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精选10篇)

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 篇1

1准备工作

熟悉接待计划:旅游团的基本信息,旅游团成员的情况,交通工具,是否有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

落实接待事宜:落实旅游车辆、住宿及用餐,掌握全陪或者司机的联系电话。与他们联系商定第二天的接团时间及地点。

物质准备:游客接待确认书,游客意见单,话筒,导游旗。

形象准备:上团前要做好仪容、仪表方面的准备。整洁、大方、自然、不浓妆艳抹。

语言和知识准备:要在大脑里面准备好第二天要讲解的内容;接待有专业知识的团队,要做好相关的专业知识、词汇的准备工作。语言要生动、流畅和清楚。

心理准备:我们要能有技巧的回答客人提出的任何问题,面对客人的指责、抱怨,我们要冷静、沉着的面对。

联络畅通准备:上团前一天,要把手机,话筒的电充足,随时保持畅通。接团服务

出发前的准备:在旅行团到达之前,打电话给全陪或者司机,前一天晚上20:00前确定好到达时间、人数、停车位置、集合地点等,在集合地点恭候旅游团的到来。旅游团到达后,协助全陪或者司机购票,提醒客人山顶温度较低,指引乘客上车,清点一下车上的人数。检票后通知司机师傅开车。

途中导游:致欢迎词,山路崎岖,提醒客人把车辆扶手打下并系好安全带,当日活动安排(参观景点名称、途中所经地点、所需时间),介绍游览景点(讲安全讲游客接待中心,讲内循环通道,讲景区公交车的发班时间,讲游览线路,讲中途会经过哪几个景点,讲三条游步道),活跃气氛(做些娱乐互动,与游客互动)

景点讲解:抵达景点下车之前,告知游客车牌号、停车地点、开车时间、游览线路、游览所需时间、游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能随便雕刻、不能在景区乱扔垃圾、不能在景区内吸烟、不能随意摘取野果实,以免误食)等。抵达景点后,组织客人有顺序的下车,提醒客人注意脚下的安全,带领游客沿着游览线路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彩的导游讲解。在游览过程中要随时随地注意游客的安全,特别是老弱病残的游客,要防止游客走失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送团服务

清点团队人数,后提醒客人清点一下随身携带物品,如无遗漏则请司机开车离开。致欢送词(感谢语、惜别语、征求意见语、致歉语、祝愿语)。致完欢送词后,将“游客意见反馈表”发给游客,请其填写。游客填写完毕后如数收回,妥善保留。总结工作

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 篇2

设计《景区讲解实作》课程演练方案应以行业岗位要求为核心, 注意落实景区讲解服务中的细节, 并应根据景区实地情况、团队个体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做到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有效结合。根据行业实际和教学反馈, 笔者认为在演练方案设计上应突出4D框架:即目标类框架、细节类框架、差异类框架和发现类框架。

目标类框架

目标类框架是每次景区讲解实作课程的纲领, 其内容应包括本次实作课程实施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考核目标等。目标类框架应在课程实施前制定完成, 同时要让学生对其内容有所了解, 清楚各项指标。框架在成形前, 专业教师应全面掌握目前行业景区接待的操作程序, 并充分结合行业岗位要求拟出相关目标。其主要板块如表1所示。

细节类框架

“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 对细节的关注和重视是一名优秀导游员应具备的关键素质。在旅游接待中, 我们一般把细节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细节, 一是指整个接待过程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如客人的身体情况、讲解的现场反馈等;二是指服务中琐碎而往往被忽略的小节, 如对客人的问候、注意事项的提醒等。广义的细节, 是指细节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接待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注重服务细节可以有效树立旅行社、景区的行业口碑, 是旅游企业彰显服务质量的最佳途径。因此, 我们在《景区讲解实作》教学中应十分重视细节框架的制定。在实作中, 应力求通过细节案例的处理、细节标准的把握、细节服务的实施来强化学生的细节意识。结合目前旅游接待的运作情况, 细节型框架应突出以下环节:

服务对象相关细节 包括: (1) 时间。根据游客在景区内旅游时间的长短灵活处理讲解内容。 (2) 游客性别、年龄、职业、阅历、游兴等因素。服务对象相关细节的把握应以灵活机动的方式来达到, 如有经验的景区讲解员在服务开始前都会和团队进行简短交流, 通过与领队、全陪、地陪或游客代表的寒暄了解团队的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

讲解服务相关细节 (1) 在和旅游团、散客交流的基础上, 应让学生懂得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解服务。 (2) 讲解节奏的把握:缓急有度、移步换景、渐入佳境。 (3) 讲解内容的把握:有的放矢, 注重比较, 符合游客的需求。 (4) 细节资料库的建立:根据实作景区的不同类型, 在教学前应建立相关的资料库体系。自然景观讲解中应形成生态环保、地质构造、动植物种类、水体景观、气象景观、可持续发展等资料体系;人文景观讲解中应形成建筑构造、宗教背景、园林设计、历史文化、雕刻塑像、楹联匾额、文物保护等资料体系。

其他服务相关细节 (1) 掌握服务设施的位置, 如盥洗间、纪念品商店、休息点、邮政服务亭、救护点等。 (2) 重视注意事项的提醒, 如常规线路、就餐地点、联络方式、集合地点、集合时间、游览安全等。

差异类框架

差异类框架的制定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 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突出服务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特征是旅游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简而言之, 旅游服务差异化是指旅游服务企业面对较强的竞争对手, 在服务内容、渠道和形象等方面采取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个性化定位, 以期战胜对手, 在旅游市场获得更大份额。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服务差异化突出自己的优势, 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区别。一个成熟的景区, 其发展规划中应重视调查、分析旅游市场上现有的服务种类、竞争对手的劣势和自己的优势,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发服务项目, 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

景区讲解服务分为实地口语导游和图文声像导游两种方式。其中, 实地口语导游方式是主体, 图文声像导游方式是重要辅助。作为景区服务质量的综合体现, 讲解服务尤其忌讳雷同, 切忌讲解内容和服务方式千篇一律、一成不变。高素质的讲解员应注意根据现场情况运用不同的服务技巧。在实作教学中, 差异类框架应落实以下内容:

讲解内容构成 常规的景区讲解词内容主要限制在景区内部游览上。为了突出服务差异化、个性化特征, 我们应在实作教学中锻炼学生组合、升华导游词的能力。一篇成熟的导游词除具备基本板块外, 还应突出以下内容: (1) 当地旅游业最新动态:旅游口号、旅游品牌、黄金线路、大型活动、发展定位等。 (2) 区域旅游拓展:适时插入周边景区概况介绍, 最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奇需求。 (3) 征求建议, 确定适合游客的讲解重点、讲解方式、游览线路等。 (4) 本景区游览内容, 尤其要突出代表类景观的游览。 (5) 总结与回顾, 加深游客印象, 增加重游率。 (6) 本景区的发展定位和行业形象。 (7) 征求游客意见, 体现服务真诚等。

讲解技巧运用 景区讲解技巧贵在“同中求异”。在旅游客体相同的前提下, 学生应学会针对不同的旅游主体———游客采用不同的服务技巧, 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工作层次:常采用“五个一”工作法, 即“问候勤一点, 微笑多一点, 脑筋灵一点, 行动快一点, 内容新一点”。 (2) 技巧层次:形成常规讲解、专题讲解、探讨讲解等不同的技巧层次。 (3) 内容层次:针对不同的团型和游客的文化层次差异, 预备3种以上的讲解词。

旅游线路选择 根据客流量的大小、高峰时段的规律选择不同的旅游线路。

发现类框架

学生是实作课程的主体。《景区讲解实作》课程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景区中, 通过教学设计, 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发现, 通过自身实践去探索思考、发现结论。实施自主发现、自主学习, 是引导学生由“会学”到“学会”的关键途径。在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实施角度考虑, 《景区讲解实作》课程的发现类框架可由以下内容构成:

接待规律的发现 客源是旅游的主体, 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根基。游客的旅游需求随个体不同而千差万别。其中, 游客的年龄、性别、阅历、职业、文化层次、旅游动机等因素都可能对游客的旅游需求产生影响。但对一个地区而言, 游客的心理特征和旅游需求总有一定的趋同性。在行业中, 我们习惯根据客源地把游客进行分类。如国内客源大致可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等范畴。入境客源大致可分为港澳台地区、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太平洋地区、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欧洲地区等范畴。在实作课程教学中, 我们应适时引导学生从游客的一言一行中自主发现不同地区客源的接待规律, 帮助学生树立客源分析的习惯, 提高接待水平。

主题更新的发现 景区的讲解主题分为核心主题和补充主题两类。核心主题是讲解的重点, 是景区性质和发展沿革所决定的, 也是景区对外宣传的重点。因此, 其稳定性较为重要。补充主题是由核心主题衍生出的外延内容, 其新意不可忽视。在讲解接待中, 主题内容的部分更新会给游客带来意外惊喜, 从而留下鲜明的印象。在讲解实作课程中, 我们应重视启发学生发现新的讲解内容。对象不论大小, 一处建筑、一尊塑像、一副对联、一种争议都可纳入其中。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武侯祠为例, 三国文化是其核心主题, 而建筑构造、园林设计、雕塑碑刻、钟鼎铭文、陵墓建制等都可成为有效的补充主题。

总而言之, 建立讲解实作课程的框架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计划、细化教学步骤、巩固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 其建立非一日之事, 要经过教师长期的积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以“五常法”为手段, 坚持常实践、常总结、常整理、常比较、常更新, 建立完整的当地旅游景区资料分析库。只有在实践性框架的指导下, 《景区讲解实作》课程才能体现出规范性、实用性,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旅游接待技能水平的提高。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型课程《景区讲解实作》实施方案问题, 从四个角度分析了课程设计和实施应落实的标准, 期望引起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作课程及教学实施的更多思考与关注。

关键词:景区讲解实作,4D框架,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刘畅.细节决定成败[J].侨务工作研究, 2007, (6) :13-14.

[2]MBA智库百科网.差异化服务的定义[OL].http://wiki.mbalib.com.

[3]王雪芳.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11) :11-12.

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篇3

导游讲解;旅游景区;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57-02

一、导游讲解概述

导游讲解是游人员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璀璨壮丽的景观景物为题材,以兴趣爱好不同、审美情趣各异的游客为对象,对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组织,用口头语言进行的一种意境再创造。①在导游提供的诸多服务中,讲解服务是最为重要的。对于一个旅游景区而言,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那游客看到的便只是呆板的美。作为将景区和游客沟通起来的最好方式,导游人员精彩的讲解,可使旅游景区的景色更加生动形象,风俗民情更加绚丽多彩,使游客觉得旅途生活妙趣横生,使其留下难忘的印象。因而也有人说导游讲解时导游服务的灵魂。(1)优化服务质量;(2)利于文化传播;(3)陶冶游客性情是导游讲解的核心优势。

二、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1.宣传展示旅游景区的特色

导游讲解是导游说景、游客听景的过程。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如果没有导游的精彩讲解,旅游者只是单单从景区景观的表象很难完全了解其价值。而通过导游讲解,引导自觉地丰富和完善景区形象,对旅游景区的认识就更加深刻、全面。

2.丰富充实旅游景区的内涵

导游就是景区最好的代言人,在旅游者心目中,导游形象往往是和景区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健康、阳光的导游形象,结合生动的导游讲解,会使旅游者对景区产生正面的评价。优秀导游能够将景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有机地结合,从而使景区形象在游客中得到整体提升。

三、目前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1.导游讲解员缺乏职业道德。导游薪酬一般是底薪+提成,提成指的就是回扣和小费。

2.导游讲解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目前我国对于导游讲解的内容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以致有些导游员在讲解服务过程中偷工减料。

3.导游讲解水平不高。如(1)脱离事实,信口开河;(2)照本宣科,没有针对性;(3)讲解古板,不够生动。许多导游在进行导游讲解的时候,不是讲解,而是背诵,语言平淡无味,没有注意导游技巧和方法的运用;(4)不良的口语表达习惯,直接妨碍整个讲解内容的连贯性,使旅游景区的形象大打折扣。

四、提高导游讲解水平,提升旅游景区人气

针对目前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导游讲解的水平,不仅是出于导游讲解服务自身质量完善的需要,还是为旅游景区负责,宣传和提升旅游景区形象和人气的必然。

1.导游讲解的基本原则

导游讲解既有对景区自然风光、地理成因的描述,也有对景区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的描述,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充分了解景区的形象信息,欣赏景区的自然和人文的特点,从而在游客心目中形成良好的景区形象。优秀的导游讲解能向游客提供最新的信息、最好的服务,满足旅游者的求新、求美、求乐的旅游需求。

(1)客观性。指导游讲解要以客观存在的景观为依据,在客观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意境的再创造。在旅游景区景观的基础上,传递正确的旅游景区文化,不能张冠李戴,杜撰史实。

(2)针对性。指导游人员要从旅游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导游讲解。导游的工作对象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等层次悬殊,审美情趣也各有不同。导游讲解应该根据游客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导游词。

(3)灵活性。指导游讲解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旅游活动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讲解时,根据游客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和技巧,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导游讲解。

(4)计划性。指导游讲解的科学性和目的性,要求导游人员在特定的工作对象和时空下,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地安排游客的旅游日程,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的导游方法和技巧,使得旅游者可以在有限的旅游生活中享受到尽可能多的美好体验。

2.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于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偷工减料的情况,虽然根据《旅行社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游客可以投诉,但绝大多数游客不愿因此大动肝火,可游客不投诉并不等于对导游的服务满意。因此。相关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工作做全,做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西方的导游小费制度,导游与游客在心理契约的基础上,游客自主、自愿地支付导游小费,对导游讲解服务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3.加大对导游员的培训力度

一些导游员尤其是景区内的导游人员缺乏必要的相关培训,甚至是仅靠背诵一篇导游词就匆匆上岗。因此旅行社和导游公司应加大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和讲解能力的培训,不达标绝不能上岗。同时,还应加强导游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培养导游人员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本文荣获2011年第八届全国职教优秀论文三等奖。本刊有删节)

[1]张海珍,刑梅.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3月20日,第14卷第2期.

