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会议纪要(通用8篇)
州教育局局长秦平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州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一些方面走在了同类地区甚至全省的前列,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县市、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认真总结2007年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切实做好2008年的教育工作。2008年全州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统揽全局,统一思想,把握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紧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教育强省的总目标,在全州创建“五个教育”:即创建“县域平衡、城乡协调、配置科学、机会均等”的均衡教育;创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环境优化、发展持续”的和谐教育;创建“师资优良、质量提升、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创建“制度健全、监管有力、事故绝少、安全稳定”的平安教育;创建“投入优先、管理规范、公平公正、声誉良好”的满意教育。其有效措施是: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对人民的可信度,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新制度,构建新机制,形成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养模式齐头并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创新。二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及学校在“控辍”工作中的责任。要站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控辍”工作在“科教兴州”中的重要意义。要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教育执法力度,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四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发展大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方向,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要与企业联手,进行“订单培训”、“定点培训”,搞好劳务输出;要注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办学途径,积极探索职业办学新路子。五要认真实施“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切实抓好“农村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六要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要认真排查安全隐患,重点对学校的安全防火、危房、交通、饮食住宿等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制定教育强州督导评估规划,开展教育强县市试评工作,开展“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督导评估,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抓好中等及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工作,抓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素质教育、办学行为等专项督查。
州委常委、副州长陈潇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州的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总结和运用经验。一要围绕大局促发展;二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三要正确把握公益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四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州,重点抓好基础建设、各类教育建设、保障体系建设、教育质量建设。五要加大教育督导的力度,坚持以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坚持以教育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督促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履行职责,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狠抓“两项督导评估考核”重点解决教育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环境逐步优化
国家教委电教办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持召开的1996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教材建设和“注册视听生”、“专升本”教育试点及法规建设等工作,对广播电视大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现将《1996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进一步加强对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使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教委电教办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1996年4月2日-6日在安徽屯溪中央电大培训中心召开了1996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会议。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 继续深入推进我厅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厅干部队伍结构, 可采取竞争性选拔、选调等方式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我厅工作。
(二) 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考核工作“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 研究制定《厅管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三) 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直属单位 (学校) 人事管理办法》, 规范招录调配干部员工、学校教职工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步骤, 完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按时支出。
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 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及高等学校、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审程序, 完善并推广“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增强预算约束。
(二)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八大教育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 重点组织和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教育工程。
(三)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受助学生权益。
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落实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管理, 加强检查与监督, 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 抓好“两个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建设。在2012年前实现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60%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011年, 力争全省2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达标。
(二) 创新“两个模式”。
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成果, 探索建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IP资源有效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是创新远程教育“班班通”模式。分村小、中心校 (含完小) 、初中制定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标准及规划方案, 2011年, 力争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由8%上升到25%。
四、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力争校舍安全工程打好“翻身仗”
(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市县教育局要对2009年、2010年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狠抓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切实把滞后的项目抓起来, 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进展时间表;二是市县教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和市县下年建设资金额度及校安工程规划, 做好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并于3月中旬前将计划报省校安办备案;三是市县教育局要争取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费, 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下达后2个月内启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四是推行项目集中联合审批的方式,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缩短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二)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在做好布局调整的前提下, 建立详细的工程项目库, 加强项目管理。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和使用资金,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 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切实执行校舍安全工程收费减免政策,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制。所有校安工程项目都要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制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 放置在工地醒目位置,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
(三) 抢抓校安工程“黄金工期”。
