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推荐11篇)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算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运用脱式计算进行计算在前面的学习种没有讲过,这个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要求学生不但要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还要将新学知识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是在一年级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且还没有接触过带有乘除法的综合算式,对脱式计算也是第一次接触,比较陌生,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要运用几种新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难度相对较大。
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通过复习勾起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忆。
2.根据学过的知识为乘除法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3.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5-20+10=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计算时,一步一步的运算,并且一行只写一步算式,等号上下对齐写在算式的左下角,我们就把这样的的计算叫脱式计算,也叫递等式计算。
通过复习回顾等发现:一道题中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知识迁移
我们知道了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那下面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15÷3×5(一道题中有乘法和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一、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9×4÷6
二、改错题,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写出改正过程。
5-26+4 56÷7×2
=35 -30 = 8×2
=5 =16
小结
一、复习的目的要明确
复习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复习与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沟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复习却不能理解成简单地重复的学习,或者是大量的练习。复习应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复习时要有深化和提升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案例】二年级下册《数运算》单元复习涉及数运算的主要两个单元的知识,一是《有余数的除法》,二是《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我听过一位教师这样上课:课上发给学生一张练习纸,做一题讲一题,到最后,很多学生明显地已经浮躁,不愿意听了。而另外一位教师却独立放手,先让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还要比一比谁整理得又多又全,这无异于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后学生整理出这样的表格:
学生自己尝试对知识进行复习与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由厚到薄”的提炼过程,学生对知识复习与整理全过程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这也正是数学知识复习与整理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复习目标要明确
复习课目标的制定比新授课更重要,既不能照搬新授课的目标,也不能照搬课标要求,因为课标是完成学业后要达到的要求,不适合单元复习课或者是专题复习课,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标的制定要与习题一致,即目标设置后要有所评价。复习重点也要在目标中体现。
【案例】二年级下册《数运算》单元整理这一课,课堂目标就是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明晰算理、算法,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算理、算法,初步学会估算,会用估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了完整的练习纸:
通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针对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发挥了习题的反馈作用。习题形式的变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依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将知识前后连贯,理清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链。
三、理清整理复习的流程
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应该十分非常清晰,第一,知识点梳理;第二,基础题巩固;第三,易错题辨析;第四,拓展题提升。
首先引领学生在课前自主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梳理,然后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构建起了知识网络体系、在练习中加强了知识应用的训练。通过易错题的辨析让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明白对某一类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过程,就像《数运算》单元整理一样,知识点比较多,对知识应用的范围更是非常的广,需要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很多,一节课的时间是绝对不能完成全部复习任务的,教师千万不能心急,企图在一节课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导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所以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将全部内容安排在几节课中完成,每节课分别完成什么都要精心设计。教师要下足功夫钻研教材,构建起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对学习的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有很多教师上复习课不备课,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复习课备课需要比新授课更用心、更用功,否则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案例】在《数运算》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有余数除法经常会出现哪些题型呢?
生1:口算题、竖式题……
生2:找规律题,比如△○□△○□△○□……照这样排列,第几个是(),第几个是()。
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兴趣时,他的感觉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自由,思维会变得活跃,构成了自由创新的心境,学习就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创造力。先是学生对常见的题型进行回顾,然后教师呈现例题,都是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错因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解题策略。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实效。
四、复习课的误区
1.重复上课
简单地把上过的课再重复一次,缺少对知识的有效整理、更缺少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贯通。这样就无法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包办
不敢放手,仍然是一问一答,甚至教师直接代替学生在思考,完全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能力难以提高。
3.环节琐碎
讲一点练一点,难成体系,不能整合,同时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
4.练习盲目
缺少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这样就难以实现对知识应用的有效训练,制约着课堂内涵的丰富和效率的提高。
混合运算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共4题;共20分)
1.(2分)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221×3=663
208÷16=13
663+13=676
综合算式_______
(2)217+123=340
340÷17=20
500﹣20=480
综合算式_______.
2.(2分)开火车。
(1)
_______
(2)
_______
3.(15分)某市举行游园活动,成人票25元一张,学生票18元一张。某段时间进园有54人,其中34名学生。
(1)这段时间里,学生票收入多少元?