[2]赵霞,黄艳峰,赵博生.导游讲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六卷第4期.

[3]杨绪光.浅谈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

[4]朱德明,朱晟轩.谈如何提高导游讲解的艺术水平[J].教育与职业,2004,(23).

[5]任梦雅,杜政.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9期.

景区讲解员面试须知 篇4

2、地点:修武县新华宾馆

3、面试设7个考场,考试包括三个内容:一个自选景点讲解(5分钟),一个抽签景点讲解(5分钟),一个抽签回答问题(2分钟),景点讲解时间不足4.5分钟者,将扣5分。

4、考生统一在一楼大厅候考,考生要根据自己的考号顺序,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考试准备。考生要认真核对本人的考生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如有错误,请到工作人员处登记。

5、考生进入考场,要出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及听课证,报听课证号,答题结束,须说“答题完毕”。

6、考生考试结束后,要立即离开考场,不得滞留。

1.2014年景区讲解员面试须知

2.大公司面试前端开发类的职位时,更看重的是什么?

3.讲解员工作计划范文

华山景区讲解词 篇5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华山旅游。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张淑萍了。大家在华山游览期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像莲花状,故得名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省会西安120公里。华山共有五座山峰,分别是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台峰,中峰玉女峰。五峰之中南峰最高,海拔2160.5米;西峰最险,海拔2082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华山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华山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华山著名的道观有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在华山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有“吹萧引凤”、“博台对弈”、“巨灵劈山”等,一会到了山上我再给大家对号入座,一一详解。

现在我们行驶的这条路是皇甫峪进山公路,它是华山索道的配套工程。这条路全长7.66公里,它的开通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格局。皇甫峪古称黄神峪,因春秋战国时黃芦子隐居而得名。黃芦子这个人精通医术,乐善好施,给人看病的时候更是神奇,在千里之外,患者只需要报上自己的姓名,黃芦子便可以开出药方,解除患者的病痛;在天旱的时候,黃芦子能召唤黄龙潭中的黄龙上天耕云播雨,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现在大家透过车窗看到的那条道就是“智取华山路”,这条路全长2公里,共有3999级台阶直达北峰。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索道下站,华山索道号称“亚洲第一索”,接下来我们就要改乘索道登山了。

有了索道,我们很轻松就登上了华山北峰。北峰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又得名云台峰,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是扼守其它四峰的要枢。

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子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影片《智取华山》。大家来看这就是“智取华山纪念碑”了,碑后刻有“军魂”二字。

经过辛苦的攀爬,我们现在就到了华山著名的关口:金锁关。“金锁关”又名“通天门”,是通往其他四峰的咽喉要道,“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大家来看这块石头,这叫锦鸡守玉函。相传,华山有个道长阴长生把点石成金的秘诀放在玉函里,派锦鸡来把守,天长日久,鸡和玉函就化成了石头,现在匣盖与匣体虽然已经错落开,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挪动它,所以也就没有人知道点石成金的秘诀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追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以后二人修炼成仙乘龙跨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而得名,有玉女祠、玉女洗头盆等。

好了,接下来我们去东峰参观。

东峰是五峰之中看日出的最佳位置,所以又名朝阳峰。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东峰观日出的最佳地方-“朝阳台”,每天清晨日出前这里便挤满了人,日出景象非常的壮观,每一瞬间都是千变万化的。这里有华山第二天险-鹞子翻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手攀铁锁,脚踩石窝,腹壁而下体验体验。我们来到的这里是就是“博台”,也叫下棋亭。在

这里我就要给大家讲“博台对弈”的故事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此下棋,他们二人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赵匡胤输给了陈抟,华山自此就成了道家的道场而且永不纳粮。“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就在东峰了。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山西首阳山相连,黄河水留到这里就被山给挡住了,是河神巨灵足蹬首阳山,手推华山,才将两山推开一条峡谷,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推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好了,继续我们的行程,这里就是华山第一天险—长空栈道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上去走走看,看它到底有多险!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华山的极顶南峰,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5米。我们看到的这个池子叫仰天池,池中的水久旱不甘,久涝不溢,也是一大奇观。大家可以在海拔碑前拍照留念,我们稍作休息然后去西峰。

经过一番辛苦,我们终于来到了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西峰又名莲花峰是因石叶如莲瓣覆盖峰巅.西峰的鲸鱼背,是拍摄西峰全景的最佳位置。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十分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与凡夫刘彦昌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石下产出一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后受霹雳大仙指点,来到华山,劈开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团圆。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从西峰往下我们来到了镇岳宫。相传是明代太监范有明在此修建这座庙宇以镇天火,镇守西岳,叫“镇岳宫”。宫院内有口玉井,据说井中水与山下玉泉院中的玉泉是潜通的。金仙公主曾在这里梳妆打扮时将簪子掉进井里,后来从山下的玉泉中捞了出来,井中的水香甜甘美能滋肤养颜延年益寿,十分神奇。从这里下去,还有十八潭莲花桥,将军松等景观,不远处就是我们上来时经过的金锁关,过了金锁关我们就返程下山了。

淮南茅仙洞景区讲解词 篇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茅仙洞由茅仙古洞和清天观组成,座落于淮南市凤台县城西南3.5公里处之双峰山陡壁南坡,洞门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越往深处越小,到不可行处仍深邃不能见底,里面阴风习习。危楼空屿,耸翠流丹;临长淮之要津,衔青山之杰灵。倚山面淮,环境优雅,风景瑰丽,历史悠久。1984年定为省级重点宫观。

“则茅仙洞者,遂萃类出。洞位于淮南距县治五六里;相传汉茅盈史弟于此仙去,其迹沿革备志,乘列为风景之一,山不崇而秀,水不阔而文,石不巨而奇,林不深而蔚。”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他的两个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辞官来到此地,三人一边学道,一边辟路伐木,建造宫观,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从此成了历代宗教圣地,或为道观或为庵寺。(据《重修茅仙洞记》),而“洞则约深数文又有相相发源之水,四周围绕,幽邃莫测。”清人萧景溪曾赞叹道:“噫噫,岂真海上神山,可望而不可即耶。”

据记载:汉宣帝地节中(前69-66),茅山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外建草庵一座,尔后茅盈、茅固、茅衷史弟三人陆续来此隐居,修身养性,采药炼丹,成仙得道。当地居民遂以茅仙洞名之,并遗有“炼丹井”古迹。

清天观始名“元同庵”,因僧道尼更叠居住而数易其名,直到清朝末年(约1907)方定命为清天观。到清光绪十七年(1892),道长葛明兴(正心),金大春募修地藏王殿,之后于光绪二十年铸成八卦洪钟一口现置院中,重达千斤。在灵雨空山闻得一声钟鸣,更衬托出道院之清幽。

继葛明兴、金大春之后,道长李至高、童至方得河南怀庆镇总兵谢宝胜(原为本庙道士,后还俗从军)资助、建三仙楼于茅仙洞口,“远望危楼空屿,耸翠流丹,即三仙楼也。”(据张敬生《重修茅仙洞三仙楼记》)籍以供奉三茅真君。民国二十三年,主持道长苏理纯素好老庄,行善积德,育炉烧炼长生药,真道行修盖寿丹,内功外行而俱有,领导大修三仙楼、山门、中殿、客厅、主殿等,焕然一新,威严壮观。寿县兴人汪以道书:“清天观”三大字,嵌在山门上方。门墙上道还嵌有“呼鹿耕烟种瑶草,招鹤下云倚古松”的泥塑。继之,苏宗善主持茅仙洞,清修苦行,1957年任中国道协理事,继任主持崔宗轩。现由崔宗轩簪冠徒、安徽省道协副会长纪诚修率道众开展道教活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996年,继修复三清殿、三茅殿,并塑神像,竖石碑、铸宝鼎,恢复茅仙洞道观原貌,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之后。由凤台县人民政府籍中国豆腐文化节出资重修望淮楼,各乡间仁人志士、有关单位、茅仙道士纷纷倾囊,新建楼为两层十间;置观景台二方。登楼远眺,蔡楚烟云,秦晋战场尽收眼底。右盼硖石睛岚,俯视滔滔淮水,壮哉大河东去,落霞共帆影齐飞,长空共淮水一色。登高望远,“唯此楼摄奇撮撮要,地搜胜概,颢气迥肠,与万化冥合。

茅仙洞景区位于102省道寿凤交界处,东接八公山,南临寿州古城。与周边景区已连成省级重点旅游线,适应开展多元化旅游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

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 篇7

一、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逐渐兴盛。游客对旅游景区进行选择的首要参考便是该旅游景区的形象问题。因而大力发展旅游景区的形象成为了重中之重。只有大力发展景区形象才能给旅游行业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就需要开发商对景区形象的提升进行研究。导游讲解便是提升形象的方法之一,本文就如何通过旅游讲解对来提升旅游景区形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景区形象以及导游讲解概念

(一)景区形象概念

景区形象是游客等社会公众对旅游景区的总体评价。景区形象包括该景区的外在表现以及其他无形的形象因素,例如文化,人文底蕴。景区形象只能由旅游者进行认证和感知,是一种综合体现,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以及影响力。

(二)导游讲解概念

导游讲解顾名思义,导游带领游客在旅游景区进行参观之时进行景区的讲解。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行业中的核心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直接关系到旅游的成败,这需要导游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给游客在参观景区之时带来文化的结合,丰富游客的旅行意义。讲解内容广泛,使游客对景区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整个旅行将因此变得饱满,趣味浓厚。

三、导游讲解对景区形象的意义

(一)导游是景区形象的代表

导游是一个景区的形象使者。一个导游的讲解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景区形象的评价。景区形象是一种口碑,一种品牌。导游对景区的讲解能力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景区印象的好坏程度。导游是在整个旅游环节中与游客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导游是景区形象的大使。

(二)导游讲解对景区形象具有很大的宣传作用

一个景区的文化是通过一代代的人不断深入探索得到的,很多历史文化底蕴仅仅从表面是无法深入了解的。这需要一个探索,挖掘,深入的过程,然而这些自然是游客无法了解的。这就需要导游为游客带来充分的讲解,让游客更深入更彻底的感受其间的奥妙与神奇。有力的为景区形象做了宣传,提升了景区形象的高度。

(三)导游讲解丰富了景区形象的内涵

导游讲解是一种文字艺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景区形象的内涵。一个优秀的导游善于抓住游客的兴趣,吸引游客的注意,使得游客对景区形象从一个自然景观胜地提升至人文丰富的美好仙境。

四、导游在讲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

1、提高服务态度

对于一个服务行业来说,态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导游是景区形象的代表,对于游客来说导游是自身与新环境之间的纽带。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游客往往会将导游作为这个景区的形象代表,一个导游的积极心态将会给整个旅程带来新的生机。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游,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工作。乐观,阳光,积极向上,对人友善,有耐心都是一个导游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工作期间需要保持自身干净整洁,给人良好的整体印象。

2、培养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

“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这句俗话足以向我们展现一个导游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一个导游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将人文知识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提高大家对景区形象的认识,增强整个讲解过程的逻辑性,善于与人沟通。讲解过程注意语言得体,要做到知识性、逻辑性,一个语言风趣幽默,为人随和的导游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给游客带来愉快的心情。也可以适当加入肢体语言的结合,给人以亲切可信之感。

3、多种讲解方式交换结合

随着旅游景点以及自然因素的不断变换,旅客的情绪也受到不停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导游需要掌握多种讲解方式,给游客带来新鲜感,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各种讲解技能,配合当前形势讲解。跌宕起伏,富有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单一枯燥。