2月16日,广东省201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提出,要以“创强(建设教育强省)争先(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高地(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工程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我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副省长许瑞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许瑞生指出,过去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以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为目标,认真实施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教育发展五大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许瑞生强调,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教育工作,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根本,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创强争先建高地”的工作总要求,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努力推动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八个更加注重”,提高“八种能力”:一是更加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提高教育发展统筹能力;二是更加注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促进教育创新发展能力;三是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提高“创强争先建高地”执行能力;四是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提高学校竞争能力;五是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六是更加注重依法治教,提高现代管理能力;七是更加注重组织领导,提高教育发展保障能力;八是更加注重和谐稳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全面总结了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并对2012年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罗伟其强调,要继续围绕国家“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坚持“统筹谋划、全面创优、积极解难、深化改革、加强保障、营造环境”的工作原则,突出重点抓关键,坚持分类指导,在欠发达地区,以创建教育强市(强县、强区、强镇)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在发达地区,以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同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奠定基础。
广东:成立15个职业研发应用基地
日前,广东省人社厅在广州举行 “2012年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新春座谈会”。会议宣布新成立首饰设计师等7个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表彰2011年度职业技能鉴定优秀专家,公布全国首创的第一批15个职业研发应用基地。据悉,在院校建设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属全国首创。
2011年,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六项工作在全国首创,包括编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五年发展规划、跟踪产业发展开发第三批95个新职业、开发人力资源职业开发评价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粤港澳合作探索职业资格 “一试三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模式、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建设、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建设。全省鉴定和获证人数分别达到175.4万人次和135.2万人次,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会议宣布新成立首饰设计师、健康管理师、品酒师、影视动画制作员等7个现代产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新聘80名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目前,省属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已达75个,涉及广东省现代产业新职业、地方特色产业职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共有来自粤港澳三地的804名权威专家。
英国职业教育专家送教上韶关
2月13日,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培训中心的精心组织下,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职业教育发展学院的专家们新学期伊始就送教上韶关,为该市职业教育的教师们带来了英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角色扮演、虚拟情景、案例分析……”课桌摆成长长短短的几列,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手工制作教具。参与培训的韶关各县区职业学校的70多名骨干教师正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热烈讨论。这是在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的英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训班的一个情景。英国专家运用项目独立操作法、虚拟环境法、职业课堂使用模型模具法、实际演练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六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方法开展培训:先将问题交给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和讨论等形式寻找答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员们通过角色互换、情景扮演、游戏等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边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边拓展自身的教学技能。
近日,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湖南经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湖南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制造强省人才队伍建设。湖南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谢超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市州经信委分管教培工作的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委属院校党政负责人、首批“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会议。
谢超英在讲话中强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必须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湖南省各级经信部门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人才培育工作;要精准发力,结合优势产业链,依托名校名企,扶持示范基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跨越;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凝聚部门工作合力,提高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完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力量。
2008年6月28日下午,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富林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专题会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洲燕,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何燕,县政协副主席高建芸以及县委宣传部、政策研究室,县政府办、发展和改革局、教育局、财政局等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县教育局关于全县教育综合改革、景谷一中扩建、全县代课教师统一招考等教育重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在听取汇报后,参会的领导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李富林县长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议达成一致意见,现将会议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扎实开展且富有成效。但就目前工作进展情况看,仍然还不够理想,工作推进缓慢,力度还不够大。教育是全县财政支出最大的行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今年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一是以推行校长公选制、教职员工全员聘用制以及绩效工资制为主的教育三制改革;二是代课教师的招考、辞退工作;三是县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
会议要求:
(一)为确保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全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下发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必须于2008年7月中旬完成,全县各学校必须于2008年8月10日前完成校长公选,8月20日前完成教职员工全员聘用。必须认真地、反复地研究,依据近三年在校学生人数,核定全县各学校教师的编制数,原则上三年内“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要确定各学校综合考核指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奖励政策,把教育工作做实、做到位;教职工提前退休必须是本人申请,原则上各学校教职工要完全聘用。
(二)代课教师招考工作必须于2008年8月10日前完成,8月20日前要全面完成代课教师的辞退及辞退金的发放工作。代课教师的辞退金已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预留,县人事、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县城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一是景谷一中扩建工作,一定要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抓工程进度;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要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推进,工程招标一定要按照最低价格进行,尽量使工程建设不发生新的欠款;到今年9月份,如果新建工程还不能投入使用,要制定预备方案,确保扩招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县民族中学与威远镇中学合并问题,要与此次教育三制改革同步推进,首先完成领导班子合并,要尽快研究制定并校方案实施。三是职业中学选址必须尽快确定,选址规划工作必须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同时要积极做好项目建设的有关报批工作,争取上级对职业中学建设的支持,确保明年启动建设。
(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事关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一要认真做好改革宣传稳定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学校必须认真做好宣传稳定工作,做到政策宣传要到位、宣传口径要统一,改革方案制定后就要无条件的执行,绝不允许任何领导干部做出有损改革的言行,确保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带头改革、支持改革。二要扎实稳妥的推进改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抓紧抓好每个工作环节,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三要加强领导、责任到人抓改革,县教育局班子及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认真抓好落实。四是密切配合抓改革,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把政策关,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按程序推进;县级学校的校长公选,组织部门要做好组织考察工作。五要在改革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外单位借用的教师,符合调动条件的,要尽快办理调动手续;不符合调动条件的,必须及时返回学校参与教育三制改革;在改革中,要稳定教师情绪,认真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期间特别是*年的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一、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1月23日,省教育厅在昆明召开了全省*年度教育
