尽管管理层实施该种行为导致当年的账面财务数据与实际盈余存在差异, 导致利益相关者进行再分配, 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盈余, 只是改变了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发生取决于经营者实施该种行为的动机与目的, 如果公司中掌握决策的经营者, 没有任何特定动机, 就会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 利用职业判断如实地反映公司经营业绩, 那么就不会提出相应的方法解决该问题了。我国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很多, 如图1。虽然与国外大体相同, 但是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和治理环境不同, 使得这些动机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

1. 契约动机。

主要包括管理者薪酬契约动机和债务契约动机。对于前者,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所有者的监管成本的限制, 使得所有者通常通过设定一些定量指标来判断经营者的工作执行与经营业绩情况。这些定量指标都是围绕会计利润制定的, 如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 (7) 。所以, 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报酬, 通常在企业所产生的利润上作文章, 以此来改善衡量其工作能力的指标数值。

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 除了股东出资和自身经营积累外, 大部分是向银行贷款, 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或协议就形成了债务契约。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减少贷款企业的现金支出, 通常对其设定一些限制性条款, 如对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指标的规定, 对流动资金保持量的规定, 对股利分配政策和增股配股的限制, 公司经营者为了避免违规, 产生高昂的违规成本, 就会采取措施来改善公司会计账面盈余, 使之达到债权人要求的水平。

2. 资本市场动机。

它包括上市筹资动机、增发、配股融资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啄食顺序理论中负债融资优于股权融资, 对于我国而言, 两者顺序恰好相反, 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成本低, 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和承担还本的压力, 可以根据公司自身的盈利状况来分红利, 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较低。

3. 避税动机。

所得税和流转税是企业税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缴纳税款是企业现金支出的一部分,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对企业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公司规模较大, 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 产生的利润越多, 税基越高, 上缴的所得税越多。所以, 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企图减少当期利润的数额, “管理”会计收益 (4) 。

4. 政治成本动机。

报告利润等会计数据时常被政府用于确定管制行业收费标准。一般来说, 企业的规模越大, 管理水平越高, 盈利能力越强, 其政治成本也就越大。政府部门有可能会要求企业上缴更高的税收或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如加强对环境保护, 多做一些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因此, 企业管理当局为了降低“政治成本”, 以免企业遭到政府的管制, 付出高昂的成本, 增加企业的开支, 经常实施平滑收益的行为 (5) 。

三、盈余管理的手段

我国新会计准则虽然对以往的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有所限制, 但同时又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便利条件, 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依然存在。对于盈余管理的手段方法多而复杂, 依据不同的公司类型和不同的经济业务而采用不同的手段, 有时对于同一事项上市公司管理层采用多种手段并用。盈余管理常见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见图2) 。

1. 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

它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各种减值准备的计提如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实施该种行为通常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使它很受管理—层的欢迎 (8) 。

2.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

对于收益信息被操纵的常见手段有: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费用, 推迟确认收入或提前确认费用, 不符合资本化的费用, 如借款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 递延收入或费用, 潜亏挂账等。实施这些行为的目的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为了提升本期收益水平, 另一种是想降低当期的企业利润。

3. 利用非经常损益法。

非经常损益是指由非经常项目产生的损益。非经常损益在损益表上体现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项目。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手段有: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税收减免、政府补贴与扶持。非经常损益的发生往往与企业的关联方有关, 通常在企业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进行确认和计量。

4. 关联交易。

关联方的含义是指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构成关联方。我国上市公司经常与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关联交易, 他们之间的交易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通常是上市公司为达到各种目的采用的手段。虽然新会计准则对关联交易的规定更为具体和严格, 但仍杜绝不了上市公司采用该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6) 。常用做法如下:

一是关联购销。关联购销包括低价收购原材料和高价销售商品, 以此增加销售收入, 降低生产成本来调增账面利润。

二是资产租赁。它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租赁母公司或关联方优质资产, 支付较低的租赁费, 减少本公司费用金额, 或者是上市公司出租给母公司或关联方资产, 收取较高的租赁费, 增加本公司收入金额, 达到增加本企业利润的目的。

三是托管经营。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受托经营关联方的不良资产, 同时收取固定收益或者上市公司受托经营关联方的优质资产, 在按经营业绩的一定比例提取经营收益的同时, 还要向关联方收取托管费, 以向上市公司输送更多的利润。

四是计收资金占用费。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和资金拆借经常发生, 两者很难区分, 外界人也得不到具体详情, 所以对于资金占用费的标准和金额, 是由上市公司和关联方之间决定的, 为调整利润留下了空间。

五是费用转移。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滑或面临亏损时, 母公司将把对上市公司的应交纳费用标准降低, 或者把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划到自己的费用中, 甚至归还以前年度上市公司交纳的费用, 从而使上市公司当年的费用减少, 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收益, 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最早是西方国家进行研究的, 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较晚,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和手段, 对盈余管理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注释

1 Schipper 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 1989, 3 (4) :91-102.

2 Scott, K.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M].Prentice Hall, 2000.

3 Healy, P.M.and J.M.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tandards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13, (4) :365-383.

