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2025-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推荐7篇)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篇1

每章作业题目内容

第1章(15页)

第1.5题、第1.6题、第1.7题

第2章(36页)

用传统流程图、N-S图、伪码来描述4.(1)、(2)和(3)

第3章(82页)

第3.3题、第3.4题、第3.6题、第3.7题

第4章(111页)

第4.3题、第4.6题、第4.8题、第4.9题、第4.10题

第5章(140页)

第5.3题、第5.5题、第5.6题、第5.8题、第5.10题、第5.12题、第5.16题

第6章(168页)

第6.1题、第6.3题、第6.4题、第6.6题、第6.8题、第6.13题

第7章(218页)

第7.1题、第7.3题、第7.6题、第7.10题、第7.14题、第7.18题

第8章(291页)

第8.3题、第8.4题、第8.5题、第8.6题、第8.7题、第8.15题、第8.16题、第8.17题

第9章(330页)(不做)

第9.1题、第9.2题、第9.3题

第十章 指针(278页)(不做)

第10.3题、第10.4题、第10.5题、第10.7题、第10.15题、第10.16题、第10.17题

备注:作业讲评穿插在讲课中进行。不再最后讲评,请同学保留好自己的每一次作业。对于每次作业,除了写在作业纸上外,还需要进行上机编程调试得出结果(无法上机实现的题目如题目3.3等除外),并与自己做的相对比,检查自己的错误。对作业成绩和批改有异议的同学,请及时找老师反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4 对于作业迟交者,一律以降一档记成绩。如作业应该给优,但因迟交,成绩给良。

5.作业采用抽查制度,每章讲完后指定某一班级交作业检查。

作业等级划分

优:书写干净,整洁。完成所布置的所有题目。所编写程序正确,书写格式正确,程序对象命名正确,有恰当合理的注释。对于作业题目,使用多种算法完成且思路正确。

良:书写干净,整洁。

2完成所布置的题目,对于不会写的作业题目,允许空着,但不赞成抄袭。所编写程序思路正确,书写格式上有欠缺,程序对象命名正确,有注释。

4对于作业题目,能够尝试使用多种算法,且思路可行。

中:

1书写欠干净、整洁。疑似抄袭他人作业者

3对于作业题目,仅仅是完成,缺乏深度思考。

未交:以0分记。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内容和要求

需提交实验报告的章节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具体实验内容见附件《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doc)

备注:如果某章实验课次数超过一次,也只写一个实验报告。如受篇幅所限,实验报告里精选一些自己做过和验证过的程序实例,写明实验结果分析,写出自己对该部分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在编程及调试过程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对于报告迟交者,一律以降一档记成绩。如实验报告应该给优,但因迟交,成绩给良。4 实验报告提交的时间均在该次实验结束后一周,即本周做完第三章实验,下周实验课时提交上周的实验报告。

5请学委辛苦,按所在班级学生的学号排好实验报告的顺序,提交给任课教师或助课教师。6 每次上机课结束前15分钟检查学生实验情况,请做好准备。

实验报告等级划分

优:严格按实验报告要求,写明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题目,实验要求,实验内容。2 对于实验,写清程序代码(篇幅不够可以另附作业纸),给出实验测试或验证用例(数据),对所编写的程序经上机测试,得出结果正确,对于结果不正确或部分测试结果正确的现象给予深刻的讨论和分析,且有理有据。书面干净、整洁。对于本次试验,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并在实验报告中列出。

良:未能严格按实验报告要求,写明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题目,实验内容,实验要求。2对于实验,写清程序代码(篇幅不够可以另附作业纸),给出实验测试或验证用例(数据),对所编写的程序经上机测试,得出结果正确,对于结果不正确或部分测试结果正确的现象给予讨论和分析。书面干净、整洁对于本次试验,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并在实验报告中列出。

中:书写不够干净、整洁疑似抄袭他人报告仅仅写出程序代码,未对其进行调试,未列出实验用的测试或验证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或对于所得出的结论未能做出深刻的分析,举一反三。

未交:以0分记。

《C程序设计》大实验作业(选作)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实际应用实验题目(如下所示),完成设计与实现。期末需要提交总的书面报告,要求详细说明自己所开发的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操作界面、操作指南、实现技术、源代码及参考资料。参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如下所示)

实验目的:

1.综合掌握C语言的知识、程序设计方法。

2.学会开发设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3.文件型数据库

4.词法分析器

5.模拟 dos 命令 dir

6.桌面计算器

7.汉字的显示

8.通用排序算法

9.文本编辑器

10.校友通讯录

实验方法:

1.查阅资料,分析课题所具功能,做初步设计

2.编写相应代码,调试,运行

3.生成可执行程序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篇2

一、作业的类型

作业按完成的时间可以分为三类,即课前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按照思维类型可分为四类,即识记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应用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每种作业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教师应当通过精心设计,合理整合时间和思维的不同维度,发挥各种不同作业的功能。

1. 课前作业

就数学而言,很多新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形成新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一定的复习与回顾,这些可以通过课前作业的方式展开。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短小的任务工作单,将需要回忆的知识和方法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请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此外,为了顺利开展新课的探究活动,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作业中设计“脚手架”式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为其顺利开展新课探究做好准备。

例如,以下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与正切课前作业设计。

课前复习:cos(α±β)=?上述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中,α、β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回忆:1.是如何推导的,请将推导过程写在下面;2.是如何推导的,请将推导过程写在下面。

任务:研究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in (α+β)=?

提示:1.你已经知道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能否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来研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2.从诱导公式你能否得到启示,sin(α+β)应该如何进行转化?

思考: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中α、β角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反馈、检测和进一步解析。因此,课堂作业设计应起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体现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课堂作业反馈出学生掌握程度,达到落实重点的目的。

例如,下面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与正切课堂作业设计。

1.sin(45°+30°)=?

2.sin15°=?

3.sin27°cos72°-cos27°sin72°=?

4.cos33°sin63°-cos57°sin27°=?

5.已知,求sinφ。

以上课堂作业虽然简单,但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从正向展开,逆向合并,正余弦转换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同时第5小题促进了公式中对任意角的理解,实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3.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课后作业由于学生完成时间相对宽裕,在巩固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一定的探究性作业,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

例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与正切的课后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并让学生自行研究两角和与差的余切公式。

二、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除了实施时间和思维类型不同之外,高效的课后作业还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 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

作业的布置应具有针对性,作业中的大部分内容应该与课堂教学知识、方法相一致,让作业达到巩固知识、方法和技能的目的。作业的布置应该避免量过多、内容过杂,影响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关注和理解,应减少作业布置的随意性。

2. 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这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应用。我们要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素材,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在等比数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计算银行的借贷利息”,让学生思考选择等本还是等额方式还贷更合算。又如,在分段函数中,教师可以设计“出租车计费问题”,让这些有趣和有实践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3. 作业设计要有思辨性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看似正确的错误解法,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概念模糊、对问题的本质理解不深刻、应用条件不恰当等。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增加错误解法辨析、概念辨析等,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数学理解。

例如,已知曲线C的方程为:y2=2px,若点A(5,0)到曲线C的最小距离为4,求曲线C的方程。

有学生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由题意可知P大于零(否则开口向左点A到曲线C的最小距离为5,不可能是4),若点A (5,0)到曲线C的最小距离为4,可以看做以A为圆心,以4为半径圆与抛物线相切时的切点与点A的距离即为A点到曲线C的最小距离,此时抛物线即为所求。所以可以由

联立可得x2+(2p-10)x+9=0,(p>0)。

由Δ=(2p-10)2-4×9=0=0,得到p=2或p=8,均满足p大于零,所以p=2或p=8。因此,满足条件的抛物线有两条,分别为y2=4x和y2=16x。

以上解法对吗?

我们通过几何画板来画出y2=4x和y2=16x及(x-5)2+y2=16的图像,如上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p=8时,曲线C与圆根本不相切。对于出现上述情况,学生们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Δ=0却不相切?如果我们将这些错误解法一一呈现,让学生在“对”与“错”的思维冲突中去伪存真,就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4. 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水平不同,如果布置统一的作业,则既不能满足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的愿望,也可能给学困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选做。比如,我们可以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基础题,要求人人做;B.中难度题,适合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生选做;C.拓展题,给“尖子生”选做。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他完成自己选择的作业,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尤其要表扬那些敢于挑战高一层次作业的学生。这样不仅减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给有能力的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符合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后,教师可以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A层基础题:解不等式|x-1|>2;解不等式丨x-1|>0;解不等式|x-1|>-2。

B层中等难度题:解不等式|x-1|>a(a∈R)。

C层拓展题:解不等式|x2-1|>a(a∈R)。

以上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既满足了基本教学大纲要求,也给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5. 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

学习不单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尝试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学习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后,可以结合函数的图像,请学生尝试研究此双曲线的性质,看看能得到哪些结论。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篇3

[关键词] 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内化,更是知识和技能的深化与发展. 但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不少弊端,如作业量过大,学生负担过重;作业难易度不够适中,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不仅不能凸显对学业正强化的功能,反而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为克服作业设计中的上述不足,使学生从大量重复练习中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优化相应的评價方式,以期发挥作业“正能量”功能,实现有效教学.