工作会议,何天淳厅长代表教育厅对“*”期间全省教育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期间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年的重点工作作了部署。
(一)“*”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1、重点发展农村教育,“两基”工作取得伟大成就
5年来,改造中小学危房337.6万?,新建校舍71.7万?。全省有112个县实现“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6%,比*年提高14.4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计划目标;127个县实现“扫盲”,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提前二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西部“两基”目标。
2、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改善。*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36万人,在校生达到29.49万人。“*”期间,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50.3万人。
3、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5年来,全省新建普通高中25所,改扩建200多所,一级完中总数已达81所,比*年增加33所。到*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已达48.31万人,比*年增加26.10万人,超额完成“*”计划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年的24.93%提高到*年的33.66%。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年,高考700分以上的考生实现零的突破。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普通高校由*年的24所增加到*年的44所。*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39.91万人,比*年增长24.8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年的4.91%提高到*年的12.65%。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624余项,专利授权293件,科技产业产值超过4亿元。
5、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2.2万名中小学校长经过省、地、县三级校长培训,持证上岗。20多万名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综合素质培训,全省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普通中专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到96.38%、95.64%、59.74%、85.86%、84..46%,分别比*年提高5.44、6.60、24.57、14.59、10.19个百分点。
6、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建成各类卫星教学收视点1528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13237个、计算机教室1095个,初步构建了“云南省远程教育体系”。全省52%的中小学都能共享国家和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中小学计算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已从*年的186:1提高到*年的55:1。初步建成了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基础教育资源库。
7、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普遍推行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全省“一师一校”校点由*年的18268个减少至*年的12364个。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所办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全省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421所,在校学生达30.28万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进一步形成。
8、实施素质教育取得进展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地方教材建设,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部启用新课程。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加强。
9、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投入力度加大
“*”期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426.5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28.68亿元。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省财政逐年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每年均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民间投入逐年增加。
10、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
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对口支援、社会参与、勤工俭学”的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年,全省总计257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35万名学生享受免交杂费,115万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用于“两免一补”经费近5亿元。努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招生考试行为。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预防措施,“*”期间,全省学校基本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期间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年重点工作
主要任务是:全省全面实现“普九”,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5%左右。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3—6岁幼儿入园率达50%以上,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县(市、区)达到7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普通高中在校生达56万人左右,中职46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8%,在校生规模达66.5万人左右。
*年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4个县完成“普九”,2个县实现“扫盲”,3个县完成“普实”。继续排除80万?中小学危房,建设40万?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今年起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规范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全面落实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责任。
3、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抓好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创新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
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教育考试评价和选拔制度,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环境。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5、巩固试点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优教优酬”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逐步推进大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深化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普通高中质量,扩大优质高中总量。
6、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和能力。建立和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继续做好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教师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推进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7、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健全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确保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和公平公正。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维护校园安定和谐,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二、“*”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跨入新世纪的头五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改革迅猛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实现了“*”期间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有了创新与突破。
(一)主要成绩
1、“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在*年基本实施“两基”目标后,始终不渝地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特别重视发展农村教育,积极巩固普及成果,努力提高“两基”整体水平。