4 孙艳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对策[J].财会通讯, 2012 (23) :20-23.

5 李宝智.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12 (2) :12-13.

6 郭秀君.关联方利用交易操纵利润的具体举措[J].财经界 (学术) , 2010 (22) :72-73.

7 刘相礼.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会计选择之探析[J].商业会计, 2012 (13) :25-2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管理层;发达国家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1.利用资产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的常用手段是是通过资产置换、出售资产、股权转让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以此获得高额利润以弥补亏损。

2.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企业与关联方之间一般采用高价出售产品或低价购买原材料的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以此调节利润扭亏为盈,从而粉饰财务报表。

3.利用虚拟资产来进行盈余管理。我国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的,这样会导致虚拟资产的产生。比如,一些企业通过提前或滞后确认费用的方式,从而达到调节盈余的目的。

4.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判断来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取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去影响财务会计报告。如管理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案,不同的坏账计提比例等方式来调节利润。

5.利用重要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来进行盈余管理。运用这两项原则需会计人员做出一定的判断,因此企业经常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盈余管理。稳健性原则使管理人员利用合理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变得合规,这将会导致企业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不够真实。重要性原则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性的披露一些事项,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从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再此就不一一列举,比如说: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预提利息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1.上市筹资方面的考虑

(1)为了股票首次发行和上市。根据我国有关法规规定,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公司必须具有“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这一严格条件,因此有些企业本身达不到此要求,但又想上市的,往往就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来粉饰报表,使从披露的财务报表上看符合上市的规定。

(2)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大多数上市公司成功上市的目的是能方便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并从中获取利益。然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均有严格的限制,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上市公司(个别行业除外)来说最难满足的一条硬性规定为“近三年平均净资产的收益率不得低于10%且单个年份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因此为了能达到要求,公司通常会采取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提高收益率来满足规定条件。

(3)为了避免被“摘牌”。由于企业的上市能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收益,而且我国上市额度有限,同时我国又有上市公司不得连续三年连续亏损的硬性规定。因此,当上市公司一旦经营不利或出现亏损,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去维持其上市资格,盈余管理在所难免。

(4)为了操纵股价。首先企业就披露一些关于企业经营业绩差的消息,配合机构投资者低价买入。然后,企业通过披露业绩好的消息,配合机构投资者此时高价卖出,从中牟利。

2.企业管理者追逐自身利益和管理层更迭的考虑

(1)企业管理者追逐自身利益。根据自利行为原则,人们总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和判断。企业将管理人员的利益与绩效挂钩,这样管理人员就会为了获得更多的绩效奖励去通过盈余管理修饰公司业绩指标。

(2)管理层更迭。高层管理人员离退休之前或为了升迁,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新上任的管理者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实现当年利润最小化,以增加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3.债务安排方面的考虑

随着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签订协议中规定了各种财务指标的变动范围,因此,一旦企业偏离这些规定的指标,企业势必要进行盈余管理,否则将要面临被要求提前偿还的危险。

4.其他动机

包括避税动机,政治动机,信用动机等,如若企业当期面临巨额的政治成本,那么,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将本期盈余调整到未来;为了保持良好的信用,进行盈余管理等。

三、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完善产权制度。因为完善的产权制度可以让股东主动去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主动去关注财务会计报告,并且关注其真实性,从而促使管理层重视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必须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给盈余管理的空间。

2.加强监督,建立业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首先,监督部门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盈利情况,从而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使会计报告更真实有用。其次,监管部门应注意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措施,对症下药,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以上两种措施可以用来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避免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盈余管理行为来实现其配股或扭亏为盈的目的等盈余管理方式。

