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调研报告(共8篇)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XX年4月1日,实施了《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部门和产权人、使用人的保护责任,规范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使用行为。经过认真调查论证,按照“集中成片,规模效应”的原则,确定了4批、124处优秀历史建筑,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确定了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汉口汉正街传统商贸风貌区、汉阳旧城风貌区、武昌旧城风貌区等四大历史风貌区。
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核心为一元路、青岛路和珞珈山路三个街区,现存1000多幢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数十栋典型欧式风格的建筑密布其间,宛如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建筑博物馆。汉阳旧城风貌区:位于汉阳显正街地区,包括一批教堂、古建筑、古刹、古树名木。武昌旧城风貌区:以阅马场、昙华林、农讲所、长春观为核心,一批历史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尤其是昙华林街区,集中保存了一批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欧式建筑和江夏民居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对尚未纳入保护范围而又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实行抢救性保护,市局组织了七大中心城区历史建筑资源调查,对建成50年以上符合评定标准的历史建筑,全面了解其建筑艺术特色、历史沿革、质量等级和产权状况。共调查历史建筑434处,总建筑面积60.48万平方米。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160处,建筑面积38.18 万平方米。发掘和整理出了一批极具特色和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如:江汉医院、老亨达利、老华康副食、友谊路电信局等,在建筑造型和建筑工艺上,均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黄陂二里、车站路8号、吴家花园等建筑,很好地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风格的糅合与交融;安徽会馆、新安书院建成较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在XX年被授予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大余湾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其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全村现存50多户,石屋石砌,雕梁画栋,属典型的明清风水建筑格局。据村谱记载,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该村的雕匠、画匠、石匠、木匠均远近闻名。而最为有名的是窑匠,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大余湾村是古人遗存的恬静、淡泊的田园,村民至今仍然保持着旧时的民俗民风。
2,近三十年成了武汉市老建筑加速消失的三十年。
截止至2011年,民俗专家刘谦定所统计的100处被拆的老房子中,76处是“拆除消失的历史建筑”;有10处是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如叶挺24师师部旧址、革命先烈施洋故居、革命先烈项英故居、俄国领事馆官邸旧址等;有6处是“被易动原址的历史建筑”;还有18处为“夷平再建的历史建筑”。张之洞鄂园、利济路电厂及江夏民居之类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相继被拆。
武汉市近代最早的里份,曾经一度保存完好的里份,也在一夜之间成了历史。里份内,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应有尽有。石库门的门头装饰大多采用传统的花鸟虫鱼图案,高雅而不失富贵气派。住宅内的局部装饰也很细致,一些木制门窗为格子窗,窗子下半截镶条环板,做工精细,花心及腰华板的装饰,精致的木栏杆体现了传统民居精巧、素雅的装修风格。里份民居也针对武汉火炉城的特点,讲究解决室内高温的设计,房内有良好的通风和增设的遮阴设备。里份起源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末,至1949年全市共有里份208个,主要分布在汉口的江岸区、江汉区。到1996年,仅有140条;到1998年,又有30条被夷为平地;XX年下半年,武汉市规模最大的里份——生成里,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消失。
白沙洲陈家巷里曾有一栋百年老宅,名曰“卢家老宅”,始建于1892年。当时卢家是白沙洲五大竹木商之首,所建豪宅仅住房就有500多平方米,另有平行建的一方戏台。卢家老宅沿中轴线、天井层层递进、三合院泗水归堂,这是“江夏民居”最后的标本。XX年,这座老宅在被评为“武汉市一级优秀历史建筑”的前3个月,被夷为平地。
再建的历史建筑,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中苏友好宫。1956年,由原苏联援建的中苏友好宫(武汉展览馆前身)在汉建成,武汉同北京、上海、广州并为四大会展中心城市,撑起中国会展业的天空。1995年的一天,原中苏友好宫被实施爆破。全国共有4个苏联展览馆,至今北京、上海、广州的展馆都还在,唯独武汉的展览馆没有了。青山区的红房子也在一片片地消失。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 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 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 北京市烟袋斜街 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晋商老街、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街、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街义兴甲巷、福建省长汀县店头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翘街、对照这些获选名街和不少入围的落选者,武汉的几条街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一定要将获得一,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的参评给予我们的振动更大,它们就是用五十年代的红房子经过两次申报而一举成功,而我们的红房子正在被当成危房而被成片地拆除。
2,利用补贴与市场的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
产生负外部性(如污染)的经济主体并未承担社会用于治理负外部性的费用,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将污染成本加到企业的成本中去;而对于产生正外部性效益的经济主体,政府应给与补偿。保护历史街区产生了很大的正外部性。按照此理论,政府应对保护历史街区的民众予以补贴。在国外,大凡建筑超过50年,房屋的所有者就会向政府申请老建筑保护,并从政府领取补贴。若产权清晰,补贴的应该是房主,但我们的产权很复杂,只能将居住者视为房主。
以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为代表的产权管理思路则认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无须政府干预,通过产权明晰化,并依靠有关部门方面的协商和谈判,足可使外部性问题得以合理解决。因为,科斯认为政府的调节机制本身并非不要成本,他主张通过经济主体间的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只要在财产权明晰,且交易费用为零,市场机制会找到最合理的办法,并使资源达到最优状态。
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历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体现为对周边产业经济利益的提升,周边的地产商、商业运营者是外部经济性的受益者。根据科斯定理,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可以由这些地产商和商业运营者与历史建筑所有者进行谈判、协商,促使这部分外部经济效益回归历史建筑;或者直接将历史建筑以及受其外部经济性密切影响的地产商、商业运营者进行合并,合并后历史建筑的外部利益自然内部化了。