——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勤工俭学”的贫困生救助制度,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的不断提高和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把贫困学生入学难、巩固难问题列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生救助基金,年均救助贫困生10万人次以上;认真实施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28.76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19.11万名学生享受免交杂费,4.71万名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广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展面达90%以上。*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3%,比*年提高了0.18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达97.28%,比*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在校生辍学率降到0.11%,比*年降低了0.35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101.74%,比*年提高3.87个百分点;辍学率控制在1.35%以内;在校生比*年增2.66万人,增长9.76%;毕业生升学率达67.09%,比*年提高19.32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发展迅速,3-6岁幼儿入园(班)率由*年的32.36%提高到*年的44%。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初步建立了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力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达13.8亿元,比*年增亿元。投入资金,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13.57万?。“*”期间,市级以上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38亿元,立项改造中小学危房676校,排除D级危房36.5万?。县、乡、村积极自筹资金,加快排危工程进程。争取台方捐资600万元,建设“明德小学”项目学校15校。全市中小学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26.48万?,比*年增加74.74万?,固定资产总值达34.86亿元,比*年增加12.84亿元。“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全面完成。调整收缩农村中小学教学点110个,建成半寄宿制学校471校,校点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见成效,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在*年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开展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课程研究,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深化入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期间,全市建成省级实验小学、示范小学39所,省级示范初中42所。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全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与良好环境基本形成。
——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扫盲成果得到了有效地巩固和提升。实现了由识字型扫盲向技能型教育的转变。*年,扫除文盲3万余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8万人次。“*”期间,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人次达250万以上。14个乡(镇)通过了“无文盲乡(镇)”验收。青壮年文盲率降至2.1%,比*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
2、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初步构建。投资3.6亿元新建的*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日趋完善,办学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招生规划规模不断扩大,*年在校生达8009人,比*年增加6061人,增加311%。云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态势良好,*卫校申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已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审。
——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年全市有普通中专7所、职业技术学校11所,在校生达4.67万人,约占全省的1/4,比*年增加1.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品旺、出口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是各学校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改革招生方式,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逐年大幅度递增。*年招生7032人、*年8748人、*年9604人、*年15874人、*年达23000人。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按照“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积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改造专业,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就业率大幅度攀升,*年达75%,*年达94%。出口畅有效地推动了进口旺。三是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内部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建成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省级职业示范学校。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四是专业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创建省级骨干专业5个、市级骨干专业38个,总专业数达200多个,专业设置更加灵活,基本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五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度有一定提高,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扶贫、扶就业、抓和谐的观点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
——各种职业培训进一步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全市1397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技能培训,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在农村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试行高三、初三分流收到明显成效。高自考、夜大、电大、函大、农函大等多渠道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的终身教育机会。
3、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两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从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入手,以改革办学体制、投入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探讨,试点县(区)和学校大胆创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改革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高中教育改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年1月28日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介绍*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年7月27日市委、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曲发[*]15号),麒麟区、师宗县、会泽县、市直学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各级政府在确保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同时,按照学校等级、规模及时足额划拨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经费。财政部门根据学校教职工编制、在校生数和办学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学校实行经费包干管理。市直学校采取了挂钩包干、固定包干和基数固定、增量挂钩包干等经费总额包干办法。对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具备相应办学资格的民办学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比照同类学校实行生均经费补助。
——人事制度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科学设岗、动态控编,资格准入的前提下,实行政事分开,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试点县和市直学校全面推进校长公开选聘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和离任审计制;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因事设岗,明确职责,公开竞争,客观公正地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奖惩和续聘的主要依据。麒麟区、师宗县、市直学校校长选聘工作基本结束,新任校长已经上岗。改革进展平稳,社会反映较好。
——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学校,核给其一定公办教师编制和生均公用经费,建设资金给予部分贴息补助。*年全市民办学校达271所(高中8所、初中14所、小学10所、幼儿园226所、职业培训学校13所),在校生达31354人,教职工达2235人,分别比*年增加135所、21888人、1337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民办公助的曲一中三元分校、独资兴办的富源明鑫学校、政企合资兴建的师宗三中及陆良同乐中学,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及相当的办学规模。*农校实行校产置换、校企联办、计划投资1亿元选址新建,新建的*工商职业学校积极探索股份制办学。顺利完成了国有企业所办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
4、普通高中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一是高中规模和容量迅速扩张,高中教育“瓶颈”得到有效突破。“*”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10.61亿元,新建普通高中10所、改扩建高完中36所。*年普通高中招生38578人,比*年增加23390人,增长154%;在校生98535人,比*年增加57492人,增长14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2%,比*年提高了26.81个百分点。二是优质高中资源增量扩大,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市建成省一级一等高中1所、省一级三等高(完)中7所。高中教育质量逐年大幅度提升,*年高考上线21112人,上线率达67%,比*年增加14720人,提高26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实现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的目标,基本满足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
5、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教师总量迅速增加。全市教职工人数达60690人,比上年增2022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达4939人,比上年增加863人,增幅达21.2%。二是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97%、98%,比*年分别提高21.95、9.53、6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78.02%,比*年提高46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最大。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提高一个学历层次的教育,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1%,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34.2%,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44%、本科学历达4%。三是采取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全员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脱产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为教师培养培训构建了层次多样、渠道畅通的现代立交桥。四是全面实施师德师风年度考核登记制度,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6、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制订了《*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三级考核”、“三类评价”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活动,强化诚信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广泛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市已创建省级文明学校57校、市级文明学校244校。“*”期间,建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3个。