3.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水平。要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理论水平,首先是要让其理解某些会计处理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中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能够准确区分出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意识到其风险性。同时,会计人员还应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学习理解,尤其是对会计基本概念的学习,从而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4.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质量。首先,改革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可以采用由独立的第三方接管上市公司审计服务,然后把项目分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方式。这样加强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其次,上市公司审计计划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应当由职业经验较为丰富和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的注册会计师来完成,并且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盈余管理的方式,评估审计风险。最后,一旦出具的失实的审计意见,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过失的惩罚力度,以促使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5.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首先,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目前,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为核准制,但是在核准制下,如前所述企业为了达到规定的硬性标准,为了上市,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归根结底核准制是其诱因。注册制是指在满足充分披露财务信息等条件的情况下,满足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制改善了核准制的缺陷。其次,必须改革终止企业上市的条件。目前,“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终止上市,这样有些上市公司便会为了避免被ST。通常上市公司前两年通过盈余管理先多摊或多转费用,为第三年的盈利做准备。因此,可以变原来的单指标体系为多指标体系,例如增加主营业务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指标,从而避免管理者为了达到指标的硬性规定来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篇4

证监会于 年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将那些影响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支划为非经常性损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非经常性损益经历了多次修订。 年11 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列举了非经常性损益的21 项内容。然而,盈余的形成过程和结构主要是由利润表来呈现,2007 年之前,非经常性损益集中体现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下方,通常也称为“线下项目”,以区别于企业正常经营产生的利润。制度背景变迁之后,非经常性损益零散分布在利润表的5个项目之中,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下文将后两者统称为“营业外收支”)。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支”是完全意义上的非经常性损益,而“投资收益”既包含非经常性损益,也包含“经常性”损益,且“投资收益”由“线下项目”转为“线上项目”,变成“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因此,从列报的角度来看,不同的非经常性损益并没有被同等对待,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成为非经常性损益的隐蔽空间,这显然是由于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两者之间的错位造成的(樊行健,)[1]。随着投资收益构成的日趋复杂, 年1月证监会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列举了10 项投资收益的披露明细,为识别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提供了依据。但从利润表列报的角度来看,甄别“投资收益”中非经常性损益的难度依然高于其他三个报表项目。那么,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否偏好利用这一隐蔽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呢?国内学者蒋义宏和王丽琨、魏涛和陆正飞(2007)、王建新(2007)、谭燕(2008)、孟焰等(2008)均发现了上市公司在扭亏等动机下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2-6],但由于其研究数据主要集中在2007 年之前,尚没有文献对2007 年之后由规则错位形成隐蔽空间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系统性研究。近年来,“投资收益”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净利润的重要来源,甚至是某些公司扭亏的杀手锏。显然,这些公司有利用“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之嫌。

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和“营业外收支”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盈余管理;当上市公司存在扭亏动机且所持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高时,其越偏好利用“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且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隐性化程度也越高。本文还发现,上市公司为了向资本市场传递更好的盈余结构信息,突出“营业利润”的主体性,偏好利用“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向上盈余管理,利用“营业外收支”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向下盈余管理,这与国外部分研究文献的结论一致。

1999 年12 月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并列举了4 项非经常性损益:(1)资产处置损益;(2)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3)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4)合并价差摊入。其后,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经历了4 次修订,至2008 年非经常性损益内容被扩展至21 项之多。与此同时,我国利润表的列报方式在2007 年的会计准则改革中也进行了重大调整。2007 年之前,利润表的线下项目包括“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2007 年之后,“投资收益”成为线上项目,而线下项目仅保留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和利润表的列报方式发生了变化和调整,非经常性损益在利润表中的分布也在发生了变化。1999 年证监会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分布在利润表的线下项目中, 年证监会重新列举了6 项非经常性损益及4 项可能的非经常性损益,①这些内容也主要分布于利润表的线下项目中,以区别于线上的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损益。 年证监会再次列举了14 项非经常性损益,将因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等带来的损益也列入非经常性损益范围,故在计提部分资产如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时,其减值损失在会计处理上应记入“管理费用”,由此形成的非经常性损益自然也就列报于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项目。由于“管理费用”属于线上项目,且主要反映企业正常管理活动所形成的耗费,所以,相对于线下项目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列报于“管理费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就较为隐蔽。