作业设计的基本考量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试图梳理出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基本要求,以便教师从学生作业中获取真实反馈,使作业真正成为教师为学生号脉把关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提升的助推器.

鉴于此,笔者认为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提升可从以下方面予以考量:

1. 作业的质与量. 质可从与目标间的关联度、学生的易错点等角度进行考察;量主要与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相联系.

2. 作业的层次与类别. 作业层次需包含A层(基础型)、B层(中档型)、C层(发展型);题目的类别可以设计多种题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证明题等.

3. 作业内容的再现. 每张作业单的比例可以按照2‥8的新旧知识比来设计,让学生在巩固前一节课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具体实践

1. 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内容的层次性:实践研究中,笔者将作业内容分成三层. A层次为基础题,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A层次习题与课本例题和课本练习册难度相当;B层次为变式题,是对课本例题或练习题的变式,重在数学概念理解、技能的熟练应用;C层次为发展题,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 基础题、变式题、发展题的比例一般约为5‥4‥1,学生自主选择各个层次,这样既能让基础一般的同学“吃得下”,也能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吃得饱”.

(2)知识的滚动性: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作业设计时应关注对前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再现,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知识的滚动性.

(3)题型的丰富性:根据所学内容,作业单涵盖选择题或判断题(3~4题)、填空题(5~8题)、计算题或证明题(4~6题),思维拓展题(1~2题),控制作业的总量. 一般说来,选择题、填空题在课堂完成,每节课后适宜布置20~3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 难易程度上、数量上合理的调控,让学生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既有效缓解“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优等生的探求能力. 另外,作业设计要向生活开放,与生活对接,要把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课本的知识内涵,并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习题的多样化设计,即在传统题型基础上,丰富习题形式,增加应用题、开放题、研究题等.

(4)题量的适切性:作业设计有个“最优作业量”问题,总的来说,作业宜少不宜多. 有些教师认为多布置作业,教学质量总要好些,其实越过了一个客观存在的“度”,在经济学上,会受到“边际效益递减律”的制约,事倍功半;在心理学上,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 所以,必须考虑作业“量”的适当.

2. 作业设计的典型案例

下面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作业练习设计为例,具体分析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作业中如何体现.

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3)作业设计

姓名_____ 评价_____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8. 某学校体育场看台的侧面如图1所示,看台有四级高度相等的小台阶,每级小台阶都为0.4米. 现要做一个不锈钢的扶手AB及两根与FG垂直且长均为1米的不锈钢架杆AD和BC(杆子的底端分别为D,C),且∠DAB=66°.

(1)求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的长度;

(2)求所用不锈钢材料的总长度l. (即AD+AB+BC,结果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sin66°≈0.91,cos66°≈0.41,tan66°≈2.25,cot66°≈0.45)

9. 图2所示的工件叫燕尾槽,它的横断面是一个等腰梯形,∠ABC叫做燕尾角,AD叫做外口,BC叫做里口,点A到BC的距离叫做燕尾槽深度. 经测量,AD=10 cm,燕尾角为50.2°,燕尾槽深度为6 cm,试求里口BC的长. (备用数据:sin50.2°≈0.768,cos50.2°≈0.640,tan50.2°≈1.20)

10. 某大坝的截面是梯形,已知坝顶AD=4米,坝高是3米,坝底BC=(8+3)米,AB的坡度i=1‥.

(1)求梯形的面积;(2)求CD的坡度、坡角.

11. 河岸边有一根电线杆AB(如图3),河岸距电线杆AB的水平距离是14米,即BD=14米,该河岸的坡面CD的坡度i为1‥0.5,岸高CF为2米,在坡顶C处测得杆顶A的仰角为30°,D,E之间是宽2米的人行道,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拆除电线杆AB时,为确保安全,是否将此人行道封上. (提示:在地面上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危险区域,≈1.7)

12. 已知:如图4,在一个坡度为1‥2.4的斜坡上有一棵树,高为AB,当太阳光与水平线成50°时,测得该树在斜坡上的树影BD的长为13米,求树高. (精确到0.1米,已知sin50°≈0.766,cos 50°≈0.643,tan50°≈1.192)

nlc202309090000

(1)内容的层次性:A层次为基础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如作业单中的3、6、7、9、10题是让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坡度、坡角的概念解决斜坡中的简单计算问题. B层次为变式题,针对一般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如作业单中的11题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结合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C层次为发展题,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作业单中的12题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所学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所需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2)知识的滚动性:作业单中的1、2、4、5、8题均为前面所学的知识,可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3)题型的丰富性:题型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同时还设计了實际生活的应用题(如8~12题).