上海新天地项目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周边地区的整体开发的典型实例,香港瑞安地产公司将上海传统里弄建筑保护和紧邻地块的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运作,在开发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历史建筑保护,提升了街区的区位价值,通过周边地产的升值实现了历史建筑外部经济性的内部化。
“武汉蓝湾俊园”楼盘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发展现代住房的过程中,使整个楼盘得到升值。始建于1919年的商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李子云先生创办的纺织厂,代表近现代风格,当时动工时发现此地有历史建筑,开发商将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整修成为小区会所,后来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楼盘的文化品位顿时提升。
明晰老建筑的产权有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国外相比,我国历史街区的产权问题更为复杂。很多居住者不是原房屋的所有者,而通过拆迁,他们就能得到有产权的房屋,而且居住条件也能改善,他们对拆老子有着很大的动力。这个问题如果处理?政府能否承认他们的事实产权。
政府在政策中规定老建筑不得买卖,这可能是考虑到老建筑的产权问题太复杂。对于产权清晰的老建筑。应该鼓励老房子通过市场交易而让懂它的人拥有。
3,政府规划是降低保护成本的最有力手段
在降低保护成本方面,关键是要降低土地的机会成本,国外在此方面有很成功的做法,那就是不在老城区建新城,我国的青岛,夏门等也是沿用了这一思路,据研究文献,若即要保护老城,又要在老城中建新城,则会矛盾重重。所以,要保护历史街区,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在历史街区建新楼,更不允许搞“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这就需要政府在规划上严格把关,从目前情况看,好像只有昙华林有这个条件。整个武昌历史文化风貌区没有大的工地,所有的高楼均在中山路以外,这就是类似于在老城之外建新城的思路。这为我们保护老城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保护好昙华林,将昙华林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这是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机会。
XX年,启动了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工程。该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规划用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里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标志性历史地段。已查明的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其中3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幢建筑列入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册。昙华林历史街区融汇了自然生态文化、古城文化、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和街巷文化,集中展现了武昌近现代的文化生态环境。按照“以重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为主,形成山、城、街巷、建筑为基本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目标,具体实施了三期工程。一是仁济医院等八处历史建筑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二是正街西段(胭脂路—得胜桥)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三是花园山小森林建设工程。XX年,先期启动了一期工程,列入首批修缮的优秀历史建筑有原仁济医院、孙茂森花园遗址、教士公寓楼、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昙华林34号、32号、81号江夏民居、翁守谦旧居等8处,修缮历史建筑5727平方米。
四,历史风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历史街区的居住人群往往老龄化程度较高,田子坊也不例外。但有别于一般的历史街区逐渐呈现衰败的趋势,被定义为创意产业园区的田子坊的经济价值近年日趋增高。街区由于大量老年人的存在丰富了其活力,为历史街区的“原真性”的标准作出了贡献。
田子坊是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10弄的一条小里弄街坊。2005年1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合作的《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将整个泰康路历史风貌区规划为集里坊居住、视觉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消费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里坊社区。田子坊作为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特别之处在于在不到3公顷的地块范围内,“当地居民与商户及艺术家的生活空间和谐美妙”(马俊艳,王佩)[1],这正是其所具有的吸引游客、经久不衰的魅力。
据统计,在2005年田子坊被誉为上海创意产业发源地以前,该地块的居住户数为671户,居住人口达1600人左右。而在笔者此次进行调查的2010年,经过五年发展,田子坊210弄、248弄和274弄的671户居民中已有402户出租给179家企业经营,其业务主要是经营工艺品、首饰、服装以及酒吧和特色餐饮,且出租户的数目仍在上涨。然而,无论是“文化产业艺术商业园区”,还是“视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不可忽视田子坊在其本质上仍属于居住社区。
同时,笔者更为关注的是,至今仍居住在田子坊内的原住民年龄范围多在60岁以上。据估计,在仍未出租的100户中,有60户人家每户至少居住一名老人。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人数占总人数的20%左右,基本可将其定义为老龄化社区。
近年来,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十分热门,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趋于严重和对老年人社区规划的重视。然而,由于田子坊被定义为创意产业园区,使得此老龄化社区性质特殊,有别于常规意义上的老龄化社区,但其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却不容忽视。为此,笔者将其作为本次“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研究”调查报告的研究对象,关注田子坊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2 调查范围和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为上海泰康路210弄以西、瑞金二路以东、泰康路以北、建国中路以南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面积约3公顷(图1)。该区域户数为671户,截至目前所剩原住民户数为100户左右。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者制作了《田子坊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围绕调查样本的个人信息、被调查者的居住现状和老年人问题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以及调查对象的特殊性(由于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居住者大都不愿意接受调查或访问),本次调查的多数信息均来自田子坊业主管理委员会主任——一位新疆回沪知青,田子坊内第一个将房子出租的62岁的原住民周心良。同时,虽制作了调查问卷,但由于被访对象年龄较大,回馈信息也由调查者本人通过询问的方式帮助填写。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田子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3.1.1 医疗服务设施