在2007 年利润表列报方式的重大调整中,“投资收益”成为线上项目,同时新出现了两个与非经常性损益相关的报表项目“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者均在线上单独列示。“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但同为线上项目,而且都是利润表项目“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同一年,证监会列举了15 项非经常性损益,其中,计提“资产减值”所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按调整后的利润表列报方式列示于“资产减值损失”之中,②而其他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分布于线下项目。2008 年证监会将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进一步扩展为21 项,其中5 项与金融资产有关的非经常性损益按会计准则须列报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投资收益”项目之中。③因此,2008 年之后的非经常性损益在利润表中主要分布在线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以及线下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项目中。“营业外收支”一直属于线下项目,且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明显无关,其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最容易甄别,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也为线上项目,且是“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由于是单独列示,报表使用者也较容易辨别其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然而,“投资收益”不但包括了上述几项非经常性损益,还包括正常投资活动中形成的“经常性”损益,如由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取得的股利分红,由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形成的投资收益等。也就是说,由于“投资收益”属于线上项目,且其内容具有混合性,报表使用者容易被其误导,难以形成对企业盈余质量的正确评价,这显然为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隐蔽空间。证监会于2010 年列举了10 项披露明细,对投资收益内容的披露进行了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 年开始执行。但由于该披露规范是关于利润表之外的规范,且上市公司在披露“投资收益”时未必严格遵循披露的要求,因此,“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依然具有隐蔽性,相对于“营业外收支”、“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部分,其甄别难度较高。那么,上市公司是否会巧妙地利用这一隐蔽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在最隐蔽的“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与最透明的“营业外收支”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之间,企业会灵活地选择盈余管理方式吗?

国外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如杨志强()发现了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项目进行盈余平滑的证据[7]。之后,非经常性损益中的盈余管理成为中外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Beattie 等(1994)、Kinney 等()、McVay()、Fan(2010)的研究均表明,上市公司存在人为调节“非经常性损益”从而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进行平滑的行为,目的是向资本市场传递稳健的盈余信息[8]。 年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Haw In-Mu 等(2005)发现,上市公司管理者使用线下项目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以达到再融资的要求。徐磊等(2006)发现,微利公司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高收益以避免亏损的情况,亏损公司则在亏损年度出现非经常性损益显著为负的情况,以便在来年顺利实现盈利,即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向下盈余管理的行为。魏涛等(2007)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均相当倚重非经常性损益,亏损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和避免亏损,盈利公司则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蒋大富等()发现,ST 公司要比一般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变更前的盈利状况和风险警示显著影响了会计准则变更年度的盈余管理方向和大小,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和有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明显。

学者们除了从整体上考察管理者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还考察了企业利用个别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Chen 和Yuan(2004)考察了再融资动机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它们普遍使用营业外收入进行盈余管理。谭燕(2008)发现,在规避和迎合管制的动机下,上市公司偏好采用流动资产项目,并利用资产减值的其他转回“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谢德仁()发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受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影响较大。吴战篪等(2009)发现,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区分营业利润与证券投资收益,上市公司通过选择出售时机对已实现的证券投资收益进行管理。王珏(2012)发现,如果主营业务业绩下滑、成长性不足,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持有较多的金融资产并有选择性地出售来实现扭亏,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有选择性地出售金融资产获取投资收益来平滑利润。周东华等()发现,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会处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实现扭亏。

由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扭亏和平滑利润。由于制度背景不同,国外主要关注利润平滑动机,而国内主要关注扭亏动机,仅个别文献关注了利润平滑动机。在利润平滑动机下,国外关注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项目对“盈余结构”进行管理,从而向市场传递好的盈余结构信息;国内则关注上市公司对不同期间“净盈余”的管理,从而向市场传递持续稳定的盈余信息。那么,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对“盈余结构”的管理行为呢?具体来说,上市公司在扭亏动机下是否更偏好利用隐蔽空间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以便在达到扭亏目标的同时向市场传递好的盈余结构信息?在利润平滑和避免利润下降的动机下,上市公司是否会巧妙地利用隐蔽空间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和其他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以便向资本市场突出“营业利润”的主体性?近年来,吴战篪等(2009)、王珏(2012)、周东华等(2014)发现了上市公司利用处置金融资产以获取投资收益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但这些证据缺乏系统性,无法证明上市公司已经发现并充分利用隐蔽空间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盈余管理。前人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基础,而制度背景的变化则为本文提供了新的研究机会。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表的列报方式在2007 年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收益”成为线上项目,系“营业利润”项目的组成部分。2008 年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被扩展至21 项,其中5 项与“投资收益”有关。这就在利润表的列报中为非经常性损益构筑了隐蔽空间,即“投资收益”项目。本文利用2009~2013 年沪深A 股的样本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灵活地利用了这一隐蔽空间进行盈余管理,不但有对“净盈余”进行管理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有对“盈余结构”进行管理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一发现与Beattie等(1994)、Kinney 等(1997)、McVay(2006)、Fan(2010)的结论基本一致。具体来看,有扭亏动机的上市公司利用各种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盈余管理;有利润平滑与避免利润下降动机的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利用“营业外收支”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从而向资本市场传递了更好的突出“营业利润”主体性的盈余结构信息;有扭亏动机的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中的模糊披露部分进行了盈余管理,当上市公司有扭亏动机且持有金融资产规模越大时,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隐性化程度就越高。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 篇5

