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青春可以逝去(精选8篇)
尽管,对自己说:你不要哭,哭的话,明天眼睛回肿的很恐怖的,可内心像是洪流挤压着的堤坝,只要一滴眼泪便会决堤。
承认我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会对着地理书上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发呆,浮想联翩-暗自发笑。想着我辉是这间小木屋的主人,会是这世外桃源的客人,会每天很幸福地和他相依望夕阳西下,消失在眼前;很惬意地和家人细数羊群,聆听“咩”的回声;很闲适地坐在树下,倚着树干,哼着小调,远处的山,近处的花草,都溢满心中。流淌的幸福,化作一片彩霞,映满天红。
我说不清自己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向往着宁静,闲适,又期待着烘烘烈烈,然而,那些,是憧憬,是未来,是明天。今天的生活,还得面对。
有时,我很同情自己,曾经的生活,难道真的只是一个梦吗?如果是,我宁愿长梦不醒。现在的我最爱做的就是原谅,原谅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原谅自己的不负责,原谅自己的不孝顺,原谅自己的灰心丧气,现在的我只能从原谅中寻找心理安慰了。真的,我不知道这种生活是否适合我,我不知道我的明天会怎样,是否会有高高的山,大片的草,美丽的话,散发幸福光泽的夕阳。我不知道现在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可是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有的,只是,“大把大把的时间,稍纵即逝的的青春。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来?有多少青春值得重来?时间默然,我亦默然。
青春故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流泪,微笑着说我们很幸福;青春剧本,我们可不可以不娇作,天真坦诚地演绎快乐;青春散场,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笑着流泪说着最终话,挥挥手说再见;青春标本,我们可不可以不遗忘,让它在回忆中熠熠发光,引人回望,
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均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在美国,一本教材至少要8个学生使用,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
在国内,其实早在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就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教材循环使用工作,但执行起来效果甚微。那么,一纸涨价令又能否激发教材出版机构的热情,进而推动教材的循环利用呢?
一辩:教材该不该循环使用
正方:教材循环起来,国家、家庭都减负
刘树良(东城区教师):我是坚决支持要实行教材循环的。现在孩子们使用的课本一个学期后基本上还是全新的,就被舍弃了。等孩子小学、中学毕业,许多家长都把书当废纸卖,十分可惜。长此以往,对国家、对家庭都是一笔巨大的浪费。
教材循环利用,肯定会给学生家庭减轻不少经济负担。新闻上说一个学校英语课本的循环使用,就给家长每年省下了2000多元,如果所有科目都算上,循环使用起来能够减轻家长多少经济压力!而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又能节省多少钱!同理,国家也减少了森林消耗、造纸工业资源消耗等。
反方:“新课改”年年改,教材如何一成不变
徐静云(教育学博士):对于教材循环使用,我一直认为目前还不到时候。原因是中国的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质量都没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导致课本无法循环。
这几年我国一直在实行“新课改”,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教材的不稳定性,如此课本就无法循环。总不能出现课堂上学生们拿着老课本,老师上课时不断重复“这里有一处新变化,同学们改一下”这种情况吧?此外,中国课本的“授课、练习合一”的特点也使得教材循环与多数学生的读书习惯产生冲突,推广条件不成熟。
二辩:教材循环使用,价格理应上浮
正方:不涨价长久下去会影响教材质量
贾志国(化名,河北某地区级教材经销商):教材的开发和市场推广费用都是需要出版社承担的。一套教材要垫支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风险很大。过去我们通过和新华书店进行合作,开展教材销售,通过它的渠道网络,走数量以获得利润。
一旦教材循环全面推广,新教材销售量会出现直线下降。这对于图书经销商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一些县、乡镇一级的新华书店,80%以上的收入来源就是春秋两季的教材销售。如果不适当进行价格上浮对经销商、出版社进行补贴,出版社、经销商的积极性将受到极大打压,长久下去,教材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了。
反方:公益产品,本来就不该考虑利润
徐先生(海淀区某中学教师):我认为无论是否推广循环教材,教材都不应该涨价。作为教育这项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注定不能走市场路线。生产、出版教材不应有利润考虑。
我国进行循环教材的推广,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资源节约,同时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而如果打着教材循环使用的口号对教材进行涨价,那就大大违背了制定这项政策的出发点。
三辩:教材循环,靠政府还是靠市场
正方:行政指令可起“破冰”作用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这几年来,教材浪费之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责无旁贷。推动教材循环,政府的指令和政策,往往能起到“破冰”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教材循环使用的方案,甚至进行强制性的推动;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上一些利用循环教材投机、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严厉打击,净化教育环境。
反方:教材真正循环,需由市场理顺关系
刘先生(出版界人士):这一次国家出台新的方案,很可能就此推动教材循环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不过我认为,教材要真正循环起来还需时日,因为还需要市场去慢慢理顺关系。长期以来,我国教材的出版、销售主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华书店两大单位完成。几十年计划体制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整条产、销平衡的链条。如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旦启动教材循环,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才能建立教材图书市场的新平衡。