2002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新增项目五项,均和老年人相关(表1)。但由于田子坊属于特殊居住组团,对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以及外部环境的分析无法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衡量。由于社区内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且85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方式基本为独居,子女均不在身边,加之社区内无医疗服务,所以老年人看病方式为医生上门服务。
3.1.2 室外活动空间
得益于旅游的发展,田子坊内部街道配备了座椅,老年人时常在座椅上晒太阳,与邻居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往,避免了一般社区中出现的缺乏促进交往的设施的问题。然而,老年人在为田子坊的旅游环境增添了生活气息的同时,也频繁遭到游客的干扰——拍照(图2)。虽然对于游客的拍照反应不同,比如有的老年人不介意,但部分老年人却因此而放弃了到户外晒太阳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在出门前还需要担心游客是否过多。这无疑对这部分居民的心理造成影响。
3.2 田子坊内部居民置换情况分析
如住房分布图(图3)所示,图中色块所示均为至今未出租的居民的住房分布,其中红色色块表示居民住房房型良好,较受开发商欢迎,但由于出租价格始终谈不妥,出现开发商想入住但居民不满出价的情况。黄色色块为整栋房屋未出租,但居民并不急于出租,或者是屋内老人由于住久了已习惯或因风俗习惯而不愿意出租。紫红色块表示一层已出租,二三层未出租。
3.3 调查问卷分析
3.3.1 居住满意度
在对居民进行居住地满意度调查时发现,图中红色地块的居民年龄在50~65岁之间,对居住环境十分不满意,主要反映生活受游客影响很大,噪音和餐饮制造的油烟味严重影响日常起居。同时,旅游高峰期由于游客过多,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被侵占,室外活动受到影响(图4、图5)。
而分布图中黄色色块区域的居民则对居住环境比较满意。大部分居民认为居住房屋冬暖夏凉,居住环境周边配套齐全,同时对在田子坊居住感到自豪,并不着急将房子出租。
3.2.2养老方式
在被调查对象中,老年人多选择“独居,夫妻相互照顾”的方式养老。子女偶尔回家照顾,但不长期居住。同时,多年的邻居相继搬出田子坊,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虽然政府为居民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改造,但建筑内部环境仍然未得到改善。248弄10号85岁的老伯与82岁的老伴选择“家庭养老,由子女照顾”,但十分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改善居室环境,以弥补噪音给日常生活造成干扰的损失。
4 应对田子坊老龄化的社区更新建议
4.1 迁“散”并点
调查过程发现,黄色色块区域的居民居住满意程度较高,经分析认为原因如下:(1)住宅使用性质未被改变,集中程度高。如前所述,由于该区域房屋房型条件限制,商家入驻不多,住宅网络结构较完整,基本不受商家和游客的干扰,既能继续住在已住了多年的老房子里,又能感受到田子坊内的热闹,无形中形成了良性互动空间。(2)红色色块区域的居民犹如在“夹缝中生存”,身心受干扰非常大。不仅受到噪音和油烟味的侵扰,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失衡。特别是红色地块A处的居民,内心十分想出租房屋,但希望得到高价的心理却得不到满足,导致心理失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居住环境的不满。
由此设想是否能够进行迁“散”并点,对图中的黄色区块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改善住宅条件和外部环境,将居住在业已形成的商业街巷的老人迁至该区域。对于红色区块的居民,可在田子坊业主管委会和卢湾区政府的帮助下尽快解决租借问题。
4.2 增加医疗服务设施
建议在社区内增设护理机构,满足老年人日常体检等需要。机构兼顾托老所、心理咨询中心的功用,为老人提供身体和心理的照料。
4.3 改善户外照明系统
老年人的视觉特征要求提供更高的照明标准(图6),以增强其对户外空间深度和高差的辨别能力。
4.4 加强社区管理
田子坊业主管理委员会对入驻商家规定营业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但部分商家始终超越这一限制,对此居民反映强烈。应进一步制定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规定。
5 结语
居民在历史街区的真实生活场景往往成为历史街区吸引观光眼球的资源。然而对于老年人而言,虽然居住环境的性质改变,但对卫生、安全、舒适、归属的基本需求不会改变。田子坊虽属历史街区的一个特例,其诞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也许不具有普遍借鉴的意义,但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关注和研究。此报告旨在揭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更多学科进行探讨,让居住在田子坊的老年人的社区环境得到更新,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国内外关于人口老龄化和居住区设计的探讨有增无减,但对于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的历史街区的更新关注得不多。本文通过对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试图在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历史街区的更新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历史街区,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
[1]马俊艳,王佩.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田子坊”之魅力[J].新视觉艺术,2009(4):109-110.
[2]黄文婷,魏皓严.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地区居住区调研[C].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文集,341-347.
[3]龚鸽.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杭州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0.
[4]李曌.基于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4-75.
【关键词】街区制;封闭小区;珠三角;群众;好处;弊端;意见
现代人习惯委身于封闭安全的社区里,很难打破传统“小家”的观念去融入社会这个你来我往的“大家”。人们对于推广街区制疑虑颇多,成熟的“街区式住宅”到底是什么形态?为何要把小区改成街区?因为各小组成员的地域限制,我们借助这次的机会了解一下,珠海地区的人们对于“街区制小区”的了解程度,对这个新政策的看法以及建议。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针对街区式小区的特点,我设计了与之相关的问卷,题目由浅入深,收回的有效答卷数188份,以下是调查问卷在网络上的反馈,以及走访情况。
1.珠三角群众对“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知之甚少。此次问卷调查受访者为200人,188人为珠海网友,其余12人为实地随机采访的人。通过结果整合,可以得知:
(一)珠海群众普遍对街区制概念不理解
(二)珠海群众对住宅推广街区制多有忧虑,弊端占选择的主导
(三)珠海群众对街区制不一味否定,对其未来的发展与完善抱有期待
通过调查问卷,“完全没听过”的比例居多,“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居其次,而对此“十分了解”的群众仅占约6%。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群众对这一政策的实施并不知晓更不理解它背后的含义。
2.住宅推广街区制的好处与显而易见的弊端相形见绌。多数人觉得,各小区之间相互的开放可以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也能促进邻里来往的和谐。可若是要形成通达的道路网,似乎人们觉得住宅推广街区制对此并无较大的推动作用。而倘若与小区开放后的弊端相比,这几条好处又显得过于单薄。有趣的是,在弊端选择中,凡选择了“社区丧失领域性易致使居住品质下降”的人们亦选择了“小区道路被侵占而演变成城市道路”;而选择“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增加”的亦选择了“交通安全隐患与噪音干扰比例增大”。这表明,一旦小区开放,会在不同方面给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人们对开放式小区的物业转型不那么信任。结合开放式小区可能出现的安保问题与维护问题,未来应当会有与封闭式小区全然不同的物业模式。我们对此也设计了选项,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即便是将来更完善的物业制度也未能做到比以前更好,但仍有部分人对未来的物业制度充满希冀,期待着住房文化与管理会因此而有一个划时代的改变。
