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篇1

测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测试过程是从客观事物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认识过程。测试包括测量和实验,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借助专门设备,通过合适的实验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得所研究对象的有关的信息量值。信息,一般可理解为消息、情报或知识。信息本身不是物质,不具有能量,但信息的传输却依靠物质和能量,一般说,传输信息的载体成为信号,信息蕴含在信号之中。例如,古代烽火,人们观察到的事光信号,它所蕴含的信息是“敌人来进攻了”。信号具有能量,它描述了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几个独立变量的函数,可以取为随时间或空间变化之图形。例如,噪声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时间函数;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则可表示为一个二元空间变量的高度函数。信息·信号的转换、传输与处理过程

按照信号变化的物理性质,可分为非电信号和电信号。例如随时间变化的力、位移、加速度等,可称为非电信号,而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电荷、磁通等,则成为电信号。信号的分析处理,是指从传感器等一次敏感原件获得初始信息,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进行分析处理我们就所得的信号往往要经过加工变换,例如,滤波、调制、变换、增强、估值等,其目的是改变信号的形式,便于分析和识别:滤除干扰噪声,提取有用的信息。信号分析的经典方法有时域分析法与频域分析法,其中时域分析法是用信号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形或表达式来分析的,频域分析法是把信号的幅值、相位或能量变换为以频率坐标轴表示,进而分析其频率特性的一种方法。

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包含着许多环节

信号可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确定性信号是指可以用明确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非确定性信号是指不能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其中确定性信号又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在所分析的区间(-∞,∞),能量为有限值的信号为能量信号,能量不是有限值,此时研究该信号的平均功率更为合适。对周期信号,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工具是三角傅里叶级数或复数傅里叶级数。前者得到的是单边谱,后者得到的是双边谱。当用Fourier级数的谐波分量之和来表达具有间断点的波形时可以看到吉布斯现象,它是由于展开式在间断点领域不能均匀收敛引起的。对于非周期信号,其频域分析的数学手段是傅里叶变换。信号的分类

周期信号:经过一定时间可以重复出现的信号

x(t)

=

x(t + nT)简单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不会重复出现的信号

信号分析中常用的函数

δ函数的含义是指在时间内激发一个矩形脉冲Sg(t)(或三角形脉冲、双边指数脉冲、钟形脉冲等),其面积为1。当ε→0时,Sg(t)的极限就称为δ函数,记作δ(t)。δ函数也称为单位脉冲函数。

δ函数的性质

采样特性:如果δ函数与某一连续函数f(t)相乘,显然其乘积仅在t=0处为f(0)δ(t),其余各点(t≠0)之乘积均为零。其中f(0)δ(t)是一个强度为f(0)的δ函数。

fttf0t

fttt0ft0tt0 筛选(积分)特性

fttdtf000

ftttdtft卷积特性:任何函数和δ函数卷积是一种最简单的卷积积分

 xt*txtdtxtdtxt sinc 函数

sinc(t)函数又称为抽样函数、滤波函数或内插函数,在许多场合下频繁出现,其定义为

sintsint sinc(t),or,(t)复指数函数

ttestetejt

t

etcostetsint

sj

根据s取值不同,复指数函可以概括信号分析中所遇到的多种波形。虚轴代表振荡频率,实轴代表振幅变化。时域中遇到的任何时间函数,总可以表示成复指数函数的离散和与连续和。

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如计算机系统、测试系统、通信系统等。构成测试系统的每一个单元,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基本系统(或元系统)。按系统的输入输出分,系统可分为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系统也可分为即时系统与动态系统。即时系统,也称为无记忆系统:其输出信号只决定于同时刻的激励信号,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无关,可用代数方程描述。动态系统,也称有记忆系统:其输出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有关,可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描述。

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具有可以识别、转换、存储和传输的性质。凡是可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主体内容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传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识别、检测、提取、变换以及某些信息处理技术,它是人的感官功能的扩展和延伸。

通信技术:包含信息的变换、传递存贮、处理以及某些控制与调节技术,它是人的信息传输系统(神经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延长。

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存贮、检索、处理、分析、产生(决策或称指令信息)、以及控制等,它是人的信息处理器官(大脑)功能的延长。

信息论可分为广义信息论、侠义信息论和一般信息论。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等,这一部分即山农信息基本理论;一般信息论,也主要是研究通信问题,但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信号调制与信号处理等。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而且包括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如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甚至包括社会学中有关信息的问题。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关。当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发生了,它所涵盖的信息就很大。自信息函数是一个单调递减的函数,发生的概率越大,它所涵盖的自信息就越小。例如,一台机器,具有正常工作和发生事故两种可能状态,如果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x1)=0.99;发生故障的概率P(x2)=0.Ol,则可认为这台机器一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是,一旦发生故障,则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因此,某事件发生所含有的信息量,应该是该事件发生的先验概率的函数,即:

IxifPxi式中,P(xi)是事件xi发生的先验概率,I(xi)表示事件xi发生所含有的信息量。根据客观事实和人们的习惯概念,函数I(xi)应满足以下条件:(1)I(xi)是先验概率P(xi)的单调递减函数,P(xi)越大,I(xi)越小;(2)当P(xi)=1时,I(xi)=0,必然事件信息量为零;