【摘要】本文除分析了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外,着重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含义,并明确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五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透过对现代企业存在的“契约磨擦”和“沟通磨擦”分析,提出契约磨擦和沟通磨擦是盈余管理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内容、深远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盈余管理 经济收益观 信息观 契约磨擦 沟通磨擦 实证研究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一个有历史的研究话题。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有哪些?盈余管理研究包括哪些内容?盈余管理研究的方法有什么特点?盈余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儿?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必须弄清楚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

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早期一般被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对于这个定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1.把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而把管理会计报告以及那些意在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原则的活动(如游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排除在其讨论之外。这样考虑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便于讨论。如果将盈余管理仅限于对外报告领域,在现行的公认会计原则和应计制下讨论“干预”问题,则可以把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简化许多。二是在1990年以前,会计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对外财务报告为主。尽管当时人们就注意到报酬方案(compensation schemes)和部门经理的私人信息是激励对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进行操纵的潜在因素,但很可能是由于资料难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那一阶段比较多见的研究成果是盈余管理的技术,应计制下的会计政策、会计选择与股票回报的关系等。难怪戴维森等人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专辟一节讨论“会计戏法”(accounting magic)问题,并给盈余管理下了一个更加具体而狭义的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

2.在这个定义中,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某些私人利益(private gain)。这里所说的获取某些私人利益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neutral operation)相对立的。因为,现代财务报告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中立性原则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报告的不偏不倚。盈余管理实质上是背离了中立性原则,由此造成对外财务报告有所偏重、有所倚靠。盈余管理的出发点在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它无疑会损害公众利益。

3.在定义盈余管理时,并没有倚赖某一特定的盈利概念,而是基于会计数据作为是信息的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篇6

[论文摘要] 我国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针对国内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①转变观念,找准定位;②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③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为了提速快递运作效率,都积极致力于建立现代物流标准化管理系统。

我国快递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快递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更是相对落后于快递业,影响了我国快递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快递系统之间以及与国际快递系统之间的兼容。

一、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现状

1.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流通业现代化的基础。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标准化可以加速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标准化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我国物流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标准化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括物流软件、硬件的标准化。硬件标准主要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相关机具、工具的标准及配套标准,从一个作业流程到另一个作业流程衔接的标准,物流仓库、堆场、货架的规格标准、建设标准,信息系统硬件配置的标准等;软件标准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代码、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管理、操作规程等。

2.我国快递企业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和快递业务的需要,快递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在统一的品牌下设置组织机构,包括机构名称、岗位编制、职责的标准化,企业的标识、着装的统一等,还有规范的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制度。②物流业务的标准化:包括有关快递专业物流术语、业务种类、服务内容、计量单位、客户服务合同、物流单据、标签、业务流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化。③物流网络的标准化: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设立原则、选址、规模、设施布局、设备配置、标识的标准化,车辆尺寸、载重量、车厢标识、包装、运载容器、装卸搬运工具等的标准化。④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客户编码、货品编码、容器编码、储位编码、订单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文件格式、数据接口标准化等。

目前,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和体现在在快递操作流程相关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快递各个站点及集散中心的流程操作按统一标准来进行,即SOP(标准化作业流程)。SOP,英文意思是“STANDARD ORPERRATIONPROCESS”,可以理解为标准操作程序,也可以称为标准化作业流程。我查了很多资料,只查到了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是“对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为工作程序标准。工作程序标准是工作标准的一种,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工作秩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标准操作程序”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标准的程序,而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的定义更强调的是标准和规定。因此,我们可以把SOP定义为“达到了工作程序标准要求的程序或流程。”

我国一些快递企业通过了SOP,它的整个操作流程如调度、取件、站操作、集散操作、派送等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制定了标准规程,快递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客服人员、调度、递送员等也都规定了统一的操作规范和作业要求,不仅如此,许多快递企业在邮政编码的正确书写、快递服务人员的着装、操作区域的安置、安全监视系统、派送车辆的标志、检修维护、取件派送的管理要求、递送员出车、取件、理货、交接、信息的发送及接收、分拣、装袋等涉及到快件流转的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为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操作标准的制定,微观上使公司运作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货物、人员及车辆的安全性,使公司以统一形象、标识和服务规范面对客户,提高了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宏观上起到了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了市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效益等作用。