二、珠三角现已建成的开放式小区状况
据了解,在珠三角地区,中山十年前就建成迄今唯一街区制小区-沙溪汉基花园。每幢楼下层是开放的独立商铺和道路,上层是离地面高七八米的空中600米长的连廊,将被道路分隔着的一排排楼房连通起来。而在广州越秀区寺右新马路两侧以及周边的五羊新城老城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街区制雏形。城区临街而建,楼下是各色清吧、餐饮、服装店,楼上由复杂交错的连廊将各独立栋的单元连接起来。我起初亲临此处时,十分踟蹰。
三、结合新城市主义谈对“住宅推广街区制”的意见和建议
1.街区制的推广会使城市焕然一新,注入新的活力,一定程度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当街区制能全面普及,道路会变得通达,停车位增多,路径选择增多,沿街商铺也会更多元化,为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当沿街不再是林立的高墙,左右皆是精美时尚的商铺,街道得到最大利用化,走在路上也不觉枯燥,使城市的各项功能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成为多样化紧凑型城市。
2.面对已建成的小区,开放前要征求业主同意。《物权法》中明文规定,小区道路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属于市政道路的,产权属于全体业主。倘若对已建成的小区实行开放,那么必须要先征求业主的意见与许可。且当计入公摊面积的公共部分开放,其中牵涉到的赔偿问题也不容马虎。而《意见》中提到“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并采用“逐步”一词,亦可依照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所言,“选择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时再变更,或小区住宅楼已经无法居住需重建时再变更。”这样显得更人性化,不会引起过多产权与赔偿问题,也不会因为匆忙的改造而铺张浪费。
3.政府要面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做出应对措施,加强监管。面对街区制可能带来的影响居民生活的因素,政府与城市规划部门要提前预料,并做好相应解决措施。
四、调查总结与展望
通过街区制在珠海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离全国实行街区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对其抱有希望,期待着未来街区制越来越完善,城市管理越来越科学,让人们愈发由衷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6-2-21;
[2]黄作敏.街区制到底是个什么“鬼”?[EB/OL].2016-02-22;
[3]邓新华.开放小区只会让你交更多税[EB/OL].2016-02-25;
项目建设单位:五十家子镇 项目建设地点:五十家子村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0一 一年五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3 1.1项目简介................................................................3 1.2筹建依据................................................................3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5 第四章 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 4.1 进度安排...............................................................5 4.2投资估算................................................................5 4.3资金来源与筹措...........................................................6 4.4 资金使用及管理..........................................................6 第五章 社会效益.......................................................7 第六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7 6.1建设背景................................................................7 6.2建设必要性...............................................................8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8 7.1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的组织和管理。............................................8 7.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9 第八章工程建后管理及节能降耗方案.........................................9 8.1工程建后管理。...........................................................9 8.2节能降耗方案。...........................................................9 第九章 结论.........................................................10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及街区道路建设项目
(2)项目单位名称: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人民政府(3)项目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点: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5)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5月——2011年11月(6)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2筹建依据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其中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为此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扶持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尽快达到“村富、家美、人和、民乐”,实现村庄美化、亮化、绿化、和谐整洁。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五十家子村是五十家子镇政府所在地,是五十家子镇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距离县政府75公里,辖区总面积91.4平方公里,_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7户,总人口5131人。五十家子村地理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物产比较丰富,工商业较为发达。改革开放以来五十家子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人均收入3190元。五十家子村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强烈渴望,文化发展的底蕴浓厚。奠定了群众文化的基础。但因为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五十家子村现有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是交通不便,造成群众出行困难,新建文化小广场,硬化绿化街道已经迫在眉睫。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1、林西县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工程,拟建设文化广场2500平米。
2、林西县五十家子村绿化工程,绿化街道750平米。
3、林西县五十家子村街道照明灯安装工程,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45盏。
4、林西县五十家子村福盛合小巷硬化工程,硬化街道4200平米。