7、教育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年投入资金3200万元,*年投入4304万元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全部完成,3032校(点)完成模式Ⅰ配备、1803校(点)完成模式Ⅱ配备、229校完成模式Ⅲ配备。全市建成乡(镇)信息中心7个,创建国家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2所、省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41所。中小学生机比由*年的87:1提高到52:1。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应用示范区”。
8、教育公共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县教育督导机构基本建立,督导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招生、考试、人事、纪检和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预防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昭通市的教育扶贫工作进展顺利。语言文字工作成效明显,普及普通话示范学校已达178所,麒麟城区通过了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的达标验收工作。
(二)主要经验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总结刚刚过去的一年以及整个“*”期间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我们倍加振奋,深受鼓舞,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1、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增加投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这是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2、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广泛参与、关心支持,教育系统端正教育思想,自觉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观念和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打下了重要基础。
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4、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内在因素。
5、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着力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满足人民群众对各层次、各类别教育的需求,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6、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支持,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全市改革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依然面临偿还旧帐与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负债金额越来越大,累计已达7.9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尤为突出。教育事业费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公用经费却呈下降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教育教学设施极为匮乏。排危工程和贫困生救助任务艰巨,全市还有68万?的D级危房亟需排除,46万贫困生、15万特困生需要救助,所需资金缺口大,控辍保学任务还十分艰巨。
2、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性比例失衡。普通高中教育经过五年的努力,高(完)中已达55校,在校生规模近10万,基本缓解了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和高校扩招需要的矛盾,而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仅有18校,在校生4万余人,难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工业强市和实现“三村四化”目标的需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规模、在校生比例、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3、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各项事业之间教育改革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反差极为明显,与城镇相比农村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资金投入、教师配备还是教育质量等方面都严重滞后。
4、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发展,高中教师缺额大,且师资来源困难。二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编制紧缺,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临时代课教师还有3036名。三是教师的师德建设、业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5、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还存在明显问题。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在全社会还未得到普遍认同,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重分数、轻能力培养,重书本、轻社会实践的状况还在不少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艺术、体育、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还不高。
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用发展的思路、用改革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有省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在座各位和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破解难题,开创*教育“*”新局面。
三、“*”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年的主要工作
(一)“*”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明确提出了“*”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总体要求和工作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市教育局已草拟了《*市教育事业“*”规划》,目前正在进行修订和完善。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政策精神为依据,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继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构建一个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与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相适应的,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目标任务:继续抓好“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力争“*”期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初中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50%以上。在控辍学保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两基”的巩固和发展。
整体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巩固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继续推进高中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学校,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优质高中在校生占全市高中在校生的6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到新建2所市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3至5所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力争创建2—3所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在校生由现在14.4万增为21万,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9万人以上;2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在校生达26万,其中中等职校在校生达12.5万至13.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
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力争新建一批以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的优质民办学校,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到“*”末,全市高中生机比达15:1,初中达30:1,小学达40:1;高中学校80%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初中学校每年级配备多媒体教室1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具备初步信息化环境,90%独立建制的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
(二)*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工作
*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全市教育工作必须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狠抓落实,为实现“*”目标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全年的教育工作要点已以文件形式下发,这里我强调要方面的重点工作:
1、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继续加大中小学危房排除力度。*年列入排危计划的13.57万?D级危房排除工程*年底必须全部竣工验收。*年力争启动排除10万?D级危房;积极争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明德小学”建设工程;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建设“希望小学”。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43号),继续完善贫困生救助制度,健全教育资助体系,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救助力度。把助贫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效益。*年力争救助贫困生10万人次以上。