(3)当P(xi)=O时,I(xi)=∞,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了,其信息量为无穷大;(4)两个独立事件的联合信息量,等于它们各自信息量之和

显然,满足条件(1)、(2)、(3)时,应取信息量I(xi)为先验概率P(xi)的倒数;满足条件(4)时,最好的方法是用对数来定义信息量。IxiloglogPxi Pxi山农定义自信息的数学期望为信息熵,即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N

HXElogPxiPxilogPxi i1熵的单位是[bit/事件]或[bit/符号]。

信息熵表征了信源整体的统计特性,是总体的平均不确定性的量度。对某一特定的信源,其信息熵只有一个;不同的信源,因统计特性不同,其熵也不同。

信息熵表征了信源整体的统计特性,是总体的平均不确定性的量度。对某一特定的信源,其信息熵只有一个,不同的信源,因统计特性不同,其熵也不同。信息熵具有的性质是对称性、确定性、可加性和极值性。在离散信源中,当信源的输出状态是等概率分布时信源的熵取最大值,在连续信源中,情况有所不同,当各约束条件不同时,信源的最大相对熵值不同,有两种情况。其中有峰值功率受限条件下的信源最大熵和平均功率受限条件下的信源最大熵。熵与信息通过一个简单的守恒定律相联系,即一个体系的信息与熵的和保持恒定,这就是信息与熵的守恒定律。

人类感官获取信息具有局限性,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范围变的更大。传感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扩展感测信息的谱域,二是提高识别信息的智能。其中扩展谱域有视觉与光传感器、听觉与声压传感器、触觉与温度传感器和嗅觉传感器。智能化包括动态测量、远距离非接触测量、特殊环境测量和微观测量。在工程中涌现了许多新型的传感器,在核辐射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声发射检测等运用广泛。在选用传感器时应该考虑的基本原则有灵敏度、响应特性、线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测量范围等。信道是构成一般信息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载荷着信息的信号所通过的通道,它承担了信息传输和存储的任务。信息传输需要借助物质和能量。Shannon信道容量关系式表明,一个信道可靠传输的最大信息量完全由带宽F、时间T和信噪比Ps/Pn所决定。Shannon信道容量关系式:Ct = F log(1+Ps / Pn)

[bit/s] F — 信道带宽

Ps — 输入信号的平均功率

Pn — 引入信道的干扰噪声的平均功率 Ct — 单位时间内的信道容量

Shannon信道容量关系式表明,一个信道可靠传输的最大信息量完全由带宽F、时间T和信噪比Ps/Pn所决定。

上图表示信道容量Ct 与信道带宽F 的关系。当F 较小时,Ct 随F 增加较快,且当F = Ps/N0 时,Ct =Ps / N0,即此时信道容量等于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比值;当F 较大时,Ct 趋向于一极限值(Ps / N0)loge。

根据Shannon信道容量关系式,若保持信噪比,那么设计原则应该是环节数目尽可能少以及建立传输环节间的耦合关系。

在测试技术中,许多情况下需要对信号进行调制,信号的调制类型有幅值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三种。调幅是将一个高频正(余)弦信号与测试信号相乘,使高频信号的幅值随测试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在调幅过程中要保证不出现过调失真和重叠失真。调频是利用信号x(t)的幅值调制载波的频率,或者说调频波是一种随信号x(t)的电压幅值而变化的疏密度不同的等幅波。频率调制较之幅度调制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改善了信噪比。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能够使特殊频率的成分通过,滤波器可分为四类,其中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

A/D转换是把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的过程,反之称为D/A转换。A/D转换包括了采样、量化和编码。采样是对时间坐标的离散化,是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了离散信号。采样定理

为保证采样后信号能真实地保留原始模拟信号信息,信号采样频率必须至少为原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2倍。这是采样的基本法则,称为采样定理。

fs >fh

满足采样定理,只保证不发生频率混叠,而不能保证此时的采样信号能真实地反映原信号x(t)。工程实际中采样频率通常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3到5倍。

量化则是对幅值坐标的离散化,使离散信号变成了数字信号。信号的加窗截断会引起能量的泄漏,采用傍瓣小的窗函数以及加大窗宽能有效的减少能量的泄漏。离散傅里叶变换并非泛指对任意离散信号取傅里叶积分或傅里叶级数,而是为了适应计算机计算傅里叶变换而引出的一个专用名词。若在计算机上实现这一运算,则必须做到:(1)把连续信号改造为离散数据;(2)把计算范围收缩到一个有限区间;(3)实现正、逆傅里叶变换运算。在这种条件下所构成的变换对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其特点是,在时域和频域中都只取有限个离散数据,这些数据分别构成周期性的离散时间函数和频率函数。

数字滤波器是利用离散时间系统的特性对输入信号波形进行加工处理,或者说利用数字方法按预定要求对信号进行变换,把输入序列x(n)变换成一定的输出序列y(n),从而达到改变信号频谱的目的。数字滤波器的滤波系统一般包括了采样、数字滤波、数模转换以及模拟滤波等。