5、林西县五十家子村学校巷街道硬化工程,硬化街道7500平米。
第四章 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4.2投资估算
经初步预算,该项目总投资206.3万元。其中,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建设资金40万元,五十家子村绿化15万元,五十家子村街道亮化工程,安装照明灯45盏所需资金32.5万元,五十家子村福盛合小巷硬化工程建设资金43.2万元,五十家子村学校巷街道硬化工程建设资金75.6万元。工程概算如安装工程预算书说明。4.3资金来源与筹措
工程费用主要由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和村级筹资筹劳解决
(1)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39.9万元(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建设25.8万元,五十家子村绿化9.5万元,五十家子村街道亮化工程21.5万元,五十家子村福盛合小巷硬化工程建设30.2万元,五十家子村学校巷街道硬化工程建设52.9万元)。
(2)村集体自筹资金66.4万元。(农牧民筹资12.4万元,村民以劳筹资54万元)
4.4 资金使用及管理
项目建设工程为期24个月,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设施的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配备专业财会人员管理。
本项目的资金由项目领导小组统一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实行独立核算。第五章 社会效益
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及街区道路建设成后,文化小广场将成为该村文化宣传主阵地,能经常性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全村人民提供一个综合的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实现街区硬化、绿化、亮化,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第六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1建设背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针对五十家子村实际,对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及街区道路建设,真正解决了农民群众活动无场地,出行行路难的问题。使我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6.2建设必要性
五十家子村原先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地缺乏,一直以来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借助于学校的场地进行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村文化事业的繁荣,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建文化小广场,硬化街道一直是全村人民群众期盼的,同时文化小广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全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发展。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的组织和管理。
成立由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审计、项目乡镇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管理、督促、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由财政局、项目所在的镇政府相关人员组成。对项目建设实施目标化管理,确保项目的实施和建设质量。
7.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办公室设专职财务人员,会同财政、审计部门管理财政专项扶持建设资金,严格履行建设审批验收程序,对项目区和项目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实施效益和奖惩兑现的办法,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八章 工程建后管理及节能降耗方案
8.1工程建后管理。
该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由五十家子村委会指定专人在镇城管中队的配合下管理,制订了详细的管理办法,防止人为损毁和车毁现象。
8.2节能降耗方案。
节约用电:在各主要用电场所安装电表,计量用电,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先进合理的用电指标,认真考核,采用亮度适宜节能灯。
节约用水,对用水点规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安装水表,专人管理,杜绝常流水。
第九章 结论
“济南滨河天成·潮合汇项目”新闻发布会方案
一、时间
2011年6月17日上午10:30
二、地点
黄台大酒店三楼中华厅
三、主办单位
济南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天桥区人民政府
四、主题
“打造高端文化创意街区——济南滨河天成·潮合汇项目”新闻发布会
五、参加人员
1、与会领导: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天桥区委、天桥区人民政府、天桥区委宣传部等部门领导;
2、黄台集团、济南滨河天成·潮合汇企业负责人和业户代表;
3、各报社、电视台和网络媒体记者。
六、议程 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寿谦同志主持。
1、黄台集团领导致辞;
2、济南滨河天成·潮合汇项目负责人王海峰发言;
3、业户代表发言;
4、天桥区委领导讲话;
5、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鲍立军讲话。
七、有关事项
1、各媒体记者于6月17日上午9:30到滨河天成·潮合汇项目实地参观、考察、拍摄,10:15前到黄台大酒店三楼中华厅参加新闻发布会;
2、市委宣传部负责通知有关媒体,并协调落实市文广新局领导讲话;
3、天桥区委宣传部负责落实天桥区参会领导和领导讲话;
4、滨河天成·潮合汇运营公司负责协调黄台集团参会领导及讲话,通知与会业户代表;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5、滨河天成·潮合汇运营公司负责会务安排。
文改办
规划》。该规划概要如下:
规划原则:
1、对文明街历史街区划定范围进行整体保护;
2、在对重点传统街巷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完全保护的同时,对整个历史街区传统风 貌进行保护。
3、恢复建设中应集中体现昆明的传统文化,使该片具有更典型,更集中的传统文化含 量。
4、强调传统旧城生活及经营理念的延续,使街区具有旺盛的人气及经济活力。
5、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成为地域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公 共活动及游览空间。
主要规划内容:
1、街道保护—恢复文明街、甫道街、文庙直街总体风貌,对临街建筑的轮廊、立面及色彩原样恢复;对街区风貌及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及恢复建设。
2、片区修复—对甫道街东西片、文明街东片、文庙直街东西两片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恢复性建设,并逐年拆除区内的非传统建筑,恢复传统巷道及院落。
3、环境改造一通过规划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形成公共绿化活动空间,适当设置停车泊位,综合解决片区内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片区环境质量及抗灾能力。
4、特色展示一重视街、巷、院的传统肌理及传统风貌的保持,增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重现鲜明的建筑地方特色,提高传统街区的文化内涵,多层次地恢复与展现老昆明的传统文化。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l)完全保护建筑
确定胜利堂、云瑞东路、西路交叉口建筑、甫道街聂耳故居、福林堂、小银柜巷7一8号及其他18处建筑为完全保护建筑。
(2)修复保护建筑
如甫道街临街建筑,文明街、文庙直街建筑以及部分结构较完好的建筑,此类建筑保持其传统结构及外观,对内部空间及使功能可进行改造设计。
(3)原址重建建筑
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建筑可按原有传统风格进行重建。