(二)加强对专业导游队伍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导游行业发展并不乐观,需要加大力度对专业导游队伍进行培养。截止目前,大量导游尚且不具备良好的导游素质,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及指导,导致导游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导游事业的发展,对旅游事业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导游队伍,通过教育以及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导游行业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通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开始从事导游事业。高校中应增加对导游的培养关注度,不断向社会提供专业性的人才,完善整个旅游业的服务机制,提高导游行业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性,给游客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更方便快乐的旅程。相关机构需要对导游工作者进行语言沟通培训以及服务态度的培训,服务行业中态度至上永远是不可动摇的,导游工作者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对语言的组织以及掌控能力。能够合理的组建相关文化体系,将人文以及自然相互结合,提高讲解价值,提升景区形象的内涵。培养各自独有讲解方式,幽默风趣,与游客增强互动性。只有增强整个导游行业的整体能力与素质,才能真正的改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五、结语

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 篇8

关键词:中职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导游讲解能力 提高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社会对导游的要求尤其是导游讲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导游讲解能力的重要性,想方设法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旅游业的需要。

一、导游讲解能力的重要性

导游讲解能力是导游人员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导游服务的灵魂。在旅游行业中流传着这么一些话:“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一张嘴,丑的也变美”“游而不导等于白跑”“全凭导游一张嘴,调动游客两条腿”……这充分说明了导游讲解能力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导游讲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高水平的导游讲解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够活跃旅途气氛,融洽导游和游客之间的关系,激发游客的游兴,陶冶游客的性情,使其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享受。因此,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导游讲解方面存在的问题

1.知识储备不够,讲解内容缺乏新意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对教材过于依赖,导游词缺乏创意,再加上对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的积累不够,使得他们在导游讲解时不会灵活应对,只知道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一旦遇到新情况、新变化,往往会词不达意、束手无策。这种枯燥乏味、缺乏新意的导游讲解只会令游客兴趣索然,望“景”兴叹。

记得一次景点讲解模拟课,课代表为大家模拟讲解广西兴安灵渠,正当他讲得非常投入时,下面一位“游客”突然举手发问:“导游,你对灵渠水利工程的组成及功能介绍得很全面,但是我想知道灵渠到底是谁修筑的?他为什么要修筑灵渠?灵渠的修筑成功有何重要历史意义?”这一问,“导游”顿时惊慌失措、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半天都没有回答上来,甚至连后面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讲解词都忘得一干二净,学生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少,看似是缺乏临场应变能力,归根结底则是知识储备不够。

2.语言艺术性不强,讲解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

俗语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这就是说,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导游语言是一门综合艺术, 通俗易懂、流利连贯、朗朗上口的导游讲解能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舒适欢畅之感,让游客听得赏心悦“耳”、心旷神怡。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深厚的语言和文字功底,在进行导游讲解时,语言平淡无奇,听起来犹如和尚“念经”,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抑扬顿挫,更谈不上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以及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了。

3.心存畏惧,缺乏自信

当前,中职学生对在公共场合开口说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他们大多数因初中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自卑。在讲解时,由于担心别人嘲笑自己,总是习惯性地抓耳挠腮,或眼睛上翻,或低头不语,并且在神情慌乱时还会夹杂一些不良口语字词,如 “这个”“那个”“这里”“那里”“嗯”“啊”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心理紧张,对所讲内容不够熟悉,从而导致思维出现空白,大脑出现短路,再加上自信心不足,说话缺少技巧、概括能力差,缺乏临场发挥的应变能力,以致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提高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方法

1.丰富知识,增强储备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没有能力,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要使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应当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本领。当今时代是知识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未来的导游从业人员,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就应当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导游工作,才不会被社会淘汰。由此可见,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见闻是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前提。在游客眼中,导游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万事通”。作为一名未来的导游人员,学生应当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掌握各种文化理论知识,如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宗教、民俗等,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职学生本身知识薄弱,学习习惯欠佳,自制力不强,要使其博闻多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因此教师平常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去积累知识。如安排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或休闲时间去阅览室、图书室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涉猎政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及相关书籍,以拓展知识面;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并摘抄历史典故、人物传记、民族民俗、逸闻趣事;激励学生浏览报刊、关注新闻时事,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感悟较深的事情以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描写出来等。学生只有博学知书、精深学问,才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游人之师”“民间大使”。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从“说”开始。教师应注重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说”的环境。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如课堂上笔者经常会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回答,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对于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笔者会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说话的兴趣。二是训练学生“多”说、“勤”说。笔者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有疑问的、有异议的都说出来,不要有任何顾虑,让他们体验说话的喜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其实我能说”。三是培养学生“会”说。笔者要求学生说话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如每节课课前几分钟,笔者都会让一两个学生轮流上台进行导游讲解或者讲故事、讲笑话等,讲完之后还要进行自评和小结。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还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还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知识抢答赛等,以此激励学生大胆说话、善于说话,使学生充满自信,实现“质”的突破,即“敢说”“爱说”“能说”。

3.课堂内加强模拟训练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按教学计划让学生定期到实训室进行专业性、综合性的实践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导游讲解技能。笔者学校现已建成导游讲解模拟室、微缩景观园、导游才艺展示室、民俗文化展示室、岩溶洞穴等实训基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会选择不同的实训场所。如讲到国内外著名景点时,教师会组织学生去微缩景观园、岩溶洞穴进行模拟讲解;讲到导游员的礼貌礼节及素质要求时,会选择导游才艺展示室进行情景表演;讲到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时,会选择民俗文化展示室进行情景教学。当然在进入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时,教师都会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事先做好课前预习,引导他们主动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再将这些知识点有机衔接起来,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导游讲解水平,教师还会在导游讲解模拟室适时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即导游模拟讲解竞赛。活动中让学生自愿报名参赛,邀请景区或旅行社优秀导游员前来指导,由优秀导游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专业教师给予等级考核评定。通过模拟训练及竞赛,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很好地检验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

4.课堂外加强实战演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而课堂外的“实战演练”便是一种能较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所谓“实战演练”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相关旅游景点进行现场导游讲解。这种方法实践性更强,现场感更真实,学生的导游讲解水平更容易得到发挥。当然在进行实战演练之前,教师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比如去桂林七星公园“实战演练”时,笔者会让每位学生事先熟悉并写好欢迎词、欢送词、沿途概况、景点讲解词。从一上车就开始,组织学生致欢迎词并进行沿途介绍。进入七星公园景区内,先由景区优秀导游员向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散在各个景点,由学生现场自行联系游客进行讲解,并让随行游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此促进学生讲解能力的提高。当然,要强化学生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还应进一步扩大实训空间。学校可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每个学期定期安排学生去校企合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行社)进行一两个月的见习活动,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这样学生身临其境,有了更好的锻炼机会,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讲解水平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提高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任重而道远,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导游实用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 篇9

2014年合肥三河古镇景区讲解员面试名单公告

经过初步的遴选,三河古镇景区讲解员首轮面试名单已经出来了(具体名单附后),请以下人员于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上午9:00到肥西县三河镇三杭路游客接待中心二楼会议室参加面试。

面试人员请将个人的身份证、毕业证、导游资格证等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带上。

咨询电话:0551—68757113,***/***

乘车路线:合肥长途汽车站或南门换乘中心乘坐合肥至三河汽车到三河客运中心下即可 特此公告。

更多消息请咨询:

2012年那拉提景区讲解词 篇10

停车场至小环线至西门岗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走进新疆,走进伊犁最美的草原——那拉提大草原。我是景区讲解员***,大家可以叫我**。首先我代表景区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我们那拉提的好山,好水,好风光给大家带来一份好心情,也希望此次的那拉提草原之行可以成为各位人生中一道难忘的风景。

小环线

首先我们要游览的是草原民俗体验区小环线,全长为4公里,主要突出了景区的两大特色,一个是草原部落,另外一个是哈萨克大营。前方我们将要穿过一片次生林,这片次生林是巩乃斯河所养育的,在右手边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橙黄色缀满枝头的果实的植物,是野沙棘,相信大家一定喝过一种沙棘饮料,沙棘非常具有药用价值,果肉萃取所得沙棘果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养肠护胃、调理神经衰弱等多种功效。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看待一种低矮的灌木,那是野生的黑加仑,黑加仑是俗称,又称黑豆果黑加仑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磷、镁、钾、钙、花青素、酚类物质。目前已经知道的黑加仑的保健功效包括预防痛风、贫血、水肿、关节炎、风湿病、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口腔和咽喉疾病、咳嗽等等。我们眼前的这种树干非常苍劲有力的树是“密叶杨”,和南疆的胡杨是近亲,它们同属杨柳科,同时享有3个一千年不死的传说(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到了秋天同样会变为一片金黄,但在本质上的区别在于胡杨主要生活在南疆,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叶片会比较小,所以称为小叶胡杨,而密叶杨主要生活在北疆,生存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所以她的叶片和个子比起南疆的胡杨都要大一些。这种植物即使生命结束也会坚守足下的土地不离不弃,正因为它这种气节,才会被称为是“沙漠英雄树”。

前方在我们的右手边有一片白色的毡房,这就是哈萨克族大营,哈萨克大营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开放,占地面积130亩,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大营内共可搭建70多顶哈萨克族特色毡房,这些毡房由那拉提镇农牧民组建的哈萨克毡房旅游经营合作社经营,由于这些毡房全部都是游牧民自己搭建的,因此相当的原汁原味,是反映哈萨克民族人文、民俗风情的一级景点资源,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在闲暇时可以到这里去参观和体验。

在我们的左面有一座古朴、久远的建筑,是草原部落的赤古城,它是乌孙王为缓解细君公主的思乡之情而特意建造的,现在是一家具有特色的三星级酒店。草原部落的整个建筑布局主要体现了草原文化和历史文化,它是以乌孙王国的部落为主题,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看到的所触摸到的都是历史的再现,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当年乘坐的马车,乌孙国使用的兵器、铠甲、战旗以及吃住行等用具,都会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历史的当年。

现在我们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大帐是乌孙国的国王大帐,也被成为金鼎大帐,他帐高13米直径17米,它里面可以同时容乃68位客人同时用餐,这个国王帐就相当与你们汉族的金銮殿一样,宏伟壮观,气势辉泓。乌孙国的国王在这里邀请各国的大臣共同商议国事的地方,国王大帐右手边的是公主帐,是解忧公主的毡房,公主帐内的布置汉朝具有汉家王室的风格,左手边的是王子帐,他的风格主要是以狩猎为主,里面有弓箭、各种野兽的毛皮,体现出哈萨克王子的勇猛豪放。公主帐和王子帐可以分别容纳58位客人进餐。帐后树立着58面大旗,象征着乌孙国的58项立法,整个氛围气势如宏,更显大帐的威武之尊。

请看那边那个是熏干房,主要用作熏马肉、熏马肠。我们伊犁是天马之乡,我们这里的马肉马肠子是草原上最具有特色的美食,是用山上的野菜、野果、野山葱、野大蒜制作而成的,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

熏干房旁边的建筑是奶酒炉,是草原上用来酿酒的地方,奶酒不同于马奶子,很多人都会将他们混合在一起,奶酒是白色透明的液体,100公斤奶子才能酿造出2公斤到2公斤半左右的奶酒,所以奶酒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在过去哈萨克人民每逢出远门的时候都会喝一碗奶酒,代表着一路平安,吉祥顺利归来。过去乌孙国的将士出征前,国王都会下令赐酒,给每一个将士赐一碗酒,祝愿胜利凯旋而归。熏干房对面的是天锅,直径3.2米,重3.6吨,古乌孙国大型节日或者将士们打了胜仗凯旋而归时,乌孙王就会下令煮肉,天锅可以同时煮22只羊或者是一匹马一头牛,代表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吃一锅肉,同是一家人,体现了草原上游牧民族的豪迈。

圆形围栏围起的是我们的篝火场,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乌孙王就会带着王子、解忧公主以及乌孙国的大臣前来参加盛大的篝火晚会。(篝火晚会时间是每晚十点半,票价为120元)现在大家看到左前方的是哈萨克族的祭祀台,2000年前,哈萨克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崇拜火,有拜火之礼,认为火是万物之源,祭祀台是萨满法师做法点火的地方,周围黑色木头立柱为图腾柱,图腾柱上雕刻的主体图案是牛的头型,因为汉族人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说,哈萨克族在2000年前也认为天和地是混合在一起的,后来是一只神牛用它的牛角顶开了天和地才有了人们生活的这片草原,所以他们崇拜牛,认为牛具有神力,除此以外,图腾柱上还有用石头镶嵌出的各种图案:他们依次代表大地、太阳、月亮、水、火,这也是汉族人所说的五行学说,哈萨克族认为他们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五大元素。祭祀台对面的是法台,被称为2000多年前草原上的监狱,上下两层的结构,上一层关押的是触犯乌孙国法规的人,下面一层关的是狼,两层中间有一个活动的隔板,如果罪犯在关押期间,仍不知悔改,国王就会下令将中间的隔板抽掉,罪犯就会掉下并被狼吃掉,法台外的森森白骨证明了法律的残酷性。在我们乌孙国第一条法规就是严禁踩踏草坪,要爱护青草,因为草原上,草就代表了粮食,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