专家观点:应设专门监管机构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允许循环使用教材可适当提价,从情理上说并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教材以“循环使用”为名提了价,却并不真正“循环”。
我国中小学教材之所以难以循环起来,主要在于利益因素。对于很多地方和学校来说,做教材的循环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原来很多从教材中分一杯羹的机构就分不到羹了。其次,教育部门和学校将为教材的循环投入额外的资金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价来“鼓励”出版机构出版循环教材的积极性,解决不了循环的问题。
要让教材真正循环起来,必须建立以下机制:一是设立地方教育委员会和教育拨款委员会,参与教材的选择,以及对选用教材的资金预算。地方教育委员会,也可参与监督并评价循环的效果;二是应该在政府出资采购教材的经费中设立专门的循环基金,该基金用于开展循环教材,建设循环所需图书馆、聘用管理人员等,可切实解决现实中的循环条件限制问题。
众说纷纭:教材循环要先消毒
西班牙麋鹿:循环教材应高度消毒,行不通的话还是每学期结束学校专门收购回去,重新加工成纸张。循环教材由老师保管,上课时老师发给学生,下课后再收回去。
出版商务网:要逐步改变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习惯,不能把教材当成一次性消费品来对待;要建立教材循环使用发放与回收的责任目标机制;要规范教材编写与发行,教材内容的稳定性是教材得以良性循环使用的前提。
天使deer:小学生使用了循环教材,为家长减轻了负担,但是老师们把新的教材存放在办公室不给孩子用,原因是老师怕孩子把书弄破。
从老北京四合院到深圳特区摩天高楼,从风光旖旎的云南束河古镇到白雪覆盖的玉龙雪山……他们走过繁华而喧嚣的都市,也在原始森林里历经生死。在漫漫旅途过程中,他们 “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背包族”、“间隔年”、“悠客族”盛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男女都有停下来出去旅行的想法,而《北京青年》这部剧可谓是一个典范。但是,有多少青春可以重走?冷静想想,重走青春路不等于非要辞职,改变自己不等于与女友分离,我们可以给思想换个装,给心灵洗个澡,换种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然后带着勇气与信念继续前行。
剧中,提出“重走青春路”的正是何东,他的这个想法源自女友权筝的一句话:“你就是没断奶的孩子,永远也不可能上路!”这句话使他如梦初醒。工作5年了,生活波澜不惊,千篇一律的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他发挥自己的能量,何东决定为自己活一回。
标签:“牛奶男”
代表人群:仕途行进者(公务员)
重走结局:在旅途中,何东去餐厅当过服务员,经营过酒吧,还当过背包客爬雪山过草地,经历“生死体验”。这一系列的磨砺与体悟使他看到了自己以前的狭隘,对生活拥有了勇气与信念。
何南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下岗了,母亲出走,父亲把希望都放在了何南身上,将房子抵押送他去加拿大上学。但为了实现梦想,何南辞掉加拿大高薪工作只身回国创业,但创业之路一波三折,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难关。
标签:“海归男”
代表人群:海归族(海归硕士)
重走结局:旅途中何南为了追求事业,连爱情都不敢接受。然而,由于功利心太强,心智又不成熟,何南中途遭遇骗子,他如梦初醒,最后他选择去工厂打工,脚踏实地地从头干起。
何西从小就是听话的孩子,从来不违拗家长的意志,顺利地成为一名骨科大夫,而且有工作热情。同时他也邂逅了自己的爱情女医生丁香。他似乎没有重新体验青春的理由,但他在兄弟的撺掇下也上路了。
标签:“考拉男”
代表人群:知识分子(医生)
重走结局:重走征程中,他遇到因失恋而精神失常的女孩任知了,并产生感情,想攒钱为她治疗。可最后觉醒,明白自己仍爱着丁香,二人重新走到一起。
何北是标准的高富帅,但优渥的家庭环境使他产生惰性思想,不务正业,成为父亲心头的一块病。何北想开一家酒吧,但父亲不同意,两人之间产生冲突,他烦恼不已,便跟着大哥何东重走青春路。
标签:“混混男”
代表人群:啃老族
重走结局:与三个兄弟上路后,何北总想着通过歪门邪道赚钱,而且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看扁他?后来他选择去酒吧打工,但因为太浮躁,什么都干不好,女友也离开。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好高骛远、缺少真本事,只好重新认识自我。
当梦想照进现实
正方:重走青春路=义无反顾地上路
出行让我放下各种烦恼
主人公:江颖,女,31岁,高企管理
今年初,我从一段恋情中溃败下来,三年的恋爱因男友的异地背叛而画上休止符;这时,工作中又出现不顺,本属于我的外派名额被新来的上司分给了和他谈恋爱的同事阿玲。感情与工作的双重挫败使我一蹶不振,下了班就去酒吧喝酒,半个月我瘦了整10斤。父母多次找我谈话,但我仍无法振作,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然后,我毅然“出走”散心。但到了海南后发现,很多人情况和我一样,一女伴得知我的情况后说,“你既然已经出来了,不如多去几个地方玩玩!”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告知父母,写好辞呈,然后开始了真正的旅行。公司也曾组织旅游,但一个人在路上,更觉得自由,恣意,放松,我有种说不出的舒畅,那些伤痛与挫败也随风消逝了。途中我会留意每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写下游记,发给杂志社的朋友,还能赚取不少稿费。有句话说,“别走得太快,请等一等灵魂!”在路上的日子,我真切体悟到这句话的含义。平日生活有太多的喧嚣与浮躁,当压力与挫败爆发时,身心便处于瘫痪,而旅行让我放下各种烦恼,忘掉不快,似乎瞬间成熟起来,最重要的是乐活的心态,拥有“闻着花香晒太阳”的怡然。旅行结束不久,我就找到了新的工作,生活再次明媚。
专家点评:旅行的过程中让人放下各种包袱,精神脱胎换骨,改变对过去事物的看法,如台湾艺人小S所说的,“我每天很努力地工作,所以我值得拥有这样美好又温馨的旅行。”但要注意,请个长假外出旅行无可厚非,如果遇到瓶颈就不断跳槽,那显然是鲁莽之为。
反方:重走青春路有多种方式
倾听内心呼唤,活出应有精彩
主人公:周妍,女,28岁,编导
很多时候,我也有《北京青年》中男主角的厌倦感,“我活在我的青春里,却像个植物人。”每天连轴转的工作,让我身心俱疲,连对爱情也失去了信念,与男友见面除了吵架就是冷战,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我却不知道该怎样改变自己。每到深夜,我常暗自落泪,甚至不止一回地徒生辞职离家出走的念头,但最后都收回了,觉得这样太对不起父母。
“远行就能消融一切吗?对于懦弱的人来说,那只是逃避,只是地理位置的转移,真正拯救你的是你自己!”后来,台里一位前辈的话点醒了我。对此,我深受启发,调整心态,重新开始。我办了张健身卡和美容卡,每天下班后放松半小时,当工作疲惫或思维枯竭时,我就换个环境,要么去咖啡馆约闺蜜聊聊天,要么去逛超市,有时灵感就这样降临。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其实很爱这项工作,只不过过去不懂得调整;对爱情我也有了新的体悟,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不断磨合中,让爱情升温。原来,倾听内心呼唤也是重走青春。在停下来的时候,我能改变心态提高心境,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修行吗?