(4)拆迁重建建筑
对影响传统街区的非传统建筑逐年拆迁,恢复建设传统建筑。
街巷保护规划:
把文明街、文庙直街、景新街辟为步行街区,清除临街摊点,恢复临街商铺
传统特色。保护恢复传统风貌片区的巷道体系,保护其原有空间尺度,适当打通 部分巷道,并结合巷道形成一定的开敞空间。
绿化及庭院空间保护规划:
保护片区内的庭院及绿化,清除院内临时构筑物。保护并恢复完善传统的街道绿化。保护并补充传统巷道的绿化。强调雨道街、云瑞花园、胜利堂绿化轴线。
保护片区交通规划
形成步行商业街区,片区交通依托云瑞东西路、正义路及五一路迂回,光华街实行限时交通。片区停车依托胜利堂地下车库。在进入风貌区的各主要入口处设自行车停车场地。
片区旅游规划组织
以胜利堂为起点,通过胜利堂沿轴线游览雨道街及片区内部的建筑及巷道、庭院空间,参与其中的活动体验,在经过文明街、文庙直街片区内的游览至文庙收头。形成以胜利堂为起点、文庙为终点,两条景观轴线为重点的旅游大环路。
墓础设施规划设计
消防规划:打通部分较宽的主要巷道,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消防车,次要巷道每60m间距设一个消防栓。
排水规划:改造设计片区内的排水管网设施,以保证污水及雨水的及时排放。供电规划:建议区内炊事采用电能,以减少污染,并增加用电负荷。
电信规划:在规划改造建设中,全部电信管网一次性规划容量到位,并留有余地。
在改造建设中,全部管线应入地,以保证传统街区的空间风貌特色的完整性。保护区建筑功能规划区内以传统文化及旅游经营为主,功能涉及传统茶室、画廊、书社、手工作坊、传统小吃店、旅游以及部分居住。
实施及操作建议
1、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
2、政府严格监控及强制维修,制定相应的古建筑维修保护手册;
3、严禁区内新建非传统建筑;
4、停止自由改造及装修传统建筑,应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组织规范的改
造及装修;
5、对区内破损严重的传统建筑应及时抢救维修。
6、对进入保护区内的经营项目进行限制。
小结,该规划实现了对历史街区全面保护的思想理念。是一个以社会效益为
1 地理位置及历史变迁
中心公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 (原法租界) 的中心地带, 始建于1917年, 1922年竣工, 后经历了多次更名与修整。最初由法租界当局所建, 是直径为135米, 占地1.27公顷的圆形法国规则式人工园林, 时称“法国花园” (又名霞飞广场) 。园区内以同心圆及辐射状的道路布局, 中间建有西式八角石亭, 园路皆用小卵石散铺而成。公园建起后, 四周陆续建起一圈花园洋房, 且各具特色, 与景观相辅相成。后又经历了“中心公园”、“罗斯福花园”等变更。解放战争后定名为“中心公园”, 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修复。2009年6月根据新一轮环境整治要求, 对大型喷泉、甬路进行修缮, 增设供游人活动的木地板路面、座椅等, 在绿地中点缀花灌木。
时至今日, 中心公园已成为周围居民及路过旅游者休闲娱乐的场所, 周围一圈的花园洋房已被列为保护建筑, 周围的景观却无法与之媲美。
2 调研对象
2.1研究范围
本研究地块以中心公园为中心, 东北向至和平路, 东南向至营口道, 西南向至新华路, 西北向至赤峰道 (下称“中心公园地块”) 。
2.2 研究方法及调研方式
PSPL (Public Space Public Life Survey) 调研方法 (即“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 是由杨·盖尔先生提出的一种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和市民公共生活状况的评估方法。本研究中主要运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心公园地块进行了实地探 访, 通过空间使用状况及空间品质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分析整理相应的数据, 得出影响或促进人们使用公共空间的因素, 以此作为景观改造的依据。
调研时间选择了包括周末的一周时间, 从上午6:00至21:00, 以15分钟为一个单元, 进行人数记录, 通过个别访谈等方法得出数据。
3 调研内容
3.1 空间品质评价分析
对于中心公园地块的空间品质, 主要通过使用者对空间生活气息、空间安全度、空间舒适度以及空间历史文化气息评分进行统计, 同时通过个别访谈等方式得出结论 , 结果如表1:
可以看出, 相比较四项评分结果, 人们对该区域安全度评分最低, 其次为舒适度。对于空间生活气息及历史文化气息的认可度相对较高。针对这一结果, 我们通过询问、访谈以及实地观察, 分别就中心公园景观现状、交通状况、现状建筑、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
3.3.1 中心公园景观调研
几经异名和改造的中心公园, 现占地面积为15000㎡, 整体依然保持法式园林风格。中心设置音乐喷泉, 形成下沉式空间。喷泉向外是一圈硬质铺装, 设置有少量供人们休息的树池座椅。广场区域内有五条放射状的人行道路, 与外部的六条道路相错开, 道路两边树木高大繁茂, 遮阴局部效果良好。再向外, 与五条道路分隔出五块绿化, 点缀有乔灌木以及冼星海、聂耳等音乐家的雕像。东南部位置的草坪, 设立吉鸿昌雕像, 其后为吉鸿昌住宅。广场东部设立文化墙, 立有贝多芬、莫扎特等五位世界级音乐家的雕像。使用者对于中心文化广场总体印象的评分一般处于80-90分, 但普遍认为缺少休息座椅以及遮阴设施。
3.3.2 道路状况
中心公园地块的道路基本沿袭了租界时期的模式, 以“花园路”围绕中心公园中心, 与之相垂直的是六条呈放射状的道路 (丹东路、辽宁路、承德路) , 每个路口的平均距离约80m左右。花园路东南部设置有公交车站点, 据统计, 经过环路的公交车路线共14条, 其中6条由中心公园站发车, 花园路会沦为停车场。加上私家车的停靠和快速穿行, 使得花园路的交通非常混乱。六条放射性道路的状况亦如此。这也是老人、儿童对此处安全性堪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由于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喇叭声响, 使得该区域存在空气污染问题以及噪声问题。
3.3.3 优秀建筑及文化
中心公园地区, 被确定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的共有12幢, 通过对这些优秀历史建筑经过实地调研发现, 现状如下: (1) 吉鸿昌故居:位于花园路5号, 保存现状一般, 处于闲置状态; (2) 李吉甫故居:位于花园路12号, 现状完好, 但处于闲置状态; (3) 庄乐峰旧宅:位于花园路10号, 保存完好, 处于闲置状态; (4) 章瑞庭旧宅:位于花园路9号, 保存现状良好, 现为天津市工商联办公处; (5) 李鸣钟旧居:位于花园路11号, 保护欠佳, 需要休闲, 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办公地点; (6) 张公僞旧居:位于花园路2号, 现为私人住宅, 且保存现状堪忧; (7) 原久大精盐驻津办事处:位于赤峰道63号, 保存现状一般, 需要修缮。现为某影楼办公处; (8) 原邮电总局办公大楼:位于花园路4号, 保存现状一般, 现为天津市邮政管理局; (9) 原寿德大楼:位于和平路322号, 现改为狗不理包子, 保存完好; (10) 原永利碱厂办公处:位于辽宁路187号, 保存现状欠佳; (11) 田中玉旧居: 位于营口道42号, 保存状况欠佳,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 (12) 原普爱堂:位于新华路185号, 现为多个企业办公地点, 保存现状最差。这些建筑形态风格各不相同, 且各具特色, 是中心公园历史街区中“明信片”, 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有效的利用。
3.3.4 周围环境资源
中心公园毗邻天津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滨江道商业步行街, 拥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同时, 光明影院、和平影院及老字号的天宝楼等为此处提供文化娱乐场所。
3.2空间使用状况调研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 中心公园及周围小环境的使用者主要分为老人、中青年人以及少年儿童群体。基于此, 研究中将主要针对这三种类人群, 就中心公园地块的使用时间、停留时间以及使用方式等进行了调研和统计 , 结果如表2:
通过以上的统计可看出对该地块使用最多的是老年人, 大都来自附近的社区。从早上6点的晨练, 到白天的文娱活动及晚饭后的散步等活动, 会持续一整天, 活动类型也不受限制。有以户外健身运动为主的运动, 如:太极拳、合唱团等。这类活动需要一定面积且有围合感的空间, 活动本身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也有三五成群的活动, 主要以遛鸟、下棋打牌等方式为主, 他们通常会停留较长的时间, 需要座椅等公共设施, 且希望有庇荫作用的场所。
中青年群体主要是短暂停留, 他们一般以单人或小群体出现, 且会选择背对或远离开敞空间的区域, 以静态活动为主, 如:交谈、观察等, 这类人群对环境的个体性要求较高。尤其对于来自周边商业街购物后来此休息的人群而言, 他们需要较为安静及私密的场所, 甚至能够提供餐饮服务。