(4)题量的适切性:在数量上有弹性,分课内、课外完成(1~7、9题在课内完成,大约5~8分钟);在每节课后布置20~3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8、10、11、12课外完成).

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占据着教学质量的半壁河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举足轻重,教师除了需要精心设计作业,更要精心评价学生作业,不能单单一个对号或错号,要有创意地评价,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乐于去改正.

优化作业评价的方法探究与效果反馈

1. 作业评价改进的方法探究

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如果学生也认真完成了,而教师反馈给学生的只是整篇的“×”或“√”,那么这种评价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阻隔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而且如果作业只是采用单次评价,即不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二次或多次评价,那么作业的反馈功能将受到弱化,鉴于此,笔者认为作业评价可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进.

(1)巧用不同标记,增加可接受性. 对不同标记在作业中传递的意思,需教师与学生共同拟定. a.更改错题标记. 在批改作业中,变传统的“×”为“?”.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我们主张用画“?”“—”“∧”等符号来引发学生重新思考. (“?”表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问题,“—”表示学生的书写不完整,“∧”表示学生的解题有遗漏)虽然只是批改符号上的一点小小的变化,却可以折射出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小心呵护. b.引入亮点标记.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亮点标记进行激励,一般采用“☆”符号,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如有学生解题过程清晰规范;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有的学生的作业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等都可作为一个亮点. 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2)引入作业评语,提升育人温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和鼓励. 因此,我们建议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引入评语制.

(3)订正原题,审查原因. 第一次批改后如果学生的作业有错,教师先不进行终结性评价,只给指出错误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订正,之后再次批改,根据作业情况给予终结评价. 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我审视错误,明晰错误原因,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4)寻找同类题,重点突破. 在订正原题的基础上,为更好地理解本题,可再寻找一道同类题. 这道题可以是自己寻找的,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 通过本题的正确解答,不但能达到知识的巩固,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增添必胜的信心.

2. 实施效果反馈

教师反馈——使用作业单,改变了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 教师在关注教材内容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情况的作业单. 通过精心批改作业单,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学生的反复订正,实现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寻找同类题可以检测学生的订正效果,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反馈——学生甲:作业单时间适中,平均20~30分钟完成,题型丰富,作业内容具有代表性,既有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也有当堂课的反馈,符合上课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由浅入深,既有基础部分,也有思考拓展提高,还减轻了我的书包. 学生乙:自初三以来,我们一直在使用数学小卷子,小卷子内容十分丰富,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基础题和较难题1道. 一般我完成一张小卷子需30分钟左右. 使用数学小卷子后,我发现我的填空题、选择题正确率明显提高了,对难题的把握也更进了一步,让我平时就得到对难题的思维训练,慢慢养成习惯,比起以前的到了考前做综合卷时才做几道压轴题的方式简直好太多了,基础题也会更加注意该写和不该写的. 我认为这种以小卷子形式的练习对我们非常有益,而且老师的标注十分清晰,让我一眼就看出哪些地方书写有问题. 每张小卷子,老师都让我们独立订正,并多次批改,让我切实掌握了所学知识. 当我的小卷子做得好时,老师也会给我写表扬的语句,我很开心.

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反思

实践证明,作业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业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内容的反馈,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作业设计与评价的鲜活实践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通过精心的作业设计与即时的反馈评价,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程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甚至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这样的实践不仅使教学更具层次性和有效性,更彰显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精心设计作业,优化评价方式,不仅能凸显作业的反馈与激励功能,助推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在进行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笔者认为,还有如下四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与完善:第一,再现型作业内容和新授的作业内容的比例如何分配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第二,如何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让作业尽量体现层次性和丰富性;第三,对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学生,作业设计如何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第四,如何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完成.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篇4

学时数:72学时(讲课:20学时;课程设计:52学时;实验:无;实习:无)学分数:4 主教教师:宋力 songli024@126.com, la_under@126.com(111111)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完成园林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园林设计发展的概况,为以后从事设计或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目标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方法及实例(18学时)

绪论:了解园林及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发展历史、功能作用、分类);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内容、相关技术指标规范、程序等。

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园林及园林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世界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公园的功能及分类

总论:掌握设计程序、方法、各风景园林构成要素的设计、趋势 第二章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2学时)第一节、尊重场地原有自然及社会状况 第二节、遵守相关法令法规及规划设计规范 第三节、充分满足功能要求

第四节、充分体现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设计方法(6学时)第一节 立意 第二节 布局 第三节 要素

第四章 设计程序(4学时)第一节 设计程序的特征及作用

第二节 小型项目(私人住宅庭院)程序方法 第三节 大型公园规划设计程序方法

各论:介绍国内外典型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以各类型公园为主)第五章 综合公园G11(2学时)第一节、功能分区(景区)划分 第二节、公园出入口设立 第三节、园路系统、第四节、公园广场布局 第五节、公园建筑布局