前方高耸的建筑是天鹅泉,喻为生命之泉。传说有个青年遇难被天鹅救渡,天鹅化成美女与青年结婚,生下孩子叫哈萨克,景区的故事也由此拉开序幕。三根大柱子代表的哈萨克的三大部落,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天鹅泉的潺潺流水是生命之源,泉边护泉的老人弹着琴、唱着歌讲讲述着哈萨克的美丽传说,为所有来此的游人洒上祝福的圣水。

前方白色的三角形的毡房形式的建筑,叫做霍斯,即为市场的意思,他是古乌孙国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

现在我们就到了草原部落的大门了,圆形的太阳广场,象征着那拉提草原是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两个耸立着的草原石人,是草原部落东大门的入口,高6米重45吨,为一男一女,左边是位男士,留着浓浓的胡子,一手执酒杯,一手握马刀,象征哈萨克男性的勇猛和豪放,右边是位女士,手里拿着仿羊毛线的纺锤,象征着哈萨克女性的勤劳和善良。检票口

前方即将到达景区检票口,请大家出示一下手中的门票以及有效证件。现在我们将要前往的是核心景区,全长20公里,区间车行驶需要40分钟的时间,景区内禁止吸烟和乱扔垃圾,沿途各位如果对我的讲解或对景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我将尽力为您解答。进入核心景区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那拉提景区的基本概况:那拉提景区位于伊犁河谷最东端,是整个伊犁河谷的东大门。冬暖夏凉,气候温润,景区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已开发利用960平方公里,1999年实施开发,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4月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2011年1月14日被评为国家级5A级景区。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水量880毫米,夏季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有“塞外小江南”之称。

那拉提景区地大物博,但用一句“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便可恰当的描述景区的地理概况。左手边的这座山是阿吾热勒山,全长280公里,右手边的这座山是那拉提山,全长150公里,他们都是天山的支脉,也是一对姊妹山,两座山向前延伸与我们正前方的安迪尔山相连,形成了三面环山的格局。三山耸立,积雪消融,就融汇成了我们左手边的巩乃斯河,巩乃斯,是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向阳坡”,它也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亲切的称为“阿纳苏”意思是母亲河,因为她养育了新源县30万的人口,滋润着1800平方公里的那拉提草原。巩乃斯河全长为258公里,发源与艾肯达阪,将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我们大家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我们这条巩乃斯河呢,他却是向西流,因此他也是一条逆流河。河里生活着高山冷水鱼,鱼身呈圆长状,肉质鲜美,是景区的一道特色野味。

前方就是景区第一站点塔吾萨尼,哈萨克语,意为“美丽的山沟”。在这里您可以看到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碧绿的山丘和平坦的草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一山四景,景景不同。我们的车会在这里稍作停留,大家要抓紧时间拍照留念,下车后请大家沿着木栈道走,不要踩踏草坪,谢谢合作!塔吾萨尼至乌孙古墓

那拉提草原是著名的北丝绸之路——天山道的咽喉要塞,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几千年来上演了无数悲壮,哀婉的历史故事。柔然,匈奴,突厥,回鹘,乌孙等各个民族,各色人种互相角逐,征战,厮杀和驰骋,迁徙和定居,贸易与和平,共同演绎了新疆千年的传奇。其中在我们草原上生活时间最长的就是乌孙,他们在伊犁河谷生活时间长达500年之久。公元前161年乌孙国成立,由于势力范围比较小,边境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乌孙向汉朝提出了政治联盟,历史上把这种政治联盟称为和亲。中国历有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而在伊犁河域的乌孙国曾先后迎娶了细君与解忧两位汉朝公主,她们的功绩不亚于昭君出塞,文成入藏。

西汉后期,乌孙王猎娇靡派使者向汉朝天子提出愿得尚公主为昆第,并以千匹良马为聘礼。于是汉武帝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远嫁乌孙国,细君从小生活在深宫大院,才华横溢,但由于她性格内向,体质纤弱,不适应乌孙的生活加之思乡心切,在乌孙国生活了5年便香消玉殒。留给乌孙的只有女儿少夫和一首凄惨的《黄鹄歌》。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乌孙人也已经消失了,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留下来的一座座乌孙古墓。大家看右前方有一座凸起的山丘,就是乌孙古墓了,这座古墓高6.5米,直径46米,是一座土堆式的古墓,除了这种古墓类型外,乌孙古墓还有石堆墓、石棺墓等类型,大小不等。据考古挖掘,巩乃斯河谷一带的古墓出土过大量的古陶器、古钱币、古银饰、铜武士像等随葬品。站在这里我们既能欣赏人文景观,了解历史文化,又能欣赏美丽的那拉提风光,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乌孙古墓至接待站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细君公主,细君公主过世之后,为了继续巩固两国之间的政治联盟,解忧便成为了第二位嫁到草原上来的汉家公主。与细君不同的是,解忧是一位北方女子,她性格开朗,性情刚烈,最可贵的是她具有非常卓越的政治才能,到乌孙国后她并没有像细君一样悲观消极,而是乐观积极的学习语言文化,学习骑马打猎,因此她很快的适应了游牧生活,并在草原上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心血全都撒在了草原上。在乌孙国,解忧致力于发展兴国安邦的大业,她积极听取贤臣的意见,劝说乌孙国王凿通了乌孙通往康居,大宛等国的通商要道,使乌孙国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因此她深受乌孙国臣民的爱戴,被亲切的称为“乌孙**”,历史上将她记载为“乌孙公主”。虽然解忧用她的毕生心血换来了流芳百世,但她的一生却历经了心酸屈辱,她16岁便从汉朝出发历经3载才到达乌孙国,在乌孙国这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他又先后经历了四朝三嫁.值得高兴的是甘露三年,年逾七旬的解忧上书汉帝“思乡心切,愿落叶归根”获准。于是解忧70岁返回故土长安,72岁过世,到此便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了解、保护、研究、传承并繁荣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凝聚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民族文化遗存既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

古代的乌孙国繁衍至今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族,在我们伊犁河谷,除了可以饱览草原风光之外,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我们的哈萨克族文化。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活跃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是古“丝绸之路”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重要代表之一。历史上曾和各族人民一道为维护祖国统一,反抗沙俄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哈萨克族长期生活在艰苦和动荡的环境中,内忧外患的国情也使这个民族同样饱经战争、疾病等人祸天灾,民族教育等十分落后,民族文化缺乏保护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其他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文化、艺术迅猛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繁荣时期。

在哈萨克族发展演进的历史中出现过不少杰出人物,为哈萨克各族人民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他们的血肉之躯,虽然早被一堆黄土淹没,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光辉形象,却永远铭刻在哈萨克人民的心中。为此,那拉提景区兴建了哈萨克名人堂,展示一批哈萨克族的杰出人物。出生于公元9世纪的法拉比就是一位哈萨克族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有20余部著作传世,代表作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幻想》、《科学的起源》、《音乐全书》等。阿布赉(lai),哈萨克汗国著名可汗,勇敢地担负起抗击侵略的历史重任,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率各玉兹先后臣服清朝,并遣使入觐。促进了哈萨克汗国与清朝的贸易往来。卒后乾隆遣使致祭。阿拜,思想家、哲学家,民主主义诗人,近代哈萨克文学的奠基人。对哈萨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被誉为“19世纪最后25年中哈萨克人民生活的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作品被译为俄、美、英、法、土耳其、中等版本在世界流传。巴西拜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开明人士。在抗美援朝时期,折合实物为国家捐赠了一架战斗机。出生于1903年的唐加勒克是新源县人,哈萨克族现代文学杰出的代表。

哈萨克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民族。有句话说:“世上走路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转场中谱写,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那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一片草场就是哈萨克牧民的春秋牧场。春秋牧场4、5、6月份降水量丰富,植被茂密,牧民将牛羊放养在这个牧场,到了6月底牧民们便赶着牛羊到夏牧场去度过夏天,9月底由于天气渐渐变冷,牧民又赶着牛羊从夏牧场回到春秋牧场,经过7、8、9月份的休养生息,春秋牧场的草高可达80公分,甚至到一米高,届时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感觉。9月底哈萨克牧民会用他们特制的钐镰将这些草收割起来,晾干,储存起来,这些干草就是牲畜冬季要食用的。牧民将这种草场之间的迁徙称为“转场”,而哈萨克族那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就贯穿在一年四季的“转场”生活中。

前面大家看到的低矮的土坯房子就是哈萨克族冬天居住的冬窝子,院子里的一垛垛的干草就取自于去年的春秋草场,在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中,动物一直都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不管是朝夕相处的牛羊马还是猎鹰,牧羊犬,都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实以前咋草原上骆驼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可是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这条骆驼沟了。哈萨克族最早转场时主要用的转场工具就是骆驼。据这里的牧民说,这条沟曾今是牧民集聚放养骆驼的山沟,所以名为——骆驼沟。因为过去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马匹和骆驼就成为了牧民们转场迁徙的重要交通工具。现在的交通工具比较发达,车和马已经代替了骆驼,加之骆驼的生育率很低,每三年才会生产一胎,而且吃草时会将草连根拔起,对生态的破坏很大。所以,在我们的草原上已经看不到骆驼了,不过我们相信骆驼在沙漠中的地位是永远都不会被取代的。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核心景区的中心站点接待站了,我们的车将会停靠在接待站停车场,各位下车以后可以选择骑上伊犁天马沿着蜿蜒盘旋的马道去零距离的感受一下西部草原的大气磅礴,骑马游天山的价格是80元/人/小时,在这里提醒各位自由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您的随身物品,不要在骑马的过程中丢失了,还有请保护好我们的草场,不要踩踏草坪。我们的区间车还可以到达前方的东门节点,东门节点可参加各类自费项目,还可登高至天鹰台,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好时间。度假村至东门节点

感受了草原的植物和历史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草原上动物的智慧。细心的游客一路来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山体表面有一层一层的纹路,也一定会猜想它们究竟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其实都不是,这些就是大自然赋予动物的生存方式。由于那拉提草原是典型的高山河谷草原,山坡虽然不高,但坡度却非常大,牛羊在吃草的时候便不会直上直下,因为直上直下很费力,而且吃到的草的面积比较小,所以他们会很明智的选择盘旋着往上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些所谓的“羊肠小道”。可见动物的智慧也是不可小嘘的。

哈萨克族一直以来被誉为“马背民族”,歌和马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正因为哈萨克族爱马,嗜马,所以哈萨克族也培育出了自己的良马“伊犁马”。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乌孙王猎骄靡派使者以千匹良马作为聘礼求娶汉室公主,汉武帝见到乌孙马后,赐名“天马”,并即兴赋了一首诗: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就是著名的《西极天马歌》。后来,汉武帝得到西域大宛的“汗血马”后,又定大宛的汗血马为“天马”,将乌孙马改称为“西极马”。这里所说的“天马”、“西极马”都是今日伊犁马的前身。历代以来,为了得到西域良马,中原地区与西域一直进行着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伊犁马是我国培育的优良马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不仅体格魁伟,而且外貌俊秀。在1000米的速度赛中它只需要1分10秒,每天能行走80—120千米。不但可以用来当做交通工具——运输,同时也是赛马的一种。在1997年的全国马术比赛中囊括了全部5项冠军。

马与哈萨克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哈萨克族的体育活动也离不开马,特别是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哈萨克族一定会开展一些赛马、叼羊、姑娘追、马上拾元宝等比较有趣味的马上活动。说到赛马,顺着我们的左手边看,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赛马场,占地约100亩,这是天然赛马场,椭圆形平坦的跑道和高出跑道近10米的条形看台,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据说这里是成吉思汗二太子察合台操练兵马的地方。

沿途我们一直都在注视右手边的风景,也不要忽略了左手边一直陪伴在我们车窗外的阿吾热勒山和巩乃斯河,以及巩乃斯河的次生林。各位可以将车窗两边的两座山作一下对比就会发现,两座山虽然并不是很远,但在视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右手边的那拉提山上郁郁葱葱,生活着很多高大的植物,但对面的阿吾热勒山上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什么树,原因就是那拉提山是一座土壤非常肥沃的土山。从裸露的表面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土全是几千年才会形成的天然高钙黑土,而对面的阿吾热勒山却是一座矿山,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所以植物生长不是很茂盛。

沿巩乃斯河旁有一条滨河观光道,总长10公里,依偎着绵延的巩乃斯河逆流而上。途经灌才奇阵、马车驿站、灌阴小路、巩河听涛、林中独阁、贵宾接待中心、民间体育场、森林公园和东门综合接待中心等景点。在东门节点,您可乘欧式马车,或骑自行车亲自领略巩乃斯河沿岸次生林丰富的植被风光和奔腾的流水、远观翠绿起伏的河谷草原、可谓徜徉在绿林中、移步异景、心旷神怡。滨河观光道起点在东门节点,终点在名人堂向北600米处。

在前方我们的右手方可以看到两棵松树,像是有两条巨龙缠绕在树干上,这就是著名的盘龙松了。别看它不够粗壮,它已经有100年的树龄了。盘龙松旁的路还通往景区两个新开发景点:天仙台、沃尔塔交塔观景台。

天仙台作为景区海拔最高的新开发景点,因为少有人去,是美景中最为神秘的部分-------奇石、流云、草原、雪山。

沿着通往天仙台的木栈道,一路向上,即使不停下来长时间休息,也至少需要二个半小时的时间。木栈道跨过繁盛的植被群,绕过清澈的溪流,穿过茂密的云杉林,经过冰雪未融的雪地,景色随着海拔的升高不断改变,视野也开始越来越开阔,错落有致的村庄、纵横交错的公路、之后便全部隐没于崇山峻岭中。

登上天仙台,俯瞰巍巍远山,遥望辽阔草原,仰望头顶的流云,令人心境开阔。天仙台上的石头仿佛威武的狮子般雄踞山顶,傲视远方。天仙宝座依照石头的外形而建,坐上天仙宝座,沉醉眼前的美景,你会恍然以为自己就是这里的主宰,禁不住感慨:征服之路都是这样坎坷吧!