专家点评:“爱情没激情了就分手,这不是勇敢,是狗血;生活没激情了就旅行,这不是豁达,是逃避。”旅行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走青春也并不是非要旅行,而是让我们回到内心,远离物欲世界,这样才能拥有质的飞跃。
重走青春路,你行吗?
男
@陈桐
男,27岁,工程师,未婚
Q:你怎么看剧中四个男主角辞职去旅行?
A:他们只是演戏而已,如果现实中也这样做,那就成了鲁莽。当然,他们也带给我们思考,关于爱情、事业、改变,尤其是改变,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被生活束缚。更不能随波逐流,而要倾听内心的呼唤。
@戴刚
男,35岁,私企副总,已婚
Q:有人说,重走青春路是高富帅、白富美的专利,屌丝男与屌丝女只是瞎闯,你怎么看?
A:这样说显然不对。重走青春是勇气与信念的结晶,是梦想的展翅,而不是没有目的地随波逐流。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奋斗的机会。
女
@钱雁
女,33岁,私企经理,已婚
Q:你认为青春怎样度过才不为枉活?如果重走青春路,你会以怎样的方式?
A:珍惜眼前的一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不为枉活。作为已婚女性,我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永葆活力,阅读、瑜伽、美容、唱歌等,使自己每天都过得有意义。
@景依
女,28岁,设计师,未婚
Q:你觉得旅行对现代人的作用是什么?
A:旅行不是简单的减压,更多的是身心的脱胎换骨,放下羁绊与抱负,重拾勇气与信念。如同一背包客所说,“衰老攻占你,生活俘虏你,只有旅行,把你还给自己。”
青春在路上:青春拒绝苟活,生命需要燃烧
一部《北京青年》,让无数男女徒生了辞职旅行的想法,但是毕竟,“梦想丰满,现实骨感”。然而,不去旅行,我们就不能勇敢地活出自己吗?答案不言而喻。
当微凉的秋风吹散满地落花的无奈,追随你的执着脚步也有了些许的踌躇!那亘古不变的誓言是否也会凋零于风中?有多少情经得起等待,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题记
一、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走在秋的深处,于飘摇的落叶中默默感受秋的点点寒凉。那飞旋的落寞,片片都侵染着风花雪月的凄美!烟雨朦胧中,你依稀的身影,醉了这一世无怨无悔的等待,更清瘦了彼岸娇嫩的花颜。是否是前世的相约,或是今生的眷恋?青山绿水间,你带着宿世的淡淡清愁,洒脱的薄凉情怀,穿越时空,饮醉于唐诗宋词的凄婉古韵间。一曲幽怨的琴音,弹不尽前世今生的悲欢离合,道不完百转千回的此情幽幽!泪眼相望,眸中滴落的,是这一季残红满地的忧伤。生生世世的凄美轮回,只为在曾经的路口与你相遇!望断西楼残月,清风携一抹暗香而来,相约杜康,饮不尽相思离愁。两行清泪!你,依旧是我千年守望的梦魇,宿世痴缠的思念!
红尘里,谁在为情所累,谁在为爱痴狂?又是谁于古道长亭凌风而至?朦胧了伊人迷离的泪眼?“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今生,唯有把这份如残阳一样凄美的思念锁进萧索的清秋,哪怕化为片片落花归于尘土,也会为你留下最后一抹余香!
一个人独自行走于曾经的路口,盘点凌乱在秋风里的记忆残骸,心在丝丝缕缕的缠绵中滋生着疼痛。是否我早已迷路,否则为何家的方向如此凄迷?诺大的城市,我在兜兜转转,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耸的楼群将天空织成一张牢固的网,亦网住我苍凉的脚步。无法挣脱!耳边呼呼的风声,似海上滚滚涌动的蓝色波涛,夹杂着略带寒凉的蓝色忧郁,如梦似幻的,掠过我的脸……
二、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也许,我所眷恋的,依然是那个有着诗情画意般柔美的三月!“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这个三月,留给我太多的美好,太多的回忆,也太多的感伤!风摇弱柳,揉皱了静谧的一池春水。独坐屏前,看寂寞的.文字在指尖飞舞,幽幽暗香盈满陋室。是否花儿也知人意?借秋风送来素雅的花香装点我的寂寞!一支素笔,无法绘就彩色的人生!再怎样绚丽的夕阳,也改变不了生活苍白的底色!秋色渐浓,窗外又开始飘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雨中的清寒夹杂着丝丝缕缕的哀怨,痛了今生无期的守候,惆怅了这个萧索的清秋!
沉溺在曾经的三月,那些日子,总是让我感觉飘忽,似游离在梦境中一样不真实!不想让心继续沉沦,若可以长出一对金色的翅膀,我宁愿承受破茧的痛!
漫步在秋风里,我不时的回头,可依旧没有羽化。九月已接近尾翼,情感却仍然在三月的漩涡里挣扎!似乎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周围都是无法攀爬的悬崖峭壁,心,沉入无边无际的冰冷,这种无助让我感觉到了什么是绝望!
有晶莹的液体滴落,那是我蓝色的忧伤,整个九月,亦被这种蓝色覆盖……
三、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无眠的长夜,往事如潮水般在心头泛滥。几许悲欢离合,几许爱恨纠缠?月光洒满寂寥的西楼,莹白若雪,伸出手,握一抹柔美于掌心,不禁悲从中来!叹世间,美丽不过是镜花水月,过眼云烟,终究会香消玉损,于红尘中了无痕迹!多少繁华落幕,留下的只是无止无休的寂寞!曾经的深情款款,不离不弃的铮铮誓言,转眼也会在风中消散。再深厚的情感也无法抵御似水流年,问世间,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当岁月沧桑了容颜,时光黯淡了过往,是否还会记得昔日的美好时光?渺渺红尘,有多少擦肩而过的美丽遗憾,有多少不能续演的情爱痴缠?有多少真情难再续,有多少美梦不能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多少浪漫的故事在风雨中离散?只剩下声声叹息点点愁……
无论你怎样的努力,都不能夜夜拥有如水月色,日日享受明媚阳光!当风雨忧伤了如莲的心事,黑暗搅碎了晶莹的月光,眸中滑落的那滴琥珀泪是否可以温暖这一季的寒凉?残破在风中的温婉记忆,凋零在雨中的旧梦新愁,能否如片片落花般永远尘封于泥土?不再忆起!