第六节、公园地形处理河湖水系 第七节、种植设计植物配置 第八节、给排水设计 第九节、电气设施

第六章 专类公园G13(2学时)第一节 儿童公园G131 第二节 动物园G132 第三节 植物园 G133 第四节 主题游乐园G136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54学时)

1、基本技能训练(18学时)

1)现状调查分析6学时(修正现有植物状况图,设计问卷以调查人群需求及相关信息,绘制现状分析图)

2)实例分析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12学时(案例临摹,分析报告)

(1)2-3个古典规则式园林实例(Arcadian academy, Rome花园平面图、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平面图)

(2)2-3个古典自然式园林实例(清静明园平面图、留园平面图、局部剖面图)(3)3-5个新近优秀设计实例(平面图、鸟瞰图)

2、课程设计内容(沈阳万泉公园规划设计,36学时)1)现状调查分析(基本技能训练)

2)实例分析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基本技能训练)3)功能分区及交通分析4学时(功能关系分析图)4)功能分区规划2学时(功能分区规划图)5)道路规划2学时(道路规划图)6)竖向规划2学时(竖向规划图)

7)总体规划设计8学时(总体规划设计图)8)园林绿地规划2学时(园林绿地规划图)9)中心景区详细规划10学时

(1)平面图

(2)两个方向的剖面图(3)植物种植设计图(4)效果图

(5)主体建筑单体设计(平面图、立面图)10)鸟瞰图4学时(鸟瞰图)11)设计说明2学时(800-1000字)

三、作业内容

第一部分(15%)

现状调查分析:

使用人群调查问卷5份;使用状况照片5-10张。

植物现状调查:定位胸径大于20cm的乔木,值得保留的亚乔木、灌木,并标注树木名称。

第二部分(20%)

实例分析:

1、Arcadian academy, Rome花园平面图;

2、清静明园平面图;

3、一个优秀城市公园设计方案平面图(自选)

4、一个优秀城市公园设计方案鸟瞰图(自选)

共4张A3手绘彩图,水彩、水粉、彩铅、马克均可,版式自行设计(包括标题、图纸序号、姓名、学号、年级)。

第三部分(万泉公园改造规划设计,65%)

1、万泉公园概况

万泉公园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万泉河畔。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西侧为万泉街,北侧小河沿路,东侧为园动巷,来往车辆很多,交通也十分便利。附近还有著名的肿瘤医院、解放军四六三医院、沈阳故宫、商业中心中街以及大面积的居民区。

公园始建于1906年,原名“小河沿”,解放后改名为“万泉公园”,1979年5月又改名为“沈阳动物园”。公园地势平坦,空间开阔,总占地62公顷,其中湖面7.6公顷。园内绿树成荫(东南部尤为密集),环境怡人。并有古树名木50余株、古建筑一组(西门南侧)。此外便是造型各异的各类动物馆舍、供人休息的亭、廊建筑设施。

作为沈阳市动物园,该园曾经拥有各种动物126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69种。园内辟有珍猴馆、熊猫馆、长颈鹿馆、水禽湖、猴山、狮虎山。展出的珍奇动物有金丝猴、丹顶鹤、东北虎、大熊猫、犀牛、野驴、亚洲象等。园内还设有国家唯一的“鹤类人工繁育研究基地”。

2、设计内容及要求(1)、有明确的主题立意

(2)、风格形式:结合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地形处理手法的、现代风格的、开放型大型公园。为居民及游客提供娱乐观光、休闲健身的公共户外活动空间。

(3)、具体内容:公园不建围墙和售票等设施,但可考虑多设立出入口,并布置总数为50-100个轿车车位的停车场、200-250平方米自行车停车场。公园重要建造一栋一层的游客中心建筑,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功能为小卖、茶室、活动室、管理室、厕所等;露天茶座2个(50-70平方米);喷泉水池2个(各30-60平方米);厕所3个(16-20平方米),休息广场2-3个(总面积300-500平方米,可安排健身器械),游泳池1个,网球场2个,篮球场2个,主路宽4米,次路宽2米,小径宽0.8-1米,园林植物在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选择沈阳常用种类。其他设施由设计者决定。水上舞厅考虑保留并再利用。

四、作业形式

本课程不设理论考试,最后成绩由学习态度及课程设计作业组成,总分100分。全部图纸均采用手绘,总体规划设计、中心景区详细规划设计、全园鸟瞰手稿须绘在A0或A1图纸上,其余可根据设计内容自选图纸尺寸,最后将2、3项内容合在一起,加封皮统一装订成A3打印册(鲁美附近打图社物美价廉),封皮注名园林设计Ⅰ作业(基础训练、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