维纳滤波是利用最小平方滤波原理实现剔除噪声的一种滤波方法。设滤波器输入为x(n)=s(n)+n(n),其中s(n)为源信号,n(n)为干扰噪声,且s(n)与n(n)不相关,维纳滤波器的期望输出为源信号本身,即z(n)=s(n)。

若以滤波器实际输出y(n)与理想输出z(n)的均方误差Q最小为原则,则可推导出维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Rs(ej)jH(e) Rs(ej)Rn(ej)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篇2

工程机械作业环境恶劣、作业工况多变,其电气系统故障比较频繁。以全液压振动压路机故障统计为例,与振动有直接联系的电气元器件故障概率在10%左右。所以在进行工程机械电气系统设计和电气配件选型时,必须通过振动可靠性试验来优化电气系统设计,以提高整机的操纵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电气系统振动测试平台的选型

目前振动试验设备按其激振方式可分为3类:即机械式、电液式和电动式振动台。

(1)机械式振动台

机械式振动台可分为不平衡重块式和凸轮式两类。不平衡重块式是以不平衡重块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激振振动台台面,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只能在5-100 Hz频率范围内工作,最大位移为6 mm,最大加速度约10 g,且不能进行随机振动。凸轮式振动台的工作频率仅限于低频,上限频率为20 Hz左右,最大加速度为3 g左右,加速度波形失真很大。总体来看,机械式振动台整体复杂,价格较贵,随机振动困难。

(2)电液式振动台

电液式振动台是用小电动振动台驱动可控制的伺服阀,通过油压使传动装置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台产生的激振力可高达104 kN,位移可达2.5 m,工作频率在0.1-200 Hz,而且在很低的频率下可得到很大的激振力。其局限性在于高频性能较差,上限工作频率低,波形失真较大。电液式振动台结构和组成更加复杂,对场地也有一定的要求,价格十分昂贵,适合于大型结构件以及整机振动测试。

(3)电动式振动台

电动式振动台是以激振器为原型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振动设备,也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振动测试设备。它的频率范围宽,小型振动台频率范围为0~10 kHz,大型振动台频率范围为0-2 kHz;动态范围宽,易于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加速度波形良好,适合产生随机波,可得到很大的加速度;价格适中,应用范围广。

根据工程机械振动响应特性,选用电动振动台作为电气系统振动测试平台,下面主要介绍电动式振动测试平台的选型和测试方法。

3. 电动式振动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式振动台主要由控制仪、功率放大装置、振动台体、冷却系统、信号反馈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等组成。如图1所示。在各种工况下,测试人员用数据采集仪采集工程机械上待测部件(例如电控柜)的路谱数据,将路谱数据经过傅立叶变换转化成相应的能量谱数据,再通过等效加速试验处理方法,将处理过的数据转化为控制仪可以识别的试验参考谱,直接导入控制仪;控制仪根据参考谱生成相应的控制电流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直接驱动振动台动作;反馈系统采集振动台的运动信号反馈给控制仪,控制仪对控制电流进行修正,使振动台的运动参数与参考谱基本一致,使待测部件始终按照参考谱的要求进行振动测试。

4. 电动式振动台选型方案

电动振动台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激振力和工作频率等参数

激振力是振动台的核心参数,必须首先确定,它由以下公式确定,再增加30%冗余量。

式中:

m1为垂直扩展台面或水平滑台台面质量;

m2为动圈质量;

m3为气候试验箱连接轴质量;

m4为夹具质量:

m5为待测部件质量;

a为测试部件的等效加速度。

其次,根据试验规范的频率范围,选择所需振动台工作频率的上限和下限、最大加速度以及最大位移等,以此确定所需振动台型号,如附表所示。

(2)振动方式与振动台配置

振动台必须能满足X、Y、Z 3个方向的振动测试。因此电动式振动台配备了垂直台和水平滑台,由垂直台完成垂直方向的振动,而水平滑台则完成水平面2个方向的往复位移。另外,应按垂直台尺寸配置水平滑台,其选型应考虑承载能力要求。

(3)振动控制仪

由于振动台必须满足正弦和随机振动测试要求,因此振动控制仪应选择集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控制于—体的随机振动控制仪,并且具备反馈控制功能。

结合上述几个方面内容综合考虑,即可以确定电动振动台的具体型号。

5. 振动测试

以某型号振动压路机的电控柜为测试对象,采集其在多种工况下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完成数据处理并得到最终的参考谱数据后,导入振动台控制仪。

测试前,先将该型号振动压路机的电控柜按原安装方式安装到振动台的辅助夹具上,再将辅助夹具与电控柜一起安装在振动台上,分X、Y、Z 3个方向进行试验。Z方向的振动测试在振动台的台体上完成;X、Y 2个方向的振动测试分别在振动台的水平滑台上完成,测试前需将台体向水平滑台一侧旋转90°角,与水平滑台连接,驱动水平滑台动作。每个方向分别进行12 h的连续振动测试。其测试现场和监控画面如图2和图3所示。