标准的制定不一定代表标准执行的到位。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企业中存在草草行事,走形式,不照章办事的现象,没有起到实质作用,经常发生不按标准操作的现象,致使快件丢失、延误经常发生,为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了企业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有了标准也不认真执行,对企业标准的实施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有“人治”而非“法治”现象。实际上,标准的知识应该当成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必修课,在思想上树立企业标准就是企业的法规,必须严格自觉遵守。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是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内行和支持者,只有增强全员物流标准化意识,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秩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致使部分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建设作用认识不够。管理人员对物流标准化作用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甚至不知道物流标准化到底是干什么的,对物流标准化的认识上不去,甚至错误地认为物流标准化会约束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高。相对来说,快递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而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顾客和操作的货物,如果他们对物流标准化作用缺乏认识和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直接影响的就是顾客满意水平和货物操作质量的降低。

(3)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标准化的建设并不是把相关的标准化制定好了就完事大吉了,标准化的组织执行和监督反馈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否则一系列的条文和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丝毫起不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二、我国快递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所谓改变观念,就是提高大家对物流标准化管理的认识,不要以为标准化管理就是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事,事实上就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标准的制订、修订要靠标准化专职人员和各专业部门共同完成,靠广大职工共同遵守。同时,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法制观念,把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当成法律的要求,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做企业完成发展战略目标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从而使企业领导从支持转变为积极推动;同时,引导员工理解,学习和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使员工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

所谓找准定位,是指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不仅包括一定时期内标准体系应有的标准,还包括待定、修订的超前性发展的标准,是企业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话动。它不仅为开展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人员使用标准化提供了方便。可以说,一个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一个企

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佐证。

2.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加大物流标准化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企业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企业合理的标准化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要求,制定适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系统全面审核标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克服就事论事的现象;采取合适的策略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突出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任何管理制度不管优劣,只有全面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实现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一个标准制定出来,如果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是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的。因此,只有通过贯彻实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的作用和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3.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执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操作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企业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只有及时配备了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才能确保操作货物的流转质量。通过监督,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罚违反标准的行为,另一方面可迅速反馈标准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放任自流,不去监督检查,标准的贯彻就可能走样和流于形式,即使有较高的质量和较高水平的标准,也不会完全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对标准实施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所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以一系列制度加强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实施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企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总之,我国的快递企业必须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快递从业务人员物流标准化意识,以有力措施保证标准化组织执行和过程监督,只有这样,我国快递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规范企业流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茹宜红:《物流学》铁道出版社2003.4

[2]湛克宇李少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1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篇7

1.1 现状普遍性分析

目前盈余管理现象在国内公司里普遍存在。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发展迅速, 但毕竟创建时间短, 因而与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制定也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 相关法规在打击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 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 使得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从而使得盈余管理问题成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议题。

1.2 盈余管理的定义

发展至今, 对盈余管理概念进行界定的学者有很多, 目前,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这么几种:

(1) 加拿大学者William K.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 (Financial Accountting Theory) 这一本书中的观点。他认为盈余管理问题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后果的一种历史体现, 同时也是会计政策随着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公司管理人员通过进行有计划的行动, 采用有效的步骤, 在会计准则的要求范围内, 将会计报告的盈利水平调整到满意的要求。

(2) 国内学者在对盈余管理的认识上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1) 孙铮、王跃堂指出盈余管理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利用会计制度弹性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

(2) 秦荣生认为, 盈余管理的实现需要变更会计估计和选择会计政策, 通过将会计盈余核定为财务结果的重要参数, 来达到一种令管理者满意的财务结果的目的。

(3) 陆建桥的观点是“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企业管理人员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进行的操作。”

(4) 张永奎、刘峰则认为, 为了特定的目的从而对公司已经产生的盈利进行适当的操纵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内涵的整理分析, 可以看出, 他们的观点不同是因为界限设置的不同, 是在把握会计准则问题上的意见不够统一。笔者经过以上分析归纳, 得出以下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盈余管理的过程必须是合法的, 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范围内的合理管理过程行为。二是企业管理当局是盈余管理主体。

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动机分析

2.1 为获得股票发行和上市的资格

筹集大量社会资金是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 从而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然后《公司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企业上市的必要条件是近三年持续盈利, 并且没有不良记录, 经营业绩需要突出。显然, 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就是企业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 而在我国公司制度的要求下, 导致可以获准上市发行股票的企业就不会有太多。在这种现状下, 一些公司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 通过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 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必要的粉饰, 从而摇身一变取得了合法的上市资格。

2.2 增发新股和配股的动机

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而言, 融资的渠道可谓玲琅满目, 但大多数会选择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 因为这样不仅成本会降低很多, 而且又能够增添新项目立项, 从而形成新的利润增长渠道, 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及未来发展需要。所以是否能够进行配股对于上市公司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影响到上市公司能否在后续募集资金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3 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方法