(2)这段时间里,成人票收入多少元?
(3)这段时间里,一共收入多少元?
4.(1分)46减去29,再加上16,得多少?算式是_______。
二、第2课时
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共5题;共65分)
5.(20分)先填空,再写成综合算式。
(1)
(2)
(3)
(4)
6.(5分)填表
7.(30分)脱式计算。
(1)24+12÷6
(2)5×8-39
(3)(52-45)×6
(4)48-(25-10)
(5)(37+8)÷9
(6)40÷(72÷9)
8.(5分)小明7天看完一本书,前6天每天看8页,第7天看了9天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9.(5分)白兔有16只,灰兔有4只,白兔是灰兔的几倍?一个笼子里可以装5只兔子。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
□○□=□(倍)
(□○□)○□=□(个)
三、第3课时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共5题;共22分)
10.(2分)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63+17=80
126-110=16
80÷16=5_______
(2)25×32=800
816-800=16
640÷16=40_______
11.(1分)丽丽在计算“5+()×7”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63,正确的得数是_______
12.(9分)把表中的数在格子图中表示出来,并回答问题。
兴趣小组
科技
书法
围棋
合唱
人数
(1)把表中的数在格子图中表示出来。
科技
书法
围棋
合唱
(2)_______小组人数最多,比合唱组多_______人。
(3)书法、合唱两组的人数,比科技、围棋两组的人数少_______人。
(4)一共有_______人参加了兴趣小组。
13.(5分)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三、四年级有64人报名参加,一、二年级报名的人数只有三、四年级的一半,五、六年级报名的人数比一至四年级报名的总人数多12人。五、六年级有多少人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
14.(5分)9除72的商加11与12的积,再除以4,商是多少?
四、第4课时
解决问题(1)
(共4题;共20分)
15.(5分)光华路小学买了1个排球和4个铅球,共用去42元。如果一个排球18元,那么每个铅球多少元?(列综合算式)
16.(5分)小明用30元买了6千克橘子,找回12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17.(5分)同学们做操,小强站在从前数第4个,从后数第6个,从左数第8个,从右数第7个的位置上,每行的人数同样多,做操一共有多少同学?
18.(5分)王大爷有高血压,需长期吃药,医生嘱咐他每天吃6片。王大爷有事要外出8天,药瓶里已有25片药,应再放多少片药就够了?
五、解决问题(2)
(共3题;共20分)
19.(5分)一节火车车厢能载煤60吨,有一堆煤,装满了12节车厢还剩19吨。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20.(5分)兔妈妈上午采34朵蘑菇,下午采32朵蘑菇,它把这些蘑菇平均分给6只小白兔,每只小兔分得多少朵蘑菇?
21.(10分)用斜线“\”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或文字。
(1)
(2)
六、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共3题;共19分)
22.(4分)计算。
70-2=_______ 28+68=_______ 82-(9+42)=_______ 87-26-39=_______
23.(10分)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1)关于被减数与减数
(2)关于被除数与除数
24.(5分)二(1)班有男生19人,女生17人。每4人分成一组,可以分为几个小组?
参考答案
一、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共4题;共20分)
1-1、1-2、2-1、2-2、3-1、3-2、3-3、4-1、二、第2课时
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共5题;共65分)
5-1、5-2、5-3、5-4、6-1、7-1、7-2、7-3、7-4、7-5、7-6、8-1、8-2、9-1、三、第3课时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共5题;共22分)
10-1、10-2、11-1、12-1、12-2、12-3、12-4、13-1、14-1、四、第4课时
解决问题(1)
(共4题;共20分)
15-1、16-1、17-1、18-1、五、解决问题(2)
(共3题;共20分)
19-1、20-1、21-1、21-2、六、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共3题;共19分)
学校:新店镇三八小学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何培
课题 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何培
导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导学重点 掌握两步(不含小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导学难点 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导学学法 讲授、讨论
导学工具 小黑板、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学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激趣导课
1.复习导入,先让学生完成“想一想”:春光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8盏日光灯,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2.出示课本第55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3.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口答后,教师说明: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合作学习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例1: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1)理解图示内容。
提问:从图中你找到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找出:
“文具盒每个7元,我们买6个这样的文具盒”;“买书包用去了55元”和“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这三条信息。
(2)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分步列式计算:7×6=42(元),42+55=97(元)。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②教师指出:“你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吗?”