6. 测试结果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篇3

【关键词】机械工程测试;控制工程;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09-01

1、概述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工程课程及实验教学是本科高校机械类学生的专业重点课程,两门课程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例如测试系统基本特性需要掌握测试和控制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在控制工程里的控制理论的学习需要工程测试技术里的传感器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我校测控实验室现有DRLAB快速可重组综合实验台10套,倒立摆2套,实验学时为测试实验8学时、控制工程8学时。学生通过此平台可进行信号分析,常用传感器和测试电路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测控的基本知识用于倒立摆控制、虚拟仪器、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等。

2、测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校机械系测控实验教学正在稳步推进和不断完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例如由于本科教学的必要,大量的基础课程压缩了实验教学的学时量;理论课程的学习跟实验教学不能最有效的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没有足够的平台。我校测控实验教学的主要现状如下:

(1)将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实验分开进行,或由于某些原因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实验没有合理的衔接。

(2)学生兴趣普通不浓厚,没有更多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实验的手段。

(3)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单一。

(4)教师往往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成绩评定中没有学生实验过程优良的反映。

(5)实验室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积极性不够;实验室管理制度陈旧,跟不上教学改革的发展。

3、测控实验教学建议

结合我校测控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测试技术实验与控制工程实验相结合,充分利用DRLAB虚拟平台,并将MATLAB软件融入实验项目中。例如,将典型信号的频谱分析、相关分析等实验内容在DRLAB虚拟平台进行构建、仿真实验后,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其进行处理;将传感器应用实验所采集的数据用于控制工程的闭环控制实验,如倒立摆实验、环形输送线实验。

(2)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一是可结合测控实验开展一些实验大赛,例如我校正在试点的创新性实验活动月活动。该活动选择测控实验中的倒立摆控制实验、虚拟平台实验竞技大赛、基于DRLAB虚拟平台的创新性实验等;二是结合院系实际,对学生的实验创新项目进行立项资助,例如我系正在大二、大三学生中进行试点,学生随时可进行实验创新项目的申报,定期组织答辩,成熟一个,审批一个。

(3)测控实验往往以验证实验居多,对于这种现状,可对实验项目进行相应改革。例如对于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传感器运用实验等,可列出十多个甚至更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两人一组,要求不同组学生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实验,因为这些实验在虚拟实验平台上都是可以实现的。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不能完全按照实验教材内容进行书写,必须认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由于实验学时的限制,在上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即达到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不是千遍一律,而是各有不同,有所创新。

(4)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辅助。教师除了引导、监督以外,还应记录学生实验的过程,以过程和实验报告的创新性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5)实验室师资力量不足,或者由于有的教师长期从事实验教学,对实验工作已经疲惫,不愿意在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这就需要实验室主管部门出台一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提供平台。例如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进行一些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6)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学校应开放实验室,在学生中可设立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开放性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辅助教师进行实验,建立相应在的开放性实验室准入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对于测控实验,可结合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參赛项目建立测控综合实验平台,因为这些大赛所涉及的内容均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密切相关,例如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算法等。结合大赛开设相应的实验学时进行实验教学,学校主管实验室的国资处或教务处可设立相应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利用现有资源在学生中开展创新性实验活动,这比传统的测控实验吸引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要好得多。

(4)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也逐渐增多,对于机械类本科生的培养,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可适当培养和引导一些学生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让教学、实验、科研三者结合。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学校和教师只有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学生才会在此平台上找到兴趣,不断创新和发展。

4、结束语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篇4

测试工作未来预见

更好的方法对测试人员更好的培训、更好的欣赏将改革软件产业。具体地说,诸如可执行的说明书、基于模型的测试产生、BUG 预防、系统模拟这些技术,将在这场演变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BUG 预防和早期检测

因为现在把重点放在产品交付的质量上来了(而不是在于找到了多少BUG),预防实践和静态分析仪这样的检测工具将成为主流。

仿真测试

仿真工具变得很普遍,使得仿造计算机环境变得容易起来。在开发过程的早期就可以进行意外和错误流程的测试。代码稳定后,再用真实环境验证仿真是否准确无误。

及时的测试用例

庞大的测试用例管理系统将成为昔日的东西,大量的测试用例生成了却没有被使用。测试用例将不再像腐烂的存货一样被收藏起来,因此,让测试用例保持最新变得容易起来。积极的方法

误导人的方法,比如计算BUG 的数量、计算测试用例的数量,将不复存在。有用的方法,比如需求覆盖、模型覆盖、代码覆盖将驱动项目开发。

更少更精的测试人员

机器将代替测试人员做大部分他们以往创建测试所做的繁琐工作,测试小组需要比以往更少的测试人员,留下来的测试人员将是经过更多高度培训过的。他们所做的工作将更加有趣,因为在测试中他们将致力于更大的问题,而不是在抱怨中艰难地开展工作。

更多更好的测试

测试人员将可以在一天中进行成千上万的测试,所以,如何首先运行最有用的测试将成为一大挑战。相关的工具将允许测试人员为他们的测试区分优先级,以及将测试目标放在那些最易出现重大BUG 的地方。