3.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

3.1.1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调节盈余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以及预计净残值,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复核, 并且应保证每年至少一次;应适时调整计划估计数值和实际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的差异。当固定资产的有关经济利益存在差异, 与预期有重大不同或者改变的, 需要对相应的折旧方法进行变更;通过采用未来适用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变更, 不再追溯调整。

3.1.2 利用虚构收入调节盈余

如果需要增加业务的收入, 满足盈余管理需要, 公司往往需要通过设置新的经济业务来进行粉饰。主要手法是:在年底新增一笔销售业务, 这样就使得帐内资金收入增加, 达到所需金额, 然后在下一个会计核算年度内进行退货处理, 这样就可以保证本年度经济业务达标或者符合要求;或者按照市场价格通过一家子公司进行销售, 从而在该子公司内部确认销售收入, 然后通过另一家公司进行第三方赎回处理, 这样就不再受到“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规章的约束, 达到相关目的。

4 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 目前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大大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严重误导了投资者, 针对这种情况, 本节进行识别方法的探析。

4.1 关注法

(1) 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关注。

可比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表现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轻易改变, 对于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是否遵循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原则, 一方面是关注通过利用未来适用法或者追溯调整法调整会计事项实务在本年度和以后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核算过程的影响程度如何;另一方面关注是否确切和有必要对内容和理由进行变更。

(2) 对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进行关注。

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会计报表需要被集团公司编制合并处理, 集团公司的利润受到各个子公司利润的影响, 因此需要比较集团公司会计利润和新加入或者剔除的子公司会计利润, 如果在集团公司利润总额比例中, 新加入或者剔除的子公司的利润占比相对较大的话, 那可以断定非常有可能是存在盈余管理的。

4.2 分析法

(1) 现金流量分析法。

我国的权责发生制是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的基础, 然后仍旧有一些会计编制方法使得盈余管理可以实施, 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 费用摊销年限法和存货计价法等。但收付实现制是现金流量计量的基础, 盈余管理的方法很难在其身上实施, 因此我们认为, 现金流量得出的会计利润相对来说比较真实和客观。

(2) 敏感账户分析法。

易被用于盈余管理的账户被称为敏感账户, 比如应收账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非货币性资产账户、无形资产账户、债务重组账户、投资性房地产账户和各种准备金账户等。因此企业投资者不能简单的考虑公司业绩增长额度, 应该根据企业年报和上市公司评价价值报告, 合理应用各种敏感性账户进行分析对比, 同时关注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等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的敏感性账户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5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5.1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社会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所从事的行业和企业背景各不相同, 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也不一样, 他们既怀着兢兢业业, 诚实秉公的从业愿景, 同时有具有某些不利于会计工作的自利行为倾向。这就需要我国不断的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规范修正, 从而建立健全行业制度。具体的建议措施有: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引导, 规范经理人员道德标准, 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机道德建设, 加强审计人员道德修养, 加强配到设施建设, 研究新的适应时代背景的评价标准、操作方法、执行尺度和处罚规定等。

5.2 加强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

只有制度, 没有执行, 制度就是一张写满了字的纸, 没有任何效用。因此, 我们不仅要制定改进制度, 还要保证执行的力度和准确度, 从而达到切实有效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要求。没有有效的执行, 再好的制度和准则政策等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届时整个市场将会陷入混乱, 诚信没有了基础, 信息得不到有效传递, 只有加强会计准则执行力度, 才能保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透明性和合法性。

6 结束语

盈余管理的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已经变得不可忽视。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 研究了案例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常用方法, 并总结归纳了一些普遍使用的方法, 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一切问题, 出于加强盈余管理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二是加强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三是引导社会公众与舆论监督等社会力量发挥作用, 并引入司法监督;四是加强注册会计师设计独立性规范;五是从企业自身出发, 建立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制度, 进行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

摘要:目前在会计学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盈余管理问题, 本文从盈余管理现状切入, 以我们的上市公司为例, 并在阅读大量国外文献期刊的基础上得出盈余管理内涵, 然后比较分析收集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将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和辨别方法进行归类总结, 最后针对目前现状, 提出个人的一些相关建议对策进行相应的完善治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大股东;税务成本