学生独立尝试后,教师指名板演,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7×6+55
=42+55
=97(元)
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7×6表示什么?42+55表示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算式“7×6+55”的运算顺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展示交流 1.让学生完成以下两道计算题。
500+12×326×4-103
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2.课本第61页,课堂活动“说一说,算一算。”。先让学生独立尝试,教师指名板演,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3.课本第63页,练习十五第4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尝试。
课堂评价
1.教师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确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应用 1.算一算。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四道计算题。
12+24×5200-17×7
25×4-9723×2+18
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例1: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方法①,分步算式:
7×6=42(元)
42+55=97(元)
方法②,综合算式:
7×6+55→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42+55
=97(元)→这种书写格式叫“脱式计算”
答: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97元。
试一试:(脱式计算)
500+12×326×4-103→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500+36=104-103
=536=1
全课小结: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5分)
+22
-8=
+20=
+7+10=
+3=
+40
-5=
-(3+9)=
+20
-6=
-9=
+9
+8=
+30
+5=
5×4-6=
-1=
-9=
41-(11
-4)=
×8=
二、把下面的分步列式改成列综合算式。(6分)
-7=74
72-12=60
+9=51[来源:学&科&网]
74-16=58
+5=65
-7=44
()
()
()
21+17=38
-5=9
3×4=12
60-38=22
-9=12
8+12=20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1.9个小朋友参加了书法组,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比书法组的2倍还多3人。求参加航模组的有多少个小朋友,正确的算式是()。
①9
+2
+3=14(人)
②9
×2+3
=21(人)[来源:学|科|网]
③9
×2
-3=15(人)
2.河里有25只小鸭,岸上有7只小鸭,河里的小鸭有2只游上了岸。求这时河里和岸上一共有多少小鸭,正确的算式是()。
①25
+7
-2=30(只)
②25
+2=20(只)
③25
-2=23(只)7+2
=9(只)23
+9=32(只)
3.有72本课外书,分给一班21本,分给二班23本,剩下的分给三班。求三班分得多少本,正确的算式是()。
①72-21
+23=74(本)[来源:学科网]
②72+21-23=70(本)
③21
+23=44(本)
④72-(21
+23)=28(本)
四、涂一涂。(6分)
1.在第①、②、③串花中各选6朵花涂上颜色,把第④串的花全部涂上你喜爱的颜色。
2.一共给多少朵花涂了颜色?
五、列式计算。(20分)
1.比28多44的数是多少?[来源:Z§xx§k.Com]
2.比78少25的数是多少?
3.一个数比68少32,这个数是多少?
4.48与30的和比56多多少?
5.72再添上多少就和98同样多?再减去多少就和68同样多?
六、解决下面的问题。(第1-6题每题6分,第7题8分,共44分)
1.超市运来了55箱牛奶,上午卖出了18箱,下午卖出了14箱,还剩多少箱牛奶?
2.果园里有28棵桃树,苹果树比桃树多13棵,梨树又比苹果树多4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3.教室里有16个男同学、18个女同学。这时有7个同学离开了教室,教室里剩下多少个同学?
4.5.乐乐今年7岁,妈妈的年龄是乐乐的5倍,张老师的年龄正好是乐乐和妈妈的年龄之和。张老师今年有多少岁?
6.菜地里有32根萝卜,3只小兔各拔了8根。这时菜地里还有多少根萝卜?
7.(1)买3枝康乃馨,再买1枝玫瑰,共需多少元?[来源:学科网]
(2)小明带了15元钱,想给妈妈买4枝康乃馨,他带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缺多少元?
(3)请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三、1.②
2.③
3.④
六、1.
55-(18+14)=23(箱)
2.28
+13
+4=45(棵)
3.16
+18
-7=27(个)
4.50
×3
-15=8(元)5.7×5
+7=42(岁)6.32
×3=8(根)
7.(1)3×4+8=20(元)
(2)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课件显示:
2、新课学习
(一)买一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 1.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
4.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 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二)买一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1.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2.学生独立思考,写一写,画一画,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3.小组交流。
4.算式:800-500=300(元)
(三)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1.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2.小组交流。
三、巩固练习完成p44练一练1-5题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买电器
爸爸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了多少钱?