1、设计基本技能训练一(以小组为单位做现状、案例分析报告,每组20-30分钟,提交PPT报告。15分);

2、设计基本技能训练一(成功案例临摹, 提交4张A3。20分);

3、课程设计(提交8版A3打印图,共65分)(1)功能分区、交通分析、景观视线分析(10分);(2)总体规划设计(15分);(3)竖向规划(5分);

(4)中心景区详细规划设计(10分);(5)中心景区局部透视效果(10分)(6)中心景区植物种植设计(10分);(7)全园鸟瞰图(10分);(8)设计说明(5分).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增补本,南京:浙江科学出版社 [2]唐学山,李雄等《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篇5

1.当一个工程含有多个窗体时,其中的启动窗体是()。

窗体

最后一个添加的窗体 第一个添加的窗体

启动Visual Basic时建立的窗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在“工程属性”对话框中指定的窗体 知识点:

2.在窗体上面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然后编写如下的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Text1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

......End Sub

若焦点位于文本框中,则能够触发KeyPress事件的操作是()。

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 双击文本框 鼠标滑过文本框 单击鼠标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在“工程属性”对话框中指定的用户解答: 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 知识点:

3.为了装入一个VB应用程序,应当()。

只装入窗体文件(.frm)只装入工程文件(.vbp)分别装入工程文件、窗体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 分别装入工程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bas)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只装入工程文件(.vbp)知识点:

4.为了在按下Esc键时执行某个命令按钮的事件过程,需要把该按钮的哪个属性设为True()。

Default Value Cancel Enabled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Cancel 知识点:

5.用菜单编辑器创建菜单时,如果要在菜单中添加一条分隔线,正确的操作是()。

在标题输入框中输入“-”(减号)在名称输入框中输入“-”(减号)在名称输入框中输入“_”(下划线)在标题输入框中输入“_”(下划线)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在标题输入框中输入“-”(减号)知识点:

6.在显示菜单时,菜单的哪个属性为True时将用灰色显示该菜单项标题()。

Visible Checked Caption Enabled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Enabled 知识点:

7.为了使标签框控件覆盖背景,应把BackStyle属性设置为()。

False True 1 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 知识点:

8.使文本框获得焦点的方法是()。

SetFocus GotFocus LostFocus Chang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SetFocus 知识点:

9.在窗体上画两个文本框(Name属性分别为Text1和Text2)和一个命令按钮(Name属性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两个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 = Text1.Text+Text2.Text Print a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Text1.Text = “" Text2.Text = ”“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在Text1和Text2中分别输入123和321,然后单击命令按钮,则输出结果为()。

444 321123 123321 132231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23321 知识点:

10.当拖动滚动条中的滚动块时,将触发滚动条的事件是()。

Scroll SetFocus Change Mov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Scroll 知识点:

11.下面不是VB的数据类型的是()。

Currency Object Bool Singl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Bool 知识点:

12.下面的数2.65358979335278E-06写成普通的十进制数是()。

0.***335278 0.***5278 0.***35278 0.***278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0.***35278 知识点:

13.下面的数1.2***69E+19写成普通的十进制数是()。

12***6900000 12***690000 12***6900 12***6900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2***6900000 知识点:

14.下列可作为VB的变量名的是()。

Abs AB∏

3*Delta PrintChar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PrintChar 知识点:

15.设a = 2,b = 3,c = 4,d = 5,下列表达式Not a <= c Or 4 * c = b ^ 2 And b <> a + c的值是()。

True 1 False-1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False 知识点:

16.语句Print 5 * 5 5 / 5的输出结果是()。25 5 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25 知识点:

17.表达式4 + 5 6 * 7 / 8 Mod 9的值是()。7 6 4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5 知识点:

18.以下语句Print 3 + 4 5 * 6 / 7 Mod 8的输出结果是()。4 3 5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4 知识点:

19.语句Print Sgn(-6 ^ 2)+ Int(-6 ^ 2)+ Int(6 ^ 2)的输出结果是()。

-1 1-72-36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1 知识点:

20.以下语句的输出结果是()。

a = Sqr(3)

Print Format(a, ”$$####.###")

$1732 $$0001.732 $1.732 $$1.732

展示设计作业要求 篇6

一、作业量

1.结合先期产品设计课程自己设计的课题产品进行摊位(橱窗)展示设计。

2.设计报告说明一份,3.结合先期产品设计课程自己设计的课题产品完成展版设计。

二、作业要求

1.展示设计

完成展示效果图一份(交用A4纸彩打,并附交电子图片文档)。

2.设计报告说明必须包括以下具体内容汇报:(文本格式用A4纸打印,并附交电子文档)。

(1)主体受众视觉心理分析;

(2)设计主题、{即你展示设计思维意图出发点,例如:某一电扇产品,通过设计营造凉

爽的画面感觉来传达、寓意产品使用功能或使用效果等};

(3)场景营造技巧方法应用{应用了教材上例举的何种常用的设计技巧和手段};

(4)道具选用理由和目的(辅助展示效果的背景、场面、文字、配饰物等);

(5)色彩调子分析(采用了什么色彩调子?为什么?)