公司盈余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会计操纵和经营操纵两种手段,会计操纵是指违反会计准则中有关收入和费用确认要求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通过延期记录当年咨询费,将当年的办公用品费记录到下一年,为了满足配股目标,冲回已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的存货,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调低费用而调高当年利润;或者提前支付展览费、咨询费等,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调高费用,从而达到调低当年利润的目标。经营操纵是指没有违反会计准则,只是管理层通过安排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将收入或费用从一个会计期间提前或递延到另一个会计期间。诸如提前费用开支业务(如装修大楼)。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以调低当年利润:递延费用开支业务(如广告费),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以调高当年利润。再如放松年末的付款条件,要求员工12月份多加班,不当的处置多余资产,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当年的收入和利润。或者递延费用开支业务(如广告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不同月份间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调高当月利润等。由于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所得税成本的差异,上市公司也在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严重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这就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对多样化的盈余管理行为不断加强制度化建设,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政府监管政策的博弈

决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非来自于市场的约束,而是政府监管等制度因素。随着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在如何建立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问题上,证券监管部门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困扰,其一,我国目前股票投资者中,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的中小散户居多,若依法退市的亏损公司过多,就会导致这些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分文不值,也会极大的挫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二,过多亏损上市公司的退市,必将对其企业职工及其所在地的经济乃至社会稳定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应该摘牌的上市公司采取了灵活处理的方式,实行了所谓的ST和PT制度,只要T族公司亏损现象消失,满足净利润为正即可“摘掉帽子”,基于保壳的紧迫性,部分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在经常性损益项目上靠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难以实现扭亏时,就在非经常性项目上做文章。诸如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易、出售资产获取权、投资收益、进行完全的资产置换等手段提高非经常性损益,而达到摘帽或顺利恢复上市的目的,这些公司的报表利润固然增加了,但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持续发展能力并未提升。鉴此,沪深股市颁布了修订的《股票交易规则》,对于因亏损而被实施特殊处理的上市公司撤销特殊处理的要求进行了修订,再增加了同时还要满足“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两个必要条件,借以遏制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操纵非经常性项目获得巨额一次性利润的做法,试图引导其关注主业,真正提高公司的业绩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据国内有关研究表明,监管政策的不断改变,并未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通过改变盈余管理方式如主要通过对经常性项目的盈余管理来粉饰利润等实现了利润操纵之目的。

二、盈余管理的税务成本

自我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盈余管理问题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很少涉及盈余管理的税务成本问题。所谓税务成本,是指所得税成本即:上市公司由于盈余管理增加利润而增加支付的所得税。在我国,无论公司的经营范围及所有权性质如何,都需要进行纳税申报,按规定交纳所得税,这就体现了所得税信息获取的普遍性;在财务报告中单独披露所得税信息,也就表明便于研究者获取和分析。

在我国,当上市公司面临上市、配股增发和退市的压力时,往往具有强烈的动机操纵盈余。这就产生了盈余管理过程中的税务成本。一般来说,公司调高盈余,会在当期多支付所得税。调低盈余,则节约了当期的所得税。据国外针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管理层的期末清货或购货行为的研究表明,在采用存货计价后进先出法的公司中,公司管理层往往通过在期末清理存货来增加报告收益,并支付增加的所得税成本;也可以通过在期末增加购货来降低报告收益和应税收益,这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禁止发出存货计价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专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税务成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具有亏损、扭亏、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赋显著低于其他公司:一般来说,投资收益的增加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赋,但剔除公司收到的现金形式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和相应的减值后,无显著影响;当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尤其是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时,无须承担所得税成本;资产重组与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赋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近年来鼓励支持上市公司进行优化重组的宏观政策导向有关。由此可见,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所得税成本是不同的。这也表明上市公司会基于盈余管理成本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

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大股东往往会利用自己的控制权通过各种形式来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如通过关联方交易以较低的价格将资产或产品销售给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持有较多现金流权的其它附属公司;向经理人员支付较高的薪酬,为控股股东及其其他子公司提供担保等等,将控股股东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利益输送”行为。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已成为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主要手段之一。

当中小股东意识到自己投入的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并进而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时,会导致该股票的价格下跌,大股东就又以隐瞒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业绩来帮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据周中胜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实证研究表明:大股东资金侵占越严重的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数的绝对值越大;同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越低。这就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验证了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经济后果,大股东利益输送,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会降低会计盈余的质量,从而加剧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违背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衷。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种种现象可知:必须重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盈余品质,监管者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该从提高应计质量入手,要求企业及时披露全部(尤其是不利)信息。要保持企业核心盈余的持续能力,就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销售收入和盈利的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在注重短期盈余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改变盈利模式,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效率提高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时国家应该合理建立监督机制,以完善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使企业的各种资源充分而且可持续的利用下去,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上一篇:财务会计模拟题及答案下一篇:java技术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