沿着与天仙台相反的另一条观光车道,可以到达我们婚纱摄影基地,沃尔塔交塔。“沃尔塔交塔”也被新人们称为:我爱他,找他。

整个沃尔塔交塔景区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坡地景观区域、盘山密林区域和山顶观光区域。每个景点重叠交错,各有千秋,为拍摄者提供了十分便利和丰富的素材。

在这里有三个婚纱外拍点,一号拍摄点可以供新人停放婚车,新人化妆休息。二号拍摄点的主题为森林的宫殿,用树根,木雕的树神,周边高大的松树共同构成了原始、神秘、神圣的森林殿堂,充满童话和陷阱的感觉,见证和祝福新人们的美好姻缘。三号外拍点集中了:携手、结缘、共度三个不同的场景。胡杨,许愿树和风车小屋,让情侣留下刻骨的回忆。其中,“共度”的风车小屋占地150平米,以欧式和哈萨克风味结合,是情侣小憩的梦幻殿堂。

在前往各个拍摄地点的路途中,还夹杂着很多颇具特色的游客休息站,松木原始小凳,石刻桌椅以及原始狩猎小屋,都会给到这里的人们带来原始森里的独特感受。

您可以在东门节点乘观光车前往这两个观景台,从东门节点到沃尔塔交塔再到天仙台,观光车的票价为150元/人。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为10万亩,经营面积达6025公顷,海拔1600-3000米,年平均气温为8.5C,夏季的平均气温在12。9C~15。7C之间,年降水量为800~1200MM。

森林公园内的主要树种有:雪岭云杉、新疆白桦、密叶杨、山白杨、落叶松、马尾松、小叶白腊、河柳等,这些树种占据了公园的上层空间,其中雪岭云杉占了上层空间的70%以上。野山楂、沙棘、马林、黑加伦、野葡萄、野草莓等野鲜果占据了公园的中层空间,公园的下层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及各种名贵中草药,如黄莲、贝母、麻黄、柴胡、党参、手掌参等。这些层次垂直分布的植物景观,构成景色美丽的天然植物园,公园内森林茂密,山高谷深,河溪遍布,水体清澈,夏季清凉,冬景迷人,园内水泥铺就的林中小道纵横交错,欧式别墅错落有致的座落于其中。

森林公园的前身是新源林场于1986年建的云杉苗圃。据工作人员的介绍,现在的育苗基地总面积达150亩,主要培育云杉,投入的资金每株在10万元以上。在培育时,首先采集优质的种子,经过筛选,选种和技术处理后播种,出芽后每月浇一次水,保证圃内无杂草,入冬前和盛夏进行药物防治,防止病虫害,3-4年后,起初按20*7公分株行距移植,成活率达97%以上,每半月浇一次水,每两月施一次肥,苗圃员工按时除草、扶壮,保证无杂草,肥水充足,如此循环,10-12年后苗子长至60公分以上,即可出圃,销售或栽植,每年出圃30万株优质的云杉树苗,长至如人高的云杉苗则需20年的生长时间,一般一棵云杉成熟期则需100年的时间。在林业人员的辛勤劳作的精心照顾下,原来的云杉苗圃已发展成为现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内丰富的植被为野生动物的繁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常见的动物有三十多种:盘羊、金雕、大天、马鹿、雪豹、雪鸡、北山羊、野猪、野鸭等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旅游观赏价值。

沿着我们的右手边看,南面山峰的至高点,有一座“天鹰台”。在那里常年有雄鹰围绕着一座原始的天鹰图腾雕塑盘旋不已,当地人称之为“鹰旋风”。山顶不仅可以欣赏到“鹰旋风”,还可以鸟瞰整个巩乃斯河,牧民毡房的炊烟袅袅和环绕在天鹰台周围的云雾连接在一起。根据“老鹰捉小鸡,母鸡护小鸡”的民俗和游戏,天鹰台上还创意推出了“老母鸡护小鸡”的建筑景观,以抽象的母鸡造型和盘旋的雄鹰对峙,成为一道新的风景和新的地标。

天鹰台北面是哈萨克族萨满教的占卜屋,萨满教是以崇拜自然万物的原始教派,是哈萨克民族的独特文化。这里可以占卜,求签,许愿,祈福。可以使到这里的游客更深入的感受哈萨克文化的神秘。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到达的是那拉提景区东门接待点,也是核心景区的终点站,东门接待点是国道217线、国道218线进入景区最便捷的入口,是那拉提景区东部的重要节点。这里可以为游客提供购票、问询、旅购、租赁、漂流、休闲、简餐等各项服务。游客在这里可以尝试刺激的漂流,从东门沿巩乃斯返回西门游客服务中心;也可徒步到达天鹰台,一睹雄鹰风姿;还可以乘坐观光车分别去“天人合一、山高人为峰”的天仙台和“演绎永恒爱情主题”的沃尔塔交塔。在这里提醒各位,下车和自由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您的随身物品,还有请保护好我们的草场,不要踩踏草坪。我的讲解服务就到此为止,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谢谢!

游客服务中心至空中草原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走进新疆,走进伊犁最美的草原——那拉提大草原。我是景区讲解员***,大家可以叫我**。首先我代表景区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我们那拉提的好山,好水,好风光给大家带来一份好心情,也希望此次的那拉提草原之行可以成为各位人生中一道难忘的风景。欣赏过美丽的河谷草原风光,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有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称的---空中草原。那么它为何被称为是“空中草原”呢?这和它的海拔有关系,那拉提草原是典型的融雪山、高原、森林、草甸、河流为一体的高寒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地貌,夏牧场平均海拔2200米,高度位居整个伊犁河谷草原之首,因此被当之无愧地称作是“空中草原”。空中草原距离检票口约27公里,单程需要50分钟的时间,由于一路都是盘山公路,我们会经历五十多个急转弯,所以请大家坐稳扶好,坐在过道两边的游客请将侧面的扶手放下,带小孩的游客请照看好您的小孩,以免发生意外。有了安全保障大家才能尽情观赏美丽的风景。进入空中草原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注意,首先草原即是我们旅游的圣地,同时也是哈萨克牧民生活的家园,所以请大家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草场:其次,请尊重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习惯,不要追赶惊吓牲畜群,在没有经过主人允许的情况下请不要靠近毡房,以免遭到牧羊犬攻击,最后,请大家不要随意采摘花草,因为草原上生长着一种会蛰人的荨麻草,这种荨麻草喜欢生长在山谷、荒野和灌木丛中,当地哈萨克牧民把他称为蝎子草,人的皮肤一旦被这种草扎上会又痛又痒,而且会长很多的红疙瘩。不过如果不小心被它扎上也不要紧张,将唾液抹在被扎处,会有神奇的止痛止痒效果。

好了,各位游客,第一道风景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车窗外,现在顺着大家右手边的山坡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树冠呈圆形的树就是野苹果树,我们伊犁不仅是旅游胜地,同时也是“苹果之乡”,是世界苹果的发源地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苹果历史。在那拉提景区通往飞机场的路上,有一个叫“阿勒玛勒”的小镇,这里有一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欧亚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面积为多达十万亩,约占全世界野果林面积的70%。除了野苹果树以外,在那拉提山上还生长着野山楂、沙棘,天山花楸,黑加仑等灌木乔木,这些树种不但装扮了那拉提山,同时他们还具有药用价值。野苹果的体形很小,只有杏子一般大,果实也不规则,吃起来酸酸涩涩,但用它生产出来的纯天然饮料以及果酱、果丹皮等,经过加工,味道却是酸甜可口,完全保留了它的营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其中的一种叫做L-苹果酸的营养物质,对人的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具有显著的疗效。

不仅如此,俊秀的苹果花还是野果林春季四处可见的胜景,每年的5月份,宁静的野果林会一下子热闹起来,漫山遍野都是粉白色的苹果花,颇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落英缤纷的感觉;9月份果实成熟,整个小镇都沉浸在淡淡的野果香中。由于野果籽发芽率高,所育的果树苗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高,江苏,山东等地的商人经常来购买野果籽,用来培育树苗。

大自然都是相生相克的,草原上既有对人类有益的植物,同样也有有害植物,说到有害植物,首当其冲的就要属现在我们看到的“乌头草”了。乌头草具有局部麻醉的药用价值,牲畜食用过量会直接导致死亡,所以聪明的牛羊会绕开它,没有牛羊食用,它就没有了天敌,再加上它的根系发达,繁殖速度极快,所以乌头草就成了整个草原的不速之客!乌头草的大面积出现就代表了草原的退化。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草原上比较常见的几种植物,万物的生长最离不开的就是土壤和水分,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看那拉提草原上的万物之源—水。我们一路都盘旋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在每次车辆转弯的时候大家都会在车窗外看到清澈的山泉从山涧潺潺流下,这些山泉大部分是山上的雪融水汇聚而成,还有些是地下涌出的泉水,泉水清澈甘甜,牧民的生活用水就取自于此。我们车窗外的山由于修路,有大面积的横切面裸露出来,从这些横切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绿色的草甸下面有一层厚厚的黑色的土,这就是天然的高钙黑土,牛羊的粪便,草根经过几千年的腐烂才会形成这样的土质。有了源源不断的泉水在加上天然的高钙黑土,才有了那拉提草原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黑钙土除了孕育万物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搭建在半山腰上的低矮的四方平顶的土坯房子,这些房子就是哈萨克牧民的冬窝子。大家不要小瞧了这种房子,虽然它的外表非常的简陋,但是内部的格局却是相当的漂亮,勤劳贤惠的哈萨克族妇女,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将自己的家装饰得格外美丽。房子的实用价值很高,套句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相当的低碳、环保。哈萨克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民族,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固定的居住很长时间,当他们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冬窝子就被废弃了。因为冬窝子全都是用就地所取的高钙土厚厚的夯(hang)实而成,没有用到一砖一瓦,所以经过长时间雨雪的冲刷,很快就会在原址上长出草来,和草原融为一体,不会对草场造成任何破坏。冬窝子墙体厚实,屋内有铁炉或土炉取暖,所以即使到了冬天,那拉提的温度降低至零下三十度,冬窝子内还是很温暖。

稍后我们的车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弯,一个天然的观景台会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那拉提的地形。我们为她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天峡云景”,在这里您可以鸟瞰那拉提草原三分之二的景色。陪伴在天峡云景身边的是一幅巨型的草原姑娘浮雕,她正在用甜美的微笑迎接着天下来宾。从这儿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那拉提的地形,一条弯弯曲曲的巩乃斯河将整个那拉提小镇一分为二,河的南边是农业,河的北边是牧业。同时我们也会更全面的看到围绕着那拉提的三座山,这三座山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脚下的那拉提山阻挡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浪,对面的阿吾热勒山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寒流,横穿那拉提山与阿吾热勒山的安迪尔山是我们的母亲河巩乃斯河的发源地,西部喇叭口的敞开迎接了丰富的云层,带来了充足的降雨量,所以说那拉提独特的自然环境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的。可是,很多游客在看了我们的草原之后,心中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说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草原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呢?我们想象中的草原应该是一马平川的草场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呢?现在我就来解开大家的疑问。我们印象中一马平川的草场应该是像内蒙古的科尔沁一样的平原草原,而我们的那拉提确是典型的高山河谷草原,它是由雪山,松林,山丘,草甸,以及河流组合而成的。所以在那拉提您不仅可以看到平坦的草场,还可以领略到连绵起伏的群山,白雪皑皑的山峰以及松林如涛的气势。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山并不像泰山华山那么让人望而生畏,而是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人忍不住去抚摸她的轮廓,想要更近距离的去感觉她。这种草原和雪山,松林结合在一起的美,就是那拉提草原的过人之处。