那是一个阳光昏沉的下午,城市的喧嚣让我心烦不已,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布满灰尘的城市道路上,满是疲倦的脸上神情恍惚,在大街上度过了一个无聊的下午,拖着软趴趴的身子回到家中。
迎面而来的是姑姑的怒骂:“你跑到哪里去了,还想不想回来了啊。干脆别吃饭了,哼!”我也不知怎么就来火了:“不吃就不吃,你以为我在乎一碗饭吗?”语气中满是忿忿不平。大步流星的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给狠狠的关上了,独自一人在房间里生着闷气。躺在床上,脑海中一幕幕画面浮现:有无奈、有伤心、有开心、也有一丝丝的惆怅。
迷迷糊糊的在床上躺着睡着了,一觉醒来,却已是半夜时分。肚中空空的,一阵阵的委屈从心头涌起,更多的是无限的伤心,终究不是她的亲儿子,这种待遇在她眼里当然是无所谓的。
我的瞳孔中净是黑暗与阴霾,自己在其中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又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的温柔、慈祥,那一句句殷切的呼唤、那一次次温柔的抚摸、那一个个温暖的眼神。豆大的泪珠不争气的从眼眶中蹦出,代表着我悲泣的心情,随着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从我心中宣泄而出。
也许,从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再也回不来了,只能做为一种美好的念想,支撑着我前行。
——题记
月光透过窗跌落在手掌,忆起,苏轼曾把酒问青天,而我却只想问世间: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泪眼朦胧,幻出您的身影。“别走。”我拉住您的手,“奶奶,我好想对您说……”
是您,用风筝织起我的童年
曾记否?那些我们一起放风筝的日子,胜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我们在那块绿茵茵的草地上,您对我说,要想把风筝放得更高,就必须去寻找风。寻找风?我迷惑了,茫然地看着您,不知所措。您温柔地用手摸摸我的头,让我奔跑,您说这样就可以找到风,我将信将疑地跑起来。不一会儿风筝就飞起来了,粉色的风筝宛若一个小天使,舞动着绸缎,美极了。“哈哈,我找到风了,奶奶,我找到风了……”您一脸幸福地看着我,这时,我们成了人世间最美的风景画。
是我,用虚荣将您葬送
曾记否?因为我的虚荣,让您的生命就这么匆匆地走到了尽头。
那一天,您来接放学的我,可是那时的我是多么希望您不要出现啊,因为虚荣的我,曾经在同学面前吹嘘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而且有个珠光宝气的奶奶。可您还是出现了,当您顶着一头乱糟糟的花白头发,穿着打满补丁的灰色衬衣出现在校门口时,我慌了,我想躲,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您冲我奔过来,说:“乖孙女,放学了?”我紧绷着羞红的脸,跑了。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讥笑声……
回到家,我便向您吼道:“为什么您不能给我像样一点的生活?这日子不过了。”我扔下不知所措的您,夺门而出……后来,您为了找我,掉进了河里,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一、“三网”是完全不对等、不一样的仨概念
据说“三网融合”一词源于国外的“Triple play”, 仅仅是一个公司层面的通讯网络运营商整合营销业务模式, 而在我国, 三网融合一提出来就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一个大话语、大概念, 最早见诸2001 年国家出台的“十五计划纲要”;2008 年以来, 国务院先后批转的关于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文件中都将三网融合列为重要举措;2010 年6 月, 国务院正式推出了三网融合方案及试点城市, 至此国内的三网融合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共识性的定义, 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 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但是, 如果从“三张网”的历史和现状来观照, 就会发现其在基本概念、主体功能和存在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性。
(一) 概念的内涵外延不对等不匹配
单从“网”这个汉语词根来看, “三网”同属传输领域, 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其中, 广电网仅仅是个传输的概念, 因广电业在体制上实行台网分开和“四级办”等制度性原因, 广电网专指有线传输网络, 实为广电传输领域的一个子项, 此外还有卫星、无线、互联网等其他传输方式的选项。因此, 不论从整个广电业还是从传输领域来看, 广电网都是一个微观和局部的概念。更何况有线电视全国一张网至今未实现, 数字化、双向化改造也未整体完成, 从主体、组织、技术、业务等各方面都不具备整体三网融合的条件。
电信网是一个“行业+ 产业”的概念, 并非一个传输的概念, 整个电信业不仅是全国一张网, 还具有成熟、完善的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等服务产品、产业链体系及运营、盈利模式, 各级电信运营商都是实际的市场主体, 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及制度体系。
互联网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性网络, 既不是个传输概念, 也不是地域性行业概念。互联网是属于全球、全人类的, 因其连接结构方式不可能被某一个国家或者利益集团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在中国当代“互联网+”的语境下, 互联网是包括技术、思维、方法论、大传输、大平台、大渠道以及各种新业态的广义性、综合性、基础性概念, 其内涵无比丰富、外延无比辽阔, 不论体量、功能、概念等方面都与狭义、专业的电信网、广电网完全不对等, 因此“三网”很难相提并论, 更遑论融合。
(二) 主体的功能属性不在同一“频道”
广电网和电信网的运营商都是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 是同属于体制内的兄弟单位, 而互联网行业的硬件、软件制造商和各种应用类企业大都是体制外的跨国企业, 如中国的互联网巨头BAT, 不论从企业注册地还是资本结构来看, 都不是严格意义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企业。
互联网与电信网都具有完整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其运营主体都是企业;广电有线网在台网分开改革中被定性为产业属性, 各级运营商都实行企业体制, 但是中宣部、广电总局及高层领导都曾明确指示和强调, 广电业的政治属性是整体性、全方位的, 节目 (内容) 制作、播出、传输等各环节都有导向性, 同时, 广电网还具有公共服务属性, 如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推进的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 都是其公共属性的体现。因此, 广电与电信、互联网双向进入开展对方业务并不完全对等, 仅限于产业方面, 三网融合过程中在属性和职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 而广电网的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实为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争夺内容集成播控主导权的决定性筹码。