少年儿童通常会在下午放学后及周末白天出现, 他们对环境的敏感度较高, 活跃性、流动性也较高。由于中心公园地块欠缺儿童活动专有场所, 所以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
综上结果可得出对中心公园地块的改造应主要考虑老人的使用情况, 同时兼有少量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此外, 需要增加针对青年人较为私密的小环境。
4 调研成果
杨·盖尔曾说:“只有在场地和环境条件具备, 并且在进入场地且长久驻足时能给人愉悦之感, 人们才会进行选择性活动。一个高质量的城市需要为来访者提供大量可参与的休闲活动、可享受的城市生活和自我享受的机会”。本次调研, 共发放并收回实际有效的问卷共55份, 其中发放给老年人25份, 中青年20份, 少年儿童1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整合并结合个别访谈后, 我们总结出人们对于中心公园地区空间使用的期望形式与比例, 如表3:
(表格来源:笔者绘制)
可看出, 人们对于此处的文化认同感比较高, 保护性建筑及原生态生活氛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此外, 中心公园地块临近商业街的特点决定了此处不仅要提供休憩交流空间, 还需有餐饮服务的功能。
5 改造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 对中心公园地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⑴恢复城市肌理:中心公园历史街区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建设在其内部的深入, 街区内出现了许多加建建筑, 破坏了原本的城市肌理, 降低了可识别性。因此, 应拆除后期增建, 对保护建筑造成影响且质量状况不佳的建筑。
⑵改善临街界面:中心花园地块六条放射状道路边的历史建筑, 多被围墙包围, 如果将这些单调、消极、毫无活力的界面改为可见院内环境或局部改为可停留空间将不仅能够改变立面效果, 同时通过增加小块公共空间, 能够提升此处的活力。如, 在辽宁路东南段北侧, 庄乐峰旧居外的区域可增加休憩小环境;在丹东路南段的东侧, 吉鸿昌故居外围的三角形地块可设小型的餐饮服务等。
⑶解决交通问题:交通是决定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 由于车辆在花园环路及六条放射型道路上的穿行, 及公交站点的设立, 随处停车等现象, 使此处人车混行, 安全性较差, 环境品质不高。针对此种现象, 建议将公交车站点设立在六条放射线道路以外, 禁止或分时段禁止一切车辆的驶入。同时, 在该地块以外设置停车场, 解决停车问题。
⑷提高保护建筑利用率:该处的保护性历史建筑利用率较低, 应针对每一栋建筑的特点, 进行以保护为主的再利用。如作为名人纪念馆、艺术品店、餐厅等等。
⑸改造景观:对于中心公园的景观化改造, 应从使用者角度出发, 营造不同性质的小环境, 改善设施等。
6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优秀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 在构建差异化城市发展战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利用和改造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此契机下, 应用PSPL调研方法,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出改造建议, 对于切实提高该区域的空间品质和使用价值具有实际意义, 使人们能够在历史文化氛围中充分合理利用空间景观。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 孙鹏, 王志芳译.人性的场所:城市开放空间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2][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纪念版)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8
[3][美]柯林·罗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4][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 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5]王宁, 天津原法租界区形态演变与空间解析[D], 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文, 2010
武康庭 邬达克留下的密码
从淮海路停停走走,一定不会错过如同刀片般横插在马路中央的武康大楼。在上海,这座造型奇特的老楼成为一种历史的缅怀,这里曾住过王人美、孙道临等上海演艺界的传奇人物。然而,武康大楼真正能够能够流芳百世,或许其真正的功劳要归功于那个将自己一生的设计留给伤害的邬达克。
离武康大厦不远的武康庭,葱郁的梧桐树遮挡了夏日的艳阳,将斑驳的树影投射在石板路上,我想,昔日的上海滩法租界的弗格森路(Ferguson Lane)也不过如此吧。武康庭曾有小欧洲之称,随处可见西班牙小尖顶和法式红砖老宅,攀爬在墙沿的常春藤为素雅的白墙增添了一缕清新。如今,武康庭依着“修旧如旧”的思维,保留了过去弗格森路的印象记忆,只是将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注入其中。比如狮语画廊(leogallery.com.cn),占据了小洋房的二楼的空间,为旅人提供形态各异的视觉盛宴,而楼下的Mary Ching(mary-ching.com)是一个奢华的设计师品牌,设计师创造的限量优雅的女鞋摆放在仅容三四人入内的商铺,却散发出独特的风度。最近正当红的意式小餐厅Pistacchio(021-5410 9852)走的是亲民的大都会街头餐厅的路线,木质地板、个性圈椅、皮质沙发到随处可见的整面落地窗,Pistacchio坚持食物的传统制法,出品南法和北意菜品,均带有浓郁的地中海饮食特色。夜晚,可以和朋友在Globus Wine(globus-wine.com)独特的品酒空间内,分享整瓶的醇厚的葡萄酒,佐以鲜美的芝士和火腿,与老板畅谈葡萄酒知识,由他个性推荐最适合你的酒款。
我想,武康亭正试图解答邬达克遗留给上海的一道题,如今的上海,该怎如何处理城市的新与旧,如何让都市潮流的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的历史风貌之中,为这座经历过时间洗礼的 城市带来新的风景。
田子坊 弄堂里的文艺时光
田子坊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条弄堂开始与一些艺术家结缘,陈逸飞、尔冬强、黄永玉、王劼音、王家俊……曾经的街道小厂、深巷里被弃用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渐渐抹上了“苏荷”(SOHO)的色彩、沾染了艺术的气息。
田子坊的店,大多有一段逼仄狭窄的楼梯,或是盘踞在某石库门的天井内,始终秉持着小而精致的精神。比如只占了半所石库门房子的城市山民(泰康路二四八弄14号前),以棉麻材料为主要的材料,制作简约舒适的服饰,倡导与自然亲触的有机时尚主张。而气味图书馆(泰康路二七四弄16号)则收藏了世界各地的香味密码,即使身处上海也能用鼻子开启一场环球旅行。而重返上海滩的新雙妹在决定了新英文名“Shanghai Vive”后,也选择入驻田子坊的石库门里弄。
老码头 浦江畔的食色生香
昔日上海滩大亨黄金荣、杜月笙的仓库和上海油脂厂成为如今上海最潮的美食街区,临江的弄堂,老式石库门群落以及囤货仓库,被各家餐厅酒吧占领,真有点上海滩“螺丝壳里做道场”的味道。每个周末,老码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早午餐可以尝试Mythos希腊餐厅 (6号楼),这家有着蓝白小镇圣托里尼的希腊餐厅,可以尝到不同时节地中海式的菜肴,推荐这里名为Mousaka的主菜,口感丰富诱人。海鲜则是餐厅的主打:烤稠鱼、大虾、鱿鱼都选用上等食材。下午可逛下精品店HER’S(16号楼) ,这里经营的珠宝以度身定做为理念,强调每件度身定制的首饰的精湛工艺,完全可以与Cartier、Tiffany等大牌的工艺媲美。每件珠宝都由客户亲自参与设计,得到客户的认准。晚餐首选拥有上海最好露台的Nova(滨江4库2F),这家以杜月笙的仓库改建而成的西餐厅,不仅提供地道的法式美味和诱惑味蕾的鸡尾酒,傍晚露台望见的良辰美景也正是黄浦江最美妙的时候。如果追求米其林厨师的美味,德国米其林厨师Stefan Stiller的Stiller’s欧陆厨房(13号楼6-7层)一定能为你带来舌尖上的奢华体验。
邬达克留在上海的4个密码
高迪为巴塞罗那谱写了“探戈曲”,邬达克同样将一生的设计留给了上海。
1.沐恩堂
沐恩堂原名“慕尔堂”,是一座建有高大钟楼的基督教堂。沐恩堂是邬达克设计的美国流行的学院式哥特建筑。“沐恩”,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2.国际饭店
邬达克时代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建筑上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国际饭店平面布置成工字型,造型高耸挺拔,是上海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
3.大光明电影院
邬达克在大光明电影院的设计上将“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所使用的Art Deco设计风格,使当年的上海拥有了亚洲最摩登的电影院。