随着海拔的不断增高,车窗外的景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植物从山脚下比较低矮的野苹果树变成了车窗外的这种树干笔直,树冠又细又长的像一把半撑开的树,这种树是我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州树—雪岭云衫。雪岭云衫也叫做天山云衫。雪岭云杉是在伊犁河谷的天山中分布最为广阔的树种,因为生长在海拔1800——2600米的雪线附近,所以被称为“雪岭云杉”。雪岭云杉有三大特点,首先,它的身高很高,普通的雪岭云杉身高都能达到30-40米,最高可达50~60米,也就是相当于20层楼那么高。其次,雪岭云杉生长周期非常的缓慢,每年只能长1.5-2.0厘米,我们眼前的云杉树龄大部分可达200-300岁了,因为长势缓慢,所以它的木质很轻,纹理通直,一些高档的家具或乐器都可以用雪岭云杉来制作。第三个特点就是它的蓄水量。一棵树如果个子太高,粗壮却达不到一定程度的话,那它很容易就会被狂风吹断,雪岭云杉却可以以如此修长的身材在狂风暴雨中站立几百年之久,原因之一是云杉的木质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雪岭云杉的根系非常发达,云杉树只需雨水,不择土壤,不管是岩石还是山脊,都是沿细小的缝隙挺进,天长日久,强壮的根系穿岩裂石,凭借这庞大的根系,每株成材的云杉都犹如一座天然的小型水库,每年每棵雪山云山的根部和干部可以贮水高达2.5吨。也就是两个半立方,因此在自然界中它也被称为是“天然小水库”。

接下来我们要到达的是天界台,那拉提景区是高山河谷草原,天界台是景区河谷草原与高山草原的“分水岭”。它通过简洁、大方、粗犷的建筑风格,充分满足了不同游客好奇心和需要。在这里年轻的游客可以尝试攀梯而上,想挑战极限的游客可以攀岩而上,而年老年幼者则可以从侧方登楼梯向上。

过了天界台,我们就真正的进入了空中草原。空中草原是一个山间盆地,四面的群山托起了中间的草场,再加上它平均2200米的海拔,它的高度位于整个伊犁河谷的草原之首,因此被当之无愧称为“空中草原”。由于这里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因此这里草肥水美,气候宜人。整个草原恰似一位身着绿纱少女静卧其间。空中草原同时也是哈萨克牧民的夏牧场。现在正值夏日,所以7,8月的空中草原呈现出了我们的就是这种炊烟袅袅,毡房点点,牛羊满山坡的一幅立体画卷般的感觉,那么我们的到来仿佛正是“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每年夏季,牧民赶着牛羊翻越楚鲁特达坂来到这里,这里便成了牛羊的天堂。俯瞰山间,毡房如菇散落草丛,羊群如云在草地上流动,繁花似锦的五彩草甸顿时因为这些牛羊和毡房的点缀显得更加生动了。1986年空中草原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定为“娜孜确鹿特”草甸自然保护区,“娜孜确鹿特”就是哈萨克语“牛羊在草原上撒欢”的意思。这里总面积大约有25万亩,相当于25000个足球场那么大,那拉提草原的高和大在这里得到了全新的体现。随着山势的一步步陡峭,地势的不断增高,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景致高低分明,脚下绿茵缭绕,山腰深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垂直景观带。

车窗外会出现的这条河,名为“恰普河”,意思是“水流湍急的河”.它是一条位于海拔2200米以上的逆流河,全长123公里,流入巩乃斯河之后汇入伊犁河。每年夏天,空中草原不止是外地游客们向往的天堂,同时也是那拉提镇上500多户牧民的夏牧场。那么牧民们一夏天的生活用水就取自于恰普河。好了各位,欣赏完了窗外的恰普河,就请大家顺着车窗向前看去,会有一座白雪皑皑的雪山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它就是恰普河的源头—娜孜确鹿特雪山。

恰普河——游牧人家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远处的雪山虽然看起来触手可及,其实离我们还有十几公里呢!这十几公里的风景与我们在盘山道上的景观是截然不同,车窗外总是绵延的绿色与天相接,像是飘在远处的绿缎子,等你走近了,它又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仔细追寻,你会发现这绿缎子上镶嵌着各种各样的花,这些花儿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或星星点点的绿,或条条块块的蓝,多一分太艳,减一分太素。大家一定会好奇,为什么开在这里的花看起来都那么娇小呢?那是因为这里属于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很强,娇小而淡雅的花儿会比较容易生存。就像大家在河谷地区看到的野罂粟是艳丽的大红色,然而到了我们这里,超强的紫外线将它的大红色逐渐改变成了绛黄色。那么,紫外线除了会改变花的颜色之外,还会改变什么呢?对了!就是我们的肤色,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做好防晒措施。

很多没有来过草原的人心里总是会描绘一副由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辽阔的田野组成的画。的确,草原是个让人身远心近,有令人梦牵魂绕的地方。可是您如果以为在这里只能可能到想像中那种单一的草原的话,那您就错了。我们神奇的大自然无疑又为我们想象中的草原填上了厚重的一笔,于是便成就了眼前这种草原与雪山松林组合而成的三重唱。

如果说波涛汹涌,浪花翻滚是大海的本色,那么大气磅礴又宁静悠远就是那拉提草原的本色。这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惊喜出乎您的意料!

放眼望去,车窗外的空中草原是那么的静谧而深邃,星星点点的毡房上升起缕缕的炊烟,深吸一口气,隐约中仿佛闻到了奶茶的清香!如果您正在为人生中的重大抉择而左右为难,如果您正在因为赌气而不愿意低头认错,那么欢迎您来到这里。人生就像一首悠扬的乐曲,有时高亢嘹亮,有时低吟回荡,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要您放下一切牵绊,投身于这副古朴厚重,天地间浑然一体的美妙画卷中,您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似乎草原会化解一切的不快,让您的心情豁然开朗

好了,各位游客,马上我们就可以投身于这片净土了,走进草原,远处青草的味道绵延飘散,让您闻着闻着就有了醉意,这份感觉会让你不知不觉的走进那拉提草原的更深处。

即将要到达的是游牧人家节点,游牧人家是那拉提景区重要的旅游接待站点,与西门、东门形成“一心两点”的功能格局,也是南线空中草原最重要的接待基体,依据相关文史资料,特规划设计了天鹅湖、织绣坊、奶茶坊、皮具店等民间、民俗的项目。完善了停车场、区间车站、餐饮、毡房等特色住宿、野外宿营、游步道、瞭望塔等服务设施,开辟了骑马观光、电瓶车、射箭、盛装马车等参与体验项目,使游客在参与、互动中获得更愉悦的游览体验,真正体验到人与景、天与地的自然和谐。

到达游牧人家停车场后,我们可以选择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空中草原策马扬鞭;其次可以选择乘坐自驾车或观光车经天成台到达雪莲谷,到雪山附近去感受一下夏天的雪,其中天成台取其景观多样、日月天成。依托太阳文化、雪莲文化、那拉提的由来等文化的融合,形成牧、草、山、人的大融合。观光车100元/人/趟,骑马80元/人/小时,在这里提醒各位自由活动的同时要保护您的随身物品,车停稳后请将您所有的随身物品全部带下车,不要遗留在车上。回去的时候有可能就不在做这辆车了,我的讲解服务到此结束,祝各位旅途愉快。(向游客讲述自费项目的报价)

游牧人家节点雕像释义

一、恰秀

“恰秀”礼仪:每逢盛大的聚会和庆典活动,哈萨克族中老年妇女会采取特有的传统方式向来宾和所有聚会的人们表示祝福。这些中老年妇女通常是德高望重,子孙满堂,家庭幸福的。她们身穿节日的服装,将糖果、奶酪、瓜子、花生、油香等可食性的东西满装在大盘子里,大把大把地抛撒给来宾和乡亲们。这样的习俗叫做“恰秀”,这是平安的祝福,丰收的祈愿,美好的向往。哈萨克族在高寿的老人去世后举行的葬礼上也有“恰秀”礼仪。

二、羊羔跪乳

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动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人难道不会吗?

1、那拉提名称的由来

这里之所以名为那拉提草原,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二太子察合台率兵越天山向伊犁进军,山路崎岖不平,丛林密不见日,在连绵的阴雨中,将士们连走七天七夜,人困马乏,翻越那拉提山口时,突见宛如锦毯的莽莽草原上,繁花怒放,清泉密布,流水潺潺,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将士们顿觉心旷神怡,忽然间云开日出,艳阳高照,人们不禁齐呼:“纳喇特、纳喇特……”,后音译为“那拉提”(蒙语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一个形象化的地名诞生了,并留传至今。

2、哈萨克族的族源

关于哈萨克族的族源和早期历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哈萨克族于我国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草原上的塞种人:公元前2世纪游牧于伊犁流域,天山以北的乌孙,大月氏(rou zhi),康居及其以西的奄蔡:公元1至5世纪西迁的匈奴及其所建立的悦般:6世纪至9世纪统治西域的突厥,葛逻禄,易萨:10世纪至12世纪的克列,乃蛮,钦察以及察合台王国的蒙古人等等。也就是说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他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这些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情况,也可从现代哈萨克族尚保留的许多部落名称中得到证实,如新疆哈萨克族中仍保留着乌孙,康里,卡尔鲁克,克列,乃蛮,钦察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名族。

早在汉朝时期,乌孙人就在伊犁建立了乌孙国。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孙国,汉朝和乌孙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孙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

3、禁忌

如果大家想要到哈萨克人的毡房中去家访的话,有几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1)进入毡房一般是右脚进右脚出,表示出入平安。

(2)进入毡房以后男士必须盘腿而坐,女士则小腿向后弯曲斜坐在地毯上,禁止朝向餐桌。

(3)如果毡房内有小孩大家千万不要去夸小孩,尤其是不能说“胖”“可爱”之类的词,因为哈萨克人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4)如果在毡房外有羊群,也忌讳当主人面数牲畜,因为哈萨克人认为这样会使牲畜遭受损失和灾难。

(5)不能跨过栓牲畜的绳子,哈萨克人认为跨越拴着牲畜的绳子,是侮辱了是他们致富的神灵。他们认为,牲畜的增多和肥壮,都是由主管拴绑各种牲畜的绳子的生灵赐予的。

4、哈萨克族饮食

哈萨克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的饮食与草原息息相关。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以食肉、奶为主。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平时一般多吃羊肉,主要做法有煮、熏、烤三种。比如我们常见的手抓肉、烤肉、熏马肉等,都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美食。哈萨克族的奶制品种类也很多,有奶疙瘩、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当然,说起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那就当属马奶酒了!马奶酒酒味酸甜,色奶白,酒精度可到达数度,是款待贵客的玉液琼浆。马奶酒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中国古代史书上称其为“八珍”之一。现在这些传统的哈萨克美食都已经成为了商品,可以在市场中买到。当然,如果您想要自己亲手做一顿哈萨克族的美餐的话,也可以回家试一试,像手抓肉、奶茶、奶豆腐、甜奶疙瘩等都很简单。

5、哈萨克族婚礼

说起哈萨克族的婚礼也很有意思。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6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

1.提亲又叫看家底:哈萨克族提亲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靠父母或亲属包办,事前男子不认识、不了解对方,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办事;第二种是男子看上了某个姑娘,便告诉嫂子或其他亲属、朋友,请他们转告自己的父母,父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便前往女家或请别人前往说亲;第三种是男女双方在社交场合接触认识,互相了解,从而产生了感情。然后,在通过男女亲近的人转告父母,请父母前去说亲。

2.订婚:订婚仪式是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女方家举行。当日男方的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3.“吉尔提斯”仪式:所谓“吉尔提斯”仪式既是在女方家进行展示男方家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礼品仪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男方请来亲朋邻里聚集一堂,把给女方准备的所有彩礼全部挂起来展示,供来客观赏,评论彩礼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会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不足。依照哈萨克族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

4.送彩礼:也可称登门仪式。“吉尔提斯”仪式后,男方家即通知女方家将送来彩礼,让女方家准备迎接。

5.出嫁:这种仪式一般在男女双方家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纳给女方家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姑娘追、叼羊、阿肯弹唱等活动,热闹两三天。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办婚事,都向自己家的事一样尽力而为,欢乐而共。6.迎亲:新娘将新郎迎离家一箭之地,便率先策马奔驰到家报信。而送新娘的一行人,在此下马等候新郎家人来迎接。新郎家闻讯后,事先选好的人便去迎接新娘,将新娘扶下马,然后把新娘的乘骑骑回来,向人们传送新娘已到的消息,几位年轻的妇女拉着帷幔,搀扶着新娘来到婆家的毡房跟前,新郎的亲属及邻里一起出来迎接。婆婆手端一盆糖果、奶制品等食物往新娘身上撒,参加婚礼的小孩和年轻人欢笑着抢拾撒在地上的代表喜庆吉祥的食品。接着,人们把新娘领进新房内。接新娘乘骑的人可以取走新娘鞍褥下的一块布。嫁妆摆在公婆家毡房的右上方。婚礼开始时,新娘由新郎领进公婆的毡房,举行“揭面纱”仪式。“揭面纱”仪式由一位年轻的主持,主持人手中拿系有各色彩色布条的嫩树枝或小木棍,在新娘面前唱“揭面纱”歌。“揭面纱”歌有固定的曲调,其主要内容是:欢迎新娘的到来;夸赞新娘的美貌;告诫新娘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善待老人;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做一个贤妻良母等。晚上,新郎家要为祝贺新娘的到来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人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