(三) 存在的时空体系不在同一时代
三网融合是5 年前甚至10 年前的说法, 彼时互联网处于Web1.0 时代, 尚未进入移动时代, 互联网的新媒体、自媒体功能还没被充分开发出来;电信还处于2G向3G演变时代, 智能技术和智能手机也没有今天这般先进和普及;传统电视业还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好时光”, 有线电视网络产业的马拉松式全国一网整合刚刚开始, 各地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水平参差, 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网、农村分配网覆盖程度和数字化水平普遍较低, 不少行政村和大量自然村的“村村通”都未完成。5 年来, 电信由2G进入了4G时代, 互联网进入了移动和智能化时代, 而电视传媒业还在传统业务及行业内缓慢进化, 与电信业、互联网业的差距也急剧拉大。2014 年, 我国手机用户达12.86 亿户, 手机网民达5.57 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占比达85.8% ;电信业的收入超过了10000 亿元, 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性、先导性产业;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540 亿元, 超过了电视广告市场规模,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广告市场;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只有2.31 亿户, 全国广电网络收入只有822 亿元, 不足电信业的8%。全国有线网的“大一统”局面至今仍未形成, 国干网和一些省干网处于不死不活的“趴窝”状态。应该说, 目前的有线电视网比互联网、电信网落后了好几个时代, 而有线电视网开展电信业务简直就是游击队与集团军打阵地战, 面对体量、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电信、互联网业, 广电业的大无畏气概委实令人刮目相看, 那架势仿佛我泱泱广电伸出有线网这一根小指便能与电信、互联网三分天下, 也真不知道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和高度自信从何而来?
可见, 当代中文语境中的“三网融合”并不是个成熟的概念和严谨的学术名词, 用以状述和概括电信网与广电网之间“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及其关系并不准确, 甚至容易产生歧义。不论新老方案, 明明是体制内电信与广电两家的事, 却偏偏将互联网扯上, 就电信网、广电网各自与互联网融合而言, 究竟是与互联网技术、业务、业态、行业融合, 还是与各类互联网企业融合?是要素市场、资本机构、组织机构或具体业务项目哪个层面的融合?都还比较模糊。因此, 新方案沿用“三网融合”的提法, 体现了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总体上仍脱不开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颇有约定俗成、负负得正的意味。
二、三网融合是部门的事, 还是企业的事?
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都由相关主体集群构成,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一定产品的企业, 对于“三网”领域来说, 其产品主要是服务性的, 包括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应用服务等;提供学科理论研究、教育培训、智力支持的高校、研究机构等专业组织;具有自我治理功能、职能完善、主体人格健全的独立的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行政管理部门、监察执法机构为主体的监管层。不同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资源整合及相互融合固然与各类主体都密切相关, 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关系和企业行为, 并最终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来实现。以往有一个严重的误区, 即三网融合是电信部门与广电部门的行政权力再分配, 似乎是两家行政部门达成某种权力和利益的新平衡就万事大吉了。5 年来, 三网融合方案的实施主要表现为一级一级的文件传递、广电与电信业行政管理高层争夺内容集成播控主导权、业界学界的理论研讨和媒介的热议, 可就是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企业行为, 因此, 三网融合新方案要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能否将政府决策和部门行为有效转变为企业的市场行为。
(一) 部门行为的“空对空”博弈
国外的三网融合都是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 而我国的三网融合则首先是行政部门行为, 再由部门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 这里既有行政管理体制和政策的问题, 也有各级网络公司及相关主体的一些实际困难。从当事三方来看, 广电网与电信网都是体制内国企, 行政化色彩较浓, 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一应俱全, 上面都各有各的“婆婆”, 广电网、电信网的“婆婆”分别是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工信部, 还有国资委、国信办、中宣部等大家共有的“婆婆”, 凡涉关跨界的资源整合和制度性改革等重大事项, 体制内的企业都做不了主, 而必须听“婆婆”的, 一旦“婆婆”们争执不休, 就得由“太婆”出来说话, 于是也就变成了动用国家级行政力量的国家行为。而体制外市场上野生的互联网企业也有“婆婆”, 即董事局或投资控股方, 他们的“婆婆”是内置性的, 实际上也是企业行为的主导者。二者有所不同的是, 前者以行政权力为主导, 后者则以市场为主导。
国务院5 年前出台的三网融合老方案, 其实就已动用了国家级行政力量, 但并未有效地将“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变成广电网与电信网的企业主体行为及市场行为, 而是成了两个行政部门之间的一场“官司”, 国务院也随之由主导决策者变成了协调、平衡双方权力、利益关系的调解员。最后“官司”打完, 权力和利益边界勘定, 实体层面的整合却被撂了下来。此番新方案意味着电信、广电业务领地的界碑将被拆除, 实为给行政部门权力做减法, 使两个行政部门的职能渐趋一体化, 也为国家下一轮信息文化传媒体制改革埋下伏笔。
(二) 企业主体行为如何落地?