测试人员的角色更换

测试中界限模糊,在测试领域工作使得专职测试的人员和专职创建测试工具的人员界限模糊,一个既是“通过程序破坏事物的测试员”又是“创建程序用于破坏事物的程序员”的专业出现了,――关于如何称呼这个新的专业,新闻圈内的人们还在进行着无休止的争论。测试与开发界限模糊,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一前一后,共同创造可测试的、高质量的代码。测试人员帮助开发人员消除需求中的问题,使得开发人员的工作更易完成,同时,开发人员写出更清晰、可测性更高的代码,使得测试人员的工作更易完成。顾客反馈与测试合为一体,交付的产品质量更高。测试人员进行根本原因的分析,我们会问比如“我们怎么会遗漏了这个BUG 呢?”或者“我们将来如何防止这类BUG?”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使顾客满意。

新的挑战出现

复杂和相互关联的计算机世界使得了测试安全这一类的新问题让测试人员不断努力工作,但这没关系――因为这些挑战使测试人员精力充沛。

测试人员获得尊重

测试人员将不再是在最后时刻才被叫来“对产品狂轰烂炸”,他们将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一个可见的、重要的、增值的服务。人们意识到,测试是有益的、有趣的甚至富有乐趣。

测试变得流行

软件测试人员开始扬眉吐气,而且,由于破坏事物至少可以带来创建事物一样的乐趣,人们开始在开发和测试角色之间转换,所有的人将学到更多关于如何得到良好代码的知识。激情“吸毒者”继续存在新的过程运行得如此良好,使得需求撰写者,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不再具有生命力,这就使得那些在激情掌控的世界被提升的人惶惶不可终日,那样的世界意味着工作到深夜、最后一刻测试才参与,以及如同交战开火般的会议。而这些人对于那些还没有受新的运行过程控制的公司来说还具有吸引力。

测试人员该怎么做

不管我的预测是否成为现实,未来也会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到来,下面就是如何准备面临 未来的五个意见:

 不要接受测试的现状,四处看看,并且思考“我们在做些什么毫无意义的事情?” 领悟如何更好的测试,并且分享这些知识。只有每一个人都试图使他所写的代码达到最佳状态时,整体质量才会改进。行业受软件测试的创新思维激发。用参加会议,加入邮件列表,网上冲浪,这些方式来了解在测试前沿发生的一切。参加一个编程学习班,即使你不打算编写大量的代码。将学习班当作是在BUG 领土上的一次侦察飞行。PC 先驱Alan Kay 所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创未来”。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素质

大体上从事软件测试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重点着重培养一下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因为软件测试正在向工程级发展

基本素质

沟通能力、自信心、幽默感、记忆力<挖掘以往错误>、耐心、怀疑精神、自我督促、洞察力<发现重点>;

广泛的经验;

表达能力、问题描述能力;

会提问,会寻求Help;

逻辑思维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专业素质

对于系统测试,把握需求是第一位的。对产品熟练,能够快速熟悉新的产品需求,很 强的需求理解能力显得很重要;

测试基础:明确测试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对测试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测试流程管理 的规范性,测试工作的质量;

测试方案的分析设计能力、测试案例的设计能力(测试案例的覆盖率、优先级等);

测试工具的使用(包括测试管理和测试执行工具,也包括开发工具的能力);

编程能力,数据库知识,网络知识,操作系统知识;

团队协作能力,与各个小组之间的沟通能力;

测试工程师简历 篇5

姓 名:

出生年月:1986年11月

毕业院校:德州学院

学 历:大专

联系电话:

性 别:男

政治面貌:团员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手 机:

电子邮件:

教育经历

9月至7月 于 新泰市翟镇矿校就读初中

209月至7月 于 新汶矿业集团第一中学就读高中

209月至7月 于 新泰一中复读

209月至7月 于 德州学院就读大学

在校奖励情况与实践经验

本人实事求是在校期间没有获过奖励,

测试工程师简历范文

自己的能力不需要虚伪的称呼着来证明.但我会用我的能力证明我是最棒的!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掌握一定实践经验,和移动公司合作出售过移动电话卡。参观过德州康德电子厂。推销过小商品。20暑假在北京做过保安。

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英语读写达到国家四级水平。代表系里参加过篮球赛。掌握了51单片机基本设计、C++编程、电路设计、电路分析等知识。

自我评价

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愿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工作中做出最大的贡献。作为初学者,我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且乐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我相信企业有了我的加入一定会是如虎添翼,实现企业与自我的共赢!相信我,选择我没错的!