过着游牧生活的哈萨克族为了避免近亲结婚,实行部落外婚制,同一部落内不许通婚。结婚的双方家族必须七代以上没有血缘关系,同时即两家之间要隔7条河、隔7座山。哈萨克族还与维吾尔、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蒙古等族通婚,缔结婚姻的主要形式是父母包办、换门婚、舅表婚、姨表婚、招赘婚和自由恋爱。彩礼的多少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定,多者77匹马,中等47匹马,最少也要送17匹马。一经缔结婚约,便不能随便解除,结婚之后不允许离婚,尤其是女方,没有毁约和离婚的权利。在特殊情况下,夫妻离婚,子女全部归于男方;若丈夫主动提出离婚,女房可带走嫁妆。同时还存在“安明格尔”习俗,即转房制或收继制,妇女死了丈夫;若有改嫁,一定要优选嫁给亡夫兄弟,其次是叔伯兄弟,再出是本氏族其它成员,因此有“失去丈夫也不离氏族”的谚语。

6、孩提礼仪

哈萨克族十分注重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很多的礼仪,如齐里达罕礼、割礼、骑马礼仪、戴耳环礼仪、“恰秀”礼仪、见面礼仪等。齐里达罕礼是为刚降生的小孩儿和产妇举行的庆礼。婴儿降生后,家庭中的长辈要陪伴着产妇和婴儿守夜,娱乐到通宵达旦。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均在婴儿生下的第一个晚上前来庆贺,馈赠“裣什乌”,也就是礼物。而割礼则是根据伊斯兰教教规,在男孩5至7岁时把男孩的生殖器包皮切除,以此表明成了伊斯兰教徒。哈萨克族的割礼仪式十分隆重,规模仅次于婚礼。在进行割礼前,男孩的父母要给他准备新衣服、新被褥、新枕头等,亲属们还为其送鹰羽、小羊、牛犊、马驹等。马驹耳朵上要打上记号,名曰“割礼马”,这个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7、马背活动

哈萨克族被誉为“马背民族”,马对哈萨克族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哈萨克族的体育活动也都离不开马。特别是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哈萨克族一定会开展一些如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马上捡元宝等非常有意思和比较有趣味的马上活动。

赛马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婚礼和喜庆节日里举行,而且是最后的压轴节目。哈萨克族的赛马有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比赛形式。赛走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耐力、奔跑姿势等,参赛马一般是5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也是成年人。比赛时要求骑马者有高超的骑术,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既要使马稳健奔跑,还要保持马的优美姿势。赛奔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一般有成年马、一岁马和种马比赛等三个项目,参赛选手大多数是十几岁的男孩。赛马活动的比赛场地多在宽阔的草原和牧场,设直线或环形跑道,赛马时没有鞍辔,骑手一律骑光背马,号令一响,群马奔腾,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叼羊是草原上经常举行的一种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它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又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它在激烈的竞技中,充满着惊险与欢乐。开始时,主持人首先祈祷,参加者向主持人祝福。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白色或者青色的山羊,割去头蹄,扎紧食道,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拥而上,马快者抢先一步把羊俯身拾起,或夹在蹬带下,或驮于马背上,不择道路地狂奔。其他选手不甘示弱,紧追不舍,飞马上前争夺,经过反复多次较量,小羊数易其主,最后,得胜者在鸣金声中怀抱战利品,在坐骑的长嘶声中和观众的欢呼声中冲出赛场。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乐游戏,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关于“姑娘追”的起源,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哈萨克族曾有两个部落头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姑娘过门的那天,来接亲的人当中有一个快嘴的,夸自己头人的儿子坐骑是从许多马里挑选出来的一匹千里马驹。这件事传到了姑娘父亲的耳朵里,姑娘的父亲为了夸耀自己的马和女儿的骑术,便说:“我的姑娘骑马向你们接亲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你们的小伙子追的上我的姑娘,那么今天就过门,否则改日再谈。”来接亲的小伙子迎亲心切,也不甘示弱,就答应了这一挑战式条件。两个年轻人立即翻身上马,姑娘在前策马奔跑,小伙子在后紧紧追赶。当他追上姑娘并绕到前面时,姑娘提出让小伙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从后面追,这样就变成了姑娘追。

8、舞蹈

哈萨克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具有浓郁的草原牧业生活的各种特点。每逢节庆和各种喜庆的日子,哈萨克族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尽情欢娱。在平时,一旦有闲暇时间,男女青年便聚在一起,成双成对,欢快地跳起各种舞蹈。

哈萨克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轻快矫捷,草原上游牧、狩猎时追逐骑射在哈萨克舞蹈之中得到充分展示。舞蹈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彪悍,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割草舞”、“擀毡舞”和“鹰舞”等优美舞姿,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9、音乐

哈萨克是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人的翅膀”之说。正如哈萨克民间谚语所说的“乐曲虽然没有说话的喉舌,但有表达语言的声音”。

哈萨克族民间器乐曲音乐旋律古朴雄浑,优美动听,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充满着强烈的民族气质、性格、理想与追求。像《美丽的姑娘见过千万》、《玛依拉》等都是哈萨克民歌中脍炙人口的歌曲。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最为流传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都有整块松木或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冬不拉的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

关于冬不拉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姑娘,她长得非常美丽。姑娘已经长大了,但还没有选上一位称心如意的小伙子做丈夫,倒不是没有人来求亲。只是姑娘提出的条件太难了,没有人能做得到。因此,尽管有成千上万的人兴冲冲地骑着马赶着羊,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来求婚,可一听姑娘的条件,思索几天之后又悄悄的回去了。那个俊美的姑娘倒底提出了什么条件呢?条件倒不多,只有一个,就是不管谁来求婚,都不能自己或别人来说亲。而必须委托那棵离姑娘毡房不远的大树来求婚,并且只有打动姑娘的心后,姑娘才答应嫁给他。年轻的小伙子们谁不想娶一个俊俏漂亮的媳妇呢?那些求婚的小伙子都住在大树下,黑天白夜的苦思冥想,真是连夜里做梦都想让大树说话。可是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的骑上马回去了,而那棵大树还是默默的站在那里。只是每棵树枝上都挂满了羊肠子,那是众多求婚者留下的纪念品。

一天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一位青年,他从小是一位孤儿。不是给这个巴依放羊,就是给那个地主打草。要不就是这家做点木工活或是给那家放马,他到处流浪,做到哪儿就干到哪儿。他看见很多年轻人在树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围着大树转,就向一位青年打听发生了什么事?那青年把姑娘求婚的条件对他说了,看看了他,叹了口气,也垂头丧气的骑上马回去了。这个四处流浪的年轻人见树下有许多求婚者丢下的羊头和蹄子,就住下来把羊头和羊蹄子用树枝烧烤起来,待吃饱肚子就躺在厚厚的树叶上睡着了。半夜流浪汉醒了,他望了望天上的星星,又想起了白天那个求婚者说的话,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沉思之中。那个求婚者把姑娘说的像仙女一样美,可姑娘提出的要求又是那样的难,怎样才能让树说话呢?想着想着。突然草原上刮起了一阵风,吹的树枝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感到格外的悦耳。原来那些求婚者挂在树上的羊肠子经过风吹日晒,绷得很紧,有的长,有的短。风一吹就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一下提醒了流浪汉,他马上拿起斧子,把那棵大树砍倒,然后用一块木头作了一件乐器的形状,系上两根羊肠子。一根绷得紧一点一根绷得松一点。到了傍晚,他就坐在姑娘毡房前的草地上,叮叮咚咚的弹了起来,他先用沉闷、凄凉的音调向姑娘讲述了自己凄惨的身世,琴声向山间的小溪,一会儿激越的向奔腾的瀑布,一会儿又缓慢的像毡房顶上袅袅炊烟,姑娘在毡房里听到优美的琴声。立刻停下手上正在刺绣的活。静静的做在花毡上聚精会神的听起来,姑娘同情小伙子的身世和遭遇。几乎留下了眼泪,一会儿当她听到小伙子表达爱慕的琴音时,又羞得满脸通红,她不由轻轻的打开毡房的门从门缝偷偷的朝外查视。谁也不知道,那一夜姑娘和小伙子是怎样过来的。反正小伙子的琴声打动了姑娘的心。满足了姑娘的心愿。最后姑娘和小伙子结为了夫妻,幸福美满的生活着,从此流浪汉有了家,姑娘也有了一位勤劳善良的丈夫,从那以后那件会说话的乐器就成了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冬不拉。

相关知识: 阿肯弹唱

一、阿肯弹唱是深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阿肯是既能弹唱,又能即兴作诗的民间歌手和诗人。阿肯除平日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弹唱外,还常常参加草原上举行的阿肯弹唱会。参加弹唱的阿肯都是从各阿吾勒中选派的,有著名老诗人,也有新歌手。阿肯弹唱会是检验阿肯的知识、经验和诗书才华的盛会,同时也是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的活动,弹唱会短则七、八天,长则十天半月,这种对唱活动常常把远近牧民吸引过来,有时通宵不倦,弹唱双方相持不下,听众更是聚精会神,乐而忘返。

二、历史渊源

据民间有关哈萨克族的传说,认为哈萨克为“白鹅’’之意。也有人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阿萨”或“可萨”的异名,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避难者”。历史上哈萨克各部与周边各民族交往频繁,从公元前138年中原汉王朝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大月氏起,他们就开始与中原建立起联系。在元朝有大量的哈萨克人来到了中原地区,他们不仅精通汉语汉文,而且不少人是以汉文写作的文史学家,如对编著辽、金、宋三史作出重要贡献的脱脱、铁睦尔达世、泰不华;在词曲诗文方面有重要成就的金元素、不忽木、乃贤等

哈萨克族有一则谚语:“歌曲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世世代代生活在天山、阿勒泰山天然牧场上的哈萨克人是新疆草原文化的主要代表,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古老而典型的声乐表演形式和弹唱活动,“阿依特斯” 即是阿肯弹唱中的一种对唱表演形式,也是阿肯弹唱会中的比聪明、比才智主要演唱形式。“阿肯”一词,在哈萨克语中,对作家文学而言是“诗人”的意思,对民间文学而言是对民间歌手的称谓。据史料记载,早在八、九千年以前,青河两岸就有人类活动。哈萨克族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最早定居这里。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口头文学尤其发达、普及。其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民歌、谚语、格言等。众多的作品代代相继传颂过程中不断加工而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一批专门收集、加工、承传演唱这些作品的民间艺人也就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哈萨克草原上广受人们尊敬和喜爱的 “阿肯”。演唱阿依特斯的阿肯以他们的博闻多知应牧民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而生,承担起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教育的义务。

哈萨克阿依特斯历史渊源。在古时代,哈萨克草原没有传授知识的学校,也没有召集民众集会的礼堂,更谈不上现在人们所用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另外,哈萨克民族基本过游牧生活,居住分散。当时有渊博知识的阿肯、诗人,充分利用人们参加婚礼以及其他聚会的机会,通过对唱形式相互提出问题,用诗歌即兴作答,通过这种形式向人们传授知识或表达某种观点。

为了宏扬哈萨克族这一传统的优秀文学艺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如今的哈萨克草原上,每年夏秋的黄金季节,都要举行各种规模的“阿肯弹唱会”。阿勒泰地区每两年(逢双年)举行一届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各县(市)、乡(镇)每年夏、秋季在牧区举办规模不等的阿肯弹唱会。其中阿依特斯成为最活跃的、最受农牧民欢迎的弹唱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哈萨克民间音乐的重要门类。

三、阿依特斯的基本内容:

1、哈萨克阿依特斯的基本内容:

哈萨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新疆北部及中亚草原。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据目前记载,历史上影响力、水平最高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大多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阿依特斯具有历史悠久、根基深远、社会影响力广泛、群众色彩浓厚、民族特色鲜明等特点,也是具有很强生命力的诗歌形式。

哈萨克阿依特斯(即对唱)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问候致意,谈论历史题材、人生意义,也可以唱现实生活、身边景物,还有表达爱情、互相戏谑、讽刺挖苦、难为对方,有的采用猜谜语、考智力的办法,使对方处于被动地位。总之,一方唱什么,另一方必须回敬什么。旁听的观众情不自禁地卷入对唱,欢呼助阵。当出现精彩对唱或智巧风趣的歌词时,全场会爆发出一片叫好声,高潮不断。有时一组对唱难解难分,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相持几个小时不见胜负。甚至从晚上唱到天明,对垒不止,直到最后一方难倒对方使其无词对答时,才算取得胜利。弹唱会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赠送精美的冬不拉。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给他们献上传统的长袷袢。按照习俗,败阵的阿肯还要给得胜的一方赠送毛巾、手帕等物,以示友好祝贺和虚心求教。牧民们把对唱中取胜的阿肯与骏马、英雄相提并论。但对失败者也不轻视,称誉他们是“敢于搏击风雨的雄鹰”,“敢进沙漠的骆驼”,给予热情鼓励。