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办学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宜增则增、宜并则并”原则,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校点布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加强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各县都要建设一批示范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肉菜自给率争取达到35%。要高度重视学生食堂和宿舍的管理,迅速改变脏、乱、差状况,提高服务质量。学生食堂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决不能一包了之,更不能通过学生食堂营利创收。今年要把改变卫生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突破口抓实抓好。
*年全市学前教育招生11.2万人,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4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0.11%以内;初中招生10.3万人,初中学生入学率不低于*年,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继续巩固“扫盲”工作成果,拓展“扫盲”教育功能,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两基”工作巩固提高复查年审工作。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市“*”期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全市教育系统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机遇,狠抓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我市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在今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已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关键在于贯彻落实。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造一个有利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二是要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办学体制创新;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格局;三是要深化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招生就业制度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年力争职教招生32273人,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积极抢占市外职业教育资源。我市职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但市外有广阔的空间。往年市外职校在我市招收中职生只有4000人左右。市外的职校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而毕业生多数在外就业,今年要调整招生程序和措施,力争外地职校招生一万左右;四是要认真实施职业院校新建、改扩建工程,抓紧*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拓宽宣威、陆良师范的招生范围;*农业学校新区建设投入使用,*财经学校、应用技术学校、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的建设有实质性进展,筹备新建会泽、富源两县的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和宣威第三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做好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扩建规划、筹备工作;五是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乡级职成教培训中心建设,乡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部实行独立建制、独立办学。认真实施“百万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万人次以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次以上,开展上岗转岗培训20万人次,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六是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实作基地建设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大“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专业建设。*年争取建设5个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实训实作基地、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5个以上省级骨干专业、8个以上市级骨干专业。
3、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普通高中的发展和提高仍然是我市教育发展的重点,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是继续加大普通高中新建、扩建力度。确保沾益四中、富源胜境中学、陆良同乐中学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力争麒麟区新建高中建成招生,启动开发区高级中学建设。*年启动的10所改扩建高(完)中建设项目竣工,10所高(完)中改扩建、新建工程启动。
二是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普通高中教育向下关系到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向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基础质量,因此,要严格招生制度,规范招生行为。严格公办高中择校生的“三限制”政策,严格限制公办高中招收补习生、插班生,严禁花钱买学生。要把传统竞争引导成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上来。
三是大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扩大优质高中总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强化高中教育质量评估,确保高考上线率、高分率、录取率比去年有明显提高。
四是充分调动各学校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今年普通高中招收新生要达42250人,比去年增加3650人。
4、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曲发[*]1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创建良好的改革环境。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的麒麟区、师宗县、会泽县和市属有关学校要全面完成试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为全市*年9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供典型和经验。其他县(市)在今年9月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要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为核心,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校长公开选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实施各项改革中要做到6个确保,即确保广大教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改革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确保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确保调动广大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人民群众满意。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非义务段教育中努力拓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投资办学;积极营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教育,特别是兴办民办职业教育;进一步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和管理,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出特色,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办学校扩大规模、做优做强。
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今年全市学校德育工作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的精神,落实*年12月召开的全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的要求,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核心,降低重心,求真务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评价体系建设上有突破。认真实施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三级考核”、“三类评价”制度。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二是文明学校建设上有突破。以建设文明学校为载体、推进学校环境卫生、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校园安全等工作的提高。
三是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训练有突破。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活动,以尊纪爱校,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杜绝考试作弊等一些基础品质训练为突破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突破。当前师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严重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五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安全工作要有新突破。
6、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到各级各类学校任教。要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以教育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村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师资的整体素质。
7、抓好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在中央、省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
建设已面完成,这对提升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县(市)区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装调试,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和完善使用制度,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段,取代传统的粉笔加教材、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
设置配置了,关键要应用,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教师的技能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不相适应,今年要争取对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培训一次。
8、坚持从严治教,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学校管理新体制。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和艺术、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健全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教育资产的监管力度,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继续加强招生、考试管理和语言文字工作。