4.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是邬达克在美国建筑事务所克利洋行打工时的作品,建筑依着道路围合的狭长三角形而设计和建造,地块先天优势不足,但经过天才设计师的妙笔,武康大楼横空出世,今日观之依旧不嫌落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安迪·沃霍尔登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最显眼的“温度计”诉说着老电厂的前世今生。曾经的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上海的工业革命,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大烟囱,一度成为南市区(现已并给了黄浦区)的标志。世博会期间,废弃多年的发电厂,转身为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展示上海的城市变迁和未来规划,当年的大烟囱也变身为浦江畔的“温度计”,守候着上海最美的白云蓝天。后世博时代,城市未来馆成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尽管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但一场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巡回展,又让这座传奇建筑走进了媒体的聚光灯。工业时代的格局被保存,大烟囱和发电机成了最具力量的装置艺术,加上波普艺术在这个时代的流行度,使得当代艺术馆俨然成为上海最新文艺地标。这个8月,你将可以在那里邂逅刘小东、马良、毛焰等五十名85后当代艺术家谱画的时代肖像。
震旦博物馆
安藤忠雄中国首秀
自从日本国宝级建筑师安藤忠雄将自己的落脚点放回“亚洲”,上海从此有了国际大师的建筑作品。珠宝盒是安藤为震旦博物馆打造的设计灵感,尤其在夜幕下,借助灯光的效果,这座“安藤造”的博物馆真有点魔幻的意境。除了外观的设计,安藤忠雄在震旦博物馆留下的另一个奇思妙想是不断向上的螺旋形楼梯,当你拾级而上时,有种不断攀向宇宙中心的感觉。震旦艺术馆就是这样,因为有了安藤忠雄,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中华艺术宫
后世博时代的中国馆
世博会后,中国馆的会后使用问题一度甚嚣尘上,结果,上海美术馆从南京西路的老楼内搬出,以中华艺术宫之名,成为上海艺术世界的翘楚。
既然打着“中华”招牌,必须有压得住场面的镇馆之宝。管内收藏了吴冠中的代表作《长江山城》,以及大师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大师以细腻的笔触诉说着20世纪初,尝试“中西融合”的老画家们所走过的创新道路。
此外,艺术宫还常年展出海派国画大师程十发生前的精品画作,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亲触画家粗与细、浓与淡、枯与湿的笔触,以及大师海派画风中独特的层次感和平衡感。
而大师生前最大的梦想即是用上海的画笔描摹中国的艺术,而这也是中华艺术宫的希冀。
M50
涂鸦天堂
上海很少有像M50这样的处女地,即使进驻了大批创意与艺术企业,有了点商业味,但依然保存下了许多艺术的味道。门前断壁残垣的涂鸦墙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园区内四处可见各种奇形怪状的装置艺术。在M50你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旅行路线,比如在其他画廊(9号楼1楼)遇上草间弥生、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在半度雨棚(11号楼1层)喝点小酒,听艺术家刘星演奏中阮的高山流水,抑或在罐子书屋(3号楼105-2室)陷入书香与咖啡浓香的迷醉之中。
红坊
留住时光的胶囊
从创立红坊的最初构想,正是想将红坊打造成具有国际份儿的创意艺术园区。从最早的城市雕塑中心,到之后草坪上以各国国旗为创意设计的“脚丫子”雕塑,而今年,红坊的民生美术馆(红坊创意园区F座)带来了007电影展,将这个神秘但与中国颇有渊源的英国特工的电影背后的故事,展现给上海的粉丝。而最受欢迎的雕刻时光咖啡馆(B111),试图用小时候的各种玩具装饰咖啡馆,为顾客提供留住上海老时光的回忆,咖啡馆的滴壶咖啡和朗姆酒咖啡口味纯正值得一试。
老厂坊1933
混凝土绽放的花朵
1933是粘贴在老厂坊身上的标签。1933年,工部局在这里买下了土地,建造上海最大的屠宰厂,请来了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为厂坊设计风格。如今,你可以在老厂坊找到英国来自英国的工业复古家具Retro Revo(1单元111),用最独特的设计为家带来生机与灵魂。也可以在杜卡迪主题餐厅(1单元109) 与品甜甜品店(1单元105)品尝时尚经典的世界美食。
K11
旋转木马驾临
走在淮海路K11门前,除了Dolce&Gabbana从天而降般的巨幕,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门前那些国际品牌量身打造的旋转木马,Vivienne Wstwood的木马是摇滚明星式的绚烂与光彩,D&G的那匹木马是低调与优雅……走入其中,不仅能找到Bally、Burberry、Lamborghini等时尚品牌,你更会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的殿堂。艺术家李二男重新演绎波普艺术领军人物安迪·沃霍尔的多幅作品,他让画中人物抽烟,而沃霍尔则置于屡屡香烟上方。尚-米谢尔·欧托尼耶创作的Garland Necklace如同一种优美的符号,珍珠上微染的勃艮第红令人联想到酒神巴克斯的唱诗,唤起了人们对浪漫、颓废、奢华、灾祸的想象。每月,K11学院还会组织各类学习沙龙,教授热爱生活的都市人制作一杯地道的意式拿铁,抑或DIY一块出自自己之手的手工香皂。
新天地时尚
本土设计师的型格
与各大商场不同的是,新天地时尚不仅招揽诸如Vera Wang之类的国际大牌,以及agnes.b之类的流行品牌,新天地时尚同时诉说着最与众不同的时尚词汇“型格”。这里注重扶持亚洲新生代设计师和中国设计师,为客人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型格”,而新天地时尚的哲学正在于不局限于时尚。
新天地时尚旨在成为孕育中国设计师的摇篮,为中外设计师构建零距离对话平台。除了国际知名品牌商户外,还有新生亚洲设计师品牌,汲取上海新天地的灵感,成为世界时尚与潮流。
上海本土品牌WOO嫵个性定制的围巾均以顶级面料所制:苏杭的真丝,内蒙古的羊绒,将女性静止的美化作动感流淌于女性颈间。在新天地时尚,还能找到家居设计师戴娣创立的Oshadai,设计师通过最普通的材料,诉说最返璞归真的家居故事。
尚嘉中心
法式购物原味
尚嘉中心好似一只巨人之足从巴黎一步跨到了上海的土地之上。在这里,可以找到在法国购物的感觉,Louis Vuitton、Loewe、Dior各大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纷纷入驻其中。刚开业不久,尚嘉中心便以法国周为创意,聚集周边的人气,不仅邀请了法国live乐队驻场演奏,还将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学院的精品设计搬到了商场,你更可以在尚莊咖啡馆内体验最地道的法式咖啡时光。
芮欧百货
达利的时钟扭曲了
静安寺或许算得上是魔都最混搭的街区了,之前已有静安寺的大金顶与奢华时尚的久光百货的另类混搭,而如今新开业的芮欧百货又在广场上祭出了达利的扭曲时钟,让这一区域更具“魔气”。新落成的瑞欧百货还尚显冷清,但却已经汇聚了诸如鬼才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的设计品牌,以及Gucci、Saint Laurent和Balenciaga等设计师品牌。而商场4层则是孩童的乐园,不仅有Jacadi和Fiona’s Princess等童装国际品牌,孩子们还能在儿童乐园内尽情玩乐。
上海魔域
上海的白天与夜晚施展着不同的魔法,同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段所展现的面貌截然不同。
新天地
白天:除了星巴克等咖啡馆和新天地时尚购物广场,新天地许多餐厅和酒吧并不会开业。
夜晚:沿街的餐厅点起烛光,各家酒吧都上演不同的表演,时而会遇上喝得微醺的俊男靓女。
武康庭
白天:除了星期天Brunch以外,不会有太多客人前来,但艺术馆和设计师店铺照常营业。
夜晚:无论是小酒馆还是意大利餐馆,不及早定位,或许你将忍受等待的煎熬。
徐家汇
白天:少了许多遮阳避暑的树荫,在徐家汇逛街的人并不多,走在路上的多为公司白领。
夜晚:百脑汇和港汇,以及周边的衡山路酒吧街热闹非凡。
陆家嘴
白天:俨然是上海的商业中心,上班族涌入陆家嘴,造成大堵车和潮水般的人流。
夜晚:会有些空旷、冷清,但奢侈品店和国金中心的美食店铺依然是聚会和逛街人士的首选。
外滩
白天:你会遇上许多来此拍摄婚纱的新人,也可以逛逛这里诸如Berluti等品牌的精品店。
【街区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朗诗国际街区个案分析06-18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06-26
街区经营商户承诺书10-15
调研计划书 调研报告 调研新闻稿封面06-26
工作计划,项目调研报告范文,项目调研报告07-27
融资调研报告05-26
寒假调研报告05-31
村调研报告06-06
零售调研报告06-07
印刷调研报告09-17