近年来, 一方面, 三网融合政策整体上难以从“空中”落到“地面”, 主要是因为广电网络企业和电信企业过多受制于行政管理部门, 特别是广电网络企业内部的历史遗留问题多, “等靠要”思想严重。另外,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建设, 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光纤网、电信网覆盖程度、关键技术、系统和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水平不高, 以及市场、法律环境等配套支持不够, 也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 一些广电网络企业拓展电信业务的局部行为却有不少亮点, 如重庆有线、杭州华数、北京歌华等开展增值业务起步较早, 在发展游戏、娱乐、教育等增值服务付费用户, 提升流量和付费业务转化率, 拓展电视营业厅线上支付渠道, 增加增值应用收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他们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线网络企业, 已成长为跨区域、跨行业发展的具有相当规模实力的综合性、融合性现代信息传媒企业。这些企业行为的动力主要源于市场需求和自身业务拓展、做大做强的冲动, 不仅为广电网拓展增值应用业务提供了某种范例, 也被作为展示前一轮三网融合政策成果的“样板间”。但因这些广电网络企业所处的地缘政经环境和所拥有的要素资源条件有很大的特殊性, 对于大多数市级网来说很难批量复制。
三网融合新方案无疑是最高级别的行政许可和法律依据, 从广电业角度来看, 要将三网融合的政府决策变成实体层面的企业行为, 必须从3 个方面入手:一是放松对基层市、县网络公司的行政管控, 鼓励其通过与其他行业及民资合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具备开展增值应用业务的条件。此番三网融合新方案中的一系列新举措, 如: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由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 试点地区由“审批制”转向“备案制”, 决定权下放至各省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开展双向进入的许可申报、审批和发证权也给到了省级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 可同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证等, 就是为了从微观运营层面激活基层广电网络企业的动力和活力。二是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不必刻意强调广电网整体与电信网融合, 并非一个国字号大主体才能与中移动、中电信对等融合, 而应当采取分兵突围的策略, 鼓励一部分已具备开展电信业务条件的市、县网络公司先行开展电信业务, 变“让我干”为“我要干”。事实上, 能干也想干的基层广电网络企业往往是想拦也拦不住;不能干不想干的上峰下死命令也没用。三是制定相应政策推进广电与电信深度合作及业态融合, 这方面已有一些探索性的案例, 如:我国自主研发出的运用“卫星通信网+ 地面移动通信网”技术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的CMMB系统;上海文广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IPTV业务, 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实现了借壳上市, 这也是百视通的由来。下一步应加快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IPTV传输系统对接, 加强和完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管理, 并运用更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开发出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与电视屏、PC屏、手机屏多平台互相连接的新业态, 向家庭互联网电视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
三、广电网能否分享到三网融合的盛筵?
新方案犹如一桌豪华筵席, 与5 年前那一桌相比, 其实并没上什么新菜肴, 只是有那么一两碟“硬菜”摆得离电信近些, 也并非专门为电信准备的。关键问题是, 这并不是一桌真实的筵席, 而是铺在桌上的一帧逼真的满汉全席3D效果图, 不论广电网还是电信网, 谁想吃哪一道菜, 都得现买东西现忙活。那么, 广电网准备好了吗, 能否分享到三网融合的盛筵?还是未知数。
(一) 广电网络及其主体碎片化是最突出的短板
当初广电业实行台网分开改革, 主要是为了便于全国广电一张网的整合, 同时也使广电网沦为狭义的传输概念。如今的广电有线网仍是一张碎片化的“破网”, 根本算不上能够与电信网、互联网比肩而立的行业, 除了少数几个上市公司, 多数地方性网络公司都不是具有成熟健全的基础业务、增值业务、赢利模式及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
2014 年5 月, 国务院专门批准成立了国网公司, 对中国有线进行重组, 2015 年国网公司挂牌成立一周年之际, 又公布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规划及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 拟以5 年为期限, 基本完成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 真正实现全国一张网, 建设全国性运营管理体系。国网公司的这个时间表似乎是提前对国务院三网融合新方案中关于“全国广电网络互联互通尽快实现全国一张网”进行了细化, 而新方案对“全国范围内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全国一网整合”和“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改造”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而将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的审核发证权下放给省级行政部门, 凡具备条件的各市、县广电网络公司、电信公司就能自行开展双向业务, 似乎意味着各市、县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 可以不在广电全国一张网甚至全省一张网的框架下进行。可见, 国网公司的全国一网整合五年规划与国务院的新三网融合方案在目标、时间表、路线图方面并不完全一致, 这是否意味着广电网的全国一网整合有可能再度搁浅?这样一来, 原本缺乏用户和具体业务的省网公司、国网公司真成了广电行政部门与基层网络企业之间的真空层?下一步是否会演变为广电行政部门监管权力下移的全国或全省性准行政管理机构?
(二) 广电网既无好牙口也无好胃口
目前无论从广电网的现状、自身的技术、资源、实力条件还是整合能力来考量, 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 实施和操作三网融合的难度都太大。广电网就像一个饥饿、贪婪的人去赴一场豪华盛筵, 可惜既无一张好牙口也无一副好胃口。没有好牙口, 再美味好吃的东西也咬不动, 吃不进肚子里;没有好胃口, 即便是硬吞下去, 恐怕也消化不了, 弄不好会被撑死。
广电网没有好牙口主要体现在:广电网原本是专门为电台、电视台提供传输服务的, 功能单一, 与电信网相比, 开展基础、增值业务的技术、运营、用户等方面的条件相差太大;各级广电网的规模实力比同级的电信网以及互联网要弱小得多, 与电信运营商在“对方主场”的竞争博弈完全不占优势;各地广电网的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水平参差, 有很多市、县网络公司不具备开展电信业务的条件, 升级改造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有线电视VOD点播和互联网视频的互联互通全域性内容分发平台尚未建成, 各地有线电视互联互通平台的技术标准不统一。
广电网没有好胃口主要体现在:广电网提供的电信业务服务能否达到或超过电信运营商的专业标准和服务水平?能否满足用户更高水平的消费体验和多层次需求, 进而比电信网更能够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广电网提供的各项电信服务产品的生产、营销、运营成本是否比电信运营商有优势?能否获得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广电网如何有效解决开展电信业务的专业技术、市场运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严重匮乏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电信企业挖人, 但能否挖到人并留住人?
最近有个“坏消息”, 应引起重视, 在光纤入户的大背景下, 一些地区住宅小区工程总体验收项目中已不再将专用有线电视网络作为验收合格的依据, 有线电视网络的同轴电缆入户不再成为新建楼盘和小区的标配, 而是倾向于有线电视与电信运营商共用光纤网络, 许多住户也明确表示不愿安装广电有线网, 这实际上已撼动了有线电视的基础。
(三) 新方案对于广电网是最后的机遇还是催命符?