同志们,蓝图绘就,目标既定,我们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抓住“*”时期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推动教育的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全市教育系统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市委的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为又快又好地构建和谐、公平和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努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以贡献求支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要敢为天下先,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以改革的魄力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计时器已经上好,改革的步履稳中渐急。新的一年,在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上,全面深化改革将会碾出更深的车辙。建章立制、谋篇布局,改革的蓝图已经浮现在我们面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按照这个蓝图,已经发生的好事情,还会继续。
关键词1: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育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要深化学习内容。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努力做到学习上有新收获、认识上有新提高、行动上有新进步。
要联系教育实际。要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加强体育和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论述,努力让13亿人民共享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论述,确保改有所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努力走在改革前列;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坚持雪中送炭、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的重要论述,动员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开放的重要论述,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要确保扎实有效。各地各校要确保学习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起来,确保学习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要融入教育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纳入理论研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关键词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项目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材、课程、头脑中。加快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和“马工程”教材编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加快研制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分层递进。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文化育人中。加快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通过阅读学习爱国诗词、名家名篇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充分挖掘校规、校训育人内涵,充分发挥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
要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体会。要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学生熟悉的师生中选树典型,发挥榜样人物的带动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比有参照。
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道德教化和法律规范结合起来,使广大师生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颁布实施中小学生守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修订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完善评价制度,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健全学生诚信档案。要制定《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颁布实施《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加大考试招生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
关键词3:教育公平
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再增加
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公平中的紧迫问题,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我们的目光要关注千千万万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孩子,我们的政策要惠及千千万万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
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方面,2015年要继续以标准化、均等化为重要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要完善东西部对口支援制度,使中西部青少年能够更多地到东部或城市接受职业教育。推进招生计划管理改革,新增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和人口大省,进一步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提升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水平。
在缩小校际差距方面,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广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学校联盟、学区化管理等形式。继续推进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关键词4:调整教育结构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抓紧研究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相关政策待遇。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要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全覆盖,尽快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转型是已有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思想、模式的调整,不是职业院校的升格,不是“挂牌”,不是更名。转型要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要积极稳妥推进,不搞一阵风。2015年印发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和分类评估制度,为转型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为目标,持续支持,统筹推进;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强化特色;以绩效为杠杆,突出竞争,强化开放。国家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方向不仅没有变,而且还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但是,管理方式要改革,引入公平竞争,加大绩效考核,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深入实施“2011计划”,使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5:教育综合改革
各地要制订考试招生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省级政府和高等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目前,“一市两校”综合改革已经率先启动实施,一些省、校已经跟上。各省、各直属高校都要研究制订综合改革方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主体意识,不等不靠,从本地区改起、从本部门改起、从本学校改起、从自身改起,努力取得实质性突破。
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地都要制订改革方案,按照国务院实施意见和教育部有关配套文件要求,明确改革的内容、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经各省委省政府同意后于6月30日前报教育部备案。
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只会背书考试的机器。今年将发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努力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测办法。平时鼓励学校实施运动项目化教学,提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加快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对特色学校遴选、竞赛方案和师资培训等做出具体安排。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建立分类管理基础上的财政、金融、土地、人事等方面差异化扶持制度,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制度,解决民办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民办教育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扩大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招生、收费等方面的自主权。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今年教育部将印发《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各级教育部门都要把管办评分离作为一项事关教育综合改革全局的重要任务,抓紧制定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6:依法治教
年底前实现“一校一章程”
依法行政。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若干意见》。依法系统梳理职责权限,划定行为边界,减少审批及各种变相审批,把本该属于学校、社会的权力还回去。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好,该协调的协调好。各级教育部门要尽早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面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学校也要根据章程梳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形成“两个清单”。要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完善依法治教的法律制度,以良法推动善治。要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综合执法的原则,整合教育行政执法力量,集中行使执法权力,重点对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不到位、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教育辅导市场混乱等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依法办学。今年7月底前,要完成“211工程”高校章程核准,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实现“一校一章程”。要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试点工作。认真做好学校章程的宣传教育,抓紧完善以章程为基础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把章程落实在学校日常运行中。要持续用力推进高校信息公开50条,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今年要对各地各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第三方测评公示。