求职意向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篇6

覆盖知识点(以PPT为主,但原则上书中的提法与PPT略有区别时,两种提法都有效)

随机误差、绝对误差的概念以及与准确度、精密度的关系,常用的误差分类方式(判选填)精度等级的计算

传感器的概念,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简)

金属热电阻的分度值的含义、测温范围(判选)

热敏电阻的分类、测温范围(选填)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基本定律的应用(简计)

电容式传感器的形式及各自特点(判选)

增量式和绝对式角编码器各自的特点、分辨率(判选),利用角编码器进行测速的分类及原理(简)光栅的分类、光栅中莫尔条纹的作用、条纹与栅距的关系等(判选填)

电涡流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选判)

霍尔效应的原理

光电效应的分类及典型器件、光敏二极管与三极管的对比(判选填)

ADC的分辨率的计算、过程通道的概念及构成(简)

名词解释

传感器、系统误差、集肤效应、电涡流效应、热电效应、莫尔条纹、光电效应

论述题与某系统设计相关,要求画出该控制系统硬件的系统框图(示意图),并描述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机械工程测试论文 篇7

CAD是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 对产品和工程进行设计、绘图、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欧特克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 经过不断的完美, 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

AutoCAD课程是工科各专业的必修课, 建立面向学生的智能型AutoCAD在线考试系统, 试卷的生成和批改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生成试题时, 计算机使用一些调度算法, 如随机选择法, 难度系数选择法, 最近最少使用优先算法, 或它们的混合, 从题库里面大量的试题中抽取符合难度要求的题目, 使得每次考试系统所使用的题目均不同, 但又能保证相同的难度和题目轮换的公平性。对促进课程教学评估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考试系统构成

该在线考试系统是基于WEB技术系统开发的一种, 选用C#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B/S的三层结构模式, 使用ASP.NET动态网页技术, 用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 通过将ASP技术与SQL-SERVER2000技术相结合很好的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考试系统主要包括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三个模块。

1、管理模块子系统

管理模块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考生信息管理、数据备份和还原以及考场设置模块 (如图1所示) 。

1) 用户管理

该模块提供了对使用本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的功能, 本系统的用户从权限上可分为三类: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管理员可以增加删除用户, 并对系统进行维护;教师可以对试卷进行批改和管理;学生则只能进行在线考试及成绩查询。各类用户均可以修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用户密码。

2) 考生信息管理

考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为了实现考生数据导入、考试过程的监控、考生状态转换、模糊查询、考生信息增加修改等功能, 主要用于考生登录确认与考试过程中各种情况的详细记录。数据库中除了考生基本信息之外, 还设置了一些与考试状态或历史信息相关的字段, 如考试状态、登录日期时间、结束日期时间、考试计算机名与IP地址等。这些信息在考试服务器端随时可以查阅并有多种模糊匹配统计查询功能, 使考试管理人员对考试进行情况以及当前状态有一个明确而又详细的了解。

3) 数据备份还原

该模块主要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备份和还原。为了在系统遇到意外情况不至于使数据受到毁灭性的损失, 系统需要对相关数据库进行备份或还原。备份是把数据库文件复制到特定的目录中, 还原就是备份功能的反向运用。

4) 考场设置

考场设置包括考试时间、考场规则、提交时间等内容的设置。这是考试系统的基本设置。

2、教师模块子系统

教师模块子系统包括:考试组卷、试卷批改、考试统计分析、资料修改和试题管理 (如图2所示) 。

1) 考试组卷

组卷模块为方便用户进行灵活组卷, 可以提供多种组卷方式和组卷策略。 (1) 教师预先定义试卷:教师可以预先定义考试试卷和各种选项, 以满足各种考试、测验、练习和作业的需求。 (2) 由题库随机取题生成试卷:可以自定义出卷策略, 按题型、知识点、难度定义出题数量, 由系统自动生成试卷, 不满意还可以进行自动换题或手工换题。题目可以是随机的, 每个人的考题都不同;也可以是固定的, 每个人的考题都相同。

2) 试卷批改

该模块主要实现客观题的自动评阅以及主观题的手工评阅接口 (界面) 。具体而言于手工评阅部份, 分为课程批改模式和班级批改模式。在课程批改模式中, 老师可以集中批改不同班级但参加同一场考试的考生试卷。而在班级批改模式中, 老师可以按班级批改每名考生的所有试卷。无论是网上练习还是网上考试, 均是在提交试卷时由自动评卷系统评卷, 并在答案表中写入该学生的成绩。教师则在登陆成功后, 任何时间都可以调出试卷的问答题来批改, 并提交成绩, 本系统则由答案表中调出自动评卷的成绩, 相加后重新写入答案表中的成绩字段。在AutoCAD中, 每一幅图形都是由直线、圆、圆弧、及剖面线等图元组成。每个图元都是通过一些特征参数来描述。例如直线图元, 它的始末坐标值、线宽、线型、图层等是它的特征参数。对于圆, 它的圆心坐标值、半径、线宽、线型等是特征参数。对于图形的评判, 在评判前先进行预读, 把试题中已出现的图元滤掉, 以免重复计分。系统会把预读的图形属性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 当评判时从数据库中取出该数据。这样只需要对试题预读一次, 在修改和重做时无需再次预读, 解决了以前对所做题目无法修改的问题, 同时加快了程序的运算时间。对用户答案进行评判时, 先将图形分解成多个图元, 然后对每个图元进行判断, 提取每个图元的几何参数及特征属性, 将其与从标准答案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一一对比进行评判。如果相符合就可认为所绘制的是正确;否则, 则是错误。由于评判是将用户答案与标准答案逐一比较来实现的, 则用户所补画的视图的位置是评判的关键。在以往的一些CAD考试软件中是在题目中给定一个点, 以这点为基点绘制所缺视图。该评判系统则打破了这种局限性, 不论是用户在任何位置绘图都能实现评判。