国务院将广电网与电信网的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决心打破广电与电信之间的部门壁垒、行业壁垒, 将发展信息传媒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新增长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新方案将老方案出台以来的5 年定义为“试点阶段”, 将未来几年定义为“全面推进阶段”, 但前期的许多“负面遗产”仍无法处理, 未来几年的预期也并非成竹在胸、稳操胜券。全国一张网是国网公司的强烈意愿, 对于地方网络公司并无吸引力, 甚至充满抵触情绪。随着未来市、县级广电网络公司与电信公司业务双向进入“成熟一个, 许可一个”, 国干网和一些用户、技术、运营资源条件较差的省干网存在的充要性会进一步降低。新方案没像旧方案那样设置具体的时间表, 似乎一定程度上也传达出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 高层害怕被当事方再次“放了鸽子”。因此, 无论此番三网融合的结果成败与否, 对于国干网和弱势省干网来说都是最后一次机遇, 全国一张网整合只能寄希望于行政力量, 靠中央各大部委联合发文, 实行硬性整合, 否则真的没戏。
也正是因为“专家”这一称号的原意是与各项专业技术密不可分的,这就让各种“专家”们在赢得众人足够多羡慕的眼光之后,也换取了更多平头百姓的崇敬、信服甚至迷信的心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即使是他们最为日常的生活,“专家”们的意见和见解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于是,诸多人生活剧便因为“专家”而开始上演,可是到底有多少专家可以相信?
被罢免的“学术专家”
不久前,在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复旦大学出台的重大系列教改工程中,一位多年前即以权威专家身份进身本市“文化名人”的博士生导师,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因为学生们对他表示的强烈不满,被罢免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此罢免“博导”事件在上海闹得纷纷扬扬, 虽然在前一阵子的媒体上尽管很热闹了一阵,但是最终似乎也没有把罢免事件的真正原因公布出来。记者于是给一位在复旦大学读博士的朋友打去电话,询问其中缘由。该朋友反问记者,你知道他(指那位博士生导师)在我们学校的称号吗?记者当然知道那位博士生导师曾经是复旦大学某系的系主任,于是做了如是回答。哪知朋友却在电话中连连否认,说不是的,那个博导在复旦大学最为出名的称号是“媒体英雄”。
见记者大为不解,这位朋友补充说该博导还在几年前带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被几个弟子评价为“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原因是这位教授给学生授课历来采取放羊的态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句自古就被中国教师用来训斥学生学习用心不专的格言,现在反倒被学生贴切地用在这位教授的身上了。那么这位教授到底在忙什么呢?
在媒体上忙啊,忙出名呀。朋友不屑地回答。原来这位教授早就忘记了,或者说忽视了自己的教师身份,而只记得自己是个“专家”了,且一“专”就“多能”,整日里忙着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与自己专业浑然不搭界的各式“专家”言论,并且以时尚领域话题居多,服装、家装、发型、网络都一一被他“专家”了一遍,却惟独没有做他自己置身教学的那个较为偏僻的基础性人文学科的专家。
朋友继续介绍说,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复旦的学生们经常可以在各类报纸的文化时评版面见到这位“专家”,在电视台各类访谈节目中见到他们的导师,可是就是不能在他最应该出现的学校讲台上看到他的身影。当然,那位“专家”有关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他的学生们自然也更是无法读到。
朋友关于这位“专家”的见解是,虽然你曾经是某个专业的教授级专家,但是你无法固守专业,也无法在本专业上进一步探微求真更不要说要为自己的专业皓首穷经,套用现在一句传诵广泛的话来说,就是你在专业探求上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或许你当真可以在社会上成就为一个人所共知的所谓“专家”,但是你在自身专业上的学术水准,经过这么长时间折腾不息,是否还是具有“专家”级的水平就应该大打折扣了。因此,这个博导终于被“革掉”博士生导师资格,也就变得容易理解也可以接受了。
记者以为,在专门出“专家”的高等学府中都出了这样的不“专”正经“专”偏门的“专家”,可见如今泛滥成灾,多如牛毛的“专家”称号中的水分有多少了。
“空中诊断”的“医学专家”
如今社会,普通老百姓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所以让我们还是先从各式各样的医疗方面的专家开始说起吧。在上海的多家广播电台当中,几乎都专门开辟有所谓医疗专家“空中”坐堂门诊的节目。由于这类节目播出频繁且喋喋不休,听众都熟悉了此类节目的惯用程式:首先是节目主持人不厌其烦地向听众介绍坐堂佳宾的名头,一般肯定会是某知名大医院的专家级医生,或者就是某医学院校的专家级教授等等。总之,主持人反复强调的是节目佳宾的所谓“专家”身份。然后这些专家们不外乎就是针对患者的情况做些可以适应各种症状的常识性解读,情形往往是这样的:专家们的见解对于高血压患者适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也同样适用;对男性病适用,对妇科疾病也同样适用。但是,一个其实很可怕的局面是,因为这些“专家”们“耸人听闻”的身份,他们的“诊断”在绝大部分市民患者那里所产生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超过常人所能够想像的程度。
家住新华路某里弄的杨从庆老师傅给记者讲了他的亲身经历。杨从庆老师傅退休前是一家国营印刷厂的职工,退休后发现自己患上了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杨老师傅多方求医并没有取得显著的疗效。后来,退休在家的杨老师傅很偶然地在电台中听到一档“医疗专家热线”节目,主持人刚刚语气强调地介绍完当天嘉宾专家的身份——本市某著名医院的主任医师、全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会特聘专家的名头就把杨老师傅给折服了。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位心血管疾病专家吗?杨老师傅激动地拨打热线电话,拨了无数次终于打通了,在经过导播员的层层盘问和耐心诱导后,也终于和专家对上话了。专家在电波中为杨老师傅把了脉,一番“诊断”自然令杨老师傅心悦诚服,专家也没有忘记给杨老师傅推荐了几种治疗药物和一种治疗器材,并且把药品名称和厂家名称向杨老师傅千叮咛万嘱咐。
杨老师傅感动不已,当时心里还直夸“专家就是专家,热情服务、素质高”。可是药和器材用了一个疗程后,杨老师傅再一次拨打热线电话,专家说的还是那几句话,于是杨老师傅只能再接着吃专家开的药,用专家指定的医疗器材。杨老师傅说打这以后他拨打热线电话至今已经四五年了,然而专家对杨老师傅的病依然还是那么几句话。倒是杨老师傅的医疗器材已经买了3台了,专家指定的药品也吃了不少了,用杨老师傅自己的话说,就是钱花了很多,病就是不见好转。
如今杨大爷心中不免增添了疑惑,对自己打心眼里信服的专家,今后到底是继续相信呢还是不再相信?自己花的那一大笔钱,到底算不算是冤枉钱?