依法执教。政府要把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教师要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作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加强法治教育。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大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
关键词7:教育开放
加大五类人才培养力度
要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通过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做法和资源,把中国的教育办得更好。
做好出国留学工作。今年将出台《2015—2017留学工作行动计划》,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尖端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来华青年杰出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等五类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生的服务,规范自费留学中介,完善留学预警,加大实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力度,将优秀自费留学生纳入国家留学基金遴选范围。同时,加大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加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力度。
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管,探索建立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监管体系,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建立质量认证和退出机制。
针对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优先支持高校开设与我建交国官方语言的88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培养一批精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要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培养培训既懂外语又懂专业、既熟悉国际规则又掌握交流技能的各类人才。要加快推进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优先方向,以培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抓紧布局,开展研究。各地各高校都要重视和加强对外人文交流和孔子学院建设,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关键词8:教育投入
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是国家基本战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央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坚持教育投入依法增长。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推动政府依法落实教育财政支出责任。要抓紧制定和落实生均拨款标准。尚未出台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省份,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新印发的关于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意见,各地要按时限、按标准尽快落实;前些年已经实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政策,要进一步巩固完善。要根据办学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我们既要筹措更多的经费,又要用好已有的经费。要主动顺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编好中期财政教育投入规划,加大教育专项整合力度,加快年度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要改进经费分配使用方式,以项目带动投入,将教育经费更多地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向困难学生、基层教师倾斜,向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办学倾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要严格遵守新《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健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挂钩制度,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关键词9:党的建设
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
要按照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全面准确掌握当前课堂讲坛意识形态状况,组织深入调研、开展专项整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明显改观。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 (系) 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基础。
紧紧抓住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放松。今年要出台《关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要加大巡视监督力度,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建立巡视问题整改和线索处置情况考核评价制度,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把督查、自查和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让社会监督落实效果。
紧紧抓住基层党建工作不放松。高校要按照《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尽快修订完善有关细则,推动文件要求落地落实。今年将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作工作报告,他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在“十一五”末,云南省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并通过了国家验收,职业与成人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在校生,职普比达到1.06:1,标志着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云南省的专项资金达到4.3亿元,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达到10.2亿元,各地投入资金约15亿元,推动职业与成人教育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职教园区100多万平方米,入驻学生3.5万人。
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费政策,扩大资助比例。“十一五”期间,中央下达云南省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11.69亿元,省财政配套3.12亿元,50.97万名学生享受每生3 000元的资助。2009年秋季学期云南省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工作,中央和省下达资金1.28亿元,12.83万名学生免费上学。
农村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2 50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60万人次。一大批农民通过培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全省共组建省级集团20个,州市职教集团11个,全省有240所学校、300多个企业加入了各类职教集团,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带动云南省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全省职业学校实施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此为抓手,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思维、职业兴趣、职业技能的培养,增强了职业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罗嘉福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职教战线要把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放在重要位置,以此为指导,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建设,实施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提高办学水平。对2011年的工作,罗嘉福作了部署。
一是编制好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各地在抓好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规划纲要的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好各自的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
二是组织实施好国家和教育部在云南的试点任务,全面促进和推动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各地各学校要以试点任务为契机,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扎实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为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出科学发展的经验。
三是完成招生25万人的任务,實现在校生达到70万人的目标。
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各地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进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完成培训农民500万人次的任务。
六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抓好在全省建设12个区域性职教园区的建设工作。
七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教真育爱、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全过程,以“三生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八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管理,提高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的现代管理意识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效能。
【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推荐阅读: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纪要11-24
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06-01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06-11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09-15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11-18
县领导教育工作会议讲话09-29
教育工会工作会议讲话11-27
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选范文12-03
全乡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06-20
国防教育工作会议记录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