(6)展示主体突出手段方法(用了哪种设计技巧或方法来烘托产品形象和主题);

(7)展示空间尺度描述(设想大概需要的展示空间尺寸)。

2.展板设计要求

(1)主题突出,主次分明、画面色调统一、简洁、艺术性强。

(2)展板基本信息明确(设计思维原点、思维轨迹、尺寸三视图、设计者等)。

(3)展板设计尺寸为竖版,90X120MM。

(4)交A4纸彩打,并附交电子图片文档。

三、作业完成时间

1月9日

四、作业判分标准

1.展示设计30%

2.展示设计报告20%

3.展板50%

c程序设计作业及要求 篇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下面程序

fun3(int x)

{

static int a=3;

a +=x;return(a);

}

main()

{

int k=2, m=1, n;

n=fun3(k);

m=fun3(m);

printf(“%dn”,n);

}的输出是().A.3 B.4 C.5 D.9

2.下面的程序

main()

{

int x=3;

do

{

printf(“%dn”,x-=2);

}

while(!(--x));

}

().A.输出的是1 B.输出的是1和-2 C.输出的是3和0 D.是死循环

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预处理命令行必须位于源文件的开头 B.在源文件的一行上可以有多条预处理命令C.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D.宏替换不占用程序的运行时间

4.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局部变量说明为static存储类,其生存期将得到延长 B.全局变量说明为static存储类,其作用域将被扩大 C.任何存储类的变量在未赋初值时,其值都是不确定的 D.形参可以使用的存储类说明符与局部变量完全相同

5.下列语句中,符合C语言语法的赋值语句是().A.a=7+b+c=a+7 B.a=7+b++=a+7 C.a=7+b,b++,a+7 D.a=7+b,c=a+7

6.下面程序

main()

{

int y=9;

for(;y>0;y--)

{/ 6

if(y%3==0)

{

printf(“%d”,--y);

continue;

}

}

} 的输出是().A.741

B.852

C.963

D.875421

7.下面程序

main()

{

int x=32;

printf(“%dn”,x=x<<1);

}的输出是().A.100 B.160 C.120 D.6

48.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 main(){ printf(“%dn”,NULL);}

A.不确定的(因变量无定义)

B.0 C.-1 D.19.若k是int型变量,且有下面的程序片段

k=-3;

if(k<=0)printf(“####”)else printf(“&&&&”);

上面程序片段的输出结果是().A.#### B.&&&& C.####&&&& D.有语法错误,无输出结果

10.下面的程序

main()

{

int x=3,y=0,z=0;

if(x=y+z)printf(“* * * *”);

else printf(“####”);

}

().A.有语法错误不能通过编译 B.输出* * * *

C.可以通过编译, 但是不能通过连接, 因而不能运行 D.输出####

11.+以下定义语句中正确的是().A.char a=''A''b=''B''B.float a=b=10.0C.int a=10,*b=&a

D.float *a,b=&a

12.设有如下一段程序

int *var,ab;

ab=100;

var=&ab;

ab=*var+10;

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ab的值为().A.120 B.110 C.100 D.90

13.若x和y都是int型变量,x=100、y=200,且有下面的程序片段 printf(“%d”,(x,y));上面程序片段的输出结果是().A.200 B.100 C.100 200 D.输入格式符不够,输出不确定的值

14.若有以下说明和定义

union dt

{

int a;

char b;

double c;

}

data;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data的每个成员起始地址都相同 B.变量data所占的内存字节数与成员c所占字节数相等

C.程序段:data.a=5;printf(“%fn”,data.c);输出结果为5.000000D.data可以作为函数的实参

15.设有如下枚举类型定义

enum language

{

Basic=3,Assembly=6,Ada=100,COBOL,Fortran

}

枚举量Fortran的值为().A.4 B.7 C.102 D.10

316.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C语言的源程序不必通过编译就可以直接运行 B.C语言中的每条可执行语句最终都将被转换成二进制的机器指令 C.C语言程序经编译形成的二进制代码可以直接运行D.C语言中的函数不可以单独进行编译

17.在一个C程序中()