3) 考试统计分析

该模块是根据统计分析原理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子功能: (1) 成绩分析 (2) 知识点分析 (3) 正确率分析 (4) 成绩导出到Excel:管理员可以将成绩导出到Excel文件中, 以对成绩进行更多的统计分析。

4) 资料修改

在该模块中教师可以修改其密码、院系、E一MAIL、联系电话等信息。

5) 试题管理

该模块提供教师对题库的维护权, 主要包括如下子功能: (1) 知识点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对题库中题目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管理, 以便于在组卷时能有效地控制试卷知识点的分布, 从而让生成的试卷更科学、合理。 (2) 难度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对题库中题目的难度分级管理以及灵活的定义试卷难度标准, 从而为组卷模块提供详尽的难度控制信息, 以便生成试卷时在难度把握上更灵活。通过这个模块, 教师可以自行扩展或精简题库, 以适应不同考生的需求。

3、学生在线考试模块子系统

在线考试模块子系统包括考生登录模块、练习与考试模块、自动交卷模块和成绩查询模块 (如图3所示) 。

1) 考生登录模块

因为系统需要对用户全程跟踪, 而且为了方便管理和安全, 考生进入考试系统必须先登录。考生在登录页面输入学号、准考证号和密码等信息, 经系统验证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考试页面。

2) 练习与考试模块

经系统验证后, 考生即进入考试状态。在考前考生可以阅读“考试注意事项”和“答题要求”, 单击“开始考试”后, 服务器根据当前的组卷策略自动生成一份试题, 并呈现在用户的浏览器上, 考生可以选择试题类型进行答题。同时系统开始计时。因为本系统既能给学生练习, 又能给学生考试, 所以在它们的功能上有所不同。学生网上练习, 本系统不提供保留学生练习结果的功能, 但可以实时分析学生的练习情况, 给出改进意见。而每次的网上考试, 系统会将学生提交的答案写入注册成绩库的答案表中, 答案表中的数据是在学生组卷成功时、提交答案后由系统自动写入的。在自动判卷后, 将考试成绩写入注册成绩库的成绩表。

3) 自动交卷模块

该模块主要完成考生答卷的提交。考生进入考试系统后, 系统便自动计时, 并在考试页面的上方动态地显示剩余时间。考试的总时间和题量以管理员最近一次设定为准, 当剩余时间为零, 考试结束, 系统自动向服务器提交试卷。考生也可在规定考试时间内, 通过单击页面上的“交卷”按钮来自主提交答卷。同时试卷存入相应的数据表, 整个考试过程结束。

4) 成绩查询模块

此模块提供学生登录该页面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学生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成功后, 可以使用查询功能, 查询成绩。

三、系统先进性

1. 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倡导重操作技能的学习方式

《计算机辅助绘图 (AutoCAD) 》是一门实践型课程, 学习的关键是掌握并熟练操作软件系统完成工程图的绘制。课程知识点不是基本概念和上下逻辑承接关系, 而关键是熟悉命令并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的各个命令绘制符合国标的工程图, 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的操作能力。

2. 反馈能力强

考试是考核和评估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对“教”与“学”的双边检测, 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练习和考试能及时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3. 节约教育资源, 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以最小的活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取得最好的测试效果是组织与管理考试活动的目标。在线考试系统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 既提高了考试工作的效率, 又了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四、结束语

“机械能”单元测试题 篇8

1.2015年7月18日,极具观赏性的世界悬崖跳水赛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成功举办。选手们从悬崖上一跃而下,惊险刺激的场景令观众大呼过瘾。如图1所示,为一选手从距离水面高为20米的悬崖上跳下,选手受到的空气阻力跟速度成正比(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始终相反

B0选手入水时速度一定达到最大

C.选手从开始跳下到入水的时间一定大于2秒

D.选手在空中下落过程机械能增大,入水后机械能减小

2.如图2所示,分别用质量不计且不能伸长的细线与弹簧分别吊质量相同的小球A、B,将二球拉开,使细线与弹簧都在水平方向上,且高度相同,而后由静止放开A、B二球,二球在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到最低点时二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关于二球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球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的弹力对B球不做功

C.刚刚释放时,细线对A球的拉力为零

D.在最低点时,日球的速度比A球的速度小

3.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3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

A.木块的动能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4.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骑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人与车的速度恒为5m/s,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取g=10m/s2,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功率约为( )

A.10W B.100W

C.1000W D.10000W

5.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摄了运动员跳远比赛时助跑、起跳、最高点、落地四个位置的照片,简化图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起跳瞬间消耗的体能最接近( )

A.4J B.40J

C.400J D.4000J

6.质量为m的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图象分别描述了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和动能Ek、机械能E随下落位移h的变化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D.mgh=(M+m)v2/2

(3)本实验中的测量仪器除了刻度尺、光电门、数字计时器外,还需要____;

(4)改变物块的初始位置,使物块B由不同的高度落下穿过圆环,记录各次高度差h以及物块B通过P1、P2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以h为纵轴,以(选填“t2”或“1/t2”)为横轴,通过描点作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k=____(用m、M、d表示)。

四、计算题(共3题,共45分)

19.(15分)如图19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2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人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v=3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m,皮带轮的半径r=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多大?