在婚育嫁娶中,在重大节日庆典上,在夏日鲜花盛开的牧场上,在古稀老人的丧葬礼仪中,哈萨克人往往以歌来表达各种情怀和心意。一般男女,会唱会弹的比比皆是,可是最受人们欢迎、喜爱和尊敬的还是那些有名气的阿肯,他们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主要传承者和创作者。他们见识广,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出口成章,又有好嗓门和弹奏技艺,所以他们的演唱既悠扬动听,又有丰富的内涵。阿肯弹唱中的对唱,是这个活动的主要形式,歌手自弹冬不拉伴奏,一对一,或一问一答、或相互出题目、或猜谜语,即兴而歌,比试高低。时有名家逢高手,更引人注目,成为草原盛会。他们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一整日或数日不见分晓。一些精彩的对唱,常在民间流传,并不断提炼、加工和完善,成为传世佳作。阿肯弹唱历史悠久,盛传不衰。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也是一种智慧和才华的竞技,是草原游牧民族勇气、意志、好胜心、搏击力的张扬和展示。

阿肯们所弹唱的哈萨克阿依特斯非常丰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从形式上可分为:颂赞歌曲,用于表达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如<故乡)等;爱情歌曲,用于表达对恋人的 思念,倾诉衷肠,反映离别的痛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美丽的姑娘)、<玛依拉)等;风俗歌曲,主要在婚礼或各种节日上歌唱,如<劝嫁歌)、(揭面纱歌)、阿肯弹唱等,代代流传,脍炙人口。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哈萨克人的一生,始终在歌声和冬不拉的伴随下度过。

2、哈萨克阿依特斯的主要表现形式: 哈萨克阿依特斯是集弹奏、即兴编唱为一体的立体性艺术表现形式。

最初雏形时,哈萨克阿依特斯有时在大型节庆集会,有时在普通的婚礼场合,由阿肯们相互寻找对手进行对唱比赛,切磋弹唱技艺。而我们新时代的哈萨克阿依特斯经过继承、演变、发展,有了更足的进步,则是在自治区、自治州、地区、县市等特定的时间,经过精心准备和组织筹备后,在城市舞台或美丽的草原隆重举办的阿肯弹唱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哈萨克阿依特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经典曲目和民歌;二是以对唱为主,对唱的特点是双方歌手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用优美的歌词,娴熟多变的弹奏技巧,折服对手,取悦听众。以答词切题准确、语言机智幽默、演唱经验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者取胜。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2人对唱一般是一男一女,也有男阿肯对男阿肯、一个阿肯对几个阿肯的对唱,形式灵活自如,可视情况变化随机应对。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

主要特征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触景生情,即兴作诗,出口成章,自弹自唱,兼有诗人和歌手的才能。如:为初生的婴儿唱“希里德哈娜”即祝福歌;走完人生之路,为之唱40天《挽歌》等。在文字还没有形成的时期、草原牧人的文化创作成果,主要依靠那些能够弹唱许多长诗及民歌的阿肯们保存、流传、总结和发展。阿肯们通常能把草原牧人的喜怒哀乐以及理想愿望编成歌词,广泛传唱。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聚会时的对唱(即哈萨克阿依特斯)。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俗语说:“阿肯活不到千岁,但他的歌声能流传千年。”

四、相关作品及器具、制品

1、冬不拉是哈萨克最主要的乐器,用松木或桦木制作音箱,形状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细长,有两根丝弦或钢弦,8-10多个品位,可以独奏、合奏和伴奏,更多地是用于阿肯自弹自唱。

2、《阿肯对唱选》在80年代初,已用哈萨克文字编写整理成册,在民间留存。

3、古时候的哈萨克阿依特斯代表作品有《巴斯塔吾诗》(开场弹唱)、《阿曼弹唱》(问候诗)、《赞美弹唱》、《山的弹唱》、《四季弹唱》、《训诫弹唱》、《叶吉克弹唱》、《玩笑弹唱》、《鱼种弹唱》、《议事弹唱》、《知识弹唱》、《猜谜弹唱》等各种弹唱形式和种类。因此,现存的哈萨克阿依特斯中,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主要代表作品有:《科学技术歌》、《教育歌》、《民族团结歌》、《祖国统一歌》、《婚姻歌》、《对女子的教育歌》、《国际友好关系歌》《怨嫁歌》、《劝嫁歌》、《揭面纱歌》、《苏鲁拜英雄》等,其中,《知识弹唱》、《猜谜弹唱》、《鱼种弹唱》等常识性弹唱类型越来越少或已濒临失传。

五、传承谱系

哈萨克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世纪下半时期开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追究历史哈撒克的阿肯弹唱是在15世纪兴起的较为广泛,阿依特斯是哈萨克人一代接一代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民间对唱,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人才,阿肯,主要是用手中的冬不拉,阔布孜,串乡走村编唱自己的兴诗,在大型婚礼上两人相互对唱,提问当场相对解答的形式进行。因此,哈萨克人的婚礼没有阿肯的阿依特斯(即对唱)是不热闹的。

哈萨克阿依特斯十九世纪终发展较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阿依特斯(即对唱),青河县过去比较有名的阿肯有阿尔很别克、苏鲁拜.沙帕等,现在涌现出了众多的酷爱哈萨克阿依特斯的阿肯艺人,他们是吐拜克.肯甫尔拜、卡尔拜、乔杰.苏云拜、加那克、建吾扎克、布尔江、沙拉、阿赛提、俄热斯江、唐加勒克、斯马胡勒.哈里、布孜达克、白尔德汗、胡尔曼别克、加马里汗等广泛传承至今,青河县作为著名阿肯之乡,胡尔曼别克.再腾哈孜作为我县的著名阿肯之一最为典型,从70年代伊始,胡尔曼别克.再腾哈孜就受到中国哈萨克人和国外居住的哈萨克人的尊敬和喜爱,曾出席自治区、州、地、县等大、中、小型各类演唱晚会、阿肯弹唱会,并出访欧洲、哈萨克斯坦、荷兰、法国4个国家,亚洲3国,举行了个人阿肯阿依特斯(即对唱)交流演唱会,各国观众给予他高尚的礼遇和最高的评价,成为中国著名的哈萨克阿肯艺人,被誉为“草原百灵”,为哈萨克阿依特斯的推广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巴音布鲁克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位于中天山南麓,海拔约2500米,面积2200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草原。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每当盛夏来临,巴音布鲁克草原层峦叠翠,绿野无限,湖沼广布,牛羊遍野,一片兴旺景象。历史概述

巴音布鲁克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清政府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将他们安臵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人文地理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库尔勒市和静县西北,伊犁谷底东南,天山南麓的盆地中,距离库尔勒363千米,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是我国第二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意为“富饶的泉水”,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远在2600年前就有姑师人在此活动,到了清朝时,乾隆皇帝又将它赐给了东归的土尔扈特等部,现在,这里生活着汉、蒙、藏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更是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还有栖息着我国最大野生天鹅种群的天鹅保护区、避暑胜地巩乃斯森林公园、拥有可治病温泉的阿尔夏景区等。大大小小的天鹅、成群结队的雁鸥、潆洄如带的湖水、巍然耸立的冰岭雪峰、牧草如茵的河谷、树木葱茏的林区、星星点点的蒙古包…… 旅游提示

巴音布鲁克草原美食小吃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美食,有新疆特色的烤全羊,奶茶,烤羊肉,等等。巴音布鲁克草原住宿 巴音布鲁克有招待所和宾馆,草原上建有帐篷旅舍供有人住宿。

巴音布鲁克草原交通巴音布鲁克区政府所在地距和静县338公里,隔日有班车来往。通常到巴音布鲁克都走伊宁-那拉提一线,从那拉提拦车去巴音布鲁克,一早、下午四点以后到晚上九十点都可能有过路车。

时间:巴音布鲁克的最佳旅游时间是9月。注意:草原上气假较低,要注意防寒,即使在夏季的七、八、九月,夜间休息时都须盖厚棉被。

巴音布鲁克草原购物 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香梨是很出名的,这种梨非常小,但却汁多肉嫩,香甜可口,如果在九月初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就能品尝到这种世间少有的美味水果了。旅游攻略

巴音布鲁克草原美食小吃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美食,有新疆特色的烤全羊,奶茶,烤羊肉,等等。巴音布鲁克草原住宿 巴音布鲁克有招待所和宾馆,草原上建有帐篷旅舍供有人住宿。

巴音布鲁克草原交通巴音布鲁克区政府所在地距和静县338公里,隔日有班车来往。通常到巴音布鲁克都走伊宁-那拉提一线,从那拉提拦车去巴音布鲁克,一早、下午四点以后到晚上九十点都可能有过路车。景点介绍

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海拔2000——2500米,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美风光诱人。著名的“天鹅湖”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地,天鹅起舞,雪峰花卉映衬,宛如童话世界。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并于1773年被安臵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草原上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

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鲁克,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观赏赛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资交流会上购买颇具民族色彩的纪念品。农历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节”,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执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诵经祭佛。蒙古族及藏族的信众,则身着盛装,在香烟镣绕中,围着草原上最大的敖包走动诵经,悬挂经幡,礼佛祭神,互相祝福。这些摹草原上的比赛活动更让游人留恋忘返。

巴音布鲁克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巴音布鲁克草原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36公里,四周山体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天鹅湖

著名的天鹅湖就坐落在草原上,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政府约60公里的巴音乡西南部。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湿爽,风光旖旎。鸟类有128种,隶属14目30科80余属,其中雀形目53种,非雀形目75种;繁殖鸟95种,占74%,其中留鸟34种,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鸟类繁殖和渡夏的栖息地。兽类有20余种,其中,两栖类2种,鱼类5种。其中属国家Ⅰ类保护的有8种,如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等,Ⅱ级保护的有25种,如天鹅、盘羊、雪鸡等。

清晨,当远处的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时,大大小小的天鹅们,有的开始休憩,有的开始觅食,有些勤奋的天鹅,展翅掠出湖面,飞过马背、羊群和蒙古包,在远方的山谷里盘旋。太阳升起的时候,雪山的倒影渐渐清晰起来,野鸭、百灵、云雀等水鸟在湖面上掀起了热闹的“鸟语大合唱”,而休息的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天鹅睡觉的姿势也卓尔不凡,它们将颈插于翅下,或卧于地面,或单腿立于草丛,或飘浮于水面。傍晚是天鹅觅食的高峰期。这时,天鹅们都在湖里跳起了精美绝伦的“水中芭蕾”。它们时而倒立,身体几乎垂直地伸入水面;时而捕捉漂浮的草茎,脖颈来回转动;时而蹲人草丛,搜寻细嫩的小草叶。天鹅硕长的脖颈使它拥有优雅的体态,觅食时,它的脖颈可任意弯曲扭动,划出一道道柔滑的弧线。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天地。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高山草场,由处在海拔2000—2800米之间的伊克尤勒都斯盆地、巴尕尤勒都斯盆地和巩乃斯沟山地草甸组成。

尤勒都斯,是开都河未流出峡谷前的径流区。以温根乌拉山为分水岭,尤勒都斯被分成东西、大小两个盆地。盆地里溪绕群峰,涌泉汩汩,千流如带,牛羊成群,骏马嘶鸣。巴音布鲁克“三宝”

巴音布鲁克有“三宝”:天山牦牛、查腾羊和焉耆马。巴音布鲁克的天山牦牛原产于青藏高原,是第五世生钦**多布栋策愣车敏从西藏引进并发展而成。牦牛体质强健,耐寒耐劳,被称为“高原之舟”。

查腾大尾羊以肉脂著称,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特有的品种。据说,这种全身纯白、独头黑黄的大尾巴羊,是土尔扈特部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

草原上最令人骄傲的是“土尔扈特人的翅膀”——焉耆马。“策鞭奋蹄驰千里”,体形高大健壮、性情驯良耐劳的焉耆马,是土尔扈特人最亲密的朋友,最矫健的坐骑。

草原美,草原的风情更美。每年七月举行的东归那达慕艺术节,是草原的盛事。东归那达慕艺术节,源自土尔扈特人的传统节日——“塔格楞节”。“塔格楞”,是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祭祀祈福的“敖包”,“塔格楞节”,就是祭敖包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草原天高地阔,云淡风清,万花竞放,山川铺翠,骏马飞奔,牛羊遍野。东归那达慕艺术节以“祭敖包”的仪式开幕。这时,土尔扈特人带上经幡和各色布条悬挂在“塔格楞”的树枝上,诵经朝拜,以求山川宁静,人畜两旺。之后,赛马,摔跤,射箭,赛牦牛,赛骆驼,斗羊,刁羊,服饰表演,民间艺术展示接踵而来……草原立即沸腾起来。交通状况

上一篇:井冈山培训学习下一篇:三年级写人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