A.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所有函数之前 B.main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

C.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所有函数之后 D.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固定位置

1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于double类型数组,不可以直接用数组名对数组进行整体输入或输出

B.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所占存储区的首地址,其值不可改变

C.当程序执行中,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所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将给出“下标越界”的出错信息

D.可以通过赋初值的方式确定数组元素的个数

19.有以下程序

main()

{

char s[]=“Yesn/No”,*ps=s;puts(ps+4);

*(ps+4)=0;puts(s);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n/NO Yes /NO B./NO YesC./NO Yes /NO D./NO Yes

20.以下程序段中,不能正确赋字符串(编译时系统会提示错误)的是().A.char s[10]=“abcdefg” B.char t[]=“abcdefg”,*s=t

C.char s[10];s=“abcdefg” D.char s[10];strcpy(s,“abcdefg”)

21.C语言中的标示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

A.必须是字母 B.必须是下划线 C.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D.可以是字母或数字或下划线中的任意一种

22.以下程序段给数组所有的元素输入数据,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include main()

{

int a[10],i=0;

while(i<10)scanf(“%d”,());

}

A.a+(i++)B.&a[i+1]C.a+ID.&a[++i]

23.C语言中while和do-while循环的主要区别是()

A.do-while的循环体至少无条件执行一次 B.while的循环控制条件比do-while的循环控制条件严格 C.do-while 允许从外部转到循环体内D.do-while 的循环体不能是复合语句

24.下面四个选项当中,均是关键字的是()

A.auto,enum,includeB.switch,typedef,continue

C.signed,union,scanfD.if,struct,type

25.设ch是char型变量,其值为A,且有下面的表达式 ch=(ch>='A'&&ch<='Z')?(ch+32):ch 上面表达式的值是().A.B.aC.ZD.z

26.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操作 B.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出但必须要输入C.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要有输出 D.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既没有输入也没有输出

27.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s=0,a=1,n;

scanf(“%d”,&n);

do {s+=1;a=a-2;

}

while(a!=n);

printf(“%dn”,s);

}

若要使程序的输出值为2,则应该从键盘给n输入的值是().A.-1B.-3C.-5D.0

28.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c=35;

printf(“%dn”,c&c);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0B.70C.35D.129.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a[]={1,2,3,4,5,6,7,8,9,0},*p;

for(p=a;p<=“"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printf(?%d,?,*p);=”“>

A.1,2,3,4,5,6,7,8,9,0

B.2,3,4,5,6,7,8,9,10,1

C.0,1,2,3,4,5,6,7,8,9

D.1,1,1,1,1,1,1,1,1,1

30.正确的自定义标识符是()

A.a=2B.a+bC.nameD.default

31.有以下程序:

#define f(x)x*x main()

{

int i;

i=f(4+4)/f(2+2);

printf(”%dn“,i);

}

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A.28B.22C.16D.432.下面函数

int fun1(char*x)

{

char *y=x;

while(*y++);

return(y-x-1);

}的功能是().A.求字符串的长度B.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大小C.将字符串x复制到字符串y

D.将字符串x连接到字符串y后面

33.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fun(int a, int b)

{

if(a>b)return a;

else return b;

}

main()

{

int x=3, y=8, z=6, r;

r=fun(fun(x,y), 2*z);

printf(”%dn“, r);

}

A.3B.6C.8D.1

234.已定义c为字符型变量,则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c='97B.c=”97“;C.c=97;D.c=”a“;'

35.若变量已正确定义并赋值,下面符合C语言的表达式是().A.a:=b+1B.a=b=c+2C.int 18.5%3D.a=a+7=c+b

36.s1和s2已正确定义并分别指向两个字符串.若要求:当s1所指串大于s2所指串时,执行语句S;,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if(s1>s2)SB.if(strcmp(s1,s2))SC.if(strcmp(s2,s1)>0)S

D.if(strcmp(s1,s2)>0)S

37.以下选项中属于C语言的数据类型是()

A.复数型B.逻辑型C.集合型D.双精度型

38.C语言中,long类型的数据占字节数为()A.1 B.2 C.4 D.8

39.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a=1,b;

for(b=1;b<=10;b++)

{

if(a>=8)break;

if(a%2==1){a+=5;continue;

}

a-=3;

}

printf(”%dn",b);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3B.4C.5D.6

40.编辑程序的功能是()

A.建立并修改程序B.将C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C.调试程序

D.命令计算机执行指定的操作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0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

1.C 2.B 3.D 4.A 5.D 6.B 7.D 8.B 9.D 10.D 11.C 12.B 13.A 14.C 15.C 16.B

上一篇:公卫科职责下一篇:叶圣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