(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

20.(15分)如图20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0.2m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现从距BC的高度为h=0.6m处静止释放小球,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球进入管口C端时,它对上管壁有FN=2.5mg的相互作用力,通过CD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0.5J。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km

(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

21.(15分)如图21所示,一小球从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10e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m,水平距离s=1.2m,水平轨道AB长为L1=1m,BC长为L2=3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

(2)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D 7.D 8.D 9.BD 10.AD 11.BD 12.ACD 13.AD 14.AD 15.BC 16.BCD

17.(1)D (2)靠近

18.(1)d/t (2)C (3)天平 (4)1/t2 (2M+m)d2/2mg

19.(1)15rad/s (2)60N,方向竖直向下 (3)右 12J

20.(1)35N (2)6J (3)小滑块距离B为0.2m处停下。

21.(1)3m/s (2)3m/s≤vA≤4m/s和vA≥5m/s

测试工程师面试题 篇9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16分)(每题2分,正确的“√”,错误的“╳”)

1.开始测试工作的首要步骤是:编写测试用例。

2.可以采用JUnit测试被测系统的虚拟并发用户访问数。

3.需求是不可被测试的,因此正常的测试工作要从编码之后。

4.IIS的web服务端口是系统特定的80,用户是无法将其修改的。

5.在TCP/IP协议簇中,TCP协议是面向链接的;而UDP协议是面向非链接的。

6.在C++的例子中:“CDataArray”为析构函数;“~CDataArray”为构造函数。

7.所谓的冒烟测试(smoking test)也就是吞吐量的测试。

8.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

二、简答题(20分)

1.请写出一条sql语句,为mytable表添加一条三个字段(分别是first_column, second_column, third_column)都有值的完整记录。(4分)

2.系统原来是直接从硬盘启动,此时如何设置,在重启系统时可从光盘引导?(2 分)

3.怎样才能使IP为192.168.0.1/24,PING通IP为192.168.1.2/24的主机?(3 分)

4.为什么不能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254?(3分)

5.写出以下unix命令。(8分)

①显示当前目录

⑤挂载文件系统

三、选择题(9分)(每题3分)

1.不属于集成测试步骤的是()

A、制定集成计划B、执行集成测试

C、记录集成测试结果D、回归测试

2.在Linux网络配置中,可以通过运行()命令来设置主机名字

A、routB、ping

C、hostD、hostname

3.telnet与rarp协议分别属于()协议

A、网络层与传输层B、应用层与网络层

C、运输层与网络层D、应用层与数据链路层

四、设计题(10分)

在三角形计算中,要求三角型的三个边长:A、B 和C。当三边不可能构成三角形时提示错误,可构成三角形时计算三角形周长。若是等腰三角形打印“等腰三角形”,若是等边

V1.1 ②改变目录的权限 ⑥删除文件③显示网络参数④显示文件内容⑧文件改名⑦创建一个空的文本文件

三角形,则提示“等边三角形”。画出程序流程图,找出基本测试路径。

五、编程与问答题(35分)

1.利用你目前的掌握的任意一门开发语言,设计一个可以屏幕上输出”Hello.It’s 2005-03-21

星期一”(具体时间为当前考试时间即可)。(5分)

2.偶然性不可重现BUG怎么处理?怎样才能使这种bug重现?(5分)

3.您是否了解以往所工作的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如果了解,请试述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

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分别由哪些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这些工作?(对于软件测试部分,可以简述)(5分)

4.5.6.7.您所熟悉的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请试着分别比较这些不同的测试类型的区别与联系(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5分)测试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测试计划工作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您认为做好测试计划工作的关键是什么?(5分)您以往的工作中是否曾开展过测试用例的评审工作?如果有,请描述测试用例评审的过程和评审的内容。(5分)您如何看待软件过程改进?在您曾经工作过的企业中,是否有一些需要改进的东西呢?(5分)

六、英译汉(10分)

The.NET platform is expected to provide:

* The ability to make the entire range of computing devices work together and to have user information automatically updated and synchronized on all of them

* Increased interactive capability for Web sites, enabled by greater use of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rather than HTML

* A premium online subscription service, that will feature customized access and deliver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the user from a centr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e-mail, for example, or software, such as Office.NET

* Centralized data storage, which will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ease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s well as synchro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mong users and devices

*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various communications media, such as e-mail, faxes, and telephones

* For developers, the ability to create reusable modules, which should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programming errors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早教机构主题活动合作下一篇:旅游实训策划书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