500+800=1300(元)
答:共花了1300元。
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视机便宜多少钱?
800-500=300(元)
答:便宜300元。
第二课时回收废电池
一、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加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造“回收废电池“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先让学生估算出得数的范围,再自主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结合教学 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二、玩中学
1.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并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1)引导学生读懂奖励规则。
(2)引导学生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3.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问题。(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教师板书:122+77=(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122+77=”的方法。
(3)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计算方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4.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问题。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5.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三、巩固练习完成p46练一练1-4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电池有什么作用,绍废电池的污染情况。
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
第三课时 十年的变化
一、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二、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十年前和现在的图片。
二、探索新知
1.让同学说说野生动物园十年来动物种类发生的变化。
学生:环境好了,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原来只有87种,现在增加了139种。)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算一算: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1)解决“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得出结果。
(3)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3.列式计算。
(1)请同学在独立进行计算,同桌合作交流。(2)同桌为单位相互检查对错,并反思。
7
+1 3 9
-----------------
2 6
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连续进位的题目容易出错。全班交流注意事项。4.试一试,完成p47 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演示。
三、学中做
完成教材p48的1-5题。
四、小结课堂。
与老师谈话。
仔细观察图,交流获取的信息,全班汇报交流。
独立练习。
板书设计
十年的变化 87+139=226 7 +1 3 9 —————— 2 6
第四课时小小图书馆
一、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环境进行估算。
3、理解验算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小小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二、玩中学
1.看一看: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1)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算一算。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1)提出问题:“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39-118=(3)估算: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4)进行计算并尝试计算得出结果。239-118怎样计算呢? 3.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118-57=(2)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3)竖式计算:
1 8
-5 7
———————1
注意: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4)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4.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全班汇报。5.学生独立完成“239-57”。
三、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50页的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独立练习。
1 8 8 9
————————2 3
注意:为什么不是4?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514-126= ②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③有同学会说:514-100=414、414-20=394、394-6=388所以514-126=388 ④教师强调: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3.出示p53题目:
526
482
9
——————
2 3
注意:为什么不是4?
第七课时小蝌蚪的成长(2)
教学过程
一、扩展新知 1.试一试:
①共同解决“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 ②学生独自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板书。③300-76=224 提问:十位是0怎么办?
④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竖式: 0 0
+ 44 ————
————
256
300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3题。
四、小结课堂。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汇报自己得到的消息。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设计
算得对吗
300-44=256
300
256
+ 44
————
————
256
300
第9课时 算的对吗(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关注验算以及验算的目的。
二、试一试
1.错在哪里?算一算,说一说。
请学生独立判断,举手回答,集体分析。2.说一说,减少计算错误有什么好方法? ①验算可以减少错误。②不要忘记进位和退位。③题目不要抄错。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8页“练一练”4~6题。
四、小结课堂
说说学到了什么。
同学先小组讨论,后分组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纠错。
全班集体完成并纠正。
指名上黑板做,全班集体纠错。学生畅所 欲言。
第 10课时 练习四
一、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本单元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二、练习巩固
1.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①根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请3生板演。②集体分析题目的写法与算法。
2.下面是阳光鞋店的售鞋情况。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①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图中所表示的意思。②请学生选择一幅图,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③集体分析。3.口算。50-16=
380-250=
1000-800= 63+52=
460+70=
700-190= ①先同桌互说。②举手口答。4.计算并验算。
78+280=
718-542=
418-159= ①请3生板演,余生选择其中的2题计算。②集体分析。5.把这些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成一行。500-222
278+628
275+225
906-345
﹤
﹤
﹤
①学生独立完成。②集体分析。
6.原有400厘米铁丝,做一个玩具自行车用去186厘米铁丝。(1)估一估,剩下的铁丝还够再做一个同样的玩具吗?(2)剩下的铁丝长多少厘米? ①学生独立完成。②集体分析。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答。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四
78+280=
718-542=
418-159=
第11课时练习四(2)
教学过程
一、练习巩固
7.算一算,这些商品的价格比原来分别便宜多少元?