让人套牢的“股市专家”
与杨老师傅相比,有的人被“专家”害得还要惨。在本市江苏路一家证券市场营业厅,几位散户股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也许是前一阵子股市比较阴冷,也或许是出于股民们本能的警觉,起先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可是当听到记者的提问与“专家”话题有关后,股民们的眼睛里顿时放出了异样的“光芒”。一位中年女股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破口大骂一家电视台股票栏目的主持人,控诉自己就是因为太相信他在节目里推荐的专家了,才一下子全仓吃进一只股票,吃进价是34元,现在连6元都不值了,典型的重仓高价位套牢。这位中年女股民说,她至今清楚地记得在节目里,这位主持人和被邀请来的两位“头衔吓人”的股评“专家”一起信誓旦旦地预测那只股票近日必将大涨,一个“专家”还在节目结束的时候面对观众郑重其事地说,他的观点是,该股票在近日将以连续拉15个涨停板的方式飙升,进而成为中国的第一只超百元高价股。
这位女士告诉记者,关掉电视,她当夜就心潮澎湃、一夜无眠,经受不住财富快速翻番的诱惑,第二天一大早立即就去银行取款,然后奔向股市,“像抢一样买进那只股票,那是自己的退职补贴和多年积蓄啊!”
女士当然没有一夜暴富变成富婆,此后在连续几年的下跌中,她说自己的眼泪都哭干了,就差没有去跳楼了。现在人都麻木了,发财梦已经荡然无存,只求股市上涨一点,能半价收回本金,为自己的生活保留一条最基本的活路就是万幸了。
另外一个男性股民听了记者的问题,一脸木然,嘴里哼哼叽叽半天,记者也没有听清楚,然后他突然站起来说要给记者好好讲讲什么是股评专家。接着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只公牛一只母牛正在说话,突然母牛脸色大变没命般撒腿狂跑。公牛忙问怎么回事?母牛说,有一个股评专家过来了。公牛不解,母牛说,这些股评专家啊,他们专门吹牛皮。母牛话还没有说完,公牛也撒腿逃跑,一路狂奔,母牛追赶上去也问原因,公牛说,这些股评专家啊,我可是了解他们了,他们每次吹完牛皮就要开始扯淡(蛋)。
这虽然是一个多少有点“颜色”的故事,这个股民说,可是真实反映了他对于这些专家们的看法。他是一个退休工程师,因为听信股票专家的建议,3年前把购房款用来购买股票,如今是房价大涨,股票高位套牢。
恰好南京一位股民在交易所自杀的消息传到这里,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股市一片唏嘘声。在愈演愈激烈的对于股票专家们的谴责声中,记者结束了这个勾起了很多人伤心事的采访。
“专家”的异化
在了解了一些“专家”制造的丑剧、闹剧和悲剧以后,记者想起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专家”曾经是一个在知识分子眼中如何高尚的称号。当时无数知识分子为了一个高级职称资格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悲壮场面,原因仅仅是因为,倘若一个某专业的知识分子取得了高级职称,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成为该专业的权威和专家,效果自是不亚于中国古时候的封官加爵。
所以,在当时有许多为了评定职称找关系、走后门甚至相互拆台的故事在坊间广为流传。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是,一个身患癌症的老知识分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留下的遗言仅仅就是请求一个高级职称的资格,并且自愿不要相应的待遇。
记者无法不陷入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么多知识分子为了一个专家称号不惜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呢?专家,这个称号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记者继续做了一番调查,答案是至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它的魅力绝对不在于专家这一称号的本身。因为众所周知,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之间在待遇上的差异也就只有几十块钱,至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块。而专家这一称号在上个世纪特定时期带给知识分子的只是得到承认后取得成就后一种心理上的荣耀和满足,此外,确实别无其他更多的东西。
而在当今物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专家这一称号带给知识分子们的附加价值就具体多了,去外国讲学是“专家”的“专利”,在媒体上露脸甚至于应邀出任“空中热线”、“空中专家”等媒体节目,为一些商品作“专家”级宣传拿“专家”级好处。“专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还是一个商品、一件工具,带来的看得见拿得着的“实惠”。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虽说今天专家称号带给知识分子的附加价值在“实惠”的程度之上,远远超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当今知识分子对于专家称号追逐的狂热程度却明显有所降温。原因恐怕是真正的专家不需要不在乎这样一顶帽子,在记者的很多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在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里独挡一面的朋友一次次放弃职称考试的机会,有些甚至连中级职称都不打算要,更惶论所谓专家称号了。原因是,当今社会,更具有价值的机会和选择的确是太多了,多花些力气做点实事他们认为恐怕是一种更明智的人生选择。那些所谓“专家”也不愿意去考外语考计算机费那么多的力,因为现如今“出名”远比评职称方便,只要“出名”,就是“专家”。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在他的生活里没有“专家”这么一个称号可以去评,比如福布斯富豪榜上的那几位,他们自然也不屑于仅仅当一个“专家”。
如此一来,剩下的“专家”就只能是在前面加上一个“所谓的”的定语了,只是我们的多年来习惯于依靠“专家”、迷信“专家”的普通老百姓们只能被“专家”专进歧途、专入死胡同了。
【有多少青春可以逝去】推荐阅读: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征文09-07
养老退休金可以拿多少11-19
还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作文09-21
中国有多少个节日06-27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09-09
写春天的诗句有多少10-01
有多少块糖教案精品06-10
文章——写给逝去的青春07-19
致逝去的青春散文10-26
青春逝去了什么散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