电子辞典:原价398元,现价350元;复读机:原价235元,现价198元;照相机:原价1000元,现价960元。①学生独立计算。②集体分析。
8.二月份进了109箱苹果。根据每年的经验,三月份要比二月份少进25箱苹果。
(1)三月份要进多少箱苹果?(2)两个月一共进多少箱苹果? ①集体分析题意,然后学生独立计算。②集体分析。
9.光明电影院一周售票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395
162
214
五
六
日 480
402
465 票数/张 156(1)这周内哪天售出的票最多?哪天售出的票最少?相差多少?(2)哪两天售出的票数和最大?哪两天售出的票数和最小?(3)哪两天售出的票数最接近? ①集体分析题意,然后学生独立计算。②集体分析。
10.填什么数才能打中?填出两种情况。
32+
200~300
73+
520~560 ①学生独立计算。②集体分析。
二、数学阅读 书本第61页11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先小组讨论,后分组汇报。学生独立完成,全班纠错。全班集体完成并纠正。
指名上黑板做,全班集体纠错。学生畅所 欲言。
板书设计
练习四
星期
一
二 票数/张 156 395
三
四
五 162
214
480
六
日 402
1、巩固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添加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2、会根据图表列综合算式,会正确使用小括号,会读综合算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括号,综合算式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顺序。
师:混合运算的几种基本类型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巩固一下。
1、课件依次出现教材第8 题的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和结果,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口算以上四道算式。
3、学生展示计算结果。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但运算的顺序及运算的结果不同。
结论: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可能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
二、看图列综合算式。(第6题)
1、将第51页第6题的苹果和叶子图分解出现, 学生根据图形,说出苹果的得数。
【设计意图】将苹果图分解出现,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利于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2、学生口头表达图形的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说左边这幅图的计算过程。
预设:
生:先算81÷9=9,再用9-3=6。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表述苹果图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
3、根据图形列综合算式。
(1)师:你会根据左图的计算过程,列一道综合算式?
学生独自列算式,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预设:
生1:81÷9-3=6
生2:(81÷9)-3=6
生3:9-3=6
师:谁来说说你同意谁的,为什么?
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
4、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师:为了完成这道题,你会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预设:
生1:我会先看题目: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教师板书:看)
师:接着怎么做?
生:1:我会先算出43-36=7,再算21÷7=3.
(教师板书:算)
生1:接着列算式。
(师板书:列)
师:列好后还要怎么样?
生1:最后还要检验。
(教师板书:验)
师:根据这个图形,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
【设计意图】列综合算式由不用小括号过渡到需要添加小括号,凸显了小括号的作用。
三、看表格列算式。(第9题)
1、减法。
(1)出示过渡题目:
被减数56减数35
师: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张贴被减数和减数及相应的数字。)
(2)将56换成42+14,出示如下课件:
被减数42+14减数35
师:这个时候,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
师:你又会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
预设:
生1:42+14-35=21
生2:(42+14)-35=21
生3:42+14=56
56-35=21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读出综合算式。
师:你会读出这道算式吗?是多少减多少?(教师一边指着算式42+14-35,一边问)
预设:
生1:42加14减35。
生2:42加14的和减35。
师:综合算式比较规范的读法是,先算的符号读成“与”,比如这道算式可用读作:42与14的和减35。
(3)小括号在减法算式中的应用。
出示下表:
被减数62减数15-3
师:你还会列式吗?
师:被减数是多少?减数又是多少?
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
生1:15-3=12
62-12=50
生2: 62-15-3=50
生3: 62-15-3=44
生4:62-(15-3)=50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读出综合算式:
师:你会读62-(15-3)这个算式吗?
预设:
生1:62减去15减3的差。
生2:62减去15与3的差。
生3:62减15减3。
【设计意图】从不用括号的综合算式过渡到需要添加括号的综合算式,既体现了层次感,又再次凸显了小括号的作用。
2、除法。
(1)课件出示下表:
被减数6+6减数3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跟刚才那个相比,哪里不一样了?
师:被除数是多少?除数又是多少?
师:你还会列式吗?
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
生1:6+6÷3=8
生2:6+6÷3=4
生3:6+6=12
12÷3=4
生4:(6+6)÷3=4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师:你会读出(6+6)÷3这个算式吗?
预设:
生:6与6的和除以3。
(2)课件出示下表:
被减数36减数16÷4
师:你还会列算式吗?
师:这时被除数是多少?除数又是多少?
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
生1:36÷16÷4=9
生2:36÷(16÷4)=9
生3:16÷4=4
36÷4=9
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预设:
生:36除以16与4的商。
3、巩固练习。
被减数7x950减数2836÷6
被减数54-2214减数883-76
生先独立完成,展示后评价时:
师:你会读出你写的算式吗?
预设:
(1)7与9的积减去28。
(2)50减去36与6的商。
(3)54与22的差除以14.
(4)14除以83与76的差。
【设计意图】相应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的对小括号作用的认识,巩固了综合算式的读法。
四、课后练习。
出示下图
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根据分步算式列综合算式,比根据表格列算式更深一个层次,知识难度层层递进。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 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48+16-37 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 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 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45÷5-8 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随堂练习
1.根据算式,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9+36 63÷9×5
=( )+( ) =( )×( )
=( ) =( )
46-7×4 42÷6+39
=( )-( ) =( )+( )
=( ) =(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计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业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智填运算符号
游戏目的
引导学生巧选运算符号,加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训练,培养计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戏材料
1.4开白纸8张,教师出比赛题用.
2.学生每人准备1支水彩笔.
游戏程序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等都是运算符号,使用不同的运算符号可以取得不同的运算结果.巧妙使用运算符号,还可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在4个3中加上不同的运算符号,我们可分别得出0、1、2、3、4、5、6、7、8、9、10十一个结果.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题目,请同学们分组按要求添上运算符号,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2.分发第一组题目(教师自已出题)
例:4 4 4 4=0
3.讲评第一组题目,分发第二组题目(教师自己出题)
例:5 5 5 5=2
注意事项
1.出题后,可给几分钟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各组统一开始填.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与新疆有关的资料,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
2、葡萄干。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50
一、导入。
1、捧出葡萄干。
(1)分给同学尝一尝。
(2)师:味道好吗?大家知道是哪里出产的葡
萄干吗?(新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去了
解葡萄干的生产情况。
(3)说说你了解的新疆。反馈搜集的资料。
(4)出示地图。认识新疆。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你最喜欢
的句子和词语,标明自然段。
3、分组认读生字,说说识字方法。
4、学生反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5、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开火车。
6、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7、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051
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
二、感悟朗读。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在。
葡萄种在()。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有的运
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自
然段。
3、学生反馈,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
欢?教师适时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
生感悟课文。
三、分组讨论。
1、大家学了课文,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吗?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我们的家乡有
什么特产?
四、有谁能跳一段新疆舞。
五、齐读课文。
作业:请你当小导游向家里人介绍葡萄沟。
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052
一、复习。
1、读词语卡片。
茂密暗红淡绿五光十色热情好客
2、抽查背诵。
二、制导写字。
1、读一读。
那产杏梨串族修钉
3、同桌说词。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你认为怎样写才好
看?要注意写
什么?
5、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小黑板、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小黑板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小黑板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计算23+6-11
2×8÷4
72÷8÷3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
2×3×4
15-6+4
2×6÷3 =6×4
=15-10
=2×2 =24
=5
=4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计算45-18+15
48÷6×5
6×6÷9
44+56-32
2、学校合唱队有48人,有12人毕业了,又来了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3、一本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今天卖出了37枝鲜花,还剩多少枝?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15÷3×5 =29+38
=5×5 =6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 、复习:
1、口算:
3/12+5/12 1/2+1/3 1/3-1/4
2/1-4/1 1/5+3/5 1-1/3
2、计算:
1/5+2/5+3/5 1-5/8-1/8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比较这两中算法,那种比较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小结没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出示例2 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1.从 里减去 ,所得的差与 相加,和是多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推荐阅读:
青岛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1-19
二年级下册《两级混合运算》教案分析06-0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5-27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10-03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2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